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2024-09-29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共12篇)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1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内涵, 通过它可以彰显城市内在的魅力, 展示城市品牌, 推动城市发展。城市文化的体现以城市自身的整体形象为出发点, 强调突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一个城市只有重视文化建设, 明确发展理念, 才能保证快速有效地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 使城市真正成为区域文化的活动中心。本文主要从设计文化和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标识系统进行讨论, 将艺术设计领域中企业标识系统 (CIS) 理论导入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中, 实现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两学科的边缘交叉与融合, 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 从而实现更科学和有效地规划设计城市标识系统。

1 城市标识系统概念及其研究背景

城市标识系统是公共空间中为人们活动提供条件和一定质量保障的各种公用服务设施的系统, 以及相应的识别系统的总和。它是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 是社会的公共财产;也是城市同公众进行交流互动的工具。城市标识系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也是衡量这一城市规划水平优劣的标志之一。城市标识系统作为一种较为复杂、多元化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众多学科知识, 是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综合应用。

对于城市标识系统的研究,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确定的理论体系。不过, 对于城市标识系统起源于企业标识系统 (CIS) 并经其演化而来, 这一点学术界已经形成普遍的共识。本文将CIS理论导入城市规划设计, 利用CIS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设计, 构建标志形象, 呈现城市文化, 并以城市的整体形象为出发点, 利用视觉语言传播城市文化信息。这样, 既能满足公众对城市的信息交流, 又能对外部树立良好的城市文脉形象[1]。

在题为《城市形象设计分析与探讨》论文中, 董晓峰等进行了城市形象本质的研究, 包括对基本概念和城市形象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在他后续的研究中还提出采用专家意见法确定城市CIS。

2 城市标识系统的文化传承功能

我国学者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 将其界定为:“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符合体。[1]”从文化的形态划分, 一般可分为物质层面的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以及精神层面的文化。

城市标识系统最终以多种形式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虽然属于器物文化领域, 但它的设计过程涉及到了多种形态的文化内容, 其中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理念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等。因此, 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文化整合的过程。城市街道家具也正是这些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所谓城市家具是指城市公共场所, 包括街道和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辅助设施、信息导向设施。在这类城市家具的设计中应用城市标识系统, 具有很强的地缘识别、人文识别的作用, 这是非常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我们身边熟悉的一些城市家具如:玻璃钢坐具、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垃圾桶、邮箱、指示标牌、书报亭、小商亭、具有现代风格的装饰路灯等等。这些设施我们都是熟知的, 但是这些我们所熟知的城市家具在我们所居住的社区、城市甚至在远离我们千里之外的城市只起着它们本身的原始作用, 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服务设施而存在;而其他的功能基本处于未开发的状态。这也是这样的城市街道家具之所以在很多城市频繁使用的原因。

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中, 城市标识系统作为视觉传达的主要部分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与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身处城市各个区域的人们, 无处不会感到它的存在。好的城市标识系统会让人们对这个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 在充分实现实用功能的前提下, 把握城市的文脉, 才能创造出有各自不同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的城市标识系统。

3 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主要因素

3.1 标识的设计

图形与文字是标识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 其中图形是标志的核心, 即标志的形状、形象, 它在很大程度上比文字传达更直接、印象更深刻, 可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图形从一开始就与象征思维密切地联系到了一起。在城市标识系统中, 象征思维的代表性在于标志、标记、符号等视觉的图形。这些视觉图形已成为标准化的符号语言。通过标志和图形等视觉信息的传达, 人们获取了有效视觉感应和记忆效果。我们的环境就是由众多的视觉图形传达视觉信息, 构成人们的意念和思想。

在标志设计当中, 更应该重视图形的象征寓意。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快速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标志所传达的信息能够在短时间里易识别、易理解、易记忆。图形的单纯化设计理念便是用以满足标识使用时所具有的远距离观看、运动中观看、非主动性观看等特点的要求。标志设计由繁琐、复杂的形式逐渐演变为单纯、简洁的形式。大量高度简洁明了的图形在城市标识中被广泛应用。

3.2 标识系统的设计

城市标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主要表现在城市标识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关联性关系:1) 城市标识系统要求具备城市形象塑造的整体思路;2) 要求标识应根据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认知习惯在城市空间的各类关系中存有连续或衔接的因素;3) 要求标识系统的扩充与发展在时间上应有继承和连贯性;4) 系统应具备更新的能力。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贯穿始终的是科学的管理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城市总体形象的前提下要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另外, 值得重视的是, 在注重城市标识系统设计和管理的系统性与层次性的同时还要协调城市标识和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 从城市总体设计的角度出发把握城市标识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协调城市中各种空间元素的作用。

城市标识虽然被认为是一个系统,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是被很多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操作。它们的实际操作过程往往是设计、决策、实施与监督等环节各自分离, 缺乏统一协调管理。所以城市标识在城市中很难形成统一的整体, 导致了当前城市标识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差。

3.3 案例分析

1) 巴尔的摩市的城市标识。

巴尔的摩市的城市标识采用的图形都是自然的图形拼贴的设计。自然图形的象征寓意可以使标志变得有趣而富有人情味, 观者在这样的设计中可以感受到浪漫而自然的休闲度假城市的文化内涵。

2)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城市家具。

在北京王府井的城市街道家具中, 电话亭、花坛、坐具等的设计普遍体现了商业街的标识系统设计思想, 但是对于应用的形式和效果来看, 笔者认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对于标识系统的应用多是将标识直接应用于街道家具的某一立面上, 应用形式相对显得简单。电话亭将标识简单的应用于电话亭顶部两侧的玻璃钢材料上 (见图1) ;王府井商业步行街的地面也镶嵌着带有标识的地砖;花坛的设计也是同样的手法。

对于以上例证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标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对于提高城市形象, 增进城市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事实上, 实际的工作中不仅仅是城市标识系统作为标志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如此简单, 更重要的是要将标识作为系统和城市文化要素的物质载体来深入理解与应用, 以期达到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层次的效果。这就要求城市标识系统规划实施的过程中, 需通过连续而有效的决策过程, 进而实现标志系统的文化传承功能不断得以扩大与深化。

4 太原市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提出

太原市迎泽大街的改造工程中, 新更换了一批城市家具, 这些新的设施对渲染太原市这座古老都市的文化底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新旧照片的对照, 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的道路装饰灯具非常成功地体现了城市的古老风韵。在灯具的设计中, 山西古建筑的窗棂纹样、古朴感觉的表面质感与色彩的应用, 深深的体现了这一特点。系列表现山西地方特色的设计元素的应用还有垃圾桶、花坛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话亭、公交站单体造型的设计上 (见图2) , 同时还应用了山西古建筑灰砖的元素, 与窗棂纹样的设计元素相结合, 更加深刻地表现了北方建筑和文化内涵上的豪气。

目前太原市的平面标志设计只有市徽的设计, 还没有较系统的城市标识设计。

太原电视台标志的设计恰如其分地表现太原的历史称谓“龙城”, 很好地传达了太原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底蕴。同时简洁的图形也非常方便地应用于电视台的各项活动中, 方便公众对其进行快速识记;从而更好地让公众体会标志所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最终完成宣传自身, 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5 结语

城市标识系统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城市标识系统的核心在于对文化的传承和积极的影响作用。标识作为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 是城市形象、特征、文化的综合和浓缩, 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形成与提升。目前, 太原市的城市标识系统需要经过进一步科学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努力改进城市标识系统的各项设计并赋予它新的寓意和应用形式, 使城市形象识别得到统一而融入完美的形式之中, 从而生成新的生活方式和公共形态, 使文化价值能真正在城市决策中发挥作用。

城市标识系统中太原市城市形象组件整合的思想对城市规划中塑造城市总体形象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同时在其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同样具有方法借鉴的意义。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城市标识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另外深入挖掘太原市城市文化意象。

参考文献

[1]高祥冠.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的认知与验证[J].山西建筑, 2007, 33 (12) :55-57.

[2]曹随.城市形象细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3-7.

[3]凌继尧, 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322.

[4][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78.

[5]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178.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2

------中国社科报记者孙妙凝访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郑培凯

“传承”是当今昆曲界乃至传统文化界的热点话题。中国传统的昆曲表演讲究“口传心授”,传承不仅仅在于文献的钩沉、文本的阐释,更在于每一位舞台演出者。然而,学界当前的昆曲研究存在注重文本,轻视舞台的问题。

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郑培凯看来,“戏以人传”,传承应首先落实到演员身上,尤其是年轻一辈的演员,将是承接这个艺术的直接载体。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于2008年起,由郑培凯教授主持,开展“昆曲传承计划”。计划已陆续邀请多位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来港示范讲座,并采用文字与影像双轨记录方式对艺术家进行“口述历史”系列访谈,力图将近代昆曲代表剧目之传承脉络完整保存。计划所得材料现已陆续整理,第一期成果(《春心无处不飞悬:张继青艺术传承记录》、《普天下有情谁似咱:汪世瑜谈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依旧是水涌山叠:侯少奎艺术传承记录》)已于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昆曲研究应如何将文本研究和舞台表演相结合?如何通过研究传承昆曲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就此采访了郑培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昆曲传承计划”中口述历史访谈的情况?计划选取多少艺术家进行访谈?访谈围绕哪些内容进行?进度如何?

郑培凯:自从2008年以来,我们已经访问了汪世瑜、张继青、姚继焜、侯少奎、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缇、计镇华、刘异龙、张铭荣、黄小午等十余位表演艺术家。“昆曲传承计划”的第一阶段,按照原先的预算安排,已经超额完成。这些昆曲艺术家来到香港城市大学,一般是停留一个月或两个月,每个月进行五、六次艺术示范讲座,同时接受深度采访。

我们的口述历史访谈,与一般对戏曲名家的访谈方式不同。主要着重点不在他们的生平与经历,而在他们对昆曲艺术的传承,是如何学艺,老师怎么教,哪几个老师教,异同之处何在?他们从艺之后,如何体会舞台表演,如何经历不同阶段的认识,如何配合自己的条件来发展自己的风格?从艺五六十年,现在怎么总结,有什么心得,并如何传给下一代的昆曲演员?探讨的问题,环绕“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对唱腔与身段的传承,是我们访谈的关注要点,而且还要捋清不同时段的变化。

具体来说,计划的纵向目标,希望分述出几个不同阶段艺术家的艺术呈现:

一、受访者师辈于不同年代的舞台呈现;

二、学戏期间受访者的舞台呈现,是否跟师辈的传授有不同,变的原因是什么?

三、具备舞台实践与理解后,台上的表演又有没有变化;

四、演员会否受到所处社会意识形态冲击而改变表演的观念?多年不演戏,又是否影响自己在舞台的呈现?

五、改革开放后的”变”?是否会受经济改革的社会思潮,表演上会有新的想法,又会否受外来戏剧理念的形响。

六、昆曲获世界文化遗产名衔后,传统艺术受世人肯定,对昆曲的理解又有否改变?

七、传授学生时又有何”变通”?横向的记录,则希望包括每个戏的细致变

化,从以下剧本、唱腔、表演身段、配乐、舞美等方面去叙述。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的昆曲研究多集中于文本,对舞台表演往往比较忽略。您认为未来昆曲研究应该如何推动文本研究与舞台研究进一步结合?对于昆曲的学术研究应如何与昆曲的传承切实结合在一起?

郑培凯:我们通过文字与影像并进,是为了尽量保留材料,供将来细部研究之用。出版书籍的文字部份,是我们和昆曲老师共同整理的艺术经验总结。但是,整个访谈与示范材料,是可以多达两个月的录音与录像过程,是极为丰富的原始材料,都存在学校的资料库中,可以供将来的学者使用。材料极多,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制作,只能总结主要论点成书。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做的工作,是尽量保存昆曲艺术家的艺术心得,保留大量的文字与影像材料,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最详实的依据。傅斯年以前就说,先有材料,才能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过去的昆曲研究(以及整体而言的戏曲研究)欠缺舞台表演传承的这一块,原因是没有具体详实的材料,而昆曲研究的核心恰恰就是表演传承。

昆曲作为中国文化“非遗”的一大领域,只有通过累积研究素材,才能出现言之有据的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孙妙凝)

链接:

“昆曲传承计划”的借鉴意义

“昆曲传承计划”限于资源,只能邀约一批演员参与计划,但实际上需要及值得留下艺术纪录的昆曲艺术家仍有很多。这些演员同样继承着上一辈老师的艺术,其本身的行当、承传的剧目、演出风格等,都有其独特之处,都是昆曲艺术的宝藏。在全国各个昆曲院团中,也保留了不少影像或文字数据,但限于其本身的保存意识不足,或技术资金问题,未能把一些老数据很好的保存起来,更不用说将之发行,供研究者参考著论。这些数据却很可能随着时间而日益损坏、遗失。

作为“昆曲传承计划”的补充,由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二十世纪昆曲传习与中国文化传承计划”于2010年启动。该计划对中国六大昆曲院团三十九位老一辈昆曲艺人、导演、编剧、作曲、乐师进行了口述历史记录,并探访了院团资料室,搜集当地重要的昆曲表演资料。虽然我们希望尽力弥补昆曲演艺传承数据的缺失,但由于探访时间有限,还是难免有所遗漏。

昆曲艺术的资料除了保存在院团、演员身上,还保存于业余曲界。昆曲与文人的关系一向密切,许多文人除了唱曲,还学戏登台演出,有些戏甚至只见于曲家、名票,但未曾于专业院团演出过。同样,昆曲除了戏工,还有清工一脉,昆曲的清唱艺术在某个意义上,甚至比舞台艺术更为重要。但如今谈昆曲传承,对业余曲界的重视更少。所以也该对上海昆曲研习社、北京昆曲研习社等一批前辈曲家进行采访纪录,他们名气虽不显著于外,但对于昆曲的发展历史、曲唱艺术的研究,同样是无价之宝。

这些艺术家、曲家多已将届古稀。有些老师的身体健康也不容乐观,如蔡瑶珗、成志雄等一批演员都已逝去,除了有限的资料留了下来,许多戏与他们本人的艺术体会也都随着湮灭。可以说,每过一年就少掉一笔珍贵的资料。而这些数据是不仅对于昆曲研究、戏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完全可以作为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材料。

我们希望有更多资源能投入到“真正”的文化传承工作中来。舞台表演的传承实践,学术界较难置喙。但资料保存及抢救工作,却是学界本份。由当地院校做当地的昆曲资料保存,或许最为适当。如北京院校做北昆资料,上海院校做上昆资料,苏州的帮苏昆、南京的帮省昆,湘昆则由湖南院校来安排,这将省去许多行政资源,活动的开展也会更为迅捷有效。

城市文化空间:传承与创意的映射 篇3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及外延极其丰富。但就人所生活的城市空间这一维度而言,文化真实存在于城市生活和建设之中,依托各不相同的城市生活和建设内容为载体。这些载体可以统称为“城市文化空间”。从广义上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指的是人们感知、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是承载着文化的记载与传播、生产与消费等活动,并具有历史、艺术、科技等多方面价值的公共场所。

从传播及城市竞争力塑造方面来看,全球化、国际化、快速城镇化等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同质化困扰,造成城市缺乏自身独特竞争力。就此而言,如何基于城市自身文化优势,打造适宜城市发展、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而形成城市品牌,应是当代城市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此,相关分析可以从城市文化空间的功能属性上入手。一般认为,基于不同功能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这三类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在城市中是各自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其相互关系形成了城市文化载体的有机整体,同时也形成了立体式的城市品牌内核。

文化生态空间:历史与传统的保护

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主要包含了历史积淀留存下的各种文化遗产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区,是一种历史与传统的文化资源。其承载并传递着城市独有的历史信息与发展历程,具有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作用。从情感上来讲,城市文化生态空间承载了城市中生活的人集体记忆和民族记忆,是塑造城市居民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与城市人的互动,将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城市规划、开发与建设中,城市管理者一方面希望能够回归到文化生态上寻找城市独特的基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要顾及开发对于文化生态的破坏性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城市经济建设与文化生态在开发、利用、建设上的平衡?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城市文化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存在哪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或矛盾。

其一,从目前城市建设发展来看,很多城市在发展、转型、建设过程中,都陷入了迷茫,认为历史与传统的遗存与当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难以从城市文脉中探寻、发现适合当代城市的文化精神。对此,一些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开始模仿或照搬先进、成功城市的经验,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同时,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且来源于大拆大建的后进城市的新型城镇面貌脱离了其文化根源与群体记忆,导致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而这显然背离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初衷,易陷入土地政策等短期经济刺激手段的怪圈。

例如,春城昆明享有700余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其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更是极为丰富。然而,尽管如此,昆明的城市文化空间却甚为贫乏。自1922年以后的90多年中,昆明曾陷入拆老城建新城的陷阱,老街道、老牌坊等等承载着昆明历史与人文记忆的城市建筑、空间都在大拆大建中被“混凝土森林”替代,近乎消失殆尽。这使得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昆明,逐渐沦落成了“旅游过境”城市。另外,近来上海石库门的拆除工作被紧急叫停,也显示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待历史遗存的争议与焦虑。

其二,除了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建设对城市文脉造成彻底性破坏外,城市建设中还易出现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对文化生态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多发于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在城市建设中,相关管理规划人员有意识想要将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案例中。尽管以文化促经济增长、以经济带文化繁荣是一种良性循环,但一旦出现过度商业开发,特别是超出了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时,最终带来的后果将是文化生态资源的加速消失。

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遭遇火灾,242栋房屋被烧毁,损失过亿元,大火重灾区正是酒吧等娱乐场所集中的区域。火灾的背后纵然有木质结构房屋易着火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古城开发过快,疏于保护。再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作为背景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却因商业味太浓,落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事实上,南锣鼓巷附近居民也已饱受过度商业开发的困扰。2016年,因游客数量过多超过街区承载能力,南锣鼓巷自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暂停接待旅行团。根据北京市东城区未来规划,南锣鼓巷将从商业街区逐渐向文化主题转型。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从全国一线城市到乡村小镇都面临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保护性开发的难题。

实际上,文化生态空间与当代城市经济发展可以寻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城市管理者可以将当代城市建设根植于城市文脉之中。例如,土耳其的格雷梅,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小城最著名的特点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洞窟,这是一种有别于大多数其他城市的居住方式。尽管洞窟式的居住空间显得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但当地依托洞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洞窟酒店,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魅力所在。通过游客的空间接触与体验式传播,小城的文化自然而然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名片。同时,对于小城居民而言,他们的集体记忆、生活方式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文化产业空间:创意与特色的生产

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看,由文化所引出的所有产业都可划归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为了更为清楚地认识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即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通过赋予其一定的商品价值属性,达到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目的,进而与城市经济形成互动。另外,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有限、高成本、低附加值等问题,作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则具备了循环智力资源、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必将从功能型城市转型向文化型城市发展。

nlc202309082147

基于这样的发展轨迹,聚合了文化产业的城市文化产业空间或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一大引擎。对于文化产业空间的建设,通常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为导向。其功能为面向文化交流与竞争,突出创意与特色,作为一种文化创新的载体,营造并体现着城市的整体文化创意氛围。

基于上述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功能,可以梳理出城市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作为兼具文化特性与产业特性的文化产业,必须处理好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其次,作为以产业为形式的经济活动,文化产业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在文化与产业辩证关系上,一些城市单纯以经济为导向,易出现对文化理解不透彻,文化产业定位不清晰,重产业轻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体现了城市对本地区的文化不自信。而这些不自信的城市则更愿意去效仿其他地区成功经验。这看似是一种风险规避,实则效仿而来的文化产业,缺乏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支撑和居民情感认同,大多仅是一种表层的创意。在更大的范围来看,这种效仿造成了很多地区文化产业差异化弱的现象。从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缺乏清晰定位和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由于缺乏本地基础,相应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服务资源与园区发展难以同步,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部已分多批次撤销了不合格的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被撤销的文化产业园多数以文化为幌子,实则完全经济受利益驱动,难以发挥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作用。

相对于上述重产业轻文化的城市,一些城市则恰恰相反。这些城市有着良好的文化资源和群众基础,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现代整合营销手段传播本地区文化,不懂得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导致空有文化资源,却无法带动经济发展,甚至由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一些特色文化逐渐被当地人抛弃,最终导致文脉的断裂。

例如湖南梅山的傩戏,其最早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是综合了梅山地区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的综合体。尽管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傩戏却未能促动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甚至其本身也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傩戏并未形成产业,更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或产业生态圈。其传承仍保留着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导致了这一文化对于当代普通人而言距离远、准入门槛高等问题。

除了要协调好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外,对于一些正在向文化城市转型的城市而言,如何保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江西景德镇一直以陶瓷产业闻名古今中外。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景德镇的一些传统窑址、工坊已被现代建筑取代,同时由于传统烧制方法产生大量烟尘,已不再适合现代城市的环保需求,景德镇赖以发展的陶瓷产业面临了巨大的发展问题。面对没有产业创新,千年瓷都就可能失去其文化魅力的状况,景德镇聚拢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不但在此发展了新的制陶工艺,还站在文化视角,深挖陶瓷文化,并以陶瓷为媒介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同时,以陶瓷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工作室、餐饮、旅社等文化产业生态空间,为景德镇带去了新的活力。

文化事业空间:服务与共享的公益设施

从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来看,文化事业空间主要指各种不同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场所,包括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这些文化事业空间的建立是以公平、共享为出发点,以满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鉴于文化事业的公益属性,城市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城市对于本地区文化塑造、培养、建设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城市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相较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也有较大差距,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不小的距离。据《2012年世界城市文化报告显示》,上海拥有美术馆208家,其数量还不到巴黎的1/5,平均每十万人拥有0.9家,低于孟买的1.2家和伊斯坦布尔的1.9家。在图书馆方面的调查上,尽管上海有477家图书馆,数量仅次于巴黎,但人均每年借书量仅为2.5次,大幅落后于其他城市的水平。

就这一现象来看,尽管存在着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因素,但也需要注意在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上,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建设方面,需要结合人口规模、空间距离两大要素进行配置,以一些通用的如“千人指标”、“人均指标”、“服务半径”等为标准,进行衡量。

另外,针对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使用率低的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一现象体现出供需双方的不匹配问题,有些文化事业空间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不是市民需要的,而有些市民需要的又没有供给。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尽管其除了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外,也经常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但通常主题严肃、学术,对一般读者而言吸引力不足。反观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则会提供一些更为通俗、需求量更大的服务,如学生的考试咨询、职业规划等。

当然,除了服务提供者未能把握读者需求外,公共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率低也有着受众自身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于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的意识不强。对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或是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的注意,进而培养其使用意识。

针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一些城市政府已经开始转变思路。例如,北京市推出的“文惠卡”,就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解决过去政府提供文化服务单一,与群众需求不匹配问题。通过“文惠卡”的鼓励形式,推动市民参与文化事业活动,进而潜移默化培养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

中国的城市和乡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规划、转型、发展的问题。经济目标面前,城市管理者需要妥善保护、开发、利用好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这不但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同样也是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对于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可以划一条文化生态红线,在有限度的范围内,以强化文化核心内涵、提升文化价值为目的地去开发。同时,通过加大对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创新、鼓励创意,形成大中小城市产业协同、错位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生态空间在文脉上保留了城市的特色。而基于这种特色,城市可以发展具有本地区基础的文化产业,相应的通过政府引导,可以将本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联系,促进城市居民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进而提高本地区整体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责任编辑:王然)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4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 进行无限放大跟无限缩小的过程中, 找到接近100%的完善理论。《博弈圣经》中科学的定义为: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科学即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学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曾云集了当今一流的规划专家和学者, 在对城市规划作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专题研究后, 科学地设立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生态规划、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等18个分论坛, 其目的就是强调科学的规划、协调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过程中, 由于规划的滞后和失控, 各城市间彼此模仿, 争赶时髦, 宽马路、大广场、相似的标志性建筑等等, 使城市间差别越来越小, 外观、环境渐趋一致, 一样拥挤的楼群, 一样堵塞的交通, 城市失去了特有的风格和个性, 一味地追求大而全, 机械地扩大城市容积和边界, 以更雷同的模式发展。这样一来, 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城市形象问题、城市整体风格的定位问题, 也即城市文化的传承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等等,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归根结底是必须构建认真传承城市文化, 科学和谐发展城市的理念。

1 传承城市文化, 提升城市形象, 塑造城市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也是传承历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的内在动力和宝贵遗产。城市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础, 是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 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每个城市都有其固有的文化特征, 失去了它, 就失去了这个城市的“根”与“魂”, 像北京是历史名城, 故都, 旧时的皇城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 今日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既有首都的神圣、庄严, 更给人以典雅、温馨、大气, 充满文化意蕴。国际大都市上海, 其外滩的欧式风格, 始终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 而浦东的倔起, 则向人们炫耀着一颗东方明珠的璀璨。

同样, 在城市化进程中, 保存城市的记忆, 保护历史的延续性, 也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这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发展痕迹, 使城市成为一个民族的记忆载体。2008, 首都北京圆了百年奥运梦, “鸟巢”、“水立方”等, 存载着首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通过奥运, 向全世界宣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以崭新的城市形象, 塑造了优秀的城市品牌, 全方位展示了东方雄狮的威武。

当然, 城市规划要考虑功能和发展的问题, 但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 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只有很好地传承我们的城市文化, 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才能成功塑造出优秀的城市品牌, 使我们的城市多姿多彩,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 多元化协调发展, 创造缤纷和谐的人居环境

当今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我国正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 城市的多元化协调发展, 成为必然的趋势。为此本人以为, 必须注重城市的多元化设计。

2.1 城市规划与设计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安排。”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指出, 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 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 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 与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城市, 都是以创造一种良好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 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 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 组织和安排好交通、绿化、给排水等各类工程设施, 都要研究城市的发展, 考虑城市的历史。城市设计还得考虑更深层次的“城市美”, 如城市的形象设计, 包括文化底蕴、精神品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导向、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活力的提高等诸多事项。而我们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 就是要达到各个相关项的最大优化与最佳整合。一个城市, 要持久发展、经久不衰, 就必须挖掘其深厚的文化积淀, 与时俱进提高文化品位, 这有这样才能迎领时代新潮流。

2.2 城市美化与色彩

一座城市美丽与否, 首先是通过对城市的色彩来感知和判断的, 这是第一感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况且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 如果说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也不为过。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 色彩艳丽的公交车、出租车, 闪烁迷离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 使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 容易滋生烦躁情绪。而五彩缤纷的公园,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让人心旷神怡, 心情愉快。

每个城市的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 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像北京皇家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 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像江南水乡的灰瓦白墙、小桥流水, 都是城市的传统色彩。城市色彩不可追求雷同, 要象保护历史文物一样保护其城市特色, 以延续其历史文脉。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 则等于将历史割断, 暴露出一副苍白面孔。当然, 想让城市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并不容易, 它需要城市领导、建筑师以及业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品味, 正如一位建筑师所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 的确在时时刻刻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和现代文明水准。

文化传承的困境 篇5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化身,同时也是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标识和精神纽带。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有些甚至已走向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变得十分困难。现在我们以调查河南新乡小冀背粧的生存现状为个案展开调查研究,以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从而加大传承力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冀背粧

传承困境与发展

文化价值 保护措施

正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逐渐加强了,这能够有效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知道,文化的传承需要很多的人、资金、技术等条件作为保障和支撑,因此,如果我们要很好的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就必须去深刻了解它目前处于的地位和状况,以及它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此次我们以新乡小冀背粧为依托,深入地了解了新乡小冀地区的风俗民情,对小冀背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承中遇到的问题等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小冀背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些力量。

新乡小冀背粧,又叫“托粧”、“托阁”,是豫北新乡县小冀村民众在吸取戏剧、曲艺及舞蹈等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与为祭祀火神爷而举行的戏剧演唱活动密切相关。据当地民国十三年的碑文记载:“镇西南隅坤大街旧有火帝真君圣会,每年新春初七日为帝君寿诞之辰与十六例会扮背粧庆贺。相传此会起自咸丰年间……”又据当地老艺人回忆,后来因其表演局限性大,村中一些有识之士刘先祖、贾重及荆铭德等人将一些儿童化妆成戏剧人物,并用特制的铁架背在肩上,配合鼓乐在大街或庙宇中演出,名曰背粧、托粧或托阁。清道光年间已成规模,后于咸丰年间加入火神会组织,于每年正月初七火神生日和元宵节期间形成演出例会。光绪年间,小冀村曹老

三、王举人和王怀庆等能工巧匠,在单粧的基础上反复试验,用熟火粘接法,打制出重心稳妥,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夹身舒服,有惊无险的多路双人粧和三人粧,并一直流传了下来。

通过走访民间艺人和搜集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新乡小冀背粧在其造型、表要内容、演出规模以及演出个性等诸多方面都明显区别于中 原其他地区,有着其明显的独特性。例如,在演出规模上,其他地区的演出规模同小冀背粧是无法比拟的。历史上,小冀背粧最大的演出规模是参演人数曾一度达到五百多人,而人数最少的时候也有二百多人;另外,在演出造型上,小冀背粧的粧架结构是非常独特的,外表开启看起来非常美观,而且粧架重量之重和粧架高度之高更是首屈一指。除此之外,像演出内容多样性,背粧表演复杂性和演出服装的奇特性等方面也都是一大特色,具有很浓的地域色彩和人文气息。当地人们在继承先人表演的基础上,通过各地背粧艺术的交流学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小冀背粧与当地民众对火神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在当地,相传正月初七为火神的生日,于是人们竞相去位于小冀村的火神庙烧香祭拜,以求得火神的保佑,祛灾获福。而背粧这一民间艺术,就是为了祭祀火神而兴起的。背粧演出前,在火神庙必须要有一个隆重的祭拜仪式。因此在背粧艺术表演中,火神崇拜的迹象十分明显,人们在表演过程中添加了宗教信仰的因子,使这一民间艺术显得尤为庄重、崇高,也由此让小冀背粧得以一代一代流传至今。我们知道,要认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非物质文化能够受到国家重视的重要原因。新乡小冀背粧便具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传承价值。新乡小冀背粧兴起于明末清初,是那个时期文化的载体,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对新乡小冀背粧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丰富当地的民间文化,促进民众的团结与和谐。

二、对研究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铁器制作工艺具有参考价值。起源于明末清初,道光年间已形成规模,咸丰年间借助赤帝真君的神威,每年正月初七火神生日和元宵节形成了演出例会。光绪年间,本村巧匠在单粧的基础上反复试验,用熟火粘接法,打制出重心稳妥,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夹身舒适,有惊无险的多路双人粧、三人粧。这些对研究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铁器制作、熟火粘接等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三、审美价值:小冀背粧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中原一带以高、险、奇、特著称。小孩穿大人衣服,演出开始后猴粧开道。阵容庞大,背粧者与上粧者配合默契。粧高达五米多,有惊无险,观众仰望表演队伍宛如仙女下凡,使人遐想如幻,神奇莫测。小冀背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文化身份认同的意义,是炎黄子孙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四、精神娱乐价值:小冀背粧在逢年过节和重要庆典时,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是人们拜祖求神、缅怀先人、寻根问祖、充实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真善美,针砭邪恶丑,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鉴于此,加大对新乡小冀背粧的保护力度,充分地利用小冀背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目前新乡小冀背粧在发展传承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目前正面临着很大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社会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是当地年轻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是小冀背粧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导致每年组织一次演出都会显得非常艰难。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今是经济社会,做生意、上班、打工的人多,有很多人没有时间参加,而且有些人还计较经济报酬,这就使背粧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解放前人们在家务农的多,并受道德传统的影响,求火神保佑人财两旺,平安吉祥,广大群众都不计较个人得失,都是积极参加。生产队时期,在庆典和年节排练时都是队里派人计工分。其次是传承出现青黄不接局面。现在比较好的背粧者,还是七十年代队里计工分时培养出来的,最年轻的也50多岁了,解放初期前后的会首和好背家都去世了,因生活条件提高,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讲报酬,虽然经常演出,但质量不及过去,所以小冀背粧的组织和发展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使许多老人和热爱背粧活动的人感到揪心。

总而言之,人们缺乏兴趣爱好的动力,没有舆论支持,也没有经济收益作为促进因素。与此同时,民俗世家逐渐没落,年轻人对于民间艺术的关注与日剧减,导致小冀背粧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真正能够完整地将老艺人们的技艺继承下来并能将其继续发展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民俗工艺都不再占有优势,甚至开始步入“风烛残年”的阶段,亟待新生力量的加强巩固。

为此,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重点将精力放到了新乡小冀背粧的传承与发展的措施上,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来促使小冀背粧能够合理、有序、正常地传承下去,这需要当民众和外界各个领域的大力支持。下面是我们针对小冀背粧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和相关建议。

1.一、积极联系、组织专家学者等专业人才对小冀背粧进行现场观摩和指导。在获得专家学者的认同后,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各个领域申请民间文艺表演和传承的经费,同时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让演出更能符合大众口味,做到与时俱进。

2.二、完善背粧会的管理制度,使背粧会成为一个高效、严谨的社会组织,对背粧会中筹得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合理有效的组织演出,积极对外进行宣传,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背粧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小冀背粧继续发扬光大。

3.三、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措施,充分认识到小冀背粧目前所处的地位,认识到其在当地的重要性,根据国家的法规政策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法,以期更有效的对小冀背粧进行保护。

4.四、加大小冀背粧的传承力度,即鼓励上一代老年人通过家族传承或者招收徒弟等方式来传授小冀背粧这一民间技艺,从而使得它能够得以代代相传,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逐渐解决小冀背粧青黄不接的突出问题。

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保护在当前之所以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是以传统文化的日益式微为前提的。造成这样一种文化态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与长期以来我们倡导的现代性建设对传统的否定、摒弃有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现代国家建设往往将传统的、地方性的知识视为落后的或不相适应的、与之对立的对象,这很大程度上必定以挤占地方性知识的生存空间、消减地方性知识传承为代价。因此通过以小冀背粧为依托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以此来扩大同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交流,并相互借鉴,以实现更好的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

参考文献:姚向奎《小冀背粧.民间信仰映照下的民间舞蹈》 龙源期刊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第二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文化艺术出版社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6

关键词:湖北;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编号16ZD032]

弘扬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经济效益,为国家创收。同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有着很重要的使命。我国古代素以“茶”闻名于世,当时外国使者来朝拜,能带回国几箱茶叶,在当时算得上豪礼了。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作品 《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写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我国茶叶种植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区,所以南方不仅种植茶叶经验丰富,更形成了品茶论茶的风气,南方很多城市都有自己颇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茶文化,不仅推动了当地城市文化的发展,更是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为湖北茶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新的路径与平台

如今有很多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是静态的理论研究,失去了其“动态性”的特点,本文旨在为茶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元素。

(二)为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搭建桥梁

通过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丰富其内容、扩展其表演形式,使茶文化的传播、保护具有多样化。

(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机会

在保护与发展茶文化的时候,可以采用众筹的模式,筹集资金,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召集专业舞蹈人员及有各种才艺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新的作品,进行公益演出或商业演出,给公司创造利润,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茶艺的概念与特点

1.古代茶艺概念

茶艺就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萌芽于唐代,发扬于宋朝,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历史渊源相当深厚,自成一体。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2.現代茶艺概念

早在20世纪30年代,茶艺一词就已经在大陆出现,但与现在的茶艺含义又有所区别。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笔者认为现代茶艺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茶就是所谓的茶叶与茶文化,艺不仅是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例如舞蹈、歌曲、音乐等,二者结合,融会贯通,形成赋有新内涵的茶艺。

(二)湖北茶文化及特点

1.湖北茶文化发展概况

湖北史前茶文化 :湖北史前茶文化起源于炎帝神农氏文化,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使中国农业社会结构完成。

湖北五代时期茶文化:内地贯通南北交通的枢纽是湖北江陵,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市。

湖北唐朝茶文化:唐代陆羽,天门人,精于茶道,著有世界上最早关于茶的著作——《茶经》,因此而闻名于世。他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开启了茶的新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湖北元代茶文化:元代盛世时,兴国及通山产茶的地方,有些园户、商户以茶株纳税,都以江州请用,是元代兴国产茶之证。

湖北明代茶文化:茶业生产不断受到政府重视。据《明史·食货志》记载,产茶之地,湖北以弄昌为首,兴国(今阳新)最盛。

湖北清朝茶文化:清代初期,政府只教种树桑柘,为官员茗茶。因此,从治国安邦的角度出发,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大力兴办机器制茶,对茶叶进行改良,兴利除弊,开拓茶叶市场,使茶叶生产不断得到发展。

茶马古道源头:羊楼洞,青砖茶的原产地,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有“砖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说。以老青茶为原料,引用观音泉水,经过蒸汽筑成。主要销往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和蒙古、俄罗斯、格鲁吉亚、英国等国家,为湖北茶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茶文化艺术特点

1.认知功能

众所周知,茶文化不仅是精神层面的也是物质层面的,它同样是一项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载体。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其中具象写实的艺术作品中往往会记录一些现实生活的事件和场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认识作品创作年代的一些社会风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了解茶文化可以认识茶的历史,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劳作情况和精神面貌,因此具有认知功能的艺术特点。

2.教育功能

科学是以理服人的,而艺术则以情感人,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观众情感的影响而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培养人们的美好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人们奋发向上,所以艺术教育有着科学文化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茶文化可以发扬茶德、传播茶道;具热爱祖国、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多种优良品质,因此茶文化具有教育功能的艺术特点。

3.审美功能

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可以说,审美功能是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茶艺的表演具有审美性,因此茶文化也具有审美功能的特点。

4.娱乐功能

艺术形象的藝术感染力,引发人们的审美愉悦和乐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满足。它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的直接动因,是对欣赏者要求获得娱乐、休息和精神调剂的满足,其核心是在审美享受中的精神快感。

此外,艺术作品还有宣传功能、传承功能、个性塑造功能、疏导(渲泄)功能、交流功能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等。

三、结论与建议

在创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今天,茶文化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因为城市发展的脚步是以城市的文明和文化程度为基础的,城市间的竞争早已不是产品的竞争、行业的竞争,甚至也不再是各种指标的竞争,而是人才与环境的竞争。

(一)保护和传承湖北茶文化的意义

传统茶文化区别于历史古迹,传统文化更多地是植入而影响个人、影响地区、影响民族,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不衰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进步,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让世界认可。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我们提出了要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去传承传统文化,传从而让地区发展进步,让民族骄傲自豪。

保护和传承湖北茶文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提高人们对茶的消费水平,增加茶的销售量,促进湖北经济的发展。

保护和传承湖北茶文化,有利于文化传播发展,具有教育意义,可让更多的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学习茶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二)发展创意产业,推动湖北茶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文化资源,而传统民族文化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与素材。只要我们能够借助科技的手段发挥文化的想象力,我们完全可以将传统习俗、节日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符号转化成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利用湖北陆羽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可以将茶艺表演、DIY新的茶饮等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可以生产各种与茶文化相关的小工艺品。总之,我们应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转变成为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聂冰心.从南丰傩舞进校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J].上海师范大学,2013.

[2]王蕾.谈中国茶文化[D].金陵科技学院,2012-5-24.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以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暨南大学,2009,(7):56-56.

[5]为何风投资本家在转向众筹:省时 可检验产品优势[DB/OL].凤凰网,2015-1-23.http://tech.ifeng.com/a/20150123/

40955589_0.shtml

作者单位: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7

一方面,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是很深, 有的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的不能清醒认识民间文化在当前生存环境下日益消亡的现实, 存在麻木不仁、盲目乐观等现象;有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部门一家的事情, 处于观望状态。另一方面, 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近出现的名词, 而且对其划分还不是很明确, 尤其在社会上, 许多老百姓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概念理解还不够清楚透彻, 更不清楚保护的范围与内容及如何去保护, 全民保护意识不强, 民间文化保护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市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涵盖内容广泛, 资源十分丰富。虽然此前已开展过民间文化资源普查, 但受人员、经费等因素影响, 普查的范围较为狭小, 普查的深度较为肤浅, 涉及的内容也不全面, 仅完成了民族民间艺术中手工技艺、民间故事、民间音乐和戏曲中的部分项目,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掘。调查获悉, 虽然家底基本摸清,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健全, 机制还欠完善,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经济冲击, 保护前景令人担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受现代文明及多元文化的冲击,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与环境急剧恶化而基本处于守势濒危状态, 前景令人担忧。调查发现, 被誉为“东北皮影戏的缩影”的双城皮影, 仅有三个剧团在艰难地生存, 剧团队伍也因微薄的收入无法吸引年青一代走上传习之路而日渐缩小, 许多演员大都已外出打工分散各地, 难以集中组队演练, 演出活动日益稀疏, 只在逢年过节时凑合着演出, 由于演练的不正常, 演出市场的紧缩, 双城皮影将随着艺人的逝去而消失。

投入有限, 保护经费尤为紧缺。当前,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经费紧缺而举步维艰, 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开展工作以来, 我市除了上级补助的少量经费外, 财政没有落实专项经费, 全靠文化部门挤占办公经费勉强应付。二是自我造血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不以盈利为目的, 基本没有造血功能, 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8

一、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传承与发展的认识

1. 传承是最有效的保护。

文化的传承性赋予城市以义不容辞的历史保护责任, 文化的传承是文化积累的主要手段, 城市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长株潭三市均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城市有形表象下隐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市群中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等已由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予以保护, 需要讨论研究的是如何保护更为妥当, 从而在城市特色塑造上发挥更大作用。

2. 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

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是城市文化特色运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城市文化特色既是昨天的辉煌, 又是今天的财富, 还是明天的希望。只有发展与保护二者并重, 城市社会经济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城市文化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是化石, 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 城市文化是活的生命, 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 只有具备影响力城市发展才有持续的力量。所以, 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累, 还需要振兴, 需要创新。

二、传承与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今在中国, 无论沿海还是内地, 无论是大都市, 还是中小城市, 都处在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之中, 可以说已经进入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给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一个塑造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快速发展并举的难得机遇。湖湘大地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长株潭城市群光辉灿烂的城市文化, 三市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们为城市形象增添了不少文化蕴涵。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文化, 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发力, 建立完善管理、引导、创新、开放四大机制, 使全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升华, 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操整体飞跃。

1. 提高认识, 加强引导。

在城市运营中, 政府要深刻认识到, 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站在战略的角度看待文化资源保护问题,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避免把文化资源视为“包袱”的短视行为。要实施“文化先发”战略。经济发展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反过来, 文化发展可以引领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研究, 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从丰富的湖湘文化资源中, 筛选提炼出独具长株潭特色的先进人文思想。长株潭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 但要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善于从古代杰出人物中、彪炳千秋的事例中吸取营养, 做到古为今用。要充分发挥湖湘人文包容开放的优势, 进一步加大文化开放力度, 积极顺应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趋势和潮流, 加强对外对内文化交流与合作, 把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长处和努力弘扬本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使长株潭文化成为顺应时代潮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解决城市文化特色危机,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特色保护中的主导作用。要编制长株潭城市群文化特色保护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建立适应于长株潭文化资源特点的文化特色概念和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建立适应于长株潭发展需求的文化资源价值观;建立适应于长株潭文化特点和当代发展需求的文化特色保护理论体系, 包括新的保护观念、新的保护思路。

2. 注重精神, 升华特色。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民族和区域文脉传承蕴含的优秀素质和先进理念, 是城市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城市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对社会未来发展具有某种导向、推动作用。近年来, 我国不少城市十分重视城市精神的提炼和塑造, 如深圳提出“开拓创新, 诚信守法, 务实高效, 团结奉献”, 青岛提出“诚信、和谐、博大、卓越”, 等等。当前, 长株潭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特别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 并把凝聚、培育城市精神的过程, 变成树立敢创敢干、勇创新路新思想的过程, 如武汉市提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 宜昌市提出“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城市精神, 荆州市提出“筚路蓝缕、和衷共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提炼与弘扬的过程, 就是城市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 也是城市文化培育与弘扬的过程。

3. 打造品牌, 彰显特色。

城市文化特色不外乎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风情特色等几个方面。因此, 在城市文化培育、弘扬过程中, 我们应该做到:一要突出建筑特色。从规划开始, 就走差异化道路, 突出长株潭本地特色, 使城市在空间布局、道路设计、建筑风格上与众不同, 强化市民对城市历史的记忆。二要突出自然特色。长株潭自然特色鲜明, 有山有水, 有河有湖, 山水园林特色突出。要因地制宜, 做足山、河、湖、水、桥的文章。三是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长株潭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这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宝贵资源。要继承城市历史文脉, 围绕人文资源定位城市建设风格, 设计城市建筑景观。要注意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对历史原貌加以保护。四是突出艺术特色。要加强城市道路、广场、特色建筑物的艺术设计, 加强城市雕塑、城市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的建设, 加强对演出团体的支持, 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加强对市民艺术素质的培育, 使城市形成浓厚而独特的艺术氛围。

4. 和而不同, 彰显个性。

长株潭文化南北兼有、东西共存、多彩多姿, 这既是优势, 又是劣势。从艺术角度讲, 文化百花齐放、百花争艳, 当然很好。但是, 从思想角度讲, 各演各的戏, 各唱各的调, 达不到统一, 形成不了合力, 又是一件坏事。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需要有特色, 有个性, 但也不能杂乱无章, 要统一在湖湘文化的旗帜下。长沙市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要根据“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和“湖南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 在都市文化发展上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提高品位、形成特色, 努力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株洲与湘潭要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结合各地实际, 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文化街区等方面注重地方特色, 体现人文内涵,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5. 以人为本, 公众参与。

城市是市民的居所和精神家园, 城市建设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体现对市民的关注与关心。无论是文化硬件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 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不断挖掘、发现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 并努力为市民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同时, 要大力强化市民对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参与意识, 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要强化市民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意识到城市文化特色是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的大事。从根本意义上说, 市民既是珍贵文化特色的创造者, 又是文化特色的传承者。优秀的城市文化可以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够使居民具有强烈的城市主人意识, 从而积极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着力塑造具有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包容心的文明市民, 不断增强城市居民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进而提升城市文化, 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6. 深入研究, 挖掘内涵。

名牌城市崛起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寻找自己的主题文化。一个没有主题文化的城市, 就像一艘没有舵手的船, 永远找不到自己航行的方向, 而反观那些在历史中形成了主题文化的城市, 却在风浪中走到今天, 而且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第一, 要创造有国际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体系。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的确立, 必须借助于如电视、报纸等有一定覆盖面的颇具影响的新闻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外省有很多城市在中央电视台做城市文化的公益广告, 而湖南省一家也没有, 这一缺环应尽早补上。第二,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高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 让更多人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 持续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等。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政府, 都非常重视本市的节庆活动, 利用自己城市独特的节庆活动提高本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塑造本市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 如宜昌国际旅游节、武汉杂技节、荆州龙舟邀请赛等。第三, 设立专门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为城市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咨询、规划和监督。今天在城市文化建设领域, 有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需要运用“积极保护, 整体创造”的理论展开实践。例如如何在长株潭城市群设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特区”, 给予特殊保护政策的课题;如何利用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有利时机, 实现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课题, 等等。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传承与发展可以从七个方面入手:提高认识, 加强引导;注重精神, 升华特色;打造品牌, 彰显特色;和而不同, 彰显个性;以人为本, 公众参与;深入研究, 挖掘内涵。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朱克英.城市文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汪民安, 陈永国, 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4]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特色城市构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5]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6]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7]丁力.试论西安城市文化特点及其建设[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8]蔡云辉.论城市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3, (4) .

[9]朱雪梅, 王国光.立足城市文化, 建设特色广州[J].城市开发, 2003, (10) .

[10]展宝贞, 战秉聚.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学习, 2003, (5) .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9

2013年底, 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了“记得住乡愁”的概念, 明确了历史与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城市发展提出这样的要求, 对城市规划行业来说至少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城市发展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间接说明之前的工作有需要改善提升之处;二是未来的规划工作需要将历史文化传承提升到更高的层面进行考虑。作为饱含历史文化元素的古镇首当其冲, 在协调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问题上的矛盾最为明显。探索如何在满足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前提下传承历史文化,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而城市设计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在法定规划体系外的可行途径。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 讨论如何通过城市设计保护古镇、并创造出富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场所, 使二者和谐共生, 使城镇成为真正“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2 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对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的探索

长三角地区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 “苏南模式”给江南水乡古镇带来了发展经济的机遇, 但混乱的城市建设却威胁着古镇的保护, 城市规模的扩张也使整个镇区的城市空间杂乱不堪, 品质下降。江南水乡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原则和设计方法是近年来非常引人关注的科研议题, 如何处理好城镇发展区与核心保护区的关系, 并适应城镇的现代化发展, 尚未形成良好的途径, 导致出现了大量“厂包村”现象, 水乡环境品质下降, 整体形象风貌混杂, 城市特色丧失, 历史文脉断绝。在城镇建设的总体层面, 通过城镇整体空间格局的塑造, 街道空间尺度的把握, 生态开放空间的营造, 以及建筑空间组合等方面, 创造人性化和有归属感的城市, 于混杂的现况中回归水乡特色, 是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工作。

2.1 明确江南水乡古镇总体城市设计的独特性

镇区是城镇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具有办公职能、商业职能、居住职能、产业职能以及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辅助职能, 是整个城镇公共活动的中心。江南水乡古镇在具备以上特征的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

2.1.1 自然水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密布的水网是江南水乡的重要特色, 是构成水乡文化的载体, 也是创造富有特色城市空间的基础, 但错综复杂的水系也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限制因素, 特别体现在产业用地的建设方面, 增加整体城市设计的复杂性。

2.1.2 古镇保护对镇区开发的限制

在保护古镇这一铁律下划定的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以及视线、高度、建筑风格、空间关系等的控制与要求使得古镇的整体城市设计限制因素增加, 设计难度加大。

2.1.3“村—厂”矛盾与统一的关系

长三角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发展, 造成江南水乡村庄与工厂间的关系复杂。一方面存在工厂与村庄的相互依存状态, 另一方面过快的建设造成环境品质下降, 生活条件恶化。科学梳理“村-厂”关系, 在保障职住平衡的前提下创造高品质的环境, 是对总体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

2.2 江南水乡古镇总体城市设计方法

2.2.1 保护古镇传统风貌, 维系传统社区生活

对古镇的保护是江南水乡古镇整体城市设计的首要内容。整体保护城镇传统风貌, 严格控制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的建筑高度、风格、色彩、材料, 以及建筑肌理与街巷河道空间格局。尤其需要对河道及街巷系统的控制与保护, 设计以桥梁埠头为主的公共空间景观节点。同时要避免古镇逐渐严重的“空心化”现象, 保证户籍人口的居住比例, 维系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 保障真实质朴的社会生活。

2.2.2 保护与利用水网格局, 建立生态优先、水街相依的开放空间系统

水是江南自然环境的母体, 是最宝贵的天然生态基质, 在规划设计中应对水系河道空间进行类型划分, 针对不同等级水系制定设计标准, 创造各具特色的开放空间系统。同时, 要保持主要河道不变, 适当调整低等级河道, 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 力求规划后水系的水面率与现状水面率相等。

2.2.3 提取古镇元素, 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镇整体风貌

空间特色与建筑肌理是江南古镇的名片, 在规划设计中以古镇空间特色与建筑肌理为设计原点, 以水系公共空间为主脉, 集合水乡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 用当代的设计语汇诠释现代的城镇生活方式, 为镇区建立一个适宜的地域身份。对古镇区的建筑风格、材料、色彩、高度等元素进行分析提炼, 作为新区设计的基本要素。

3 在苏州市甪直镇的设计实践

3.1 甪直古镇的独特性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甪直, 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依河设市, 夹岸为街”的空间形态与“古宅踏渡、粉墙黛瓦”的建筑风貌, 是这座历史古镇最具魅力的设计基因。通过总体城市设计, 挖掘基地内外的自然特质, 修补本土传承的文化根基, 创造可持续发展并具独特地方特色的人文胜地, 使其成为“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化小城镇。

甪直镇地处苏州城市版图的东部, 东接昆山市, 北临苏州工业园区, 区位优势明显。基地东至甪直镇行政边界, 西至吴淞江南北向干流, 南至甪直塘, 北至吴淞江, 镇区建设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 现状人口10.5万人, 其中户籍人口1.3万, 外来常住人口为9.2万 (见图1) 。

镇区位于太湖沉积平原, 南抱澄湖, 北枕吴淞江, 涝原上纵横交错的港浦泾浜, 圩区内平缓舒展的村舍田垄, 良好的自然环境宛如一块珍贵的璞玉。镇区西部和东南部现有部分农田, 区内公共绿地面积较少。沿机场路、东方大道、长虹北路两侧成排种植高大乔木, 保圣寺内外和旺家浜现有七株古银杏树, 丰富区内的自然景观。

3.2 基于独特性的城镇功能定位与发展愿景

依据《苏州市甪直镇总体规划 (2008-2030) 》, 明确其功能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水乡特色旅游城镇、苏州现代化重点镇”。甪直镇区作为镇域层面的综合服务中心, 将承担行政文化、商业旅游、生活居住、产业研发等四大城镇服务职能。

总体城市设计从城镇与自然、历史及发展的角度出发, 为甪直镇区描绘出如下的发展愿景: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人文胜地;彰显江南水乡诗情的秀水宜居城区;新世纪成功倡导大众公交运输的典范城镇。

3.3 城市设计发展策略

3.3.1 构建“生态优先、水街相依”的公共空间系统。

水是江南自然环境的母体——北部蜿蜒如新月的吴淞江, 南部风景秀丽的澄湖, 是甪直镇区最为宝贵的天然生态基质;遍布整个基地的九条镇级河道与纵横交错的水街水巷, 北通吴淞江南达澄湖, 是镇区防洪排涝、调蓄汇水、涵养水源的天然生态廊道 (见图2) 。镇区规划范围内水域面积共有260公顷, 水面率达11.6%。

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基地水网的自然连续性, 提高自然水系对暴雨径流的吸纳能力。在天然水系基础上, 结合镇区规划道路系统进一步调整规划水系。九条主要镇级河道保持不变;西部产业区为保证产业类型土地的出让, 沿镇区道路适当调整水系;中部居住区内水系尽量保持现状 (见图3) 。规划后的水系, 将保证水面率与现状水面率相等。

规划水系根据河道空间尺度可分为四个类型:市级河道湖泊、运河特征水系、水街特征水系及水巷特征水系。

规划以河道为主脉的公共空间系统, 形成市级 (河道湖泊) 、镇区级 (运河特征) 、组团级 (水街特征) 、社区级 (水巷特征) 四类公共空间。通过设置具有整体性与标识性的桥梁、码头、公共艺术品等景观设施, 强化不同级别河流的身份特征。

3.3.2 整体保护城镇传统风貌、精心维系社区真实生活

整体保护城镇传统风貌, 严格控制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的建筑高度、风格、色彩、材料, 以及建筑肌理与街巷河道空间格局。古镇整体风貌包括“上”字型河街并行的空间格局, 市级河道两侧通向河口埠头的传统街巷系统, 以桥梁埠头为主的公共空间景观节点。根据古镇保护规划确定的规划居住人口6000人, 保证户籍人口比例不低于60%。以保圣社区居委会为基础, 完善古镇滨水交往空间与公共生活服务设施, 维系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 保障真实质朴的社会生活。

3.3.3 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镇整体风貌

以甪直古镇空间特色与建筑肌理为设计原点, 以水系公共空间为主脉, 集合水乡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 用当代设计语汇诠释现代的城镇生活方式, 为甪直建立一个适宜的地域身份。通过对建筑群体总体形象和分区特色等系统设计, 提出空间轮廓线、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风格等分区控制要求;同时, 强化滨水区域、交通干道、城市门户等重点地区的塑造, 赋予相应的地域人文内涵和多视点的景观分析, 彰显甪直镇的水乡诗情。

3.3.4 倡导“公交导向、复合高效”的城镇成长架构

江南古镇“运河水网、舟船代步”的交通模式, 决定“依河设市、水街相依”的空间格局;现代小城镇“高速公路、汽车货运”的运输方式, 导致现代小城镇的无序蔓延;作为面向新世纪的甪直镇区, 发展以“节能减排、绿色运输”为核心的大众公交运输系统, 再次成为影响城镇空间格局的决定因素。

在苏州市域“T型”空间拓展格局中, 甪直作为“创意文化产业轴带”的重要一环, 与西侧独墅湖高教园区仅仅一江之隔;镇区亦具备承接苏州工业园区产业转移与空间拓展的潜在优势 (见图4、图5) 。

在现状道路的基础上,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区主次干道体系, 明确镇区道路系统为:“两横一纵”的对外交通系统和“四横五纵”镇区主干路系统。在“一横两纵”对外通勤公交系统的基础上, 沿东方大道、海藏路、纬三路、晓市路规划地方公交线路, 并按照800米到1000米间隔设置公交站点。结合公交站点布局各级镇区公共服务设施, 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为镇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 (见图6) 。公交站点500米步行区内, 鼓励土地的高强度开发与混合使用 (见图7) 。外围的产业研发与居住生活区, 可通过地方公交环线予以衔接, 站点周边布设高活力社区中心与高品质开放空间。

遵循TOD发展模式, 以公共交通体系、公共设施网络、公共空间系统三大系统为核心, 规划土地紧凑混合、弹性使用、生态低碳化成长的城市整体发展框架。在“公交导向、复合高效”的发展模式下, 甪直镇区形成“三区、三轴、三心”的城镇成长架构。“三区”包括主镇区、新镇区、产业区;“三轴”包括东方大道、海藏路生活轴、纬三路生活轴;“三心”包括主镇区主中心、新镇区副中心、产业区服务中心。

3.3.5 制订“精明有效、智慧成长”的分期实施行动计划

在行政协调机制和管理政策有效性的基础上, 强调落实公共资源控制, 先行实施包括甪胜路、甫澄路、海藏路、纬三路的“两横两纵”镇区主干道建设与整治, 并迅速布设镇区对外区域通勤公交系统;再以生态整地工法, 重点整治西巫河、清小港、甪直塘、淘浜浦等镇级河道水系, 保证河道自然弯曲的形态, 设置具有整体性与标识性的街道家具, 强化河道空间特征;其后建设镇区三大组团的起步区与形象展示区, 同时建设甫南还迁区和黄娄还迁区, 集合镇级体育设施建设生态湿地公园, 形成最具水乡魅力的城镇客厅;最后可视市场发展实际需求, 弹性灵活地扩展各个功能组团, 分期实施镇区主中心、新镇社区、高新产业区等服务职能。

3.4 强调三个重点地区, 塑造历史文化传承的核心场所

3.4.1 主镇区核心区

倡导“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保护利用方法, 在整体保护古镇传统风貌的基础上, 善用古镇旅游资源, 依托现状晓市路、鸣市路、海藏路商业步行街, 拓展购物休闲、商务会议、精品酒店等旅游特色业态。结合甫澄路东侧工厂搬迁与农村居民点改造, 小规模插建行政文化、商业娱乐和居住配套服务设施。

重点控制晓市路、育才路等古镇保护区空间界面、重要观景点与入口空间, 包括:甪端广场、甪直剧院、兴甪桥、晓市桥、田渡桥、寿康桥、育才桥、广宁桥、金巷桥。通过建筑高度控制和环境风貌的整治, 实现重要观景点处的空间视廊通畅, 改善空间景观品质 (见图8) 。

3.4.2 新镇区核心区

新镇区城市设计分析甪直古镇建筑、水系、道路及开放空间等的布局特征并加以借鉴, 指导新镇区核心区设计。古镇内建筑尺度小、临水而建、分布密集。核心区建筑布局中, 在满足现代商业功能对建筑尺度需求的情况下, 恰当的加入传统元素, 区内临近水面一侧布置尺度较小布局紧密的低层新中式风格商业建筑, 远离水面、邻近城市道路的区域布置以现代风格为主的中高层商业办公建筑 (见图9) 。

古镇内水系与道路交错形成双交通网络, 河道是组织商业活动的重要路径, 开放空间分布在河道交汇处或垂直于水道深入地块内。核心区规划以陶浜浦等多条水系组织步行商业核心区。以城市道路环绕形成外环道路屏蔽机动车流, 环内结合五条水道、一个湖面设计富有水乡特色的步行商街, 并以向南、北、东三条景观轴线联系其他功能区。

结合总体布局结构、水体系统特征, 规划以商业步行区湖面为核心的开放空间, 结合河道、向周边发散多条线性开放空间, 于河道交汇处布置开放空间节点, 形成尺度亲切、布局合理、具有水乡特色的开放空间系统 (见图10) 。

3.4.3 产业服务区核心区

镇区西部产业区发挥轻工、纺织和电子三大行业特色优势, 与独墅湖高教园区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趋势。产业服务区“一路两心”的空间布局, 成为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运营功能区。充分发挥毗邻独墅湖高教园区的区位优势, 依托吴淞江的滨水景观资源, 在园区中部布设产学合作科研走廊, 形成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引擎;优美的自然水系贯穿区内, 亦可成为研究人员缓解压力、休憩心灵的灵感源泉。围绕现状中的千亩潭水面, 规划花园式总部办公街坊, 引入具有高形象需求的龙头企业集团总部, 营造“在大自然中工作”的低密度商务中心 (见图11) 。

4 结语

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古镇, 如何处理好新建镇区与古镇区的协调关系, 既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需求, 又保障古镇风貌及传统生活模式的延续, 是当前古镇发展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总体城市设计, 使古镇在高速运转的同时回归其本质精神, 需要每个设计师和管理者适时地放慢脚步静心思考, 来不断纠正规划专业人员对城市的价值判断。通过对江南水乡古镇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的探索, 寻求一条传承地方历史文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规划途径, 创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空间。 (本文为“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

摘要: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 从文化传承视角探讨总体城市设计对保护古镇、传承地方文脉、构建城镇特色的作用与方法。通过苏州甪直总体城市设计实践, 探索在古镇保护的前提下从建立水乡生态格局, 构建水乡特色, 合理布局产业功能, 构建交通体系, 营造特色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规划途径。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城镇特色,文化传承,总体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甪直镇总体城市设计.2011.

[2]阮仪三, 邵甬, 著.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与保护.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3]阮仪三, 李浈, 林林, 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4]段进, 季松, 王海宁, 著.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10

地铁壁画是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一般的壁画, 是创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后, 以绘画、工艺、数字媒体等技术手段在地铁交通公共空间中绘制而成的。地铁壁画可以提升城市形象, 体现出现代城市的地域性特色。作为地铁环境中的公共艺术, 它起着构筑地铁的文化空间, 提升地铁空间的精神特质的重要作用。在由钢筋混凝土、不锈钢构建的地下环境中, 地铁壁画可以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设置, 营建一个充满人情味、充满艺术气息和美感的地下文化长廊。常州是继南京、苏州、无锡之后开始兴建地铁的江苏城市, 地铁一号线工程已在紧张进行, 随着施工的进展, 就地铁的环境建设也在同步实施, 其中地铁壁画设计即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笔者结合这一现状, 通过壁画设计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设计指导, 从常州地域文化着手并充分考察地铁一号线主要站点的环境状况后, 指导学生开展了主题式壁画创作实验性设计, 以供实际运用参考。

二、以壁画主题设计为切入点传承地域文化

常州地铁一号线是南北向骨干线, 由北向南长约34公里, 共设29个站点, 贯穿常州市区的中心地区。从其所经过的区位来看, 主要站点有:常州北站、龙虎塘站、汉江路站、太湖路站、市民广场站、火车站站、文化宫站、湖塘站、大学城站。这些站点涵盖了常州主要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观、城市地标性建筑等, 这对于壁画设计的主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结合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点, 通过地铁不同站点的壁画设计, 使其以一种城市文化形态出现, 成为常州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精神之根,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则是活动和灵魂, 打造先进的城市文化品牌, 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 城市文化积淀成了一种精神, 彰显着一个魅力[1]。如果地铁文化定位准确, 设计建设合理, 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甚至可以帮助提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世界的地位, 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 从传承地域文化入手, 通过主题壁画内容及其形式加以表现, 是地铁壁画设计的最为有效途径。为此, 以针对本课题实践设计作了以下构思。

常州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所在地, 名人典故众多, 文化遗产丰厚。有春秋淹城、中华恐龙园、嬉戏谷、中华孝道园等大型主题公园;有具江南园林特色的红梅公园、东坡公园、中国花博园、常州未园等;有以天宁禅寺为首的众多佛教文化基地;有具地标性建筑特点的传媒大厦、创意产业园、行政中心、博物馆、奥体中心等;还有常州梳篦、金坛刻纸、乱针绣、酿酒工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青果巷、西直街、焦溪古镇等民风淳朴的老街文化。为此, 我们以这些地域文化为主元素, 进行构思, 凝练主题, 结合地铁站点所处周边环境, 城市文化现状, 进行不同地铁站点的主题壁画设计。如“常州北站”壁画彰显高科技文明主题;“龙虎塘站”以龙为主题, 突出常州龙城文化;“汉江路站”紧靠常州中华恐龙主题公园, 无疑将以恐龙题材表现;“太湖路站”周边为常州创意产业园区, 以动漫、创意文化为主题;“市民广场站”地处常州新行政文化体育中心, 以选用凸显体育、市民健康面貌题材为主;“火车站站”地处常州城市中心, 通过反映常州吴文化、江南古典园林、现代时尚的题材来创作;“文化宫站”拟以常州历史名人、典故与古民居为题材的主题表现;“湖塘站”紧挨春秋淹城主题公园, 以春秋文化为题材进行设计是最佳选择;“大学城站”以反映现代文明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青春与生命的主题为主。

根据以上壁画设计构思, 在课程教学与课题实践设计中, 分别作了不同的主题设计, 在此选择几个具代表性的壁画创作主题进行探讨。《恐龙时代》主题壁画设计:以不同时代的恐龙及其生长的环境、植被为素材, 通过提炼后以省略、夸张的装饰手法, 运用平面化造型、绚丽的色彩进行表现。结合马赛克镶嵌工艺, 不同大小块面分割使画面内容与色彩相得益彰, 整体视觉感突出, 能够与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印象常州》主题壁画设计:以常州现代主要代表性建筑为元素, 如地标性建筑传媒大厦、奥体中心、博物馆等, 通过对建筑形体元素的凝练, 以概况、简练手法及线造型, 重新组构一全景式景象图, 画面拟以刻绘结合现代灯光技术来表现。《水乡江南》主题壁画设计:是以江南园林景观、古民居为元素, 通过线面造型手法对其提炼概括, 拟采用刻漆贴金或沥粉贴金的工艺手段进行制作, 表现出一段江南民居生活化的景观。《吴风遗韵》主题壁画设计:则是以春秋时期建筑景观以及常州古代名人“季子”等图像为元素, 表现春秋时期文化背景, 切合春秋淹城主题公园、映衬出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此壁画制作要结合浮画工艺, 块面分割式构图以较好地突出画面内涵。我们相信结合地铁站点的地理位置选择贴切的壁画主题, 能使常州的历史文化得到有效地传承。

三、依托地铁环境壁画的视觉传播重塑城市形象

广义上讲, 城市形象就是指城市空间内各显性和隐性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在社会沟通作用下产生的互动的机能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 人们居住活动与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2]。简单地说, 城市形象是指一座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基本印象或感觉意识, 是公众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评价。因而构建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包括众多方面, 建筑、环境、文化、经济以及市民的文明程度等。地铁贯穿于整个城市, 是城市的中心命脉, 人流集中, 它在充当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充当了交流工具。这种交流包括文化的交流、经济的交流、情感的交流, 在它身上承载了更多人的人文要素。地铁建筑、环境、车辆、设施标识以及地铁文化直接构成了一种地铁形象, 地铁形象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建设是一体的、统一的, 它们互为支撑。然而, 地铁壁画设计在地铁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 它能传递出地域文化特征, 让人们在乘坐地铁时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风貌, 这对于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铁站将乘客从地上带到地下, 从城市的一个地点带到另一个地点, 它是贯穿于一座城市经历模式的具体表现。置于其中的地铁壁画是该区域空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元素, 反映出城市的人文历史、科技水平和美学标准, 是展现都市文化的窗口, 它呈现出的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精神以及人文特征的外在表现。地铁壁画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 以不同站点不同主题、具有地域特点、个性化审美的内容传递给来往公众, 与公众产生视觉互动交流。围绕地铁而创造的壁画, 犹如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长廊, 给人以一个整体的视觉享受。地铁壁画以其主题内容在向公众进行一种文化上的视觉传播, 将本土的、地域的、个性的、时尚的、典型的文化与审美精神, 和地铁中的来往人群进行交流与碰撞, 达到相互影响、渗透与融通的效应。常州地铁壁画将以所体现的地域历史文化、城市面貌、科技文明的发展景象, 让来往人群在欣赏和接受的同时, 增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 并将其对外传播, 城市的形象也将随之提升与树立。

一座城市的形象塑造并非单靠宏伟的高楼大厦、发达的经济水平, 而更为重要的是依靠这座城市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公众意识、时代观念等软性实力的打造, 或者说在城市中所能带给人们的一种人文关怀。地铁壁画不仅是对有限的地铁空间进行环境装饰, 而且在给人带来视觉愉悦感的同时, 使人们增强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地铁壁画根据空间环境特点, 通过合理的设计运用, 表达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以此来彰显出城市空间的人文环境和城市精神文明的积极导向, 使地铁给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功能, 而更多地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地铁是一个城市的交通枢纽、城市的中心, 借用壁画设计手段进行文化品质的塑造, 从而形成一条特色的文化景观带, 让人们在此出行感受浓浓的文化氛围。当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熟悉, 并有着美好的印象, 即便成就了这个城市的形象与魅力。

四、结语

以主题壁画设计来传承地域文化, 通过城市地铁这一重要空间来展示与传播, 构建一种特色的地铁文化景象, 已是当前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借此契机,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开展主题壁画设计, 用专业设计服务社会, 向大众传播文化艺术, 这也是我们设计院校应尽的一种社会责任。

摘要:地铁壁画已是地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地铁壁画中传承地域文化, 使之与地铁中的人群产生互动、交流播, 从而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已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之举。常州是继南京、苏州、无锡之后开始兴建地铁的江苏城市, 地铁一号线工程已在紧张进行。笔者结合这一情况, 通过壁画设计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设计指导, 从常州地域文化着手并充分考察地铁一号线主要站点的环境状况后, 指导学生开展了主题式壁画创作实验性设计。我们以地域文化为主元素, 进行构思, 凝练主题, 结合地铁站点所处周边环境、城市文化现状, 在课程教学与课题实践设计中, 以主题壁画设计来传承地域文化, 构建一种特色的地铁文化景象。

关键词:地铁壁画,地域文化,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论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11

[关键词]地铁壁画;地域文化;城市形象

[Abstract] Subway mura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bway culture. Display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interacting with people in the subway by the form of subway mural are the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which will shape and enhance the image of the city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Taking the Changzhou Metro in the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we combine mural teaching curriculum with practical research to carry out the mural design which take Changzhou regional culture as its theme with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ubway mural;Regional culture;The image of the city

(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11055011;校级课程建设与教改建设的研究内容。)

一、引言

地铁壁画是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壁画,是经过创作者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后,以绘画、工艺和数字媒体等手段在地铁交通公共空间中的具体运用。地铁壁画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公共艺术品,可以通过其体现现代城市的地域性特色,作为地铁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它还起着构筑地

铁文化空间,提升地铁空间的精神特质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在由钢筋混凝土、不锈钢构建的地下环境中,地铁壁画的设计制作者试图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营建和设置一个充满人情味、充满艺术气息和美感的地下文化长廊。常州地铁是江苏继南京、苏州、无锡之后开始兴建地铁的城市,地铁一号线工程已在紧密进行,随着施工的进展,地铁配套的环境建设也在紧密实施,其中地铁壁画设计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借此契机,通过壁画设计课程教学与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的设计指导,从常州地域文化出发并充分考察地铁一号线主要站点中的环境状况后,开展了主题式壁画创作实验性设计,以供实际运用参考。

二、以壁画主题设计为切入点传承地域文化

常州地铁一号线是南北向骨干线,由北向南长约34公里,共设29个站点,贯穿常州市区主要中心点。从其所经过的区位来看,主要站点有:常州北站、龙虎塘站、汉江路站、太湖路站、市民广场站、火车站站、文化宫站、湖塘站、大学城站等,这些站点涵盖了常州主要历史文化区域、旅游景观和城市地标性建筑等,这提供了壁画设计的明确主题和思路。结合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点,不同站点展示该站点周边区域的特色文化,使地铁文化成为常州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打造先进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城市文化沉淀成了一种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魅力[1]。如果地铁文化定位准确,设计建设合理,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帮助提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世界的地位,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因此,从传承地域文化入手,通过主题壁画内容的形式表现,是地铁壁画设计的最为有效的途径,结合本设计实践课题,我们做了以下构思。

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名人典故众多、文化遗产丰厚。有春秋淹城、中华恐龙园、嬉戏谷、中华孝道园等大型主题公园;有具江南园林特色的红梅公园、东坡公园、中国花博园、常州未园等;有以天宁禅寺为首的众多佛教文化基地;有具城市地标性的建筑传媒大厦、创意产业园、行政中心、博物馆、奥体中心等;还有常州梳篦、金坛刻纸、乱针绣、酿酒工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青果巷、西直街、焦溪古镇等民风淳朴的老街文化。以这些地域文化为主元素,进行巧妙构思,凝练主题,结合地铁站点所处周边环境、城市文化现状,开展不同地铁站点的主题壁画设计。针对常州地铁主要站点,分别确立了:“常州北站”彰显高科技文明主题;“龙虎塘站”以龙为主题,突出常州龙城文化;“汉江路站”紧靠常州中华恐龙主题公园,无疑将以恐龙题材表现(图1);“太湖路站”周边为常州创意产业园区,以动漫、创意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市民广场站”地处常州新行政文化体育中心,以选用凸显体育、市民幸福面貌题材为主;“火车站站”是常州城市中心,通过反应常州吴文化、江南古典园林、现代时尚的题材来创作;“文化宫站”可以以常州历史名人、典故与古民居为题材的主题表现(图2);“湖塘站”紧挨春秋淹城主题公园,以春秋文化为题材进行设计是最佳选择(图3);“大学城站”以反映现代文明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青春与生命的主题为主(图4)。

nlc202309051516

根据以上壁画设计构思,在课程教学与课题实践设计中,分别做了不同的主题设计,在此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创作主题进行探讨。“恐龙时代”主题壁画设计:以不同时代的恐龙及其生长的环境、植被为素材,通过提炼后以省略、夸张的装饰手法,运用平面化造型、绚丽的色彩进行表现,结合马赛克镶嵌工艺,不同大小块面分割使画面内容与色彩相得益彰,整体视觉感突出,能够与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印象常州”主题壁画设计:是以常州现代主要代表性建筑为元素,如地标性建筑传媒大厦、奥体中心、博物馆等,通过对建筑形体的凝练,以概括、简练手法及线面造型,重新组构一全景式景象图,画面拟以刻绘结合现代灯光技术制作表现(图5、6);“水乡江南”主题壁画设计:是以江南园林景观、古民居为元素,通过线面造型手法对其提炼概括,拟采用刻漆贴金或沥粉贴金的工艺手段进行制作,表现出一段江南民居生活化的景观(图7);“吴风遗韵”主题壁画设计:则是以春秋时期建筑景观以及常州古代名人“季子”等像为元素,以表现春秋时期文化为背景,契应春秋淹城主题公园、映衬出了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浮雕壁画工艺表现,块面分割式构图能较好的突出画面内涵。结合地铁站点的地理位置选择贴切的壁画主题,能使常州的历史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与关注,从而促进其发展传承(图8)。

三、依托地铁环境壁画的视觉传播重塑城市形象

广义上讲城市形象就是指城市空间内各显性和隐性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社会沟通作用下产生的互动机能。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们的居住活动与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2]。简单地说,城市形象是指一座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基本印象或感觉意识,是公众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评价。因而构筑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包括众多方面,建筑、环境、文化、经济以及市民的文明程度等都可能对城市形象起着某种影响。地铁贯穿于整个城市,是城市的交通动脉,人流集中,它在充当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充当了交流工具,这种交流包括文化的交流、经济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在它身上承载和体现着城市的人文要素和特质。地铁建筑、环境、车辆、设施标识及其背后反映的地铁文化直接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地铁形象,地铁形象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建设是统一的,它们互为支撑、相辅相成。而在构建地铁形象和文化的过程中,地铁壁画设计举足轻重,它能传递出地域文化特色,让人们在乘坐地铁时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风貌,这对于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铁站将乘客从地上带到地下,从城市的一个地点带到另一个地点,贯穿于一座城市。置于其中的壁画是该区域空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印象,反映出城市的人文历史、科技水平和美学标准,是展现都市文化的窗口,它呈现出这个城市的文化精神,是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地铁壁画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不同站点拥有不同主题,具有地域特点、个性化审美的壁画内容传递给来往公众,与公众产生视觉互动交流,从而传播着地铁和城市文化,展现着城市精神,塑造着城市形象。围绕地铁而创造的壁画,犹如一个城市的血脉,这种地下文化艺术长廊将给每一位乘客以美好的视觉享受,通过地铁壁画主题内容对公众进行文化上的视觉传播,将本土的、地域的、个性的、时尚的、典型的文化与审美精神和地铁中的来往人群进行交流与碰撞,达到相互影响、渗透与融通的效应。常州通过地铁壁画展现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城市面貌、科技文明等等景象,让来往人群在欣赏和接受的同时,既可增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还可促进其对外传播、扩大其影响,从而不断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形象也将随之树立与提升。

四、结语

一座城市的形象塑造并非仅靠宏伟的高楼大厦、发达的经济水平等硬性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需依靠这座城市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公众意识、时代观念等软性实力的打造,简言之,一个拥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应该能带给人们一种人文关怀。地铁壁画不仅是对有限的地铁空间进行环境装饰,通过壁画的形式色彩、题材内容等给人们带来视觉愉悦感,还可以体现其人文关怀性,并增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地铁壁画根据空间环境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表达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内容,以此来彰显出城市空间的人文形象和城市精神文明,使地铁在给人们提供交通便捷的同时,起着传播城市文化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通过壁画设计手段对地铁枢纽进行文化品质塑造,将地铁线打造成一条特色的文化景观带,让人们在出行时感受到浓浓的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对一座城市的归属感。当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熟悉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便成就了这个城市的形象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睿,王强,曹传.论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 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传承文化的城市雕塑 篇12

(一) 内蒙古工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2011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158.94亿元, 是2001年的13.2倍 (图1) ;2001-2011期间年均增长21.28%, 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0.32个百分点 (图2) 。2011在三次产业结构中, 工业所占比重达到了50.25%, 工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50%。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2-2011。

当前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工业园区化特征日益明显

2011年, 全区119个各级各类开发区 (园区) 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656.8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4%;实现营业收入11131.8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5.31%;实现税金557.05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8.93%。

45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开发区 (园区)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 45个自治区级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764.8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6.13%, 占全部开发区 (园区) 的66.61%;实现营业收入7428.3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6.13%, 占全部开发区 (园区) 的66.73%;实现税金397.5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6.43%, 占全部开发区 (园区) 的71.37%。国家和自治区级开发区 (园区) 仍然是园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2.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随着内蒙古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内蒙古工业化进程得到了明显加快。从反映工业化进程的产业结构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核心指标来看 (见表1) ,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和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6.6%、9.16%和50.25%, 城市化率和工业比重分别较2001年提高了13.1和18.6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1.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变动符合工业化中期的演变规律;从演进程度看, 工业化进程明显得到了明显加快。2011年内蒙古城镇化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33个百分点, 工业比重由2001年低于全国8.1个百分点迅速变化到2011年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2002-2011) 。

(二) 内蒙古城市化现状

2001年, 内蒙古第七次党代会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摆到突出位置, 这标志着内蒙古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11年内蒙古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人口达到1405.24万人, 比2001年增加370.14万人, 年均增长37.01万人;城市化率达到56.6%, 比全国城市化率高出5.3个百分点, 比2001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 年均递增1.3个百分点。

2010年内蒙古城市社会生产总值为6612.29亿元, 占全区GDP总量的56.65%;人均GDP达到了73664.7元, 是2001年的5.14倍;城市产业结构也由2001年的17.5:45.2:37.3, 变为2010年的4.1:47.7:48.2。

内蒙古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1.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 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城市化是以政府推动为主体, 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3.人口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城市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比较低;4.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内蒙古城市化进程, 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三) 内蒙古牧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内蒙古工业化主要始于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由于地区特点内蒙古牧区工业化与农区、半农半牧区相比起始比较晚, 从图3可以看出, 内蒙古牧区第二产业1995年只占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7%, 到2010年已经上升为63%。这足以证明内蒙古牧区工业化步伐加快。 (见图1)

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图看, 2000年牧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9%, 到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为12%, 到2010年, 该比重变为15%。牧区工业化发展速度虽然很快, 但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不明显。 (见图4)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1—2011) 。

新中国成立后, 在短短的50多年里, 游牧民族的城市化进程大约经历了3次跳跃, 第一级跳跃是从游牧到定居游牧, 但其速度缓慢, 影响并不深刻。第二级跳跃是从定居游牧到半农半牧, 在建国后的前10年, 北方游牧民族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从流动游牧到定居游牧的第一级跳跃, 生产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改善。第三级跳跃是从农牧结合到城市化。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 在“以牧为主, 多种经营, 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导下, 牧区一家一户的庭院经济发展迅速, 亦牧、亦农、亦工、亦商的多种经营模式普遍得到推广, 畜产品加工及商品化不断得到发展。一些条件较好、居住较为集中的牧区,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个的小城镇。一些经济条件较好, 但居住离城镇较远的牧民, 由于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纷纷在城镇附近购建住宅。在这一时期, 我国北方本土化牧区城市规模和功能的扩张, 以及牧民进入城市等大大促进了游牧民族的城市化进程。

2001年, 内蒙古牧区总人口为4913860人, 其中市镇人口为1531207人, 城市化率为31.16%;到2005年498.51万人, 市镇人口为158.651万人, 城市化率为31.82%;2010年牧区总人口达到517.7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168.6万人, 城市化率为32.57%。牧区城市化率呈现平缓上升态势。

三、对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思考与展望

(一) 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思考

1. 内蒙古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1) 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 (2) 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解放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工业化与城镇化提高了地方经济发展; (4) 工业化与城镇化提高了农牧民生活水平。

2. 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消极影响

(1) 对畜牧业带来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牧区城市化加剧, 在对畜产品的需求上升的同时也对草原牧区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对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由于草原退化严重, 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弱, 本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却逐渐变成了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的源头。受草原沙漠化及其并发的自然灾害等影响, 草原单位面积的产草量和畜产品的产出量急剧下降, 加之草原牧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等, 导致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功能不强。有关数据显示,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10年, 全区牧业人口从29.6万人增加到517.7万人, 人口增加17倍, 而天然草地每亩产草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109.5公斤下降到2009年的15.35公斤, 每亩产草量减少6倍。全区天然草地可食牧草总贮量从1115.9亿公斤下降到143.6亿公斤, 可食牧草总贮量减少7.8倍。这使牧业人口人均拥有天然牧草存贮量在近60年间减少近39.3倍。牧区的草原单位面积内牲畜载畜量逐年下降, 牧区畜牧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牧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 对草原生态带来的影响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 其特征是干旱、风大、四季温差大、降水变率大、土壤有机质薄、易沙化,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近年来, 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开采等, 对环境已经产生严重的超负荷, 对草原生态造成了迫害。矿产开发对草原生态的直接影响是占用土地、损毁植被、土层剥落和废弃物就地堆存而引发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

城市化是农牧区人口集中到城市的过程。牧区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集中和增长, 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加, 而牲畜多数超过牧场承载限度时就成为超载过牧。众所周知, 超载过牧已经成为草原退化的因素之一。草原原本能承载的人口少而有限, 人口剧增后人对草地的种种不合理经济活动必然都超过草原实际承受能力。

(3) 对草原传统文化的影响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口迅速向牧区转移到城镇定居, 对草原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部分传统文化渐渐流失, 一些传统美德和风俗都只能从书本里学到, 但是在日常生活里已经很难见到。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对传统的游牧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自古以来, 游牧民族就在人-家畜-自然界-人这种闭合循环中, 即通过家畜的生产力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需求, 草原是他们最重要的资源。而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快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存受到挑战, 从原来的游牧、轮牧变为定居, 草原因此失去了游牧文明的庇护。

城市化进程中, 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进一步加剧。

(二) 对内蒙古城镇化、工业化的展望

1.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与草原畜牧业平衡发展

牧区工业化发展既是吸附的过程, 也是创造的过程。一方面形成工业凭其优势带动畜牧业发展, 尽快实现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工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让农牧民能够尽快主动迎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社会全面发展包括由工业带动的城市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社会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2.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法律规范和制度、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部分资金支持上, 实现市场难以解决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生态税、生态补偿等形式自发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要加快开展基本草原的划定、保护和管理工作, 严格草原的征占用审批程序, 保证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3. 要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上一篇:橡皮树组织培养研究下一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