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领域

2024-09-22

商业领域(通用11篇)

商业领域 篇1

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为了排斥竞争对手, 从而采取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二条对“商业贿赂”进行了明确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近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潜规则”日渐浮出水面, 商业贿赂的存在, 扰乱了正常的医院管理秩序, 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 进而成为直接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当前医药领域存在商业贿赂之现状

2013年, 央视焦点访谈《药单背后的秘密》曝光了广东省高州人民医院药品回扣内幕, 揭示了某些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的医生普遍收受药品回扣、医药代表在公立医院以回扣作为主要竞争手段销售药品、药价虚高数倍乃至数十倍等铁的事实。院方高于出厂价10倍的价格向药商进行采购, 从中可获取35~40%的药品回扣, 再将回扣的20%左右分配给开药医生、院领导、药品采购人员、统方人员等各个环节。这种“有组织的”收受商业贿赂事件, 只因回扣登记资料的遗失, 被央视《焦点访谈》和《晚间新闻》曝光而震惊全国。其实, 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暗涌已久。自2000~2009年的10年间, 据媒体曝光的资料显示, 仅北京市就查处医药领域腐败案163件, 涉案人数达179人。2014年9月, 驻国家卫生计生委纪检组专门通报了包括安徽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原院长王玲珑收受贿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原主任丁卫星收受贿赂等在内的8起商业贿赂案件。以上这些案例充分暴露了当前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问题不容忽视的现状。

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之危害

一方面, 商业贿赂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 生产、经营企业以商业贿赂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造成导致医院药价不断攀升, 滋生了经济犯罪;第二, 某些医务人员为获得提成, 随意滥用药品, 影响了医疗秩序的正常发展;第三, 医疗卫生队伍受到严重腐蚀, 收受商业贿赂的医务人员等同于不法企业的代言人, 损害了医院整体形象。

另一方面,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象的大量存在, 直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产生了巨大危害, 主要表现在:第一, 造成了国家财政税收的大量流失。经营者为贿赂而支付的费用一般通过巧立名目, 计入生产成本, 这必然致使入账的成本额提高, 而上缴税收却减少。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 全国医药领域商业贿赂, 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 占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第二, 直接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局面。为实现高回扣、低价格的目的, 一些医药供应以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医药市场, 延误了很多患者的救治工作, 甚至造成病上加病。第三, 加重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医药回扣的费用必然附加到药价上, 造成药价虚高, 最终转嫁给就医患者。

三、医药领域存在商业贿赂之原因

(一) 客观原因

第一, “以药养医”, 诱发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财政补偿有限、政府投入不足, 医疗机构普遍药品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第二, “管办不分”, 造成医院管理机制的不规范。某些医院院长集药械采购、人事、基建、财务等重点岗位直接管理权于一身, 权力缺乏监督制约。第三, 市场交易的“潜规则”意识, 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弊端, 直接导致商业贿赂成为获取交易机会的有力手段。第四, 国家的药品定价调节机制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由于价格主管部门难以掌握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所审定的价格往往未能真正反映其成本支出。第五, 监督执法有一定难度。由于医药代表往往医生单线联系, 结成一对一的利益集团, 外人很难知晓, 案件线索的收集有一定困难。

(二) 主观原因

一些医务人员宗旨观念、法制观念淡薄, 对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深刻, 贪婪、攀比、虚荣、侥幸心理成为他们收受商业贿赂、不惜以身试法的主观动机。

四、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之对策

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的治理, 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课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 在医疗卫生系统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构筑抵制商业贿赂的思想防线

在医疗队伍中大力倡导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 突出反腐倡廉教育教育;切实加强医院的廉政文化建设, 通过弘扬典型, 营造守法诚信、优质服务的整体氛围;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依法执业的考核力度, 尤其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争做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的标兵。

(二) 健全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的特点, 医院由纪检监察部门制定《重点岗位、重点部门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手册》, 对应药品、器械等重点岗位的“风险点”落实责任分解, 做到相互监督, 规范程序、责任到人。医院实行重点岗位负责人定期轮岗制度;成立招投标工作小组, 将监管“关口”前移;每年定期与供应商签订《廉洁承诺书》。

(三) 规范医药产品的采购和使用制度

在“采购”环节中, 坚决执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杜绝厂家直接向医院推销产品, 提高药品和器械、耗材采购的透明度。在“统方”环节中, 为有效制止医院工作人员统方行为的发生, 建议由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安装“防统方”软件。在“用药”环节中, 成立医院药事委员会和药品用量检测工作组, 对全院医生的统方和用药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进行药品销售前十名公开排序, 进行定期通报批评, 对超出医院相关药品比例规定或排名靠前的科室和个人作出相应处罚, 并对重点人员实行“廉政谈心”, 并限期落实整改。

(四) 完善公开机制

做好医院的内部监管工作, 亟需进一步公开重要事项和办事程序。一是推行服务承诺公示制, 医院借助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作出服务承诺, 各门诊科室对患者作出公开承诺, 医疗服务人员对所在科室作出承诺, 自觉接受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监督。二是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其职能, 全程参与所有药品、器械的公开招标, 重大事项均通过公开表决通过。三是推行重要事务公开管理制度, 将参加招投标的相关情况, 作为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透明、公开、公正, 真正使“阳光操作”落到实处。

总之, 开展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工作, 是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重中之重。期盼相关行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 从根本扭转当前医药购销领域回扣、提成盛行的局面, 早日重建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 使医疗环境得到净化、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摘要:近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潜规则”日渐浮出水面, 商业贿赂的存在, 扰乱了正常的医院管理秩序, 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 进而成为直接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成因,对策

商业领域 篇2

重在“标本兼治”

近年来,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象的普遍存在扰乱了医药市场环境,这也是导致药价虚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广义的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是指在医药购销和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医用商品,提供和接受营利性服务而采用财务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其他单位或个人,或者经营者和其他单位或个人索取或者收受贿赂并违背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向与医药购销和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有关的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行为。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对象对医药经济发展和百姓的切身利益带来严重的危害。

导致商业贿赂现象的因素和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因此,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医院需要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近几年来,我院把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点,按照集中治标、重点之本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治标”有效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通过“治本”有效预防商业贿赂滋生的苗头。

一、2006年至2008年,集中力量治标,兼顾治本,有效遏制商业贿赂滋生蔓延的势头。

(一)全面排查,打击和治理高压势态。一是对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排查,排查在医药购销领域、基建工程、物资采购中是否有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务或回扣的行为,是否按照行政事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是否有私设小金库,是否有接受资助国内外旅游、学习等行为。二是对设备、医用材料的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进行排查,排查是否按照招标制度进行药品采购,是否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达到“两个100%”。三是排查抗菌素使用及是否有开大处方现象。四是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标情况进行排查,排查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二)定期检查药品价格,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定期检查药品使用情况,对使用量明显的药品立即停止使用;对销售量大的药品以及使用该药品多的医生进行通报;对销售量较大的抗菌药品进行下调进货进的处理。

(三)广泛监督,筑好防止商业贿赂的“防火墙”。成立关门监督小组,对基建项目的审批实行集体讨论制度,对各项基建项目的实施进行督查,对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的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实行轮岗交流。设立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向社会公开了监督举报电话,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发放行风问卷调查表。

(四)抓好摸底调查,加强思想教育。科室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医院治理商业贿赂小组办公室对摸底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对发现的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梳理、重点整改。组织全院科室主任、有处方权的临床医生、重点岗位的重点人员召开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学习座谈汇报会,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个别人物进行谈话和诫勉,加强思想教育。

二、2009年至2010年,转向以治本为主,同时继续治标,集中力量加快防治商业贿赂有关制度建设工作步伐,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商业贿赂滋生蔓延的苗头。

(一)构建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以阳光制度减少商业贿赂滋生的机会。

1、制定《关于新、高医用耗材、植入行器材采购、使用的管理规定》,规范了产品的采购、入库、验收、出库的办理程序。达到某规定价格的植入病人体内的器材,规定使用者必须严格提供患者信息。

2、完善药品、医用耗材、大型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大型设备集中招标采购,按规定签订药品购销合同。

3、全面执行省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自2007年执行全省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以来,每年根据上级要求,制订本院药品阳关采购实施方案,随机抽取院内专家,在电脑系统中进行药品评标。通过挂网采购,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采购行为,降低了成本,大大降低了商业贿赂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制定《关于规范重大项目、大额资金使用审批程序的通知》、《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实施办法》,规范医疗设备、器械、办公消耗用品的采购、审批程序、对需购置医疗设备、器械。制定了按不同价格分别交市政府集中采购办公室招标、医院设备招标委员会议标、领导审批的制度;对基建工程制定了按不同价格交市建筑工程交易中心招标、由院建筑工程招标委员会议标的制度。

(二)健全和创新监管机制,压缩商业贿赂蔓延的空间。

1、成立督导小组,落实监管责任。一是成立了医院纪检、监察督导小组及医院治理医药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督导小组,对医院工作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医德医风及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针对领导班子制定了《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行为规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基本准则》等相关制度。二是实行三级医生查房督导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诊疗规范的自觉性。三是由纠风专项治理督导小组督查抗菌素使用是否合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作出处理,保障治理工作和行风建设收到的实效。

2、强化监督机制。一是对重点岗位和人员加大监管力度。明确分工,杜绝一人身兼数职或担任同一职务时间太长,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轮换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消除权力过于集中导致职务犯罪的条件;二是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干部的录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三是建立监督网络;四是实行院务公开。

3、实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依照《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定期检查抗生素及销量较大的药品使用情况、分析用药情况、统计单品种药品用量排名,对前10名内的抗菌药物暂停使用或者药品价格强调性下调,对经查实药品经销商有严重违规行为的立即停止该品种在本院使用。

4、健全药品使用监管机制。制定了《惠州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处方点评制度》、《基本用药目录》等,规范临床用药。通过签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协议书》,严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严格控制抗菌药多药联用。

(三)规范奖金分配方案,遏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

取消了所有与个人、科室经济收入直接挂钩的奖金分配方法,实施根据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参加公益活动情况、门诊人次、收治病人数、手术例数、药品构成比等多指标分配奖金的分配机制,杜绝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致使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现象,同时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思想教育有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商业领域 篇3

自2004年底取消外资进入我国商业领域的数量、地域和股权比例限制后(个别产品除外),外资进入我国商业领域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一、我国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现状

(一)总体数量。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1514家,合同利用外资约49亿美元,开设店铺约5850个,营业面积约1460万平方米。地方政府违规批准设立的还有一些。

(二)部分地区大卖场等高端市场中外资已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如果单从外资商业销售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计算,外资份额还不到5%,在吸引外资较多的北京、上海等地也不到10%。但由于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既包括正规店铺销售,也包括各种市场的销售,简单地用外资零售企业销售额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相比,缺乏可比性。但如果从部分地区、部分业态看,率先开放的一些地区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等高端市场外资份额却已达到40—50%,拥有绝对优势。我国商业企业实际上只能在中低端市场扩张。而随着高端市场的快速增长,中低端市场将逐渐萎缩。所以,高端市场的竞争已成为中外企业的生死之博,高端市场外资份额才能代表整个外资商业市场份额。

(三)外资进入方式和进入领域发生很大变化。2004年底以来,外资进入商业领域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投资建店的单一扩张模式向收购兼并和投资建店并重的模式转变,并开始向二、三线城市和西部地区发展,进入了全面、快速扩张期。此外,外商投资领域也由传统百货、零售业向图书、药品和成品油等重要商品零售市场渗透。

(四)外资独资趋势进一步显现。外资通常通过三种方式迫使内资放弃股权:一是以比较高的价格诱惑内资股份出售;二是扩大企业资本规模,使内资企业无力追加,迫使内资股份的股比越来越低,从而最终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三是加速开店步伐,使合资企业亏损,让中方不得不放弃股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内外资企业实力相差悬殊。从总体看,我国商业企业在技术水平、组织化程度、规模效益、盈利水平等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1.技术水平。从信息化应用看,我国商业企业信息化才刚刚起步,而沃尔玛公司却拥有一颗专用卫星,其信息化水平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甚至超过了美国联邦航天局。2.企业规模。2004年我国前30家连锁商业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1%,而沃尔玛公司2004年销售额达到2882亿美元,相当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是我国最大的连锁企业上海百联集团的20倍。3.流通效率。我国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2.4次,而外资企业年周转20次以上。4.盈利水平。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平均利润率在2%以下,依靠自身积累发展后劲不足。

(二)外资进入和运营过程中一些现象值得重视。1.提前进入,违规开店。我国自1992年商业零售业实行的是积极稳妥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开店数量、股比、地域上对外资也有一些限制。而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越权审批,一些外资企业以“假合资”、“假内资”、“假中资”等手段变相进入,进入速度远远突破我国入世承诺,说外资企业跑步进入我国商业领域也不为过。2.以亏损战略挤垮竞争对手。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分析,很多外资商业企业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在我国实行亏损战略,常以其它成熟市场盈利弥补在我国市场的亏损,以期争夺市场份额。正因为如此,在部分地区大卖场等高端市场外资已基本处于垄断地位。3.低成本扩张。很多外资商业企业除注入一定的初始股本金,在运营期间多采取“代销赊购”的方式,靠拖欠供货商的货款、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场费来维系运营,实行低成本扩张,而将销售风险较多地转嫁到生产企业,价格的高低由消费者承担。正可谓“利用中国的资金,在中国开店,赚中国人的钱”。4.挤垮一批中小企业。外资企业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周边地区的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失业人口增加,出现了“五公里萧条”现象。据北京日报报道,沃尔玛在北京市宣武门外开店后,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聚敛了人气,生意兴隆,而周边其余店铺却生意萧条,惨淡经营。美国爱荷华州也曾做过一次调查,自从沃尔玛落户该州后,有50%的服装店、30%的五金商店、25%的建材商店、42%的杂货店、29%的鞋店、17%的珠宝店、26%的百货商店相继关闭。沃尔玛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带来1.5个人失业。

(三)外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仍享受着“超国民待遇”。1.所得税税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虽均为33%,但在经济特区,外资企业税率是15%,在边境对外开放城市、国家旅游度假区是24%,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的不平等。2.计税基数优惠。外资企业员工工资可在税前列支,而内资企业只有一部分在税前列支,造成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计税基数不平等。3.会计核算。外资企业如果会计核算出现亏损,就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内资企业即使会计核算上亏损,也要做计税利润调整,依然缴纳企业所得税。4.纳税时间。内资企业从企业登记之日起纳税,而外资企业从盈利之日起纳税;外商如果将利润就地转化为投资,还可以享受40%的退税,而内资企业却享受不到。5.一些税种如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对外资企业免征。6.一些地方政府“崇洋”。如内资企业开店、企业间的联合频频受阻,而外资企业开店、兼并我国企业时,地方政府却大开绿灯,还提供很多便利服务,甚至还在土地价格、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很多隐性优惠政策。

(四)流通业立法严重滞后。条块分割、地方封锁等因素使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严重阻碍了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市场秩序不规范,商业信誉较差,制假售假和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商品质量、卫生安全问题突出,一些行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流通设施建设无法可依,盲目性大。

三、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实行商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消费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特点,加之我国物流配送不很健全、信息化应用水平低,内资企业近年内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外资在短期内不可能控制市场,从总体看商业领域目前还不存在开放过度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入世承诺,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商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在商业利用外资过程中,对外资新设销售网点或兼并、重组、赎买我国商业企业的,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项目核准和投资管理工作。

(二)对外资扩张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要有充足的认识。麦肯锡曾做过预言,未来3—5年内,我国60%的零售市场将由3—5家世界级零售企业所控制。由于现代流通业具有控制市场、决定生产、影响金融的强大渗透力,谁控制了流通业,谁就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特别是外资企业都拥有全球统一的产销链,其自有品牌产品的銷售比重达30%以上(如英国马狮百货公司,经营的所有商品只用一个“圣米高”商标,被称为“没有工厂的制造商”)。如一旦我国零售市场被外资所控制,势必将对我国制造业构成极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外资商业企业现金流的大进大出,势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未雨绸缪,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

(三)加快外资商业结构调整,提高商业领域利用外资质量。一是在业态结构上,引导外资企业适度发展中高档百货店、大卖场,重点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业、农产品流通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业等,把引资重点放在引进国外先进流通业态和流通技术上来,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二是在空间布局上,引导外资商业向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延伸,鼓励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商业、物流服务业基础设施。三是要转变观念,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改变目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绩考核办法,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地区不再把引进外资商业企业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从体制上限制和取消部分地区实际操作中给予外资商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四)加大立法力度,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应通过立法,改善环境,防止垄断,保护合理竞争,完善贸易规则,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推进《反垄断法》的出台,并以此为基础,抓紧制定商业网点规划(以此作为大型商业设施设立的重要依据,在具体实施上可采取“听证”措施)、规范零售商与供货商合作行为、促进商业连锁和特许经营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流通法律法规体系。特别要研究修订有关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平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内、外资企业在税负上享受平等待遇,进行公平竞争。如在其它行业暂时难以取消外资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建议在商业领域先行实施。

(五)培育壮大民族流通企业。一是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要进一步改革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的管理体制,按照平等、互利、双赢原则,以资本为纽带,鼓励国内各种商业资源进行跨所有制、跨部门、跨地区重组,培育一些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型航母式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二是研究提出扶持政策。要对国家重点培育的大型流通企业给予用地、用电、用水、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建议国家设立大型流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对大型流通企业投资建设、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大型配送中心、物流中心、转运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给予资金支持。三是我国流通企业要在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上做适时调整。我国流通企业本身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抓紧进入二、三级城市、西部地区和农村市场,积极发展便利店、折扣店和综合超市等新型业态。

(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统计制度。为正确评价我国流通业的现状、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以及同国外的差距,需要建立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进行准确的量化比较和分析监测。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商业统计报告制度,建立按同类业态、可以比较的统计口径,彻底改变目前不分业态的销售额统计办法。

商业智能领域精益管理的研究 篇4

商业智能的概念在20世纪末被提出, 在提出时其被定义为由数据仓库、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 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的技术及其应用。随着时代发展, 经过国内外的智能交融, 商业智能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其定义也得到了优化, 它成为了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 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经营决策的工具。近年来, 国内传统的商业智能领域把项目深度目标化、精益管理模块化工作作为创造优质企业和推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并结合各类大型商业智能项目的实施, 更加突出精益管理在商业智能领域成本控制, 及优化深度目标管理方面的引领作用。商业智能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能合理使用企业资源, 扬利抑弊, 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效益。

商业智能企业的精益模块化指通过系统的拆分整理, 在企业项目实施中以“精益思维” (Lean Thinking) 为统筹重点。“精益思维”就是要求以最小资源投入, 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 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精益模块化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企业在利用模块化结构组织和产品实施内容,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 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实现利益最大化。

2 实现商业智能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类企业生产与管理领域也进行着管理哲学和方法的进化。对商业智能企业而言, 如何认识自身弱点, 运用新的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开拓更加广泛的目标市场, 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商业智能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实施精益化模块式经营管理, 提高其竞争力, 提高数据整合和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推行精益管理, 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 节约大量的员工流动成本,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增加投资机会。

由于商业智能从兴起至今发展时间很短, 大量客户刚开始关注大数据的重要性, 致使少数早期步入商业智能系统的企业长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甚至于有些企业保持着对客户的强制性管理, 较少关注客户的切实利益, 不能很好地维护并发展与客户的关系。实行模块化精益管理要求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要从顾客的立场, 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合理需求。对于商业智能企业而言, 其实现利润最大化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收入, 即增加系统产品的销售量或提高价格;二是降低产品成本。在甲乙双方相关技术越来越成熟, 系统环境越来越透明, 竞争公司越来越多的市场环境中, 第一条途径难以实现, 只有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利润。管理的核心是通过消灭管理过程中的浪费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赚取利润, 但利润本身并不是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真正体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是, 企业对外开拓市场的能力和对内的成本控制能力。精益模块化管理的提出可以提高企业对内的成本控制能力, 同时也可利用高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对外的市场开拓能力。从精益模块化管理的实践中提炼和形成的精益文化, 可以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 提升组织效率, 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益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最大限度地细化工作流程, 消除浪费和一切非增值活动,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向市场提供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文化重视的是人的价值, 强调人在一切管理活动中的内在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所以, 在创建和深化精益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从企业规划设计、工作流程管理、客户关系开发等经营的各层面去贯彻精益化管理思想。

在推进精益模块化管理的过程中, 商业智能领域的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具体特点、系统的开发周期、客户的行为特点, 具体分析并制定适合企业的措施。

2.1 以精益营销为管理的重点

对客户而言, 精益管理注重寻找并维护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把甲乙双方甚至多方合作的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 有时会牺牲部分短期利益, 以追求长久的共赢模式。精益营销就是以客户的利益为着重点, 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项目改进, 力求建立长久的合作模式。

2.2 重视生产进程的管理

只有正确运用精益管理理论和方法, 才能带动企业的生产进步, 进程管理或过程管理要求企业从全流程的角度思考产业价值。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不同, 目标管理是为追求达到目的进行工作, 其工作进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手段;进程管理则要求对操作细节和行动规范进行控制, 同时也高效地追寻企业的效益目标。在进程管理的同时需要控制成本费用。要严密关注人力、财务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认真研究分析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因素, 制订改进方案;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和人力, 加强预算系统和考核、审批系统的使用控制;提高资本利用率;降低费效比。

2.3 提高商业智能企业持续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

商业领域 篇5

为了预防医药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建立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一、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范围

医药购销商业贿赂是指: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在购销活动中,给予采购与使用其生产、经营产品的本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药械采购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并经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组织查实的行为。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是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行为,制止非法交易、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的行业内部规范。

二、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及判定依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

(一)经各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构成行贿犯罪的;

(二)被检察机关认定有行贿事实,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三)由纪检监察机关以贿赂立案调查,依法认定有行贿行为并作出处理的;

(四)因行贿行为被工商、财政、物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本省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对相关人员因在医药购销中收受贿赂行为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案件涉及的行贿企业及其代理人。

三、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信息收集、登记和公布程序

(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信息收集的内容包括:行贿人、受贿人基本情况和违法违纪事实、处罚结果等相关信息。

(二)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信息的收集办法:卫生主管部门通过与司法机关和监察、工商、财政、物价、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行政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互相通报商业贿赂案件信息和查处结果,及时、准确掌握有商业贿赂不良行为的单位或其代理人信息。

(三)卫生主管部门要对外公布“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单位举报电话”,方便社会各界举报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在医药购销活动中向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或其他从业人员行贿的,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及时调查核实。

四、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应用

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一经公布,即生效。对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生产、经营企业,各医疗卫生单位在两年内均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

五、对违纪违法医疗卫生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处罚

商业领域 篇6

正如柔性凸版印刷机向我们证明的一样,印刷(特别是带有特殊效果的印刷)一般都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取得成功。然而在今天,因为具有强大的数字印刷能力,如果挤出一段必要的时间从战略上对一台印刷机从进入市场到发展过程进行认真规划,那么,这台印刷机通常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逐渐印刷出极其精致、成功的产品。尽管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很大的假设。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商业印刷商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印刷标签和包装材料、继而产生的基本性错误’比以往更加容易”。“更容易”区别于“容易”,在未进行适当规划的情况下,只能是盲目摸索,就很可能出现代价很高的错误,降低成功的可能性。

这一系列的错误始于一种印刷商,他们一般只是简单地询问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某某客户,您需要冷箔压印吗?需要凸印还是凹印,还是凸凹印两种都需要?需要纹理印刷还是无纺布印刷?”如此一问,很快就从第一步走错方向,而后续的工作和交流也就顺着这个错误方向一错再错……

很久以前,有人对有关工作完成的实际交付成果的问题进行了一次讨论,认为应该“按照对客户的需求评估情况与客户合作”,这一点对于印刷商来说至关重要。简而言之就是,不但要清楚客户真正想要获取的是什么,更要明白他们希望自己以及他们的产品在同领域中处于哪个位置、达到哪种层次。

参观沃尔格林(Walgreens)时你会发现,这家公司里90多种洗发剂的标签上都隐含印刷厂可以实施的各种战略。没有一种产品是随意存在的,每种标签都有对相关品牌和业务目标的深刻说明,使消费者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家中,都能接触到该类信息。品牌商都希望向消费者传达绚丽多彩并且奢华的产品体验信息,这就给设计者和印刷商带来了挑战,使其在全息彩虹膜技术的运用上下功夫。而另一些品牌采用相反战略,坚持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借助“具有药物效果”的力量,为消费者呈现无菌、洁净、透明外观的产品。尽管两种标签采用了截然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但都运用了特殊的印刷效果,借助了极其复杂的印刷技术。

任何对特殊印刷效果的成功运用,都必须从以下各点着手:那就是对客户采用特殊印刷效果所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和最终意图进行深入了解。此外,还要预先制定策略,明确印刷商作为一个品牌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应该如何为合作品牌提供最好的服务。

那么,一项特殊的印刷效果究竟需要多久才能使客户受益?印刷商又是否能够预测到这项效果在一年内会不会发生改变?在同样的品牌战略中和产品线上会不会出现产品线延伸?尺寸约束又如何?如果一种品牌推出一种16盎司和2盎司的不同容量的产品,那么在成功推出新产品后,该品牌还会不会计划进行产品线延伸或增加同系列产品线?印刷服务供应商通过不同的媒介、以不同的尺寸来复制这种效果,同时在产品层面采用同样的方法,是否能够达到始终如一的产品外观?

随着竞争的激烈、利润的紧缩以及库存量的急剧增加,许多客户和印刷商通常都抱有务实的态度,急于执行。刚进入市场的印刷商在业务上都非常积极,尤其是在高利润和奢侈品订单上更是如此。他们通常不会为自己或客户做长远着想,也不会对他们所提供的特殊印刷效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标签上的冷箔压印技术会让客户感到惊叹,然而,如果客户推出了需要收缩标签的同系列产品,那又该怎么办呢?印刷商是否有能力在背面印刷的收缩套筒标签印刷的过程中,把黏合剂和冷箔压印技术相结合呢?他们是否被迫处于一种不利的形势中,需要快速地为新设备分配资源,否则就会有失去客户的风险?如果印刷商选择为新设备投资,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该设备,以跟进客户的生产进度?或者,他们是否会被迫承担更多花费来雇用新的员工,从而能够高效的操作新设备呢?

虽然标签的利润通常比较高,但由于规划不当出现的错误和花费也同样高昂。因此,为了培养良好的执行能力,规划和培训至关重要。

在与客户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品牌目标的简单对话后,印刷商就能够从他们所需的知识中获取力量,进而回到团队中与各个成员交流讨论、集思广益。他们将会接触到不同的技术,并在执行客户长期战略的过程中快速地使用该类技术。这样一来,印刷商就能够为客户提供更灵通的消息和更好的建议。

作为一种竞争上的优势,了解品牌战略带来的价值无法估量。数字技术(尽管现在对商业印刷商来说可能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正在逐步降低印刷商进入标签印刷市场的门槛,标签印刷市场会显得日益拥挤。是否清楚客户的目标,同时提供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的业绩记录,是快速区分印刷商的标准。这种能力将为日后在数字包装印刷领域的进一步创新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只要投入专注和努力,印刷商想要把自己从一般的供应商提升为更具合作价值的战略伙伴,就不是一件难事。在包装业,从品牌角度看,印刷商一般都不希望把产品归入库存(例如把标签放在仓库里)。与电视以及其他媒体载体相比,包装一向需要更多的营销花费。因为后者现已具备充分的文件记录,因此,其利润可以流向具有如下理念并善于传播该理念的经营者,即品牌价值的创造与市场共享和对品牌类别(例如咖啡、保健品等)持续不断的共享有更加密切的联系。

由于会受到来自最高管理层的更大压力(要求说明所有预算拨款所产生的实际业务情况),与印刷商沟通的商标经理们希望能够看到切实的影响评估,以便作出有把握的评价。尤其是,印刷商们必须能够证明他们明白客户的调整、想法、建议及重新设计在实际业务层面上的真正意义。例如,对销售增长有没有预期的效果?用户信息统计研究是否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产品外观装饰的变化能否实现更稳固的持续性发展?如果在这种特殊印刷效果上付出不懈努力,这种特殊效果能否为大型零售商所接受,以及成本与收益的情况如何?从品牌角度来看,产品类别中是否存在这种竞争(比如易于读取的标签与特殊效果之间的竞争),如果存在,如何与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相互竞争?印刷商是否可以参考以往的相关案例进行考虑?

通常,品牌商能够追溯至源头来帮助他们了解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因此,印刷商们的磋商应集中在如何更好地传递品牌信息。

印刷商们可以为客户展示全面的应用案例,包括使用的指标和时间轴、对销售的影响,或许还包括早期项目中涉及的用户统计信息。与关注点集中在具体功能和价格上的供应商相比,这些印刷商们拥有获得更佳水准的机会。

对标签和包装尤其是特殊效果还不熟悉的印刷商们应勇于面对竞争而不是惧怕竞争。现如今的商标商们越来越不怕在年轻印刷商或小型印刷商身上冒险,尤其是他们能够展示出其在质量、及时供货、ISO认证、客户优先级上的优势。通常成熟的大型印刷商能够在鼎盛时期展示其最佳的性能。现如今的商标商更加开放地与新印刷商们进行合作,前提是该印刷商能够激发自信,拥有灵活的反应能力以及更为重要的持续性想法,并且能够增加价值。如果提供极具魅力的价格并拥有制造全新、中小型产品的雄心,而且能够优先考虑大客户,许多新商业印刷商们就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不过,这种优势是否能够转化为持续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取决于规划与沟通。通过细心的技术选择,与合作伙伴进行深入细致的磋商,为战略目标、合理培训及灵活运用提供完整的支持,使得现今的商业印刷商在不断发展的细分市场(例如压敏标签,结合专业的效果,尤其是在快速增长的数字市场)中日益受宠。

资源、合作伙伴、技术和知识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实惠、更容易获得。期待成功打入标签和包装特殊印刷效果市场的商业印刷商应该很有信心,但同时他们也应该明白其工作成果往往不会优于预期效果,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为,打印是以纸张加工技术(模切、覆膜、整饰效果、黏合剂选择、清漆)为支撑的。为印刷本身创建兼容流程,不仅仅是为了执行制造流程(即生产),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相关性,因此,何时定位其新功能,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专业效果,具体到终端用户的需求和利益,需要时间才能掌握;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不是每位销售人员都能立即精通的。材料供应商也应被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商业领域 篇7

所谓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 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 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中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我国刑法中没有“商业贿赂罪”这个罪名, 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商业活动中的贿赂行为, 刑法规定有“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对于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规定有“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的规定, 经营者有商业贿赂行为的, 构成犯罪, 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 监督检查部门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二、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形成原因及危害

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 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 经营者为获取交易机会、追求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收买决策方, 以达到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是由建设领域的特点决定的。

1. 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投资量大, 所以商业贿赂的数额较大。

如原南京市雨花台区城镇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利用职务之便, 两年内索取贿赂款人民币324万元、美金2 500元。原南京市规划局河西处处长曹友楠利用职务之便, 三年索贿受贿共291万元。近年来, 南京市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可谓频频发生, 如何治理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 成为南京市建设领域要面临的一道难题。

2. 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 商业贿赂的社会影响大。

一项工程, 从立项审批、规划选址、工程招投标、用工选择、材料设备选用、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 除了主管部门外, 还涉及财政、金融、计划、规划、设计、土地、环保、市容、人防、审计、市政、税务、公安等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部门单位, 甚至连街道也找出种种借口进行干预。可见, 工程建设涉及范围之广。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卡壳”, 工程就难以进行下去。所以, 建设单位必须“遇庙要烧香, 见佛要磕头”, “只要关系通, 遇事可变通”。这里的“秘密”就是环环去“攻关”。“攻关”的对象就是环环掌握实权的机关工作人员。正因为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 所以一旦出现商业贿赂案件, 就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就是非建设领域涉及的建设项目出现了商业贿赂案件, 如高校基建处出了问题 (高校属于教育领域, 而基建处又属于建设领域) , 同样对社会影响很大。

3. 建设领域注重工程质量, 商业贿赂的后果严重。

众所周知, 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 是在市场经济中的立身之本。建设领域特别注重工程质量, 有一整套工程质量的管理办法, 现场有一支监管队伍, 验收有一套检测标准。但是由于建材采购时, 有的材料采购人员接受了建材供应商的贿赂, 拿了价格回扣, 往往是有些建材物资以次充好, 双方得利, 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甚至成了“豆腐渣工程”, 后果极其严重, 不仅经济损失巨大, 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也很大。

三、建立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 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

有形建筑市场,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 它是国务院为了从源头治理腐败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有形建筑市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是深化有形建筑市场改革的具体实践。有形建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适应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是建立建设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要的操作平台和载体, 也是反腐败的重要战场。经过几年的培育, 有形建筑市场对于预防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促进建设领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经过近10年发展的有形建筑市场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落地生根, 如今已枝繁叶茂, 在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形建筑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内在要求与惩防体系的内在要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个健康的市场, 必然是一个“三公”原则充分得到体现的市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不断实现“三公”的过程。从实践上看, 市场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性, 使市场在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通过建立惩防体系来保证“三公”的实现, 也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二者的作用机制来看, 如果说市场是从“物”的角度建章立制来实现“三公”的话, 那么惩防体系则是从“人”的角度进行教育、管理来预防腐败。惩防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更具有系统性, 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具有主动性, 这也正是有形建筑市场内在要求所期待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给有形建筑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广州有形建筑市场为例, 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程交易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以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例, 2003年全年完成招标交易总额509亿元, 2004年建设工程的交易量已达到632亿元。二是超大项目增多。仅新机场、地铁、大学城这三大项目招标交易金额就达208亿元。特别是围绕举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成为当时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主角。三是招标范围越来越广。已由土建施工, 扩展到各类设备、管线安装, 还有网络、材料以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等, 这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也增大了监控和预防市场腐败的难度。四是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加入WTO后, 建筑市场的门槛不断降低, 地区间建设队伍流动增大, 有形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 使得市场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这四个特点说明, 有形建筑市场发展迅速, 竞争激烈, 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是巨大的。这种压力和风险, 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考验, 也是对市场发展过程中预防机制的考验。这些压力和风险不是有形建筑市场本身能够独立应对的, 必须通过建立对市场运行过程中各种腐败因素和大力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制约和预防机制, 通过对市场主体之间、市场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制约调节来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建立惩防体系, 是有形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构建惩防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

为了切实构建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 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一个系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的整体性。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作为一个整体, 应该由四个系统组成, 即一个指挥协调顺畅有力的组织领导系统, 一个防范、约束、惩治、自律机制健全的制度系统, 一个制度规范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运行平台系统, 一个能够对市场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监督系统。

2. 惩防并举原则。

惩治和预防, 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要达成预防的有效性, 不仅依赖于教育、制度、监督的落实, 而且依赖于惩治的严厉。只有严厉的惩治, 才能有震撼力地警示世人, 震慑潜在的违法违规者。要紧紧抓住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教育, 使参与市场的主体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完善制度, 使市场运行机制及权力制约机制更加科学;通过强化监督, 使腐败行为得以揭露、曝光,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严厉惩处, 使腐败行为受到打击, 从而实现净化市场的目的。

3. 责任分解原则。

落实一个系统的责任, 没有科学的责任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的建立, 涉及政府管理、市场服务、纪检监察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等多个部门, 涉及方方面面的机制制度建设, 必须通过责任分解的方式, 使责任对象更加明确具体, 使责任更加便于落实。这也是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在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所取得的一条成功经验。

4. 相互制衡原则。

作为一个惩防体系来说, 它在体现一种相互协助以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合力的同时, 也应该体现一种相互制衡关系, 这种制衡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惩防体系围绕市场运行而作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上一个环节的监督和促进, 没有这种监督和促进, 惩防体系就可能出现脱节, 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5. 制度与技术预防结合原则。

制度具有一定的静态特征, 但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腐败行为日趋智能化的情况下, 制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 甚至某些制度呈现出滞后性。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 技术防腐的作用日显重要。工程交易计算机管理和专家计算机自动语音通知等系统的运用都说明, 技术防腐大有作为。只有把制度预防和技术预防紧密结合起来, 使两者的动态和静态特征相互补充,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效能。

6. 开放创新原则。

商业领域 篇8

一、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含义及特征

1. 行为隐蔽化。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一般都是暗箱操作, 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欺骗性, 加上行受贿双方存在利益关系, 彼此都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贿赂行为很难被外界发现。由于药品和医疗器材购销渠道单一, 缺乏价格透明和公开的竞争环境, 多数为销售人员主动上门推销, 通过秘密手段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支付财物, 所支付的金额款项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账簿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部分采购人员与销售人员长期“单线联系”, 少数腐败分子乘机“暗箱操作”, 在大项目和大购销活动中进行幕后交易, 从中收受贿赂。

2. 手段多样化。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形式日益多样化, 花样不断翻新。从以往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暗中给予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现金、有价证券、物品、礼品, 发展到现在以学术活动等名义支付有关人员劳务费、咨询费、评委费或提供各种娱乐消费、考察等形式, 物质化贿赂与非物质化贿赂形式并存。

3. 窝案串案多。

医药购销领域业务范围广, 涉及岗位比较集中, 涉案人员层级较多, 呈网络分布, 一旦有犯罪发生, 往往是窝案串案。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多发生在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医用器械的采购、管理和使用环节上, 涉案人员集中涉及与此相关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如医院领导、药剂科和业务科室负责人、采购员、主治医生等。

4. 目的明确化。

供应商暗中给予医疗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 获取交易机会, 从而将自己的药品、医疗器械“打进去”销售, 或者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通过“二次促销”给予某些医务人员“回扣费” (开单费、提成费等) , 以提高药品销售量。

5. 涉及金额大。

近年来,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呈群体性发展趋势, 行贿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下疏通, 左右打点。回扣从过去的以医院领导、药剂科长、业务科室主任为主转到以临床科室医生为主;从以大型医用设备和贵重药品为主向消耗性医疗器械和临床常规用药扩散, 特别是在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力度加大后, 医疗卫生单位领导采购自主权变小的情况下, 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二、A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状及成因

1. A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状。

A市地处华东地区, 目前有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6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全市药品、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均通过省药品 (耗材) 网上采购与监管平台集中采购, 医药购销制度健全, 渠道正规, 各项程序公开;药品和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和经销商具备资质, 手续合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医药购销体制和渠道的转变, 商业贿赂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回扣作为药品代理商和医药代表走进医院的“敲门砖”“杀手锏”, 导致一些医师开大处方, 用进口药和高价药品, 给患者实施滥检查、过度医疗等行为, 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后果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加重了群众看病经济负担, 同时也腐蚀了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客观地讲, 在招投标后, 贿赂远离了院领导, 却击中了一线骨干。2012年以来, 该市某二级医院就有7名业务骨干因商业贿赂受到党纪处分和刑事处理。

2. A市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成因。

从宏观上分析, 一是缺乏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和制裁, 不正当竞争随之产生;二是医药市场进一步开放和购销渠道的转变, 加剧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现象的蔓延;三是财政投入不足, 医疗机构发展资金受限, 以药养医现象仍然存在, 医药回扣等活动随之产生。

从微观上分析, 一是药品经销人员为了取得非法优势, 不惜抬高药品价格, 使出厂价只有几元的药品, 几经转手便成了几十元乃至几百元的高价药, 将成本转嫁至社会和患者, 利润则层层盘剥, 由此发生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二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 以及医务人员受不良风气的侵蚀, 药品回扣和提成成为一些医务人员“另类补偿”收入来源;三是二级医院非基药招标没有实行一品双规、带量采购, 往往一个品种有几种规格、几个药企中标, 中标价格较高、利润较大, 医院掌握了二次选择权, 因而产生了“二次议价”。据统计, 2014年A市三家二级医院中某二级医院药品进货总额12105万元, 二次议价总额1028.4万元;某二级医院药品进货总额3219万元, 二次议价总额228.9万元;某二级医院院药品进货总额2330万元, 二次议价总额68.9万元。以上数据说明药品、耗材招标后的利润空间仍然很大。二次议价成为“集体受贿行为” (“二次议价”行为违反了《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 (国纠办发[2010]6号规定“不执行集中采购药品价格, 二次议价、变相压价, 或者与企业再签订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补充性条款和协议的行为要依法给予处理”) 。

三、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防范对策

1. 严堵行贿关。

药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滋生出特殊的从业人员——医药代表。无论是医药生产企业的药品代表, 还是医药经营公司的医药代表, 大都是挂靠在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个体经营者。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为医药代表提供“证照”、代开发票等便利条件, 医药代表向被挂靠的企业缴纳一定的管理费或手续费, 不受法人监管, 不承担民事责任。医药代表靠扩大药品的销售获取更多利益。贿赂医生, 使医院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其药品, 成了医药代表最常用的杀手锏。根据国家卫计委《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 加大考核力度, 对医药代理机构、个人明确政策底线, 规定对触碰商业贿赂“红线”的药企, 在省集中招标中失去入场券。向医务人员输送“糖衣炮弹”的公司将“黑榜除名”, 而“上榜”的公司也将受重罚, 严重者将会遭到封杀。

2. 查处受贿者。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要对医务人员进行严肃政策教育, 提高医德, 增强医务人员对药品销售商贿赂的免疫力。首先, 加强卫生系统的行业作风建设, 使广大医务人员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 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其次, 完善并严格执行医院内部药品进货环节的各项教育制度。强化《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等规定, 不准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收入挂钩等制度。医院要结合实际, 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纪检、审计、财务部门全程跟踪并进行公示。再其次, 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 抓典型、抓查处、抓曝光, 决不手软, 不仅要查处直接责任人, 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特别要对与违纪违法分子相勾结, 直接参与或包庇、纵容违法活动的有关人员依法严厉查处, 以打促防。

3. 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建立和规范二级医院药品、耗材采购机制, 构建比较完善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体系, 确保药品、耗材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对二级医院使用的药品、耗材实行以省为单位公开招标采购, 量价同招, “双信封”评审, 最低价中标;在保证药品、耗材质量的前提下, 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 采购数量与价格挂钩, 招标和采购结合, 签订购销合同, 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压低采购成本。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集中付款, 降低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利润水分, 减少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4. 实施人才培养奖励计划。

每个人都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种种需要, 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 能有效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 建立现有人才培养和重点专科奖励制度, 在卫生系统内有效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激励大家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并将在工作中具有科学远见, 具有一定工作才干的人员选拔到科室领导岗位工作, 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或建成重点专科, 按获奖层次及等次分别给予科研团队及个人奖励。政府设立医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专项资金, 通过各种奖励措施, 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5. 医院内部设立“阳光帐户”。

医院为保护医务人员, 可采取二次议价的方式, 来尽量挤压降低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以减少行贿受贿事件的发生, 所有让利均纳入医院大帐管理。建议在纪检部门的监管下医院内部设立“阳光帐户”, 把药品、耗材二次议价形成的企业让利, 以及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回扣”全部存入“阳光帐户”。财政部门负责帐户资金的综合管理, 纠风部门负责对资金收缴、核拨和使用进行监督。

信息管理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 篇9

商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类处理商业信息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及提供相关处理功能的应用软件的总和。它通常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 如成本管理系统、库存控制系统、商品销售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等。这些子系统所处理的信息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 因而商业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应提供的功能就是能够全面地处理各种信息。通常情况下, 系统所处理的信息会以公开的方式提供给各地商家, 以作为评价依据或判断是否进行交易的参考。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信息被作为商业秘密而保存起来, 对于这部分信息, 商家非常注重其安全性。所以系统又必须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这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不被窃取的安全性。再次,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贸易种类的不断增加, 商业信息数量呈指数增长, 新的用户需求会不断出现。商业用户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软件有较好的可维护性, 易于扩展, 不至于使软件的生命周期过短而影响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风险评估

软件在开发时总会有风险, 对付风险的办法最好是采取主动策略, 而不是被戏称为“印第安那.琼斯学派的风险管理”, 那是被动地应对。风险评估一般包含风险识别和风险预测。风险识别是试图系统化地确定某个风险对项目计划的威胁。识别风险的一个办法是建立风险条目检查表。内容可包括产品规模、商业影响、客户特征、过程定义、开发环境等。在商业信息管理系统中, 前三者显得尤为重要。风险预测也叫风险估算, 它从两方面评估一个风险, 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和风险一旦发生所产生的后果。这些内容可以用一张风险影响评估表来表示。这张表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灾难性的:无法满足需求而导致任务失败;严重退化使得根本无法达到要求的技术性能。

(2) 严重的:无法满足需求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使得任务能否成功受到质疑;技术性能有些降低

(3) 轻微的:无法满足需求而导致次要任务的退化;技术性能有较小的降低

(4) 可忽略的:无法满足需求而导致使用不方便或不易操作;技术性能不会降低, 容易发现, 当软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造成的风险是最严重的。

对于风险类别, 我们也可以建立一张相类似的表, 并根据一定的次序 (如发生的机率或对项目的威胁程度) 排序, 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每一种风险。在风险评估中, 应当注意一些方法及问题, 以下是三条建议: (1) 不要固定地使用几个方法来识别风险, 要用分析的方法判断; (2) 可以使用在以往的项目风险管理中积累的经验; (3) 定义一条基准线 (也叫中止线) , 所有定义在该基准线以上的风险都必须管理。风险评估是每个软件开发项目在进行前和进行时都必须做, 且必须做好的, 它能够使开发人员时刻保持警惕, 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给软件项目造成的严重损失。

二、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应对任何一道工序进行度量, 如分析模型的度量、设计模型的度量、源代码度量、对测试的度量和对维护的度量等。本文暂不涉及软件的度量技术, 而将重点放在对软件测试的技术上。开发软件除了进行准确的需求分析和科学的设计之外,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应时刻进行软件测试。这些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等。为了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测试应由独立于开发的第三方进行。

1、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通常和编码同属于软件工程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也叫做模块测试, 即编码完一个功能模块后即对其进行测试, 这包括代码审查和功能测试。商业信息管理系统往往规模较大, 模块较多。如果当各模块装配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后再发现错误, 这时返工的代价将比单元测试时返工花的代价大的多, 经验告诉我们前者是后者的指数倍。进行单元测试时使用的测试技术多为白盒测试技术, 即对模块中程序的控制结构进行详细测试。

2、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测试软件各模块装配完成后能否正常工作的测试, 它主要测试的是软件的接口。尽管在通过单元测试时各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们在装配到一起后仍然能发挥预计功能。在商业信息管理系统中, 各模块可能对同一数据进行计算, 可能其中一个模块的误差能够接受, 但几个模块的误差在积累后变得不能接受。各模块之间的功能调用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数据在接口中可能丢失等等。在集成测试中通常把白盒测试技术与黑盒测试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利用集成测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一般常用的集成测试方法是自顶向下集成。即从主控制模块 (主程序) 开始测试。可以使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方法。商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各子系统模块分层比较清晰, 非常适合用自顶向下集成测试的方法。除了自项向下的测试方法以外, 自底向上集成和回归测试方法也较为常用, 本文不再详述。

3、确认测试。

确认测试是软件投入使用前确保软件质量的最后一步, 因此需要重视。在商业信息管理系统中, 用户确认测试需要软件用户的积极参与或以软件用户为主。为了能让用户更好地参与测试, 可以在必要时对其进行培训。风险管理和质量保证实际上是每个软件在开发中都必须进行的两道工序。但不同的软件由于其应用领域的不同, 使得这两道工序在进行时各有不同。利用基于需求工程的方法可以从一个角度出发, 准确地识别出软件项目的风险和质量隐患, 对于商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一般软件的开发都会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7.

网络数据库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篇10

随着信息化社会和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网上信息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目前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更是离不开网络和数据的应用。像S Q L Server 2000这样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实际电子商务中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网络数据库能实现分布式的数据处理,在异地提交数据从公司总部汇总处理,再将处理结果通过互联网反馈到每一个客户端。这样的处理模式就是经典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式。在现代商业中很多大规模的集团公司都面临公司规模扩大、分布地域较广带来的通信管理不便的挑战。在拥有了网络数据库的支持后,这些困难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二、网络数据库的商业实现

1. 网络数据库的概念

网络数据库 (Network Database) 的含义有三个: (1) 在网络上运行的数据库。 (2) 网络上包含其他用户地址的数据库。 (3) 信息管理中,数据记录可以以多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一种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和分层数据库相似,因为其包含从一个记录到另一个记录的前进。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其更不严格的结构:任何一个记录可指向多个记录,而多个记录也可以指向一个记录。实际上,网络数据库允许两个节点间的多个路径,而分层数据库只能有一个从父记录(高级记录)到子记录(低级目录)的路径。

因此,网络数据库是跨越电脑在网络上创建、运行的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可能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这种关系也不是只有一种路径的涵盖关系,而可能会有多种路径或从属的关系。

2. 网络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

网络数据库一般有操作系统集成验证管理模式和数据库系统用户管理模式两种。以SQL Server 2000为例,系统集成验证模式能管理整个数据库,获得数据库的超级管理员权限,对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下的所有数据库有创建、删除、修改的权限。数据库系统用户管理模式下,只有“system administer”用户为超级用户,当使用者以“system administer”用户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时才能有效管理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下的所有数据库。“s y s t em administer”用户可以创建子用户,并为创建的用户分配权限。这样就能实现在同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下不同的用户操作不同的数据库。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管理网络数据库一般都需要借助管理工具,以SQL Server 2000为例,SQL Server 2000比较常用的是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

服务管理器是网络服务器的一个客户程序,能启动和停止多个服务器的进程。通过服务管理器来实现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启动和关闭,从而达到为网络上其他用户提供数据库服务的功能。服务管理器可对SQL Server执行四项任务:启动SQL Server实例;暂停SQL Server实例;继续运行暂停的SQL Server实例;停止SQL Server实例。主要完成如下步骤:除了具有“system administer”角色的用户除外,禁止其他所有用户;允许任何运行中的SQL事务或者存储过程继续执行直至结束,这对维护数据库的ACID特性很重要;对于每个数据库执行一个检查点,检查点对于恢复模型很重要;SQL服务停止执行。

企业管理器是用来管理SQL Server 2000的前端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创建、删除、更新、维护等多重操作。企业管理器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的主要途径。它提供了一个遵从MMC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完成:定义运行SQL Server的服务器组;将个别服务器注册到组中;为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配置所有SQL Server选项;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中创建并管理所有SQL Server数据库、对象、登录、用户和权限;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上定义并执行SQL Server管理任务;通过唤醒调用SQL查询分析器,交互地设计并测试SQL语句、批处理和脚本;唤醒调用为SQL Server定义的各种向导。

查询分析器是对数据库进行命令格式的操作窗口,通过T-S QL语言来实现对数据记录的查询和管理。程序员可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更改查询,使查询使用的资源减少到最小,同时仍能返回正确的数据;使用索引优化向导分析T-SQL语句及它所引用的表,以了解通过添加其他索引是否可以提高查询的性能。

3. 网络数据库的商业应用

网络数据库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是极为广泛的。网络数据的网络特性使得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企业的沟通变得便利。网络数据库的使用使得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网络数据库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利润,商业活动更为便利。网络数据库对现代商业运营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分布式处理和匹配商业规则上网络数据库做得尤为突出。

(1) 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是一个集中式的应用程序,用来管理分布式的数据库,就像这个数据库存储在同一台电脑上一样。DDBMS阶段性的同步所有的数据,并在多个用户必须同时访问同一数据的时候进行同步,以此确保在同一地点的数据的更新和删除会自动映射到其他存储数据的地方。

分布式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布式处理,另一种是借助网络应用程序来实现数据库的异地访问。

(1) 网络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的管理模式。在一个以TCP/I P为基础的互联网络中,假如把网络数据库的服务器架设到中国上海某地,在网络的其他地方安装了数据库的客户端,这样就能实现数据的异地传输与异地访问。在这种模式中,服务器端需要安装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而在客户端只需安装客户端工具即可。客户端工具能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上,当使用指定用户登录时,就能在客户端管理该指定用户下所能管理的数据库了。

(2) 借助网络应用程序的分布式处理。在网络中当需要规则地采集用户信息,或者需要有限制地对数据进行操作时数据库系统的分布式管理就显得不足了。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如B/S或C/S的网络应用程序,规则地按需采集处理数据。这种情况目前在商业领域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如目前比较流行的BBS、电子商务网站、网上商店、财务管理软件等。

(2) 商业规则。有商业活动就会有商业规则,在商业规则中需要对数据分门别类地进行存储或处理。比如:一个电子图书的购物网站需要把图书的书刊编号、作者、摘要等这些图书的基本信息和该图书被浏览的次数和浏览人的留言分开存放的同时,又需要弄清楚图书和留言的对应关系,这个时候网络数据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网络数据库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外延信息,诸如留言、评论等分开存放在不同的数据表中。在通过视图把这两张物理表逻辑地关联到一起,使得在外观上能直观地反映出每一本书所对应的该书的评论。这些工作都是网络数据库能够实现的。

在网络数据库的帮助下,商业规则得以维持。在现代商业活动中,有了网络数据库的支持,商业运作更加流畅灵活,网络数据库把人们从纷繁的商业规则中解脱出来,去创造更多价值。

(3) 商业数据的完整性。在商业活动中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想一想,假如A公司想要裁员50人,而这个数字在被上报公司董事会的时候由于传递的失误而变成了5000人,这样的错误我想是每一个公司都不愿见到的。如果使用了网络数据库,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网络数据库中数据传输是简单的二进制传输非0即1,计算机的精确可靠为商业运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假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数据安全还不放心,那我们可以采用更为安全的方法——数据加密。因为假如有人打开了服务器的数据库,就有可能看到数据库中的信息,只要是有数据库常识的人就不难分析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商业机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担心是正常的。那么我们采取了加密措施后,最后的这一点担心也被解决了。通过目前流行的加密算法,或者自己制定的一个加密算法,把用户需要保密的信息,通过加密存储到数据库中。这样当数据库打开后,看到的记录也只是加密后的一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标识。除非有人盗取了解密函数,否则其他人永远也无法解密。

通过概率和数理统计也能算出,如果暴力破解的话,一个最常见的商业加密算法也要破解几十年或上百年,这样的付出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回报的。

三、结论

在现行的商业运营中,网络数据库无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网络数据库的大力支持下,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得以保证。大量有序、安全的数据快捷地存储到了网络数据库中,很好地支持了商业活动的有序、健康进行。

网络数据库在将来也必将和商业活动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网络数据库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相信网络数据库会和商业运营合为一体,保证商业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数据库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讲解, 并以SQLServer2000数据库的网络性能为例, 从作用上体现了网络数据库在市场上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网络数据库能实现远程分布式数据的传递与整合, 符合跨地域或跨国公司的分布特点, 能满足这类公司的数据处理需求。另外网络数据库对数据的综合处理, 通过简单的过程控制语句能迅速地在上千万条记录中提取出用户需要的数据。网络数据库高速、快捷、准确地操作为商业事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支持。网络数据库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会更为广泛。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 2000,过程控制,记录

参考文献

[1]张明新.网络数据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8.

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治理探微 篇11

关键词:政府采购,商业贿赂,治理

随着2003年《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 政府采购在我国迅猛发展, 政府采购制度已经作为我国政府则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制度, 发挥着重大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然而, 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看, 政府采购规模大, 项目多, 加之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起步晚, 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 如果监管不力, 操作不当, 就会产生商业贿赂现象。可见, 政府采购领域的商业贿赂治理将是一项长远的工作。

一、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表现

在我国, 由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正处于建设完善阶段, 工作中还会存在一些违规违纪行为, 具体表现可归结为如下:

第一, 贿赂。这是在政府采购中最常见的商业贿赂形式。一是现金及有价证券:如红包、劳务费、咨询费及护照、信用卡、购物卡、提货单、高级娱乐场所会员卡、打折卡等有价证券。二是高档物品、礼品。三是其他形式, 如宴请、免费娱乐、旅游、考察、活动中抽奖、以朋友名义提供各种好处等。

第二, 回扣。即在商品购销中卖方明确标出的应支付价款外, 暗中向采购人退还钱财及给予报偿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行为。回扣既可能给交易双方当事人, 落入单位小金库, 也可能给对采购人单位的主管人员或者经办人员, 落入个人腰包。

第三, 佣金。指具有独立地位和经营资格的中间人, 在商业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中介服务所得的报酬。如果给予或接受佣金不入账的, 有可能就是商业贿赂行为, 也可以是一般性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

第四, 其他表现形式:一是采购人或其代理机构事后隔段时间才收受供应商的现金回扣;二是以亲属名义投资入股, 或以干股、期权形式参与供应商的红利股息、项目提成分配;三是参加供应商组织的商业活动、国内旅游、出国考察学习;四是接受供应商赞助的学术交流、展览活动;五是直接收受、使用供应商捐赠或无偿提供的财物;六是采购人与供应商私下更换采购货物谋取差价, 或合同之外接受供应商赠送的商品;七是招投标中心向供应商收取入场交易费、采购会员费;八是代理机构向委托人返还招标代理费;九是供应商待当事人日后退休后再聘其为公司顾问, 以高额薪金等名义回报现金。

二、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产生的根源

首先, 政府采购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从总体上讲, 我国的政府采购还没有建立一个良好健全的政府采购制度, 虽然目前《政府采购法》及四个财政部令已陆续实施, 但更加便于操作的细则迟迟还未出台。因此在地方政府采购的实际操作中, 由于制度上存在漏洞、操作中存在过大的自由裁量权, 为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行为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可乘之机。一些政府采购部门往往利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费心思, 钻空子, 把政府采购化整为零, 躲避政府集中采购的监督, 产生寻租行为。

其次, 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在政府采购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几乎都有一套以招投标程序为主, 适应各种采购环境的完整的采购程序, 在保证政府采购过程的竞争、公开、公平的同时, 从程序上杜绝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出现。而在当前我国政府采购实践中, 由于在采购程序的不规范, 在很多采购环节上给商业贿赂行为以可乘之机。如在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时, 很多地方的采购机构未能通过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公布信息, 而是采取通知或邀请的方式, 由于这一过程并不完全向社会公开, 透明度不高, 这就为行贿者提供了进行商业贿赂的可能。此外, 政府采购机构和采购代理机构在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核时, 由于相关程序不够规范, 为供应商行贿或采购机构受贿提供了条件, 最终使得部分没有真正履约能力的供应商投标甚至是中标。

再次,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为商业贿赂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市场缺乏有效的疏导和管理。当经营者发现通过商业贿赂能获得比正常交易更大的利益, 或者竞争对手的商业贿赂行为使自己处于弱势后, 各相关经济利益主体便会调整“营销方式”, 从而使商业贿赂成为一种更为普通的经济行为和“潜规则”。在不完善的市场制度中, 地方政府往往过多地强调国情的需要, 强调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 过多地参与经济活动。在这种利益追逐的过程中, 行贿者与政府采购相关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除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外, 从某种意义上说, 商业贿赂却带来了供应商、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采购监管部门中某些人员的“共赢”。这种“利益共同体”, 为商业贿赂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主要对策

1. 健全相关法律及配套制度, 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

政府采购工作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应该有其明确规范的职责分工和操作程序, 所以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 以《政府采购法》为主体的多层次、系统性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央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实施细则, 对政府采购工作做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各地区也应紧跟中央法规,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地方政府采购条例, 使政府采购工作有据可循, 以解决具体操作的问题, 防止腐败有机可乘。所以, 必须依法编制采购预算, 细化预算项目, 严格政府采购报批程序, 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认真履行采购合同。政府采购预算一经批复, 要严格执行, 不得随意变更, 没有采购预算和计划的, 不得进行采购, 以增强政府采购预算的刚性, 硬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 从源头上杜绝商业贿赂现象的滋生。

2. 强化对政府采购全过程的监督约束。

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杜绝腐败, 是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宗旨之一。强化对政府采购全过程的监督, 一是要加强内部监督。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财政局这个监督者进行监督, 让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的监察部门受政府委托对同级财政进行监察监督;审计部门应该退出政府财政监督序列归属于各级人大, 受人大委托对同级政府采购实施再监督;同时, 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 让财政部门定期向人大常委会述职, 接受监督。二是要增强外部监督。只有增强公众的监督欲望, 公众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公众监督欲望的增强有赖于公众法律素养的提高, 而且更有赖于法律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如举报人奖励制度、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等。三是要强化媒体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体能够深入挖掘、追查出政府采购人员的寻租腐败行为, 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我国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和“社会经纬”等节目就是类似的监督站,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节目对重人案件的报道和披露还不够深入, 其监督效果尚不能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3. 完善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惩处机制。

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惩处机制是提高政府采购效能, 完善监督, 杜绝腐败的重要保障。司法和检察机关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经济、行政法律法规及刑法关于商业贿赂规定的精神,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商业贿赂的处罚方式和处罚力度。同时, 要修改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的规定, 将与违法经营者有关的董事、经理、控股人、代理人、雇员等共同违法主体包含在惩处范围之内, 提高其违法成本。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要赋予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调查权, 对尚未涉及犯罪的商业贿赂案件进行调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惩处商业贿赂行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还要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 加强与监察、审计部门的密切协作, 创新监管机制, 形成监督合力, 加大政府采购执法检查力度, 将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情况列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审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任务, 加强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的监督, 完善政府采购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监督员的作用, 加大日常监督力度, 依法杳处违纪违规行为, 同时加大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行政处罚力度, 以增加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 使其不敢进行商业贿赂, 进而从经济源头上遏制商业贿赂的发生, 确保政府采购依法实施, 共同推动政府采购健康发展。

4. 加快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发展。

经验表明, 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 仅仅依靠道德自律或互相监督, 无法从根木上解决腐败问题。因此, 需要创新政府采购方式, 加快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逐步实现网上受理政府采购方式审批、评审专家抽取和考核、政府采购代理资格审批和供应商资信管理等功能。通过网络采购公开竟价、自动报价和竟标, 形成高度透明的采购行为自动监督机制, 降低合谋腐败的概率。电子化政府采购带来的廉洁,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采购机构及有关方而的信任程度, 有助于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和促进政府机构改革。

参考文献

[1]储开其: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对策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 2006 (.6)

上一篇:业务支撑平台下一篇:输入/输出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