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2024-07-24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共12篇)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1

一、大学文化重构的时代背景

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学文化变迁是无法阻挡的。这就意味着需要对原有的大学文化系统进行重构,融入更多崭新的理念和价值观以保持大学文化的先进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然而,大学文化重构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来自内部的变革力量也很难成为大学文化重构的主导性力量。一位英国大学的校长曾经说过,大学如同一座坟墓,如果你想要移动它的话,不要奢望里面的人能为你提供多少帮助[1]。大学的存在已经超过九百年。它们被视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它们理所当然从政府或捐助者手中获得所需要的经费;它们还拥有足够的自治权利。当然,对于大学的核心使命(通过学术研究创造和保存知识,通过教学、出版和社会服务来传播知识)来说似乎没有必要发生什么改变,但是对于完成使命的方式和在此过程中秉持的价值导向,也即所谓的大学文化则需要进行根本性的重新审视,否则无法适应早已面目全非的外部世界。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前任主席蒂尔尼(William G.Tierney)认为,大学的变革是基于一种社会结构框架而开展,在这种框架中改革者存在着显著的路径依赖,倾向于沿用传统的高等教育规范,于是这种变革无法真正摆脱固有社会标准的束缚,参与者也无法跳脱固有社会地位限制[2]。于是一些大学开始寻求其他的解决手段,将信息技术作为新参量纳入传统的社会变革框架成为一种选择,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推进变革。简而言之,至少能通过维持大学现有目标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变革,而对固有的大学文化并不产生太大的冲击。结论显而易见,从传统大学的内部是不太可能出现激烈的教育变革的,只有借助外部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文化的重构。

不过,来自外部的力量似乎并未对大学文化的重构产生太大的积极作用,大学文化的重构注定了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政府致力于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创新大学组织形式,也出现了如“开放大学”这样的崭新大学组织,但总体趋势仍然停滞不前,对此已经出现由于缓慢的速度和迟缓的进展所引起的急躁情绪。在2008年的欧洲远程与数字学习网络会议中,与会代表认为,尽管信息与通讯技术对于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各个层级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作用,但是与所预期的还相差很远,教育教学变革的任务才刚刚开始,只是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是不可能很好地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的,真正有效的应用必须改变原有的模式和习惯[3]。高等教育正处于从传统模式向技术扮演关键角色的新模式转换,但技术并没有实质性改变高等教育:学生所需要的崭新教育经历没有实现;学生已经成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而教师却成为落后者;与其介绍21世纪的技能,还不如运用技术来实现落后教育方式的自动更新;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但传统记忆方式仍然在使用。换句话说,技术已经进入课堂教学,但仍未应用于教学系统的变革,一些大学机构甚至已经制定出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正式策略方案,但却没有找到任何测量和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方法。在许多大学机构,仍然存在着一种趋向,即将信息技术只是视为研究、管理、教学和学习的支持性服务。一些大学管理者依靠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来为学校管理提供相关建议,随后根据这些建议来决定如何更好地支持科学研究或教学方面目标的达成。然而,事实上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活动之一,或者是大学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需要明确21世纪信息技术的使命和所扮演的角色。

二、大学文化重构的目标指向

尽管如今的大学看似人满为患和杂乱无章,但伴随着大学文化的重构,政府和公民将会发现大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崭新角色,尤其是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时将表现出更强的能力,从而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经济繁荣提供服务。为此,大学需要回答一些问题:大学机构将以何种形式在网络空间存在,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从事研究、管理、教学和学习等活动?大学课程应该如何进行变革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变化的需求?相关活动的地理边界和空间边界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大学机构全身心参与社会变革的洪流中。面对未来,大学必然成为具备革命性和开创性的学习机构,大学文化重构将集中表现在学习理念和形式的变化。

第一,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人们的终身学习之路中大学将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为他们提供学习、反思和参与的机会。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具备强烈的学习愿望,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大学能够为此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空间,摆脱传统高等教育层级体制的束缚。

第二,泛在学习的推广应用。泛在学习意味着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提供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并几乎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层级和类型的教育系统。泛在学习系统由课程、工作室、专门的学习群体、国际性的研究小组,基于短期或长期的承诺通过开展各种报告、讨论会和活动而形成。泛在学习不仅用于知识的传播,而且更加强调激发学生的争辩和讨论,所提供的学习机会也将注重符合多元化学生群体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需要。

第三,协作学习成为时尚。无论是现实的课堂教学,还是虚拟的网络教学,协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学习模式。协作学习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强调打破学科的边界,建立一种跨学科领域的课程。

第四,多元化学习需求得到尊重。伴随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大学将提供更多不同模式的教育,以实现大学的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服务于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人群的差异性需求和目标。

第五,可能的低廉学习费用。无论是采用何种学习形式,也无论这种学习形式是如何先进,学习费用始终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般的学习费用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学习花费却是不可承受之重,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关注这部分人的需求。作为一种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学习类型,数字化教育资源将担负起这种历史责任,为所有人提供丰富而多元的学习资源。

三、大学文化与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探索历程

大学文化并不是静止的,它的生命力所在便是动态发展,尤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否则根本就无法对开放教育资源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新事物产生有效的影响作用。当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步入转折阶段,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非预期性事务相继涌现,如果开放教育资源要实现持续性的发展,离不开大学文化的引领和促发,而大学文化的重构便是大学文化担负这一重要职责的保证。大学文化的重构体现为学院文化、管理文化、发展文化和协商文化的重构,这些文化的重构在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转折阶段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避免出现宏观层面的战略失误,也指引着开放教育资源走向更加深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制定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战略

在经历短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各种预料之中或预料之外的问题相继涌现,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到了进行经验总结和发展规划的时候。为此,2007年9月开放社会研究所(The Open Society Institute)和沙特尔沃思基金会(The Shuttleworth Founda-tion)在南非首都开普敦组织召开了一次开放教育国际会议,会议邀请了30个积极支持开放教育的国家的代表机构或组织,会议就督促政府和出版机构加大教育资源开发的公共资金投入,促进教育资源在网络中的免费公开发布,以及加强开放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和合作研究,并于2008年1月发布了著名的《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Cape Town Open Education Declaration)。对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而言,《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的发布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对开放教育资源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开放教育资源的革新实践、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愿景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论述,并提出了提升开放教育资源影响的三个战略:鼓励教育者和学习者采取基于资源开发(创建、使用与改编)、教育实践(协作、发现与知识创造),以及社会合作等举措积极参加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倡议教育者、作者、出版者和相关机构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来发布他们的资源;督促制定相关的开放教育政策以确保政府、学校理事会、学院和大学拥有更高的开放教育优先权[4]。这三大战略无一不反映着大学文化的重构:第一个战略一方面体现了学院文化的重构,明确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地位,要求共同担负创造、使用和传播知识的重任,另一方面体现了协商文化的重构,注重开展社会合作,满足普通公民的需求,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共享与传播;第二个战略体现了管理文化的重构,大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教育机构,而是应该实施开放式管理,确保开放教育资源的大众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个战略体现了发展文化的重构,明确了大学在非正式教育资源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关键性角色,也明确了政府在非正式教育资源发展中的主导权和非正式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基本理念,指明了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权利结构。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环境,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悄然进行,《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的发布标志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面对时代的变化开始步入转折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必须以重构求变的姿态,尤其是大学文化的重构来积极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二)探索开放教育资源的运作机制

在大学文化的创新精神和理念的引领下,在《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相关要求和规范的督促下,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机构开始与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展开合作,纷纷开展开放教育资源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影响力和作用。2009年2月,休伊特基金会为密歇根大学、非洲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以及四个非洲大学提供相关项目资助以支持开展免费的健康教育,协商文化的重构开始跨越国界发挥作用。2009年3 月,全球著名的视频网站YouTube启动YouTube教育项目,从数百个学院、大学、教授和著名学者那里收集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向公众发布,协商文化的重构摆脱教育机构的束缚,商业机构开始成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2010年9月,斯坦福大学在线发布了大量免费课程资源,吸引了超过35万用户浏览和使用资源,私立研究型大学开始走向管理文化的重构,实现了知识的自由共享。2011年8月,在风险投资公司Y-Combi-nator的资助下,趣味编程网站Codecademy开始提供免费的在线学习编程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文化的重构意味着开放教育资源必须引入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和呈现多元化的资源形态,由静态资源呈现转变为动态交互学习便是发展文化重构的一种具体反映。2012年3 月,世界著名的私有非营利信息科技机构TED开通了专门针对教育者的频道TED-Ed,将收集到的顶级教育材料免费向大众发布,私营机构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崛起不是意味着大学机构地位的下降,而是反映了在大学文化重构的作用下,开放教育资源发展赢得了更高的社会接纳度[5]。这一时期,开放教育资源在经历短暂的徘徊之后,迅速获得了发展的主动,这要归功于《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的经验总结和发展规划,更要归功于大学文化重构的巨大引领作用。不过,飞速的发展无法掩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并未因为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速度而有所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三)明确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目标

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步入十周年之际,大量的开放教育资源活动有力地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但同时也开始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在经历一个阶段的发展之后需要进行相关总结、交流和学习。2012年6月,在学习共同体(Common-wealth of Learning)的全力组织和休伊特基金会的经费支持下,世界开放教育资源代表大会(World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ngress)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召开,来自各国政府、国际机构、教育者群体、非政府组织、大学在内的四百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发布《2012巴黎开放教育资源宣言》(2012Paris OER Declaration)、通过开放式研讨会和展览的形式交流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情况以及庆祝2002年教科文组织论坛(2002 UNESCO Forum)十周年纪念[6]。其中,最受世人瞩目的是《2012巴黎开放教育资源宣言》,该宣言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俄语等六种语言形式向全世界公开发布。宣言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目标和历史责任,要求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教育机构致力于:提高对开放教育资源的认识,促进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为使用信息与传播技术创造有利环境;进一步制定有关开放教育资源的战略和政策;促进对开放许可授权的了解和应用;支持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学习材料的可持续开发;促进形成开放教育资源的战略联盟;鼓励用各种语言开发和改编以各种文化为背景的开放教育资源;鼓励对开放教育资源展开研究;便利开放教育资源的搜索、获取和共享;鼓励对利用政府资金开发的教育材料实行开放许可授权[7]。该宣言进一步彰显了大学文化重构的影响作用,学院文化的重构体现为转变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角色,鼓励担负更多的职责和发挥更大的作用;管理文化的重构体现为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许可授权和推广应用,鼓励运用各种语言开发和改编多元文化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文化的重构体现为注重能力建设,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协商文化的重构体现为构建开放教育资源的战略联盟,鼓励政府和企业参与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进入深水区,一系列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推进、一系列研究活动持续展开,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在重构大学文化的作用下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必然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和灿烂的未来。

四、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于大学文化的应对之策

历经十数年的发展,开放教育资源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但也面临众多的挑战,不同的利益群体相互碰撞和冲突,使得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过程在充满了机遇的同时也遍布荆棘和变数,给予一个理念上指引和实践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展效率:组织界限问题的处理

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的本质属性是开放性、灵活性和自由性。这种本质属性广泛体现在开放教育资源的设计、使用、编辑、重复使用、重复包装以及传播等活动中。显而易见,这种低效的发展理念使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了开放教育资源未来更加健康和科学的发展,必须在资源的创建、存储、传播、教学应用、学习应用等领域建立一套严格可信的管理框架;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开放教育资源本质属性或发展初衷的充分发挥与实现,必须提供更加灵活自由的管理框架。于是,开放教育资源机构开始考虑一个历史上重复出现的话题,即自组织界限(Limits of Organization)的问题。根据中马宏之(Hiroyuki Chuma)的观点,知识应该自由地共享和经由信息处理过程形成知识网络以促进组织的涌现和自组织效果的出现,否则就会伴随着出现组织界限问题,导致组织合作和地区最优化的失败[8]。组织界限对开放教育资源起着一种类似于过滤和筛选的作用,开放教育资源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输入能量、材料和信息,以便有效地加以处理,确保优质高效的管理。如果对组织界限问题视而不见,不仅会出现资源浪费和投入产出率低下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的混乱和组织结构的松散化[9]。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从大学管理文化的角度检验和反思开放教育资源的管理框架,另一方面将大学管理文化的理念应用于实践,在当前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作用范围之内对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制度化操作。具体而言,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文化举措以应对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所面临的组织界限问题:第一,从大学管理文化实践应用的层面对目前开放教育资源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策略的运用进行调查,掌握开放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汲取的教训和推广应用的可能性;第二,从大学管理文化理论研究的层面分析开放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了解哪种管理模式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知识管理是最有效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文化是否会对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教育实践形成障碍,以及需要通过对教师和基础设施进行何种形式的投入来改善教学和学习的质量;第三,贯彻大学管理文化的基本理念,将大学管理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成果进行推广,鼓励和资助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开放教育资源管理改革,在机构层次发展出具有前瞻性的开放教育资源知识管理机制。

(二)发展维度:正式应用与非正式应用问题的处理

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维度,高等教育机构倾向于多种形式和多元发展。这与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完全一致的,但整体上可以分为正式的教育运用和非正式的教育运用两种维度。正式的教育运用反映的是大学文化的认识论取向,其主旨是创造与传播知识,实际上就是在高等教育机构内部或正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非正式的教育应用反映的是大学文化的政治论取向,其主旨是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先进,是指高等教育机构之外或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播和获取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应用。尽管在正式运用与非正式运用问题的处理上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仍出现了一些备受鼓舞的进展,EdX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在2012年5月联合启动了一个开放教育资源大学课程项目EdX。该项目致力于通过试验混合型的学习模式和支持教师开展富有意义学习方式研究来改善大学的教学质量,为任何拥有网络接口的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EdX项目通过创建一个开源性在线学习平台和一个在线网络入口来开展网络教学,相关课程主要由在线视频、网页嵌入型测试以及协作论坛组成,任何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通过评价流程之后将会获得一个不同于全日制大学的技能证书和成绩[10]。EdX项目对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问题的处理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大学文化的公益性与先进性得到很好的实践阐释,自项目启动以来其所秉持的高质量和非营利网络教育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同,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40所高等教育机构对参与项目和开展合作表达了强烈的兴趣。EdX项目充分体现当前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对于传统教育机构框架强烈的改革愿望,有关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认定和学分获得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改革的议程之一。

(三)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处理

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存在较多争议和冲突的话题,尽管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结合自身的特征和条件运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但绝大多数机构都面临同样的挑战或发展瓶颈,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根据伽斯柏和罗森布鲁姆(Chesbrough & Rosenbloom)的观点,发展模式是指能将各项投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一种经营方式,包括产品价值命题说明、市场划分与消费者定位、企业价值链结构定义、产品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潜力评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描述、竞争策略制定等六大功能[11]。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应该能够综合考虑开放教育资源提供者的内部组织和与用户需求相关的资金流之间的关系,完成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价值、定位、价值链结构、财务、产业链位置以及竞争优势的说明和实现。开放性是开放教育资源的本质属性,它意味着自由地进入、使用和分享,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开放教育资源的商业模式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12]。对于绝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所能获得经费资助往往都是不稳定的,如果不采用某种商业模式,很可能就会导致项目的停止,甚至完全失败。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开放教育资源的所有者也希望通过商业运用获取一定的利润,因而从更加宽泛的视角来看,开放教育资源实际上并非是免费的,只有采用合适的商业运作模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各种问题的激烈冲突,如何平衡商业化项目与公益性事业的矛盾成为其中的关键。相对而言,一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的大学机构似乎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更可能获得充足的经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这种差异放大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研究型大学相比普通高校获得了发展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的获得表面上与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相关,但实质上更为关键的是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如果从社会实际来看,拥有强势大学文化的研究型大学似乎更适合扮演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主角,而拥有弱势大学文化的普通大学也许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身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角色。

(四)发展愿景:推广和应用问题的处理

作为组织发展的指引向导,发展愿景是指组织根据现阶段经营与管理的需要,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预测和定位[13]。从本质上来看,大学组织的发展愿景与大学文化的使命是一致的,两者都致力于为大学的未来发展明确方向和指明道路,因此开放教育资源的推广与应用既是大学组织的发展愿景之一(扩大影响力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使命之一(扩大知识传播和共享的范围,提升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开放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开放教育资源的话题开始逐渐进入各种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视野,一些组织也在积极地参与开放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应用活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组织(OECD)、创意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s)等。当然,不少高等教育机构出于各方面的原因仍然秉持着市场垄断的旧传统,选择将各种教育资源封锁在密码或高墙之后,使得用户很难突破各种限制性的条款获得所需要知识,从实际来看开放教育资源很多时候并不开放。作为一项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事业,未来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终究会摆脱各种桎梏,尤其是资源所有者所设置的限制性实践和可能导致的开放性与所有权之间战争,走上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当代大学文化已经更多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大学机构有责任,也有能力担当开放教育资源推广和应用的排头兵和领导者,并将此问题的解决列入组织发展愿景,依靠组织成员对这个愿景的共同关切和认同,激发群体的热情和力量来推进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大学文化的先进性应该表现得更为显著,其卓越的文化引领作用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随时了解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状况,关注无处不在的全球性教育环境的创建,通过运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教学环境的充分开放、教学系统的随时随地随人自由访问以及教学资源的免费使用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主动性的举措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摘要:大学文化的巨变和外部环境的压力意味大学文化系统面临重构,并由此明确了重构的目标指向,而开放教育资源正是在此条件下正式诞生和步入探索的历程。当人们通过网络课程交互平台以几乎无成本的方式向或远或近的他人提出问题、给出答案、交流思想,从而构建起巨大、虚拟和自由的学习空间时,大学将背负前所未有的伦理紧迫感,也将对未来大学的发展之路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开放教育资源与大学文化的密切关系,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大学文化始终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所有现实问题的解决,包括发展效率、发展维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愿景四个方面都指向大学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只有明确和有效利用大学文化的作用,才真正有可能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文化,开放教育资源,历史考察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2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介绍我国的863计划。以此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

科技的基础在于教育。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新中国的诞生,我国的文学艺术步入了新的时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课程目标: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通过对建国以来科技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查找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技成就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旧知,创设情境(四大发明——近代落后——两弹一星),提出问题: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建国后我国科技成就”。(课前可分组合作探究,分小组展示。展示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美感)

由此导入新课正文。

解放初期,我国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仅40万人,到80年代末,已突破1000万人。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每年数以千计,仅1986年一年,就达近1.5万项

邓稼先(1924—1986年)出生在军阀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博士学位,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1964年,他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文革”初期,基地实验人员分成两派,邓稼先力促两派联合,并于1967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的实验。此后他又领导了地下核实验。邓稼先结婚30年,但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1986年,邓稼先患癌症逝世。直到这时,为中国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邓稼先才为世人所知。

一、“两弹一星”

教师简要补充美国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播放相关的影片或展示相关的图片。

介绍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概况。

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画面。

动脑筋: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播放有关导弹研制成功的实况,展示我军装备的现代化。

材料分析:1959年,苏联撤走支援中国建设的专家时,有人扬言:“离开我们的帮助,你们中国人10年、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弹来!” 设计问题:我国为什么能够很快地研制成功原子弹?

知识拓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到现在,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目前中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1次核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我国的研制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2)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4—1984年,我国共进行32次核试验,其中有7次地下核试验。

(3)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我国以自力更生为基点,以技术攻关为中心环节,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相互配套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掌握核武器设计制造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用于和平事业。

介绍:我国卫星研制、发射及其进程的概况。播放: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的实况。展示:一箭三星;神舟飞船

(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神 舟 飞 船

二、籼型杂交水稻

材料分析: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请问: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教师介绍教材中的插图,说明:①艰辛执着,刻苦钻研,终为“杂交水稻之父”;②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课程目标:

知道“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引导学生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对待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本剧或辩论会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和表演能力,主动查阅、收集资料,以及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浏览报刊杂志和上网等手段搜集大量的有关新技术的文字、图片、音像等方面的资料,以此培养学生课内资料与课外资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上网利弊,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导入

创设氛围: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出台的计划和取得的成就,营造一种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思考:面对这种局面,中国该怎么办?

一、863计划

 图文并茂,情理相济,介绍863计划制定的经过:

四位科学家的图片和建议的文字资料

邓小平的图片和对四位科学家的建议的批示

 口才展示:简介863计划总体目标和实施现状。 设计讨论:

长大后你愿意献身于科学吗?发挥你的想象力,选择你感兴趣的高科技领域设计一项科研创意。

介绍863计划中你所知道的一项高科技研究项目,并试着谈一下高科技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986年3月3日,四位老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写信给中共中央,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 自由空间:我们现在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 主题活动:“高新科技与我们同行”863计划成果展示会

(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演示,生动有趣地展示863计划八个领域的成果)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导入:由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自然过渡到本节内容。

口才展示:可有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简介。各显本领: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它的作用)。课本剧:青少年在网络面前的种种表现。

辩论会:以自身的体会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为例谈一下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材料阅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让现代人胸闷的通病

1、即使下班回到家,还是坐在电脑前面。

2、已经很久都没用过“真的纸牌”来玩游戏了。

3、会传E-mail给坐在你隔壁桌的同伴。

4、和朋友失去联系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电子信箱。

5、和朋友聊天的话题总是网络游戏。

6、有只寄网络笑话、图片,却已经很久没见面的朋友。

7、决定他的价值是取决于网络游戏的等级。

8、即使三餐吃泡面,也要帮自己的电脑升级。

9、如果他没有玩网络游戏,你除了问他姓名、年纪、在哪上班(上学)或住哪外,已经不知道要和他聊什么了。

10、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想到要把文章转发给朋友。

课程标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指导学生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习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史调查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并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通过调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教学过程 导入

由“大眼睛”照片引出教育话题,“你能给这幅照片加上你认为最恰当的标题吗?”由此导入新课。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记一记: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

理一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巨大成就。比一比:苏明娟的两张照片说明了什么?

小调查:你所在社区普九实施情况(入学率及原因)课后延伸: 小组讨论: “你准备怎么帮助失学儿童?”或以“让我们一起托起明天的太阳”为题,写一封倡议书。材料阅读:“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1988年9月12日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讲话

“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邓小平1985年5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教 育 立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师资格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希 望 工 程(1991年开始)

“大眼睛”苏明娟当年手握铅笔“我要上学”的照片为很多人所熟悉,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以这张照片为标志的希望工程也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活动。

年来,这张照片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以这张照片为标志的希望工程也已经发 6

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活动,社会各界捐建的希望小学总数达8335所,救助失学孩子累计达230多万名。

年后的今天,希望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青基会推出了希望工程远程教育计划,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全国贫困农村小学都建起远程教育网站。苏明娟再次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口才展示:高等教育发展的概述。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重点大学、专业设置、科研成就、学位制度等方面)。

论从史出:高教发展数据比较(高校数量、在校人数等),说明高教的大发展。

实地调查:选择本市你所感兴趣的一所高校,了解它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加深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认识。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艺体育事业的新发展。过程与方法:读书会、联系现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事业的成就,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以来文艺体育事业的成长与成就 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文学的繁荣

1、小说:《红岩》、《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草房子》„„播放:歌曲《红梅赞》和影片《红岩》

2、童话:《宝葫芦的秘密》

3、戏剧:郭沫若《武则天》,老舍《茶馆》“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播放:影片《茶馆》片段(指出)文艺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4、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 自由空间:

任选一本或一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小说阅读,在班级小组里谈谈小说内容的时代背景,你对这本书的评价及其读后感。也可以出一期黑板报或小说特刊。作品赏析:

《红岩》

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

《青春之歌》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自“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历史大风暴中,北京的一批青年学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小说中刻画的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一批栩栩如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林道静的成长代表着一个知识分子在向共产党靠近的过程中从软弱到坚定的必然经历。作者杨沫用革命、爱情、理想谱写了这首飞扬的青春赞歌,曾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必读书。

《草房子》

一个叫油麻地的乡村小学给男孩桑桑留下了快乐又难忘的童年记忆,里面的一事一物都叫他不能忘记:包括天生秃顶的陆鹤出于对尊严的执着坚守,而演出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剧;在桑桑眼中显得扑朔迷离的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实际上注定难成正果的蒋老师与白雀姐的短暂爱情;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生活最底层的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艰难历程;当校长的严父在桑桑患了怪病之后,终于流露出舐犊之情,也是初涉人生的桑桑对生与死的最初体验 „ „

二、艺术的发展

艺术分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杂技

艺术欣赏:课前可让学生分组对各艺术种类建国以来的成就进行搜集,并指导学生制作 8

成多媒体素材,课堂上由每组进行展示。

特别介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眼泪: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个性展示:在文学艺术方面你有什么爱好?取得了哪些成绩?(可让学生展示各种奖状、证书)

思考/分析:文学艺术发展繁荣的原因

(备注)

1、政策导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带来的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2、时代变革带来的丰富的创作内容:新旧社会的交替、文革、改革开放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材料搜集:可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建国以来特别是这二十年来中国体育项目有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就此讨论: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发展体育运动除了振国威,在世界上赢得荣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健康第一、全民健身、群体与竞技相结合)

特别推荐:你所喜爱的体育运动和运动员,介绍他或她的运动成绩。

动动脑筋:作为一个中国的公民,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些什么? 提供材料建国50年在各项体育赛事中获第一个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名录

姓名

项目

赛事名称

马湘君

女子射箭

第34届世界射箭锦标赛

马艳红

女子高低杠

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马晓春

男子围棋

第6届“东洋证券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王秀丽

女子速滑

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

王军霞

女子中长跑

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叶乔波

女子短道速滑全能 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史美琴

女子跳板跳水

第2届世界杯跳水赛

丘钟惠

女子乒乓球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许海峰

男子射击

第23届奥运会

吕钦

男子中国象棋

第1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曲云霞

女子中长跑

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刘冬

女子中长跑

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李宏平

男子跳台跳水

第2届世界杯跳水赛

李荣荣

女子跳伞

第2届世界杯跳伞赛

巫兰英

女子射击

第42届世界飞碟锦标赛 吴数德

男子举重

第33届世界举重锦标赛

陈露

女子花样滑冰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陈肖霞

女子跳台跳水

第2届世界杯跳水赛

张爱玲

女子羽毛球

第1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张小冬

女子帆板

第11届世界帆板锦标赛

罗致焕

男子速滑

第57届世界速滑锦标赛

容国团

男子乒乓球

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栾菊杰

女子花剑

第23届世界杯女子花剑锦标赛

高凤莲

女子柔道

第4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

庚耀东

男子羽毛球

第1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徐永久

女子竞走

世界杯竞走赛

黄志红

女子铅球

世界田径锦标赛

黄玉斌

男子体操

世界杯体操赛

谢军

女子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

黎则文

男子竞走

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

中国女排

女子排球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历史;方法;美国

多元文化教育作为西方社会民权运动的产物,以反映多元文化、要求文化平等、倡导相互包容、体现民主平等为主要特征。从产生之日起,多元文化教育便为人们所接受和倡导,并被视为解决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的途径,更被当作处理民族国家教育的处方。

从广义上来看,多元文化教育可以被定义为一场运动,为不同的文化、种族或宗教背景的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多元文化教育并无统一的定义,不同的文化群体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莱文森(Levinson)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混乱的概念”,不同的思想家赋予其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但并没有厘清多元文化教育本身的概念。每位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多元文化教育,对于那些想要了解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人来说,它的概念就变得有些复杂和混乱。鉴于此,有必要探究思想家们对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内涵与方法的认识。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内涵

富林温德(Fullinwider)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起源和制度化给出了如下解释: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是伴随着三次教育运动的交汇而产生的。其中一个是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非裔美籍学生融入学校的运动。在融合时期,废除了种族歧视之后非裔学生的表现一般比美国本土学生差,于是出现了关于多数与少数学生之间是否应实施有差异的教育的各种观点。根据富林温德的研究,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表现较差的学生仅仅是能力不足,且学校没有必要针对不同学生设立不同的标准;其他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学校和教师需要认识到差异,并且学习如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另一个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贡献产生于文化同化和文化多元主义之间冲突的时期。富林温德认为,最后一个作出贡献的运动源于一种思想,即少数族裔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与其不同的语言和阶层背景有关。这场运动最终使旨在提高少数族裔学生学业水平的双语教育纳入教育议题。富林温德指出,这三股支流交汇成一场运动,即多元文化教育运动,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有了明确的定义,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制度化。

20世纪80年代, 霍林斯(Hollins)讨论了关于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问题。他提出,因为学习理论引领课程发展、教学和教师教育,所以,多元文化教育自身也需要使其延续的学习理论。根据霍林斯的观点,这一理论必须说明学习不受文化影响,并提供基于文化与学习关系的一般准则。在这一时期,高尼克(Gollnick)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大目标:一是彰显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与价值;二是促进人权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尊重个体之间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三是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选择的机会;四是促进全人类的社会正义和所有人的机会平等;五是促进不同种族间权力分配的均等。班克斯(Banks)考察了多元文化教育历史发展与进化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始于对少数人群历史的关注,思想家把种族内容纳入课程,主要关注少数族裔的历史与文化;第二个阶段,关注少数族裔学生的需要,旨在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教育;随着对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解的加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种族群体,女性群体和残障群体也要求在课程和学校中被平等对待;第四个阶段主要关注基于种族、阶层和性别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正如佩恩(Payne)和韦尔什(Welsh)所言,多元文化教育已经从教育领域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多元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只关注教育实践和所有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途径,而且是一个旨在为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方法。

里奥斯(Rios)和斯坦顿(Stanton)分析了涅托(Nieto)和伯德(Bode)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七大特征。第一,多元文化教育是反种族主义的方法,它关注种族主义以及种族歧视问题,不是为了控诉他人,而是为了消除社会偏见。第二,多元文化教育被认为是在课程中如同阅读和写作一样的元素,因为它是基础教育。第三,作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对所有学生一样重要。第四,多元文化教育是动态的,它依据多元文化社会结构的动态性,评估并修订教育资料和教育项目。第五,多元文化教育是普遍的,认识到这些原则的学校在课程的每个层面都需要多元文化教育,并在具体层面上体现多元文化特征。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而不是一个单独的项目。第六,多元文化教育以社会公正为导向。第七,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批判性教学。多元文化教育鼓励学习者去了解、交流并克服社会困难和不公平。涅托和伯德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这七个特征,他们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每个层面都体现了社会的多元成分,为促进社会的公平作出了贡献。他们强调把多元文化教育作为课程基础的重要性。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方法

在课程中,多元文化教育所关注的问题在美国以不同方式出现,反映不同的目的。班克斯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起,为了把种族方面的内容整合到课程中,产生了四种方法。第一,贡献法。它要求把少数族裔的英雄人物添加到课程中,同时在课程结构中保留主流的课程价值和目标。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其仅仅有助于讲授少数族裔群体的文化事件和英雄,不利于审视消除种族主义、贫穷和压迫的社会问题及其方式。此外,它还限制了文化学习。例如,庆祝一些少数族裔重要人物(如马丁·路德·金)的生日,或是举办非裔美国人历史周活动。这种方法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中的文化多样性及其对社会的意义。第二,添加法。即添加一个章节、一本书或是增加一门课程,不改变课程的目标和结构。班克斯认为,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少数族裔群体的文化内容通过主流作者添加在课程中,这无助于重构课程,因为学习的主题是以主流为中心的标准决定的。因此,它不利于学生从文化群体的不同视角去观察世界。第三,转化法。这种方法不同于前两种,它促进学生从不同的文化群体立场去理解社会观念、问题和斗争。例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这个方法给学生提供了盎格鲁爱国者、非裔美国人、英国人、印度人等不同视角的看法,帮助他们理解整个历史事件。根据班克斯的观点,学习这些主题不是强调不同群体如何为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作出贡献,而是强调美国的大众文化和社会是如何从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群体的交流与贡献中产生的。第四,决策制定和社会行动法。这个方法是前一种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包含前一种方法的所有方面,促进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一个概念或问题时,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例如,在解决如何在学校中克服偏见的问题时,学生被要求在收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价值观、知识、信念,去假设可能的行动,并决定做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因此,这个方法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并且给他们一种政治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

吉布森(Gibson)区分并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四种不同方法:一是多元文化教育被用于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教育学生理解文化的概念、价值差异,并且获得个人不同的权利;三是保持且扩大文化的多元性;四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培养成功且有能力的人。随后,吉布森讨论了第五种方法,并认为前四种方法把文化的概念局限于种族定义中,这样依然会造成无意识的偏见。吉布森认为,即使一个种族群体所有成员都共享一种文化,不同的成员也有可能会拥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因此,在少数种族群体和由少数种族组成的整个社会里有差异也有相似。简单地说,吉布森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使所有学生认识到多元社会文化是由多种亚文化组成的,并使他们在整个社会的各种亚文化中发挥作用。

斯里特(Sleeter)和格兰特(Grant)也概括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方法。第一,通过英语、读写能力、欧美历史价值等项目的强化课程,讲授特殊和不同文化,旨在使非主流群体学生接受主流文化。这种方法认为非主流群体学生能力不足,需要被同化,以使其获得成功。第二,不同于上述方法,人类关系方法承认非主流群体文化,尊重他们的不同价值和经验。这个方法通过在学校和社会范围内提高对非主流群体文化的包容度,从而促进有效的沟通和认可。该方法还强调不同文化群体对社会的贡献。然而,这种单一群体的研究方法仅仅关注单一的文化群体以及表明其身份的共同历史和文化特征。这个方法在选修课中仅提供了注重单一文化的专门课程,因此,它不可能涉及所有学生。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方法中,在注重多样性、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以各种角度探讨了传统的学术概念。在这种方法中,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结构、评估与开发过程向所有想参与进来的群体成员开放。第三,多元文化社会公平教育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包括认识和尊重差异的原则,而且包括促进文化多样性、社会变革与公平。在这个方法中,教育实践注重以公平为导向的主题,如种族歧视和压迫。人们认为学生需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民主方式参与社会讨论的能力。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分类,莱文森通过三个不同团体(政治哲学家和教育哲学家、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的工作,考察了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并说明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视角。简单来说,对第一种团体内不同的哲学家而言,多元文化教育是对少数群体要求保护他们群体文化的回应;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价值观,提高他们对善的认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增强自治精神;通过强调宽容、尊重、思想开放、公民理性、公民平等等价值观,来培养优秀的公民。第二个团体强调多元文化教育以促进社会转型和重构,以消除种族主义、社会偏见和歧视,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三个团体利用多元文化教育提高少数群体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自己,提高学生在全球经济中的工作能力,使他们能融入多元文化世界之中。

莱文森基于不同学者的不同理论和实践视角,区分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方法。迪隆(Dhillon)和霍尔斯特德(Halstead)则从不同方面概括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各种问题。他们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包括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文化的、宗教的等广泛的教育问题。第一,迪隆和霍尔斯特德从三个层次审视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用来描述一个群体基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文化指一个群体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行为方式,文化表示一个群体所重视的活动或成就。第二,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讨论,主要关注国家角色、不同文化群体的权力关系及其对多文化教育发展的启示。第三,关注少数群体,通过教育把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传承给下一代的权利。第四,关注对儿童教育做出基本决定的权利。例如,父母能够拥有在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中教育孩子的权利,孩子有不受父母约束自由选择学习不同文化的权利,国家应承担起保护这些权利的角色。简单来说,迪隆和霍尔斯特德通过审视文化、力量、权利、多元主义等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说明了有关教育中文化差异和文化角色的问题。

以多元文化教育的自由观为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政治及教育哲学家如何定义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如何解释教育方法。迪隆和霍尔斯特德声称,多元文化教育的自由观来自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他们认为,过多关注文化相似性会造成文化压迫与文化缺失感,而过多关注差异性则会引起偏见、分离与社会排斥。然而,多元文化教育的自由观建立在自由与平等的基本价值观之上。按照这两个价值观,多元文化教育强调两条原则:“尊重文化差异”“所有生活在多元社会的儿童对教育平等的需求”。第一条原则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的文化价值及其信仰,如宗教信仰、文化认同感、语言多样性等。第二条原则强调文化差异。生活在多元社会,学习者应该养成宽容、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为了帮助学习者培养这些信念和价值观,多元文化教育的自由观体现了学习者的文化多样性,强调如何与他人一起生活和互动,鼓励他们参与到他人的文化活动中,批判性地分析现有的生活观念,激励学习者培养自己对于“善”的理解,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人们如何在民主多元社会中平等而又自由地生活。

但是,一般而言,多元文化教育的自由观却受到了其他方法拥护者的批判。左派反对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自由观缺乏对社会中权力结构的关注,因此不能理解文化压迫、种族主义、不平等现象的根源。右派反对者称教育最需要做的是在主流文化中为学习者提供高层次的读写训练,以便能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而这是多元文化教育不能保证的。尽管如此,多元文化教育的自由观在总体上还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反对任何文化凌驾其他文化之上,尊重个人对良好生活方式的理解。

三、结语

用一个定义来概括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学者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多元文化教育源于为社会每个成员争取平等和公正的运动。在美国,传统上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独立宣言》,但它明显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民权运动,进而发展成为一场以更加公正为导向的运动。在早期,多元文化教育通常关注少数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机会。随后,多元文化教育的范围逐渐从种族扩大到一个更广泛的范围,包括妇女、残障人群体及不同社会阶层。对多元文化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分析表明,多元文化教育方法的关注点已经从单一群体文化视角转变为更广泛的领域,即整个社会被视为一个由各种亚文化组成的或者是多元统一的整体。

历史发展过程中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方法表明,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群体及其期望的结果已经随着对多元文化教育内涵理解的扩大而扩大。如上文所述,多元文化教育的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展,一开始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现在是针对所有学生。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也从认识其他文化扩大到为少数族裔提供平等自由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机会。如班克斯所言,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不仅向一部分学习者而是向所有的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

多元文化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从人权出发,认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普遍享有的权利。它追求全社会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平等,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公平理念的反映,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平等、自由、公正等基本原则之上的更加民主和公正的社会。

(文章编译自:Celik, Rasit(2012). A Histo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SA: Origins, Approaches, and Misconceptions. The Online Journal of New Horizons in Education.)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4

一、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内涵

在高中的历史课程实践中,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历史课程的文化再造, 就要求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关注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关注世界存在的根本意义, 并由此实现学生对自我价值、个人精神品质的培育和升华。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以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为基础, 结合实际生活和内心感悟反省, 形成自身独有的态度、价值观念、批判精神、道德情感等, 并实现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判断。

在我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中, 文化发展的历史都有着独立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从纵向来看,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从横向来看, 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开放, 最终形成了开放性的历史发展大潮, 为文化再造创造了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 使得历史文化成为了人们的公共财产。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融合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的感染, 让学生从中理解历史人文的具体展现形态。

二、高中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危机

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 使得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倾向于经济、科技等领域, 而作为人文精神重要代表的历史学科则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历史过分强调历史的知识内容的传递和工具性作用, 让学生们成为了考试、得分的机器, 而忽略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形成。另外, 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背诵, 为了学习而学习, 也使得学生们丧失了反思、质疑的思维能力, 很难培养出探讨精神和批判意识, 这都将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能力, 丧失了历史教育的最终意义。

2. 人文教育的个体关注度较低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底蕴的民族, 中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传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历史人文教育起着一定程度的规范群体道德的作用。如传统的儒家思想贯穿整个封建历史, 也延续至今。这种思想无形之中潜入了历史教材中, 这种思想注重了人文的传承而疏忽了发展的个体性和历史的独特性。

三、高中历史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和文化再造的关注

1.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念

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和学校都应当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采取多种教学的手段和方式, 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鼓励他们解决问题, 并提出自身的想法。教师应当对民族历史、国际历史中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 让学生对整个历史发展的条件、过程、结果作用等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 并让他们培养历史责任和社会认同感, 从而提高整体的思维能力, 形成自身的整体发展意识。

2.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个人价值

要关注学生个体价值, 教师就要在多样性、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 注重把握课程文化构建的意义, 把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个体性相结合, 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全面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 还要积极尝试让学生在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倡导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主体性,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人文精神[J].北京教育, 2002 (5) .

学习贵州历史与文化的心得 篇5

通过学习贵州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贵州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贵州历史上就是多民族辗转迁徙、五方杂处、相互交融相长之地,这造就了贵州文化的“多样性”。其具有代表性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以及仡佬、土家、彝、瑶等少数民族文化,古朴淳厚、瑰丽多姿,与自然和谐共生、活态传承至今。

贵州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它包括若干民族文化的子系统和区域文化的子系统,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复杂的文化现象。在贵州文化中,汉文化固然占着主导地位,但它不是纯粹的汉文化,而有大量少数民族文化存在,而且少数民族文化也并非一种,而是分属苗瑶、百越、氏羌和淮僚文化体系,并演化出多种民族文化,如苗文化、布依文化、侗文化、水族文化、彝文化、土家文化等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贵州又是“五方杂处”之区,深受周边文化的影响,近川者似川,近楚者似楚,近粤者似粤,近滇者似滇,但又非川、非楚、非粤、非滇,有些难以名状。如果说“多元性”是中华文化共同的特征的话,那么,贵州文化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典型,或者说是中国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多元”不仅仅是文化来源的多元性,而是这许多的文化并没有融为一体,至今依然在贵州这块土地“共生共荣”,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文化“百花园”。正是这个原因,贵州文化以“杂”而显示它的个性,并以此同其他区域文化相区别。

这种多元文化的形成,与贵州历史上的移民状况有直接的关系。贵州的主要居民,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不同时期先后移人贵州的,古老的淮人经过多次挫折、迁徒、分化已经不多了。从南方来看,贵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走廊”,古代的苗瑶、百越、氏羌和淮僚都在此交汇,相互对流、穿插,形成了“既杂居又聚居”、“大杂、小聚居”的分布局面。与此同时,汉族自秦汉以来也陆续进人贵州,至明清进人高潮,他们来自中原、巴蜀、湖广、江西、江南及其他地区。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以人为载体,把各种文化带了进来,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多元文化。应当说,在明代以前少数民族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汉文化大都被“夷化”了,而自明清以来汉文化渐成主流,但到现在不过600 年的时间,而且远不如中原地区那样发达,与少数民族文化处于某种均势,加之种种历史、地理原因,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都找到了它们生长发育的土壤,因而以“和睦共处”的方式共同发展起来。

山地是贵州文化的活动舞台,各民族在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都结合山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这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显然不同于别的区域文化。多元文化与山地文化叠加在一起,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山地文化的因素,山地文化中浸透了民族文化的特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共同的“山地”要素,又有互为特异的文化传统,从“人”和“地”两个方面展现出贵州文化的鲜明特

征,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为民族和地理环境都是定的,所以贵州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风貌呈现出来,成为其他地区无可取代的文化类型。

贵州文化它既不完全同于中原文化或江南文化,更不同于塞外文化、西域文化和青藏文化,甚至有别于周边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两粤文化和滇文化。贵州远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受的幅射力相对要小一些,另一方面,它又并非“边睡”,介乎于内地与边疆之间,具有“不内不边”的特殊身份。正是这种原因,历代中央王朝对它的权力渗透,显然不象“内地”那样强烈,但比之内蒙古、西藏、新疆又要直接得多,这就是说,它既实行在“内地”推行的“流官”制度,同时又兼行边疆的 “土官”制度,是典型的“土流并治”地区。“土”与“流”的关系,因时代不同而有演变。秦汉时期表现为部落方国与郡县并存,唐宋时期表现了经制州、羁糜州与蕃国并存,元明清三代表现为府州县与土司并存。这种“双轨”制必然给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流官统治的加强而使中原文化扩大传播,另一方面又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留下很大空间,例如:在水西安氏治下彝文化有较大发展,黔东南“苗家腹地”保存了较多的苗族文化。因此之故,贵州文化的风貌显得独特,近乎内地而不全同于内地,近乎边疆而不全同于边疆。

在贵州,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不同客观上存在若干差异,又由于山川的阻隔而使这些差异强化起来,由此出现了两种文化表象。其一是民族文化显得丰富多彩,许多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在贵州都可看到,而且有些民族因居住分散和所受影响不同又产生若干分异,这在苗、瑶民族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其二是许多古老的文化现象,在内地早已消失,在贵州却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并形成若干“文化孤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若干古老的文化积淀,使贵州文化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从而成为一个天然的“民族文化博物馆”。这一点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在贵州建立了一系列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例如六枝梭戛的“长角苗”、贵阳布依族的镇山村之类。犹如两广一带的“客家文化”一样,在贵州也有“屯堡文化”,它们是古代汉文化留下的历史遗存,可以窥见其当年的文化面貌。在现代文化潮激烈冲刷的当今世界,许多古老的文明正在失落,象贵州这样的天然民族博物馆就显得特别珍贵,是人类文化长河的一股清流。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6

一、 适度性原则

1.讲授内容的适度

新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内容,已经涉及人们的居住、饮食、服装、建筑、交通、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岁时节令等方面,有的分散在各个章节,有的以集中的专题出现。为了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DNA”,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但是课目的性质仍然是历史课,而不是民俗文化课,民俗文化内容不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有关内容就不能讲得过细、过深。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既要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要兼顾课本中的次要教学内容民俗文化。要深挖教材,灵活掌握主要教学内容与次要教学内容的关系,在不影响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拓展教材里的民俗文化内容,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的“头脑中的变化”教学时,我们应适当拓展传统婚姻习俗。根据传统的婚姻习俗,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引用民间故事《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加以说明。而要完成婚姻,必须经过从定亲到迎娶等一整套繁琐的程序,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阅读卡——“出走的娜拉”中的内容,体验一些勇敢的青年争取婚姻平等、自由的抗争,感悟西方民主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但是,我们又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大篇幅地补充传统的婚姻习俗,童养婚、指腹婚讲得头头是道,婚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讲得非常完整,从而冲淡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使得这节课成了介绍传统婚姻习俗的民俗文化课。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教师要掌握好“火候”,既要适当地补充、拓展民俗文化的内容,又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从而“冲淡”了主要教学内容,使这堂历史课成为了民俗文化课。既要根植于教材,又要突破教材,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

2.渲染感情的适度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是勤劳智慧的先民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它是中国心,是民族的根,又是民族的魂。鲁迅曾说过,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是要保住民族魂,这样才能历经磨难,经久不衰,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从而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培育民族精神,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渲染感情的适度性。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各地区或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杨善民、韩锋等人将世界文化划分为六大系统:西方文化系统(包括西北欧系、中欧系、地中海系和俄罗斯系)、伊斯兰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东亚文化系统、东南亚文化系统和非洲文化系统。人类的不同文化是平等的,各国的民俗文化是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并无优劣之分。因此,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民俗文化,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注意渲染感情的适度性,要远离“国粹主义”。所谓国粹主义就是“认为自己的历史遗产一切都好,一味地借辉煌的历史甚至想象的辉煌历史来自我陶醉;讳言历史遗产中落后、愚昧因素的存在才是爱国主义的看法”。我们要有一种宽广、开放、平等的心态、主动自觉地去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公正客观地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感悟传统节日习俗,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感情时,不能过分渲染,更不能一味宣扬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优越。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西方传统节日中也有合理成分。比如,西方流行的母亲节、父亲节,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多关注自己的父母亲,多与父母亲沟通,要把快乐与他们共享,把忧伤与他们分担,感谢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感激父母亲的关爱之情。这正与中国悠久的孝敬父母优良传统不谋而和。最后,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现在中国流行‘洋节的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健康的节日文化。

二、 对象性原则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他们既有别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顽童,其最大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成长和发展,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第二高锋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往往在政治活动中“打头阵”,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然而,中学生也好走另一个“极端”。中学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他们思想单纯,很少有保守思想,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因此,中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不能过多采取如游戏、亲子活动等教学方式,应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体验民俗、感悟民俗,然后又要及时引导学生探究民俗、反思民俗。

然而,在中学生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人生观,还都是个谜。他们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容易走偏激,容易左右摇摆。因此,民俗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学生这种身心发展的特点,如民俗信仰中的“女阴信仰”和“男根信仰”,传统婚姻习俗中“压箱底”现象等,就不能过多地讲述,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民俗现象进行正确的评价判断。

三、 评价判断的原则

民俗有它的两面性,既有良俗又有陋俗。就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而言,它既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深依恋的内容,诸如勤劳俭朴、团结互助、彬彬有礼、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良风美俗,有待在新时期里继续发扬光大;它也有不少让我们觉得脸红的地方,其中的一些陋俗恶习,则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可见在民俗文化教育中,我们必须要把握评价判断的原则。

那么,何谓良俗?何谓陋俗?“良俗和陋俗之间的区别界限,除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之外,还要放在民族生活中,主要看对今天的生产、生活有利与否?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与否?对发展科学文化、建设社会文明有利与否?凡一种民俗行为,只要符合这三点之一者,在今天就可以作为有益的良俗加以继承或发扬;反之,凡是不符合这三条,而且有悖于这三条,起有害作用者皆可认为是陋俗。”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这个标准引导学生对民俗现象作出评价判断。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得出春节期间酗酒吃喝、行贿受礼、无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等是陋俗恶习,我们必须加以摒弃。又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得出女人缠足是严重危害女子身心健康的陋俗。在教学中,对民俗现象作出评价判断之后,还须进一步引导学生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牢牢把握适度性原则、对象性原则和评价判断等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民俗文化,切实有效地实施民俗文化教育,同时还要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增强民俗文化教育的效果,从而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DNA”。

参考文献

[1] 丁林兴,周云华.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6).

[2] 朱建国.爱国主义教育三题.历史教学问题,2002(1).

[3] 张紫晨.民俗学讲演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4]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5] 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武侠的文化渊源与历史存在 篇7

众所周知,从古到今,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里,从来不乏侠的身影和足迹。侠,既是一个群体,又是一个个人;既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文化。或许,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对侠的称呼和认同程度不同,但是,侠这样一个群体在我们中国历史里有着自己的位置和分量。侠者,必以武相伴。武侠,没有武,就没有侠。侠客行侠仗义所凭借的工具就是武术,就是功夫,没有了这些,侠身上所具有的光环便会消失殆尽。侠是游离于中国正统历史之外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不仅可以凭借历史史料来了解和研究侠的内涵,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影这样一种娱乐方式来再现侠的风采和历史。武侠与电影的结合是中国电影人对武侠精神诠释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解读。

2 武侠释义

武侠既是历史存在,又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简单地界定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因为两者都存在。武侠文化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它既不同于西方的骑士文化,又不是日本的武士文化;它不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系统,但却以自己独特的支流文化形态而存在,并影响着中国显性的主流文化系统。[1]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和阶层所看到的只是漫漫黑夜,没有尽头;他们向往光明的生活,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给了他们精神寄托的理想空间,于是能够在苦难之中施之以援手的“侠”便成了他们心目中企盼已久的英雄。这是中国武侠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历史依据和社会根源。

3 武侠的文化渊源

中国武侠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在学界应当没有异议。只是,对于武侠的文化源流是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儒家、墨家还是道家,亦或是与这些传统文化都有关系,学界长期以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学者对武侠的归属做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但是观点各异,有的主张侠出于儒,有的认为侠出于墨,也有的以为是出于儒墨两家的,各执其辞,莫衷一是。主张侠出于墨者以冯友兰为代表,主张侠出于儒者以章太炎为代表,钱穆则主张侠与儒墨皆有联系。[2]我们认为,不管武侠是否应当归属于这些文化系统,但武侠文化当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存在着他们的文化基因,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其实,在讨论侠与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没有必要把侠限定在某一个学派或者职业。对于侠来讲,他们是奉行侠义原则、实施侠义行为的一群人,通过他们的原则和行为,进一步形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同程度地分布在不同的学派、地域和职业人群当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侠与中国的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结合的产物,并不单独属于哪一家哪一派。我们对于侠的认识也必须站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综合地进行考察和分析。[3]

3.1儒家与中国武侠文化

儒家对中国侠文化的观念体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4]儒家是一种倡导积极入世的文化,为了济世救民,不计成败得失,不问荣辱安危,坚毅果断,不折不挠。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5]“知其不可为而为之”,[6]以至“杀身以成任”[7]表现的正是入世为民的执着和决心。儒家把“道”置于政治权威“势”之上,不愿“枉道以从势”。[8]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9]儒家的这种人格感召力量正是中国古代侠者风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论述勇气的话,与侠的气质很是相似:“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此段文字里面的北宫黝的勇气,一是不怕痛,不怕死。肌肤被刺而毫不为之所动,双目被刺而目不转睛。第二则是有强烈的自尊,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他也认为是奇耻大辱。第三是独立性,小民匹夫和万乘之君都同样不能拉拢收买他。其四则是大无畏的精神,刺杀国君就如同杀死一个普通人一样。第五是强烈的报复心,无论对方是贵是贱,是尊是卑,只要有仇,睚眦必报。这种人格特性,在后世都几乎是侠的必备品质。[10]

儒家对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古代武侠赤胆忠心、尊师敬长、光明正大、仁义并举、入世为民等伦理道德。

3.2 墨家与中国武侠文化

墨家对侠的人格理想和行为方式也有巨大的影响。韩非子多次将孔、墨与儒、侠并称,这说明在当时的人眼里,墨、侠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以至于常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上,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两者是不相同的:墨家是一种学派,侠则是一种行为;墨家经常是团体行为,而侠则是单枪匹马;墨家内部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要求,侠则松散放达。不过,墨家有许多地方和侠是相似的,这表现在他们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方式上。

墨家与侠存在着行为方式上的联系:都是以武立世。[11]墨家之所以能够为义“赴火蹈刃,死不旋踵”,[12]并能够拯救弱国与危难之中,他们所凭借的正是本身高超的武艺和防御策略。侠能够济危扶困、行侠仗义所凭借的也正是自身出色的本领。墨家以武士团体为基本的组成成员;侠士当中,有朱家那样的独立之侠,有郭解那样的豪强之侠,有水浒梁山那样的团体之侠;侠的形式中这些山寨、帮派等团体之侠与墨家的团体组织非常相似。

墨与侠在思想上的联系同样也十分紧密。首先,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代表,墨子特别尚“力”尚“强”,他的思想里包含着以自身力量去改造社会的内容,而这正是侠以武士面目立身社会的基本立场。其次,墨家“兼爱”思想包含着平等待人和消除暴力的成分。墨子所崇尚的是无差等之爱,推崇“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13]因而当身处乱世时,墨家弟子能够为实现无差等的大同社会理想前赴后继。对照侠的匡扶正义、力求公正、同情弱小、渴望平等的道义理想,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内在的联系。[14]

3.3 道家与中国武侠文化

在先秦道家典籍当中,只有《庄子·说剑》等有关于剑士的记载,但没有明确叙述道家与侠士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先秦时期的侠与道家并没有多大的联系。只是到了西汉时期有了许多黄老之学与任侠之风结合的记载。在《史记》中,《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居下邳,为任侠”,从韩国被秦所灭到西汉初年,他至少有20年的任侠经历;但是他得到黄石公的指教,黄石公又是道教中著名的神仙。这是当时道家之侠的例子。[15]

到了魏晋时期,在墨学衰微之后,出现了墨侠与道教方士合流形成的墨侠道三位一体的现象。在道教中关于墨子的神仙化以及墨子具有神通广大的道术的传说也有很多,葛洪《神仙传》谓:“墨子者名翟,宋人也,仕宋为大夫。外治经典,内修道术,著书十篇,号为《墨子》。”《神仙传》中说:墨子八十二岁时入周狱山精思道法,遇神人“授以素书、朱英丸方、道灵教戒、五行变化,凡二十五篇”。墨子被神化成了道教的神仙,这是魏晋时期把墨子列入神仙的最早记载,而且说墨子的道术来自神仙。[16]

道家与侠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一是道家思想与游侠原则的某些暗合。[17]道家追求个性和顺其自然的原则与游侠蔑视礼法、任性而为的性情相通;道家非体制、非法律的观念,与游侠对朝廷权威的挑战以及自由潇洒浪迹江湖的行为相合。

二是道家武功与侠文化中“武”的构成有密切关系。[18]在传统武术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就是少林为外家正宗,武当为内家正宗,峨眉为女家正宗。三派之中,武当是纯粹的道家,而峨眉的祖师先入道家,后入佛门,算是半个道家。在中国普遍流行的武侠小说当中,以武当派为代表的道家武功,已经成为整个武林江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道家的哲学思想有很多深层次地融进了武侠的“武学”之中。

三是道家高度幻想和远离现实的间离特征,以相对抽象的宗教形态,为侠文化的文艺形态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19]著名的唐代传奇《聂隐娘》被称为中国第一篇真正的武侠小说,这篇小说就塑造了基于宗教幻想的剑侠形象。唐代贞元年间,神尼看中了魏博大将聂锋的女儿聂隐娘,带她到深山石穴中练武。四年后,聂隐娘学成归来。元和年间,她受魏帅之请前往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而刘则有知人之明,聂隐娘为其所感而投其麾下,先后挫败了前来刺杀刘的两批魏博刺客。刘入京,聂不愿跟随,“自此寻山水访至人”,不知所踪。在这部传奇里,聂隐娘之师,虽然号称“神尼”,却隐迹山林,教人武功,训练杀手,早已经不是“我佛慈悲”,更多的表现出“侠道”之“刺客死士”的作派。另外,聂隐娘的功夫出神入化,这与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神仙幻术的想象想呼应。此外,聂隐娘的最后归隐山林的结局与道家的侠隐结局如出一辙。从这里可以看到道家对侠的影响。

4 武侠的历史存在

明白了侠的文化来源,我们现在来追溯侠的历史源头。

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没有异议的。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纷争不断,这正是出现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依据。游侠至少在春秋末、战国初已有令人注目的活动,但由于“儒墨皆排摈不载”,致使许多闾巷布衣之侠,虽修行砥名,结果仍是湮没无闻,不被世人所知。也有可能儒墨两家另有文献记载游侠事迹,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在汉初已经亡佚了。不过,正史没有记载并不等于历史上的不存在,在其他很多先秦典籍和历朝野史当中就有不少记载侠的活动的内容,得以让后人了解先辈特立独行的人格和超凡的作为。

《左传》中有很多关于游侠的记载。比如《左传·庄公十九年》所载的鬻拳就是一位性情刚烈的侠义之士。当时巴人兴兵伐楚,楚文王领兵抵抗失败。当文王率残兵回城时,为楚鬻拳所拒,文王没有办法只得率军转伐黄,败其师。回军途中,染疾而死。文王不幸身死,使鬻拳感到自己“惧君以兵,罪莫大焉”,已经没有再活下去的理由,所以一旦料理完文王的丧事,即自杀以谢罪。鬻拳拒不纳文王,是因为其怯敌辱国,而当君死,便毫不犹豫地以死相报,可谓侠节凛然。[20]

像鬻拳这样的人,在春秋战国之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趁乱世的风云际会,活跃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重要领域。这些人虽然没有侠之名,但他们慷慨幕义之举,舍生忘死之志,其言必信行必果,受恩必定图报的作派,与后世所谓游侠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可以称之为侠的前身。

汉初,强秦灭亡,社会变动剧烈,这种状况导致游侠纷起。刘邦在位时的齐贵族田横的门客五百人闻听主人在赴京途中自杀身亡,遂集体自杀,此种行为可真算是侠义一族了。西汉的游侠身份复杂,有灌夫、宁成这样的豪强之侠,也有朱家、郭解和剧孟这样的闾巷布衣之侠,更有如栾布、袁盎这样亦官亦侠的卿相之侠。至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采取偃武修文崇尚儒学的政策,加上国家对游侠活动的打击,此时的游侠活跃程度远不及汉初。

东汉末期,政权腐败,社会动荡,一批拥有私人武装的州郡大僚和豪强地主逐渐羽翼丰满,他们以所拥有的地盘和武装为资本,开始不受中央政府的约束。[21]如袁术就曾对袁绍说:“禄去汉室久矣,天下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与周末七国无异,惟强者兼之耳。”[22]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游侠的影子,他们是所谓公族豪侠的来源。

两晋时期社会矛盾突出,流民问题十分严重。在饥寒交迫无助的情况下,他们纷纷起来,酿成轰轰烈烈的流民暴动高潮。在暴动的流民中,我们可以看到游侠活动的踪迹。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二月,东莱人王弥率流民起兵造反,据史籍记载,王弥本人就是游侠,为人有才干,博涉群书,经常在京师一带行侠。

以后历朝历代,从史料上的记载来看,从来不乏侠的身影。他们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信念和行动方式,如:助人为乐、忠于知己、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允诺必践、爱惜名誉、慷慨轻财、伸张正义等等。

希望中国的侠文化能够继续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里果敢前行,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光彩和力量!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在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武侠文化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侠这一群体的历史存在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文章指出,中国武侠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背景之中;中国侠群体的存在是武侠文化的外在历史表现,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新疆音乐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篇8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类型与各民族的生产方式、信仰、礼仪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以特殊的方式诉说着各民族对自己历史文化、人文习俗的艺术感悟。新疆的少数民族按着其不同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以及生活在绿洲上创造了绿洲文化的维吾尔族, 另外一些人数较少的民族, 文化受到周边文化的渗透, 在音乐文化上也呈多元、包容的特点。

一、新疆少数民族的分类

新疆的世居民族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2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新疆的少数民族按着其不同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从事其他行业的少数民族等。

1. 游牧民族。

新疆传统的游牧民族包括哈萨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 其中哈萨克人口共计有125万余人, 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和塔城地区, 另外在昌吉州和哈密地区还有有两个哈萨克的自治县, 分别是木垒和巴里坤。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中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依赖这种古老、原始的社会状态也慢慢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草原文化。伴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牧民逐渐过渡为定居, 向着“农牧结合、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生活方式迈进。社会的变革, 催生了文化的变迁, 这些变迁同样反映在游牧民族的音乐文化中, 从而也派生出具有游牧民族自身特点的音乐文化, 与这些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草原音乐文化。

2. 农耕民族。

新疆传统的农耕民族有维吾尔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维吾尔族是新疆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和东部, 南部聚居在塔里木盆地四周的绿洲, 东部的哈密、吐鲁番也是维吾尔族聚集的地区, 另外位于新疆西北边陲的伊犁河谷有一部分人数的聚集, 另外的少数一部分在全疆各地州的中小城镇中均有分布。达斡尔族是一个西迁民族, 西迁之前狩猎也渔猎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化, 他们渐渐过渡为农耕为主的少数民族, 居住在新疆塔城地区是少数的一部分。锡伯族较为完整的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居住在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农耕民族的文化始自唐代末年, 受汉族人的影响, 并向汉族人学习, 逐步建立了本民族的农业文化, 与游牧民族生活的空间比较广阔不同, 农耕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生产的方式比较简单, 环境相对单一,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受农耕文化的培养和熏陶, 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类型。

3. 从事商业和其他产业的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包括乌兹别克族, 他们较集中地居住在喀什、叶尔羌、阿克苏以及北疆的一些城乡里。乌兹别克族在19世纪中叶迁居新疆, 大多数为商人, 还有手工业者, 少数的农民。塔塔尔族是新疆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 散居在新疆北疆地区和东疆地区的各个城市及乡镇, 城市里以从事商业的人数居多, 在农村以农牧结合的生产经济为主。回族散居在新疆的各个地方, 很难以游牧民族, 或是农耕民族去界定回族, 因为回族从历史上就形成了经济结构和职业结构多元化的产业特点。

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及其传承

1. 游牧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

新疆的蒙古族包括卫拉特蒙古、察哈尔蒙古、土尔扈特蒙古人, 他们共同创造了新疆蒙古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同时又各具特色, 大型的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是蒙族人共同的文化遗产。蒙古族的音乐按类型分为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呼麦尔。长调音乐是蒙古族特有的具有鲜明的游牧性质的演唱形式, 字少腔多是其显著特点, 受到蒙古人的推崇和喜爱, 经常用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中;短调民歌是发展较早的一种演唱形式, 泛指短小、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 爱情歌曲占了其很大的比重, 短小即兴, 便于传唱;呼麦尔又名“浩林·潮尔”, 是一种古老的演唱方式, 需要很高超的技艺才能演唱, 演唱者通过喉咙发出一个持续的低音, 同时在上方有金属色彩的旋律声部。蒙古族的传统的具有代表性舞蹈“沙吾尔登”男女老少经常在传统节日、仪式、聚会中表演[2]143。哈萨克族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 由许多部落和部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逐渐融合而成。他们创造了优秀的草原音乐文化, 正如他们的一句谚语所说“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哈萨克的音乐是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由于哈萨克族是一个跨界民族, 他们的音乐兼有欧亚的特点, 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两部分, 民间音乐丰富多彩, 可分为“安”——有固定的歌词和曲调, 泛指旋律优美且节奏规整的歌曲。“月令”———是一种长篇具有叙事性的民歌类型。“吉尔”———则是曲调固定, 歌词的即兴性较强, 演唱的场合包括各种仪式中。哈萨克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就是冬不拉, 一种弹拨乐器, 由于它携带方便, 演奏具有即兴性, 几乎成为哈萨克人都会演奏的乐器, 成为极具民族象征功能的一件乐器, 除了冬不拉之外, 哈萨克族的乐器还有吹管乐器———斯布孜额、口弦乐器———斯尔乃依、打击乐器———达布勒等[3]2。塔吉克的民歌分为“叙述性民歌”、“习俗性民歌”和“歌舞性民歌”三大类。其中习俗性的民歌多为宗教体裁, 常运用于各种仪式典礼中, 例如“凯苏伊德”、“台勒肯”、“夏合依曼·阿麦德”等;叙述性的民歌已抒发情感的歌词见长, 包括“艾尔卡提鲁”、“法拉克”、“柔巴依”等;歌舞性的民歌则是载歌载舞的“恰甫素孜”和“玛依力斯”。

2. 农耕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

由于维吾尔族聚居的地理环境, 位于广漠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所有也有很多学者把维吾尔的文化作为绿洲文化的代表而进行研究。早在中国的隋唐时代, 丝绸之路的畅通就为中原带去了古代西域的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的艺术, 这些优秀的艺术传统传承至今成为维吾尔族丰富的民间音乐。维吾尔族的音乐文化包括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三大类。其中古典音乐以十二木卡姆为主要代表, 由十二套大型套曲构成, 每一套包括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普三部分。琼乃额曼意为“大曲”, 分为叙诵歌、器乐曲、歌舞曲三部分;达斯坦是叙事歌曲;麦西热普歌舞曲。民间音乐则包括民间说唱、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宗教类音乐主要为宣扬伊斯兰教义, 常用于各种仪式以及与伊斯兰信仰有关的宗教节日中, 包括阿希克、歌舞艾尔开-萨玛、巴克希等等。维吾尔族的器乐种类很多, 包括弹拨乐器:弹布尔、都它尔、热瓦甫;击弦乐器:卡龙;拉弦乐器:萨它尔、艾捷克;打击乐器:达普 (手鼓) 、纳格拉 (铁鼓) 、库希克 (木勺) [4]3。达斡尔族是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 经历了渔猎文化、狩猎文化, 西迁至新疆后, 逐渐过渡为农耕文化, 很少与原来的民族联系, 独立的保存了固有的文化传统, 并在与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中传承发展,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达斡尔音乐文化。达斡尔的音乐从体裁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是:类似山歌、小调体裁的“扎恩达勒”;具有载歌载舞性质的歌舞音乐哈库麦勒·呼苏菇;民间叙事歌曲“乌钦”、用于萨满教的音乐, 也就是巫师跳舞时的音乐依若。

3. 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

塔塔尔族的音乐体现了较为鲜明的兼容并蓄的特点, 他们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 宋元时期, 著名的舞蹈《鞑靼舞》;乐曲《额寽苏》与《锡里森》就作为每次朝贡庆典时必跳的民族歌舞。塔塔尔族的民间歌曲按着其功能和演出场合划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颂赞歌和习俗歌四大类别, 其中劳动歌曲和爱情歌曲从字面意思就比较容易理解歌曲的内容;颂赞歌则多为歌颂家乡, 歌颂大自然的歌曲;习俗歌曲则经常在各种仪式中演出, 婚礼、丧葬、出生礼仪等等。自唐代以来, 新疆就有了少数回族的定居者, 回族音乐分为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现代音乐三大类型, “花儿”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 根据“花儿”的演唱形式又分为“漫”、“对”、“合”、“联”等四种。宗教音乐有招祷音调、咏经音调、礼拜音调和赞主音调四类。回族常见的乐器是“口弦”, 有竹制与铁制两种。

三、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传承

音乐是具有独特魅力的, 它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 从表面意义看, 是有组织的音符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 从深层意义看, 音乐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 它传达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 是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志。从历史的、文化的观念来看,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这个概念, 不仅仅是传承民族的音乐类型, 它承载着更深层的意义。音乐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概念, 更能体现一个社会的物质、制度、社会观念。蒙古族的长调、蒙古族的呼麦、回族的花儿、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都陆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至此, 自上而下形成了保护与传承新疆各族人民音乐文化的良好氛围和传承机制。如何在有效的传承机制下, 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的生态文化圈, 提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是民族音乐学界急需解决的学术问题。

参考文献

[1]柯达伊.论匈牙利民间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

[2]金少萍.中国蒙古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 (6) .

[3]阿达里·玛汗.用命运吟唱[J].昌吉师专学报.1999 (1) .

略论临桂新区历史与文化的重建 篇9

1. 临桂新区的历史与文化的再认识

重建临桂新区的历史与文化必须对新区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临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 地灵人杰, 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据出土文物证实, 早在远古时期, 已有先民居住。从汉武帝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 置始安县起, 建置至今已2124年。三国至清, 临桂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 故有“桂郡首邑”之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目前区域内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达180余处 (点) ,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 范围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异彩纷呈, 目前在册登记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140余项, 市级12项, 其中四塘豆腐乳制作工艺、六塘麻布制作工艺、四塘牌灯舞、两江板凳龙舞等4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结起来, 临桂历史与文化主要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璀灿的远古文化

临桂是中国史前制陶文明的发源地之一。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临桂镇小太平村大岩洞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前的非容器类史前陶器, 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陶器之一。同时遗址内发现的曲肢葬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曲肢葬, 对研究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神秘的巫傩文化

“傩”始见于商周甲骨文, 是一种驱鬼逐疫、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动。驱鬼逐疫之傩与上古巫风中所体现的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有着密切得关系。可统称为“巫傩”。在原始文明史上, 巫风傩俗是所有古老民族的共生现象。可以说巫傩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 盛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近现代, 随着宗教功能的淡化, 巫傩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甚至于失传、难觅踪迹。

巫傩文化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由于地域不同, 每个地方的巫傩文化, 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巫傩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活动即为“傩舞”, 俗称“跳神”。桂林是广西巫傩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之一, 而临桂则为桂林区域的中心。据古籍记载, 古时“跳神”在临桂极为盛行。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曰:“桂林傩队, 自承平时, 名闻京师, 曰静江诸军傩, 而所在坊巷村落, 又自有百姓傩, 严身之具甚饰, 进退言语, 咸有可观, 视中州装, 队杖似优也。”清嘉庆《临桂县志》亦云:“今乡人傩, 用巫者为之跳神, 其神数十, 辈以令公为最贵, 戴假面著衣甲, 婆娑而舞, 伧而歌, 为迎送神词, 具有楚辞之遗, 第鄙俚耳。”据四塘乡塘北村保存下来的一套完整傩舞面具显示, 全套面具分36神72相共108个。表演的节目多达30余个。民国时期“跳神”仍是临桂乡村最隆重的民俗活动, 艺人头戴木制面具, 身着五色彩衣, 装扮成诸神, 婆娑起舞。时至今日, 临桂境内这种民间表演活动已近消失, 保护历史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与多样性, 抢救巫傩文化这一文化瑰宝刻不容缓。

(3) 美丽迷人的运河湿地文化

“狮子岩前水长流, 琳琅山景箫里愁;龙王庙内钟鼓响, 虎仔桥上望客舟。”琳琅山景、箫声, 鼓声、客船、小桥、流水, 这是清代浙江文人姚佐臣过会仙湿地耳闻目睹的景象。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境内, 被誉为“桂林之肾”, 中国最美、最大岩溶湿地。目前已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命名为“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山水相依, 河道纵横, 芦苇荡漾, 水鸟群飞, 荷叶连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 有唐代岭南最伟大的水利运河工程相思埭横穿, 有著名的白崇禧故居及始建于明代的广西最早的旧村清真寺, 还有“兴隆曲港”之美誉的兴隆石拱桥及石门嵅寨墙等。其实会仙的得名原本就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宋周去飞《岭外代答》记载:“旧有群仙于此, 辎羽驾, 编于碧空, 竞日而去, 里人聚观壮闻, 因名会仙里”。建设美丽桂林、美丽临桂, 湿地文化的重建首当其冲。

(4) 诗词文化独树一帜

临桂历史文化之所以被人推崇, 很大的程度是其晚清在中国词坛上取得的卓著成就, 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 创立了“临桂词派”。临桂词派以临桂籍词人王鹏运、况周颐、刘福姚及浙江籍词人朱祖谋、广东籍词人郑文焯为核心, 他们醉心于词学研究, 词赋创作, 力倡“重、拙、大”的词学理论, 成为晚清中国词坛上的一朵奇葩。它是清代继浙西词派、阳羡词派、常州词派之后引领中国词坛的重要词派。“临桂词派”能够以县域命名, 足以说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临桂词派”是临桂历史传统文化之典范, 是临桂历史传统文化的丰碑。

(5) 科举文化独占鳌头

科举考试制度创始于隋, 形成于唐, 完备于宋, 强化于明, 终结于清。历时1300余年, 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就是中国科举考试的魅力。据统计, 自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以来, 全国共产生过约700位状元, 其中“三元及第”仅13人, 临桂四塘乡人陈继昌傲列其中, 成为科举考试历史的长河中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状元。有清一代共产生状元112人, 中状元最多的县是江苏长洲县共7名;其次是江苏常熟县和吴县各6名, 临桂县4名位居第四。另据统计1300余年间广西共中进士1131人, 其中283为临桂人。历史上广西共产生10名状元, 其中临桂县占了7名 (赵观文、裴说、王世则、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 。清代广西共产生举人5075人, 其中临桂占了1207人。“一县八进士” (光绪十八年, 临桂籍人刘福姚、范家诈、陈福荫、吕森、王家骥、秦士麟、郑揆一、阳凯同中进士, 朝野惊叹为“一县八进士”) , 三科两状元” (清光绪十五年、十八年, 张建勋、刘福姚分中状元, 史称“三科两状元”) , 这是前人对临桂科举文化的巅峰总结与赞誉。“桂郡首邑”实至名归。科举文化是临桂历史与文化的基石。

(6) 宗教文化多姿多彩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殊的文化现象, 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临桂新区宗教文化异彩纷呈, 佛教、道教、回教、天主教及其他宗教信仰长期共生共存, 成为一道特殊亮丽的文化景观。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 临桂不仅存留有广西建立最早的旧村清真寺, 还有广西最大的清真寺六塘清真寺及桂林市区域内建立较早的寺庙、佛塔。如会仙镇寺山行政村的寺山寺, 民偐云“先有寺山寺、后有栖霞寺”, 桂林七星岩栖霞寺唐时已存在, 但寺山寺的建立要早于它。现存于两江镇两江古城内的城隍古庙在唐代也已建立, 庙堂内原挂有一口大唐贞观九年 (公元635年) 造的铸铁大钟。佛、道文化传入临桂的历史不但久远而且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如“洞天三十六洞中, 问岩谁与同玲珑”的五通镇北塘村华岩, 唐宋时期已是远近闻名的“仙山”及佛、道教圣地, 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是在华岩修炼得道成仙的, 洞口峭壁上至今仍残留有吕洞宾的“指甲”题诗及其他历代名人有关仙迹的诗刻。

(7) 民间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临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一个区域, 拥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 境内有壮、汉、瑶、回、苗等民族世居,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约百分之八。尽管长期以来区域内少数民族与汉族共生共存, 相互融合与发展, 但各民族仍保存着独特原生态民俗文化传统, 如两江板凳龙、四塘牌灯舞、瑶族盘王舞、瑶族度戒、瑶族禁风节, 回族生活习俗等。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是临桂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重建临桂新区历史与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重建临桂新区的历史与文化, 可全面提升临桂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综合竞力, 是建设世界旅游城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 国家之间的竞争, 并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和国防力量的竞争 (硬实力) , 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同样, 在全球化背景下, 城市与城市间的竞争, 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特别是旅游城市与旅游之间, 文化软实力在旅游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生活。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不可思议的, 充其量也不过是低层次的旅游”。 (1) 正如著名作家、历史学者沈从文在《凤凰古城》一文中所说的:“天南地北走多了, 一些地方有城有水但无山, 因此, 景致显得平板单调了点;一些地方有山有城却无河, 因此, 缺乏一点清秀灵动的韵味;一些地方山、水、城都具备了, 却因为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少了久久回味的内涵, 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缺乏文化品位、内涵的旅游是空洞、乏味的、没有生命力的!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历史文化品位、内涵的城市, 能够恒久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能够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能够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近些年来, 临桂的旅游业虽有较大的发展, 但相对于桂林周边区、县, 却显得滞后, 与临桂源远流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不相称, 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发展创新的缺失或者说缺乏有效的运作手段。因此, 重建临桂新区的历史与文化, 是提升临桂新区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是建设世界旅游城的必然要求。

(2) 重建临桂新区的历史与文化, 可增强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 是建设世界旅游城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历史传统文化凝聚着一个城市的“精、气、神”, 是一个城市的正能量、软实力, 能增强人们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 是城市建设发展重要的思想动力源泉, 激发着城市发展的活力。可以说, 一个不注重历史与文化重建的城市, 是一个文化品位、文化内涵低下的城市;是一个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城市, 是一个没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城市, 是一个道德水平低下、诚信缺失、服务水平低下的城市, 是一个失去竞争力的城市。去年, 临桂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城必须打造“实力临桂、魅力临桂、活力临桂、人文临桂、和谐临桂”, 大力弘扬“崇文厚德、开放包容、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临桂精神, 其实就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和践行。因此, 重建临桂新区的历史与文化是世界旅游城建设的现实要求和急切呼唤。

3. 重建临桂新区历史与文化的策略问题

(1) 必须加强对临桂新区历史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 进一步充实临桂

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内涵。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孔 (Clyde Kluckhohn) 曾指出, 一个社会要想从它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新求变, 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因此重建临桂新区的历史与文化决不能离开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求新求变。一段时期以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和自然、人为等因素, 临桂的历史传统文化遗产遭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如华岩山紫霄洞境,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是远近闻名、保存完好的佛、道教旅游胜地, 而今“仙去楼空”, 满目凄凉。四塘乡塘北村的一整套傩舞面具, 前几年品相仍相当完好, 而今由于保存不当, 已严重朽坏!再不抢救保护, 这一文化瑰宝必将湮灭。又如桂林遗存不多的民国“桂系”重要代表性建筑群体, 除李宗仁故居外, 其他如白崇禧、李任仁、周祖晃故居、榕门中学礼堂、省立广西桂林师范等等, 都已毁坏严重, 亟待抢救保护, 还有“临桂词派”的挖掘、整理、研究问题等。因此临桂新区历史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在此,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 临桂新区中心城区是一座新兴的城市, 目前新区建设如火如荼, 对于中心城区内屈指可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 如飞虎队指挥所旧址、灵岩寺、仙女庙等等, 一定要有超前的保护意识, 决不能毁坏或随意改变其历史原貌, 否则将来城区的现代景观建设得再好, 也逃脱不了“千城一面”、“千景一观”尴尬, 缺乏历史人文内涵。因此只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抢救、保护管理机制, 不断地充实临桂新区的传统历史传统文化内涵, 才能为临桂新区历史与文化的重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对临桂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 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共赢

保护与利用是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永恒的话题。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要保护, 是因为其具有重大的利用价值。但是历史文化遗产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一旦损毁、失传, 将永不复存。因此, 在利用过程中必须以保护作为基础和前提, 对开发利用加以约束, 既要防止过度开发, 竭泽而渔;亦要防止借所谓“保护利用”之名搞假开发, 一边开发, 一边破坏, 从而对文化遗产造成毁灭性破坏。只有将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 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共赢。如位于桂林至阳朔黄金旅游通道、会仙湿地公园旁的白崇禧故居, 2000年维修以来, 一直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 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皆感到非常的可惜、不可思议。如果说光利用而不注重保护对文物是一种伤害, 那么仅保护而不加以利用则是对文物资源的一种莫大的浪费, 在一定程度上说, 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只有合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使历史传统文化遗产既能为当代所享, 亦可为后世所继承, 才能破解重建临桂新区历史与文化过程中的困扰, 促进临桂新区世界旅游城建设健康顺利发展。

(3) 必须树立全面创新意识, 顺应时代要求, 积极创新, 打造临桂文化精品、品牌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动力。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 一个民族缺乏创新意识难以发展进步, 一个国家缺乏创新意识难以兴旺发达, 一个城市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永葆青春。只有铲除因循守旧的思想, 勇于创新, 敢于创新, 才能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 打造出自己的原创文化精品、品牌。

原创文化精品、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工具及手段, 对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如凤凰古城----这个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成为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正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一书中所写的:“世人知道凤凰, 了解凤凰, 是从沈从文开始的, 许多人到凤凰是沿着沈从文作品的字里行间来的。”一篇文化精品成就一座旅游城市的兴起, 改变一座边城的命运, 这就是文化精品、文化品牌的广告效应及魅力, 这就是文化精品、品牌的正能量。遗憾的是一直以来临桂没有自己独特、强势的文化精品、品牌。精品、品牌文化成为制约临桂新区建设的瓶颈。如临桂文化旅游节已举办过两届, 今年即将举行第三届, 临桂应该推出自己一个怎样的文化品牌、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强势文化品牌, 至今仍困扰着人们的视野。其实不管推出怎样的一个文化品牌, 有一点必须明确, 就是必须特色鲜明, 产业特色突出, 紧跟时代脉搏, 市场潮流。必须以临桂历史传统文化为基础, 顺应时代要求, 脱离历史文化的基础, 必成无水之源, 难有精品, 背离时代潮流, 缺乏创新意识, 难出品牌。因此树立全面创新意识, 勇于创新, 敢于创新, 将区域内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科学定位, 规划引导, 加大宣传, 推出自己的文化精品、品牌, 使之成为一种导向, 成为新区的名片, 为世界旅游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全面提升新区文化的软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结语

“文化重建涵蕴着传统观念和价值的转变。” (2) 临桂新区历史与文化的重建, 不是对本区域历史状况的简单回归, 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作为新区建设世界旅游城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而实施的文化发展创新过程。因此, 只有站在时代前沿的高度, 深刻领悟党的十八大有关文化建设的论述, 正确认识临桂的历史与文化, 正确认识重建临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性, 才能牢牢把握历史赋予的重大发展机遇, 充分发挥历史传统文化在临桂新区世界旅游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临桂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阐述使人们对临桂历史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指出重建临桂新区历史与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并对重建临桂新区的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临桂新区,世界旅游城,历史与文化,重建

注释

11 江浩.《拓宽旅游文化商品刍见》.《拓播集》冼光位, 区明英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10月版.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

1. 环境状况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地处千阳县城中心区西北部, 北依裴家台塬, 是东海路——城市主轴线的对景, 位于千阳大道——城市主干道北侧, 西大街使其与老城区联系密切, 是城市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规划用地面积22.94公顷。

2. 战略分析

2.1 历史文化资源

燕伋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夏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2003年9月24日望鲁台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燕伋望鲁台据传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 是孔子的弟子, 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 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 传播孔子思想, 设教期间, 因思念恩师孔子, 每日去教学堂后面, 登高望远, 用襟撩土垫足18年, 日积月累, 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 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千阳县历史悠久, 春秋时, 千阳是秦王朝的牧马地, 古代的千阳, 被诗人赞誉为“千水悠悠去似絣, 远山如画翠眉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灵智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灯盏头碗碗腔是陕西稀有剧种, 剪纸、皮影、雕刻、泥塑等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影响, 具有浓郁粗犷的北方农村气息, 保留有炎帝氏族和周秦文化的民族精萃, 构图简洁明快, 造型夸张传神,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2 自然环境特色

千阳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 处渭北旱厡丘陵沟壑区, 地形复杂, 分川、塬、山三部分。北倚千山, 南屏陇山余脉箭筈岭, 横穿东去的千水被陕西省冯家山水库大坝拦锁城东形成一座17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为体现千阳城市特色, 满足发展生态城市需要, 要充分利用千山、台塬、千水的优越自然条件, 形成以千山、台塬为依托, 千河水系为开敞空间, 中心集团为主体, 区间绿地为间隔的“山、塬、水、林、城”融为一体的山水景观城市, 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规划区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地势北高南底, 北环路以北为台塬坡地, 北环路以南地势较为平坦, 是构筑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这里地形变化丰富, 既是景观点, 又是观景点。

2.3 地位作用

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市中心区的核心部位,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将成为商贸、居住、旅游相对集中地段, 近期千阳县总体规划及十二五城镇发展城镇发展战略的提出, 为燕伋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隆重推出打下了成功的伏笔, 燕伋历史文化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同时叙述着千阳的成长历程, 是千阳县重要的城市功能组成部分, 对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景区规划概念功能定位

通过分析千阳县现状以及燕伋望鲁台的现状, 规划将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定位为:规划将该地区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娱乐、文艺表演及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文化旅游区。

4. 特色营造手法

4.1 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

对规划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并将各功能片区通过景点、步行系统、绿化广场等开敞空间有机联系起来, 共同组成统一整体。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布局由“两主轴、三次轴、四片区”的空间结构组织成有机的整体。

“两主轴”指景区内一条为南北向沿望鲁台建筑轴线的历史轴。

“三次轴”指一条南北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和文化教育综合区的景观次轴, 一条为南北向连接民俗文化博览园区和综合商业休闲区的景观次轴及一条东西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燕伋私塾文化区、民俗文化博览园区的景观次轴。

“四片区”指历史轴线上燕伋文化广场区和燕伋望鲁台祈福主景区, 文化轴线西侧的综合商业片区, 文化轴线东侧的文化教育片区。

4.2 燕伋中心文化广场区

燕伋文化广场位于整个历史风貌区的中心位置, 南北向历史轴和东西向文化轴的交汇处。其主要性质是体现燕伋文化特征, 并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娱乐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依据用地条件, 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 强调广场中心, 整个设计构图简洁大方, 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燕伋文化广场由纵轴“燕伋文化广场”题刻——时钟花坛——世纪大道——中心广场 (主题雕塑与音乐旱喷) ——主题牌坊构成。十二根幡柱 (代表儒者十二条规:敬天、尊孔、读经、祭祀、传道、捐献、立牌位、行十义、着深衣、习礼乐、诵诗文、弘国粹。) 分两侧布置, 点缀艺术花钵、艺术灯柱等。使整个广场设计具有浓烈的文化氛围。

4.3 文化教育综合区

千阳望鲁台作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丰富传统文化及提倡尊师爱学的优秀传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因此在景区主轴西面规划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教育综合区。文化教育区内主要包括有千阳县文化中心, 孔子书院, 琴、棋、书、画文化休闲区, 古书交易市场, 并规划有一定数量的茶座和餐饮设施等。

整个文化教育区按照传统院落空间加以布局, 空间布局灵活, 层次丰富、室内外空间交融, 建筑围绕庭院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文化载体。整个街区建筑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形式, 很好的与景区环境相谐调, 通过现代的手法和材料表现传统的韵味, 从空间体验中获得精神的享受, 从古朴中显出简洁的现代气息。

4.4 建筑风格设计

发扬传统空间特色, 改善原来混杂的风貌, 以曲折的小尺度步行街为其内部交通路线, 围合贯通。建筑风貌上强化其小尺度的传统建筑特色, 强调以人的尺度为基本尺度来规划设计。建筑以较小的尺度和体量展开, 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 组群式布局, 形成合院式建筑的空间肌理。特别做好各沿街及沿文物古迹和绿地广场的建筑平立面设计, 做到进退有致、高低错落、空间尺度适宜且具优美的天际线。

规划范围内的建筑风格以秦汉时期建筑形式为主, 新建建筑与文物建筑间在保持统一协调中求创新和变化。规划建筑的色彩以红色、灰色、青色、白色为主, 其材料采用反映传统风貌的青砖、灰瓦及其他合适的材料, 庭院与建筑的细部 (屋面、檐口、门窗等) 在体现地方特色风彩的同时力求创造新意。

5. 结语

近年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政府注重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 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特色日益受到了决策者的重视,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块, 是城镇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 它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给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科峰.从宝鸡民俗文化看周礼儒学.《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32期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11

一、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传统文化

文化不是孤立的现象,是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地理、政治、经济紧密相连的。我们了解了文化背后相关的历史背景后,就可以从全局去观察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从而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所在。例如,教师在讲述诸子百家思想时,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正是经济上井田制的瓦解,政治上分封制的破坏,周王室的衰微,社会上“士”阶层的壮大,教育上私学教育兴起,不同阶层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如何治理的看法,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景象。

二、可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儒家文化时,就可以将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儒家文化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上有哪些不同。同时,对于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进行横向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将传统文化放在特定的时空去考查,从而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三、通过历史教学法来促进传统文化学习

通过历史教学法来学习传统文化,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材料解析法。

如对于儒家的“义利观”的讲解,可选用如下材料: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董仲舒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程颢

“体民之情,遂民之欲。”——戴震

思考:不同时期义利观'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思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又能加深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2.专题探究法。

以某一主题来引领学生,如利用历史资源查找并列举诸子百家中“人本主义”思想这一主题,让学生自学,自己找材料,做读书笔记,再展开讨论,鉴别剔除,形成观点。这样既能延伸课本知识,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采用具有历史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学习传统文化,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创新能力。

四、通过历史人物学习,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的核心是为人之道”,也就是说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社会道德,它是文化的精髓所在。而社会道德往往承载在优秀历史人物身上,体现在他们嘉言懿行上。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们或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或有振聋发聩的言论,这些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已经升华为中华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一点上,历史学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五、历史学科通过大量的史实,来支持、印证传统文化里的思想观点

历史学科讲究的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每讲一个观点,都应拿史实来印证说明。例如,教師在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也”等观点时,就可以通过列举历史上鲜明的正反方面的史实来证明,这样更能让学生认可、接受。同时,历史学科的生动性、趣味性,让传统文化教学更加有味有料,让学生喜闻乐见,让我们在传统文化教学上更加如虎添翼,游刃有余。

历史与文化的教育观 篇12

一、适当补充地方历史资源,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如何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适当的比例纳入到历史课堂中去, 这是历史老师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现行的中国历史教材编者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较少也很难兼顾各地、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获得地方历史和地方文化的知识, 用地方史料和史迹活化教材中的内容, 让学生能够想象历史, 进入历史, 并感受和发现身边的历史。

我在讲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时, 穿插介绍了佛山和珠江三角洲的历史发展沿革和文明的起源:大约六千年前 (即新石器中期偏后) , 今天佛山市南海县的西樵山、深圳市的大小梅沙、台山县的蒲草山、东莞市的万福庵、增城县的金兰寺和新会县的罗山咀等地, 已有原始聚落出现, 西樵山是岭南地区原始社会一个大范围的采石场和石器制造基地, 岭南地区许多中后期的遗址中出土的新石器, 都和西樵山出土的新石器相似。珠江三角洲的开发, 是从西樵山周围开始的;五千年至三千年前, 即新石器晚期, 珠江三角洲的许多聚落已出现原始农业。这些聚落的遗址, 有大量石斧、石铲出土, 是当时人们开发山林、开辟耕地的物证, 大量印纹陶炊煮器的出土, 反映了定居和熟食生活;大量石制和陶制纺轮的出土, 反映了纺织业在社会生活中已占有一定比重。这一时期的遗址, 在珠江三角洲已发现五六十处, 其时原始聚落已星罗棋布。这一历史时期, 有肩石器和印纹陶十分发达, 这是百越先民的历史印记, 足以证明越祖是开发岭南的先锋。在佛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河宕遗址、桥头遗址、土墩遗址、石岗遗址、蒙清岗遗址、狮头岗遗址、塘头岗遗址等。我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了上述内容, 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珠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既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 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又拉近了历史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和距离。

在讲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饱受恶性通货膨胀的威胁时, 由于学生对当时的情况不太了解, 感受也不深, 我就补充:那时候的佛山, 1936年, 即抗日战争开始的前一年, 一百元可买两头牛, 到1945年日寇投降时, 一百元只能买两只鸡蛋。到1947年, 一百元只能买一个煤球。到1948年, 一百元就只能买到五分之一盒火柴了。物价一日三涨, 工人领到一个月的工资, 只能买一掬米。1948年, 石湾陶工谭炳泉兄弟俩在龙玉号陶瓷店做了半年工, 工资原可买十担谷, 老板迟迟拖欠不发, 又续做半年工, 他俩领到伪金圆券三亿元, 装满一麻袋, 足有三十多斤, 却只能买到三担谷。法币贬值, 商人囤积居奇, 投机倒把之风笼罩整个市场, 加上兵荒马乱, 盗匪横行, 人心浮动。过去的艰难生活, 记忆犹新, 现在解放60多年了, 佛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进入到小康社会, 对此同学们通过对比, 感同身受, 油然而生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感慨。通过对这些佛山地方历史的讲述,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情感上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在讲述辛亥革命这一章时, 当中1911年的黄花岗之役, 丛葬的72烈士中, 余东雄烈士就是祖籍广东佛山的, 我告诉学生, 他十五岁加入同盟会, 十八岁参加广州起义, 由于他年龄太小, 组织开始不同意他的请求, 但余东雄为表示为国献身的决心, 致“诀别书”说:“弟之生命, 早已置之度外, 只有一往向前, 誓无返顾”, 虽“手无寸铁, 犹必奋臂杀贼, 死而后已”。攻打督署时, 余东雄奋勇直前, 连续投掷三枚炸弹, 毙督署卫队多人。攻入督署后, 不见两广总督张鸣歧, 正要离去, 走到辕门, 遇敌军蜂拥而至, 弹如雨下, 不幸中弹牺牲。把这些地方典型事例引入课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学生从中得到了感悟并升华了情感。

二、利用佛山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的教育, 实现历史课的德育功能。

佛山自古人杰地灵, 人才辈出, 有许多人为历史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通过介绍这些历史人物, 学生培养精忠报国、锐意进取、严谨治学等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懂得要立足现在, 珍惜今天, 踏着先烈的足迹去开创未来。红巾军首领陈开、李文茂在鸦片战争后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 佛山从繁荣到萧条的惨景:洋货代替土货, 铁铺倒闭, 布机息声, 农田荒芜, 大批工人失业, 挨饥抵饿, 他毅然参加了天地会, 走上了反清道路, 曾攻下佛山、肇庆、广西桂平等地, 后由于清兵大举进攻而被俘牺牲。爱国实业家简氏兄弟从年轻时代起, 便在香港、日本、越南及南洋一带经商, 创办了驰名中外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实行实业救国, 对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振兴和家乡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谴责小说的开拓者吴趼人,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小说》杂志后, 吴趼人开始给他投稿, 先后有《电术奇谈》、《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他的小说针贬时弊, 讽刺辛辣, 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更是轰动一时。巾帼英雄陈铁军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严刑拷问, 酷刑逼供, 劝降诱惑, 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还有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民族实业家陈启沅、武坛圣手李小龙、才子伦文叙、苦学成才的李待问、粤中抗日游击队司令吴勤、一代陶艺宗师潘玉书、广州起义烈士吴桂华、爱国画家陈凝丹、骨科名医李广海等。在课堂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佛山本地的名人事迹, 激发他们作为佛山人的自豪感,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增强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佛山的历史遗址、文化古迹、博物馆等地方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的教育。从南风古灶、仁寿寺、梁园、清晖园、祖庙到康有为故居等, 这些都是一部部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教科书。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古迹, 寓教于乐, 让学生置身于其中, 时光仿佛回到从前, 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让他们真切地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通过与这些历史实物的“亲密接触”, 加深了对佛山本地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觉得历史是可亲可信的;通过历史的视野观察从家乡到国家, 激发他们认识佛山、改造佛山、建设佛山, 从而报效祖国的愿望, 把对家乡的爱升华为对祖国的爱。

此外, 佛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粤剧、龙舟说唱、剪纸、石湾陶塑技艺、武术、漂色、醒狮、舞龙、木版年画、砖雕等, 这些都体现了佛山人民辛勤的劳动、高超的技艺和智慧, 也是我们珍贵的历史学习资源。这些民风民俗扎根于民众, 来源于人民的生活, 对于学生了解华夏民族历史的奥秘、人类文化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作用, 我们也可以据此向学生进行一定的介绍和交流, 让学生学会珍惜我们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继承与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 并将之发扬光大。

三、利用佛山历史资源转变作业布置观念,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佛山地区人杰地灵, 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老师除了可以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外, 还可以在作业的设置方面引入佛山的乡土资源, 实行新的作业形式, 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让学生临摹、复制佛山民间艺术, 如剪纸、泥塑等,

让学生从中体验佛山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领略佛山民间艺术的精华, 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寻找家中的历史痕迹, 让学生收集身边与课本相关的历史材料,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如在讲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法币政策时, 可以让学生收集当时的纸币到课堂上交流;在讲文化大革命时, 可以让学生收集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像章等;在讲建国初期物资缺乏时, 可以让学生收集当时的一些粮票、布票、鱼票、猪肉票等来说明, 这些做法都是让他们认识历史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3. 历史访谈, 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 扩展历史文化资料。

走访身边亲身经历那一段历史的人们, 收集相关资料,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如我们在讲述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物价之战、改革开放、香港澳门的回归等内容时都可以让学生去进行人物访谈,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4. 写调查报告。

根据佛山现有的历史资源, 设置研究性课题, 组成兴趣小组, 收集相关材料, 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概括, 撰写调查报告或历史小论文, 从中使学生掌握佛山历史的沿革和地理的变迁, 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 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我们曾做过的课题有《佛山名人探微》、《佛山人民英雄的斗争传统》、《佛山的伟大变革》等, 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探究,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也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佛山有着灿烂的文化, 辉煌的过去, 名人辈出, 利用佛山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来推动历史教学, 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 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素质, 更是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有效途径。历史老师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本地的各种历史文化资源, 在教学中适时地使用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 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芳梅.浅谈中学乡土历史教学[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8, (08) .

[2]谭永兴.刍议本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价值[EB/OL].http://www.pep.com.cn/gzls/jszx/jxyj/jxlw/201004/t20100408_639879.htm.

[3]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佛山史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01.

[4]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文物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1.09.

上一篇:微博/博客下一篇:综合院校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