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治疗(共12篇)
病因和治疗 篇1
肾病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弥漫性变性为主而无炎症性变化的肾脏疾病,是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引起,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一般是指由传染病、毒素、药物导致的肾小管损伤。病理变化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浑浊、肿胀、变性甚至坏死,通常肾小球损害轻微。肾病的临床特征是排出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但不见有血尿及血压升高现象。一般两侧肾脏的病变程度相同,各种动物均有发生。
1 病因分析
肾病主要发生于某些急、慢性传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感冒、口蹄疫、结核)的经过中。动物机体遭受某些有毒物质的侵害,如化学有毒物质磷、砷、氯仿、吖啶黄等药品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如采食腐败、发霉饲料;体内的有毒物质中毒,如消化道疾病、肝脏疾病、蠕虫病、大面积烧伤和化脓性炎症时所产生的内毒素中毒;另外一些与血浓缩有关的生理现象、内毒素血症及局部缺血性变化均可引起肾小管变性、炎症,有时还可引起间质性炎症。
2 发病机制
关于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较普遍的认为是肾病的病理变化实质是组织胶体物理化学性状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及脂肪的类脂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的代谢障碍。由体外侵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病毒、细菌或毒素)或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时,由于肾小管对尿液的浓缩作用,致使上述有毒物质的含量增高,对肾小管上皮的刺激增强,久之发生变性,严重时发生坏死。发生肾病时因肾小球的损害不严重,尿量的变化不明显。但当肾小管上皮受损,上皮高度肿胀致使管腔变得狭窄,其中某部位可被脱落的坏死细胞阻塞,可见尿量减少或无尿现象。肾病后期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尿的重吸收障碍导致尿量增多。肾小管上皮变性导致重吸收障碍,尿中出现大量的蛋白质(尿蛋白)。当尿呈酸性反应时,进入尿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凝结而形成管型,随尿排出时则发生管型尿。蛋白质随尿大量排出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而出现低蛋白血症。当血浆白蛋白含量过低时,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液蓄积于组织间隙而发生水肿。
3 临诊症状
肾病通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其一般症状与肾炎相似。但不同的是不出现血尿(尿沉渣中无红细胞及红细胞管型)。轻症的病例仅见有引起肾病原发病的固有症状,尿中见少量蛋白质和肾上皮细胞。当尿液呈酸性反应时,可见少量管型,但尿量不见明显变化。重症的病例见有不同程度的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减退、周期性腹泻),逐渐消瘦、衰弱或贫血,并出现水肿,严重时发生胸、腹腔积水;尿量减少,密度增加,蛋白增量,尿沉渣中见有大量的肾上皮及透明、颗粒管型,但缺乏红细胞。轻症的血液无明显变化,重症的可见血浆中总蛋白含量降低(3%~4%),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4 病程及预后
因肾小管上皮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故轻症病例消除病因后能迅速恢复健康。如病因未消除,易转为慢性,使病程延长,故预后慎重。重症病例一旦出现全身水肿或血浆中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或由于尿闭而引起的尿毒症时,预后不良。
5 诊断与鉴别
肾病主要根据尿液的常规检查(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肾上皮细胞、透明及颗粒管型,但缺乏红细胞和红细胞管型)、血液变化(蛋白质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增高),并结合病史(有传染或中毒的病史)及临床症状(仅见有水肿,但无血尿,血压也不升高)进行诊断。
肾病要与肾炎相区别:肾炎可由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于变态反应所引起,炎症主要侵害的是肾小球,并伴有渗出、增生性病理变化。患病动物肾区敏感、疼痛、尿量减少,出现血尿。在尿沉渣中含有大量红细胞、红细胞管型及大量的上皮细胞,水肿比较轻微。
6 治疗措施
6.1 治疗原则
消除病因,改善饲养,抗菌利尿,防止水肿。
6.2 治疗措施
必须尽量恢复肾脏功能,并对引起肾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停止使用病前应用的肾脏毒性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潜在肾脏毒性的药物。在饲养管理上应适当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补充机体丧失的蛋白质。防止水肿,应适当地限制饮水和饲喂食盐。药物治疗方面可参照肾炎的治疗方法,可选用抗生素和黄胺类药物。由中毒因素引起的肾病应针对中毒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为消除水肿可选用利尿剂。对于低钙病畜,应审慎静脉注射钙或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在基础溶液中可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每20 L生理盐水或氯化钾溶液中加入1 L的50%葡萄糖溶液。为补充机体的蛋白不足时,可应用丙酸睾丸酮,牛0.1~0.3 g/头肌肉注射,间隔2~3 d再注射1次,或苯丙酸诺龙,牛0.2~0.4 g/头肌肉注射。为了调整胃肠道机能,可投服缓泻剂,清理胃肠,并给予健胃剂,以增强机体的消化机能。
病因和治疗 篇2
2.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
如:慢性鼻窦炎,鼻咽部的炎症等。因为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到咽后壁刺激黏膜,也可以使患者长期张口呼吸,引起黏膜过度的干燥,导致慢性咽喉炎。另外,慢性扁桃体炎等也可以引起慢性咽喉炎。
3.长期的烟酒过度、粉尘
有害气体的刺激也会引起慢性咽喉炎。
4.职业因素
如教师,歌唱家等及个人的体质的因素也可以成为本病的诱因。
5.全身情况因素
病因和治疗 篇3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基层医院;病因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01-01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是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与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得患者心肌收缩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依据患者的临床现象通常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全心衰竭[1]?从文献报道中了解到,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每年都在以不同速度增加,死亡人数与致残人数也在增加?实践研究数据说明,全球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人数超过1500万?我国该种病症的发病概率大约在10%?导致该种病症的原因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等?针对不同的病症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从当前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情况可以看出,防治该种病症的措施特别重要?本文选取我市两家基层医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16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基层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对药物应用的状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两家基层医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1620例?其中男962例,女65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首先,具有心脏病基础性疾病?其次,具有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按照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出院诊断心功能II-IV级?最后,经检查患者至少有一项达到相应的标准,包括病因学?心脏形态学及心脏功能性指标(X线胸片和?或心脏超声心动图和?或心肌灌注扫描等)?
1.2方法
选取我市两家基层医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1620例?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家医院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药物治疗的状况?
1.3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t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了解到,两家医院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原因方面并无差异,两家医院均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为风湿性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血管病?冠心病以及其他原因?病因基本相同?而在药物使用种类方面,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多巴胺类?Ang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使用比例不同,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并且其中的一家基层医院在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另外一家医院,详情见表1?
3 讨论
通过对比两家医院检查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得出,冠心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高血压?风湿性瓣膜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2]?这与国外的研究报告类似?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状况,两家医院的用药情况并不是完全一致?从相关的医学资料与临床诊断可以看出,神经内分泌治疗模式,其主要有用于血管紧张转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患者病情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也有文献说明,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为明显,有效降低临床该种病症的病概率20%左右?但是我国在药物应用的过程中针对该类药物的使用状况并不是很清晰?本次的研究活动也只是证明该类药物降低患者病死概率的30%左右?在本次研究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临床医师用药认识的提高,可以促进患者早日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
现如今,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卫生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且慢性心力衰鸡的发病概率每年都在以不同速度上升,病死概率依然较高?从相关的研究中了解到,临床慢性心力衰竭发病人数与病死概率持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以一定的速度增加,同时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的现象来说,研究?分析?探索治疗慢性心力衰的治疗方案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3]?现如今,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基层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疾病诊断与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老龄人口的到来需要从各方面保障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这一应先老年人健康的因素,需要谨慎对待?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符,基层临床医师提高药物使用的正确性,采取有效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措施,早期使用明确降低心衰病死概率,促使患者早日收益?
参考文献
[1] 陈世德,陶新智,伍伟锋,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11,6(10):23.
[2] 李翠俐.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个体规范化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8(120:85.
病因和治疗 篇4
第1章识别可能引发并发症的术前情况
第2章种植体植入的术中并发症
第3章术后并发症
第4章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并发症
第5章药理学: 针对疼痛、感染和药物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附录: A: 种植治疗方案
B: 知情同意书
C: 术后医嘱
定价: 300. 0
需购者,1、请直接汇款至: 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 710032
2、登陆《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网站主页,扫描杂志微信二维码,加微信好友后,可通过微信钱包支付。
猪湿疹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篇5
发病症状
急性患猪大多发病突然,病初猪的颌下、腹部和会阴两侧皮肤发红,同时出现蚕豆大的结节,并瘙痒不安,以后随着病情加重患猪皮肤出现水泡、丘疹,水泡、丘疹破裂后常伴有黄色渗出液,最后结痂或转化成鳞屑等。急性患猪若治疗不及时常会转成慢性,因皮肤粗厚、瘙痒,猪常揩墙、擦树止痒,导致全身被毛脱落,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久之猪体消瘦,虚弱而死。
猪湿疹的预防措施
高温季节不要在猪舍内积肥,而应该经常清扫猪圈,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同时防止圈内漏雨,经常把垫草置于太阳下暴晒,墙壁湿度大的还可撒一些石灰除潮。
猪湿疹的治疗方法
腰痛,找对病因再治疗 篇6
腰痛的原因很多,下面分别简单阐述。
腰椎间盘突出
表现:腰痛常伴有腿痛,或在其之前之后出现。
由于椎间盘突出95%都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之间,故还可能伴随有坐骨神经痛。一般人会描述为“腿上像有一条筋扯着疼”。疼痛为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足部或者足背。疼痛可在喷嚏或者咳嗽时由于负压增加而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患者多有弯腰劳动或者是长期坐位工作史,如白领、司机、搬运工、建筑工人等,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人群;吸烟、肥胖、不经常锻炼也会增加患该病的风险。首次发病多在持重或者突然扭腰动作中发生。
【锻炼】
1.放松:休息时找个舒适的体位,可以头部和膝部各垫个小枕头,躺在地板上或者中等硬度的床上;或者在膝关节间垫个枕头侧卧。切忌同一个姿势保持太久。
2.尝试热敷或冰敷:每2~3小时使用中低温的电热毯15~20分钟,也可以采取温水浴;或者使用暖宝宝一类的一次性热包装,一天用1次。冰敷的话也是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也可以尝试热敷和冰敷交替进行。通过热敷和冰敷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痉挛。
3.腰椎桥:膝关节弯曲45度,双手放在臀部,用手肘力量撑起臀部,每次坚持3秒,每做12次,休息30秒。
腰肌劳损
表现:仅有腰痛。
腰肌劳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还被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际上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劳损多为慢性发病,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很相似,其区别在于:1.腰肌劳损多为仅有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以有腰腿痛。2.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多在脊柱两旁(为肌肉附着点的位置);腰椎间盘突出的压痛点多在脊柱正中,或者无明显的压痛点。3.腰肌劳损患者腰部活动度一般不受很大的影响,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腰背痛诱发加剧,活动后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出现向前、后、左、右等至少一个方向的弯腰困难。
【治疗】
1.适当休息,避免弯腰持物等。必要时在工作中使用腰围(休息时应解除,以免引起废用性肌萎缩,进一步加重腰段脊柱的不稳定性)。同时应训练腰部肌力量,以增加未受损害肌的补偿调节能力。
2.伸懒腰,就是抬高双臂、身体后仰、伸展腰部,与伏案工作的姿势正好相反。有条件者可使用健身球。
3.避免使用过于柔软的卧具,过于柔软的卧具让背部肌肉长久保持收缩状态,难以得到良好休息。慢性腰痛者推荐睡硬床,因为睡硬床时人体的胸背部及骶骨部着床,腰部悬空,保持了腰部的生理性前屈,而这个姿势使腰肌处于最佳的休息位置,有利于腰痛的缓解。
4.压痛部位进行理疗,以及手法和力度适当的推拿、按摩(若腰背痛的原因尚未确定,则需谨慎选择此法)。也可以在压痛点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治疗。
5.疼痛明显影响工作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外用肌松弛剂及地西泮之类的镇静剂。
急性腰扭伤
表现:持续性腰部剧烈疼痛。
日常生活中,常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腰部扭伤,称为急性腰扭伤。它多数是因为腰部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导致肌肉和筋膜的损伤。如猛然挪动过重的物体或者搬运重物时姿势的错误等,均可能造成腰部的急性扭伤。
【急救处理】
急性腰扭伤发生后,乱揉腰部或口服一般的止痛药片都不会使疼痛缓解。急救的方法应该是:立即让伤员平卧在硬板床上休息,以减轻伤痛和肌肉痉挛(此外,在硬板床上平卧还有利于腰部肌肉的恢复)。如急救现场无硬板床,则可直接平卧在地上,再设法找到门板、宽木板等,将伤员水平搬上,腰部两侧塞垫衣物固定使腰部制动,然后转送医院接受治疗。
【治疗】
1.休息:静卧硬板床至少在1周以上,腰两侧用枕头(或沙袋)挤挡,使其少动安静。双手自抱双膝,可以减轻疼痛。若伴有急性腰部韧带或关节扭伤,需卧床休息3~4周。严重者可行骨盆牵引,并配合辅助治疗。可佩戴腰围。早期的锻炼不宜过多,可先从静止状态下肌肉的收缩开始。
2.热敷:局部热敷,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水肿、血肿的吸收。
3.按摩:使腰肌松弛,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4.封闭: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加上适量麻醉药在痛点注射。
5.预防:疼痛减轻时,应尽快进行腰肌锻炼,防止肌肉、韧带粘连,由急性转为慢性。平日要加强腰部锻炼,增强肌力,防止复发。
骨质疏松
表现:不仅腰背痛,还会抽筋。
骨质疏松几乎和腰肌劳损一样常见。人们都知道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但其实它也很容易引起腰背疼痛。
如果是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持续出现腰背部疼痛、后背酸痛、有沉重感等症状,并且同时出现轻微的驼背、畸形表现,时常抽筋,那么就应该警惕是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痛。此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腰椎退化性疾病
表现:腰痛,但腿不麻。
如果年龄大于50岁,出现持续性的下腰部疼痛,但是没有腿部疼痛和麻木,那就很有可能是腰椎退化性疾病,可以到医院拍摄腰椎X线片来确诊。
肾结石
表现:肾结石会引起明显腰痛,往往在活动中突发腰痛,且疼痛严重、大汗淋漓,但肾结石引起的腰痛往往伴有小便颜色发红等其他症状。
对于肾结石,首先应对症治疗。如绞痛发作时用止痛药物,若发现合并感染或梗阻,应根据具体情况先行控制感染,必要时行输尿管插管或肾盂造瘘,保证尿液引流通畅,以利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损害。同时积极寻找病因,按照不同成分和病因制定治疗和预防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量防止结石复发。
重视消化性溃疡病因和治疗的变化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 引发该病的主因是原本用于食物消化的胃酸与胃蛋白酶对胃壁与十二指肠壁进行了消化, 导致黏膜组织受损, 引发溃疡。
将我院在2003年5月到2009年4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划分为复治和初治两个小组, 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对胃镜取样做快速分解尿素实验, 检测幽门螺旋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60例消化性溃疡确诊患者, 在经治疗人员详细询问病史后, 将其分为初治组与复治组。初治组指之前未曾接受溃疡治疗的病患, 其所患溃疡属原始类型。复治组指曾经接受过治疗的溃疡患者, 其所患溃疡为非原始的。初治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为27岁;复治组同样是30例, 其中男23例, 女7例, 平均年龄为36岁。
1.2 治疗方法
针对初治组用药为:雷尼替丁150 mg, 2次/d;普鲁本辛15 mg, 3次/d;硫糖铝1.0, 3次/d。针对复治组用药:呋喃唑酮0.2, 3次/d;维生素K48 mg, 3次/d, 维生素B620 mg, 3次/d。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对胃镜取样做快速分解尿素实验, 检测Hp。
2结果
初治组的30例患者, 在治疗前Hp呈阳性者4例, 占该组总数13.3%, 治疗后5例占16.7%。在复治组的30例病患中, 复治前, Hp阳性者有27例, 复治后仅7例, 治疗前后Hp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是90%与23.3%。两个小组在治疗之前进行Hp阳性率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为t=31.43, P<0.05。初治组的有效率为91.24%, 复治组为89.12%。组间有效率比较值t=0.87。P>0.05。
3讨论
3.1 消化性溃疡病因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机制目前未能完全阐明, 但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 现行对该病病因的划分是:一, 胃酸与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导致溃疡的发生[2]。在无酸情况下, 消化性溃疡极少出现, 胃酸的这类损害一般是在黏膜正常的防御与修复功能受损时出现。二, 幽门螺旋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临床检测证明,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超过正常人群, 而且, 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 消化性溃疡复发率显著下降。三, 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能削弱黏膜自我防御与修复的功能, 引发消化性溃疡。四, 其他易于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因素一般是抽烟、心理因素、胃十二指肠的运动异常以及遗传因素。
3.2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变化
本文将患者划分为初治组与复治组, 符合疾病演变的规律。对初治组, 原则为抑酸解痉止痛以保护胃黏膜。对复治性溃疡, 治疗时主要针对Hp进行。Hp对酸有较强抵抗力, 但当pH<2.5时, 其存活不足1 h。正常人胃酸pH在0.9~1.5范围内, 不易出现Hp繁殖现象。当胃液中Hp的浓度不超过1.6×105CFU/ml时, 会促进胃部上皮细胞的繁殖;当Hp浓度超过4×106CFU/ml[3], 反而会抑制上皮细胞的生长繁殖。消化性溃疡可分为原始溃疡和非原始溃疡, 两者的治疗不一样, 针对原始溃疡治疗应以抑酸为主, 而非原始溃疡的治疗则要以杀菌为主。
参考文献
[1]赵忠岩, 王江滨, 李岩.消化性溃疡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协同致病性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 (21) :13-16.
[2]曹传平.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病因及其发病机制.中国乡村医药, 2009 (05) :23-27.
病因和治疗 篇8
贝尔麻痹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面神经水肿,及由此而造成的面瘫,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Morgan等人详细地报道了面瘫对患者生理功能、个性外貌特征和社交生活的影响[2]。另外,面瘫还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有报道称面瘫患者中有65%患有抑郁症,是正常人群的3-5倍[3]。
贝尔麻痹的发病率为15-40/100,000人/年[4],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为了解除这些患者的痛苦,有必要对该病的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以期找到该病的病因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病因学说
贝尔麻痹至今为止尚未确定其病因,关于引起此病的病因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血管痉挛学说
本学说认为任何原因导致的血管机能紊乱使位于茎乳孔部位的小动脉痉挛,引起面神经原发性缺血,并使静脉充血,再压迫面神经导致继发性缺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面瘫[5]。导致血管痉挛的原因有很多,如:寒冷、外伤、缺氧、内分泌失调等。其中与贝尔麻痹发病最密切的是寒冷因素。吕伯实等人[6]报道面神经受寒冷刺激引起本身非化脓性炎症或供应面神经的茎乳动脉痉挛即可引起面瘫;Campbell Careen等人[7]亦有类似的报道。
1.2 压迫学说
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压均可引起面神经水肿而致面瘫。尤其是面神经管本身即为骨性结构,国内外学者[6、8]从应用解剖学角度证实骨性面神经管的存在是面神经水肿导致面瘫的形态学基础。另外,小脑桥脑角的动脉环可以移位,从而引起面神经受压、拉长而致麻痹[1]。
1.3 遗传学说
贝尔麻痹的家族遗传性在文献中报告较少,Will brand等人于1974年曾报告在一个家族40年间有29例贝尔麻痹患者,家族性贝尔麻痹发病率为6%;Samuel于1984年比较全面系统地报告了一个家族性贝尔麻痹的病例;Schwartz等对30例贝尔麻痹患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认为某些患者具有易患贝尔麻痹的基因基础;Morgan等人[9]的研究也证明贝尔麻痹与遗传因素有关。
1.4 病毒感染和免疫学说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研究贝尔麻痹的病因时发现该病与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以下病毒被认为与贝尔麻痹关系密切[10]:I型单纯疱疹病毒(H S V-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 Z V),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腺病毒,水痘病毒,小儿麻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目前多数人认为[11]HSV-1是导致贝尔麻痹的主要病毒,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12]。所以到目前为止贝尔麻痹究竟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在本学说中还没有定论。病毒学说认为病毒感染后引起的面神经脱髓鞘性改变是导致贝尔麻痹的病理学基础[10]。
一些学者[13]通过免疫学方法(如血清实验,抗体、补体实验等)证明贝尔麻痹并非由近期病毒感染造成的,而是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恢复其活性而致。因此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病理反应上来看,上述学者认为贝尔麻痹与自身免疫反应关系密切,而倾向于将此学说定为病毒感染-免疫学说。
2. 治疗方法
由于贝尔麻痹的病因至今仍未确定,所以临床上也缺少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临床治疗大多是针对各种可能的病因学说采取的相应疗法,以及几种疗法的联合应用。
2.1 药物治疗
根据病毒感染学说,目前大多数学者在临床治疗贝尔麻痹时多主张采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激素常用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和甲泼尼龙等。国内外研究证实[14]无论采用常规给药还是大剂量冲击疗法,均可取得确切疗效。激素的作用在于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而有效治疗贝尔麻痹。另外,激素对于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有肯定的效果。但使用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应用激素的禁忌症。阿昔洛韦是治疗贝尔麻痹的常用抗病毒药物[15],其作用原理在于抑制病毒DNA复制,对HSV尤其有效。
在治疗过程中有人[14]加用B族维生素,促进受损的面神经髓鞘的恢复;有人[16]采用注射肉毒素的方法改善面瘫症状;有人[17]采用干扰素治疗贝尔麻痹等等;但疗效仍在探索中。
2.2 物理疗法和肌功能训练
王晓红等人[18]应用超短波电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及中频电疗的方法辅助治疗83例贝尔麻痹患者,证实物理疗法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有助于贝尔麻痹的治疗。陈颖[19]通过80例贝尔麻痹患者的分组治疗证实肌功能训练对于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国外学者[20]也有类似报道;该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2.3 手术治疗
贝尔麻痹患者只要发现及时,正确治疗,80%的病例均可恢复,但仍有少数患者可产生瘫痪肌挛缩、面肌痉挛、联带运动等后遗症,极少数可发展为永久性面瘫[1]。针对这部分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微血管减压术[21];神经吻合、移植、重建术[2];颞肌瓣、股薄肌瓣移植术[22]等方法,均可有效解决贝尔麻痹后遗症问题。
2.4 特殊疗法
对贝尔麻痹治疗方法的研究较多,除上述常用疗法外,还有学者提出一些其他疗法。
丁玉芹[23]报道30例采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星状神经节的方法治疗贝尔麻痹有效率达93·3%;朱宏騫等人[24]报道的有效率达96%。他们认为星状神经节受刺激后可使同侧头面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强,从而取得治疗贝尔麻痹的作用。
另外,还有学者[25]提出高压氧可辅助治疗贝尔麻痹。因为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受损神经的氧利用率,促进机体激素分泌,从而有助于消除水肿,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贝尔麻痹的病因至今仍未确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何确定其病因并找到最佳治疗方案是目前的研究方向。
摘要:贝尔麻痹(简称BP)是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的单纯性面神经麻痹。由此引起的面神经病变直接导致患侧面瘫。除了引起面瘫的主要症状(如失去眼闭合功能以外),还可引起面部表情障碍和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贝尔麻痹的发病率为15-40/100,000/年。虽然比较常见,而且贝尔先生早在1821年就详细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但至今为止本病的病因仍未查明。文献上最常提到的病因学说主要包括:血管痉挛学说、压迫学说、遗传学说、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学说。贝尔麻痹的常见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如:可的松、阿昔洛韦等)治疗、物理疗法、面肌功能训练、手术及某些特殊疗法。本文回顾性的研究了学者们报道的贝尔麻痹的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希望将来更深入的研究能明确本病的病因并提高疗效。
浅谈偏头痛的病因和治疗措施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2组:观察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年龄在35岁~75岁之间, 平均年龄 (45.3±3.0) 岁。对照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年龄在36岁~76岁之间, 平均年龄 (46.4±3.2) 岁。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0.5年~5年, 平均 (2.2±1.4) 年。所有患者均排除颈椎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卒中等导致的头痛, 且排除妊娠期及治疗药物过敏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 具体为1次/d, 每次40 mg。观察组采用氟桂利嗪缓释片治疗, 睡前服用, 年龄超过65岁, 1粒/d, 年龄小于65岁, 2粒/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1.3 疗效标准
严格按照偏头痛疾病诊断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主要采取计分法, 统计患者偏头痛发作情况、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进行专业计分, 分为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 (剧烈疼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 全部消失;显效:头痛程度降低2级,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头痛程度降低1级, 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无效:头痛强度增加, 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为86.67%,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对照组为16.67%,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偏头痛发病原因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头痛, 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是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 其将神经、血管、递质三者相结合, 主要涉及三种机制:颅内外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神经释放血管活性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以及中枢痛觉传导的抑制降低, 从而引起偏头痛, 多由内分泌失调、压力过大、休息不足等引起[3]。偏头痛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还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故其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 缓解伴发症状, 预防头痛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
3.2 偏头痛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治疗疾病主要以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西医控制偏头痛的药物主要有曲普坦类、麦角碱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阿片类等, 其中钙拮抗剂在临床上偏头痛治疗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偏头痛发作时, 机体血浆内皮素 (ET) 升高, ET通过与受体结合使人体细胞内的Ca2+含量升高, 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神经内分泌作用和收缩血管作用, 该两种作用的出现造成偏头痛发作[4]。尼莫地平是一种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 能拮抗蛛网膜下腔出血、高钾离子、前列腺素、血栓素、5-羟色胺、过氧化氢、花生四烯酸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痉挛, 对脑血管痉挛引发的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该药物可有效解除脑血管平滑肌出现的痉挛, 选择性扩张脑血管, 以增加血流量, 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还可阻滞Ca2+通道, 对脑血管痉挛进行选择性阻滞, 有效改善大脑缺氧缺血状态, 通过利用抗血小板的聚集作用来达到减少偏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的作用。氟桂利嗪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剂, 可通过对T型钙通道阻滞的作用阻止过量钙离子渗入血管平滑肌细胞, 从而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 增强机体脑细胞对缺氧环境的耐受性, 抑制释放致痛物质。此外, 其还可通过脑脊液屏障, 结合脑血管平滑肌上具有的高特异性位点, 降低静脉血管收缩, 减少Ca2+内流, 对脑血管进行选择性作用, 抑制收缩, 从而解除脑血管痉挛, 对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导致的血管收缩有效抑制, 明显改善患者脑循环, 从而达到止痛目的[5]。本研究通过设置对照组, 发现两种药物在偏头痛治疗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氟桂利嗪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 说明氟桂利嗪在脑血管痉挛缓解中应用效果要强于尼莫地平, 且氟桂利嗪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 其在临床偏头痛疾病控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6]。
本文通过对6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 发现观察组 (采用氟桂利嗪治疗) 的治疗总有效率 (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采用尼莫地平) 总有效率 (86.67%) , 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 (16.67%)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氟桂利嗪和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但相对而言, 氟桂利嗪治疗效果更好,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 有利于偏头痛症状控制,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云萍, 郭鸿, 平高华, 等.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4 (6) :773-774.
[2]徐钏铭, 高春枝, 陈小兵, 等.42例偏头痛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9) :252-253.
[3]林燕, 张文武, 陈涛, 等.偏头痛患者脑血管病一级预防证据评价[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5 (1) :33-38.
[4]王欣, 赵静怡, 何威, 等.偏头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175例临床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2, 21 (9) :719-721.
[5]张红云, 张红星, 梁炜, 等.基于偏头痛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确立心理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8) :68-69.
多发性硬化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 篇10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虽然时间不长, 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积累, 从现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可以认为, 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是有效的[5], 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 减少复发, 帮助患者安全撤除激素, 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增强患者恢复工作、学业以及重新走向社会的信心。但目前中医药对多发性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尚不统一, 下面就个人的经验谈点滴看法。
1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因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极其复杂, 目前尚不能确定, 感染、注射疫苗、气候、工作压力过大、遗传、生育、外伤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是内因 (遗传因素) 、外因 (病毒感染) 和环境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6], 是机会致病。从中医学来讲, 既有六淫和七情致病, 也有不内外因致病, 比如外伤 (拔牙、手术、外力损伤) 。但前提是素体“正气不足”, 即《内经》所云的“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如果“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正邪相争, 导致疾病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发性硬化有正虚的一面, 也有邪实的一面, 如果把正虚比作免疫功能低下, 把邪实比作免疫功能亢进, 其发病实际上就是一个免疫失衡的过程, 既有不足的一面又有亢进的一面, 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亢进或不足, 而是相对的概念, 因此用免疫失衡更为确切。
2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机是五脏失衡, 核心在肾虚
《素问·痿论》论述痿证的病因有“有所亡失, 所求不得, 则发肺鸣, 鸣则肺热叶焦, 发为痿躄”;“悲哀太甚, 则胞络绝……数溲血, 传为脉痿”;“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居处相湿, 肌肉濡渍, 发为肉痿”;“有所远行劳倦, 逢大热而渴, 渴则阳气内伐, 内伐则热舍于肾, 骨枯髓减, 足不任身, 发为骨痿”, 并将痿证分为五脏痿和五体痿, 症状有所不同。《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等描述。概括而言, 病因有情志不遂、房事过度、居处湿地、劳倦过度、外感湿热等。
从临床看, 中医对多发性硬化的病因认识也有不同, 有强调脾虚, 有强调肾亏, 也有主张湿热, 还有认为气血不足, 可谓莫衷一是[7,8,9,10], 但总体而言, 认为本病病因肾虚者居多[11]。现代医学技术有助于统一认识, 提高中医诊断和治疗水平。
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显示, 多发性硬化患者其病灶在脑或脊髓, 或两者兼有。中医学认为, 肾主骨生髓, 髓会于脊柱成脊髓, 会于脑窍为脑髓, 在五脏之中, 多发性硬化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问·痿论》有云:“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因此,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机是五脏失衡, 核心在肾, 肾虚髓亏是本。
3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治疗要持之以恒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的调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恢复的, 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 才有可能恢复其免疫平衡。多发性硬化迄今尚不能完全治愈, 即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进程[12],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调节免疫功能的有效药物。激素只在急性期控制炎症, 缓解病情, 对缓解期髓鞘的修复无裨益, 且激素副作用多, 易引起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降低免疫功能导致继发感染等, 因此不能长期使用。干扰素虽然疗效肯定, 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复发率, 但部分患者因为注射干扰素产生中和抗体, 临床疗效降低, 而且价格昂贵, 难于在中国广大患者中推广使用。那他珠单抗在美国再次上市, 一方面鉴于其较好的降低复发率和减轻神经功能残障, 另一方面由于其引起脑白质严重病变, 致使其临床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目前其副作用还在严密监测中。在目前的治疗方法中, 中医辨证治疗得到众多患者肯定, 因为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是有效的。
3.1 中医治疗是有效的
中医药在治疗如风湿、类风湿疾病、强制性脊柱炎、肾炎等免疫性疾病方面有传统的优势, 同样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13], 比如, 笔者用二黄方治疗可以减轻多发性硬化患者轴突的损伤, 减少其复发[14]。
当然, 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重在辨证, 要把握疾病的轻重缓急、辨别脏腑失衡的关键, 方能立法、遣药、处方;由于本病的复杂性, 患者的病灶位置、数量和病损程度有异, 病程长短不一, 发病年龄不同, 治疗时机有别, 或者患者伴有其他的疾病, 如合并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湿疹、银屑病、慢性肝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 因此, 其在症状表现上差异很大, 不同症状治疗的难度也不同, 所以, 在疗效上因人而异。如只有轻微感觉障碍, 疗效就好, 如有肢体运动障碍取效就慢;年轻患者疗效好, 年龄大者相对就差;首次发作者获效大, 反复多次发作者获效则小。
3.2 中医适用于缓解期
对于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 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多数选择激素冲击, 不宜激素治疗者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如血浆置换疗法。激素能在急性期控制炎症, 从而缓解症状。而口服中药的作用没有如此快, 现有的一些中药静脉制剂不完全适用于多发性硬化急性期髓鞘脱失的病理环节, 所以, 急性发作期不能错失激素冲击的时机, 否则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治疗。缓解期主要是受损髓鞘的修复, 中医治疗有助于促进髓鞘修复[5,14], 因此, 中医治疗更适用于缓解期。
3.3 中医治疗需要时间
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要有长远的打算, 毕竟本病是世界上公认的疑难病, 要树立“病来如山倒, 祛病如抽丝”的观念。明确治疗的目标是调节免疫, 改善症状, 减少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14]。在治疗的过程中有的症状减轻、有的症状加重, 甚至还有复发, 这都是正常的。不能说服了中药就不反复。中医治疗也不能一方到底, 因为, 脏腑气血的功能始终在动态变化之中, 所以, 需要不断调整处方、变换用药;免疫病理的改变也非朝夕之功, 需要滴水穿石的积累。
3.4 中医治疗是符合卫生经济学原理
中医治疗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但费用并不高。纵观病程来看, 一次复发住院的费用要高于中医药一年的治疗费用。所以, 对于一般的患者而言, 坚持中医治疗不会有太多的经济负担。当然, 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患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部分上班的患者受到时间的限制, 定时调方有难度, 特别是外地患者, 远程来诊费用不菲, 这些问题通过现有的网络信息视频等多能很好的解决, 极大地方便患者, 减轻患者的负担。诚然, 假如通过中医治疗, 能减少一次发作, 其潜在的经济效益远不止一次的住院治疗费用, 患者疾病复发带来的多余的医疗费支出等, 是很难计算清楚的。
中医治疗可以减少疲乏、改善症状, 增强患者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的信心, 延长其工作的时间, 因此, 长远来说是很有经济价值的。
3.5 中医治疗的灵活性增加患者依从性
中医治疗以服用汤剂为主, 如果外地出差, 汤剂携带不便, 也可以临时用颗粒剂或中成药代替, 病情稳定后, 停药一段时间也可以。由于汤剂口感差, 患者开始服药时不习惯, 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调味, 如大便干结者, 可加点蜂蜜, 既改善了口味, 又有助于大便的通畅;服药后恶心者, 加点生姜同煎, 可以和胃止呕;素体脾虚有寒, 大便偏稀者, 加几枚大枣, 使药物有点香甜之气, 还能健脾。所以, 中医治疗是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关键在于保证中医治疗的延续性。
4 中医治疗的优势是寓防于治
心绞痛的病因与治疗 篇11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心绞痛是严重的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此类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 心绞痛的病因
1.1 产生疼痛的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植物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这种痛觉反映在与植物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即胸骨后及兩臂的前两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而多不在心脏解剖位置处。
1.2 对心脏予以机械性刺激并不引起疼痛,但心肌缺血与缺氧则引起疼痛。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的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
1.3 心肌氧耗的多少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所决定,故常用“心率×收缩压”(即二重乘积)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心肌能量的产生要求大量的氧供。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的65%—75%,而身体其他组织则仅摄取10%—25%。因此心肌平时对血液中氧的吸收已接近于最大量,氧供再需增加时已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地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缺氧时,冠状动脉也扩张,也使血流量增加4—5倍。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且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地比较固定。严重贫血的病人,在心肌供血量虽未减少的情况下,可由于红细胞减少血液携氧量不足而引起心绞痛。
2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2.1 部位主要在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清,常发射至左肩。
2.2 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象针刺或刀扎痛感觉。
2.3 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2.4 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在3—5分钟内渐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可数天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
3 心绞痛患者的护理
3.1 平稳时期心绞痛的护理方法 大部分的心绞痛发作均有诱因,看护时应根据病人个人的详细状况,总结出每次发作的特点,调整体力活动量,防预过分的情绪激动、焦虑、发怒、精神紧张,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注意天气变化,忽然受到严寒刺激或饱餐也可引发心绞痛。
3.2 发作时心绞痛的护理方法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刻原地休息,坐下或躺在床上,保持安静,直到疼痛消失为止;频繁发作的病人要绝对卧床,条件许可时立刻给予氧气吸人。无论哪个时间,都要选择相宜的心绞痛的护理方法。如果发生平时没有发生过的现象,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用药。
3.3 日常中护理心绞痛的方法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对心脏疾病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同时专家指出,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进行力所能及的、适量的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在日常生活中,心绞痛患者应注意要心胸开阔,凡事泰然处之。切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大动肝火,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日常生活要劳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休息,平时患者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调理。心绞痛患者应注意截止饮食,不要天天都吃肉,应少吃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尽量控制糖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多吃鱼,可喝牛奶。戒烟禁酒。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2倍。可见,吸烟对于患有心脏病的病人来说,其危害无疑是大的,因此,烟当戒除是勿容置疑的。心绞痛患者应注意节制房事。尤其在发作期间更当注意,以免因过度兴奋引起不测,甚至危及生命。
4 心绞痛西医治疗
4.1 发作时的治疗 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其阻力,增加其血流量外,还通过对周围血管的扩张作用,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
4.2 缓解期的治疗 宜尽量避免各种确知足以诱致疾病发作的因素。调节饮食,特别是一次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在初次发作(初发型)或发作加多、加重(恶化型),或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梗塞后心绞痛等,疑为心肌梗塞前奏的病人,应予休息一段时间。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下列作用持久的药物。
4.3 其他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注射液,250—500ml/d,静脉滴注14—30天为一疗程,作用为改善微循环的灌流,可用于心绞痛的频繁发作。抗凝剂如肝素、溶血栓药和抗血小板药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压氧治疗增加全身的氧供应,可使顽固的心绞痛得到改善,但疗效不易巩固。体外反搏治疗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也可考虑应用。兼有早期心力衰竭者,治疗心绞痛的同时宜用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
4.4 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是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取病人自身的大隐静脉或内乳动脉作为旁路移植材料。一端吻合在主动脉,另一端吻合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段的远端,引主动脉的血液以改善该冠状动脉所供血的心肌的血流量。术前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以作制定手术计划(包括决定移植血管的根数)的参考。
4.5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用带球囊的心導管经周围动脉送到冠状动脉,在导引钢丝的指引下进入狭窄部位,向球囊内注入造影剂使之扩张,在有指征的病人中可代替外科手术治疗而收到同样的效果。
4.6 其他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 由于PTCA有较高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近来采用一些其他成形方法如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PTCLA)、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coronary atherectomy)、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coronary rotablation)、冠状动脉内支架(intracoronary stent)安置等,期望降低再狭窄发生率。初步结果显示除后者外,其他方法未能使之降低。
4.7 运动锻炼疗法 谨慎安排进度适宜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发展,提高体力活动的耐受量,改善症状。
对于心绞痛这种疾病是应该有积极健康的认识的,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并及时地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在很多时候,患者都应该做到很好的预防保健,必要的情况下,患者自身应该带一些应对该疾病的药物。对于心绞痛疾病,患者应该掌握保健知识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ACC/AHA.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n Coll Cardiol,2000,36:970—105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409—412.
[3]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474—1475.
[4] Braunwald E.Application of current guidelines to the management of unstable angrina and n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2003,108:Ⅲ28—Ⅲ37.
失眠病因病机和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篇12
1 肝郁化火
情志过极, 肝失条达, 久郁化热生火, 火热上逆, 扰乱心神致心火亢盛, 夜不安寐。症见不寐少寐, 多梦易醒, 心烦易怒, 坐卧不宁, 胸胁胀满, 喜太息, 情志抑郁, 舌红苔黄, 脉弦。治疗以疏肝行气、平肝息风、养心安神为原则。可选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龙胆泻肝汤、逍遥散加减、加味四逆散进行治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0g、制半夏9g、党参10g、茯苓15g、黄芩10g、甘草10g、桂枝6g、大黄6g、龙骨30g、牡蛎30g、生姜3片、大枣3枚。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扶正祛邪, 加桂枝通阳和表, 茯苓宁心安神亦通利小便, 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将桂枝、大黄剂量减少, 取其疏通气机之意。研究报道用去卵巢大鼠制备失眠动物模型, 采用大鼠皮层脑电图描记技术, 结果显示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7d后能明显延长自由活动去卵巢大鼠的慢波睡眠深睡期[2,3]。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法中药是张波主任医师以龙胆泻肝汤、逍遥散和酸枣仁汤为基础组方:龙胆草、柴胡、当归、炒白芍、炒枳壳、醋玄胡、川楝子、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炙远志、茯神、磁石、龙骨、牡蛎、车前子、泽泻、丹皮、炒山栀。方中龙胆草大苦寒, 泻肝胆实火, 利肝经湿热。归、芍与柴胡同用, 补肝体助肝用, 血和肝柔。酸枣仁入心、肝经, 养血补肝, 宁心安神, 川芎调肝血疏肝气, 合用辛散与酸收并用, 具有养血调肝之妙。合欢皮、夜交藤、炙远志、茯神共奏养心安神之功效。磁石、龙骨、牡蛎、琥珀、珍珠母则起重镇安神功效。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方面, 在改善SD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加味四逆散:柴胡10g, 白芍、枳壳、菊花、钩藤、蒺藜、栀子、郁金、黄芩各12g, 酸枣仁20g, 夜交藤30g, 甘草6g。方中用四逆散为基础方, 疏肝解郁, 气血并调。钩藤、蒺藜平肝降火。菊花、黄芩、栀子清泄肝火。酸枣仁、夜交藤养心益肝安心神[5]。
2 肝脾不和
木郁不达, 横逆乘脾, 脾胃失和, 运化失司, 气血生化乏源, 不能上奉于心, 心神失养, 神不守舍, 夜不安寐。症见心悸健忘, 胸闷不舒, 不寐多梦, 神疲体倦, 心情沮丧, 面色少华, 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失眠以早醒为特征。治疗以疏肝健脾、宁心安神为治则。方剂多选解郁安神汤、归脾汤加减、疏肝健脾方等。
解郁安神汤: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2g、薄荷6g、茯苓15g、丹参30g、炒酸枣仁30g、柏子仁30g、合欢皮30g、首乌藤30g、黄芪20g、白术12g、香附9g、五味子10g。方中柴胡、薄荷、香附归肝、胆经, 疏肝解郁。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生血, 茯苓兼有宁心安神。炒酸枣仁、首乌藤、合欢皮养心阴, 益肝血, 安神定志。当归补血活血, 白芍养血柔肝, 丹参活血养血, 均养血安神定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柏子仁、酸枣仁、合欢皮、首乌藤有镇静催眠, 延长睡眠时间且使睡眠深睡期延长的作用。丹参除有扩张冠脉、改善心肌缺血及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外还有镇静、安神作用[6]。归脾汤加减:黄芪30g、远志10g、酸枣仁20g、当归10g、党参15g、茯苓10g、淮小麦30g、白术10g、丹参15g、大枣6枚、五味子10g、木香6g、炙甘草10g、龙眼肉10g。方中黄芪甘微温, 补脾益气, 龙眼肉甘温, 既能补脾气, 又能养心血, 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补气, 当归甘辛微温, 滋养营血, 与龙眼肉相伍, 增加补心养血之效, 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炙甘草甘润缓急。小麦味甘微寒, 补益心气。大枣益脾养血。丹参补血活血。五味子宁心安神[7,8]。疏肝健脾方: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2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酸枣仁15g、珍珠母20g、生龙骨20g、郁金10g、百合10g、五味子10g、合欢皮10g。方中当归为血中之气药, 使“气行则血行”, 气血生化有源。柴胡升散之性引胃气上复, 行其气血化源之职。炒白术健脾益气, 使脾旺精微上奉, 心血得养。白芍养血敛肝, 柔肝缓急。珍珠母平肝潜阳, 安神。甘草调和药性, 兼能补益心气。药理研究表明, 柴胡具有镇静、安定、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珍珠母含有半乳糖神经酰胺、磷脂酰乙醇胺, 能增加人体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促进神经过程的平衡, 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 改善睡眠。白术挥发油也有镇静作用[9]。
3 肝肾阴虚
肝肾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 肝郁化火伤阴, 阴血不足, 髓海空虚, 虚阳浮越则原神不能内守, 心神失养而不寐。症见心烦失眠, 急躁易怒, 五心烦热, 头晕耳鸣, 舌红少津, 脉细数。治疗以奏填真阴、柔肝潜阳、安心神为治则。方剂多选择滋肾疏肝汤、天麻钩藤加减等。
滋肾疏肝汤:熟地12g、山茱萸10g、山药15g、泽泻12g、茯苓15g、丹皮10g、女贞子15g、柴胡10g、白芍15g、郁金15g、炒枣仁15g、合欢皮15g。方中六味地黄丸补肝肾, 填精益髓。柴胡、香附疏肝解郁, 条达肝气。白芍养血柔肝解郁。枣仁、合欢皮益气滋阴, 养心安神[10]。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15g、柴胡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磁石30g、蝉衣6g、僵蚕10g、石菖蒲10g、女贞子15g、麦冬15g、熟地12g、焦山桅15g、丹参30g、川芎10g、郁金15g、赤芍15g、白芍15g、合欢皮30g、远志10g。天麻、钩藤、蝉衣、僵蚕息风止痉, 平抑肝阳。葛根、女贞子、麦冬、熟地滋阴填精益髓。川芎、赤白芍、丹参活血柔肝。柴胡、煅龙骨、磁石平肝潜阳。郁金、石菖蒲解郁开窍安神。合欢皮安五脏, 和心志[11]。
4心肾不交
少阴病, 足少阴肾、手少阴心, 一水一火, 相互制约、相互资助, 即所谓“心肾相交, 水火即济”, 以保持正常生理功能。肾水不足, 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 亦不得眠。陈士铎在《辨证录》中说:“人有昼夜不能寐, 心甚烦躁, 此心肾不交耳。”症见中老年患者, 入睡困难、心悸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以滋肾阴、清心火为治则。多选择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晨清夜寐方等治疗。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2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黄连6g、肉桂3g、酸枣仁30g、夜交藤30g、柏子仁10g、麦冬10g、远志10g、生地10g、丹参20g、当归10g。交泰丸是治疗心肾不交的著名方剂,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加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远志养心宁心安神[12]。晨清夜寐方中晨清方:川雅连6g、淡黄芩10g、清阿胶 (烊化) 10g、石菖蒲10g、白芍药12g、怀牛膝10g、生牡蛎 (先煎) 30g、玄参心10g、明天麻10g、广郁金10g、生甘草6g、鸡子黄二枚。夜寐方:熟地黄20g、牡丹皮10g、山茱萸10g、怀山药10g、酸枣仁20g、朱茯神15g、肉桂8g、合欢皮10g、远志肉10g、夜交藤30g、柏子仁10g。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点, 睡前滋肾阴, 使阳入阴而寐;清晨清心火, 纠其亢盛, 改善伴随症状, 两方配合, 使心肾相交, 水火相济。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晨清方中选川雅连、淡黄芩为君, 具有抗炎、镇静, 改善心肌缺血, 抗氧化等功能;甘草有抗炎、解痉、抗心律失常及肾上腺皮质样功效。夜寐方在滋阴药中佐肉桂以引火归元, 其药理研究具有镇静镇痛、改善性功能、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 同时配伍数味安神药, 朱茯神、酸枣仁、远志、夜交藤、柏子仁, 与晨清方中白芍、天麻等皆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13]。
5淤血阻滞
日久不寐, 肝气郁结, 气滞血癖或久病伤正, 气虚血行无力, 血脉凝聚, 故营卫不和, 目不能瞑。《金匮要略》“五劳虚极羸瘦, 腹满不能食......内有干血, 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之论。王清任《医林改错》“不寐一证乃气血凝滞”。不寐一证一般病程较长, 病情亦由浅入深, 所以病久常兼癖血。临床表现虽无明显的刺痛或痛处不移, 局部青紫肿块, 唇甲青紫, 舌质紫暗, 癖点癖斑等症, 根据脉细涩或沉弦及循“久病入络”、“久病必癖”之意加入活血祛淤药亦能取得较好疗效。多选择抵挡汤加味、通窍活血汤等治疗。
抵挡汤加味:水蛭 (冲) 、大黄、炙甘草各5g, 虻虫粉 (冲) 3g, 桃仁、干地黄、杏仁、生龙骨、牡蛎各10g, 白芍20g[14,15]。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红花、老葱根各6g, 桃仁、石菖蒲各10g, 生姜9g, 大枣5枚[16]。治疗原则即为破血逐淤, 养阴安神。现代医学认为毛细血管的狭窄、痉挛、硬化会引发大脑皮质缺血、缺氧, 导致神经递质5-羟色胺减少, 中药活血化淤药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 营养脑部, 修复损伤、逆转变性的大脑细胞功能, 抑制大脑异常电波的扩散, 使机体生物物质代谢得到平衡和下丘脑功能得到调节, 从而改善睡眠。
6讨论
【病因和治疗】推荐阅读:
解脲支原体感染病因和治疗方法05-30
治疗病因12-15
病因及治疗08-29
痔疮的病因分析及治疗10-03
颈椎病病因及治疗09-01
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05-18
心绞痛的病因与治疗06-22
痤疮的病因与治疗方法11-08
犊牛下痢的病因及治疗07-26
病因和防治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