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意义

2024-05-19

小学书法教学意义(通用12篇)

小学书法教学意义 篇1

书法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项传统艺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中, 书法教学近年来也受到空前的重视, 小学书法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那么溯本求源, 小学书法教学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换句话讲, 在互联网时代, 书法教学还有意义吗?在这里, 笔者想与同仁探讨书法教学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小学书法教学的老师来讲, 认为书法教学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

一、书法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实际上从小就开始了。当小学生用双钩红线在九宫格的练习本上描摹的时候, 当一些简单的汉字“上”“大”“人”等通过柔软的羊毫呈现在宣纸上的时候, 学生们已经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审美世界。或许, 这一切看起来还不那么明显, 但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已经在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了。

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具有一种图画美, 而毛笔千姿百态的变化正好呈现了汉字的这种美。一个练习书法的学生和一个不练习书法的学生在审美的能力上是不一样的。一个练习书法的学生能透过书写的汉字直通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台湾美学家蒋勋说过:“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实一直蕴含在汉字的书写中。”笔者认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中国的汉字每一个都透着一种深厚的文化。书法的演变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史, 篆隶真行草也是中国人审美发生变化的历史。小学生练习书法, 也会从中国古老的艺术中认识和学会欣赏中国人的艺术观。小学书法教学应该提高到小学生美学启蒙的高度, 才能真正认识小学书法教学的意义。

书法当中的结构、布局很主要, 这些东西何尝不是我们写文章的要求呢?一种艺术通达另一种艺术, 少年习书, 在纸上画来画去, 最后都会成为一种心境、一幅画、一种感觉, 带入到对中国文化深沉的记忆当中。

二、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性情

很多学生家长让孩子学习书法, 是因为孩子爱动, 专注度不够, 他们认为学习书法可以让孩子安静一些。其实, 从表面上看, 这一点没错。但是为什么孩子能安静?他们还没有看到实质。笔者认为, 书法培养的是孩子的一种性情。孩子的性情改变了, 自然他的行为习惯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 它是一种艺术, 是艺术就要通过一种长期的修练, 掌握其技艺。它首先要求孩子有一定的专注度。学习书法是要点“童子功”的, 所谓的“童而习之, 习与性成”“少习若天性”。那些点画使转, 当少年时练得如用筷子夹菜吃饭一样, 长大后再习书法, 就会顺畅多了。

学习书法有很多规矩要遵守, 学习书法学生们学习的也是一种规矩, 要横平竖直, 不能越“界”等, 要掌握结构规律, 要凝神屏息, 要端正, 不能“歪”, 这些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做人, 培养他们儒雅的性情。笔者教过的一个孩子, 平时很活沷, 可是一到写字案前, 就立刻安静下来。实际上, 她的性情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顽皮, 而是一种“动中有静”的活沷与阳光的性格了, 这是书法带给学生最大的礼物吧。

三、书法教学是学生们习得古典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书法习的是繁体字, 繁体字又包含了很多古典文化信息。比如写繁体的“万”字, 学生们会知道这个字原来是“蝎”字借来的;繁体的“云”上面有雨, 是云朵的意思, 而人云亦云的“云”在古代并不是简化字, 不能写成带雨的繁体的云。在书法教学中, 可以学习一些古文, 一篇篇地临帖。一些古文看似很难, 临了几十遍, 自然会成诵了,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很多学生的古文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背下来的, 到了初中、高中还用得上, 这又何乐而不为?再如临古代书信的帖, 学生就会知道古代人是如何写信的, 他们信上的称谓、祝语、落款等是怎么回事。还有的古文中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这些对于学生来讲, 都可以说是意外收获。

此外, 书坛中的一些故事, 也是学生们很好的励志教材。比如怀素贫无纸, 曾经种万余株芭蕉在上面习字;酒喝多了, 在寺院的墙上、衣服上、器具上等到处写字, 终成一代大师。这些故事又何尝不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呢?

四、书法教学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这么重视书法教育呢?书法教学在大学有专门的院校学习书法, 在中小学甚至安排了专门的课呢?就是因为以前大家忽视了书法教学。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舟, 是中国人魂的寄托、情的寄托, 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一门艺术。

实际上, 书法教学更重大的意义在于传承这项古老的艺术。现在日本和韩国幼儿教育都有书法训练。韩国的一些大学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认识1500个繁体字。中国文字每一个字都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是中国人智慧的高度体现。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情况下, 很多青少年“提笔忘字”的情况下, 书法教学对于书法艺术来讲, 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 书法教学在对小学生的美育体系中、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在发展传统艺术方面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只有站在更高点, 认识书法教学的重大意义, 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虽然古人云“书法是余事”, 但是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 笔者认为, 书法教育不只是“余事”那么简单, 同时书法教师也应当有一份担当和责任, 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这是历史赋予书法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书法教学的培养是当前的一项教育工作,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之一。

关键词:书法,培养,凝神屏息

小学书法教学意义 篇2

1、选定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楷书(硬笔书法、毛笔小楷)帖。2、准备一本书法笔记本,记录我们所要学习的书法理论知识。3、遵守课堂纪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

4、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5、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课题:临、摹和创造的关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临摹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摹和创造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难点: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1分钟)<二>、讲授新课: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一、摹法:(1)描红:

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2)摹书:

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二、临法:

(1)方格临写:

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有些依*。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2)去格临写:

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3)分临:

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4)空临: 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5)背临:

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三、摹临法: 同时摹临:

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最末写到第几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在新学写字的时候,笔是塌在纸上,提不起来的。),灵活运笔,纵横挥毫。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以上是指练字的一个阶段来讲的。写到某一阶段可以达到某种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

四、读碑、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布置下堂课学具准备。

(教学参考)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故事之一《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小学书法教学意义 篇3

关键词:书法;高校师范生;现状;意义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师范院校无疑是书法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肩负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重任,尤其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如果教师书写潦草,经常出现笔顺错误、错别字,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还会误导学生,使其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写在黑板上、批在作业本上的字东歪西倒,那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可想而知。因此,书法成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

一、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探析

(一)有利的一面

1.社会对有书法特长的教师需求剧增

随着各地中小学对教育部相关通知的贯彻和落实,对有书法特长的教师需求非常大。以重庆市为例,据相关专业人员统计,未来五年重庆市将有五千左右的中小学书法教师需求缺口,而高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足够的专业书法教师,因此相关部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同时担任书法教师。同时,由于受教师编制的影响,中小学录用专业书法教师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有书法特长又能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师备受青睐。

2.就业压力大,促使师范生认真训练

现在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很大,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年师范生就业需经历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层层筛选,还面临考编制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工作对象大多是6~12岁儿童,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写得一手规范标准的楷书。因此,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师范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自觉加强对书法的学习和训练。

3.书法教学条件良好,学习氛围浓厚

目前,师范院校均开设有书法课。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书法教育在全市名列前茅,从新手入学起就开始进行书法教育,大一大二每天晚上均安排有书法课,而且严打考勤,从软笔字到硬笔字,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学。学校还自主编订了书法教材,聘请专业书法老师,学校还实行严格的三笔字过关考试,因此整个校园书法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各类书法活动层出不穷。

(二)有弊的一面

1.急功近利,疲于应付。书法是需要修炼内功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与积淀,要想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是不太现实的。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师范生心态浮躁,急于求成,很难静下心来练习书法,更别提把一笔一划写得细致入微。同时部分学生过度沉迷于各种活动,无心顾及书法练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逢交书法专业,便临时抱佛脚,严重影响了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课时量少,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小学教育师范生将来面对的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艺术类课程,因此课程门类多,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虽然书法学习内容多,但每个星期只开一节课。此外,有些师范院校开设书法课较迟,大二大三才开课,学生还未完全掌握,就面临实习期或求职期了。

3.学习目标模糊,观念落后。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师范院校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因此在平时的专业练习和考试中极易表现出不良的写字习惯,特别是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认为学习书法已经不再重要,既然学校安排了课程,就被动地上课学习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先进的学习理念。

4.脱离实践,缺乏创新。书法只有真正拿起笔来写,才能在点横顿挫中感受其魅力,偏向理论学习,忽视实际练习,永远不能有效提高對书法的审美力和领悟力。另外,学生满足于对着字帖临摹练习,缺乏科研和创新精神。

二、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意义分析

(一)书法教育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能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宣扬,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汉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书法艺术已不仅仅是中国的瑰宝,更是世界的瑰宝,它开始越来越多地渗透在国际交流中,成为各国人民热爱的艺术。汉字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是对外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只有教师热爱书法,精通书法,才能更好地扩大中国书法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让中国书法艺术成为当之无愧的一朵奇葩。

(二)书法教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作业本上的批语,都离不开书写,良好的书写能有效地架起师生联结和共鸣的桥梁,良好的书写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功。一手潇洒美观的粉笔字,往往能让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尤其是在小学课堂中,规范工整的板书能提高学生接收知识的效率,让教学更为轻松,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也在情理之中。对于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而言,一手好字能让自己在合格课、公开课中脱颖而出。

(三)书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教育之所以在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着其他院校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这与社会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关。鲁迅先生说“书法......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中国书法兼具诗、画、乐、舞等多种表现功能,因此学习书法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四)书法教育有助于师范生克服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在开放的环境中,师范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面对一些不公正现象,加上考试、就业的压力,紧张、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随之而来。中国书法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多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体现,对学生看待、处理问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书法欣赏和书写体验有利于对师范生真性情的培养熏陶,有利于锻炼师范生宁静恬淡的心态,有利于克服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喜忧参半,任重道远。只有加强高校师范生的书法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师范生的书法教育,中国书法这门传统文化艺术才能后继有人,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论书法教育对于小学生德育的意义 篇4

关键词:小学生,书法教育,德育价值

小学德育的价值是“立人”, 这与书法中“以道立人”的思想理念不谋而合。我校通过布置校园环境, 每天中午开设25分钟的书法课, 编写书法校本教材等形式, 使书法“以道立人”的教育理念融合到了小学生的一言一行中, 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现将其具体作用总结为以下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资源, 将师生的书法作品制表后悬挂在墙壁上,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 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 努力让书法教育融入到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如图书馆里, 悬挂着师生写的“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隶书作品;草坪、花坛的警示牌上, 也用楷书写着“小草在睡觉, 请勿打扰”等字样;走廊上的墙壁上, 也都有师生书法临摹的《论语》、《弟子规》等经典内容。

曾记得有这样一幕, 在班级里, 我班的两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动起手来, 当我发现后, 及时制止。后来经过询问, 才知道两人是为了争另一位同学的彩色水笔。于是, 我指着墙壁上“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古训, 告诉他们:你们看,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相互谦让的道理, 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孩子们听了我的话, 再看看墙上的书法作品, 惭愧地点了点头。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 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 当这些经典以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 更加能感染和熏陶小学生的心灵。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学校从周一至周五的中午, 都会开设25分钟的书法课。书法课的开展, 除了让学生练习书法之外, 还会增强学生对书法的理论学习, 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价值,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学习历代爱国书法家的作品, 都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力是小学生适应未来所必具的品质, 它决定着一个人及其事业的成败。众所周知, 学习书法艺术, 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更无捷径可言, 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 不断摹仿和创造, 由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 多临摹多创作, 熟之于手, 达到“心手相应, 创作忘我”方为最佳境界。

学书伊始, 学生会倍感新奇, 但随着学书的继续, 有些学生就会渐感枯燥。如写“横”字, 就要经过提笔、顿笔、运笔再顿笔、收笔的一套程序。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反复练习, 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练习, 掌握不好持笔度, 就怎么也写不好, 慢慢地, 有些学生便会放弃继续练习。但当学生从辛勤而枯燥中坚持下来, 就会心有所感, 蓦然悟得点画字章, 就会得心应手, 也就不再茫然徘徊, 而自会不断进取。从枯燥到得心应手的这个过程, 正是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 这种锻炼使意志品质坚强者更加强韧, 使意志品质缺乏或不坚定者变得坚定。因此, 书法教育能很好地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品格

人文品格, 即指道德修养。古代优秀的书法家除了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书法家的人文品格。学生在这些古代书法家故事的激励下, 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继而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如在学生学习新的作品时, 我首先会与他们分享这位书法家的故事。如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时, 我就先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吃午饭, 书童送来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 几次催他快吃, 他仍然连头也不抬, 像没听见一样, 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 书童没有办法, 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 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 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 眼睛仍然看着字, 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 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 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 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讲完故事, 我问学生:“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明白了学习书法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有的说:“不对不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才能成功。”有的说:“老师, 我还知道王羲之写字染黑池塘的故事……”在书法教学中, 通过细析书法家高尚的人文品格的故事, 使学生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进而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示,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品格的目的。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书法既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艺术。它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其他艺术是相通的, 都含有美感、节奏感、艺术情趣。所不同的是, 书法是以笔墨线条来抒发作者的艺术情趣的。学生的书法审美水准提升后, 由于艺术的相通性, 因而对诸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综合艺术形式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也必然大大提高, 并能有效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书法国画学习意义演讲 篇5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我是美术和国画教师。常言道,生命的长度有限,而生命的宽度无限。大学毕业之后,从事书画教育工作已经十余年,如同爬山一样,一路走来,领略了不同高度的美。《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学习书画,取法古文,才能得到更多的精华。像书法的教学,经过潜心学习篆、隶、行、草、楷书体,我们选择的教材为欧阳询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国画选择写意画。写意画被视为“中国画发展的高级阶段”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有共同之处,从表面来讲都是毛笔和墨做成的。从自身来讲都需要静下心去做,讲究心平气和,从而可以培养人的性格。学习书画其意义应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绘画技术本身。最能抒发人的情怀与性灵,而被许多书家奉为最高追求欧阳修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凸现了尚意不重形的追求;正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神韵”高标,就是为了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创新。

瑞典的小学生三年级前几乎没有文化课,美国的小学生到二年级也还是大字不识一斗,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拿来玩儿,拿来弄美术、音乐之类,文化课在整个小学阶段无足轻重。可是他们科技文化并不落后,瑞典是全世界人均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美国也是公认的科技文化经济强国。而我们,孩子还在娘胎里就受到竞争压力,整个青少年时期如临大敌;我们家长都那么期待,我们老师那么辛苦,我们孩子那么努力,结果我们的创新文化远落后与人。人家的教育显然侧重创造力的培养,而我们则侧重了现成技术的培训。其结果人家做设计师,我们做技术工人;人家做老板,我们做打工者。说我们沦为欧洲的打工者一点都不为过。事实上,他们创造力如此强大与重视美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人家并不是培养很多艺术家,而是要“借鸡生蛋”,通过创意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更有活力。也就是说孩子 学习书法有那些好处呢?

一、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去年广州某人才市场需招聘3000名毕业生,报名达3万人,第一项内容就是“填表和写简历”,仅通过写字,就淘汰了1/3。学生时期,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毕业之后,可以提高找工作的概率;参加工作后,可以被领导重用。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其次,中国书法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古往今来,书法艺术真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啊。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喜欢,陶冶锤炼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书法以抽象的笔墨线条给我们以震荡心灵的美感。第三,中国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40岁~62岁,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88岁;进入现代、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例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更上了百岁高寿。

书法有养生的作用,这是不少学书法的人的共识。有人把这些作用总结成四句话:“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所谓“洗笔调墨四体松”,是书法养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洗笔、调墨等预备动作,达到四体放松,疏通全身气血经络。“预想字形神思凝”,是书法养生的第二阶段。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进入形象思维,就会顿觉心旷神怡,气力强健。“神气贯注全息动”,是书法养生的第三阶段。把神、气贯注于书法运动的全过程,关键要做到神领笔毫、气运于手,以此带动全身心的活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书法运动的最实质性的阶段。“赏心悦目乐无穷”,是书法养生的第四阶段。好的作品可以赏心悦目,令人乐在其中。学习书法,可以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满足感,心境也随之得到一种超然与净化,达到心绪舒畅。

“写字既有动又有静,是公司白领、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较为理想的养生之道。”张浩文说。书法是形象思维,由右脑主宰。白领、知识分子们白天工作处理问题多以左脑来进行逻辑思维。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可以舒缓神经,左、右脑交替运用,交替休息,使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劳逸结合。练书法时,必须排除杂念,凝神静气,物我皆忘,通过科学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机地将点画输送到字的结构中。书写状态会激活大脑神经细胞,使全身血气通畅,手臂和腰部的肌肉得到扭转和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具体来说,书法的养生功效可以分为看不见的“静功”和看得见的“动功”两方面。练习书法要求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平稳呼吸,意守丹田,将自身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将刚劲有力的字写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练习书法时思想高度集中,甚至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当中,对眼前或身边发生的不愉快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入既轻松又舒适的状态,没有了妄念和烦恼,精神获得享受,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倘若能持之以恒,还能达到意念集中,襟怀坦荡,身心愉悦的境界。此外,由于练习书法要使全身处于端坐或直立的状态,从头到脚保持正直,做到“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这实际也就是练了“坐功”或“站桩功”,对神经衰弱、消化道疾病、冠心病,甚至对一些身体虚弱的慢性病人都有好处。而“动功”则表现在挥毫运腕时的身体运动。例如,按照书法中的“永字八法”,运笔时就需要频繁变换提、按、急、徐、左、右等运作,手指、手腕、手掌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一般来说,写寸楷以下的小字,重在运指。写五寸以上的字,即需悬腕。写大一点的字,更需悬肘。写特大的字,则需由肘而肩、而身、而步地运用全身之力。所以说,每天习字、作书,要不断转换动作和灵活运用指、腕、肘、肩、身等,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一种轻柔而又有力度的有氧健身运动。

书法的养生治疗效果已在中西医学界得到确认。香港大学高尚仁教授曾经做过实验,发现人在写书法时“心脏搏动比一般休息状态时更慢,更有规律性”。书写者心灵进入持续安静的状态,对血压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如果能坐下来写上数百字的楷书,一笔一画专心于点画之中,慢慢地写,不久就会觉得情绪安定,冷静平和;而当觉得情绪低落、郁结烦恼时,如果能练练行书、草书,任意挥洒至酣畅淋漓,情绪得到宣泄,则精神倍增、意气风发。

有人把人生不同阶段练习书法的好处比喻为:幼时习书如驯兽,青年习书如交友,中年习书如避暑,老来习书如进补。对于在事业、家庭双重压力下忙个不停的中年人来说,练习书法就如同“避暑”,可以让精神得到放松,身心得到锻炼。

小学书法教学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书法教育 审美素养 文化素养 创造素养

二0一一年八月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明确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这足以说明书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书法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着主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小学书法教学点现状

从1998年教育部提出“逐步将书法内容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到2011年明文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历经13载,书法教育终于正式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没有专业的的符合学生需要教材,学生怎样安排学习时间等等。据调查,书法基础教育除了在“书法大省”以及个别经济发达省份出现了局部繁荣景象外,在大部分地区都由于课时被挤占、师资难觅、教材缺乏等现实原因而备受冷遇。

二、 中小学书法教学释义

1、定义。蔡元培说“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书法从广义上讲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

2、书法的内蕴。书法学习是一个练眼——练手——练心的过程。首先指引学生从汉字书法的刚柔动静、方圆曲直以及笔墨情韵中感悟它的美妙内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继之从点画线条、结体章法逐层深入动手学习、掌握书写的技能方法,用心体会汉字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汉字文化、汉字书写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培养出对汉字、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油然而生的认同和责任感。

三、中小学书法教学策略

一是要有功底较为深厚的书法教师;二有一定的课时;三是要有相对较为实用的书法教材;四是创新教法。利用电化教学的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实物投影、展台等手段进行书法教学的一种直观形式。可重复性使用,且形象生动;五是运用变式原理,将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通过影像直观使学生认识书法的本质特征,以线立型,以线造美的原则;通过比较各种书法字帖,使学生对书法作品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确定一类书法风格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四、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作用

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進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并着重强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1、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随着电脑的普及,有些人误认为书法不重要了。因而没有必要花功夫去练字,不少青少年的字书写的乱七八糟没法阅读。其实书法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艺术性的一面,其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书法的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的过程,审美欲望是人的基本欲望的升华,人的需求和欲望是审美的心理动因,在审美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推敲和探索是鉴赏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中国汉字是逅形文字,每个不同的字都有独特的“形”,要把字写得美观,除了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如笔画的长短、细块的大小、结构的疏密、形体的斜正和体势的收放等、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把握机理、妥善安置、这个处置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就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惰,净化心灵”。

2.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书法教育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汉字,也有助于传播文化知识。

3.书法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养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主观创造素养,书法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手段之一。“书画同源”,书法的美也是无限的,个性化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字都有其独特性,书写者对审美的角度不同,书写技能的高低,产生不同的书法效果,从中体验书法的线条、结体、章法的变化莫测,进一步领略书法的妙境。书法拥有的美与渭独树一帜、学生可通过反复书写尝试感受书法带给人的无穷魅力。

中学阶段书法教学的意义与实践 篇7

一、把书法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中国书法艺术是经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和历朝历代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艺术魅力巨大无穷, 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 是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中国书法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 深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有“中华文化圈”之称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 有专门研究中国书法的机构、民间团体。书法作为实用艺术在这些地区得到推广, 作为高雅的艺术得到推崇。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兴办, 更多的人学习中国文化, 学习中国书法。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书法巨大的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 必然使他们心中油然升腾起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的激情。

二、把书法教学作为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益于身心的重要内容

我国汉字起源历史悠久, 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它的造型源于生活和自然, 是自然想象的高度概括和主观形势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具有主观形势的美, 还具有客观的形象美。汉字的结构千姿百态, 书法之美不可言状。或飘逸, 或雄强, 或沉厚, 或精细。观之如山河之丽, 令人心旷神怡。无疑, 写字同弹琴、作诗、绘画一样陶冶人们的情操。字写得好, 可供别人欣赏, 亦可怡然自乐。

学习书法有益于身体健康。练字时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古人已有认识, 如清代的周星莲说过:“作书能养气, 也能助气, 静坐做楷法数百字, 便觉令躁俱平, 若行草, 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 又觉心灵焕发”。中医学认为:写字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 它能活血、通络, 有时要求呼吸配合, 从而能使内脏功能得到调节, 促进新陈代谢。

写字涉及到身体许多部位的运动。如悬肘写字, 肩、背、腕、手指以及腰部等许多部位都在运动, 连两脚怎样安放都有讲究, 有人认为写字同练气功有异曲同工之效。

练字还是一种休息脑子的积极手段。毛泽东说:“书法是很好的休息, 是积极的消遣娱乐, 也是养神健康健身之法”。写字使脑子得到休息, 从而使工作学习时更有精神。

学习书法可以改造心理结构, 启发智慧。有很多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看着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好动多于好静, 做事往往不认真。坐下来一笔一画的写字, 既锻炼人的耐性和定力, 又可以培养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书法要先学做人。在教学中结合讲解书法史的典型案例, 让学生领悟“文如其人”, “心正则笔正”的道理。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威武不屈, 敢于同权贵作斗争, 不惜丢官最后以身殉职。而颜真卿的字豁达大度, 雍容大方, 浑厚有力, 正是颜真卿堂堂正正之人品的写照。同样柳公权为人正直, 当穆宗皇帝问其用笔之法时, 柳公权则以“心正则笔正”答之。他认为学习书法必须把做人, 把修炼思想品德放在首位。这些故事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写字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叶圣陶先生说:“写字是一种技能, 凡是技能, 不能要它会就会, 要它好就好, 一定要经过练习才能会, 才能好。练习写字当然用手, 可是同时要用心, 心到手到, 持之以恒, 习惯成自然, 写字的技能就掌握了。”可见学习书法短时间是难以见效的。它需要长期坚持, 一丝不苟的练习, 每天不间断的临摹学习才能有所成就。而临摹学习, 进步又是很缓慢的。我们见到有一部分人在练字过程中逐渐丧失信心, 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 学习训练起来就不积极主动, 今天高兴了就写几个, 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写了。这样的人是学不好书法的, 没有恒心的人非但学不好书法, 其他的事也是做不好的。我们也见到另一些人, 他们坚定信心, 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字练好, 不间断的训练, 功到自然成, 不但提高了写字水平, 而且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三、把书法教学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努力当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一) 采用多种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教学中, 举办书法理论讲座,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祖国灿烂的书法文化和艺术价值, 讲书法名家的故事和欣赏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爱好和兴趣。开展书法讲评, 创办书法园地, 举行书法竞赛活动等形式去感染激发学生的书法热情。培养学生天天练字的好习惯, 营造班级普遍练字的好风气。

(二) 从方法步骤上给以学生学习书法的指导, 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在教学中要想学生在书法学习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必须掌握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必须先从楷书学起, 练习楷书是书法练习的基础, 是必由之路。只有学好了楷书, 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基础。要让学生明白“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理解, 学习书法好比小孩子先学坐, 再学站, 然后学走, 最后能跑一样。

讲究训练方法。学生初学习字, 要先学会执笔, 运笔的正确方法, 然后学会基本笔画的写法。反复训练点、横、竖、撇、捺以及汉字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突出汉字是方块文字的基本形体特点:横平竖直, 形体四方。

书法的德育意义 篇8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6年9月就制定了《中小学生规范汉字等级和考核办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到高中也都增加了“书法”课程。面对现实,要怎样实施书法教育教学是许多书法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在实施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更新观念,要使书法教育具有深厚的内涵,在进行艺术美学教育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使书法教育成为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那么贯穿书法过程中的德育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书品即人品,培养道 德修养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历史同汉字一样源远流长。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审美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情感。书法是一门反映民族生命的特殊 艺术,是人与自然和谐所特有的文字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个体也是集体,书法体现着人格人品。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如钟繇、王氏父子、欧阳询、颜真卿、米芾等。另外, 在书法史上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等,这些故事可以触动学生。当学生练字一段时间面临进步的难关时,教师可以讲述这些故事或对字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学生的心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修正学生的身心, 在潜移默化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书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断修正提高的过程,通过对重点学生的修正提高,带动全体。书品即人品,通过学书培养道德情操,让学生切身体验字如其人。

二、兴趣是老师,培养书 法兴趣

书法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其训练方法的枯燥性之间的矛盾、学生的活泼好动与书法训练的寂寞感和严格性之间的矛盾,给广大从事书法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书法教育作者,只有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寓教于乐”,放松学生的学习心态,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使书法艺术得到普及,发扬光大。

( 1) 故事兴趣。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像“钟繇画被”“羲之爱鹅”“米芾拜石”等书法 家的历史故事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激趣效果。

( 2) 游戏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游戏活动最容易吸引活泼好动的学生的兴趣。如用实际物体积木方法,也可以通过剪纸、剪基本笔画组字、点画竞赛等游戏加深学生对笔画书写的掌握与结构的认识。同时,在书法课上增加一些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3) 工具兴趣。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四宝是书法的主要工具,每件都包涵深厚的历史文化,文房工具即养身心,以文房用具提升书法兴趣,能在书写时达到最佳的效果。笔与写好字有着直接的关系。选择一支合适的毛笔是关键,毛笔需要保养,保养好了可延长毛笔的寿命; 墨按原料不同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等,让学生各自依兴趣选择研磨;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里所说的纸俗称宣纸,初学者可选用毛边纸,同时彩宣和不同形式的纸张也会增加学生的书写兴趣; 砚,在西汉时期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名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一般说,凡石质细密、能保持湿润、磨墨无声、发墨光润的都是较好的砚台。好的砚台的质地、色彩、工艺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带给 学生浓厚的收藏兴趣和学书法的兴趣。

( 4) 技法兴趣。书法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指导得当,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完全可以很快掌握毛笔字的书写要领的,并可以自由地驾驭毛笔书写, 抒发心情。正确的执笔方法和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保证书写技法顺利掌握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要注意执笔、运笔、姿势、调息书写。只要持之以恒,学生一定能提高技法兴趣,掌握技法的奥妙。

( 5) 笔法兴趣。初学者学习书法, 楷书入手,写楷书又是从基本的点画开始。每一个笔画都有正确的起笔、行笔、收笔方法,这要求学生在坐的姿势和执笔方法都掌握了以后,还要掌握中锋行笔的方法。教师要教学生如何起笔、行笔、收笔,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读帖,弄清用笔方法与笔势往来,了解字帖上的结体特点,培养学生较为细致的观察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学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进行书法教学。学生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让书法成为一生的精神食粮。

三、健全人格,改变人生

学习书法的学习态度很重要,它反映一个人的人格修养。首先要求人要坐得住,心静学书。静亦净,要求学生能平静下来,减少或没有与写字无关的杂念,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古人曾说“静能养神”“静能养身”,学习书法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学习、工作和做事的良好习惯都有很好的帮助。

( 1) 一丝不苟。一丝不苟是书法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就是临摹,临摹,要一丝不苟,不能改变原意。原貌是什么样,临写出来的就应是什么样。学习书法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学习书法还要善用三官: 一官为眼 ( 善观) ,二官为脑 ( 能悟) ,三官为手 ( 勤巧) 。另外, 学习书法不但要多写、善练、一丝不苟,还要做到心态平衡、精心精意。

( 2) 持之以恒。持之以恒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性的问题。提高写字水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字无百日功,它需要坚持不懈,每天不间断的临摹学习才能获得。而临摹学习是比较枯燥的,进步又是很慢的,所以不可丧失信心。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地修正和提高的过程。学习训练起来要积极主动,不可有懒惰情绪,今天高兴了就写几个字,明天不高兴了就不写了。学习书法贵在坚持,态度决定命运。只有坚定信心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书法水平,获得成功。同时学习书法还磨炼了人的毅力,健全了人格,改变了人生。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凝聚了几千年书法艺术精华,她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已成为人类的财富。在实施书法教学过程中,运用艺术美学、书品人格、兴趣和人文等进行德育,使书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书法的德育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小学书法教学意义 篇9

一、中国书法节及其作用

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书法艺术、全面展示中国书法艺术、促进文化交流的盛会,并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每届盛会期间,都会有来自全国33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的数万名艺术家参加。展览和参评作品达十几万件,观众亦达到达十多万人,被海外书法家称之为“书坛奥运”,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书法节展项丰富,精品荟萃,以高水平的书法家个展、群展为主体,通过书法作品的集中展示,为广大书法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创造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更新创作理念;建立起一个集专业性、普及性、群众性和高层次、高水平、高品位的交流平台,培养输送更多的书法专业人才,使高品位的书法艺术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桥梁。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如何适时举办一次具有相当规模和艺术水平的书法大展,是广大书法专业人员和爱好者急切盼望的节日。在日益繁荣的社会文化活动中,书法节无疑也成为了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的情结。经过了大半年的精心筹备,2012年10月9日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如期和观众见面了。书法节由于它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极强的专业性和高品位、高水平和高层次,但同时又由于它的普及性和群众性又决定了它的亲民性。书法展览现场更像是一个平民化的大市场:在巨大的场地中排列着一列列展位上,海量的书法作品密密麻麻挂满了展板,为广大观众提供了近距离观赏作品的便利,作品与观众之间没有了隔挡,是零的距离。展出的作品不乏以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第五届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第七届天津书法篆刻展等多项大展等“国”字头的大展压台,特色展项异彩纷呈。可以说,书法节是一个能让各层次书法艺术创作者都能有所收获的平台。

尤其令人兴奋地是有很多作者就守在自己的作品旁,虚心倾听着来自大众的褒贬之词,与观众进行着艺术的交流,出现了非常感人的场面:书法家与前来欣赏书法艺术的大众有机地融在了一起。此外,书法节组织大型学术研讨活动,为书法专业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书法艺术理论的良好平台。同时,为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意识,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书法节期间,还举办了许多“亮点”活动,如:书法知识讲座、书法家现场咨询、现场书法表演等,全方位展现书法节的丰富内涵,为广大市民在金秋时节奉献一道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二、书法大众化趋势是艺术发展的必然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说:“书法艺术的大众化趋势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从爱好者数量还是从组织规模上看,书法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繁荣都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书法大众化的根本用意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社会大众,举办各种类型的书法展览活动入手,训练和培养广大爱好者的对书法兴趣,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观摩欣赏,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书法历史和理论的重要性。书法大众化必须要依托一个文化群体,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把书法艺术群众化、大众化,不能把书法局限于某个艺术圈里的人。书法大众化要从不同层面去普及书法。

(一)书法大众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

中国书法属于主流文化的范畴,是有助于提高大众文化艺术素养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书法“大众化”源自于中国汉字的大众化,其本身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是传承文化、记录人生历史的印记。自古以来,“以书养德”、“以书养心”都被看作是书法艺术的最终目的。书法是在日常书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书法的发展史表明,书法在传统人文精神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传统上与诗词、绘画并称的书法是古代文人士大夫重要的修身之道,并使经此之道的个人人格臻于完美。然而,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由于社会分工日趋细化,文字书写已经不再成为我们日常操持的功课,这无疑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缺失。书法推广不仅仅是让人们单纯地去写字,还有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等综合素质的磨练。人们把业余时间用在临帖、创作上,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极大地提高生活的文化品位;可以带动人们对诗词赋曲的学习和鉴赏,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为人们打开新的交往、交流方式。

(二)书法大众化显示出书法艺术日益泛化的趋势。

书法艺术与大众之间实现了一种人与艺术形象、日常生活与艺术活动的双向动态交流,而大众则可以从中直观自己的现实文化处境,并促进了书法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相互亲近,书法艺术成为大众可以共享的生活对象而非少数人自我陶醉的领地。日臻成熟的书法艺术已经从单纯的工具转变成了独具个性、价值的文化传承。书法被称为纸上的音乐和舞蹈,建立在线条章法、形体结构之上的美。人们通过观摩欣赏传统的经典书法作品,更多地了解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神、符合不同时代国人共同的审美追求的书法精髓,有益于书法大众化的普及和推广。书法艺术的大众化所具有的全部内涵其实就是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趣味的综合反映。所以说书法“大众化”趋势是艺术发展的必然。

三、书法“大众化”的意义

书法“大众化’是一个既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首先要让普通群众了解书法,知道如何去发现书法的美,去欣赏书法艺术所表现出的艺术美、曲线美,去感受书法艺术的内在美。在当今社会生活优裕的环境下,年轻人们,在潜意识中都透露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对传统的叛逆。他们追求时尚和高品味,却从没有注重对自己的文化修养的培养修炼。还有多少人感兴趣“欧、颜、柳、赵”的存在?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亟待解决的文化现实问题。在文化生活活跃的今天,我们要高举民族文化的大旗,去唤醒全体民众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继承,把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水准,当做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民众都能够承担的“义务”,以有效的文化方式来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

中国书法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群众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形式之中,“琴、棋、书、画”堪称代表,而这其中的“书”法又是最具可操作性与传播性的。从古至今,达官贵人可以把临池习字视为风雅韵事,而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一个人可以不会操琴,不善对弈,不解丹青六法,但作为实用工具的毛笔与毛笔字确是不可不用的。正是如此,普通的大众阶层对于书法艺术有着深厚而又质朴的情感,固然,寻常百姓在较高层次的审美鉴赏理念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偏差与不足,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正是书法“大众化”重要之处。要使广大受众在接受书法教育的同时能够从中发现美、体会美、欣赏美,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创造美。书法“大众化”极大地推动了书法的普及和发展,有着独特的宣传教育意义和作用。

旨在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书法人才的天津市书法考级中心也在此次书法节当中集中展示了培训教学成果展。展出形式与其他展项不同的是:在每一幅展品的旁边,都有一位培训指导老师的朱笔点评。欣赏佳作之时,仔细体会指导老师的点评,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观众都能从中获益良多。行草班的老师就把学员们都带到了展览现场,一边进行艺术作品观摩,一边进行现场教学。学员们兴奋异常,展会现场成为了他们汲取营养的大课堂,既欣赏了众多名家名作,又同时看清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明确了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

在楹联作品展览区,中国楹联学会不仅聚合了全国楹联界120为名家原创的作品呈献给观众,还安排了许多与楹联相关的现场互动活动,请现场观众与书画名家一起参与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个以道德为约束的书法家,在提升自身才能技艺的同时,为书法的“大众化”奉献出一份力量不仅是一种义务,而是当仁不让的使命与责任。而那些尚且在“大众化”普及当中的“大众们”亦可在接受书法艺术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自觉的崇尚道德、完善自我,以达到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然而,中国书坛如今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却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通病:用笔漂浮、无力量之感,结构上喜写“丑”字,章法处理过于大胆,盲目追求技术层面的处理和外形的设计,往往以造型的视觉效果掩盖书法的内在意蕴——这恰恰与书法大众化相背离,更与传统书法的精髓相背离。即使书法的实用功能消退了,但是它的艺术表现功能、文化精神的交流功能依然存在,这也正是书法普及的意义所在。

(一)书法艺术作品具有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跟随时代潮流的作用。因为书法艺术作品在本质上面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人们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可以感知到时代的声音和跳动的脉搏,而书法作品正是反应时代精神和传播先进文化的这一个重要媒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书法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成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二)书法艺术作品具有教育大众的作用。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渗透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抒发了对社会导向、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分析等等,大多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因此,人们通过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就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得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得到提升。

(三)书法艺术作品具有审美的作用。人们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无论是具象的文字形态之美,还是节奏起伏的音律之美,或是文字内含丰富的意义之美,都会使自己得到美的享受。

(四)书法艺术作品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国书法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海外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开展书法对外交流活动,一方面邀请国外名家来我国参会参展;另一方面在国外组织中国书法展,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交流关系,大大扩展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国际影响,充分发挥了书法艺术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特魅力和特殊作用。

目前,我国有四十余所高校设置了书法专业,有部分院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设置齐全,这对于培养书法专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除了通过在专业学院集中学习的方式外,我认为,书法艺术以门派、师承为特色的口传手授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培养书法人才的形式。其次是对传统经典的整理、辨别与临摹。要对传统经典中的文化意蕴和书写技法进行研究、挖掘和发扬光大,要注重继承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如果我们对经典的理解、临摹不准确,一代人遗漏一点,经过几代人就会离经典越来越远、就会将经典遗漏光。虽然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书法艺术经典的保存收藏、出版印刷手段都极为先进,可以大量的存储保留。但书法艺术毕竟是一门以书写为特征的表现艺术,必须通过书写者带有各自文化内涵、审美取向、书写技巧和情感意蕴的书写来表现的艺术,必须通过理解、临习古人的经典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所以惟妙惟肖的临摹也是一种继承。只有良好的继承才会使书法艺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培育出书法艺术发展、创新的沃土,才能够使中国书法艺术找到与世界其它同类艺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求同存异的靓点,更能使中国书法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使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发扬光大。

四、结语

小学书法教学方法摭谈 篇10

一、旁白,传播书法文化

1. 通过介绍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书法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发展史,认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展示世界名人学者对汉字、书法的评价,比如:“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前总理尼赫鲁)

用精美的语言导课。比如: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则美丽动人的故事,它源远流长、引人入胜;它内涵博大而精深,又具有均衡、和谐、灵动的外在。要想把故事完美地展现出来,首先要把它漂漂亮亮地写出来。

讲述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2. 讲述丰富多彩的书法故事。故事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价值和意义,如王羲之的“竹扇题字”,主人公的高贵品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感人事迹鼓舞着学生去珍爱汉字、学好书法。

二、展示,陶冶艺术情操

1.通过多媒体展示名帖,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对于低中学段学生,应以展示楷书作品为主,如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等。对于高学段学生,应以展示行草为主,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自叙帖》、祝允明的《草书诗帖》等。

2.在学生练习书写时播放适合的古筝、古琴音乐,既是艺术熏陶,又能修身养性。自古琴棋书画相通共融,练写楷书时可播放古朴典雅、舒缓静谧的音乐,如《汉宫秋月》《潇湘水云》;练写行书时可播放行云流水、轻快灵动的音乐,如《广陵散》《春江花月夜》;练写狂草时可播放 慷慨激越 、畅快淋漓的音乐,如《沧海龙吟》《十面埋伏》。

三、两姿,养成书写习惯

“两姿”,即书写时的坐姿和握姿。它既是写好字的先决条件,又有助于修身养性。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两姿,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1.学生书写时,教师应随时提醒“保持正确坐姿”“握笔要正确”,并随时随地指导纠正。

2.播放、演唱两姿歌,即《坐姿歌》和《握笔歌》,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是课堂教学间隙的一种休憩。

3.展示图片和视频,进行榜样示范。仔细观察领袖名人的两姿,以此来激励学生,如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作《论持久战》时的照片、前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课时的照片。

把学生的“两姿”随机拍下来,让学生评判,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四、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1.利用展台进行面批面改,典型指导。上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采用红笔批改,对于书写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勾画出好在哪里;对于书写差的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具体指出字写得不好看,是因为结构不当,或是笔画、偏旁书写不到位,等等,并进行示范。

2.专业引领,书写示范。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指导,还要亲自书写示范;不仅在讲台上用粉笔字板演,还要用硬笔(钢笔、铅笔)利用展台进行示范书写,而且在巡视时要对学生随机进行书写示范。

3. 开展活动,引入竞争机制。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写字比赛环节,在班级、校园设置“小小书法家展示台”;二是让学生挑战自己,通过给老师、家长制作书法贺卡,感受书写的用处和快乐;三是挑战周围的人,让听课的教师、家长参与进来,将学生的作业与教师、家长的书写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练好字的快乐。

浅议规范小学书法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书法;规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44-01

目前,有一个严重的事实,同学们的书写能力实在太差,先不说要求写的好,即使把字写对都很成问题,最让人头疼的是“不认识”。在当今书法无法,书写无法的今天,已使汉字的造型变的无关紧要,随意书写、变形、夸张,已完全取消了汉字的基本造型。

今天的电脑打字已经日常化了,写不好字,不写字甚至提笔忘字的人与日俱增。是公众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当今小学书法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2011年8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这表明党和国家对汉字书写教育的关注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写字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识字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门已经把中小学生书法教学列入素质教育中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方面,学校已把写字列入课表,并开展课外书法艺术活动,为尽快使中小学写字教学走上轨道,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人根据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谈谈中小学书法(楷书)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执笔

掌握正确执笔及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本人曾在小学挂职的一年中进行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执笔和书写姿势不正确,导致坐姿不合理,头眼过分凑近笔尖,歪头、躬背、爬在桌上、本子左斜30°至90°等,各种不正确的姿势普遍存在,特别在执笔上的问题更大。(1)、不会执笔: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母指压、食指按和中指托,形成三指执笔,无名指和小指托抵中指。拇指和食指的指面向内形成合围的凤眼状,整个右手的执笔形成指实掌虚。掌中空间越大小,影响五指活动范围。空间合理,八方呼应。所以说执笔是书写的最重要的环节。

(2)、握笔太紧、笔按的太重, 练习书写是一种巧力和愉悦活动,用力太重,写透数张纸,不是挖地,必须使多大劲挖多深才是。我们所使用的书写工具很容易在纸上留下痕迹,无须用很大力。笔握的紧,用力过重,长时间书写手指易缺氧而麻痛,这种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孩子厌学。古人云:“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因此,必须抓好学生的真确的书写这一关,养成书写规范,姿势正确,在学习中不断巩固,进一步完善。

二、精心设计、编写教材练习本

设计编写书写练习本,要适合各段孩子们的特点,做到由简到难,顺序渐进,范字的笔画一定要规范,横、竖笔画符合字的间架要求,是初学者必需要掌握的基本要求,孩子在学写硬笔字之前一定要先学写毛笔字,因为汉字的笔画,是用毛笔写出的笔画,是书者用毛笔的按与提和转笔等笔法写成的汉字。对用何种笔法写出汉字的笔画,如果不掌握些。学写硬笔字就较难掌握。因世间万物都各自有各自的像。例如:我们汉字的结构笔画也不例外。如:点、横、竖、撇、捺、提、横折等笔画都有自己个自的外形特征(像),而汉字笔画随文字笔画需要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高、或矮、或斜倚、或呼应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从众多中区分出来。在书写设计、编写范字时,线集一些简单独体字作范字练习。逐步增加难度。初学用回米格、回田格书写最好。它的优点在于字的大小框定在中间这个田字或米田格子上些,能避免初学者易使笔画随意拉长,结构松散的毛病。通过回田格—米字格—田字格—方格这种由简到难,顺序渐进的练习方法,最终达到脱离格子,并能熟练的书写成行、成列、写好每一个汉字。我们不能死写,而要时常做到读贴、读字、临写、摹写、背临、评字等环节。対范字要仔细反复观察,它们结构比例关系,位置、斜倚、角度。用目视、指划、心记、点滴在心。逐渐减少对范字的依赖,增强了默记的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动笔逢字必规范,

就像刘晓云所说:如若规则根本改变。那么,性质就根本不同了。学习书法写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应是一个有机连贯的学习过程,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大,字没有巩固定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所以,要提高写字质量,不仅是语文、书法教师的事,所有教师布置的作业,都要有要求,规则(书写评分要求),除教师要求外,父母的作用更不可忽视,首先父母要掌握书写的姿势及要求,在家写作业时父母要不断的提醒更正孩子的不良姿势。毕竟是小学生,在学习成长中,难免定力不够,需要更多的老师及家长监督。

四、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书法的积极性

写字教学是比较枯燥的练习,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我们要抓住少年儿童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讲述书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依据教学内容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学书法的小故事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刻苦学习的坚定毅力。汉字是人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它的书写不规范直接影响交流。写字要规范、要有法,这样写的汉字是统一而规范的汉字,大家都认识的字。我们都知道好的习惯终身受益不尽。另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学生习作展览和竞赛活动,也可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以及全国的软、硬笔书法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有利于书写艺术不断地提高。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尊心理、好奇心和荣誉感,使之成为学生学好书法的兴奋剂。愿与所有的书法教师们一起,为使写字教学过程更具体化,合理规范化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欧阳中石.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2] 刘晓云.书法有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3.

[3] 吴 雪,张学群.书法新论.“团结出版社”.1990.

小学生书法启蒙教学初探 篇12

书法是文化的体现, 但是学习书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免有些枯燥。因此, 兴趣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精辟地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学习的最好动机, 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 “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摘自《历史教育学》这就是说, 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 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自强不息, 努力学习。学生对所学科目或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时, 积极性就会高涨, 效果也会很好。

笔者通过一些实践和摸索, 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儿童书法启蒙教学方法:

一、小学书法教学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书体选择要灵活

怎样让孩子练好书法呢?中国书协会员、书法教育硕士研究生郭列平如是说:目前少儿学书法绝大部分从楷书入手。有的教者甚至对少儿写的字苛求到一笔一画几公分长几公分短。这显然不符合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于这个现象, 富有书法教育经验的郭列平的建议是:初学书法尤其是少儿学书不妨从隶书入手, 效果可能会更好。隶书是理想的启蒙书体。由于隶书笔画比较简单, 只要掌握几种基本笔画就可以习字了, 不像楷书笔画那样程序复杂, 需花大气力才能把握。同时, 隶书笔法也较楷书宽松自由, 隶书以神韵为主, 这对于天性活泼的少年儿童来说, 不仅易于接受和消化, 而且还能增加学习书法的好奇心。加之, 隶书点画允许有长短却不会损害字体结构, 只要用笔能注意到挑划平稳, 留意提按使转, 便能初见成效, 宜于初学者临摹。同时, 写隶书与写楷书是同样的要领, 少儿有了隶书的基础, 再涉猎楷书、行书就显得轻松自如了。确实, 初学者特别是少儿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隶书的规律和书写特点, 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而不像学楷书那样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奏效, 这样他们对学书容易产生兴趣, 增强信心。加之隶书实用性强, 很容易边学边用, 本人对书法班多名少儿进行一些书法教育尝试, 让部分少儿从楷书入手, 另一部分少儿从隶书人手。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发现学习楷书的儿童尽管选择了较好的碑帖范本, 但终因楷书结构过于严谨, 而觉得楷书实在有难度, 兴趣逐渐减少, 进展较慢;而学隶书后的少儿, 凭借幼稚的天性, 兴趣较浓, 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基本掌握隶书的基本笔法和规律, 并能作一些简单的创作, 很明显要比学楷书的进步快。实践出真知:隶书的启蒙功能由此可见一斑。对少儿来说, 典雅秀逸的《曹全碑》与雄健稚拙的《张迁碑》等最宜作初学临习范本。

二、小学书法教学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执笔方法可变通

苏轼《论书》说“执笔无定法, 要使虚而宽”, 这句话道出了执笔的真谛。执笔本不复杂深奥, 与使用筷子道理相似。使用筷子是为了把饭菜夹到嘴里, 执笔是为了有利于写字。一桌人围在一起吃饭, “执筷”的方法不尽相同, 但都夹得利落, 自古以来也未见论“执筷”的专著, 而论“执笔”却连篇累牍。如论执笔的手指数目, 则有“大指中指夹管”、“大、二、三指搦管, 四、五指不用”、“以四指齐排管上”、“五指齐力”之说。论执笔深浅, 则有“撮管于指尖”、“置笔当指节弯处”之论。论执笔虚实, 则有“执之欲紧”;“死指活腕”、“指实掌虚”之言。论布指疏密, 则有“布指欲其疏”、“食指中指名指层累而下, 指背圆密”之争。论执笔高下, 则有“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 行草去笔头二寸一分”、“真一、行二、草三”、“真书去毫端二寸, 行三寸, 草四寸”之辩。古人执笔如此各呈其姿, 当代书家执笔亦各尽其态:有深有浅, 有紧有松, 有高有低, 何尝一律?所以我认为执笔的确“无定法”。幼儿的手指骨骼发育尚不全, 而且他们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差, 不适合做一些精细的小动作。而传统的五指执笔法, 对按、押、钩、格、抵提出了具体而精确的要求, 对筷子尚抓不稳的孩子来说,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无易于让八个月的孩子学走路。笔者认为, 对于儿童书写的握笔方法和姿势, 不能刻意苛求, 一切以自然为上。当然, 说“执笔无定法”, 并不是说想怎样执笔就怎样执笔。依我看, 像运动员攥标枪那样执笔恐怕会影响笔的使转;如果像拿火炬那样, 再虎口向下“作书”也不利于挥洒。我以为这“无定法”之中还应“有法”。既然造物赋予我们的是五指, 还是五指都用上为好。执笔总要顺应生理机能, 要舒适、自然、灵活、宽松, 不要拘挛、生硬、板滞、僵化。这大约就是所谓“要使虚而宽”吧!

三、小学书法教学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教学手段要多样

1. 半扶半放教运笔

对儿童来说, 书写的最大难度是不会调控墨水, 不会把握字形, 不会中锋运笔。解决这些难点的最好办法, 便是老师半扶半放进行教字。不会蘸墨水, 教师给予示范、帮助。字形把握不准, 教师可采用勾线、影摹等方法进行教学。至于中锋运笔, 教师不仅要演示给学生看, 而且在儿童运笔中, 可手把手点拔其运笔方向, 一般情况下儿童能较快地掌握行笔的中锋。在扶中, 老师把着学生的手, 让他知道何处用力, 何处加疾, 何如使转, 何处停顿, 并用肢体语言, 使学生在有节奏的律动中, 迅速领悟运笔之奥妙。在放中, 教师大胆让学生自行运笔, 任稚嫩的小手执一杆毛笔在宣纸上磕磕碰碰, 蹒跚而行, 笔过处, 一道道深深浅浅、浓浓淡淡, 虚虚实实的墨痕天趣自成。

2. 游戏为主, 技法淡化

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 是巩固和扩大概念, 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成长。

把儿童的书法教学活动设计成游戏的方法, 是儿童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如边玩边讲边画的方式:画太阳 (曲线训练) 、画高楼 (直线训线) 、画小草 (折线训练) 、画雨点 (提按训练) 、画个小朋友在玩 (线的组合训练) 。让高难度的中锋线和复杂多变的线形在意象生动的描绘中得到训练, 儿童不会觉得枯燥, 而是越练越想练, 线条越练越肯定, 越练越扎实。

3. 激趣为上, 重视鼓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你想让他不写都难, 在儿童书法教学中, 对孩子的鼓励要随时随地进行, 肯定得越多越好;至于批评和指责, 那是坚决不能有的。要努力保护好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他们觉得自己真棒、真行!表扬的方法是多样的, 一句好话, 一朵红花, 一颗五星, 一个红圈, 一件小礼物, 都会激起儿童百倍的兴趣和信心。

4. 家长参与, 亲子同乐

家长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监护者, 抚养者和教育者, 让他们共同参与到这种近似涂鸦的创作中来, 不但会使孩子学有伙伴, 而且让家长更懂得自己的孩子, 理解孩子的一切行为。有孩子说:我最开心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学书法, 妈妈写得不如我好。而许多家长认为与孩子同学, 发现孩子骄人的天赋, 在孩子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5. 及时展出, 提高审美

把孩子们信手涂鸦的作品配以或古雅或现代的装饰, 使其具有艺术的视觉冲击力, 让老师、家长、孩子们共享成功的喜悦, 孩子肯定会在自己的作品前驻足半天不肯离去。这样多次的展览与更换作品, 孩子们会逐渐拥有一双洞悉艺术真谛的眼睛, 他们对线条墨色的空间构成所表达出来的无穷意象给予自己独特的理解, 并在下一次的创作中从无意走向有意。

四、小学书法教学要相信儿童的创造能力, 充分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

儿童创造性发展, 是人的一生创造力发展的萌芽期, 也是最关键的基础期。所以在书法艺术启蒙教学中, 要有的放矢开展各种探究活动, 使儿童的好奇心、创造性想象和积极情绪得到最充分发挥。

如对于作品的神韵处理, 儿童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标准与大人相差甚远。但儿童有超人的创作和模仿能力。对于一张白纸的他们, 给予他们怎样的引导, 便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甚至于, 他们全凭感性的涂抹, 会产生匪夷所思的效果, 这效果也许是许多书家追求一生渴望达到的境界。孩子的书写最忌讳的便是用种种理性的程式化的东西去约束他。在书写中, 尽量让孩子放开写, 写出自信果断的气势来, 他们的笔下才会有闪光的东西。在书写者中, 有两种人最能表现自己的性情和思想, 一种为曾经沧海、艺高胆大、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老人, 他们大多为名噪一时的大艺术家, 他们的笔是用来抒情的, 只为悦己, 而非怡人, 但常常是因为他们的笔下能流露真、善、美, 所以他们的书品便超然居上而能得到众多欣赏者。一类便是涉世未深的孩童, 他们犹如顽石白玉, 未经雕琢, 显示的是纯天然的形态和原始的光华, 但正因为未经修饰, 他们更显得与众不同, 不落俗套。笔者认为, 在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 在无拘无束的幼儿阶段, 对孩子进行书法艺术的教育, 进行这种视无法为法、书写性情、意趣的书法教育, 可能会出现大批类似毕加索, 凡·高、马蒂斯等大师级风格与品味的作品。

总之, 对于儿童的书法教学, 要尊重儿童个性, 张扬儿童天性;要有扶也有放, 宜大不宜小, 宜古不宜今;要充分激发他们对书法的兴趣, 要积极挖掘他们对书法的灵感。我想, 只要引导得当, 这种启蒙教学是富有探索的, 充满快乐的, 又是富有美感的, 是属于艺术的, 学生从中所受到的线条锤炼定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书道路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以及儿童对事物的认知特点, 我们在儿童书法艺术启蒙教学中, 应遵循这一教学原则, 即“尊重个性、张扬天性”, 使儿童乐学、适合学, 且学有成效。

上一篇:四定下一篇:国产片电影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