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运动

2024-08-08

环境运动(精选12篇)

环境运动 篇1

运动环境中聚集人数众多、人员流动大, 由于体育活动的需要, 体育运动者的体力消耗和观看竞赛者的心里情绪变化, 可引起的一系列身体机能的改变, 促使人们形成对运动环境诸因素的依赖和高层次的需求, 因而运动环境又不同于其他日常生活环境, 它与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

1 运动环境的绿化与保护

绿化对净化大气、减弱噪声、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调节运动环境和改善小气候

室内外的植物白天吸收太阳辐射, 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产生碳水化物并释放氧气。由于植物不断吸收热量和叶面大量蒸发水分, 可使附近的气温下降。室外运动环境种植的树木其树冠能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可以有效地降低体育运动参加者接收受光辐射的强度。叶面蒸发的水分, 对气候干燥的运动环境有调节湿度的作用。

1.2 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除白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外, 还能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氟、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绿化还具有反射和吸收噪声的作用, 能减轻噪声对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干扰。

1.3 调节体育运动者的心理

通过绿化, 可使运动环境形成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色, 给体育运动参与者以清洁、舒适和富有生机的感觉, 对他们的心理起调节、镇静作用, 有益于机体的代谢活动。

1.4 提高人们的公共道德素养

保护运动环境的花草树木是发挥绿化作用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群众开展各种绿化活动, 提高人们对绿化作用的认识。这样的活动可以将公共道德教育寓于具体的劳动之中, 以此逐步培养人们保护花草树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 运动场馆位置和坐落方向的选择

2.1 露天体育场

露天体育场由于场地面积大, 容纳人数多, 建设投资相对较低, 目前仍是大众城市的主要运动场所。随着现代生活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的露天体育场已经开始修建遮阳看台, 高质量的塑胶跑道, 草皮足球场, 增添现代照明和音响设备以及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记分、记录显示等现代化设备, 还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和卫生设施。修建露天体育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足够的面积。露天体育场除运动场地外, 还应该考虑各种辅助建筑用地, 如运动者休息、淋浴及卫生处理等生活服务设施;办公室、仓库、公共场所、停车场及绿化用地。运动场地的面积一定要能满足不同运动项目本身的需要。

(2) 运动场地的方向。场地的长轴应该做南北布置, 防止东、西向阳光低角度直射时造成炫目而影响体育活动。

(3) 场地的日照和地势。场地应向阳, 使四季都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在北方地区不宜将体育场地布置在阴影区内, 以免长期积雪、解冻而影响使用。场地的地势应有一定的坡度, 以利于排水, 并有下水排放设施。

(4) 场地四周要有良好的交通环境, 距主交通干线既要近, 又要有适当的隔离地带并远离居民密集的住宅区和商业区。运动场外一定要有足够的空地作为停车场及人群集合与疏散之用。

2.2 室内体育馆

室内体育馆又称全天候体育场, 修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馆址应远离工业区, 并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交通方便, 地域宽阔, 向阳。

(2) 在选址时除了考虑主体建筑外, 还应有足够的辅助建筑用地和停车场, 并与附近建筑物有一定的绿化隔离地段。

(3) 坐落方向应尽可能朝南, 东西山墙, 特别是场地的东西两侧应不设窗口, 防止阳光直射。现代的大型室内体育馆往往为了追求造型美和采用不规则、不对称型结构而完全依赖于室内人工照明, 多数对朝向已不加考虑。

3 运动场馆卫生

3.1 室内体育馆的卫生

人们在馆内活动的时间一般每次不低于两小时, 有事可能更长。根据运动者的生理、心理等特点, 体育馆内除了应该具有良好、舒适的馆内环境外, 还应该具有完整的卫生和生活服务设施。

3.1.1 照度

大多数体育馆的运动场地多以人工光源为场内照明。体育馆的人工照明应依据不同运动项目相应地进行调节和变换, 其基本原则是要保证观众在最远距离能够清晰地看到场内的比赛和活动, 而观众席又不宜有更大的照度。我国有关标准规定, 比赛时观众席上的照度不应低于5勒克斯, 运动场地的地面照明不应小于100勒克斯。

3.1.2 采光系数

采光系数是室内采光口有效的采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依靠自然采光的室内体育场地, 其采光系数最低值不能小于1∶6。

3.1.3 室内小气候

人体的代谢过程在不断地产热, 同时也在不断地通过传到、对流、辐射和蒸发等方式与外景环境进行热交换。通常情况下, 机体通过与外景环境的热交换过程放散热量, 以保证集体的热平衡, 使体育运动的参加者和观赏者有良好的温热感觉, 有利于运动、观赏和身体健康。

在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四要素中, 尽管气温对机体的热调节起重要的作用, 但其他要素对机体热调节也有相当的作用。因此, 在评价室内体育馆小气候时, 不能仅仅依据气温或其他任何一个要素, 而需采用包括各种要素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

3.1.4 通气

在体育馆内, 由于体育活动和众多人员的集中, 必然会导致空气卫生质量下降, 可吸入尘浓度升高, 空气污染, 含菌量增加和小气候恶化。体育馆采用机械通风时, 总风量不应低于每人每小时10立方米, 使用空调时新风量也不应低于每人每小时15立方米。

3.2 室外运动场的卫生

3.2.1 饮用水

各种室外运动场都应有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供应, 并按照场地的规模设置足够使用的饮水处, 供体育运动者使用。

3.2.2 厕所

各种室外运动场应设有公共厕所, 厕所的数量应该按满足该场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数设置, 厕所的位置应该方便运动场上不同位置人员的使用需要。厕所的蹲 (坐) 位数应该根据同时使用场地的人数, 按照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14-87) 的规定设置, 男厕位每300人设一个, 女侧位每200人设一个, 小便器每300人设一个。

3.2.3 急救站 (室)

运动场内应设置临时急救站 (室) , 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医疗救护人员。

做好运动环境与卫生工作, 对于更好地利用环境因素, 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 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运动 篇2

为营造整洁卫生、文明有序的节日环境,降低冬春季重点传染病传播风险,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州爱卫办的要求,在全县开展以“共建卫生家园、共享健康佳节”为主题的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现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具体部署和实施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要求各爱卫会成员单位,围绕辖区重点场所全面开展了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卫生消毒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等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降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环境传播风险,为防控打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营造氛围,形式多样。

结合“共建卫生家园、共享健康佳节”为主题,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作用,通过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张贴宣传资料等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大力宣传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消灭越冬蚊蝇,食品安全合理膳食为重点的健康常识,引导群众养成“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和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和不良卫生习惯,进一步增强了全民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

三、积极开展周末大扫除行动。

按照爱国卫生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分工职责,各部门搞好协调,认真履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一是统一部署,加强部门协作,精心组织,以“共建卫生家园、共享健康佳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确保宣传活动落到实处。二是县级各单位职工们对各自的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进行了认真清扫,对卫生死角以及随地乱扔的果皮、垃圾、白色污染进行了彻底清理,疏通阴阳沟;新都镇广大居民群众义务劳动,彻底清除居民生活社区、小巷的垃圾渣土和“白色污染”,垃圾日产日清。三是16个乡镇结合春节“扫尘”的传统习俗,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大扫除活动,治理杂草乱堆、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和“整治环境、清洁家园”活动,鼓励群众改厕、改圈、建家、建园,改善生存环境。开展了多次综合环境治理清理活动,处理卫生死角、清理“白色污染”垃圾,疏通阴阳沟等。四是县工商部门督促抓好了个体经商户和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卫生设施,确保了市场分区规范,布局合理,通风设施完备,信息公示内容完整。全面清理了市场所有摊位的环境卫生,加强市场内公厕、水池等基础设施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有效整治乱堆杂物、乱扔垃圾现象,大力改善了农贸市场内、周边的环境卫生状况,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市场购物环境。五是县交通部门督促抓好了车站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开展卫生消毒和清理卫生死角等工作。

四、加强督导,确保实效。

创设支持幼儿发展的趣味运动环境 篇3

通过对某市部分区域45所幼儿园的运动环境现状调查,得出如下一些现象 :

一是80%幼儿园环境比较优美,活动器械比较新亮,户外活动场地是花了些价钱的。二是一般新造幼儿园在头几年孩子不是太满的情况下基本能保证户外活动用地,随着孩子的暴增,就与年代久远的老幼儿园一样,场地就比较拥挤,户外活动时基本要分批进行了。三是个性化运动空间罕见。室内外运动场地、地形、地貌对孩子缺乏挑战性,以塑胶的平地见多。四是运动器械、材料是司空见惯的。清晰可见的运动器械一般都是政府采购的几套大型玩具,当然也是符合市、省优质园标准的设施,运动材料有购置的、有自制的,数量、款式和质量参差不齐。

二、孩子们在这些幼儿园内的活动状况如何呢?

去年某区教研室对全区公办幼儿园进行年终综合评估时发现孩子对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感受和喜欢度大致相同,也有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答案。比如:笔者和有关专业领导做了一次师幼对话,问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孩子对幼儿园“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孩子们给出了很有水平也很不做作的回答:(1)喜欢幼儿园风雨操场里的淘气包,可以随便玩,可以在里面疯,没有危险;(2)喜欢大操场,可以拼命奔跑,跑得真爽,喜欢幼儿园的艺术空间,很大、很美;(3)喜欢幼儿园里的彩色环路,很有趣……究其原因,因为绝大多数幼儿园空间有限,加之幼儿人数超满,导致不广阔的教室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目前,为什么有的孩子们有别于其他幼儿园对自己活动的运动环境如此地感兴趣和痴迷呢:以新馨花园幼儿园为例,让我们来看一些空间环境、让我们来看一些物质环境、让我们来感悟创设这些运动环境理念的镜头:

1、创设理念:(1)风雨操场,又名为乐翻天操场(室内面积近400平方)——“勇敢让你不怕困难,健康让你展翅高飞.。(2)广阔大操场,又名为“欢乐大世界”(几乎达到2500平方)——挑战自己,我真行啊!(3)消防环道,又名“彩色环路”(近1000平方)——见形想象的创意,300米的环道,走不累的小路。(4)漂亮内庭院,又名恐龙园(不少于500平方)——庭院里的自然界。(5)幼儿舞蹈房,又名馨艺舞蹈房(近300平方)——舞动心灵的感悟……从家长到老师心灵被感动了。

2、丰富物质(1)可运动器械和物品,就乐翻天操场而言,室内提供120平方的、高三层的淘气包大型体育活动器械,随处可见的可供一个班级人手一件的小自行车,大小不一的蹦蹦床、软垫子以及数不清的大龙球、跳跳球、小木马等。再看看户外广阔的“欢乐大世界”中的家伙,超大型的攀爬玩具多套,“沙漠中”的木桩,草地中的木质吊桥以及蜿蜒小河道上的小木桥,石路边的涂鸦墙等……。(2)幼儿园经常组织教师创造自制运动玩具,每个班级人手一套的达到两种,供一半人数使用的有两种,玩具10件以下的有10种以上,大部分班级自制体育玩具在15种合计200件以上,除了品种丰富,体育玩具的造型、功能和玩法千变万化。据统计,每学期幼儿园大、中、小班的老師会创造200多种近5000件精彩、美观、耐用的体育玩具,从孩子到老师以及家长,他们的眼球被这些废旧物品制作的经典体育玩具吸引了、震撼了。

3、定时活动:幼儿园有明确的科学的活动时间安排,专人管理,保证幼儿园的孩子每周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享受这些活动场所,晨锻时间、散步时间、健康活动、特色活动、自由活动、专室活动等,有记录、有研讨、有交流,尤其是下午四点钟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尽情享用这些教育资源,那是一幅幅人间欢乐图……

三、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1、身体健康方面:幼儿园统计了近四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曾经有三年无一例传染病在幼儿园诱发,只有去年随着幼儿园空间的继续增大和孩子的扩招,籍贯外地的幼儿逐步增多,逢年过节孩子们回老家后常会带回一些传染性疾病,但由于幼儿园消毒隔离措施到位,基本能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肥胖儿的发生率由以往的每班一到两个到近几年是每个年级组一名到两名,减少了80%以上。

2、运动能力方面:(1)远足能力提高了。四年前,幼儿园的小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常常会让大人抱着进幼儿园,个别孩子弱不禁风的样子,如今,已经很少看到小班孩子被抱着进幼儿园大门的。而且常会发生小班的孩子步行500米到中央公园踏青或观秋景。那情景会让你感慨万分。(2)手脚协调能力不同以往。如今的孩子拍球、运球、跳绳等技能性动作发展突飞猛进,孩子们自己会互相攀比已经能跳多少个了。兴趣、方法、能力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和新水平。

3、心理品质方面:幼儿园鼓励中大班的孩子进园后自己进入教室,从园门口走到自己的班级,时间最长的近十分钟,“不要大人陪着,我能行。”有的中、大班孩子三五结伴手拉手蹦蹦跳跳的走向自己的班级。很多孩子不怕找不到自己的教室,特别是孩子们今天可以走最近的路,明天可以走最远的路,再过一天知道在那条道上一定会碰到某某小朋友,理由是某某小朋友一直会走那条路。让我们看到一群活泼、自信、勇敢、坚强、独立、聪明的快乐天使。

4、认知能力方面:幼儿园环境的广大,设置的丰富,玩具的精彩让孩子们对幼儿园的15000平方米的建筑的每一个空间和室场流连忘返、津津乐道,我们常常会问小班的孩子“你在前面带路,老师在后面跟着,你能找到自己的班级吗?你能找到土土陶吧在哪里吗?……”小宝宝们会说“能”。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哪个班级的孩子,他们在漂亮的幼儿园,用自己的双脚跑遍了每个角落,用自己的双眼追寻到了每一个精彩的空间,用自己的聪明认识了每一幢楼、每一层教室、每一个活动场所、还有每一位老师,他们是一个个身心健康的真正的小小运动员。

总之,今天与各位仁者交流的是幼儿园运动空间的创设对孩子发展带来的重要价值,其实,除了丰富的运动空间,还有其他的一些充满神奇的“角落”的创设,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相信那些神奇的“角落”对孩子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也将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健康体育之关注运动环境的卫生 篇4

一、运动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一) 空气污染

在体育活动场所附近的空气污染如工业废气、尘埃以及吸烟引起的烟雾等, 均会损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并且给运动员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吸烟引起的烟雾, 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烟雾里含有大量一氧化碳, 吸入后会使血液中一部分血红蛋白与之结合而丧失其应有的运输氧的作用。

(二) 噪音干扰

噪音会降低工作效率并且加速人的疲劳感。训练和比赛场地周围环境的噪音, 会导致运动员注意力的不集中, 轻则影响训练和比赛的效果, 重则引起伤害事故, 危害生命。

(三) 温度

1. 冷环境。

冷环境一般指零度以下或者更低的环境。人体对冷适应需要几周的时间。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运动, 往往会造成对人体不利的影响, 如机体散热增加, 周围血管收缩至皮下组织血流量减少, 肌肉的粘滞性增加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影响投掷、抓握器械等运动技能的发挥, 甚至发生类似于冻伤这样的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损伤。

2. 热环境。

在炎热环境中, 人体的外周毛细血管扩张, 加速传导、对流和辐射散热, 汗腺分泌旺盛, 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人体对热适应需要5~7天的时间。在热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 由于汗腺分泌旺盛、体液丢失而出现循环血量下降, 从而导致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下降, 甚至诱发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高热中暑等疾病。若想让身体提高对炎热的耐受能力, 则要反复地在高温气候中进行体育锻炼或训练, 是身体出现热习服的适应状态 (如外周导热能力增强, 血浆量增多, 安静和运动时心率减慢, 每搏心输出量逐渐增加对热习服的生理性调节) 。

(四) 高原环境

高原环境主要表现为空气稀薄, 氧分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在高原的低氧环境中进行训练, 主要会对运动员的呼吸循环功能造成影响。习惯了平原生活的运动员进入高原地区后 (如海拔2 240m高的云南多巴地区训练基地) 因全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气候干燥, 太阳辐射强, 年平均气温低 (多巴地区在6℃左右) , 在缺氧的刺激下, 前几天呼吸频率每分钟要加快2~4次, 心率每分钟加快10~20次, 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并且常伴有气喘、胸闷、头昏、口干、喉咙不适等现象。然而这些症状可以通过3~5天适应性训练后即逐渐消失。再经数周训练后, 运动员耐久力的生理、生化指标比高原训练前均可产生明显的变化。长期处于高原环境, 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 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加, 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强。回到平原以后, 大大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

二、运动建筑设备与运动场地的卫生

(一) 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

1. 基地的位置选择与坐落方向。

(1) 位置选择。要避开污染区, 选择地势稍高, 交通方便, 且土质颗粒较大、通透性好的地区。 (2) 座落方向。室外运动场的长轴最好与子午线平行, 即南北方向或长轴与主导风向垂直;室内场馆利用自然采光时, 宜座北朝南, 若用人工照明的, 可不考虑座落方向。

2. 采光与照明。

采光分为: (1) 自然采光:系数标准应为1∶3~1∶5; (2) 人工照明:室内照明度一般不能低于50lux。

3. 采暖与降温。

(1) 采暖方法:蒸汽、热水管道。 (2) 降温方法:自然通风、人工通风、冰块降温、空气调节。 (3) 采暖、降温设备应尽量保证室内气温适宜, 一般为23℃~25℃, 并保证室内各处室温相对均匀、稳定。

4. 通风。

(1) 分类:自然通风、人工通风。 (2) 运动建筑物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以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 保持室内空气卫生。

(二) 室内运动场地的卫生要求

1. 体育馆。

运动场地的硬度和平滑情况, 对人体在进行运动时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体在进行跑跳活动时, 踏地的力量相当大, 如起跳时的踏地力可达几百公斤。踏地力越大, 受地面的反作用力越大, 地面越硬, 其反作用力也越大。因此场地不能过软, 过软的场地地面反作用力不足, 会跑不快, 跳不高, 影响运动员能力的发挥。但是场地也不可过硬, 因为地面反作用力过大, 容易造成下肢的应力性损伤。因此, 要保证地面平坦、结实、不滑、不过硬, 且墙壁要无明显的突出部分。

2. 游泳馆 (池) 。

(1) 池水的清洁程度与饮用水相同。 (2) 水温18℃~25℃, 室温24℃~25℃ (室温应高于水温) 。 (3) 每月至少作二次细菌学检验。余氯测定每升 (公斤) 水不应低于0.2~0.3毫克。 (4) 要有足够的采光照明。 (5) 每人使用池水面积至少5平方米。 (6) 水的透明度站在岸上能看清放在池底任何地方的一个直径为10厘米、中间有5厘米呈黑色的圆盘。 (7) 跳台下的水深至少应为台高的1/2, 不少于3米。 (8) 池壁、池底平整、光滑, 不透水, 且无易致外伤的凸出物或其他杂物, 岸上有做准备活动的平整空地。 (9) 要有必需的急救设备和技术熟练的救生人员。

(三) 室外运动场地的卫生要求

1. 田径场。田径场首先应该考虑布局的合理性, 既要考

摘要:运动环境与运动员的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科学地保护运动环境, 改造运动环境以及利用运动环境, 从而避免或控制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消极作用并且更好的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运动环境,运动场地卫生,运动设备卫生

参考文献

[1]马俊.关于中国体育公园的现代认识[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6.

环境运动 篇5

其实,回到最初的原点,不外乎就是要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只是嘴上说起来容易,真正敢于打破原有的行为模式和各种顾虑担忧的潜意识却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如何理解和看待环境与幼儿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环境中的学习诱发、环境对发展的约束等等,决定了我们能够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环境。

从运动发展的角度来说,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安妮塔.鲁伊.奥尔兹在《儿童保育中心设计指南》一书中,关于满足儿童生活的基本环境要求中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鼓励运动的环境”。即:保育中心设计的关键点是,无论是在室内还是户外应最大可能地让孩子们有运动大块肌肉的多样化空间,并是在情愿的氛围中,在一个安全而又有一定约束的环境中运动。

对于“鼓励运动”的环境,我有两种理解:一是在时间、空间上有足够的客观条件;比如在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安排上,能够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游戏时间,在室内空间和设施的配备上能够有着丰富多样的、满足大肌肉活动的空间设置和设备配置。如下图我在美国洛杉矶常青藤幼儿园所看到室内空间与设施一样,环境不仅给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更是提供通过大肌肉活动来进行游戏的机会。

当然,鼓励运动的物理环境并不是鼓励大家投放过多的材料来实现,很多时候空间上的留白也是一种不错的鼓励,就像东京藤幼儿园的圆形屋顶和中心草坪,给孩子自由奔跑的空间,也许比摆满各种器械要更好的多。

二是成人在主观意识上的真正鼓励。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儿童观问题,我们相信儿童吗?我们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吗?反思我们现在的实际,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鼓励孩子们的运动,而是更多的出于安全或其他诸多的影响或制约因素,潜意识中就会去不由自主的去控制孩子们的运动。我们常会要求孩子们在指定的空间内进行活动,会非常在意活动的秩序,要求孩子们安静的排队、等候、轮流等等诸多的限制。但往往因为限制过多,反而让孩子们把内心对世界探究的欲望变成了一种不恰当的外显行为,由此更是让老师们觉得需要加强控制,进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需要从孩子和我们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正的原因。放手,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满足孩子们通过走、跑、跳、爬等各种身体运动去触及、了解周边世界。就如下图我在日本东京的一所保育园所看到的户外活动一样,让孩子充分去用身心来感受环境。

身体的发展是幼儿阶段的第一发展,身体运动能力是幼儿所有的生活、游戏活动的必要基础和手段,所以创设适合运动、满足运动、鼓励运动的生活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基础。真正决定是否是鼓励运动的环境,客观条件是基础,主观意识是关键。

地理环境中的三大物质循环运动 篇6

关键词:地理环境;三大物质;循环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60-02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其中含义如下:

a—识记:识别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概念、特点和地理数据等基础知识,重大地理新闻及与地理有关的法规;在地图上正确识别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b—理解:简述、简释、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和与地理有关的基本国情、国策;解读地理统计数据和图表。

c—应用:利用各类信息材料说明地理基本原理;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在图上正确填绘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比较和分析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

d—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将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结起来,以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考试要求:

①地质循环 a

②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c

主要考查内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转化,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三大岩类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橄榄岩、流纹岩等)。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各种外力作用下被侵蚀、风化、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板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等)。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实际上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正确理解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各种内外力作用。

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意义

(1)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多样的、丰富的矿产。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考查方式】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与特点;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物质转化方式。

二、水循环

考试要求: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a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b

主要考查内容:河流的补给,径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较大的河流一般都是由多种水源混合补给的。

2、水循环及其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通过这种循环,陆地上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海上内循环是水量最大的一种,陆地内循环补给水体的水量很少。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全球的降水量与蒸发量是相等的。但就海洋方面来看,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多出来的那部分,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达到陆地上空。就陆地方面来看,其降水量略大于蒸发量,多出的那部分降水,通过陆地上的径流输送流入了海洋。因此,水循环主要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陆地上的径流输送来实现的。目前,人类对全球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环节可以施加某些影响。例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就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的规律,通过改变水的时分布,进而化害为利。

【考查方法】以河流的流量变化过程曲线考查不同地区、不同补给来源影响之下的河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某地区具体流域环节的变化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南水北调等大型引水工程为切入点,考查人类对地表径流等水循环具体环节的影响;以水循环的基本原理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时空分布及利用状况。

三、大气运动

考试要求: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c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a

③风的形成过程 b

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c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b

主要考查内容: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的气候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季风环流。

1、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成————热力环流

(1)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如城郊之间、海陆之间、山坡和谷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气压差异: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在水平方向上,一般来说,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

(3)等压面弯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近地面等压面向高处凸,为高气压区,由空气下沉导致——-说明近地面温度低;高空等压面向高处凸,为高气压区,由空气上升导致————说明近地面温度高。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原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近地面气压中心——季风形成。

南半球气压分布:由于海洋面积占优势,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幼儿园运动环境创设实践与探索 篇7

关键词:幼儿运动,心理品质,运动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该开展各类游戏等活动, 为幼儿提供轻松融洽的氛围, 让幼儿在其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收获宝贵的利于身心的经验, 促进心理品质的提高, 使幼儿健康发展。所谓健康, 是指应让幼儿全方面发展, 在身体、智力、心理、社会适应力等四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运动环境, 从而使幼儿通过运动促进心理品质的提升。

一、创设幼儿运动环境的原则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运动环境的创设也有原则可遵循。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原则。

1. 教育性与发展性原则。

环境与教育宗旨相一致。在创设幼儿环境时, 教师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幼儿的教育性, 不能仅仅追求美观, 为了环境而布置环境, 而应该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运动环境, 促使幼儿全面均衡发展。此外, 教师在提高幼儿对环境认知的同时, 要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社会的思考能力。同时, 幼儿园也应根据时期的不同, 具有针对性地制定阶段目标, 并为了实现目标提前准备事项, 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

2. 场地的适应性与安全性原则。

幼儿在此阶段是身心受影响最大的阶段。幼儿园教师应满足幼儿对世界的好奇, 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在活动区域内, 教师应投放适宜的材料, 并根据活动场地的大小调整材料的多少。如天气较冷, 投放运动量大的材料;天气较暖, 投放运动量小的材料。其次, 运动量也要注意适宜。幼儿活动的场地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在场地内不能出现尖锐物品, 以免划伤;不能出现过于小的材料, 以免幼儿吞咽。此外, 教师提供的材料、玩具等应符合国家规范。并且, 教师应对它们的材质、易燃性甚至包装等方面严格把关。在场地中, 不适应幼儿活动的区域应用物品围起来, 并标上鲜明的警示标志, 避免幼儿在教师的疏忽下进入, 发生危险。

3. 运动的开放性与游戏性与原则。

所谓开放性是指不仅仅让幼儿在园内运动, 也要考虑到园外大自然的环境, 让幼儿在两处环境中活动, 加深对幼儿的身心锻炼。幼儿园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封闭管理。大自然对幼儿带来深刻的影响, 如果幼儿园不对幼儿加以引导, 会对幼儿发展极为不利。游戏性是指在学习游戏化观念的指导下,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就活动内容、培养目标、动作发展等方面, 借鉴游戏内容、情节、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器材、评价方法、指导策略, 让幼儿以自发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过程, 从而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运动环境的创设策略

1. 优化资源, 创设丰富多彩的运动区域。

在运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 我园坚持以《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为引领, 遵循因地制宜, 把安全性置于首位, 充分利用学园前后操场及架空层创设了适合幼儿运动的区域, 按照创设幼儿运动环境的原则, 根据幼儿动作发展和运动器械的不同, 沿着地面发散、立体开发、控制延伸的思路合理开拓游戏运动场所, 避免了基本动作锻炼的缺失, 又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在前操场, 我们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创设了平衡区、钻爬区、手眼协调区、民间游戏区、臂力区、投掷区等不同的活动区, 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游戏需要。在平衡区, 我们提供高低不同的圆树干、木桩、转盘、吊桥、轮胎秋千等器材。在教师的带领下, 幼儿可以尽情地玩耍。我们还利用平衡区的器材设计出“海底打捞”的游戏, 让幼儿从各种不同平衡器械上通过, 并用各种办法“打捞”物品。这样就将不同的器材整合到了一起, 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 更增强了他们克服恐惧、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在手眼协调区, 我们利用现有的紫藤架设置吊篮, 提供了高低大小不同的水果、蔬菜和农作物, 然后让幼儿利用自制的收物竹竿自主收、挂, 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动态性的游戏环境, 使幼儿在快乐游戏的同时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在臂力区, 我们在沙池上设置了带滑轮的拉杆, 并提供沙袋、水桶、铃铛等游戏物品, 为喜欢力量锻炼的幼儿提供了专门的游戏场所, 满足了幼儿的需要。此外, 我们还专门设立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游戏区, 有舞龙、抬轿子、跳竹竿、扎手绢、跳橡皮筋、跳格子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游戏。这些游戏不仅简单安全, 而且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强健了体魄, 更使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

后操场的设计则主要彰显自然资源的利用, 分别创设了野趣区、攀爬区、骑车区、玩球区、嬉水区、陶土区等活动区域。野趣区, 我们设置了长龙爬网, 长达48米, 设有三个休息口, 在橡胶跑道和草地上提供竹梯、轮胎和木架等工具, 并利用小山坡和山洞, 创设了“营救小动物”过关的游戏场景。骑车区有可带人的三轮车、扭扭车、手拉车、独轮车。场地设有两处电控的红绿灯、人行道、车道和隧道。陶土区在自然的草地上, 家长和孩子可亲子合作利用煤印、簸箕、独轮车、铲子、或木板等工具在土区挖浅沟。嬉水区则利用场地中的水池, 增设小水井、水桶、水泵、水车、钓鱼竿、塑料垂玩具等, 设计了“农夫乐”的游戏, 如从水井里提水, 挑水, 将水送给卡片上指定的地方、人物或为种植园地浇水……丰富多彩的运动区域, 不仅为幼儿创设了富有趣味性的游戏环境, 更让幼儿融入大自然, 既锻炼了身体, 也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 立足发展, 创设富有特色的运动文化。

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运动文化的创设方面, 我们主要以中国运动名将及运动类别呈现以及家乡运动文化的教育为主。我园的建筑结构相对比较独特, 分三个六边形的区域, 每个区之间又相互连接, 呈蜂窝状。我们在室内的三个廊道分别打造了“家乡———中国———世界”的体育文化长廊, 家乡的运动文化以富有本土特色的“白鹤拳”为主, 呈现了白鹤拳的起源、影响、发展等, 设立了白鹤拳互动墙, 供幼儿发表参观体验和表现创造的作品;中国冠军廊则展示了中国的运动名将, 中国申办的各类运动会及其体育项目, 创设了体操表演小舞台、运动项目表现涂鸦墙;世界奥运廊则展示了奥运的起源、文化等基本情况, 通过运动项目拼图墙, 定期举办关于世界运动文化的知识竞赛来鼓励幼儿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在幼儿每天的必经之路———台阶上, 我们还展示了奥运项目、球的类别、冬奥会等相关运动知识, 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与学习。通过三个廊道的创设, 为幼儿提供了欣赏与互动的空间, 激发了幼儿关注运动、参与运动、热爱运动的情感。

此外, 我们还定期举行了以运动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如班级主题活动:我爱运动, 永春白鹤拳, 健康宝贝, 新年亲子运动会, 远足野趣活动等。通过活动的开展, 培养了幼儿的运动兴趣, 使幼儿感受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爱祖国, 爱家乡的情感, 更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 培养了幼儿合作、坚持、克服困难等运动品质。

新《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一个健康优良的环境, 而幼儿园的运动环境创建就显得尤其重要。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创设环境的观念, 遵循运动环境的创设原则, 利用打造运动环境的有效策略, 变“统一活动”为“分区活动”, 变“模仿学习”为“探索学习”, 变“被动运动”为“主动运动”, 让幼儿获得更多自主运动的空间, 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过程中达到锻炼身体, 掌握基本动作的目的, 形成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 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快乐运动”。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2013.

[2]刘馨.学前儿童体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朱四海.浅议幼儿户外活动中运动安全的管理策略[J].中国市场, 2013.

[4]韩莉.幼儿自主性体育运动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 2011.

环境运动 篇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利用现代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 相关人员应加强对网络环境中文献信息运动模式的分析, 以便掌握更多文献信息的运动规律, 进而更好地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

二、网络环境中文献信息运动特点

在网络环境中, 文献信息将在网络信道中自由运动。就目前来看, 网络环境中拥有的主要文献信息资源包含联机馆藏文献目录、专利信息、电子出版物等等。依托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网络环境中的文献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 并且具有信息资源海量化、信息种类多样化、运动迅速化、信息交流双向化的特点, 能够为读者获取需要的文献信息提供便利。

三、网络环境中文献信息运动模式

分析网络环境中文献信息运动模式可以发现, 其运动以信源为起点, 并以信宿为终点, 多指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过程。从本质上来看, 文献信息的运动是一种功能效用的展示, 其依附于网络信道实现信息的时空转移和位移转换。在网络中, 由于信源可以与信宿进行实时信息交换, 所以两者能够互换角色, 从而完成信息反馈信道的构建。而文献信息运动的目的, 则在于信息内涵本身具有的实义, 即为信息的利用和再生提供服务。但在文献信息在信道中运动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常规和人为干扰因素, 所以该种运动模式又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对文献信息在网络中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有利于对运动模式进行优化。不同于传统文献信息的运动模式, 网络环境中文献信息在从信息源向读者运动的过程中, 将经过存储变换、网络信道和输出还原等过程。在这种运动模式下, 信源产生的文献信息I (例如语言文字、图像、符号、表格等) 需要经过网络和计算机等设备编码, 并被转换为数字信息X, 其最小单位为比特, 由“0”和“1”两个数字构成。在网络信道中运动时, 文献信息将成为一系列比特的排列组合。所谓的网络信道, 则是在依托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的基础上, 利用软件构建的数字式电信网络, 其具有高速、广域型和宽带的特点。[1]文献信息运用的主要形式包含文件传输、邮件通信组和远程登录等。受信息污染、网络技术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干扰, X在运动过程中将变为Y, 利用相逆方式进行Y的译码输出, 则能得到I′;而I′与I不完全相同, 两者间的差异取决于干扰因素N。在文献信息运动过程中, 如果信宿改变利用网络终端获得的信息的不确定性, 并对信息原有状态进行了完善, 就能够实现文献信息的再生。而在一定条件下, 遵循信息增强规律则能够使系统的有序效应得到增长。比如, 在现代图书馆信息分类体系中, 同位类设置时就可以利用该种运动规律。但就目前来看, 受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 文献信息运动可能会遭遇信道拥挤、信息无序和运动阻力增大等问题, 从而在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的同时, 影响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获取。

四、网络环境中文献信息运动模式的优化

在文献信息环境向着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 文献信息运动规律发生了转变, 由过去的点对面传递方式转变为点对点和点对面共存方式, 进而使读者能够采取多种形式完成更多文献信息资源的主动获取。而对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运动进行优化, 就是根据网络信息运动规律和各种工具实现网络环境的优化, 并对文献信息的处理进行深化, 通过减少文献信息运动阻力促进信息的存储、传播和还原, 进而使文献信息更加有序、科学和系统地运动。结合文献信息的运动模式, 可进行制定优化原则。具体来讲, 首先, 应遵循稳定性原则, 确保网络信道稳定可靠。为此, 相关人员还应确保图书馆有先进网络技术作为支撑, 以确保文献信息运动畅通无阻。其次, 应遵循有序性原则, 将大量随机、无序和分散的文献信息转变为有序、集中和有规律的信息, 进而使文献运动时间得到缩减。在这一过程中, 相关人员应利用信息守恒与转换规律进行指导, 以便按照固定特征值将信息排列成序列, 并使读者将需要的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特征值。经过分类检索人员的编制, 读者则能从得到的信息序列中完成需要的文献信息的查找, 进而实现信息效应。再次, 应遵循方便性原则, 确保图书馆读者界面的友好性, 并能满足多层次水平的网络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结合这些原则及文献信息运动模式, 相关人员可以直接以表达文献为主体, 以便利用直观、灵活的类目体系完成文献信息内容特征的直接揭示。而在类目体系的组织上采取多重列类法进行文献信息的重复反映, 则能完成网状结构的分类体系的构建, 进而使类目的设置更加富有规律。并且, 还应加强对网络分类使用的各种排列方式的探索, 以便相关人员对列类目间的相关性进行揭示, 并完成类目的展示。采用多重列类法进行文献信息的重复反映, 则能够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使用文献信息。最后, 还应使用链接技术, 以便相关人员对相关类目、交叉学科和总论等横向联系进行重复揭示, 进而为读者查找信息提供便利。[2]此外, 为给读者识别和查找文献信息提供便利, 还应利用特定的符号完成重复反映类目的标识。一旦采取这些措施, 就能有效减少文献信息运动阻力, 继而使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中更好地运动。

五、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研究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运动模式, 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献信息在网络中的运动规模。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对文献信息运动模式进行优化, 从而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文献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还原的活动。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 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在网络环境中获取文献信息。因而, 想要更好地利用文献信息, 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文献信息运动模式的分析, 以便更好地进行文献信息的整序和分类, 进而减小文献信息运动的阻力。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对网络环境中文献信息运动模式进行了探究, 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文献信息,运动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云梅.社会资本理论下的网络信息运动模式[J].现代情报, 2010 (05) :34-37.

环境运动 篇9

1 我国运动环境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末就提倡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 各地都建造了大量的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 截至2003年12月31日, 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 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 178个, 非标准体育场地302 902个, 非标准体育场地中绝大多数为全民健身场地;室外游泳池、室外网球场和足球场等室外体育场地共485 818个, 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88.8%。以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129 227万人 (不含港澳台地区) 计算, 平均每1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 m2。

普查结果显示, 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数量、规模有明显增加,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较大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条件也不断改善, 但体育场地分布也不均衡且质量普遍不高, 尤其是室外场地。究其原因, 除主要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外, 还有就是运动场地环境条件的营造, 在体育区规划设计时往往被设计师轻视甚至忽视, 其更多地去关注朝向、光照等表面因素, 植物种植设计的重心也大多偏向于单纯美化, 缺乏对多风、强风、多尘、高紫外线辐射等环境不利因素的考虑, 使绿化设计优化运动环境的作用难以体现。

2 环境主要不利因素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2.1 多风、强风的影响

多风、强风对于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多风会降低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湿度, 使身体表面降温, 导致减少血液皮肤表层径流而影响体内散热, 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强风又会对人体运动力学产生影响, 尤其在弯道和迎风时作用更明显, 背风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 迎风却会造成运动成绩的降低, 有时甚至会导致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因此, 很多体育项目都对风速有着相应限定, 如标准田径短跑项目中就有着严格的2m/s以内的风速限定。

2.2 多尘的影响

空气中的灰尘夹杂着细菌、病毒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人体在运动时尤其在进行耐力运动时, 空气中大量的灰尘常常伴随呼吸进入肺泡, 直接刺激肺泡表面黏膜, 引起肺泡表面局部外周疲劳, 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机能。多尘不仅影响人体的最大摄氧量, 降低运动能力, 而且长期过多吸入灰尘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2.3 低氧的影响

氧分压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 使人体的最大摄氧量下降从而影响运动能力。人体摄氧量的下降, 使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减少, 从而导致肌肉收缩代谢的氧量减少, 使人在运动时无氧代谢能力所占的比例上升, 最终影响耐力, 过早使人进入疲劳状态。

2.4 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影响

光照中紫外线强度会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而有所增高, 高原地区的紫外线辐射较高, 人体被紫外线辐射照射后会引起人体血液的重新分布。过多照射也会引起日光性皮炎症。尤其在运动后的“运动免疫开窗”期更易引起某些疾病。近年来, 随着高原训练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在“运动免疫开窗”期注意太阳辐射的重要性。

2.5 空气负离子浓度过低的影响

在运动过程中, 空气负离子具有改善中枢神经机能、呼吸机能、心血管系统机能、造血机能、酶系统激活机能等的作用, 尤其能提高有氧耐力, 促进运动后乳酸的清除。利用空气离子化的气象报告及时改变训练和比赛的计划也已出现[2]。但如果空气负离子浓度过低, 不仅运动环境的空气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而且也很难改善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研究证明, 空气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左右时最易产生负离子。在一般的林区内易形成上述条件, 故选择用植物来创建易于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环境, 是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2.6 空气湿度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类型和运动时间对空气湿度的要求都不同。但通常情况下, 空气湿度只要控制在45%~55%, 人体感觉就比较舒适, 而且病菌死亡较快。如果空气湿度过低 (<38%) , 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病症;空气湿度过高 (>65%) , 不利于人体出汗散热, 从而降低人体的运动能力[3]。

3 改善建议

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利用植物来改善运动环境。

3.1 减弱风力

在以上诸多环境限制运动的因素中, 多风、强风是最重要、影响程度最深的因素。因此, 利用植物来防风是人类利用植物服务自己的一个积极成果。在强风盛行地带, 可构造防风林带来减弱风带来的影响。降低风速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植物的体形大小、枝叶茂密程度。植物的防风效果主要与植物带结构 (包括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透风结构) 、植物带的高度、植物带宽度以及植物带与风向的交角等因素有关, 乔木带防风能力大于灌木, 灌木又大于草本植物;阔叶树比针叶树防风效果要好, 长绿阔叶树又优于落叶阔叶树。一般来说, 树冠紧密、材质坚韧、根系深广的树木抗风力较强, 因此可选择适宜降低风速的植物有马尾松、黑松、桧柏、榉树、乌桕、朴树、槐树、樟树、南洋杉、藏柏、杨树、榆树、银杏、女贞、广玉兰、紫薇、竹类等。

3.2 滞尘杀菌

上海园林科研所曾进行过城市空气粉尘量的测定, 据测定, 树木的减尘率为30.8%~52.7%, 草坪的减尘率为16.0%~39.3%, 这证明了植物对空气具有良好的降尘效果。同时, 许多植物自身能分泌出杀菌素, 如松科、柏科、木兰科、忍冬科、桑科、桃金娘科、槭树科的植物, 对很多病原菌有良好的杀灭及抑制作用。因此, 绿化种植设计时宜选择叶面积大, 表面粗糙, 具有绒毛或分泌黏性物质并能分泌杀菌素的植物, 以提高植物吸附、阻滞粉尘和杀灭病菌的能力。可选择的植物有刺楸、木槿、广玉兰、女贞、大叶黄杨、侧柏、悬铃木、石楠、桑树、紫薇、南桉等。

3.3 调节氧气浓度

众所周知, 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出氧气, 氧气的释放量与树形、树叶面积等有关, 虽然在绿化环境实际应用中考虑植物间的释氧量意义不大, 但近年来很多研究资料表明, 植物对局部地带空气含氧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在光照适宜, 二氧化碳流通的情况下, 有25 m2的叶面积就可以满足1个人的氧气和吸收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 植物对于体育运动场所环境氧气浓度的调节是有积极作用的。

3.4 降低紫外线辐射

植物对太阳产生的辐射如紫外线辐射, 具有吸收、反射和透射的作用, 从植物带上、中、下3层辐射的强度依次减弱。因此, 运动场所周边的植物可以在运动间歇提供躲避紫外线的场所。由于落叶植物的树叶疏密度会受季节的影响, 因此, 在进行绿化设计时, 应尽量多选用常绿植物来发挥此项作用。

3.5 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

大气中离子化的过程无时无刻不断进行着, 由于绿色植物易发生电离, 如在大自然中的茂密丛生的尖头树冠、矛状叶片和圆锥花序等, 组成了大自然接收正离子的“天线”, 它们能捕获正离子, 使正离子不能与负离子接触, 从而成为负离子的天然保护物, 使大自然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大大增加[4]。可选择适宜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植物有杨树、雪松、白蜡、华山松、油松、银杏、枇杷、樟树、南洋杉、草皮等。

3.6 调节空气湿度

植物在局部地带对于空气湿度的调节具有人工不可替代的优势, 其可通过蒸腾作用、遮荫作用和降低风速的作用来调节空气湿度。单位面积的阔叶林单位时间内比同面积的裸露地的蒸发量高20~30倍。植物调节空气湿度具有持续性、可循环性、少菌和多负离子性等特点。一般而言, 乔灌草垂直配置调节湿度的效果, 比单一的乔、灌木林或草坪的调节效果好。

4 结语

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 运动场周围环境的不利因素也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多风、强风、多尘、低氧、高紫外线辐射、空气负离子浓度过低、空气湿度过低等是常见的一些环境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或多或少地对运动及健康产生影响。因受自然条件所支配, 人为的调节也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 在体育场所规划设计过程中, 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环境绿化, 尽可能地降低体育运动场所环境不利因素对运动能力与健康产生的影响, 这在室外运动场地建设中是尤为重要的, 无论从成本、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战略意义上讲, 都将是体育区园林设计工作的关键, 也是我国体育场所建设发展的趋势。

摘要:阐述了我国运动环境的现状, 通过分析气候环境条件对人体运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 提出科学合理利用植物、改善体育运动场所环境的建议, 以期降低不利因素对人运动能力与健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运动环境,现状,不利因素,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1]魏玉琴, 朱杰, 王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 17 (11) :69-70.

[2]林文弢.空气负离子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0 (2) :53.

[3]翁锡全, 林文弢.气象和气候条件对体育运动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1 (1) :51.

高原环境对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影响 篇10

会泽海拔为2017米, 是高原训练的最佳海拔, 加上会泽充分发挥海拔、地理等自然优势, 结合实际, 会泽开设了中长跑和竞走两个项目共计五支训练队县城里厂矿少, 空气质量好, 会泽已经被挂牌成为“耐力性项目高原训练基地”及“国家赛艇队高原训练基地”, 经过高原基地训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强化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提高大脑对缺氧的感应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增大心搏量;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呼吸深度, 增大吸氧量;增加肌糖原含量, 加强组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糖酵解能力, 使肌肉具有更高的耐酸能力和氧利用率;代偿性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满足机体需要, 很多研究证明, 在适宜的高度 (海拔1500一2600米) 进行高原训练, 运动员的呼吸肌力量增加, 肺通气量、肺容量明显增加, 心脏结构和功能均得到改善。体育界不断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等方面对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并开始有意识的开展高原训练。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 欧美部分国家逐渐形成在重大国际比赛前对优秀运动员进行高原和亚高原训练的习惯。我国在高原训练方面同样取得了一些成就,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高原训练一直被选用为中长跑赛前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随着训练的不断提高, 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 如中长跑、竞走、自行车等, 发展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 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 高原训练基地的基本情况

云南提出的建设“中国高原体育基地”、“特色体育赛事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三大体育战略目标获得国家体育局认可, 并纳入全省“十二五”规划。由此, 我省确定了利用现有基础, 通过规划先行、统筹发展, 优先在昆明建设亚洲一流水平的高原体育基地, 以点带面实现云南体育基地的全面建设, 五年后, 一艘承载着各种项目的豪华巨型高原训练“航母”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省体育局局长杨宁介绍, 云南高原体育基地将建立“低海拔-亚高原-高原-高高原”立体化、梯级化的运动训练服务体系。其中昆明体育基地建设投资金额总计约13.7亿元。基地包括海拔3280米的迪庆高原训练中心、海拔2400米的丽江高原训练中心、海拔2100米的会泽高原训练中心、海拔1980米的大理高原训练中心、海拔1897米的昆明高原训练中心、海拔1300米的普洱高原训练中心、海拔430米的元江训练中心、海拔76.4米的河口训练中心8个训练中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游泳队开始在这里尝试高原训练, 泳坛“五朵金花”使海埂基地名扬海外。随后, 呈贡体育训练基地、呈贡松茂水上体育训练基地、红塔体育训练基地相继落成, 体系化的训练设施使昆明逐渐成为全国各项运动队冬训的理想之地。训练项目也从足球延伸到田径中长距离项目、游泳、自行车、皮划艇、篮球、柔道、摔跤、滑冰等。

目前, 国内这样的高海拔训练基地还有:位于西藏的羊八井训练基地 (海拔4318米) , 位于云南的迪庆香格里拉基地 (海拔3200米) 和丽江高原训练中心 (海拔2400米) , 会泽高原训练中心 (海拔2100米) 、呈贡松茂基地 (海拔1906.6米) 、大理高原训练中心 (海拔1980米) 。

2 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成绩

2.1 高原训练基地参训的运动员情况

2005年4月中旬和5月下旬, 日本大众制药和古卢巴林两支田径队, 先后三次到会泽进行中长跑项目训练, 其中有雅典奥运会女子马拉松冠军野口;2007年9月9日至10月10日, 国家男子马拉松队到会泽进行高原训练;2007年1月和2008年1月, 上海赛艇队到会泽冬训;2007年1月和2008年11月, 山东赛艇队到会泽冬训;2008年11月, 浙江赛艇队到会泽冬训;2009年7月, 清华大学赛艇队到会泽夏训;2009年8月, 山东赛艇队到会泽夏训;2006年1月5日至2006年3月15日, 2006年12月17日至2月14日, 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月25日, 国家赛艇队先后三次到会泽进行冬训,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赛艇健儿一举夺得女子四人双桨冠军, 实现了中国赛艇史上零的突破。

2007年1月26日,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授予会泽为“国家赛艇高原训练基地”。“直通北京”的特殊地位, 为会泽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提供了便捷通道.

会泽体育工作所做出的成绩, 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2009年6月30日, 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会泽创造性地提出“体教结合”的模式, 整合体育、教育两个系统的优势, 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依托, 体育部门主管的齐抓共管的业余训练体系, 实现“选材一体化, 育材一条龙”。体校主要任务队是对具有体育专长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

目前, 游泳、自行车、中长跑、竞走、花游、柔道、摔跤、划船等项目国家队, 都有计划、有目的以及整体部署安排高原训练, 将高原训练列为常规的训练手段和全年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全年训练计划当中, 积极探索和把握高原训练的规律和特点, 进行了一系列的高原训练的实践, 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国家游泳、划船队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取得3金4银3铜3破世界纪录的好成绩。

2.2 参加过高原训练运动员的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 曾在多会泽地进行过高原训练的田径运动员已取得了3个奥运会冠军、1个奥运会亚军、1个奥运会季军, 13个世界冠军。我国在竞走、中长跑、马拉松项目上所取得的成绩都与高原训练有关。王丽萍、王军霞、孙英杰等运动员在大赛前都曾到此训练。会泽基地也因此享有“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铸造金牌的工厂”等美誉, 会泽基地适宜的海拔高度、宜人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训练设施保证了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效果, 为奥运健儿们在伦敦奥运赛场取得优异成绩起到了积极作用。

蔡泽林, 项目:竞走。云南田径“沙家军”中, 蔡泽林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名新秀。21岁的他是会泽人, 从小便在体校进行训练, 2006年进入省体校, 2008年被沙应正招至麾下, 并显示出过人的竞走天赋。2009年, 他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和竞走世界杯上均获得亚军;2010年的全国竞走锦标赛夺得男子20公里冠军。在今年2月的全国竞走冠军赛上, 蔡泽林在男子成年组20公里竞走比赛中夺冠, 接着又在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上获得季军, 从而抢得一张宝贵的奥运入场券。经过会泽高原训练后, 出战伦敦奥运会获男子20公里竞走第四名。

李建波, 项目:竞走。李建波2002年被招入云南省体校。不久, 他便在各项赛事中屡创佳绩, 并入选国家竞走队, 2004年3月, 在全国竞走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青年组20公里竞走比赛中夺得冠军, 同年, 问鼎马来西亚亚洲田径青年锦标赛20公里竞走冠军。1年后, 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 不满19岁的李建波杀入20公里竞走前八。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李建波参加了男子50公里竞走, 取得第14名的成绩。四年后, 李建波在全国竞走冠军赛暨伦敦奥运会选拔赛上, 夺得50公里竞走冠军, 毫无悬念地拿到伦敦奥运入场券。这次再战奥运, 李建波最大的目标便是寻求突破, 争取拿到比上一届更好的成绩, 经过会泽高原训练后, 李建波将代表中国队出征伦敦奥运会, 李建波取得第7名。

张娴, 项目:排球, 在不久前结束的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 张娴凭借良好的表现获得最佳自由人奖, 这也是中国队在本年度大奖赛单项奖中的其一收获。经过会泽高原训练后, 代表中国队出征伦敦奥运会, 取得团体第4名。

李夏延, 项目:游泳。在4月初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选拔赛上, 李夏延发挥出色, 勇夺50米蛙泳和100米蛙泳两项冠军, 从而锁定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在英国游泳锦标赛暨伦敦奥运测试赛上, 李夏延才参加了本赛季的第一场比赛, 并一举夺得男子100米蛙泳“客人组”的第二名。而在全国游泳冠军赛上, 李夏延则将自己的最好状态展现出来, 看得出他已经为参加奥运会做足了准备, 经过会泽高原训练后, 他代表中国队出征伦敦奥运会, 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

从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走出了残疾人世界冠军秦宁、和全国冠军王忠芬、李粉金、王忠睿、张书朝、陈明付、邓海洋、付廷莲、宗金招、展恩德、谢丽娟、安桥发。会泽组队参赛, 累计获得奖牌400余枚。近几年来, 获国际级比赛冠军7次, 国家级冠军49次, 省级冠军55次, 部分项目打破省运会, 全运会乃至世界赛事记录。

发挥项目优势, 输送190位高水平运动员近几年来, 会泽涌现出了残疾人世界冠军秦宁、亚洲冠军李建波和全国冠军陈明付、邓海洋等12位运动员。他们共夺得2枚世界肢残运动会冠军、3枚远南运动会冠军、2枚亚洲冠军和49枚全国冠军, 为云南的竞技体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6 结论

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 机体在较高浓度的乳酸负荷下工作, 对高乳酸浓度的刺激产生适应, 机体缓冲系统, 乳酸代谢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使机体耐乳酸能力, 抗氧债能力得到提高, 机体无氧代谢加强, 无氧供能百分比增加, 加快了运动员无氧能力的提高, 所以, 高原训练有利于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耐力, 有利于对运动员耐力素质有显著地提高, 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也有显著的帮助。

摘要:本文以地处高原地区的会泽县高原训练基地为研究基础, 就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 通过高原和非高原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的不同来对比, 研究表明高原环境的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高原环境,训练,影响,耐力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扬.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29 (7) :10.

[2]王平.女子中长跑高原训练计划特点的研究——以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陈萍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40

论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环境 篇11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外部世界,是周围的情况及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是塑造人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世界。少年儿童正处在接触和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对他们的训练和培养,就如在白纸上作画,画上容易,画错了再改就难了。教练员或教师在对其培养教育过程中及成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将来如何做人及做人的道德标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在接受训练及培养的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是非观念的认识,影响着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决定着我国后备足球运动员良好素质的形成,影响着我国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从培养到成才的质量。目前我国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环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环境

足球运动员从少年儿童训练阶段开始到培养成才,需要经过多年培养和磨炼,在这一过程中,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的程度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都决定着他们将来的文化素质的修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质量。

1. 足球运动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近几年参与训练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多,除了体校的足球班外,足球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诞生,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据统计仅某个省就有几百所足球学校,而较大规范的足球学校却很少,大多都是由几个人组织起来的草台班子,以赚钱为目的。其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很不规范,这就已经决定了它在教学及培养方面质量的低劣。

2. 在体校或足球学校学习的孩子多以身体条件为基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对学习文化课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学足球就是玩,不用动脑子,将来还可以出名或赚大钱。由于这些思想的负面影响,体校或足球学校的文化课形同虚设,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似乎无人认真对待文化知识的学习。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这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毕业时有的学生连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都达不到,试想这如何能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

3. 足球学校或体校的大部分教练员多数是运动员出身,青少年时期缺少了对文化理论的学习,使得他们的综合素质低下,因而也限制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升华提高,缺乏最基本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训练的手段。所以,只能靠自己踢球时教练员所传授的那些技术和自己积累的经验来指导训练,从而忽略和削弱了对少儿运动员进行文化知识及思想品德的科学性灌输和培养。

二、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的比赛环境

在教练员急功近利思想的指导下,对少年儿童运动员形成只教技术、只要成绩的培养方针。

1. 多年来,在整个少年儿童足球比赛中,一直存在着“以大打小”的不正之风。从中国足协近年公布的在中国足协注册备案的男、女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中,有510名队员更改过年龄,情况最严重的竟将年龄虚报5岁,在2001年全国15岁年龄组的比赛中,27.4%的球员实际年龄与所申报年龄不符。在规模最大的全国“贝贝杯”(12岁以下)少儿足球比赛中,每年也同样查出很多超龄球员,个别队由于虚报年龄情况严重还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在中、小学生的联赛中,有高中生在初中组参赛,初中生在小学组参赛,这些情况在带队教练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个别教练员毫不隐讳地承认“改年龄在中国足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改年龄者多为家长、教练员或学校。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造假者根本无法参加比赛”。因此,公平竞争在现实利益面前失去了本来面目。为了赢得比赛不择手段,改户口、以大打小成了取胜的主要途径。

2. 少儿足球比赛也同样出现了打假球的现象,在某省的一次小学生比赛中,为了确保某队能拿冠军,制造了9比0和13比0的两场比分悬殊的比赛。比赛中为了达到赛前预定的目标,竟发生了守门员接球后往自家大门里扔球的现象。少儿足球比赛,参赛队员都是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在场上故意犯规,抢不到球假装摔倒,被判罚后满不在乎,看起来很“油”,给人一种“成人”的感觉。

3. 在少儿比赛中,也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在成人比赛中才可能出现的不服从裁判的判罚和围攻裁判的现象。比赛中只要出现不利于本队的判罚,就会常常出现教练员指责裁判甚至冲进场内干扰比赛正常进行的现象。输球后运动员在教练员的带领下围攻裁判或追打裁判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000年全国足球晋级赛(13岁以下)和2001年全国足球赛小甲A(13岁以下)在北京的决赛中,也同样发生了类似现象,这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与他们的实际年龄所应具有的行为极不相符,这类现象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这不但说明了我们目前的赛风差,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对运动员的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并且个别教练员在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方面的低劣表现,对少儿运动员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比赛氛围和造假环境中成长着。

三、成人比赛环境的影响

中国足球运动通过近十年的职业联赛,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整体水平低的状态。除了训练方法及手段落后的客观因素外,球员本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较差是主要因素之一。

1. 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其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自身所必备的技术、战术等方面。而我国足球运动员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下的问题,致使比赛中缺乏应变能力和智慧性反应。随之而来的是在重大比赛中出现心理活动不稳定的现象,由此在比赛中出现了遇事不冷静、不服从裁判、鲁莽行事而不计后果的行为,最终遭到裁判员的严厉处罚。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比赛中球队的斗志和信心。

2. 由于文化素质低,也造成了运动员敬业精神不强,从而导致了运动员训练怕吃苦、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等违纪事件的屡屡发生。近几年又发展到了球员参与赌球的程度,球员为了谋取个人更大的利益而参与赌球,这种现象就会对比赛的结果进行人为控制,最后势必演变成一场踢假球的“比赛”,乃至在甲B的比赛中就出现了11比2的假球现象。更有甚者贿赂裁判,使公平的竞赛成了人为的交易,种种劣行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都会对我国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结论与分析

由此可见,在少儿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利因素及环境的严重影响。这些影响是长远而致命的,他们会去模仿,去学去做,一代一代就这样相互干扰和影响着,永远也走不出这种恶性循环的误区,最终培养出来的必然是“质量低下的产品”。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改善少儿运动员训练与培养的环境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

1. 要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教练员的言行对少儿思想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典范、人类的楷模,教师就是真理。“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所以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模板”。

2. 要注重少儿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文化知识是综合素质的基础,在现代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训练及比赛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比赛能力和训练水平的发展。

3. 从目前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现状看,影响我国高层次运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培养环境差,这是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低、敬业精神不强、违纪违规现象不断发生的原因。经济学家胡鞍钢教授曾指出,“知识贫困这种新型贫困越来越突出,并严重制约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知识贫困衡量的不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而是指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短缺,从而导致能力的缺乏。知识能力则是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力,说明了文化知识在现代生活中的特殊性。

4. 我国足球运动管理部门要加大力度净化比赛环境,严惩各种不道德行为,应制定一套合理而健全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比赛制度,要严格审批和规范各类足球运动学校,凡是教育机制不完善、不具备相应的文化教育条件的,以获取较大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足球运动学校或训练班均不予批准或取缔。教师、社会和学生家长都应有一定的责任感,为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纯洁而公平的训练及比赛环境,这才能营造出一个培养高素质足球后备人才的环境。

论地理环境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篇12

地区不同,经度不同。经度的不同,导致各地存在时间差,每相差15个经度则相差一小时。人长期生活自己的时区中,适应自身所在区域,生物钟与当地时区相统一,这导致当运动员离开本时区去另一时区参加比赛时,自身的生物钟会被打破,进而影响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比赛成绩。如,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韩国队与波兰被分到统一小组,比赛地点为韩国,时间为韩国当地时间20时30分,波兰与韩国相差8小时,此时波兰时间为12时30分,为午休时间,此时进行比赛波兰队难以发挥正常水平,身体会出现疲倦等不良症状,此时的比赛则没有公平性可言。如果两队的时差为12小时,那则相当于黑白颠倒,这对运动员而言无疑是严峻的挑战。为避免由于时差而带来的不良后果,一般运动员要提前10-12天进行时差训练,使自身的生物钟与比赛时间相适应,调节自身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力争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能力,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纬度对气候类型与重力加速度有决定作用,地表各地的地心距因纬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赤道半径最大,两极半径最小,因而重力加速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增,受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地点其质量是不同的。重力加速度在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对体育运动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投掷、短跑与举重等项目上,为了最大限度提升比赛的公平性,运动员比赛场地及机械设备要选在统一地点,比赛成绩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不同地点地理纬度不同,日照时间以及太阳高度角不尽相同,进而导致全球太阳辐射量的差异,根据辐射量的不同全球气候可分为不同气候带,同一气候带,根据气温和降水以及植被分布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人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人们的身体素质与当地的气候类型相适应,运动能力也呈现出区域分布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带有显著区域特色的运动项目。

二、海拔高度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以海拔高度为基础可以将陆地地形分为高原、丘陵、山地、平原与盆地五种。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在生活习惯与运动方式等方面出现诸多不同。如,生活在东非高原的人为在高原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其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艰苦的高原生活造就了他们非凡的耐受力与爆发力。波德平原临近波罗的海和北海,水文系统发达,当地居民普遍水性较好,游泳技术与划船技术娴熟。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山地地区在气候上会出现垂直差异,不同海拔区域在气温、降水、温度、湿度、风等各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复杂的地形对体育训练是大有裨益的。海拔较高地区气压偏低,人体摄入氧气含量少,直接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对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而言,他们适应高原生活气候,身体机能在高海拔状态下正常运转,然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而言,低压缺氧的高原生活状态会大大降低身体素质,带来一系列不良身心反应。运动员长期在高原环境下进行体育训练,会大幅度提升器肺活量,提高耐受力,提升个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过硬的身体素质,提升运动员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为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出色发挥奠定基础。

三、气候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气候环境对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不仅影响运动条件,也影响运动员的身心机能。在气候因素中对体育运动影响最为深远的为气温与湿度。在气温与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会导致短时间内体温显著上升,随着运动强度的不短增加,身体热量急剧上升,身体散热系统工作强度加大,随之而来的是体液迅速大量丢失,血浆量减少,血液输氧能力减弱,这增加血液循环的压力,增加了心脏负荷量,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人体运动机能,对运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较低的温度同样会为运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低温环境下,人的神经与肌肉系统处于低兴奋状态,血流量减少,血管收缩,人的部分器官会相对进入麻木状态,若进行诸如投掷一类的体育活动会大大降低手指的控制能力,这将直接影响比赛成绩。空气的湿度与温度相互配合共同影响体育活动,在高温状态下进行体育活动时,人的体温会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而不断升高,为保持机体平衡人体需要大量排汗,而高温阻碍排汗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使得人体温度不平衡,陷入闷热不适的境地,人的心情也会焦躁不安。长时间处于高温低湿环境下,人的呼吸系统干燥不适,人可能会因为失水过多造成脱水,进而产生一些了身体上的不良症状,运动机能下降的同时,人自身的平衡状态也会被打破,这与个人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对体育运动活动而言也是消极的。风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也尤为显著,风是变化莫测的,其对短跑、跳远、冲浪、划船等项目影响尤为凸显。暴雨、冰雹和暴风雪等恶劣天气状况会对体育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阻碍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导致比赛延期或取消。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的体育活动有重要作用,比如,北美洲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有利于发展冰上项目。居住在此地的加拿大人形成了爱好冰上运动的传统,在冬季奥运会并上项目加拿大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处于赤道的国家,如厄瓜多尔、肯尼亚,其属于热带气候,缺乏冰上运动场地,因而在冬季奥运会上无法与寒带地区国家相抗衡。

摘要: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育运动有着各个层面的重要影响。从地理位置来说,首先,地区不同,经度不同导致的时差会打破运动员自身的生物钟,从而影响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比赛成绩;其次,海拔高度和气候因素的变化也会带给运动员刺激而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上一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下一篇:习惯性违章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