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意义

2024-08-25

经典的意义(精选12篇)

经典的意义 篇1

人人会说话, 话不一定说得好。我们这个时代, 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的出现, 使有声语言成为传播中的主角, 而有声语言品质又存在着高、下的规格划分, 一般来说, 合格的有声语言符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基本要求, 而高品位、高规格、高质量的有声语言经典则进入到文化传承的高层次领域。

曾有过这样的语言现象, 一些时髦的年轻人经常会把“哇塞”一词挂在嘴边儿:“哇塞, 你今天打扮得真漂亮!”“哇塞, 姚明又扣篮了!”“哇塞, 今天真热啊!”等等, 据说, 这是年轻人用来表达惊叹情绪的感叹词。可是, 使用者也许并不知道这是个很不文雅的词组:“哇塞”是闽南方言, 其中, “哇”是第一人称代词“我”, 而“塞”则是表示性行为的动词。这样的一个主谓词组, 虽然省略了宾语, 但是意思指向还是很明确的。只是, 一个很难听、很不文雅的词, 原本不应该流行开来, 经过传播, 一时间却还成了一些人不以为然的口头禅, 成为年幼孩子们误以为的时尚用语, 甚至还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有声语言传播的殿堂!看看传播的力量———一个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台湾地区流行开来的“词儿”, 80年代初从改革开放的沿海地区流入内陆, 先是出现在台湾的影视传媒中, 然后大陆的一些影视明星开始刻意模仿, 接下来在省级、市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口语中常能听到, 最后, 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跟随其后学会了使用这个词……这真是“语言发生了危机, 危机产生了恶果”!有声语言的传播力量是巨大的, 规范传播是前提, 健康传播是基础, 经典传播是语言传播的至高境界, 所以说, 催生通俗精美、蕴涵深厚的有声语言经典势在必行。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求速度的时代, 一切都像快餐文化一样, 但求速度快, 不求营养多。广播电视媒体作为电子时代的文化前沿同样裹挟在大时代的风浪中。语言是一门艺术,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欢迎快餐的。有声语言经典诞生于潜心文化传承的语言传播工作者, 而不是浮躁的“速食者”, 有声语言工作者创作语言文化产品如同作家创作文学作品一样, 其目的都是为了影响受众群体, 而目前, 格调不高的广播电视节目仍大量存在着, 一些低俗品位的有声语言节目严重污染着受众的视听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语言危机。

语言危机就是文明危机。泱泱大国, 五千年文化, 名篇佳作、优美词汇数不胜数, 要想找到能够表达思想感情的雅词并不困难, 难就难在传播理念的运用上。张颂教授在《语言传播文论》续集之《语言启蒙行动宣言 (代序) 》的开篇中写道:“我们祖国的文化宝藏, 源远流长, 璀璨辉煌;我们祖国的语言传承, 丰富优美, 蕴涵深广;当今世界, 语言总为民族争光, 哲学已向语言转向;新的世纪, 语言雄踞文化层面, 理性催动悟性张扬。”广播电视媒介在有声语言的传播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广播电视语言工作者的有声语言具有规范的示范性作用, 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种新媒体的加盟,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有必要坚守传播理念, 有效传播, 尽量制作精品。唯有诞生大量的精品, 才能催生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而事实上, 在我们存留的文化精品中, 让人一听就明白、一看就记住的话语, 通常不是晦涩难懂, 而是精练、精美的。经典之作, 雅俗共赏, 受众需要的正是通俗而不庸俗的有声语言的精品, 这是快节奏、高运转的现代社会受众的共同需求。

经常聆听经典的有声语言作品会使人的语言艺术修养得以提高。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意识, 从有声语言角度影响整个民族, 提高整个民族的语言素质。如果可能的话, 将有声语言经典作品渗透到中小学语文课本当中,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开设经典有声语言作品赏析课, 这会对一些学生原有的不科学的语言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进而从学校的基础教育层面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文化的多元化不可避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汉语正在走向国际化。海外人士是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需求的。有资料显示,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 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 (包括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149所, 平均每4天就有一所新学院创立。2006年底对全球40所孔子学院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平均运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各校已开设汉语课程300多门, 学习人数达1.3万人次, 参与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人数也超过了22万。由此看到, 在汉语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今天,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华语爱好者通过文献阅读了解中国文化, 还要让他们通过聆听有声语言经典触摸到中华民族的“心跳”。

有专家说, 21世纪的有声语言将会进入审美层面。催生有声语言经典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 我们要精粹我们的口语, 要实实在在地向世界传送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有声语言经典。■

经典的意义 篇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世界的瑰宝,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对世界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广大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学校特在今天举行“经典诵读”比赛。

希望以此次 “经典诵读”比赛为契机,掀起诵读经典和现代文的热潮,也掀起学习语文的高潮,提高同学们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增强记忆力,激发潜能与智慧。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开发同学们的右脑。发展同学们的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加强经典诵读训练,可以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还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深度。所以,我们要以这次“经典诵读”比赛这个平台为起点,让我们一起与经典同行。

一、诵读课文,记忆力明显增强。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诵读经典是利用上善治水的重要方法,调用能量之法,运用自己的声波音能,承载丰富美善智能量的经典语言,文字信息,反馈给自己的体内之水,从而改善整个身心气质,达到和谐身心、开智益慧的目的。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对学习力的强力影响正是建立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的,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具有开智的意义。

二、有助发展学生的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加强经典诵读训练,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放在自家智慧库里,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大师他们青少年学习的也是文言文,为他们深厚的 文学功底的建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我们的孩子每天读经典,耳濡目染被文化的韵味而感染,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

经典意义上的创新 篇3

关键词:评弹艺术;曲艺;命运;蘩漪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44-02

弹词演绎《雷雨》并不会降低原著的品味,反而能增添作品的人文内涵,评弹“说噱弹唱评”的表演形式也缓解了《雷雨》的浓厚悲剧氛围带给观众的心理压力,使整场演出有张有弛,妙趣横生的笑料穿插其中,但并未削弱悲剧的震撼力,充斥着“在悲中乐,在笑中悲”的奇妙体验。

评弹《雷雨》充分展现了曲艺艺术的特色,评弹艺术的一个最显著的优点就是说书人能够在演员与剧中人的角色中自由转换,突破了戏剧演员只能靠表演来表现人物的限制,评弹演员能够站在第三者的叙事视角,洞察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还可以表达说书人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态度。评弹《雷雨》将重点放在了细节的挖掘和心理的描绘上,从而更好的表现了人物形象。中国的戏曲相较于书本上的文学作品,多了音乐和舞蹈的元素,这就增加了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戏曲利用唱腔淋漓尽致的展现人物的内心,语言又有了音乐的配合,这就为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增添了不少色彩。

钱谷融认为蘩漪就是曹禺自称没法写的戏里去的那位叫“雷雨”式的人物,因为她的性格才是最雷雨的①她的痛苦最深,渴望又最强,所以爆发得最疾也最猛,就像雷雨。蘩漪的爱情观是追求自由的恋爱,不希望有任何的束缚和压抑。在压抑的环境下呆久了才让这位女性变得对爱情的痴狂与热烈的追求,让她为了爱情不择手段,为了爱情可以放下一切!我们不得不说,蘩漪是整部作品中受害最大最令人同情的人物。

评弹《雷雨》中蘩漪的形象较话剧中更容易让我们对她产生怜悯之情。她被束缚在周公馆里,得不到自由,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当周萍出现时,就像是为她的生命中增加了一丝的希望,日久的压抑以及她自身强烈的个性促使她渴望得到和周萍的爱情,哪怕这是一种违背伦理的爱情,在今天的社会也是难以令人接受的爱情,但她仍旧是向着命运大无畏的挑战。“她的生命烧到电火样的白热,短促;情感、郁热、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化为乌有。”②这是不能不让人想到人生的悲凉与残酷的,但是她正是在这种类似自我毁灭的反击之中,显示了她生命抗击的勇气和力量,展示了真正的个性和自我存在的价值,这也正是她最闪亮和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评弹《雷雨》重点放在了蘩漪和周萍的感情纠葛上以及她的情感上的变化。对周萍的情感描写笔墨较少。蘩漪时时“为心中的郁结的火燃烧着”③她忍受着外在的热,并且煎熬着内心的热。蘩漪很喜欢周萍,她希望周萍能带给她真正的爱情与幸福。评弹《雷雨》着重表现了蘩漪在进行内心情感挣扎的一些细节以及她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过程。开始时蘩漪对周萍离家去矿上表示伤心,失望之余又下定决心要挣回这份逝去的情感,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要赶走四凤并且要跟踪周萍,当她听到周萍说出“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时,心情极为复杂,既感到欣喜又带有悲伤和无奈。而到最后,她终于压制不住心中的情感,把事实说了出来,为了爱情和自由,她义无反顾地勇敢的精神,与虚伪懦弱的周萍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蘩漪一生的命运虽是悲惨的,但是我认为在她悲惨的命运中透露着一抹华丽。这种华丽体现着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不平等命运的反抗,更体现在她敢于追求人性最深层次的东西。她有一颗强悍的心,敢于冲破一切的桎梏,她具有一种原始的野性,不受文明约束的爆发力。蘩漪的命运中交织着“最残忍的爱和最不忍的恨”④这样的情感和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中国传统所匮乏的。所以当我们现在重新审视曹禺先生笔下的蘩漪时,我们不能一味的批判她无耻,没有母性或者说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因为在她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那股热情、那种女性解放自身的力量。曹禺先生意识到了这样的悲剧是性别悲剧,不是时代的而是永恒的。女性只能依靠自救才有获得新生的可能。

评弹《雷雨》充分尊重了原著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像《雷雨》这样的经典作品,如果不尊重她的原创精神,改编必然失败。从女性反抗到阶级斗争,再到人本身,评弹《雷雨》给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性的探讨。另外评弹版地《雷雨》充分调动了评弹艺术的表现力,苏州评弹讲究“说噱弹唱演”其中尤其是“噱”和“唱”更是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评弹版《雷雨》的改编是非常成功的,是经典意义上的重塑与升华。

参考文献:

[1]钱谷融:《曹禺语言艺术的成就》1979年第二期

[2]曹禺:《雷雨 序》,《曹禺文集》第一卷

[3]曹禺:《曹禺文集》第一卷

[4]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2003年版

作者简介:厉益君,女,1994年12月,河南开封人,本科在读,河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经典诵读教学的实践意义 篇4

在近五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意图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艺术修养。而诗歌恰恰是古典作品的精华,所以,我首先将其引入课堂,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学生掌握了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了诗歌写作

诗词是最精美的语言艺术,从南到北,包括北国的古谣谚,诗经的风雅颂,到江南的楚骚,用韵基本相同。韵律具有强烈的乐感,能够将文字排列得更加和谐美好,也让诗歌动听易记,便于背诵和流传。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亦能感受诗歌抑扬顿挫之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动人的悲怆;“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 中”是欢 乐的乐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寂寥拨弦的三两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箜篌声悠扬;“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正是那千年前清朗的洗衣歌。学生在这朗朗的诵读中感悟诗的韵律,同时也萌发创作的灵感。怀念转学的朋友,有同学写下“欲问何时 君再还 , 泪湿青衫 自凭栏”。读罢《赤壁赋》,有同学写下“一统天下 曹孟德 , 壮志难酬 苏子瞻”。吟诵《采薇》,有同学写下“大雁何徘徊,芬芳华叶陨”。这些诗词的创作无不表现出学生在诵读中对韵律的理解。

二、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很多学生认为不需要也不值得在语文上下大功夫,老师布置的拓展阅读也很难落到实处。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背诵,作文教学效果很差。学生不爱读,自然也不愿写。在尝试诵读实践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能做到自主学习经典,自动背诵名篇。同学之间形成了比较竞争意识。大部分同学可以背诵《论语》《诗经》等经典中的名篇。个别同学尝试阅读了 《史记》和《孙子兵法》,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作文不再是个难题,语文学科的成绩亦有相应的提升。

三、体验诗词意蕴的美感,使它融入学生灵魂,永远保持“真”性情,拥有诗意人生

诗歌是中国人的信仰,每个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生命的成长。

小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充斥着美好的童年。后来,长大了,开始在忙碌的学业中迷失,拗口的英文和数理化渐渐填满了学生的生活。那曾经的诗意早已淡去,而诵读经典诗篇,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找回诗意的生活方式。

诗歌,它教会学生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社炊烟袅袅升起;它教会学生对乡间小路上无名的野花要亲切,要温柔;它使学生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游子的思念之情;它教学生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劳动者、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以及那些饱受战火创伤的黎民百姓。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学生与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聆听蝉的欢鸣,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先生推崇的这个“真”字,是一种性情。诗歌将自然和人融合在一起,触动人的心灵,让人深刻地反省自己,唤醒自己,从而让人们保持勇敢、真诚、坦率的本性。在人生经受挫折时,我想我的学生会默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来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不被人认可时,会吟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并成功走出困境。是什么让他们在不顺遂的时候能乐观坚强,固守本心,是经典的熏陶,是优秀诗词的感染。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篇5

所谓经典诵读,主要是指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那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又会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的作用及影响。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四、国学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经典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

六、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马来西亚著名经典学教授钟积成先生在他的讲座“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儿女”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那一个民族?回答是犹太民族。他接着又说,本来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但现在却又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呢?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丢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经典。他认为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法宝。钟教授进一步指出,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读经: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的确,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数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靠的是什么?现在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得出,靠的就是我们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是她们教会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由此看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经典的确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浅析阅读经典对中学生的意义 篇6

阅读有什么意义?文学世界作品浩如烟海,到底什么作品对我们的阅读有重要意义?意义又在哪里?在这个被俗文学充斥的时代,经典文学阅读越来越不受人们重视。人们只为满足自己需要,或为打发时间,或为消遣,或为追求时尚,经典文学的意义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处于中学时期的孩子们,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诸如网络小说的出现、各种流行文学的盛行、影视媒体的发展以及现如今的教学体制、考试方式、升学压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压力较大时宁愿选择轻松愉快的消遣作品来读,也不会阅读经典作品,即使是为了考试要求阅读的书目,也往往是通过电影电视或简缩本进行快餐式的了解,因而,对文学作品缺乏深入的阅读,对其意义了解就更少了。这对正处于学习知识,吸收文化,性格还有很大可塑性的中学生来讲,事实上是一种损失。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中学生了解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阅读经典。

一、阅读经典,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一部好的经典文学,实际就是一部历史。因此,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人情世故等,可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社会百科全书”,毛泽东认为把《红楼梦》当作故事来读,是浅层次的;而将其当作历史来读,是深层次的。因此,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演讲时就说:“《红楼梦》这部书,现在很多人鄙视它,不愿意提到它,其实《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特别是它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史料。”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讲话时说:“《红楼梦》不仅要当小说看,而且要当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鲁迅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的,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作者姑且不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集外集拾遗》)可见,《红楼梦》是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读本。同样,历来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七分实,三分虚。阅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到三国灭亡前前后后的历史风云;阅读《水浒传》,可以了解宋朝百姓生活的疾苦,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阅读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了解旧中国社会的黑暗,民生的疾苦,以及有志之士为新社会的建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要了解十九世纪的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再好不过的作品,它全面反应了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是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经典性的现实主义诗体长篇小说,别林斯基称之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样,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大师的作品,可以了解沙皇俄国的兴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最有力的表现……所以,好的经典文学作品,就是一部历史书。

二、阅读经典,可以丰富思想,提高认识

经典的力量更在其思想性,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是无穷的,之所以是经典文学,关键是它的思想价值永远不过时,并且常读常新,对读者思想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鲁迅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经典之作,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被选录的现代文学作品中是最高的,原因就是它的思想价值。他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杂文,还是散文和散文诗,都能深刻的揭露国民的灵魂,并倾注了作者的爱憎感情。比如对生活在封建礼教思想、迷信思想、伦理道德思想之下的普通市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同情,以及他们在命运面前的“不幸”与“不争”的爱憎态度,对封建势力的代表者、反动派及其羽翼对普通百姓和进步青年的残酷压榨和迫害,知识分子的迷茫和无助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影响了多少进步青年为理想而奋斗,现在读来也无不刺痛着每一位读者,尤其是那些愚昧麻木的看客形象,在读者的思想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记。巴金的《家》、《春》、《秋》,促使多少青年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走向新生活。伏尔泰、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主义文学家们,首先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不仅改变了法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仅仅靠思想,仅仅靠手中的笔,这些大师们就推动了历史巨大的车轮,指引人类走向新的世界。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三、阅读经典,可以收获启迪,开启智慧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种或多种人生智慧,阅读经典,可以给中学生带来许多人生智慧。这些智慧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

阅读文学作品,无论诗歌、散文、戏剧还是小说,我们总会被作品中流露出的积极用世,悲天悯人的情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所折服。屈原是我国的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离骚》中,也贯穿他生命的始终,并激励着后世的仁人志士,也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位学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德,一直灌注于他的诗文作品中。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没有打倒他,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成就了他乐观旷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赤壁赋》就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反应。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从窦娥一生的遭遇中,充分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共同的不幸,尤其是妇女的不幸,从而揭露官吏贪污、狱刑黑暗和恶霸横行的现实,寄予了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壮丽宣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说:“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可以被消灭,但不会被打败。”这种在面对困难与危险时的那种顽强精神与毅力等等,无不是人生智慧的精彩体现,对中学生思想的启迪作用不言而喻。在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这些精神,对他们终身都会有益。

四、阅读经典,可以学习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经典文学作品,既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可贵的人生智慧,也有高超的写作技法。阅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写作。以读促写,是写作水平提升的一条有力途径。通过阅读积累的素材,开阔视野,启发智慧,提高思想水平等对学生的写作有很重要的作用。积累的知识或作为素材,或作为论据,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有较深的文学功底和素养,提升作文的思想水平和境界。比如经典古诗文中的名言名句,既可以直接引用,以增强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可以间接作为议论文的论据;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也可以渗透在自己的作品中,使自己的作品思想深刻有内涵。当然;作品给学生的启迪可以直接决定自己写作的思想高度。

经典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法,更值得学生借鉴,通过阅读,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学习屈原与李白的诗歌,其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的运用;鲁迅小说中通过“画眼睛”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在典型人物塑造上的“杂取种种,汇聚成一个人”的手法;《项链》等外国小说中擅长人物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夹叙夹议,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手法,通过学习掌握,将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写作中,这些手法的运用对学生写作水平会有很大帮助。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意义巨大,从上述及举例中可见一斑。它像一束阳光,给冰冷黑暗中的人带来光明和温暖,它像一座灯塔,给暗夜里航行的人们指明方向,它像一滴雨露,涤洗人们心灵上的浮躁。阅读经典,不能忽视。无论时代怎么进步,社会怎么改变,文学作品作为一门艺术,其生命力是顽强的,其作用是巨大的。希望人们在闲暇之余能重拾经典,让经典不再寂寞。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任重而道远。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人教版必修“梳理探究”模块的意义与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351)成果之一)

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之初探 篇7

一、诵读国学经典, 提高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孩子学习经典不仅有利于学语文, 而且有益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 经典是文化结晶,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 孩子可以在其中汲取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素养, 从而丰富自身的人文学科素养, 促进对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学习。同时, 学生也能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 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并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 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 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

二、诵读国学经典, 培育高尚道德

据科学研究发现, 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 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 (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 , 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 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 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孔子倡“仁”, 孟子崇“善”, 以及诚信、孝悌、廉耻、礼义等, 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人做人之根, 也是孩子成长的标尺、指针。比如, 我家孩子从2 岁左右开始诵读《三字经》, 当他读完“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后, 他明白了谦让, 懂得了分享。在他做事拖沓、不积极时, 我让他背诵“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当他吃饭慢, 总想说话时, 我提醒他“食不言, 寝不语”。经过两年多的读经, 我发现我家孩子在道德礼仪方面明显优于同龄的孩子, 他自己也因此变得自信、勇敢。我的育儿过程也变得省心、省力、省时。

三、诵读国学经典, 提高学习能力

经典对孩子的提升, 不仅局限于人文学科, 更指向孩子整体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巅峰时期, 而智力、情商也处于萌发阶段, 如果有效地开发, 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此时学习经典, 对于他们记忆力的锤炼、智力的开发、专注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 诵读国学经典, 也是为孩子一生晕染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 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经典的意义 篇8

克罗齐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 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 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 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绪和现场来理解作品, 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 自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 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经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然而因为审视眼光的错位, 对经典文本的现代解读中存在着种种不良趋向。

一、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曲解

目前, 语文教材仍是传播经典阅读的最佳载体, 语文教学仍是我们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 现行语文教材仍带有不可规避的一面, 即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劳动人民的艰辛、新社会劳动人民的幸福、崇高远大的志向、真善美的追求等。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身有关的情感世界, 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 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 以及人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

在教科书所设定的特定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 我们无形中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建立了一套概念化的解释体系, 即烙上政治的烙印, 贴上阶级的标签, 有着拔高的牵强, 于是许多经典文本被曲解了。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 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革命活动的赞美。《雷雨》中的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冷酷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已经定位, 绝不认同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 把人物的生成完全推给“阶级地位”。《项链》定义为讽刺路瓦栽夫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果说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是小资产阶级的, 那么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

而另一种上纲上线的曲解, 更是对经典文本的“糟蹋”, 如认为《背影》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的”,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因为一个父亲, 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鲁迅在《故乡》一文中, 殷切地回忆了他那一群天真烂漫纯朴可爱的少年朋友“偷”罗汉豆一事, 充满了童趣, 竟然有人从中读出了不道德, 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现代解读真是“杞人忧天”。

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 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而总是戴上“有色眼镜”, 用一种既成模式的观念去解读, 那只会局限思维, 淡化甚至歪曲经典文本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媚俗

经典文本新解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但在遭遇后世解读的时候, 会面临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诠释。近年来, 各种媒体掀起了一股经典文本新解的热潮, 毋庸置疑, 这些新解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对待经典, 在经典与现代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他们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打通了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只是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 在运用现代视野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为了迎合读者通俗、浅易、求奇的需要, 某些新解作品难免会打着新解的口号有媚俗之嫌。

此外, 还有人从实用主义角度把经典文本改写为经济类、管理类和励志类的畅销书, 如《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阐释内容涉及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以及攻敌制胜的营销谋略等诸多领域。我们阅读文学经典, 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但是, 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经典, 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

对古典诗词的新解也成为一种热潮, 《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西风独自凉》、《长安月下红袖香》、《不如不遇倾城色》、《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等都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诗人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 它们在解读中褪去了古诗词身上历史的风霜, 跳过了古典诗词的平仄对仗, 没有了考据的严谨, 把古人的情感与后人的共鸣诗意地结合, 文字优美诗意, 读来轻松自在, 但是却更多地关注儿女情长、个人得失、风花雪月, 失去了古典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世的情怀。

卡通化经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 经典著作的“卡通化者”们的原意也许是良好的, 比如通过卡通化提供活泼的结构、炫目的图画、通俗的解释, 以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 拉近了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但与此同时也使经典呈现出媚俗的倾向。

三、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恶搞

新世纪初以历史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开始大量出现。近一年多来, “恶搞历史”又升级为“恶搞经典”, 于是有了《大话西游》、《悟空传》、《沙僧日记》、《幽默三国》、《幽默水浒》等等, 还包括一直被视为“红色经典”的《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

“曹操这厮, 智商绝对在120以上, 丫还学孙武、吴起, 就这样还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吃过大苦头, 然后才夺得现有的地盘。叔就这么点本事, 不冒险是不行的, 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这一股子江湖气息的句子, 谁能想到这竟是千古名篇《后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这类雷人古文翻译正逐渐走红网络, 恶搞古文、古诗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在网上流传的, 还有恶搞版的《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 博眼球之余让众人狠狠地欢乐一把。

通过大胆地篡改、戏说经典而冒犯权威、亵渎神圣。这种篡改和冒犯几乎指向文本的所有方面, 人物、情节、时空关系、话语方式, 无不可以自由篡改。而在篡改的过程中, 诸葛亮在唱“卡拉OK”, 孔子变成了“歌手”、“网名”叫仲尼, 汉献帝成了“城管”等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经典作品一直在被建构、解构与重构, 但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恶搞”或者“乐搞”过。总体看来, 从“解构历史”到“恶搞经典”, 有关理念、意义的东西越来越少, 单纯娱乐、消遣的成分越来越多。这种“后现代喜剧”不再像传统喜剧如卓别林大师的作品那样, 追求什么“含着眼泪的笑声”的境界, 它制造出的更多是“没心没肺的笑由是, 它造就了喜剧史上的奇观:只有喜, 没有剧”。

卡尔维诺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 多刺的, 而且层层相叠, 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 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 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 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但是多元解读不能“无边界”, 文本“不确定性”绝不是“任意性”、“随意性”。要知道有些多元的解读是丰富和创造了文本意义, 有些则分明是在扼杀文本的生命,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作出现代解读的时候, 牢牢把握该有的“底线”。

经典文本现代解读只有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之上, 拒绝浅薄, 拒绝滥化, 拒绝庸俗, 才可能持久, 才可能给文本以厚重, 才可能给生命以启迪。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中, 我们是用浮躁的热闹让读者陶醉于肤浅, 还是用思维与精神的深度让读者走向博大?这是一个问题。尼采说:“让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 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 在于你们的意志, 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 这才是你们的荣誉!”经典文本现代解读, 任重而道远, 希望我们不断追求创新、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解读:文本意蕴.名作欣赏, 2009⑹.

[2]佚名.透视“恶搞”.中国文明网, 2007-09-24.

浅析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经过几千年时间的大浪淘沙,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 中华文化中有很多经典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是近代以来, 对于中华文化经典读物进行阅读, 特别是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范围和比例非常非常的小。笔者认为中华文化是时间长河中的珍珠, 不管经过多少时间, 经典依旧是经典, 依旧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必定有其流传至今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

孩子是祖国的下一代, 娃娃教育要从小抓起。对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们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值得我们积极推广。下面笔者将说明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幼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 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意义。人的一生中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是人学习和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大量的研究表明, 婴儿期是人掌握和学习语言的最关键的时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理解和把握会不断的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儿童的语言发展。婴儿期是人学习语言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有效的语言培训对于儿童掌握语言、训练思维、锻炼逻辑将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诵读中华经典, 让婴儿接受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对于婴儿的语言方面的意义可以从锻炼儿童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前书写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 是对于儿童倾听能力的培养。相对于普通的白话文读物诵读教育而言, 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更需要学生积极认真倾听。老师需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讲解, 有时还得配合一定的动作、表情和图片等, 学生也只有一直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精力认真倾听才能够掌握。然后, 是对于儿童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教育活动中, 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齐读、学生依次朗读以及学生领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最后, 是可以提前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在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汉字, 学习读书写字的坐姿, 学习语言文字中的一些规律。这些都对于后期的读写能力做好了铺垫。

二、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更是礼仪之邦, 中华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下面笔者将会着重介绍在尊师敬长、与人为善、勤勉学习以及修身养性方面的价值。首先是关于尊师敬长。中华经典中关于尊师敬长的言论比比皆是。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程门立雪……这些故事都是在向读者们传递着孝顺父母、孝顺长辈、尊重长辈、尊敬老师的理念。特别是在当今中国, 孩子毋庸置疑就是家中的宝贝, 社会的宠儿。在这样的环境下, 对孩子进行孝道和尊师重教的教育,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是与人为善。“仁爱”通过几千年的时间深深地熏陶和影响着中华民族。中华经典之中处处流露着与人为善的影子, “恩欲扬, 怨欲忘”等都闪烁着与人为善的光芒。在当今中国, 独生子女遍地都是, 学会体贴他人、学会关心疼爱他人、与人为善是多么的重要啊。再就是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是中华经典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头悬梁, 锥刺股”、“闻鸡起舞”、“狼影樱雪”等都是先贤们刻苦学习的写照。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 让幼儿从思想深处就有着深深的印象。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 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社会, 只有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才会真正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就是诵读中华经典对于幼儿修身养性方面的积极意义。“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都是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目标, 其中, 修身养性是第一层次。中华经典中的“论语”、“三字经”等处处都有如何提升自身修养、锻炼自身气质的言论。从小就让幼儿接受中华经典的熏陶, 从小就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意识, 对于孩子们以后的漫漫人生路有着莫大的帮助。

三、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训练能够训练学生, 训练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就是感受中华文化的语言美。对幼儿进行经典诵读所选择的读本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 在语言方面都是字字珠玑, 一字千金。或是韵律、或是文辞、或是对仗, 无不体现着中华语言的魅力。另外是经典之中所体现的意境。“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是多么幽静安详的画面啊。通过中华经典诵读, 让孩子们在这意境之中体验美感。再然后就是让孩子在经典之中体会中国的人文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不体现着古人的壮志豪情等优秀品质。这些都值得孩子们学习。

四、培养孩子们的民族精神

民族晋升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理念, 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一起修正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民族文化的核心, 是一个民族所不可或缺的。任何民族都应该有其民族精神, 并且积极践行着其民族精神。中华经典中处处闪烁着我们民族的民族理念, 闪烁着我们的民族魂。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读物诵读教育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最纯正的民族精神, 有助于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特别是在西方思想浪潮大行其道的今天, 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白蛇传》传承出的经典意义 篇10

据考证, 原型《白蛇传》是源于民间故事和话本《西湖三塔记》, 它们是《白蛇传》的母体原型和情节类型。情节类型是由起始传播者和受众对一个故事共同参与进来, 由于传播过程中的故事情节被受众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而改编, 因此故事内容会不断产生变化, 但一些基本因素、大概情节却被保留下来而形成稳定的故事框架。这种不断被重复的文学作品由于参与者和改编者的增多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但无论怎么说, 故事情节总会有一条主线贯通其中。比较一下由玉山主人所作的《西湖三塔记》和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便可以看出该故事主要显示的都是白蛇魅惑许仙最后被镇压雷峰塔下以及人妖相恋的故事原型。

但是白蛇传的作品却又是在不断被发掘、不断进步之中, 并且由于作者的不同目的而突显着不同的主题。顾希佳认为, 民间文学的传颂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封闭的系统, 而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开放体系, 它既可以与戏剧、剧本等互补, 又可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和更改。我们可以把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看作是改编白蛇传的先驱作品。就拿《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来与之对比, 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主要是在叙事方式和叙事内容上。例如冯梦龙在自己的作品中便作了更多的改变, 也增加了更多的情感因素。在冯梦龙的作品中, 他虚构出了许仙姐姐、姐夫、道士及和尚等人物, 这使故事情节丰富了许多, 故事的场地也不断增多, 扩大了故事的宏观场面。其次, 在称呼上, 他把白蛇改称作“白娘子”, 表达出作者对白蛇的爱戴和尊重, “永镇”两个字也表达出作者的悲愤和惋惜以及同情。最后, 从故事的意义方面来看, 《西湖三塔记》具有明显的劝世人警醒的功能, 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作品则表达了对世间挚爱深情的歌颂, 暗含着对封建吃人礼教的不满, 它比《西湖三塔记》多了理性反思。对于白蛇传的叙事方法就更为多样。例如严歌苓所作的《白蛇》是通过三个不同的故事流传版本来传述同一故事题材;李碧华的《青蛇》作品就是换位从青蛇的视角去阐述整个故事, 使人能够更加真实地深入了解故事的内涵;而李锐夫妇的《人间———重述白蛇传》是用四种方式来阐述故事的:一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秋白的叙述;二是粉孩儿和香柳娘的故事;三是法海自述;四是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二、对于自由恋爱的向往

在封建社会婚姻都是父母作主、媒妁之言, 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则表明是对等级纲常的离经叛道, 违背了社会的风俗。而封建社会的风俗则是吃人的礼教, 风俗赋予给父母一定的权威, 这种权威大到“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婚姻与命运有着生杀大权。而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许仙就缺少了父母之命、媒人的传话, 可以说, 在封建社会里他们的恋爱和婚姻是不合法的, 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他们有如现在人们不领结婚证的同居, 是不被普通人和法律所承认的。在方成培所作的《雷峰塔传奇·自序》中, 许仙自己也没有勇气和一切封建不平等现象对抗, 可以说他本人虽是白蛇传故事的主人公却是一个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者。而法海和尚则是封建礼教的帮凶, 因为他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结尾煞有其事地吟出一句话:奉劝世人别贪色, 贪色之人会沉迷。他是打着挽救和同情的旗号而进行的镇压行为。只有白娘子身上有这种对抗的勇气和决心, 但她在封建社会中却是个牺牲品。例如许仙曾经懦弱地要白娘子忍受险遭奸污的事, 到后来竟然亲手用金钵扣在白娘子头上, 当时白娘子恢复原形白蛇时, 兀自昂着头绝望地充满悲愤地看着许仙。这说明许仙是顺从了封建礼教的人, 所以他明哲保身地出卖了白蛇, 但他却由此失去了爱人, 失去了家, 他也是可怜的、无奈的, 估计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局, 只是由于他的懦弱迫于多方压力而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在《西湖三塔记》中, 许仙和白蛇之间只是原始的两性之间的冲动, 一旦白娘子对许仙玩弄腻烦之后, 就会马上吃掉其心肝, 相当恐怖。但在冯梦龙的故事改编中, 他使白娘子和许仙的结合增添了人性化特点, 使他们具有了人类的爱情观。例如在故事中出现西湖泛舟相遇、赠银两定亲等事件, 这表示两者的结合带有爱情的唯美主义色彩, 而并非一味的“色相引诱”, 使原本单调、充斥着市井野趣、不成系统的故事片断, 在爱情与礼教对抗”的情况下, 形成系统完整、含蓄蕴藉、温情脉脉的故事。但是, 一向坚持主情主义原则的冯梦龙却将自己塑造的“不顾世俗, 坚守爱情”的白娘子镇压雷峰塔下, 并在故事结尾反复强调“劝诫世人休爱色……”一方面作者承认“情”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作者因受传统文以载道和关风化思想的影响, 不得不违心将白蛇镇压雷峰塔下, 在沉重的传统伦理道德和“关风化”创作原则枷锁下, 在整个故事中都充满了解不开、挣不断、“欲破不能、欲罢不忍”的情与礼之间的痛苦纠葛。清代方成培看过白蛇传故事后, 非常感叹, 认为故事不够精致完美, 于是决定自己动手改写。他在《雷峰塔传奇·自序》便指出修改的原则是:“务使有裨于世道”, 即要使一切都顺应民意、大快人心。因此和之前的白蛇传故事相比, 方成培加入了水斗、夜话、断桥、祭塔等情节, 使白娘子的形象大放光彩。故事结局是:白娘子的儿子得到皇帝亲封、高中状元, 于是带领文武百官祭塔救母, 孝感天地, 最终一家团聚。这一方面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美化, 另一方面是对“妻贤、母慈、子孝”人伦道德的强化, 其间蕴含的教化色彩一目了然。是在借助自由的爱情故事而去教化民众, 拓展了爱情的内涵。到了当代, 在《新白蛇娘子传》这部电影里面, 许仙的悔与恨发展到了顶峰, 于是他终于与白娘子并肩站到了一起而坚决地对抗法海和尚, 虽然最终白娘子被镇压的结局没能更改, 但许仙自己也没有苟活, 充分展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三、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章法对生物的制约

这场悲剧发生的起因是白蛇修炼成人形后或者有了人类的感情, 或者想对自己得来的新的形体小试牛刀一把亦或是还出自某些不知名的目的, 总之, 她对文弱书生许仙进行了诱惑, 许仙作为一个男人没有经得住诱惑, “爱”上了白娘子, 但他的爱是被动的。因为他毕竟是受过封建礼教熏陶的读书人, 他读的书就是如何修己、如何为人、如何遵守世间的一切礼节和风俗。书本传输给了许仙不能僭越三纲五常的思想, 所以他注定最终要与白蛇分离而回到正常的纲常秩序中。当时封建社会所坚守的等级是许仙所处的人类社会的规则, 许仙违反的不仅是父母对婚姻的指令、为人子的孝道, 他更是“惹怒”了法海和尚。按理说, 法海和尚是得道高僧, 本应身处喧嚣而不问凡尘之事, 往生西方世界是他的修行唯一目的, 又缘何一定去拆散白娘子和许仙呢?这便需要人去深入推敲了。大凡和尚修的是佛学, 悟的是佛理。在佛学世界中, 往生西方世界是最高目的, 脱离的是六道轮回的苦海, 经常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日常用语, 就是源自于佛学的经典语录。这个所谓“六道”的苦海指的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牲道、恶鬼道和地狱道。佛教向人传达的六道的概念也是定律, 即神仙要过天道的生活、阿修罗要过阿修罗道的生活、人要过人道的生活、畜牲有畜牲道生活、恶鬼要过恶鬼道的生活等, 每一道都不能僭越, 否则佛学也不会把天地宇宙分为六道, 它们是不能混淆的, 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白蛇毕竟是畜生道的生物, 尽管她幻化成了人形, 但也仅仅是幻化而已, 她的本真并不是人。因此白蛇与许仙之恋在世人眼中是大逆不道的。其实他们的大逆不道是源自于破坏了自然的规律。人畜本不能相恋, 有如人鬼不能相恋一样。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规律, 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 破坏规律的下场必定是悲剧, 一定会受到惩罚, 是自取灭亡。因此白蛇与许仙之恋注定成为千古悲剧。

可以说, 白蛇传是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形成的经典作品。民间故事和话本《西湖三塔记》提供了白蛇传的“本事”、母体原型和情节类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体现了通俗文学对民间文学在叙事方式和叙事内容等方面的雅化升格, 蕴含了文以载道的教化色彩;具有时代特色和反思精神的当代文人创作, 以及时代人物对白蛇传故事的评述, 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 增强了故事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促进了故事的传承和发展。白蛇传不仅因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深得人们爱戴而源远流长, 同时也因历史上的大文豪、时代人物和新的思想理念及其表现手段、传播媒体的介入而声名倍增, 影响越来越深远。

摘要:民间故事是广大群众在已有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上或根据生活中已发生的真实故事原型, 依据自我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而创造出来的。《白蛇传》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它既具有特殊的文学地位, 又是冲破藩篱勇敢追求爱情理想的表率, 同时它又透露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所必须遵守的一定规章制度。

关键词:白蛇,许仙,法海

参考文献

[1][清]玉山主人.雷峰塔奇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3.

[2]蒋和宝, 俞家栋.市井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经典的意义 篇11

一、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什么是国学?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学术,以及研究中国固有学术与文化的学问。国学产生很早。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几千年前就应有国学产生。但这个意义上的“国学”一词出现很晚,是近代才出现的,是在“西学东渐”后人们担心我们会丧失固有的文化特性而提出来的,是与“西学”相对来说的,所以“国学”又称“中学”。清末张之洞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民国时期章太炎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国学”一词的提出,本身就包含着对文化的忧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二、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培育当代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含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医学、民俗等精神成果,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审美趣味。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哲学,是理论思维水平,这些就叫做文化传统。

三、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吸取古人的无穷智慧。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大智慧是无穷的,而且常读常新。要想对它下定义或分类归纳,简直是不可能的。下定义会以偏概全,作归纳会挂一漏万。

四、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陶冶性情,美化心灵。

(1)、 国学典籍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双“慧眼”,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我们在阅读中“占有”无限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体验”自身无法亲历的无比丰富的生活,扩大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胸怀,丰富我们的情感,抚慰我们的灵魂。宋代朱熹有诗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的这首《观书有感》道出了他读书后心境清澈如水的喜悦。

(2)、国学教育是作用于少年儿童,有益于少年儿童一辈子的教育。在当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教育本源首要任务着力不够,社会教育副作用负面影响过大的现实面前,面对青少年犯罪率飙升,心理脆弱,自理能力让人揪心等行为现象,我们的社会在反思,我们的教育在反思,我们的每一位家长在反思。反思后的结果就是共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育不能舍本求末。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教育要重在树德明理,教育要有益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要有益于少年儿童一辈子良性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国学康成长,教育要有益于少年儿童一辈子良性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国学比国学教育更有益于青少年一辈子的教育了。

(3)、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告诉你该如何为人处事;开拓自己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文化(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讲究的是离散思维,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归纳与回溯);将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延续下去;汲取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教训;锻炼身体、养气蓄神(修道与练武)要有较深的古文功底,有对此的爱好,有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其实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十分博大精深,他们提供的是各行各业的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态度、处事的方法,就拿周易来说吧,计算机二进制就是根据其中的“阴阳”学说而发明出来的。

因此,不要以为学习国学,以后就只能做文人、教师、考古学家之类,经商、做研究、从政等等,各行各业无不可。

五、 学习国学经典,能全面提升孩子各项潜能

1、记忆力得到有效锻炼

人的大脑的记忆能力,相当于1500亿台电脑的存储量,特别是在13岁之前,如能有效开发,将终生保持这个能力,好的记忆力对以后学习各门功课乃至于以后的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2、识字、阅读、综合理解能力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运用137累积法,每日坚持跟读指读,能轻松识字数千,早识字、早阅读、早开慧。学习经典,不但识字能很轻松过关,而且还能建立孩子广泛阅读的兴趣,增加综合理解能力。

3、行为习惯和自心信

学习经典,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且举办超高的心里素质,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读经典的孩子都表现的特别有自信心,懂文明礼貌!

4、普通话标准和理解能力强

通过让孩子跟着育心经典的标准童音跟读教学录音进行正音训练,孩子的普通话自然得到训练,普通话变得流利、标准,而且口才卓越,语言表达能力特强!

5、逻辑思维能力强\经典都是人类最有价值、最高智慧的书籍,本身就是哲学,孩子通过长期的经典熏得,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大格局大智慧形成!

6、外貌气质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经典在旅行过程中意义的加与减 篇12

关键词:经典,改编,意义,加法和减法

一、背景介绍

何为经典?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Italo Calvino在其一篇名为Why Read the Classics? 的文章中曾整合了世人对“经典”作出的十一个不同定义,各有千秋。而中国学者对经典作品的界定也概括了很多点。就世界文学而言, 王宁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引入世界文学的概念,介绍了其历史演变过程,并概括了评判世界文学的五大标准,只有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才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然而,不同的国家对于经典作品的涉猎不尽相同。比如,法国人耳熟能详的巴尔扎克,到了意大利几乎无人问津,艾米丽 · 左拉在美国备受推崇,到了意大利却受到冷落。但是无论如何,经典作品能够帮助理解我们是谁、身在何处。我们无法把经典的作用具体化,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说:阅读经典比不读好。然而在传承经典的过程中, 随着时空的转变,意义上有增也有减。经典作为世界范围性的文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关注点有所不同。

二、《伊利亚特》的传承与发展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以15693行、共24卷的篇幅描述了希腊占领特洛伊城的故事,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 歌颂英勇善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利益建功立勋的英雄。 围绕这场希腊历史上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史诗中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从古希腊时候的史诗到现代的美国电影,《伊利亚特》的意义在时空穿梭旅行中发生了许多加法和减法。下面从三个角度的对比探讨这一史诗在传承中意义的得与失。

1. 场景描写

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该作品中的重头戏之一就是战争场面的描写。例如,《伊利亚特》中是这样描写两军对峙的: “特洛伊人夹杂着喧闹走来,喊声震天,恰似一群野生的鸿雁,疾飞的鹳鹤,发出震天的宣喊,试图逃避冬日的阴寒和暴泻不止的骤雨,给普革迈亚人送去流血和毁灭”虽然文字并不是能够展现出画面,但是文本的一连串的比喻,自然界的动物发出的冲天的宣喊生动活泼地比喻出了特洛伊人气势恢弘的场面,产生了极其鲜明的形象和冲击力。

然而在电影中,对于这一场景的表现,导演运用了现代技术、推拉镜头从而使得人们感受宏大的场面:望不见头的士兵,身穿一样的铠甲,手拿一样的兵器,迈着一致的步子, 以及那凝重而越来越紧张的音乐。由此而来,这部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呈现出非常直观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得原来无边的想象变得生动化、具体化,更易让人接受。但是如果没有原著的铺垫,直接看电影的话人们也不会觉得战争的恢弘、气势是什么样。总之,电影的表现手法还是简单了些。

2. 战争原因

就战争的起因而言,《伊利亚特》中得英雄为保护希腊的荣誉、保护城邦而战。在电影中,阿喀琉斯一直提到:“我为什么要进行斗争呢?我要为了我的个人荣誉,为了名留千古。”所以,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个人欲望的一种彰显。 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要求电影能够表现一些更为直观的内容,或者是需要一个能够直观表现的切入点,所以需要去选取一些很直接的东西,比如为了权力、为了名留千古等。

改变之后的作品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出了潜意识里美国文化意识,更强调了个人的发展“war for myself”,“土地、权力、荣耀都不及爱情伟大”。改编的作品给人一种“强者为大”的暗示“God protects the stronger”,还有一种空前的自信“we can win”。所有这些都是美国身影的折射, 某个角度或者是整个国家的缩写。但是原著的有些意义被丢弃,比如诸神、集体荣誉感消失。

三、《赵氏孤儿》的改编

相对而言,中国经典也有此类处境。迄今为止,《赵氏孤儿》这部元杂剧前前后后有过8次改编,下面以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对比, 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经典在传承中的得与失。

电影运用现代意识对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反思,急于抛弃原著“封建思想糟粕”,为其寻求当代合理化的叙事策略,是时代的进步。但电影颠覆了元戏曲始终不变的“义” 的思想内核,“义”的思想被严重削弱,英雄形象坍塌,成了个人主义的表现,元杂剧中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消失。此外,电影还狭隘地把当代意识等同于个人主义。事实上,就作者个人观点来说,电影所带来的改编使这部经典著作大大降低了价值:用个人主义的行为动机解读取代元杂剧的思想文化精髓,放弃了崇高精神而去传播狭隘地自私的价值观念;使一部热血英雄传奇变成阴鸷深沉的个人主义行为动机的阐释,消解了悲剧的崇高美感;传达出来的思想价值并没有超越原著,反而有所降低。

四、结论

上一篇:结构形变下一篇:工时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