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领域

2024-05-15

私人领域(共4篇)

私人领域 篇1

一、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介绍

私人领域是以家庭的社会化作为核心的区域, 它是处在政治、经济力量之外的私人空间。公共领域是指不受官方的约束独立于权力之外的有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空间, 归根到底公共领域是一种进行信息交换与交流的空间。

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平台, 微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公共问题的讨论中去, 这正是公共领域的具体体现, 说明民众个人开始融入到公共领域, 但是在公共领域中微博用户谈论的并非全部是公共话题, 很多微博用户在微博中谈论的更多是关于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及自己的心情或者做过的某一件事情, 而这些话题随时都有可能让微博用户变成网络关注的焦点, 这样正是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融合的体现。

公众的集合和频繁互动使得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其中网络的迅速普及在这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交流模式, 加速推进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融合进程, 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二、微博网络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融合的表现

随着微博网络的广泛使用和发展, 社会生活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开始逐渐的融合, 其融合的表现具体有:私人领域公共化和公共领域私人化。

(一) 私人领域公共化

私人领域公共化就是指由于网络微博的快速发展, 微博中的私人空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过多的关注使私人领域的空间逐渐变为公共空间, 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也变为公众一起讨论的公众话题。

微博本是个人的私人的信息分享获取平台, 但由于微博中频繁的互动, 使得微博逐渐变为一个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 进而在微博中产生公共舆论。微博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场所, 由于它进行信息传递时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时、所涉及的范围广以及影响的个体数量多, 因此微博是公共舆论散播提供的一个理想的场所。

微博中一些有影响力的用户的言论能够影响一般受众的行为。在微博中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能对别人产生影响, 即并不是所有的用户粉丝数量和点击量都很大。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我们一般把他们称作“意见领袖”。这些人的言论能够对群体中一般的受众的行为产生影响。而在微博中“意见领袖”会发布和分享一些信息, 他们所发布和分享的信息会引得粉丝大规模的转发, 微博中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些影视体育明星, 这些明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受关注程度在微博中发布一些粉丝感兴趣的有关明星私人领域的话题。明星这样的行为增强了公共社会对私人领域的关注, 使得私人领域的公共化趋势更加的明显。

(二) 公共领域私人化

公共领域私人化指的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微博、贴吧、论坛等一些公共领域开始出现大量的私人领域的话题。私人领域话题和事件在公共空间里大量的出现, 正体现了公共领域私人化的发展趋势。

微博“赋予”公众说话的权利。微博在手机、电脑等产品设备中能够普遍的应用, 这些就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 用户日常生过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都能够被发布到微博中, 而且不同的用户之间还会就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看法与观点进行频繁的互动, 这些频繁的互动使得本来是私人领域的话题逐渐转变为大量微博用户一起讨论的公共话题。

三、微博网络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融合的原因以及影响

(一)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融合的原因

现代社会是一个强调个人、强调个性、鼓励展现自己的社会, 社会中的个人要学会包装、推销自己, 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微博的发展就给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在微博中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展现自己, 而不需要被主流的观念束缚。个人向社会展现自己从本质上是想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赞同, 所以用户会开放自己的个人空间, 欢迎访客为自己点“赞”, 点击率越高说明自己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赞同。个体向社会开放自己个人空间的行为大大的促进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融合。

(二) 微博网络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融合带来的影响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融合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1. 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

微博用户通过频繁的互动, 用户之间在行为和心理上会相互的影响,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另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用户之间互动造成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 最终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消极负面的价值观念会被抛弃, 从而这社会中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 过分注重个体从而忽视集体

在微博中用户讨论的话题和事件多是关于自己的私人话题以及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话题, 这样会使公众很容易忽略对于社会问题、政治经济等社会性话题。公众对待私人话题, 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 忽视了这些话题所违背的社会道德规范, 长此以往, 公众的社会公德心会逐渐消失, 社会责任感会逐渐弱化, 从而引起社会价值观的畸形发展。

3. 会造成对用户隐私的侵犯

微博中的私人的信息很多都是在未经个人授意的情况下散播出去的。一些用户为了自己微博的粉丝数量和点击量, 会发布身边的人或者公众人物的花边新闻甚至负面新闻, 其中许多新闻都是未经证实的, 这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自尊。这些负面影响引起很多人对于微博的抵制, 不利于微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现阶段, 网络微博中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些融合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社会公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统一的价值观念。但是这种融合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 是微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网络微博的法律法规的监理, 同时微博运营商要自觉合法经营以及微博用户的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做到文明刷微博。

摘要:随着微博的飞速发展, 微博在大众中的普及越来越广泛, 由于微博的传播既有私人性又有公共性, 微博中的私人领域逐渐的产生公共化, 这打破了精英主宰社会话语权的局面;而且微博公共领域的私人化使得微博中个人的隐私得到泄露,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伦理讨论。随着网络空间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关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融合的表现和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网络微博,私人领域,公共领域,融合

私人领域 篇2

不仅如此,白居易还关注园林的所有权。他认为宅第可以很好的反映天下的治乱,并且有一所园子是实现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方式而又充足的条件,这更是为了体现他的“中隐”思想,即精神上远离尘嚣而又身不离市的观念。因此,在他的诗《郡亭》中我们能够深深的体会到郡亭不过是个容生之所,“家池”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由此,他将“家”与“邦”联系起来,这又呼应了他书的开头,园林代表的不是一块小小的地盘,它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基本样貌与兴衰。“以小见大”,从这样的一种角度,作者能够通过园林将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精神反映出来,更能够升华到国家大的角度。

除此之外,他还从空间的调整、园林中的石头等角度来体现诗歌。比如前门的意象包涵了超越性的个人主观精神,而诗歌中的“石头”又别有一番滋味。诗歌中常常出现一种以石为题,这样的诗不仅措辞优雅、情感浮泛,更重要的是它还富于其他新的独特意蕴。作者具体分析了园林中主要的实物,如双鹤等来体现自己此时的生活与对它们的喜爱等多重思想感情,从而反映出的不仅仅是物与人的关系,还包含白居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甚至是政治关系。

在书的最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诗歌总结了对闲适的满与不满,如关于司马光的一系列趣闻和诗歌《独步至洛滨》,最后期盼返回属于自己的“园林”。园林是一个人的归宿,但偶尔从诗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并不是完全置身于世俗之外,有时他们只不过借园林来摆脱、暂时忘却这些世俗之事。园林还是这些诗人用于自喻的一种形象,是诗人的自我描述与慨叹。

私人领域 篇3

1. 涉案的罪名较为集中。

在当前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所办理的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中, 所涉罪名主要集中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

2. 作案方式的非团伙性。

因基层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少、实行一人包乡镇包片区监管, 渎职犯罪往往发生在某一人身上。在立案查处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中, 均为单独作案。

3. 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渎职犯罪所造成的后果普遍非常严重, 主要包括非物质性损失和物质性损失两个方面:一是所有被查办的渎职犯罪行为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群体性矛盾事件。基本农田和耕地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 大量的农田被土地审批部门违规批准改为建设用地, 但老百姓并没有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反而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群众的愤怒和怨气很大, 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土地使用在当今的经济发展链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经营性土地的出让和使用更是可以创造巨额的财富, 而其中收取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也是政府十分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但是, 由于上述渎职侵权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损失。

二、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渎职犯罪的主要原因

任何形式的犯罪, 它的产生总是和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渎职罪作为职务犯罪的一种, 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严重违背职责, 危害社会, 触犯刑法, 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它的产生有着全方位、多层次的原因, 分析和探究渎职犯罪产生的原因, 是我们打击和预防该类犯罪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渎职犯罪案件的发生, 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相关国土工作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 但同时也暴露出案发单位在干部的管理教育、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及地籍登记等工作制度的执行上存有一定的问题, 这些原因主要有:

1.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工作存在不规范现象, 个别土管员未能认真履行审查职责, 工作流于形式。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作为国家行政职权的一部分, 具有高度严肃性, 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程序规定认真执行。案件中, 陈某某作为原绍兴县齐贤镇土管所专门负责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的具体经办人员, 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 一味追求效率, 盲目相信村级组织, 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审查、核实建房申请户的老屋处理情况, 未能将建房用地批文发放到村民手中, 简化了相关法律性文件所明确规定的审查程序, 致使工作中相互监督的环节流于形式, 进而导致立岱村委通过伪造村民签名等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多处农村私人建房用地目的得逞。

2.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土地审批、地籍登记、执法监察等环节相互脱节, 未能有效发挥制度上的相互制约作用。农村私人建房用地从土地审批到地籍登记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割裂的工作流程, 虽然上述两个环节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二者之间仍存在着制约与被制约,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一方面土地审批首先是地籍登记的前置程序, 另一方面地籍登记同时对土地审批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案件中, 徐某某未能履行地籍登记工作中的监督职责, 致使土地审批责任人陈某某的违法审批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

3.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及土地登记制度落实不到位。从制度层面看, 关于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及土地登记制度, 国家曾出台了《土地登记规则》, 地方政府也多次发布了《农村私人建房用地管理办法》和《农村私人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上述文件明确了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审批及土地登记规范及要求。案件中, 陈某某、徐某某如能严格执行土地审批、地籍登记等制度, 就能发现立岱村委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行为, 并及时给予纠正, 最终就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渎职犯罪的预防对策

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渎职犯罪的预防, 需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大方面着手。从主观方面预防, 就是通过自我修养、改善待遇、改变执法观念、警示教育等方面入手, 使国土行政人员不想为、不敢为, 即没有渎职犯罪的动机和思想;从客观上预防, 就是要加强管理, 强化行政公开, 建立防范机制, 使渎职行为不能为, 即渎职犯罪者没有犯罪的条件和机会。

1. 抓好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 增强素质。

加强国土行政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人员素质和法制观念, 是依法开展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土地审批、地籍登记等工作的基础。由于土管干部队伍庞杂, 工作任务繁重, 法律政策性强, 因此要树立公正廉洁的形象, 使其工作高效廉洁, 必须提高人员的素质。如实行培训上岗制度, 定期开展讨论分析会, 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 确保国土领域的工作人员具备必需的法律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

2. 确保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堵塞漏洞。

国土部门作为各级地方政府行使行政职权的一部分, 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国土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监管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规范, 制度落实到位, 防止个别干部为盲目追求工作效率, 盲目迎合上级考核, 而在工作方法上走到合法的对立面;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考核奖惩办法, 确保国土工作人员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 合理追求工作效率。

3. 完善公示公开制度, 加强监督。

通过完善农村私人建房“四公开一监督”办事制度, 确保土地审批、登记工作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防止暗箱操作, 鼓励行政相对人对国土工作进行监督, 畅通交流的渠道, 多听取群众意见, 保证国土工作中的问题、隐患能被及时发现、排除, 使国土部门的各项工作对群众负责, 使群众满意。

摘要:针对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渎职犯罪案件频发这一问题, 笔者结合去年以来, 其所在单位办理的两件社会影响较大的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土管工作人员陈某某、徐某某玩忽职守案, 并通过深入调研, 总结出农村私人建房用地领域中渎职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预防对策和建议。

私人领域 篇4

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到媒介的诉求功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 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 称为高级需要。每个人都潜藏着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 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 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 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 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 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笔者由马斯洛对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联想到:将媒介的诉求功能和人的需求联系起来, 具体分析将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权利诉求, 人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情感诉求, 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成功欲望诉求。以此为依据, 论文将媒介的诉求功能分为:权利诉求、情感诉求和成功欲望诉求三个方面。其中人对媒介的权利诉求指当个体的生存权、人身安全、名誉权、人格权、受教育权等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 没有选择法律等相关的救济途径或者使用此类救济无效后, 转向大众媒介讲述自身的遭遇, 通过媒介曝光进入公共领域讨论的范围, 从而得到合理公正的解决。人对媒介的情感诉求指私人面对巨大的生活和情感压力时无人倾诉、无处排解或找不到合适的疏通渠道, 进而转向在大众媒介诉说遭遇, 通过在陌生人面前的讲述, 包括专家的引导或者引起公众重视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人对媒介的成功欲望诉求指个人借助媒介的聚集和放大效应, 通过制造自身或他人的新闻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从而达到个人的经济目的或成就感的满足。

私人话题通过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进入公共领域的三方互动

媒体的商业目的、受众的窥视欲望、个人的情感诉求三者吻合。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现代人陷入了物质丰盈却情感匮乏、衣着光鲜却内心焦虑的尴尬境地。可以说, 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情感倾诉, 这个时候媒介的同质化竞争、不同形态媒介之间的竞争带来的经营压力使媒体策划人都瞄准了情感倾诉栏目这块“肥沃的土地”。这类节目大多以现场访谈的形式出现, 当事人、主持人、专家, 各方齐集聚光灯下。在主持人的耐心引导下, 当事人娓娓道来自己的生活麻烦、情感问题、心理矛盾, 再由一些心理学专家或者“群众观察员”就此发表各自的看法, 帮助当事人“出谋划策”。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把普通人家长里短的纷乱家务事搬上电视, 这种展现普通人遇到生活问题的原生态反映的节目样式, 令大批忠实观众可以足不出户, 就能看到别人家的“经”。每个人都想尽量保护自己的隐私, 同时最大限度地窥视别人的生活。这也正是倾诉类节目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 受众希望看到别人的生活, 别人的境遇, 虽然不愿倾诉自身的烦恼, 但是两相对比还是能比较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否良好。

媒体的社会责任、受众的权利意识、个人的权利诉求三者吻合。2006年春节前夕, 沈阳《华商晨报》连续报道的“穷父救女求助富人”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吉林农民刘福成为了给11个月大的女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在花光了东拼西凑借来的6万元后, 写信向他听说过的“中国富豪”们求助, 在第一封求助信发出10天没有回音的情况下, 刘又分别写信给更多的“中国富豪”, 并将此事告知媒体。获悉此事的《华商晨报》不仅公开了被求助的六位富豪的名字, 而且不断打电话询问富豪们的打算和反应。对于有捐款意向的富豪, 媒体热情报道, 而还没有捐款的富豪则在报道中被再次点名。“穷父救女求助富人”事件在《华商晨报》刊出的次日, 全国许多报纸加以转载, 电视媒体也迅速跟进———转瞬间, 一个本来很普通的私人求助事件, 因为媒体的公开与放大而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话题。 (1) 且不说媒介在此对富豪们的道德强制行为, 单从媒体的社会责任、个人的权利意识以及受众对社会救助的缺失思考, 三者之间有一个良性的互动。

大众媒介自诞生那一刻起, 就天然地被赋予了舆论监督的功能, 只是在新媒体时代, 这种监督的责任细化到了每个网民身上。如罗彩霞和邓玉娇事件, 事件的一边是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边是政府官员利用自身掌握的公权力恣意妄为;由于互联网时代的迅速自由传播而进入公众的视野, 成为公众讨论关心的话题。这其中有媒介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公民都关心自身的权益是否也会因为权贵的恣意妄为而受到侵犯。这两起事件分别发生于2009年3月份和5月份, 解决时间均在6月份, 相关部门办案速度之快, 是私人领域公共化带来的明显好处。不难想象, 如果不是当事人借助网络使自己的“故事”进入公众视野, 大众媒介使其迅速进入公共领域, 那么他们自身权益的保障是否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答复。与此同时, 大众媒介在西方被誉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 在中国也不例外, 它将每一个公民的言论自由集中起来, 同时代言了“知情权”、“传播权”、“报道权”等多种权利, 进而对新闻产品的加工处理, 为公民“知”的权利提供具体的内容。当一个普通个体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 他在其他救济制度行使无效的情况下, 第一时间需要救助的对象就是媒体, 这样私人事件就通过大众媒介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成为公共领域的讨论范围。而每一个参与讨论的公民之所以会关注普通人权利被侵害的事件, 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如果自己的同伴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很可能就是自己。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权利意识正在增强, 这也是大量的私人事件进入公共领域后得以解决的原因之一。

媒体的娱乐功能、受众的娱乐愿望、个人的成功欲望诉求三者吻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地暴露自己的隐私?从2005年的芙蓉姐姐到2009年的“香水女生”, 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如果你觉得“引起别人注意”是一种本事, 那么你就肯定了网络推手的价值。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层次中的最高层次便是自我实现。可以说, 在网络上出名要远远容易于现实生活中的成功, 从这个层面上讲, 上网引起关注不失为一种途径。2009年3月4日在腾讯开博, 3月16日声称被学校开除———短短12天的时间加上几篇小文, 北外“香水女生”掀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其所甩出的观点“外语绑架了中国人的一生”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 其空间一天超过10万的点击率, 几乎赶上了徐静蕾开博的热度。至于“推荐赵本山当教育部长”, 更是娱乐了大众。最后一篇《妈妈, 我被北外强制退学了》, 声称由于博客上的言论被学校“强行退学”, 引得公众对北外的质疑、批评、攻击如潮, “香水女生”的照片和话题遍布各大网站论坛。网上言论甚至认为“北外在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当代文字狱”。没过几天, “香水女生”的炒作背景就浮出水面。 (2) 事后, 人们开始对其背后的“看不见的力量”———网络推手的信任危机在以后无限长的时间内可能造成的社会阴影成为媒体的担忧。虽然网络推手制造的不是头条新闻, 目前这些边边角角的娱乐新闻还不足以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危机。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受众的娱乐愿望已经沦为了媒介和广告商共同盈利的噱头, 这时候隐私的暴露已经成为个人表演的舞台, 我们再为他们的权益保护而声讨媒介似乎显得很可笑。

私人话题进入公共领域的隐忧

在媒介日益渗透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 如果说媒介、受众、个体三者之间的互动真的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那么我们没有必要担心私人侵占公共领域或者大众传媒介入私人生活的问题。就是在这三者的有效互动过程中, 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集结点, 所以我们才有了关注该领域的必要性。

第一方面, 在私人对媒介的权利诉求功能中, 媒介是具有超越法律、道德的审判力量, 还是在媒介法律审判的背后隐藏的是政府, 在道德审判的背后是没有组织自发集结而来的普通群众?如果是行政权力隐藏在媒介背后, 给人以媒介审判的假象;分散而简单的网民隐藏在道德审判的背后, 那么我们的媒介监督权力很容易成为一个摆设;广大单纯的网民也很容易被一些企图不良的势力和动机不纯的组织所利用。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媒介权力的无限度扩大, 说明了我国其他相关的民主法制建设的配套设施仍不健全, 当个体公民的基本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救济, 或者无法向组织、向他人进行良性的信息沟通, 这样就会无限夸大大众传媒的权力, 使人们认为:在当代中国, 谁掌握了媒介, 谁就拥有了话语权, 而一旦拥有了话语权, 自身利益也就可以得到稳固的保障。

第二方面, 在私人对媒介的情感诉求功能中, 我们一方面要审视为什么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和家庭伦理道德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另一方面要防止媒介利用个体的倾诉欲望来有组织地“贩卖”隐私, 为了达到自身的商业利益和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对新闻事件本身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力, 从而造成大量庸俗、不健康的内容充斥着受众的眼睛、耳朵, 进而污染大众的心灵。第一, 情感类私人话题的导向不应有碍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在此“不作为”的基础上争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二, 媒介为了挖掘具有所谓新闻价值的线索介入到私人生活当中, 是否已经侵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这在法律保护私人精神权利方面尚不健全的中国尤其值得研究, 媒介伦理发展到今天是否应该比法律约束先行一步;第三, 在有组织的情感倾诉蔚然成风之际, 整个社会都要加大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 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我们要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社会根源, 具体分析哪些问题是必然经历的, 而哪些问题有时是可以用心理干预来有效解决和减轻影响的。

第三方面, 在私人对媒介的成功欲望诉求中, 我们要结合当今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 充分认识到网络等电子传媒通信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网络共和国》一书的作者凯斯·桑斯坦认为:信息随时获取同时带来“量身定制”而造成的信息窄化, 其结果就是社会趋于分裂, 各种仇恨群体更容易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与民主社会的多元化特征是相悖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各种网络名人层出不穷, 而他们背后隐藏着的商业利益和网络推手的操纵是我们所不知的, 虽然这些新闻受众会把它当娱乐一笑了之, 但通过自曝隐私的方式或者被他人暴露隐私而一夜成名, 这是一种阴谋手段还是合理的成功策略或者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网络的匿名性和群体极化甚至网民中“法不责众”的心态是非常可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报纸和新闻报道能为几百万人提供一个共享的参考框架。这个参考框架或者并不总是有益的:但在一个多样化的社会中, 共同的经验发挥着一些有价值的功能, 它提供了一种社会黏性。 (3)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人只关心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 但是如果一味考虑个人的私利, 不关心诸如犯罪率或气候变暖等公共信息, 那么私人的选择可能会制造更多的污染。经济学家将信息视为一种公共财产:当一个人知道某些事情后, 其他人也会从中获益。也就是说, 我们知道某些事, 不只“内部化”并有益于我们, 同时也“积极外部化”并有益于他人。 (4) 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就不会认为娱乐侵占过多的版面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王辰瑶:《“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 《新闻界》, 2006 (2) 。

[2]温泉:《网络推手辩白:我们不是洪水猛兽》, 《中国青年报》, 2009年4月9日, 第10版。

上一篇:采血废弃物的安全处理下一篇:弹性丙烯酸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