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精选10篇)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篇1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学习的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这种再创造就成为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当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因此,我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注意把“教”变成了“学”,过程如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我再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把思维的触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样就把教学活动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欢快的教学氛围
严肃的教学氛围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无疑可问,这样的教学无疑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动作、表情、语言的亲和作用,让学生融入到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二)引起争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思维习惯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并引发争论体现了教师的水平与技巧。
1.运用史料,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资料,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2.引入图片,诱发学生思考。多媒体教学使历史通过各种直观效果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变换形式,引发新思考
在介绍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时,可创设多角度问题:1.从法国大革命的角度,这场战争有何作用?2.从被侵略的国家看,这场战争有何影响?3.从整个欧洲历史来看,这场战争有何影响?由于变换了角度,学生对战争的性质有了多角度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质疑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能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要学生实现个体的首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好奇、质疑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教师绝不能训斥有突发奇想的学生,而应当鼓励并诱导,使学生勇于质疑,逐渐形成探求的精神。
(五)复习中应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解读历史知识
历史复习课很容易成为历史重复课,这样做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复习课中应注意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历史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复习效果。另外,适当地把不同的观点引入课堂也是从新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的方法。它使学生认识到课本的观点不是唯一的,课本以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手段
1.习题讲评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讲评习题过程中,不要强求答案过分整齐划一,在抓住主要思路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应该引导学生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对于一些有创见的思路,应该大力表扬。
2.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论从史出的科学思维方式。历史学科无论怎么创新,都不能脱离史实,这是历史学科特点决定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思维品质。
3.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使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思考训练。让学生掌握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基本方法,形成思维的广泛联系,更好地发展其迁移能力、解题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由强调知识的储存能力向强调知识的加工能力转变,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
摘要:本文明确了高中历史创新能力的要求不能脱离高中的阶段性和历史的学科性特点, 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创新能力,师生关系,历史思维
怎样突破初中历史教学的“瓶颈” 篇2
瓶颈一:轻视历史教学价值
有一个真实的事例。某地有一位教育行政官员在当地一次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教育专题会上,公开发表了他的一番看法:
“我看,現在初中开设的课程中,有一些根本就没有必要开!比如说,我就不明白,开那个历史课程究竟有什么用处?搞课改、减负,我看就该把这些没啥用的东西先减掉!……”
也许这个事例太极端,但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此案例表明:在许多人——甚至包括教育界内部的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对于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偏见的。
瓶颈二:历史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当今的历史教学往往使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激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感到“学习无用”,由此产生厌学情绪。
长期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将历史学科简单地认为是记忆的学科,缺乏深入的思考,学生不能“温故而知新”,不能以史为鉴,不能读史明志,不能用历史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历史教学成为空洞的说教。当学生遇到社会生活问题,需要历史学科知识分析的时候就不知所措。
瓶颈三:历史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
仅仅关注人的“社会性”,仅仅关注所培养的人能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在无形中严重忽视和淡忘了课程在学生自我发展方面所固有的重要价值。这与教育“关注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相差甚远。
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学强调课程体系,教学用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都是天下一统,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几乎千篇一律,有个性或特长鲜明的学生早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淘退。
瓶颈四: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通过讲授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较为系统地获取、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其弊端也相当明显,就是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教学方法只以讲授为主,知识传授倒是很系统,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极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二、策略
1.深刻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根本追求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人智慧的生成,促进人的完美情感的生成,促进人的健全人格的生成;教育的本意应当是:赋予人以价值,并且不断提高这种价值,使得受过教育的人的生命更具有意义,更能为其他人和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所尊重。
“关注生命发展”这一教育的本质追求使新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回归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教育”应当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的智慧、情感与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人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
从历史教育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符合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史实的载体,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历史教育显然可以且应该为构建未来新型人才所需的人文精神的趋向而努力,应充分发挥其陶冶人格情操、深化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养育功能;应积极开发其激活人的心灵,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疏源导流,促进智力发展的益智功能。
2.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历史教学,应该是通过教授历史,发挥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教化功能,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终身发展的目的。这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必须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行为。
教有生命的历史。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多数是在灌输僵死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机械的强化训练。这样的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完全割裂开来的。
历史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的学科。体现在课堂教学里,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特点,应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着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因此,历史教学应以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为中心,传授包含着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的历史知识。其次,在历史课堂里应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有生命激情与灵性飞扬。“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学生最崇尚最向往的是主体参与、充盈着生活气息、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历史教学。再次,“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历史课堂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促成学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历史课堂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到陶冶与美化。历史课堂还应当重视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成长。只有树立“生命课堂”观,才能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三、开拓创新,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历史教学模式
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具有以下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一是凸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其二是凸现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其三是凸现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其四是凸现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基于以上要求,应构建以下适应于历史新课程特点的历史教学模式:
1.自主活动教学模式
自主活动教学模式,就是强调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基本形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建立在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评价、自主贩卖、自主构建等基础上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2.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教学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3.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以情境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 (作者单位:1.湖南省常宁市新河镇珠塘学校 421517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篇3
一、教学难点的概念和认定
历史教学的难点, 一般是指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落差, 不经过教师的启发、讲解, 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那部分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只有正确认定“教学难点”, 才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找到着力点, 从而真正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使高中历史课堂具有生机和活力。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 一般来说, 关于历史上的典章制度、经济结构等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是高中学生历史知识上的难点所在。具体来说,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难点”认定和确立的着眼点有:
(1) 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历史概念,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 而此概念对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又是重要的。又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罗马法”“责任制式内阁”等概念, 还有如“经济危机的原因”“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等知识点都可以认定为课堂教学的难点。
(2) 超越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点。例如经济史中的“金本位制”“汇率”, 文化史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等。
(3) 背景、过程和影响辐射了历史和现实发展多方面的重大历史现象和事件。如“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近代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和概况”“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列强侵华的关系”“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都应列属教学难点。
以上是从学科广泛的角度举了一些例子, 除此之外,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对“教学难点”的确立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 灵活参考课标和教学指导, 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来认定确立难点。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一套教材揽天下”的局面, 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格局, 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自由, 所以教师不能再拘泥于手头上那几个版本的教材和教参来确立教学难点, 教参上所列的教学难点带有普遍性, 而且难点的认定范围相对较大, 教师应当根据课标和所教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确立难点。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 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 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 作出预见, 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 以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由此确立的教学难点弱化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 有针对性地明确细化了知识的突出部分。
其二, 教学重点并非一定是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从理论上讲, 是体现教学目标要求的最本质的部分, 是集中反映教学内容中心思想的部分。从实际操作上讲, 一节课的重点, 是该课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它们可能比较难掌握, 也可能并不难, 两者并不一定合二为一。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认真区分和认定这两者的内容, 应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处理非重点的难点时, 花费师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致使课堂顾此失彼、乏味低效。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主要方法
因为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是纷繁复杂的, 所以突破教学难点的方式方法也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 要找出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 也就是说, 看准教学难点“难”在什么地方, 这样才能正确选择突破难点的方向;其次, 要分析教学难点的内部矛盾和外部联系, 把握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 这样才能恰当地选择突破难点的缺口;最后, 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这样就可以化难为易, 巧妙地突破教学难点。
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常用的而且比较高效的几点方法:
1. 分设台阶法
对内容比较深奥的教学难点, 教师要注意明确它在教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揭示它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分设台阶、搭建思维“桥梁”来启发学生用已知去攻克难点, 获取新知。如讲述“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政治文明的影响”这一难点时, 教师可以分设如下的台阶: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怎样的?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希腊什么经济比较发达?通过这两个问题, 学生可以得出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商品经济以交换为基本形式, 双方交换的条件是什么?高一学生凭借他们已有的经济方面的知识, 会思考出“平等”这一答案。由此教师可以继续发问:经济生活中的平等交往对希腊人的政治观念和政治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而最终解决了这一难点。
又如“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 如果教师直接发问, 学生多半会不知道从何说起, 或者只是根据这节课所学内容零碎地回答。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两节课所学的知识, 提出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宗教改革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否定什么?倡导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紧跟刚才的思路, 继续追问:今天所学的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同时又提出了哪些理论?这些理论是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而构想的?进而又解决了一个难点。由此看来, 分设台阶、搭建思维过渡的“桥梁”, 可以顺利突破难点, 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 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可谓一箭双雕。
2. 直观图示法
对内容繁杂的教学难点, 教师可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简明形象地揭示其本质, 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例如, 人教版“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一课,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教学难点。对这个教学难点教师可用简单、形象的图示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 让学生感知辛亥革命中各派势力自身的斗争和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见图1)
教师展示示意图的同时可边讲解边启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是袁世凯的两大支柱, 反动势力大于革命势力, 资产阶级的态度给了袁世凯机会, 从而使得该难点就此化解。
又如处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抽象的历史概念难题时, 同样可以采用图示法。 (见图2)
这一图示看似十分简单, 但作用不小。教师应在首次解释“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概念时展示出来, 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和理解, 然后再在讲秦、汉、隋唐、宋以及明清的官制时, 反复展示这个图示, 并对“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两个图示框按照朝代不断地充实、丰富其内容。如此反复的演示讲解, 能非常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制度在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以及这一制度的发展脉络, 能深化学生对难点的纵横理解。
3. 列表对比法
对教学中一些容易混淆、难于理解的概念, 只要教师注意前后联系, 压缩精讲, 化分散为集中, 调整好教学顺序, 将多节教学内容归为一节, 运用比较法, 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把握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就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如“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比较”这一难点可以采用此列表法突破。 (见下表)
这一突破难点的方法非常实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新课教学, 还可以用于复习课的教学。
4. 材料分析法
有些课堂“教学难点”的内容比较独立, 所涉及的教材知识相对较少, 对这部分难点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材料补充、材料分析的方法。新课程改革以后, 教师获取辅助教学资源的途径有很多, 丰富的教学资料为我们处理难点提供了方便。如针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这一教学难点, 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高尔基的《母亲》中有关工人生活状况的材料、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材料以及一战期间前线士兵缺粮缺枪的材料在幻灯片上投影, 然后设问:“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工人、资本家和士兵, 你对你的生活状况有何感受?”同时, 展示《悲惨的农奴生活》《列宁归来》等图片材料。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思考, 师生合作解决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因素和主观条件的难点。
如何实现历史中的美术教学的突破 篇4
一、历史课中的美术教学的特点与现状
历史课程中的美术教学内容,由图文两部分构成。文分布于教科书各个时期的文化部分。与文相匹配的再现美术作品的插图,在教科书中的分布则要复杂一些,有的放在美术史的介绍中,有的置于封皮后的插页中,有的见于教科书一些章节中。这两部分加起来,相当于极其简略的美术史。
从这些插图在教科书的功用来看,有的单纯地反映了美术史的内容,有的既反映了美术史的内容,又反映了美术史以外的人类历史的内容。广义地说,美术史既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着人类历史。所有美术作品都是用线条、色彩、比例和形象等“语素”的图像语言记录着人类历史。他们与文字记载的历史一样,丰富地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作品所反映的精神层面看,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生活观念和宗教信仰等也有差别,甚至大相径庭。狭义地说,有些美术作品,不仅是介绍美术史的重要材料,也是认识教科书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材料。他们形象直观地补充、阐释或印证着文字记述的历史。
不同功用的插图,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美术史,属于文化的范畴。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了解和掌握各种美术流派的风格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广义的美术作品中的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涉及不多,是专门史,如建筑史、民俗史的珍贵资料。狭义的美术作品中的历史,教学的重点是挖掘美术作品的历史内涵,得出或印证相关的历史结论。不过,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在解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并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都是在读懂作品之后,方有望达到教学目标。
美术史中,对美术大师的创作风格和美术流派风格的概括,来自于对一幅幅美术作品的比较、提炼。而文字对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意境、风格等诸多方面的描述,总是与作品本身的真实状况存在着距离。在有文无图的情况下,单纯地凭借文字描述,来解读美术作品,进而把握美术大师的创作风格和美术流派风格,是行不通的。至于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在有文无图的情况下,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历史课程中的美术教学必须以一定数量的再现美术作品的插图,作为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的中介,作为认识美术大师的创作风格和美术流派风格的中介。
目前,受考试、课时、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历史课中的美术教学明显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1)忽视美术作品,偏重语言文字。历史教科书本身在美术史的编写上,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美术流派和美术大师的介绍仅限于文字,并未提供相应的美术作品。(2)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资源有限。历史中的美术教学,或与考试联系不大,或与考试无关,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师往往仅限于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进行讲一讲,读一读的教学,不去挖掘、整合教学资源,谋求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中的美术教学如何突破
历史学科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视觉审美教育。试设想,一旦历史学科中的美术教学形同虚设,那么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情趣和能力将何从生发?以此为前提的美术教学的其他目标又如何实现?所以,历史教师增强美术教学的意识,改进美术教学的手段,已刻不容缓。
历史课中的美术教学的目标,不外乎三个方面: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了解美术流派的演变及其规律;把握美术作品的历史内涵,为历史所用。这一切离开了美术作品,就等于空谈。空谈不如不谈。
如前所述,现行历史教科书受篇幅的限制,没有,也不可能彻底避免“罗列名单”的现象。这就给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要讲,讲不清;不讲,不甘心。对此,补救的办法只能是由教师去克服困难,搜集和增补这些教学所需的美术作品,并运用于教学。教师在搜集美术作品时,要在紧扣大纲和教科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忠于原作。
这些增加的插图用之于教学,又向教师提出了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做到面对全体学生,效果不减。一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做到教学内容增加,课时不加。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最好办法是,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搬进美术教学的课堂。也就是,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这些搜集来的高质量的插图编制到课件中,并配备必要的文字说明,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教学的整体安排中,考虑到统摄各时期美术作品的美术史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往往把美术史的教学放在学期之初。目的是为此后讲解时,学生再睹图片,唤起犹存的记忆,拿来即用,不必再去费时讲解相关的美术史知识,冲淡历史教学。
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美术史的每一部分,教师只需重点引导学生去解读某一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的一幅作品,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的文字内容,按教学进度适时讲解,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学习历史,在历史氛围中感受艺术。
概括地说,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增加教学所需插图的数量,或填补教学所需插图的空白,在图文并重中,实现美术教学的三大目标,是扭转历史课中美术教学现状,实现历史课中美术教学突破的关键之举,也是呼应正在启动的课程改革的权宜之策。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篇5
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导言, 出示宋太祖赵匡胤的照片, 简要介绍北宋建立的情况, 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问题探究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富者有弥望之田, 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 有田者无力可耕”。
材料2据《宋史·食货志》记载, 北宋“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习以成俗, 重禁不能止”。
材料3北宋前期, 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 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 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 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
思考: (1) 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2) 从材料3来看,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根据所学知识, 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分析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教师再进行总结。
问题探究二:如果你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在图书馆查到了这些资料, 他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你能帮他分析出来吗?
材料1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 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 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 可是都失败了。
材料2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 绢二十五万匹, 称为“岁币” (“澶渊之盟”) 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 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材料3 1040~1042年 (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 , 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通过分析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教师再进行总结, 进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产生的影响”的学习。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问题探究三: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1宋开国时, 设官分职尚有定数, 其后荐辟之广, 恩荫之烂, 日增月益, 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 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 所减者如此, 未减者可知也。
——《廿二史札记》
材料2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 奉行养兵政策, 每逢荒年, 政府招募饥民当兵, 灾荒不断, 募兵不已。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北宋初年, 军队仅有二十万人, 宋仁宗时, 军队总数达一百四十万人之多
——《张载集》
回答: (1) 材料1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如何? (2) 材料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怎样? (3)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通过分析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教师再进行总结。
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集中军权。 (2) 集中行政权。
积弱:行政效率低下, 军队战斗力弱。积贫:国家财力贫弱。
2. 空前强化皇帝专权的负面影响
(1) 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形成积弱局面。 (2) 冗兵、冗官、冗费导致财政十分困难, 出现积贫局面。
通过幻灯片以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043年)
1. 庆历新政的内容
思考: (教师设问, 学生自主学习后完成)
(1) 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 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 (4) 从新政的背景到实施、失败对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2. 结果:夭折
合作探究: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原因。
3.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合作探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请问:范仲淹“忧”什么?这与本章的王安石变法的联系是什么?
探究结果:范仲淹“忧”的是北宋政府面临的社会危机, 还有改革的失败, 他的忧虑正是王安石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的必要性, 也预示了王安石改革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艰巨性。
【本课小结】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篇6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 它表现为打破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得出有价值的、非结论性的新思维。其前提是用必要的眼光审视自己一向未曾怀疑过的观点, 然后在符合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同样作为资本主义国家, 同样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美国保留了民主体制, 暂时度过了危机, 而德、日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成为战争的策源地。那么, 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否在德、日推广, 德、日的法西斯制度又能否在美国盛行呢?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如西晋灭吴、隋灭陈、元灭南宋都有以下一些共性:都是北方统一南方, 南方统治者大都荒淫残暴。那么,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南方能否统一北方呢?如果南方换一个统治者能否摆脱被吞并的命运呢?这种对历史事件的过程、结论、传统观点进行双向思维, 实际上是对多年思维死角的客观、辩证的重新理解, 而这种理解恰恰有助于加深对结论和观点的再认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将隐含经验类知识转化为编码化的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进而又发展出新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感知积累→设置情境→启发诱导→迁移运用。创新思维的前提是要让学生获得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获得内隐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如历史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从课本中提炼出来的历史理论等, 然后运用已知信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 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灵活变通地运用知识, 让学生分析判断历史事件的合理性, 预测其发展前景, 并能提出较为客观、公正、科学的建议和措施。这一学生参与研讨、判断、预测、决策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具备制度、原料、市场、劳动力、科技、资金六大前提条件,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出现较早, 但在封建落后的制度下, 这个萌芽的过程肯定是十分艰难的。那么, 封建专制统治又是如何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呢?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在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封建自然经济日渐受到冲击的中国能否自己走上资本主义之路呢?东方国家 (如中、日) 的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会不如英、法等西方国家顺畅呢?假设中国的戊戌变法能够成功, 中国是否也会像日本一样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呢?这一系列问题涉及上述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 对培养创新能力是有益的。当然, 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 更不是凭空想象, 诸如为秦侩翻案等事例已经混淆了是非界限, 过分夸大了人的客观作用, 是不值得提倡的。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把历史教学看作是一种社会体验、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真正认识到能力培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才能真正地把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突破学科界限创新历史教学 篇7
一、渗透学科价值, 丰富结识结构, 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祖国幼儿教师的学校,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展开, 幼儿教育也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教学研究发现,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将来的成长有着巨大作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在学校的引路人, 担负着幼儿的教育教学, 幼儿教师的素质关系着幼儿教育的质量。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 必须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 拥有耐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性格。历史知识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知识,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特别是要向学生展示的中华民族在文明进程中留下的文字材料中, 有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这些内容世代相传, 有的以故事、传说等流传下来, 这些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对幼儿教育不必讲授高深的历史知识,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这些知识, 才能结合历史知识设计幼儿能接受的教学内容, 如将经典的历史故事、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以动漫的形式向幼儿传播, 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历史故事表演, 这些对传播中华文明、传承历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在多年的幼儿师范历史教学中, 发现有些学生缺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认为历史知识可有可无, 只要掌握音乐、舞蹈等基本功就行, 这样的学习观是片面的, 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了改变历史教学的被动局面, 我重新处理教材, 改变教材呈现单一的特点, 创设多种历史情境, 通过故事表演或情境剧表演,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将历史有效地融合到艺术学习中, 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明白历史素养在综合素质的重要地位, 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挖掘历史故事题材, 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幼儿教育离不开故事, 讲故事也是幼儿教师终需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 但如何将历史知识渗透到故事中, 让学生既学历史, 又学会讲故事。面对冰冷的教材, 历史教师如何把教材设计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让学生感受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体验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历史人物,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截取历史片段,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表演再现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特别是面对新接触历史学科的幼儿师范生,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历史故事就能吸引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课件, 对学生讲述历史课本中的一些经典故事, 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课本上有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女中豪杰、商人市民、外国使臣等, 这些人串联起历史, “演绎”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教师既可以自己讲, 还可以让学生或讲述或表演, 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学生要想表演好历史故事, 就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 同时, 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寻找当时人们的生活资料, 发生的故事。为了表演好故事, 学生们合作制作头饰, 设计服装, 积极进行排练, 生动有趣的表演, 让师生为之震撼, 感受了历史或悲壮或激昂,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展现在师生面前。生动的故事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又增长了学生的艺术才能, 为将来走上岗位打下基础。
三、整合文化艺术, 感悟历史,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幼儿师范教育对学生的艺术素质特别重视, 音乐、书法、美术、舞蹈都是学生的必修课, 如何将历史学科融入到这些艺术中, 让学生获得艺术素养和历史素养的双向发展。例如, 在学习唐朝历史时, 教师通过课本的学习, 结合学生在课外搜集的历史材料, 让学生感受唐朝的历史盛况;当学到唐朝书法名家时, 教师结合唐代四大书法家柳公权、褚遂良、颜真卿、欧阳询的故事, 让学生知道他们成为名家, 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才成就的, 激励学生产生练习书法的兴趣。又如在学习近代战争史中, 为了让学生感受当时中华儿女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中国浴血奋战, 我结合教材, 设置情境, 播放音乐, 让学生感受艺术在战争中对士兵的作用。如抗日战争题材的,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等, 长征时期反应军民鱼水情深的可以播放《十送红军》等, 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 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 同时也更深刻了理解音乐, 为更好诠释音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素质是幼儿教师重要的素质, 历史教师能将历史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既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又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 教师只有转变观念, 结合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 优化教学策略, 整合学科资源, 突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历史课堂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摘要: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祖国幼儿教师的学校, 历史学科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部分学生思想上重视艺术素养, 导致历史教学相对被动, 教师如何突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既发展艺术特长, 又掌握历史知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 篇8
一、学习起源于思考, 思考由质疑开始
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 质疑指的就是学生依然遵循已有的认识程序, 从资料中提取需要的信息, 然后对自己所质疑的常识, 或者对某一个论点重新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究, 并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这不仅是研究知识该有的态度, 还是研究知识所必备的能力。说到底, 历史终究是人类创造的。数不胜数的历史事件筑起了一道历史的长堤, 每一个台阶上面都记录着历史的痕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质疑, 主要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和图片等方面。
1. 对历史中的人物评价进行质疑
有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才能构成人类文明历史中的内容。我们必须能够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这也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某个历史人物所影响的范围, 起作用的领域, 其成就的大小和性质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促使学生对任务的准确分类。然后, 能够准确把握对人物的评价, 在心里形成评价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
如, 对于历史中能够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学生就应对其人物定性评价进行质疑。再如, 在项羽过乌江的历史事件中, 可以对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质疑, 思考他是否应该过乌江。让学生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 去质疑历史中提高的内容, 然后再求证。
2. 对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质疑
我们可以根据历史事件涉及的领域、其文献的价值、对历史的影响来进行分类, 并引导学生在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骨架和要素的基础上, 对历史事件进行质疑。质疑的焦点可以是事件的发生地、事件的结果、发生的时间等方面。
3. 对历史图片相关信息进行质疑
图片在古代存在“左图右史”之说, 现代有“图片包围文字”之说。图片上丰富多彩的信息是历史知识载体, 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历史图片包括历史文物, 一些历史遗迹的照片, 历史事件的图片, 历史战争中的形势图, 历史不同时期的经济或者政治图, 或者是历史人物的推想图等。学生要学会看图, 分析图, 质疑图片所显示出的信息, 对于学习历史来说, 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二、问题引入情境, 培养联想品质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 通过教师或他人的帮助, 对必要的学习资源进行利用, 通过主动的构建来获得知识。所以教学中, 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 并设置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非常有效的。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 由于其特殊的背景, 加上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学生脑海中, 难免会形成不同的联想, 如接近、类似或因果联想等。从这一规律出发,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特点, 进行特定的情境创设, 通过精心的设计, 展望和联想, 尽量来还原和再现历史中人们的生活情境。这样, 就能把学生的联想能力激活, 并且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要能够, 并且善于以问题为载体, 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来进行教学。
(1) 通过利用历史资料中的想象图, 来还原其生活场景。通过生活场景展现出来的信息, 来引导学生推测图中人物、建筑和事件的有关历史问题。
(2) 设置一些疑难情境, 对某些历史中的特定生活模式进行再现。对历史事件等进行联想, 并且提出疑问。
三、历史由证据显现, 求证引导结论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的求证是一种较强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可以分为几个等级, 即对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提出新问题并能够进行解决的能力;创造文化并且能够服务于所属文化的能力。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 其基本原则就是史论结合。一方面, 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 并且收集相关的证据, 然后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一来, 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学生的求证能力也在求证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比如, 阿房宫的消失。杜牧《阿房宫赋》中“楚人一炬”致“可怜焦土”, 使人觉得好像阿房宫被火烧是板上钉钉的历史事实, 理所当然的, 项羽也就成了罪人。阿房宫是否被烧?经过科学院考古队两年多的勘探, 却得出了阿房宫没有被烧的结论, 而阿房宫是项羽所烧也无从考证。这个时候,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合理推断, 但是, 必须尊重历史, 尊重事实, 尊重证据。做到“史由证来, 论从史出”。可见, 阿房宫史实到底如何, 我们只能等待历史和考古学家研究考证的结果了。
小结
历史的教学离不开情感的运用和趣味性, 它们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魅力。情感、哲理和趣味堪称历史教学的三大要素。质疑、联想和求证, 需要教师巧妙设疑, 并且做到教学中对情感和语言精雕细琢。在质疑、联想和求证过程中, 丰富学生知识, 拓展思维, 培养其精神层次, 洗涤心灵。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教学目标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对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引导, 对课堂建设的思考, 成为教学中新的突破点。本文尝试从质疑、联想和求证这几方面来阐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突破
参考文献
[1]闵尊华.利用质疑进行物理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 2009 (6) .
[2]黄立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J].广东教育, 2002 (2) .
[3]王胜海.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质疑的策略[J].生物学教学, 2008 (9) .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难点突破的路径 篇9
【关键词】 数学 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8-030-01
0
2015年高考又落下了帷幕,纵观江苏近两年高考数学试卷,正如高考阅卷组组长涂荣豹老师所说,试卷难度下降之后,对中学数学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性,使得中学更加重视基础性的知识学习。笔者认为这样对高中数学教学就起到了拨“难”重“基”的作用,高中教师教学不能再一味地挖难讲深,而应注重概念的理解掌握,这样就不会出现难题不会,简单题做不好的现象了。
中学数学概念是整个中学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理解与掌握中学数学概念是学好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数学概念教学,它直接要求是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在新的认知活动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形成中学数学概念系统和提高分析能力,提高中学数学思维素质。
虽然新课程标准明确说明了概念的重要性,但是当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有些现象很令人担忧。
对于讲解清楚概念,笔者觉得有以下几个路径可以作为突破点:
1.利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进而理解概念
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数学文化遗产,好好利用,可以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增光添彩。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以给学生讲述阿凡提和国王下棋的历史故事。下棋前,阿凡提说如果我赢了,就赏给我第一个格子放一个麦粒,第二个格子放2个麦粒,第三个格子放4个麦粒,第四个格子放8个麦粒,依此类推……国王一笑,根本不放在眼里,但最后的结果呢,国王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麦粒来,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三个臭皮匠VS诸葛亮,到底谁更厉害?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8,臭皮匠老大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5,臭皮匠老二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45,臭皮匠老三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4,且每个人都是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相比,哪个更大呢?这些数学的历史典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热情,更进一步加深了解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讲解概念
类比、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学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会对知识的联系产生类比联想,并提出质疑,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火花,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经常利用类比平面几何来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3.采用“问题串”的方式理解概念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这一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思维这一急待熊熊燃烧的火把。由于现在的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因此我们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创设问题应以学生跳一跳就能有成就感为原则,要有梯度层层设问,要有深度、广度循序渐进形成有层次的教学系统,并不断地与外界教学环境保持能量、信息的交换,这样才能使问题的情境所包含的信息量不断增加,才能使学生以“有阶可上,步步登高”激情与信心探索问题,创设的情境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不要好高骛远,学生“跳一跳”要能够够得着。
“问题串”的出现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旨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问题串”的出现对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有了相应的提示和铺垫,注重了概念的生成过程,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发现有收获有理解。
4.用数学基本图形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促进概念的掌握
数形结合思想高中数学四大思想方法:以形助数,以形解数。数学基本图形既有典型性,又有迁移性和延伸性。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与数学概念有关联的数学基本图形,有意识地在数学概念相关联的数学基本图形,有意识地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展示数学基本图形,逐步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5.帮助学生清理脉络建立系统,以促进学生对于易混淆的中学数学概念理解掌握
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对于易混淆的概念,要注意经常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建立网络使概念纵横贯通,揭示内部规律,深入对概念的认识。中学数学概念的系统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构成统一整体,通过概念的系统化不仅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对于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多举并进”,“多管齐下”的方式在教学中精心准备,找准例子,找对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心定能破解概念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的基本理念,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概念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巩固概念,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以后的概念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标对概念教学的具体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优化概念教学设计,把握概念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达到认识数学思想和本质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殷伟康.培育数学图形意识,深化数学概念教学.数学通讯,2011(7).
[2]匡宗春.关于高中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的探索.数学通讯,2011(10).
高中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实践研究 篇10
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高中地理教学中, 较难理解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地球运动”和“等高线地形图”这两块, 为突破这两大难点, 我向着“将抽象变直观”的方向去努力, 找到以下几种方法。
1. 用“几何证明法”突破地球运动的难点
“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是中学地理中最难的知识, 一直困扰着大多数的文科生, 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我常采用“几何证明法”去化解难点。
【例1】任何一条纬线上, 1°的弧长为111cosφ千米。如下证明 (L为任一纬线上1°的弧长, r为该纬线圈的半径, φ为该纬线所在的纬度, R为地球半径) :
又因为赤道上1°的弧长
这样, 将数学思维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 学生感觉很有收获, 学习兴趣也浓厚了。
2. 用“身体演示法”突破恒星日与恒星年
【例2】许多学生对恒星日与恒星年这两个地球运动周期的来历不理解, 我采用身体演示法, 让他们一看便知。
我这样给学生演示:教师面对学生而站, 选择正对自己的教室最后一个学生作为天空某一颗恒星, 此时, 开始计时, 教师站在原地, 逆时针转动身体360°, 再一次面对刚才选择的那个学生时, 所用的时间即1个恒星日。讲解恒星年时也用同样的方法。所不同的是, 教师要一边逆时针转动自己的身体演示自转, 一边将讲桌当做太阳, 绕着讲桌作逆时针公转。当身体绕讲桌一周, 再一次回到计时起点位置, 并正对所选“恒星”时, 所用的时间即1个恒星年。
同时及时说明, 所谓恒星日、恒星年只不过是选择天空某一颗恒星作为参照物, 来测量地球自转和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而已。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 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理解了。
3. 用“图图转换法”突破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难点
【例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坡度大小比较有规律:若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疏密也一致, 则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若等高线疏密一致, 比例尺相同, 则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这一知识点对许多学生来说是难点, 如果将等高线地形图转绘成地形剖面图则会迎刃而解, 如图2。若比例尺为1∶10000时沿AB剖面线作图如图3, 若比例尺为1∶20000时作图如图4, 从中很好地说明: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疏密一致时, 比例尺大的坡度大。
如图5, 图中等高线数值越往中心越大, 比例尺为1∶10000, 等高距分别为100米、50米时, 作出的地形剖面图, 分别如图6、图7。这很直观地说明:等高线疏密一致, 比例尺相同时, 等高距大的坡度大。
这样一作图, 坡度陡缓一目了然, 难点自然攻破。
二、将综合题答题思路模板化
高三学生觉得综合题较难, 不知从何下手去组织语言。教给学生答题模板, 化难为易, 这是所有高中地理教师的共识。在建立答题模板时, 我采用借鉴前人经验、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有所创新、自己寻找答题模板三种方式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在高考综合题中, 特征类试题、区位分析类试题几乎是每年必考, 因此成为构建答题模板的重点。
1. 借鉴前人经验, 构建特征类试题答题模板
特征类试题包括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特征、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水文水系特征、地表景观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等值线特征等9个方面, 其答题模板前人已总结得很完善, 我采用“拿来主义”, 直接交给学生使用, 这里不再赘述。
2. 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区位分析类试题答题模板
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四大区位理论, 是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 由于它们在高考中处于重要地位, 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突破这一难点时, 我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现以内河运输区位分析为例来说明。
第一步:提供模板。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 (水系特征中的流程, 水文特征中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有无结冰期、流速、含沙量) 和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交通需求量大小) 。
第二步:提供范例。莱茵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即区位优势分析) :流程长, 通航里程长;流经之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丰富且均匀, 河流水量丰富, 水位季节性变化小;流经平原地区, 水流平缓;最冷月均温大于0℃, 无结冰期, 通航时间长;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河流含沙量低, 河道不易淤积;所经之国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贸易量大, 运输需求量大。
第三步:精练试题, 灵活套用。
通过以上三步, 使学生建立起答题模板, 形成固定答题思路。当学生遇到同类试题时, 借用范例灵活套用即可。
3. 善于研究高考题答案, 自己总结归纳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的教学突破】推荐阅读:
有效教学的高中历史10-17
高中历史教学的感悟08-28
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10-06
高中历史的分离教学11-04
高中历史课的再现教学07-23
多元化的教学高中历史09-10
高中历史的生活化教学11-03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12-11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