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书法教学

2024-06-22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共12篇)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 篇1

一、书法和书法教育

为了把中小学教师书法修养问题说清楚, 就得先说一说什么是书法, 什么是中小学的书法教育。

什么是书法, 专家学者们历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的理解是:“书”是书写, “法”是法则, 那么“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则”, 即如1931年出版的《中国文艺词典》的定义“所谓书法即写字用笔的法则”。[1]这应该是书法最本源的含义。这个定义是广义的, 它涵盖了以实用为目的的写字用笔法则和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写字用笔法则, 两者都是写字, 它们的法则都是书法。当然, 汉字书写早已具备了艺术的品格, 而且作为艺术的书法与实用的写字相分离的趋势日益明显, 其法则日益丰富和完备, 其创作日益繁荣和普及, 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远, 所以在许多场合, 书法指的就是书法艺术, 也出现了与这种情况相适应的定义。1989年版的《辞海》就把书法定义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 (篆、隶、正、行、草) 的法则” (请注意, 这里特别限定“用毛笔”, 而且是“圆锥形”的) 。[2]这个定义是狭义的, 它不仅不包含以实用为目的的、一般意义的写字, 而且也把所谓“硬笔书法”及用扁笔写美术字排除在书法之外了。我们平时说到书法, 大概不外乎广义和狭义这两种含义。

中小学教育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成材和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基础的教育, 不是专门教育。所以, 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当然也不是专门的书法艺术教育, 它应该既包括为实用而进行的写字教育, 也包括让学生了解、认识、感受、喜爱、初学书法艺术的教育, 统称为书法教育。显然我们采用的是广义的书法概念。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与艺术院校的书法专业教育是有区别的, 与以培养书法特长生和书法新苗为目的的书法教育也不完全一样。谁来担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任务呢, 当然是教师, 首先是语文教师, 因为国家的课程标准是把书法教育归在语文课中的。

二、书法教育意义深远, 书法修养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 不仅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 并准确有效地运用于交流和沟通, 而且还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要通过其全部教学内容和全部教学活动来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而且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分学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其基本思路是:先学写硬笔字, 再学写毛笔字;先学写正楷字, 再学写行楷字;先要求把一般的正楷、行楷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再要求临摹名家书法,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自始至终要求写字姿势正确,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要求已经很高了, 而为贯彻中央领导指示最近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 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 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 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之外, 还分别提出了使用硬笔和毛笔书写的要求, 其中“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 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 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

从中央领导到教育部为什么如此强调加强书法教育?教育部的意见说得极为透彻:一是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 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修养, 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因为“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 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 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提高国民素质, 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而中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书法方面的修养怎能担此重任!因此, 中小学语文教师在书法方面的修养, 是成为语文教师的必备条件, 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所必备的能力。

然而, 从我们在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过程中观察到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 多数教师在这方面普遍准备不足。责任当然不在教师, 而在于我们的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在这方面长期存在严重缺失。以培养语文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不但普遍未开设书法教育专业, 甚至连学生的书写训练都很少顾及。反倒是当初的中等师范学校很重视学生的“三笔字 (钢笔、粉笔、毛笔) ”训练, 并大多开有书法课。在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众多的实验学校中, 能基本胜任书法课的教师, 许多都是老的中师毕业生, 也有一些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毕业生、自学成才的教师或从校外请来的兼职教师。这些学校也大多是由一两位有专长的教师专门上书法课, 而不是由各位语文教师来任课。长时间以来大多数学校不开书法课, 甚至连写字课都没有, 师资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面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要求, 遇到的首要问题还是缺乏具备书法修养、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师资。

三、中小学语文教师从哪些方面提高书法修养

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解决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现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培训或自学提高书法修养, 尽快适应书法教学要求, 则是最重要的途径。

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书法修养应达到什么水平, 需要学哪些课程, 通过什么等级的考试,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 将来会有这方面的专业标准。目前对于在职的语文教师来说, 只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做到“能写会教”也就可以了。

按“能写会教”的要求, 教师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书法修养呢?首要的是练字, 要下工夫把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练好。这个“好”的标准开始不妨定得低一些, 就是语文课标中要求中小学生达到的标准, 从规范、端正、整洁做起, 逐步提高。因此, 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对书法教学的要求, 在课标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练。同时还要阅读有关笔法、字法、章法和摹写 (或临摹) 等各种技法的辅导读物, 一边练习一边领悟, 逐步掌握正确的书写法则。还有一条很重要, 即无论是练硬笔字还是练毛笔字, 都要临帖, 要选择品位较高、自己喜欢、与个人原来的书写风格较接近的字帖临摹,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人练字的优势是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强、控笔能力强、有书写经验, 只要路子对了, 见效比较快。俗话说“字无百日功”, 就是说只要方法对头, 用足工夫, 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初见成效。当然, 要想大见成效, 还得长期努力。成人练字还需注意克服多年养成的不良书写习惯, 否则很难步入正轨。如果能参加一些培训, 或多向身边的教师请教, 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这样的练字过程一举多得:字写好了, 可以给学生示范了, 就取得了教授书法的最起码的资格;学习和掌握了课程标准, 教授书法课就有了可遵循的依据;掌握了书写的各种技法, 并学会了运用, 有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生时就能抓住要领, 步步到位, 而不会是隔靴搔痒甚至南辕北辙。所以把字练好着实是做到“能写会教”的基础。

当然, 提高书法修养远不止于此。还要通过学习关于汉字的知识、字体源流、书体知识、书法发展史、历代名家名作、碑帖知识、器物 (1) 及其使用的知识, 以及书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的知识等等, 使我们对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独有的特质有更多的了解和体认, 从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并不断提高书法欣赏、评价和创作能力。教师有了这样的积累和底蕴, 书法课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教授技法、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层面上, 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带入书法文化的殿堂, 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助力。这样的书法教育才是完整的, 才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的教育目标。

中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书法修养, 目的不是做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学问家, 而是为了教好学生。所以写字不一定追求多高的艺术水平, 但要中规中矩;读书法方面的书不一定追求多大的数量, 但要抓住精华。当然, 如果通过努力成为了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学问家, 那是再好不过了!

注释:

(1) 器物:指的是笔墨纸砚、镇纸等研习书法的用具。

参考文献

[1]孙工.中国文艺辞典 (根据民智书局1931年初版本影印) [Z].上海:上海书店, 1985.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 篇2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做出了“请教育部研究中小学开设书法课问题”的重要指示,教育部立即回应,向中央呈报了《教育部关于落实长春同志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指示精神有关情况的报告》,提出来一系列具体措施,并于8月初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对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这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但是,我们对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老师们要做哪些思想的和专业的准备才能胜任书法教育,这些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笔者作为以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为己任的学术团体的一员,想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同道们切磋。

一、书法和中小学书法教育

什么是书法,专家学者们历来见仁见智。我的理解是:“书”是书写,“法”是法则,那么“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则”。即如1931年出版的《中国文艺词典》的定义:“所谓书法即写字用笔的法则”。我想这应该是书法最本源的含义。因为汉字书写“与生俱来”就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品格,同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又出现了两者逐渐分离的趋势,所以我认为这个定义应该既涵盖以实用为目的的写字用笔的法则,也涵盖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写字用笔法则。这个定义是广义的。硬笔的广泛使用加快了汉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相分离的步伐,硬笔书写主要是为了实用,而毛笔书写则更趋向于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毛笔书写的法则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备,其创作也越来越繁荣和普及,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远,所以在许多场合书法指的就是书法艺术,也出现了反映这种认知的书法定义。1989年版的《辞海》就把书法定义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请注意,这里特别限定“用毛笔”,而且是“圆锥形”的)。显然这个定义是狭义的,它不仅不包括以实用为目的的、一般意义的写字,而且也把“硬笔书法”和用扁笔写美术字排除在书法之外了。我们平时说到书法,大概不外乎广义和狭义这两种含义。我认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书法”,应该是广义的。中小学教育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成材和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不是专门教育。当然,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也不是专门的书法艺术教育,它应该是基础性、普及性的书法教育。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从硬笔书写教育开始,打好书写技法、姿势、习惯的基础,写好硬笔字,逐步过渡到毛笔书写教育;毛笔书写教育要在基本技法教育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初步的审美教育和书法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感受、喜爱、欣赏、初学书法艺术。当然,以硬笔为书写形式的实用性教育,应该兼具艺术性;以毛笔为书写形式的书法艺术教育,也不能完全离开实用性;要处理好实用性和艺术性相依相伴、有主有次的关系。普及性是指面向全体中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把字写好,首先是把硬笔字写好,都学到基本的书法知识,具备一定的书法欣赏能力,不是培养书法专业人才或书法家。当然,书法教育普及了,必然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热爱书法艺术,有志于书法事业,有发展潜力的书法新苗,对此我们要及时发现,予以特殊关照,为其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谁来担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任务呢,当然是教师,首先是语文教师,因为国家的课程标准规定,书法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且对书法教学提出了总体的和分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先学写硬笔字,再学写毛笔字;先学写正楷字,再学写行楷字;先把正楷、行楷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再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自始至终要求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书法修养问题。

二、书法修养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中小学语文教师在书法方面的修养,是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是语文课程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职务的要求。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不仅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并准确有效地运用于交流和沟通,而且还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要通过其全部教学内容和全部教学活动来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而且提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为此课程标准对书法教学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前文已经提到。

为了贯彻中央领导指示最近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除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之外,还特别明确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原则:“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并分别提出了两个教学阶段的要求,即“写字的基本要求”和“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前者是:“书法教育应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是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后者是:“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第一阶段侧重于实用性教育,注重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则向艺术性过渡,更注重人文教育;当然这两个阶段不仅紧密衔接,而且相互渗透,是密不可分、逐步过渡的。从中央领导到教育部为什么如此强调加强书法教育?教育部的意见说得极为透彻:一是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因为“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教育部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书法教育在语文课乃至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位将得到空前的提高和有力的保证,也必将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修养、素质产生深刻影响。真正把书法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实在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最终还是要靠第一线的教师。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没有书法方面的专业准备和修养怎能担此重任!

从我们在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过程中观察到和调查到的情况来看,老师们在这方面普遍准备不足。责任当然不在老师,而在于我们的教师培养和培训在这方面长期存在严重缺失。以培养语文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许多都不开设书法教育专业,甚至连学生的书写训练都很少顾及。反倒是当初的中等师范学校很重视学生的“三笔(钢笔、粉笔、毛笔)字”训练,并大多开有书法课。在我们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众多的实验学校中,能基本胜任书法课的教师,许多都是老的中师毕业生,也有一些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的毕业生,或自学成才的老师,以及从校外请来的兼职教师。这些学校也大多是由一两位有专长的老师专门上书法课,而不是由各位语文教师来任课。长时间以来大多数中小学校不开书法课,师资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在面临教育部开设书法课的要求,遇到的首要问题还是缺乏具备书法修养、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师资。

三、中小学语文教师从哪些方面提高书法修养

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解决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我认为现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培训或自学提高书法修养,尽快适应书法教学要求,则是当前最重要的途径。

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书法修养应达到什么水平,需要学那些课程,通过什么样的考试,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想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教师的专业标准将来是会有的。目前对于在职的老师来说,只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能写会教”也就可以了。按“能写会教”的要求,老师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书法修养呢,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首要的是练字,下功夫把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练好。这个“好”的标准开始不妨可以定得低一些,就是语文课标要求中小学生达到的标准,从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法做起,从规范、端正、整洁做起,逐步提高。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对书法教学的要求,在课标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练。同时还要阅读有关笔法、字法、章法和描摹、临帖等各种基本技法的辅导读物,一边练习一边领悟,逐步掌握、会用正确的书写法则。还有一条很重要,即写字要临帖,尤其是写毛笔字,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法帖来临摹,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人练字的优势是观察、理解能力强,控笔能力强,又有书写经验,只要路子对了,见效会比较快。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方法对头,用足功夫,在较短时间内可初见成效。当然要想大见成效,还得长期努力。成人练字也有劣势,即如果多年来养成了不良书写习惯,则需要努力克服,否则很难入轨。如果能参加一些培训,或多向身边的老师请教,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这样的练字过程一举多得:字写好了,可以给学生示范了,就取得了教书法的最起码的资格;学习和掌握了课程标准,教书法课就有了依据和遵循;掌握了书写的各种基本技法,并学会了运用,有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学生就能抓住要领,指导准确到位,不会是隔靴搔痒甚至南辕北辙。所以,学好基本技法,把字练好,实在是做到“能写会教”的基础。

当然,提高书法修养远不可止于此。还要通过学习关于汉字的知识,字体源流,书体知识,书法发展史,历代名家名作,碑帖知识,篆刻知识等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器用及其使用的知识等,对书法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还要学一些美学知识,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创作的知识,并且多看、多听、多写、多思、多评,使我们对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独有的特质有更多的了解和体认,从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我们的审美品位和评析能力。老师有了这样的积累和底蕴,我的书法课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技法、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层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带入书法文化的殿堂,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助力。这样的书法教育才是完全的,才能完成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的教育目标。

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书法修养的目的不是做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学问家,而是为了教好学生。所以写字首先要追求中规中矩,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艺术水平;读书要从最基础处开始,逐步求深求博。当然,如果通过努力不但“能写会教”,而且成为了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学问家、教育家,那是再好不过了!以上说的这些话不一定全对,与老师们讨论、共勉。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 篇3

关键字:书法教育;现状;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书法教育,就是对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又是对学生爱国情怀的一种培养,同时也对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文化修养,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都起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实施现状

1、教育认识误区。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书法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家长对开展书法课程的认识不够,教育思想存在偏差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影响,人们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尚且不到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是单纯的将书法教育作为是练字这种简单重复的教学内容,忽视了书法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以及独有的传承教育意义,更无法真正的领悟到书法教育对于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从而无法正确的发挥书法教育对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价值。

2、师资力量短缺。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书法教育中,师资力量短缺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同样也是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贯彻和落实书法教育的要求,离不开教师的辛苦努力。但是当前很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书法教师,缺少具有书法师资的教师进行讲课,因此很多学校都会指定其他科目的教师来代课,既影响了书法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又不能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书法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就会使得书法教育名存实亡,根本无法发挥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1]。

3、教材编写不规范。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书法教育中,使用的教材比较混乱而且内容编写的不规范问题也亟需解决。书法教育课程被纳入到小学教育阶段的时间还很短,而且在此之前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化教材,因此当前很多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新编印的,内容混乱且形式不一,既有专业的书法教育家编写的教材,又有那些浑水摸鱼的出版机构印发的教材,这些都会导致教材的编写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无法同语文教学相辅相成,而其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作用更无从谈起。

4、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书法教育中,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也是明显存在的问题。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启蒙和正确的引导,因此书法课程是不能不同于语文的识字和写字教学的,也是无法作为纯粹的书法艺术教育来开展的,可以说它是由写字和书学教育以及书法艺术等组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类课程。但是在现在很多小学中国,书法教育通常都是被当做是副科不受到重视,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经常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从而无法充分的发挥出课程的教育作用。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策略

1、加强对书法教育的正确认识。要加强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需要改变人们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偏差,要学会积极的看待书法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方面的作用。汉字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其本身就蕴含着无数丰富的精神和情感,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不同的书写形式,而每一个形式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美感。学生之友通过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到汉字的美,从而才能对汉字文化中的传承深有感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爱国意识和精神,因此书法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进行书法教育内容的普及,尤其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从认识上端正了态度,才能真正的做好书法教育的开展工作,从而真正的发挥出书法教育的积极作用。

2、加强对专业教师力量的培养。要加强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重视对书法师资教师的培养,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不断地满足小学书法教育的师资需求。在开展小学语文书法教育的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在小学的书法教育师资中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中心,专业和兼职教师结合起来进行书法教学的要求。因此要培养出满足小学书法教育的师资力量,就需要在尊重纲要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书法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书法教育的课程地位,明确书法教育教师的师资地位,设置合理合适的岗位,激发教师从事书法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3、加强对书法教材标准的规范。要加强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要在充分尊重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编写。这就需要在编写书法教材的过程中,邀请高素质的专业书法团队,既要保证教材的专业性和规范化,又要注意难度适中体系合理,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需要充分的發挥教师的参考作用,根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反馈,合理的安排和选择教材内容,以发挥教材更大的教學作用。总之就是为了解决当前小学书法教育教材内容混乱且不规范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在基础教育中实施书法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切实强化书法教学师资力量以及编写编写统一教材和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为书法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加强对书法课程设置的重视。要加强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加强对书法课程设置的重视,要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研究,尽快的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标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课程的合理设置和正常开设,同时也需要相关的教研工作来进行辅助。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就应该加强对课程标准设置的重视,要在各级教研部门开展相应的教研工作,对书法教育的教学成果以及教学活动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检验,以此来进一步论证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地位,从而为书法教育获得更加重要的教学位置和更加合理的课程设置安排,才能真正推动书法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的贯彻执行[2]。

综上所述,当前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师生的认识不到位,使用的教材不规范,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些方面。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从加强对书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对书法教师的培养,以及提高教材编写的规范性和制定完整的课程设置标准等方面着手进行改进,真正的发挥书法教育对提升国民素质和传承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欧阳中石.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

[2] 刘晓云.书法有法[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3.

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学 篇4

据我们所知, 许多学校还未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求“速效”、“高效”, 求成绩、重分数, 一味追求短期效应。主要是让学生多做些《一课一练》之类的试 题, 至于书法, 则普遍不被教师重视。在此, 笔者期望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 适当地渗透书法教学, 这不仅能使学生写出一手好字, 让人赏心悦目, 还可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书法教学呢?我们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谈一谈浅显的见解:

1、强调书法的作用。常言道: “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能让人产生强烈的精神愉悦, 终身受益。这种益处不仅表现在一笔好字能让人产生强烈的精神愉悦, 更重要的是在对一个人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在中、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中, 有的考生的试卷写得潦草难辨, 有的试卷墨迹斑斑, 有的试卷却模糊不清, 凡此种种, 卷面分扣完且不说, 还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直接影响综合评分。要想得到高分, 首先答案要准确, 其次书写要规范, 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另外, 现在中、高考实行网上阅卷, 这对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连笔字, 书写潦草、模糊的字扫描到电脑上很不清晰, 很难辨认, 有些字甚至因为电脑无法识别而不能扫描到电脑上, 这也会直接影响评分。让学生了解写一手好字对自己如此重要, 相信他们一定会重视书写的。

2、培养学生书写兴趣。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从兴趣着眼。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我们就把书法教学与讲故事结合起来, 我们在上课时也还可以有意识地讲些书法家的故事, 特别是那些有名的书法家如何认真练习书法的故事。让他们体会一下古人是怎样学习的, 同时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了。这样不仅使学生乐写、爱写, 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兴趣, 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找出来进行及时的表扬, 学生的习作, 通过参加比赛、张贴欣赏、实物展示、激发兴趣,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书写质量。

3、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课堂上老师的板书往往就是学生模仿的重点对象。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写规范字, 来引导学生正确书写。俗话说要给学生半桶水, 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提高自己, 使自己尽可能更好地掌握书法。

4、根据情况自己调节整合教材课程。学校不设书法课, 自己可以一周或两周讲一节书法, 布置作业, 要求每天及时上交作业且及时批改反馈。

5、严格要求学生写字习惯。据多年的观察, 我发现学生主要有这样的毛病:一是学生的握笔姿势不正确, 握笔姿势直接影响字的美观。二是坐姿不正确, 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头、身体不端正, 一方面影响学生的视力, 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书法的质量。正确的书写姿势, 有利于把字写端正,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 有利于保护视力。同时在书法教学中我还注意到学生的书写速度, 为什么在考试时有的学生做不完试题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书写速度太慢。所以我要求练习一定要当堂及时交, 不管写完没写完都必须交, 目的是要求大家都达到一定的速度, 久而久之, 写得慢的学生也赶上来了。

我们认为在教学时就要从这些简单的行为习惯开始, 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孩子们的雅度气质。并从这些小事情中逐步体会到写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持之以恒的勤奋。如此学生养成了良好 的习惯, 而字也会有很大进步。

6、环境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将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 一张张贴在墙壁上, 让他们耳濡目染。不断地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 这样就保护、巩固、强化了学习书法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要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兴趣, 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快乐, 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 使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得到普及, 发扬光大。书法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让语文教学与书法有机的结合 篇5

秭归县一支笔中学向传新

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沉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凝结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同时汉字是中国人的又一重要的身份表征,正如黄色的皮肤一样,是增强中华凝聚力的重要纽带。至于书法艺术更是中国的国粹。所以,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需要加强书法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书法,让书法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认为“字如其人”,他在《艺概;书概》中把写字提到了一个人的才志的高度。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对个人来说,写好文字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书面交流的工具,字迹工整漂亮,让人产生愉悦之情,增加阅读欲望;反之,写的近似“鬼画符”,需阅读者“破译”,不仅破坏阅读情绪,而且达不到与大家沟通的目的。细想,人们把写的字看作是人的“第二门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写的字不好,一个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就会“丢分”。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的书写,明确写明:“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但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那就是汉字书写出现了危机,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学,到了不容忽略的程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书法,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提倡语文教学应当与书法有机地结合,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借字载德,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更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中学阶段的写字教学,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对中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融汇写字教学,借字载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学生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对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及汉字的艺术美不甚了解,我们应当让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外型最优美、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最具有艺术美、最能给人以想象的的文字。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文字,只有汉字的书写演变成为一门艺术,而且在国际艺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有人自豪地说汉字是我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而且,种种迹象显示,汉字继英文之后,正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电脑语言,汉字有希望成为国际文字。从而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并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自豪。

语文教学讲究审美,讲究情操的陶冶,而书法与之完美的结合,正好能实现这方面的目标。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我国汉字笔画安排巧妙,字形变化多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比如笔画有顾盼、对称、和谐、向背之美,字形有俊秀、洒脱、凝重之美等。练习写字可以感受点画美、字形美、墨色美和气韵美,从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在书法教学中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我国书法界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学书先学做人。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郑板桥体察民情等。这些史传佳话随同他们的书法名作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着耀眼的光华。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字虽写得不错,但人品不佳,人们厌其人,而恶其字,最终人书俱废。通过讲述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家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并结合书史的典型范例进行教育。由于这类熏陶的结果,加之书法艺术本身的引导作用,结果是受过书法教育的学生道德素质明显高于未上过书法课的学生。

第二、用字养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习惯是人们经过一定时间形成的惯常行为。它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社会性等特点。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差,我想与广大的学生家长和我们一部分老师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的书写能力已是无关紧要”的思想认识有关。殊不知一种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理所应当也包括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

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而现在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智慧,更不是物质保证,而是顽强的毅力。写字很苦,不仅手累、身累、心更累,但要写好字,必须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练习;写字很枯燥,每一个汉字都是点、横、撇、捺、折等笔划的重复展现。但写字虽然枯燥、乏味,又不能就此不写,特别是在严冬酷暑的日子里,每写一回字,都可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为了在学生中养成一种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应当把汉字书写的基本姿势和要领如“头正、身直、足开、臂安”、“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等知识给学生作讲解,还应当要求学生:练字时不在乎数量的多少,也不在乎速度的快慢,一定要讲究质量。要求学生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用心写的,它代表了自己的最高书写水平,而不是为应付老师的作业。为调动学生汉字书写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责任感。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郭老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试想,语文教学最讲究教书以育人,若不提倡写字的“横平竖直”,又怎能鼓励做人的“堂堂正正”?以楷书为例,楷书字体端正,用笔讲法度。在写字过程中,很多学生怀有追求楷书的“正直”和认同楷书风格的心理,写好每一笔画和每一结构单位,把每个字写得堂堂正正、规规矩矩、富有活力。“字愈精神人愈灵”,受楷书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会具有楷书的品格。绝大多数写字好的学生品学兼优,是和写字影响分不开的。另外,学生写字时,坚持正确的坐姿、执笔和运笔,始终保持桌面写字环境的整洁,并成为习惯,会对他们的精神面貌产生积极影响。汉字“以形写意”、“拼形表意”的特点,自古就有引发伦理教育的功能。教“诗”字,可讲“诗言志”,进行与志有关的教育;学习“信”字,可联系“人言为信”,进行人格和道德关系教育。

举两个学生为例:其中一个是认真刻苦的女生,做事一丝不苟,其写字也体现出来,写字的基本要求都能做到,但有一个小问题,带撇捺的字都写的角度过大,有些字如“全”等在上部的这样写可以,但比如“桌”字底下的撇捺则不能分的角度过大,否则会使字软趴趴的没力气。我们给她写了不同的几个字比较说明,再写就好多了,其实是她的性格上太柔弱,通过纠正写字这一小点问题,我们发现她渐渐的变刚强了,走路有力气了,坐在座位上时挺直胸膛,与人交往时不再怕,很有自信。这样一段时间后,其他字也写的好看了。事实表明聪明的她通过写字,真的在这些方面才提高了上来。另外一个例子是一名男生,单亲家庭的孩子,其父脾气暴躁。他写字时所有的竖画向左斜,横画朝右上戳,整个字倒是挺结实。我们就耐心的调理,向他说明,要按田字格中心的竖线方向写好所有的竖画,横线方向写好横画,鼓励他矫正,有点进步就表扬。半年多下来,他写的字竖画基本上垂直了,他的脾气性子也不那么狂躁了。

第三、正面引导,让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有关专家认为,学生不重视书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值得反思。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一些教师已经很少在黑板上写板书,而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很难想象他们教的这些学生中,日后有人走上教师岗位,还会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地写板书。当然,另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来自于某些新闻媒体的炒作,并得到不少学生的认同,那就是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电脑、网络时代,办公、写作等将全由电脑完成,毛笔字甚至钢笔字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实用基础,老年人练字消遣消遣还可以,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习字没有必要,根本不需要用笔写字,写好写坏无所谓。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市场,也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书写,不肯在写字上下苦功。更有人宣称:字写得再好也不如用电脑打印出来的端正清秀。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从社会交际角度看,近几年电脑、网络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我们国家无论使用人数还是知识的普及程度还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今社会还有90%的工作需要用手写。将来电脑、网络再普及,书写也不会被遗弃的。你可以有手提电脑,但打印机可以随时待命吗?有人说:正如我们人类现在已经拥有飞机、轮船、火车与汽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人类仍需要用脚走路、跑步一样。我们是无法不用手书写的。此言甚妙!一语中的。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才会在练字上苦下功夫,达到写好字的目的。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书法教学 篇6

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一个语文老师,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书写和语文成绩整体比较好,走进他所任教班级的教室,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室的四壁挂满了许多名家作品和学生习作,学生习作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精美段落和优美的古诗词。创设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语文学习和书法融为一体,让学生耳濡目染,不断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强化了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这就是他的成功经验。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从兴趣着眼,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乐写、爱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兴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书法教学的提升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在书法练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书法了解、理解这些作品,并通过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激发对文学作品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其次,在日常的各种考试中,书写是否美观、整洁也会影响到考试成绩。书写错误潦草的卷面会造成考卷扣分,尤其是笔答题和作文,一手漂亮美观的字无疑会给阅卷者心理上的美感,同样的回答,肯定书写美观的要比潦草的得分高。虽然教师们都承认这是不应该的,但在现实的行为中,都不能摆脱这种心理的支配。再次,在进行各种书法的练习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验。如练习楷书使人持重、端庄;练习草书使人热情奔放;练习隶书使人敦厚沉稳……凡有所练,都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这对一个人今后的事业成功与否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利用板书的方式进行书法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老师或同学这样评价:某某学生的字像语文老师的字,某某同学的字像书法老师的字。这其实不难理解,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课堂上老师的板书往往是学生模仿的重点对象。因此语文老师必须练好板书这个看家本领。一手好的粉笔字,一幅好的板书结构,就几乎可以判定一个语文教师水平的高低。因为一手好的粉笔字不是天生的,你必须得练习。而练习既要花时间,又得看不少字帖,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其次教师的板书结构也影响到学生,好的板书条理清晰,或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其目的是为了板书内容鲜明,表达有层次,外加一种结构的和谐美。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看见有的老师在写板书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块黑板密密麻麻,一点不美。板书没有章法,没有主次,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一团乱麻,其结果必然对学生的视觉艺术修养没有任何好处,也会影响到对书法的爱好。

四.利用作业和作文评语进行书法教育

教师的评语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书法练习。真正好的老师往往特别善于利用一切可以教育的机会。如尽量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老师的话语,表达老师的要求或者期待或者激励。批语的内容好,书法的字体美,相得益彰。只要语文老师在评语上下功夫,自然也能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和书法教学的融合。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好方法,既教育了学生,也促使了自己水平的提高。相反如果语文老师在这些方面一点都不在意,显然作为语文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潜在影响就太少了,自然不能很好地实现语文教育能起到的熏陶作用。反观我们有的老师,我们说他的书法不好,他总要推辞没有时间练字,而他即使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一个“优”字,也写得鬼画胡涂。其实,当我们把一个“优”字练好了,积少成多,书法也就不在话下,也就有了对学生的潜移默化。

让“书法课”进课堂,使学生在学书法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文化情怀,感受文化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语文课的书法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实现了。

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书法教学 篇7

一.硬笔书法的回归是学生兴趣的基础

培养提高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 应放在首要地位。丰富的书法历史知识的积累, 是对硬笔书法产生兴趣的基本条件。没有一定的书法知识准备, 学生就不可能认识到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 也就没有兴趣可言。针对这些, 语文教师可以从讲授硬笔书法理论和书写技巧开始, 特别是硬笔书法的兴衰史, 用现实的观点、通俗易懂的道理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对什么是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之间有什么关系等充满兴趣时, 他们就会产生想参与进来的冲动。知识阅历越充实, 学生学硬笔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这就为他们的硬笔书法的提升打下丰厚的基础。

二.提高对硬笔书法的认识, 激发学生行动

由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强大影响, 以往一提到“书法”二字, 学生便产生一种纯艺术欣赏的高深莫测之感, 望而却步, 不敢问津。通过对硬笔书法理论和硬笔书法发展的简短回顾, 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虽然都是在写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硬笔书法则以其实用性与审美性一道进入艺术殿堂, 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特别是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我国汉字的书写工具中, 硬笔早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硬笔书法与今天高速度、高效益的时代步伐是一致的、协调的。练一手好字已经不仅仅是工作、个人陶冶情操和修养的需要, 而且是继承祖国书法艺术宝库财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

硬笔书写艺术在迅速地、不容置疑地被社会、家庭以及每一个与汉字打交道的人所认识、接受, 这无疑更激起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从而也进一步指导其自我行动。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巩固、提高

学以致用, 把学习书法的要求落实到各科作业中去,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 学生对写字兴趣的保持, 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写字的成绩有关。练字有了进步, 就会使学生产生或巩固兴趣。进步愈快, 兴趣越浓, 兴趣越得到强化。相反, 进步慢或者没有进步, 兴趣就会减退以至消失。因此, 在教育中要注意组织开展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如参加和举办展览、展评, 自己动手办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等。让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创作, 并对学生的每一点优点给予肯定, 每一个成绩给予表扬,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使他们的兴趣逐步深化, 由此而获得的兴趣也比较稳固。

四.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容忽视

在开展硬笔书法教学的时候, 不能忽视的是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应该修炼好自我, 首先让自己的书写端正、认真, 不论是在黑板上的板书, 还是批改作业、试卷时的书写, 都应该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这样说道:“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就是榜样的作用。

五.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在硬笔书法教学中, 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兴趣特点,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千差万别的, 不能一概而论, 不同的学生应该按照不同的标准去要求。我们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 所以硬笔书法教学必须要分层次。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 篇8

一、书法教学现状与困境

书法基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不可估量。然而, 目前书法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感困惑。

1.“将来我们的学生还会写字吗?”

现在的语文教学,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电脑文化”的影响, 忽视了“写字教学”。

有些学校仍然难以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求“速效”、“高效”出成绩, 重分数, 一味追求短期效应, 对于书法, 则普遍不重视。在中学阶段开展与书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成为一项奢侈的教学内容。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书法教学课程, 内容也大都停留在写好字形这一阶段, 一切为了考试服务, 这既降低了书法艺术的训练, 也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甚至有些教师还认为, 未来电脑会代替笔, 写字教育丝毫无价值、无前途可言。因此, 他们不仅不提倡书法教育, 甚至鄙视书法教育。

学生不喜欢写字, 教师板书不规范, 已经成为令人担忧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会写字, 错字、别字连篇, 字迹歪斜, 笔画不清, 姿势不正, 甚至有些学生在写字时, 为了做到“整齐”, 竟然在纸上横放尺子, 然后沿着尺子写字, 以求整齐。

这里仅仅是谈了硬笔书法的情况, 而传统书法的情况更是严重。目前, 至少有80%~90%的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毛笔, 而能正确使用毛笔的人, 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2.书法教学, “怎一个难字了得?”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 内容浩瀚而精彩。现在, 国内只有少数院校有书法专业的博士、硕士点, 而更多的高校, 包括一些著名院校的中文专业 (甚至是教育方向) 都没有能正式开设书法课程, 书法教师匮乏成为令人担忧的事实。由此可知, 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如何担得起书法教育的重担?于是, 教师们明知应继续学习书法, 但又只能选择“一笔带过”, 套用古代诗人的一句话, 就叫做“怎一个难字了得”。

然而, 中学阶段的学习又不能因书法内容的丰厚博大就“搁置”, 反而应当大力提倡, 着眼于普及与入门, 择其基础与实用者, 以中国书法基础的形式提出, 并将之纳入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当中。面对书法教学的师资不足问题, 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 反之, 我们应当立即采取种种办法培养各学段的师资队伍。重视就会出师资, 教学就会出师资。教学相长这一特点在书法教学中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 同时提高教学水平。

二、语文教育中开展书法教学的几点设想

语文教师不应墨守成规, 做应试教育的机器, 而应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人文素养,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我们更应重视书法教学, 应将书法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使语文教学和书法教学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1.转变教学理念。把书法教学纳入中学课时计划, 编写简洁实用的书法培训教程, 并配备相关的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学校应根据当前中学生的书写现状及时代教育的要求, 把书法当作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引进课堂, 从日常教学抓起, 从平时的练习作业中的一点一滴抓起。书法品质、书写习惯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可成, 这应是一个常抓不懈的教学小环节。

2.语文教师应有一定的书法修养。语文教师虽不能做到像古人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然而写一手好字, 总是应该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书写习惯, 譬如课堂板书、练习批改、作文点评等。因为学生极喜欢模仿教师的书写风格, 教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和指导。

3.除了在课堂上授予学生书法理论知识外, 还可定期举办书法讲座报告会。用报告会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欣赏古代书法作品;介绍当代社会中书法家练习书法的感人事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知名书法家到学校作演讲及即兴书法表演等。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4.学校成立书法兴趣小组或短训班来培养学生的书法品质和书写习惯。定期开展书法比赛 (软笔和硬笔) 、“我与书法 (家) ”征文活动及优秀练习作业展,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华和个性的平台, 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情。

5.带领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名楼古刹或古墓碑刻, 教会学生辨别墨宝真伪, 欣赏其风格特征。让学生从中领略中国汉字、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以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能把书法这种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 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美的教育, 同时, 还帮助学生扩大了视野, 开阔了心胸, 使他们感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从而激发起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把中国书法的教学纳入中学语文教育, 拿起毛笔——这一老祖宗传给中华民族子孙的接触美、认识美、体味美的独特而神奇的书写工具, 这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学生写好汉字,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也意味要通过书法教学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审美素质。必须看到, 要完成这一任务, 尤其是在普及的层面上, 难度是相当大的, 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马艳.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书法审美[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5) .

[2]张宏伟.语文教学中书法审美的培养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2) .

论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功能 篇9

一、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德育功能

刘熙载言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1]这里的“人”,是指人的道德、品格、情操、修养等。利用书法教育来促进中小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书法教育的潜在功能,具体如下:

(一)培养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

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展现英雄精忠报国的气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流露出一代帝王的霸气;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彰显了国人的志气。学生不仅临摹其作品,更是摹画其品德。不管是临摹、创作还是欣赏历代书家的名篇著作,都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雅情趣

苏轼说 :“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2]说明人品对书品的深刻影响。宋代书家蔡京,其书法在当时也较有影响,但后世能知者甚少,原因是“其悍诞奸傀见于须眉”故其书法作品不为人传。因此,在引导学生赏析作品的同时,通过正反面的例证来说明品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塑造健康的人格。

(三)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磨炼坚忍不拔意志

古人谓书法学习“非人磨墨,乃墨磨人”,即书法学习是个漫长积累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据调查,许多学生行事粗枝大叶,而练字则强调必须全身心投入,平心静气、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书法艺术长期锤炼,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和内省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好基础。

二、学科交叉、互相渗透—益智功能

(一)开发智力、强化学生辩证思维

书法辩证思维“既体现在书法存在的整体格局中,也渗透于书法构建的具体环节,形成了一个系统、精密、巨大的思维网络。”在“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美学原则下,都得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语文教师要在书法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开发,利用书法的益智功能,去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增长学识、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 , 更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它不仅包括书学知识,还涉及哲学、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等知识,这些知识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文化艺术。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在引进书法教育的同时,也必将融入更多的书法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真知的理解。

(三)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社交能力

书法教育不断开掘和培养人性中真诚、美好的东西,使得在与人交往中,能够以更纯洁的心灵相待。这些能力不仅是学习书法所必须的,也是培养一个合格社会人所必备的能力。

三、赏心悦目、艺术审美——美育功能

宗白华认为:“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所谓书法具有美育功能,正是如此:

(一)书乐同归的节律美

节律之美是通过线条加以呈现,通过视觉来感受的。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会写笔画正确的字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体会书法的线条美,从而把握节律美,则是对其更高的要求。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二)书文合一的情意美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行笔从容有度,线条流畅多姿,墨色润泽典雅,是书文合一的最高典范。适当引入书法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中感受书法的魅力,体味书文结合的情意美。

四、修身养性、心旷神怡——养心功能

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书法为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书法中把“静正守恒”作为人生修养,在一“静”字、做任何事首先要先“养静”,习字作书便是能静才不至于浮躁,用心揣度,悉力而行。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书法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平心静气的气质,还能养成平和的心态。把心养好了,做其他的事情便会得心应手。

五、调经理络,手心相应——健体功能

书法具有“纸上的太极”“墨上的气功”的美誉。写字运笔要求全神贯注,这和气功中的“以意导气”如出一辙,都是使人的身心得到舒展。从欣赏角度看,书艺欣赏能抒发情感、陶冶性情,使人们在精神上远离了现实的喧嚣,进入忘我境界,而获得身心愉悦。从技能方面看,直接有助于身心健康。书法训练时要用力气,而且讲究一定的姿势,全身运动的协调,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书法教育的功能,让书法和语文教学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摘要:语文教学加强书法教育,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养心、健体的能力。书法教育的功能不可小觑,本文将对其功能进行探讨研究,以引起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的高度重视。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书法,艺术

书法具有深厚文化内涵, 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具有促进作用, 书法教学可以熏陶和感染学生, 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 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促进学生形成坚强意志。书法练习可以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由此可见, 开展书法教学对高中生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 书法教学应得到高度重视, 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落实书法教育提出几点见解, 仅供业内参考。

一、书法在我校高中教学中的现状

长期以来, 多数语文教师均未加强对学生进行写字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很多地区片面强调减负,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教育, 在我校 (广州北部山区学校) 未开设过书法课, 只是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书法社团活动。随着电脑在课堂的普及, 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书法教育无前途可言, 轻视书法教育。根据教育部近日出台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结合我校实际, 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 开放思想, 积极行动起来, 重视书法教育, 开展书法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宏扬书法艺术。

二、书法学习对提高高中生语文成绩的意义

在学习书法时, 通过鉴赏名家手迹、墨宝, 可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 激发其爱国思想感情和求知欲望。在练习书法过程中, 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草书使人热情奔放, 楷书使人持重端庄, 隶书使人沉稳敦厚。书法练习对塑造学生性格、培养良好习惯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 练习和欣赏书法, 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直接帮助, 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曼妙的书法结合优美的诗句、名言、文言文是学习语文的唯美方法。

三、书法教育与高中语文学习的关系

很多著名的文学巨匠, 均为书法名家, 因此通过学习书法作品, 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作家, 例如豪放派诗人苏东坡, 其文学成就很高, 书法成就也很高。在鉴赏他的《赤壁赋》之前先展示其书法作品, 可为感受他文章的气势作铺垫, 把握其豪情也顺理成章了。现代诗人郭沫若, 其书法工整严谨, 别有风格。因此, 学习作家、诗人的书法作品, 更易了解其创作风格。通过书法鉴赏, 也能领略文章之美。书法欣赏一般为从整体到局部, 以书法的形式将文学作品誊抄出来, 按照欣赏书法的思路欣赏文章, 开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 鉴赏文章的思想脉络和字词句, 可整体把握文章之美, 对文章境界的鉴赏也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 借助书法练习, 还可以启迪学生的语文智慧。在练习书法过程中, 学生能接触到很多文学作品, 因而文学素养得到充实, 在运笔的迟速轻重、俯仰向背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旋律也是语文情感的源泉, 书法启迪着学生的文学智慧。

四、高中课堂开展书法教学的相关策略

1. 语文老师应发挥带头作用, 从自身做起。

高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阶段, 其模仿能力极强, 很多老师的板书通常就是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广大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 成为书法教学骨干, 带动其他教师学习书法, 共同进步。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书法教育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各种碑帖。主动研究书法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书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措施。除此之外, 语文老师还要转变教育思想, 改变教学方法, 做书法艺术教育中的领军人。确保每位教师均具有一定的书法修养, 写得一手好字, 为学生树立楷模, 设置课堂教学境界,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趣。

2. 培养学生养成练习书法的习惯。

有很多学生在写字时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 进而直接影响字体美观。学生身体不端正, 也会严重影响其视力。很多学生无自觉书写习惯, 而有时一个动作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素质。在此, 语文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教育督导作用, 在日常课堂上, 随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坐姿和握笔姿势, 从点滴做起, 从道德教育开始, 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

3. 结合语文学习, 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

从狭义方面来讲, 书法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写字。因此书法教育从小学就受到重视, 写字如做人, 高中阶段一样不能忽视。书法教学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高中生认知能力较强, 因此无需对其讲解汉字基本结构笔划、执笔方法、书写笔顺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高中生书法水平, 可严格要求其作业、作文以及在考试答卷的书写质量。字迹应该力求美观, 疏密匀称, 做到横平竖直, 比例适当。书面应力求整洁美观, 引导学生的写作态度, 必要时适当施加压力, 敦促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 开展书法教学时间活动, 营造书法学习的文化氛围。

在课余时间, 开展关于书法的各项比赛, 以年级为单位, 搜集各班级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展示, 按季度举行校园书法大赛, 请较有成就的书法家莅临指导, 以提升学生们学习书法的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书法创作, 并在在班内进行评比。结合书法活动,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索质。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如在教室、走廊、风景点悬挂一些格言、警句等书法作品, 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习, 加深印象, 激发师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 书法艺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相得益彰,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提高其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高中生书法水平, 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影响深远。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书法艺术教学, 将其纳入各类学校教学课程, 针对各个学校实际情况, 开展书法教学, 并将其作为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唐明君.育得奇葩满园香——书法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 2011, (4) .

[2]房晓敏, 刘锦艳, 王志庆.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书法艺术[J].神州教育, 2011, (22) .

[3]陈伍军.语文教学中书法教学的作用与策略[J].网络财富, 2010, (5) .

论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功能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书法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历代书法家的创造、完善,充满着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目前书法教育作为新生力量走进中小学语文课堂,笔者就书法教育的功能,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德育功能

刘熙载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1]这里的“人”,是指人的道德、品格、情操、修养等。利用书法教育来促进中小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书法教育的潜在功能,具体如下:

(一)培养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

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展现英雄精忠报国的气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流露出一代帝王的霸气;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彰显了国人的志气。学生不仅临摹其作品,更是摹画其品德。不管是临摹、创作还是欣赏历代书家的名篇著作,都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雅情趣

苏轼说:“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2]说明人品对书品的深刻影响。宋代书家蔡京,其书法在当时也较有影响,但后世能知者甚少,原因是“其悍诞奸傀见于须眉”故其书法作品不为人传。因此,在引导学生赏析作品的同时,通过正反面的例证来说明品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塑造健康的人格。

(三)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磨炼坚忍不拔意志

古人谓书法学习“非人磨墨,乃墨磨人”,即书法学习是个漫长积累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据调查,许多学生行事粗枝大叶,而练字则强调必须全身心投入,平心静气、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书法艺术长期锤炼,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和内省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好基础。

二、学科交叉、互相渗透—益智功能

(一)开发智力、强化学生辩证思维

书法辩证思维“既体现在书法存在的整体格局中,也渗透于书法构建的具体环节,形成了一个系统、精密、巨大的思维网络。”在“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美学原则下,都得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语文教师要在书法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开发,利用书法的益智功能,去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增长学识、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它不仅包括书学知识,还涉及哲学、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等知识,这些知识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文化艺术。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在引进书法教育的同时,也必将融入更多的书法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真知的理解。

(三)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社交能力

书法教育不断开掘和培养人性中真诚、美好的东西,使得在与人交往中,能够以更纯洁的心灵相待。这些能力不仅是学习书法所必须的,也是培养一个合格社会人所必备的能力。

三、赏心悦目、艺术审美——美育功能

宗白华认为:“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所谓书法具有美育功能,正是如此:

(一)书乐同归的节律美

节律之美是通过线条加以呈现,通过视觉来感受的。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会写笔画正确的字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体会书法的线条美,从而把握节律美,则是对其更高的要求。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二)书文合一的情意美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行笔从容有度,线条流畅多姿,墨色润泽典雅,是书文合一的最高典范。适当引入书法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中感受书法的魅力,体味书文结合的情意美。

四、修身养性、心旷神怡——养心功能

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书法为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书法中把“静正守恒”作为人生修养,在一“静”字、做任何事首先要先“养静”,习字作书便是能静才不至于浮躁,用心揣度,悉力而行。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书法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平心静气的气质,还能养成平和的心态。把心养好了,做其他的事情便会得心应手。

五、调经理络,手心相应——健体功能

书法具有“纸上的太极”“墨上的气功”的美誉。写字运笔要求全神贯注,这和气功中的“以意导气”如出一辙,都是使人的身心得到舒展。从欣赏角度看,书艺欣赏能抒发情感、陶冶性情,使人们在精神上远离了现实的喧嚣,进入忘我境界,而获得身心愉悦。从技能方面看,直接有助于身心健康。书法训练时要用力气,而且讲究一定的姿势,全身运动的协调,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书法教育的功能,让书法和语文教学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苏轼论文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李琦,女,1988年生,湖北襄阳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级研究生。

小学书法教学意义初探 篇12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小学书法教学的老师来讲, 认为书法教学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

一、书法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实际上从小就开始了。当小学生用双钩红线在九宫格的练习本上描摹的时候, 当一些简单的汉字“上”“大”“人”等通过柔软的羊毫呈现在宣纸上的时候, 学生们已经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审美世界。或许, 这一切看起来还不那么明显, 但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已经在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了。

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具有一种图画美, 而毛笔千姿百态的变化正好呈现了汉字的这种美。一个练习书法的学生和一个不练习书法的学生在审美的能力上是不一样的。一个练习书法的学生能透过书写的汉字直通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台湾美学家蒋勋说过:“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实一直蕴含在汉字的书写中。”笔者认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中国的汉字每一个都透着一种深厚的文化。书法的演变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史, 篆隶真行草也是中国人审美发生变化的历史。小学生练习书法, 也会从中国古老的艺术中认识和学会欣赏中国人的艺术观。小学书法教学应该提高到小学生美学启蒙的高度, 才能真正认识小学书法教学的意义。

书法当中的结构、布局很主要, 这些东西何尝不是我们写文章的要求呢?一种艺术通达另一种艺术, 少年习书, 在纸上画来画去, 最后都会成为一种心境、一幅画、一种感觉, 带入到对中国文化深沉的记忆当中。

二、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性情

很多学生家长让孩子学习书法, 是因为孩子爱动, 专注度不够, 他们认为学习书法可以让孩子安静一些。其实, 从表面上看, 这一点没错。但是为什么孩子能安静?他们还没有看到实质。笔者认为, 书法培养的是孩子的一种性情。孩子的性情改变了, 自然他的行为习惯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 它是一种艺术, 是艺术就要通过一种长期的修练, 掌握其技艺。它首先要求孩子有一定的专注度。学习书法是要点“童子功”的, 所谓的“童而习之, 习与性成”“少习若天性”。那些点画使转, 当少年时练得如用筷子夹菜吃饭一样, 长大后再习书法, 就会顺畅多了。

学习书法有很多规矩要遵守, 学习书法学生们学习的也是一种规矩, 要横平竖直, 不能越“界”等, 要掌握结构规律, 要凝神屏息, 要端正, 不能“歪”, 这些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做人, 培养他们儒雅的性情。笔者教过的一个孩子, 平时很活沷, 可是一到写字案前, 就立刻安静下来。实际上, 她的性情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顽皮, 而是一种“动中有静”的活沷与阳光的性格了, 这是书法带给学生最大的礼物吧。

三、书法教学是学生们习得古典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书法习的是繁体字, 繁体字又包含了很多古典文化信息。比如写繁体的“万”字, 学生们会知道这个字原来是“蝎”字借来的;繁体的“云”上面有雨, 是云朵的意思, 而人云亦云的“云”在古代并不是简化字, 不能写成带雨的繁体的云。在书法教学中, 可以学习一些古文, 一篇篇地临帖。一些古文看似很难, 临了几十遍, 自然会成诵了,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很多学生的古文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背下来的, 到了初中、高中还用得上, 这又何乐而不为?再如临古代书信的帖, 学生就会知道古代人是如何写信的, 他们信上的称谓、祝语、落款等是怎么回事。还有的古文中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这些对于学生来讲, 都可以说是意外收获。

此外, 书坛中的一些故事, 也是学生们很好的励志教材。比如怀素贫无纸, 曾经种万余株芭蕉在上面习字;酒喝多了, 在寺院的墙上、衣服上、器具上等到处写字, 终成一代大师。这些故事又何尝不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呢?

四、书法教学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这么重视书法教育呢?书法教学在大学有专门的院校学习书法, 在中小学甚至安排了专门的课呢?就是因为以前大家忽视了书法教学。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舟, 是中国人魂的寄托、情的寄托, 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一门艺术。

实际上, 书法教学更重大的意义在于传承这项古老的艺术。现在日本和韩国幼儿教育都有书法训练。韩国的一些大学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认识1500个繁体字。中国文字每一个字都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是中国人智慧的高度体现。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情况下, 很多青少年“提笔忘字”的情况下, 书法教学对于书法艺术来讲, 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 书法教学在对小学生的美育体系中、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在发展传统艺术方面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只有站在更高点, 认识书法教学的重大意义, 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虽然古人云“书法是余事”, 但是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 笔者认为, 书法教育不只是“余事”那么简单, 同时书法教师也应当有一份担当和责任, 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这是历史赋予书法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书法教学的培养是当前的一项教育工作,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之一。

上一篇:微创胆囊切除术下一篇:问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