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琦君文化的意义

2024-06-01

传承琦君文化的意义(精选3篇)

传承琦君文化的意义 篇1

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大地上。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场所, 人类不仅要快乐幸福地生活, 还要和谐充满诗意地享受生活, 而这一切, 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具有科学的规划, 使其快速发展, 具备和谐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彰显城市鲜活的生命力。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 进行无限放大跟无限缩小的过程中, 找到接近100%的完善理论。《博弈圣经》中科学的定义为: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科学即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学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曾云集了当今一流的规划专家和学者, 在对城市规划作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后, 科学地设立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生态规划、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等18个分论坛, 其目的就是强调科学的规划、协调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过程中, 由于规划的滞后和失控, 各城市间彼此模仿, 争赶时髦, 宽马路、大广场、相似的标志性建筑等等, 使城市间差别越来越小, 外观、环境渐趋一致, 一样拥挤的楼群, 一样堵塞的交通, 城市失去了特有的风格和个性, 一味地追求大而全, 机械地扩大城市容积和边界, 以更雷同的模式发展。这样一来, 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城市形象问题、城市整体风格的定位问题, 也即城市文化的传承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等等,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归根结底是必须构建认真传承城市文化, 科学和谐发展城市的理念。

1 传承城市文化, 提升城市形象, 塑造城市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也是传承历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的内在动力和宝贵遗产。城市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础, 是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 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每个城市都有其固有的文化特征, 失去了它, 就失去了这个城市的“根”与“魂”, 像北京是历史名城, 故都, 旧时的皇城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 今日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既有首都的神圣、庄严, 更给人以典雅、温馨、大气, 充满文化意蕴。国际大都市上海, 其外滩的欧式风格, 始终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 而浦东的倔起, 则向人们炫耀着一颗东方明珠的璀璨。

同样, 在城市化进程中, 保存城市的记忆, 保护历史的延续性, 也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这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发展痕迹, 使城市成为一个民族的记忆载体。2008, 首都北京圆了百年奥运梦, “鸟巢”、“水立方”等, 存载着首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通过奥运, 向全世界宣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以崭新的城市形象, 塑造了优秀的城市品牌, 全方位展示了东方雄狮的威武。

当然, 城市规划要考虑功能和发展的问题, 但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 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只有很好地传承我们的城市文化, 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才能成功塑造出优秀的城市品牌, 使我们的城市多姿多彩,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 多元化协调发展, 创造缤纷和谐的人居环境

当今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正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 城市的多元化协调发展, 成为必然的趋势。为此本人以为, 必须注重城市的多元化设计。

2.1 城市规划与设计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安排。”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指出, 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 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 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 与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城市, 都是以创造一种良好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 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 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 组织和安排好交通、绿化、给排水等各类工程设施, 都要研究城市的发展, 考虑城市的历史。城市设计还得考虑更深层次的“城市美”, 如城市的形象设计, 包括文化底蕴、精神品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导向、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活力的提高等诸多事项。而我们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 就是要达到各个相关项的最大优化与最佳整合。一个城市, 要持久发展、经久不衰, 就必须挖掘其深厚的文化积淀, 与时俱进提高文化品位, 这有这样才能迎领时代新潮流。

2.2 城市美化与色彩

一座城市美丽与否, 首先是通过对城市的色彩来感知和判断的, 这是第一感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况且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 如果说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也不为过。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 色彩艳丽的公交车、出租车, 闪烁迷离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 使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 容易滋生烦躁情绪。而五彩缤纷的公园,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让人心旷神怡, 心情愉快。

每个城市的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 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像北京皇家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 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像江南水乡的灰瓦白墙、小桥流水, 都是城市的传统色彩。城市色彩不可追求雷同, 要象保护历史文物一样保护其城市特色, 以延续其历史文脉。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 则等于将历史割断, 暴露出一副苍白面孔。当然, 想让城市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并不容易, 它需要城市领导、建筑师以及业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品味, 正如一位建筑师所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 的确在时时刻刻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和现代文明水准。

城市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缩影。纵观当今世界, 各个城市间的竞争, 不仅是经济力量的竞争, 更是文化精神的竞争。因此, 保持一个城市的个性特征, 从功能化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得到传承延续, 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的科学和谐发展, 应该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传承琦君文化的意义 篇2

中国元宵节传承意义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它起源亍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来看,元宵节又只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为期长达一个半月,漫长的春节要经过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进入春节,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算是过了大年。如果拿三部曲乐章来比拟的话,处于贺年阶段尾声的元宵节,就是中国春节三部曲的高潮华彩乐段。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真正进入新一年的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是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和谐,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后,很多国人很生气,明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被归属到其他国家,元宵节文化内涵丰厚,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当下民俗节日的世界之争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好,好好的传承下去,才不会面临断层的危机。我们新一代人肩上背负的历史使命责任感是促使传统节日得以传承与发扬的动力。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的文化精神。

元宵节历史传说

汉明帝刘庄信奉佛教,下令皇宫寺庙、民间百姓要在正月十五这天点灯敬佛。后来,这一礼仪逐渐演变为民间盛大节日。元宵节初兴于隋唐年间,得到百姓的普遍欢迎,到了宋代、明代已经很盛了,清代达到极致。

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十五,各地的大街小巷、民宅商铺无不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乐不完。宫灯、纱灯、鱼灯、龙灯、鸭子灯、楼船灯、跑马灯、蒺藜灯,光彩耀眼;静的,动的,跑画面的,目不暇接。”由国庆说,“灯火象征着希望,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的期盼。”

若将元宵节看作春节的一部分,那么元宵节就是春节的高潮。民俗专家表示,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合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腾、热烈,也道出了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的不同之处。这一晚,观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争奇斗巧,锣鼓喧天,满街鼎沸,游人摩肩接踵,笑逐颜开。所以元宵节也堪称中国人的狂欢节。

元宵节古诗词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宵节的民俗

挂花灯

此习俗源于东汉,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有不少灯会灯展,例如北京北海公园元宵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等。

舞龙灯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还有一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斩杀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李世民,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祭门、祭户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农历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传承琦君文化的意义 篇3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 党中央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一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民族文化, 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中55个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源久远, 是世界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 维护民族的多样性、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文化消亡意味着民族消失。要保持民族的多样性, 必须保证民族文化多样性。只有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才能不断使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 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早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 其中“‘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 ‘多元’是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 这是大格局”。[1]在此基础上, 我国民族理论教育家滕星教授进一步深入研究, 提出了“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并指出“无论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多元一体化教育是未来民族教育的必然走向。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 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 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2]两位学者都重视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只有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才能促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并展现魅力, 体现民族。所以,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举措。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 目前各个国家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将它作为一种软实力, 并且在文化上下功夫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张, 这不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 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单指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复兴,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文化系统, 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反复的筛选、不断的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各类民俗当中都有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效力的地方。

当前, 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兴起的民俗、民族风情的旅游, 不仅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 让大家看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因此, 我们需要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 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涵。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指主流民族优秀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中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梳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优秀的民族文化加以传承和保护, 发挥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正是由于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长期交流、碰撞, 中华文化才愈发呈现出气象万千的迷人魅力。因此, 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 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进行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尊重差异显得尤其重要。在整个过程中, 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统一, 在动态中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势必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激发活力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 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 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才能体现出来。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 停滞意味着文化失去了活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各民族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不断奋斗。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部分少数民族因为长期的贫困而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信心, 导致许多民族文化出现了加剧流失的危机。这种危机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的消失。

因此, 在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显得尤其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部署为少数民族地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承和发展民族独有的语言、服饰、技艺、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

总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连接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21.

[2]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部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1:90.

上一篇:依法治院和谐发展下一篇: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