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考

2024-07-23

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考(精选12篇)

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考 篇1

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的到来, 它在推进我国由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对于加快提高我国国民科技文化素质, 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更多更好地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 我们党和政府一再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多次重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如,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列在了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 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强国必先强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本文认为,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从实际出发, 针对目前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举措。

一、我国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民办教育在不断战胜困难中获得了较快发展。2008年,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 (教育机构) 10.09万所, 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另外, 还有民办培训机构19579所, 834.76万人次接受了培训。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 对民办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法律已经明确民办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 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但社会上仍有不少人对民办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歧视以及偏见。

2. 民办教育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如, 需要就《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合理回报问题的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提取其他必需费用、合理回报比例等作出明确规定;民办学校资金周转、财务监督、风险规避等机制也需要完善等。

3. 发展不平衡

主要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民办幼儿园、小学、初中发展快, 民办普通高中, 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

4. 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民办学校在办学用地、招生计划、社会保障、师生待遇等许多方面存在着与公办学校事实上的不平等。目前, 还存在对民办教育管、卡、压现象, 影响了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和办事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5. 多数民办学校经费不足, 办学条件和师资待遇相对较差, 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这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也不利于学校创出自己的特色。

6. 制度不够健全

还有些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诚信办学意识不强、社会认可度比较低等。

上述问题不解决, 将会制约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甚至会影响教育系统生态平衡, 影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民办教育的新思路、新对策

从实际出发, 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 要充分认识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办教育在聚合教育资源、扩大教育总量,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 要充分认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切实转变忽视、轻视、歧视或漠视民办教育的种种观念和行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办教育发展,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 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穿到民办教育发展工作的各个方面,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不断推进办学理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充分激发民办教育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推动民办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 积极引导、促进各类民办教育均衡、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作为根本任务, 坚持以育人为本。二要坚持统筹兼顾, 促进民办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际出发, 将民办教育纳入本区长远发展规划、教育整体发展规划, 切实做好各行政区域内民办教育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实行政策倾斜, 多方位支持弱势地区的民办教育, 逐步建立规模大小适度、数量疏密有致的民办学校, 统筹兼顾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加强现有民办教育资源的整合, 提升学校特别是民办职业学校竞争力, 促进校际平衡发展。三要保持适当比例, 统筹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四要提高质量, 凸显特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这是提高办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关键;进一步发挥民办教育机制灵活的优势, 引导民办学校走特色创新之路;实施品牌战略, 在教育教学上有新思维、新突破、新创造, 管理上有新机制, 在培养目标、育人模式上有新优势, 切实做到以特色求生存, 以质量求发展, 以创新展现活力, 不断增强民办学校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3. 要完善法规, 规范办学行为, 引导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法规, 依法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要尽快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 对民办教育法规实际实施过程中不明确、不易操作的若干相应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同时, 各省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能够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和具体办法, 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法律准绳和有力保障。二要规范民办学校内部管理和办学行为。针对一些民办学校运转不规范、实施家族式管理、社会评价低等情况, 要促进与规范并举, 逐步完善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学校董事会、理事会等决策机构, 正确处理决策机构与校长的关系;建立奖惩制度, 引导民办学校遵纪守法, 加强自律, 诚信办学, 保障民办学校健康发展。三要加强宣传, 优化社会环境。媒体和宣传机构要大力宣传民办教育在加快教育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办教育;同时, 大力宣传民办学校兴学的成功案例、典型事迹, 展示各类特色民办学校办学产生的社会效益, 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 引导、激发并逐步提高社会各界民众对民办教育的广泛认同感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办学吸引力, 形成全社会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4.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能够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鼓励社会向民办学校捐资的同时, 要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和金融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在教育事业经费之外, 设立民办教育专项发展基金和专项奖励经费, 且专项资金应随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适应民办学校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和信贷品种, 增加民办学校的融资方式和渠道, 为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大办学规模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在学校设置和招生上给予优惠扶持。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支持民办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考试等方面实行更加灵活的方式。三是在师资上给予扶持。如制定保障民办教师各方面不低于公办教师待遇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到民办学校任教;探索实行公、民办学校教师交流制度等, 以此稳定师资队伍。四是对投资办学者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如对出资人不要求合理回报的, 免征所得税等, 为其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5. 深化改革民办教育办学体制, 创新民办教育发展模式

要深化改革办学体制, 创新民办教育发展模式, 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与国内外、省内外组织、单位、集团、机构联办的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如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与国内外名牌学校合作办学以及吸引省外组织、集团和个人依法在省内直接投资办学, 创造条件促进民办职业学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等。在联合办学和吸引省外人士办学方面, 河南已有直接经验。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成功兴办的实践证明, 鼓励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公办民助, 支持社会力量与国内外名牌学校合作办学是发展民办教育的一条有效途经。在吸引省外人士办学方面, 自2004年以来, 来自江苏沭阳地区的客商已分别在河南周口、南阳、许昌等不同县市投资民办学校达11所, 为合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组建了一个跨区域教育集团, 联合打造了民办教育的“集体名片”。这种走集团化发展的尝试既是对民办教育发展模式的丰富, 也将是对民办教育制度创新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人民日报, 2003-01-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人民日报, 2004-03-19.

[3]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教育部网站, 2009-07-21

[4]袁贵仁.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报, 2008-06-30.

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考 篇2

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

可持续发展是在生态文明观基础上提出的,生态文明观是相对于古代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而言所确立的,它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阵痛、反思后提出的新观念.它提醒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改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提倡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以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作 者:胡南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刊 名:江西省团校学报 英文刊名:JIANGXISHENG TUANXIAO XUEBAO 年,卷(期):2004 14(1) 分类号:F06 关键词: 

湖北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新思考 篇3

在此,作者就进一步完善湖北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新思维,提出一些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关于“灵秀湖北”

众所周知,“灵秀湖北”是湖北省旅游形象的主题口号。湖北号称“千湖之省”,以“灵秀”二字概括,当然准确,但似乎还不足以包容湖北文化的丰厚内涵。可否在“灵秀湖北”之外,再加上“浪漫荆楚”?

湖北是楚文化的故乡。鄂西北的荆山,孕育了楚文化;江汉平原,滋养了楚文化的繁荣。楚庄王在这里成就了霸业,屈原在这里吟出了不朽的诗篇。“不服周”的霸气和天马行空的浪漫诗情,因此成为楚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中有楚人的历史使命感;“惟楚有才”的说法源远流长,昭示了楚人的光荣传统;而《楚辞》“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2],则证明了楚文学的深远影响力。——这是“浪漫荆楚”的历史根基。

湖北还是“三国文化”的故乡之一。“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三国演义》有七十二回提到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历史典故,都使荆州名扬四海。关公,作为中国的“武圣人”,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型。“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的故事都何其浪漫!“中国三大关庙”中,就包括了湖北当阳的关陵(另外两座庙为河南洛阳的关林和山西解州关帝庙)。这一切,为湖北的人文旅游提供了天赐机缘。——这是“浪漫荆楚”的又一重要基点。

湖北又有“宗教文化”的大好资源——鄂东黄梅县是禅宗的圣地,有“四祖寺”( 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大师的道场,亦为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五祖寺”(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亦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钵之地)天下闻名。鄂西北则有道教名山武当山——那里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是武当拳的发源地,其古建筑群亦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省之内,佛教圣地与道教圣地遥相呼应,海内并不多见。——这也是“浪漫荆楚”的一大景观。

湖北更有“革命文化”的雄厚资源——这里爆发过伟大的辛亥革命,还诞生过鄂豫皖、湘鄂西两大红色根据地。其中,红安县因为涌现出一批共和国将军而赢得“将军县”的美名;洪湖则因为歌剧《洪湖赤卫队》而家喻户晓。革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压迫、追求理想社会的浪漫激情;革命,也是改造黑暗社会的强大动力。湖北人在现代革命中建立的丰功伟业,已经成为楚文化复兴的有力证明。——这,不也是“浪漫荆楚”的一大亮点吗?

湖北还是当代教育文化的重镇。湖北新洲古有问津书院,得名于孔子周游列国途中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的典故。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曾孕育自宋至清历朝进士三百八十七名,朱熹、王阳明等大儒在此讲学。到了近代,张之洞督鄂,在大兴实业、大办洋务的运动中,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两湖书院、自强学堂,为“洋务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湖北现代教育的基础。“在辛亥革命前夕,武汉三镇共有官立各级各类学校128所。规模之大,门类之全,为国内少有。”[3]到了新世纪,“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全球城市排第一,已超百万”[4]。这样的规模充分显示了湖北的文化优势,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惟楚有才”的说法。大学多,大学生就多,青春的气息就浓,浪漫的色彩就艳。武汉的“校园文化”兴旺发达,已成风云际会之势:武汉大学有每年一度的“樱花节”,还有由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从1983年发起、至今已经坚持三十年的“樱花诗赛”,已经成为校园诗人切磋诗艺、比赛诗才的重要园地、全国“校园文化”的知名品牌;与“樱花诗赛”齐名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坚持办了二十九届的“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也一直广有影响。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讲座始办于1994年,是武汉地区高校中久负盛名的学术园地,十九年间办了一千九百期,一直延续至今。武汉大学辩论队则是全国迄今为止唯一两次夺得华语辩论赛最高荣誉——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2000、2010)和国际大专辩论赛(2001亚军、2010冠军)的劲旅。他们的不凡成就推动了大学生辩论赛的展开与繁荣。此外,两年一届的“武汉高校大学生戏剧节”也成功举办了三届,为展示武汉大学生的十多个戏剧社团实力提供了敞亮的舞台……这一切,都显示了“校园文化”的勃勃生机、浪漫风采。——这,也是“浪漫荆楚”的一大亮点啊!

如此看来,“浪漫荆楚”是湖北文化的突出特质。宣传“浪漫荆楚”,对于凸显湖北的丰饶文化遗产、张扬湖北的文化精神,非常必要。相比之下,“灵秀湖北”只是凸显了湖北的自然品格。

关于湖北文艺方阵的旗号

湖北文艺家的成就不俗,阵容可观。然而,缺少相对稳定的旗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影响了湖北文艺方阵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讨论湖北与武汉文化的特色时,有学者认为是驳杂,并且指出,这一特色与湖北地处“九省通衢”的位置有关,这样的说法当然言之有理。事实上,是多元文化加速碰撞、融合的当代,各地的文化都难以避免地打上了驳杂的烙印——不仅有地域文化奇观与西方文化新潮的杂糅、共处,而且有四方文化元素的此起彼伏、记录竞争。文学界一会是“新潮小说”与“寻根小说”的比翼齐飞,一会又是“陕军东征”的雄壮阵势,一会又是“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浩荡声威……就足以说明问题。电影界里,时而是“第五代导演”横空出世,时而是“王朔热”声名鹊起,时而又流行起“贺岁片”,也很能说明问题。不过,相对而言,一种文艺流派,一种文化品牌,还是需要有相对约定俗成的旗号才好。例如说到文坛上的“京派”、“海派”、“湘军”、“陕军”、“朦胧诗”、“边塞诗派”,都已是人尽皆知的专有名词。相比之下,湖北的文艺方阵虽然成就为人熟知,却一直缺少一个统一的旗号。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湖北文艺界以整齐的阵容在这个大时代里呼风唤雨。

nlc202309041714

万里长江,威名远扬。然而,作为一个文化品牌,“长江”二字独钟武汉。武汉以“长江”冠名的报纸就有创刊于1949年的《长江日报》(该报曾为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创刊于2006年的《长江商报》。以“长江”冠名的期刊有创刊于1949年的《长江文艺》(该刊曾为中共中央中南局文联会刊,有“新中国文艺第一刊”的美名)。出版社则有业绩斐然、曾经荣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的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如此多的文化品牌集中在武汉,并且以“长江”冠名,可见武汉文化的先天优势。

1979年,湖北省的十位画家陈作丁、汤文选、张善平、魏扬、周韶华、邵声朗、鲁慕迅、冯今松、刘一原、唐大康组成“晴川画会”,为新时期国内最早的画会之一,同年举办“晴川画会”展览,引起轰动。叶浅予先生看后说:你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可以称之为“长江画派”。然而,“‘长江画派’的提出虽然很早,也受到一些热心人士的关注,但一直没有通过相应的组织形式把它落实下来,也没有开展有计划和有一定规模的活动。”[5]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冷军、李乃蔚、樊枫等一批新人的异军突起,又出现了“武汉画派”的旗号[6]。

湖北的作家群在文坛有“文坛鄂军”的称号,方方、池莉、刘醒龙、邓一光、陈应松等人以关注现实的热情、鲜明的写实风格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引人瞩目。其中,方方、池莉等人描写武汉市民烦恼人生的作品还因为散发出浓郁的武汉都市生活气息而被称为“汉味小说”[7]。在文坛广有影响的《上海文学》也曾经为之命名为“江汉作家群”[8]。

2003年以来,武汉说唱团连续推出了《搭白算数》、《你嚇我》、《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信了你的邪》、《一碗都是我的》、《一枪拍案惊奇》、《海底捞月》等“汉味方言喜剧”,风靡三镇;2006年、2007年,由武汉艺人表演的小品《招聘》、《钓鱼》连续两年分别走进了央视春节晚会和元宵晚会的舞台。小品因为散发出浓浓的“汉味”也被称为“汉味小品”。

如此看来,湖北的文化品牌已有“长江”、“鄂派”、“汉派”、“汉味”等多种称号。如果说“长江”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品牌,那么,这些年更能为大家认可的,显然是“汉派”。

我觉得,用“汉派”统一湖北文艺方阵比较好。理由有二:

一是“汉派”一词大气,既可以指“武汉流派”,也可以泛指汉水流域的襄阳、荆州流派,具有相当的概括力;二是“汉派”一词可与“京派”、“海派”比肩而立,而“长江流派”、“鄂派”这些词则显然缺少同样的层次感。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商人一直以“鄂商”自称,2007年,《鄂商》杂志创刊;2010年甚至召开了“首届鄂商大会”[9]。但很快就有了不认同的声音:“有拆文解字先生将‘鄂’字拆得两口不一,亏欠别人,还偏听偏信,说‘鄂’之谐音穷凶极恶;……‘鄂’谐音‘恶’不好,‘楚’谐音‘丑’也不好,那用乡音说‘荆’的谐音就绝佳不过了。‘金’您喜不喜欢?‘精’您喜不喜欢?这样,‘荆商’就意味着精明的生意人。”[10]为了统一称谓,2011年7月22日至8月3日,湖北省工商联面向全社会开展湖北商人征名定名活动,共有十一万人参与投票,评选出楚商、鄂商、汉商、荆商、九商、鹤商、湖商、衢商、洪商、郢商等十大待定名。其中,赞成湖北商人简称“楚商”的票数最多。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在2011年9月28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宣布,统一“楚商”称谓,有利于叫响湖北商人品牌,推动湖北经济发展。从此湖北商人正式定名为“楚商”[11]。《楚商》杂志试刊号于2010年12月出版,创刊号亦于2011年7月出版。这样的活动足以表明,许多湖北人对于“鄂”这个传统的称谓是心存戒意的。而如何找到一个能够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叫响的称号,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中国文化素重命名。《论语》所谓“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说的就是此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湖北已经成为文化大省。一切来之不易。如何攀登更高的文化境界?如何举起名号更响亮的文化大旗?——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1] 易中天:《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页。

[2]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3] 引自罗时汉:《城市英雄——武昌首义世纪读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4] 据《武汉晚报》2011年11月16日有关报道。

[5] 鲁慕迅:《长江画派著丹青》,《湖北日报》2012年3月6日。

[6] 《李乃蔚:中国画应该画出很写实的东西》,http://www.hb.xinhuanet.com/2012-05/15/c_111950817.htm

[7] 樊星:《“汉味小说”风格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8] 《上海文学》在1996年第1期“编者的话”中写道:“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整整10余年间,我国文坛上形成的江汉作家群给了《上海文学》的事业以有力的支撑。”

[9] 甘勇,戴业富:《见证鄂商崛起》,《湖北日报》2010年11月15日。

[10] 徐新桥:《鄂商,楚商,还是荆商?》,《长江商报》2013年10月18日。

[11] 望隽:《11万人参与征名定名,湖北商人正式定名“楚商”》,《楚天都市报》2011年9月29日。

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考 篇4

我校历经28年的“愉快教育”实践, 孕育了优秀的办学传统, 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体系, 如何在“规行减负”的新形势下探索办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是我担任校长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一、凝炼学校文化,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什么是愉快教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学生获得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快乐。它不是单纯地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而是教育思想的一种根本转变。“愉快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全新的:让每个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 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愉快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全新的:一切为了学生, 让孩子都有“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壮的体魄、活泼的个性”。早在20年前, 我们就强调让学生个性发展, 鼓励他们求异创新。

对于这些经验, 我的想法是传承与发展同步, 在传承中发展, 在创新中求质。为此, 我们确立自己的办学基点:以和谐发展为目标, 以发展内涵为核心, 秉承“愉快教育”, 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提出了“崇实鼎新,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确立“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希望”的办学宗旨, 树立“愉快立校、敬业立人、质量立业”的治校方略和“以人为本、以爱为源、以趣为先”的教育方略。确定了“以发展愉快教育为主题, 以提升课程质量为主线, 以减轻学业负担为前提, 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 以实施‘大德育—小主人’为教育特色”的整体推进的办学思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再次赋予“愉快教育”崭新的时代内涵。

为了将理念内化为行为, 我们制定了《凝炼学校文化, 铸就“愉快教育”品牌》的三年学校发展规划, 以省级科研课题为依托, 以师生持续发展为落脚点, 开展专题讲座, 组织教育研讨, 撰写教育案例, 开展校本研究, 引领教师不断更新观念, 转变教育思想, 沿着办学理念的方向持续发展。

二二、在内化中创新, 实践上的深化与探索

多年的“愉快教育”实践, 我们更注重校园文化的打造和经营, 注重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

(一) 大小结合:实施“大德育—小主人”的教育策略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 培养美好的人格。为此, 我提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美好的心灵”的德育目标, 实施“大德育—小主人”的教育策略。通过优化育人环境, 培养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成长为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人生的主人。

学校确立了“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以体验教育为手段, 以自我教育为目的, 以赏识教育为着眼点”的德育工作重点, 制定了“五自”目标, 即自立、自主、自信、自强、自省。具体落实在工作中, 体现为:加强德育管理, 坚持常规教育, 强化养成教育, 加强心理疏导, 拓宽德育空间五个方面。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建立营地学军、站段学工、乡村学农等实践基地。实施“赏识·激励”教育, 开展体验式教育, 多渠道挖掘德育教育途径, 组织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行动宝贝—五种精神”养成教育习惯为突破口, 以“校园吉尼斯”活动为载体, 通过开通校园电视台、爱心志愿团队等五个渠道, 为孩子们搭建自我成长的平台, 引导他们自主发展。

(二) 改变策略:“减负·提质”让学习充满乐趣

辽宁省“规行减负”政策的出台, 坚定了我从“切实减轻学业负担”进行突破的决心。可是, 怎样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减轻学业负担呢?

“教育者最大的智慧就是把负担加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这句话启示了我们关注“愉快教学”的核心——“乐学”。

1. 把握教学关键, 构筑“自主·和谐”课堂。

“充分利用40分钟, 向课堂要质量”是铁五长期以来的教学传统。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 以勤奋学习为乐, 以主动发展为乐, 学校提出构筑“自主·和谐”课堂。概括出的公式为:“自主·和谐”的课堂=10%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0%严谨科学的教学管理+30%趣味盎然的教学氛围+30%自主高效的教学环节+5%新颖实用的教学手段+5%赏识激励的教学评价”。并构建了“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模式:“一”是突出一个核心, 即乐学;“二”是培养两项技能, 即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遵循三个途径, 即尊重差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四”是拓展四个空间, 即学、做、研、创;“五”是五步教学法, 即导、学、展、拓、升, 形成了各学科的五步教学, 如语文学科“多元积累、自主研读、点拨深读、成诵美读、创新延读, 数学学科“基数储备、激趣引思、探究启思、精练促思、梳理反思”, 英语学科“语汇积累、创设情境、认知互动、情境对话、拓展应用”等。学校为此还研究制定了《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及《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表》, 从教师呈现知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三项指标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维的深度等指标入手, 改进课堂教学, 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 提升学习品质, 研发学科训练课。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教学实效, 我们自主研发了15分钟的训练课, 力求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强化学科知识, 拓展教材学习内容;二是培养学习能力, 获取自主学习技能;三是训练学习习惯,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校开发了不同类型的训练课, 如语文学科侧重于知识的积累与应用——古诗联想、句海拾贝、美文美读、词语锦囊, 数学学科侧重于逻辑思维的训练——快乐视算、图形竞技、奇思妙想、走进生活等。这种课程设置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内化能力, 更训练了学生的时间意识。如限时书写、限时记忆、限时计算、限时整理学习用具等。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提升, 从而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3. 挖掘学生潜质, 建构多元校本课程。

“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是减负的目的, 也是“愉快教育”的办学目标。为了培养着眼于未来的学生,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能力培养目标:能上网学习, 能英语交际, 能动手实践, 能歌舞弈棋, 能运动健身。为使目标落到实处, 学校逐步开发了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 占到全部课程的15%左右。设置兴趣培养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及课题研究课程三大类:

“兴趣培养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包括科技制作、泥塑、乒乓球、花式篮球、竖笛、围棋等, 旨在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特长;“社团活动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以学生俱乐部活动的方式呈现, 学校成立“英语俱乐部、文学社、艺术、健身、fll智能机器人创意工作室”五大学生社团, 分设古筝、器乐、轮滑等14个分社团, 旨在“秀出真我”, 展现自我;“课题研究课程”属于实践课程, 为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开设, 以“小课题研究”为方式进行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动手实验、实践制作等, 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研究的乐趣, 同时更发展了团队协作、自我管理、沟通交流等学习能力。

(三) “悦读”引领, 充实课余生活

有课堂教学质量做保证, 学校坚守28年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办学承诺。那么, 如何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怎样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论证, 最终将引导源锁定为“悦读”, 在全校开展读“两字书”活动, 即“有字书”和“无字书”。

1. 读好“有字书”。

以“悦读”工程为牵引, 引导学生愉快阅读、高品质阅读。我们倡导“快乐读书”的阅读理念, “悦读”的主旨是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悦读”的目标是达到“三自境界”, 即自主阅读、自能阅读和自由阅读。通过开设读书课堂与课后阅读相结合, 唤醒学生的读书热情, 提高他们的阅读品位。步入铁五校园, “书香”处处可闻、处处可见:班班有“书香园地”、层层有“读书长廊”、广播站有“小书虫俱乐部”、校报有《书润童心》、校刊《梧桐》中有“书香满径”。为了深度推进, 学校专门为孩子们编辑了“鉴赏品读”笔记, 融读书指导与摘录、欣赏为一体;每学期都要举办“读书考级”、“读书沙龙”等活动, 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 通过“一课一报一本一考级”等一系列读书特色活动, 推行读书计划, 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品质。

2. 读好“无字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校开展读“无字书”能极大地开阔学生视野, 舒展胸襟。“无字书”包括听广播、看新闻、读报纸等。学校充分利用每日晨读20分钟时间, 开展新闻播报活动。通过“早间播报大家听、热点新闻大家议、自由播报小组谈、最佳主播大家选、焦点新闻大家说”五个环节, 实现“低年级以‘播’为主、中年级以‘评’为主、高年以‘辩’为主”的新闻播报局面, 使学生从小拥有“关注天下”的情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勤思考、善思辩的能力, 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坚信,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减负”后续工作中最有价值的探索, 是对教材最有力、最有益的补充和支持。

(四) 研训提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台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关键。我校注重开展校本培训, 以“和平区名师成长研究基地”为载体, “以塑造铁五品牌名师”为落脚点, 以“做有思想的教师”为切入点, 深化校本教研, 探索出“一二三四”研训轨迹。“一”是每月开展一次论坛。通过“专家讲学、名师讲坛、教师论坛”三大板块的专业引领, 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指导教学工作。“二”是每周抓实两项教研活动, 即“相约周二的课程对话日”和“周三的教研组集备教研日”。通过中层领导走进课堂集体问诊、主任深入年组教研指导,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三”是发挥三个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室”、“菁菁名师工作室”和“全体教师发展室”, 开展有侧重的分层培训, 帮助教师锤炼教学思想, 提升专业素养。“四”是搭建四个交流平台。通过校刊、教育日记、网络教研平台和精品课堂展示, 挖掘教师典型, 解答教育困惑, 丰富学科特色, 提升教师境界, 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反思, 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篇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进行英语教学的重新设计应该成为当今光广大英语教师的使命之一,亦是如何上好英语课的关键和前提。本文就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以The Necklace这篇课文教学为例来进行现代英语教学设计的有益尝试,以此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尝试;素质教育

随着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在现代化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辅助下学生学习记忆知识已经大为方便与灵活,故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分段切割教学已经成为教学设计过程之大忌,从而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整体教学应当成为首推的考虑与选择。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和技巧的训练是整体教学的支架。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使学生巩固、扩大英语基础知识,全面发展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笔者就以The necklace为例,在实际教学中独辟蹊径采取了如下的方法和步骤。

一、创设情景学习英语单词

通常而言,在戏剧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并不多,如在The necklace一文中除人名外,共安排了23个生词和词组,这与常规课文教学中的40-60个生词、词组相比则是天壤之别了,无形中这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记忆上的方便。 在导入新课时笔者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将所有单词逐一呈现,并对重、难点词汇配以典型例句, 通过反复的颂读和操练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景中牢固记住拼写并学会熟练应用;同时,以单词为线索,边学单词边完成对课文的整体阅读,以使学生尽快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在整体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到戏剧场景的变化,让学生留意舞台说明。这样通过整体阅读与教学,学生大体上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二、创设情景进行语言训练

通过阅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然后针对某些具体的日常用语、交际语言进行情景化训练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能力的过程。

1. 假设对话场景。如在The Necklace 一课中笔者着重对How about… 进行如下操练:

A:Yesterday there was a talk about English grammar given by professor Gao in Class 274.

珠三角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思考 篇6

摘要: 本文深入思考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在职业教育中的成功的办学经验,考察了珠三角地区职业教育的实践,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关键词:NYP;珠三角;职业教育;思考

2009年4月,本人参加了由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培训基地举办的“广东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研修班”。通过在NYP为期两周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的学习,我深感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变革的催化剂:转移+升级

实际上,新加坡近5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历程。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共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20世纪70年代的技能密集型—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密集型—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创新型—21世纪的知识经济型。新加坡政府为适应从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转变,成立了达达政府培训中心、罗莱政府培训中心等4个培训中心;为了实现从技能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新加坡政府与世界上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合作成立了5个科技学院以及20个应用项目中心;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为了走技术创新之路,新加坡政府将原有的5个科技学院以及20个应用项目中心进行整合,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NYP),从而诞生了“专业无界化的雏型”,今天的NYP已经走上了知识经济型的发展之路。从这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着其产业升级和转型而不断发展的。

对比珠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呈现的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技能)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新加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极为类似。而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所提出的产业升级与转移,与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十分相似。因此,本人认为,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某些理念和做法值得我国职教工作者借鉴。

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有两个特征:一是新科技革命引起的工业或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使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工业或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引起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刺激服务业的需求和供应,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

《纲要》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要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所以,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就是“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培养知识技术型人才”。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根据《纲要》的划分,先进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共10大产业;先进制造业包括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和船舶制造业,共5大产业。分析我省中、高职业技术学院(校),从现代服务业的10个产业看,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专业,但外包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业尚无对应的专业;从现代制造业的5个产业看,钢铁、石化和船舶制造业相对薄弱。

产业政策的变化为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全面审视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培养体系、教育内容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

二、职教体系变革:通道+桥梁

目前,学者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基本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层次说”,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另一种观点是“系列说”,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独立于普通教育的体系。珠三角地区究竟应选择哪一种学说,可从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获得启示。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结构并没有严格地将教育体系分为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系列,而是按层次划分,从初级中学后开始分流学生,但其中,低层有向高层升级的通道。

虽然新加坡理工学院相当于我省技术职业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但我省的教育体系与新加坡略有不同。我省有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新加坡没有。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升入技术师范学院深造,升入普通本科院校深造更是难上再难。若按目前的现实情况,我省将教育分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个系列,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职教体系内的升级问题,二是两个系列之间的沟通问题。本人认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做到:一是拓宽两个通道,二是搭建两个桥梁。拓宽两个通道分别是拓宽高职向技术师范本科升级的通道,拓宽高职向应用或研究型本科升级的通道;搭建两个桥梁分别是搭建技术师范与应用或学术型本科相互沟通的桥梁,搭建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相互沟通的桥梁。此外,技术师范和高职院校积极吸纳具有应用创新能力的硕士和博士到校任教,进一步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见图1)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今年4月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报告”中指出,将教育划分为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系列得到了教育部和多数职教专家的认同,教育部同意我省可以“先行先试”,使高职院校毕生在获得两年企业工作经验后,采用合适的升学途经升入技术师范学校读本科,并要求技术师范学校扩大从高职升本科的比例,适当减小从高中升本的比例。这无疑奏响了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创新的号角。

三、职教定位辨析:中、高职及技术师范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理论知识,对于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则不可以讲高深的理论知识。孔子的这一论述,对中、高职及技术师范的教育定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人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定位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掌握立身之本——“手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定位技能、技术教育,使学生不仅了解技术流程的全貌,也使得其毕业后具有良好的“手艺”和“脑艺”。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学术型本科教育也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后者侧重于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研究。比较特别的是技术师范教育,它强调“系统化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职教教法”。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定位“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为例,现用一个模型来说明技术师范院校如何实现这一定位。(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首先,技术师范应与《纲要》和中职院校的需求接轨,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两条坐标轴逐步走外延式扩展之路,练好内功,培养技术技能型师资。其次,为实现“引领职教”的定位,技术师范应坚持走技术引进、叠加之路。第一步,采用“乞丐式”战术,引进某些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进校园设立维护中心、测试中心和设计中心;第二步,采用“传教士”战术,将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推广至中职学校和其他企业;第三步,走市场化道路,与相关企业合作,携手进行技术创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结合新校区建设,近期可打造“引领职教”的两张名片:教学企业名片——建立我校的教学企业中心,如零售中心、财税咨询服务中心;海外汉语教师名片——向50个非洲国家输出我们的职教中文教师。

四、职教组织变革:双轨制+校企合一

《纲要》第九点指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寻符合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这里,借鉴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设计我省职业技术学院(校)的组织结构。(见图3)

我们的校董事会与新加坡不同,是在原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基础上,吸纳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和社会名流组成一个专家顾问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专业发展和办学方针等发展战略问题。同时,这一组织结构设计的优点,在保留原行政事业制度下,增加了教学企业中心和发展处。教学企业中心按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像企业一样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严格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运营。对于发展处,负责专业开发(随时咨询校董职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外界联系工作,以解决教学企业项目的管理和协调。这一组织结构设计,实现了事业单位组织结构与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相结合的“双轨制”,有利于教学企业尽快适应市场的变化。

目前的缺陷是我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企业不足。应在校发展处等相关部门的牵头下创设教学企业或改造现有的实验(训)室,以现代企业运作方式进行内部管理实现校企合一。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我校有四个校区,相关的二级学院分布于此四个校区内,因而可结合专业特色创建各教学企业。(见图4)

为化解教学企业的经营风险,我校做了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引入部分名牌企业,为我们提供代销产品;二是引入部分企业在我校创办服务中心、测试中心和设计中心;三是聘请高级工程师在我校教学企业监管、指导。从时间安排上,我们进行了调整:三年级上学期用9周时间让学生进入教学企业中心进行训练,另外9周进行专业细化的科目学习;三年级下学期用9周时间进行企业项目研究,另外9周进行专业科目学习;四年级上学期用12周时间深入企业实习,部分课程专题学习;四年级下学期增值课程学习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五、职教质量变革:ISO质量标准

从NYP质量管理的历史看,其工业化质量管理和教育质量管理两种体系呈现出并存的局面。这一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与新加坡类似,我国也有专科和本科办学质量评估标准,这一标准是各所高校进行教学质量控制的基本保证。由于在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中有现代企业运作系统,若仅用一套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显然不够全面。因此,可以借鉴NYP,引入ISO质量控制体系,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管理。这里提出高职院校质量管理模型——过程控制,将教育过程控制分为主要过程控制和辅助过程控制。主要过程是专业开发、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估;辅助过程是指招生、入学、学生指导、财务等教学活动一系列的支撑过程。这一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将教学的主要过程与教学辅助过程结合了起来,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见图5)

六、职教师资变革:技术技能型师资

NYP注重教师双师化,鼓励师资国际化。NYP全校80%是专任教师,其中10%左右是从相关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对于师资队伍,他们的宗旨是不追求高职称和高学位,但要求所有教师都要有五年以上的行业从业经验,并且对教师的考核仅是教学层面。NYP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深造,坚持“无货架寿命”理念。学校看重教师积极参加终生学习提高,不管教师年龄多大,只要上进心强,能主动申请进修学习或重修第二学历或参加短期国内外培训,学校一般都给予大力支持。

鉴于我省高职院校的实际,本人建议抓住金融危机这一有利时机,大胆采用“引进来”策略,以“重技能、重经验”为原则引进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使高职院校能更好地建设教学企业,更好地组织实施技能技术教学。同时采用“传帮带”策略,短期聘请行业高级技师进校,通过专题项目培训校内教师。此外,采用“走出去”策略,选派有部分潜质的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到两年。

上述三项措施并行实施,我省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在近几年内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虽然实施“走出去”策略短期内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但这一策略应该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七、专业开发变革:流程管理

NYP的专业开发流程共有6个步骤:新专业需求分析、成立专业筹备小组、提呈批准、课程设计与准备、教学准备和反馈与改进。其在第三步的最后将专业开发详细计划报教育部批准,整个过程长达9个月,周期过长。而对于广东省而言,高职专业的开发只需报教育厅批准。因此,有必要结合我省实际对此流程进行改进(见图6)。

由图6可以看出,可以以发展处为主,获取来自专业需求的各方面信息,再咨询校委会内行业专家,在得到各方一致认可的情况下,组织力量进行专业需求分析,规划专业大纲以及课程大纲,撰写专业申报可行性报告。随后报教育厅,若被批准,再按项目化细化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中不断进行课程的维护,并形成知识库,若不被批准,则由发展处重新制定专业开发计划。

事实上,图6的专业流程开发,与软件工程中的系统生命周期开发方法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可行性报告、课程大纲和细化的课程内容全部进入知识库长期保存,为今后的专业开发提供可参照的样板。同时,知识库中的内容是随课程内容的维护而不断更新的。

八、信息系统变革:知识经验库

NYP共有6大管理信息系统:学术与学生事务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人事部管理系统、财务服务资讯系统、校园管理服务系统和通用管理系统。其中,学术与学生事务管理系统是核心,它与其它5个系统相连接,因而整个管理系统具有很高的系统集成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NYP的知识管理系统,其中包含知识经验分享(含项目、课程、教学与行政服务)、学生企业实习管理、系统专能发展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外界发展管理和专业进修课程管理6个子系统。NYP全校基于“无界化”管理思想,采用无线网络平台,师生可在校园内的任何地方自动同步联网。

虽然我省高职院校建有校园网,但是各个系统集成度不高,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本人认为,首先,采用“集成化”策略,优化、集成现有的各系统;其次,采用“新开发”策略,重点开发出为本校所适用的知识库,以记录课程、项目、教学与行政等知识经验,使学校的管理上台阶。以构建我校项目教学知识经验库为例,首先,以教学项目为中心,将各项目分类整理;其次,记录各项目小组教师与学生信息(关联现有的学籍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项目计划,项目成果报告(含项目细节难点分析、创新点分析)和项目评价报告。借助项目教学知识库,不断积累项目经验知识,形成一个“增强回路”,有利后续教学项目的起点更高,并有所创新,形成我校“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644751.html .

[2]李修莹.新加坡产业政策推动历程与成果[J].东亚经贸投资研究季刊, 2006,(3).

[3]张永兴.新加坡大力发展创意产业[N].中国青年报,2009-04-29.

[4]冯邦彦.香港与新加坡产业结构及经济政策的比较研究[J].学术研究, 2001,(7).

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篇7

一、什么是循环经济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经济模式, “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是其基本特征, 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当前,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等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增长,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主要原因是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低。因此,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三、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促进资源在农业、工业、园区、社会四个层面的循环。2009年, 秸杆气化项目将农业生产中废弃的作物秸秆进行加工处理, 为农户提供生物质集中供气, 同时可生产副产品木炭、木焦油和木醋液等工业原料, 实现了资源在农业系统内外的循环使用。奶牛养殖基地, 以秸秆作为奶牛的饲料, 并用奶牛粪便和尿液生产有机肥料, 供种植业使用, 促进了畜牧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的物质循环, 增加了农业生态产业链的长度, 使农业实现增值。此外, 畜禽养殖排泄物的综合利用等项目的相继建成, 大大促进了我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当前, 我市正处于循环经济建设的初始阶段, 要在完善现有立法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行政规划, 行政管理及财政、物价、金融、税收等各种规范措施, 规范区域经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1. 强化政府责任, 加强资源节约的法制建设

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实施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领导和统筹协调, 把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大事来抓。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 制定全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综合规划和实施意见。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和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 也是发展我市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一环。且通过政府、政策以及法律的社会影响力, 可以增强企业和普通居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

2. 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要建立政府调控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扶持政策, 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粉煤灰利用、热电联供、节能环保建筑、清洁能源利用等, 在用地、用电、设备折旧、项目审批、贷款等方面实行扶持政策。严格依法行政, 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资源消耗管理, 对资源消耗大, 环境污染大的企业和部门的政府要重点监管, 实时监管。对资源浪费严重或拒不执行淘汰目录的企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各有关部门要取消生产许可证、各商业银行要停止贷款。其次是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企业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 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完善各项考核制度, 坚持节奖超罚, 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3. 加快资源节约技术引进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 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资源、能量以及信息的使用效率。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加强资源节约技术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当前, 垃圾堆肥技术、生物质能循环经济技术、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风能发电等技术已投入循环经济的生产过程中, 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引进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灵活地加以运用。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在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政府对资源节约、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4. 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必须深化改革, 健全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 充分运用价格、财税等经济手段促进资源节约,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调动市场主体自觉节约资源的积极性。政府要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 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 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 促进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

5. 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

不仅要以循环经济的原则指导经济发展, 还要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渗入整个社会, 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以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广泛宣传我国资源形势, 宣传节约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宣传国家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弘扬先进典型, 曝光资源浪费行为, 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 形成“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不断提高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摘要:当前,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新世纪新阶段, 各省市、各地区都应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 响应胡锦涛的号召, 把这件“造福当代、泽被子孙的好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其对策选择作者:汝鸿雁, 期刊今日财富 (下旬刊) FORTUNE TODAY 2009年第08期

农机化发展带来的新思考 篇8

学习白教授的文章,联系山东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我们看到农机化发展不但总体上存在“三不”问题,而且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领域中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协调、生产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当前,农机化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农机化发展更大的挑战在于农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山东乃至全国农机化发展的形势来看,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从装备的支撑到全程机械化生产都基本得到解决,而且农机与农艺融合形成了我国现代农业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技术模式。下一步,机械化发展重点将指向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机械化成为机械化发展的主攻方向,不但是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四化同步”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所迫切需要的。

笔者曾经对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布局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一些调研。调查结果是,山东东部发达地区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是58.9%,西部欠发达地区是26.77%,发达地区农业从业人员比西部欠发达地区要高31%。从调查中看到,一般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相对保守,种植结构变化不大,仍以粮食生产为主,这为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又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推动了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思想解放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比较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大,农民的收入相对比较高。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低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济作物品种众多、产品繁杂,机械化破题较晚,机械装备生产滞后,机械化水平较低。经济作物生产机械装备研发生产落后,把农村劳动力牢牢拴在经济作物的土地上。而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农村劳动力相对密集,又影响了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因此,经济作物种植区机械化水平低,既与劳动力转移有关系,又与经济作物生产缺乏机械装备支撑有关。

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考 篇9

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学生物探究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标》) 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探究性学习, 并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11条具体要求[1]。这些要求涵盖了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各个环节, 涉及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甄别变量、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交流与报告等科学实验过程 (方法) 的诸多方面。《课标》还指出, 生物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促进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1]。但诸多调查却表明, 中学生物实验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生物实验课的开课率虽达到80%以上, 但是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却不高[2];在农村中学, 生物学实验教学面临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困难[3];一些生物教师思想观念上不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实验素质有待提高[4]。

生物实验是实施课改、探究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如今却陷入“有名无实”的发展窘境。而关于如何破解中学生物实验开展难题,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具体生物实验的改进, 缺乏从课程层面对中学生物实验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建议。鉴于此, 本文将在分析生物实验课程实施要素的基础上, 对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 以期能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以及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实施要素

作为课程, 中学生物实验的实施又具有其特殊性, 这是由实验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作为生产事实的实验, 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劳力、物力和财力, 甚至还需要有社会组织、机制等的支持。生物实验课程的实施也不例外, 与生物学系统知识 (理论) 教学不同的是, 实验教学除了需要教材、教师和场所以外, 还需要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经费等条件的支持。总体看来,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实验得以运行和实验课程得以开展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分为基本条件、师资条件、运行条件和反馈条件这四大条件 (见表1) 。

基本条件:场所、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实验教材等构成了实验运行的基本条件, 提供了实验课程实施的物质性基础。通常情况下, 场所、仪器设备与材料药品等属于学校的不动资产, 由各级教育部门统一配备和补充。实验教材才是基本条件中的核心因素, 以往一直受到忽视, 它包括教师的教学用书、学生的实验记录本和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记录本与实验报告在实验课程实施中尤为重要, 这既是实验过程必需的步骤, 也是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的反映, 更体现了实验产生事实的“书面技术”。研究显示, 学生在实验后形成的成果有:实验报告 (lab reports) 、小海报 (mini-posters) 、口头陈述、反思 (refl ections) 和记叙性报告 (narrative lab reports) 等[5]。师 (生) 资条件 (以下简称“师资条件”) , 由实验员、生物教师和学生组成, 提供了实验课程实施的人力条件。一所学校, 当拥有了物力、人力两个基本条件以后, 就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一些无需经费的生物实验, 比如观察花的结构、制作植物标本等。但生物实验课程要想得以长期发展, 还需要经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由于许多生物学实验材料是一次性的, 在教育部门配给的基本条件中并不包括生物学实验所需要的新鲜实验材料, 这部分费用必须由学校支出。但很多学校却因经费紧张不得不停掉实验, 可以说经费是目前制约实验课程开展的一个很现实的因素。实验室药品、设备以及安全等都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管理的核心是服务生物实验课程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升生物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课程运行的现代化水平, 实现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

如果说基本条件是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基础, 运行条件则为生物实验课程发展提供了动力。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效果与质量如何, 还需要课程评估的监督与评价。因此, 课程评估充当了实验课程实施的反馈条件。实验课程评估包括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实作能力评价等。实验课程发展的3个条件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策略探讨

1. 满足基本条件

诸多调查表明, 现阶段, 中学, 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物实验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基本条件的欠缺。对于中学生物实验室的装备问题, 早在2003年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就出台了21世纪生物实验室规范[6]。2006年, 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校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教基[2006]16号文件) , 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统一标准配备理科实验室以支持新课改的实施。5年过去了, 很多中学, 尤其是农村中学依然没有建立生物或其他理科实验室。这种状况必须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切实落实中学实验室装备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 满足中学生物实验以及中小学理科实验课程发展的基本条件。

2. 强化师资条件

推进中学生物实验课程发展, 必须确立生物教师在中学生物实验教育中课程领导者的角色。有课程活动就有课程领导, 要使生物实验课程改革获得成功, 就必须确立生物教师在中学实验教育中的课程领导者角色。根据我国学校人事制度安排, 一般实验室都由实验员直接管理, 若干个实验室组成实验中心, 设有实验中心主任。当生物教师要组织实验活动时, 必须先提出申请, 由生物教研组组长或实验中心主任批准后再报学校主管领导, 拿到经费后交由实验员管理。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行政管理的特色, 因管理环节烦琐, 涉及人员较多, 一些生物教师在等待领导审批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致使生物实验课程有名无实。确立生物教师实验课程领导者的角色, 可以打破生物实验多头管理的格局, 促使生物教师承担起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重任。

所谓课程领导, 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 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 具有决策、组织、引导3个基本职能, 其中课程决策是课程领导的核心[7]。生物教师可以在课程的设计和决策中对生物实验课程的目标、资源、技术等进行科学规划。通过研究学校环境 (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 , 分析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的特点, 确立生物实验课程的目标, 选择、组织生物实验课程内容, 使生物实验课程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生物教师可以将与生物教学相关的团体 (通常为生物教研组) 成员组织在生物实验课程中, 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一起学习和建构生物学实验的知识和意义, 并促进实验教学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还可以决定需要哪些资源和信息技术来支持生物课程的实施, 从而在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 生物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发低成本生物实验 (low cost biological experiment) 、微型生物实验 (micro scale biological experiment) [8]、虚拟仿真生物实验 (virtual simulation biological experiment) [9], 或使用数字化实验技术 (digital experiment technique) 开展生物实验教学[10], 丰富生物实验课程资源, 并引导生物实验课程向现代化、多元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仅仅赋予生物教师“课程领导者”的含义还不足以使他们尽到推动实验课程发展的责任, 还需要赋予生物教师以物质上的支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 将实验室与生物教师的办公室合二为一。众多调查显示, 生物教师常常将生物实验不能开展的原因归咎为客观原因, 如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实验员不配合等, 很少从自身角度找原因。试问, 我们的生物教师每个学期花多少精力去研究生物实验的教学?又有多少生物教师将做生物实验当做个人的兴趣?如果将生物教师的办公室设在生物实验室, 这对唤醒并确立生物教师的课程领导者角色将大有裨益。

3. 优化运行条件

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来讲, 应当加强对中学实验经费的投入, 并对实验经费的流向进行审计、监督和检查。从学校来讲, 应当加强生物实验室的管理, 调动生物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参与实验课程发展的积极性。在实验课程实施得好的地区和学校, 一些教师还开发了高中生物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系统化管理方案[11], 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 措施得力。如上海育才中学抓住二期课改的有利时机, 将物理、化学、生物学3个原本单独设立的实验室整合成实验教学中心, 实现了实验仪器、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使用以及人员的统一调度[12]。福州外国语学校总结出两大类生物实验管理:一类是宏观把握, 如全校各年段实验器材的存储与备用等;一类是具体操作, 如实验过程中器材的正确使用、实验后器材的洗刷与整理等[13]。此外, 还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发信息技术含量高的数字化生物实验系统和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美国FROGUTS公司开发的青蛙解剖实验教学软件, 教师点击软件界面边角上的虚拟实验用具—解剖刀, 可循着虚拟立体和高度仿真的蛙体标本上所标注的红色虚线而逐步进行解剖, 一边解剖, 一边用钉子固定, 然后展示青蛙体内各器官并详细讲解。配合讲解, 蛙体可任意旋转。整个解剖过程演示清晰, 惟妙惟肖, 形象直观[14]。

4. 完善反馈条件

现阶段, 关于生物实验的课程评估几乎空白, 为促进生物实验课程发展, 应当建立和完善生物实验课程发展的教育评估制度。

课程评估对课程发展起着监督、反馈和调节作用, 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生物实验课程评估对生物实验课程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国际上,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生物实验纳入大学入学考试, 促进了生物教育的发展。英国普通教育证书A级 (GCE-A) 生物科目的考试中就有对生物实验能力的相关测试, 其中中心评价课程作业 (center-assessed coursework) 大约占全部考试权重的20%, 是一种对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生活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或技能完成某种综合性、真实性的任务的过程、行为及结果综合评价的方式。其评分标准和政策由全国性的教育管理机构统一制定, 各考试中心 (center) 的教师负责具体评分, 所评分数还要由全国性的相关机构进行监督, 整个过程透明而公开。学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拓展性随笔、书面作业、调查、实地试验和田野考察、统计和数据整理等;评价标准则是按照完整的实验论证框架, 如计划、实施、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相互交流等一系列步骤程序编制而成的详细的量化评分标准和质性评分等级。与纸笔测试只有一张试卷不同的是, 课程作业评价体系包含了很多方面, 如学生作业、文字报告、图表绘制、数据分析等样本, 教师评语以及最后分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15]。我国的香港也在高考中设立了实验评价, 实验评价的范围涉及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评估能力有操作技巧、观察技巧、一般实验表现 (包括表达数据、解释结果、计划实验及设计习作) 以及实验知识[16]。其改革成效已经在PISA测试中显露出来。据调查, 一些省份已连续多年在高中会考中测试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 促使生物教师不断钻研生物实验教学, 从而促进了生物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将生物实验纳入学生升学考试考核范围以外, 还可以将生物实验教学纳入学校评估中, 促使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生物实验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以“评”促教, 以“考”带教, 促进生物实验课程与教学的良性发展。

此外, 还应调动高校或科研单位、博物馆、企业等社会机构的积极性在生物实验课程的发展中发挥辅助作用。生物科学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猛的科学技术, 这给中学培养高素质的生物科学技术人才带来了资金、设备和实验材料等方面的挑战。为了弥补学校在资金、设备和实验材料等方面的不足, 在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中学的生物实验教育已经突破学校围墙, 呈现出“开门办学”的发展态势。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要数美国了, 通过学校与当地高校或科研单位、博物馆、生物技术与医药企业等社会机构的合作, 可实现生物实验教育的双赢。通常情况下, 这些社会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充足的科研资金和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可为中学生提供动手实验和进行高新生物技术实习的项目与岗位, 也可为中学生物教师使用最新实验器材、更新生物知识、了解教材中最新生物知识的背景、设计与开发中学生课后生物科学研究课题创造条件。社会机构参与中学生物实验课程改革, 既充分利用了他们的实验设备, 又激发了更多学生对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又为未来培养了很多熟练工人;既节约了商业成本, 又资助了学校教育;既弥补了中学实验条件的不足, 又培养了中学生物教师。真可谓“一箭多雕”。

四、结束语

实施创新教育的新思考 篇10

然而,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高等教育全面系统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也需要我们对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 创新是不仅是创造发明更是一种制造能力

有一个新词是“创新教育”, 但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第一次提到“创新”这个词, 意思是创立或者创造新东西, 而现在的意思多是国际经济方面创新理论的引用。“创新”用英语表达就是“Innovations”, 它有两方面意思: (1) 指以前没有的, 类似于我们说的创造发明; (2) 引用到新领域, 指产生新的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 比尔盖茨是代表人物, 但是他通常是拿别人创造的东西加以变化, 重新组合后进行开发, 这些创造的巨额财富也使他成为全球首富。因此可以看出, “创新”要比创造发明的含义更宽。创造出之前没有的全新的事物就是创造发明, 而把本来就有的东西重新组合后引入而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做创新, 本世纪初经济领域里的创新理论会更容易吻合这种理解。

“创新”它既有革新、创新之意, 也指新观念、新方法、新发明, 在经济领域创新不是标新立异, 不是奇思怪想, 更不是奇装异服, 我们国家需要的创新是能带来国家强大, 民族的复兴, 是能带来企业制造能力的提高。高校的创新离开了实际, 凌驾于制造能力的创新, 我们企业追求的急功近利的“创新”, 只能停留在商业广告上进行创新产品只能进行低级粗糙的仿制, 所以我们的创新应该值得我们去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2 创新教育不是小发明和小创造

现在我们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总是强调创新, 但是忽视了创新教育的真正含义的真正内涵, 或者是根本没有实际能操作的手段去理解和实施创新。创新教育的效果很容易被理解成与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相联系, 简单认为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多的学校创新教育就有成就, 否则, 没有成绩。“小发明、小创造”多的学校作为创新教育的典范广为宣传, 因此, 就有学校甚至提出“小发明、小创造”的指标, 让教师、学生想方设法去完成指标。所以创新教育很容易被理解为创新教育就是“小发明、小创造”。

将培养人们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就是创新教育, 将怎样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重点研究和解决对象。创新人格特征的一种表现就是创新精神, 内部的态度和心向是创新主体, 其中有创新的意识、情感和意志三方面。

3 创新是一种精神和思想

将创新活动赋予人类的整个教育过程是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 教育也以此为基础, 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以达到人类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方面储备。

创新的主要特征是创新精神, 也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内部态度和心向, 构成该精神的三方面是创新的意识、情感和意志。创新精神就是要有好奇心, 有求知欲和探究欲, 对新鲜的事物很敏感, 有追求真知的执着, 百折不饶的发现发明或者改革开拓新事物, 这样的精神就是创新的人灵魂和动力。

创新意识是个体追求新知的内部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一旦稳定化, 就成为个体的精神与文化。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常常是有强烈的批判态度, 有持续的超越精神, 有积极的反思能力, 有旺盛的开拓进取精神,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等。

创新情感是个体追求新知的内部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的不断强化, 就会转化为个体的动机与理想。有创新情感的人常常是情感细腻丰富, 外界微小的变化都能引起强烈的内心体验, 人生态度乐观、豁达、宽容, 能比较长时间地保持平和、松弛的心态, 学习和工作态度认真、严肃, 一丝不苟有强烈的成就感, 工作的条理性强;对世间的所有生命都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愿意为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而尽心尽力等。

创新意志是个体追求新知的自觉能动状态, 这种状态的持久保持, 就会成为个体的习惯与性格, 纪形成创新的人格。有创新意志的人常常是能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 长时间地专注于自己的活动, 工作勤奋, 行为果断, 对自我要求较高, 对工作要求较严, 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制力。

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从两者的关系看, 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 而创新能力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智慧特征, 是主体创新的活动水平与技巧, 它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 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4 结语

要准确把握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的内涵, 首先应了解创新概念的涵义。要实施创新就要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与途径。目前人们并未形成关于创新或创新教育的统一认识, 有关创新的观点和创新教育的实施的途径仍在不断探究当中。但是, 大学的创新教育要改变过去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 教师的创新素质缺失, 保障教学的基本环节的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缺乏, 教科研设备不足且利用率低,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的问题, 才能使我们国家大学的创新教育形成有竞争力的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玉祥.创新教育难以实施的原因初探[J].教育探索, 2001 (3) .

[2]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 2008 (1) .

[3]谢秀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5 (4) .

[4]赵常德, 姚开胜.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J].教育探索, 2001 (3) .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考 篇11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12.9]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我们教育而言,一种没有创新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应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努力把创新思想贯穿于德育工作之中,积极开拓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探索新办法,为今后给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1.从学生入手,分析现状

处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不知所措,加上父母,社会的疏忽,使他们始终处在一个迷离的边缘,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应该从事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对学习缺少激情,对未来缺乏信心,反之有些自暴自弃,肆意而为,不注重自身品德教育的培养与发展。进而,使这些学生与同龄普通教育的学生相比,是处于一个比较劣势的环境中。

2.思考新的教育方案

2.1 从学生自身入手

探索他们真正缺乏的正能量,明确正确引导方向,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特长、爱好、潜力、人生观等一些积极向上的方方面面,进而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做到不悲观,不气馁,胸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拥有良好的心态。

2.2 学校与老师方面

老师的教学探究也是不容小觑的,学生有了自信,就要给他们尽可能的创造机会。告别传统教育模式,穿插新兴教育,例如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能够尽情的发挥,展现自己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时刻关心学生的情绪起伏,家庭状况,给学生多点关心,多点爱护,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需求与关爱,自然也就会重新定位自己,注重自己的品德教育工作。

2.3 社会各企业的支持与接纳

这是关键的一步。学校与企业之间互相合作,学校向企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企业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各种就业平台、机会,让学生切实动手操作,具体了解到岗位的需求与要求,使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在实践中得到印证。

3.明确教育目标

3.1 熟悉社会各企业的经营状况

比如校企合作的企业,熟悉工作流程形式,商品情况等方方面面,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在社会上生存的方式和技巧。在学习上,认真仔细,在工作上,谦虚待人,不懂就问,既要听从领导的安排,同时又要拥有自己的主见。

3.2 了解国家相关政策

熟知法律,法规,以及对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在党和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德育教育获得了全新的面目,越来越具有时效性,越来越具体,规范。其中,还发布了《加大和改善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若干条例》、《德育教育大纲》等等。

3.3 树立正确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够接受自我的不足,维持自身的优点,长处,做到不骄不躁,不足之处向他人虚心请教,乐于帮助他人,使大家共同进步。

3.4 合理安排时间

安排好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做到学习时好好学,认真学;工作时踏踏实实工作,心无杂念;娱乐时尽情欢乐,不去想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和烦恼。

4.实施方法

4.1 双管齐下

让学生熟知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划等课程,能够与课本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教师以自身为例子,为学生详细讲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4.2 让师生各自回到欢乐时光

所谓的欢乐时光,不单单是娱乐,同时要结合本校的德育工作,运用适当的活动来启发,引导学生。比如开展“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比赛”,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出谋划策、想新招,还可以增加学生、学校、企业、家庭之间的互动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聆听他们对于德育教育的心声,需求与渴望。

5.继续教育

5.1 活到老,学到老

虽然德育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日趋成熟,但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是在不断地学习中进步的,是在不断地提高修养,素质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乐趣的。所以,即使学生有了自信,接受了德育教育,投身到了工作中,也应该在工作中学习不同韵味的教育,因为德育教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社会以及每位成员。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各种条件都不是很成熟,更应时刻接受教育的洗礼,改变自身,改变自身的前途。

5.2 创造新型未来

以上这一系列的规划,不管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学校角度,企业以及家庭角度,都会对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所积极影响。通过分析现状,认识问题所在与不足,然后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再到明確教育目标,最后考量实施方法,这些步骤都在紊乱有序的进行,只有一步一步来,扎扎实实探究考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使学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佳绩。学生,不分好坏,只要正确引导,用心培育,用爱灌溉,他始终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未来的栋梁之才,只要我们找对方法,告别传统模式,懂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6.总论

总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一群孩子们的新起点。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要通过德育创新,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的功能,为学生照亮前方那黑暗的路途,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踏实。

参考文献

[1]米兰.论高职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250

[2]刘春雁.新形势下中职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10(09).117

[3]刘婕.体验式学习在中职教育中的意义[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07).4

[4]班戈.浅析德育环境的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J].南昌高专学报.2010(03).67

我国茶业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新思考 篇12

产业互动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将不同产业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国种茶、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传承悠久,茶叶的产区分布也十分广泛。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众多产茶地区将茶业与旅游通过产业互动的模式,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变,如福建省武夷山地区推出的“武夷山大红袍”,云南省普洱市推出的“普洱茶休闲养生旅游”等将茶产业与旅游业进行捆绑式宣传和销售,极大促进了当地茶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凸显出产业互动促进地区经济的优势。

通过对比各地区茶业与旅游业结合后的发展状况,众多经济学者对产业互动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探讨与茶业相关的旅游与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并针对暴露出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将茶业中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对两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茶业与旅游业的产业互动发展机理

2.1 产业互动发生的动因

导致茶业与旅游业发生紧密联系的主要因素有:

2.1.1 茶业资源的潜在旅游价值。

旅游价值包括自然的、人文的因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进而带动地区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茶业资源包括各种以茶为中心产生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将其与旅游业进行更深层次的结合,不仅能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实现我国传统茶文化更深层次的传承。

2.1.2 茶业与旅游业市场的交叉性。

茶叶的消费者是茶文化旅游的重要潜在消费群体,中国的茶文化是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消费者会因为对茶叶的了解而对茶文化产生向往,成为茶文化旅游的消费者。另外,中国的名茶都有其特殊的产地,如武夷山的大红袍、信阳的毛尖、云南的普洱等,去茶叶原产地的旅游者极大可能会成为茶叶的消费者,到当地茶馆参观时顺带品茶、购买茶叶等。

2.1.3 服务市场的日益扩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们已经满足温饱需求,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追求体验,产生了一大批的服务消费者。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服务类行业的地位和比重得到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2.2 产业互动的途径方法

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具体实施途径主要包括:

2.2.1 对当地茶业资源进行旅游价值的开发。

茶业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潜力,针对茶文化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开发。例如,茶艺、生态、娱乐、民俗、购物等各种与茶文化相关的旅游项目。另外,可以借鉴其他产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如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农田观光、农家乐等,将茶业中的种茶文化、制茶文化、饮茶文化等相关文化元素,与旅游业深入结合,开发茶文化旅游新项目。现有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综合型,通过设计茶旅游的主题,再围绕主题对旅游过程各项目进行精细组合设计,或以茶园为主题,将与茶文化相关的各种旅游内容集中到茶区内,进行一一展示;另一种是嵌入型,将茶文化旅游与其他的主题旅游相结合,或安排在其他旅游的旅游路线之上,将茶文化旅游嵌入到其他旅游活动之中。

2.2.2 加深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对茶产业进行细致划分可分为三个层次:茶树种植与茶叶采摘、茶叶深加工与现代工业生产、茶文化。将旅游业与茶产业融合,即将旅游业与这三个层次分别渗透和深入融合。第一层次,开展茶园旅游,设置自然茶园参观、茶叶采摘等项目;第二层次,在旅游项目中加入制茶工艺参观与学习,茶类制作、茶产品展示等;第三层次,将茶馆参观、茶艺展示、茶文化介绍等纳入旅游过程。产业融合是将两个产业深入挖掘、彼此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两者共同发展为目标,对两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开发、融合。

3 推动茶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现实策略

我国茶叶产地广泛,产茶数量巨大,茶产业经济效益显著。但传统茶业发展也面临者众多制约因素:茶叶亩产值再提升幅度有限,品牌名茶开发力度不够,茶文化重视、宣传不足等。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进行产业互动发展是对茶产业的有效推动。通过两产业的互动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各自的行业竞争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变,对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在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阻碍产业互动发展的问题。

3.1 管理体系不完善

各地区茶业旅游都面临着管理方面的问题:

3.1.1 政府管理与茶业旅游发展的不平衡。

例如,在黄山市,茶业管理部门隶属于农委,难以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茶产业与旅游业难以实现深层次结合和互动;在信阳市,则存在基础设施较差,不利于茶业旅游开展的问题,标识系统、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利于当地茶业旅游的宣传和开展。

3.1.2 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茶产业的区域局限性较大,茶业旅游属于新兴产业,在地区建设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管理、服务工作建设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

3.1.3 管理体系建设资金不足。

各地区对茶业旅游的前期投入不够重视,建设资金不足,只靠相关企业的力量难以形成有效管理体制。

3.2 茶文化的传承工作不全面,茶业旅游挖掘不深入。

开展茶业旅游主要是茶文化旅游,但在各地区茶文化传承并不完善,茶文化与旅游业结合不够深入。要发展以茶文化为中心的茶业旅游,不仅要对茶文化的传承进行深入了解,而且要对当地茶文化在中国茶业历史中的定位、起源与发展、传承习惯等进行系统研究。以信阳毛尖为例,信阳茶叶节是当地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平台,但在茶业旅游开展的初期阶段,主要项目只有观赏茶叶、品饮茶叶、销售茶叶等,仍停留在茶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第一层次。旅游者对信阳茶叶节的印象更多在品茶的味觉感受上,很难对信阳产生深刻印象。再例如黄山,建立茶文化博物馆,以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茶叶种类为主题创办茶文化旅游等,都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茶业旅游的发展。

3.3 相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茶业旅游的开发。

随着各地区茶业旅游的开展,逐渐暴露出各地区茶文化内容类似、项目雷同的问题。相关企业对项目的开发本着“抄完这家,抄那家”的原则,造成各地区茶业旅游的吸引力不大。

将地区特色融入到旅游项目之中,不仅是茶业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其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也面临类似问题,但茶文化的独特性更加难以把握,要提高各地区茶业旅游的独特性,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思维创新。

4 茶业与旅游业产业互动的新机遇

4.1 政府对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政府对文化、服务类行业的重视得到极大提高。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建设的措施:制定县区旅游新规,加强管理从业人员素质监督,组织地区性旅游导游选拔大赛,开展地区茶叶品鉴会、茶文化主题展览等。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提倡文化旅游,对当地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2 相关部门对茶文化的重视

随着茶业旅游、品牌茶建设等茶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各地区对茶文化的研究、开发、传承热情空前高涨,各地政府纷纷设置独立的茶文化研究部门,对当地茶文化的起源、传承都做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为各地区茶文化的区分和特色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4.3 休闲文化的发展与营销策略的推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文化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茶文化旅游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更能够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官刺激。茶文化的独特文化魅力,更吸引了一大批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的注意和推崇。将休闲娱乐与茶文化结合,共同作为旅游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现阶段茶业旅游的重要内容。另外,随着政府对市场经济政策的调整,营销工作的全面发展,对茶业旅游营销宣传也不断发展,为茶业旅游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营销策略的运用,让更多人将注意力从茶叶、茶具、茶社等具体的单一茶类消费品转移到整个茶文化的传承、茶类相关产业的消费上来。对茶业旅游的开发和宣传都起到重要作用。

4.4 全民创新思潮的普及

随着“全民创新,大众创业”思潮在社会的普及,各地区茶农、茶商、茶文化研究基地等纷纷开动脑筋,思考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形式。茶农与旅行社、电商合作,出租茶田,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茶商将茶与茶文化打包销售,与旅行社合作扩大宣传;茶文化研究基地与旅行社合作开创更多旅游新项目。茶业与旅游业的深入结合,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创新角度,创新思想也为两者的产业互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5 结语

我国开展茶业与旅游业的产业互动,不仅是茶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创新型研究,而且对地区经济建设、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两产业的融合速度、加深两产业的融合程度、加快两产业发展进度,是现阶段各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融合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需要政府和茶旅相关企业慎重面对、谨慎解决,稳中求进。

摘要:发展茶业旅游,将旅游业与茶业深入结合,形成产业互动,对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茶旅两产业的互动融合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产业互动的发展机理、发展问题、解决办法等方面对我国茶业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茶业旅游,产业互动,茶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联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类型、开发价值和开发策略[J].海峡科学.2013(12):74-76.

[2]孙九霞,史甜甜.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J].旅游论坛.2010(3):299-305.

[3]殷西亮.国内茶文化旅游研究综述[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4):12-17,32.

[4]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3):315-320.

[5]宋振春,纪晓君,吕璐颖等.文化旅游创新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J].旅游学刊.2012(2):80-87.

上一篇: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综述下一篇:体育舞蹈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