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之重点

2024-09-24

高中历史教学之重点(精选12篇)

高中历史教学之重点 篇1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教育科学领域, 其主要观点是强调认识过程中主题的能动作用, 认为只有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之后, 学习行为才会发生, “建构主义者主张,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 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历史学科的学习, 需要学习者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历史信息。因此, 建构主义理论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通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获得知识的认知,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写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必须抓住创设情境和学习过程协作两大关键点。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

情境, 即情况、环境, 是某一段时间、空间内, 可引发主体情感体验的具体可感的客观境地。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即在认知过程中, 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有利于认知主体形成感性知识。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创设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 我们可以从形象、知识、问题、实践四个方面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在此情境下建构知识。

1.形象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 (Treicher) 曾以大量的实验证明, 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提供直观形象, 是最简洁却又行之有效的创设认知情境的方式。例如, 我们在《解放战争》这一课, 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课堂展示军事地形图、各军将领的照片、相关影像资料, 这些直观的形象形成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 促进认知主体进入认知状态。此外, 参观遗址、纪念馆等, 也是历史教学中非常直观的形象情境创设方式。

2.知识

知识情境包含知识背景与认知主体已有知识结构两个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 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是将新旧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也不同, 因此,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将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背景相结合, 创设知识情境。

《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 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是, 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他们思维活跃, 也具备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但是, 初中基础知识有一定程度的遗忘。中美关系正常化是这一课的重点, 相关知识背景则包括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等。结合两方面的情况,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选择更接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外交活动”作为切入点, 创设知识情境, 指引学生进入建构意义的过程。

3.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探索过程, 学习的过程, 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 教师作为认知主体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根据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 设计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学习任务,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讲述红军长征的内容时, 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长征?长征是怎样的历程?红军遇到了怎样的艰难?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这些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 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分析问题, 主动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比于直接告诉学生长征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导致的、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源是由于中共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取得的学习效果显然更好。在问题情境中, 学生主动参与, 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体会到长征的艰苦朴素、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4.实践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 创设实践情境主要以模拟为主要形式。例如《解放战争》在教学设计上, 要求学生的学习小组自愿选择战场和战役, 组内分工完成收集相关战役图片、资料、绘制军事地形图、写战役说明等。学生在整个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 体验到了模拟军事环境的乐趣, 以将领或参谋的身份参与到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体验中, 在这样的实践情境中, 由于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促进了学习的自觉性,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相当显著了。

二、协作的学习过程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 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发展实践共同体、把学习者与更广阔的社区联系在一起, 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而协作学习就是建立学习的共同体。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 应该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 推进协作的学习过程。在实际教学应用中, 具体操作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

根据班级人数与课室环境, 以自愿组合为原则, 教师调整为补充, 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推选组长, 并制定合作的章程, 规定组员义务, 建立起小组协作学习的秩序。

2.提出问题

教师将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 作为预习作业, 提前布置。例如要求学习小组绘制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路线图。

3.课堂展示学习小组成果

这个环节主要由学生发言, 但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建构知识意义。例如在全班协作讨论辽沈战役时, 教师提出问题:“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为什么先攻打锦州?”在已了解到相关知识背景下, 学生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对事物的辨别、对比能力, 将学生的概念理解提高到另一个新水平。

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 学生加深了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三、结语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只是载体。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情境和协作为重点, 着重引导学生发挥认知主体自主性, 在自主创新的教学形式中, 培养学生的观察历史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非常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以教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弊端, 优化了教学效果。在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环境下,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应该以“情境”、“协作”为重点。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情境,协作

参考文献

[1]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高中历史教学之重点 篇2

中国古代史

1.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政治经济等措施。

2.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等内容及相互关系。

3.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4.继续关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代史

1.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意义、教训、启示等问题

2.19世纪下半期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问题(通过材料,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等方面设置问题)。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问题。

中国现代史

1.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外交政策等方面)

2.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崛起以及现代外交调整的关系等。世界古代史

关注罗马法的现实意义和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

世界近代史

1.英、美、德等国依据本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注意概念的准确把握)。

2.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世界现代史

1.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借鉴等)。

2.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或秩序)的形成、演变。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秩序问题(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大国博弈)。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背景、演变过程、影响等(选取新情景、新材料进行说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中历史教学之重点 篇3

【关键词】 起始教育教学重点 信心 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

内地西藏班/校高中新生来自于全国各个内地西藏初中学校,应该说他们是非常优秀的学生群体。进入高中学习,虽然他们有美好的愿望,也有对新生活的期待,然而差不多三个月无拘无束的暑假,尤其是暑假期间接触社会多了,使得他们进入高中初始,在思想上还不能正确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另外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进了高中只要不是排在最后,大学肯定是能上的,在学习行为上仍然延续初中时的习惯和方法,做完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认为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也有部分学生面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或适应时间较长;更有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怕自己学不好,封闭自己埋头苦学又得不到好的结果,这些给高中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教育教学的重点

1.确立明确的人生规划

高一学生正处于向往独立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他们渴望成功,向往辉煌,然而高初中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方式的差异使他们不知所措,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走出茫然、走向成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著名人生规划大师徐小平老师说:“人生是可以设计的,人生没有设计,离挨饿只有三天。”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度过一个有计划的高中生涯,我们可以借助入学教育,用学校多年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尤其是历届优秀高中学生的成长经历激励学生,激发学生选择本校学习的自豪感。同时我们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注重个体的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分析自身的特点,适时调整阶段人生规划,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规划人生的成功,因为科学的人生规划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内驱力。

2.树立“我能行”的学习信念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动力。作为老师我们自己首先要有“我能行”的观念,相信自己肯定是最适合的、最有能力帮助学生成功的那个人,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找准时机,促进学生树立“我能行”的学习信心。如在思想意识上我们可以多看学生的长处,用优点激励学生,用榜样引导学生,让学生有这样的信念“我能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办到,今天不行,明天争取行……”;在教育教学行为上我们可以做到低起点、小步走,分解任务、细化难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我能行”;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可以通过个别交流、书面批语、座谈、自我展现等方式时常强化学生“我能行”的思想意识。

3.激发“我要学”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提倡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求、自主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教学角度讲,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才会学得更开心,才会更扎实。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那种对学生不放心的心态,还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主动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利用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做中领悟,让学生在体验我能成功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

4.培养“我会学”的学习习惯

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提出,学习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得知识的方法。国外还有专家对学生学习成功的因素通过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在学生学习成功的因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占30%,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占5%,其他因素占25%。由此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如何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而且会不断地学习?首先,我们可借助入学教育由各科教师进行高中各科学法指导讲座,达到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编排体系、课程要求、学习目标等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尝试愿望;其次,我们仍可以借助入学教育,鼓励高二、高三年级中适应高中生活快、会自主学习的学生与高一新生进行交流座谈,达到帮助学生认识只要主动参与、积极实践,自己就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第三,我们任课教师在开始的一、两个月的教学时间里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科学习的能力,强化听课作业等习惯,同时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实践,以便渐渐形成较好的学科学习策略。

“万事开头难”让我们明白起始的艰难,然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给了我们勇气与信心,只要我们遵循新课程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胆大心细地去发现、研究、实践,起始阶段的教育教学肯定会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见 篇4

目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 很多高中历史课堂都引入了幻灯片和投影设备, 重现历史画面, 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享受, 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 最大程度地支持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 但是,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 不可能每一节历史课都用到先进的教学技术装备, 这就使得教学有效性受限,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因此, 高中历史课堂要想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不断去探索和研究。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和想法。

一、历史教学结合史实资料, 重现历史画面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以历史教材为出发点, 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基本史实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兴趣, 再辅助历史教师提供的课外延伸史实, 加深高中生对历史的印象,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 给现实生活提供借鉴。高中教学节奏很快, 由于面对高考的压力,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一般很少, 这样就要求学生能够抓住课堂时间,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史实资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源, 高中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一些跟历史课程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 增加历史观念, 提高对历史的重视程度。 同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高中历史课堂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势在必行, 通过投影, 播放史实资料或者宣传片, 给学生还原历史, 重现历史画面, 对于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 增加记忆能力, 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提升历史课堂效率

很多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还沿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高中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历史教师为了确保课堂秩序, 在历史教学中创新力度不够, 教学效果不明显。通过新课改的深入, 要求高中历史课堂要成为民主、独立、高效的课堂。 对于历史的学习, 首先要有钻研的信心和探索的决心,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但是学习成绩还是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 历史课要增加学生互相讨论的时间和机会, 教师抛出历史考试的考点或者热点问题, 让学生自由讨论, 最后提出答案。 学生通过讨论, 能够加深印象,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课堂需要的是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无法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 也无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三、讲课与练习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中历史作为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一部分, 在考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份额。 历史教学要把握好讲课与练习协调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试题练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增加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 历史简答题在考试中有很重要的比重, 历史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结合考试热点, 多锻炼学生的简答能力。 练,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进行练习是为了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查找学习中的疏漏, 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不同, 学习方法也各有千秋,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具有很强的连贯性, 与初中历史密不可分, 学生在学习时要多开动脑筋, 将学到的知识连成线, 在考试中就会运用自如。

四、重视情感教学, 发挥历史育人功能

构建和谐有爱的历史课堂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追求的目标, 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 将历史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圣殿。 同时, 注重情感交流, 与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朋友, 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情感教学, 有利于满足高中生的情感需求, 缓和课堂氛围, 保障教学进度。 通过情感教育, 促进高中生个人成长和健康发展, 为其成为情感丰富的主体做铺垫。 俗话说, 读史使人明智, 意思就是说历史具有育人功能, 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 不仅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 还可以感悟先辈的智慧。 高中历史注重概念化, 对比初中历史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的时候, 必须以课本为依托, 理清学习思路,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根据教师教学的节奏, 提高自身能力。

综上所述, 高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 而是需要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努力与合作, 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策略, 提高创新能力, 将创新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 针对高中历史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探讨, 找出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最佳方案, 不搞题海战术, 真正减轻高中生课业负担。

我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一直以来都是兢兢业业的, 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互相尊重,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 同时, 我也会及时更新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 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自身学习, 提高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 将最新、最全的历史知识带给学生, 发扬教学民主、和谐的风格, 使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 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

参考文献

[1]黄少锋.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5) .

[2]付振会.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高考:综合版, 2012 (12) .

[3]阮周青.浅谈高中历史有效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版, 2010 (1) .

[4]谢荣辉.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J].考试:教研版, 2012 (4) .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笔记 篇5

第1讲 商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传承: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2)概况

①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②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3)特点: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把血缘和政治相结合。

(4)作用:强化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同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前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建立。

2.内容

(1)创立皇帝制度

①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中央创立三公九卿制

官职名称

职权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

管理全国军务

(3)地方官制:推广郡县制

①在春秋战国基础上全面推行。

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

③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2讲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①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

②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

 

措施

影响

军事

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政治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

经济

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4)元朝行省制度

①内容: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②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

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②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后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时期

①内容:唐朝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宋代

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后来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

①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元朝后期,宰相权势增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1)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门第不重才能。

(2)后期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

3.隋至元:科举制

(1)形成: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作用: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③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拥有票拟权。④张居正任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初年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

①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②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③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二单元 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临海多山。

①濒临海洋有利于航海和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

②多山的环境造就了众多城邦,即“城市国家”。

(2)政治条件:城邦制度。小国寡民的城邦使公民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

2.确立过程

改革

措施

影响

梭伦改革

(1)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力越大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3)废除债奴制

克利斯提尼改革

(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伯利克里改革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3)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3.历史影响

(1)积极性: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主的氛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②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的隐患。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发展历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

②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①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矛盾显现;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

②变化:法律的适用范围从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

①零散:皇帝重视立法,掌握法政大权;法学家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②体系: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历史影响

(1)维系统治

①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③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影响后世

①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受斯图亚特王朝的迫害。

(2)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后建立共和国。

(3)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确立过程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①内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②作用:使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

(2)形成责任制内阁,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①形成:17,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②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进行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②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③意义: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颁布1787年宪法

(1)背景:独立之初的形势

①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导致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而且与欧洲的贸易也常处于不利地位。

②华盛顿等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2)内容

①联邦制度

a.中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b.地方: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共和制度

a.权力划分

机构

权力

权力职责

国会

立法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总统

行政

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最高法院

司法

掌握司法权,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b.主要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防止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评价

①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②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2.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实质: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三、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艰难的共和之路

(1)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后,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2)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宪法内容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总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

①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历史影响

(1)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的斗争,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职位。

(2)共和政体的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德国的统一

(1)背景: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结果: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

2.帝国宪法

(1)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皇帝

世袭制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

宰相

由皇帝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

(2)联邦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评价:(1)局限性:普鲁士的专制传统被遗留下来,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造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2)积极性: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

①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

②国内:清政府腐败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

①走私鸦片: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②禁烟运动: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发动侵华战争。

2.过程

(1)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接着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3)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 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法国加入。

(2)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

条约

内容

《天津条约》(1858年)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约》(1860年)

(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影响

(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挑起战端。

(2)平壤战役: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

(3)黄海大战:日军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4)辽东、威海卫之战:日军进攻辽东、山东半岛,攻占大连、旅顺、威海卫等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2)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4)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

①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过程

①19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结果

19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

①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口号:扶清灭洋。

(2)概况:1900年6月,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

(3)结果:遭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而失败。

(4)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2.过程

(1)金田起义:时间为1851年1月,建国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与清廷对峙。

(4)全盛:1853~1856年,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转折——天京变乱

①原因:领导者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发生内讧。

②表现: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石达开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6)后期斗争

①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让洪仁玕总理朝政,进行政治改革。

②稳定天国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③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

 

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1)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资政新篇》(1859年)

(1)主张学习西方,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3)开设新式学堂

 

二、辛亥革命

1.酝酿

(1)经济: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3)组织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19,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4)军事:中国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5)时机:19,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清军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汉三镇。

3.成果

(1)民国成立:19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③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局

(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原因

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

②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

④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

5.功绩

(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过程

①第一阶段: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②第二阶段:从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

①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准备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为中央局,总书记为陈独秀。

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一大。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4.北伐战争

(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5.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①帝国主义干涉,扶植国民党右派蒋介石为新的代理人。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二、国共的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土地革命

(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

(1)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措施

①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②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③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4.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④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结束。

(3)意义

①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③标志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日本侵华

1.侵略

(1)局部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2.罪行

(1)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丰润县的潘家峪惨案。

(3)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二、全民族抗战

1.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2.敌后战场

(1)表现

①1937年8月,中共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

(2)作用: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正面战场

(1)表现: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抗击日军侵略。

(2)结果:虽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4.国外战场

(1)目的:为了确保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

(2)表现: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3)结果: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5.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

战略阶段

战略重点

战略防御(1946.6~1947.6)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1947.6~1948.9)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1948.9~1949.1)

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1949.4)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解放南京

(3)胜利意义

①对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②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见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措施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上面提到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的问题,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方面

1.更新备课方式

有许多教师认为,备课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这种想法固然错误,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在备课时我提出以下建议:①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②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③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2.改变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结论性内容较多,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结论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4.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5.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

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6.学法指导是动力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顺利升学,以便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二)生活方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学

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取历史教训,更好地推进今天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历史。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从而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化知识为能力。

2.关爱学生

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时,他们也会回报你同样的爱。课后花一两分钟时间与不同的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爱好等,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交心谈心的朋友。长期坚持下来,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欢迎。老师的亲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你教的课的兴趣。但要注意的是,跟学生的关系不能好得没有距离,要把握分寸,要让你的学生对你既敬又爱。

参考文献:

[1]袁金华等主编.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王铎全主编.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赵恒烈,冯习泽.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管窥高中历史之艺术教学 篇7

一、教学须打破窠臼, 时时创新

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之时, 我语重心长地讲述那段动人心弦的历史:秦帝国是一个重要的朝代, 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 共传三帝, 享国十五年……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结束了四分五裂, 让国家趋于稳定……当学生们都沉浸在历史学习中, 稍停, 我抑扬顿挫的做如下评述:

灭六国者, 六国也, 非秦也。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灭宗教者, 教徒也, 非异教也, 非教不大, 非律不严;灭家庭者, 非夫妻也, 非第三者也, 非家不富, 非情不投非意不合; (有的学生生活在离异家庭, 性格孤僻, 心理失衡) 灭人生者, 自己也, 非外人也, 非智不足, 非力不及; (有的学生早恋, 有的学生沉溺游戏, 问题多多, 不一而足) ……我一边洋洋洒洒, 一边流利地板书。我余光看到有的学生留下了眼泪, 教学至此, 已臻完善, 作为教师, 夫复何求?下课铃声响起, 我留了作业:每位同学做一篇作文, 内容就是关于自己家庭的“历史“, 要求与今天上课内容联系起来, 并且请学生的父母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我清晰地记得, 有的学生在“作业”上洒泪斑斑, 抑或是家长情不自禁?我不得而知。我相信, 多数学生会记得我的这一堂历史讲课, 多数学生的父母会记得我这个历史教师, 虽然不曾谋面;我相信, 多数学生会喜欢历史, 能够认识历史的价值、感受到历史的启示。

二、借历史人物激发人性的光辉, 使之耀亮烁熠

例如, 讲到曹操的时候, 我除了让学生了解了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之外, 我还向同学们通过其他方面展示了曹操, 激发了学生们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憧憬。

1. 文学建树

上马征战, 横槊赋诗, 身居高位, 文武双全;对酒而歌, 奇谋异思, 诗风遒劲, 格调悲壮, 诗文慷慨, 震烁古今, 实为“建安风骨”之领袖, 特立独行,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建安”文学因之精神抖擞, “建安”文人因之进取积极, “建安”地位因之历久弥坚, “建安”圣殿因之熠熠闪光。

2. 矜民悯众, 讽世咏怀

汉末建安时期极其混乱、社会动荡、统治黑暗、生灵涂炭, 曹操遂以乱世为题, 描写现实, 展示动荡, 矜民悯众, 从《薤露》、《蒿里行》可见一斑。

曹操亲眼目睹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 看到“白骨露於野, 千里无鸡鸣” (蒿里行) , 感叹“念之断人肠”, 语言质朴, 描述鲜明, 充满谴责。至于“溪谷少人民, 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 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 中路正徘徊。”更是让读者看到一位政治家和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3. 雄心壮志, 霸气恣肆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慷慨激昂, 成千年绝调。《世说新语》记载, 东晋时代, 威名赫赫的大将军王敦, 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佳句, 且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 壶口尽缺, 快哉无比, 可见曹操诗作之功力;“齐桓之功, 为霸之首。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短歌行) 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息扑面而来。

高中历史课程创新教学之策略 篇8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有很多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知识点。教师如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创新教育的知识点,并立足于当代社会具体分析、科学讲解,就能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讲述“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时设问:“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在哪里?雅典民主制是如何确立的?它有何特点?应如何评价?雅典城邦留给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再予以必要的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既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呢?首先是观察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插图、彩页等,要多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观察。这样他们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问题的“创造者”。如教学“坎儿井”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坎儿井示意图”,领会其工作原理,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在边疆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兴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其次是注意想象力的培养。教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用历史上一些历史人物的事迹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充分展开翅膀,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最后是注意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是从基本史实生发开去,让学生来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打破思维定势,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气候的演变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气候演变的缘由。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处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的方向发展,拓宽了思维视野,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高中历史的分离教学之我见 篇9

关键词:分离教学,高中历史

从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已有一定的了解。可是,学生可能因为在初中历史的学习阶段,因为专业老师的缺乏以及死记硬背等学习方式的错误灌输,从而影响到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甚至还产生了畏惧心理。虽然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学习并不相同,但这样却导致了学生从一开始就缺乏对高中历史学习的热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承接初中历史的教学成果,然后再开展高中历史的教学,需要我们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首先来改变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看法,提高他们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为此,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方式,下文就分离教学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内容分离

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其包罗万象,政治、文化、经济、思想,内容广阔,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其在准备对高中历史的知识加以积累之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死记硬背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最简单,最不需要动脑筋。他们认为历史课本中的事件、年代等只有通过反复的死背硬背才能记住,妄求一这样的方式来应付现在考试,甚至是以考查学生能力运用为主旨的高考。从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来看,这种看上去最简单、人人都会的学习方式其实是最低效也是最错误的,我们的学生往往在付出大量时间后却依旧得不到对应的成果。

所以,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我们可以首先将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内容分离。所谓的内容分离,就是指将历史课本或者资料中关于历史知识的详细描述或者介绍全部省略,教师主要对各地区与各时期历史中的线索或者发展框架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而做到对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大纲要求中的重点内容严格把控。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章节的限制,根据自我编定的历史结构开展有条理、有框架地讲解。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确保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使得授课内容浑然一体,从而不再枯燥乏味。

当然,这样在课后对老师提出的备课要求也会更高,它需要我们教师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根据学情做大胆的讲授顺序调整。这种知识线索以及框架结构教学出发点是为了能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持有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其结果必然能够让学生在对历史的学习内容以及线索的总结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和自我探索的学习习惯,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内容分离比依托教材进行章节讲授更有效果,最终可以真正改变死记硬背学习历史的陋习。

2.课本分离

高中历史课本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凭据,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参考对象。但是对于学生以及教师而言,仅仅只是将重点关注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是不合理的,为此,才有了课本分离,课本分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及教师能够将重点关注在正确的所在,使课本有着更佳的意义。

2.1 对于教师的课本分离

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如果仅仅只是针对课本,将书本中所拥有的知识给予学生的话,那教师就只能成为书本知识的传递者,其教学的程序便只是解读课本知识,这样虽然能够传授知识、完成所谓的课堂教学流程,但是这其中却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内容,同时也没有办法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状况的充分了解,这正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败笔所在。教师通过预设导学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印发教学讲义理清学习脉络、勾勒学习重点,通过系统的训练题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师与课本的适当分离可以让教师由原先仅仅对知识传递的关注改变为对于学生的能力运用甚至是成长的关注。可以让师生一起清楚的意识到历史知识的真正理解掌握与实际运用的重要价值。

2.2 对于学生的课本分离

对于国内的学生,所有学科都是以课本为主。这就使得他们的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考试前复习,都仅仅以课本为主。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高中历史的内容。历史学科有着与其它课程所不同的特点,历史的基本要素是由那些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事件组成,因此历史的内容都是既定而客观的。历史课本的编订必须高度真实准确,因而很难兼顾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因为涵盖广泛、时代跨度大,无法在细节上有更为详细的阐述,所以,历史课本只能作为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参考标准,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做大量的补充与拓展。比如,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可以观看相关影片和视频、可以展开知识辩论、可以撰写史料分析等等。总之让学生依托课本又不依赖课本,以课本的抓手又能跳出课本的限制,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锻炼,真正的体现高中历史的课程目标,培养人、发展人而不束缚思想捆绑能力。

3.现实分离

随着时代不断前进,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方式也不断扩展,如今网络媒体以及各种影视作品都充斥着与历史有关的题材或者内容,可这些影视作品在以提高收视率为价值核心的宗旨下,它们为讲求故事内容的吸引力,对历史进行各种不负责任的想象和戏说。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很难从中辨别真伪,真实的历史遭受严重的歪曲和掩盖,学生对历史知识与历史人物产生误解,影响其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形成。虽然影视作品比课堂历史教学更加有趣,但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对其采取尊重的态度,不能将影视作品作为历史教学内容看待。为此,需要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的历史观与现实的虚假文化、娱乐文化分离开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还得从正规途径获取,将影视文化作为一种与课本知识比较的题材,可以围绕这些现象展开质疑和讨论,以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了解和还原历史的真相。

结束语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之我见 篇10

一、认识初高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差异

要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就有必要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 以便能更好地调整高一新生入学后的教学方式方法, 从而推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初中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了, 教学内容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 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 这样的教材呈现形式是“通史”加“主题”的形式。从知识体系上看相对完整, 但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历史现象和结论, 对历史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 侧重于感性描写和生动叙述。初中历史教学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对人类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养成唯真、善、美的人格品质。

目前广西高中历史教材使用的依然是人教版的旧教材, 内容有必修的《中国近代现代史》, 选修的《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 也属于通史教学。虽然在内容上免不了与初中部分重复, 但在能力要求中侧重于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意义、影响等进行分析, 即侧重于理性分析, 力求对事件的本质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更深层次的分析。因此要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独立思考和比较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 能结合历史背景去辩证地看待问题, 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

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同, 必然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初中历史教学有识记、理解、综合、分析四个层次的要求, 但强调更多的还是识记和理解, 即使是综合分析也基本上离不开教材的观点。而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与分析能力, 培养阅读历史材料、提取历史信息和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有了以上认识, 对于我们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的几点思考

1. 要改变对历史课程地位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 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 历史教学不注重学生基本历史思维的培养, 平时考试对能力要求也不高, 于是, 历史学科被认为是死记硬背学科。即使是进入高中后, 很大一部分学生也依然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 只要通过毕业会考就可以了。这就使得我们的高中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不是很完整, 没有形成基本的历史思维和理论常识, 甚至没有具备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如果高中阶段的教师没能认识和注意到这样的问题, 从一开始就按照理论型思维来开展教学, 必然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中不知所措, 甚至厌烦、放弃历史学科学习的后果。因此, 要求初高中阶段的教师都要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和端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 以浩瀚、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博大精深的历史智慧来熏陶学生, 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让学生和社会都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和作用。

2. 思维过渡应注重循序渐进

对初中生的要求更多的是经验型和形象思维, 而对高中生则是理论型和抽象思维。学生升入高中后, 高一阶段是学生思维转型的过渡期和关键期, 高二则是转变初步完成的阶段, 高三就进入了相对成熟时期, 整个思维的转变是渐进的过程, 这要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去完成思维的转变。教师在高一的教学中, 要以历史教材为载体, 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教材, 提取有效历史信息, 例如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时间、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 以及教会学生构建基本的历史框架, 初步学会完善历史知识体系, 形成初步的历史整体思维。而高二阶段则可以借助新材料, 提供新的历史情境, 延伸问题的讨论去提升思维要求, 培养学生联系的学习方法、辩证的学习方法和依据材料推断出历史结论的方法等。高三阶段就是学习思维的深化和灵活运用的培养了, 包括教会学生总结历史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等, 也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 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初中生由于受思维层次和知识记忆成分偏多的影响, 往往对老师的教学和教材的叙述依赖性很大, 甚至在学习中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受, 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 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在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突出。但到了高中阶段, 随着教材内容增多、加深, 知识从点、线的关系扩展为面的关系, 不少学生依然是老一套的学习方法, 课堂上抄一抄, 课后背一背, 可到了考试却不知从何下手。这就暴露出被动学习的弊端。因此, 高中阶段的学习就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有预习和思考, 改变课堂上只是埋头做笔记而听课不得要领的坏习惯, 课后复习要融会贯通, 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 主动思考, 善于总结, 掌握方法。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当然有赖于我们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 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初高中衔接的阶段。

4. 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学习, 即将面临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 接触全新的学习伙伴和接受全新的学习内容, 或多或少会有些陌生感和不适应。而教学活动是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交流, 新的交流活动能否着力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创新意识, 我认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将是可以让学生最大可能地发挥自身潜能, 完成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注重保护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让学生乐学、会学, 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28-02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作为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师,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古人云:“身教胜于言教”。作为历史教师,难免要对学生进行说教,试想,一个品行不端、品质恶劣的教师,要学生相信他的教育,这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学习历史名人、民族先贤的事迹,从中汲取营养来充实自己,总之,教师对自己言必行,行必果,学生才学有所依,教師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必能收到思想教育的特殊效果。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就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

二、历史教育的核心

历史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优良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学生弱项较多,如缺乏抗挫折的能力,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批评精神,不善于同我合作,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等。所以,在历史教育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做人的品质、信念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必须做到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做出奉献。历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等等,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素材。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历史课应重视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树立共产党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历史教师,要经常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的本质,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观点等等,从而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联系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它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遇到些困难,但由于党的领导,我们深信暂时的问题一定能克服,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

四、联系实际,历史课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对那些“真善美”进行大力的歌颂与赞扬,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反面人物的教育作用,如暴君隋炀帝杨广;屈膝卖国的那拉氏、袁世凯等,在教学中应极力刻画他们的丑恶嘴脸,指出他们是国家、民族的反面人物,为人民所不齿,激发学生对这些反面人物的仇恨,使学生认识到危害祖国,背离人民,见利忘义是可耻的,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但是只靠在课堂上和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充分体现了其中的内涵。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大力开展历史课的课外活动实践。历史课外活动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如:组织学生举办“革命烈士诗歌朗诵比赛”,或到剧院观看优秀历史影视片,还可以指导学生到社会或军营中搞调查、考察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领略到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更加爱国、爱人民。值得注意的是,联系实际,必须注意教育性,不可把课堂当作教师发泄对现实不满的场所。在联系现实时必须做到,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改革开放的言论不谈。例如,有的教师在讲到中国古代东汉初年严惩贪官酷吏时,过分夸大古代惩治腐败的作用和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些腐败现象,给学生稚嫩的心灵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即使在东汉初年,腐败现象仍不乏其例。当然,对于当今的一些腐败现象避而不谈是不客观的,作为教者则应该联系党和国家近几年来所颁布的惩治腐败的法规以及惩治腐败的典型事例,说明我党对腐败现象进行严惩的决心和力度,使学生对我党取得反腐败的胜利充满信心,从而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五、注重把德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快素质教育改革步伐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他们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解决从知道到能办到的转化。可是一直以来,我们教师都是扮演着“保姆”的角色,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参与活动的计划与组织,对活动积极分子的培养也是不够的。这让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实践和发展。我们应该依靠团委、学生会、级委会或其他一些学生自主性团体去积极地、主动地承担、分享活动的失败或成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接受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熏陶,从而实现优化德育渗透目标。

总之,在我们历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而应围绕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加强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使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德育教育,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之浅见 篇12

一、新课程实施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历史教师感觉教材容量太大, 课时不够, 就其实质是不愿意放弃旧教学观念。对教材编纂体系持怀疑态度, 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估计不足。在授课过程中总觉得这个点没讲到, 那个点被遗漏, 有顾此失彼的感觉, 喜欢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搞“包办婚姻”, 把自己咀嚼过的“食品”喂给学生, 然后埋怨教材太生硬学生没活力。自己放着技术指导不做却偏要做知识的搬运工, 累了自己, 苦了学生,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会产生急躁心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其科学的内涵就是给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要跳出教材处理教材, 要从宏观上、学习方法原理上处理对待教材, 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历史教师首先要给自己松绑, 然后才能科学理性地面对教材, 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还给学生一片蓝天。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用生动的场景、历史图像等直观手段, 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情景,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创设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因此, 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对教材的内容就应进行“有形”“有声”的包装, 把历史知识巧妙地嫁接在历史的情境之中。

三、整合教学法

以单元为例, 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整合教材, 整合思路如下:

1.“分”。

分就是分别阐述单元所包含的历史知识。如必修《历史I》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首先要弄清楚“政治制度”的概念内涵: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 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 其次要讲清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2.“合”。

合就是从整体上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把握。如“君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可以设置如下一些问题: (1) 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 发展演变的历程:初步形成 (战国) 、正式建立 (秦朝) 、巩固 (西汉) 、完善 (隋唐) 、不断加强 (宋元) 、达到顶峰 (明清) ; (3) 演变趋势: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斥两对矛盾, 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4) 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斗争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3.“升”。

升即是获得某些历史启示,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可以得到这样的知识与启迪:学生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 可以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 可以探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可以探究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 可以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 可以以对比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整合。教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 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但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体现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有时附加几张挂图) 是传统历史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条件下历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 (主要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 的运用是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目标是相一致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不仅引起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 也将引起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有利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形成。因此, 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历史课程的整合, 是探索历史教学改革、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设计会审下一篇:培养学生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