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领域

2024-10-15

习惯领域(共7篇)

习惯领域 篇1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 人们不必面对面的在实体市场上进行交易, 也不必再依赖于纸质单据和货币进行交易。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利用网上支付手段通过互联网络随意选购自己中意的商品, 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几乎完全可以被打破。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 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和消费习惯, 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近10年来, 电子商务几乎快速渗透到了每一个行业, 其发展对零售业实体市场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 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 并快速扩展到各实体经济行业。在B2C领域, 涌现了京东商城、当当网、凡客诚品等一批有实力的网商;在C2C领域, 淘宝网更是风靡全国, 网购已经从一种新鲜事物转变为人们的一种购物习惯和生活方式。

从全球来看,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2007年的调查显示, 全球有85%的用户在网上购物, 在欧洲, 这一比例高达93%。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曾在几个欧洲国家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显示有56%的互联网用户在过去3个月中有过网上购物行为。在我国, 网购的发展趋势也十分强劲。2010年7月15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 互联网普及率高至31.8%。该报告还显示,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2010年上半年, 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 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Forrester公司对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 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B2C市场销售规模达45.44亿元, 同比增长155%;B2C商城覆盖人数近1.3亿, 环比增长10.9%。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数据显示, 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市GDP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4.69%上升到2009年的21.81%;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统计显示, 苏州商务年交易额突破650亿元, 约占苏州GDP的10%。

2 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实体市场的影响

2.1 对交易渠道的影响

电子商务减少了传统实体经济活动的中间层次, 大大缩短了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时间, 使商品交易信息的传递速率显著提高。在零售业实体市场上, 通常销售结构是一种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地步的消费者群体获得到的商品被附加了多重渠道成本, 而价格远远高于出厂价格。而电子商务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金字塔的层级, 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物美价廉的商品。网络手段的运用已经逐步弱化了传统的分销渠道, 并使得实体经济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完全不复存在。在电子商务模式下, 传统实体市场的交易甚至可以不通过直接面对面的货币交易, 而采用电子货币及网上结算的方式, 完全不受时空影响地进行交易, 发达的物流运输体系会快速的将消费者所需的商品运送到其手中。

2.2 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在实体市场下, 大部分的采购需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实现, 而面对面方式的实现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进而带来一定的交易成本。而电子商务的应用, 可以快捷地实现网上交易, 无论是商家之间的交易 (Bto B) , 还是商家与客户之间的交易 (Bto C) , 其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都可以有效的将到最低。因为在互联网上, 信息是海量且开放性的, 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优方案, 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易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2.3 对交易范围的影响

传统零售业受地域因素的影响较大, 而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交易, 可以大大突破传统经济所面对的狭小市场, 将交易活动推到更为广阔的市场上。举例来说, 目前当当网上书店有17%的定单来自海外, 即使你在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开设一家实体书店, 也不可能有17%的业务来自外国消费者。由此可见, 电子商务的开展大大拓宽了传统销售范围, 能够为商家赢得更多的潜在客户。

3 零售业实体经济未来的发展思路及建议

3.1 零售业实体经济向电子商务方面的转型是大势所趋

卓越亚马逊总裁王汉华先生曾说过, 现在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春天, 实体经济的冬天。而事实的确如此, 未采取电子商务方式的零售业实体销售渠道, 几乎有50%的业务被网络渠道夺走。在这种情况下, 各类品牌纷纷开始进行尝试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进行销售。目前优衣库、ONLY、杰克琼斯等多个服装品牌均在淘宝商城拥有官方旗舰店。而一些在过去基本通过传统渠道消费的各地特产等, 也纷纷踏上了网销之路。目前, 在淘宝网上可以方便地买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特产, 如武汉的鸭脖子、新疆的和田玉枣、平遥的牛肉等。大到家电、小到零食, 甚至连保险这种抽象化的金融产品, 目前都可通过网络方式购买。人保、平安、太平洋等几大保险公司都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直销网站。上述行业和企业的成功尝试, 让更多的传统零售业厂家及个人看到了电子商务未来的希望, 可以说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自觉主动的走电子商务化道路, 实体经济才能赢来真正的春天。

3.2 实体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3.2.1 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

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效的物流和交通运输体系。由于网上交易大多是跨地域的交易, 其交易的实现形式主要依靠快递公司和邮政等渠道, 而其中尤其以快递方式最为普遍。因此, 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 必须重视对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利用。对于大的商家来说, 可以采用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或与实力雄厚、市场口碑较好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的方式来确保物流体系的安全性、快捷性。对于小商家来说, 则应根据客户反馈情况, 选择一些价格低服务好的物流公司, 避免因物流公司问题而影响商品交易情况。根据目前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情况, 最理想的方式还是与物流企业进行联合, 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3.2.2 降低电子商务交易风险

网上交易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网络安全问题, 一些钓鱼软件的存在曾一度令互联网交易用户噤若寒蝉, 各种类型的网络行骗行为的日益复杂化, 也为企业和个人发展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针对这一情况, 企业和个人在从事网上交易的过程中, 必须利用各种手段, 最大限度地降低网上交易隐患。具体地可以借助一些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认证技术等来提高交易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使其能够更为认同网上交易。

3.2.3 提高诚信度

与传统的零售业实体经济相比, 电子商务需要依靠更高的诚信度, 由于通过网上交易无法看到实际的商品、也无法实际接触到售卖商品的企业和个人, 对于诚信度信息的获取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因此, 必须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和诚信查询制度才能保障网上交易的可靠性。企业和个人必须在进行登记身份的前提下, 开展网络交易活动, 并建立网上信用评价机制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 从而乐于在网上达成交易。目前, 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010年7月1日起, 稳固网店实名制正式启动, 根据相关规定, 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 必须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 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这一制度的启动能够有效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网上交易的规范性, 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随着网络交易相关的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 电子商务将获得更为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3.3 零售业实体经济电子商务化的发展路径

实体经济的电子商务化过程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 因此其最终必须经过若干阶段和层次才能得以实现。如果没有计划地盲目开展电子商务, 势必会事倍功半, 难以获得预期效果。基于对一些成功的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分析, 本人建议实体经济按照如下几个层次和阶段进行发展:第一, 建立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专属网站, 实施电子商务的商家必须拥有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 大商家可以独立建站, 中小商家可以借助一些交易平台 (如淘宝网、拍拍网、百度有啊等) , 在这些交易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站点, 并通过网上平台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联系。第二,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品销售, 企业可以在利用各种网上形式进行上下游的信息交流和网络推广之后, 建立完整全线商品网上销售渠道, 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在线购买、在线支付。第三, 做好企业内部网络建设, 将内部网络与外部销售网络进行有机结合, 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 减少不必要的办公环节的费用支出。目前很多网上商店并没有没有很大的办公场地, 淘宝上的很多卖家甚至连货物存储地都没有, 都是待订单完成后再进行调货, 这样一来, 商品的交易成本就更低了, 电子商务在为买家带来质优价廉商品的同时, 也为卖家节省了成本。第四,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不断扩展, 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建立起稳固的目标客户群, 采取邮件营销等方式提高用户粘性;还可以采取供应链管理系统, 来不断优化采购和销售流程, 实现业务过程的再优化, 不断实现电子商务业务的增值。

参考文献

[1]徐津铭.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竞争力的提高[J].现代情报, 2007, (03) .

[2]郭军明.实体企业电子商务改造的主要模式[J].科技经济市场, 2007, (08) .

[3]张昌霖, 胡雄, 孙玲.对基于实体店铺的B2C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8, (18) .

[4]陈英葵, 徐荣华.我国实体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发展战略分析[J].商业时代, 2009, (32) .

[5]周渝.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融合[J].信息与电脑, 2010, (07) .

习惯领域 篇2

在四维空时中, 按物体运动速度可分为低速运动领域和高速运动领域。 高速运动是指光速或者接近光速的运动。 低速运动领域是四维空时的外层, 或者说是时间一维的外层;高速运动领域是四维空时的内层, 或者说是时间一维的内层。 低速运动领域与高速运动领域是相互垂直的。与低速运动领域相比, 高速运动领域的尺会缩而钟变慢。人们所处的领域是低速运动的领域。

以牛顿为核心的古典物理学适用于低速运动领域, 而以爱因斯坦为核心的现代物理学既适用于低速运动领域也适用于高速运动领域。

现代物理学之所以适用于两个领域, 洛伦兹变换式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连接两个领域的桥梁, 或者说是隧道。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经过反复实验, 证明光速是不变的。 这与牛顿力学中的伽利略变换式是矛盾的。 面对这一矛盾, 洛伦兹将光速不变与相对性原理科学地协调起来, 推导出了一个满足光速不变的变换式。

在狭义相对论中, 洛伦兹变换式是两个作相对匀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之间的坐标变换;是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之间, 观测者对物理量进行测量时所进行的关系转换。 在数学上表现为一套方程组。

洛伦兹变换式在由古典物理学向相对论发展的过程中, 起了重要作用。 在人们由三维空间观念向四维空时观念的变化中, 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将宇宙划分为低速运动领域与高速运动领域, 是根据宇宙的客观实际情况来划分的。 这样划分有利于理解现代物理学, 有利于认识宇宙规律。

2 宇宙两个领域与光速不变

人们平时所见的事物其速度大多是变化的, 这种变化可由伽利略变换式来计算。 光速为什么就不变呢?

低速运动的事物其速度都是变化的, 但这与方向有关。例如, 在开着的火车上射箭, 若朝着与火车前进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射出, 箭的速度就与火车的速度无关。 而光子的前进方向, 与射出光子的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垂直的, 这是光速不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何事物及其运动都处在四维空时之中。但地球上大多数运动是低速运动, 低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一维内部所走的距离是微不足道的。 而当事物的运动成为高速运动时, 它就会明显地深入到时间一维的内层, 也就是高速运动的领域。

因为四维是相互垂直的, 低速运动领域与高速运动领域也是相互垂直的, 所以当光子由在低速运动领域转而深入到高速运动领域时, 其运行轨迹发生了九十度的转折, 因此发出光的物体的速度不可能与光速相加或相减。 这是光速不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光速不变的另一个原因是, 光子在四维空时里运行的轨迹不是一维的而是二维的。

因为物体是四维的, 所以物体在运动时, 它不仅是在低速运动的领域运动而且同时也是在高速运动的领域运动, 因而它不仅在低速运动的领域有运动的轨迹而且同时也在高速运动的领域有运动的轨迹。而这两种轨迹是相互垂直的, 因此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面。我们说运动是二维的, 这里仅仅指运动的轨迹, 而不是它所经历的空时。

人们通常所见的多数物体的运动属于低速运动, 其运动的轨迹虽然也是二维的, 但它在高速运动的领域的轨迹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 只能说是一条线, 是一维的。 而光子运动的轨迹不是一条线, 而是一个面。

质能公式是E=mc^2, 而不是E=mc。 这也表明物体在高速运动领域运动的轨迹是一个面。

因为物体在高速运动领域中运动的轨迹是一个面, 而在低速运动领域里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线, 这两种运动的轨迹不同, 其运动的速度无法相加减, 所以光速不可能变。

3 宇宙两个领域与光速不可逾越

光速是c, 其运行轨迹是二维的, 是c^2。 根据质能公式, 当某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 该物体的质量就逐步转化为能量了。 假如某物体的运动速度超过了光速, 它的质量早就转化为能量了, 也就是说它的质量早就没有了。这就是说, 无论什么物体, 只要它的运动速度开始超越光速, 其质量就随之转化为能量了, 就没有了。 没有质量的物体, 宇宙物间存在吗? 质量没了, 谈何速度。 既然超越光速的物体不能存在, 岂能有超越光速的速度。

难道存在没有质量的能量吗? 宇宙中没有绝对的真空。 那些从质量中转化出来的能量, 一般是进入了别的物体的质量之中, 有的又转化为了质量。 从质能公式中, 可以看出能量可以转化为质量。

在质能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可以看到洛伦兹因子进入了质能公式, 它隐藏在质能公式之中。通过洛伦兹因子, 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 宇宙大爆炸是大量能量转化为质量的实例。 若没有大量能量, 岂能有威力如此巨大的宇宙大爆炸。

具体说来, 放出大量能量的质量是处于高速运动中的物体的质量, 那些高速运动的物体带着这些能量到达了宇宙的高速运动的领域。

高速运动领域的限界, 也就是宇宙的限界。宇宙是有限界的。爱因斯坦的宇宙模型是:静态、有限、无边。若有限岂能没有限界;若没有限界, 岂不成了无限。宇宙的限界有两个, 是四维空时中时间一维的两个限界。时间可分为三段:过去、现在与未来。大家知道, 过去的时间是无限的, 未来的时间也是无限的, 那么,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没有现在呢? 不能说没有。 那么, 现在的时间有多长呢? 其长度是可以测量计算的。这里要说的是, 在现在与过去的交界处是一个限界, 而在现在与未来的交界处是另一个限界。

在两限界处有大量质量, 能量可存在其内部, 也可附着在其表层。任何质量、能量都不可能冲出宇宙的限界。 大量能量存在于宇宙的限界处,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宇宙大爆炸是可能的。

4 宇宙两个领域相互垂直导致星体旋转

在河流转弯的角落处, 往往会出现漩涡, 这是由河水与河岸边摩擦造成的。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遇到撞击时, 也会改变方向, 在一定条件下会也会开始旋转。

众所周知, 发射人造卫星要有一定的速度。 人们以一定速度发射人造卫星, 当该卫星到达一定高度并有一定倾斜度时, 它会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从两个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出发, 人们把宇宙速度分为三个。

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千米/秒, 这是环绕地球能在圆形轨道上运转的最低速度。 其计算公式是:

V1=√g R ( m/s) , 其中g=9.8 ( m/s2) , R=6.4×106 ( m) 。

m1.m2 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 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 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F= (Gm1m2) /r2, 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

第二宇宙速度 ( V2) V2=11.2 公里/秒, 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 倍。

第三宇宙速度 ( V3) V3=16.7 公里/秒。 地面上的物体在利用地球公转速度的情况下再获得这一速度后可沿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当它到达距地心93 万米处时, 便已脱离地球引力, 以后就在太阳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运动。

物体具有110~120km/s的速度时, 可以脱离银河系而进入河外星系, 这个速度叫做第四宇宙速度。

第五宇宙速度是航天器从地球发射, 飞出本星系群的最小速度。该星系群的半径估计大概有50-100 亿光年, 这需要1500-2250km/S的速度才能飞离。

假设以最高宇宙速度光速的速度发射一卫星, 当它到达一定高度并在一定条件下倾斜到一定角度时, 它也会作旋转运动。 它所作的旋转运动将形成宇宙间最大的圆。 根据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 可以计算出这一圆形的半径。 这一圆形的半径是所有星系中最长的半径。

当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 且受到一个方向始终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垂直且大小不变的力的作用时, 会进行圆周运动。这里有几个量:一是, 光速300000 千米/秒;二是, 宇宙中的引力;三是, 物质的弯曲度。这几个量需要契合。

物质弯曲要有特定的弯曲度, 才可形成圆形。 物体在低速运动领域所作的直线运动, 与在高速运动领域里的直线运动是呈相互垂直状态的运动。 当在低速运动领域作直线运动的物体, 以高速度进入高速运动领域时, 就会与该领域运动的物体相遇, 而两种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 两者一旦相遇运动方向必然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会开始作旋转运动。 这是宇宙间无数星球作旋转运动的根本原因。

摘要:按物体运动速度, 宇宙可分为低速运动领域和高速运动领域。高速运动领域的尺会缩而钟变慢。两领域是相互垂直的, 当在低速运动领域作直线运动的物体, 以高速度进入高速运动领域时, 就会与该领域运动的物体相遇, 两者一旦相遇运动方向必然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会开始作旋转运动。这是宇宙间无数星球作旋转运动的根本原因。

习惯领域 篇3

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及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信息安全为,在技术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信息安全技术即保障信息安全的技术。Mark Stamp教授[3]将信息安全内容划分为密码学技术、访问控制、协议和软件安全4大主题,在书中详细阐述了4大主题的内涵。从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出发,学者冯登国等[4,5]将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从早期传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3要素扩至亦包含非否认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6个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对信息伪装、验证和对信息系统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从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出发,可将信息安全技术归纳为核心基础安全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及支撑安全技术5类[6]。

2 数据来源及相关处理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自Thomson Innovation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15日,公开年限定在2000—2013年,共获得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全球授权发明专利45 033件,中国授权发明专利6 183件。

通过技术主题分类确定检索策略,本研究借鉴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Mark Stamp对信息安全4大主题的划分、信息安全基本属性[4,5]及冯登国对信息安全6个属性的提炼等研究,采用13类核心技术主题界定信息安全领域,结合各技术分支相关的关键词、高频词,采用IPC号和DWPI代码设计检索策略。

3 结果分析

3.1 全球专利分析

2000—2013年全球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授权专利共计45 033件,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全球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2个时间段:2000—2006年之间,专利授权量虽然不多,美国IBM公司为代表的主要专利权人已经提出了部分重要专利;自2007年起,信息安全技术专利授权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年授权量在2007—2013年的7年期间保持着年均15.37%的增速。期间,各种信息安全战略规划及重大计划的出台、信息安全产业链各级主体的积极参与都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在信息安全技术全球范围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中,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索尼、富士通名列前3位,且授权量相差不大,均保持在1 300~1 500件之间;中国的华为公司以917件专利位列全球第10位。在全球专利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中,日本企业占据了7家,美国、中国、韩国分别占据了1家,日本企业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全球授权发明专利技术方向分布方面,数据网络和网络转换方面的技术研究最为活跃,达到了12 624项;其次是软件产品、通信和控制中的用户权限和密码;在安全通信方面,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方面、数据加密和解密、网络通信和网络系统等技术研究也保持着较高的授权量。

3.2 主要国家/地区(授权目标国/地区)专利分析

获得授权目标国/地区代表的是专利权人获得授权的国家/地区。通过分析授权目标国/地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全球各专利权人对该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国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对于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信息安全技术而言,研究授权目标国/地区专利授权情况尤为重要。

如图2所示,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信息安全技术专利授权目标国/地区,占据全球范围信息安全技术专利获得授权份额的1/3;排在第2位的是日本,占授权份额的1/4;中国和韩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2个专利授权目标国/地区。

其中,在中国,2007年后信息安全技术的商用发展尤为迅速,尤其是在华为、中兴等公司的联合推动下,即将进入扩大阶段。美国和日本具有相对成熟的信息安全规范和较为领先的市场需求,在各大信息安全技术终端上更早就着手推广信息安全技术。2013年,IBM收购以色列金融业网络安全公司Trusteer,把Trusteer的安全解决方案与自己的安全产品结合,加强了公司应对恶意软件威胁、反诈骗、金融犯罪、终端安全等能力。自收购Mc Afee公司后,Intel今日斥资2 000万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Sensory Networks,成立于2002年的Sensory Networks公司从最初的硬件公司逐步转型为安全模型公司,提供高性能网络技术帮助用户识别恶意软件及恶意网络攻击等。对安全厂商的一系列收购动作表明各大企业纷纷向信息安全产业进军的决心,在信息安全产业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各企业对安全技术的投入值得继续关注[7,8,9]。

3.3 主要国家/地区(专利权人所属国)专利分析

专利获得授权的国/地区代表了专利权人的所属国家,通过对获得授权专利国/地区的分析,可以了解哪些国家/地区掌握着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相关授权专利。

目前信息安全技术授权专利主要由日本和美国专利权人拥有,其次则是韩国和中国,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则稍逊一筹,专利授权量较少。日本、美国的专利授权量接近总授权量的70%,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的专利授权量超过了总授权量的88%。如图3图所示,信息安全技术授权专利主要在日本,2000—2013年达到了14 164项,尤其是从2005年始,其相关专利授权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加;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知识产权局获得的授权专利也大量增加,其对中国的市场重视程度高。其次是美国,2004年始,其信息安全技术授权专利量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中国和韩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两大获得专利授权的国家。

中国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专利授权量为6 183件,整体增长趋势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2000—2006年中国信息安全技术相关授权专利较少,仅为964件,其中2000—2001年每年仅有几件相关授权专利,2002年(16件)和2003年(58件)授权量少量增加。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现实需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2003]27号),明确了“积极防御、综合防治”的国家安全保障工作方针,标志着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有了总体纲领;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信息技术列为前沿技术。中国各种信息安全战略、重大计划及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发展,2007—2013年信息安全技术专利授权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授权量迅速增长,7年内授权专利为5 701件,占2000—2013年共计14年间授权专利总量的92.2%。在这一阶段中,专利权人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随着中国大陆信息安全产业市场的壮大和全球相关技术的大发展,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机构开始将相关技术输出到中国,并开始重视在中国大陆的专利布局。

3.4 中国与美国、日本的专利权人分布情况对比

为了研究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专利权人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美国、日本和中国分别进行专利权人的分析。

在美国获得信息安全技术授权专利的前10位专利权人中,美国企业占据了2家,总授权量为1 390件;日本公司占据了4家,总授权量为1 496件。信息安全技术企业中,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公司位列第,1位,其专利授权量远高于其他企业。但是也注意到,日本无论企业数量还是授权专利总量,都具有明显优势。在日本获得信息安全技术授权专利的前10位专利权人都是日本本国的机构。引起注意的是,在日本获得授权专利前10位的专利权人中并没有出现其他国家的身影。

在中国获得信息安全技术授权专利的专利权人前10位中,华为公司以663件的数量遥居首位,排名第2位的是中兴公司。在中国获得授权专利的专利权人前10位中,中国企业占据了3家,总授权量为1 073件;日本公司占据了5家,总授权量为585件。由此可见,信息安全技术企业中,中国公司授权总量位列第,1位,其专利授权量远高于其他企业。但是也注意到,日本无论企业数量还是授权专利总量,都不容小觑。

在中国信息安全技术授权专利中,中国企业最早出现在2004年,中国华为公司获得4项授权专利,而此时,外国公司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于2002年便已在中国获得该领域的授权专利。中国专利权人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方面表现较为积极,但是起步较晚,主要是在2007年之后授权量才有较大增幅,而且在其他国家/地区的专利授权量也较少,技术储备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投入研究。

3.5 中国与美国、日本的专利技术方向分布对比

在美国获得的授权专利的技术主要分布于通信和控制,包括用户权限和密码、数据网络和网络转换、软件产品技术领域,与全球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授权专利的技术方向相比,在用户设备的便携设备和无线电连接的移动电话两个方向占比较高,其程序管理GUI/WIMPS/HCI、管理贸易信息检索表现出较好的趋势。

日本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数据网络和网络转换、通信和控制,包括用户权限和密码、软件产品等方向,与全球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授权专利的技术方向相比,在多用途传输路径的包传输和无线电连接的移动电话两个方向上的表现突出,其程序管理GUI/WIMPS/HCI、管理贸易信息检索方向略逊一筹。

在中国获得授权专利的技术主要分布在数据网络和网络转换、安全通信,包括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解密、软件产品等。如图4所示,中国与全球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授权专利的技术方向相比,在多用途传输路径的包传输和无线电连接的移动电话两个方向上表现出较强的势头,在网络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特殊用途的数据传输及安全通信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表现相比,展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3.6 中国授权专利分析

3.6.1 中国授权专利主要国家或地区分布

2000—2013年,中国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专利授权量为6 183件,其中中国国籍的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授权量为3 359件,遥居首位,占比为54.72%其次是日本达到1 196件,美国670件,这2个国家占据了30.4%,不可忽视;韩国、法国、瑞典、德国总计占比8.6%。中国市场的主力军仍是中国企业,但日本、美国等国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和份额值得重视。其中,2000—2006年信息安全技术相关授权专利较少,共有964件,多数来源于国外专利权人,位居前2位的是日本专利权人和美国专利权人。2007—2013年信息安全技术专利授权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授权量快速增长,专利授权量达到5 701件。中国专利授权量为3 282件,年均增长率为57.71%;日本1 056件、美国637件、韩国207件,分别保持着24.9%、31.1%、30.09%的年均增长率。随着中国大陆信息安全产业市场的壮大和全球相关技术的大发展,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机构开始将相关技术输出到中国,并开始重视在中国大陆的专利布局。

3.6.2 中国在各专利机构获得授权专利分布

在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中国的机构开始将相关技术输出到其他国家,并开始重视在全球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

在2006年之前,除在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的少量申请之外,中国所属机构在其他国家和组织申请或获得授权专利的数量几乎趋于零。在2008年之后,中国各机构开始在美国、欧专局、日本、韩国等国家获得授权专利,其中,在美获得授权专利181件,在欧专局获得授权专利76件。虽然中国在全球获得授权专利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已经展现了良好的势头。

4 结论

专利分析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数据反映多层面领域发展和态势的客观情况,本文根据对信息安全领域专利数据的分析,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该领域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信息安全技术是近10几年逐步兴起的技术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整体分析、国家层面、专利权人层面、主题分布分析层面的定量数据支持下,可以认识到我国与美国、日本等信息安全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和比较优势,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策略和科技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杨铁军.专利分析实务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肖沪卫.专利地图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MARK STAMP.Information security:principles and practice[M].2nd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BISHOP M.Computer security:art and science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2004

[5]冯登国,赵险峰.国内外信息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C]//中国计算机学会2006中国计算机学科发展报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40-254

[6]冯登国,赵险峰.信息安全技术概论[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7]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12[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1-55

[8]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1[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182

习惯领域 篇4

德国独树一帜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可谓世界上最成功的模式之一,德国职教研究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课程论研究领域,德国课程专家比尔盖特·贝尔格(Birgit Berger)认为,随着人类生活和工作领域日趋科学化,学习者必须能够应对现代知识产品不断更新的挑战,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以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1]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职业领域与传统教学领域对学习者提出的能力要求并不一致,因此,研究学生如何胜任现代科技趋势下新工作形式及其对技术人员能力的新要求,对于职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德国学者按照职业领域对学生能力获取的要求,从课程和教学的微观层面研究并提出“学习领域”课程思想,在国际职教界引起了广泛反响。

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理论要素分析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对“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定义为:“学习领域”(Lernfeld)是通过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的描述而构成的主题单元。它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所有学习领域的总和可以帮助职业学校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KMK-指南手册,2000)。可见“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是密切相关的。

什么是“职业能力”?德国学者认为,内隐性、深层性、过程性是职业能力的基本属性。与“职业资格”不同,职业能力是学习能力和在职业、社会以及生活中表现出的能够自我负责任的行为能力。相比较于职业资格侧重考核能力的外显形式,如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所表现出的个人职业技能水平,德国学者更重视分析能力形成的各种要素,如智力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他们认为外显行为的成熟是内在智力发展和心理结构完善的体现。[2]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综合职业能力观,德国学者开创性地构建了职业学校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基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摆脱了传统的以学科理论体系为内在逻辑分析为主要原则的设计思想,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建构的逻辑线索,强调职教课程体系应遵循职业相关性原则。如图1所示,以“学习领域”为主题单元建构的课程方案设计思想是通过对职业情境和职业行为的研究,在对“行动领域”、“学习领域”以及“学习情境”三要素和相互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立的,工作过程分析是设计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的前提和基础。以“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为基础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地在知识和经验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未来职业工作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职业变迁对工作者提出的高素质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阶段性地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情境。姆斯特·崴布斯(Muster Wa|bs)和施耐德(Schneider)教授将这些阶段定义为:深入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以职业工作及生产经营过程分析为基础);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按照确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并适时进行反馈调查;检验教学结果是否符合行动领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德国课程专家巴德尔(Bader)教授和夏尔弗(Schafer)教授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的推导和反馈原理绘制出三者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图中三个关键概念——“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由三个所谓“教学论反馈”的阶段相互联接,成为设计符合教学论思想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理论基础。

(巴德尔/夏尔弗,1998>

第一个阶段是由“行动领域”推导出“学习领域”(图3所示)。根据范例教学论的思想,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着眼于现实世界和职业领域中最具代表性和价值性且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学生现在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和技能。基于该理论,由“行动领域”推导出“学习领域”的分析过程应考虑四大问题:1.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对学生当前的心智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当前意义)2.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对将来从事相关职业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生活所起的长远发展意义是什么?(未来发展意义)3.从教学内容中反映出的重要事实和一般性问题是什么?(示范性意义)4.课程内容安排应根据教育对象遵循怎样的逻辑结构?(课程结构和特点)在第一阶段,以这四方面作为分析的重要原则,从现实的职业工作过程中的行动领域集合推导出一系列的包涵逻辑联系的职业学校教学课程单元,这些课程单元的总和就构成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3]

巴德尔和夏尔弗教授提出:在第一阶段由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学习领域对行动领域的反馈作用——“教学论的反射”(didaktische Reflexion),即从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出发,分析学生通过“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能满足行动领域对学生所提出的能力要求。作为反馈,依据其结果合理调整“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如图4所示。

第二阶段,由“学习领域”具体化为“学习情境”(图5所示)。在对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前提下,通过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按照教学论理论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加工,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化为“学习情境”课程单元。根据学习理论教学论(Lerntheoretische Didaktik)原理,由“学习领域”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学习情境”必须对教学过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

学习理论教学论强调通过“决定域”和“条件域”要素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计划和实施。“决定域”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方法四要素,“条件域”包括生源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分析两个要素。这六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事先制定的每堂课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传授“学习领域”相关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计划体现在实际“学习情境”中。[4]

第三阶段,学习情境反映行动领域。在选择安排合理的学习情境时应预先考虑其是否符合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使具体学习情境对应于相关行动领域(如图6所示)。检验通过具体教学能否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目标。

三、“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应用于职业学校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作为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文件,各州结合具体的职业学校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对该课程方案进行符合“州情”、“校情”的调整,并由各州下属文教部门、学校和任课教师组共同负责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与职业情境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转化为“学习情境”这一关键环节中,州教育过程会议(Bildungsgangkonferenz)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图7所示)。作为会议讨论成果之一,确立了由“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转化为教学过程情境的推导方案。该方案着眼于企业实践,从工作任务处理要素以及任务进展阶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目标按照实际工作进展阶段对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使教学环节及教学情境与企业工作情境相吻合,真正体现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特点。[5]以工程技术领域“金属表面处理”专业为例,根据工作过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为了循序渐进地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学习领域”课程单元及其对应的一系列“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螺旋式课程”(Spiralcurriculum)模式进行教学组织安排(如图8所示)。螺旋式课程开发的观点认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由浅入深编写的。如同螺旋式阶梯,每个学习领域代表一层阶梯,由下往上难度逐渐增加;而每层学习领域又被细化为若干“学习情境”,这些学习情境都与职业领域相关内容有着密切联系,一系列学习情境根据内容的难度和教学内部逻辑关系按照螺旋式上升的顺序依次安排在课程模式中。[6]教师应根据该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能力通过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通过一系列“学习情境”课程单元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而这些“学习情境”的内容是如何制定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以“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为例,阐述其学习情境2——“金属板材的化学处理”的制定原理和分析过程。

学习情境内容的设置主要取决于对该学习领域相关的职业情境及职业活动特征的分析(如下页图9所示)。在“金属板材的化学处理”为主题的学习情境确定过程中,首先是对其所属学习领域“金属底板加工”和相关行动领域“检查、评估和准备合适的材料底板”的职业活动进行分析,根据职业情境“对金属底板进行化学处理”的要求,将其情境化为具体的行动。由于对金属底板的清洗加工涉及到对危险化学材料的使用,因此作为学习情境之一,教师将传授关于如何处理危险性材料以及工作者自身安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确定学习情境主题后,应根据职业情境(如“在安装场所对板材表面进行处理、涂层”)中客户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对学习情境(如“危险性金属材料处理”)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包括工作任务细节的描述和所需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社会和个人能力)的要求,使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任务和学习重点要求更加明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情境的具体描述如表2所示。

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根据由“职业情境”设计的“学习情境”教学要求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根据所学的的理论知识自主地通过收集信息、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改、评估的行动过程完成工作任务。[7]教师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建议。在教学的评估环节中,教师采取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每一次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结语

相对传统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逻辑的课程开发思路而言,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将职业学校课程的教育学理论与职业领域行动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反映实际工作和生活的现实情况和要求,以连续性工作过程情境作为课程教学的参照系,达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整个实际工作过程的目的。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从总体来说还未能摆脱传统单科分段模式的束缚,学科专业系统性太强,缺乏实践应用性,致使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联系不紧密。此外,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弊端,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状态,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很少有尝试、质疑、探究、反思和自主实践的机会,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创造性工作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尤其不利,制约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德国“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实施过程,对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当前进行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Jenewein Klaus.Skript:Didaktik und Curriculumentwicklung Lernen und Lehren in der beruflichen Aus- und Weiterbildung; Otto-von-Guericke Universit(a|¨)t Magdeburg;Institut für Berufs-und Betriebsp(a|¨)dagogik;Vorlesung WS 2006/2007,149-165.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93-94.

[3]Bader R.,Sch(a|¨)fer B.Lernfelder Gestalten.Vom Komplexen Handlungsfeld zur Didaktisch Strukturierten Lernsituation. In:Die berufsbildende Schule 50 Heft 78/1998,229-234.

[4]Das neue Lernen Die Lernfelddidaktik für Maler und Lackierer. Troisdorf:Bildungs-Verlag Eins,2003,26-48.

[5]Muster W(a|¨)bs H.,Schneider K.Vom Lernfeld zur Lernsituation. Strukturierungshilfe zur Analyse,Planung und Evaluation von Unterricht.Bad Homburg vor der H(o|¨)he:Gehlen, 1999,7-9.

习惯领域 篇5

学习领域课程是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即理实一体) 、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是我国自2006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计划以来大力推广的一种课程模式。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是选择来自工作岗位的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 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称为学习情境。通过完成这些学习情境, 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目标。其学习过程体现出“做中学”、“学生中心”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职教特征。

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内容主要有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条件设计、教学实施设计及考核评价设计6个方面。

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 它决定了其他设计的方向。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通常指学生知道什么, 它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目标是指学生能干什么, 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素质目标是指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 适应社会, 所应具备的素质。

“零件的手工制作”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构建于“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 掌握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杠杆千分尺等量具的使用方法, 为从事设备机械维修工作奠定基础。“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设计如下。

1.1 知识目标

(1) 掌握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的工具、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

(2) 掌握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杠杆千分尺等量具的读书原理及测量方法。

1.2 能力目标

(1) 能够熟练完成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

(2) 能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尺、万能角度尺、杠杆千分尺等量具进行测量。

1.3 素质目标

(1)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 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 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5) 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6) 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7) 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8) 能不断积累钳工加工经验, 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2 教学内容设计

2.1 合理设计学习情境

从教学内容的层次来说, 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课程的章, 它通常为来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每一学习情境均应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 以使学生得到完整的 (而不是零碎的、片段似的) 岗位工作训练;各学习情境应属同一范畴, 即都属于某一类典型工作任务, 这样经过重复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目的;各学习情境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 其中递进或包容关系更加合理;学习情境的教学安排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单级到多级的认知规律。学习情境的设计需结合学校的实际, 不能超越学校的实际条件而作不可实施的理论优化的设计。

对“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 若教学时间为3周, 可设计4个学习情境:多角尺的手工制作, 六角螺母的手工制作, 鸭嘴锤的手工制作, 镶配件的手工制作。将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及量具的使用等知识点、能力点合理分散到各学习情境中, 将素质目标贯穿始终, 见表1。

2.2 融入标准规范

教学过程中, 要将产业、行业、企业的标准、规范融入各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中, 使得学生养成标准规范意识, 并在工作中自觉执行标准、规范, 尤其要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 使得学生能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教学中, 要融入钳工国家职业标准。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机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工具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化工检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等, 要根据课程对应的专业合理选择相关标准。

3 教学条件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条件包括硬件条件和教学资源。

3.1 硬件条件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理想的教学条件应包括仿真教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及生产现场, 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 学习情境的实施采取从仿真教学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再到生产现场教学, 最后顶岗实习等不同的形式, 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三个递进:在环境上, 从虚拟仿真到生产性的递进;在能力 (技能) 上, 从生疏到熟练的递进;在身份上, 从学生到准员工的递进, 最终实现了学生的有经验就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条件还包括必要的网络环境, 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在任何时间、地点随时上网学习。

上述理想的教学条件适宜针对比较复杂难学的课程, 而且需学校具有足够的资金来实现这样的条件。对于“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来说, 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即可满足教学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相当于通常所说的钳工车间, 但其分区、功能均有一定扩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通常由操作区、学习讨论区、工具材料区等组成。操作区每人一个操作工位, 配有虎钳及各种工量具, 整个操作区配有若干台钻床、砂轮机等设备, 用来完成钻孔、工具的磨削等工作;学习讨论区配有桌椅、若干台联网电脑、投影设备、钳工手册及书刊, 可以开展教学、讨论、自学等活动;工具材料区配有充足的工具及材料, 满足学生使用的需要。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所需的书刊如《钳工技能》 (黄涛勋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钳工工艺》 (邱国明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 、《钳工实用技术》 (刘存祥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钳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 (王志鑫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金属加工 (冷加工) 》等。

3.2 教学资源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录像、操作视频、演示动画、仿真、在线测试、网络辅导答疑、标准规范及学习网站等。演示动画主要用于抽象内容的直观演示, 在电类、化工类课程中应用较多。在线测试应有内容全面的试题库做支撑, 测试后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和分数。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网站有:中国钳工网 (http://www.zgqgwz.cn/) 、中国安全天地网 (http://www.aqtd.cn/) 及相关院校零件的手工制作精品课程网站。

4 教学材料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材料从形式上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 从类别上包括教案、活页教材、工量具 (设备) 单、任务书、引导文、评价表等。教案包括纸质和电子两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及多媒体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 电子教案已成为教案的主体, 而且电子教案在图片显示、声音播放、动画演示等方面具有纸质教案所不具备的优势。活页教材是紧密围绕学习情境、依据学校现有条件所编写的针对性极强的教材, 它与普通教材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在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中, 普通教材可作为参考书使用。工量具 (设备) 单在学习情境实施前发给学生, 学习情境实施前按单领用工量具 (设备) , 学习情境实施后要清点、上交。任务书告知学生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既可为整个情境的任务书, 也可为情境分解后的任务书。引导文主要告知怎样做, 重点是什么, 应注意哪些事项等。引导文也可和任务书设为一体, 评价表用于完成评价。

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任务书如表2所示, 评价表如表4所示。

5 教学实施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受设备台 (套) 数、工作复杂程度 (完成该工作所需的人数) 、教师可以指导的组数、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设备台 (套) 数是关键。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采用比较合适的分组人数、分组数及轮换方式, 努力追求最优教学效果。如对“数控编程与加工”学习领域课程, 学生要完成零件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三项工作, 合理的分组可始终保持数控机床的运转, 每台机床安排3人左右为宜 (即3人1组) , 这样同一时间段, 同组同学中, 有的搞设计, 有的搞编程, 有的进行加工, 设计和编程结束的学生还可观看其他学生的操作, 从中学习、借鉴, 并起到安全监督员的作用。

对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来说, 因设备比较便宜, 设备台 (套) 数充足, 操作多属独立完成, 故通常1人1组 (占有1个工位) , 需2~3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

6 考核方法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的考核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6.1 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关系

理论考核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践考核反映学生的操作情况, 即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 并由实践来反映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同时,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所以理论考核所占比重应少些, 实践考核所占比重应大些。

对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来说, 当学习情境设为3个时, 考核权重系数设定如表3所示。

6.2 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的关系

成果考核与过程考核均属于实践考核。成果考核的内容是产品 (作品) 质量, 过程考核的内容是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只有通过过程与成果的考核, 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的全面考核。表4所示为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某学习情境的评价表, 是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的全面考核。

6.3 要加强素质考核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强调, 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具备基本素质, 学会学习, 学会自主发展, 符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要求的高等专门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职责。考核是素质教育的指挥棒, 通过加强素质考核, 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意识, 并自觉加强素质养成, 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丛文龙.学习领域课程的循序渐进教学模式实施条件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9) .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习惯领域 篇6

关键词: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理论架构,信息检索

一、浅析以及讨论信息科学领域中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

1.1 关于信息视角的信息科学领域的信息检索理论的分析

  (1)  信息的多层定义。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分析中, 信息检索的基本特点为该信息检索接受了信息概念的多层次性, 另外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信息检索通常指的是利用信息即是事实的观点来看待以及分析信息, 通常来说信息为一个物理存在的单位, 例如片段、图像以及文本[1]。

(2)  信息的等级关系。近代的研究表明, 基于DIKW (知识金字塔) 层次基础上构建的信息系统模型, 重点关注了数据、信息以及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Wilson重点讨论了信息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而Kari则将信息的技术成果纳入了分层中。Oppenheim的研究表明, 从多个维度对数据、信息以及知识进行了定义, 并且认为这三者之间是分离的但三者也是相关的类别。

一般来说, 信息科学领域的信息检索领域通常关注的重点是信息以及数据, 而计算机科学的信息检索领域通常只会关注信息, 而将知识以及数据处理留给了人工智能的工作者。

1.2 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科学领域信息检索理论的分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 人类应该采取最优的策略以及最小的成本获取有用的信息。该信息觅食理论表明了通过最小努力原则的使用, 人类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来获取其需要的信息。

相比于信息科学, 在迭代检索的研究中, 由于信息科学的信息检索研究领域相对范围较为窄, 因为在于大多数技术以查询扩展以及查询修改为中心。目前最新的反馈技术已经开发并得到相应的调试, 该反馈技术支持单个或者多个迭代重复, 并能够利用用户的反馈结果以最短的时间表示用户的需求。

二、关于计算机的科学领域的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分析

2.1 基于信息视角的科学领域的信息检索理论的分析。计算机科学中的信息检索往往侧重于排名算法匹配查询以及相关的反馈, 文件不是根据文本相关率排列而是根据匹配算法。

计算机科学的信息检索通常关注的是排名算法的匹配查询度以及相关文件的反馈, 另外文件并不是根据文本的匹配率而是根据算法的匹配程度。

2.2 基于技术视角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检索理论---查询。信息检索通常指的是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方式将组织信息存储起来并形成了一个信息的集合, 用户只需要根据该信息集合就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找出所需要的关键信息的过程[2]。 

信息检索方式通常需要用户与系统之间存在交流的语言, 一般分为主题语言以及分类语言。根据应用的检索语言方式, 检索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主题语言检索方式以及语言检索方式。根据这两种语言方式, 检索方式又能衍生为三种核心的检索方式:初级检索、分类检索以及高级检索等三种方式。

(1) 分类检索通常指的是根据专业的角度, 将信息系统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 并进行信息输出的检索方式。另外, 信息分类系统通常指的是信息工作人员按照某一分类方式进行的信息集合, 用户通过该信息集合能够快速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2) 初级检索通常指的是利用一个关键的检索词对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检索的过程以及方式。通常初级检索实现的方式主要有基本检索以及快速检索。

快速检索指的是只输入一个关键词, 并不需要考虑年限以及途径等限定的最简单的检索方式。

基本检索通常指的是利用一个检索词对检索结果诸如途径以及年限等限定的一种检索方式。

(3) 高级检索通常指的是利用多种关键词以及并行的检索技术对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检索的方式。通常来说高级检索需要综合利用位置逻辑、限定技术等对多个检索词进行逻辑组合并长生能够表达检索诉求的检索策略, 从而提高检索结果的精准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 理论架构的识别技术能够帮助本领域的人员更深刻的了解相关的研究领域, 随着交叉学科的日益成熟, 信息科学的信息检索理论将继续朝着融合的趋势不断发展以及进步。

参考文献

[1]庞弘燊, 徐文贤.近年来国外信息检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 (04) .

版权与公共领域 篇7

(一) 公共领域的确定及其对版权的影响

1. 公共领域的确定

版权契约理论认为, 版权是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所签订的一种社会契约, 社会通过国家赋予作者 (或相关利益者) 版权, 以获得精神与物质利益;与之相应, 社会公众则能通过有偿使用作品获得其中利益, 也可能通过无偿使用公共领域中的作品而获取利益。一般认为, 版权作品经过了法律所规定的50年或70年的保护期进入公共领域, 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包括转换、改编、复制、个人欣赏与科学研究等商业性与非商业性使用。由此可知, 公共领域与版权相对应, “著作权保护的真正领域是被私人所占有的专有领域, 不被保护的则是公共领域”。

无论传统版权契约还是现代版权契约, 都没有将国家赋予作者的版权置于绝对地位, 即每个其他社会成员、每次使用作品都应付钱;相反, 国家在授权的同时, 也将作品中的一部分置于公共领域, 让公众有限地自由获取、使用。也就是说, 在版权领域, 也有部分内容处于社会公众可以自由获取与使用的地位, 从而满足了社会公众合理使用的需求。这样, 我们可以将公共领域依照社会公众可以获取的自由度区分为绝对公共领域与相对公共领域。前者是任何人于任何地域都可以自由使用的作品, 而不问是否为营业性与非营业性使用;后者是指社会公众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的作品。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作品, 有些只能在网上使用, 而不能转移到网下使用。因此我们可以从公共利益角度定义公共领域含义:公共领域是社会公众能免费获取与使用他人作品的自由领域, 处于其中的作品则是人类或部分人类群体的知识共有物。

2. 公共领域对版权的影响

首先, 公共领域与版权范围存在敏感关系。公共领域扩大导致版权人利益受损, 反之, 公共领域缩小则导致社会公众利益受损。对两者作何种区别, 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通常做法, 从私权角度界定公共领域, 私权保护剩余部分便是公共领域。但私权标准却不够明确具体, 加上界定者的偏见与国家权力的压制, 公共领域常常被侵犯。如果从公共领域出发界定私权, 则更有利于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区分方法并不重要, 关键是谁的利益优先。也就是说, 如果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 该如何处理?在法无明文规定时, 应根据何种理念解释法律从而产生不同法律后果。如果从著作权人利益出发, 则会得出:凡是法律未予禁止使用、传播的作品或未予以明确排除的作品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如果从使用人或社会公众利益出发, 则会得出:凡是法律未从正面明确规定、不符合法律列举形式的作品, 使用者或社会公众可以自由使用而没有尊重其利益的义务。譬如, 对室外艺术作品合理使用后形成的成果再行使用是否构成侵权, 出发点不同, 判决也就不同。2003年岁末,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厦门卷烟厂对设置在石狮市公共场的雕塑作品以素描、刻版画等方式创作出类似铜板画的作品, 并将该作品注册为商标、使用在其生产的卷烟产品上不构成侵权, 属合理使用行为。而2005年, 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将矗立于室外公共场所上的、以原告摄影作品为画面的公益性广告翻拍、略加改动, 并使用在自家企业产品的包装上构成侵权, 不属于合理使用, 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同样是对室外艺术作品的使用, 结果却大相径庭, 充分体现了法官主观上的利益偏重。

其次, 公共领域的内容可以被任何成员挖掘、利用, 以致产生新的作品。这样, 版权人在强调自己版权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自己成果是来自公共领域, 也应该为此支付代价。版权人常常叹惜:自己辛辛苦苦的智力成果常常或最终会被他人免费使用, 却不知自己也是从公共领域中免费获取资源。譬如有形产权, 产权人是通过购买各种原料并添加自己劳动而形成新的产品, 但版权人往往忽视公共领域的无偿取得。“取走劳动者通过努力而获得的劳动产品是对劳动者的损害, 以及任何人有义务阻止这种损害的发生。

(二) 版权对公共领域的作用

1. 版权扩张了公共领域的范围

(1) 独创性作品的创作扩展了公共领域的绝对范围

世界各国一般都将独创性作为判断作品的条件之一。如澳大利亚著作权法第31条、美国著作权法102条、英国著作权法第2条, 以及伯尔尼公约都明确规定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也规定了作品应当具备独创性特征。从积极意义上说, 独创性指作者独立创作、能体现其个性的特色。因独创性获得而形成的作品受各国法律保护。在公共领域之中, 人们可以自由使用处于其中的各种形式作品。独创性作品的出现, 并不影响到人们对原有作品的利用程度。人们依然依照原有方式自由使用公共领域中的作品而不受影响。相反, 独创性作品的出现, 却增加了人类可使用作品的数量, 为人们的自由使用提供机会。

另一方面, 独创性作品的出现也保证了人们使用最新产品, 满足人类随着技术、经济进步所带来的新的需求。从人类的心理需求来看, 人们往往习惯于信赖新产品, 享受其上的便利、快捷效果。例如, 计算机的出现, 已经在日常办公、贸易往来等领域开辟了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时代, windows视察操作系统的出现取代了键盘命令式dos系统, 电影电视、网络作品的出现使更多的人习惯于影视作品、网络冲浪从而导致文字作品的颓废。如果某一天这些独创性的产物突然消失, 那么我们的生活还能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吗?

版权契约理论为我们揭示了绝对公共领域扩大的源泉:赋予作品以著作权保护, 带来的是保护期满人类共同财富的增长。在知识爆炸的第四次知识革命中, 我们常常庆幸自己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闲暇之际, 我们可以朗诵莎士比亚、李白、杜甫, 可以翻看托尔斯泰、曹雪芹, 我们不因公共领域作品的匮乏而愁闷;在网络时代的今天,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欣赏作品, 可以上传、下载,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作品的快乐。我们可以观看影视作品、可以聆听音乐作品, 可以自由制作多媒体 (如果我们愿意并力所能及的话) , 我们不会因为作品的单一乏味而无所适从。如果存在可能并现实允许, 你可以自由利用他人作品中的思想:利用马克思主义, 人类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 朝着理想自由的王国迈进一步;利用黑格尔、孔子, 我们知道用冷静辩证的思维看待世界, 探索人类的源头, 思考我们的未来;利用爱因斯坦、利用能量守恒、电磁理论, 我们可以制作出为人类服务的诸多工具。我们可以省去许多艰苦的体力劳动, 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2) 版权扩张拓展了公众自由利用作品的领域

媒介是作品得以传播的载体。在远古时代, 文字是在甲骨、竹简上刻写, 作品的传播限于条件只能在狭窄范围内进行, 创作者当然不会担心作品的盗版与无偿使用, 也不能产生版权的物质基础, 合理使用并不需要。

造纸印刷术的发明, 大大加快了作品的传播速度, 也使知识、作品的获得较为便捷, 为社会公众的合理使用提供条件。通过书籍, 公众可以轻松地学习研究, 可以摘编引用他人的作品。但这种合理使用, 受制于知识的获取途径, 受到现实的物质条件制约。电子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作品的形式, 电视作品、音乐作品的出现使社会公众易于欣赏、学习, 摄相机、录音机、复印机的出现使社会公众能自由录音录像, 从而为合理使用提供一种现实性基础。互联网的出现, 这种局面大大增强。通过网络, 我们可以自由搜索, 自由上传下载, 尽情地滋润自己心田。尽管诸多御用学者大声疾呼:上传下载他人合法作品是违法的, 是侵权行为。但这种情况却在互联网上悄悄展开, 特别是通过私人间的E-mail、QQ等信息渠道迅捷传播。P2P技术的出现更是给终端用户带来使用网络作品的福音。“P2p的出现, 终端用户的获益是无庸置疑的。它可以实现不特定用户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信息交流, 而无需首先登陆由他人经营和管理的网络服务器。大量用户可以通过p2p交换享有版权的mp3歌曲、电影和电子书籍。”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 使复制成本几乎为零, 从而使社会公众合理使用数字作品变得简单易行。难怪数字作品商常常慨叹损失惨重。

互联网为社会公众合理使用手段的增强奠定基础, 却也扩大了网上作品的范围。传播媒介的扩大导致作品发表机会增多, 互联网为公众发表作品提供平台。这样, 通过互联网的自由发表平台, 社会公众能够获得更多的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机会。

2. 版权限制了公共领域的范围

(1) 版权客体扩张, 公共领域缩小

版权扩张的过程也是公共领域被不断圈存的过程。1710年《安娜女王法》保护文字作品的复制权, 但1886年签订的《伯尔尼公约》随着多次的修改, 先后增加了电影作品与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客体, 增加了表演权、追续权、朗诵权等权能。乌拉圭回合谈判签订的《TRIPS协议》则将计算机软件和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列为保护对象, 并将出租权列为一种明确保护的权利。而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WCT》与《WPPT》则增加了公共传输权、技术保护权、权利标示权。著作权权能与客体扩张正一步步蚕食着公共领域。

在公共领域中, 传统知识也正在不断被掘取。传统知识是某一民族或地区人民群体创造的、没有出版却世代流传下来的, 包括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技术知识、医药卫生知识、饮食养生知识等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的总称。就该地区或民族来看, 传统知识处于公共领域范围。加上国际保护意识的差异, 国内保护意识的淡薄, 传统知识的侵犯在所难免。例如, 1998年美国好莱坞利用我国民间文学题材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 在全球上映获得高达5亿美元的票房收人, 不但没有支付中国任何故事改编的费用, 反而指控中国对该片的“盗版”。

(2) 版权期限延长, 公共领域缩小

在自由使用绝对公共领域中的作品时,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所能自由使用的作品多为前半世纪作品, 这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社会财富, 但对于同时代的作品却应花钱去买。也就是说, 先由社会公众履行尊重保护版权的义务, 若干年后, 再让创作者放弃版权, 让长寿之人或其后人自由获取使用精神财富。这样, 公众以巨大的保护代价换来的却是最终无任何意义的残羹剩汁。

对于一些濒临保护期的作品, 权利人却将作品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注册为商标, 变相延长保护期限或妄图永久性地圈存公共领域中的东西。例如:彼得小跑免案就是这种案例的典型。毕翠克丝·波特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 于1943年去世。根据中国《著作权法》, 其创作的童话故事和插图应当自1994年1月1日起进入公有领域。但在1993年6月, 即波特女士的作品在中国即将进入公有领域时, 沃恩公司将该系列故事中的多幅插图在中国申请了商标注册。在使用这些进入公共领域中的资源时, 稍有不慎便会落入权利人设置的陷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出版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波特女士的作品时就因疏忽落入这种陷阱而付出代价。

(三) 版权与公共领域的共赢

1. 利益平衡原则

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TRIPS协议第七条, 以及其他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都将版权人利益及社会公众利益置于同等地位, 因此在版权扩张时我们更应关注利益平衡。

首先, 正确审视版权内容、对象扩张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著作权保护的标的不断产生, 譬如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等新产品层出不穷, 也带来了传播与使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产生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影视作品与软件租赁权等新的权能。此时, 我们不能一味地迁就版权人利益, 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也应适当维护社会公众的有偿利用利益。我们在打击盗版的同时, 应当限制产品过高定价以防止版权人的暴利获取。可是实践中往往注重前者, 忽视后者。这样, 在新产品问世时, 版权人与保护机关不惜一切手段打击非法利用行为, 却对暴利情况没有作任何限制, 因此导致了逾打击逾盗版的循环现象。譬如, 电影《英雄》问世时, 版权人采用专人检查、限制携带、限制放映人数等各种保护措施, 但盗版影碟依然迅速流传。版权人在叹惜票房收入损失巨大时, 却并不反思自己的暴利行径。三十年前电影门票极其低廉, 而今的门票几十倍翻番, 但带来的收入却不抵从前, 制片人只是一味地斥责版权被侵犯, 却不思考技术进步与观众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 对于个人使用的限制不应无限加强。个人对版权作品的使用可以看作对产品的消费,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传统版权时代, 复制技术较为艰难, 因此对个人的两种消费法律都不作规制;但是在网络信息时代, 复制技术的迅捷, 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个人的生产消费作规制。例如, 法律对个人的大量营利性复制行为视为盗版行为, 给予坚决打击。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打击个人盗版同时, 也对个人的生活性消费不分青红皂白, 一棍子打死。根据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6条与17条规定, 个人合理使用只能限定在为学习研究该软件思想、原理时才能自由安装并免费应运, 除此之外, 要想安装个人电脑, 必须购买正版软件, 即使你有两台电脑也得购买两次, 每次使用都得付费。这样“权利用尽原则”被无端践踏, 合理使用原则被扔进垃圾, 购买人不能继续享有处分他们所购买的复制品的自由, 不能自己安装两次, 不能借给他人, 结果或导致电脑的全国性瘫痪, 或导致全民入罪。

因此在处理因技术原因所引起的上传、下载、技术措施、数据库等版权问题时, 我们应从利益衡量原则出发, 站在公平正义的立场上, 不偏不倚, 公正对待。以便使版权人享受技术所带来的版权扩张利益时, 也使社会公众享受到技术更新所带来的人类文明迅速传播的利益。

2. 公示公信原则

物权是绝对权, 拥有物权必须公示, 以表明权利人的权利状态。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准物权, 也应该以特有的方式公示于众。这里, 商标权、专利权都能较好地做到, 以登记为唯一的授权方式。可著作权就不同了。《伯尔尼公约》及多数国家的版权法对版权保护采用自动保护主义原则, 作品受到保护无须履行任何手续, 这就产生问题:作为绝对权, 作品以何种方式表明权利?社会公众以何种方式知晓作品是否得到保护?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 作品众多, 如何区分作品的私权性及公共性?也就是说, 作品是否应当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公示?公示的义务由谁承担?在现今这种体制下, 一般认为, 凡作品都应受到保护为前提, 然后由社会公众去筛选其中的作品。换句话说, 先假设作品都为私权领域, 再由公众去挑选。很明显, 这其中的成本费用无形之中强加在社会公众头上。在浩如烟海的网络领域, 良莠不齐, 花草丛生, 如果从此假设出发, 即是将所涉及的公共领域都私权化了。因此笔者建议, 在版权领域该当引入公示原则。

由于公示, 他人能很清楚地知道物权归属, 避免因归属不明造成对商业交易的破坏, 从而取得了公信力。他人有理由相信物的私权之外的领域为公共性领域, 可以凭借自己劳动施加于其上从而获得对物的事实控制与管领。在著作权领域, 法律以私有领域为前提, 即凡是存在的作品都是能够获得保护的、享有私权的物, 换句话说, 法律是以“作品存在” (不管是发表的还是未发表的) 为公示方法, 也即强制性地赋予作品存在的公信力。这是法律没有清晰地区分“存在公示”的真正效力问题。物权具有永久性, 只要物存在, 物权不会失效。与此不同, 著作权非永久性, 其效力的存在具有一定期限的限制。这样, 凡是存在的作品, 必然有受保护与非保护之分, 法律对此却没有细加区分。这就使他人对“存在”这种公示方式产生怀疑, 从而影响其公信力, 也使存在的作品权利处于不确定之中。

摘要:版权与公共领域代表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方面, 两者具有共生性, 前者的扩张或缩小也会导致后者的扩张或缩小, 反之, 后者也对前者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两者具有相对性, 前者的扩张或缩小导致后者的缩小或扩张。在处理二者关系时, 我们应该做到利益兼顾, 彼此共赢。

关键词:版权,公共领域,作用,共赢

参考文献

[1]冯晓青.知识产权中的公共领域理论[J].知识产权, 2007, 3:9.

上一篇:监理角度论文下一篇:无线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