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敬老文化的历史演变及时代意义

2024-09-19

试论敬老文化的历史演变及时代意义(精选3篇)

试论敬老文化的历史演变及时代意义 篇1

传承中华美德 创新敬老文化

【摘要】敬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敬老。敬老是调剂代际关系的一副良药,是治安邦的重要举措。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是敬老?什么是敬老文化?敬老观念的历史演变,敬老内容的丰富发展,敬老形式的选择运用。

敬老内容是敬老观念的外化和具体表现。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丰富。但涵盖范围基本相似。表现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政治需求三个方面。

研究敬老文化的现实意义就是要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浓浓的敬老氛围。敬老形式的选择是实现敬老的关键。其形式主要有思想灌输,法律规范,榜样引导,代际互动。结果:敬老行为实现,代际和谐,双方体现各自的自身价值。【关键词】敬老 文化 观念 内容 形式选择

敬老文化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核心内容是敬老。敬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敬老是人类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的文化血脉,是调节代际关系的一副良药,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是人生旅途的客观需要。敬老包含两个层面,即家庭敬老和社会敬老。家庭敬老是社会敬老的基础,社会敬老是家庭敬老的延伸,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渗透,既体现了家庭美德,也展现了社会公德。所以,对于我们每个社会成员来说,敬老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以是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去践行。

敬老文化表现为社会对老年人的看法和价值评价及代际关系等,具体地讲,敬老文化包括敬老观念,敬老内容,敬老形式等。

一、关于对敬老文化的理解

什么是敬老?敬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人生在世,源于父母;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儿女对于父母,有一种知恩、感恩、回报养育之恩的情感。为了儿女,父母甘受千辛万苦,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以回报。在日常生活之中,每个公民都要跟敬老打交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好的情感与道德。

什么是敬老文化?敬老文化是关于敬老的观念、规范以及敬老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尤其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敬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永远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和弘扬的一种高尚美好的价值观。

二、敬老观念的历史演变

敬老观念属于意识形态,它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

1.中国古代采取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相当低下,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劣,人们处于群居状态,他们只能依靠集体劳动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料,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共同围捕野兽,力量是族群求得生存的关键因素,老人因力量不如青年人而不受重视。同时氏族部落为追随野兽群而发生大规模的迁徙,老人身体衰弱,行动迟缓,被视为累赘。由于生活条件艰苦,能生存下来是最重要的法则,基于上述原因,侮老倾向普遍存在。《史记》记载古代匈奴“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健壮,贱老弱”;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经历三次大分工,商品生产随之兴起,生产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改善。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成为一部分人的私有财产,这时奴隶社会诞生了。在奴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不平等。奴隶没有独立人格,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对于奴隶主来说,没有一点尊严,在这一层关系上没有敬老的存在。但在奴隶阶级内部,长辈还是受到尊重的,这是由长辈本身的条件决定的,诸如长辈们有训练的生产技能,有养育子女的功劳等。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之间和奴隶主阶级内部是由奴隶主的老者或长辈掌握着权力,因而长辈就是命令,长辈就是旗帜,这时对长辈的敬重常常带有盲目性、强制性和不平等性。奴隶对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忍无可忍,于是进行反抗,奴隶社会落后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于是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萌芽了,最终被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掌握了政权,奴隶制度被封建制度取代;在封建社会里,农民较奴隶社会里的奴隶有了一定的自由,有了一些生产资料,因而有了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但还是受压迫的阶级。在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各阶级内部,老者掌握着各个家族的权力,领导各自的家族进行生产和生活,处理本家族内部的一切事务。各个家族内部的成员对于他们的老者还是百依百顺,加之,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受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诸如三纲五常,它的约束伤害了无数臣民。这里的敬老存在着“敬与畏”双重因素,所以,在敬老观念里表现出了无数奴性。晚辈对长辈惟命是从,没有反抗,没有斗争,常常是晚辈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2.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阶段采取的经济形式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民背负三座大山,受剥削、受压迫较之封建社会更加深重,人民中蕴涵着一种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强烈愿望。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对传统的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冲击。马列主义思想的宣传,影响鼓舞了许多革命知识分子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动摇了封建传统观念的根基,与此现时,敬老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继承了敬老观念的自觉性,批判了其中的奴化思想,反对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惟命是从这种不合理不平等因素。但意识形态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敬老观念大体上还是拘泥于这种传统格局。

3.中国现代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崭新时代。它铲除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革,敬老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变化。其认识主流是:敬老不等于言听计从,敬老不等于惟命是从,敬老要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就家庭敬老这个层面来说,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的观念渐渐形成并被认可,子女孝顺敬重父母不一定就得守在父母身边,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子女可以随市场资源配置到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去。在家庭中子女可以和父母平等讨论家庭管理及家中的重大决策,父母可采纳子女的正确意见并付诸实施;就社会敬老这个层面来说,人们逐渐认识到,衰老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敬老自敬。同时,受人类自然情感因素的影响,出于人类敬老扶弱的本性,人们表现出对老者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功能衰竭的深切同情,敬老观念的产生有了情感基础。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里敬老观念的平等与时代气息,是现代文明的充分体现。

二、敬老内容的丰富发展

敬老内容是敬老观念的外化和具体表现。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丰富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敬老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敬老的具体内容都有细微的、可看得见、体会到的新变化。比如说,计划经济时代,能陪老人看一场电影就是老人最大的享受,可现在呢?陪老人看电影那是最普遍最起码的小菜一碟,能让老人天天看上电视,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及丰富多彩的文体节目是老人更大的娱乐享受。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年人的需求内容不断变化。传统的敬老内容和现代的敬老内容相比虽有不同,但涵盖范围基本相似,根据人类需求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讲,敬老内容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政治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但也不可忽略政治需求。

1.从物质需求来看。物质需求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包括吃、穿、住、行、用。物质需求的内容是随着发展而增加并调剂。以吃为例,原始人能吃上野菜、兽肉就是最大的享受,因为他们在大多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前的贫苦农民能以糠菜代粮填饱肚皮就很满足了;改革前人们能在假日和亲朋好友聚会时吃上白面大米,喝上烧酒,吃上几块大肉就认为是过上好日子了;现在,人们吃腻了白面大米,又专门寻找着吃野菜和粗粮,说那是绿色食品,有益健康,这种调剂才叫满足。以上这些都叫满足需求,但需求的实际内容却大相径庭,所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必须用现代人的眼光结合具体实际(家庭实际、本人实际)去审视。

2.从精神需求看。精神需求是人们愉快生存的精神条件。精神需求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特点却是细致入微的。从家庭敬老角度看,大到子女可带父母去旅游观光,鼓励父母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小到礼貌言行的巧妙运用,让父母笑口常开。古人也十分看重精神需求。曾子曾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尊亲是大孝,勿使其辱是其次,能养属下。从社会敬老的角度看,领导层在搞福利活动、文体活动、庆祝活动的决策时,要考虑到老年人,让老年人参与,从而享受大家庭给予的温暖。一般成员要用友善和蔼的态度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老人,使老年人心愉畅舒,减少抑郁与自悲的产生,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

3.从政治需求看。政治需求是人们能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根本条件。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参与社会活动上。诸如,老年人一带上《选民证》参加选举,老年人被邀参加单位某种测评,老年人参加单位先进人物评选,老年人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一是可提高老年人的思想认识,紧跟形势;二是可使老年人感到没有被人遗忘,还是大家庭的一员,从而对生活充满热情,焕发“第二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良策,作贡献,体现老年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使他们生活得快乐、充实、心态平衡而有朝气。

三、敬老形式的选择运用

研究敬老文化的现实意义就是要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浓浓的敬老氛围。为使敬老内容落到实处,就必须认真选择可靠性的敬老形式。因为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必须通过形式来表现。可见,敬老形式的认真选择是我们实现敬老的关键。

1.弘扬敬老文化,促进代际和谐。弘扬敬老文化,最根。本的是靠教育,把敬老教育纳入教育计划中,未雨绸缪。教育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是以培养人,实现人身发展与完善为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敬老教育和各类教育一样,具有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功能。万事应从源头做起,所以敬老教育应从少年开始,教育主体要以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工作单位五位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要以尊老敬老为主,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四德”相联。通过深入教育,把每个学生、居民、职工、干部、领导是否尊敬老人作为衡量是否称职够格的重要标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贯穿终生教育。要在上下两代人中破除旧俗,树立新观念。即破除只享“啃老”福,不尽敬老责的不孝思想,树立尊老敬老的好儿女形象;破除依赖老人无所作为的庸人观,树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成家立业的雄心大志;破除以物代敬的片面观,树立真正热爱、关心、学习老人的敬老观;破除只“老吾老”,不“及人之老”的狭隘敬老观,树立普爱老人的大爱观。老年人也要破除总是放心不下子孙,一味“孝”子,“孝”孙的思想,树立真正负责的爱子观;要破除苦老观念,树立合理消费追求养老生活高质量的养生观;要破除自以为是的“老爷观”,树产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做新时代知识老人。双向互动,儿女从而达到敬老与爱幼相统一;生活助老与精神赡养统一;敬老与学老统一;“老吾老”与“及人之老”统一。老人要把爱幼与爱自己统一;把接受晚辈扶助与帮助晚辈进步统一;要把以身示范教育下一代与关爱理解下一代,学习完善自己统一,共建“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各谐代际关系。

2.建章立制,法律规范。传统的敬老只是一种不具约束力的道德风尚,而在现代社会作为基本的道德伦理应该受到法律的保障。国家政府要根据实际制定法律、法规,使敬老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是一部关爱老年人的大法。各地各级政府也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出台一些实施细则。诸如,老年人持优待证乘公交车、到医院挂号、参观文化古迹的优先政策或者全免政策等,并搞好为年人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及政策的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尊重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自己”的共识。除此,政府要依法取缔伤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宣传迷信邪说,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组织。

3.开展创新,榜样引导。弘扬敬老文化靠创新,要在家庭、社区、工作单位大力开展敬老爱幼文明的创建活动。通过评选好儿女、敬老爱幼好家庭、尊老助老好职员、好领导,在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形成“评尊老爱幼典型,学尊老爱幼榜样,扬尊老爱幼新风”良好氛围,使人人争当尊老爱幼的好成员。为使敬老文化这花绚丽绽放,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少的。为此。在全社会要开展学先进。树典型活动。先进典型分两类,一类是先进集体,一类是先进个人。两类先进典型的作用相同是引导,但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是引导基层组织和团体,结合经济发展现实、老龄社会带来的困惑、本单位、本部门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措施,既将敬老活动落到实处,又带动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后者主要是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结合自己的实际,真心诚意地为老年人搞好服务,即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特别要关爱孝敬那些单身孤寡老人,使老年人心情愉悦地安度晚年。

试论敬老文化的历史演变及时代意义 篇2

所谓禁忌语,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 都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 由于某种原因, 对不能直接谈及的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 而以之代替的词语。

禁忌语的英文为taboo words。《不列颠百科全书》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个词做出了定义:首先是具有神圣或邪恶特征的人或事物;其次是上述的人或事物所规定的禁令;最后是指如果破坏禁令, 就会遭到神圣或邪恶力量的报复或惩罚。

在西方国家, 禁忌语源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方言, 其含义为“神圣的”, “不可侵犯的”。这个词慢慢被其他人所接受, 后来进入了人类学、人种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领域

在中国, 禁忌一词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 最早可回溯到两汉时期。王符的《潜夫论·忠贵》中提到“贵戚惧家之不吉而聚诸令名, 惧门之不坚而为铁枢, 卒其所以败者, 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 常苦崇财货而行骄僭, 虐百姓而失民心尔。”应劭的《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也有提及“今俗间多有禁忌, 生三子者、五月生者, 以为妨害父母, 服中子犯礼伤孝, 莫肯收举。”

中西禁忌语的发展都经历了史前阶段、封建阶段和现代阶段。

1、史前阶段:

原始社会, 人们缺乏对事物的基本认知, 相信神灵是世界万物的主宰, 为了祈求家人的平安, 祭神祈福的禁忌形式也多种多样, 同时还会使用一些祭祀的专门用于, 这便是禁忌语的初始阶段。

2、封建阶段:

封建社会, 皇帝和各郡的王爷掌握着国家的一切权利,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下达了种种禁令, 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禁忌语。如皇帝的女儿称“公主”, 富贵之家女儿称“小姐”, 贫民之家女儿称“民女”。在西方, 人们普遍认为英国贵族使用的语言是最优美的、文雅的, 而下层阶级使用的语言被确定为是粗俗的, 相互不得使用;比如, 贵族吃的为“lamb”, 市民吃的为“sheep”等等。

3、现代阶段: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深入, 禁忌风俗也相互受到影响, 相同点也越来越多。比如, sexy (性感) 传统指富有性的诱惑力, 利用性和色相引诱和挑逗他人之意, 但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 都可以用来赞美人的形体和身材标准、健美。再比如, 在公共场合不准大声喧哗, 病人与医生告别时彼此忌说“再见”等等。

二、禁忌语的基本范畴

禁忌语,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 涵盖的范围都比较广泛。但是, 由于中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有很大不同, 从而反映到语言上的避讳与禁忌也不尽相同。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 认为各资料对中西禁忌语基本范畴的划分有着不同的侧重, 为此进行了如下综合和概括:

英语中的主要禁忌有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宗教禁忌。宗教场合中才能使用与上帝及宗教有关的词语, 这类词语在其他场合列为禁忌。比如,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 基督教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因此上帝的名称耶和华便不可随便提及, 否则就是亵渎神灵, 冒犯神灵。二是话题禁忌。讲英语的人都很重视个人隐私, 打听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的年龄、收入多少、是否已婚、政治倾向, 除非对方表示不介意, 否则就是失礼。三是数字禁忌。四是社会地位等级方面的禁忌。五是性禁忌。六是死亡方面的禁忌, 七是年龄和体重方面的禁忌, old或childish, fat或skinny都为现代语言禁忌。九是种族歧视语也是禁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中, 许多禁忌区域类似于西方。宗教禁忌方面: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 从原始社会对自然的崇拜、对图腾的崇拜, 到人为的宗教崇拜, 无所不有。在宗教上善用颂词来称呼人们景仰的神灵, 比如大帝、大圣、佛陀 (Buddha, 对释迎牟尼的尊称) 等。此外, 对崇拜物也有许多禁忌:比如在东北长白山一带, 人们视虎如神, 为避讳虎名, 称虎为“大虫”。数字禁忌方面:人们认为, 73和84是两个“槛”, 民间流传着“七十三, 八十四, 阎王不叫自己去”;还有, 很多地区忌“4”, 因为“4”与“死”谐音, 是不吉利的数字, 甚至在现代社会中, 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尾数有“4”的不受欢迎。但是, 近几年中国人对于数字的禁忌有了新的理解, 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婚礼上, 出现了数字为1314 (一生一世) 的礼金和1001 (千里挑一) 、10001 (万里挑一) 的父母红包, 来表达对于新人的祝福。性禁忌方面:受佛家思想“五戒”中“邪淫戒”的影响以及儒学对男女道德、贞洁的渲染, 对性和性事讳莫如深。此外, 汉语在谈到人体排泄时也有不少禁忌, 如在用餐时不提大小便。此外, 对“死”字忌讳尤盛, 英语中用“Ifanything shouldhappentome.”委婉的表达, 汉语则借棺木的长与高说“假如我有个三长两短”等等。

三、中西禁忌语的趋同性

中西禁忌语中有着很多相同之处。

1、在语音方面:受趋吉避凶、相互尊重的人类共同的心理制约, 避讳使用发音相同但含不吉利、不文雅的词语。比如, 汉语习俗中强调门前不能种桑树, 送礼的时候不能送钟等, 因为“桑”与“丧”、“钟”与“终”同音。英语中也存在这一现象, 如“ass”与“arse (屁股) ”同音, 因此在谈话中用“donkey”代替“ass”。

2、在词汇方面:20世纪60至70年代, 虽然西方世界兴起了性解放运动, 一些委婉的说法如“makelove”, “havesex”等词语, 仍然很少在谈话中使用。比如不说“prostitute”而说“streetwalker”等等。中国人在这方面更是忌讳颇深, 封建社会就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界定, 即使在现代社会, 人们也大都用“出轨”、“出柜”等词语来表达男女或男男之间有悖伦理道德的关系。

3、在对神灵的专用词语方面:英语中“God”“Jesus”“Christ”之类的词语一般场合不随便使用, 如要使用需换成别的词语。中国道家对神的称谓就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等。

4、在粗俗词语方面:粗俗词语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禁忌语。西方在很多场合中, 一些与排泄、性、动物相关的粗俗语都是禁止使用的。同样, 在中国“狗杂种”、“龟儿子”等一些具有侮辱性的词语, 不应在正式谈话中使用。

5、在“生老病死残”等方面:“死”或者“死亡”都是绝对忌讳的词语, 通常会用比较委婉的方法表述。英语表达此意常用如“leave this world”, “pass away”, “go totheheaven”等。汉语常用“走了”、“辞世”、“告别人世”等等表示, 而美丽女子的死亡则会用到“香消玉殒”。此外, 在中西方文化中, 人们都会同情身体残疾的人。汉语常用“耳朵背, 说话困难”来表示聋哑人;在英国, 耳聋被称为“hard of hearing”。

6、在涉及人体某些相关部位或排泄等方面, 中西也有着趋同性。比如, 英语用“it”, “that thing”等代指生殖器官;而中文也会使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说法, 如“那话儿”、“小弟弟”、“那东西”等代替。英语用“washroom”表示厕所, 去厕所时, 会说“wash my hands”, 女士则会说“powder my nose”。在汉语中, 也常用“方便一下”或“小号”、“大号”来表示。

四、中西禁忌语的相异性

英汉禁忌语在使用方面相同的地方, 但有关什么是禁忌语, 什么不是禁忌语, 其许多观点还是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名字和称谓的不同禁忌。在言语交际中如何称呼别人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名字使用上有许多忌讳。比如避讳直接使用、称呼皇帝和祖宗的名字, 甚至谐音、同音的词语也不能使用。例如, 司马迁因其父亲叫“司马谈”, 在撰写《史记》时, 就把“赵谈”变成了“赵同”, 在《史记》中没有一个人物叫做“谈”的。但在英语中, 就没有这些禁忌, 在美国许多人的名字可以与总统名字相同;年轻的一代可以直接称呼老一辈的人的名字, 甚至直接使用父亲或爷爷的名字。

二是宗教和政治信仰的不同禁忌。在美国, 如若问对方:你是共和派或是民主派?你是天主教徒吗?等等, 就会使对方强烈不快, 会认为你的问题涉及个人隐私而拒绝回答。在中国如若问对方:你信佛吗?多数人不会产生不悦的心理, 也会回答你的问题。

三是性的不同禁忌。虽然在英语和汉语中, 表达性时都用到禁忌语, 但表达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同折射出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西方国家, 表述的比较直接, 如“make love"”, “sexual relationship”等。在中国, 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口语中人们倾向于使用一些暖昧的语言表达。

四是数字的不同禁忌。在西方国家, “13”是个令人恐惧不安的数字, 据《圣经》记载, 出卖耶稣的犹太人是餐桌上的第13人, 而耶稣又是在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因此数字“13”被广泛的认为是不吉利的。中国人对数字的禁忌大都是来自于发音上, 如数字“4”和“死”语音相同;此外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某些数字与其他汉字连用也忌讳使用。

五是隐私的不同禁忌。在中国, 问对方“你吃饭了吗?”, 大都是熟人之间的寒暄;但是在西方, 这样的问候会让对方误认你打算邀请他参加晚宴。在中国, 熟人间交谈“你一月能拿多少退休金”、“你家孩子结婚没”等, 表达的是一种关心;但是当我们向西方人问同样的问题时, 他们会认为你是打听他们的隐私。

六是交往过程中的不同禁忌。英美人不随便询问别人的详细住址, 人们没有随便串门的习惯, 即使是到家里拜访也要事先预约, 忌突然造访。在中国, 近年来商界、政界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互访虽然开始预约, 但没有那么严格, 还有人用突然造访给人惊喜。

五、结论

禁忌作为一种中西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是人类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的延伸。由禁忌而产生的禁忌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部分, 任何忽视禁忌语的研究就等于否认了语言的整体性。

试论敬老文化的历史演变及时代意义 篇3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历史演变;当代意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34-04

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思潮,而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期,往往是社会秩序失范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历史进程中上层建筑为适应经济基础而不断调整变革的转折时期。社会思潮在此时期内则充当了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反映出特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对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阶级、阶层、社会群体或个人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达到其理想追求、政治愿望、利益要求、情绪兴趣为目的,经过广泛传播而形成的较大规模和重大影响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具有历史性、现实性、能动性、流变性及社会共鸣性等显著特征。

1840年英国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清朝的国门,祖宗圣贤的仁政理念不堪一击,封建时代的社会秩序飘摇欲坠,天朝上国的痴幻美梦烟消云散。面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各阶级、各阶层都开始了新的反思与探索。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到了近代开始了一个“文化昂进之时代”,进入了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并在学习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历史过程。短短百余年间,主要有五大社会思潮应运而生,在历史进程中此消彼长,互相激荡,并最终汇入社会主义这一思想巨流之中,影响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推动着近代中国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嬗变

1.经世致用的洋务思潮。早在洋务运动开展之前,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士大夫,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实事求实功,以实功从实事”等思想,开始翻译并编写了如《海国图志》、《四洲志》等介绍西方实情方面的著作。这些地主阶级的开明思想家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挽救颓败的封建王朝。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这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愿望愈发强烈。在士人学子中,有冯桂芬、郑观应等人的著书立说;在权力官场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的身体力行。这些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通过学习西方的“器”与“技”,建立起自己的实业体系,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此思潮影响之下,中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各种近代化事物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中。虽然有顽固派的万般阻扰,洋务运动还是逐步发展起来,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诸多领域之先河。

2.变法维新的改良思潮。维新改良的思潮是继洋务思潮之后风靡社会的另一股激流。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中如王韬、马建忠、薛福成等人曾主张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学习西方的“器物”与“技术”,以此来实现国家之富强。但甲午的战败表明了30多年的学习只得皮毛之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要想真正挽回败局,必须探本究源,学习西方文明之精髓。而这一精髓就在于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改良思潮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公车上书中拉开了帷幕。为此康有为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圣人之道”宣传西方体制;梁启超以《时务报》为阵地,鼓吹维新变法;严复以翻译西人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著作学说而摇旗呐喊。这些维新思潮不仅开阔了国人的视野,更开启了民智,是中国近代第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西方资产阶级的观点学说,比较系统的、完整的出现在国人面前,国人在思想上对西方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认可度也逐步加深。

3.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潮。维新改良思潮要求建立西方的社会制度,实行一系列的资本主义政策,但变法运动操之过急,极大地损害了上层统治者固有利益,受到顽固派的极力阻挠,终于在坚持103天后夭折。清朝的腐败在随后签订“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庚子协定》中达到顶峰。广大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终于看清了清朝统治者的面目。推翻满清政府以期“救亡图存”成为社会的共识。留日学子中以陈天华、邹容为代表,大力宣扬革命思想,力图推翻满清政府以期自强。孙中山先生更是毅然弃医,投身革命事业,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革命党人创报刊、立著作,与那些试图推行君主立宪的保皇党们激烈论战。革命思潮继维新思潮之后,再次开启了民智,革命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最终推翻了中国最后的专制帝国。

4.民主科学的文化思潮。武昌首义,清帝退位,民国肇造,却遭遇一系列的复辟闹剧与军阀混战,甚至作为一战战胜国依旧维护不了自己的主权。为什么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却依旧积贫积弱?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这是中国几千年守旧的文化导致的,要想改变这一面貌,必须从文化上彻底地进行变革。陈独秀最先抨击“尊孔复古”的思想,提出要彻底“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儒家学说。胡适、鲁迅等则大力推进白话文运动,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李大钊甚至把西方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介绍给国人。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阵地,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高校作为运动场所,向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民主科学的文化思潮伴随着新文化运动遍地开花。

5.社会主义的革命思潮。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五四运动期间,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想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李大钊最早向国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陈独秀也发表《谈政治》、《马克思学说》、《社会主义批判》等宣传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人们发现了一条异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是否能救中国成了先进知识分子新的思考。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达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坚定地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是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是影响思潮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动情况、日常物质生活状况等;政治因素包括政治性群体、政党的变迁过程及实践活动,一定的政治形势和政治运动的形成,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等;思想文化因素包括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现实思想文化的制约等。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着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与变革。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梁启超先生曾有“三不足”之说:即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便有了洋务运动,再“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便有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便有了五四时期的“全部解放的运动”。伴随着这“三不足”,在近代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就相应的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洋务思潮、变法维新的改良思潮、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潮、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的革命思潮这五大主要社会思潮。一方面,这些社会思潮促进了社会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社会的变迁与转型;另一方面,这些社会运动,又反作用于社会思潮,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思潮的影响范围和力度。二者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

在这一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对社会思潮的产生、演变等有着潜移默化式的影响。从狭义的文化定义看,思想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包括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等。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意志、愿望、需求、动机等社会心理因素,也直接影响特定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思想观念的变化自然导致社会思潮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与社会思潮的演变更是联系密切。对于同一社会事件,民众的价值取向不同、价值标准不同,得出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作为民众评价互动及其结果的社会思潮自然不同。

(三)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是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集中体现

社会大变革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大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每一种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国人的思想观念从保守转向改革、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安贫转向求富、从依赖转向自主的历史。伴随着社会思潮的演变发展,中国人的思想面貌与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矛盾和冲突。这些积极变化也好,矛盾冲突也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都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往的结果。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都是由点到面,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属于黄土大陆文化,是以群体意识为核心的,注重人本、现实和艺术精神为一体的文化;西方文化属于蓝色海洋文化,是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尊崇法律、上帝和真理理念的文化。两种文化特质各异,但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因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性格、社会历史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因此在两种各具特质的文化初次交往时,必然会有相当长的磨合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近代史上,才会有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交锋,才会有了维新派与顽固派的对峙,才会有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斗争,才会有了新文化运动中“尊孔复古”与“打倒孔家店”的激烈论战。

纵观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总体路向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过程中,社会思潮的历史演进既受到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这一特定背景下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进现代的必然。中西文化交往中的碰撞、吸收、融会和改造,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丰富着全人类的文化宝库,使之日新月异,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与发展。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历史演变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历来强调交往(Verkehr)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不但常常把交往和生产力相提并论,视为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而且每每把交往看作生产本身的“前提”。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在形式上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之间的交往过程,而在本质上反映的则是中西文化交往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选择。明晰这一点,才是当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务之急。

(一)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

每一个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价值认同体系,都有特定的社会价值观。一个社会只有确立了核心价值观,这个社会才能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思想,这一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代文明历经5000年之久而从未中断,期间纵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但文化传统仍得以传承。到了近代,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但核心价值观从未确立,因此社会总是在动荡中曲折前进。近代中国一次次探索的失败表明,如果没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作为指导,国家的发展必受掣肘,社会的进步必受限制,个体的全面发展也难有保障。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反映,它之所以是核心价值观,就是因为它同其他非核心价值观相比,更加关注这个时代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个时代的种种矛盾。对于中国来说,在当下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铸就核心价值观极为重要。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进一步加剧,利益诉求也将更加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改革的共识则根本无法形成。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社会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确立是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先进与否,是否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体现了本民族的前进方向,是否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二是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途径与方式,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民族特性。如果满足了上述两点要求,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文化的引领下,就会成为社会思潮的核心要素,并在社会运动中转化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推动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要求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交往

文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决定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对民族文化形态和外来文化形态的继承与融合。价值观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同样如此。中国历史的发展实际表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能只关注一种价值形态,还要重视中西文化间的交往。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纵向来看,文化具有累积性、传承性,从而表现为发展的传承性和创新性;从横向来看,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表现出多样性和交融性。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与中西文化的交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为五大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养料和素材,是社会思潮多样化产生的理论源泉。而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又反过来促进了中西文化彼此间的交往,使之更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在二者的交互作用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得以逐步从中凝练总结、选择确立。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社会中闭关锁国的保守理念、顽固派敌视一切外来文化的思想、保皇派妄图维持皇权的努力,都被前进的历史大潮所吞噬。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先进的价值观,既考量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又借鉴了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最终得以被历史所铭记。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变,反映的就是在中西文化交往中,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断变更、筛选、重构并最终确立的过程。

(三)推进中西文化交往,确立社会核心价值观

如何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也就是如何对待东西方两种文化及其交往的问题。古往今来,东西方两种文化融合会通的思想几乎成为大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徐光启就提出了“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魏源曾提出“天地气运自西北而东南将中外一家”的思想。章太炎主张要会通“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蔡元培主张:“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融“古”于“今”,如何会“外”通“中”。笔者认为,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教授的“综合创造论”,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思想就值得一提。张教授认为:“要把经过认真挑选的来自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化要素综合成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文化系统,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它们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必须弘扬民族主体精神,走中西融合之路,必须以创造的精神从事综合并在综合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这就要求研究者应该以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眼光去观察各种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即不仅应该着眼于某种社会价值观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应该着眼于它是怎样在发展变化着的,未来又可能怎样发展变化,以及我们应如何对待、把握和控导这些可能的发展和变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简单地说,每一时代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都必须对以往的时代有所超越,都要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回答所处时代的问题,完成所处时代的任务,最终形成关于所处时代问题和任务的一个理论上的阐释和解答,这是实现当代理论和文化创新的根本和关键,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关键。

参考文献:

〔1〕孙建华.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进与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可能性[J].科学社会主义,2009,(06):53-57.

〔2〕朱可辛.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J].科学社会主义,2014,(02):23.

〔3〕张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文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33-37.

〔4〕丁祥艳.论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J].求实,2012,(08):75-78.

〔5〕方章东,侯惠勤.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50-53.

〔6〕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02):21-24.

〔8〕赵壮道.三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与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9-12.

〔9〕崔志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01-104.

〔10〕周兴茂.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变迁与当代重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5-11,126.

上一篇: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下一篇:企业重组税务筹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