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机(共12篇)
中医病因病机 篇1
本文论述的中风病不同于《伤寒论》所指的“伤寒中风”,而是基于机体素虚,气血不足,加之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感受外淫等,使脏腑阴阳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直上犯脑,导致脑络瘀阻或者脑发溢血,西医在临床上通常表达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临床上病患常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等主症。在现代研究中认为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同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低治愈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
1理论溯源
1.1外风论
唐宋以前,“内虚邪中”学说确立“外风论”。《素问》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灵枢》云:“虚邪偏客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因而《内经》认为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是机体正气虚,邪气偏中,打破脏腑阴阳而致病。
1.2内风论
《素问》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发为大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到金元时期,“内风论”就取代了“外风论”占据了理论主导。后来,出现如刘完素的“心火暴甚”学说、朱丹溪的“湿痰生热”学说以及李皋的“正气自虚”学说,清代王清任的“气虚血瘀”理论,其后叶天士提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又有如“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的辨证思路,“内风”论成为中风病的主要病机。
2病因病机
2.1正虚邪中,中伤机体
《内经》认为“气虚邪中”是中风病的根源。《素问》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近代医家张山雷指出“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中风病的治法来看,温散解表可以驱散在表风邪,扶助卫阳,恢复卫气“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增强机体抗邪能力,在现代医学中作为增强免疫力的一部分。
2.2大怒伤肝,肝火内盛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肝在五行之中属木,主升主动,肝体阴而用阳,若因大怒等原因导致肝火旺盛,耗伤阴津,就会导致阴不制阳,阴虚则阳亢,阳盛则化火,阳盛则风动,所化之火则炼液为痰,风与火相博夹痰上冲于元神之符,导致脑部脉道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或者灼伤脑络,血溢脉道之外,脑部发生溢血,瘀血内阻与脑络,诱发中风病。此实为“怒则气逆伤脑”之病机,而肝气横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即“怒—肝气上逆—脑”轴[1]。
2.3痰、瘀互结,损伤脉络
2.3.1因热有余导致的痰瘀互结
《内经》中认为火热亢盛,热有余可以扰及神志,出现神志不清等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可见火热炽盛可以引起气机逆乱,如肝火旺盛导致肝气上逆或肝阳化风,又如火热引动心火旺盛,心肝火旺上充于脑,火热炼液为痰,痰阻脑络,瘀热互结阻于脑络,诱发脉道出血,正如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出现昏不识人,促发昏倒等症状。
2.3.2厚味伤脾,痰湿阻络
《内经·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此观点认为,长期饮食肥甘厚腻之品,会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引起脾虚,引发脾胃运化障碍而生发痰湿之证,此内生之痰郁积于机体,是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受损,引起津液精气的代谢障碍,发之为病。
2.3.3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气虚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清代王清任认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强调了元气内需,脉管不充,血道无气的推动,郁滞生瘀。临床上认为中老年急性脑梗死证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改变与血瘀脉络关系成因果关系。西医学中认为血栓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静态状态下的血小板并不粘附于内皮细胞形成聚集,在病理状态下,血小板与血管壁相互作用,损伤的血管壁上的胶原和其他血小板诱导剂促使血小板形态变化[2]。
2.4肾气虚弱,精气内夺
2.4.1肾虚易生风动
清代叶天士提出,中风病的机制在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在中医认为,肝与肾的关系是“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肝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木需要肾水的濡润,如若肾水不足,就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火旺盛,出现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
2.4.2肾虚易生虚火
肾气不足累及肝,则精血缺乏,阴津缺乏,脏腑官窍、四肢百骸失去濡养,导致虚火上炎,火热之邪上至于脑,炼液为痰,蒙蔽清窍;也可导致阴不制阳,化风内动,均诱发卒中。
2.4.3肾虚易生痰火
《医贯》云:“痰者,水也,其源发于肾。”若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发生阻滞,聚液为痰,痰蒙清窍。再者,如果机体脾肾阳虚,脾失去了肾阳的温煦作用,则会致使脾运化失调,痰湿内生,痰浊上扰神明,诱发中风。
2.4.4肾虚易生瘀阻
《医林改错》记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此为精气内夺所致的瘀阻脉络,而成为中风病的诱因。由于肾气虚弱,血行于脉道失去了气的鼓动,也失去了肾阳的温煦,导致血行缓慢,瘀阻于脉络,诱发中风。
2.4.5纵欲易内夺精气
《景岳全书》曰:“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聩,卒然仆倒。”
2.5现代研究
王永炎院士提出的“毒损脑络”学说在中风病的现代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毒损脑络”病机学说认为,由于脏腑虚损,阴阳失衡,内风从起,风火上扰,鼓荡气血,气血逆乱,上充于脑等,或风火夹内生瘀血,痰浊上泛于脑等,终至营卫失和而雍滞,则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闭厥、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2]。当机体功能失调,内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得到及时清除,积聚在机体内就会演化为具有毒素性质的病理产物,对机体会造成巨大的损害。
3小结
综上所述,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导致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是复杂多样的。临床上对中风病的诊治应注意全面综合的考虑,才能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护,多加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才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参考文献
[1]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2009,7:457.
[2]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6.
中医病因病机 篇2
1.病因
感受麻毒时邪。
2.病机
⑴邪毒从口鼻而入,主要侵犯肺脾两脏。肺司呼吸,开窍于鼻,早期邪犯肺卫,见发热,咳嗽,流涕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脾主四末,邪毒入于气分,疹子由里达表,透发于全身,并达于四末。疹透之后,邪随疹泄,麻疹逐渐收没,进入恢复期。这些为顺证。
⑵若正虚不能托邪外泄,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发不顺,形成逆证、险证。如麻毒内陷,邪郁于肺,肺气闭塞,则形成麻毒闭肺;麻毒循经上攻咽喉,而致麻毒攻喉;若麻毒炽盛,内陷心包,则可形成毒陷心肝;血分热毒炽盛,皮肤可见紫红色斑丘疹。这些为逆证。
中医病因病机 篇3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病因病机;评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我国发病率为0.32%~0.36%[1],尤其在西南地区患病率更高。RA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白虎病”等范畴,传统观点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外感六淫和内伤因素,同时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综述,更加系统地认识本病的病因病机,有针对性地调摄防护及指导临床用药,达到临床上缓解病情、控制疾病进展和防止关节骨质破坏的目的。
1 正虚为本
正虚即正气不足或正气虚弱。《素问·评热病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出了正气不足或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因。邢魏[2]在论述痹证的病因病机时认为,正气虚衰(尤其是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关键,终致脉络痹阻、痰瘀互结而成痹。
1.1 禀赋不足,肝肾亏虚 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提出了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是本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肝肾居下焦为先天之本,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属木、肾属水,水可以生木,二者一荣俱荣,一损皆损。肝主筋,肝血养筋,肾主骨生髓,若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腠理不密,易感风寒湿邪而发为痹病。正如《济生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焦树德[3]认为,RA可能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房事过度及妇女经病、产后失血而致肾阴亏虚,不能濡养肝木,筋骨失养,导致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屈伸而发病。吴颉等[4]认为,本病大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年久病深,久病肾虚精亏(肝肾亏虚者更为常见)所致,指出肾虚精亏为本病发病之根,根据阴阳的偏衰分为阴虚络热、阳虚寒凝、精气亏虚三种证型。周晓平[5]亦认为肝肾禀赋异常为本病发病的关键。素体肝热者风湿热邪易入侵,表现为风湿热邪痹阻证;素体肾寒者,风寒湿邪易入侵,表现为风寒湿邪痹阻证;素体肝热肾寒者,表现为寒热错杂证。
1.2 气血亏虚,营卫失调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云:“血气虚弱,其肤腠虚疏,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亦云:“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仰,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行血,血能化气。气血充盛,营卫调和,则外感六淫之邪不能入侵机体;若气血亏虚,营卫失调,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加之外感六淫之邪易于入侵筋骨关节,筋骨有邪,故见经脉拘急,筋惕肉瞤,关节变形。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路志正[6]认为本病多是本虚标实之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郭齐等[7]认为,本病因脏腑气血不足,营卫失调,外邪乘虚而入,着于筋脉之间而发病。吴颉等[8]认为,RA是由气血的功能改变加之外感六淫之邪而发病,在气血方面的病理改变主要分为气血亏虚和气血瘀滞。
1.3 脾胃亏虚,痰湿内阻 李东垣在《脾胃论》有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陈言在《三因极一病源论粹》亦云:“内外所感,皆由脾气虚弱而湿邪乘而袭之。”中医认为,脾胃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功能运化水湿且散精以灌四旁。若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湿浊内盛,则气血不足,卫外不固,痰湿内生,外邪入侵,阻滞筋骨关节而致痹。刘健[9]认为,RA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受损,气血营卫不足,脾虚湿盛,痰浊内生兼瘀血阻滞,提出治疗以健脾祛湿为法。马武开等[10]亦认为,脾虚湿阻是老年RA发病的基本病机。老年RA患者脾胃虚弱,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寒湿或湿热之邪阻闭关节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日久湿聚成痰,痰瘀互结,痹阻经络关节,而使老年痹证迁延不愈,渐致残疾。
2 外感为标
早在《素问·痹论》中就对痹病有记载:“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中藏经》亦云:“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脏腑之为也。”黄颖[11]认为邪侵是RA发病的重要因素。冯兴华[12]亦认为邪气痹阻是RA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祛邪扶正、调整阴阳为原则。
2.1 风寒湿邪痹阻 人体久居寒冷之地,或冒淋风雨,或劳累后感受寒湿之邪,皆可使人体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侵袭机体,痹阻经络,经络失和,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凝滞,不通则痛,故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关节屈伸不利;若风邪偏盛,风邪善行而数变,故肢体关节见疼痛游走不定,可累及多个关节;若寒邪偏盛,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气血痹阻不通,故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加重,遇热减轻;若湿邪偏盛,湿性黏滞重浊,湿注经络,故见肢体关节肿胀,重着酸痛。李瑞雪[13]认为,RA的主要病机为风湿痹阻、寒凝络痹。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
2.2 风湿热邪痹阻 多数医家认为风湿热痹阻形成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机体直接感受风湿热邪所致。二是机体感受风寒湿邪,日久郁而化热所致;两者皆可导致湿热壅盛,阻滞经络,流注肢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见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稍舒等症。袁立霞等[14]认为RA多由正气虚弱,而致机体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湿之邪乘虚侵袭,日久蕴而化热,湿热交阻,壅遏于骨节经脉,引发风湿热痹;或由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加之膏脂蕴积,酿生湿热,湿热内蕴,复感风邪,风邪与湿热相搏,流注经络关节,气血不得流通而成风湿热痹。
nlc202309020353
3 痰瘀阻络
林佩琴在《类证治裁·痹证论治》中云久痹不愈“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亦云“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并创立了“久病入络”学说。中医认为,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均为有形之阴邪,两者互相胶着困遏于局部关节、筋骨、肌肉,而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薛轶燕等[15]认为RA的病因病机是“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提出了“痰瘀同源”“痰瘀”贯穿于病程始终及治疗以“化痰祛瘀”为法的观点。唐先平[16]亦认为,气机失调、五脏功能失常久、患者络和外感寒热邪气而致痰瘀,正虚邪实、痰瘀痹阻经络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正如董西园在《医级·杂病》中所云:“痹非三气,患在痰瘀。”
4 邪毒内伏
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云:“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亦云“热毒气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热赤肿痛也”,首先提出了“热毒致痹”的观点。中医认为,毒是体内或外来的致病因素,是日久病邪的进一步发展,邪盛生毒,毒必兼邪,毒邪蕴结,流注关节、筋骨、肌肉,气血壅滞不通而致痹,临床以病势缠绵、病情顽固、易于反复、难以根治为特点。马武开等[17]认为,“毒蕴血瘀” 是活动期 RA 发病的关键因素,风毒、热毒、湿毒等阻滞关节,气机不畅,毒与血结,毒蕴血瘀,导致关节疼痛剧烈。临床上根据热毒、湿毒、瘀毒的偏盛,采用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法治疗获效颇多。岳爱连[18]认为,“热毒”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及寒湿入侵机体,留滞经络,郁久化热成毒,或直接感受热毒之邪,热毒交织,导致气血壅滞不通,闭阻脉络而致病。房定亚[19]亦认为,早期RA的病机关键是“热毒湿瘀”,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等毒邪,邪正交争,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痹阻于经络、关节、血脉、肌肉、筋骨,形成毒热内壅、湿瘀阻络之证。
5 结 语
RA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当代许多医家为了“治病求本”明确其根本,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各自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如褚静[20]、冯兴华[21]、杨丽萍等[22]医家皆认为,RA的发病可因“情志失调、肝气郁滞”而致痹。张其慧[23]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刘莲芳[24]、王涛等[25]认为,痰、瘀血是RA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汪东涛等[26]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脏虚络病”,以五脏虚衰为本,络病为标,“补脏通络”是其基本治则。宋欣伟[27]认为,RA的发病与肺有密切关系,并提出了“从肺论治”的观点。
总之,归纳以上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以正虚为本,外感为标,日久痰瘀阻络、邪毒内伏、痹阻筋骨关节肌肉而成;②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虚则以禀赋、气血、肝肾、脾胃亏虚为主,是发病的内因和本质所在,并影响着病情的缓解和进展情况;实则以风、寒、湿、痰、瘀、毒为患,是发病的外因及起病因素或加重病情的诱因;③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尚不完全明确、统一,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则,即RA活动期应祛风寒湿邪,兼以化痰祛瘀、清热利湿解毒为法;缓解期应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原则。
6 参考文献
[1]张学武,柳建军.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95-96.
[2]邢巍. 略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辨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0(2):7-8.
[3]焦树德. 类风湿关节炎从尪痹论治[J].江苏中医药,2008,40(1):5-6.
[4]吴颉,张碧擎,周学平.类风湿关节炎从肾虚精亏论治初探[J].江苏中医药,2010,42(10):7-8.
[5]周晓平.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新探[J].光明中医,2010,25(11):2106.
[6]姜泉,罗成贵,李纪川,等.路志正教授治疗风湿病用药经验举隅[J].新中医,2011,43(9):132-133.
[7]郭齐,白晶,王蕊,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418-420.
[8]吴颉,周学平.从气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中医杂志,2011,52(9):743-744.
[9]刘健.风湿病中医临床思维[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22(9):753-761.
[10]马武开.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29-30.
[11]黄颖.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36-37.
[12]马晓晶,何夏秀,冯兴华.冯兴华教授治疗风湿病学术思想[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8):654-655.
[13]李瑞雪.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2例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695.
[14]袁立霞,刘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浅析[J].陕西中医,2007,28(5):639.
[15]薛轶燕,苏励,田雨.从痰瘀互结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河北中医,2012,34(3):371-373.
[16]唐先平,胡荫奇.“痰瘀相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73-176.
[17]马武开,钟琴,刘正奇,等.毒蕴血瘀理论在风湿免疫病临床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6):38-39.
[18]岳爱连.从热毒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J].光明中医,2010,25(4):701.
[19]杨怡坤,温艳东,曹玉璋,等.房定亚教授从热毒湿瘀论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0):1161-1163.
[20]褚静.痹证从肝论治的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05,48(6):5-6.
[21]冯兴华.浅论痹证从肝论治[J].中医杂志,2007,48(7):666.
[22]杨丽萍,张江华,杨剑,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型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68-70.
[23]张其慧.从调和气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四川中医,2009,27(1):26-27.
[24]刘莲芳.从痰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J].内蒙古中医药,2008,13(2):12-13.
[25]王涛,胡攸水,周卫国.浅谈瘀血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J].新中医,2009,41(3):117.
[26]汪东涛,沈鹰.从“脏虚络病”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J].天津中医药,2008,25(6):482-483.
[27]郑燕,宋欣伟.宋欣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撷要[J].山西中医,2011,27(9):7-8.
黄褐斑的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篇4
1 黄褐斑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黄褐斑可因性情急燥易怒、或忧思过度、致肝郁气滞、郁久生热,肝火上冲于面,灼伤阴血,气血悖逆,不能荣养面部皮肤而发;或素体脾虚或肝木乘土,致使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温煦营养面部皮肤而成斑;或因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久病及肾、致肾水不足,不能制火,虚火上炎,致颜面气血失和而致。黄褐斑按病因病机辩证时可分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肾不足、肾阴不足、肾阳不足、脾胃虚弱、血虚肝旺等证型,但总的病机都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有关[1]。
2 黄褐斑与阴阳失调有关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与脏腑功能阴阳失调密切相关。如血虚肝旺型患者,血属阴、长期血虚,阴不足,脉络空虚,头面肌肤失濡,此乃阴虚;肝火旺盛,肝阳上亢,火热上炎,薰蒸肌肤,燥热内结,此乃阳亢。此类患者实属典型阴虚阳亢、阴阳失调之证。故在具体辨证施治时,一定要以调整阴阳平衡为基本原则。
3 黄褐斑与情志失调有关
《医宗金鉴》云:“黎黑如尘久始暗,原于忧思恼怒成”。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因女性生理、心理上的影响,加之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情志失调。忧思抑郁,肝气不舒,气血不得上荣而生黄褐斑;或急躁易怒,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耗伤阴血,肝火上冲,血热不能华面而发为黄褐斑[2]。如临床常见的肝郁气滞证型。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叮嘱其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保持心情愉快,以避免情志失调。
4 黄褐斑与气滞血瘀有关
《灵枢·经脉篇》曰:“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中医学认为病久而成瘀,黄褐斑是一种慢性病,尤多是见于某些慢性病患者,如结核、肿瘤、慢性肝病、肾病及妇科病患者。由于久病挟瘀、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或冲任失调,气血不和,导致气滞血瘀,脉络瘀阻,面部肌肤失养而发黄褐斑[3]。故在临床治疗时,各证型均可酌加行气活血之药以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它是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情志失调、阴阳失调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气滞血瘀、气血精液不能上荣于面部有很大关系。各种病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另外,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遗传、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化妆品使用不当、口服避孕药、妊娠、日晒、皮肤微生态失衡均有关。这些虽不在本文探讨之列,但临床治疗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到该病较复杂的病因病机,深入探讨,分清主次,结合该病色素沉着改变的特点及分布部位等因素,辨证施治,以期提高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德宇.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一版.北京:中国中医学出版社,2005:335-338.
[2]杨亚琴.肝失疏泄辨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4):142.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病机篇 篇5
《黄帝内经》提出病机理论,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各种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都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这是第一层次的病机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是基本病机,下面根据老师讲到的内容,总结一下自己体会到的内容。
病机错综复杂,疾病种类繁多,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想打败疾病,必须追溯其源头,找出导致疾病的病因病机,这样就必须牢记“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和中医四诊及八纲辨证,审证求因,探寻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变化的表现以及预后的观察,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真正能做到这样的,更需要基础理论的铺垫以及临床实践的观察。
讲解病机的同时,老师利用临床中,常见到的病症,如外感,青年人患此证时,大多发热,及时不治疗,几天之后,也会自愈,而老年人却不然,患了外感,有的不一定会发热,也会入里,形成肺内感染,重者甚至可以致命,这就是正气盛与衰的区别,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邪正双方的斗争,其力量对比在不断地发生消长盛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疾病的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知,正邪双方就好像两国军队打仗,正战胜了邪,疾病就会好转和痊愈,邪战胜了正,疾病就会加重,甚至恶化,但如果正邪相互僵持,力量均等,这样疾病就会忽好忽坏,迁延不愈。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秦名医医和在为晋侯诊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无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由于阴阳双方存在着对立制约的关系,因此当阴或阳一方虚衰时,必然无力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对方的相对偏盛,从而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的病理变化。老师结合临床实践,举例说明阴阳偏衰的病机,并用柱状图讲解了阴虚、阳虚、真寒假热等证候的不同表现及治疗方案。
老师举例管光炜医案,患寒热1月有余,症见面赤壮热,口渴饮冷,便血色黑,狂躁无羞,欲裸体伏于水中,诊其脉左脉见伏,右脉虽浮大但按之无力,老师结合医案阐述,患者虽热势猖獗,但辩证可知阴寒盛于内,虚阳格于外。故辩证为真寒假热症,故给予四逆汤加减,疗效显著。
阴阳失调的病机虽然是复杂的,但其中最基本的病机是阴阳的偏盛和偏衰。因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审病求因,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腰腿痛的病因病机与治疗 篇6
一、腰腿痛的病因、病机
(一)慢性劳损:长时间的固定体位,搬抬重物用力不当,工作强度过大或运动量过大等,均可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损伤。这些急、慢性损伤,使肌肉纤维痉挛、变性,韧带的撕裂和淤血的机化粘连而致气血阻滞不通,发生腰痛。
(二)风寒侵袭:受风、冒雨涉水等,使人感受寒湿之邪,寒性凝滞收引,湿邪黏聚不化,导致腰腿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腰腿痛。
(三)退行性病变:腰部长时间承受种种负荷,使椎间关节、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关节与椎间盘的退变又导致骨质增生、腰椎变形、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其周围软组织亦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引起严重的腰腿痛。
(四)先天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椎体先天性变形和融合、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等结构异常均可引起腰腿痛。
(五)外伤或手术后遗症:腰部严重外伤或腰部手术后,局部结构的损害,影响脊柱内稳定,引起腰腿痛。
二、腰腿痛的分类
(一)腰部软组织疾患:
1.腰肌纤维织炎:这是一种软组织的低度非化脓性炎症或风湿。为纤维结缔组织的多发病,又称为肌筋膜炎、肌筋膜纤维炎、肌风湿、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
2.腰肌劳损:一种慢性腰损伤,肌肉失调、肌肉痉挛、肌肉挛缩是其三联病理反应,疼痛多为隐痛,劳累后加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3.急性腰扭伤:突然扭转或承重引起的腰筋膜、骶棘肌、腰骶关节、椎间关节的损伤,可导致剧烈疼痛,腰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
4.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生理性前凸,第三腰椎横突位于其前凸的顶点,第三腰椎横突过长,附着其上的肌肉牵拉,使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受力较大,导致长期慢性损伤,引起无菌性炎症,并刺激途经此处的血管神经束,引起腰痛,并反复发作。
(二)退行性变:
1.腰椎骨质增生:命名尚未统一,又称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其实是腰椎及其附属组织的退行性变,导致腰椎失稳,椎体新生骨形成,小关节增生肥大,腰椎功能受限,引起慢性腰痛。
2.骨疏松症:是中老年和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现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突出表现在腰部和髋部,可导致腰椎变形和疲劳性骨折,引起慢性腰痛。
3.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内的髓核富含水分,因其良好的形态而富有弹性,具有吸收震荡和协调腰椎活动的功能。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后,弹性下降、脆性增加的基础上发病的,可导致顽固性的下腰痛,压迫神经根,可造成坐骨神经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临床上造成坐骨神经痛,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4.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概念是——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所致马尾和神经根的综合征。可出现顽固性腰痛,间歇性跛行,肌力下降,足与小腿的感觉异常。
(三)腰椎结构的改变:
1.脊柱侧凸畸形:又称脊柱侧弯。脊柱原发性侧凸或继发性侧凸,均导致其生物力学的紊乱,肌肉发育失衡,引起长期慢性、持续性腰痛。
2.腰椎先天性发育不良:如半椎体、碟形椎、脊椎裂等。
3.腰椎滑脱:指椎体间的连接异常,是上位椎体位于下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可引起长期慢性腰痛,甚至出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压迫症状。
4.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腰椎骶化是指在第五腰椎发育过程中完全或部分类似第一骶椎。骶椎腰化是第一骶椎向腰椎同化的结果。这些变化是非生理性的,可造成慢性下腰痛。
5.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结缔组织性疾病,常始发于骶髂关节,沿腰椎由下向上发展,关节融合,脊柱僵硬,直至强直,导致腰痛、活动受限和驼背畸形。
(四)功能性腰痛:
如偶尔过劳或运动量过大可出现一过性腰痛,妇女经期和孕期由于盆腔充血也可发生腰痛。
三、腰腿痛的治疗
腰腿痛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于晚期少数病人,大部分病人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早期病人如果获得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可阻止或延缓病变的发展;或者治愈,可避免手术的痛苦。下面仅介绍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牵引、按摩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舒筋活血、行气燥湿、疏风散寒、温经通络为原则,腰痛宁胶囊是其首选药物。
腰痛宁胶囊的主要成分有马钱子、土鳖虫、全蝎、僵蚕、乳香、没药等十几种名贵中草药,主要功效为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祛湿止痛。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最为显著;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亦有明显的疗效。经临床学研究,总有效率为97.58%。腰痛宁胶囊起效作用快、止痛作用强、服用安全、治疗效果好,先后获得河北省优质产品、中国中药名牌产品称号,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于2000年列入国家医疗保险用药乙类目录。
腰痛宁胶囊的服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4~6粒,晚上睡前服用。服用时,将盒中腰痛宁胶囊特制黄酒一支加适量白开水送服,不耐酒者可以白开水送服。体质瘦弱的极少数(1%~3%)患者可能出现皮疹,一般不需要停药,一周后自行消退。超大剂量服药后会产生肌颤现象,轻者饮一大碗白开水,重者肌注苯巴比妥那0.1克。
四、腰腿痛的保健与预防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腰部肌肉练习,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注意保持脊柱的生理弯度,卧床要软硬适度,避免风寒湿的侵袭,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防止过劳。避免过度肥胖,肥胖可加重腰椎的负荷,加大腰椎前凸,使腰椎及其韧带发生劳损。注意劳动姿势,不宜久坐和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劳动和运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防止腰部损伤。学会自我按摩或相互按摩,解除腰部疲劳。家中可备腰痛宁胶囊等药品,一旦发生腰痛即可服用,避免病情加重。
多发性硬化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 篇7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虽然时间不长, 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积累, 从现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可以认为, 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是有效的[5], 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 减少复发, 帮助患者安全撤除激素, 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增强患者恢复工作、学业以及重新走向社会的信心。但目前中医药对多发性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尚不统一, 下面就个人的经验谈点滴看法。
1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因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极其复杂, 目前尚不能确定, 感染、注射疫苗、气候、工作压力过大、遗传、生育、外伤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是内因 (遗传因素) 、外因 (病毒感染) 和环境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6], 是机会致病。从中医学来讲, 既有六淫和七情致病, 也有不内外因致病, 比如外伤 (拔牙、手术、外力损伤) 。但前提是素体“正气不足”, 即《内经》所云的“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如果“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正邪相争, 导致疾病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发性硬化有正虚的一面, 也有邪实的一面, 如果把正虚比作免疫功能低下, 把邪实比作免疫功能亢进, 其发病实际上就是一个免疫失衡的过程, 既有不足的一面又有亢进的一面, 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亢进或不足, 而是相对的概念, 因此用免疫失衡更为确切。
2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机是五脏失衡, 核心在肾虚
《素问·痿论》论述痿证的病因有“有所亡失, 所求不得, 则发肺鸣, 鸣则肺热叶焦, 发为痿躄”;“悲哀太甚, 则胞络绝……数溲血, 传为脉痿”;“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居处相湿, 肌肉濡渍, 发为肉痿”;“有所远行劳倦, 逢大热而渴, 渴则阳气内伐, 内伐则热舍于肾, 骨枯髓减, 足不任身, 发为骨痿”, 并将痿证分为五脏痿和五体痿, 症状有所不同。《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等描述。概括而言, 病因有情志不遂、房事过度、居处湿地、劳倦过度、外感湿热等。
从临床看, 中医对多发性硬化的病因认识也有不同, 有强调脾虚, 有强调肾亏, 也有主张湿热, 还有认为气血不足, 可谓莫衷一是[7,8,9,10], 但总体而言, 认为本病病因肾虚者居多[11]。现代医学技术有助于统一认识, 提高中医诊断和治疗水平。
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显示, 多发性硬化患者其病灶在脑或脊髓, 或两者兼有。中医学认为, 肾主骨生髓, 髓会于脊柱成脊髓, 会于脑窍为脑髓, 在五脏之中, 多发性硬化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问·痿论》有云:“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因此,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机是五脏失衡, 核心在肾, 肾虚髓亏是本。
3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治疗要持之以恒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的调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恢复的, 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 才有可能恢复其免疫平衡。多发性硬化迄今尚不能完全治愈, 即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进程[12],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调节免疫功能的有效药物。激素只在急性期控制炎症, 缓解病情, 对缓解期髓鞘的修复无裨益, 且激素副作用多, 易引起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降低免疫功能导致继发感染等, 因此不能长期使用。干扰素虽然疗效肯定, 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复发率, 但部分患者因为注射干扰素产生中和抗体, 临床疗效降低, 而且价格昂贵, 难于在中国广大患者中推广使用。那他珠单抗在美国再次上市, 一方面鉴于其较好的降低复发率和减轻神经功能残障, 另一方面由于其引起脑白质严重病变, 致使其临床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目前其副作用还在严密监测中。在目前的治疗方法中, 中医辨证治疗得到众多患者肯定, 因为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是有效的。
3.1 中医治疗是有效的
中医药在治疗如风湿、类风湿疾病、强制性脊柱炎、肾炎等免疫性疾病方面有传统的优势, 同样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13], 比如, 笔者用二黄方治疗可以减轻多发性硬化患者轴突的损伤, 减少其复发[14]。
当然, 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重在辨证, 要把握疾病的轻重缓急、辨别脏腑失衡的关键, 方能立法、遣药、处方;由于本病的复杂性, 患者的病灶位置、数量和病损程度有异, 病程长短不一, 发病年龄不同, 治疗时机有别, 或者患者伴有其他的疾病, 如合并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湿疹、银屑病、慢性肝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 因此, 其在症状表现上差异很大, 不同症状治疗的难度也不同, 所以, 在疗效上因人而异。如只有轻微感觉障碍, 疗效就好, 如有肢体运动障碍取效就慢;年轻患者疗效好, 年龄大者相对就差;首次发作者获效大, 反复多次发作者获效则小。
3.2 中医适用于缓解期
对于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 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多数选择激素冲击, 不宜激素治疗者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如血浆置换疗法。激素能在急性期控制炎症, 从而缓解症状。而口服中药的作用没有如此快, 现有的一些中药静脉制剂不完全适用于多发性硬化急性期髓鞘脱失的病理环节, 所以, 急性发作期不能错失激素冲击的时机, 否则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治疗。缓解期主要是受损髓鞘的修复, 中医治疗有助于促进髓鞘修复[5,14], 因此, 中医治疗更适用于缓解期。
3.3 中医治疗需要时间
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要有长远的打算, 毕竟本病是世界上公认的疑难病, 要树立“病来如山倒, 祛病如抽丝”的观念。明确治疗的目标是调节免疫, 改善症状, 减少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14]。在治疗的过程中有的症状减轻、有的症状加重, 甚至还有复发, 这都是正常的。不能说服了中药就不反复。中医治疗也不能一方到底, 因为, 脏腑气血的功能始终在动态变化之中, 所以, 需要不断调整处方、变换用药;免疫病理的改变也非朝夕之功, 需要滴水穿石的积累。
3.4 中医治疗是符合卫生经济学原理
中医治疗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但费用并不高。纵观病程来看, 一次复发住院的费用要高于中医药一年的治疗费用。所以, 对于一般的患者而言, 坚持中医治疗不会有太多的经济负担。当然, 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患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部分上班的患者受到时间的限制, 定时调方有难度, 特别是外地患者, 远程来诊费用不菲, 这些问题通过现有的网络信息视频等多能很好的解决, 极大地方便患者, 减轻患者的负担。诚然, 假如通过中医治疗, 能减少一次发作, 其潜在的经济效益远不止一次的住院治疗费用, 患者疾病复发带来的多余的医疗费支出等, 是很难计算清楚的。
中医治疗可以减少疲乏、改善症状, 增强患者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的信心, 延长其工作的时间, 因此, 长远来说是很有经济价值的。
3.5 中医治疗的灵活性增加患者依从性
中医治疗以服用汤剂为主, 如果外地出差, 汤剂携带不便, 也可以临时用颗粒剂或中成药代替, 病情稳定后, 停药一段时间也可以。由于汤剂口感差, 患者开始服药时不习惯, 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调味, 如大便干结者, 可加点蜂蜜, 既改善了口味, 又有助于大便的通畅;服药后恶心者, 加点生姜同煎, 可以和胃止呕;素体脾虚有寒, 大便偏稀者, 加几枚大枣, 使药物有点香甜之气, 还能健脾。所以, 中医治疗是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关键在于保证中医治疗的延续性。
4 中医治疗的优势是寓防于治
中医病因病机 篇8
1 毒邪学说
毒的本义根据《辞源》记载有三:①恶也, 害也;②痛也, 苦也;③物之能害人者皆曰毒。中医学对“毒”的含义认识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论》:“虽有大风苛毒, 弗之能害”。由此可见内经中“毒”的概念是指能够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物质的名称[1]。《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了毒气概念, 是一种能够引起五疫的邪气, 而这种邪气被称为五疫之“毒”。后世医家多崇尚《内经》旨意, 承认毒的物质性和致病性, 是邪气聚集或偏亢的致病物质, 并在此基础上有很多发挥。近年来, 中医从“毒”认识艾滋病病因病机的文献报道较多[2,3], 主要是从艾毒、疫毒、秽毒认识艾滋病的病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1.1 艾毒
祖国医学文献中并无“艾毒”名称的记载, 它是现代人根据艾滋病特殊病因而命名。郭选贤等[4]指出艾滋病病毒是西医通过现代研究方法对艾滋病病因的认识, 艾毒的提出并不是简单的将西医的艾滋病病毒缩写而来, 艾毒是中医的病因, 它是在“辨证求因”的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及临床的实际, 是中医临床、科研的需要, 是理论的创新。彭勃等[5]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大样本流行学调查和查阅文献提出了艾滋病病因病机是“艾毒伤元”。认为艾毒进入人体后, 其攻击目标指向元气, 正邪相争, 逐渐消耗, 最终导致元气耗竭。许前磊等[6]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进行验证, 并进行总结分析后指出:艾毒是艾滋病的基本病因, 艾毒具有疫、湿、毒、热之特性, 艾毒伤元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
1.2 疫毒
艾滋病病程长, 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 诊治棘手, 传染性强, 符合“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 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的疫毒学说。刘震等[7]指出艾滋病的病因是疫毒, 根据艾滋病的发病特点和疾病发展过程认为病机是“疫毒侵袭, 正邪交争”。从艾滋病发展看, 其实质是正邪交争过程, 疫毒侵袭人体, 正气与疫毒相持, 进而疫毒深伏, 病情稳定, 遇因而发耗伤气血损伤脏腑, 迁延日久百变丛生, 预后不良。李发枝等[8]通过对河南地区部分艾滋病患者一年的临床观察, 指出艾滋病的病因属于中医学的“疫毒”范畴。且指出艾滋病“疫毒”与传统疫毒有着不同之处。艾滋病“疫毒”是无规律性、特异性, 感染与否与正气强弱无关。指出艾滋病“疫毒”首先损伤脾脏, 脾脏受损, 五脏气血阴阳俱损是贯穿艾滋病全过程的基本病机。方路等[9]通过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认为艾滋病是湿热疫毒为患, 而疫毒为直接致病因素。
1.3 浊毒
王红全等[10]指出艾滋病病毒属于一种“湿浊秽毒 (简称浊毒) ”。他们对医院接治的5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观察, 通过临床观察指出艾滋病是因为一种不内外因引起的疾病。艾滋病病毒的性质应该归属于“湿浊秽毒”, 简称“浊毒”。并指出浊毒特性有四个方面:①感染浊毒后不及时发病, 潜伏人体, 损耗气血, 伺机致病具有伏邪致病特点;②浊毒侵袭人体随血脉周流全身, 病情复杂, 不易祛除, 黏着难愈, 故与“湿邪”致病类似;③浊毒有火热之邪特性, 耗伤气津;④浊毒最初即客于血脉, 直入营血, 继而周流全身。其基本病机是正虚邪实, 阴阳失调。初期机体正气尚可, 浊毒侵袭, 正不虚而邪实, 故不发病。迁延日久, 正气日渐消耗, 病情频发, 加之外邪病情往往恶化导致阴阳离绝。李佃贵等[11]指出艾滋病是因为感受中医的浊毒之邪, 浊毒伤元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路聚更等[12]认为艾滋病多由不洁途径所感染, 具有秽浊特点, 性质应该归属为湿浊秽毒, 并临床应用浊毒理论辨证论治艾滋病, 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2 伏邪学说
艾滋病一般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艾滋病期。具有潜伏性、传染性、严重性的特点。艾军等[13]根据其流行病学和发病、病程的特点分析指出艾滋病属于中医学伏气温病、瘟疫等范畴, 并在分析中医学传统伏气温病学说和艾滋病发病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用“伏疫”的观点作为认识艾滋病的中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是“疠、郁、瘀、虚”的演变。刘志斌等[14]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认为艾滋病核心病机是“伏邪积损致虚”:艾滋病潜伏期长且无明显特异表现类似中医伏邪特征;长达8~10年的潜伏期中, 伏邪不断积损而致虚;正虚致病。关静等[15]认为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符合温病的伏气学说, 伏气学说能够较好地阐述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艾滋病邪毒直入血络而伏于营血分并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其病有疫邪伏于内而后发的特征。还有学者[16,17]认为艾滋病的病因病因应该从伏邪瘟疫、毒邪伏络等方面认识。
3 湿温学说
湿温二字首见于《难经》, 曰:“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湿温是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引起的疾病。湿热之邪为阴阳合邪, 湿热相合, 如油入面, 蕴郁胶结, 难以速化, 十分符合艾滋病的致病特性。刘爱华等[18]从湿热角度对艾滋病临床证候进行了连续诊治及动态观察, 认为艾滋病初起临床病情演变比较符合湿邪为患特点, 且艾滋病病程长, 病情缠绵难愈与温病学中湿温相合。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艾滋病是一种疫病, 致病病因———艾滋病病毒为湿热性质的疫疠之气。艾滋病从病邪特点和临床表现来看是符合湿温学说的。杨凤珍等[19]通过分析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认为:艾滋病是秽湿热毒, 首犯少阳传变而成。薛敏等[20]通过检索数据库建立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数据库,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关于艾滋病的病机, 总体认为是湿浊热毒性质之邪入侵机体, 日久伤正, 变证丛生。
4 正虚学说
4.1 脾、气虚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21]提出“脾本虚证, 无实证、脾虚是气虚, 甚者阳虚”。张晓伟[22]通过跟师学习, 受师启发认为艾滋病与脾虚有着重要的关系, 并在临床实践中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住院病人进行分析后发现51.4%的患者存在脾虚证或气虚证, 指出艾滋病从气虚、脾虚论治。李发枝[23]认为艾滋病“疫毒”首先损伤脾脏, 导致一方面气血生化无源, 五脏气血阴阳惧损;另一方面湿邪内生加之卫气不固外邪侵袭, 诸邪夹杂而发病, 病机错综复杂。徐立然等[24]认为脾脏虚损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 脾气虚损是艾滋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艾滋病“疫毒”侵入人体后, 首先损伤脾脏, 脾脏受损则湿浊内生, 气血乏源出现急性感染证候群。正不达邪, 疫毒潜伏进入潜伏期。随着脾气渐衰, 中枢不运而至脾脏虚损, 五脏受损, 变证丛生。谢世平等[25]通过分析艾滋病患者脾虚所致免疫系统, 免疫指标的改变。认为脾为之卫, 脾虚而至卫气无力抗邪, 艾滋病脾虚证会出现一系列免疫机制改变。从而得出脾虚是艾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
4.2“阴虚”假说
王江蓉等[26]提出“阴虚与艾滋病相关”假说, 认为阴虚与艾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按照阴阳属性将艾滋病病毒归于“阳毒”性质。机体感染后, 病程较长, 耗气伤津, 造成阴虚;阴虚之人又易感染, 耗伤气阴, 进一步加重阴虚, 形成毒耗阴血的恶性循环。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阴虚与CD4+T淋巴细胞下降有相关性。故指出毒蕴阴亏是艾滋病发生的根本病机。
4.3 肾精亏虚
肾藏先天之精为“先天之本”, 肾精化肾气, 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够调节全身脏腑之阴阳, 故又为“五脏阴阳之本”。肾精不足, 百邪易侵, 五脏易衰。徐志明等[27]认为艾滋病的发生以肾阴、肾阳的虚损为主要原因。艾滋病多由恣情纵欲等耗伤肾中真阴真阳, 造成肾的正虚状态, 病毒乘虚而入而发病。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毒邪 (艾毒、疫毒、浊毒) 、湿热是艾滋病发生的外因;正虚 (脾虚、气虚、阴虚、肾虚) 是艾滋病发生的内因;伏、疫是艾滋病的主要特征;正邪交争是艾滋病的根本病机。中医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我们应继续遵循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 只有正确认识艾滋病的根本 (病因病机) 才能对艾滋病有新的突破。今后, 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进一步、深层次去认识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着中医“有诸内, 必行诸外”“司外揣内”的思想, 从艾滋病中医证候相关性去挖掘其病因病机也许是一个不失适宜的研究方法, 有待今后揭示。
摘要:收集近十年来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文献资料, 利用文献检索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类、分析、整理。总结了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最新动态, 为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医病因病机 篇9
1 理论研究
张京春等[1]根据现代医学易损斑块破裂进而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系列病理演变过程, 提出了“毒、 瘀致易损斑块”的新观点。周明学等[2]分析了易损斑块病理生理过程和毒邪致病特点, 提出中医毒邪致病理论, 尤其是脂毒、瘀毒致病理论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进展有共通之处。丁书文等[3]回顾了10年的临床病例, 认为热毒病邪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合理应用清热解毒的方法, 可以阻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于俊生等[4]探讨了痰饮、瘀血、毒邪三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毒能生痰、生瘀, 痰饮、瘀血蕴久亦可化毒, 从而形成痰瘀毒交夹的病理状况。治疗方面, 既要毒痰瘀三者并治, 又需寻因求本, 抓主要矛盾。在外感热病, 因毒致痰瘀夹杂者, 则解毒为主, 佐以祛瘀化痰;在内伤杂病, 痰瘀蕴久化毒者, 则活血化痰为主, 辅以解毒。徐浩等[5]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瘀”“毒”的认识, 结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理念更新和临床实践体会, 提出“瘀毒致变”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假说, 指出应通过开展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构建冠心病稳定期“瘀毒内蕴”高危患者的临床表征和辨证标准, 在辨证治疗基础上, 及早给予活血解毒干预, 可望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提高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2 实验研究
2.1 调节血脂
陆付耳等[6]给2型糖尿病大鼠黄连解毒汤灌服后, 在显示降糖作用的同时, 明显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载脂蛋白B (apoB) 水平, 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HDL) 、载脂蛋白AI (apoAI) 水平, 表明黄连解毒汤具有降脂和促进脂质代谢的双重作用。葛岚等[7]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 (连翘、黄芩、牡丹皮、丹参、水蛭、人参)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 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LDL水平, 提升HDL水平, 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介素-6 (IL-6) 、C反应蛋白 (CRP) 有明显降低作用。吴圣贤等[8]报道1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服用解毒软脉方3个月后, TC、T G、LDL均显著降低, 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小, 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显著减小。
2.2 抗脂质过氧化
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内过氧化脂质 (LPO) 含量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减弱, 与AS的发生有着重要关系。丙二醛 (MDA) 是氧自由基氧化细胞膜上磷脂形成的过氧化脂质的稳定存在形式, SOD则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一种重要抗氧化酶。吴智春等[9]研究表明, 金匮泻心汤可增强AS动物血清SOD活力, 降低MDA水平, 发挥抗AS的作用。程向缨等[10]研究虎杖总蒽醌粗提物对Cu2+诱导LDL氧化的抑制作用, 发现虎杖总蒽醌使氧化动力曲线迟滞相延长, 峰值降低, 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并有浓度依赖性。
2.3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不仅在 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也是引起临床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李晓丹[11]报道从中药赤芍提取的活性成分棓丙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自由基、扩张血管和改变血液流变、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樊宏伟等[12]研究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化合物具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对H2O2损伤咖啡酸和异绿原酸类成分均具有明显抗损伤作用, 且有剂量依赖性。
2.4 对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PTCA) 后再狭窄的研究
赵明镜等[13]通过电刺激兔颈总动脉加高脂饲料8周后, 行颈动脉PTCA形成再狭窄模型, 研究发现益气活血解毒方 (黄芪、丹参、金银花、丹皮、半枝莲) 可通过减少增生内膜中胶原的堆积、降低血脂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的含量, 防治PTCA后再狭窄。赵明镜等[14]比较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瘀胶囊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家兔细胞外基质的作用特点, 能显著减少内膜增生, 尤其是降低血管局部胶原含量的作用最显著。而血府逐瘀胶囊可明显降低TGF-β的含量。彭哲等[15]运用球囊原位扩张颈动脉和喂饲高脂饲料致PTA术后再狭窄模型, 给予含解毒活血益气组方和阳性对照药的饲料治疗, 获取模型动物和给药动物血清;观察药物血清对VSMC增殖、总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毒活血益气方可通过抑制VSMC增殖, 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等机制, 干预PTCA术后再狭窄。
2.5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产生一些血管活性物质, 如一氧化氮 (NO) 、内皮素 (ET) 等, 通过这些因子的协同作用, 令血管舒缩处于局部的平衡状态。郭来等[16]采用高脂饲料加免疫损伤的方法, 制作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模型, 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具有清热燥湿、解毒通络作用的复方莶草合剂 (豨莶草、黄连、半枝莲) 对内皮细胞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复方莶草合剂对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改善, 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 基因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能是通过调节该酶、NO释放而起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邓弈辉等[17]观察滋阴活血解毒中药 (熟地黄、黄芪、枸杞子、山茱萸、黄连、丹参、川芎、水蛭、石菖蒲) 对葡萄糖 (Glu) 、胰岛素 (Ins)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保护机制, 结果表明对Glu、Ins、ox-LDL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而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纤溶功能、抑制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黏附过程等途径实现的。彭哲等[18]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PTC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 给予活血解毒益气方和对照药物灌服, 结果表明活血解毒益气方能显著增加NO、NOS的含量, 并能显著降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的水平, 推断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可能是通过增加NO、NOS的含量, 降低vWF的表达等机制, 改善因PTCA术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干预PTCA术后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
2.6 稳定易损斑块, 抑制炎症
文川等[19]用ApoE基因缺陷小鼠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从病理形态学、细胞成分、胶原、炎症介质等方面, 观察丹参、赤芍、川芎、三七、桃仁、酒军、芎芍胶囊稳定斑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不同活血药可作用于AS不同环节, 降血脂作用与稳定斑块效果并不平行。张京春等[20]观察解毒活血中药配伍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核因子-κB (NF-κB)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结果表明解毒活血配伍可降低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NF-κB和MMP-9表达。且优于单纯解毒和活血组。周明学等[21]观察活血 (三七总皂苷) 、解毒 (黄连提取物) 、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 (虎杖提取物、大黄醇提物) 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和主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活血、解毒及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三七总皂苷、黄连提取物、虎杖提取物、大黄醇提取物均可通过改善斑块内部成分来稳定易损斑块, 其中兼有活血和解毒作用的中药虎杖提取物、大黄醇提物效果最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3 临床研究
赵玉霞等[22]利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58例AS患者斑块组织学构成, 根据斑块不同病变类型分为脂质型斑块、纤维脂质型斑块、钙化型斑块、溃疡型斑块四组, 均给予祛瘀消斑胶囊 (组成为生水蛭、生山楂、大黄、海藻、莪术) 治疗8个月, 结果显示祛瘀消斑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斑块的组织学构成, 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卢笑辉等[23]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观察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热毒血瘀证的疗效和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常规西医治疗合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UA, 可明显改善UA的临床症状, 改善血液流变学, 降低血浆内皮素-1 (ET-1) 、血栓素B2 (TXB2)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细胞黏附分子-1 (ICAM-1)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 水平, 同时提高NO、6-酮-前列腺素 (6-keto-PGF1α) 水平。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连解毒胶囊抑制炎症反应, 保护血管内皮, 改善血液流动性的功能有关。魏陵博等[24]观察100例UA患者, 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和解毒通络合剂组, 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 (ECG) 、中医症状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等。结果显示解毒通络合剂在心绞痛疗效 (有效率92%) 、ECG疗效 (有效率64%) 、中医症状总疗效 (有效率90%) 、硝酸甘油停减率 (88%) 方面明显优于通心络组。耿立梅等[25]将14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解毒活血方 (金银花、玄参、当归、川牛膝、川芎、丹参等) 组和复方丹参片组,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治疗组vWF、CRP均明显降低 (P<0.05) , 运用解毒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热毒瘀结型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并能降低CRP、vWF水平。
4 问题与展望
动脉粥样硬化“瘀毒”病因病机已经进行了较多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实验设计多围绕易损斑块形态、炎症因子、血脂等观察指标, 缺乏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已经报道的临床研究多为短期观察, 样本量较小, 观察指标多为中间指标, 缺少以主要临床终点事件为目标的长期观察随访。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瘀毒”病因病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中医“瘀毒”证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 目前还缺乏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病症结合的辨证标准。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还不很完善, 值得继续探索。目前已进行临床研究的用药多为中药复方, 尚缺乏有效成分清晰、作用靶点明确的中药进行临床研究。安全性问题, 虽然传统观点认为中药毒副反应小, 中药的毒副反应也常常不被人们注意, 但近年来发现, 中药的毒副反应亦不能忽视。尤其是和西药联合应用时尚缺乏长期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篇10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素体脾肾不足所致, 基本病理因素有气滞、湿热、痰浊等。本病病位在大肠, 涉及脾、肝、肾诸脏。脾胃虚弱、健运失司是主要发病基础, 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 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常是主要发病诱因。湿热蕴肠, 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
1 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
六淫之邪皆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以寒湿暑热等外邪较为多见, 其中湿邪与本病的发生尤为密切。《难经》云:“湿多成五泄。”明确指出了湿邪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云:“湿盛则飧泄, 乃独由于温耳。不知风寒热虚, 虽皆能为病, 苟脾强无湿, 四者均不得而干之, 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 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指出诸如风邪、寒邪、热邪, 往往是与湿邪相兼, 影响脾胃功能。
2 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黄帝内经》认为该病与饮食起居有关, 如《素问•太阴阳明篇》:“食饮不节, 起居不时, 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脱满闭塞, 下为飧泄, 久为肠澼”。陈师文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提出“皆因饮食失调, 动伤脾胃, 水谷相拌, 运化失宜, 留而不利, 冷热相搏, 遂成痢疾”。《症因脉治•内伤泄泻》提到:“饮食自倍, 膏粱纵口, 损伤脾胃, 不能消化, 则成食积泄泻之证。”
饮食所伤可导致脾胃升降失调, 水湿内停, 气血凝滞, 进而与肠中腐浊之气相搏, 发为腹痛、腹泻、便下脓血。
《证因脉治》曰:“七情内伤痢之因, 忧愁思虑则伤脾, 脾阴既伤……气凝血泣, 与稽留之水谷相胶固, 则脾家壅滞, 而滞下之证作矣”。又云:“内伤休息痢之因, 或因劳心过度, 思虑伤脾, ……。”可见情志失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3 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根本、与肝肾关系密切
3.1 脾胃为本:
古人认为本病发生主要责之于脾胃。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中指出:“泄泻之本, 无不由于脾胃, ……脾胃受伤, 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而泻痢作矣。”宋代严用和在《重订严氏济生方•痢疾论治》中指出:“胃者, 脾之腑也, 为水谷之海, 荣卫充焉;大肠者, 肺之腑也, 为传导之官, 化物出焉。夫人饮食起居失其宜, 运动劳役过其度, 则脾胃不充, 大肠虚弱, 而风冷暑湿之邪, 得以乘间而入, 故为痢疾也。”充分说明了本病与脾胃的密切关系。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皆可导致脾胃之气受损, 脾胃虚弱则升降功能失调, 不能运化水谷精微, 湿浊内生, 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3.2 肝郁乘脾:
早在《医碥•泄泻》中就提到过肝泻之病名:“有肝气滞, 两胁痛而泻者名肝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盖肝之系连气海, 兼有相火寄生其中……为其寄生相火也, 可借火以生土, 脾胃之饮食更赖之熟腐, 故曰肝与脾相助为理之脏也。”明确指出脾胃只有在肝的帮助下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肝气郁结, 横逆乘脾而致脾胃运化失司, 则发为泄泻, 即所说的“木旺乘土”。
3.3 肾为胃关:
《景岳全书•泄泻》云:“肾为胃关, 开窍于二阴, 所以二便之开闭, 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 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 则令人洞泄不止。”命门之火可助脾胃腐熟水谷。如因年老体衰、久病劳倦损伤肾阳, 则脾失温煦, 运化失常而成本病。如《医方集解》所说:“久泻皆由命门火衰, 不能专责脾胃。”又《仁斋直指方论》曰:“人皆以泄为脾恙, 而不知肾病育泄焉。肾泄何如?曰:腹痛无定处, 似痢非痢, 骨弱面黧, 脚下时冷者是也。”均说明了肾阳虚衰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
4 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病治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肺合大肠, 大肠者, 传道之府。”根据经络学说中的阴经阳经相配理论,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二者生理上密切联系, 病理上相互影响, 治疗时相互为用。《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 以其为肺之腑, 肺气下达, 故能传导。”病理上, 二者相互影响, 即肺病及肠, 肠病亦可及肺, 肺失肃降, 则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其影响。由于肺气不利而致泻痢早在《内经》中就提到:“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现代医学研究亦有相关研究证实肺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密切联系, 近来有报道指出本病易产生肺部病变, 其机制为结肠与支气管上皮在形态学和发生学上存在相似性[3], 且肺和肠道sp-A基因的表达受相同因素的调节[4]。实验研究表明钳夹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严重的肺损害, 说明肠道功能异常与肺损害有内在联系, 且具有明显特异性[5], 可见肺气不利亦是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基础。
5 久病成瘀、血瘀肠络
“久病入络”、“久病必有瘀”。本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发病日久则气血壅滞肠中, 血败肉腐, 内溃成疡。患者常表现为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脉涩、舌质淡紫、苔白腻等瘀证[6]。在本病各种证型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瘀血状态, 活血化瘀为其治疗的有效方法。刘河间在治法上提出:“行血则便脓自愈, 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法则。在急性期, 使用肝素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缓解率, 也反证了其存在瘀血这一病理[7]。
6 毒瘀互结、从痈论治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肠中脂膜腐败, 由腐败而至于溃烂, 是以纯下血水杂以脂膜, 即所谓肠溃疡也。”《刘涓子鬼遗方》:“病在上者当吐, 病在下当下脓血, 此为肠痈之属”, 是后世“内痈”理论的基础。现代医家[8]提出溃疡性结肠炎乃因毒邪壅滞气血所致, 为一种“内痈”病变, 提出“毒瘀致痈”的发病观和“从痈论治”的治疗观, 临床每能获得良效。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病程长、病情复杂, 易于反复发作。发病根本是多种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病, 脾虚为本, 湿浊瘀血诸邪相互兼杂为标。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病以实证为主, 久病以虚证为主。通过分析总结古代医家及现代医家的研究成果, 辨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掌握病机规律对指导用药、预防复发、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声生.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 (6) :891-895.
[2]Eaden J, Abrams K, Ekbom A, et al.Colorectal cancer preven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a case-control study[J].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0, 14 (2) :145-153.
[3]刘长恩.炎症性肠病的肺部表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 (7) :438.
[4]Weaver TE, Whitaett JA.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s[J].Am J Physiol, 1991, 261 (24) :G269-G279.
[5]王今达.祖国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的临床意义及其本质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2, 2 (2) :77.
[6]俞娜珍.从瘀论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J].中医药学报, 2002, 30 (3) :45-46.
[7]何灏澜.中药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 12 (1) :22-25.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探讨 篇11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治疗探讨
干燥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风湿病,属中医学 “燥痹”范畴。中医古代有关“燥”的理论论述有:津液理论、杂病燥证理论、内科血燥证理论、温病秋燥证理论以及痹病理论等,并有系统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已相当完备。干燥综合征是近代才发现的免疫性疾病,中医古代的理论只能参考,采用古方治疗本病常常不能见效,并且还会引起一些不适或不良反应。因此,必须进一步传承创新。
干燥综合征有口眼干燥及关节痛的表现,没有全身性的伤津脱液表现,因而不能用伤津脱液来辨证。温病秋燥证是感染性疾病,高热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采用输液补充电解质,由于抗菌素的普遍使用下,临床上感染和伤津脱液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由于教学上的不足,年轻医生常将燥痹与秋燥证混为一谈,套用秋燥证的方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不能缓解口眼干燥的症状。由于秋冬季节的气候干燥,而使人感到皮肤、口腔、咽喉等全身性干燥,是生理上的反应,这是秋燥,不是疾病,但也有中医学者将此称为秋燥证。
1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理论探讨
1.1 “7+1”病因病机理论 “7”是指“风” “寒” “湿”“热”“瘀”“痰”“毒”7种病邪;“1”是指“肾虚”。就是指“风、寒、湿、热、瘀、痰、毒”7种病邪和“肾虚”为本病的病因病机。“风、寒、湿”3气以及“热”邪致痹都是《内经》首先提出来的,“风、寒、湿、热”都是外邪,能致关节疼痛,但尚不能解释口眼干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风寒、湿热、瘀滞、痰饮,并在体内化“毒”,可致口眼干燥等本病表现。因此,“风、寒、湿、热、瘀、痰、毒”既有外邪,又有内邪,七邪聚积而致痹;肾虚,肝肾之液不足,难以上润而致口眼干燥。因此,“7+1”为本病病因病机[1]。
1.1.1 口眼干燥不是由燥邪引起 《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没有诸燥之证,“7+1”病机中也没有燥邪,原因为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是局部的内燥,不是外燥,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在秋燥季节,口干可能会加重,但整个病情并不明显加重。关节症状可能与气候干燥和潮湿有关系,但口眼干燥并不会因阴雨潮湿而改善。说明本病之口眼干燥与六气之“燥”邪关系不大。
1.1.2 肾水为本 唾液为肾精肾水所化。《素问·逆调论》曰:“肾为水藏,主津液。”《难经·三十四难》曰:“肾液为唾。”唾液属于津液之一种,唾液在口内,归属于肾,为肾水上润之组成部分。缺少唾液的本质是肾气亏损,肾水不足,难以上润而口眼干燥,这是干燥之本。
1.1.3 肝血不足 泪为肝之液,为肝血所化。《素问·宣明五气》曰:“肝为泪。”泪水减少,眼睛干涩,为肝血不足,液竭而目涩。肝血不足的实质为肾水不足,肾精亏损。因而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血虚头晕的表现,而是唾液干涸,眼睛干涩,泪液不足,甚至没有泪水、目糊。如《景岳全书》曰:“凡病目者,非火有余,则阴不足耳。”“或昏或涩……则无非水之不足也。”《医学心悟》云:“目者五脏之精华所注,能照物者,肾水之精也。热则昏暗,水足则明察秋毫。”
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其本质为肝肾亏损、精血不足,与免疫有直接的关联,血液中常能查到抗白细胞抗体。
1.1.4 肺胃为标 肾主先天之津液,脾胃主后天之津液,肺主调节水道,为水之上源。因此,唾液与肺脾胃的功能相关。唾液亏损其本在肾,其标在肺胃。肺气不足,津液不能输布;胃阴不足,津液減少。《杂病源流犀烛》曰:“唾为肾液,而肾为胃之关,故肾家之唾为病,必见于胃也。”
综上所述,风、寒、湿、热、瘀、痰、毒+肾虚,即“7+1”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肝血不足,肺胃津液失调也为本病病因病机的相关因素。
1.2 上液之道堵塞理论 上液之道为上焦之津管液道,如《灵枢·口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液道开,故泣涕出焉。”上液之道开通才能流泪流涕,才有唾液。反之,上液之道干涸枯竭则发生目涩、无泪少唾、口眼干燥。《诸病源候论·目涩候》曰:“目……上液之道。其液竭者则目涩……泣竭者则目涩。”上液之道之所以会干涸,一方面是由于肾水不足,肝血不足,不能上润;另一方面是由于上液之道堵塞,津液难以流出。堵塞物不是外来异物,而是津管液道内部不通,是热瘀毒堵塞。如《诸病源候论·目涩候》曰:“热气乘于肝,而冲发于目,则目热而涩也,甚则赤痛。”
瘀、热、毒是内邪,3邪致病是笔者的临床体会,说明口眼干燥有虚有实,本虚标实。本虚为肾水不足;标实为瘀热毒3邪,3邪既损耗了泪液唾液,又堵塞了上液之道。因此,口眼干燥也可为上液之道堵塞。
1.3 邪入奇经八脉理论 干燥综合征7邪损害之部位,既与十二经脉分布有关,又与奇经八脉关系密切,八脉分布的部位很广。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面颊红斑、关节肿痛、腮腺肿胀等,这些病变恰好都在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联络,并不归属于五脏六腑。其中任督二跷四脉与濡养眼目口鼻有关,冲任督带四脉与肝肾相关。因此,奇经阻滞,八脉空虚,能引起奇经八脉病证,而不是脏腑病证。这在大多数干燥综合征早期轻症患者,尚没有内脏损害或者损害很轻,没有并发症。这时采用奇经八脉辨证,口眼之唾液泪液不能流出与二跷任督之经气阻塞,上液之道不能开启有关。如《灵枢·寒热病》曰:“阴蹻阳蹻,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眥,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按:瞑目为闭眼,瞋目为瞪眼的意思。)干燥综合征晚期有明显的内脏损害和并发症,这时需要将脏腑辨证、十二经脉辨证等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论治。
1.4 腮腺肿胀为内邪侵袭,热瘀化毒 腮腺肿胀是干燥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没有腮部症状的早期患者,在超声波中大多数可以查出有轻的腮腺病变。这是由于在内外7邪侵袭的基础上,热瘀化毒堵塞了颈侧、耳后之八脉与上焦津管液道所引起。干燥综合征之慢性唾液腺炎和慢性腮腺炎为免疫性炎症,与由风寒化毒外邪为主所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腮腺炎不同。免疫性腮腺炎的病理基础是腺体血管炎。腺管堵塞后比较容易继发感染,从而引起继发性感染性腮腺炎,以及感染性唾液腺炎和感染性泪腺炎。此时,从中医病因病机角度则为风寒湿热瘀痰毒内外七邪交相侵害所致。
2 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应是综合性的。消除上液之道与奇经八脉热瘀毒的阻塞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以清热化瘀,解毒通络为主,结合滋肾养阴,生津润燥,而不是單纯的生津润燥,更不是以养胃生津为主。关节肿痛的患者还需结合祛除风湿,化痰蠲饮。笔者治疗本病常用的中药有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芦根、白茅根、南北沙参、生石膏、黄芩、金银花、忍冬藤、苦参、黄连、板兰根、大青叶、密蒙花、青葙子、秦皮、决明子、广郁金、牡丹皮、赤芍、莪术、金雀根、羊蹄根、虎杖等。笔者的经验方有红斑汤、生芦润燥汤、秦皮密蒙花汤等,已由弟子宣静主任医师作了临床总结,相关论文都已公开发表[2-3]。
2.1 关于养阴生津,增液润燥 对于干燥综合征的口眼干燥,生津增液的治疗方法是适合且有效的,如常用地黄养阴生津,肺脾肾同治,宜于重用。但仅仅使用养阴生津、增液润燥常常不能解决干燥综合征的根本问题。生津增液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发热而引起的全身性的伤津脱液,生津增液的常用方剂如增液汤、沙参麦冬汤等,是温病的经典方。现代尚有失血后、手术后、放疗后而引起的体液不足和血容量不足,以及电解质紊乱,虽有输液输血输电解质的方法,可纠正脱液和贫血,但仍然会有口干、舌红等伤津的表现,此时应用生津增液之法,可取良好的效果。对于干燥综合征,生津增液只是治标,必须滋肾养阴以治本,标本同治,才能取得长期疗效。
2.2 关于上干下泄现象 干燥综合征是上焦津管液道之阻塞,全身的水液津液分布不均,不能上润而干燥,不是伤津脱液。患者既没有全身性的脱水,也没有电解质紊乱。个别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口眼干燥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了下肢水肿的现象。有学者使用养阴生津药物促使生液,上液之道阻塞不通,水液输送上不去,口眼仍然干燥。中焦下焦的津管液道是通畅无阻的,水液就会集中向下输送,大肠小肠的水液多了,使大便变得稀薄,次数增多,中医学称之为滑肠。患者会误以为腹泻拉稀是上干下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生津药应继续使用,但不能当主要药,必须减少用药,减轻剂量,不用口干症状不能改善,用多了则会出现滑肠。对于滑肠便稀可以另行处理,使用既有生津功效又有涩便功效的味酸固涩类中药予以调节,如石榴皮、金樱子、乌梅、芡实等。
2.3 苔厚绝不可燥湿 中医传统厚苔有两类,一类是湿滞湿阻的表现,舌苔厚腻,口淡口腻,口渴不欲饮。这是脾胃湿阻而津不上润,常在胃肠疾病中和疰夏时发生,这与干燥综合征无关。另一类是苔厚而干燥,这是缺少津液的表现,在《温病条辨》下焦秋燥证中有记载。干燥综合征苔厚与上述两类都不同,原因有三,一是缺少唾液,口腔清除功能减退或丧失,因而舌苔先是增厚,以后萎缩而变为光剥。二是由于部分患者服用了皮质激素,促进舌乳头增生,而引起舌苔增厚,少津,这种苔厚不是湿阻,是药毒化火而伤津。三是由于部分患者原有胃肠道疾病而舌苔增厚,这种舌苔增厚有湿滞因素,但主要还是瘀热。因此,养阴生津可继续使用,不但不会增厚舌苔,影响食欲,而且会滋润舌苔,改善口干。
在临床上将苔厚,误以为是湿滞,而采用燥湿的方法治疗,误用温燥中药有苍术、厚朴、半夏、南星、砂仁、木香等,这些中药会化火燥湿而伤津,不但化不了厚苔,反而增加了干燥,使患者干燥加重,以至于饮水不能解渴。现代药理研究报道,这些中药具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决不可使用。其中尤其是半夏误用的机率最高,这是因为部分患者原有的慢性胃炎有恶心症状或慢性咽喉炎有痰需要治疗,半夏燥湿而伤津,既能抑制痰液分泌,同时也抑制了唾液分泌。
2.4 关于养阴药的问题 治疗本病需要养阴药,但对一些养阴药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枫斗和石斛有养阴生津、明目功效。许多患者在服用初期是有效的,改善了口干和目糊,但一段时间之后口干和目糊又出现了。中医认为枫斗和石斛是养胃生津药,治疗胃肠津液不足,和热病伤津脱液效果是好的,但对于干燥综合征是治标不治本,因而只有短期疗效。现代药理报道,枫斗和石斛一方面具有促进腺体分泌唾液胃液肠液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增强免疫作用,最适宜使用于肿瘤放疗后内热口干,临床发现其有激活抗体的情况,因而不适宜长期使用于干燥综合征。还有一类中药养阴而不生津,如天花粉、龟甲等。龟甲养阴软坚,用于肿瘤和热病后阴虚;天花粉清热养阴,用于疔疮和热病。两者均有扶正托毒之良药[4]。现代药理报道,两药所含的蛋白质,有增强免疫,激活抗体,以及致敏的作用。因而不适宜用于干燥综合征及各种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龟甲不同,有滋补肾阴功效,虽然不生津,但没有抗原性,对于改善干燥综合征之肾虚是一味好药[5-6]。
2.5 关于温化通络 部分干燥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关节肿痛积液,必须使用羌活、制川乌、关白附、桂枝、姜黄等温性热性中药以温化通络,因而加重了口干。这是热药化火而伤津,需要与清热养阴药生地、生石膏等同用,以使寒热平衡。葶苈子、白芥子同用,蠲饮化水,一温一凉,一般不会引起温燥。
2.6 其 他 干燥综合征严重的患者尚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小管酸中毒、肺间质炎、肺动脉高压等,在以后相关的文章中再予阐述。
3 结 语
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的疑难风湿病,在临床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本病的病因病机:“7+1”病因病机说、上液之道堵塞说、邪入奇经八脉说等;并对本病治疗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便和同道探讨,共同为提高和发展干燥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以及诊治水平而努力。
4 参考文献
[1]洪渌,沈丕安.沈丕安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介绍[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0-11.
[2]宣静,沈丕安.生芦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3(12):739-740.
[3]宣静.沈丕安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5): 3-4.
[4]汪悦.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之我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5-7.
[5]沈丕安.现代中医免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8-259.
中医病因病机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02~2012-01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继发性闭经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23~40岁, 平均 (32.86±5.97) 岁;体重47~72kg, 平均 (58.43±6.83) kg;病程6~36个月, 平均 (15.35±4.76) 个月;中医分型为气血虚弱型30例、阴虚血燥型22例、气滞血瘀型18例、痰湿阻滞型13例。同时排除生殖器官先天发育异常、器质性病变、手术切除、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女性。
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42例, 观察组41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其年龄、体重、病程、中医分型等方面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给予结合雌激素片 (商品名:倍美力, 爱尔兰惠氏制药厂生产, 规格:0.625mg, 注册证号H20100586) 1.25mg/d, 临睡前服用。连续服用21d, 后5d加服黄体酮胶丸 (商品名:来婷, 浙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 规格:0.1g, 国药准字H20040982) 0.1g/d。两药同时停服, 3~7d后发生阴道流血。从出血第5天开始按照上法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连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 组方包括党参、白术、当归、枸杞子、菟丝子、鸡血藤、酸枣仁、丹参、益母草等。气血虚弱型酌加黄芪、山药、熟地等;阴虚血燥型酌加生地、知母、麦冬等;气滞血瘀型酌加佛手、桃仁、红花等;痰湿阻滞型酌加苍术、半夏、香附等。上药每日一剂, 早晚两次温服[1]。
1.3 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正常, 经量、色、质基本正常; 有效:治疗后有过月经来潮, 经量偏少、色黯、夹杂血块; 无效:停药6个月后月经仍未来潮。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期间, 如同一例患者同时发生多种不良反应, 数据统计时以症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计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6例, 发生胃肠道不适6例、胆汁淤积2例;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6例, 发生胃肠道不适2例。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将继发性闭经归纳于“经闭”、“女子不月”之范畴, 有虚实之分, 虚者因气血虚弱而致血海空虚, 无血可下。实者因外感风寒、七情郁结, 凝为瘀血、痰湿而导致胞宫壅塞, 阻滞冲任二脉, 使经血运行受阻。二者常相兼为病, 虚实错杂。临床常分为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几个证型[2]。
经闭的病机较为复杂, 与肝肾亏虚、气阴两虚密切相关, 气虚不能行血, 导致血瘀、痰湿内生。中医学认为经水出诸肾, 故肾阴虚衰、精血不足为本, 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为标。治则以滋阴补气、活血通经为法。采用补肝肾、活血法调节天癸, 使冲任得养, 气血得行, 并根据中医分型增减药味以治疗兼证。
本研究发现:继发性闭经与脏腑功能失调、痰湿、瘀血等有关, 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小,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闭经的病因病机, 并观察中医药治疗效果,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1-02~2012-01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继发性闭经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 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观察组给予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继发性闭经与脏腑功能失调、痰湿、瘀血等有关, 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小,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继发性闭经,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1]杨帆, 谢亚莉.继发性闭经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 (9) :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