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特征

2024-09-08

领域特征(精选7篇)

领域特征 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温室效应的日益明显,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一直在探索绿色能源的发展问题, 煤层气与天然气将会是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我国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煤炭和煤层气储量位于世界第二位, 煤层气分布较为广泛, 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华北、华南、西北和滇藏等地, 其中尤以华北和西北两地为主,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煤层气储量, 推动了我国煤层气勘探技术的发展。

1 我国的煤层气地质特征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这短短的二十年间我国就勘探出了煤层气井100多口, 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失败案例, 究其原因发现是在煤层气勘探的过程中还一直在使用煤炭的勘探技术, 在进行煤层气井的施工时, 煤层气井的深度不够, 绝大多数的井都还没达到它煤层气所存在的地质层, 因此含气量极低, 这就导致勘探出的煤层气井的产量少, 影响了煤层气的勘探发展和进步。

煤层气在生成的过程中受到火山岩活动的影响, 会导致煤层中的次生割理演变的加速, 从而使煤层中出现一个含气量高、煤层物性好、饱和度高的区域。煤层气还会受到局部热动力的影响, 是由于煤层在热演化的过程中, 会与它相接触的岩石之间产生一个具有很高数值的高、热区域, 但是由于周围环境属于密闭, 这些热量就无法被排出去, 就会被吸附在煤层的颗粒中, 然后又被扩散到岩石的储层中。煤层气储层被勘探之后, 会受到水的影响, 会被石英等物质进行填埋, 导致煤层的物性变差, 饱和度也随之变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煤层的埋藏深度越来越深, 煤层的构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就导致煤层原本的功能和作用效果越来越小。

2 煤层气的储藏

煤层气在我国的分布带有极为明显的分带性, 因此在煤层气的勘探过程中, 要在煤层气中重点查询饱和吸附带, 以提高煤层气勘探的工作效率。

2.1 压力封闭型

地质在经过多次的抬升、压实之后, 会在地质中形成一个超压煤层气的储层, 但是经常会受到煤层割理的发育不完善, 导致煤层的连通性和物性都较差, 因此在煤层气开采的过程中, 会出现煤层水少, 解吸性小等不良现象,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煤层气的产量不高。

2.2 顶板水网格状微渗虑封闭型

一般情况下, 煤炭的储层中顶板和底板都很薄, 而岩石的密封性又较差, 甚至是局部的岩层与水已经连通了, 水在向着煤层的内部渗透时, 会产生一定的动力, 带走地质层中的部分甲烷, 还有一小部分的甲烷处在滞流的状态, 但是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境。这种类型的煤气层的含气饱和度很低, 导致煤气层井的产量很低, 工业开采价值较低, 但是还是会有例外。

2.3 地质构造封闭型

有的煤气层中由于地质构造的特殊性, 导致煤层中的含水量极小, 这就会影响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的解吸半径, 影响煤层气井开采量的提高。

2.4 构造变形差异聚集承压水封堵型

通常情况下, 位于高煤阶区的煤储层所具备的物性都不好, 但是由于地质构造的抬升, 导致煤层的埋藏较深, 提高了煤层中的热演化。在后期煤层抬升的过程中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煤层中出现松动的现象, 煤层中的割理就会越来越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对煤气层的物性进行了改善, 煤层的下部就会出现充足的煤层气, 煤层气的上部依靠承压水进行了封闭, 就会形成一个高产量的煤层气开采区域。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 所以在煤层气中具备的煤层气藏类型也多种多样, 目前, 我国将构造变形差异聚集承压水封堵型的煤层气作为未来煤层气开采的主要目标。

3 煤层气勘探新领域

3.1 煤层气的勘探主战场依然是华北地区的中、高煤区

现阶段, 对我国华北地区的煤层气储量进行预测是17.15×1012m3, 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62.5%左右, 而中、高煤区的煤层气储量是123×108m3, 占到全国中、高煤区的44%左右, 且煤层的物性较好, 又具备良好的封盖条件, 因此形成了煤层气的高产区。

由于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破碎, 且活动较为频繁, 就对该地区的煤层气井的开挖方式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例如地质构造的控制、封盖条件以及构造活动等, 还受到企业勘探经验与专业技术的影响。

3.2 提高对东北和西北低煤阶的勘探力度

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存在着很多的低煤阶的含煤盆地, 煤层气储量在8×1012m3左右, 根据以往发现的资料显示:低煤阶中的煤层气具有很高厚度的煤层, 虽然煤层气含量不高, 但是具有良好的饱和度。

低煤阶具有良好的物性, 且割理发育较为完善, 封盖条件也良好, 含气饱和度弥补了含气量低的缺点, 就决定了东北和西北的低煤阶属于我国煤层气的高产区, 因此在我国东北的抚顺市内、西北的伊犁盆地等区域都可能存在着煤层气储量密集的区域。低煤阶煤层气勘探过程中的资金成本投入较低, 且不对煤层造成污染, 又能够提高单井煤层气的产量, 会成为未来我国煤层气发展的主流方向。

3.3 进行南方构造型盆地的勘探探索

虽然南方的煤层气储量较为丰富, 但是由于储藏条件复杂, 增加了煤层气勘探的难度, 因此南方构造型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发展还很缓慢。

经过对南方煤层气多年的勘探和研究发现, 煤矿浅层区的煤层气储量丰富, 产量也很高, 此外南方地区还存在着巨厚煤层的分布区域, 也将是我国有利于煤层气勘探的区域。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又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人们对清洁能源进行不懈的探索, 在能源领域, 煤层气已经与天然气位于同一阶段了, 能够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 又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小。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阶层, 需要煤层气勘探工作人员不懈的努力, 以完善我国煤层气勘探的技术和工艺, 推动煤层气勘探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锡擎.淮南谢家集矿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2

[2]赵志义.峰峰矿区东部2~#煤煤层气成藏特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 2012

[3]王烽.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煤层气成藏地质特征及有利区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 2009

[4]徐宏杰.贵州省薄—中厚煤层群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 2012

领域特征 篇2

[摘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的法律冲突是我国法律冲突的缩影,其特征一是根植于转型期社会,二是处罚权多元化,三是上位法缺失,四是有很强的部门利益性。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法律冲突;基本特征

冲突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感情恩怨,利益归属及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存在,人类社会从其产生的那一天开始,便伴随着不同的纠纷和冲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法律冲突不可避免,因为致使法律冲突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的法律冲突是我国整个法律冲突的一个缩影,这一领域所展现的法律冲突的千姿百态集中体现着我国法律文本与法律实践的实际距离,也折射出当前我国法治路径的纷繁复杂的斑驳印迹和法治困境的时代特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法律冲突产生植根于深刻的社会背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构建管理长效机制的一种新型行政执法模式,具备执法主体唯一性、执法体制统一性、执法职能综合性、执法范围灵活性的特点,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面临着各种实践中的矛盾和理论上的问题。而这些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也是转型期社会特点嵌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所致使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社会的秩序状况简单地把社会型态划分为常态社会和非常态社会。一般来说,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规范、社会理性、政局稳定、生活有序,非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混沌、社会病态、问题丛生、生活无序。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

领域特征 篇3

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 再根据领域文本数据信息抽取自身的特点, 提出先建立向量空间模型, 使用词频与文档频次相结合的方法, 缩小特征词候选集, 再依据给出的专业特征词, 计算词的关联程度, 从而构造图结构, 利用基于图学习的半监督分类器进行迭代学习, 抽取领域特征。

2 相关工作

目前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主要有IG、MI、DF、CHI、CE、TS、SVD, 以及遗传算法, 粗糙集算法等。

2.1 互信息MI

互信息是统计语言学建模的一种方法, 是评估两个随机变量x, y相关程度的一种度量。 , (1) 其中P (x, y) 是变量取值 (x, y) 的概率。MI越大, X和Y的共现度越大, X对Y的区分能力越强。但互信息容易引起过学习 (Over-fitting) 。

2.2 χ2统计法 (CHI-square, CHI)

χ2统计量来源于数理统计中的χ2检验, 度量了term和类别两者独立性的缺乏程度, χ2越大, 独立性越小, 相关性越强。所以, 选择特征时, 选择χ2值大的特征。χ2对特征的权重值进行了规格化, 以便特征之间可以进行有效地比较。

其他还有交叉熵、信息增益, 遗传算法等方法。总体来说, 互信息有利于产生低频特征, 同时有利于数据的分析;CHI和交叉熵强调高频文本特征, 同时有利于数据的分类。这三种方法都是先拥有了类别数据信息, 属于有监督的。信息增益反映的是特征在系统中承载的信息量, 倾向于高频特征的选择。特征强度强调具有相关性类别中的特征的出现。五种方法都未考虑语义信息, 但也因此提高了特征选择的速度。文档频次DF排除了高频和低频特征, 同时有利于数据的分类, 适合于大规模数据集的特征选择。综合领域文本数据特点及其处理要求和已有特征选择方法等各方面的情况, 确定了领域文本数据特征抽取的基本原则为:文档特征要能忠实地反映出文档的主要内容, 文档特征要有利于文档的分类。由此, 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法。

3 本文算法

3.1 预处理

对获得的文本资料进行预处理, 建立领域文本数据的向量空间模型。领域文本数据向量空间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1) 建立领域文本专业关键词词库;

(2) 对每一篇文本分词, 获得领域文本数据的候选特征;

(3) 对每篇文档统计其候选特征并按频率降序排列, 当累积频率达到一定阈值时截尾;

(4) 汇总所有文档的特征形成特征集W (w1, w2, …, wn) ;

(5) 对每篇文档进行标引, 形成领域文本数据的向量空间模型集合dÁ (wi1, wi2, ..., win) 。

3.2 候选特征的抽取

在建立好的文本向量空间模型上, 对所有文档d1 (1≤i≤n) 进行分词, 去停用词处理。统计文档的所有词t的文档频dfi, 由于dfi特别高的一些词, 通常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所以, 我们考虑去掉一些d fi特别高的特征词, 形成新的特征词集。设定一个阈值θ, 将所有dfi>θ的词去掉, 并按权值大小重新对文本特征向量空间进行调整, 生成矩阵W'。

3.3 图的建立:

根据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关系构造一个无向图g=。其中, 图的结点为数据特征, 图的边体现两个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关系。假设定义图的结点之间的边的权值矩阵为W, 即经过前两步整理后的特征向量, 其中wij表示两个结点之间的权值, 当两点之间无边时, wij=0。如果结点xi是结点xj的k个最邻近结点中的一个, 那么wij=1, 否则wij=0。

公式 (2) 同时反映了特征wi和wij之间的关联程度。wij=0。0

图的拉普拉斯矩阵规范化可定义为 。其中, D为对角阵, 。

初始化样本点即文本特征候选集的标记向量 。在图学习中, 利用迭代公式将特征数据点的标注通过加权图逐渐传递给邻近的点。

迭代直至F收敛, 证明了{Fm}序列收敛于:

4 实验分析

4.1 实验环境

实验设备是双核计算机, 操作系统Microsoft server 2003 (sp2) , CPU规格为Intel Pentium III Xeon processor, 内存2G。

使用中科院计算所开源项目“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CTCLAS”, 进行分词。MATLAB为计算工具, VS 2008为开发环境, c#为编程语言。

实验数据集为利用爬虫程序从网上收集的有关机械领域文本文档, 以及实际采集的一些用户需求文档, 共582篇。在各个数据集中, 分别以1%、2%、3%、4%、5%、6%、7%、8%、9%和10%的概率随机选定标记样本, 分别进行测试。

4.2 性能评估

常用的文档分类性能评估指标有查全率 (Re、查准率 (Precision) 。

一般情况下, 单纯提高其中一个指标的同时另一个指标会下降, 为了平衡两项指标参数, 选择F-measure作为评价指标系数。一般采用计算公式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给出了标记8%时, 实验数据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 本文提出的特征选择方法优于MI、CHI和DF。该算法是可行的。

结束语

领域特征 篇4

通过梳理发现,国内外工业、通讯、泛制造业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创新方法的重视和应用[3,4,5]—— — 始终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工具的研发和应用,从而保持了领域创新发展的动力。农业领域因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创新方法起步较晚,但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作为农业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兽医领域也迫切需要创新方法改善科研体系,解决技术发展瓶颈,提供创新发展动力。本文从创新方法的视角,首先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流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科研特征和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兽医科研乃至整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征

1.1 延续性和整体性不足

科研价值是通过经济效益来体现的,这个过程包含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环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构成创新链,价值就是在链条中进行传递和实现。价值链的任何一环脱节都会导致价值的中断,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各环节紧密对接,通力合作才能在创新链中实现科研的价值。

在目前的兽医科研流程中,存在研究与应用脱节、成果转化不足、研究过程内部基础和应用两部分融合差的弊端,这些直接导致了兽医科研进步受限、兽医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首先,科学研究脱离市场需求。兽医自古以来以服务畜养业为主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保障畜禽及人类的健康。因此,兽医领域的科研目标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科研体系来看,我国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中,30%~40%来自财政拨付的事业费,60%~70%来自各类项目研究经费,项目导向的体制对科研机构具有很强的引导性[6],设立的项目即是科研人员的研究目标,项目设立是否合理就成为关键。同时,对于当前的项目管理机制,科研人员认为申请项目花费精力太多,受项目及研究年限的影响研发也缺乏连贯性;企业则认为,科研项目存在研究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导致很多研究成果不具备市场应用价值。从关注点来看,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是基本科学问题、核心机理机制及技术等,研究过程及成果不计成本;企业作为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体,关注的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科研与市场需求的关注点不在同一焦点上,造成科研上的技术和成果无法在市场上实现价值。其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7],成果的研发未考虑市场需求是主要原因之一,致使成果无人问津;兽医领域很多成果是跟随借鉴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研究而来,但在动物体上应用就造成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是产品生产和养殖企业无法接受的;成果转化周期长,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制周期一般为5~7 年[7]。但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病原产生及其发生变异的速度在增加,造成成果研发周期落后于变异周期,导致成果的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次,在兽医领域科研内部,从事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人员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融合性差,造成机制机理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使得一项原本可解决突出问题的创新成果无法被应用。一部分人热衷于基础性研究,而不愿从事应用性研发,认为不够高精尖,成果慢且不易凸显;另一部分人从事应用型研究,但长期的临床和现场占用绝大部分精力,对于基础性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没有及时了解和掌握,因此形成对问题本质认识上的短板,导致基础机理性的研究与后续的实际应用研究不同步;最重要的是,两部分研究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融合,基础性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也直接阻碍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1.2 跟随性强

科研在流程上大致可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 个阶段,兽医领域科研人员的跟随性主要表现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阶段。许多科研人员发现问题后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并寻找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时不能发明新工具手段和充分寻找资源, 而是走跟随和拿来主义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2 个方面。

一是不注重原始创新。兽医领域科研主要跟随生命科学成熟的研究轨迹发展,不注重重大技术的原始创新,无论是思维、方法还是工具,发展水平全面落后于生命(生物)领域,且领域特色成就不突出。首先在思维上既定的道路已经束缚了兽医领域研究思路的创新,“牛鼻子”受制于人,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工具也难有突破。其次兽医领域科研过程中不注重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创新,往往在生命(生物)领域新技术方法或者工具出现之后才会结合本领域的研究,思考其能否为我所用,因此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受到极大限制。虽然现在兽医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努力追赶科研的最前沿———紧跟世界最新且重大的研究成果,然后在本领域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缺乏重大的原创性成果,并没有实现具备自身特色的创新,实现领域研究水平的快速发展。

二是研究思维僵化。思维僵化是跟随性强的另一重要表现。研究人员遵循固有流程,按部就班[8]。如动物发生疫病之后首先明确病原,筛选治疗药物,制备预防性疫苗,逐一评价效果。而药物的选择和疫苗的制备也是在现有技术范围内进行,所有程序和方法一成不变,少有人去思考新的治疗方向和途径,因此几十年以来,兽医的科研和产品几乎没有质的变化。同时,研究方法和经验以“传帮带”的形式从“老人”传给“新人”,“新人”除了学习之外,个人深入思考创新的程度因人而异,但在跟随的大环境下,创新的东西不多。跟随别人的经验,虽然试验上少走了弯路,但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缺少了对问题本质重新发掘和认识的机会。

兽医领域科研跟随性强的特点在免疫相关研究中有典型的体现。免疫学家的目标是探索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应答机理,研究开发有效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措施及药物。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动物模型,主要选择的是高等脊椎动物,如黑猩猩、猴子、小鼠等,先进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这几种动物身上,而其他则少有涉及。兽医研究人员则在跟随世界前沿科技的道路上发现了这一特点,于是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大量地尝试研究成果能否用于自己研究的动物。长期的跟随性研究使得动物免疫学一直游离于真正的免疫学之外,动物的免疫系统研究始终在人类、黑猩猩、小鼠之后,并且呈现动物进化等级与免疫研究深度成正比的现象。按照进化理论来说,越低等动物的免疫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其免疫系统越简单,免疫功能及机制研究相对容易,但兽医研究(动物研究)者并没能认识和抓住这些可以独立的率先认识事物本质的机会,反而跟随免疫学和生物学家从人类为起点进行研究。反过来,免疫学家则逐渐不重视对兽医研究活跃的动物(猪、牛、鸡等)进行相关研究,最终造成了动物免疫学的尴尬局面———功能、机理研究不彻底,科学发现和成果相对滞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手段欠缺。

1.3 学科领域融合不足

兽医领域的科研逐步向微观化、精细化发展,旨在明确各病原的结构、致病机理,开发相应药物阻止病原的致病,但这些研究方向并没有多少创新要素,依然显现出很强的跟随性和滞后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科融合不足。兽医为畜牧养殖业服务,但畜牧与兽医2 个研究领域之间的融合也并不常见,各行其事,如此紧密行业的融合尚且如此,其他领域的情况可想而知。学科融合的根本在于多专业人才的合作,但兽医领域科研团队中,几乎清一色是兽医专业出身,其他专业的屈指可数,人员组成上的单一,也导致了团队知识边的过窄,限制了创新产生。缺少融合就缺少创新,创新要素的缺乏反过来也是造成兽医领域跟随性强的原因之一。

生命(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何能引领世界,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的包容性,融合了众多专业领域及分支领域。如融合物理学去解析病毒精细结构,完成原子级别的构象组成;融合化学去开发针对蛋白构象的纳米级药物,完成对病原的防治,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也是集成光、电、材料等学科应研究要求而研发,这些都体现学科融合的创新力量。

2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征对科研流程关键环节的影响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点或者不足造成了固有科研流程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导致对科学问题把握不准确、解决手段匮乏、科研效率低下、行业产业发展缓慢等一系列后果。下面就结合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特征对科研流程中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2.1 提出问题环节

一是问题来源于实际生产,只有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才能准确地反应问题,因此研究人员必须注重生产实践环节。第一手资料掌握在企业、生产人员手中,他们的需求反应的才是市场的真正需求,即实践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兽医领域科研整体性差,研究与市场脱节、基础机理性研究与后续的实际应用研究不同步,造成基础数据的不准确,最终导致科学问题提出和研究方向的偏差。二是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是关键。生产出现问题时所采集的数据反应的是表象,而寻找该问题真正的原因,进行透彻准确的分析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目前兽医分析问题时惯性思维强烈,习惯性沿着经验道路去解决问题,很少有人会重新思考在当前认识水平下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毕竟当前的行业环境与以前不同,如病原变异程度更高,毒力进化更快,病症不再典型,混合感染率更高。因此,重新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更加准确地提出问题,避免研究方向的偏离。

2.2 分析问题环节

一是兽医领域科研跟随性强,思维定势严重,多年来一直跟随其他领域的研究,在想解决问题方案时不自主地在固定范围内思考问题,而没有新的解决问题思路和方向。二是学科交融差,造成研究人员知识边界问题。大多数兽医科研团队在组建时往往由本领域本专业的人员组成,专业单一,相关学科几乎没有参与。一个专业的眼界学识是有限的,相应的团队知识边界也就过窄,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做到集思广益,从全新的或者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不能更大范围地去寻找可利用资源。

2.3 解决问题环节

由于跟随性和学科局限性,造成问题的解决仅仅使用现有的方法、技术和工具,而当现有资源无法解决问题时,尤其是在跟随领域没有创新突破的情况下自身也束手无策。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分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如果能够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借鉴和启发,并提供可用资源就可以破解难题,产生高级别创新成果,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因为兽医领域科研特征的局限而无法成为现实。

3 相应对策

通过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特征的总结、固有流程的梳理和关键环节问题的分析,发现科研延续性或整体性差、跟随性强、学科融合不足是兽医领域科研关键环节缺乏创新的障碍,是限制原始及重大技术创新的瓶颈,也是束缚兽医产业链发展的源头。针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的不足,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

3.1 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这是科技部万钢部长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提出的,旨在消除科技创新孤岛,充分发挥市场调配作用,助力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兽医领域长期存在产业链链条脱节、整体性差的现象,集中体现在科研与市场脱离,创新对产业的支撑明显不足。因此,完善理顺兽医产业链条,科技支撑创新,资金保障技术,即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才能释放兽医行业的创新潜力,加速提高创新体系的发展。

首先,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配置技术和资金等资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研发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科技为市场服务的同时,也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实现了技术创新,创造了效益,避免了经济系统中“创新孤岛”的尴尬处境,提升了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其次,产品的创新要依靠产业链上各环节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需要在产业链、创新链的不同环节上精准合理地投入创新资金。从科技角度来讲,就需要对科技资金的投放强度和投放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高效率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9]。

3.2 引入创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

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存在跟随性强、学科融合不足的特征,科研人员思维僵化、领域原始创新匮乏、解决问题手段不足。创新方法是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四部门联合发起的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成为提升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 “软实力”和“巧实力”的重要支撑手段。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起步较晚,在兽医领域仅有山东省农科院张琳等率先进行了应用模式的初步探索[10],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领域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很大提高,产出了多项创新成果,提高了科研效率。应用结果表明,创新方法完全适用于兽医领域科学研究。

兽医领域科学研究跟随性强,被动地接收新的方法和技术,然后机械性地植入自身研究领域。创新方法是思维、方法和工具的创新,能够改变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关键问题,最大范围地寻找和配置资源。也就是说要以解决的问题为中心,然后去搜索各种资源,确定研究思路,把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吸收过来加以利用,用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改变上,变化虽小,但可以说是领域发展的关键,从以他为主变为以我为主。思维上质的变化,是实现高级别发明的基础,配合合适的方法和工具,结果将大不相同,行业的进步也不可同日而语。

创新方法提倡学科融合。学科融合带来的首先是思维上的改变,有了创新的想法和目标,尤其是本领域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其他领域的方法可以提供借鉴。兽医科学研究在20 世纪后叶也经历了快速发展。当时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虽然兽医领域融合分子生物学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短时间内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研究迅速深入到分子和机制机理水平,这是以前都不可想象的,这也是学科融合的典范。因此,要改变科研的思维和定位,融合多方知识,才能解决好研究中的问题。

摘要:兽医领域科研有其自身特点,以创新思维对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研固有流程和关键环节进行梳理,能够从创新方法的角度系统全面的认识自身特点,发现缺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为兽医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科学研究与创新方法结合奠定基础,促进兽医产业的持续发展。

领域特征 篇5

科学课堂中的教育戏剧称为科学戏剧, 其中, 半结构化的角色扮演得到较普遍的应用。角色扮演是一种对复杂问题进行探讨的方法, 它使用一些舞台技巧, 如向观众说旁白、使用道具或扮作他人, 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反思, 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学、历史以及科学中一些精妙和细微的方面。角色扮演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应用。[1]科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传播、交流科学观点。

赫特克、亨克和里斯 (Httecke, Henke& Riess) 对角色扮演的类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区分。第一种是类比式, 学生扮作物质实体, 如把自己比作“行星”“电子”等;第二种是隐喻式, 学生要再构科学上的历史事件和情景、科学家的心智状态、他们的想法和社会关系;第三种是模拟式, 学生在教室中演出科学中的场景来模拟科学, 其行为与科学家的行为接近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 科学探究也是一种角色扮演。[2]本文仅对前两种类型的角色扮演实践进行探讨。

二、角色扮演的实践叙事

科学教育有三种主要维度:第一种是以概念、规律和理论为表征的作为成果的科学;第二种是与调查、研究有关的作为过程的科学;第三种是与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现实世界中的科学机制有关的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和科学本质。针对恰当的主题, 上述维度都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策略。

1.类比式扮演

当史蒂芬用说教的方式完成串并联电路教学后, 她发现学生既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 也不会应用。她决定换一种策略给学生补习功课, 为此, 她首先让学生们组建了一个由一支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以及电源组成的最简单的电路。

随后, 学生闭合电路开关, 逐渐增大电压, 观察到电流增大、灯泡亮度增加并放出更多的热等三个实验现象。教师请学生以角色扮演方式, 从“电子”角度出发考虑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在某一小组中, 一名学生扮作“电流表”, 他的手臂就是“指针”, 当扮作电源的学生增大电压, 扮作电子的学生更快地通过他时, 他的“指针臂”也相应摆动, 该小组形象地表达了电流增大意味着单位时间内某点通过了更多的电子。在另一组中, 一名学生用他的手掌充当“灯丝”, 当电压增大时, 围着“灯丝”的四名学生转得越来越快, 并用越来越大的力量击打“灯丝”, 当电压达到最大时, 扮作“灯丝”的学生举起他另一只事先涂成红色的手掌, 他喊道:“看, 它已经炽热了!”这一组形象地表达了电子流速随电压增大而加快, 传输到灯丝的能量也增加, 并因此认识到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导致了灯泡发光。[3]

本例中, 学生用肢体语言帮助他们想象抽象的科学概念并表达观点。教师史蒂芬则抓住了“电流”“电压”这一对电学范畴的核心概念, 它们与后继内容, 如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等有密切联系, 如在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此核心概念的情况下仓促推进, 有可能会使整个电学单元的教学收效甚微。在活动中, 学生发展了概念理解, 表现出类比式扮演在作为成果的科学以及作为过程的科学这两个维度中的适用性。

2.隐喻式扮演

隐喻式扮演适合在“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及科学本质”维度中应用。科学家印象、科学理论的交流与竞争、STSE问题因有助于公众理解科学而成为此类扮演的几个典型范畴。

(1) 科学家印象。在洛沙、维尔克和波普 (Losh, Wilke&Pop) 的一项研究中发现, 美国小学生通常把科学家看做缺乏吸引力的男性。[4]豪斯和克鲁兹 (Howes& Cruz) 的研究也发现, 美国大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通常是异常聪明、不爱交际、发型过时并总待在实验室里的白种人, 大多是男性。[5]豪斯等为使那些日后将成为小学教师的大学生认识科学家真实的多样性, 组织了“扮成科学家”活动。

学生自选一名与前述刻板印象不同的, 尤其是来自代表性不强的团体中的科学家进行研究。他们分成几个小组, 各小组成员从所扮演科学家的角度出发, 讨论下述问题:你想让儿童如何定义科学?你想让儿童看到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你对教师和校长有什么建议?有一个小组基于电视访谈节目“奥普拉秀”设计了一场短剧, “科学家们”参加到一个关于他们科学工作和信念的访谈节目中去, 试图向儿童说明“科学是每个人的”以及“科学存在于各行各业中”。[5]

本例对科学教育具有现实价值。由于传媒作用, 儿童把科学家视为科学怪人, 这种刻板印象使女生、少数族裔、智商平常的学生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反正我不会是科学家。由于对自己缺乏心理预期, 而未能养育出对科学的情感。因此, 改变关于科学及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有助于促进学生欣赏科学工作并对科学产生兴趣。

(2) 科学家之间的争论。赫特克等人为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社会建制, 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结合起来, 精心设计了一场展示科学争论的角色扮演。

学生将要创建有关的历史场景, 展现利希滕贝格与贝尔施兹之间的争论。前者是18世纪著名的自然哲学家, 代表科学;后者是一个仪器制造商及巡回讲演者, 代表非科学。历史场景由一名充当导演的学生来构建, 其他学生作为演员被动执行导演的指示以表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和态度, 但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 所有学生都可阐述他们对科学家间的交流、协商、交易、奋斗甚至是争斗的看法, 并说明他们同意还是不同意导演的作品。[2]

(3) STSE问题。传统科学课堂教给学生的是去情境化的知识, 它们容易被遗忘, 而且学生也不清楚它们有什么用。在通过角色扮演执行的STSE教育中, 学生融合他们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分别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跨学科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发展其自我意识、问题解决、交流、首创精神、团队精神等科学内外的重要能力。福克斯和卢珀 (Fox&Loope) 设计的角色扮演对把毛伊岛卡胡卢伊机场扩建为国际机场是否会增加本地生态破坏的风险进行了研究。

学生做背景调研, 如考虑靠风传播的外来物种是否会被从国际机场刮到附近的国家公园。学生随后被随机指派为三类角色, 支持扩建、反对扩建和没拿定主意的。各组学生首先要收集证据, 支持组和反对组都要收集支持其观点的证据, 犹豫组则要列出一些关键问题的清单, 支持/反对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犹豫组做出决断的依据。随后他们组建辩论场地并制定现场规则, 建立一个提问、回答和时间控制的实施程序, 支持/反对组先利用一定时间阐述理由, 犹豫组紧接着向他们发问和追问, 在支持/反对组做总结陈述后, 犹豫组进行秘密投票并说明其个人或小组集体的决策原因。活动后每位学生撰写报告, 对本组的观点、支持本组立场的信息、所建构的情节与现实世界有何不同等进行批判性反思, 还要反思替代思考对立组的做法。[6]

成功的角色扮演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教师需要提前考虑资源、时间分配以及内容和技能的整合, 并对扮演活动的结构进行规划, 如引入主题的方式、扮演的类型及组织形式等。尽管如此, 需要指出的是, 角色扮演突出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引导贵精而不在多。如在豪斯等人的研究中, 鼓励学生选择来自代表性不强的团体中的科学家。在福克斯等人的研究中, 引导犹豫组建立的关键问题分为一般类、支持扩建类、反对扩建类、长期影响类, 以使犹豫组有综合的视角。

三、主要功能及其与教学评价的关系

由于科学课以自然为研究对象, 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 以数学为工具, 强调逻辑演绎, 使部分学生对其产生畏难厌学情绪。角色扮演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学生热爱科学、提升科学素养。

1.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功能

传统教学大多单方面要求学生适应科学的学科特征, 而较少考虑科学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角色扮演则具有适应个体学习差异的功能, 从而使学习能力与风格各异的学生都可以在演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例如, 有的学生领导力较强而向其他学生分派角色, 有的学生为编排情节而向那些还没有理解科学概念的学生进行讲解。在传统课堂中互不交流的高成就学生与低成就学生现在相互协调, 参与到快乐和有趣的演出中去。上述行为真正诠释了学习者在共同体中合作建构知识意义的内涵。多数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建立了自信并养育了对科学的情感。

2.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功能

从小学到中学, 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从具体运演阶段向形式运演阶段过渡和发展,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学生可以脱离具体事物的支撑, 完全依赖对抽象符号所做的运演进行思维。当他们面对电阻、惯性、动量等抽象概念时, 由于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它们的对应物, 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概念。角色扮演则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将科学概念与现实生活世界联系起来, 为抽象概念寻找指代物, 从而在把科学知识转变为经历和体验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概念理解。

3.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

角色扮演具有培养学生理性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功能。某些角色扮演展现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促使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的一体化问题, 为此, 学生把科学知识、技能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其理性判断与决策能力也因此得到提高。

上述功能与教学评价有密切联系。以美国为例, 科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往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学生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 学生有能力把技能和概念应用到科学的其他领域、其他学科以及现实生活情境中去。学生对学习科学有自信心, 学生欣赏并对科学有兴趣等。[7]因此, 角色扮演的功能与有效教学相适应, 这就为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角色扮演建立了逻辑依据。

四、角色扮演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教学策略相比, 角色扮演有着独特、鲜明的特征。

1.趣味性特征

在传统科学课堂中, 学生也会由于在演示实验中观察到令人惊讶的现象而兴高采烈, 但后继教学所关注的则仅是实验所负载的科学内容, 因此, 新课引入或是有趣的, 但教学过程则排除了学习中的移情作用。与之不同的是, 角色扮演中学生不是被教给什么而是主动参与信息的解释, 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参与。此时, 科学内容的认知要求是内隐的, 学生认知负担较小, 情感因素得到充分调动而表现活跃。扮演中学生感到快乐和有趣, 这使科学学习成了一件开心事。

2.故事性特征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常需要构想事件、角色和按顺序布置的场景, 即故事。在赫特克等的案例中, 是利希滕贝格与贝尔施兹之间对什么是科学进行争辩的故事。在史蒂芬的案例中, 是电子如何在电路中流动并对用电器产生作用的故事……故事使学生从不同角色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并促成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想象和表述抽象的科学概念、科学本质或科学的社会建制问题。

3.创造性特征

从角色扮演的实施成效看, 针对同一个学习任务, 学生依据各自的生活经验, 不同小组往往指派了不同的角色并据此建构了不同的故事情节, 其表现手段、实施程序、现场规则等也往往不同。由于学生小组的扮演活动没有常规可循, 具有原创性, 因而符合新颖性指标。各小组亦能重新定义科学内容 (如匹配角色) 和按新方式对科学内容加以组织 (如建构故事情节) , 有些小组建构和实施的故事情节出乎教师意料, 因而符合独特性指标。尽管各小组的活动未必导向一种共同的理解, 但它们都规划了一种有用的问题解决方案, 促进了小组成员对科学内容的理解, 因而符合价值性指标。这就使各小组规划的各种“故事”都是一种创造性的产品。它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自身思维来描述世界、认识世界的可能。

针对恰当的科学教育主题, 教师从其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精心设计与引导的角色扮演, 在课堂氛围方面, 建构了活泼有趣、相互尊重、交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教学实施方面,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适应个体差异并促进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效果方面, 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 发现和养育学生的创造性并促进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因而角色扮演对传播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实践价值。

摘要:20世纪40年代开始, 科学家们开始在科学教学领域使用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分为类比式扮演、隐喻式扮演和模拟式扮演。角色扮演法具有趣味性、故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在科学学习领域采用角色扮演有助于促进学生热爱科学、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角色扮演,科学教学,概念理解,创造性

参考文献

[1]Blatner A.Role Playing in Education[EB/OL].http://www.blatner.com/adam/pdntbk/rlplayedu.htm, 2011-10-16.

[3]Aubusson P, Fogwill S, Barr R, Perkovic L.What Happens When Students Do Simulation-role-play in Science?[J].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1997, 27 (4) :565-579.

[4]Losh S C, Wilke R, Pop M.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with“Draw a Scientist Tests”among Young Childr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7, 30 (6) :773-792.

[5]Howes E V, Cruz B C.Role-Playing in Science Education: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2009, 21 (3) :33-46.

[6]Fox A M, Loope L L.Globalization and Invasive Species Issues in Hawaii:Role-playing some Local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Life Sciences Education, 2007, 36:147-157.

领域特征 篇6

公共领域最早由阿伦特提出,阿伦特将公共领域界定为与私人地盘相区别的一个共同的空间,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1]

“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在20世纪六十年代由哈贝马斯诠释并引起广泛关注。在其1962年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定义为:一个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具有政治讨论功能。[2]1964年,在《公共领域》一书中,哈贝马斯进一步完善对公共领域的诠释:介于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有关一般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公共讨论能够得到体制化的保障,形成所谓的公共意见。[3]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年版的序言里,哈贝马斯又一次提及公共领域是合理权力与传媒力量的相互交织。[4]

我国学者也对公共领域做出界定,董天策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机关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人们在公共领域主要是交流思想,表达看法,阐明观点,并且具有批判性,这种批判性主要是针对公共权力的批判。[5]展江的观点是:公共领域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6]黄宗智则指出,公共领域特指资产阶级公共领域。[7]以学者们对公共领域的界定为依据,笔者归纳出公共领域的几点特征:位于权力之外、全民参与、理性讨论、公共利益,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微博是一个用户之间可以相互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并可以传播信息的平台,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消费者,是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是一种脱胎于博客,并在技术与传播方式上对博客、BBS等新媒体进行了“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新新媒体”。[8]喻国明认为,微博是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其核心理念是信息的及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共享信息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9]2009年9月新浪微博在我国首先上线。随后,腾讯、搜狐等多家微博也相继上线。进入2010年,微博的媒体属性日渐加强,媒介价值日益突出,媒体的粘合度和忠诚度不断提高,成为中国最主流的媒体之一。2010年更是被誉为微博元年。

微博发布信息迅速,容易形成热点,即“微博舆论场”。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72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微博首次曝光的事件为22起。比如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渭南警察进京抓作者事件、宝马碾压男童案、金浩茶油致癌事件、记者曝上市公司内幕遭网上通缉事件、王鹏遭跨省追捕案、唐骏学历门、方舟子被打事件、江西万载县委书记雷语事件等都是由微博最先爆出的。在这些案例中,62%的事件在1天以内被微博曝光,14%的事件在1-3天被微博曝光。

2011年6月21日,微博上的又一起“舆论事件”拉开帷幕。6月21日晚,有网友发现,新浪微博认证用户“郭美美baby”连发数条微博,展示名牌包包、豪车,而其身份为“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2小时内,微博被转发上千条,引起轩然大波。尽管6月26日下午,郭美美再次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继续撇清与红十字会的关系,但社会舆论狂潮未减。传统媒体也介入调查,如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山东卫视《说事拉理》、《壹周立波秀》以及《广州日报》、《南方窗》、《市场观察》、《中国经济时报》、《厦门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经济周刊》等等都对郭美美事件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报道。深圳红十字会副会长称郭美美事件后收到的社会捐款仅有一百元。佛山红十字会公布的资金收支情况也显示在郭美美事件后再未收到任何捐款(8月3日)。已上任三个月的中国红十字会“新掌门”赵白鸽称,个人捐款有很大的减少,原因是自然灾害相对少,以及6月以来遭遇的“网络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业界人士不禁感叹“三天毁掉一百年”。

“郭美美事件”始发于微博,从事件的发展轨迹也不难看出,“郭美美事件”的舆论焦点就集中于微博。微博不仅是此次事件的重要传播工具,更是汇集意见的平台。同时,微博也给红十字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推动了红十字会改革。郭美美事件使得网民踊跃发言讨论,其涉及的“红十字会”问题是属“公共利益”,因此,我们以新浪微博“郭美美事件”为个案进行研究。

三、研究设计和实施

拟对“公共领域”这一抽象概念进行测量评价,需要先把“公共领域”的定义分解为可操作性的概念。根据上文归纳出的公共领域特征———“位于权力之外、全民参与、理性讨论、公共利益”,研究者将“公共领域”分解为“转发次数”、“评论次数”、“评论态度”三个维度。其中,“转发次数”、“评论次数”两个维度可以测量微博是否有较高的参与度,即是否具有公共领域“全民参与”的特征;“评论态度”可以测量微博上网民的对话是否理性,即是否满足公共领域“理性讨论”的特征。而微博自身的新媒体属性也决定了微博具备公共领域“位于权利之外”的特性,在后文均有论述。

(一)研究问题/假设

研究假设(hypothesis):新浪微博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和功能。

(二)研究范围

因“郭美美baby”大量微博已被删去,6月21日“红十字事件”发生,至8月7日郎咸平采访郭美美母女为止,仅存微博5条,无法做纵向跟踪分析。故选取评论数和转发数最多的6月26日14:52分,郭美美微博的一条微博为研究对象。

(三)样本总量

以6月26日14:52分,郭美美微博的一条微博为研究对象,共“转发27131次”,“评论181468”次。以所有转发者的转发次数和郭美美baby原微博的评论数为研究样本。

(四)抽取样本

本研究选取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的抽样方法。

转发次数27128次,对其进行系统抽样,以100为单位,将27128次分为271个单元。即N1=27128,n=100,N1/n=271.28,k1=270,i=47;

评论次数181468条,对其进行系统抽样,以100为单位,将181468条分为1814个单元。即N2=181468,n=100,N2/n=1814.68,k2=1800,i=62。

(五)界定分析单位

本研究以系统抽样得来的270次转发数,及1800次原微博评论为主要内容。

(六)类目构建

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评论的内容可以有多重归纳方式。本研究所构建的分析类目主要是依据不同传播内容及受众评论中态度情感而建立。

(七)编码

根据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编制方式,研究者对微博评论的态度制定了五个等级的量表。

(八)训练编码员,进行试验性研究,检查编码员间的信度

本研究共有三位资料分类者。为检验分类者的信度(编码者间信度),采用了霍思提(Holsti)公式:

信度=3M/(M1+M2+M3)

M为三个分类者一致的分类数。M1、M2、M3分别代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分类员的分类数。本研究的一致性百分比为92.4%。

注:三位编码员分别同时独立编码,编码不一致的微博评论数共计47条。

(九)按照定义内容进行内容分类

(十)数据分析(回归分析)

由于x,y不呈线性关系,根据散点图可观察其接近指数函数关系,因此将非线性关系转化为一元线性关系,再进行回归分析。

趋势线方程:y’=-0.9347x’+5.402R2=0.9286

即:随着x的增加,y成对数函数减少。由此可看出,微博讨论只集中在第一次转发,随着转发次数的增加,评论数迅速减少。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多集中在微博原文中,对于他人转发及评论很少进行二次转发和评价;评论多为单向,并没有形成交流互动。即微博网友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讨论”。

四、结论

(一)位于权利之外的公民精神独立性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的核心是公民精神的独立性,也就是意见表达的独立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哈贝马斯对以广播和电视为主导的电子传媒时代,公共领域产生的可能性相当悲观,甚至持一定的否定立场。他说:“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10]相对于传统媒体,作为草根媒介的微博,让大众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给予大众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此次“郭美美”事件的研究中,有8.80%的评论者对郭美美的炫富行为表示“认同”,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众话语权的自由度。因此,(一)符合研究假设。

(二)全民参与———多元话语的集散地

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所谓的公共领域“原则上是向所有公民开放”,“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11]从这个角度讲,微博创造了一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背景的公民共同参与的众声喧哗的空间,真正地成为了多元话语的集散地。微博的匿名性又提高了公众的自由表达度,信息传播者的地位及权威都会被隐藏在意见本身的价值和观点的新锐度之中,每个人的意见都有可能受到重视,得到关注。因此,(二)符合研究假设。

(三)非公共利益的私人领域

“郭美美事件”缘起于一位名叫“郭美美baby”的姑娘在微博炫富,以其新浪认证改为“红十字商会总经理”为爆点,在微博掀起了舆论狂潮。但从具体的数据分析来看,65.41%的微博用户仍然停留在“骂”的发泄情绪的阶段,39%的微博用户是纯转发,围观的状态,12.02%的微博用户表示留言评论文不对题。事件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虽然每天有1.2亿的信息发布量,但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信息都还是局限于“私人领域”。这在哈贝马斯看来,是“伪公共领域”,而非真正的“公共领域”。因此,(三)与假设相悖。

(四)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

“即时报偿新闻不断排挤延期报偿新闻,理性批判公众变成了文化消费的公众,取而代之的是文化消费的伪公共领域或伪私人领域”。[12]这是当年哈贝马斯对报刊商业化的批判。如今,微博依然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任何新媒体推向社会,经济利益始终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在网络赢利模式日益成熟的今天,微博特殊的传播功能为商家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市场提供了契机。“熟客经济的角度看,微博对于商业推广、明星效应的扩散更有价值”。[13]因此,(四)与假设相悖。

(五)非理性讨论

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体系中,交往理性是指隐含在人类言语结构中并由所有言说者共享的理性。[14]从研究数据中发现,尽管存在着转发、评论,但评论多为单向,并无微博原文发布者的回复,且多是停留在转发一次的层面。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民平等、自由、理智地参与讨论,而在郭美美事件和其他微博事件中,压倒性的谩骂是主要的,这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五)与研究假设相悖。

(六)结论

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和功能,但还需在诸多方面进一步完善。

微博具备公共领域的雏形,如(一)和(二)中所述,微博体现了公民精神的独立性,且是公民多元话语的集散地,满足了公共领域“位于权利之外”,“全民参与”的特点。但微博的商业属性以及其一系列非公共利益的话题,非理性的讨论,又使得它偏离了“公共领域”的坐标规范。微博上民粹主义倾向严重,网民如何进行恰如其分地评价,克服情绪化倾向,理性批判现实,是所有网民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讨论与不足

本研究仅以“郭美美事件”作为个案,研究所得结论并不能反映微博上网民话语讨论的全貌,但从该个案中可以对整体有明晰的认识。

由于“郭美美事件”发起于微博,也是以微博为终结,可以较好地体现微博公共领域的特质,所以本次研究对象仅选取了“郭美美事件”。近期又有诸如“王立军事件”、“韩寒文章代写事件”等微博舆论热潮,不同类型的话题其研究结果也会有所不同,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仅以郭美美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后续研究者可对不同类型的话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出更为精准的研究结论。

摘要:公共领域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WEB 2.0技术的发展,微博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选取“郭美美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共领域”分解为“转发次数”、“评论次数”、“评论态度”三个维度,以此来衡量微博是否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与功能。

关键词:微博,公共领域,“郭美美事件”

参考文献

[1][3]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81-86,125.[1][3]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81-86,125.

[2][4][10][1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33,28,15,70-71.[2][4][10][1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33,28,15,70-71.

[5]董天策.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的构建.2010年传媒领袖讲习班.[5]董天策.网络传播与公共领域的构建.2010年传媒领袖讲习班.

[6]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123-128.[6]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123-128.

[7]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21-422.[7]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21-422.

[8]王君超,郑恩“.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J].现代传播,2011(4):81.[8]王君超,郑恩“.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J].现代传播,2011(4):81.

[9]王晓兰.2010年中国微博客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1(1):24-26.[9]王晓兰.2010年中国微博客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1(1):24-26.

[1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M].汪晖,陈燕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25.[1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M].汪晖,陈燕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25.

[13]闫肖锋.微博社会学[J].青年记者,2010(7):77.[13]闫肖锋.微博社会学[J].青年记者,2010(7):77.

领域特征 篇7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其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包含1990年至今累计全文文献800万篇,题录1500余万条。笔者以其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中国高教研究》2000-2011年所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重点关注其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和学术共同点。论文被引频次是指自论文公开发表或公开发布以来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高频被引论文指的是在一个区段内被引次数高于阈值的原创性论文。一般来说,一篇学术文章被同行引用得越多,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也越高。同样,一种期刊载文被引用的频次是衡量其学术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在本研究中,高频被引论文根据高频被引频次阈值确定[2],高频阈值根据普赖斯计算公式确定,计算公式为:M=0.749Nmax,其中M为高频阈值,Nmax表示区间学术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值。根据普莱斯公式计算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刊载论文的高频阈值,通过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抽取其高频被引论文,采用CNKI的数据分析模型,利用Excel 2010及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高频学术论文的时间分布、核心作者群、重要研究机构以及项目支持分布等方面描述其学术特征。

二、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概况

多年来,《中国高教研究》始终站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前沿,以敏锐的学术嗅觉扑捉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变化及热点,产生了很多高质量、高引用率的学术论文,这些高频被引论文注重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引领,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中国期刊网引文数据库检索得知,2000-2011年十余年间(截止2011年4月),共发表学术论文5541篇,总被引频次为42904次,篇均被引率为7.74次。

进一步确定2000-2011年这一区间的高频被引论文频次阈值,发现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解放教授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的《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一文。该文仅仅历经4余年被引频次高达254次,确为一篇学术影响力巨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从被引历程来看,也是一篇具有强大学术生命力的文献。而且经过再次检索发现,该文也是《中国高教研究》至今为止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根据前述普莱斯公式计算得知,《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高频阈值确定为12。据此设置检索条件,发现高频被引论文共计1091篇。这些高水平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十年来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的最高研究水准,也反映了我国高教研究的核心领域与学术热点。表1列举了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学术论文的基本信息。

表1还显示,从主题来看,上述10篇(实际为11篇)高频被引学术论文触及高教研究与实践的各个领域及相关核心要素,分别涉及高等工程教育(3篇)、高职教育(3)、高等教育管理(2篇)、高校教师发展(2篇)及高校实践教学(1篇)。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推进与实施,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对学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另一方面,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在持续推进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也受到重点关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教研究》独辟蹊径,多年来始终高度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产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引。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教学及教师发展也正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当中无法回避却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因此,从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前10篇主题分布可以看出,在这个高等教育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里,研究者和期刊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研究热点,产生了学术影响力巨大的重要文献。

三、《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分析

1. 高频被引论文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段性。

根据论文刊发年代对高频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的动态相关性,提示其发展趋势。由于高频被引频次实际上是总被引频次,也就是指该论文发表被引用的累计总次数,这个指标与时间一般呈反向相关关系。图1展示了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刊载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从高水平论文的刊发时间来看,2004-2005是一个分水岭,2005年至今的分布基本符合被引频次的时间累计效应。进一步的关键词主题分析发现,2005-2004年之前的研究较为分散,主题广泛;2005年之后则呈相反态势,2004-2005年是个顶峰时期,从高频被引论文的刊发量来看,2004-2005年高频被引论文刊发量则呈明显的突现现象。

对于编者和作者而言,进一步追问这种突现现象的缘由,将有助于把握学术研究和具体选题方面的针对性和敏感性,从而引发较好的学术反响。这里有两个层面值得注意。

第一,在宏观上,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实践的问题诉求激发了高等教育研究界的学术激情。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引领和实践诉求一直是期刊、作者、编者的最高学术传播宗旨,这种引领和诉求很大程度上蕴涵于国家层面的教育规划与战略。从这个意义上看,2004-2005年期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国家诉求最为活跃的时期,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许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行动指南,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向,引发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巨大的学术热情,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2004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紧接着教育部2005年的1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在高职教育领域,国家先后颁布了两个重要的文件,分别是2004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而在研究生教育领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一方面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教育部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05年使在校研究生达到50万人左右,实际上到2005年已达到100万人,招生考试科目以及硕士生学制在这时期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规模与学制变化给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形势,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5年又发布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规模扩张与创新诉求对研究生教育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选拔制度、学分制、培养成本分担制度、研究生科研创新等主题受到学界的强烈关注。这些顶层设计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学术源泉,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需求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而产生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第二,在微观上,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2004-2005年高频被引学术论文的高频主题词分布,如表2所示。除了传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本科教学、教育国际化、学分制、德育”等主题词,在这一时期高频被引学术论文凸显,主要涉及三种研究热点的涌现与交汇。通过比较发现,研究热点通过三种途径得以显现:(1)传统研究主题的传承。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这些领域得到不断的巩固和提升,比如高等学校、大学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2)现有研究热点的提升。切合国家顶层教育发展战略,传统的研究主题得到进一步凸显,比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等。(3)全新研究主题的浮现。借助新时期高教发展的大背景,活跃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孕育了许多新的热词,比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创业教育、和谐社会等。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研究主题的冷热也是相对的,编辑与研究者一方面要把握本领域的恒常研究选题,同时需要敏锐捕捉研究中的热点,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研究领域的热点转换及主题演变有超前思维,注重高等教育研究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引领性。

2. 高频被引论文作者群比较分散。

对高频被引论文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描述该领域的作者力量分布。依据普赖斯计算公式有关挖掘核心作者的测度算法,确定以2篇高频被引论文数作为核心作者的最低阈值。统计得知,在1091篇高频被引文献中,2篇及以上的高频被引论文作者共60位,是高层次学术高教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但这些作者发表的高频被引论文仅占总数的18%。其中,陈解放、卢铁城等发表高频被引论文6篇,发表5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5位,发表4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9位,发表3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24位,发表2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20位(见表2)。上述群体实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值得注意,上述核心作者和研究力量非常分散,高频被引论文作者群众多但在量上相差无几,因此,期刊在凝聚核心作者群体以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集聚效应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 高频被引论文作者所属单位梯次明显但分布较广。

从高频被引论文作者所属机构的分布,可以看出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团队及力量分布。依据普瑞斯公式计算以7篇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最低阈值。图2显示了发表高频被引论文7篇及以上的核心研究机构,共31个。这些机构基本上代表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这些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次:浙江大学以72篇高居榜首;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等9个单位分别发表高频学术论文12-32篇不等,显示出强劲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准;其余21个单位发文量在7-10篇,也是我国高教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发现,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强势的综合性大学如浙江大学等仍旧保持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实力;而随着研究条件的改善、资金与设备的投入,尤其是国家不同类型地方院校发展的支持,这些单位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都显示出巨大前景和良好势头,多源化的高等教育研究核心机构呈动态的非均衡布局,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持续下去。

4. 高频被引论文基金支持严重不足但类型多样化。

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也是高水平学术论文产生的重要基础。研究中进一步对高频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091篇高频学术论文中,得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支持的仅有23篇,仅占总数的2.1%,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科规划等仅有13篇。高水平论文研究的项目支持严重不足,从长远来看,将会影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可持续性。不过,在项目支持的类型中发现,高教研究的学科交叉特征比较明显,科研项目类型分别来自自然基金、社科基金、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软科学研究计划、地方教委基金、美国福特研究计划、地方人才发展基金等,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多途径支持力度以及学科交叉特征。尽管高等教育研究可能与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自觉、学术敏感性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有关,但从学术期刊的发展以及个体学术发展来看,寻求高层次项目支持高水平成果仍然是一个趋势,表明这一领域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空间。

四、结论与建议

利用被引频次评价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正在受到关注,期刊被引频次是由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构成的,期刊上的论文被引频次越多,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及学术热点的捕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刊物《中国高教研究》为分析样本,对2000-2011年刊载文献中的1091篇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其学术特征的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期刊及编辑需要紧紧把握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在策划、选题、组稿、编辑等方面关注顶层设计中的理论难题与前沿问题,关注高教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栏目进一步优化,多发、连发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对高被引作者的论文多发、优先发表,对有些专家和高被引论文的作者甚至可以因人设栏。对于某些议题,编辑可以组织一些专家先讨论,再请他们撰写。这些都可以产生栏目轰动效应,对提高被引频次和扩大刊物影响大有裨益。第二,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研习者需要时时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理解国家顶层战略、感知实践需求是最重要的学科和研究导向,以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可持续的学术发展规划,团队合作的学术探索风格,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焦虑,从而确立自己的核心研究领域,方可产生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庞恩旭.我国核心期刊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4(02):15-17.

【领域特征】推荐阅读:

商务领域05-09

私人领域05-15

通信领域05-18

重点领域06-05

新闻领域06-05

延伸领域06-07

关键领域06-14

领域培训06-25

建材领域07-02

服装领域07-04

上一篇:南通体育健身下一篇: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