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病因分析(精选7篇)
习惯性流产病因分析 篇1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自然终止, 连续发生3次或者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每次流产多发生于相同的妊娠月份, 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出血和腹痛。习惯性流产属于不育症范畴, 直接影响不育夫妇, 特别是无活产史的不育夫妇的生育质量问题。为明确病因, 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 以降低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率。现对本院收治的6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共收治习惯性流产患者66例, 年龄20~35岁, 中位年龄27岁, 流产次数3~6次, 中位数3.6次。流产时间为妊娠10~12 周。有活产史、继发性习惯性流产16例, 无活产史、原发性习惯性流产50例, 患者均为安排生育对象, 夫妇双方身体正常。
1.2 方法
病史询问:患者夫妇的年龄、职业、居住环境及健康状况等;患者的月经史, 特别是既往每次流产的状况 (有无诱因、发生时间、组织物排除情况等) 。患者夫妇双方家族史及孕早期感染史、用药史及毒物接触史。体格检查:除夫妇双方进行必要的全身检查外, 重点进行盆腔检查, 以明确盆腔及生殖器官有无异常。辅助检查:染色体检查;免疫学检查 (抗磷脂抗体的测定、抗精子抗体测定、血型及抗血型抗体测定) ;内分泌检查 (基础体温测定;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血清泌乳素的测定;子宫内膜活检) ;男方精液检查;女方优生四项 (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 检验;超声检查了解卵巢及子宫的发育及子宫内膜的厚度。
2结果
发病原因:染色体异常23例 (34.85%) ;免疫因素15例 (22.73%) ;内分泌异常11例 (16.67%) ;女性生殖道感染率8例 (12.12% ) ;子宫因素5例 (7.57% ) ;不明原因4例 (6.06%) 。发病原因中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 免疫因素次之, 内分泌异常是引发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3讨论
3.1 遗传学因素
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胚胎, 染色体异常者占50~60%。自然流产胎儿的染色体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或受精卵分裂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染色体发生畸变, 致使胚胎不能正常发育, 导致胎儿的死亡、流产或畸形;二是由父母所遗传, 夫妇中任何一方, 都有可能遗传给胎儿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染色体异常多为染色体数目异常, 其次为染色体结构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有三体、三倍体、X 单体等;结构异常有染色体断裂、倒置、缺失和易位, 其中易位及倒置在流产物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中最为常见[1]。
3.2 免疫因素
近年来, 免疫功能异常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妊娠类似同种异体移植, 母—胎之间的免疫调节异常, 孕期父方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及母体中封闭性抗体不足、母体抗父方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抗体不足、自身或同种抗体导致的免疫损伤、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等, 均与流产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 如血型抗体的产生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 母体在胎儿红细胞刺激下产生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 可引起胎儿、新生儿溶血, 甚至死胎。多见于母体血型为O型, 胎儿为A型或B型者。本组15 例患者因免疫因素引发流产, 占习惯性流产患者总数的22.73%。
3.3 内分泌因素
习惯性流产中最常见的内分泌因素是黄体功能不全。本组发现黄体功能不全发病率为45.45% (5/11) 。在妊娠早期, 足量的HCG是维持黄体的功能延长, 使其分泌高水平的孕激素, 进而维持妊娠的必要条件。高浓度的孕酮可促进子宫肌蛋白的合成, 使子宫肌细胞肥大并可对受雌激素和前列腺素影响而应激性增高的子宫肌层起明显的镇静作用。因此, 孕酮对于维持早孕是非常重要的。当确定为由孕酮不足引起的习惯性流产时, 补充孕酮对于维持早孕是非常重要的[2]。
3.4 生殖道感染
在66例患者中, 因各种感染引起8例, 占12.12%。导致习惯性流产的病原微生物往往在生殖道存留的时间较长, 但很少产生相应感染的临床表现, 但却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胚胎死亡。垂直感染一般发生在妊娠的前12周, 可导致流产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及人免疫缺陷病毒以及沙眼衣原体、人型以及解脲支原体、弓形虫等。猫、狗等宠物的饲养增加了弓形体感染的机会。
3.5 子宫因素
子宫因素导致的习惯性流产在本次研究中发现5例, 占5.57%。 (1) 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残角子宫、双子宫、子宫纵隔等, 因子宫腔狭小可影响子宫血液供应和宫腔内环境, 引起流产的发生。 (2) Asherman综合征:人工流产后宫颈或宫腔粘连称为Asherman综合征, 是由于刮宫时损伤宫颈管黏膜或子宫内膜基底层、肌层, 局部创面形成而致粘连。多次人工流产, 术后感染及术后卵巢功能低下易引起。此时可影响胚胎种植, 出现习惯性流产。 (3) 宫颈功能不全:是导致晚期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宫颈管过短、宫颈重度裂伤、宫颈内口松弛等导致胎膜早破而发生流产。 (4) 其他:子宫肿瘤可影响子宫内环境和胚胎发育, 导致习惯性流产。
3.6 不明原因
不明原因导致的习惯性流产可能是由外界不良因素影响造成的。外界不良因素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可影响生殖细胞的功能, 受孕后则易发生反复自然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常见的化学因素有镉、有机汞、铅等重金属及麻醉气体、烟草等, 而常见的物理因素多为长期接触电离辐射、X线等放射性物质、电脑手机辐射、噪声、高温、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发生流产。
总之, 习惯性流产与遗传、免疫、内分泌、感染、生殖器本身异常及全身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 对于反复流产的患者首先要查明病因, 才能有效防治, 降低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率。
关键词:流产, 习惯性,病因, 分析
参考文献
[1]荣丽君, 赵艳.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J].医学信息, 2011, 24 (10) :6965.
[2]唐叶, 许飞, 王峻峰, 等.无锡地区185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病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 20 (3) :62.
习惯性流产病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篇2
习惯性流产 (habitual abortion, HA) 是妊娠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是指自然流产连续3次或3次以上者, 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3%, 其病因较为复杂, 除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殖道解剖异常、感染、环境因素外, 40%~60%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大部分与自身免疫有关。孕妇经多次流产后, 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 还增加了再次妊娠时巨大的心理压力, 并且很可能对再次成功妊娠产生不利影响[1]。现笔者对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16例, 年龄24~37岁;流产时间7~25周, 初产妇11例, 经产妇5例;发病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腹坠痛或阴道少量流血, 精神紧张, 劳累后加重, 部分患者伴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符合, 超声检查有胎动。
2 病因分析
2.1 内分泌异常型
内分泌异常型是习惯性流产较为常见的类型。内分泌异常最常见的原因是黄体功能不全, 妊娠期前4~6个月中支持母体妊娠的激素—孕酮是通过妊娠早期的卵巢中的黄体产生的, 在胚胎得到胎盘滋养后, 黄体逐渐退化, 若黄体功能不全或由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 水平过早下降而导致黄体退化, 就会导致胚胎无激素或营养不良从而产生流产。可引起习惯性流产
2.2 生殖道异常型
子宫的异常发育或畸形, 如双角子宫、子宫过小、宫颈口过松、子宫生长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先天性子宫颈过短及子宫内口松弛是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类患者在中期妊娠后, 随着羊水增多, 胎儿长大, 宫腔内压力增高, 胎囊可自宫颈内口突出, 当宫腔内压力增高至一定程度, 会导致破膜而流产。
2.3 全身疾病影响型
全身很多疾病可妊娠产生影响,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4 染色体异常型
临床上较少见。在现阶段尚无对该病病因的明确结论, 主要与基因遗传、变异和胎儿发育缺陷有密切的关系。
2.5 流产史
女性在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过程中, 易造成性器官的损伤, 可引起感染、子宫穿孔、羊水栓塞等, 甚至导致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炎, 药物流产严重者会出现不孕不育。而药物流产对妇女身体的伤害更大, 光靠药物, 有时流产并不彻底, 胚胎的残余物长期滞留在子宫里, 有可能引起宫内感染, 损伤子宫内膜, 造成习惯性流产。
2.6 免疫原因
习惯性流产可能是由于移植物排斥, 胚胎是一个移植物, 半同种移植, 种植在子宫内膜里面, 正常时表现免疫耐受, 胚胎能够存活, 直到分娩;如免疫反应耐受失调, 可引起免疫排斥, 表现为流产[2]。
3 治疗措施
3.1 内分泌异常型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尽量使患者情绪稳定, 对未来增强信心, 西医采取对症治疗, 中医采取补肾健脾、养血补肝、调补冲任的基本调理原则。
3.2 生殖道异常型
宫颈内口松弛的孕妇妊娠14~16周时, 在保胎治疗4~6d后, 在不麻醉的情况下, 对子宫颈进行环状缝合, 手术时间不宜过早, 若就诊时妊娠超过18周, 则在短期保胎治疗后, 立即进行手术。术后患者应多注意休息, 一旦发生宫缩等特殊情况, 应立即入院救治。
3.3 全身疾病影响型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影响妊娠的常见疾病, 以及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 使患者正确的认识病情, 消除误解和恐惧、紧张、悲观的思想。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更多的关心、安慰,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染色体异常型
此类原因导致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不能盲目保胎治疗, 因保胎治疗可能回到对胚胎缺陷自然淘汰过程, 产生干扰, 而导致妊娠晚期流产, 加重患者身心痛苦。因此, 护理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 加强心理疏导, 向患者介绍一些先进的生育医学技术。帮助患者消除悲观、消极和自卑心理, 为下一步检查和治疗做好心理准备。
3.5 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所致的习惯性流产, 如黄体功能不全, 补充孕激素, 仅给予天然制剂, 因合成孕激素有溶黄体作用可加重黄体功能不全, 并有致畸作用[3]。
4 结果
1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后12例继续妊娠, 其中2例宫颈内口松弛者孕5月余自然流产, 余2例孕50~80d曾有少量阴道流血, 经过、黄体酮、h CG及中药保胎治疗后妊娠继续。
5 讨论
随着社会人群思想的逐渐开放, 媒体和广告对无痛人流等技术的过度宣传, 以及计划生育等社会因素, 人工流产率逐年上升。超过2次人工流产, 出现习惯性流产的几率会大大上升。因此, 社会及相关立法机构需加大对人工流产术的限制, 同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女性注意保护自己。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众多, 治疗较困难, 需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 定期到医院复查, 以减少或避免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盛薪潼.习惯性流产遗传学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举隅[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7) :171-172.
[2] 薛亚娟.应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习惯性流产32例报告[J].航空航天医药, 2009, 20 (1) :46.
浅谈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及防治 篇3
1 染色体异常
习惯性自然流产中46%~54%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 染色体异常最常见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流产发生越早, 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频率越高, 近年来发现, 夫妻双方染色体正常, 但胎儿有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可能, 其多由于单基因突变引起。国内外文献报道, 在动物研究中发现一种致死基因, 可以直接导致胚胎死亡, 即由单基因突变所导致。习惯性流产中夫妇染色体相互易位是常见的, 习惯性流产中染色体异常比一般人群高出10倍多[2]。
早期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流产, 多为空孕囊或已退化的胚胎, 目前无好的治疗方案, 除遗传因素外, 感染、药物等因素也可引起胚胎染色体异常, 因此, 应当尽量避免存在于上述危险环境中;其次应杜绝近亲结婚。据报道, 染色体异常时妊娠成功率只有32%。主张妇女在35岁以前结束妊娠, 因母亲年龄越大, 胎儿核型异常越多, 流产的发生率也越高。对于染色体异常的夫妇应于孕前进行遗传咨询, 进行遗传学检查, 确定是否可以妊娠。还应重视询问有无习惯性流产家族史、生育先天畸形儿、智力低下儿、胎儿染色体异常者, 如有应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如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异常, 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就相对高, 应采取避孕措施, 一旦意外妊娠, 即应进行胎儿检查, 发现异常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2 母体生殖道结构异常
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纵隔子宫等均称为畸形子宫, 先天发育不良的子宫及子宫发育异常的病因目前不清。子宫发育异常即子宫畸形 (如子宫发育不良、双子宫、子宫纵隔等) 、子宫肌瘤, 均可影响胚胎着床发育而导致流产, 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占25%以上。畸形子宫由于结构的异常影响子宫血供和宫腔内环境导致流产, 如双子宫、单角子宫, 仅有一侧血管供血, 怀孕后蜕膜形成不良, 影响胎儿发育发生流产;纵隔子宫纵隔黏膜发育差, 受精卵着床于纵隔处, 供给胚胎的血液不足而导致流产;幼稚子宫, 宫腔容积小, 怀孕后宫腔压力大, 容易发生流产;宫颈管过短或宫颈内口松弛导致的宫颈功能不全也是导致晚期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对于宫颈功能不全过度松弛的患者, 应在怀孕12周~20周时行宫颈内口缝扎手术, 卧床休息, 到妊娠足月时拆除缝扎线。目前认为, 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金标准是经阴道B超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HSG) 和腹腔镜联合检查。纵隔子宫是最常见的子宫发育异常, 在纵隔被切除后, 妊娠结局有了明显的改变, 据调查研究发现:手术后流产率从80%下降到17%, 而活产率则从18%上升到91%。
3 感染因素
感染引起的流产多数是偶然的, 不会是习惯性的, 它是一个流产的因素, 并不是流产的习惯性因素, 但生殖道感染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胚胎死亡导致使流产, 一般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 因阴道炎引起的流产多数为生殖道逆行感染所致。阴道炎病原体持续存在于生殖道, 细菌毒素和有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及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或引起胎盘梗死或影响阴道的酸碱平衡, 均可导致流产。沙眼衣原体 (CT) 引起的习惯性流产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泌尿生殖道, 导致化脓性宫颈炎引起, 解脲支原体 (UU) 感染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查。弓形虫病可产生lg G及lg M抗体, 故血清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总之, 孕前应根据不同的感染原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以避免流产的发生。
4 母体内分泌失调
黄体功能不全多由于黄体发育不良或过早退化、孕酮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对孕酮的反应性降低与子宫内膜的发育不同步, 引起妊娠蜕膜反应不良或子宫内膜发育迟缓或停滞, 影响孕卵着床和发育, 而导致流产。在习惯性流产中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23%~60%, 治疗主要采用孕激素补充疗法。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习惯性流产中多数表现为黄体生成素高分泌状态导致“老龄卵”, 影响受精和着床的过程[3]而导致流产, 其发生率高达56%。高催乳素血症对维持正常的黄体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过高或过低都会干扰性腺轴的分泌, 直接抑制黄体颗粒细胞的增生和功能, 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与习惯性流产密切相关。妊娠早期高血糖也是造成胚胎畸形的危险因素, 流产发生率高达15%~30%。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也与习惯性流产密切相关, 有50%~60%的习惯性流产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总之, 如果患者存在内分泌方面的疾病因素, 均宜在孕前进行相应的内分泌治疗,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合理饮食。
5 原因不明 (同种免疫因素)
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 经过严密的筛查, 排除以上病因后, 可能与环境因素, 如过多地接触放射性和铅、甲醛、苯、氯乙烯等化学物质有关。根据现代生殖免疫观点, 认为此类习惯性流产与同种免疫有关, 又称为同种免疫型习惯性流产。其治疗主要采用免疫刺激, 即主动免疫治疗[4,5]。
总之,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诊断明确后, 应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并加强孕期监护, 进行孕前诊断, 为优生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和指导, 防止异常儿的出生, 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林其德.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8) :481.
[2]曹缵孙, 陈晓燕.妇产科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10-344.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180.
[4]林其德, 周涵春, 赵爱民, 等.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免疫学诊断及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3, 28 (3) :143.
稽留流产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稽留流产的患者240例, 其中240患者的年龄为22~34岁, 平均年龄24.5岁。
1.2 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稽留流产的患者240例, 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探讨患者患该疾病的原因, 提出相应对策。
1.3 数据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发生稽留流产的病因主要有内分泌原因、染色体异常、生殖道感染、免疫缺陷等方面的原因。
3 讨论
3.1 概述:
在临床上研究发现, 该疾病的发生原因是在胚胎死亡而仍稽留于宫腔内部不易排出, 一般多在症状产生后1~2个月内才能够排出的症状。因此, 在临床上规定该疾病的定义为胚胎停止发育后2个月尚未自然排出的情况[4]。
3.2 发病原因[5]:
(1) 内分泌原因:发生该情况的母亲一般情况下体质会比较差或者会患有严重的一些其他疾病的情况。如患者可能会患有急性传染病、严重的贫血和营养不良以及可能会有生殖道畸形和生殖器官肿瘤, 内分泌功能失调, 母子血型不合等情况的发生。上述这些情况均可导致流产的发生。 (2) 染色体异常: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可以影响胎儿发育, 因此, 当上述二者产生异常时就会导致胚胎发育不良, 这也是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以内的流产情况, 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就占到50%~60%。 (3) 胚胎先天性异常:临床研究发现大约有60%的早期流产是由于胚胎先天性异常导致的。引起胚胎先天性异常的原因有很多, 如遗传病、孕期病毒感染等都可以导致该情况的发生。 (4) 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 夫妻双方如果有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有一方接触化学性毒物, 如放射性物质以及严重的噪音等情况都会可能导致发生流产。研究发现, 上述有害因素均可能直接导致胎儿发生流产, 或者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临床研究发现, 惊吓和情绪激动等一些严重的精神刺激的情况, 可引起孕妇机体内在环境失调, 从而可能会诱发宫缩而导致流产的情况发生。另外, 孕妇的下腹部或外阴部受到撞击或者跌交等情况的发生, 可使胎盘从子宫壁剥离而引起流产。孕期妇科或外科手术, 如卵巢肿癌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 手术中的牵拉可激惹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
3.3 预防措施[6]:
(1) 卧床休息:临床研究发现大约有60%的早期流产是由于胚胎先天性异常导致的。引起胚胎先天性异常的原因有很多, 如遗传病、孕期病毒感染等都可以导致该情况的发生。根据上述不同病因进行不同的处理。卧床休息也是很关键的[6]。 (2) 做全面的检查:计划要孩子的育龄夫妻, 在怀孕前半年应避免接触油漆、胶水等一系列的有害物质。男方如果有吸烟的情况应该改变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并且远离猫、狗等小动物。还要适当的减轻工作的压力, 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孕妇在妊娠期起居要有规律, 按要求接受孕期保健监测。
3.4 症状以及并发症:
该疾病的典型表现往往是患者具有正常的早孕过程或有先兆流产的一系列症状, 但是, 随着患者停经时间的不断延长, 子宫却不再继续增大, 从而使患者的早孕反应渐渐的消失。由于胎盘组织与子宫壁紧密粘连而导致的稽留流产就会造成刮宫手术难以操作。如果胎盘组织稽留患者体内的时间过长, 就会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 从而可以导致严重出血, 也可能出现继发宫腔、盆腔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可能出现子宫内膜损伤、月经不调、继发不孕症等并发症[7]。
3.5 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 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 而预防该疾病发生的主要方法就是做好孕前、孕中的检查, 在备孕期间尽量少接触化学试剂等一些有毒物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小该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F殷震惠.稽留流产病因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治疗, 2010, 21 (2) :88-91.
[2]任俊红, 李岚, 葛云鹏, 等.稽留流产发病病因的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 :65-67.
[3]李岚, 葛云鹏, 任俊红, 等.稽留流产相关因素284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9) :116-117.
[4]陈耐.稽留流产的治疗进展[J].医药前沿, 2012, 2 (18) :324.
[5]张慧君.稽留流产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病案, 2012, 13 (8) :71-72.
[6]徐晓菊.稽留流产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0, 23 (4) :88.
奶牛流产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篇5
1 流产原因分析
1.1 传染性流产即病原性流产
(1)细菌性病原微生物性流产,是指奶牛感染某些细菌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流产。如布鲁氏杆菌、胎儿弧菌、李氏杆菌、沙门氏菌、霉形体、衣原体、结核杆菌等。
(2)病毒性疾病流产,感染某些病毒导致的流产。如:伪狂犬病毒、口蹄疫(主要指乳房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病毒性腹泻、细小病毒病、病毒性脑炎等。
(3)寄生虫引起的流产,如钩端螺旋体、附红细胞体、弓形虫、毛滴虫、牛梨形虫、边虫、血吸虫、疥癣、螨虫等。
1.2 非传染性流产(即一般性流产)
这类疾病与母牛有直接关系。
(1)奶牛的一般性生殖器官疾病: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子宫粘连,严重影响受精卵(合子)在子宫黏膜上的附植或附植后胚胎与子宫黏膜发生生理性的结合联系,其结果必然出现流产。
(2)一些人为机械性与环境卫生的因素:因建筑设计不合理,地面滑引起牛跌跤或分栏架不符合个体大的进入而出现挤压(即对腹壁的物理刺激),其它如异常惊吓,奶牛剧烈运动,有害气体过高,打雷,飞机声音,人的过分抽打,预防注射保定不好等均可引起流产。
(3)管理不科学不合理,采用一些不符合怀孕奶牛的生理需要,极易出现应激现象或反应,乃至出现代谢异常或出现生理性损伤。。奶牛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产生大量的乳酸和CO2及其它一些有害物质,它们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使延骨髓的血管收缩中枢的兴奋性增高,使母体胎盘及胎儿胎盘血管收缩,从而使胎儿因缺CO2而窒息死亡,同时,奶牛长期处于应激性状态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比正常奶牛高,反射性地导致子宫的强烈收缩,直接或间接地对子宫或胎儿造成伤害,使流产几率升高增大。应特别注意怀孕后期的奶牛更应高度重视。
(4)非传染性疾病因素:瘤胃积食、胀气,当怀孕奶牛出现积食与膨胀气时,可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同时,血液中的CO2浓度增大可使怀孕奶牛出现流产。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高度贫血、夏季热应激、感冒可使怀孕奶牛流产。
(5)生殖激素异常紊乱,怀孕是正常生殖生理现象,它依赖于体内各种性激素的正常调控。孕激性和雌激素是怀孕与流产最为密切的关系。当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雌激素水平偏高,易出现流产。怀孕奶牛采食过量的具有雌激素作用的植物,使其雌激素增加,破坏子宫的正常生理机能,使胚胎死亡,导致奶牛流产。
(6)营养配比不合理不科学,最常见的常量元素(以P、Na、K、Cl、Mg、S)和微量元素(Cu、Zn、Fe、Mn、I、Co、Se)及维生素(VC、VB、VE、VAD3),如果长期供给不足,而出现营养素缺乏可导致奶牛流产。日粮配方不科学、饲喂霉变的饲草饲料也会引起流产。
(7)误用药物。①怀孕期的全身麻醉;②注射使子宫收缩的胆碱类、麦角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③过量运用驱虫、腹泻及利尿药物;④误用一定量的雌激素、前列腺素及不必要的大量流血或放血;⑤不合理用一些中药如乌头、红花、麝香、附子等。
2 流产类型与临床症状
2.1 习惯性流产
每胎怀孕母牛的同一时期或稍微推迟的时间内连续出现至少3次以上流产,可采取保胎措施度过流产危险期,必要时可淘汰母牛。
2.2 延期流产
胎儿死亡在母奶牛腹中,致使死胎长期滞留腹内。以干尸化或木乃伊胎儿或胎儿漫溶,出现子宫内膜炎。
2.3 隐性流产
母牛妊娠早已停止,而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一般发生在着床前后阶段,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胚胎死亡,胚胎早已被母体吸收或再次发情时随尿液排出。胚胎死亡是奶牛隐性流产的直接原因。
2.4 先兆性流产
怀孕母牛尚未到预产期之前而表现烦躁不安、腹痛的症状,阴道内流出少量分泌物。具有明显的分娩迹象,应注意保胎措施。
2.5 早产与小产
由于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应激因子均可使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分娩出不足月的活犊胎,这种犊胎成活率较低。怀孕母牛分娩出死亡的完整无变化的胎儿发生在预产期之前,某种原因导致胎死在奶牛腹中,死胎做为病理性异物促使奶牛的子宫收缩,排出死亡胎儿及死胎等污物。
3 科学预防
根据不同的流产类型及原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剖析流产真实原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流产率,增加成活率。
(1)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及三级生物安全制度,合理驱虫,科学免疫及消毒制度。
(2)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符合怀孕奶牛生理特点的饲喂方式与配合饲料。
(3)采取对因对症治疗的原则,合理排出各种流产胎儿,防止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4)加大科学培训,使养殖技术送入养殖小区和奶牛户手中。
(5)进一步让养殖户了解影响孕牛的各种药物与不良管理。
习惯性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篇6
1 染色体异常导致习惯性流产
现代医学有多种检查方法可了解宫内胎儿状态以确定流产的原因, 其中遗传学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而胚胎染色体发育异常也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绒毛细胞位于胚胎外胚层, 具有与遗传组织相同的遗传性状, 利用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查技术可以了解胚胎细胞的遗传学特点。张月莲等[1]通过对10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 发现有53例患者的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 同时还发现在这53例染色体异常中, 常染色体三体居第一位, 约占50.94%;其次是嵌合体, 占22.64%;多倍体居于第三, 占11.32%, 提示染色体异常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流产对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或胎儿来说也是一种自然淘汰的过程。
2 母胎免疫调节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
妊娠过程中, 母体与胎儿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特殊的关系。很多证据表明母-胎界面上发生的免疫现象更像是发生在母胎之间的免疫对话, 母胎界面表现为独特的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优势, 使局部免疫应答向Th2型细胞因子偏倚。Th1型细胞因子INF-γ、IL-2、IL-12等可直接损害胎盘或激活天然杀伤 (NK) 细胞等细胞毒作用, 促进对胚胎的排斥而对妊娠有害, 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等通过负反馈效应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 抑制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 (CTL) 细胞活性, 从而抑制母胎排斥反应, 促进免疫耐受有利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Bennett等[2]研究发现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信使核糖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mRNA) 在早孕绒毛组织中均有中到高水平表达。居中亮等[3]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妊娠女性的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多, Th1型细胞因子分泌减少。2000年Raghupathy等的研究发现妊娠妇女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明显高于反复自然流产者, 而反复自然流产者Th1型细胞因子INF-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由此推测IL-6作为Th2型细胞因子通过在绒毛组织中发挥作用, 从而引起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改变。适量的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助于胚胎早期发育, 还可与有限的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预防宫内感染, 但过高浓度的Th1型细胞因子将抑制胚胎发育导致流产。
3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
人巨细胞病毒 (HCMV) 广泛存在于人群中, 多为隐性感染, 可存在于唾液、血液、尿液、乳液、精液、子宫分泌物中, 通过口腔、生殖道、胎盘、出血等途径转移[4]。正常情况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 病毒激活发生显性感染。妊娠期妇女免疫力下降, 容易导致病毒激活[5,6], 尤其是妊娠早期, 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可以起胎儿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损害而发生流产。宁琳等[7]研究发现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外周血有核细胞HCMV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并且随着HCMVpp65抗原阳性率的升高, 孕妇流产次数增加。外周血有核细胞HCMVpp65抗原检测, 对判断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 早期预防习惯性流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 精子因素对习惯性流产的影响
男性精子构成胚胎基因组成分的一半, 精子遗传异常可影响胚胎继续发育而导致流产。曹晓敏等[8]使用2005年改进的SCD方法,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保持精子尾部的完整, 从而很容易地区分精子与非精子的成分。研究结果证实习惯性流产组DNA完整性相对较差或损伤程度较大。精子损伤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有如下3种: (1) 凋亡; (2) 异常氧化应激; (3) 精子染色质组装缺陷。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正常情况下赖氨酸丰富型组蛋白被鱼精蛋白替代, 这是随后发生去凝缩作用形成精原细胞的必要条件。精子核成熟度直接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和受精后原核的形成及胚胎的发育。精核蛋白分子中一般不含赖氨酸, 而组蛋白和过度蛋白中则有众多赖氨酸。曹晓敏等[8]利用苯胺蓝可与富含赖氨酸的蛋白结合呈蓝色检测精子核的成熟度, 发现习惯性流产组苯胺蓝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习惯性流产组精子核成熟度异常、精子核蛋白转换障碍导致DNA不稳定及受损, 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导致流产。
5 双酚A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
双酚A (BPA) 是一种由苯酚和丙酮合成的雪花状粉样物, 是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主要合成材料, 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而BPA单体通过水、食物等途径使人类有机会密切接触BPA。关于BPA与习惯性流产关系的初步研究曾见于2005年日本的一篇报道[9], 而刘银梅等[1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患者尿液BPA含量中位数为0.10μg/ml,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对照组 (0.03μg/ml) , 且随着BPA水平的增加, 发生习惯性流产的风险也在增加。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发现, 一定剂量的BPA对小鼠精子具有致畸作用[11], 对早期胚胎具有致死和亚致死毒性[12]。可见, 孕前和孕期减少BPA的接触是非常关键的, 如减少塑料容器的使用, 新装修房间短期内不能入住等。
6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是造成胚胎种植率低、复发性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其中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不足所致缺氧造成容受性低下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同[13,14]。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α) 通路是细胞缺氧反应的基本途径, 其分子机制在多种缺氧性疾病中被广泛研究, 多项研究发现, HIF-1α所参与的细胞炎性反应及凋亡是缺氧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15,16]。HIF-1α是缺氧应答的全局性调控因子, 是氧感受家族中的管家转录因子。缺氧环境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随后由活化的核因B上调HIF-1αmRNA表达, 从而调控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 在激发急性炎症反应的同时促进慢性炎症反应的发生[17];在多种缺氧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 缺氧通过造成炎性反应而导致功能异常。多项研究发现, 慢性亚临床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 引起反复着床失败及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8]。徐步芳等[19]的研究发现, 随着缺氧时间延长HIF-1α和蛋白表达均增加, 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 提示子宫内膜缺氧可能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造成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并促进细胞凋亡, 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 从而导致复发性早期流产的发生。
7 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
2000年Pluth等报道母亲在孕期吸烟可使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而2009年张月莲等研究发现, 母亲被动吸烟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在单因素的分析中有显著意义, 提示孕妇吸烟以及被动吸烟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环境因素:过多接触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 (如砷、铅、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 和物理因素 (如放射线、噪声及高温等) 均可引起流产。
总之, 习惯性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 也是早期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习惯性流产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不仅能为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学提供理论依据, 也对患者再次妊娠的治疗起到指导意义。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 还需广大医护工作者坚持不懈的钻研。
摘要: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其病因复杂, 目前比较明确的有遗传因素、解剖畸形、免疫因素、内分泌失调、环境因素等, 有近50%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现将近期国内外关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因素整理如下。
习惯性流产病因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7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39例和乙组38例。甲组患者年龄19~41岁, 平均年龄 (25±2.4) 岁, 病程1.3~5年, 平均病程 (3.2±0.5) 年。流产次数3~8次, 平均4次。怀孕时间21~154d, 平均 (87±2.5) d;乙组患者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 (26±1.8) 岁, 病程1.5~5年, 平均病程 (3.1±0.7) 年。流产次数3~98次, 平均4次。怀孕时间32~167d, 平均 (89±5.1) 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年龄、孕期、流产次数等) 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临床常规对症治疗, 每天给予患者100mg (1粒) 的黄体酮胶丸, 以水喂服。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甲组患者中药治疗, 其药方组成:炙甘草5g, 杜仲15g, 续断15g, 熟地20g, 枸杞15g, 阿胶15g, 菟丝子15g, 白术10g, 党参15g, 黄芪15g, 取300ml煎煮, 取汤汁于早晚各口服一次, 连续用药10d;乙组患者只进行临床常规对症治疗, 连续用药10d。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要禁房事, 减少内诊检查, 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休息等。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以及胎儿情况。
1.3 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 检查无阴道出血, 经超生检查胎儿心率良好;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阴道出血情况改善或无阴道出血, 经超生检查胎儿心率良好;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有胎儿或者胚胎排出体外。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及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以χ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患者治愈20例, 占51.28%, 好转16例, 占41.03%, 无效3例, 占7.69%, 总有效率为92.31%;乙组患者治愈15例, 占39.47%, 好转10例, 占26.31%, 无效12例, 占34.90%, 有效率为65.79%, 甲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习惯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 在中医角度成为“滑胎”, 其发病因素有很多, 常见的有子宫发育异常、先天性子官畸形、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等[1]。而从中医角度讲, 其主要发病原因为人体气血虚弱、肾气不固而导致内热, 从而对胚胎造成损伤, 而这些因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产生的, 因此其治疗原则以“补肾”“补虚”为主, 同时还要进行孕前预防[2]。由于胚胎或者胎儿的排除导致孕妇子宫及阴道扩张太过, 从而导致细菌轻易侵入, 引发输卵管炎或者是子宫内膜炎, 即使胚胎形成也会因为炎症等因素而出现血液循环等问题, 导致胚胎缺氧而出现生长迟缓情况, 这就容易出现新生儿死亡及早产儿情况。因此有效的对习惯性流产治疗不仅可以确保胎儿安全, 同时还可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3]。本次研究中, 笔者所选取的患者的发病因素均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可以分泌天然的孕激素——黄体酮, 这是妇女在妊娠后所必须的孕激素[4]。当卵巢排卵后就会有黄体形成, 而黄体除了能够分泌黄体酮外, 还会分泌雌性激素, 而黄体在妇女受孕后的4~6个月仍会存活, 从而维持妊娠, 因此黄体不全会对妇女生育产生影响, 而黄体酮补充就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5]。因此, 在患者入院后采取对症治疗, 即给予患者黄体酮胶丸治疗, 而甲组的39例患者则加用中药治疗。所用中药中以黄芪、党参及菟丝子为君药, 其中黄芪具有利水消肿、托疮生肌、敛汗固脱及益气固表的作用;党参则可以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的功效, 而菟丝子属于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 具有养肝明目、补肾益精、固胎止泄的作用[6];党参则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造血功能改善微循环等;而白术则可以安胎、健脾、补气;阿胶、枸杞均具有补气血作用, 诸药连用可以起到补益肝肾、保胎安胎的作用。本次研究中, 甲组患者治愈20例, 好转1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31%;乙组患者治愈15例, 好转10例, 无效12例, 有效率为65.79%, 甲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对患者进行黄体酮补充治疗可以减少患者阴道出血量, 改善临床症状, 起到保胎作用, 而与具有补益肝肾、保胎安胎的中药方剂联合使用则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豫萍, 王芳.中西药口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4 (30) :154-156.
[2]程聚玲, 马淑红.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10, 6 (7) :968-970.
[3]陈玉萍.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57例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9 (7) :66-67.
[4]邹学冬, 李乃美, 燕凌云.中西药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3 (9) :1128.
[5]李金善, 王建华, 张春子.中药治疗习惯性流产16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9, 7 (8) :1204-1205.
【习惯性流产病因分析】推荐阅读:
早期习惯性流产09-24
习惯性违章分析与对策06-21
习惯分析10-16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09-02
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12-01
病患消费习惯分析11-02
用户行为习惯分析报告10-22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06-05
习惯性违章人员08-08
老年习惯性便秘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