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教学的意义

2024-07-09

泛读教学的意义(精选12篇)

泛读教学的意义 篇1

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 语文真正学得好的学生, 都喜欢并坚持泛读这种阅读形式。老师的精讲、学生的精读固然重要, 但学好语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泛读。但是目前中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是, 大多数人更喜欢花很长的时间进行繁琐的讲解, 在课本、作文本上划出很多的条条杠杠, 仿佛不如此就不能体现知识点的重要性。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时间的限制, 导致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泛读的缺失, 这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最大问题, 也是制约大部分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泛读作为大家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阅读方式, 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泛读可以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语言Krashen认为, 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 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 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 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 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因此, 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 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 而泛读恰好是为学生提供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好方式。

2. 泛读可以大大提高语言项目的复现率, 使学生拥有对语言全局的把握能力

目前的语文教学很“科学”地把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 教材按知识点来编, 课按知识点来讲, 考试按知识点来考。一个博大精深的语文体系, 一个完整有机的语文教学过程全部被“点”化。光变成知识点还不算, 这些知识点被“精心”安排在各年级、各章节中去。这样, 每节课、每学期, 学生都掌握了活生生的语文的某些“知识点”, 而这些知识点学过之后再复现的机会很少。学生被迫去死记这些孤零零的学习要点以应付考试, 头悬梁锥刺股地刻苦学习, 却只能掌握支离破碎的知识, 残缺不全的语文能力。而泛读恰好可以对这种教学模式予以矫正。泛读材料或长或短, 都是整体。学生阅读之时可以只考虑材料的内容, 不必过分重视知识点, 而课本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在这种阅读之中恰好得到巩固和联系。因此泛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的, 既要重视精读精讲, 也要重视泛读, 而且学生在泛读上所占的时间应该至少不少于精读所用时间。

3. 泛读提供的语境,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语法等知识, 培养语感, 提高语言能力

精读精讲过程中学习到的词汇等知识, 一般也是结合一定的语境进行讲解的。但是语文知识是非常灵活的, 同一个词, 在不同的语境中, 含义也许有很大的差别, 可以有不同的用法。通过泛读, 可以把以前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 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前没有学过的语文知识, 在语境中也比较容易被接受、理解和掌握, 而且整个过程是非常自然和愉悦的。泛读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所感觉,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因此, 泛读提供的语境, 是深层次掌握语文知识, 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4. 泛读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见多识广

泛读的范围可以很广, 不限于文学作品。现在的青少年很多时候缺乏常识, 这与读书太少有直接关系。只要学生感兴趣, 内容健康,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哪方面的书都可以读。读书多了, 知识面自然就广, 这对开阔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写作素材, 提高写作能力等语文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5. 泛读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终身受益

课外泛读主要以兴趣为主导, 学生所选择的阅读材料, 都是他们感兴趣的, 阅读量大, 有节奏感, 无需苛求精确。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他们获取感兴趣的信息, 享受求知过程于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对学生来说, 整个过程是主动的、有趣的, 自然也就精力集中、效率高, 相应地收获也大。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6. 泛读是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唐朝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充分表明了大量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读书达到一定的量之后, 宽广的知识面可以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也可以借鉴别人文章中好的遣词造句方法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因此,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平常大量阅读积累的语文知识, 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 泛读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高中语文教学时间紧, 任务重, 还要顶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因此, 对学生的泛读教师也要进行合理引导。相信如果教师都重视泛读, 并合理引导, 会使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

泛读教学的意义 篇2

英语专业泛读教学中的词汇附带习得

近年来,词汇附带习得被认为是词汇学习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及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在自主泛读中附带习得词汇的效率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尝试把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纳入泛读教学中,并初步探讨教师应如何为有效的词汇附带习得创设积极条件.

作 者:陈晓霞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276826刊 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0814(2)分类号:H313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 泛读课 英语专业

大学英语泛读教学英文小说的学习 篇3

[关键词]英语泛读 英文小说 互动式阅读

大学英语泛读是一门需要进行大量阅读实践的课程,也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在阅读中,既能比较系统的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技能,又能通过阅读题材及风格各异的篇章,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知识、增强语感,扩大词汇量,增加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及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一、认识泛读教学英文小说阅读的意义

以我校选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泛读教程》为例,书中选摘了大量的英文名篇,如杰克,伦敦的《The Call of The Wild》,海明威的《The Old Man and The Sea》,劳伦斯的《The Rocking—Horse Winner》,此外,英语泛读教学的大纲也要求教师给学生列出一些英文参考书目,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用法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真正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教材已经成了一个主流趋势,特别是在泛读教学中,小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英语小说的阅读。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

二、英文小说阅读的过程

英文小说阅读不是简单的完成阅读任务的一个过程,它需要具有大量的词汇,还要有必备的语法基础。此外,具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利于小说的把握。

1、词汇习得。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已知的词汇,学生会通过重复巩固这些词汇的拼写及使用,并且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对该词汇的用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未知词汇,学生可以使用查字典或通过上下文提示来猜测未知词汇的大意。

2、语法习得。文章的语法结构对于阅读理解的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应该通过辨认不同的语法现象,理解小说内容。同时,对一些长句、难句,学生也可以通过上下文内容提示,对其语法结构进行分解,更好的理解文章。

3、文化习得。读者通过小说的描写,可以间接地了解其人文、社会、宗教、科技等一系列的内容,从而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并且通过对其文化的间接接触,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4、评论性思考。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互动过程。阅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受到他所处的人文、社会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和限定的,而且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到阅读者对其所读小说的理解,并且在其阅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此外,阅读过程也是阅读者和文章作者之间的交流。

当前的外语阅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基本的阅读理解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评论性思考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阅读内容、作者写作目的、文章结构等各方面的细节内容,从而使学生不仅可以从更深层次分析文章,而且最终对他们的写作技巧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小说阅读过程中的活动设计

基于上述可以在小说阅读中实现的各种习得,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不同的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引导和检查。根据阅读的性质和自然过程,可以将小说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1、阅读前阶段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基于读者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和所读文章之间的互动过程(Interactive process)。因此,调动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帮助读者从思想上接近其阅读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的几种活动可以被应用于阅读前阶段:

(1)在课堂上针对小说的题目进行提问。文学作品的题目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总结,或者是全文基调的暗示。教师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题目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预测该文学作品的主题,从而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2)向学生介绍该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和他们在该作品中的身份地位;

(3)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该小说序言部分。然后教师向学生询问该部分的作用。

2、阅读中阶段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

(1)记录阅读中所遇到的生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生词库”,但必须提醒学生只需要记录那些他们认为很重要的生词,他们有兴趣学习的生词,或者他们觉得值得记忆的生词。

(2)建立“关系树”(relationship tree)

在阅读过程中,梳理小说中人物及其关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该小说中人物“关系树”的主干或者部分,然后由学生通过他们的阅读理解对该“关系树”进行填充或补全。

3、阅读后阶段活动(after—reading activities)

在该阶段中,教学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对全文的理解和再创作上。

(1)评价。在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人物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并对人物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

(2)再创作。该活动以写作为重点。学生通过对所阅读的小说的理解,再创作出一些新的内容。“再创作”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或者创作性思考。这个部分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

四、结论

泛读教学的意义 篇4

过程教学 (ProcessApproach) 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它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发现、整理、表达的认知心理过程, 其过程从来就不是直线的、静态的、一次性的。过程教学在重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知识结论的同时, 更加强调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知识观点而必须经历的知识重演、再现或体验的过程。

随着时代发展, 需要学生运用英语主动、自主参与的活动日益增多。传统的泛读教学注重“就题论题”, 学生阅读了大量文章之后很少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而语言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要学会如何使用语言以及怎样地道地使用语言, 因此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章获得知识输入, 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 从而实现“读以致用”。

二、基于“过程教学”的泛读教学策略及实践

过程教学在重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知识结论的同时, 更加强调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知识观点而必须经历的知识重演、再现或体验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展开之后, 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知识重演, 加以简化, 进行压缩、提炼、抽象、概括, 回到原有的结论。

以一篇主题为“BodyLanguage”的泛读材料为例, 在快速阅读获取相关信息之后, 学生了解到一些肢体语言以及这些肢体语言如何帮助表达自己的意思。传统的泛读教学过程往往在得出“肢体语言在日常交际中非常重要”的结论后就此止步。

泛读实验:

实验条件:学生通过泛读材料的学习, 对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和听众常使用的eyecontact, facialexpression, gesture等肢体语言已有所了解和掌握。

实验过程:

请一名学生面向听众, 以“Duetowaterrestriction, weshouldsavewater”为主题进行演讲。要求听众不作出任何与肢体语言相关的回应。

请这名学生再次就同样的主题进行演讲。要求听众在听的过程中, 对于这名同学的演讲作出回应, 并尽可能多地使用泛读材料中习得的肢体语言。

(1) 请听众就这名学生的第一次演讲作出评价。

(2) 请听众就这名学生的第二次演讲作出评价。

(3) 请这名学生就自己的两次演讲, 分别作出对听众的评价及自我评价。

实验评价:

听众认为在他们不使用任何肢体语言的时候, 这名学生常显得无所适从, 甚至几次因为得不到听众的回应而使演讲停顿。而在他们使用了尽可能多的肢体语言来表明他们对这名学生演讲的情感和态度后, 能够明显看出这名学生对整个演讲的掌控, 语言表达更为流畅, 姿态自然, 自信心增强。

这名学生认为在听众不使用任何肢体语言时, 演讲的气氛凝固, 无法捕捉到他们的反应, 自我信心不足;而在听众使用肢体语言时, 气氛活跃, 自己能快速了解到演讲的话题是否引起他们的兴趣, 是否需要改变其中某些环节, 充满自信心。

实验结论:

借助知识重演策略, 学生真切体会到在交际过程中使用肢体语言与不使用肢体语言的不同, 并且通过知识重演的过程, 进一步帮助学生提炼、概括在演讲过程中需要的和应避免的肢体语言, 回到将材料泛读后形成的“肢体语言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原有结论。这种通过阶梯型知识重演策略而内化形成的能力, 为学生泛读技能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三、“过程教学”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后的反思

1.“过程教学”促进学生阅读理念、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法规则、表达习惯和特定的幽默、逻辑, 这些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学习一门语言其实就是在学习这些规则、逻辑与文化, 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大量泛读材料的介入才能准确获得。通过上述笔者进行的实例可以看出, 基于“过程教学”构建的两种英语泛读策略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理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以及如何在真实情景中使用阅读习得的知识方面, 收到了效果。过程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一种学习的乐趣, 体验到了某种特定文化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关联;同时, 过程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让他们自己有进一步探究相关领域的兴趣与渴望。

2.“过程教学”促进英语泛读教学

通过“过程教学”, 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是学科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会促进教师对整个泛读教学进行过程性思考。首先, 教师在备课时, 必须站在课程的角度思考这一节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知识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同时, 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性体验、个性化理解文本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会逐渐思考并探索如何保证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方法的独特性基础上, 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有效性相统一, 使学生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实现教材知识的活化。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泛读的过程中, 在自身收获阅读成果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泛读教学, 这是基于“过程教学”开展泛读教学的外延, 是意外收获。

3.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泛读教学的意义 篇5

语料库辅助的商务英语泛读教学实践分析

商务英语泛读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教材中的大部分材料落后于国际商务发展现状.语料库是由最新的.时文阅读材料构建而成,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语料库辅助的商务英语泛读教学能大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作 者:焦彬凯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刊 名:河南教育(高校版) 英文刊名:HENAN JIAOYU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泛读   语料库   时效性   教学效果  

关于大学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英语泛读传统教学法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泛读课程一直以来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期中的“泛”是指教材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时语言素材包含多种文体;期中的“读”,即要求学生掌握细读、寻读、略读等方法。因此,泛读课是一门结合听、说、写、译的综合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但是传统的英语泛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單向教学模式。目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师沿用此种教学模式,并习惯性地把泛读课上成精读课,其特点是课堂讲解,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达到翻译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但是,传统的英语泛读教学有着局限性:一是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来,阻碍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二是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进行英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却缺少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迫状态;三是教材内容缺乏广泛性和创新性。传统的英语泛读教材结构松散,内容陈旧且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记住一些难词长句,难以达到内容反复记忆、知识新旧结合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教材内容与当今社会的一些新兴现象和知识结合起来,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么,学生通过泛读课程究竟应该从中获取哪些知识,教师又应该如何上好这门课呢?我认为泛读课程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教授学生跳读、快读、细读等系列阅读方法,二是引起学生对不同主题的英文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扩大英语文章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始终依据这两个理念对学生进行大学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

在泛读课程学习中,我把阅读分为了三个部分,即pre—reading(阅读前),while-reading(阅读中)和post-reading(阅读后)。

在pre-reading部分,主要采取了背景介绍,兴趣点扩展,多媒体影视欣赏等方法引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文章主题方面的兴趣,逐渐引导进入课文的学习。比如,在讲到ET外星人的文章时,我会从网上下载ET这部电影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还对科幻类影视小说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和分享。在讲到科学家LouisePasteur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自己制作一个关于某个科学家的PPT,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为大家展示和讲解他所了解的这位科学家的科学建树等方面的知识。随后我们再一同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Louise Pasteur这位被誉为“进入科学王国最完美的人”的科学家的,通过对比和学习不仅拓宽了阅读面,也增强了英语语句和措辞方面的练习。在讲到旅行的单元时,我便整理收集了一些不同国家的著名风景和文化景点,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该国家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分享旅行的意义和快乐,然后再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同学们不会觉得课文枯燥,而是看看作者有着怎样的旅行经历等。

在while-reading部分,由于已经进入课文的学习,我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阅读。一是出声朗读,二是默读。出声朗读一般要全班同学共同参加,第一个同学为大家读文章的第一段,以后每个同学只读每段的首句,这样一个接一个轮流进行。最后读完,轮到谁,谁就给大家总结一下自己通过读首句所了解的文章的主旨大意,即main idea。如果总结的好,我们大家就共同探讨,是从哪些句子得到的这些信息。如果总结的稍有偏差,那就多换几名同学进行总结。最后大家一同探讨最能概括文章大意的一个主旨思想出来。这样不仅练习了学生的口语,督促学生开口说英文,同时也使同学们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文章和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总结了文章的主旨大意之后,我会按照文章要求给同学们相应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进行默读,也是快速阅读。学生先去浏览文章后面的综合阅读理解题,然后回到文章中针对不同的段落去寻找答案。或者在快速阅读完文章后,来回答我自己针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提出的一些细节问题,以确定学生是否在快速阅读中获取了足够量的信息,刺激学生对文章中提及的时间、地点、专有名词、特殊名词和人名等一些重点词汇的敏感程度,通过这样的练习来提高快速阅读的效率。有时,也会对一些有用的词组和单词进行简单的讲解,通过造句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生词和词组。这样,就完成了整个阅读中的环节和工作。

最后在post—reading部分,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一是通过rewriting(重写、复述、改写)或cosplay(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这不仅复习了已学过的文章,更主要的是通过复述或角色扮演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使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二是寻找一些其他的同类型话题的文章与同学们进行共享。比如在讲到friendship(友谊)这个单元时,我从其他英语杂志和网站上找来了两篇描写友谊的诗歌和文章,与同学们一同学习和分享,让他们学习如何使用更精练的句子表达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的话语,同时增加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和词汇量。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7

首先, 我在给学生选择材料时掌握的原则是: (1) 思想性强, 内容健康; (2) 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 题材涉及面广, 趣味性强; (4) 文章体裁多样化; (5) 语言地道、规范。

泛读材料的选择课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一种是课堂泛读教学材料的选择, 另一种是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的选择。

课堂泛读教学选材:

每周选择2-3篇难易适中的、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让学生当堂做限时阅读, 当堂评讲。题目的设计要以主题思想的理解为主, 在选材上关注题材的多样性, 把握时事政治, 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课外学生自主学习选材:

建议学生课外交叉订阅一些英语杂志, 如:《二十一世纪》《英语周报》《英语学习》等, 让学生在课外空闲时间交换阅读, 还鼓励学生每人订阅一本《新概念英语》, 附加上晚上训练听力,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其次, 告诉学生泛读的阅读方法不同于精读。泛读广泛、大量、快速, 故重点放在针对问题快速地捕捉信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 (1) 快速阅读, 知其大意; (2)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3) 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4) 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 (5) 把理解题目作为提纲来读。选好泛读教材后我们要关注泛读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技巧去阅读去获得相关的信息。以下笔者就两种泛读教学谈谈不同的策略与技巧:

课堂泛读教学策略与技巧:

在课堂泛读教学的限时训练中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的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技巧。有些学生长期以来已经养成了只会逐字逐句地理解文章的习惯;有些学生看一篇文章要回读好几遍才能理解。甚至有些学生一碰到生词就习惯性地去查字典。有些学生还发现, 有时虽然每个单词都认识了, 可还不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阅读习惯不但导致了阅读速度缓慢, 而且理解的正确率也不高。泛读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搜索信息, 跳过不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泛读具有“快节奏、搞密度、广信息”的特点, 所以学生一定要学会跳读和略读等阅读技巧, 快速浏览全文, 在阅读中过滤书面信息, 忽略次要信息, 捕捉特定信息, 确定主要内容, 对于主题或重要语句或语段需认真细读, 深层理解。略读同样要求快速阅读, 但其目的性更强, 通常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略读, 一旦获得所需信息便可终止阅读。

坚持课外阅读和积累的策略与技巧:

在目前减负增效的形式下, 教师课堂上可利用的时间少了,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却大大增加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快乐的阅读。让阅读成为精神享受的同时,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 鼓励学生每天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比如说, 他们可以去图书馆翻看一些英语杂志, 象《英语通》, 《英语世界》, 《英语广场》, 《海外英语》, 或《疯狂英语》等等都有适合他们阅读的好文章。材料不应过长, 因为短篇材料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学生可以在零碎的时间里随意翻看。

其次,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控。比如要求学生记录下所看文章的标题, 读书时间, 题目, 来源等。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交流学生两人一组向对方介绍自己所读文章的大概意思。这样, 叙述者和聆听者都要通过努力使相互明白, 聆听者还可以记笔记, 提问题等。或者让学生在读完课外材料后写读后感或故事的梗概并上交与老师批改, 老师要给予写的好的学生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做摘抄的习惯, 把自己平时看到的精彩词句摘录下来, 理解, 背诵, 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功底。

总之, 在泛读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 做好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工作。另外要引起学校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体现开设泛读课程的价值, 包括理论和实践研究。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 单靠教师是无法更好地完成泛读教学的。再次要想开好泛读课, 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 必须提高教师自身对泛读教程教学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英语教师泛读课程校本教研意识的培养, 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泛读课程与教材, 发展与丰富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更好地提高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高中阶段英语泛读教学的选材, 并且介绍了一些泛读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对法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心得与研究 篇8

相对于“精读”而言, “泛读”的定义是广泛阅读, 掌握文章大意, 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泛读课的主要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 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历史、体育、科学、自然等方面的作品, 培养学生对名篇、名著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理解能力, 加深对法语语言的敏感和体悟, 拓宽语言视野。力求通过大量的、系统化的阅读, 从不同视角观察了解当今法国社会状况, 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原汁原味地道法语的同时, 也能吸收丰富多彩的法国国情知识, 增加对法国乃至世界古今文化的了解。

(1)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起到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发挥在课程中的指导作用。一方面, 如果对材料文章逐字逐句的分析, 精讲其中的单词和语法, 便失去了“泛读”的意义;另一方面, 仅凭课堂上短时间的教授, 阅读技巧、阅读理念的传授应该大于阅读内容本身。这就要求教师起到宏观把握课堂节奏和内容的作用, 合理有效地调节或增减教学内容, 有的放矢, 帮助学生排除阅读方面的困难。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作为二年级的专业学生, 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对篇章整体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才是培养的关键所在。在面对教材中的诸多生词时, 如何保持阅读速度, 秉持阅读兴趣, 尤其是对较难文章中晦涩和生僻词的把握。一方面, 学生要明确词汇量就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逐渐扩大的;另一方面, 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 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才能构建完整的法语知识链。因此, 树立两个目标很重要, 紧抓“词汇量”和“阅读量”。

二、法语泛读课的方法

(1) 背景知识的扩展:

由于泛读课题材的广泛性, 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 也需要对相关主题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 教师可就同一主题的文章分类整理, 引导性的讲解各个主题下的基本概况;另一方面, 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多的是取决于已有的知识和文章所包含的信息之间所建立起的一种联系, 通过对相关主题的提前查阅, 更容易建立起读者与文章之间的互动。

(2) 分组讨论, 合作学习:

为了避免落入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中, 可以安排学生对不同的段落进行分组学习, 通过对某一段落的分析, 大胆揣测文章的主题, 看似有限的定向性想象, 因为认知层次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影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不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各抒己见, 置身于作者设定的情境中, 推测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知识考点, 对阅读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 重视速读的作用:

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默读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刺激视觉神经, 视线快速地移动, 同时快速处理成大脑中的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养成搜寻要点习惯, 扫视文章中的每一行字里的少数关键单词, 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和文章的连接点, 尤其是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养成提炼句子主干的习惯, 文章是由段落和句子构成, 一个句子的中的重点部分往往表明了句子的主要意思, 尤其对于法语中较长的从句或分句,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 这种方法极为重要。

三、法语阅读材料的选用

(1) 材料的“广度”:

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根据现行的阅读教材, 围绕阅读教程学习的同时, 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网络美文等, 关注相关的微信法语公众号, 从多渠道、多角度的积累时下相关的法语词汇, 及时更新扩展词汇量和阅读量。

(2) 材料的“深度”:

泛读课堂时间有限, 仅凭学生在既定课时内提高阅读能力是困难的, 每周确定一个阅读主题, 让学生配合主题选取相关文章, 并且课后完成相关的读书笔记。对不同文章类型总结出不同的阅读方法, 例如有的文章易出主旨判断题, 有的易出作者观点题, 有的易出具体语境分析题。注意文章与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利于对文章的深入把握。

四、结束语

法语泛读课程作为法语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实践课, 与法语听、说、写、译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很强的联系, 教师应该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增强教师的宏观指导作用, 采取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适当采取各类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 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阅读能力, 使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发展语言其他能力的前提, 对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法语泛读课是诸多高校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文着重从此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其目标、方法及阅读材料的选用问题。

关键词:法语泛读,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邱琳.对法语泛读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青岛大学, 2014.

[2]李凤.法语泛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3.

[3]汪文华.反思法语泛读教学.兰州交通大学.2011.

泛读教学的意义 篇9

关键词:英语泛读,问题,对策

英语教学是大学课程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阅读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泛读作为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还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与泛读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泛读教学, 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妨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1 英语泛读的作用

1.1 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 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并不是因为努力程度不够, 而是学习方法不对。很多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 出于习惯的考虑, 逐字逐句的阅读, 有的甚至喜欢默读, 在学习中缺乏有效的阅读技巧。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影响阅读的速度, 而且还影响了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在阅读中如果能够熟练的运用泛读方式, 一方面能够快速的阅读文章, 节约阅读时间;另一方面, 还能够对文章的整体性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提高阅读的效率。泛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章,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泛读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通过长期的锻炼, 学生才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1.2 拓宽知识面

英语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广泛, 包括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 这在泛读教材中能够充分地反映出来。与精读教材不同的是, 泛读教材一般选材于各个国家的期刊杂志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的文章, 这些文章能够本真地反映各国的语言以及日常生活习惯, 是展现英语文化最好的教材。学生在阅读这些教材的同时, 能够对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拓宽自己知识面的同时, 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1.3 泛读教学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中的精读是一种要求比较高, 对字和词的理解要求全面细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英语教学中, 主要采用的就是精读模式, 长期的精读教学使学生产生一种疲劳感, 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而泛读教学与精读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再要求对每个单词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强调的重点是对整个文章内容的一般性的把握。在英语泛读教材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小说之类的, 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章。由于在阅读中只是强调对整体性的把握, 不必过分地咬文嚼字, 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放松, 获得身心的愉悦,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对提高英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4 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就是在对某种语言长期学习中形成的, 对其内在用法以及结构所具有的特殊感觉, 这种感觉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增强, 一旦形成便会长久的储存在学习者的记忆中。英语语感一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会形成, 泛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将文章中的字、词的用法印记在大脑中, 长期的泛读能够培养学生很好的语感, 对英语的把握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2 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泛读教材难度比较大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础, 是教师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大多数学校能够认识到泛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学生定制了多种类型的泛读教材。但这些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有很大的差距, 不同的学生在阅读习惯和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学校定制的教材通常都是一种类型的阅读模式和内容, 甚至有的阅读内容已经超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 给学生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 教材定制过程中, 没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 一般而言,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专业的学习上, 英语学习只是一门提高知识积累的必修课, 所用的时间有限。教材太难, 生词量过多, 超过了学生的理解水平, 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 而且泛读效果也不好, 失去了泛读教学的作用。

2.2 阅读方法不科学

通常的英语教学, 主要是一种自下而上教学形式, 在泛读教学中也是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泛读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词汇, 通过自上而下的逐句阅读, 达到对整篇文章的掌握。传统的阅读方法中, 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会借用字典进行查阅, 在理解了生词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阅读, 遇到难懂的句子通常会向别人请教, 如果文章当中有难以解决的问题, 甚至会放弃继续阅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阅读文章时会不自觉的将整篇文章按照自己的需要划分为几个部分, 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单独的阅读, 导致对文章整体把握不准确。这种阅读模式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 而且难以培养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的能力。英语泛读教材一般是未经处理的名人作品, 文章在结构安排、用语习惯等方面有着特殊的风格, 与传统的英语教材有着明显的不同, 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不适合用于泛读教学。

2.3 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当前的教学仍然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精力放在对学生成绩提升这上面, 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没有给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阅读, 在这种外来压力下进行的阅读训练, 一般来说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达不到泛读教学的目标。

2.4 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泛读是对英语学习的一个补充。大多数高校开设的泛读课程, 教学的主要地点局限在课堂之中, 学生缺乏实践锻炼能力的机会。教师通常情况下不会安排课外阅读任务, 即使有安排, 也会缺乏相应的组织和检查环节。高校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在缺乏管束的情况下, 一般都不会在课外花费时间进行泛读训练。教师在课堂教授的阅读技巧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学生受到自身水平和环境的限制, 导致泛读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2.5 教师对泛读教学的指导不合理

教师的指导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都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对学生的泛读进行一些指导工作。但是受到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欠缺, 对于泛读能力的重要性不能够很好地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学生的进行有效的实际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帮助和引导, 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阅读的效率, 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一些欠缺, 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

2.6 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恐惧心理

在高校英语学习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恐惧心理, 缺乏学习兴趣。这种现场出现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在刚开始的英语学习中, 这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导致成绩不理想, 产生自暴自弃的态度。另一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教学内容和手段千篇一律, 阅读训练与中学教学没有太大的差异。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排斥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 开展泛读教学,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泛读能力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3 改善泛读教学的对策

3.1 教材难度要适中

教育学家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相对于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 比较容易的阅读材料更加适合。大学英语教材的设置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在选择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教材的内容要积极健康, 具有人生指导意义。定制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类型的教材, 教材难易相结合, 内容要丰富, 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增强学生适应各种教材的能力。在教学开始阶段, 选用难度比较小的教材,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泛读教学的兴趣, 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随着教学的深入, 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要适当增加教材的难度。对于难度太大的教材,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 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3.2 加强对技巧的训练

大学生英语泛读能力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和阅读技巧有关。良好的阅读技巧能够缩短阅读时间, 提供阅读效率,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在泛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正确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 通过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教授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的能力, 可以通过快速浏览、寻找主题句等技巧, 快速掌握文章的总体内容, 完成阅读任务。对文章中的细节和重要的事实要引起重视, 在一篇文章当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节和事实都是文章的重点, 在阅读中要分清楚哪些才是主要的, 分清主次。有些文章并没有直接点名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对于这类难度比较大的文章,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 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常用的泛读方法:掠读, 即对整篇文章采用跳跃式的方式进行阅读, 把握文章的大体主旨即可;扫读, 在阅读中把无关紧要的信息一扫而过, 获取重要的信息;悟读, 在阅读中要对重点句段, 尤其是开头和结尾进行重点把握, 领悟文章的意思;猜读,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 在通篇把握前后端意思的基础上, 对不理解的词句进行判断, 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3.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减轻学生恐惧

在教学当中, 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 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掌握, 在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而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在泛读教学中之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给学生正确指导的同时,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泛读学习, 对进步成绩突出的学生要给以适当的奖励, 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4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在教学当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 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使用语言,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在生活实践当中逐渐掌握英语技能。

3.5 转变教学观念, 教授阅读方法

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 要勇于突破原有思维习惯的束缚, 改变单纯的以成绩为目标的教学观念, 明确泛读与精读的教学区别。在进行泛读教学之前, 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泛读与精读的区别。明确泛读的性质, 泛读是对精读的一种补充, 难度比较低, 重点在于对整篇文章的掌握, 而不是仅仅掌握几个单词和语法。但是对于文章当中出现的重要的知识点, 也要按照精读的要求进行讲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对泛读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6 确立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 要对泛读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要从教学实际条件出发,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确保泛读教学有足够的课时, 明确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中心位置。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其他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进行。在泛读教学中, 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平等的, 通过积极的课堂交流讨论, 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场所。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对新问题进行解决, 教师的作用是积极的引导和纠正。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 有意识的泛读, 这样才有助于提高阅读技能。

4 结束语

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泛读是大学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学生泛读的能力。同时, 要认识到提高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 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孟凡茹, 孙国永.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 2011.

[2]陶志平.大学英语专业泛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知识窗, 2012.

[3]王军.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刍议[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4]张瑶.浅谈大学英语泛读教学[J].神州, 2012.

泛读教学的意义 篇10

英语专业的阅读课程主要分为精读和泛读, 而在精读与泛读课程中, 大多数人认为精读课程更为重要, 重心也更多的放在精读上。事实上两门课程应当是相辅相成, 共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 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 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理论, 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师应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向学生提供大量可供理解的输入 (input) , 并促进学生完成对新知识、新经验的主动建构。所以泛读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 教师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 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

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泛读课程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既要注意不要上课变为填鸭式教学, 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 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所教的班级既有英语专业的本科班也有英语专业的专科班, 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2.关注学习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 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学习者可以通过同化 (assimilation) 和顺应 (accommodation) 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学习总是和一定的情景相联系, 或者通过原有经验同化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意义, 或者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改造重组的顺应过程来建构新知识。从这一点来看, 泛读教学的阅读面应该更广。

3.批判性思维。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 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有很多学生都认为会做题就是会阅读, 看文章就是等着老师来介绍来分析来讲解, 这不是真正的阅读, 也不是真正的理解。泛读课程中很多文章是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等, 其中深意自不必说, 书后的一些开放性问题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所以在泛读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三、泛读课程教学探索

1.现状。从学生来看, 有很多学生对泛读课程不是很重视, 觉得没有精读那么重要;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词汇量不够, 看课文看不懂常常是看到一半就放弃了。从教材来看, 有些文章确实词汇量太大、篇幅过长, 让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在一堂课两堂课就消化理解;有些教材的文章又过于陈旧, 对学生失去吸引力。

2.对策。相对于精读课程而言, 泛读更侧重的是信息的获取, 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拓宽知识面并提高自学能力。因此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1) 成功的导入。课堂导入环节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能否激起学生兴趣思考的关键。泛读课上可以根据要上的教材内容选取合适的时事热点进行展开讨论, 或使用实物道具多媒体技术等进行辅助,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现代大学英语阅读1》中有一篇课文Never Too Old to Live Your Dream, 在上课前笔者先对班上的同学提问:Tell me, what’s your dream?当时学生都笑了, 说是在电视节目里听多了这句话。在一场free talk中我了解到学生们不同的梦想, 有的是周游世界, 有的是成为翻译家, 有的是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当我再问到何时能够实现自己梦想时, 有的孩子很悲观地说永远实现不了, 于是我给他们看了澳大利亚著名演说家Nick Vujicic的演讲视频, 很多学生都被他的勇气所震撼, 也正好连上了这篇课文所要传达的意思:Never give up on your dream。

(2) 系统的阅读训练。阅读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猜测的过程, 学生通过浏览标题或插图等来假设文体、内容, 之后再快速阅读时修正或确认自己的猜测, 再进入仔细阅读中。在泛读教学中我们常会使用跳读 (scanning) 、略读 (skimming) 和猜测 (guessing) 这样的阅读技巧。例如《现代大学英语阅读1》中一篇课文The Secret Life of Gomez Twins, 文章篇幅不短, 生词也很多, 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对学生进行的是快速阅读练习, 课文不全看完, 只看段落首尾句, 以最快的速度将课文看完并概括大意。又如教材中有一篇欧亨利的课文The Green Door, 在上课前笔者先让学生从标题green door对文章内容进行了一场猜测, 由于欧亨利的小说总是有着出乎意料的结尾, 很多学生都猜测是说绿门背后肯定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在上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直就着这个猜测一路把文章看下去, 让学生不断修正或者确认自己的猜测。除了略读跳读, 泛读课文还需要注意到细节 (detail) , 例如在上复旦大学出版的《英语阅读基础教程》中Staying Number 1.这篇课文时, 笔者让学生将课文中所有的数字全部圈出来, 时间、百分比、具体数字等都是细节的体现。

(3) 扩展阅读。泛读课程教材体裁多样, 有散文、小说、剧本、新闻、诗歌、演讲稿、科普读物等等, 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能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也容易让学生构建新知识。但有时候教材选取的课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可能有一定难度, 也有可能内容陈旧, 没有与时俱进, 这时候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 要发挥主导作用, 扩展阅读, 拓宽知识面, 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例如在上海明威的the Killers时, 学生普遍反映文章晦涩难懂, 这时笔者引入了一个概念——the Iceberg Theory——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让学生明白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作者想表达出来的八分之一, 剩下八分之七还在“冰山”下需要我们自己不断挖掘出来。

(4) 加强情境创设。创设情境, 让学生更接近真实的阅读环境, 让学生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紧密联合在一起, 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例如在上Let Me Read Your Tea-leaves的课文时, 笔者将中西方主要的几种占卜看相的方法都列举出来, 从看手相 (Palmistry) 、面相 (physiognomy) 、测字 (glyphomancy) 、看星座星盘 (astrology) 等等都展现出来, 并让学生参与到看相的活动中, 这堂课大家特别地活跃, 气氛也尤其好。又譬如在上到一篇关于学乐器的文章时, 因场地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学生自是无法直接接触到乐器, 但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乐器的美好, 笔者拿出平板电脑, 通过下载的一些乐器APPS展示给学生看, 从钢琴吉他架子鼓到古琴古筝,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每种乐器的美。

3.目前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 有时候在导入步骤中有时候和学生互动得太多, 时间耽误的有些多;

(2) 部分学生由于词汇的限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因而在回答问题或者讨论等后续活动中无法跟上;

(3) 在进行一些开放性问题思考时, 学生给出的答案还是更倾向于安全范围内的答案, 新颖或更深入的思考、答案相对来说还是不够。教师也需要反思是否提的问题不够精准或者不够深入。

(4) 泛读课程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笔者作为教师仍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学识修养水平。

四、结语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者和辅助者应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泛读课程教学中, 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造者, 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新旧知识联系和新知识的构建,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让学生上课变成一场知识的享受。同时, 也正是因为泛读教学更多的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管理, 教师更需要提高自身知识修养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俊峰.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崔波.任务型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泛读教学[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5.06.

[3]雷丽.建构主义学历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05.

[4]李天紫.论英语泛读教学的发展趋势[J].外语界, 2007.06.

论泛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工作

英语阅读的基本方法大体可以分成两类:精读和泛读。泛读与精读不同,它指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来完成篇幅较长文章的阅读。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可以兼顾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单词量、培养英语阅读语感以及了解语言文化、开拓知识面。泛读对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英语阅读从一定意义上又是评估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应当加大对英语泛读教学的研究和投入。然而,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却出现诸多不良现象,有的照搬大学英语泛读的教学方式,有的给予极小的重视,根本不做要求,仅仅靠考前的突击。这些做法看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实是事倍功半,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很难得到切实的提高。

一、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之必要性

(一)、新课程标准之要求所在。新课程标准不仅在课程设置中着重突出了对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还在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应当掌握的各级阅读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规范:高中毕业生应达到“语言技能八级目标”,除此之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都有了更明确、更高规格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词汇储备成为每位在校高中英语教师工作的难题。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不仅可以兼顾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单词量、培养英语阅读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文化、开拓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方式一举多得,应当成为今后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高考引发的应试教育对学生英文阅读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对于英语的学习和掌握,很多人都将其作为通向象牙塔的敲门砖,而不是将其看作是一种语言工具。特别是高考引发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功利之心更胜,这种功利之心带来既有学习的动力,更有学习的压力。很多学生、教师,盲目追求考试分数,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从而使得英语教学出现偏差,教师无法因材施教,学生学习不得其法。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更加反映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高要求。阅读词汇量实际需要掌握的已达到3500词左右,阅读读速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弥补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劣势,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单词量和阅读能力,才能满足应试教育对学生英文阅读水平的要求。

(三)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接轨的必然要求。高中英语三年阅读词汇量约在2000至4400词之间,而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在老师的指导下逐词逐句的精读课文,独立阅读能力十分缺乏。【1】这种现象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也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传统英语教学工作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往往出现脱节的现象,对于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有着严重的影响。而制约学生通过四六级或者取得高分的原因却恰恰是英语词汇储备的单薄和英语独立阅读能力的缺失,如此看来,传统高中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实际的受用。

二、目前我国英语泛读教学现状

正如前文所述,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出现端倪。英语的泛读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英语泛读教学的实施仅依赖于教材中的课文,从而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面狭窄,阅读量远远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2】大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心依然是教师对于英文文章的精读讲解,泛读内容仅仅依赖英语课本中出现的文章。与让学生泛读英文文章相比,教师更多的选择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即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因为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英语应试技巧,弥补学生单词量不足、英语阅读能力有限的劣势。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做题“凭感觉”,考试状态不稳定,考试成绩也是起伏不定。这种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势必会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文章的阅读兴趣,其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词汇量得不到扩充,阅读能力得不到增强,英语成绩停滞不前。

三、高中英语如何加强泛读教学

(一)选取合适的英语泛读教材。泛读教材的选择,应当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有效性的统一,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泛读课编排体系相适应,难度要适当,体裁及题材亦应当要多样化。【3】除了在英语教材中选取合适的英语文章,还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读物或者素材。比如《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 )《中国日报》(ChinaDaily)、《21世纪报》(21stCentury)、《学生双语报》(StudentTimes)、英语辅导报等等,这些杂志和期刊都是扩展学生英语学习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很好的读物。

(二)合理安排课时,科学的开展英语泛读教学工作。高中英语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势必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课时紧、课程重”的现象,在课堂上抽出很多时间来进行泛读教学对于时间紧迫的高中学生来讲不太现实,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这种相对的放任自流式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实现课内课外并举,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才能真正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教师在进行泛读教育过程中亦应当制定好教学计划,使泛读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化的进行,克服盲目性。而且,教师应当传授学生基本的泛读技巧,诸如泛读、跳读、猜读等,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效率、更有激情,更有成就感。如此一来,才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来讲,除了给予学生技巧性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外,还应当对其阅读速度和习惯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扩大其知识面,扩充其词汇量,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能力。【4】如果实现这些目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分数的增长恐怕不再是什么难事,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也就自然而然的实现了。

四、结语

在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可能还存在着诸多其他尚待解决的实践教学问题,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高中英语对学生的将来来说至关重要,每位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应当充满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努力。最后,希望广大英语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我国的英语教学工作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吴襄华.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探究.[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

2.孙丽娜.浅谈高中英语泛读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0.8

3.孙春红.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策略简论.[J]当代教育论坛.2011.4

泛读教学的意义 篇12

英语泛读课程作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有着鲜明的目的, 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要回答怎样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问题, 却不是那么简单。泛读课堂教学, 教师的通常做法是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阅读任务, 并对篇章的主题、词句、语法做适当讲解, 帮助学生对篇章的理解。阅读课堂训练很少涉及学习策略的训练。但是,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学习策略的课堂引入与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正面影响。本文旨在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现状, 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2. 实验方法与调查对象

2.1 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实验的受试者为黄河科技学院2008级1班和2班两个班的学生共80人。受试者平均至少有9年学习英语的经历, 并在大学进行了三个学期了英语专业学习, 相应的, 泛读课也开设了三个学期。他们对泛读教学并不陌生, 可以反思自己的在泛读教学中的参与情况。

2.2 实验材料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是依据Oxford的学习策略调查量化表 (SILL) [1], 文秋芳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2], 综合设计而成。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调查问卷用汉语编写。问卷包含25个问题, 主要针对元认知、认知、情感策略三大策略进行提问。学生要求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标上1、2、3、4或5, 各自代表了策略的使用频率。

2.3 数据采集和分析

问卷在课堂上发放,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时间为30分钟。受试者被告知问卷采取匿名形式, 不用担心泄露自己的策略使用情况而有所顾虑, 所以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问卷所得数据通过SPPS 8.0电脑软件处理得出平均值。平均值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实验结果

由上表得出, 除了“笔记”、“坚持”两项的使用频率为“高”外, 其他策略的使用频率均为“中”。总的来说, 三类策略“元认知”、“认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 就平均值来看, 情感策略略高于前两类策略。

3.2 结果分析

3.2.1 各项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 表明这些策略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

这说明了受试者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自发的运用了各种学习策略。然而, 使用频率为“高”的学习策略数量却很少, 并且, 三类策略的平均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这应该是与受试者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关联。我们知道, 学习策略的使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就是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受试者的学习成绩水平在全国来看, 应处于中等水平, 这是参照高考成绩得出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差异。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 学习成绩优异者的某些策略的使用频率偏高。本次研究是把这些受试者视为一个整体, 并没有在这些受试者内部做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那么, 从较为宏观的层面上讲, 这个受试者群体显示的结果, 从某种程度上, 说明了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与学习成绩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正是因为受试者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在阅读任务的完成中, 遇到的困难较大, 情感策略作为补偿策略, 才被较高的使用。元认知策略, 作为调控手段, 应当在排在认知策略之前, 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

3.2.2 本次调查是针对泛读教学这一较为具体的教学任务, 而不是从整个英语学习的角度出发。

相信这也是影响调查结果的一个因素。这要从目前泛读课程的基本情况说起。泛读课程在我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中, 虽然属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但与精读课相比, 在学时数量上, 其核心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精读课的周学时为6, 泛读课为2, 精读课是泛读课的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 给学生一定的暗示, 泛读课没有精读课重要。虽然泛读课担负着专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任, 但是学生可能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精读课程的学习上。因此, 学生在泛读课上投放的精力可能相对较少, 这也应该是导致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下降的一个原因。

3.2.3 泛读课程的教材选择可能是导致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普遍为“中”的另一原因。

目前, 我英语专业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本教材在全国“十一五”规划行列中, 是一套优秀教材。但相对于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自身情况, 该教材的难度就略微偏高。目前, 虽然没有一定的量化数据来显示, 泛读材料难易程度多大是适宜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 如果文章生词过多, 文章过长, 给学生带来的障碍过多, 材料阅读本身可能起不到应有的训练作用, 反而, 会给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学实践表明, 为看懂教材的文章, 学生在课下往往需要花上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查字典, 读文章, 即便如此, 对文章的理解仍然是一知半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是经过教师的串讲才实现。最终, 阅读任务似乎是完成了, 但是泛读课的初衷似乎被违背了。泛读课的主要活动应该是学生的阅读, 而不是教师的讲解。泛读课的活动应该是学生在阅读后的反馈, 师生相互探讨, 从而达到对文章更深层次的把握, 而不能停留在大意把握这个层面上。这间接表明了这套教材可能略高于学生的理解水平。

4. 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4.1 适当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调查显示, 学生在泛读教学中还是经常使用一些学习策略的。大多数的研究表明, 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 学习策略的使用还是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师在泛读课堂上提示学生增加一些学习策略的使用, 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元认知策略里的6项策略使用频率均为“中”, 其中, “注意力定向”和“自我管理”两项平均值最高, “自我评估”平均值最低。这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 教师要在全面提高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的基础上, 注意把握“自我评估”这一策略。“自我评估”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水平和存着的问题, 从而可以使得学生调整自己的策略使用。元认知策略是关于策略运用的策略。它对其他策略的使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指导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素养, 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应该有着积极的影响。

认知策略的11项策略中, “笔记”一项评价使用频率最高。这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体现。这应该得益于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从这点上来看, 教育环境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起着影响作用。这表明教师更应该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除了“笔记”项外, “推断”和“迁移”两项平均值较高, 这符合泛读教学的基本特征。阅读任务的完成中, 需要学生进行不断推理, 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同时, 在运用第二语言理解篇章时, 不可避免的会用到使用母语理解时的一些方法以及通过母语获得的关于世界的知识。相反, “提问”和“总结”是两项平均值较低的策略。而这两项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较快较好的理解篇章是有用的, 因此, 在以后的教学中, 应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 自我解答, 并时常总结阅读过的内容。

情感策略中的各项平均使用频率都较高, “坚持”一项最高。这说明学生的主观求知欲望是很强的, 这正应了某教育家所说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更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一项策略的使用。“激情”这一项是这几项中使用频率明显较低的。改善这一情况, 应当适当运用一些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 设置他们感兴趣的任务, 或者提供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能。

总之, 通过本次调查, 我们了解了一些策略的使用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改善, 提高课堂效率, 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4.2 其它方面可以作如下调整:

1、在泛读教学中, 使学生明确泛读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动机,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断提高阅读水平。2、教材方面, 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性的使用原有教材;另一方面, 可以从目前的多种多样的英文读物中选取适合学生水平, 并且反映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材料供学生使用。3、课堂方面, 为突出泛读课程的教学目的, 教师应当以引导学生自行理解篇章为主, 以讲解为辅;引导学生理解反馈为主, 提供解释为辅。从而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加快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5. 结语

本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大二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 对符合这一情况的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揭示了一些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因为时间仓促, 调查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笔者将继续努力探索,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同行加入其中。

参考文献

[1]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Heinle&Heinle Publishers, 1990.

上一篇:配变经济性分析模型下一篇:机会网络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