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人员

2024-08-08

习惯性违章人员(共9篇)

习惯性违章人员 篇1

引言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头等大事, 是全面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指标, “生命高于一切, 一切服从安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理念, 生产现场存在的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从近年来多起大量事故案例的分析表明, 绝大多数事故都是职工的习惯性违章和现场存在的隐患而造成的, 那么如何才能针对性抓好对现场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安全管理帮教, 控制违章, 消除隐患, 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 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提升安全执行力, 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对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安全思想帮教上探索和实践最为重要。

1 立足实际, 探索分析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六种思想心理”, 从而确定帮教对象

人的思想支配行为, 行为产生于习惯, 习惯能形成性格, 性格则决定命运, 可见, 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安全命运如何, 与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特别是习惯性违章有着很大关系, 习惯性违章是引发事故的根源, 也是培养员工良好行为的难点, 因此, 要抓好对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帮教管理, 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就成为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企业基层的一个生产单位, 由于其工作性质点多、面广、战线长, 停送电作业、检修作业、起吊作业多且零散作业多而杂, 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 提高人的素质, 因人施教, 因事旋教, 因时施教, 正确引导, 重点抓好对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帮教管理, 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就显得尤为关键。要想使众多岗位上作业的职工思想行为统一到“岗标”规程措施上, 揣摩职工心理所想、所思, 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心理状态, 做好对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安全帮教就显得至关重要, 也是提升安全执行力的关键。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 摸索梳理出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六种思想心理”的习惯性违章人员。1) 侥幸心理: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一些职工由于偶然原因违章作业却没有造成事故, 而后就心存侥幸频繁违章。2) 麻痹心理:这部分职工在工作中对安全满不在乎, 对于脱岗、窜岗等违章行为习以为常, 已成为习惯, 只求完成当班任务到点下班。3) 自信心理:就是自以为在单位干的时间长、经验多, 根本就没有查处过或出过什么事故, 故而信心十足, 对于“岗标”规章制度置若罔闻。4) 逆反心理:就是有的职工对于领导在安全会、班前会上天天讲安全, 念“安全经”的做法感到厌烦, 耳朵也听出了茧, 安全思想责任意识差, 而导致逆反心理。5) 凑乎心理:就是可能家里有事或有病有困难上班不正常的人, 有的为了早下班去办事, 工作上马虎, 图省事, 思想上分心, 不按章作业, 只求一个班凑凑乎乎过去的将就思想。6) 满足心理:认为安全生产周期较长, 设备又是集中控制, 无须动脑筋, 不会出什么事, 消极地对待安全工作。对于以上“六种思想心理”因素的习惯性违章人员, 除了开展“一帮一”式安全思想教育重点帮教、多提醒、多叮嘱、多督促之外, 要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和行政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作用、帮困服务作用, 针对性耐心疏导, 想方设法消除员工的思想隐患, 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同时, 还要依靠经常习惯性违章人员的行政领导和所在班组的班组长、老工人的“盯紧”、“靠上”的帮教作用, 以此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和安全责任意识。围绕“六种思想心理”的习惯性违章人员, 作为基层的支部书记、行政领导、班组长要充分发挥“一岗两责”的作用, 认真按“六必访、六必谈”的要求, 针对性展开原因分析, 从中确定重点帮教对象, 建立起习惯性违章人员的档案, 并采取措施, 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管理、专人帮教、行之有效, 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把握准了帮教对象, 为他们在以后的帮教过程中看到事故和习惯性违章的后果, 举一反三, 吸取教训收到预期的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采取“五种安全思想帮教方法”, 形成“五种安全理念”, 因人施教, 正确引导

“五种安全思想帮教法”简单而言就是:以人为本, 察言观色, 善于摸索, 注重细节, 分析原因, 对症下药, 正确引导, 务求实效, 提升安全执行力。

1) 循序渐进法。就是要根据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 接受能力等情况, 要充分发挥支部书记、行政领导、班组长的“盯紧”、“靠上”的帮教作用, 搞好安全理念宣贯, 营造安全氛围, 增强吸引力, 提高感染力, 使员工在循序渐进中受到安全教育, 按照一定步骤逐渐引深, 真正将按章作业的责任意识渗透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安全意识, 让他们逐步减少习惯性违章, 直至杜绝违章, 让安全思想帮教服从服务于安全工作, 构建起“大安全”格局。

2) 察言观色预测法。即主要采取“三看一找” (班前看状态, 班中看干劲, 班后看效果, 查找现场习惯性违章的原因) 方法, 通过察言观色, 了解习惯性违章人员的日常行为和表现, 超前预测员工的心理活动, 对于在思想上有麻痹心理的人, 采取个别谈心找原因, 直到本人在工作中马虎、消极对待安全生产情绪消除为止。作为支部书记和行政领导等人员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超前预测本领, 从而做到教育在前, 超前防范, 有的放失, 防患于未然。

3) 建立信息反馈法。通过建立党团员、网岗员、班组长三个层次的职工思想信息交流互动平台的方法, 及时将发现搜集到职工所想所关注的兴趣点、问题点, 经过党 (团) 支部、行政领导、班组长、老工人, 职工代表的动态分析、梳理, 能靠内部力量消化解决的就及时针对性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对基层解决确有难度, 则随时向上级相关部门反馈, 并分别采取“一帮一”、集中教育、沟通交流、谈心走访等不同形式开展安全思想帮教, 疏通员工思想, 消除职工所忧, 化解员工的矛盾, 从而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下愉愉快快上班, 安安全全回家, 全力推动安全文明和谐企业建设的步伐。

4) 扬长避短激励法。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即使是经常习惯性违章的员工, 也终有其身上的“闪光点”, 所以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在褒扬他们的长处时, 一定要讲清不足将可能造成的危害, 同时要通过安全上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 抓住“教机”,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使安全理念和规章制度入脑入心, 恰到好处地将正确的安全思想引导为习惯性违章人员的行为自觉, 从而用安全生产典型, 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去激励他们改进不足, 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5) 关心员工排忧法。要做到“六必访、六必谈”, 结合基层单位而言, 重点就是将“五位一体工作法”在基层最核心、最有效的谈访工作做好, 谈访工作做好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通过不同渠道或方式了解员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针对性及时做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 或家访或谈心、看望等朴素的方法, 竭力解决员工的生活难题, 以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强劲原动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遵章守纪, 按章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

“五种安全思想工作法”的扎实开展, 较好地培养出了员工良好的安全思维习惯, 让职工在日常的生产、检修中都能够按规程、措施、标准正确思维、正确操作, 形成“五种安全理念” (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安全思想理念;在什么岗, 就尽什么责的安全责任理念;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的安全追求理念;向人的素质要安全, 向工作质量要安全, 向安全投入要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是政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形象、安全是幸福、安全是一切工作最优环境的安全价值理念) , 并使之起到内化思想, 外化行为的作用, 起到有效引导、警示、规范、塑造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的目的, 有效地提高了现场的安全执行力, 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有效的安全思想教育, 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为基础, 以健康的心理为支柱, 以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为依托, 立足岗位, 狠反习惯性违章、反事故、堵漏洞, 严格执行“岗标”规程, 认真剖析习惯性违章人员的思想动态, 正确处理好他们在思想在存在的问题, 强化安全思想心理整治, 促进安全思想帮教工作的扎实开展, 形成良好的安全思维习惯、安全行为规范, 实现岗位安全绩效最大化, 从而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又好又快和谐发展铺平道路。

习惯性违章人员 篇2

我们知道,一个人最难克服的困难就是改正自己的习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不无道理。大家都在为改造自己的不良习惯做着不懈的努力,现在我们的工作现场的安全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习惯性违章还是没有完全杜绝,这些违章具有普遍性和习惯性,是沿袭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的行为,往往被人疏忽,然而忽视过后得来却是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因此,杜绝习惯性违章刻不容缓。

如何消除我们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从“头”做起:所谓“头”就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及自身的安全意识是开工前安全事项的交代。其次是从“中”抓起:所谓“中”就是领导在工作现场的检查指导,是在工作中大家相互关心的意识和落实“三不伤害”的程度,是工作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称职。最后是“收尾”:就是在工作结束后对本次工作的安全总结和防范措施,以上这些措施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我们能把这三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那我们的安全局面将会呈现一个良好的势头。

“四字”治理习惯性违章 篇3

笔者曾询问过很多习惯性违章人员的违章原因, 他们的回答竟是如此一致——“这次是我倒霉, 被你当场看见!”习惯性违章人员在作出某个行为时, 都认为自身的行为不会导致事故, 会有“反正现场有那么多人, 安全员不可能看得到我”的心理。安全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与大象能温顺的被绳子拴住, 以及温水煮蛙的道理一样。

习惯是把双刃剑, 一个好习惯能受用一生, 一个坏习惯则遗祸无穷。如何培养好习惯, 避免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呢?笔者给出4字建议, 即“严、细、狠、实”。

“严”严于律人, 必先严于律己。作为安全管理人员, 自身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夯实安全基础, 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破坏管理制度只在一念之间, 安全管理人员有时碍于面子, 面对作业人员违章时会选择沉默, 然而这种沉默已在无形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所以, 既要严于律己, 也要严于律人。

“细”细节决定成败, 每一个惨痛事故的背后都暴露出细节的重要性。比如, 安全帽帽带的系扣是否规范, 这个细节重要么?任何人的回答都会是重要。当细小坠物落在作业人员的头上, 规范的安全帽系扣方法会救人一命。明知该细节重要, 但还是有作业人员不系扣, 这就需要安全员抓住细节, 揪住微不足道的安全隐患, 如员工不纠正错误, 绝不放过。唯有从细节之处入手, 才能逐步击破习惯性违章这道坚固堡垒。

“狠”对习惯性违章必须提高违章成本, 才能遏制违章行为。如果经过教育、批评、通报后能收到效果, 则绝不会实施处罚。但企业在对作业人员进行处罚时要慎之又慎, 处罚的目的是让当事人无时无刻不敢忘记被处罚的原因, 绝不是为了处罚而处罚。是让所有人员安全进场、安全离场。这就是“狠”所带来的效果。总之, 做恶人不一定管得好安全, 但做恶人总比做一个常存愧疚之心的罪人好得多。

习惯性违章人员 篇4

高配班组曹萌萌

2012年以来,我们杭钢动力公司热电二厂一直对一线职工进行“从我做起,杜绝违章—查找身边的习惯性违章”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广大员工深刻认识到预防和制止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有多重要,对杜绝因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事故发生和确保自身安全非常重视。着力强化了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执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了员工反习惯性违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因守旧有不良习惯或贪图省力方便在操作或施工过程中故意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对生产施工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做为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基层单位,习惯性违章在生产单位的作业、操作等活动中常有出现。这些“习惯”也因其的便利性和偶然安全性使我们习以为常。而危险却恰恰隐藏于这些“习惯”之中,待到时机成熟,如同火山爆发,严重威胁我们的生产和人身安全。

习惯性违章,之所以称之为“习惯”,就是因为曾经多次对安全规章进行越轨尝试,且有所谓的“成功经验”作为坚强后盾,更对潜在的安全隐患缺少必要的警惕,一旦发生事故,危害巨大。每一次的违章不一定都会造成事故,可每一次令人伤心的事故均来自于习惯性的违章。

从违章的内容看,工作人员所违反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规程、规定。如不严格履行工作票制度、不认真执行倒压操作“两票三制度”、不及时变更或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等。

从违章的性质看,行为者往往既熟知安全规程,又懂得其做法的危害性,但在实际行动中,不顾规程和危害,按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办事,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安全规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从工作人员违章的心态看,一是工作马虎,满不在乎的麻痹心理;二是害怕麻烦,图省事的懒惰心理;三是相信经验,忽视规程的侥幸心理;四是意气行事,逞强好胜的自负心理;五是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工作心不在焉。

从违章可能引发的后果看,违章不一定就会造成事故,但事故(除不可预见、不可抗拒外)却是因违章而发生的,且后果一般较为严重。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操作票不经过审核和模拟操作就拿到现场执行是否会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如果现场设备运行状态改变而安全措施又没有及时变更、又没有交待给现场所有作业人员是否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等等,比如,最近发生的3.22误发令停电责任事故,动调某某没有根据预发令单顺序进行发令,在未按规定先发总降3409#柜由开关线路检修状态改运行的情况下,直接发令二变3207#柜由冷备用改运行,造成二变侧带接地线合闸,引起二变35KV母线柜速断动作跳闸。通过这次事故使我们认识到事故总是在我们工作马虎和麻痹大意下形成的。总归一句话:因违章而发生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呢?首先要引导现场施工人员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严重危害,克服侥幸心理,自觉查找身边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其次要做到从我做起,远离违章。施工人员要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如上下楼梯要抓好扶手;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认真戴好安全帽等等,切切实实,认真规范地做细做好身边的每件事。若发现身边有违规、违章行为亦应立即给予制止和纠正。

经验证明,只要防治工作到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防范胜于救灾。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是如此往往养成好的习惯了就有利于克服消极抵触心理,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就会在一举手一投足上都严格要求自己。不再认为“就这么几步路不戴安全帽没有关系,这里很安全”,或者说“按照安规太麻烦了,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没有关系,我马上就做好了”。往往就是这样麻痹大意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当你后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用安全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杜绝习惯性违章,克服不良行为,争做一名按章作业遵规守纪的好员工。

刹住违章的惯性 篇5

这一处罚措施的执行陷入了什么样的困境?该不该如此严厉地处罚闯黄灯的违章行为?目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操作层面,一说黄灯闪烁时间短,驾驶人来不及反应并完成减速刹车动作;一说闯黄灯行为界定和处罚标准不明确。那么,在这一处罚规定实施前我们是怎么做的呢?《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黄灯表示警示;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但是在黄灯闪烁的几秒内,是选择减速刹车还是加速冲过则反映出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不同认识,这种差异就是安全意识强弱或者说有无所决定的。

我们或许可以找出车速、惯性、刹车距离和时间等数据来为刹不住车作理论依据,或许可以找出由此会造成交通拥堵的后果来证明严重性,或许可以强调造成追尾事故会带来的经济损失,或许可以声言法的不人性,但是在会因闯黄灯造成危及生命的事故面前,我们还有何理由?我们要拿生命为道路拥堵埋单吗?哪一起事故不造成道路拥堵呢?100万可以修复撞坏的兰博基尼,但100万换不回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把上述理由都排在生命安全的前面,又怎能体现“以人为本”呢?

新规实施后引起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如此多的追尾事故发生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闯黄灯这一违章行为已经非常严重。驾驶员见到黄灯没有反应,更没有形成下意识的减速刹车动作,拿黄灯当加速的提示,抢、闯已经成为习惯性动作,违章行为在惯性作用下彻底与新规追了尾。我们在强调以上客观因素时,更应该看到的是,闯黄灯这一违章行为已经成为交叉路口事故的主因这一恶果,多少人为此失去了生命这一残酷的现实。

所以,重罚带来了一个好的结果就是,我们找到了闯黄灯行为的客观因素,为我们防范事故、纠正违章行为提供了思路。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造成闯黄灯行为的主观因素,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应该更加注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各项法规措施的执行,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在人们心中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

杜绝习惯性违章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篇6

1.1 违章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违章

这主要有专业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等几种情况。专业安全知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危险的识别、事故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措施相关知识的欠缺。现有安全教育培训, 大多限于安全意识、安全规章制度、事故分析方面, 对供电所员工的安全专业知识培训有待加强。安全意识不强主要是因为责任心不强, 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没有充分估计, 存在侥幸心理。

1.2 嫌麻烦、图省事、得过且过

“安全第一”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大家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但安全不会自己凭空产生, 它是我们落实各种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的结果。要落实这些措施, 就必然会产生很多“额外工作”, 虽然它们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劳动, 但还是有人嫌麻烦。在安全与效率不冲突的时候, 安全大多能得到重视和保障。但当两者较难兼顾时, 就有人认为实施各种安全措施带来的效率降低是无法忍受的。从高处随意丢弃工具和金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1.3“安全第一”错位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方针, 但由于“安全第一”没有得到确立和强调, 致使安全与进度、效益、成本等发生冲突的时候, “安全第一”往往就变成了“安全第二”。

2 杜绝供电所习惯性违章

2.1 加强业务培训学习, 人人要做到懂得安全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违章作业行为,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首先应加强员工的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 使照章办事成为我们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违章者大都存有侥幸心理, 也就是对自身一些不良习惯的危害认识不足。为此, 我们的安全培训工作, 应该切实担负起帮助员工克服不良习惯和侥幸心理的职责, 将习惯性违章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良习惯本身就是事故隐患, 它随时随地都可能表现出来, 这就决定了反习惯性违章的重点是致力于培养员工的良好习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安全规程, 学习“两票三制”, 学习供电公司颁布的各种安全规章。要知道安全生产要怎么做, 要不断学习, 再学习。县供电公司要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以提高实际技能为着力点, 加大对供电所员工的业务培训。要帮助员工做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懂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转变, 并把“学习是最大的快乐, 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理念深入到企业文化中。要通过员工调考检验培训的效果, 以考促训, 多方面促进农电工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业务技能。对于培训不合格的人员要做到不合格不上岗, 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思想上重视, 从制度和组织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思想决定行动, 从思想上重视是开展安全生产的工作基础, 是巩固和发展安全生产良好局面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任何时间,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麻痹大意。“两票三制”是电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几项最基本的工作制度, 是电力企业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任何人为的责任事故, 均可在其“两票三制”的执行上找到原因。加强对“两票三制”的管理与监督, 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也是杜绝习惯性违章的重要组织措施,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执行力度。抓安全, 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安全, 不发生事故, 真正做到“三不伤害”。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重视细节管理, 把安全真正落到实处

调车作业中习惯性违章的防范对策 篇7

调车作业中习惯性违章是一种有意无意的习惯性行为, 不可能每次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所以往往被忽视, 基本成为一种普遍行为, 习惯性违章的心态是怕麻烦、图省事、不会造成后果的侥幸心理。从已发生的调车作业事故来分析, 大部分是违章作业造成的, 因此找出原因, 制定对策, 超前控制, 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二、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及各种心理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人为的失误, 员工自身的行为不仅受技术水平、业务素质的影响, 还受工作责任心, 敬业精神的支配, 习惯性违章多数是一种有意的失误或差错, 是明知故犯, 长此以往, 酿成事故, 悔之晚矣,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1) 冒险心理。个别操作者的冒险心理导致他们为提高效率违章作业

2) 侥幸心理。认为不可能倒霉的事情都让我一个人碰到。

3) 自负心理。技术较熟练、过于自信的人容易产生此心理。

4) 逆反心理。越是不让做偏要做、偏要尝试。

5) 求简突快心理。总想走捷径, 而越过某些规章制度。

违章作业的特点是作业技术并不复杂, 是较简单的操作, 甚至是单调的, 但过程中往往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所以必须严格管理, 防止因违章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习惯性违章的防范对策

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原因, 是操作者的有意无意失误和几种不正常的心理以及安全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差所导致的, 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防范对策。

1. 加强培训、增强素质。

通过培训提高素质和认识。特别要重视对习惯性违章的后果的分析和认识, 因此要加强对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解, 要对“安全规程”有充分、透彻的认识, 才能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

其次, 要认清偶发性违章与习惯性违章的关系。偶发性违章多半是人的无意行为, 习惯性违章始于偶发性违章, 不是每次违章都会导致事故, 也不是每次事故都有严重的后果, 但习惯性违章多了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2. 通过教育规范行为。

培养职工良好的作业规范, 使之形成较好的工作习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规范的作业训练, 形成遵章工作的习惯, 使潜在的危险无限缩小, 对新工人在开始时就要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支有良好习惯、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

3. 采取技术防范措施。

反习惯性违章在细致、周密的制度和组织措施保障下, 还要不断加强和更新技术防范措施, 如粘贴一些警示、指示、报警的标语等, 还要不断改善环境、改进设备、使作业场所规范化、条理化, 加强定期检查等等, 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各种规程、规章制度, 使之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更具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浅析习惯性违章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篇8

习惯性违章, 是指作业人员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固守以往的经验做法和沿袭不良的工作习惯的行为。习惯性违章往往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而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或一定的生产区域内的群体性行为, 由于习惯成自然, 违章者往往是知错犯错, 对安全规章视而不见, 成为发生事故的潜在因素。例如在机器未停止运转以前, 进行维修作业、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研磨、在石棉瓦的屋顶部登高作业未采取防坠措施等, 这些都是常见的习惯性违章行为。

有些作业人员认为, “佩戴安全帽, 系安全带等, 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没必要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其实习惯性违章本身虽然是小事, 但它带来的后果却不是小事, 而是关系到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事实上, 就是这些所谓的“小事”, 往往成为事故的直接诱因, 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严重危害。习惯性违章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视而不见, 给所在的生产区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严重地削弱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有悖于我国“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同时习惯性违章是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 就像流感一样在员工之间流行传播, 对本来循章守纪的员工也造成消极影响, 久而久之, 受影响的员工也会对“三违”行为失去警惕, 降低防范意识, 发生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正如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所言, 每1起伤亡事故后面, 都有29起轻伤事故, 有300起不安全行为。

2 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和成因

从海因里希法则中可以看出, 习惯性违章与事故之间已经构成了因果关系, 为了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发生, 必须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和成因, 从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据有关资料统计, 多达200多种, 但就其本质而言, 所有习惯性违章行为都是一种违背安全生产自然规律的盲目随意的行为方式,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4个特点:

1) 潜在性:有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是由于受旧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思想意识长期影响而形成潜意识或下意识行为, 行为者不是有意所为, 行为者对自身的不安全行为或身处的不安全环境缺乏根本认识, 从而造成了安全警惕性的几乎完全丧失。

2) 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由长期不良行为形成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受一定的心理定势支配, 由于习惯成自然, 因而它具有顽固不化的特征, 不下功夫往往很难纠正。

3) 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的人员, 害怕接受新生事物, 或者不想受安全规章的约束, 往往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产生抵触情绪, 有的人员自视以往自己的一套方式最管用, 从而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品”。其结果是必然严重地阻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4) 传染性:由于一些员工的违章行为, 看似省事而有效, 也没有造成安全事故, 这样就给其他员工带来了心理暗示和负面的示范效应, 造成习惯性违章在员工之间的互相传播, 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带来严重阻碍, 埋下了安全隐患。

从形成原因上分析, 习惯性违章的形成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和心理的等几方面原因。

1) 社会原因:新中国成立初始, 我国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处于建立阶段, 尚未形成完全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于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错误思潮的影响, 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也遭受了严重破坏, “三违”现象滋生蔓延,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得到了逐步恢复和完善, 党和国家给企业创造了安全生产的有利条件, 然而时至今日, 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良习惯仍然存在。

2) 历史原因:旧的思维模式和落后的技能的干扰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特别是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产工艺和工作方式不断更新, 这些都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然而在这新旧交替过程中, 有些员工习惯了以往的老方法, 难以适应新工艺新方法, 在不经意间就离开了新的轨道而步入旧辙, 即导致了习惯性违章行为。

3) 心理原因: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省事心理、虚荣心理等是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因素。

侥幸心理:有些员工看到其他员工有违章行为, 或自己以前也有过违章行为, 但都平安无事, 便以为这次也不会出事, 如此怀着侥幸的心理违章一次又一次。

麻痹心理:有些员工甚至企业领导, 长期在同一个环境中工作, 久而久之, 安全警惕性下降, 安全意识松懈麻痹, 有的员工班前休息不够, 导致班中思想不集中, 操作不精心, 特别是节假日期间, 受节日气氛的影响, 更容易滋生麻痹大意思想。

图省事心理:有的员工在抢修作业中, 为了抢时间, 图省事, 不顾安全措施是否具备, 仓促上阵;有的员工认为干的是“小活”、“零活”, 不值得全副武装, 孰不知小河沟里也能翻船, 结果是怕麻烦反而会招来麻烦, 最后落个“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的悔叹。

虚荣表现心理:一些年轻职工或者是未经历过事故教训的职工, 视安全意识为胆小怕事。仗着年轻气盛, 逞强逞英雄, 视违章违纪为光荣行为, 完全把安全规章制度抛之脑后。

应付检查心理:认为安全措施是做给领导看的, 是应付上级检查的, 在上级安全检查时, 安全措施就做得好, 而平时不检查时就得过且过, 没有养成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

总之, 习惯性违章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找出习惯性违章的症结所在。

3 习惯性违章的预防措施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发展”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 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对习惯性违章的形成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而各种心理因素正在成为造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 因此, 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关键在于想办法改变企业各级领导和基层员工思想观念, 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水平, 千方百计抓好安全教育工作, 具体有如下几点措施:

第一, 要开展常态化的安全培训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要用国内外同行业真实的事故案例, 开展对职工的事故反思教育, 做到警钟常鸣, 同时要不断开展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 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通过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的形式强制性地使职工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 提高职工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 企业要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考核。按规定对生产现场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 发现违章现象及时制止并从重进行经济处罚, 事实证明, 只有将安全工作和员工收入紧密挂钩, 增大违章人员的违章成本, 才能有效遏制习惯性违章的滋生漫延。

第三, 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紧密结合,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进, 不断完善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规范生产行为, 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有效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发生。

摘要:文章阐述了习惯性违章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这一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反习惯性违章应重点落实四项措施 篇9

笔者调查发现, 许多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复杂、疑难的操作中, 而是在简单、重复的操作中所犯的“低级错误”。习惯性违章就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催化剂”, 90%以上的安全事故, 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造成的。

笔者认为, 要想抓住基层反违章重点, 必须从基层人员教育管理入手, 严格落实四项措施, 超前防范各类违章苗头, 确保基层作业现场无违章。

一是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密切联系员工思想实际, 教育引导员工明确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让大家真正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 明白反习惯性违章活动是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是加强事故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定, 对一些事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 增强员工对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的认识, 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三是加强闭环考核管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企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实施细则, 实行闭环管理, 切实加强过程跟踪和结果考核。使大家养成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

四是注重人文关怀。领导要多关心员工, 适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 把握他们思想情绪、身体健康状态。同时, 与因违章而受到处罚的员工交心、谈心, 减少他们的思想负担和逆反心理, 帮助他们摒弃错误做法和不良习惯, 从而实现安全作业无违章的目的。

上一篇:环境运动下一篇:水净化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