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2024-07-11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精选11篇)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1

在新教改的中学语文教材中, 加大了传统的文化经典的内容, 即以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 除了必修教材中增加了份量以外, 还有两册选修是专讲文化经典的, 即《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前者选编了先秦诸子各家的文章共30多篇, 后者更是涵盖了从先秦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主要经典。这两本教材就内容而言, 可以说勾勒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梗概, 涉及面极为宽广, 对中学生来讲, 要在较短的时间里, 消化这些内容, 吃透这些知识, 显然不是易事。对于这部分内容, 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也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 否则就会失之空洞或大而无当, 不知从何入手。

首先要明确, 对于中学语文中的文化经典, 并不是要求普通中学生有多深的研究, 或者达到透彻的理解, 这也是不现实的。经典中很多简约的句子, “微言大义”, 连大家们参悟起来也颇费精神, 甚至于争论不休, 这些原本都是大学文史系专科教材, 或是专家们研究的专题, 古人所谓皓首穷经也无非就是这些。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该如何进行这方面教学, 如何把握这些博大精深的经典的度呢?教学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准才算符合要求又切合实际?

我以为, 中学语文对经典的要求, 重要的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让学生认识、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 而不在古汉语的语言知识。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通过经典的教学, 其实就是认识其博大, 疏清其源流, 当然这种认识, 只能是概略的, 源流也只能是粗线条的轮廓。就算是把学生带入中国文化长廓中走马观花一趟吧!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引导, 坦言讲, 我们不是这方面专家, 而且在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中, 能真正吃透, 通晓这些经典的, 恐怕也是为数寥寥吧?所以说, 我们通过引导,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对其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 教学目的就算基本达到了, 要说讲精吃透, 达到一定水平和造诣, 这不是中学语文能达到的高度, 只能是到了大学继续完成, 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甚至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

由此我们清楚, 经典教学的任务是传播、传承文化, 通过我们引导把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普及并发扬光大, 因为经典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 正因为如此,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意义。在思想上, 思路上理清其要义即可, 而不是让我们回到故纸堆中去“尊扎读经”。

其二, 在文化经典教学中, 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 提高其人格品质。仅以《论语》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 我们知道《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 《论语》中少有成篇的文章, 作为孔子言行记录, 大多是只言片语, 进入到中学语文教材的章节, 并无多少作为古文汉语知识的训练, 也基本上没有文章章法, 结构的训练;那么, 作为几千年来的文化典籍, 宋元以来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必读教材, 我们教学重心放在何处?孔子作万世师表, “大成至圣先师”, 他的品行、人格得万世景仰;“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他俨然是后世读书人无法企及的高山, 是一座丰碑。在《论语·微子》中看到孔子积极入世救国, 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怀, 更看出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天下, 大济苍生, 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 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应该继承, 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礼”和“仁”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历代知识分子, 特别是那些知大义, 讲气节的知识分子精神源泉之所在。在《论语》中, 孔子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见利思义”, “见得思义”,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当人们面临利和义的抉择时, 这是一架道德的天秤, 也是一种艰难的取舍, 没有深厚的定力, 没有一定的精神修养, 是难以越过这一关的。面对不义之财, 眼见天上掉下的馅饼, 多少人能够经得住诱惑呢?侥幸者有之, 昧心者有之, 甚而至于不惜坑害他人, 损害国家, 挣黑心钱的也比比皆是。在当今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时代, 既要摒弃那种耻于言利, 以清贫寒士为荣的思想观念, 更要唾弃那种为富不仁, 发黑心财的不义行为。构建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 扶危济困, 共同富裕,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教学, 薪火相传, 并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经典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获得人生的智慧。特别是儒家经典, 浅尝总觉得是枯燥, 只有道德说教, 没有谋略, 没有技巧, 也没有做人做事的方法;殊不知这其中蕴藏的是人生的大智慧。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中包含有戒急勿贪, 也包含慎重取舍。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见微知者, 后人也有“君子见几, 达人知命”的说法。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从舞乐而知人心, 而知政局。

难怪后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从历史上看就有许多通悟圣人之言, 而成为圣主明君, 或成干城之器, 或儒商巨贾。所以说经典中是有智慧, 有谋略的, 只不过是大道、大智慧, 没有雕虫小技, 不屑于鸡鸣狗盗而已。培养新时代人才, 世纪精英, 是需要大智慧, 大胸怀的;有资料说, 美国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世界知名大学, 它们排在最前的热门专业, 是历史、哲学, 因为那是西方上流社会人才聚集地, 他们认为他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康心理, 能通晓古今, 胸怀世界, 把握大局的总统、总裁, 政治经济精英, 是各行业顶端人才, 这些人要的是人生大智慧, 而不是具体某一门的技艺。这既能说明那些人的眼光和心志, 也说明中西方的智者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同时也关照到中学语文重视传统经典的意义, 我们就是通过传播文化经典, 增长知识, 开启智慧, 涵养德行, 砥砺人格, 用传统文化熏陶, 影响, 培养具有高尚情操, 健全品格的社会精英。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2

《文化生活》这部教材中有很多点都可以开展辨析:

1、“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3、“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

4、“发展教育应摆脱古代教育思想,还是应该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5、“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6、“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还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就以“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为例,谈谈辨析教学的重要意义。

题目观点没有正确把握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

正确观点是

(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辨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辨析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确基本观点和概念,正确的区分观点,辩出真理,使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有利于防止观点错误的出现,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贡献。

第二,辨析教学有利于教师将易混易错知识点剖析清楚,讲解明白,能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有效链接,澄清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观念和认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试论汉译英经典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篇3

关键词 英语专业 翻译 汉译英经典 汉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02-03

在目前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设计中,翻译能力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根据2000年初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我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从第六学期到第八学期开始接受笔译训练,第七和第八学期接受口译训练,这是英语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部分。《大纲》规定:“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字。”

为达到这一目标,英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更需要有良好的母语能力。当然,新《大纲》仅从教学目标的层面,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提出了要求;而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却没给出具体的建议。据我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观察,教师一般会通过讲授翻译理论、各种文体的基本翻译策略、学习翻译案例、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来实现。然而,根据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仅以上述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尚嫌不够。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经过一番“专业训练”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依然有限。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他们的翻译都难言理想。

当然,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英语专业能力。目前为数不少的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不足,不仅仅说明他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英语能力,还反映了目前英语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过度强调英语学习,缺少与母语的有效互动。

语言学习与母语的关系已经从学理上被理清。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语言迁移已经成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的中心话题之一,它指的是,在目的语与任何先前习得语之间,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对目的语习得造成的影响。由于语言间的相似而对外语学习产生的促进作用,被称为正迁移,反之,则为负迁移。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存在紧密联系。Sparks & Ganschow(1993) 曾提出著名的语言编码差异假设,他们指出,第二语言的习得成果是建立在母语语言技能基础上,这种影响发生在语音、句法、语义等各个层面。换言之,如果学习者具有较好的母语能力,他们也能更为容易地习得第二语言。按照现有关于正向迁移的研究成果,当语言学习者的二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二语学习和母语学习可相互发明,相互促进。但是在国内母语为汉语的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汉语能力的不足,往往成为英语能力提升的瓶颈。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英语教学的目的和功能。新《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此培养目的的指导下,教师们往往把教学重点置于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上,并教授一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当然,针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这样的设置本无可厚非;但仅仅完成这两个环节,似乎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只有两种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才能帮助学生完成未来工作中的实际任务。而如果企图通过开设大量的汉语课程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汉语水平,并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解决这一问题?

我认为,上述难题可通过在英语教材中适当引入汉译英经典文本来克服。以此类材料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其英语能力,为他们理解汉语文化提供他者视角;而且通过对比阅读,可以切实地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可惜,在目前英语专业的高年级课程设置中,此类文本几乎还没出现。我认为,在高年级的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应增加此类材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其比例。下文将从翻译的特性入手,通过各种汉译英文本的举证,来证明教材中增加汉译英经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了证明上述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先得从翻译问题谈起。对于语言之间的可译性,历来都有肯定或否定的意见。而这些意见与我们的语言观有关。

当语言被视为文化的载体时,我们往往强调语言的独特性和不可译性。比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以及新洪堡学派的语言学家们提出,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不同的切分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说,一种语言代表了一种世界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也指出:“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认为:“如今,语言是具有特权的媒介,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共同进入语言才能共享意义。所以语言对于意义与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它总是被看做是种种文化和意义的主要载体。”既然如此,那么语言变了,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感情就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同时期的翻译家们早就意识到翻译过程中勉为其难的一面。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的疑问集中表达了这其中勉为其难的处境:“翻译是可行的吗?”在文学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更多。萨丕尔在谈论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时,曾这样谈论语言的个性化特征:“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正像大理石、青铜、黏土是雕塑家的材料。每一种语言都有它鲜明的特点,用一种语言的形式和质料形成的文学,总带着它的墨子的色彩和线条。”按照这个逻辑,文学作品似乎真的不具可翻译性。香港翻译家金圣华曾打过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方,来形容翻译时语言之间的差距:“翻译就像一座桥,桥两端,气候悬殊,风光迥异。两端之间,原隔着险峻的山谷,湍急的溪流。两旁的人,各忙各的,世代相传,分别发展处一套不同的习俗风尚以及语言文化来。有一天,这一不同文化习俗的人,忽然想起来要跟对岸打个招呼。怎么办?要度过峡谷,不得不起一座桥……”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并不是“桥”这边牵过去一只羊,“桥”那边赶回来一只sheep。翻译不是两种语言标签的兑换,而是两种“世界观”、两种“精神文化”的对话。在这种对话过程中,语言常常能彼此照亮和发明。

相反,当语言作为信息的传递工具,语言之间的共同性被强调时,我们就会把翻译作为为了巴别塔梦想而付诸的实践。萨丕尔说:“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这在翻译中显示得非常明显。德国大批评家本雅明指出,“确凿无疑的是,仅就两部文学作品之间那浮泛和难以把握的相似性而言,翻译本身对于两种语言之间这种亲缘关系的揭示要更为深刻和明晰”。伯尔曼(A.Berman)的话即可被视为此观点的注脚,“翻译的目的,即用文字打开与他者的关系,通过与外来的东西交往丰富自己,这和每一文化的中心主义结构,和每个社会都希望成为毫无杂质的纯粹整体那种自恋心理,都是直接相反对的。”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已经有无数译文不逊色于原文的例子。比如,法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翻译的爱伦坡作品,被后世公认比原作更佳。而英王钦定版的《圣经》更是译文中的经典之作,该版《圣经》在宗教史和英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而特殊,恐怕是英文世界里流传最广的文本,数百年来影响了无数英语作家的表述方式。

简言之,正是翻译这种对话性的特性,让优秀的译作,既是对母语的发明和开拓,也是对外语的发明和开拓。它们身上集中显示了跨语际沟通是如何由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而这一变化的过程,正是我们的英语学习需要体验和学习的。在许多汉译英经典作品中,也充分地体现了用英语来讲述汉语时遇到的困难,积累的经验,以及产生和得到的意外惊喜。可以说,它们是前人为我们学习英语铺下的必经之路。下面,我们就在各种文章词句中看一看,经典的翻译是如何照亮匿身于语言之间的幽暗宝藏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诗歌一直以来被许多学者判定为不具可翻译性。其中,最经典的论断来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他认为: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 尽管这一观点广泛地被引证,但也有人认为这只说出了一面。比如,许渊冲认为,译诗不尽然全是“得不偿失,甚至有失无得”,而是“有得有失”。

在一些经典的汉译英的作品中,这“得”与“失”正显示了两种语言之间相互照亮的部分。比如唐代女诗人薛涛有一首流传很广的绝句《春望词》,其中一联曰“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这两句诗本身并不费解,几乎可以“望文生义”。按照一般的翻译惯例,知音可被译为“bosom friend”或“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但是,这样的翻译显然没有到位。美国女诗人凯莎(Carolyn Kizer)将其英译为:Two hearts: two blades of grass I braid together./ He is gone who knew the music of my soul. 这里出现一个十分有趣的转换:译者没有对这个典型的汉语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意译,而是对其进行追根溯源式的解释。因此,“知音”被命名为“那个了解我灵魂的音乐的人”。这一命名对千年前俞伯牙钟子期的有如神迹般的会面进行了绝佳的表现。由此,“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灵魂音乐的倾听所能产生的震颤和感应被提升到了神话的高度,并成为了荣格式的原始意象或原型的东西”。在阅读这样的译文时,学生不仅可以重新理解“高山流水”这样的典故,还可以学习到一种全新的翻译途径。

再比如,杜甫有一首五言律诗《杜位宅守岁》,最后一联曰“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美国诗人Kenneth Rexroth将末句“烂醉是生涯”译为“Life whirls past like drunken wildfire.”直译成中文便是:生命飞逝,如同醉了的野火。对比两个文本,可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转换:杜甫在原诗中感叹的是,人生何必太多拘束和牵挂,且纵情饮酒度日吧,喝得烂醉本身就是生活啊!译者虽然保留了“生活”和“醉”这两个元素,但却将其进行提升,制造了另一个隐喻,本体是生命(或曰生活),喻体是醉了的野火。醉了的野火,本就是个抽象而富有诗意的意象:野火,不知是谁点燃,不知何时灭去;而醉了的野火,则在山野间跳跃、奔跑和撒野,无限优美与苍凉尽在其中。这样的翻译,不能不被视为对原诗的一种“得”,一种开拓。这一类汉译英文本,不仅是出色的英文范文,还能帮助学生提升对原诗的理解,体会翻译的艺术——如何通过对既有元素重新排列组合,在另一种语言中铸造出原文的意境,甚至是另一种杰出的意境。

此类文本的经典范例当属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的作品。他是现代英语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趣的是,他从包括中国古典诗歌在内的东方诗歌传统中汲取灵感,创造性地翻译了一大批中国古典诗文。其中有李白的乐府名篇《长干行》。“长干行”三字为乐府旧题,李白在诗中描绘了一位幽居的商妇的爱情和离别,全诗为商妇的自白,表达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爱和思念。而庞德将题目译为“the River-Merchants Wife: a letter”。仅就题目而言,“长干行”中的“长干”,应该是一个古地名,与庞德翻译的题目并不呼应。既然是一封信,那么,信中言不仅是自白,更是一种对话。在自白中发现一种对话性,是庞德一个重要的创新,也反映了东西方诗歌传统的差异。如果没有庞德的译本,或许我们很难读出该诗包含的对话性。而“刻意地追求对话性是现代文学的一个特点”,通过这种对话性的发现,我们可以将中国古典诗的诗意性与文学的现代性有效地勾连起来。

这些杰出的例子,只是汉英诗歌翻译史上的随手拾起的珍珠。汉语诗的英译开始得比较早。19世纪末期,英国汉学家翟理士(Giles)的唐诗英译就得到过好评,英国作家斯特莱彻(Strachey)说,翟译唐诗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诗,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一百多年中,好的译本肯定不可胜数。

在诗之外也有许多值得提起的例子。比如,在中国文化中,“五行”是一个极其常见的概念,一般大学生都可说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但是,“五行”之“行”到底意义何在,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描述,而通过阅读相关的英文材料,则可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庞朴先生就此有一个发现:“五行的行也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它是物质元素;第二,它处于运动中。西方人翻译五行时,往往把握不住‘动态这个内涵,所以大多翻译成‘five elements。Element是元素,并不包含动态的意义。后来李约瑟建议,改用‘energy来翻译,译作五种能量。能量的能,就把行的动感表达出来了。”可见,阅读合适的汉译英文本,对加深汉语文本的理解也不无裨益。

再比如,陆机的《文赋》中有言,“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恒患”指的是“我始终烦恼于……”显然,陆机在此纠结的是“意”“文”“物”的关系。宇文所安将此句译为“I constantly fear failure in my conceptions (意) not being equal to the things of the world(物),and in my writings (文) not being equal to my conceptions。”宇文所安将陆机提出的“意”“文”“物”分别转换为(my)conception(概念)、writing 和world(世界)。“conception”和“world”在西方美学或哲学传统中,有其特殊的含义,陆机的“意”包含了一个写作者主体范畴内包括情感、心思等诸多层面上的意思,而“conception”则强调情感或者心思的结果,而非过程;其实,这样的对译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当然,通过宇文所安式的翻译,也可以为我们重新理解“意”这样的概念提供的对话路径。同理,“物”在汉语中,不仅包含世界的总体性,也指称具体层面的世界,比如朱熹的“格物”或者常言的“物换星移”,都是具体层面的“物”;而“world”则只对应世界的总体性。因此,当“物”与“意”被翻译成“world”与“conception”时,它丢掉的部分恰恰就是汉语自身的特性,而用英语的长处来弥补。通过这样的译本,我们亦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汉语自身的弱点和优势。因此,这样的对译既可视为翻译中的“失”,亦可视为一种“得”,这样的“得”源于译者对汉语作品的转换性理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细读这些大家的翻译,就能更加便捷地发现汉语与外语对话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幽微之境,提升对两种语言的微观把握能力,进而更好地支撑我们在宏观层面的理解和认识。

一百多年来,优秀的汉译英作品非常多。从早起的传教士和汉学家的翻译,到现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英语写作,产生了无数精品。像林语堂先生那样用英语改写的中国古典小说就是这样的精品,比如,他以杜光庭《虬髯客传》为母本编译的英文作品,就比我们教材中许多文章好,也容易与中国学生的母语文化对接,对于透彻地理解英语的特性更是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阐释和举证,我以为,可以适当择取汉译英经典作品进入教材。这类文本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英文的好材料,如把它们和汉语原文进行对比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汉语文本的理解、甚至帮助他们提升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他们在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转换能力。因为,这些经典的汉译英文本,不仅凝结了翻译家或学者们多年的精力和心血,也集中体现了汉英之间存在的隔阂、障碍和会通之处。在这种二次解读的过程中,汉语文本遭受损失的同时,也会获得许多新意义的增殖。质言之,基于这种母语和外语之间可以相互照亮和发明的特性,我们可以开拓出英语教学的新资源和新形式,进而优化现有的英语学习模式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4

一、变迁:自近代大学始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起落和影响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传统经典教育自此从教育体制上被中止了。同年10月颁布的《大学令》也废止了大学中的经科。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对于废止经科的缘由曾这样解释:“清季学制,大学中仿各国教育科的例,于文科外又设经科。我以为十四经中,如《易》、《论语》、《孟子》等已入哲学系;《诗》、《尔雅》已入文学系;《尚书》、《三礼》、《大戴记》、《春秋三传》已入史学系;无再设经科的必要,废止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蔡元培主张废除经科并非是反对传统经典教育,而是由于学科门类的调整,传统儒家经典已分别纳入按照西方学科体制设立的各领域中。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他不停的鼓吹尊孔读经,要求大学必须增设经学院,而且要“独立建设,按经分科”,“专以阐明经义、发扬国学为主”。但很快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儒家经学教育在大学中也逐渐被贬斥,1916年北洋政府又颁布了删除读经的条款。自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门类的经学从大学中被放逐了。之后的国民政府虽然在确立“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时候,也强调“恢复民族精神,发扬固有文化”,但实际上也只是国民党教育的一个幌子而已。不过我们仔细看整个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会发现传统经典教育还是通过开设国语、国文课程等方式延续着,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中的中国文学、哲学、史学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成为了处在剧烈变革时期的现代中国传承民族文化经典遗产的最主要载体,如当时的鲁迅、胡适、顾颉刚等人开设的传统文史课程,都对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传承和整理民族传统人文经典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中传统经典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批判和解构。诚然,从历史进程变迁和社会发展时期的需要看,我们要充分肯定近代大学对传统经典教育的批判和废除,但并不是说这种文化教育的价值选择没有历史代价的。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进一步激进和非理性,几乎所有的儒家典籍被作为封建糟粕而剔出在大学教育体系之外,传统的文史经典如《论语》、《大学》等一律被束之高阁,无人传授和解读,由此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真实原貌和深厚内涵被遮蔽,也导致了几代中国大学生对传统经典和民族文化的茫然无知或误解、曲解,进而也影响了自20世纪50年代后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民众主体文化观念严重退化,对传统文化经典普遍存在陌生感、冷漠感,很少有人愿意去读这些经典,民众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官场抑或学界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世俗化和粗鄙化现象等。“崇洋媚外”、“厚古薄今”已积淀为一种民族集体的“文化无意识”。美国学者阿特巴赫深刻指出:“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科学与知识的基础以及知识结构在本质上都是西方的,且逐渐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当代所有大学,不管它位于何方,都基于西方模式。”这种崇尚欧美文化的“文化移民”心态必然忽视了民族文化经典教育,削弱了青年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民族认同感,故大学发展和整个中国大文明出现“无根”状态也是必然了。

二、意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之于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国学热”、“百家讲坛”重新解读经典古籍等的兴起就是例证,说明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经典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传统文化经典之于大学教育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辩证的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大学的本质属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契合,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是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得以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高地也需要传统文化经典的滋养与支撑。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是理性、情感与人格协调统一的人,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人。而要实现大学教育这一根本使命,在众多丰富的教育资源中传统文化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学应当把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作为体现大学本质属性、实现大学文化使命的根本途径,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点缀,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欧美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的做法,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模式。笔者认为这或许是解决当代中国大学甚至是社会大文化底蕴不足、精神境界不高的治本之策。

第二,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要求培养质量合格的建设人才;其二,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精神价值独立性的社会实体,通过自己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分工来辐射和影响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学术、知识、技能上的培养,它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通过自身课程、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塑造出求真、创造、高知识、高文明的大学环境,完成对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完全成为人”的社会价值引导功能。传统经典对学生人文修养的熏陶作用,修身治事的指导作用,是其他方式所难以取代的。这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传统经典的教育。

第三,从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亟需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十几年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无论是教育的规模、还是软硬件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对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实施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当前在社会公众视野中,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价不断下滑,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期望与评价的距离在不断扩大,从近年媒体上出现的对大学生质量和素质的质疑、以及许多相关的负面报道中也略见一斑。诚然,学生素质的下滑,与社会风气和大环境影响有关,但也跟大学的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模糊,教育模式的缺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的漠视相当严重,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人文修养,尤其是传统文化上的修养让人实在失望。

三、尝试: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传统经典教育

笔者基于多年学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试图探索一种与理工科学生现状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方式。拟定从2011年初开始,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三个专业300多名学生中,开设《我读经典》栏目,对经典进行仔细研读,同时尝试注解。试图通过对经典的解读积累理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这一栏目以《弟子规》的注解为第一部分,打算陆续讲解其他传统经典。首先注解训读的传统经典是《弟子规》。之所以选择《弟子规》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启蒙读物具有典型性。其内容主要是伦理层面的,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修养上的提高。

其二,《弟子规》语言接近白话,易记好懂,韵味十足,诵读时琅琅上口,也便于注解引申,适宜理工科学生的阅读学习。探索的方式如下:

1. 在2009级所有的教室里设置《我读经典》栏目,以黑板报的形式给学生选注《弟子规》,选注形式为:把《弟子规》全文分为60个小节,每周解读3小节,共用20周注完。选取与学生修身、求学、处事等密切相关的章句进行注解引申,根据栏目开设的目的和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注重从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角度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

2. 结合《我读经典》栏目的内容,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相关工作。比如,在各班的班会中穿插人文典籍的介绍,每次班会介绍一本人文经典或一个人文学者,并鼓励学生去翻阅相关资料;针对《我读经典》的进程,适时举行相关主题班会、座谈会或讨论会。

3. 做好《我读经典》栏目效果的反馈,计划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一形式的反响和效果。

自然,对于经典阅读热潮的讨论和纷争一直未停息过,其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甄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思想界和学术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对于一些看似简单或者已经盖棺定论的界定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因此,在《我读经典》的尝试中,我决定对典籍和章句的筛选尽量细致,努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都得到提升,我知道这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尝试。人文教育永远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所谓“润物细无声”是对其最好的描述,它的功效远远大于赤裸裸的说教和硬性灌输。尤其是当我们面对90后这些年轻、激情、但容易偏激、任性的青年群体时,我们要重视的是教育方式的革新,要逐渐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他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来发现经典的魅力,体悟其真谛,同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自身素质。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5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教学;人格修养

与经典为伍,与经典同行,一生一世,代代相传,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恰当地把诵读经典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能达到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目的。

一、阅读经典,滋养心灵,培养语文兴趣

每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父母便开始教自己孩子背诵古诗词,这就已经接触经典了。让小学生诵读经典,使学生的心灵与具有悠久历史的祖国文化接通,让经典之髓慢慢在孩子身上发酵,从此“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将贯穿于孩子们生命的始终。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又激发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自幼熟读四书五经,长期浸润在诗书的氛围中,处处散发着儒雅的气质。古诗书赋予他宽广的心胸,致使他能写出“大江东去……”这些千古流传的诗词名句。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青少年时代读了六年私塾,学习了《论语》《孟子》《诗经》《三字经》等。还有许多大文学家,他们都是在年幼之时便饱读经典诗书,才能写出一鸣惊人之作,成为千古绝唱。

二、阅读经典,丰富知识,开发孩子记忆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发展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有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它们大多都在小学阶段,十三岁达到高峰。因此,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就诵读经典,学习千古美文,是开发孩子黄金记忆力的重要工程。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这一点在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已得到了充分证明。《三字经》《弟子规》等大人都读不通的内容,小孩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随着记忆力的提高,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会对背诵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背诵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同时,在阅读经典中丰富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孩子们都在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阅读经典,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古人读书,私塾先生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熟读经典、背诵经典,结果很容易就解决了语言文字问题,吟诗作对,出口成章。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这是我十三岁之前熟背经典的结果。”

在小学阶段有了这些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古诗文积累,必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背诵能力强了,课文能很快读熟、会背。发言时还能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四、阅读经典,锤炼品格,提高人格修养

语文教学要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即在完成授课任务,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诵读经典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这与语文教学的原则是相通的。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三字经》《论语》,就可以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气质。

经典美文中包含有许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等。这些精神对于小学生道德体系和自我人格的确立,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诵读经典活动中,可以运用经典名句来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经典的价值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熏陶,可养成他们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们的心灵,开阔他们的心胸,锤炼他们的品格,端正他们的品行。

文学经典名著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精髓集萃,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经典诵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完善知识体系和丰厚人文素养的优秀接班人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语文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浪潮,借助新课改推进的东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经典诵读的实效性,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培养高素质的继承者。

参考文献:

路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J].中华少年,2015(11).

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篇6

通过将传统诗词、经典哲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在教改中实现课程整合, 优化课堂教学, 中小学语文教学将逐步成为推广经典诵读的主阵地。在阅读计划的制定, 经典诗文的安排要因地制宜、独具特色,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 由领导决策, 教育骨干支持,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借助多种多样的形式, 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这一举措, 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使语言表达, 协调沟通的能力得以提升, 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培养, 从长远看, 让学生陶冶性情, 涤荡心胸正是中华经典的精髓所在。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 内容博大精深, 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积极有效地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

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提高广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水平, 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 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 既推广了普通话, 又传承了民族经典。

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 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 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 对于丰富语文教学的德育内容, 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孕育纯朴的民风,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 文字精炼, 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 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 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 (1128字) 、《弟子规》 (1080字) 等几个篇目, 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 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 如此凝炼, 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 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一举多得,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7

语文课理应弥漫着文化的芳香, 给学生以文化的传承与滋养。如果把鲜活的文本当作了印证某个应试知识点的“例子”, 那么优秀作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 阅读教学应以强调文化的熏陶来组织教学, 使每个学生在欢悦的氛围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关注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增强文化意识, 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丰富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有的已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教材文本是时代生活的记录, 它真实地记载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思想的影响。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来关注文本, 挖掘文本话语的文化意义,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如教学罗贯中的《杨修之死》一文, 可以另辟蹊径,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关注文本, 即采用“咬文嚼字看文化”的方法来关注文本话语中的文化意义。文中, “园门阔”和“一合酥”两件事, 其实就是曹操出的两个哑谜, 均用“离合法”:前者以物解字, 采用“结合法”;后者以字解物, 采用“分离法”。这里面蕴含的是我国传统的谜语文化。聪明的杨修一一猜中, 曹操表面称“喜”, 实则“甚忌之”“心恶之”。同时, “园门阔”的事例还蕴含着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传统的园林建筑以小巧玲珑为美, 如苏州园林等。当然, 这也是与皇家园林相比而言的。皇家园林, 不仅要富丽堂皇, 更要气势恢弘。曹操不是皇帝, 园门自然不能与皇家相等, 更不能凌驾之上, 这里又体现出封建等级森严的官场文化。这样, 一个“园门阔”事件中就渗透了谜语、建筑、官场等多种文化元素。其实, 课文中的七件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只要教师善于挖掘, 让教学站立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 用博大的文化作支撑, 注重感悟与体验, 就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传统, 走进经典, 寻求自身在文化熏陶中心灵的顿悟, 体验沉浸于传统文化的心灵愉悦, 从而培养更为宽阔敦厚的文化心灵。

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 可以关注文本话语中的称谓文化。古代在姓名、字号等称谓方面很有讲究, 在这上面往往也可以读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文中, 鲁提辖在不同的场景下, 根据不同的目的, 对镇关西使用了不同的称谓:在潘家酒楼, 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后, 气愤地骂郑屠为“这个腌脏泼才”, 表示了自己无限的蔑视, 也为金氏父女出了气, 撑了腰, 壮了胆;来到肉铺, 鲁提辖为了寻求“拳打”的借口, 直呼“郑屠”, 逼其发怒, 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形象跃然纸上。类似的, 在《范进中举》中, 作者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 对范进使用的称谓也有所不同。范进的岳丈、经营小肉店的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总是摆长辈架子, 心高气傲, 骂范进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 当范进向他借盘缠准备去应考时, 他非但不借, 还臭骂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中举后, 胡屠户忽然一改凶神恶煞之相, 称范进“贤婿老爷”“贤婿”, 甚至直呼“天上的星宿”。所以称谓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内涵, 表达着不同的情感。这称谓的变化中有着作者的匠心。

再如, 我们还可以从服饰文化中挖掘文本话语的文化意义。服饰是人物性格、情感、志趣的外延, 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 作者常在人物服装的描写上寄予深意, 借此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我国古代在服饰上有等级之分, 依唐制, 朝廷命官, 三品以上服紫, 五品以上服朱, 六、七品服绿, 八、九品服青, 因此“江州司马青衫湿”中这“青衫”二字有着丰富的意蕴, 表达了诗人由朝廷谏官沦为江州九品司马后内心的郁愤和凄苦。

此外, 封建礼制文化、饮食起居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 都蕴含在具体的作品话语中, 影响着话语内涵的解读。学生如果缺少这方面的文化意识, 在解读上往往会遇到障碍, 无法把握文本的本质内涵, 领略不到作品的审美意蕴, 体会不到作者独具的匠心, 那阅读就会少了许多乐趣。

二、积累文化知识, 提升学生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能力

对文本文化意义的解读, 是阅读教学极好的一个契机。一方面, 对学生来说, 文本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大多数是未知的知识, 其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远离他们现实生活, 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学生对话语意义的解读有时会发生障碍,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相关的文化知识丰富了,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应就提高了。

如《孙权劝学》一文的教学就有许多文化知识需要积累:一是“孤、卿、治经、博士、吴下、阿蒙”等古代专用名词;二是“当涂”“掌事”“寻阳”等地名、官职。了解这些是正确理解文本的前提。所以, 教师应事先给学生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古代的人物称呼、官位名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这样, 学生在阅读时就能窥见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命运、真实性情。

三、结合“背景文本”, 促进学生解读词句中的精神文化密码

所谓“背景文本”, 是除“教材文本”外的另一种文本, 它可以是课文的写作背景, 可以是节选课文的原著, 可以是作者的其他作品, 甚至可以是与课文有相互关联的其他作者的作品, 等等。为了更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课文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用“背景文本”来观照课文。这里, “背景文本”就是满足文章教学要求的语文资源, 而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或教师根据关键词语而设计的问题就是重要的精神文化密码。

如在《老王》的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在作者的内心为什么郁积得如此之久?”这一问题, 笔者引入了两个“背景文本”, 让学生自主学习。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 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 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忽地在眼前展开,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鲁迅《风筝》

这事到了现在, 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 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 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 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 却总是浮在我眼前, 有时反更分明, 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 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鲁迅《一件小事》

通过对这些相互关联的文本的阅读, 学生就能从鲁迅反观杨绛。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杨绛, 她身上难能可贵的自省意识、反思精神和责任担当自然而然就凸显在读者面前了。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案例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 是千年来中国各历史阶段思想融合后的产物, 是全民族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经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之一, 较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来说, 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包容性, 通过对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多种文化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保留与发展, 在丰富文化思想的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还启迪着人们的智慧,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陌生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 而在对事物的理解方面却存在不足, 因此, 教育人员在向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 应当尽量选择基础性的知识, 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积极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倾向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 这是由以往的教学评价制度造成的。 新课程改革后, 我国教育部门逐渐重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我国小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较差, 这导致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在其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即可融合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 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 1至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阶段。 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到该情况, 要求各学校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认少写。 只有对汉字的储备达到一定数量, 才有助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理解能力的提高。 近几年所兴起的国学教育就严格按照新教育改革的要求执行, 通过背诵《百家姓 》、《三字经 》和 《弟子规 》等经典著作, 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认识最多的字。 不仅如此, 在认字与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还能够对这些著作的内涵产生更深了解。

汉字的书写要求极为严格, 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除要求横平竖直之外, 还要求学生做到笔顺正确, 这也是在小学引入书法教学的重要原因。 用毛笔书写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 书法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写字如做人”, 书写规范中的横、平、竖、直就是做人的规矩。 中华文字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 从汉字书写最基础的观赏、临摹, 直至学生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汉字的书写除了能够使学生写一手好字外, 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例如, 汉字结构中的包围与半包围结构代表了文化中的包容性, 也在教育人们宽以待人;汉字书写时的大小不同意味着长幼有序, 高低有别。 对于汉字来说, 它已经不单单是用来记录的工具, 而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载体, 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集中体现。

三、古诗文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古诗文有特殊地位, 从“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中就能看到古诗文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之大, 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

(一) 创设情境, 激发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 随着时间推移, 传统古诗文变得更加难以理解, 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 为解决该问题, 教师普遍将古诗文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例如, 在《赠汪伦》一诗中, 教师通过对当时李白与汪伦的境遇进行讲解, 介绍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通过对当时场景的描绘, 以一场好友分别的故事讲解该诗, 使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不舍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由于对该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因此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流畅地朗读、背诵该诗, 而且能够使其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 小学教室内张贴的一张张古代名人画像上撰写的各种名言警句也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校园内还可以通过黑板报、墙报等平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 重视诵读, 情感教育。

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诵读的过程, 通过不断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这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 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新课程改革就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诵读提出明确要求, 它要求学生的诵读流畅且带有情感, 对诵读内容有个人理解。 然而, 这里所说的诵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 在以往的语文诵读过程中, 学生仅仅是简单地对书中文字进行朗读, 甚至不带有任何情感, 教师在该方面也没有进行过多干预和引导, 所以, 传统的诵读方法现在看来极不科学, 而这种朗读诵读也无法使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因此,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通过带有情感的诵读对内容加深理解, 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责任, 只有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与发展, 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 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才能使其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使其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康华.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人间, 2015 (26) :62-63.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9

师:今天上课的主题是什么?

生:苍蝇。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苍蝇》小林一茶, 开始———

生:不要打哪,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

师:默读一遍, 记住它。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开始!

(生默读, 师生齐背诵。师指名背诵。)

师:这首诗里有一个很有力度的词, 告诉我是哪一个词?

生:搓。

师:你觉得是什么?

生:打。

师:人们为什么要打苍蝇?

生:因为苍蝇很脏。

师:这是非常经典的答案哦!还有吗?

生:因为苍蝇老是乱叫, 特别扰乱人们的生活。

师: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苍蝇会传染病菌, 还偷吃人们的东西。

师:刚才有位同学说有一个动词也很有力度, 在诗中出现了两次, 是什么?

生:搓。

师:什么叫“搓”啊?我们在什么时候会做“搓”这个动作?

生:洗澡的时候会搓搓身体。

师:那是搓搓身体, 不要被别人看到哦!同桌有什么话要说?

生:我们洗手的时候也要搓。

师:为了我们的手———

生:干净。

生:冬天很冷, 搓一搓就会暖和了。

师:好, 这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歌, 除了“搓”字出现了两次, 还有一个代词也出现了两次, 哪个词?

生:他。

师:对。大家注意到“他”字是什么偏旁吗?

生:“人”字旁。

师:苍蝇是人吗?应该用哪个贼佟?

生:宝盖头的。

师:看来小林一茶选择词语的时候是很有一番深意藏在里面的, 其实这首诗隐藏了很多话。我想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诗, 并且给它加一句话, 把里面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好吗?

生:不要打哪,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苍蝇也是动物。

师:请坐, 还不错。继续。

生:不要打哪,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苍蝇也是一条小生命哪。

师:“生命”这个词用英语怎么说?

生:life。

师:非常好, 请坐。郭老师是语文老师, 但是还是要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不要打哪,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也许我们能够成为朋友。

师:你打不打算养一只苍蝇当宠物?

生:这倒不用了。 (众笑)

二、体验经典, 潜心品味意思与意义

师:这首诗非常短, 很好玩儿。接下来郭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首更长的诗歌, 也叫“苍蝇”。这个诗人的名字叫穆旦, 其实他跟写武侠小说的一个人是兄弟, 也很有名的, 叫金庸 (查良镛) 。你发现金庸的名字从哪里来了吗?他把最后一个字给———

生:拆了。

师:非常好!有没有发现穆旦 (查良铮) 的名字从哪里来?

生:把“木”和“旦”分开了。

师:对, 这位有名的诗人的名字是来自他的姓, 一个是“木”, 一个是“旦”, 但是“木头”的“木”不太美, 所以用了“穆桂英”的“穆”。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 老师读一句, 同学们读一句。苍蝇呵, 小小的苍蝇,

生:在阳光下飞来飞去,

师:谁知道一日三餐

生:你是怎样的寻觅?

师:谁知道你在哪儿,

生:躲避昨夜的风雨?

师:世界是永远新鲜,

生:你永远这么好奇,

师:生活着, 快乐地飞翔,

生:半饥半饱, 活跃无比,

师:东闻一闻, 西看一看,

生:也不管人们的厌腻,

师:我们掩鼻的地方,

生:对你有香甜的蜜。

师:自居为平等的生命,

生:你也来歌唱夏季;

师:是一种幻觉, 理想,

生:把你吸引到这里,

师:飞进门, 又爬进窗,

生:来承受猛烈的拍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诗歌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生:我觉得这首诗是为了让我们来保护苍蝇。

师:你读出了这首诗是让我们保护苍蝇。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 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这首诗很押韵。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这首诗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有韵脚。第二行最后一个字是“去”, 第四行是“觅”, 第六行是“雨”, 第八行是“奇”。所以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接下来, 我想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歌, 大家一边听, 一边想一想:第一, 这只苍蝇做了哪些事情?第二, 这只苍蝇的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好, 谁愿意来为大家朗读?

(一生朗读)

师:非常好, 请坐。就是第三个字要注意, “呵”作为句末语气词的时候要读轻声。 (师范读) 把刚才的两个问题讨论一下吧。首先我想请同学来说一说, 在诗歌里面苍蝇做了哪些事情?

生:快乐地飞翔。

师:非常好。还有补充吗?

生:躲避昨夜的风雨。

师:非常好。它在那边躲避, “风雨”可以省略。还有吗?

生:承受猛烈的拍击。

师:它很不幸啊, 到最后是要承受猛烈的拍击。还有补充吗?

生:它还去寻觅一日三餐。

师:它要找食物。还有补充吗?

生:它喜欢臭的地方。

师:这是苍蝇的特点。诗歌里面怎么说的?东闻一闻, 西———

生:看一看。

师:它做了好多事情, 这是不是一只苍蝇应当做的事情啊?

生:是。

师:接下来谈谈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它的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

生:我觉得它是一只乐观的苍蝇。

师:怎么讲?

生:因为它寻觅一日三餐, 还歌唱夏季, 又来承受猛烈的拍击, 所以我觉得这只苍蝇很乐观。

师:很好。它很乐观。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它是一只好奇的苍蝇。

师:怎么讲?

生:因为它总喜欢东闻一闻, 西看一看。

师:非常好。还有补充吗?

生:我认为它是一只快乐的苍蝇, 因为它快乐地飞翔, 半饥半饱, 活跃无比。

师:很好。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认为它是一只活泼的苍蝇。

师:怎么讲?

生:半饥半饱, 活跃无比。

师:这点补充得很好, 这是一只非常活泼的、动来动去的苍蝇。

师:关于它做的事情, 我们在黑板上有一些罗列。接下来郭老师要请大家做一件事情, 刚才我们朗读诗歌的时候会发现诗人是以人和苍蝇对话的口吻写这首诗的, 你怎么样, 你怎么样。接下来我们做一个转换, 我想请你用苍蝇的口吻来朗读这首诗歌, 所以你可能在个别地方要做一点点改变, 明白了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 我们刚好三个人一排, 就三个人组成一组, 各组看看怎么读比较好。大家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下, 开始吧!

(生准备)

师:好, 哪个小组想来试一试?

生:苍蝇呵, 小小的苍蝇, 在阳光下飞来飞去。

生:谁知道一日三餐, 我是怎样的寻觅?

生:谁知道我在哪儿, 躲避昨夜的风雨?

生:世界是永远新鲜, 我永远这么好奇。

生:生活着, 快乐地飞翔, 半饥半饱, 活跃无比。

生:东闻一闻, 西看一看, 也不管人们的厌腻。

生:你们掩鼻的地方, 对我有香甜的蜜。

生:自居为平等的生命, 我也来歌唱夏季。

生:是一种幻觉, 理想, 把我吸引到这里。

生:飞进门, 又爬进窗, 来承受猛烈的拍击。

师:非常感谢这两位同学, 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哪一组愿意来, 三人组的?我们请这一组。

(生朗读)

师:同学们的确读出了这只苍蝇的热情, 读出了它的活力。当我们以苍蝇的口吻朗读这首诗歌的时候, 仿佛对苍蝇增加了同情和了解, 真的像刚才同学所说的想跟它成为朋友了。这说明角度不一样, 可能看法会不一样。接下来我想让大家看一个很短的视频, 思考三个问题:第一, 这只苍蝇被什么吸引到了这所房子里?第二, 它起初的歌唱, 最后变成了什么?第三, 它的结局怎么样?我只需要同学们每个问题给一个词语就可以了, 另外我还有一个非常苛刻的要求, 就是希望每个词语都找到一个相应的英文单词, 这是一个挑战。我们开始看看这个作品。

(播放短片)

师:第一个问题:它是被什么吸引到这里来的?

生:阳光。

师:我们在短片里多次看到那个光, 光是房子发出来的吗?

生:是玻璃发出来的。

师:其实是玻璃的反射。“光”这个单词怎么说呢?

生:light。

师:它被一束光吸引到这里。当它在屋里面受到拍击的时候, 用什么词最恰当呢?

生:噪音。

师:你会用什么词形容苍蝇发出的噪音呢?

生:noise。

师:如果是一个动词的话应该用———

生:“叫喊”。

师:非常好, 它起初在歌唱, 但是到屋子里面的时候变成了叫喊, 甚至是带着哭腔的叫喊。用英语怎么说呢?

生:shout。

师:带着哭声的叫喊, 怎么说?

生:。

师:最后苍蝇怎么样了呢?

生:被人拍死了。

师:英语怎么说呢?

生:。

师:苍蝇怎么念?

生:fly。

师:它也是一个生命, 对吗?生命怎么说?

生:life。

三、走出经典, 自主拓展意思与意义

师:郭老师有问题想问各位了, 小林一茶说“不要打哪,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这是跟谁说的呢?对拿着苍蝇拍的人说的是吧?你对苍蝇有什么建议呢?

生:有噪音就罚款。

师:有时候安静会让你安全一些, 对吗?这个建议不错。你怎么想?

生:我觉得可以让它离人类远一些, 在那些幽静的地方自己去吃些东西就行了。

师:自娱自乐就好了, 在树丛就好了, 干吗要进房子呢?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苍蝇你不要扰乱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不扰乱我们的话, 我们也不会拿苍蝇拍去打你。

师: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苍蝇你不要乱飞, 乱飞的话会让人们发现, 所以人们才会打你。

师:像我们这样安安静静坐着多好, 是吧?还有什么话说呢?

生:不要被一些诱惑吸引。

师:适当的节食比较好, 对不对?不要为了寻找食物而乱飞。你觉得呢?

生:不要落在人们的食物上休息。

师:那它想吃怎么办呢?

生:让它到别的地方找吃的。

师:苍蝇你最好能够自足, 对吧?总之希望苍蝇和人类能够尽可能地保持距离, 大家给了非常好的建议。最后郭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 晚年的穆旦为什么会去写苍蝇呢?一般人觉得苍蝇没什么可讲的, 大家猜一猜好吗?

生:我觉得晚年的穆旦生命将要结束了, 苍蝇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归宿结束了生命, 而穆旦要找一个好的归宿, 让他的生命终结, 他希望我们也要这样。

师:这位同学说穆旦体会到自己晚年的生命, 也看到了苍蝇也是生命。在生命的平等上, 苍蝇引起了他的重视, 还有不同的猜测吗?还有谁想发言?我想再请两位同学来聊一聊, 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因为他到晚年了, 所以他想像苍蝇那样活泼, 那样乐观。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见地的答案, 如果我们读一读穆旦的传记, 就会知道他很不幸, 他的脚骨折了, 在后来一年的时间里都躺在床上不能动, 难怪他看到苍蝇在那边飞来飞去, 活跃无比, 他甚至都有点———

生:羡慕了。

师:这个猜测很不错哦, 还有同学有猜测吗?

生:我认为苍蝇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因为它很乐观, 并且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们要学习苍蝇的这种精神。

师:不管你在怎样的境遇里, 都要开心一点, 对不对?永远不要抹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们再把结尾读一下, 自居为平等的生命, 开始!

生:自居为平等的生命, 你也来歌唱夏季;是一种幻觉, 理想, 把你吸引到这里, 飞进门, 又爬进窗, 来承受猛烈的拍击。

师:刚才同学们给出了一些猜测,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没有猜到。我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穆旦诗文集》和《穆旦传》。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反思】

随着大家对文学的理解越来越深, 或者你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 你会发现不管是哪一门学科, 它的核心领域是有限的。著名的学者金克木写过一篇文章, 叫做《书读完了》, 就是说事实上最核心的书就那么几本, 所以说你把那几本书核心的东西抓住以后, 你就已经抓住了它的本源, 那么其他的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说“书读完了”。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也罢, 作为一个出版社也罢, 或者作为文学教材的提供者也罢, 你所提供的文本的经典性是非常重要的, 就是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接触那些最好的文本, 而不是把我们的生命耗费在无尽的三流、四流甚至是末流的文本上。如果讲到“苍蝇”这个话题, 周作人翻译的小林一茶的《苍蝇》和穆旦的《苍蝇》都是无愧于经典这个称号的, 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我选择了它们。让孩子在五年级的时候就接触到这样的文本, 相信随着他们一生的展开, 他们会越来越体会到这两个作品非常有意思。这是关于文本选择的经典性。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教学;分析;建议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尤其在绘画艺术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绘画大师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贡献了无数经典作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思想的革新,绘画教学中产生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绘画教学的文化基础

在绘画教学的最初阶段,是对绘画技法的相关教学,可以说是绘画学习的技术基础。然而绘画艺术的最终发展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所以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文化储备才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不再以文化课单一指标的考量决定学生的未来,但在此背景下,文化课水平依然影响艺考生考试的整体成绩。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影响绘画的学习,制约他们绘画水平的提高。所以,无论在哪一阶段的绘画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绘画教学之中,为学生绘画水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

随着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教学实践中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建设,不断进行学科的完善。艺术类教学虽然覆盖面不及常规教学,但也肩负着艺术人才的培养责任,同样需要进行教学的革新。将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能够充实绘画教学的内容,完善绘画教学的课程体系,为绘画教学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3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绘画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创造受到各方思潮的冲击,动摇了传统文化在绘画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西方文化的输入,让部分国人轻视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逐步向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迈进,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提升强有力的文化支持。[1]绘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绘画人才,更高目标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艺术影响力,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共同繁荣。所以,在绘画教学中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培养我国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文化复兴的重要保证。

2 分析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问题

2.1 绘画教学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艺术生高考中,我国把文化课成绩同专业成绩一样作为升学的考量,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想让艺考生们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2]但实际上,由于艺术考试对文化课成绩的分数线设置较低,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了解和主动学习更加难以实现。然而在大学阶段的绘画教学中,类似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大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学生又缺乏自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相关教学管理的约束,传统文化的普及更加难以实现。

2.2 绘画教学中偏重于技法教学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导致高校的绘画教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弊病。如此一来,学生接受的绘画教学往往是偏向于西方的,[3]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绘画中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虽然西方的相关造型技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但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绘画者独有的艺术源泉,是我们都应该掌握并传承的。

2.3 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在绘画教学中,虽然有部分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普遍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并没有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而且教学过程往往枯燥单一,学生参与感不强,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

3 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的建议

为了提高绘画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绘画人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实践刻不容缓,必须让社会、学校、绘画教师以及学生产生应有的重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完善相关考试政策

在艺术院校以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招生时,除了对考生专业水平的考察,还应该注重对其文化知识的考量,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详细的研究和严谨的判断,适当增加文化成绩占艺考成绩的比重,在政策上引起绘画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3.2 更新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

与高中阶段的艺考改革相呼应,高校的绘画教学工作也必须作出调整。一方面,增加与中国传统知识相关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形式让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集中學习,提高绘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考试的形式约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校园内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例如,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让学生们自发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融入绘画创作中,而通过展览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动了解和使用。

3.3 提升绘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绘画教学的一线工作者,绘画老师应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绘画教学的实际工作中,绘画教师除却这一本职身份,也应该是一名绘画创作者,[2]必然要具备一个创作者应有的素质。我们讲“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在对绘画知识的日常讲授之外,绘画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把传统文化融入作品的创作中。

3.4 强化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历史文物,不能将它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绘画教学以及绘画实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绘画教学中,绘画教师可以把代表性强的以传统文化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详细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创作的强烈愿望。

4 结语

在这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同时,在对绘画的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对绘画教学的指导意义。经过相关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培养更具文化底蕴的绘画人才,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参考文献:

[1]刘劲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绘画中的借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2):114-117.

[2]高艳慧.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114-115.

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11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部分学生的眼里,数学是抽象枯燥的而又乏味难学的,上数学课无异于把自己淹没在成串的定理证明和枯燥的模仿练习之中,毫无趣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成为每位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与本课有关的数学文化不失为激发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的好方法。例如在进行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时,如果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轶事、概念的起源、定理的发现、历史上数学进展中的曲折历程以及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历史的、现实的真实“问题”,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和思考弹性,使数学在学生眼中不再是枯燥呆板的学科,而是一门不断进步的、生动有趣的学科。王梓坤院士曾指出:“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等于给了他们长久钻研数学的动力。优秀的数学教师之所以在学生心中永志不忘,就是由于他点燃了学生心灵中热爱数学的熊熊火焰。”

2.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数学文化不是学生通过读教科书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的,数学文化往往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感悟到的。课堂上,教师合理的设计、有效的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在体会、了解数学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反复地应用数学文化解决问题。教师牵一发动全身,顺势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自学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在数学文化的渗透中,就会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所谓数学素质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即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其核心则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说的就是数学对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物。数学的大部分具体的知识在人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并没有直接的应用,但是它的思维训练却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尽管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但是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逻辑性作为一种文化素质,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需要的、终生受益的。

4.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学科的历史都是一部创造的历史,数学也不例外:从有理数到无理数,从实数到复数;从罗巴切夫斯基剖析前人证明的“欧氏几何第五公设”的经验,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几何学——“非欧几何学”;从牛顿、莱布尼兹借鉴笛卡儿解析几何的精髓、利用其强大的思想利器,到建立微积分的理论;以及群论、集合论等数学理论的创立,无一不是思想的升华,思维的创新。所以数学被称为“创造性的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文化中所蕴含的创新价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

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

日本学者米山国藏说:“科学工作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是不多的,而数学的研究精神,数学的发明、发现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大脑的数学思维训练,对科学工作者是绝对必要的。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却能使他们终身受益。”特别是数学的理性精神被看成西方文明的核心,而这种理性精神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如今在全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像M.Kline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的,“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索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善的内涵。”

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1. 在问题情景中渗透数学文化

学习新的数学内容之前,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数学内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数学内容?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它还有什么学习的价值?教师如果能够解决学生的这些困惑,就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度理解这些数学内容,切实感受数学与个体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去创设这些数学问题的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很多,如从概念、定理、公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数学名人的故事,数学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社会生活、生产中或是从其他学科中等方面选取素材。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都是自然的,不是强加于人的;数学问题的背景、形成过程、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不仅是水到渠成的,而且是合情合理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万事万物都与数学有关。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知识生成中渗透数学文化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其,中不仅有方法,有步骤,还聚集着许多数学文化。

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还原、再现知识的发现或发明的过程,从数学家的探索痕迹中生成数学知识。比如,在进行“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数学史的介绍,让历史上数学家的思想成为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线索,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对数的认知发展过程,从中感悟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理论)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在感受的基础上体会数系扩充的一般原理(解决矛盾、保持数的运算性质的相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充分领略数学大师们当时的灵感,并把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启发应用于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品位。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组织过程中去,在知识的发生探索中设法给学生充实的感知材料,并启发引导学生。具体地说,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如尝试、猜想、归纳、概括等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在知识逻辑组织中,要提供给学生一定量的练习、类比、分类、概括的混合材料,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文化的作用。在形成正面的概念、法则、方法、原理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组织中去。在知识巩固应用中,通过进行变式训练、提供反例、知识延伸、新旧知识沟通等各种手段进行思维训练,以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知识生成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不仅能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能很好地领会知识里面蕴涵着的思想方法、证明技巧,更好地培养探究能力。

3. 在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历史上许多数学名题不但沉淀了历史背景,而且蕴藏着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绽放着数学的魅力。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历史上的数学名题充当例题或练习题。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解题教学过程,它是策略创造、逻辑材料、技巧和程式化的融会贯通,与数学的特征吻合,其中同样隐含着数学家的探索足迹和思维方式,从而使解题超越了数学思维活动本身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文化的范围。这就是数学文化的特征,它常常被最简洁的数学结论覆盖着,但还是可以让学生模拟、示范,从中体验感悟数学文化。比如说,2009年高考数学湖北文、理卷第10题: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289 B.1024 C.1225 D.1378

本题的历史背景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万物皆数”,并将数与图形结合研究,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就是他们的成果,而后人更将其发展为四面体数,金字塔数等。这类问题能让学生在解题时欣赏到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在解题后的反思中可接触和探索数论的奥秘,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在数学应用中渗透数学文化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数学应用已经提出了具体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得“数学从社会的幕后走到台前”,在很多方面可以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让学生感到数学离生活很近,生活中包含着数学,一方面深化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和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将数学的应用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可以缩小“形式化”的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提出、构造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5. 在概念理解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概念的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要建立恰当的心理表征,从实际教学和操作性来说,是指要把握好数学概念的本质,即它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手段和方法很多,运用与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的诗词和成语,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文化,彰显数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比如说,在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时,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在讲三视图的概念时,可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联系;在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时,可与成语相联系(“守株待兔、滴水成冰、飞来横祸”是随机事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黑白分明,瓮中捉鳖”是必然事件,“水中捞月、海枯石烂,画饼充饥”是不可能事件)。

6. 在数学史选讲中渗透数学文化

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是进行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因为数学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定期举办数学史专题讲座,比如在高一可以向学生介绍集合论的发展和第三次数学危机,向学生介绍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杨乐、陈省身、丘成桐等中国近现代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和数学成就;高二介绍杨辉三角及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概率的发展;高三讲数学思想方法史等等。通过数学史的选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鼓舞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7. 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

研究性课题引发的研究性学习因其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探究性、全程的开放性和极富魅力的创造性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恰当地设计、运用研究性课题也是渗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研究“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这一课题,由“直观——验证——猜想——证明——应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追随着大数学家欧拉的足迹进行探索研究,不仅能掌握关于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欧拉传奇的一生,还可以体会发现的艰辛,学习治学的态度,掌握研究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对研究方案的不断反思、批判、修正,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再对自己的动机、行为、成果等进行评估、调整,对于学生追求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有着良好的迁移或示范作用。

8.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数学文化的内容却包罗万象,因此仅仅在数学课堂内渗透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文化可以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教师可以根据某块内容提供一些参考文献或选题,让学生通过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撰写数学小论文、科普报告。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数学文化,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渗透数学文化。例如在苏教版《数学5》第二章数列中,“探究”栏目中有一个关于教育储蓄的收益与比较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在这一章教学时设计一个开放式作业——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是《教育储蓄的收益与比较》、《建设银行三种理财产品与定期存款比较》等,运用所学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

总之,数学文化与数学同在,只要有数学,就一定有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可以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数学文化。

参考文献

[1]郑毓信,等.数学文化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国家资助政策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