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2024-07-13

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精选6篇)

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篇1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明确界定为高校的基本职能,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 应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有所作为。由于高职教育是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必然要肩负起传承创新工业文化的使命。高职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还要在培养具有深厚工业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建设者的同时, 创新、发展工业文化, 为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工业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工业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在此基础上逐渐总结出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各个行业优秀企业文化的概括与结晶。工业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张心昊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认为, 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重视科技的创新精神、开放吸纳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为国分忧的兼济精神、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等是工业文化的主要内涵[2]。余祖光则主要从行为和制度文化的角度阐释工业文化的内涵, 认为工业文化应包括合格公民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企业法人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多元文化理解与行为规范等[3]。上述界定是从工业文化整体而言的, 严格地说, 工业是各种产业、各个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组成的集合体。工业文化包括产业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三个层次, 其中, 企业文化是构成工业文化的基本单元, 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4]。它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时被称为企业制度文化, 表现在企业的日常工作行为时被称为企业行为文化, 但它们都受企业价值体系统领和规定, 企业的价值体系也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 在不同的企业又有不同的表现, 从最基础、最根本的意义出发, 创业精神、责任意识、诚实信用、吃苦耐劳、遵守规则、注重质量与效率、团队合作、爱护环境等是其不可缺少的要素。

在当代, 工业文化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也是衡量一国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 对工业生产发展形成深刻的影响, 成为工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二是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行为规范;三是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四是推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五是提升物质产品的品质及附加值;六是工业文化本身也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5]。因此, 要在工业发展中自觉地注入文化内涵, 使工业发展不仅实现量的持续扩张, 而且实现质的提升, 从而使工业发展走上人性化、效益高、能耗低、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目前, 我国不少企业的文化水平离现代工业文明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如诚信缺失、无序竞争、环境污染、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等等。从根本上看, 这是企业文化缺失所致, 但追根寻源, 不能不说与我国工业文化教育薄弱有关。

当前, 高职院校校园充斥着技能训练、考级考证、追逐利益的功利主义文化, 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看都过于强调“职业”与“就业”, 工具理性至上, 价值理性淡薄, 职业教育几乎成了技术教育、技能训练和岗位培训的代名词, 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然而, 教育的职责是育人而非制器。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如果劳动者没有高度工业文化素养和职业精神, 很难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更难以创造现代工业文明。相关调查显示, 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业文化素养的满意度 (20%-40%) , 远远低于对知识 (80%) 和技能 (60%) 的满意度, 主要反映在毕业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遵守纪律、团队合作能力、成本与质量意识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毕业生也认为, 他们初进企业最大的苦恼不是技能和知识, 而是文化认同和基本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6]。因此, 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 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同时, 还要注重学生工业文化素养的培育, 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本源, 彰显职业精神, 主动融入工业文化, 谋求与工业文化并生共长, 自觉担当起工业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责任。

二、高职院校在工业文化发展中所承载的使命

1. 工业文化的传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创新型工业化国家, 需要培养大批具有现代工业文化内涵和素养的建设者。高职院校毕业生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生力军, 他们的工业文化素养直接决定着工业化的先进程度。因此, 高职院校要主动担负起传承工业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育人过程中, 首先, 要充分挖掘民族工商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张扬具有时代精神、体现工业文化的楷模, 如代表整个工人群体精神象征的铁人王进喜等先进典型, 通过他们的模范事迹去影响﹑熏陶学生, 将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其次, 要将本校毕业生艰苦创业事迹作为重要的教育材料, 因为这样的典型事迹更贴近在校学生, 更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带动力, 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形成积极奋进的氛围;第三, 要传播符合现代工业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 如遵守规则、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注重效率及竞争合作等, 形成浓厚工业文化氛围, 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升级、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要求的工业素养。

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工业文化的同时, 也要理解、吸收、借鉴国外优秀工业文化。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文化的积淀尚不够完善、系统, 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 也要对国外优秀工业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借鉴, 一方面, 可开阔视野, 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步伐;另一方面, 对国外先进工业文化了解的越深, 对我国工业文化就会更加珍惜, 在借鉴和研究上就会更有深度、更有鉴别力, 在将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剥离上也会更加科学化。

2. 工业文化的创新。

创新工业文化, 既是高职院校传承工业文化的基础, 也是高职院校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要求。前人在工业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可供今人借鉴, 但它不能代替今人对工业文化的新创造。毋庸置疑, 企业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 也是先进工业文化的创造者。无论企业是主动还是被动、自觉还是不自觉, 都在发展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 也创造现代工业文化。尤其是世界顶级企业, 它们在现代工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 不仅创造了优质的产品, 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如真诚到永远的海尔文化, 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中国移动文化, 建筑无限生活的万科文化, 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非自觉阶段, 甚至还有些与现代工业文明相悖的地方, 亟待提高和完善。高职院校作为直接为工业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 应发挥其人才优势, 与有文化责任、有文化担当的行业、企业一道, 开发工业文化资源, 梳理现有工业文化中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因素, 积极探索、培育和塑造符合全球化时代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业文化, 推动工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发挥在工业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三、高职院校担当文化使命的路径与方式

高职院校要担当传承创新工业文化的重任, 必须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要按照高职教育规律的要求, 主动融入工业文化, 努力培育融入工业文化的院校文化, 将优秀工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使学校教育承载着先进工业文化的魂魄, 使学生在校园就能切身感受到现代工业文明, 这既是高职院校担当文化使命的前提与条件, 也是路径与方式。

1. 主动融入工业文化, 建设凸显工业文化特征的高职院校文化。

用工业文化建设思想丰富高职文化内涵, 是建设凸显具有工业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工业文化是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需要有目的的设计与引导, 通过人为的主动提炼、设计和引导, 能够使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明晰化。因此, 正确处理文化、理念的自然沉淀和人为设计的关系, 是工业文化建设方法中的主要思想和关键问题[3]。目前, 许多先进企业已经进入文化管理阶段, 其员工的行为并不只是靠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来硬性约束, 而更要靠共同价值观来引领[7]。因此, 它们非常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 包括确立使命与责任、描绘发展愿景、确立经营理念、凝练核心价值观和制定行为规范等。作为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要研究工业文化的特点, 学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与经验, 在理念、制度、方法等多个层面进行变革和创新, 建设不仅具有大学文化而且具有工业文化特征的院校文化精神, 凸显工业文化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品位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主动把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企业风貌等渗透到院校精神文化的塑造中, 将工业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的企业管理制度﹑生产经营方式等融入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教学理念中, 将工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理念﹑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机制等运用到院校管理中, 将企业中的优秀管理方法和制度引入到学校的管理中, 使学校与企业实现深层次的文化融合。

具体来说, 一是建设具有工业文化特征的院校文化。高职院校要结合所面向的行业企业的特点、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明确办学宗旨, 凝练学校核心精神, 塑造独特的文化气质与风格。二是精心设计学校硬件环境, 将优秀工业文化元素植入校园。学校的雕塑、围廊、花园、实验室、实训车间建设, 要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元素, 营造鲜明的工业文化氛围。三是将优秀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引入高职院校, 如将金融企业的诚信积分制度引入校园, 等等。

2. 践行工学结合, 将工业文化纳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教育的核心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 先进的文化可以教化、培育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企业人。高职教育要实现教育与企业的有效衔接, 不仅要做到工业文化进校园, 还要努力使企业文化进课堂,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全方位地渗透工业文化的影响。

在基础文化课教学中, 应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法律与道德等课程, 开展企业文化中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纪律观念和守法意识教育;在专业理论教学中, 要与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研究教学内容, 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 促进企业文化向课程文化的渗透。

实践教学是学生最直接、最真切感受企业文化的有效形式, 是实现企业文化育人的最佳路径。首先, 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实施“双主体”合作育人。高职院校应将知名企业的生产线、试验场、实验室、检测站等引进校园, 建立真实的工业生产环境, 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张贴企业规章、操作规范、工艺流程, 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 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形成“校中厂”式的工业文化, 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便捷、直观地体验到现代企业的运转模式, 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浸润企业文化, 从而提高学生对工业生产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同时, 学校要主动与管理规范、文化先进的大型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 借企业真实的工业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 形成“厂中校”的工业文化, 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真正受到工业文化的滋润与熏陶。其次, 要按照“真实企业”的规定组织实践教学, 从着装、规程、奖惩等方面都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 使学生始终浸润在“职业人”的文化氛围中, 养成规范严谨、精益求精、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优秀文化品质。

3. 开发、创新工业文化, 为新型工业化提供精神动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推进文化发展, 基础在继承, 关键在创新。”高职院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 不仅承担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任务, 也要发挥其人才和智力的优势, 建立工业文化研究机构, 将工业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 积极开展工业文化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在工业文化创新中发挥作用。一是大力发掘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积累和沉淀的优秀文化。伴随我国工业的成长, 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业文化, 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工业文化遗产, 需要整理、开发和提炼, 高职院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 用改造和创新的方法, 发掘工业文化遗产中的内在价值, 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精神, 提升其品质, 在彰显其精神风貌的同时, 培育新的工业文化精神。二是立足本区域, 研究当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当地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方案。高职院校作为所在地区的文化教育机构, 自然应该将该地区工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可通过对当地企业个案的文化研究, 帮助本地企业尤其小微企业梳理文化建设思路, 根据它们生产经营的定位和历史发展积淀, 对其文化进行创意研发、特色设计、策划咨询, 如开发企业文化标识系统、凝练企业核心价值观、设计文化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等, 为企业文化建设助力。

将“学校人”培养成为“企业人”, 创新工业文化、提升工业品质, 是高职院校的使命和企业的期待。高职院校应把文化传承创新置于重要地位, 在进行文化育人的同时, 将自己建设成为区域工业文化的孕育中心、创新中心, 为推动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缩印合订本)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1533.

[2]张心昊, 等.唐山工业文化初论[J].唐山学院学报, 2005 (06) .

[3]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2) .

[4]杨月坤.企业文化创新——企业创新的动力之源[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12) .

[5]丹增.文化生产力及其发展问题[J].求是, 2007 (09) .

[6]杨舒, 解艳华.工业文化进校园, 亟待破解“融合”难题[N].人民政协报, 2011-08-24.

[7]袁广林.高校文化管理的核心:价值引领[J].现代教育管理, 2012 (02) .

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篇2

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暨五四青年节,更好地发扬与传承红色文化,激发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我机械系团学会编辑部于2011年4月20日至4月26日独立组织举行了以《传承红色文化,勇担历史使命》为主题的征文大赛,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各系同学,经过部室成员的积极筹划,共接到60余篇各系优秀来稿,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取得的成功之处:第一:本次活动是我编辑部独立组织,全校范围征集作品,征文的范围大,随之难度增加,我部室成员克服种种困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将征文信息传达到各系。组织,筹划做的比较好。第二:征集到的作品较多,尤其机械系的同学更为积极。第三:活动中部室成员分工明确,活动在顺畅的状态中始终。第四:活动主题较好,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激发了同学们积极的爱国热情。

活动还有许多的不足:第一:来稿的数量乐观,但来稿不均匀,各系来稿量偏差量有的很大,并出现某系来稿为零。可能宣传的过程中提及重视不够。第二:在传达征文要求时未能将征文的要求注的非常的明显,导致很多同学未能认真的审题,出现很多优秀但跑题的征文。第三:来稿较多,审稿过程较为仓促。第四:获奖要求过于死板,采用的应试征文的要求,导致一些优秀的“跑题”美文被封杀(下次可以设立“优秀文学奖”从而给跑题的优秀作品安个家)。第五:审稿过程选择的时间不合适,致使部室人员因有课或其他原因不能全部参加审稿工作。

活动的展望:第一:以后的类似的征文活动继续做好分工工作,统筹规划,在宣传上做到明确,到位。第二:宣传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及口头的向征文对象传达,可以用海报的形式,或是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征文信息,增大征文活动的影响力,激发同学的投稿热情,立足做到全民参与。第三:可以设立特殊奖,以便使那些优秀的但略显不拘束的文章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第四:在奖项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设立奖品。第五:增强审稿团队,以求征文活动的权威性。第六:创作出一些随和青年大学生的征文主题,将征文活动融入生活的每时每刻,不仅仅限于传统的纪念性的征文活动,确实的发挥编辑部带动同学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活动圆满的完成让我们编辑部所有成员欣喜,但种种的不足仍需我们积极认真的完善,我相信我们是一支充满热情,积极进取,团结而有活力的团队,我们将努力的使下一个活动趋于完美。我们编辑部的所有成员将继续做好本部室的工作,积极配合其他部室工作,为机械系团学会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总 结 人:编辑部

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神圣使命 篇3

然而纵观现代大学创设与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始终是大学的神圣使命。京师大学堂建立之初即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一百多年来,北大在保存民族文化传统和建设现代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北大历来是国学研究的重镇,一大批对传统文化充满了温情与敬意的学者在此传道授业,从北大发轫的“整理国故”运动,影响深远;与此同时,北大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大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引领着全国知识界、教育界和文化界的风气。

在新的历史时期,北京大学一方面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广泛地译介西学、博采众长,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始终不忘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努力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院士,目睹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最剧烈的时代发生的巨变,对大学的文化使命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认识。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哲学强调“仁者爱人”,“和而不同”,儒家人道精神的核心在于对生命尊严的透彻认识以及尊重人格的精神。许智宏校长这样评价和谐:“讲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与差别,而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求同存异,是和而不同,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许校长说,他是一名生物学家,生物学家关心的是生物多样性,他本人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任,目前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人们倡导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对于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而言,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不可否认,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种文化单一化趋势,它威胁着文化多样性。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化对于地域与传统文化造成了空前冲击,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东亚地区面对的挑战尤为严峻。“对我们东方国家而言,全球化的主要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其‘统一’性,而更在于这是一种西化,具体地说是美国化”。许校长指出,“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正趁着全球化的潮流快速侵蚀和取代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许智宏校长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带有明显的专业特点。许校长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危及我们人类的生存,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会危及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这种文化并非十全十美,但在一些方面,却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比如说能源的消费。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个人消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一状况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能源的枯竭,二是对于环境与生态的影响。许校长认为,这里头就涉及个人生活水平、舒适度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看来,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舒适的生活是一种权利与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与约束。美国人的能源耗费无论是总量或人均消耗量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由于美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美国人的这种观念和生活习惯有可能传播至世界其他地区,从而造成更大规模的影响。“研究环境与生态的科学家可以去想象一下”,许校长非常忧虑地指出,“如果世界各国的每个人都追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到几辆汽车,都消耗这么多能源,我们这个地球将会承受怎样的压力。从这一点看,提倡文化多样性实际上还有其深远的道德意义,也是确保我们这个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北大是中国校园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校园之一”,许校长自豪地说,据北大师生们的跟踪观察,北大校园中共有鸟类135种,小型哺乳动物10多种,高等维管植物385种,未名湖水系中有近20种鱼类。北大鸟类种类占整个北京地区三分之一强,特别是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在燕园繁衍生息。“校园更像是一个生态园,北大的老师、学生与各样的花草鸟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而北大同样也致力于保护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北大每年举办一次的盛大的校园国际文化节,让各国留学生在燕园展示本国的特色文化,使北大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在北大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与此同时,北大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促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自觉地承担起了自己的文化使命,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新的贡献。比如,由袁行霈教授主编、北大人文学科36位著名学者集体编撰,历经7年而成的煌煌巨著《中华文明史》系统总结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经验。目前,一批国外著名汉学家正在进行本书的英译工作。由季羡林先生担任总编纂、汤一介先生具体主持的《儒藏》项目,是一项规模宏大、功德无量的文化工程,将成为中国历代儒学成果的总汇,也是中国儒学历史资料之集大成。它的出版,将与《大藏经》、《道藏》鼎足而立,成为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的三座丰碑。《中华文明史》和《儒藏》等标志性的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不仅仅继承了北大国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们普遍具有跨学科合作的优点,结合各学科的优势资源,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进行了深入发掘和整理。这也是北大人文学科发展的最基本经验之一。

北大每年举办一次“北京论坛”,这是汇聚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界精英的重要国际学术论坛,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宣扬中华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得到了世界舆论的关注和响应。许多国际一流学者表示,在“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之时,北京大学团结各国人文学者,高举和谐的旗帜,这正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篇4

(一) 内蒙古工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2011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158.94亿元, 是2001年的13.2倍 (图1) ;2001-2011期间年均增长21.28%, 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0.32个百分点 (图2) 。2011在三次产业结构中, 工业所占比重达到了50.25%, 工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50%。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2-2011。

当前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工业园区化特征日益明显

2011年, 全区119个各级各类开发区 (园区) 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656.8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4%;实现营业收入11131.8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5.31%;实现税金557.05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8.93%。

45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开发区 (园区)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 45个自治区级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764.8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6.13%, 占全部开发区 (园区) 的66.61%;实现营业收入7428.3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6.13%, 占全部开发区 (园区) 的66.73%;实现税金397.5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6.43%, 占全部开发区 (园区) 的71.37%。国家和自治区级开发区 (园区) 仍然是园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2.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随着内蒙古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内蒙古工业化进程得到了明显加快。从反映工业化进程的产业结构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核心指标来看 (见表1) ,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和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6.6%、9.16%和50.25%, 城市化率和工业比重分别较2001年提高了13.1和18.6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1.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变动符合工业化中期的演变规律;从演进程度看, 工业化进程明显得到了明显加快。2011年内蒙古城镇化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33个百分点, 工业比重由2001年低于全国8.1个百分点迅速变化到2011年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2002-2011) 。

(二) 内蒙古城市化现状

2001年, 内蒙古第七次党代会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摆到突出位置, 这标志着内蒙古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11年内蒙古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人口达到1405.24万人, 比2001年增加370.14万人, 年均增长37.01万人;城市化率达到56.6%, 比全国城市化率高出5.3个百分点, 比2001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 年均递增1.3个百分点。

2010年内蒙古城市社会生产总值为6612.29亿元, 占全区GDP总量的56.65%;人均GDP达到了73664.7元, 是2001年的5.14倍;城市产业结构也由2001年的17.5:45.2:37.3, 变为2010年的4.1:47.7:48.2。

内蒙古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1.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 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城市化是以政府推动为主体, 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3.人口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城市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比较低;4.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内蒙古城市化进程, 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三) 内蒙古牧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内蒙古工业化主要始于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由于地区特点内蒙古牧区工业化与农区、半农半牧区相比起始比较晚, 从图3可以看出, 内蒙古牧区第二产业1995年只占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7%, 到2010年已经上升为63%。这足以证明内蒙古牧区工业化步伐加快。 (见图1)

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图看, 2000年牧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9%, 到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为12%, 到2010年, 该比重变为15%。牧区工业化发展速度虽然很快, 但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不明显。 (见图4)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1—2011) 。

新中国成立后, 在短短的50多年里, 游牧民族的城市化进程大约经历了3次跳跃, 第一级跳跃是从游牧到定居游牧, 但其速度缓慢, 影响并不深刻。第二级跳跃是从定居游牧到半农半牧, 在建国后的前10年, 北方游牧民族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从流动游牧到定居游牧的第一级跳跃, 生产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改善。第三级跳跃是从农牧结合到城市化。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 在“以牧为主, 多种经营, 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导下, 牧区一家一户的庭院经济发展迅速, 亦牧、亦农、亦工、亦商的多种经营模式普遍得到推广, 畜产品加工及商品化不断得到发展。一些条件较好、居住较为集中的牧区,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个的小城镇。一些经济条件较好, 但居住离城镇较远的牧民, 由于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纷纷在城镇附近购建住宅。在这一时期, 我国北方本土化牧区城市规模和功能的扩张, 以及牧民进入城市等大大促进了游牧民族的城市化进程。

2001年, 内蒙古牧区总人口为4913860人, 其中市镇人口为1531207人, 城市化率为31.16%;到2005年498.51万人, 市镇人口为158.651万人, 城市化率为31.82%;2010年牧区总人口达到517.7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168.6万人, 城市化率为32.57%。牧区城市化率呈现平缓上升态势。

三、对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思考与展望

(一) 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思考

1. 内蒙古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1) 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 (2) 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解放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工业化与城镇化提高了地方经济发展; (4) 工业化与城镇化提高了农牧民生活水平。

2. 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消极影响

(1) 对畜牧业带来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牧区城市化加剧, 在对畜产品的需求上升的同时也对草原牧区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对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由于草原退化严重, 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弱, 本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却逐渐变成了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的源头。受草原沙漠化及其并发的自然灾害等影响, 草原单位面积的产草量和畜产品的产出量急剧下降, 加之草原牧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等, 导致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功能不强。有关数据显示,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10年, 全区牧业人口从29.6万人增加到517.7万人, 人口增加17倍, 而天然草地每亩产草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109.5公斤下降到2009年的15.35公斤, 每亩产草量减少6倍。全区天然草地可食牧草总贮量从1115.9亿公斤下降到143.6亿公斤, 可食牧草总贮量减少7.8倍。这使牧业人口人均拥有天然牧草存贮量在近60年间减少近39.3倍。牧区的草原单位面积内牲畜载畜量逐年下降, 牧区畜牧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牧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 对草原生态带来的影响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 其特征是干旱、风大、四季温差大、降水变率大、土壤有机质薄、易沙化,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近年来, 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开采等, 对环境已经产生严重的超负荷, 对草原生态造成了迫害。矿产开发对草原生态的直接影响是占用土地、损毁植被、土层剥落和废弃物就地堆存而引发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

城市化是农牧区人口集中到城市的过程。牧区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集中和增长, 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加, 而牲畜多数超过牧场承载限度时就成为超载过牧。众所周知, 超载过牧已经成为草原退化的因素之一。草原原本能承载的人口少而有限, 人口剧增后人对草地的种种不合理经济活动必然都超过草原实际承受能力。

(3) 对草原传统文化的影响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口迅速向牧区转移到城镇定居, 对草原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部分传统文化渐渐流失, 一些传统美德和风俗都只能从书本里学到, 但是在日常生活里已经很难见到。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对传统的游牧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自古以来, 游牧民族就在人-家畜-自然界-人这种闭合循环中, 即通过家畜的生产力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需求, 草原是他们最重要的资源。而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快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存受到挑战, 从原来的游牧、轮牧变为定居, 草原因此失去了游牧文明的庇护。

城市化进程中, 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进一步加剧。

(二) 对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展望

1.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与草原畜牧业平衡发展

牧区工业化发展既是吸附的过程, 也是创造的过程。一方面形成工业凭其优势带动畜牧业发展, 尽快实现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工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让农牧民能够尽快主动迎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社会全面发展包括由工业带动的城市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社会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2.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法律规范和制度、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部分资金支持上, 实现市场难以解决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生态税、生态补偿等形式自发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要加快开展基本草原的划定、保护和管理工作, 严格草原的征占用审批程序, 保证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3. 要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篇5

一、教育在促进文化生成、繁荣、创新与人的发展中的意义

《辞源》解释文化为“文治”加“教化”之意,《易经》则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些经典释义,将“人”、“文”与“教”内在连接起来,它不仅表明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而且清楚地说明教育是文化生成的肥沃土壤、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繁荣的当然基础、文化创新的必然依靠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今,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教育要回归本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意在将教育与人、经济社会、文化深度融合,其实质是对教育与文化价值的追寻,这既是一个教育课题,又是一个文化课题。

首先,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也是文化沉淀、作用的对象。瑞士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人的发展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使人类优秀文化作用于人,就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将先进文明、优秀文化循序渐进地融入人的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使之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成才。

其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质上是对文化影响受教育者的内容、过程、方式的科学探索。这不仅要求教育者对文化怀有认同、温情和敬意,而且要求教育者能将人的发展与文化传统、社会变革有机统一起来,在此过程中持续合成新的思想文化,自觉地把保证受教育者享有自由创新的空间、开发受教育者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潜能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崇高使命。

再次,经济社会是文化的母体,教育是文化生成、繁荣、创新的助推器。一些学者认为,“赚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些都是文化命题”、“经济行为只要延伸到较远的目标,就一定会碰到文化”、“一个社会不管发达和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等等。经济社会作为文化母体的意蕴不言而喻,教育只有面向经济社会、融入经济社会,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彰显其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更好地助推生成、繁荣、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特色文化、包容文化。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的战略使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凝练出心忧天下、天下为公的公义向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崇德弘毅、厚德载物的人文取向;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博大胸怀;正心笃志、宁静致远的人格追求,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光辉,展示了宽广的包容之力、厚重的承载之力和连绵不绝的新生之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标志,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孜孜以求的理想梦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打上中华优秀传统烙印的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是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是接驳世界、影响世界的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国文化自信和自尊,创新、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体国民现代化,是全党全社会的重大责任,更是中国教育的战略使命。

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自觉承担着文化传承、凝练和发展的使命,承载着国民人格教化、培育和完善的责任。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孔子,他的伟大不仅在于创立了主导中国人精神的儒家学说,而且在于他将教育与文化和经济社会联系起来,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相融合。今天,中国教育依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旗手和主力军,是新时代中国人格发展、完善的擘划者和引航员,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锻造国民现代人格的战略使命。

首先,中国教育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致力于增强国民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要着力打造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弘扬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策略与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步地有机地渗透、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开发利用中国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使之成为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洗礼的重要资源,从而更好地引导全体学生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认同中华民族大家庭,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分子感到自豪,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中国教育要担当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使命,为之注入新时代的血液,培养中国现代公民,致力于强化国民的历史渊源感、前进方向感和根本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于传统农业文明,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既要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弘扬上,也要建立在与现代生活世界相联系、与现代经济社会相融合上。面对席卷而来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现代化浪潮,全盘继承、固守中国传统文化显然不合时宜,也不符合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自新求变的本质特征,更不契合新时期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无益于强化国民正确的历史渊源感、前进方向感和根本归属感。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过程是扬弃的过程,是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过程,更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基于对民族文化的自知、自信和自尊,如钱穆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所说,要“从传统文化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树有根、水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活水源头;时时新、日日新,新时代文明成就是中国文化发展自新的灵动血液。有根有源、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才是值得国民信赖和坚守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担当和科学的方略。

第三,中国教育必须担当以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社会和谐、增强人民幸福的使命,升华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国际责任和文明素质。有生命力的文化必定是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成才、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文化,必定是能促进和谐融洽、和衷共济的文化,必定是能推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其中的一个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是通过教育,更好地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培养植根民族文化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更好地为提升全体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国际责任和文明素质奠基,打造人力资源强国。这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充分条件的必由之路。

三、充分发挥广东教育在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中的排头兵、先行者、试验田的作用

岭南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其独特的鲜明个性,务实开放、兼容并包、敢为人先是其主要特色。岭南文化的这些特色使广东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变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成为中国传统人格现代化的试验田。在中国近现代反殖民侵略、反封建统治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中,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康梁变法、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直至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无一不是岭南文化与社会变革、进步、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当下,“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成为新时期广东人的精神标签,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文化支撑,成为滋养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沃土。

基于岭南文化的鲜明个性,广东明确地以建设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为旗帜,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服务多元化、教育合作国际化,聚焦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以及统筹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聚焦回归教育本质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聚焦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融合,付出了艰巨努力。今年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调研,对广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把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始终坚持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牢牢抓住提高质量这个生命线,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紧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关键环节,切实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三是始终坚持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深入实施好南粤重点学科提升计划,分层次、有侧重地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学科集群和新型学科;四是始终坚持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各高校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目标,组织实施好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示范性应用型本科学校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胡春华书记所提出的“方向”、“人才”、“质量”、“创新”等是广东高等学校履行好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功能的关键词,也是广东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我们要丰富发展岭南文化特质,把握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新世纪以来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目前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态势,体现了岭南文化敢为人先的鲜明个性;聚焦教育公平、质量、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务实取向;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现了岭南文化的厚重底蕴;强调教育的开放性、国际化,展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合作、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我相信,广东教育改革发展植根于中国文化、得益于岭南文化,只要持续营造崇文重教和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破除陈旧思想观念和落后体制机制束缚,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就一定会在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国民素质拓展与提升中大有作为且大可作为,就一定能在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文化强省和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发挥排头兵、先行者和试验田的作用。

处于这样伟大的时代,从事这样伟大的实践,整个教育系统、每个教育机构、任一教育工作者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不断拓展、奋力前行!

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篇6

一、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回顾

2 0 0 8年4月,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分别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条例》自2008年7月1日实施以来,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 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2008年以来,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先后组织了第四、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公布工作。目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了350个 (其中名镇181个, 名村169个)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700余个, 使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二)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章规范制订工作。

《条例》颁布后, 我们着手完善名镇名村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研究起草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这些办法分别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保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 这两个办法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 并已于近期征求有关部门和各省的意见, 待修改完善后发布。

(三) 积极支持和推进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我部2009年、2010年先后在上海市枫泾镇、江苏省周庄镇召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与全体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共同议定了《枫泾宣言》、《周庄宣言》, 汇集众多代表的意见, 表达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因地制宜, 保护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心声。同时, 各地也分别加强了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力度, 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条例》, 河北省起草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 山西等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 公布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南省开展了“十大古村落”的评选, 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列入了地方重点保护的范畴。

(四) 在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 坚持贯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精神。

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灾害, 对一些古镇和古村落造成了严重破坏, 我部在指导地方对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基础上, 在指导地方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时,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 坚持在重建工作中注重历史风貌的延续及传统特色的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地方古村镇的完整性, 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 加大了国家专项资金对保护工作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 在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下, 全国共实施了7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中央直接投资2.7亿元, 主要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整治。这些项目的实施, 对于改善镇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 保护街区、村镇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 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形势机遇和迫切性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在城镇化过程中, 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把历史名城 (街区、村镇) 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06年, “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2008年,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应该说,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清醒地看到, 尽管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 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 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对立起来, 在工作中重建设, 轻保护, 没有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拆除后兴建仿古一条街, 这种做法就像将不断增值的祖传古画换成了一文不值的现代印刷品。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随意修改保护要求, 结果导致部分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格局被破坏;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被拆毁。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 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 保护工作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重视个别“点”的保护, 而忽视对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 导致镇和村庄的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 古村镇和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全面维护。一些古镇内人口密度大, 基础设施落后, 建筑年久失修, 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缺乏专项保护资金, 这类地区的建筑处于消极保护的状况;或交给开发商进行整治和建设改造, 由于商业利益的急功近利, 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 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 以经济效益为单纯的追求目标, 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 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 导致保护管理缺乏科学的安排, 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目前, 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如何在这一时期, 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 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发现, 一些地方以推进城市建设土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 搞大规模的村庄迁并, 不少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被迁并和拆除, 不但造成了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复存在, 一些有价值的民居院落遭到破坏, 而且严重损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 要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 坚持正确的理念和方法, 不能急功近利, 注意少走弯路、避免犯错误, 在保护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要做好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不仅要将保护规划纳入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之中, 而且要使编制的保护规划与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相衔接, 共同指导当地的保护和发展。

第二, 做好老区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衔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建设发展已经与核心区保护产生矛盾时, 要主动采取开辟新区、保护核心区的措施, 将一些体现新居住功能的建设引向新区, 以避免新建筑在高度、形式上与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冲突。

第三, 要做好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衔接。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 鉴于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的不可再生性, 应未雨绸缪,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管理游客的行为, 防止过度旅游开发或其他不合理活动, 做到不削山、不砍树、不拔草、不填河, 以免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

三、下一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面临的机遇和形势,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 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 尽快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

各地要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保护规划与管理的规定。各地在制定保护办法时, 要因地制宜,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注重体现地方特点。建设部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的制定步伐, 争取尽快以部令形式下发, 以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 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

及时开展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 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明确文化遗存的类型、保护等级、各类遗存的数量、遗存的保护状况等。通过调查, 发现问题, 掌握情况, 提出措施。在此基础上,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单元,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跟踪监测。

近期, 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保护范围及数量变化、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地方法规制定、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等情况。希望各省先对照《条例》做好自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检查过程中, 对保护不力的要提出整改要求, 对那些整改不力、并已造成无可挽回损失的, 可取消其称号。同时, 要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逐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监督员制度, 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监督管理, 保护脆弱的历史文化资源, 确保名镇名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 抓紧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度。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 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 要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 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在此基础上提出划定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 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四) 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十二五”保护资金的申报工作。

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希望各地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的要求, 规范上报材料, 做好基础申报工作。将申报的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 注重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水平。为了确保“十二五”中央预算资金得到合理使用, 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资金对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我们将适时出台相关的管理监管办法, 利用好国家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资金, 切实发挥国家专项资金保护真实历史遗存的作用。对专项资金使用不到位、改变用途的, 一经查实, 要先行冻结, 再作处理。

(五) 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下, 加强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与培训。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 在建设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 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建设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 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六)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 保持传统格局、历史和自然风貌以及空间尺度, 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 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 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 结合名镇名村保护实际, 突出重点, 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

上一篇:负面情绪影响下一篇:发病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