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

2024-09-02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精选12篇)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 篇1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规程及相关规程,长期反复发生的具有排他性的习惯性作业行为。

EHS通过分析公司4月份至今的事故得出:公司发生事故中,有92%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

产生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大致分五类:

一是麻痹侥幸心理。

分析各类人身事故案例,十有八九是个人思想麻痹、粗心大意所致。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因一时违章行为未造成安全事故,便产生侥幸心理,其实这些人对每一道工序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不是不知,而是图省事,怕麻烦,自觉“艺高胆大”。特别是为了突击完成任务,仓促上阵而不顾安全,时有发生。

二是安全思想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淡薄的人有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本班组或本部门安全生产一直都比较稳定,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缺乏居安思危意识;一种是本单位或本部门安全事故不断,思想上畏难情绪,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认为“安全”是个老大难,怎么做都这样。

三是重“讲”轻“抓”倾向严重。

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对安全的正确理解,认为安全措施是做给领导看的,上边抓得紧,安全措施就做得好,上边一放松,就得过且过。,把安全口号、规章制度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不能很好落实到具体工作和实践中。

四是重“大”轻“小”现象存在。

日常检查中发现,有些部门的负责人,往往只注重抓“大”事项,防“大事故”,而放松和忽视一般性事故的预防和警惕,从而出现职工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强,反违章节思想“滑波”,小事故不断,最后积“小”成“大”,最终将导致大事故的发生!

五是安全监督管理落空。

一方面,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存在不足,造成基层监管有缺位;

另一方面,安全部门与有些部门之间也存在安全认识上差异,致使有些部门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督管理规范。

如何根除习惯性违章,我们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进行综合治理。

一、要强化预防,提高认识。

习惯性违章行为表面看起来简化操作步骤又没有酿成事故,既简单又方便。但“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事故必然出自违章”,这一事故规律表明习惯性违章的最终后果必然是事故。这要求我们认清习惯性违章的本质。认识到安全规程及其相关规程是根据安全生产规律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多约束的、完整的有机安全保证体系。只有严格遵守,对照执行,才能确保平安,否则便有事故危险。

二、要强化教育,浇根固本。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违章作业行为,克服它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可急于求成,追求表面效果,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与之周旋。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达到“警钟长鸣”目的。如:除了公司采取各种类型安全培训教育外,还可以教导员工的亲人上班嘱咐安全,下班过问安全,日常生活提醒安全,让员工真正懂得安全是父母之所愿、妻子之所依、孩子之所盼、家庭之所靠、企业之所系,培养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变被迫的“要我遵章”转入到自觉“我要遵章”的状态中来,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表达的人性化内质注释出来,柔和地灌输给员工,变成乐意接受的观念,达到杜绝违章的目的。

三、要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培训教育是强化人的行为规范性,纠正行为失误的必由之路。美国通用汽车的管理经验表明,培养和增强安全意识和劳动技能,对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因此,培训工作要深入细致,讲求实效,要普及和提高最容易出现习惯性违章的人群,懂得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应急措施等,增强按章办事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完善劳动组织管理,优化生产一线人员配臵。确保其胜任岗位工作需要,实现员工素质达到岗位要求,提高反事故能力,是企业发展和安全的需要。

四、要齐抓共管,强化双基。习惯性违章的特性决定反习惯性违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与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涉及面广,工作复杂,单靠一个部门几个人是反不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反习惯性违章工作是群众性事业。

因此,必须各部门齐抓共管。齐抓共管不是“唱高调”,更不是“大家都管,大家都不管”,齐抓共管是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积极沟通和协调。

五、要强化监督、控制过程。

监督的实质,就是使被监督者不断地修正错误,少犯错误。首先,监督检查不走过场,对违章行为记录在案,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其二,落实公司规章制度不走样,发现现场不安全问题,督促有关部门解决,对出现的不安全情况,及时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六是完善机制、依法履职。

安全管理就是不断查找隐患,制定措施不断完善的过程,组织制定、修订、完善各岗位、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该怎么管、管什么,每一个职工都严格按照每一流程去贯彻执行,明白自己应尽哪些义务、负什么责任;每个岗位、每个作业点、每台设备、每道管线都有人管理;每个流程、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做到“统一、规范、可操作”。

(结束)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 篇2

习惯性违章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对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习以为常的行为。实质上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 对自己和他们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普遍性:习惯性违章存在于各个行业所有工作中, 以及不同工种的所有人群中间, 顽固性:习惯性违章受麻痹大意的心理支配, 并且是一种习惯性动作方式, 是长期不受安全制度约束形成的;

反复性:人们对这种违章行为习以为常, 短期内难以完全纠正;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 存在着不规范、不彻底, 导致检查时安全生产, 检查后继续我行我素;

继承性:发生在老工人身上的违章行为, 将对新员工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老工人不按安全规定的要求违章作业, 会对新员工形成强烈的心里暗示, 自己旺旺也会跟着学、照着做。

从习惯性的表现形式上来看, 主要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 归根结底, 这些都是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 应当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

二、习惯性违章分类及纠正方法

1. 工作场所习惯性违章

在井场不按规定要求, 随意堆放工器具和用料等, 进而影响作业施工或人员疏散。纠正方法, 应依据安全规程要求, 督促并教育职工养成保持作业现场整洁, 工具器材按规定位置摆放的良好习惯。

2. 劳动保护习惯性违章

工作中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或劳保用品质量、型号、功能等不符合规定。例如接触高温物体工作, 不戴防护手套, 不穿专用防护服, 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 或安全帽已经破损, 达不到防护要求等。针对这类违章, 进入施工生产现场前, 严格检查, 如果出现未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的情况, 坚决不准上岗。

3. 设备运行习惯性违章

在钻机、各类泵等设备未完全停止前进行修理、保养等, 或者在不符合使用条件的情况下违规使用设备。要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对违章操作者, 及时纠正, 严肃查处。

4. 高空作业习惯性违章

高空作业一定要系安全带, 同时选择牢固的物体悬挂安全带, 另外, 高空作业时不允许上下抛掷工具及材料, 应采取绳索、吊篮等传递工具或材料。

5. 车辆行驶习惯性违章

一方面是车辆违规行驶, 人、货混装, 另一方面是违章驾驶, 驾驶人驾驶不具有相应资质的车辆, 或车辆交予他人驾驶。同时, 在车未停稳便上、下车, 以及在行驶过程中与驾驶员闲谈等行为, 均属于习惯性违章行为。要严格执行车辆安全驾驶安全规定, 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三、习惯性违章的预防对策

1. 培训是根本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不良习惯积累形成的、极易反复发生的顽固性违章作业行为, 必须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注重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 也要提升职工的安全作业能力, 使安全作业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逐渐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安全认识转变, 最后形成“我能安全”。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根本措施。同时, 提高培训教师和指导教师的现场操作水平和现场指导能力, 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克服传统的务虚倾向, 不能把安全培训当成是走过场, 本着对学员负责, 对公司负责的态度, 积极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2. 重点在基层

习惯性违章的发生地, 就是在工作生产的最前线, 正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而导致出现违章的表现。所以要从基层班组入手, 针对违章的行为进行坚决的制止。对于基层职工, 必须坚持正面引导和教育, 分析利弊, 注重效果, 使职工养成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和规定的良好习惯。

3. 关键是领导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思想, 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 必须仍坚持以安全为主, 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面对生产被动时或效益不好时, 不妥协, 不违章指挥。安全产生的效益基本上是企业的虚拟效益, 常常是出了事故以后才能算出结果, 平日里看不出成绩。只有领导重视了, 才会有人真抓严管, 才能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4. 奖罚是保证

对遵守安全规程、不发生习惯性违章的职工, 实行进行奖励。树立正面典型标杆, 使职工有学习的榜样和目标。对经常发生习惯性违章的职工, 要从严考核, 实行重罚, 绝不姑息, 对其他人员可起到积极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新玉, 浅析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1/04.

[2]景繁荣, 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应对措施[J], 甘肃科技纵横, 2004年4期.

[3]高峰, 付长胜, 白东, 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7年25卷.

[4]刘欢;冯梅芳, 石油企业安全违章分析与反违章管理实践J], 安全, 2011/06。

[5]齐林, 坚决反违章安全在我心[J], 中国石油石化, 2008/07.

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行为分析

一 引言

在我们企业的安全工作中,我们发生的各种事故,几乎都与习惯性违章分不开。那么什么是习惯性违章呢?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因此反“习惯性违章”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

1、麻痹性

有人曾经做过温水煮蛙的实验,把两只青蛙分别放入已经烧开的锅里和一个刚烧温的锅里,放入沸水锅里的青蛙会立即从沸水锅里拼命蹦出来,而放入温水锅里的青蛙,由于水温的适宜,仍然在锅里无动于衷,结果被煮死。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与这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处,违章的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的,就如同温水中青蛙没有被立即煮死一样,“水温”还没有升到使“青蛙”死亡的“沸点”。如果每次习惯性违章都必然导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受到伤害,也许就不会去做“温水之蛙”了。

2、多发性

习惯性违章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紧下颌带这条规定已经讲了多少年,但实际上总有一部分员工有章不循,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戴好安全帽。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劳保用品穿戴规范的重要性,但在每年的安全检查中,至少还是会发现3起以上相关的违章行为。

3、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就把不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代代相传。

4、顽固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三、习惯性违章者的心理特征

1、麻痹心理

某厂的一名女工在立式压机上操作,上模下模行程很慢,通常都认为不会出事故,因行程较慢,即使手碰到上模也来得及抽脱开,但这位女工的手还是被压伤。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一是因模子行程慢产生不会压住手的麻痹思想;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注意模子的下行,注意力转移至压机以外的事物上;三是操作过程中把手抽离模腔。分析其心理过程是:麻痹——不注意——忘记——触觉迟钝。其主要是麻痹心理问题。

2、贪图安逸

在工作中不求上进,缺乏积极性,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差。与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一旦自己独立工作,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3、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普遍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在实际作业现场,以侥幸心理对待安全操作的人,时有所见。

4、自以为是

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相信不良的传统或习惯做法。对未造成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经历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在人前吹嘘,甚至争强好胜,不顾后果地蛮干、胡干。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群众提醒当成“耳边风”,把安监人员的监管视为“找麻烦”。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四、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措施

1、规范安全行为,制定考核依据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反习惯性违章的基本准则。要反习惯性违章,首先得让职工明白哪些行为是违章行为。国家电网公司列举常见违章100条,并要求各科室组织职工找出习惯性违章现象。将找出的习惯性违章现象整理出来,组织员工学习,并纳入安全风险金奖励考核细则中,加大考核力度,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及时劝阻教育,开据违章告知卡并处罚。

2、大力开展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通过查找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作业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其结果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累及他人。我们要针对这些“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使职工具备法治观念,懂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

3、安全生产,领导先行

有效的领导是企业或组织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安全管理的要求来说,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反习惯性违章”要以领导为龙头,从各级领导抓起。

⑴ 从提高各级领导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入手,针对个别领导容易出现的重生产、重效益,忽视安全的不良倾向,进行灌输宣传,使他们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做反“习惯性违章”的带头人。

⑵ 要求各级领导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习惯性违章”实行“四全”(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综合治理,把反“习惯性违章”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

4、班组是主阵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习惯性违章”的主要阵地。根据调查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组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各种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消除造成的,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

5、三种人是重点

⑴ 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他们既是生产经营者,又是管理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人。建立一支好的班组长队伍是班组安全建设的中心环节。班组长敢于抓“习惯性违章”,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个班。

⑵ 特种作业人员。他们都在关键岗位,或者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

⑶ 青年职工。他们多为新工人,往往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好胜心强,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

6、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

和生产操作中重视安全生产,避免出现违章行为,有赖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通过激励措施,引导职工把安全需要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准则。

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篇4

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无票作业,无监护作业,不执行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思想意识、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淡薄是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心存侥幸的思想,违章操作容易酿成事故,然而有些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事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是每次违章作业就一定要出事故,该投机时就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即使有事也不会落在自己身上。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职工进入工作场地后,工作雷厉风行,简单粗暴,认为自己有一定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听别人的劝告,这种思想上的违章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事故就是大事故。明知故犯的思想,有的员工曲解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信奉“胆小不得将军做”、“只要敢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等理念,把违章行为当成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的从业时间较长,现场“违章”工作经验丰富,且在各类安全学习中,安全规程讲得头头是道,只是在行动上却对不上号,明知自己行为违章,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我行我素。因此,一些从业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是这类思想泛滥的“重灾区”。盲目无知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三种人”身上,即临时工、青年工人、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这些人做事急躁,风风火火,且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得不够全面,缺乏经验,安全意识差,对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生产过程中,被发现违章后,往往都不知道自己违章在什么地方。在这种心理影响下造成的违章,以作业性违章较多。

总的来说,上述四种不良思想极易导致习惯性违章,所以生产现场无违章不仅仅是行为上不违章,而且要杜绝思想违章。一旦思想上出现违章苗头,就会通过行为上表现出来。

(二)管理“盲点”导致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

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杜绝违章的最大困难就是习惯性违章具有反复性,为什么习惯性违章现象总是死灰复燃、屡禁不止?原因就是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切中习惯性违章的要害。有些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不高,严重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为长期良好的安全形势不会出问题,松懈了安全教育,以致安全管理层层衰减,层层粗化。有些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不细致的现象,有时迫于人情,对应严格考核的违章行为“一放了之”,甚至导致对习惯性违章视而不见,埋下事故隐患。

如果事前加强对系统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管理到位,监督到位,事故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大减小。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纠正职工有意和无意的违章行为,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长期坚持,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工作现场的安全考核,了解现场安全动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安全管理举措,对习惯性违章起着威慑和震撼作用。

二、习惯性违章的特性

习惯性违章能够长期在施工作业现场蔓延滋生,原因就是它具有顽固性、潜在性、感染性、排他性等特性,这些特性的存在决定了这一危害安全的恶习难以根除。

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支配的,是一种习惯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多发性特点。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不改变,习惯性违章动作不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作,直到行为人受到伤害或者受到处罚时,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习惯性违章具有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例如:工作现场围栏上的“禁止跨越”、“正在作业”等标识视而不见,不以为然,长期违章作业,一旦出了事故才追悔莫及。

习惯性违章具有感染性。一些员工的不良习惯行为,不仅对本人的安全生产有影响,同时对其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如现场习惯性违章搭接试验电源,在很多工作现场屡见不鲜。如果遇见这种现象不及时制止,其他员工很容易效仿,甚至一些新进人员误认为该操作方式正确,也盲目跟着学,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习惯性违章具有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严重的员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去也不遵守,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严重妨碍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严重危急安全生产。

三、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习惯性违章是企业安全生产最险恶的敌人,我们应该针对它的特性制定防范措施。对此,公司主要是从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加强现场安全监管以及提升员工技能等三个方面杜绝违章。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据调查显示,习惯性违章的引起,其实在很大程度是源于人的思想认识和重视与否上,只有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都树立一种安全理念,增强防范事故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事故与你无缘。与此同时,公司适时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题,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的良好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实现安全管理与文化的有效融合,使安全管理在文化中创新,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公司力图营造遵章比违章更容易的环境,从人性化的角度为员工营造主动遵章的环境,让习惯性遵章变得更为容易的问题。

加强现场安全的监管。强化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督工作,是阻止习惯性违章事故发生的一道重要的外界防线。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敢抓敢管,落实领导到位制度,推行安全员走动式管理和工作日记公示制度、安全生产抽查制度和安全生产分析会制度。通过突击抽查真实了解安全生产实况,及时分析总结安全生产规律,重点解决共性问题。

提升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安全生产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而员工的技术素质又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证。只有人的业务技能在控,安全工作才能可控,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该院历来在员工中树立培训是最大福利的观念,注重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突击抽考、演习、竞赛等方式让有关人员真正掌握国家《安全生产法》、公司《安全生产通则》等。

浅谈习惯性违章及对策措施 篇5

习惯性违章是指起初未意识到危险或由于安全心理因素而冒险蛮干,并在以后工作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或是毫无察觉更无改过之意的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一贯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固守旧有的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数据统计,在我市近几年发生的工伤事故中60%至7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习惯性违章”导致的事故就占到人为因素造成事故的80%左右。

一、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1、顽固性

如果对作业人员不良习惯动作不加以干预,习惯性违章 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发生事故。

2、潜在性

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当时事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

3、继承性

从一些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职工身上进行分析,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性违章行为方式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职工身上“学”来的。看到老职工习惯性的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地效仿,而且又用自己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方式去影响下一代职工。

4、排他性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学不进、不遵守或暂时“遵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事后还是“我行我素”。这些人总认为“安全操作规程”可有可无,一直认定自己的习惯性方式“管用”、“有效”,所以他们坚持顽固守旧的不良习惯,不愿意按规程操作。

二、习惯性违章的分类

习惯性违章主要分为习惯性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指挥两类。

1、作业是指违反了作业的方法、程序、范围或条件以及工艺、技术要求等规定的行为,如:使用有故障的设备、恶劣天气高处作业、戴手套抡大锤、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

2、习惯性违章指挥是指单位负责人(或各类管理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制度指挥他人或指挥他人冒险作业的行为,如:明知有危险而强令员工冒险作业的行为;对员工隐满不安全因素,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就安排员工作业的行为等。

三、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

1、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繁琐或机械,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并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

在远离班组、仓库的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贪图一时方便,嫌来回麻烦,往往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操作规程的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逐利心理

企业制定奖勤罚懒制度是为了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追求高效率,以期获得高额工资或奖励。

4、偷懒心理

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历事故处罚制度,个别员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心理,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5、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还有的不按规定在作业前到现场核实设备,自持熟悉现场设备系统图,逞能盲干、盲目操作,往往会出现违章操作,造成事故。

6、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闸刀拉不动等现象,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表现欲望,盲目帮忙,因为不熟悉情况,极容易造成事故。

7、自负心理

当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往往认为是设备出现了故障,就强行将防护装臵打开,冒险进行操作,而不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这样极容易导致事故。

8、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产现场条件较为恶劣,无法严格按有关规程制度执行的情况,此时有些作业人员往往就不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操作。

9、从众心理

看见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干的,也没有出现过问题,于是自己也这样,即看见别人违章违纪没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10、盲从心理

某些企业的培训制度,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师傅教徒弟,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给徒弟,徒弟如果不加辨识,全盘接受,就会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新的传播者,同时极可能成为因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受害者。

11、好奇心理

生产工作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行为者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12、无知心理

有一些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操作技能一知半解,作业时就容易违章操作造成事故。

13、麻痹心理

盲目相信自己的经验,惯性操作;不注意周围环境和条件变化,放松警惕,自以为绝对安全。

14、逆反心理

有个别老师傅自以为有经验,于是明知故犯出现违章作业。如酒后作业和酒后开车导致事故,安全帽不扣好安全扣,使用砂轮机打磨不戴防护眼罩,结果往往是造成自己受伤的悲剧。

习惯性违章行为比偶然性违章行为造成事故的机会更多,概率更大,因而危害更大。

偶然性违章行为只发生在单个个体身上,或个别是段和个别程序上,其原因大多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只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实施有效的监护,基本上可以控制此类行为的出现。

习惯性违章则不然。行为者往往熟知安全规定或规程,清楚其做法可能产生的危害,属于有章不循,明知故犯,常常仗着“艺高人胆大”,按自己认可的方式作业,忽略了安全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这种违章行为的一再出现,会象瘟疫一样,潜移默化地传播开来。人们对这种违章行为见多了,习以为常,很难把它当一回事,渐渐地失去了警惕性。久而久之,影响面大,纠正起来十分困难,如同埋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所以说,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因素。

四、预防习惯性违章所要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工作意识。

2、加强对班组的安全管理,开好班组安全活动会。

3、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

4、提高培训教师和技术骨干的现场操作水平和现场指导能力。

5、推广企业标准化作业管理。

6、定期开展业务比赛,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纠正。

7、严格执行安全考核制度,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处罚力度。

8、发挥安全监督网络作用,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小和尚剃头”和习惯性违章 篇6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东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朋友们!当你因为路口没有车辆而在红灯下穿越马路,你是否想过你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当你驾车在路上抱怨行驶太慢,想超过前面的车辆,你是否想起每年有多少司机因为违章超车而命丧黄泉,当你抱怨规定太多,交警太严,你又是否想过,如果不是这样,这份车轮底下的死亡报告还将带给人们多少的震惊和血腥?朋友们,伊拉克战争历时两年,死亡4万余人,而你们是否发现每年10.9万的车祸死亡人数,是一个比战争还要冷冰冰的无情的数字。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按照规定路线方向行驶,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醉酒驾车,不横穿马路,等等这些非常简单的一切,既是遵守交通规则表现,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因为您不仅保障了自己的出行安全,也是他人生命尊重的表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让我们每一个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和尊重我们彼此的生命,家庭里,让我们的孩子快乐的玩耍,让我们的亲人安全的驾车,让我们的朋友安心的行走,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文明和爱心共同撑起一片生命的晴空。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年轻人在英国交了一个女朋友,结果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分手了,原因是:年轻人过马路时闯了红灯,英国姑娘吃惊得说,“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违法的事你不敢做?”.回国后小伙子又结交了一位中国姑娘,结果小伙子却因为过马路没有闯红灯分手了,中国姑娘评价小伙子说: 一个连红灯都不敢闯的人,能有什么大出息?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笑话,但是下面我想先请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健康的身躯和聪明的大脑和汽车相比哪个贵重?大家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当然聪明的大脑和健康的身躯珍贵,这个3岁的都知道。”但是我想再问的就是,为什么总有人无视交通法规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的在马路上和交通事故捉迷藏呢?试想:如果粗糙沉重的黑橡胶车轮,从你的皮肤上碾过,从你健康的身躯上碾过,再聪明的大脑又有什么用处呢?大家一定会说:生命是宝贵的,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和车祸开玩笑呢?可是,你是否亲睹过一场车祸,你是否亲睹过一个鲜活的生命活生生的从你眼前消失?你是否经历过一个美满的家庭在一天之内就在你的生活中永远消失?你如果看过,经历过,你就会意识到,生命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宝贵,还要脆弱~。

人的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都遵循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这些规律自然而然地为人类和社会所逐步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行为。驾驶习惯就是机动驾驶人在长时间的驾驶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驾驶行为或驾驶倾向。驾驶行为的累积就形成了驾驶习惯。

一、不良驾驶习惯的主要表现

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属于机动车驾驶人不良的行车习惯发生事故所占的比例较大,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不重视养成出车前“三准备”(指身体、技术、思想)的习惯。诸如体力、精力不充沛,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与该次行车应注意的事项,不善进入“驾驶角色”。

(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越线超车、钻来钻去;占道、逆向行驶、不循规让行等等,即以自我的需要为前提。这种状况反映出有些机动车驾驶人缺乏责任心与法制观念,与其人格气质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关。

(三)粗心大意的习惯。观察道路、行人和环境因素不细致,判断情况不准确,从而导致看错或未能看清路面宽窄、道路标志、信号转换、车辆和行人的真正动态,即满足于“大概”。

(四)凡事凭估计的习惯。没有养成确实掌握各种运动要素的习惯,常以主观愿望或侥幸心理驾驶车辆,如车速控制、跟车、会车、超车、转弯等,凭自己的感觉或片面的经验,缺乏人、车、环境都在运动变化的概念和应采取的相应安全操作的措施,驾驶规范意识薄弱。

(五)行车图快、遇事急躁的习惯。为图省事跑过线、走捷径;不愿多想已方与彼方不同的处境与困难,缺乏“主动避让”的精神;凭自己的直觉,因而经不起意外事件的“刺激”,易冲动急躁。

(六)容易分心的习惯。如爱聊天,爱回味那些让自己沾沾自喜或耿耿于怀的生活事件,容易被一些与驾驶信息无关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心神分散,注意力难于集中等。以上所列的六种不良行车习惯,是对安全驾驶具有严重影响的不良习惯。

炎热夏季,人、车、路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事故多发的季节,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切勿疲劳驾驶

夏日温度高,体力消耗大,尤其是中午,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感到困倦,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确保行车安全。

切忌穿拖鞋

夏日里女性朋友喜欢穿拖鞋,既好看,又方便凉快。有的甚至穿着拖鞋开车。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不宜长时间开空调

一般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呆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而且记忆力也会减退。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车内氧气急剧减少。建议开车人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不宜戴墨镜

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会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的判断。研究表明,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谨防自燃

每年夏天都会发生汽车自燃事故。所以一定要检查一下车辆的高、低压线路是否短路或老化,插头是否松动,蓄电池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油路是否有漏油也是关键。另外,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也应该及时清理。

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况要周详;

马达一响想一想,集中精力别乱想;

起步之前想一想,观察清楚再前往;

自行车前想一想,中速行驶莫着忙;

要过道口想一想,莫闯红灯勤了望;

遇到障碍想一想,提前处理别惊慌;

转弯之前想一想,需防左右有车辆;

会车之前想一想,先慢后停多礼让;

超车之前想一想,没有把握别勉强;

倒车之前想一想,注意行人和路障;

夜间行车想一想,仪表车灯亮不亮;

通过城镇想一想,减速鸣号切莫望;

雨雾天气想一想,防滑要把车速降;

长途行车想一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停车之前想一想,选择地点要适当。

小安解图:

雨天视野不好,若遇到道路堵车,司机往往着急,所以雨天对司机来说是易发生事故的行车环境。

注意事项:

• 湿路面切忌“急行”。

• 注意路边的自行车、行人。

• 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车距。

• 不要快速操作方向盘。

小安解图:

通常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白天的3倍,因为夜间的能见度比白天至少低一半,所以夜间行车的危险性也比白天大得多。

注意事项:

• 天黑应打开车灯。

• 应比白天更加注意限速行驶。

• 注意不要直视对面车灯。

• 注意道路中线和右侧的行人。

• 不在无路灯的路上停车。

• 深夜的十字路口危险情况多。

• 保持足够的车距。

• 一般情况下,车内不要开灯。

小安解图:

由于雾的浓淡不均,会造成视觉错误,驾驶员对距离和车速的判断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容易发生与前车相撞事故。

注意事项:

• 检查、擦净挡风玻璃、灯具、后视镜和车窗。

• 减速慢行,保持安全的行车距离。

• 利用喇叭与其他车辆交换信息,并有效地使用车前灯、雾灯、车后灯。• 路面湿滑,停车时要提前平稳制动。

反习惯性违章应重点落实四项措施 篇7

笔者调查发现, 许多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复杂、疑难的操作中, 而是在简单、重复的操作中所犯的“低级错误”。习惯性违章就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催化剂”, 90%以上的安全事故, 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造成的。

笔者认为, 要想抓住基层反违章重点, 必须从基层人员教育管理入手, 严格落实四项措施, 超前防范各类违章苗头, 确保基层作业现场无违章。

一是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密切联系员工思想实际, 教育引导员工明确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让大家真正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 明白反习惯性违章活动是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是加强事故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定, 对一些事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 增强员工对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的认识, 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三是加强闭环考核管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企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实施细则, 实行闭环管理, 切实加强过程跟踪和结果考核。使大家养成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

四是注重人文关怀。领导要多关心员工, 适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 把握他们思想情绪、身体健康状态。同时, 与因违章而受到处罚的员工交心、谈心, 减少他们的思想负担和逆反心理, 帮助他们摒弃错误做法和不良习惯, 从而实现安全作业无违章的目的。

浅析习惯性违章 篇8

[关键词] 习惯性 违章 危害 对策

引言

一、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际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或没有认识、或随心所欲,但都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总之,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仅有关资料上明文列举的就达206种之多,现按照违章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1、习惯性违章操作。即那些在操作中沿袭不良的传统习惯做法,违反安全规程规定的操作技术或操作程序的行为。

2、习惯性违章作业。即违反安全规程,按照不良的传统习惯,随心所欲地进行生产或施工活动。

3、习惯性违章指挥。即负责人在指挥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要求,按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指挥的行为。

二、习惯性违章的基本特点

习惯性违章有许多特点,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4点:

1、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定势支配的,并且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往往不易纠正。

2、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而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由于人们看得多了,习以为常,所以根本没把它当回事,“身在险中不知险”,容易使人对违章现象丧失警惕性;

3、传染性:据对现有一些职工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分析,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行为方式”,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而是从老职工身上“学来”的,看到老职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的仿效,而且又用自己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去影响新的职工。以至于这些不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如不彻底根除,必然导致一脉相传,代代如此。

4、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的工人,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不遵守,总以为自己的习惯性方式“最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严重地妨碍安全规程的贯彻执行。

综上所述,习惯性违章与事故之间已经构成了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习惯性违章是造成事故的一大根源,一些事故是习惯性违章的必然结果。由于习惯性违章的存在造成了某些单位一些类同事故的重复出现,事故成因几乎也大同小异。所以说习惯性违章危害极大,既有害于国家和企业,也有害于职工个人和家庭,因此一定要对习惯性违章疾恶如仇,一经发现,就必须坚决纠正。

三、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从总体上分析,习惯性违章的形成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原因。

1、历史原因:可追溯到50年代末期,特别是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违章违纪现象滋生蔓延,很多已成为不良的习惯性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了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创造了安全生产的有利条件,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人把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甚至以为“执行不执行无所谓”,仍然坚持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良习惯做法。

2、社会原因:一些职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产生习惯性违章的一个因素。同时具体的习惯性违章的做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前所述,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之所以在几代人身上反复出现,正是上行下效或师授徒仿的结果。

3、心理原因:旧技能的干扰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从新中国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工业发展很快,新的生产工具和工作方式不断地更新。然而有些工人习惯了以前的做法,总觉得新做法不如以前的做法得心应手。因为这些老做法经过长期的劳作已操作自如,从信息输入、判断到输出的全过程已渗透入脑以达四肢,因而要掌握新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就必须排除老做法和老流程的干扰,而在这新旧交替过程中,很容易使人离开新的轨道而步入旧辙,即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麻痹大意、侥幸心理、自以为是、求快图省事等是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因素。

总之,形成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十分复杂,某一种具体的习惯性违章行为,都有其特殊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弄清习惯性违章的症结所在。

四、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

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不仅在于引起事故后对人 安全及设备造成的直接伤害,更严重的危害性在于给 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与间接危害。操作者会因大部分习惯性违章没有直接后果或没有明显后果而存侥幸心理,管理者会因此而放松管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习惯性违章后果的潜在性不仅会给本企业带来后患,甚至给相关企业带来灾难。比如安装时的习惯性违章可能会与日后维修时的习惯性违章巧合成事故,维修时的习惯性违章又可能与运行时的习惯性违章巧合成事故,所以只要有习惯性违章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五、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1、营造安全氛围

我们每一个员工都属于一个集体,我们深受集体的影响,营造一个遵章守纪的集体,每一员工在工作中也会自觉自律。首先树立安全理念,班组利用每周三的安全生产站班会,总结上周安全生产情况,表扬先进,突出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再者利用公司、项目的宣传、评比活动之际,加快自身班组建设,如项目开展安全征文活动,组织作业人员讨论心得,集思广益,汇总成材料。

2、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利剑,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敢抓敢管,落实领导到位制度,推行安全员走动式管理和工作日记公示制度、安全生产抽查制度和安全生产分析会制度。通过突击抽查真实了解安全生产实况,及时分析总结安全生产规律,重点解决共性问题。对现场的违章行为饿死采取警告、通报、处罚等措施。

3、提高施工人员业务技能

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项培训,充分利用站班会时间学习相关法规,请安全部门主管、工区领导或技术员到班组讲课,如:《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专业技术等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

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篇9

现代安全管理 理论认为:人的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影响的:

一是: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认为行为者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2)取巧心理

取巧心理或称惰性心理、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a.干活图省事,嫌麻烦。b.节省时间,得过且过。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和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逐利心理

企业制定奖勤罚懒制度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4)偷懒心理

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厉事故责任处罚制度,个别职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班,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反正操作中正班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不仅少事少责任而且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何乐而不为呢?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心理,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就是人常说的“技高人胆大”,往往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分析违章者的违章心理有以下几种情况。(1)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还有部分作业人员

自持技术高人一等,按规定作业前应到现场核实设备,但是自持自己熟悉现场设备系统图,逞能蛮干,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或误调度,造成事故。

(2)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帮忙者往往障于情面或表现欲望,但是在不了解设备情况下,如果盲目帮忙去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3)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如果严格按有关规程制度执行确实有困难,我们的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往往冒险去工作。

(4)自负心理

当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基于对生产设备可靠性不信任的条件下,往往一味认为是设备出现故障,而不是停止操作或工作,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自以为是,认定是生产设备存在问题,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冒险进行操作。

三是:文化场对个体的影响。任何违章行为者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存在,都是与集体或班组紧密相联的,这种外界因素对行为者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巨大的。认为行为者

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从众心理

当一个班组的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或者看见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干的,没有出现过问题,自己这样做也应没有问题,于是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这样就会对班组其他同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看见别人能违章违纪没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2)盲从心理

一般都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然而徒弟如果不加辩识,全盘接受,不仅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播者,同时极可能成为因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受害者。

(3)好奇心理

生产工作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严格讲是一种求知欲望),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行为者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对违章人员的心理进行分析,认为人员违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为者的内因,即违章者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行为者之所以违章在于行为者过高的看重行为后果的价值,又过低的估计自己失败的可能性,形成了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最后走上冒险违章违纪的道路。但是每次违章违

习惯性违章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10

当前,我们从许多生产事故中可以分析出,导致习惯性违章的心理现象主要有以下诸种:

一、求快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生产中往往一味追求数量或进度,因而忽视了安全技术和措施,快中出乱,终酿大祸。

二、冒险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生产中明知有些做法违反安全生产制度,但由于惰性发作,怕采取安全措施太麻烦,企图侥幸过关,因而往往凑合着干,冒险闯关,也终酿大祸。

三、逞能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往往个人英雄主义严重,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况下,别人不敢干,他敢,不懂装懂,死要面子,唯信自己,以示能干,最终害己又害人。

四、麻痹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安全意识淡薄,或仅停留在口头上重视,到实际工作时粗心疏忽,或任意减少安全工作程序,最终“大意失荆州”,酿成事故。

五、盲目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不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甚至一无所知,故工作时在安全生产方面犹如瞎子摸象,盲目进行,事故与其常相伴。

六、守旧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工作中对一些传统的错误做法念念不忘,总认为以前都这样过来的,不会错,因而与安全生产的新制度、新技术、新措施格格不入,终因抱残守旧,成为经验主义的牺牲品。

七、依赖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工作作风懒散,对工作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不积极实施,总依赖别人创造条件,自己则坐享其成,大大降低了自我防范能力,因而

也往往逃脱不了事故的“照顾”。

八、抗拒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工作主观性强,听不得反面意见。特别是在违章作业时受到批评或惩罚后,心中耿耿于怀,与正确意见背道而驰,你要我这样干,我偏要那样干,最终抗拒出恶果。

九、迁就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在对待违章作业现象时胆小怕事,明知别人违章,但碍于各种各样的面子,当自己的正确意见遭抵制后,不敢坚持到底,最后往往在迁就中眼睁睁地看着事故的发生。

十、无关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个人主义严重,平时工作中,对一些违章作业现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哲学,对同志漠不关心,只求自己明哲保身,使一些本来可以杜绝的事故苗子恶性膨胀,最终害了别人甚至也害了自己。

十一、散漫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劳动纪律散漫,上班嘻笑打闹,满不在乎,甚至脱岗串岗,危险区域乱跑乱跳,往往出事故于一瞬间。

十二、爱美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偏爱打扮,刻意追求漂亮,甚至在工作期间,为保持美丽、潇洒,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不用其它防护用品,自己解除了各种“防线”,最终被事故侵害。

十三、好奇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生性好奇多动,社会责任性差,对一些不是自己操作的机器设备乱摸乱动,不懂装懂引起误操作,造成机毁人亡。

十四、麻木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身居要位者多,平时对安全工作不关心、不重视,或是“讲讲重要,做做次要,忙了不要”。特别是为了赶进度,上产量,明知有些做法非常危险,却仍违章指挥,强行作业,对职工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往往使职工成为其牺牲品。

十五、疲劳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主要是由于某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引起思虑过度、情绪不稳、心烦意乱,以及由于生理疲劳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动作准确性下降和感知灵敏度下降,事故极易乘虚而入。

十六、炫耀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身居要位者多,平时进出生产现场,往往西装革履,不规范的着装显得与众不同;有的人稍经培训,便驾车乱跑;更有甚者,无证驾驶公车潇洒,视生命为儿戏,往往酿成事故,这些都是炫耀心理在作怪。

十七、趋利心理。

这个问题领导、群众中都有存在。有的领导片面追求利润,舍不得安全投入;有的职工单纯追求超额奖,将安全放在次要位置,这方面原因造成的事故也很多。

十八、应付心理。

这个问题也在多层次存在,有的职工平时不注重安全,领导来检查时应付一下;有的单位也一样,上级来检查时搞突击,应付了事,使得安全基础岌岌可危。

十九、盲从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平时工作不动脑筋,在安全上,不从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而是人云亦云,懒惰盲从,结果也会糊里糊涂中出错。

二十、图便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有时在工作中因要完成的任务不大,就贪图方便,而不采取安全措施,结果往往会贪小失大,酿成事故。

二十一、慌张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有的是工作经验不足,遇事就紧张;有的是有私心,为图一己之利而擅自动用公家设备、车辆,过程中又怕领导、同事知道,往往心理慌张、匆忙行事,慌张出错。

二十二、隐瞒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往往在出小事故时隐瞒不报,错过厂吸取教训的机会,最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更大地伤害了自己、他人和集体。

上述各种形式的心理现象,是在安全生产问题上的各种习惯性违章的动态反映。那么,这些心理现象与生产事故的关系怎样呢?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划分为三

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和知觉,记忆和思维。感觉和知觉是简单的、初级的认识过程;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思维则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又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态度或体验,如满意、喜欢、厌恶、愤怒等,这些主观的心理体验属于情感(情绪)过程。人在与周围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时,还会对客观事故进行处理和改造而想办法,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这种为努力实现某种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习惯性违章上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都和这三个过程密切相关。如上述心理现象的产生,首先都是一个认识问题,这些人都没有意识到遵章生产的重要性,总认为规章制度是管、卡、压,是搞烦琐管理,而没有认识到一旦出事故,会给自己、别人、家庭、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悲痛和损失。同样,由于有上述心理现象的人没解决认识问题,得到了一种错误的思维结果,在其作用下,往往在生产中也处处表现出种种错误的情感过程,绘事故的产生添加了大量的“活性剂”。正由于错误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导向,也决定必然产生错误的意志过程,使主观与客观背道而驰,最终演出了幕幕人间悲剧。那么如何才能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消除认识、情感和意志这三个过程中错误的产生呢?这个问题要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教育和管理才能解决。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企业管理者神圣的职责。当前,尤其应着重针对习惯性违章生产中出现的种种心理现象,在劳动保护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解决认识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过程,就没有正确的情感和意志过程。认识问题,企业各级人员都要解决,都要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贯彻到行动上,绝不能“说说激动,听听感动,做做不动”。当前,需要重点加强宣传教育的一点是,我们在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通过宣传让全体职工都认识到“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要使大家都明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条条都是血与泪写成的,是职工生产中的“护身符”。因此,在执行上一定要牢固树立“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的思想,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其次,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艺术性安全教育。这里讲的艺术性教育是针对枯燥性教育而言的。不可否认,我们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常会出现打瞌睡的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受教育者抱着“非听不可”的义务感来接受教育的,义务感时间过长会使人疲劳;另一点是有的教育者所讲的内容枯燥,空洞无味,大话套话,没有魅力,象催眠曲一样,使受教育者没有兴趣,容易产生精神疲劳。上述原因便会诱发人的自我防卫的生理现象──打瞌睡,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有的职工在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中出现误区,某种意义上讲与我们某些枯燥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安全部门要努力开展内容丰富,真挚感人,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艺术性安全教育,能大大提高职工的学习兴趣。这不但能增强全员自身的防护意识,而且还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学会消除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本领,从而减少乃至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

第三,要加强对劳动心理学的学习研究,积极开展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人、物、环境是现代管理的三要素,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是构成这三要素的三种关系,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研究人的劳动心理,对激励人的积极性,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群体绩效有着重大意义。俗话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环境现实时,由于不同的体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现象和抱着不同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加强劳动心理学的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心理咨询,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有的放矢地或激励,或疏导,把职工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以促进安全生产。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则是可以被认识的,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也一样,只要我们认真地去重视它、研究它,就一定能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利用,相信这一影响生产安全的“顽症”一定会减少,乃至最后得到根治。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和倾向,其本身具有广泛性、重复性、盲目性、隐蔽性和长期性。正因为如此,在生产中,当人们具有这种行为时,就直接构成了不安全的要素之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和措施 篇11

企业安全目标的最终落实层是在班组,各种设备事故、人身事故的发生均与班组人员有关。因此,班组作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应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而这第一道防线,就应该从遏制员工的习惯性违章抓起。

要遏制习惯性违章,企业务必先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管理执行能力,把“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融合到实际工作当中,印刻在员工的心目中,使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成为班组每一位员工的一种守则、一种信念和一种力量,从而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对待并做好每一项工作。

要遏制习惯性违章,基层班组就要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力度,使他们充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养成按章操作、规范操作的好习惯;还要经常利用典型案例,集体开展分析和讨论,使全体员工做到“安全”二字心中留,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化。

要遏制习惯性违章,基层班组就要在安全管理日常活动中,大力培养员工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并做到有效落实。与此同时,还要抓好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的过程管理。工作前要认真分清职责权限,理清工作范围与安全措施,制定工作标准,指定工作任务。同时认真预测工作环境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工作是否会出现问题、人员对此项工作的承受能力是否符合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或调整。在工作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工作规程制度办事,不越“雷池”半步。对违章操作人员,做到违章必止,违章必处,不顾人情不讲面子。工作后,要认真总结,将好的工作方法加以归纳、收集,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克服。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篇12

习惯性违章是指操作员工在生产、工作中习以为常的,违反安全规定、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其具有以下特点:(1)顽固性。(2)继承性。(3)排它性。

2 习惯性违章心理状态的调查

2009年,某权威机构通过对石油企业、电力企业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近1000个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事故中95%由于违章违制而发生,其中78%又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纠正习惯性违章,势在必行。为调查基层一线操作员工的客观真实情况,对其中出现事故的66名员工作为调查样本,客观对习惯性违章的进行调查分析。

员工在思想上的认识导致的习惯性违章,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心存侥幸的思想、急功近利的思想、明知故犯的思想、盲目无知的思想。这四种思想在员工中普遍存在,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行为。

2.1 心存侥幸的思想。

违章操作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某些员工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生产工作中事事处处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并不是每次违章的行为都可以导致事故,能投机就投机,该取巧就取巧,即便是有事故发生也不可能落在自己的头上。从调查数据表明,有14%(9人)的员工认为此类思想在习惯性违章中最为突出,而且自己在生产工作中也抱有这样的思想。

2.2 急功近利的思想。

一些年龄较大的操作员工,不按正规的生产流程进行操作,凭经验操作,很少听取旁人的劝告。在调查中,认为有此类思想的占总人数的30%(20人),且均属于年龄偏大,有较强生产业务技能的老员工。

2.3 明知故犯的思想。

调查中认为有此类思想的占总人数的44%(29人),占调查样本的大多数。这类员工曲解了“不怕苦、不怕死”的石油精神,信奉“胆小不得将军做”,自以为是的心理作怪,争强好胜,蛮干胡干,不顾后果。

2.4 盲目无知的思想。

调查中发现某些员工还存在对安全操作盲目无知的现象,这类人员占总人数的12%(8人)。这种思想主要反应在工作时间较短、年龄偏小的人员身上。

3 习惯性违章发生时机的调查

3.1 由于安全管理松懈,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在执行、考核、监督

上都不够认真严肃,安全培训流于形式,造成员工安全思想松懈,操作随意性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违章行为导致事故,认为此类的员工占26%(17人)。

3.2 夜间和节假日操作期间往往对各种程序“习惯性忽略”,因

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员工安全思想放松,人的体力、精力下降,对事故的预防、警惕性都有所放松,此类员工占14%(9人)。

3.3 工作结束和临近下班的时候是人心最涣散的时候,这个时候

的人都想着下班后去做什么事情,心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对手里的工作放松了注意力,遇到问题时甚至会急于求成省略工序忙中出错;或者怕麻烦简略操作步骤急于收尾工作,此类员工占32%(21人)。

3.4 调查数据表明,员工在单独操作中发生习惯性违章的几率

很大,究其原因在于单独操作时,员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在思想上存在大意和侥幸心理,在谈话中发现员工说出:“反正领导也不在,违章也不会被发现。”此类员工占28%(19人)。

4 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4.1 建立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我大队负责全厂油、水井方案设计,组织实施作业井和措施井施工验收;油水井作业一般工序和机采井措施井现场监督;钻井、射孔重点工序监督;压裂、堵水现场监督等工作。针对这些工作的特点,各岗位有针对性的开展操作规程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熟悉钻井、固井、井控等工艺技术,了解录井、测井、测试等相关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每名上井员工必须填写《大庆油田公司油水井大修质量跟踪监督卡》、《注水井作业质量跟踪监督卡》、《第六采油厂生产井质量监督检查记录》、《新井射孔现场施工监督情况记录表》依照这些监督卡和记录表,逐一对照检查,避免习惯性违章的出现。

4.2 班组设立劳动保护检查员。

针对工作中容易出现习惯性违章的事情,我大队在每个班组里聘任一名员工为劳动保护检查员,劳动保护检查员的职权是协助组长落实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企事业的规章制度;督促和协助组长对本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技能。在劳动保护员的监督下,杜绝了班组在工作中的“三违”现象,认真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关于安全工作的“六条”禁令,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今后的安全工作打下好的局面努力工作。

4.3 防范习惯性违章的措施。根据对习惯性违章调查,对待我大队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认为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年轻员工进厂初期,选择生产操作习惯好,工作认真谨慎的老员工,老师傅进行带徒,预防年轻员工在工作初期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第二,将我厂现有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总结成书,下发给所有员工并认真组织学习,让员工清楚地明白自己现在的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第三,继续加强对员工安全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能彻底弄清操作规程、安全规定中每条的由来、目的,使员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进而做到自觉地遵章办事。第四,加强反习惯性违章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设立“连带责任”追究制,大家一起工作,安全也必须一起管,对碍于情面或不想得罪人,发现违章行为不制止不举报的,将受到与违章者同样的出发,使员工在自律和他律的双层监督下最大程度上减少违章行为。

上一篇:机电工程系团总支2013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