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化生活

2024-05-13

私人化生活(精选11篇)

私人化生活 篇1

学生个体的私人领域指由个人的人身、财产、人格、隐私及其他精神生活等构成的私人生活范畴, 它既包括家庭生活也包括学校生活中的私人生活。私人领域中的个体权利指个体在私人领域中享有的权利, 是指私人不受社会或他人干预而自主决定与处理私人事务的自由, 又称自由权、自主权, 包括人格权、身份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隐私权、通信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1] 它最突出的特征是排除他人的干扰而自主自治, 强调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

一、私人生活领域中学生个体权利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个体自然自由权利遭遇极大程度的剥夺

个体的自然自由权利指学生个体拥有身体的健康成长权。西方近代教育学的主要奠基者洛克、卢梭等人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赋予儿童成长以自然自由的权利。洛克明确提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而要使人身体健康, 就要还身体以自然的生活状态。比如, 在着装上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以舒适有利于身体的自由活动为标准, 不应为了身份、地位而牺牲儿童的自由活动与健康成长。卢梭也痛批那种按照成人的喜好而塑型儿童身体的错误行为, 主张让孩子摆脱襁褓的束缚, 让儿童的四肢可以自由活动。他们都强调健康的饮食与睡眠, 特别强调要让儿童亲近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锻炼自己, 不要把儿童关在室内, 要经受大自然的洗礼等等。回首先贤的思想, 环顾当下的现实, 问题是多方面的。

(1) 着装问题。

当下的服装流行趋势忽视其基本功能, 转而强调要表达出地位、身份的功能, 这在当下是司空见惯的, 儿童的服装成了家长们的脸面与喜好。在学校中儿童同样没有选择的权利, 校服是唯一的选择。用校服体现学校的个性、特色甚至文化本身没有问题, 问题是校服的品质与穿着时间。校服的穿着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 其材质应是健康的, 款式颜色应是阳光的, 穿着应是舒适漂亮的。环顾青青校园, 校服离上述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不仅如此, 这么不爽的东西每天在校都要穿, 一年四季如此, 有的地方甚至包装到防寒的棉服, 这简直是难以想象。学生的个性、爱好、独特性不需要在这里加以表达, 因为没有被赋予这个权利。

(2) 睡眠问题。

曾几何时人们感慨中国学生的“三光”:在星光中起床, 在月光下回家, 在灯光下读书, 学校与家长合谋完成了对学生睡眠权利的剥夺。学校的早自习、晚自习迫使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过长, 加上路上的交通时间, 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每天24小时中有一半以上用在了上学过程中, 就是小学生也在10小时左右。[2] 即使周末想补充睡眠也成了奢侈, 家长们会为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有的小学生家长竟然为孩子每天放学后的时间都安排上学校外的辅导!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要比别人做得多, 就要比别人睡的少。在这种攀比中, 最需要睡眠以健康成长的学生成了最缺少睡眠的人, 过度的身心疲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3) 活动问题。

国家虽有明确的规定, 但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还是明显不足, 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儿童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学校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有限, 通常还被教师控制。中午餐后的短暂休息时间原本应该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 但老师会把这个宝贵的时间当做管理学生的“有效”手段, 只有表现“好”的才可以去室外活动, 个体权利遭遇教师权力的压制, 甚至课间也无法充分发挥休息大脑、活动身体的功能。即使回到家中, 也是生活在陌生人构成的所谓社区, 没有了玩伴, 远离大自然, 电视成了最爱, 成就了当下的“塑料儿童”。

2.学生个体精神自由权利面临巨大挑战

个体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之一是独特性,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成为他自己。只有先成为自己, 有明确的自我意识, 才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自我确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笛卡儿认为可以通过“思”来确证, “我思故我在”;卢梭也讲思考, 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同时他也强调情感, 借助天赋的良心, 而且更强调积极的行动, 他提出的自我确证是一个综合的自我, 是一个更完整的自我;而吉登斯则主张自我通过与他者的关系来确证。这里我们不妨借用卢梭的尤重情感的分析框架, 从吉登斯的关系性分析视角, 对当下学生私人生活领域中的精神自由权利状态进行概要性的梳理。

(1) 关于思考与判断。在这个领域中, “我”在极大程度上被“我们”所取代, 个体精神自由权利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笛卡尔的“我思”、卢梭的“我的判断”在当下学生个体私人生活中处于弱势。学校中的学习更多的是考虑知识的实用功能, 什么方式对于考试获得高分数最便捷大家便统一使用, 久而久之形成了统一的思维模式, 个性成为没有实际用途的装饰品, 可有可无的东西, 甚至被看做是不安全的要素而被彻底禁用。只有知识的陶冶功能才突出个体的独特性, 强调思维的独特、思考的创意, 可惜我们太急于想要取得“好”成绩,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于考虑学生真正的发展。学校中的情况如此, 家庭之中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家长们用爱心以爱的名义妨碍着学生的精神自由。这种爱让你无法不屈服, 关于这一点韩寒在《三重门》里有一段很经典的描述。主人公林雨翔中考后得知自己心怡的女孩上了县重点中学, 而自己的成绩也只能以自费进县重点, 父母却通过关系金钱将自己安排进了市重点时的对话模式再经典不过:

“爸、妈, 我上县重点吧。”

“瞎说!市重点教育到底好, 我们都联系好了, 你不是挺高兴吗?这次怎么了?压力大了, 怕跟不上了?”

“嗯。”

“总之你去读, 一进市南三中, 就等于半只脚踏进大学门槛里了!”

“可……”

“别‘可’, 我们为你奔波, 你要懂得体谅!”

“但……”

“你别‘但’, 你要尊重父母!”

结果如何?作者的评论同样精彩。

“结果很快就下来了, 雨翔的抵抗无效如螳臂挡车。名言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但他的手未必照他意愿, 天知道他掌握命运的那只手被谁掌握着。”[3]

(2) 关于秘密与隐私。孙云晓曾说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范梅南曾就儿童的秘密与隐私做过专门的现象学研究, 在他看来, 儿童的秘密与隐私有助于儿童自我的形成。“对秘密的体验有助于形成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角色:我们可以通过秘密来体验别的世界、探索求知的意义、获得深层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 建立亲密和委婉的人际关系。”隐私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使我们的生活不受外来者的侵扰, 使我们的个人事务免受他人决策的影响和控制……而在于它确保了我们的自主权, 体现了对个体身份的尊重……在于隐私能够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力 (personal power) 和自主 (autonomy) ……秘密和隐私都有助于形成人们的内在能力 (inner competence) 。[4] 正因为秘密有如此巨大的价值, 他倡导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种职业特质, 即把任何孩子 (不管是特别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 的内在秘密都看做是孩子自我个性和独特性的见证, 为此要尊重孩子的秘密与隐私, 这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者不仅要节制对于儿童的监督, 更要为孩子提供和创造体验秘密的机会, 从而使孩子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更有意义。

事实上, 无论是家庭中的亲密关系还是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中学生个体的精神自由权利状态是否令人满意, 是否足以形成独立人格, 都关系着学生个体此时、此地生命的特别认知与情感, 是个体追求生命意义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调查表明儿童对于私域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的, 而且这种认识会随年龄而增长。“从总体看, 大多数小学儿童认为,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 对于选择什么游戏活动、友伴、食物和服饰等, 都应归于他 (她) 们个人领域的事情, 即应由学生个人自己来决定选择什么。”“三年级是私人领域形成的转折点。当老师侵犯学生个人领域时, 如干涉学生的自由选择、秘密、隐私等, 学生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反抗意识和不顺从性, 他们在力争更多的自主决定权。”[5] 但是, 儿童的私域具有非常脆弱的特点, 因为它依赖于成人的态度与行为, 成人常由于经济、地位的强势, 自认为有权介入儿童的个人私域中, 表现出沟通性差, 甚至没有协商, 只有强硬的命令。比如, 手机的使用, 调查发现, 儿童通过手机的使用为自己建构起一个属于个人的私人空间, 但老师有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家长可以翻看手机的记录, 更多的是家长因为无法介入其中、失去监督的机会或因话费过多而终止孩子的手机使用权。当然,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 通过手机上网也成为很多学生的私人生活领域, 必要的监督不到位也造成了许多问题, 这都构成了对教育的挑战。

(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个体精神自由权利受限除了表现在上述各领域中, 还进入学生的无意识领域——梦境。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的压力通过梦的形式体现, 而梦境由于重复着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压力。学生的梦境体现出其潜意识中对于压力的抗争, 这种压力与抗争恰恰体现了学生的精神自由有限性及其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曾经有一个大学生从小学起学习成绩就非常出色, 经过无数的考试终于进入理想的大学,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 一直以来被一个梦所困扰, 梦中他在考试, 答题总是不顺利, 不是看不清题目, 就是书写工具出了问题, 最后的结果总是卷子没有答完人就急得醒过来。更严重的是这样的梦还会升级, 主题不仅是考试, 还会是生活中其他的事情, 想做一件事, 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做不成, 最后由于焦急而从梦中惊醒。

二、私人领域中教育权力的有限介入

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学校都要履行对学生的监督, 行使监护权。根据我国教育法学家劳凯声的观点, 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监护权, 即私法上的监护权与公法上的监护权,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监护资格不是来自于私法的规定, 不是来自于私法权利的转移, 也不是来自于监护人的委托, 而是来自于《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这种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 而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公法性质的法律关系, 是基于教育关系而成立的一种公权关系”。[6] 学校中的公权与家庭中的私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教育权力。

1.教育权力介入的必要性

上文中曾经指出, 私人领域中个体权利的突出特点是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这里却讲教育权力的介入, 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什么一方面是自治, 另一方面却又要干预?教育权力干预的必要性何在?

(1) 教育权力介入可以防止非正当性权利对学生个体利益的侵害,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自己可以享有怎样的权利。教育权力介入个体私人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教育正面激励与指导及负面的监督与惩罚, 之所以需要教育权力的介入源于对个体权利正当性的认识, 对个体权利正当性的追问使教育权力的介入具有了正当性。权利的正当性在于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称性关系, 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既有“权利之间的义务”又有“权利本身的义务”。[7] “权利之间的义务”要求每个人都不能侵犯别人的某个权利, 要相互尊重这项权利, 这正是通常意义上人们对于权利正当性的理解, 只要相互尊重某项权利, 该权利自动成为正当。事实上人们应更重视“权利本身的义务”, 一项权利只有本身是正当的, 人们相互尊重自身具有正当性的这项权利, 才能被看做是具有正当性的权利。由于历史的发展并没有给予我国人民如西方一样的自然权利观念, 长期以来, 以特权侵害权利的问题一直存在。权利意识缺位, 对权利本身的认识不足需要教育为之付出努力。对私人领域中个体权利的指导与监督, 目的就在于明确只讲相互尊重互不干预的消极义务的消极权利不能确保权利的正当性, 不能确保个体的利益不受损失, 不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追问权利本身正当性的必要, 以保障个体在私人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真正有益于个体健康发展。

(2) 教育权力介入可以防止个体权利的滥用。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可以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利。如果说教育权力介入是为了防止非正当性权利对个体利益的侵害、针对的是“权利本身的义务”, 那么防止个体权利滥用则针对的是“权利之间的义务”。也就是说, 当个体在享有某项权利的同时, 不能妨碍他人也享有同样的权利。教育权力的介入是为了明确个体虽然在私人领域中行使权利具有自主性, 但私人领域中的个体权利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是权利行使的主体, 理应互不侵害, 彼此平等。所以, 防止个体权利的滥用就是要权衡个体的需要是否是正当的, 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支撑需要。比如, 对于手机的使用, 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可以使用, 使用频率如何, 用在什么方面, 消费多少合理等等都是教育者要考虑的问题。再比如, 服装的选择, 在批评校服划一化的同时, 也要防止过分追求品牌的滥消费倾向等等, 目的就在于防止权利滥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防止任性行为过多的发生。

2.教育权力介入的原则

教育权力介入的原则是指教育权力在介入个体私人生活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观念准则。个体私人权利原本最突出的特点是自治性, 是排斥他人干预的自主自治。但由于教育领域自身的特点, 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学生处于儿童时期, 是非成人公民。为避免私权利的滥用与异化, 需要正确的引导, 允许教育权力的介入。但这种介入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相互制约的原则。

教育权力介入个体私人权利要以尊重个体私人权利的自治性为前提, 二者的相互制约是在私权利自治基础上的相互监督与平衡, 目的是保障个体私权利的更好落实。公权力来自于私权利的让渡, 因此, 在相互制约中首先要强调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制约。私人领域有绝对与相对之分, 在绝对领域教育权力是不能介入的, 比如教育权力要充分尊重个体的人格权、隐私权等。教育权力可以介入的是相对私人领域, 比如自然层面的着装与饭食, 精神层面的选择学校与专业等等, 教育者都可以提供适当的参考意见。这里问题的关键是个体同时要有相应的公权利, 以监督教育权力的介入程度是否恰当, 程序是否合理。与此同时, 公权力为私权利的正当性与适当使用提供支持。

(2) 合法性原则。

教育权力的介入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 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 减少介入的盲目性, 增强介入的正当性。具体操作上不仅要使私人权利法治化, 而且教育权力也应法治化。受教育者在私人生活中拥有哪些权利, 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拥有哪些权利都应进入教育立法。事实上我国200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的要求在第二十九条中明确指出,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得歧视学生,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生权利的规定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两部重要的教育法律文献中都不曾见有对个体私人权利较详细的规定, 这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 适度性原则。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父母出于对孩子负责而私自拆阅孩子的信件, 偷看孩子的日记、手机内的信息, 在课余时间为孩子安排各种辅导班, 甚至替孩子决定所学专业等;老师把学生的秘密公之于众, 班主任委派班干部监督学生的一举一动, 还有侮辱性的惩罚甚至体罚学生, 对学生施加语言暴力, 以标准化答案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等等。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育者还缺乏尊重私人权利的观念, 对学生私人权利没有正确的认识, 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不恰当地运用了自己的教育权力。教育权力介入私人领域应遵守适度的原则, 在需要介入的时候介入, 在不需要介入的时候不介入, 在需要介入的时候能够做到位, 在不需要介入的时候不越位。在介入的过程中能本着民主的观念以双方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 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马越.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法理学探究[J].公安研究, 2000 (1) :68.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27.

[3]韩寒.三重门[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10:122-123.

[4][加]马克斯.范梅南, [荷]巴斯.莱维林.儿童的秘密[M].陈慧黠, 曹赛先,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91.

[5]裘指挥, 张丽.规约的限度与个人领域的形成[J].教育科学, 2006 (8) :47-48.

[6]劳凯声.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法制建设[J].教育研究, 2008 (11) :9.

[7]赵汀阳.坏世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42.

私人化生活 篇2

--------私人生活

首先,非常感谢大学生讲坛各位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其次,非常感谢各位同学能够在万忙之中过来,一起探讨今天的这个话题-----社交礼仪。

礼仪伴随着我们的一身,它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从细一点来讲的话有很多。比如说称呼他人、使用名片、交谈、拜访、接打电话、穿衣、打扮、就餐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从礼仪中非常细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常见的一个方面探讨一下,他就是私人生活。让我们来看几副图片,1在这幅图片中,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他们是情侣关系,2在这幅图片中,第一感告诉我们,他们是同事,3关于这幅图片,我想提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在大学,我们经常去图书馆自习,有一天,你带着书进入图书馆,发现这张桌子的这里坐了一个陌生人,其它三个地方是空着的,我想问,你会选择哪个地方坐下?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这个地方,不知你们是什么意见。

接下来,让我们步入正题,结合我们平时的生活,我把私人生活分为了这几个方面,私人财产、私人空间、私人时间、私人信息。什么是私人财产?官方定义来讲呢,就是“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的所有权。关于私人财产我只说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工资收入问题,在现在社会,工资收入的多少,直接是和我们的能力,社会地位挂钩的,我们都知道在交往中,问别人的工资是一大忌讳,但有些人却偏

偏不吃这一套,去年暑假,我打了一个多月的工,回来后几个朋友坐在田径场上玩,当时有个女生就问我,她说:“卢哥,你暑假在干什么?”你看,还叫我卢哥呢,心里有点小高兴哈,我说:“在广东打工呢”,她说:“什么厂?”,我说:“制鞋厂”,接着你看她又是怎么说的哦,她说:“你一共挣了多少钱?”,我当然一下子就不高兴了啦,我说“不多”,她说“那是多少?”,还真打破沙锅问到底哦,我说:“厂里其他人拿多少,我就拿多少呗。”接着,她又是怎么来的哦,“其他人拿多少?”我没办法,只好说:“一千五六百。”她说:“哦,我男朋友暑假挣了两千五六百。”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你,不行,没我男朋友厉害。”我很是尴尬,勉强说了句“哦,你男朋友真厉害,我自愧不如.”。关于工资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不能问,绝对不能问,但就是由于我们的好奇心,老是管不住我们的嘴巴。

关于私人财产这个问题呢,还有一个就是价格问题。在我们中国,山寨东西实在太多了,男士的衣服,鞋子,手机等,女士的首饰,衣服等,在你看来是金子银子,成百上千的东西,也许是在路边地摊上买的呢,几毛钱一个。对同学新买的东西,不要去猜测它的价格,可以多去夸奖一下它的外观和材质,并且有时候你必须去夸奖,比如说,有一天,你们寝室有一个室友买了一件漂亮衣服,如果我们都和这个同学有仇,我们会怎么做奥,她一进寝室,我们大家都不理她,各做各的事,我装作没看见,我管你在我面前怎么晃悠,我就是没看见,气死你,所以有时候我们还真不得不去赞美,但一定要注意,赞美的是外观而不是价格。

还有一个关于私人财产的就是私人物品,在寝室,每个人之间,由于关系好,很多东西都是公用的,但有些是属于私人物品,不可公用,对于寝室来说,大概就是容易传染疾病的东西,比如鞋子,牙刷,手巾等从性别来说,男士的剃须刀,女士的包等,我曾经就见过一个男生要给女士拿包,而他们只是很普通的关系,最后让那女士搞的很无语,当然,我想这位男士本性是出于礼貌。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私人空间,什么是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一般是指每个人属于自己的,不被任何人了解、知道的属于个人的空间。

关于私人空间,首先说一下我们的家庭,特别是城里人,家家户户的房子,一栋栋高楼大厦的,做的像火材盒似的,家人作为一个群体,家庭作为一家人的私人空间,是不能随便被外人侵犯和打扰的,那么,对此,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主要说一下去别人家拜访时,如何做到尽量不侵犯别人的私人空间,首先,我们要提前有约,做到客随主便,要让主人有一个准备的时间,也许主人是一个很随便的人,你突然去拜访别人,一进屋发现,臭袜子烂鞋子到处扔的都是,主人感到尴尬,你也觉得这次来的不是时候。所以拜访首先要做到提前有约,其次,当我们进了别人家中,就相当于进了别人的私人空间,在没有得到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家里的东西,不要乱碰,房间不要乱进。最后,尽量不要带小孩儿,为什么,小孩儿是最天真的,不管你是谁,他都不怕,反正饿了是要吃的,没吃的,就会哭,也许别人客厅放了一个古董花瓶,他拿去当球踢呢,主人当面不好说呀,背后把你骂死。

关于私人空间,第二个要说的是个人安全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空间,这在人与人交往中一定要特别重视。

关于私人空间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一、勿闯他人的“秘密花园”

我们有时候把私人空间称为“专有领地”,比如在家中,女人的化妆台,作为一个作家,也许他的写字台是他的专有领地,专有领地是一个人经常使用的地方,我们去一家餐馆吃饭,你第一次选择的位置,第二次去时,如果不遇到特殊的情况,你会很自然的再到那个地方去做,想想你们去图书馆自习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告诫我们的男同胞们,如果你第一次去女友家,一定要注意,避开其父母常坐的座位。以前爱心家园的主席多亭,给我们讲过发生在她身上的一段经历,每次上课,她都会去的很早,并且每一次都坐在中间一行,第二排靠走廊的那个位置,渐渐的这个位置就成了她个人的专有领地,最后,即使她进教室是最晚的,也会发现那个位置没人坐,给她留着,这体现的是同学对她的一种尊重。

二、慎入他人的“私人空间”

在交往中,我们一般把私人空间分为,1、亲密区域:比如父母、子女、配偶、亲密朋友之间。

2、私人区域:是一般朋友之间所保持的距离。

3、社交区域:一般为陌生人,职场上的同事所保持的距离。

4、公共距离:比如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交往中一定要根据你们关系,选择合适的距离。

三、灵活使用“私人空间”

在坐的男同胞们,如果你对一个女孩子暗恋已久,却迟迟不敢表白,今天我就来教你,怎么利用私人空间去表白,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晚上,抓住某一个机会,进入她的私人区域,如果她后辙,说明你努力不够,或者干脆就死心吧,保持一份纯洁的友谊,如果她默认,就说明她愿意拉近你们的关系,这样你就可以“得寸进尺”了。其实,本来不成在告白这两字,干嘛要告白呀,让女方为难,让你也尴尬的,有必要吗,四、“私人空间”潜伏的人文背景

最典型的例子是握手,一般,生长在人口较少的乡村人,很远就打招呼,并伸出前臂,身体前倾和你握手,像这样。而城市人呢,由于生长在一个人比较多的环境中,所以他的私人空间比较小,握手时靠的比较近,像这样。这并不是说乡村人怎么样,因为我也是来自农村,这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私人时间。

我们的私人时间常被一个个电话所骚扰,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打电话,我们大学生每天睡的都很晚,个个都是夜猫子,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避免在晚上9点以后打电话,你现在打电话打扰别人的私生活呀,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早上九点之前不要打电话,非公事不要在别人工作的时候打电话,节假日不要打电话。说道打电话,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打完电话,谁先挂电话?我想大家都知道老人,长辈优先。不过此外还有女士优先,对于企业来说,顾客之上,所以顾客优先,还有长辈优先,对于同性同级的人,打电话的一方优先。

最后说一下私人信息。

在现在社会,手机电脑作为存储设备,里面包含了个人存储的很多东西,在没有得到主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随便用,说不定里面存储有什么东西呢,还有就是日记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在高中时,我的同桌是一个女生,有一天,趁我吃饭的时候,她看了我的日记本,其中有一篇就是写她的,你说看就看了,把日记本放回原处,证据销毁不就可以了,而她呢,在那篇日志的后面工工整整的给我写了一行评语,我看后,就把那张日记给斯了,哎,当时那感受,我们现在还记得,亲手毁自己的劳动成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再一个私人信息就是家庭信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当家不知道材米贵,不当家不知道家长累,特别是当我们第一次和女方约会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那么直接的去打听别人的家庭信息。

私人飞行,生活新方式 篇3

事实上,私人飞行是通用航空中最为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构成部分。在美国,22.3万架通用飞机中有67.5%为私人拥有,2010年完成的2480万通用航空飞行小时中,私人飞行占据32.2%。驾、乘私人飞机出行的人数于2011年达到了1.7亿人次,这一数字在未来的二十年里还会不断上升。美国人把私人飞机称为人类交通工具正在发生的“第四次革命”,私人飞机终有一天将发展成私家车一样的主流交通工具,同时促进飞行器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如推动背负式个人飞行器、旋翼+固定翼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及既是汽车又是飞机的跨界飞行器的研制工作。

私人飞机除了能够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外,如今,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正如汽车的出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样,私人飞机必将再一次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周末驾驶私人飞机去天上兜兜风、降落在某一片水域钓钓鱼,这类娱乐飞行活动在国外已屡见不鲜。我有一位飞行员朋友,他是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机长,在完成民航客机的飞行任务后,他回到家中还常常不顾劳累,驾驶自己那架二战时期的敞篷式双翼机在天上飞上几圈。他告诉我,飞民航客机是工作,飞自己的老爷机是娱乐。

私人飞机的种类五花八门,有轻型运动飞机、滑翔机、自转旋转飞机、热气球、飞艇等,还有让飞行迷们爱不释手的各类飞行装备。在国外,还有一大批私人飞机DIY群体,他们热衷于创新实验,喜欢动手制作自己的飞机,然后驾驶它们飞向蓝天。这群DIY群体最能体现人类的航空精神。

最易于入手且最具把玩色彩的机型无疑是轻型运动飞机(LSA,Light Sport Airplane)。2004年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将轻型运动飞机纳入适航认证管理范围,同时还增加了轻型运动飞机的飞行员执照,其认证标准远低于常规类别,甚至比私人飞行驾照(PPL)级别还低、更容易获得。这一法规的颁布使美国航空爱好者、尤其是飞机DIY迷们欢欣鼓舞。要知道轻型运动飞机是可以凭想象去做、通过购买套件(KITs)自己组装的。于是,美国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LSA机型。美国有专门的实验飞机协会(EAA,Experimental Aircraft Association),协会旗下聚集了近17万航空迷。在美国奥斯卡什(Oshkosh)每年举办一次的飞来者大会(EAA AirVenture)堪称飞机玩家的耶路撒冷,它每年都会吸引超过50万名全球航空迷及上万架飞机参会参展。

私人化生活 篇4

1 海量信息挟裹下的浅阅读体验

在互联网刚刚普及全国的时候, 人们上网抱着求知的态度。互联网像一座无穷无尽的海量宝藏, 快捷地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知识, 但是“浏览网页”这种阅读方式的效果却令人堪忧, 更多的时候, 网络带给我们的只是信息, 而非思考。与印刷媒体时代知识的载体书本相比较,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阅读书本时人们拥有一个个人的世界, 不被打扰, 没有杂念, 在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世界上花费脑力而无暇顾忌其他, 然而浏览网络则更像一场战争, 个体被信息的洪流夹裹着前行, 眼睛不停地去搜索关键词, 同时大脑快速运转着去甄别有用的信息, 即便如此, 依旧不能避免被其他事物吸引了眼球, 等你绕了一大圈再回来, 发现时间已经刷刷过了好几小时。网络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主导了人们的意志让浏览者坠入另一个世界。

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 日子似乎过得很慢, 人们读报、看书, 了解一条信息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如今, 半个小时足够可以把微博、人人、微信等等社交网络从头刷到底, 了解了几百个人的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以及世界任意一个角落发生的离奇事件, 我们发现世界是如此的丰富, 但是关闭网络的那一刻, 我们什么也没记住。在《冬吴相对论》“改变人脑的电脑”这一节中, 主持人提出了网络使人们“思考碎片化”这一概念, 由于社交网络的字数限制, 用户无法发送长篇大论, 似乎也不需要深入地了解信息, 任何不停地浏览网络的人潜意识里总是贪多不求好的, 人们社交网络的更新速度是每六分钟刷一次屏, 这导致不断地有大量的信息涌入使人们应接不暇, 从而失去了深度阅读的可能性, 这也就是日前兴起的“快餐式阅读”, 许多人批判这样的纯粹浏览信息对思想力和判断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帮助, 退一步, 一面之缘的信息和观点不经过自身的消化根本难以被我们记住, 于是当人们真正需要写一篇文章或阐述某个观点时, 会感到差异“我明明读了很多相关信息, 为什么还是觉得没有头绪。”

2 UGC语境下被闲杂信息充斥的用户体验

UGC (User-Generated Content) , 既用户生成内容, 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 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2]在UGC的语境下, 每一个用户本身都拥有了接收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 这也是“微信”等社交软件得以兴盛的原因, “微信”并不是中国第一个社交软件, 它的先辈还有人人网、微博等, 这些社交软件共同的特点是——依靠使用这些软件的人所分享的私人信息来维持生命力。事实上, 社交软件仅仅是一个平台, 真正有价值的是用户们主动分享的隐私信息。许多微信用户都有一个共同的“强迫症”, 那就是早上醒来一定要将朋友圈刷新一遍, 人们会担忧遗漏到某些重要的信息, 即使看到的这些信息大部分与我们并没有关系或者被我们很快地遗忘。接受更多的信息, 并不意味着个体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或者得到更愉快的生活体验, 相反, 很多研究表明过分关注社交网络中他人动态的个体更容易陷入焦虑不安的情绪。

这个时代也可以称为“自媒体”时代, 与印刷媒体时代相比较而言, 那就是信息源不再是权威的公共机构而成为了平凡的个体。印刷媒体时代人们接受到的信息是以公众话语形式出现的与大众息息相关的事件和观点, “自媒体”时代, 最夺人眼球的反而是“幕后”的隐私, 如明星的私生活、私密的情感宣泄、琐碎的日常细节, 当我们的社交软件上被此类“非知识”所填满, 这些碎片化、浅表化、戏谑化的信息无孔不入, 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都被相关或不相关的他人的生活所侵占。笔者此言并不是要否定互联网为我们带来讯息的作用, 而是提醒社交软件用户们在通过网络无止境地窥伺他人生活时, “自我”的意识往往被忽视了。

3 私人空间的界线被打破

中国的上班族, 曾有“八小时制”这一概念, 指的是作息的规律, 法定上班时间的八个小时和私生活有明显地界限, 当你脱下制服回到家中, 就切换到了另一个状态。但是迈入互联网时代以来, 这个界限逐渐被淡化了, 人们上班的时候看着手机, 公车上看着手机, 哪怕在餐桌上、电视机前、或者马桶上都依旧看着手机, 网络全方位地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无论你是处在“私人空间”还是“公共领域”, 只要有需要, 别人就能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联系到你, 更可怕的是, 大多数时候, 并不是外界的力量使我们离不开网络, 而是我们内心的空虚和无聊使我们机械地一遍遍刷新微信等社交平台。此时此刻, 人们的大脑已经失去了自我的思维议程, 只是盲目而机械地接受这外界海量信息的填充, 以此来告诉自己——我并不无聊。我们本该和自己独处的时间就是这样被侵占的。丧失了独处的时间应当令我们感到遗憾, 因为我们同时还丧失了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和为数不多不被打扰的沉思时刻。很多人对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感到慌乱, 地球如此之大, 每时每刻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 如果不能保持无时无刻都接收着新讯息, 容易产生被时代抛弃的恐慌感, 而正是这种恐慌, 迫使我们不得不将眼光无限地放长放远, 紧紧盯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最终忽略了自己。

被互联网庞大的社交网笼罩的现代人, 没有坦然面对自己的时间, 没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思过, 没有“温故而知新”的探索, 不知不觉中, 错过了太多次和自己交流的时间。某一天, 当你从互联网世界中撤退而出, 对着镜子前的自己, 是否会感到一丝陌生?

4 结论

苛责互联网的过错, 并不是笔者想表达的。但事实也绝不像支持工具论的人们预测的那样乐观, 因为网络不仅仅只是工具, 如麦克卢汉所言“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 而是媒介本身”, 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 必然会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每一种媒介的不同传播特性都注定了它会传播怎样的信息。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它已发展成一种文化的模式, 网络象征着前所未有的开放, 纤细的光缆可以将偌大的地球变为小小的村庄, 当人类终于拥有了一个可以无尽眺望的窗口, 他们面临的新课题是怎样学会收回远眺的目光。学会在川流不息的人际网中给自己留出一块独处的时间, 在商业炒作和过度包装的热潮下坦然地面对有缺陷的自己, 在海量的信息混杂着各家观点向你袭来时依旧保持独立思考能力,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现代人需要的素质。而我相信这改变的绝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的生活, 当每一个网络公民都能够不跟风不盲从, 理智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全民讨论更有意义, 一直被诟病为肤浅、暴力的网络环境也会有所改善和净化。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

求职信私人化 篇5

一封附信使你与阅读者的关系私人化,这是在没有与阅读者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你所能建立的最亲近的关系。这对于得到面试以及最终的工作至关重要。附信应当简洁明了,简洁的求职信,充满活力和趣味盎然。润色过的附信应该能够准确迅速地回答下列问题:

1、你为什么写信给我以及我为什么应当把你列为候选人?

2、你拥有什么资质或价值能够使我从中受益?

3、你还准备做什么来进一步推销自己?

私人化生活 篇6

耐高温、会灭火的智能“消防员”,无需跑道就能垂直起降的高空“测绘员”,能在天上自由穿梭的环保“快递员”……一大批自主无人系统产品在深圳高交会上亮相。无人化时代来临,智能产品会怎样便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测绘员”“快递员”齐上岗

飞行无人化时代到来

无需跑道就能在山区、丛林等复杂地形环境和建筑密集区起飞作业,一台无人机一天就能“巡山”七八十平方公里。深圳高交会上,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研制的“大鹏”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已经广泛用于测绘、巡线、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

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无人机的使用,改变着山地测绘行业的艰苦生活,且非常节能环保。以一款长1.8米、重24.8公斤的固定翼无人机为例,它连续飞行4小时仅耗油4升左右,成本才20多元。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还有很多地方交通不便,例如在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快递运输非常不便,无人机‘快递员’们便派上了大用场。”这位技术人员说。

有物流公司用无人机“快递员”在山区做了个测试:将邮件从镇上快递到村里,镇与村的直线距离12公里,车程40公里,因山路弯曲,开车最快要40分钟,而无人机只需8分钟就能把重量在10公斤以内的货物安全送达。

近年来,无人机领域发展迅猛,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得到井喷式发展。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说,目前无人机发展包括两大块:一是专业级的无人机,即作业无人机;二是消费级无人机,更像一个大玩具。

近年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像大疆创新,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销量,都超过了欧美企业。

无人机“测绘员”“快递员”的陆续出现,无疑为我国专业级无人机指明了方向,预示着我国低空领域的无人化飞行时代或将全面到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吴澄认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需求将进一步拉动无人化智能技术的发展。当前以娱乐消费为主的小型无人机设计简单、应用单一,尽管应用量大、使用面广、产业化方面有优势,但未来仍需向高智能、专业化方向发展。

无人车“消防员”首亮相:

无人驾驶技术有望取得突破

别看它长得像坦克,却是能够勇往直前、深入火场抢险救灾的英勇“消防员”。

在高交会现场,一辆“浑身装甲”的无人车引起来往人群的极大兴趣。

据研发人员任曲波介绍,它的名字叫“火凤凰”,是一款耐高温消防智能化无人车,解决了一般消防机器人易被烧坏甚至被点燃的问题,还能同时进行毒气探测。这款消防无人车拥有30多项自主专利技术,其中“水循環冷却”功能改变了传统消防机器人使用水雾冷却、绝热材料隔热的传统方法。

任曲波说,一台消防无人车至少等同于2把消防水枪的灭火效果,一次可替代约6名消防战士进入火场、爆炸、有毒等高危环境作业,执行关闭阀门等任务,减小事故现场的二次爆炸发生概率,有效降低消防员在极端环境下执行任务的风险。

不仅是消防无人车,在新能源无人车、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等无人交通领域,中国科学院、广汽集团等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

百度公司的无人驾驶项目正处于研发阶段,除了针对汽车传感系统、决策控制系统的研发外,还着手绘制国内首个高精度三维环境地图,推动其在无人驾驶领域之外的应用。可以预见,车辆的无人化驾驶时代已经不远。

不过,在无人车技术领域,目前还难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单平台自主驾驶及多平台有效协同。对此,吴澄院士指出,一段时间内,无人驾驶车辆的关键技术将会取得重要突破,并实现产业化。

无人系统热度爆表:

无人化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

在本届高交会上,除了无人机、无人车外,水下无人滑翔机、无人运输船、无人车间等一系列无人系统的高科技应用热度爆表。未来,无人化智能制造和智能装备有望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全新的影响,使人类迈上人工智能的新台阶。

未来,一些航船将不再需要水手,只需在某个地方开发一个“虚拟甲板”的控制中心给船长和船员,便能通过强大的VR、AR技术遥控全世界的船舶。

未来,在浩瀚宇宙和太空、在遥远的极地、在大洋深处,无人化智能装备的身影会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类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未来,无人车间的自动生产线将解放更多劳动力,陪伴机器人将使众多老人和孩子不再孤单,家政清洁服务机器人将把一些主妇的双手解放,护理机器人、微创机器人有望让人类在医疗领域更加从容应对病魔挑战。

预计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自动驾驶将完成示范工程建设,在5条以上的地铁线路推广运用,无人机将实现多型化、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到2030年,无人车将能够在局部地区和环境下实现商业化无人驾驶,无人机全空域、全应用覆盖率将达50%,以知识驱动的无人车间和智慧工厂将在重点行业广泛应用,并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自动驾驶。

“未来,随着无人系统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相关的技术应用也将更加便捷。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无人化人工智能将会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吴澄院士说。

编辑/余弘阳

私人化生活 篇7

一、走近历史人物

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创造的, 它是有生命的, 它也曾经热血沸腾, 它也曾经哀叹流血, 它也曾经心灵颤动……品德课中的历史不仅仅是让孩子死记年代、人物、事件, 品德课中的历史应该是“人化”的历史, 它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如“过着奢侈生活的慈禧”“观念落后, 思想保守的福康安”“心中永远装着人民的邓中夏”“受到日本侵略者残害的李秀英奶奶”……这些人物虽然已逝, 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探寻这些历史人物的心灵踪迹, 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快乐, 感受他们的迂腐与抗争, 感受他们的追求与希望……

如第11课《李奶奶身上的伤痕》的教学, 当学生读完故事后, 我们可以这样和学生交流:这则血泪史中的哪些细节深深地震撼了你?李奶奶回忆起当年的痛与恨时是这么说的:“我记得我没有流一滴眼泪, 因为我已经不知道哭了!”李奶奶不知道哭了, 那她知道什么? (痛苦, 愤怒, 仇恨……)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无法愈合, 她内心的伤痕更是无法愈合, 每当她看到身上的伤痕时, 她会想什么?每当看到邻居家活泼可爱的孩子时, 她会想什么? 当她在电视上看到身穿军装的日本兵时, 她会想什么? 当黑夜来临时, 她又会想什么?

只有让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站出来, 从幕后转到台前, 让学生与“历史人”对话、交流, 与“历史人”心灵相会、情感共鸣, 体验到了“历史人”的苦与乐、悲与喜, 以致“观史如身在其中”, 学生的生命在与“历史人”的融合中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再现历史情景

在历史鸿篇中, 包含着一个个具体的历史情景,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情景的感悟和体验, 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 怎样让学生重温当年的历史情景呢?

1.演一演

让学生走近历史, 感受历史, 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来演一演, 亲身感受一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中山陵前》时, 书上出示了一段“武昌起义的胜利”细节描写, 这时,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用历史短剧的形式, 再现武昌起义爆发的情景;又如, 在教学《林则徐与虎门销烟》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扮演林则徐与英国鸦片商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背景和经历, 对角色进行定位, 激发想象, 使人物更加鲜活, 让历史人物走到前台, 从而体会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2.讲一讲

教材中出现了很多鲜活灵动的历史故事, 在课堂上, 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演讲。如在五年级下册第13课上出现的《勇堵枪口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等故事, 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些类似的故事, 在班级中开展讲故事比赛等。

三、连接现实生活

脱离现实, 就历史讲历史, 违背了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因此,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贴近现实, 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 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 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改变他的生活, 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找到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点。

1.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

如在教学《鸦片的背后》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19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会挨打呢?现在的中国又怎样呢?播放一段反映中国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录像, 把学生从历史拉回到现实。又如, 在教学第10课《南湖游船》时, 让学生说说, 红军长征已经结束了, 我们今天学习它有什么意义呢?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

2.寻找身边的历史

我们正在经历着的生活也是一段正在进行着的历史,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 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教材中安排了诸如调查家乡文化名人、寻访名胜古迹等活动。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走访社区, 让他们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 现在的生活中处处有历史的影子, 现在就是历史的延续。例如, 邀请社区里的老人进行个人生活史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变化, 知道历史变迁对于个人的意义;也可以动员学生搜集地方历史资料, 参观地方名胜古迹, 了解地方风土人情, 最后完成对自己城市或乡村历史演变的调查研究。

私人化生活 篇8

1 字里行间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

以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为代表的私人化小说中无处不表现出强烈又鲜明的主体意识, 其中, 比较突出的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 对于性别意识有很细致的感受并且带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创作倾向。在创作作品及其中人物的时候表现为突出的女性主义或者是女权主义思想。另一方面, 对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成长经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捕捉, 并且在创作中非常尊重这些体验和感受, 然而这种尊重意识的强烈程度又是小说创作中前所未有的, 表现出对于内心世界细腻、深入的描写。林白的这个作品以一个女性的心灵成长过程作为主题, 通过诸多成长细节的叙述, 讲述了一个引人思索又不着边际的成长历程, 让人感觉忽近忽远又能引起很多人的心灵共振。《一个人的战争》以小女孩林多米为人物创作主体凸显出来, 而男性角色的存在只是作为背景, 女性主义意识极强。在小女孩慢慢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性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性别意识逐渐觉醒, 个人意识也越来越鲜明, 文章中有多处对于女性意识启蒙的细节, 通过这些启蒙事件的一点点累加, 她对性的认识慢慢显现出来。无论是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 作家的描写都是围绕着女性的主体意识。另外,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中, 处处洋溢着对于生命个体的尊重。作者通过描写小女孩对于性和成长的个人体验, 表现出对于生命探索的好奇和不可控制, 把生命的体验描写得细致入微, 让我们不自觉地步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仿佛和她一块体验生命的过程和成长的困惑, 小女孩的世界是如此的纯净和透明, 我们透过小女孩的眼睛和心灵重新感觉生命递进的奇妙过程, 作者对于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注由内到外地展现出来。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通篇渗透着主体意识思想和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把一个生命个体的描写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 在其他作品中是很难达到的。

2 对于女性成长经历的细致描述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用很特别的方式将一个女人的成长历程点滴记叙, 其中的心理变化描写细致入微, 从一个对于生命和世事充满好奇的小女孩到成熟独立、渴望爱情的女性, 这个过程曲折神秘, 没有重大历史社会事件对其影响和介入, 只是专注于成长本身的过程。它开启了女性封闭已久的心扉, 通过回忆和想象梦幻与潜意识相交织, 导演了一场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社会的立体化战争。一个女性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神奇又隐秘的世界, 长期深埋于自己的角落里, 怕别人发现又期待别人探索, 在这种矛盾和困惑交织的状态下, 会产生很多自然而然又无法解释的个性化想法, 这些想法大多数都被世俗观念压抑, 让人渐渐地淡忘了。童年时期的独居经历, 在自己小小世界里孤独地生活, 缺乏关爱让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少女时代对于原有生活状态的抗拒, 成年时期对于爱情的疯狂, 在一个女性的成长过程中, 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 作者以林多米这个小女孩为主体将这些细小却能够触动内心软弱之处的内心体验在作品中呈现。在童年时代的描写中, 作者的描写呈现一个朦胧又梦幻的内心世界, 充满情趣又纯洁美好。在她的少女时代, 描写中充满少女成长过程中的反叛和孤寂, 渴望逃离故乡其实是对童年生活的逃避, 她渴望在新的环境下重新构建自己安宁的内心世界, 然而内心的体验是不能够被掩盖的, 在这样欲盖弥彰的一进一退中, 我们看到一个少女成长中的彷徨和纠结。林多米渐渐成长为成熟的女人, 开始渴望风花雪月的爱情, 在一场又一场的爱情悲剧之后, 林多米再次选择了漂泊和逃避, 可是无论如何都逃不开灵魂的羁绊和内心的不舍, 在这个男人主宰的世界里, 一个内心真挚又坚强的女性总是纠缠于矛盾之中无法自拔。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一篇女性内心独白也是一部现代女性的心灵成长史诗。

3 颠覆式的叙事手法

在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 既表现出对于社会文化和固有秩序的颠覆, 又有对思想意识的颠覆。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展现鲜活生命的自由涌动, 感性与理性穿插在一起, 平淡的叙述中激荡着诗意的浪花, 在对历史的回望过程中却游弋于未来的幻想, 在逃避和依恋中来回游走, 时而轻快, 时而停滞, 展现一个思想跳跃、别出心裁的女性内心。在很多对于梦境的描写中, 完全脱离了原有的思路, 打造身体和心灵的飞翔, 借林多米的自言自语, 展现一个颠覆常规的内心世界, 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自由随意地打破常规和现实, 叙述的过程无拘无束, 她用独特的性别语言完成了一个敏感女性在男权世界的自我书写。在对回忆和梦境的描述中, 却给我们真实的体验, 写出一个女性在男权世界的悲观和无助, 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迷恋和内心迷失, 不断地流露出自我表达和认识的渴望, 写出了对于命运的感慨, 她试图颠覆和反馈原有的性别秩序, 颠覆了原有的两性概念, 全然一个女权主义者的内心写照。她的反传统观念还体现在人生目标和婚恋观念上, 对于同性的迷恋和对异性的逃避渗透着青春的懵懂和躁动, 真诚、坦率地描写出女性成长过程中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思绪历程, 对于其他女人心心念念的生活表现得无所谓, 而对于别人忽视的感觉却念念不忘, 男性在她的世界里彻彻底底的成了陪衬, 女性自己是实实在在的主人公。男性在文中是异常丑陋和低贱的伤害者, 女性是内心善良、勇敢无畏的正义战士, 男性的生活平淡无奇, 女性的世界充满暖意、活力。这是对异性的贬低和抗拒及对同性的崇尚和赞美, 这恰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所主张的。

摘要: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是私人化小说的代表, 是一部很具开拓精神的作品, 本文是在研读和品味该小说的基础上, 从主体意识、女性成长经历和颠覆式写作手法三个方面来阐述私人化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一个人的战争》,私人化小说,创作特征

参考文献

[1]黄文丽, 由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透析其私人化小说创作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 2008 (2) .

私人化生活 篇9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婚姻私人化,直觉思维,理性思维

一、“助推”模式下“婚姻私人化”的论证及反思

泰勒和桑斯坦在《助推》一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婚姻完全私人化”的构想, 主张消除“婚姻”一词在含义上的不确定性。夫妻之间惟一的一层法律关系便是民事结合, 一种界定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协议。在相当大的范围内, 授予婚姻关系的组织, 将会自由选择和制定其认为合适的用于结成婚姻关系的规则, 而不必拘泥于某种正式的婚姻安排模式。政府和组织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授予夫妻婚姻关系。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 两位作者就“婚姻私人化”的可行性和正当性进行了论证。

作者在首先提出来的核心的观点是“为了尊重宗教组织并保护个体成员的自由, 建议将婚姻完全私有化”。[1]其实就是面对现实中关于宗教婚姻和同性婚姻的争议, 而提出的一个高度自由化的建议。如果这一建议实现的话, 我们将面临的就是“‘婚姻’一词将不出现在任何的法律条文中, 结婚证也将不再由任何级别的政府组织颁发和确认, 政府组织和宗教组织各司其职, 明确彼此在‘婚姻’事务上的分工。”[1]这样, 夫妻之间的关系只是表明一种民事结合。这种“民事结合”是与“婚姻”相区别的状态。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之下, 作者开始设计符合理想能够约束这种合同关系的规则体系。在这一选择体系中作者希望通过助推完成以下几件事情, 从而说明“婚姻的私有化”是可能的并且是符合人们的需求的。“助推”需要完成的就是: (1) 同时保障婚姻的物质利益与象征意义。 (2) 保障夫妻作出承诺的自由。 (3) 推进婚姻中的自由选择。 (4) 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婚姻双方及孩子的利益。因为作者指出“对于那些赞成官方婚姻的人来讲, 他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利益, 以及夫妻双方弱势一方 (通常情况下是女方) 的利益。”[1] (5) 如何满足来自宗教婚姻和同性恋的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 (6) 消除“‘婚姻’一词在含义上的不确定性 (本身包含着官方的法律含义和宗教上的意义。) ”[1]针对要完成的这几个目标, 作者又是怎样来证明自己所倡导的“助推”能够完成上面的工作呢?作者认为, “婚姻”是一种由政府设立的附带权利和义务的不折不扣的官方状态。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会得到的经济上和非经济的好处。但是在官方婚姻状态中, 这一系列的物质利益与婚姻的象征性利益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婚姻”状态的意义所在。因而, “夫妻结婚时, 他们不仅需要得到物质利益, 而且还需要能得到一种官方的合法性认可。”[1]但作者进一步提出了疑问“为什么需要将这两种功能结合到一起呢?”[1]作者在此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受政府控制的婚姻使得宗教组织按需形式的自由无法得到保证, 从而无法也无法保证夫妻做出承诺的自由。”[1]进而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反驳的理由: (1) 政府控制婚姻的制度在过去带有一定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性。现代婚姻制度不应当沿袭这样的历史。 (2) 婚姻制度是政府授予性行为和生儿育女合法地位的制度。但现在已经不再是发生性行为和要孩子的前提条件。 (3) 官方婚姻制度是为了防止离婚, 使夫妻违背相互之间的诺言变得困难。“看上去像一种助推的行为。”[1]但是现实中的高离婚率告诉我们, 官方婚姻不能再作为一种提高婚姻关系稳定性的措施而存在了。 (4) “已婚”和“未婚”的区别使后者处于不利的经济状态。 (5) 站在支持官方婚姻制度的立场上来讲, 作者认为他们主要的理由就是认为官方的婚姻能够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利益和弱者的利益。但作者认为官方婚姻制度过于残酷, 认为一些更加直接的方式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并进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的方法, 那就是赋予人们自由选择的同时引导人们向目标方向努力。而官方的婚姻恰恰缺少自由度, 作者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默认选项。因而, 作者提出应当寻找更好的默认选项。 (6) 由于社会人生活在社会网络之中, 即使没有政府的婚姻约束, 人们也会非常看重私人承诺。 (7) 现行的婚姻制度让人十分的迷惑, 甚至是专业人员也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分歧。[1]在改变这一选择体系的过程中, 作者认为, 应当使助推成为保护弱者和孩子的工具。并且作者也提出了具体的助推的手段来达到这样目的, 并减少自利偏见所引起的争议。

经上述分析梳理我们不难看出, 作者在这个论证中主要是从现有婚姻制度的一些弊端, 以及“助推”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来支持自己“婚姻私人化”的命题。但是这一论证过程本身存在有如下值得商榷之处:

其一, 作者的整个论证建立在将婚姻的实质利益和象征利益相分离的前提之下。但是象征性本身并不是无意义的东西。因为大多数情况下, 程序、仪式本身就是在一种象征性中得到权威并维持着一种秩序。

其二, 作者试图用“婚姻私人化”来解决关于同性婚姻, 以及宗教婚姻的争议本身面临的挑战将比这两种现有的争议更大。原因就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婚姻”, 婚姻的契约属性是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三, 需要更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就是, 作者希望化解的关于同性婚姻的争议问题本身包含的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就是对于同性婚姻的阻力主要在于社会的认可。同性恋者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来被社会评价。因而即使法律将同性婚姻纳入到官方认可的婚姻形式模型中也并不意味着同性恋本身的处境就能变得更好。通过将婚姻私人化来回避这种争议可行性不足。作为社群主义代表人物的桑德尔也认为抽象的自主性理论根本没有挑战对同性恋的负面看法, 对同性关系的全面尊重必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 同性恋的亲密关系可以和异性伴侣一样分享人类的善, 即使不是引起羡慕, 最起码也能欣赏同性恋的生活。并且给婚姻运动的背景予以广泛关注, 是社会对婚姻制度承担的义务。

二、婚姻私人化的制度困境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之下, 假设“婚姻私人化”状态存在, 而作者也通过助推的方式为婚姻当事人建立一个合理的选择体系。即便如此, 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婚姻私人化还是面临着制度设计上的困境。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将婚姻看作是合同关系这样一种思考方式。

首先, 如果我们将婚姻关系进看作是两人之间一种民事合同关系。那么我们需要解决如何保证这种民事合同当事人是两个人。现有的婚姻登记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保障婚姻的安全性。换句话说, 如果从合同的角度来讲, 有利于交易的安全。因为通过婚姻登记, 起到的是一种限制竞争和公示权利的效果。 (第三方如果参与到原有的婚姻关系中, 则可能被判定为重婚罪。) 设想, 我们将婚姻私人化, 容许当事人双方之间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则进行交易, 我们以什么作为公示的手段?如何保障第三人的利益?依靠民事结合和私人组织吗?即便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朋友、同事、老板的相处中度过, 因此, 即便没有政府的约束, 人们也会非常看重私人承诺。”[1]也并不能形成充分的力量, 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社会网络结构, 以及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都可能影响作者的这种判断。因此, 关于这一点需要更加充分的证明。由此, 我们看到, 在这样一种婚姻状态中, 对于个人的约束相较于原来的官方婚姻实际上更大了, 因为社会人也有自利的偏见。

其次, 忽略了婚姻制度与其他行政管理的联系, 增加了潜在的交易成本。我们知道, 婚姻登记承载着公法目标, 使得其具有国家治理活动的色彩。国家落实一夫一妻制的重要手段, 对已婚的人不予登记。借机对婚姻进行审查, 不仅要看婚姻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明是否齐备, 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 而且要看当事人是否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 以减少强迫婚、早婚、重婚和禁止婚等非法婚姻的出现。同时一旦登记, 其他行政管理就有了载体, 比如户籍管理、计生管理, 是其他行政管理的辅助手段。[11]那么在“民事结合”结合制度下, 一切由私人组织来操作。国家对于本国公民的婚姻状况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 对于其他的行政管理, 如前文所讲的户籍管理、计生管理没有认识。如果涉及这些问题, 政府部门就要重新的进行组织调查。在《助推》一书中, 作者忽略了婚姻制度与其他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婚姻私人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第三, 公信效力建设中的阻碍。当然这个就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系。有的学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 人口城市化、工业化使城市劳动人口增加, 从而导致了一些迁移人口的无序, 重要表现在就业地点和住处方面, 从而导致了人际关系复杂化, 这诸多因素必将影响其婚姻家庭。[12]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约束力必然会降低, 私下举行仪式的公信力就会更弱。相反, 登记制度则可借助于网络技术扩大联网的范围来实现公示力的手段, 因而, 在这一点上婚姻的私有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婚姻中的自由选择与国家干预

在《助推》一书中, 作者提出了“婚姻私人化”的设想, 并且希望建立一种“民事结合”的婚姻状态。作者所倡导的这种“民事结合”更趋向于将现有的婚姻关系变成纯粹的合同关系。然后通过“助推”的方式去制定一定的规则来约束这一合同关系。纵观在前文中对作者论证思路的梳理可以看到, 作者对现代婚姻制度多有诟病主要就是因为现有的婚姻制度没有足够的自由度。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在宗教婚姻, 以及同性恋婚姻的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但笔者认为, 婚姻家庭领域的问题不可避免的会牵涉到伦理、道德等因素的考量。因而即使是婚姻的“契约”属性不断得到认可的今天, 人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婚姻“契约”属性的特殊性, 并不断需求着更加恰当的契约理论。作者在书中所倡导的这种“民事结合”状态其实就是将婚姻仅仅看作是一种合同关系, 而不掺杂任何情感的因素。诚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及的那样, “婚姻已经越来越不是一纸特殊的契约了, 他已经很难束缚住婚姻的双方。”[1]但是婚姻契约属性的特殊性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对于婚姻当事人的束缚, 恰恰更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 “这些象征性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婚姻的意义所在”。[1]作者的观点主要来自于一种中立的自由主义的思考方式, 认为包括同性婚姻、宗教婚姻等本身涉及的是个人的私人道德, 国家不应当过多的干预。自由主义的论旨之一是价值领域充满了无法化约的冲突, 意义是人类赋予这个现实世界的。在意义的世界里, 诸神不和, 所以公权力要避免代替人们来做出意义的选择, 避免去强制执行私人领域里的道德, 而只能秉持“权利优先于善”的理念。[15]这样的思路在哈特与德富林关于道德的法律强制问题的争论中也进行过相关的论述。在笔者看来, 不论是从我国国内的立法还是国外的婚姻立法来看, 国家对于婚姻领域的干预越来越少已经形成趋势, 在“婚姻契约”理论的指导下, 国家在立法时充分尊重了婚姻当事人的自主选择, 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保护弱者。但作者认为“官方婚姻制度在提供这一庇护的时有些过于残酷。”[1]但在这一点上作者并没有给出更加充分的论证。而且, 作者提出的这一观点是否证明了在庇护弱者这一方面, 官方婚姻有着更强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 我们也必须指出的是, 除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之外, 大部分的婚姻法中的权利义务分配实际上还是以当事人的约定优先。同时, 在国家是否有权干预这一问题上,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婚姻本身是否只是私人的道德领域?婚姻是否应当具有社会意义?

其实作者认为现有的婚姻制度缺乏自由度, 就在于国家在婚姻的法律形式上实行了垄断并且在法律形式之外附加一种只有政府才能授予的实质性和象征性的利益。换句话说, 又回到了主张“婚姻私人化”最强有力的证立, 那就是解决了同性婚姻及宗教婚姻的尴尬境地, 保障了他们与“官方婚姻”拥有样的权利。因而应当取消在婚姻形式上的分类, 取消婚姻登记制度, 实现婚姻领域的完全自治。史尚宽先生认为:“ 梅因谓‘由身份到契约’实为婚姻制度上之大革命。”[17]世纪之交的婚姻家庭关系呈现“功利化、市场化、人本化、开放化和多样化”的态势, [18]人的需要和人的权利得到社会的重视, 意思自治成为婚姻法的核心之一, 并不断得以强化。[19]同时, 现代社会的运作、发展模式决定了婚姻家庭法的价值认知和选择的双重性: 一方面, 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 极大地满足社会成员个体需要, 保障个体利益, 维护基本人权;另一方面又要求个体服从社会, 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强化责任与义务, 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婚姻家庭关系中负载有社会利益的价值, 包含有国家意志的渗透。[19]正因为婚姻家庭关系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婚姻法的价值定向, 一方面, 要强调家庭自治, 保障个体利益;另一方面, 要强调国家对婚姻关系的干预, 以维护社会公益。[19]

四、结语

从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看到作者所提出的“婚姻私人化”的命题存在许多的问题, “助推”在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上有很多的方便之处, 但是在设计伦理、道德等一系列讨论激烈的问题时, 政府想试图保持中立也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将争议性的关键问题解决好, 明确方向, 才能更好地谈制度设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3][14][16][美]理查德.H.泰勒卡斯.R.桑斯坦.刘宁译.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11]何扬冰.婚姻登记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2.

[12]汪国华.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城市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透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15]郭晓飞.本质的还是建构的———论性倾向平等保护中的“不可改变”进路[J].法学家, 2009, (8) .

[17]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18]刘达临等.社会学家的观点———中国婚姻家庭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

私人化生活 篇10

其实, 这种情况, 有识之士早已指出过。著名作家王蒙在第四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闭幕会上的一段话值得教育者深思。据《劳动报》报道, 王蒙说:“ (本次大赛) 许多文章富有才华, 想象力, 表达力, 冷嘲热讽, 话外有话, 是好文章。但是, 一看作者的年龄, 有的才十五岁。十五岁的人, 写出的文章像二十五岁的人写的, 这就令我担忧。……我希望看到大实话, 热烈的, 天真的, 朴素的, 明快的, 直到傻忽忽的话。”

学生十五六岁的年纪, 本未失童心童趣, 心中应充满热情和幻想。但现今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成人化”现象严重, 其立意之沉重, 语言之老辣, 让教师瞠目。这份“沉重”不应由他们体验, 这份“老辣”也不应由他们享有。

这些话可谓一针见血, 直击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病。语文教师们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造就一个个“神童”的代价是失掉幼稚, 进而扭曲学生的人格。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试想, 一个从小就用成人眼光看待世界, 看待社会的人, 他对这个世界, 这个社会还会有新奇感吗?他对人还会有一颗赤诚之心吗?长此以往, 必将使学生心理失衡, 进而导致人格畸形。

是什么因素让学生变“老”呢?这里边除了一些较复杂的社会因素外, 较明显、较直接的应是下面几点。

对“经典”的过分强调。经典文学作品固有其阅读的价值, 应倡导学生读、背, 以加强学生文化底蕴, 充实学生文学积累。但是, 正如高脂肪食物吃多了会使幼儿消化不良一样, 这里同样有一个阅读层次的问题。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让学生生吞活剥经典, 会造成学生食“经”不化。现在情况正是这样, 无论老师推荐, 还是家长、学生购买, 必是“经典”, 古典则“诸子百家”、“四书五经”, 现代则非林语堂、朱自清不买、不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让小学生整篇背诵“四书五经”的现象, 至于完整背诵《唐诗三百首》的比比皆是。这种“拾进篮子里的都是菜”的做法, 把太多的青年的无耐、中年的失意、老年的哀叹印入学生心中, 学生下笔自然“自古逢秋悲寂寥”了。

“应试”的消极影响。虽然新课改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但高考“指挥棒”威力仍在, “分数决定一切”在各地仍是不争的现实。一些教师为使学生得高分, 强行让学生关注成人话题, 采用成人观点, 生搬硬套成人语言。“训练”的威力使学生下笔一个个老气横秋。

“垃圾语言”的全面强化。“管好老公方显巾帼风采, 相夫教子尽显女性温柔”;“让我们红尘做伴, 活得潇潇洒洒。”看到这些语句, 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些庸俗刊物上的话, 根本想不到这是杭州一些毕业生留言册上的临别赠言 (据《中国出版报》报道) 。在我的学生作文中, 也出现了诸如“有酒只求乐, 有衣只求新, 有朋只求欢”的语句。由于资讯的发达, 市场经济的运作, 一些世俗性、功利性很强的“垃圾语言”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些语言以庸俗而富有诱惑的内容, 优美的形式, 在针对成人的同时, 无形中也影响到学生。

我们要使学生“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在作文教学中, 就应该把天真、朴素、明快、幼稚还给学生。

从素材入手, 用“童眼”观察生活。诗人陆游曾告诫儿子:“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在应试教育的训练下, 学生们是一颗僵硬、没有灵性的心, 以僵硬之心去面对生活, 过目匆匆, 尽是一些琐琐碎碎、无聊的生活片段, 学生没有鲜活的生活积累。《荀子·解蔽》中指出:“心不使焉, 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 雷鼓在侧而耳不闻。”作文教学, 首先应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 认识生活, 体验生活。功夫在作文外多放一点, 如鼓励学生记《自然日志》, 搞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搜集各地在节日里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等, 让作文素材直接从生活中来, 而不是从书本中来。其次, 要训练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感动, 发现美的能力。平凡、普通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美, 蕴藏着感动, 要引导学生能发现其中的闪光之处, 提炼、加工成为作文的素材, 其作文必鲜活, 灵性必飞扬。

从思维入手,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学生即使能积极观察生活, 还有一个能不能正确认识生活的问题。毕竟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 认识水平是有限的, 因此, 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是非常有效的。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语文教师程红兵作文教学就用思维训练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他在“求同思维创新与作文”一节示范课中, 先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归纳出求同思维, 接着依次总结出思维的特点, 思维的作用, 生活中的实例, 然后再引入作文教学。适当的思维训练, 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比如,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正是由于求异思维, 作者才在料峭的早春时节发现了闪光点, 发现了美, 而不是在繁花似锦的晚春去绕圈子, 拾取别人的话柄。

从语言入手, 杜绝“垃圾语言”。我们在学校中不能以健康、优美的语言去影响学生的生活, 就一定会被流传于社会上的庸俗语言占据学生的生活。汉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语音方面, 通过双声、叠韵、平仄、押韵等形式, 韵律和谐, 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语式方面, 通过对偶、拈连、歇后、双关等形式, 既有视觉美感, 又含蕴丰富, 特别是汉语在具体语境中, 或增添新意, 或一语双关, 或弦外有音。在语文教学中, 向学生充分展示语言的美, 让学生领略汉语言的魅力, 洞察语言的底蕴, 体味语言的含蓄, 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堵截“垃圾语言”对学生的侵害。例如, 鲁迅著名散文《枣树》一文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院,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 另一棵也是枣树。”如果学生不能体味出这一句话中潜藏在字里行间的言外的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意境意义, 乃至风格意义, 仅从形式来讲, 它远远不敌流行语言的华美。学生只有真正从语言中体味出了美, 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才能在内心形成一种自觉的追求, 才能自觉地去抵制“垃圾语言”。

指导学生追求作文中的意境, 写真意, 抒真情。意境是古今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或许有人会认为, 意境是高层次的, 引导学生追求意境恰恰会陷入“成人化”的误区。其实不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界有大小, 不以是而分优劣。……故能写出真景物, 真情感, 谓之有境界。”我们不应将意境神秘化, 只要“能写出真景物, 真情感者”, 就有境界。以此观之, 追求意境, 恰恰就是追求童心童趣, 是拒绝“成人化”, 同时也是拒绝庸俗语言。如学生写校园:“我们每天从校园开满小花的小路上走过, 花香一日比一日浓。”有真感情, 也有境界。

上世纪九十年代, 余秋雨先生相继出版几本散文集, 受到国内外华人的喜爱, 读者甚众, 被有些评论家称为“文化散文”。此后, 读“文化散文”, 成为一种时尚;写散文, 文中或多或少添点“文化味”, 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我本人也爱读余先生的散文, 况且他的散文多篇选入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中, 而我这里却要说“拒绝余秋雨”, 即拒绝“文化散文”, 是不是在故作惊人之语呢。

毋庸讳言, 首先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受到“文化散文”的影响, 他们喜欢考生作文中有“文化味”, 近年高考满分作文明显表现出这种倾向。这种导向作用是明显的, 一线教师的作文训练自然强调“文化味”, 或者他们自己也受到影响, 有意无意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首选“文化散文”。余先生或者别人作“文化散文”, 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 特别是传统文化功底作为基础的, 并且有其几十年的人生体验在里面, 而学生毕竟文化功底有限, 生活积累有限, 所以导致学生作文要么内容苍白, 徒有几句华丽语言, 要么语言老辣, 内容苍老, 失却本真, 因为他们笔下其实是那些大师的文化感悟、生活体验, 读的多了, 剥其皮而已。

如意私人会所 篇11

项目面积:638.57平方米

设计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给业主带来了极大视觉震撼, 奢华而不张扬, 内敛而彰显丰厚底蕴, 把会所的气质内涵、性格的彰显、氛围的营造完美展现于空间脉络中, 也鼓动着放纵而享乐的艺术生活之感。

穹顶, 行云流水之势

本案地处北京鸟巢西侧之盘古大观七星摩根广场内, 面积为500平方, 以会所形式为设计主轴, 内部空间以中心大厅连接三大专属贵宾室布局全盘, 贵宾室彼此间独立而至, 彰显私人气质。“如意”为此案设计的主精神。拉丝玫瑰金不锈钢的建筑造型门楣、细腻牛皮式曲面、金箔式穹顶, 雅士白石材地面, 无一不默默地彰显出入此间的客人非富即贵。天穹之处以LED光纤灯营造出行云流水之效果, 并以“如意”祥云流水之线条勾勒出低调奢华。

奢极至简

艺术与品味的相映生辉, 才能成就殿堂级的奢享。中式贵宾室为本案中心, 此空间以中式设计为主, 空间分为会客区及用餐区。空间以开放形式呈现, 整体设计以简约并稳重的方式展现。室内吊顶用银箔面叠加并旋转, 配合华丽的水晶吊灯, 把空间装饰的流光溢彩。墙面以黑檀木与茶镜虚实表现稳重质感并以画龙点睛之形式, 将中式之百宝阁以金属材质的反差点缀其间。

享乐, 以艺术之名

法式贵宾室以法式巴洛克宫廷奢华风格为主, 用现代并优雅的奢华去呈现。整体空间分为会客区及用餐区, 会客区顶部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天顶画为元素, 用金箔并雕以立体刻花表现宫廷的奢华;用餐区之半圆融空间, 墙面以简洁欧式雕花装饰显得富丽而高贵。

华丽的舞姿

上一篇:三网融合的安全问题下一篇:低品位氧化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