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2024-06-11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通用12篇)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篇1

一、实施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 一) 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和推崇, 但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 传统教育方法依旧是主流。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教师是课堂绝对的主宰者,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是一部戏, 教师就是导演, 而学生则是听从导演指挥的演员, 严禁自由发挥。开展差异化教学, 不仅能够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教育的局面, 而且更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校之中, 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

( 二)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小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同时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每一位学生的模仿能力、认知能力及个性特点都存在一定差异, 并不是完全相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并不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 不能够真正地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但采用差异化教学, 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开展的教学方式, 在此教学模式下, 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 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在了解中不断改变教学策略, 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 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 三)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

小学生年龄尚小且自制力较弱, 于课堂上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心, 但又具备好奇心、模仿能力、认知能力。然而小学生上述能力因人而异, 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传统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模式下, 难以惠及每个学生。在差异化教学模式下, 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进而提升学习的兴趣, 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 差异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改变教学方法, 因此, 此模式利于推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

二、实施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策略

( 一)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

在21世纪推崇创新的时代, 作为教师应当正视学生间的差异, 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而非是教学的负担或累赘, 将之视为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挑战和催化剂。作为新时代教师, 应当敢于正面学生间的差异并加以利用, 针对学生的特性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法, 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达到教育目标。在差异化教学之中, 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其一, 改变观念, 正确认识差异化对已提升教学效率的意义; 其二, 充分关注和了解学生的特性和差异所在, 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其三, 不断检验和修正前期教学效果, 是否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以获得差异教学的成功。

( 二) 利用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差异化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加以指导, 就目前而言主要有分类指导和过渡指导两大类。所谓分类指导, 也即针对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的加以指导, 提供给学生解决的建议, 同时对于不同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学生要针对性的引导, 不能“一刀切”。针对基础好, 思维强的学生, 稍加点拨和引导即可; 对于基础薄弱, 接受能力欠佳的学生, 应逐层解析使之完全理解和消化, 最大限度的使之能够灵活运用, 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效果, 这样一来, 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过渡指导是指教师在提出一个教学任务之后, 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就提前完成了, 而有的学生反映较慢, 解决问题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过渡指导, 相应地提出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例如, 小学作文教学课上,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或喜好等设置多个不同的话题来引入作文教学, 学生可自由选择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其一, 暑假你最喜欢做什么是呢; 其二, 发生在你身边最让你感动和开心的事; 其三, 最想爸爸妈妈带你去哪里玩呢;其四, 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多个话题, 总会有学生感兴趣的一个, 进而引导其用文字写出来, 培养思考和写作能力。

( 三) 最大限度发展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

差异化教学重点在于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充分了解学生的优劣势, 发掘出其潜能, 使之乐于学习并感受到成绩提升带来的成就感, 进而在兴趣的推动下开展自我学习并向学习的高峰发起挑战。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 应进行多重设计作为备选教学策略, 以充分掌控课堂和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与此同时, 为了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应其特点的教学方式, 所以在差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尤为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于学生情况, 主动对其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进行设计, 以此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最大化的进行满足, 以此促进其独有个性的发展。例如, 笔者在朗诵课程教学上, 有一次全班集体朗诵课文, 大多数学生都读完了, 但有个女生因为语速相对较慢没有读完, 为尊重她和鼓励她, 静静地等她读完之后, 笔者再开始继续教学。

( 四) 开展弹性化组织管理的教学

为了能够全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必须要对其进行差异化指导, 特别是对教学内容、学生安置、方法策略和组织形式进行选择, 必须实行多元弹性管理, 以确保学生都能够积极进行参与和分享, 以免出现教学失控的现象。

例如, 在《小木偶的故事》一课的朗诵教学中, 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 之后自愿站起来朗诵, 对于自愿朗诵的学生要加以赞许;其次, 在自愿朗诵阶段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点名让平时不够活跃或较为内向的学生来朗诵给以其自我展示的机会以锻炼胆量。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其他学生安静并耐心听其朗诵, 发现其不会的地方加以指导, 待其朗诵完成后加以点评, 以正面为主, 为其树立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导致在教学阶段教师难以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差异, 差异化教学和因材施教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得到有效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当前, 面向未来, 不论是哪种阶段的教学, 都应当正视学生的差异, 并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进而促进其乐于学习, 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4.

[2]刘济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5.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篇2

广元市实验小学 周莉琼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学习过程,尤其是对语文思想意义的领会,更是因人而异。近期六年级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我感到就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课文学习的认识和对课堂教育的领会,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年龄及生理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在对智力水平、知识能力、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实现差异性教学。所谓差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知识和技能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的分层次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又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呢?现根据本人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分析个性差异,科学设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本人几年来的小学语言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客观存在的身心、认知、情感等领域各种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优等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味同嚼蜡,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后进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感到惧怕;对于中等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呢?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会发现:小学生,在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等领域都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及个体内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差异;在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理解文章却不得要领;有的长于阅读,却疏于写作;有的喜欢诗文,有的喜欢小说;有的关注人物命运,有的注重故事情节;有的倾向于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有些学生通过口耳相传更能学好,而有些学生需要依赖触觉或动觉信息才能学好。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即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学习。B层即中等生,这一层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平平,课堂学习中注意力比较集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C层即后进生,这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例教学古代诗歌,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理解内容,品味含义深刻的诗句,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背诵全诗等。对B层同学的要求是:理解内容,品味含义深刻的诗句,背诵全诗。对于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基本理解诗歌的意思,能够熟读即可。这样目标不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跳一跳都能完成任务,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二、结合个性差异中激发各层次学生创造能力

我认为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中等,兼顾优差生的原则。具体来看,就是让基础较差的C层的学生完成识字、在文章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等浅层次的任务;让B层的学生找出的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品味语言的妙处,最后再让A层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问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交流时可以让c层学生先回答,B层的学生补充,最后由A层的学生归纳总结,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一篇文章中对较难的内容让优生去解决,较易的问题留给基础薄弱的学生。

三、小组合作中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进步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依据学生的差异特点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到。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但仍然难以调动B、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主要在于大部分学生缺乏成功体验,导致产生“等待”“从众”等消极的心理。为此,我在实施差异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合理的优化了合作学习小组,采用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有效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使其能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通常是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A生,两个为B生,一个为C生,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A生对B生“拔高”学习和C生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班级排座位的方法是以A生为中心或以C生为中心的“茶馆式”法。这种组内分层法,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位学生的能力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取长补短,完成学习任务。

四、针对个性差异中实施不同的评价方法

小学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该过分强调评价甄别和选拔功能。”针对这一教育理念,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我们深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尤其是阅读、写作水平,学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是违背课改教育理念的,也是缺乏效率的,从心理角度分析,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个性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通常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小组评价、个人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让学生记录下每次测试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篇3

小学语 差异化 教学策略

一、实施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一)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和推崇,但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传统教育方法依旧是主流。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绝对的主宰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是一部戏,教师就是导演,而学生则是听从导演指挥的演员,严禁自由发挥。开展差异化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教育的局面,而且更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校之中,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小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同时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每一位学生的模仿能力、认知能力及个性特点都存在一定差异,并不是完全相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并不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不能够真正地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但采用差异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开展的教学方式,在此教学模式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了解中不断改变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

小学生年龄尚小且自制力较弱,于课堂上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心,但又具备好奇心、模仿能力、认知能力。然而小学生上述能力因人而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传统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模式下,难以惠及每个学生。在差异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进而提升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差异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改变教学方法,因此,此模式利于推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

二、实施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

在21世纪推崇创新的时代,作为教师应当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而非是教学的负担或累赘,将之视为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挑战和催化剂。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当敢于正面学生间的差异并加以利用,针对学生的特性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法,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达到教育目标。在差异化教学之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差异化对已提升教学效率的意义;其二,充分关注和了解学生的特性和差异所在,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其三,不断检验和修正前期教学效果,是否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获得差异教学的成功。

(二)利用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差异化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加以指导,就目前而言主要有分类指导和过渡指导两大类。所谓分类指导,也即针对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的加以指导,提供给学生解决的建议,同时对于不同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学生要针对性的引导,不能“一刀切”。针对基础好,思维强的学生,稍加点拨和引导即可;对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欠佳的学生,应逐层解析使之完全理解和消化,最大限度的使之能够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一来,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过渡指导是指教师在提出一个教学任务之后,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就提前完成了,而有的学生反映较慢,解决问题的时间稍微长一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过渡指导,相应地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小学作文教学课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或喜好等设置多个不同的话题来引入作文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其一,暑假你最喜欢做什么是呢;其二,发生在你身边最让你感动和开心的事;其三,最想爸爸妈妈带你去哪里玩呢;其四,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多个话题,总会有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进而引导其用文字写出来,培养思考和写作能力。

(三)最大限度发展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

差异化教学重点在于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优劣势,发掘出其潜能,使之乐于学习并感受到成绩提升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在兴趣的推动下开展自我学习并向学习的高峰发起挑战。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应进行多重设计作为备选教学策略,以充分掌控课堂和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与此同时,为了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应其特点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差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尤为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于学生情况,主动对其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进行设计,以此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最大化的进行满足,以此促进其独有个性的发展。例如,笔者在朗诵课程教学上,有一次全班集体朗诵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读完了,但有个女生因为语速相对较慢没有读完,为尊重她和鼓励她,静静地等她读完之后,笔者再开始继续教学。

(四)开展弹性化组织管理的教学

为了能够全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必须要对其进行差异化指导,特别是对教学内容、学生安置、方法策略和组织形式进行选择,必须实行多元弹性管理,以确保学生都能够积极进行参与和分享,以免出现教学失控的现象。

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一课的朗诵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之后自愿站起来朗诵,对于自愿朗诵的学生要加以赞许;其次,在自愿朗诵阶段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点名让平时不够活跃或较为内向的学生来朗诵给以其自我展示的机会以锻炼胆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其他学生安静并耐心听其朗诵,发现其不会的地方加以指导,待其朗诵完成后加以点评,以正面为主,为其树立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教学阶段教师难以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差异,差异化教学和因材施教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不论是哪种阶段的教学,都应当正视学生的差异,并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乐于学习,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4.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与教学策略探讨 篇4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介绍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 首先对于人文学科的语文来说, 语言最能体现人的个性, 教师可以很容易通过语言了解学生的思想与个性, 这也是语文差异教学的一点优势, 其次语文题目很多答案不是唯一的, 强调意思对即可, 这与数学等理科问题答案有本质区别, 语文能充分打开学生思考的张力。至此将差异教学概念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后我们可以发现,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可以界定为, 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基础, 立足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需求等个体差异, 灵活掌握语文教学进程,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理解, 强化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理解不够

语文是人文学科,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积极与学生交流是必要的, 分析学生个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只要能提高学生成绩就是对的教学方式, 通过实践可知, 这种思想是对课标的曲解, 没能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发展, 很多时候学生是在痛苦中学习, 在麻木中学习, 个性被压抑, 导致主观能动性被束缚, 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

(二) 小学班级人数过多, 兼顾个体差异较难

目前我们的学校招生通常是超出计划限额的, 接受的学生多, 班级人满为患, 很多时候老师力不从心。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密度大, 教师很难逐一了解分析学生特点, 基本上会采取分批次的方法, 以及划分等级, 虽然一定程度上大范围总结了个性差异, 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划分,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保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渐渐的就回到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当中, 可以说这是客观促成的现象, 但也是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三) 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面对任何复杂的情况都能够处理得当, 正因为这个特殊性, 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 驾驭不同的差异性, 做出正确的判断, 促进师生进步。目前部分教师还没能达到游刃有余的进行差异教学, 这与自身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有时课堂失控、学生成绩下滑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我们教师也要承担责任。

三、解决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强化教师对学生差异信息的收集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与个性, 这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影响。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正面影响, 因此就要全面的了解学生。这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可以进行课堂观察, 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观察哪些学生善于交流、喜欢提问, 哪些学生比较喜欢独立思考, 哪些学生不喜欢与教师交流等, 而后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建立交流, 有针对性进行指导, 再者可以经常与学生交谈, 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正课前留出时间与学生做交流分享, 问问学生对语文课的感想等等。总之, 教师对学生的状况越了解, 越有利于进行差异教学。对于一些特殊家境的学生, 教师不仅仅从学生角度出发, 也要走进家庭, 与家长沟通, 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 开展弹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学生的基础、兴趣、习惯等千差万别, 想在短短几十分钟课堂实践上带给学生进步是有难度的, 因此需要我们利用高效的方法, 开展分组式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差异分组, 教师可以分别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 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灵活变动, 并且小组可以根据共性、差异不断调换组员, 直到每个学生都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三)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教师对自己的评估与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经常进行反思, 分析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差异教学时出现的问题, 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不断通过学习、培训、进修提高能力素质, 且在提升的过程中不断与差异教学相结合, 反复经历实践、总结、提升的过程。相信, 我们的教学水平势必会更上一层楼, 差异化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益处。

四、总结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 有“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即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好坏, 这是相对武断的方法, 教师没能从根本上分析学生自身的优劣势, 因材施教做的不到位, 进而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成绩差的学生自信越来越弱, 教师压力越来越大。因此, 实施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靳丽霞.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0 (26) .

中职语文差异法教学 篇5

中职语文差异教学方法探索

王玉姐

摘要:本文从相关理论依据出发,从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着手,结合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差异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应用。关键词:差异,中职语文 教学方法

所谓差异教学是指首先承认学生个体许多方面存在不同,诸如智力能力高低,接受能力大小,应用能力程度,兴趣爱好不同,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再立足于这些差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采取不同措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差异教学对中职教育来说显得更为突出,就中职语文来说更为重要。中职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不只是一门工具课,而且是一门基础课,是中职教育各专业理论课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加强中职语文教学显得格外重要。而中职教育的对象大多是中考落第生。这类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心理素质脆弱,学习兴趣低落。对语言能力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应用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而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面向社会实际,要学会熟练掌握一种和多种实际应用知识的特长,这就要求加强培养学生个性化教学。这是社会实际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自身的需要。如何根据这些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生个性现状,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中职教育面临思考的问题,也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差异教学法正是着眼于这些特点而被许多教育工作者积极应用和采纳。以下就多年中职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进一步探索。

1,差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霍华德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想象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的集合。这些智力集合主要包括四个特征,即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开发性。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不同的聪明范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质。而这样的差异不应该成为教学的负担,而应该把他当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教育的目的是应该正确引导和发掘这些存在的差异,并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使每个学习者成为可用之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1]。

2,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特点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其“职业”的特点,从迈进中职学校大门开始,就决定了学习的目的性,即它是社会性的,并和社会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学习。他们要学好职业技能,掌握实际应用能力,把握职业方向,关心就业形势。要掌握职业技能,中职语文教学更为重要,首先中职语文本身学习动机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而且他是各专业技能课学习的基础课程,掌握任何一门专业技能,离不开语言能力的运用,离不开语言能力的支持。社会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是和语言能力的运用密切相关的。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无外乎从两个方面着手,也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问题。首先从学生方面,中职学生生源来源于中考落榜学生,这类学生反应在语文学习程度上的特点是: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缺乏意志力,自我学习能力差,语言运用能力反差大等等,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有的善于阅读懒于写作,有的善于口才疏于思考。。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大差异。再从教师方面来说,中职授课往往还遵循一本书,一只笔,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往往流于“字词校音,作者简介,分析段落,归纳中心,作业练习”这样的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缺乏生动性,启发性,创造性。往往一堂课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样的教学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差异教学方法探索:

如何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的现象特点,结合自己教学对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差异教学法得到许多教学工作的认可,并积极探索寻求结合自身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以下就差异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加以具体分析阐述:

3.1,检测差异,分群教学: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是必然现象,而中职学生语文各方面掌握程度,接受程度差异性大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本着从这些现象的实际出发,找出存在的差异性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可进行一定形式的单项摸底测试,譬如,阅读,写作,听说,散文,诗歌,古文,综合测试等等一系列的摸底侦测手段,再根据观察,了解,倾听判断学生掌握知识面的程度,根据这些不同的程度,把所教学的对象按不同的层次分成若干个群体,教学时加以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合理建立互帮互学群体,取长补短,对于个别群体或者单个教学对象接受能力差的还可以定性辅导,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群体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学习效果收效最大化。

3.2,以学定教,自主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定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中表现,它始于教师备课,终于考试的过程。差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把以教师为中心积极转变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教学颠覆了传统意义的以定教学模式,立足以学定教,打造有效课堂,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位置,教师成为学生的“帮促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积极构建新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2]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积极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情景下合作的学习,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学习的教学途径,借助别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真实环境下积极的学习,是目标指引下知识建构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性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培养。尤其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师生互动,同学互动,互帮互学,比学赶帮等等,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对教师和学生有了新的要求。具体对教师来说,在新的知识讲授之前首先应该抛砖引玉,教师所做事项大致可归纳为这样过程:提出问题—课堂分析—集体讨论—针对辅导---解决问题—布置作业---巩固发展—循序渐进等流程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总结为: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同学讨论---回答问题—完成作业---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等学习流程模式。当然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灵活制定教学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使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学习。如:《海洋与生命》,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不喜欢读这类课文。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什么起源于哪里?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人是类人猿进化而来,所以起源于地球;传说女娲造人,所以起源于太空;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所以起源于爱情。然后把学生引入课文,阐明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学生会带着解疑的心理迅速读完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并分小组自主学习,通过讨论来解析。

3.3,因材施教,指导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擅长诗歌有的擅长散文,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演讲等等,根据初步差异检测结果,某些方面突出的学生,可以优势辅导,加以点拨,使特点成为为特长,使兴趣成为爱好,使优势更加突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质,达到天生我才就有用。对某些方面不足学生,教师着重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争取迎头赶上。在教学中,除了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充分利用晚辅导的时间掌握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一个才艺展示的机会,组织活动“快乐大本营”,让学生自己组织,全体参与,节目多种多样:可以唱歌,可以朗诵,可以演讲。这样的活动不仅掌握了学生的差异,便于语文教学,也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活动开展后,我发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掌握学生的差异后,我把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全班学生有统一的要求,也有个别目标。毕竟中职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对于那些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鼓励他们练“一笔好字”,对于那些贪玩成性,初中从没有交过作业的学生,加强朗读训练和口头作文为目标。总之,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不管是生理、心理,后天的教育和成长环境都有差异。我们应更多关注小学语文的差异性教学,这有助于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在差异教学中实施弹性教学

我们通常所讲的弹性教学特指老师要实行弹性教学备课,在教学中能够随机应变,把握好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给学生选择一个有效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在差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老师要抓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机地融入合作学习教学形式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才会正确地把握好学生之间差异性,从而促进不同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三、在差异教学中实施教学反思

问题在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语文教学中也会时常有问题存在,而反思教学是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合理途径,其主要步骤是老师经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分析出有助于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反思自己所解释的词语,学生能不能听明白,所用的教学方法,学生能不能全部地接受……经过老师的不断反思,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性。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篇7

一、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随着新课改教学策略的不断实施, 差异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 但也有许多的问题存在。如教师没有对差异教学概念进行详细的了解,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展开相关的教学。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各种特点、不同个性、学习能力、接受水平, 还认为小学语文中的差异教学并不能给教学实践提供有利的条件, 从而致使小学语文的差异教学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因为学生较多, 而教师的精力有限, 从而导致教师在备课、教学中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了解学生, 除了知道学生的语文成绩外, 其他方面的了解都比较缺乏。在开展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除了要具备上述能力外, 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样才便于小学语文中差异教学的有效实施。但是, 教师在面对课堂教学中的不稳定性、学生个体差异性时, 往往无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从而阻碍了差异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学有效性, 而忽略了差异教学, 部分教师认为小学语文中的差异教学就是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中缺少与差异教学相关的科研活动, 导致差异教学无法与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相适应。

二、小学语文中差异教学得以实施的相关策略

(一) 教学目标应该分层化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 是教学的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宿。教师在制订小学语文的相关教学目标时, 一定要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教学目标不仅要有共性, 需根据学生的实际个性将单一转变成多元化,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拓展性, 比如补文、写话等, 且也要具有难度较小的基础知识, 比如背诵、默写等。

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计出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 并根据这些目标来进行教学。首先设计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课文中的15个生字, 并会写12个;可以对五光十色、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等词语进行正确的书写、理解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流利、认真地对课文进行朗读。其次, 设计中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做好低层次的目标的同时, 应读懂课文中的每一段所表达的意思, 且将段意归纳出来;对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积累;且可以参照图画, 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对鱼的种类进行描绘。最后, 设计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掌握低、中层目标的基础上, 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某一处写一段相似的文章。通过设计分层教学目标, 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做到新课程中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也可以让学生得到相应的语言、文字训练, 使差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都得到提升。

(二) 课堂教学应该多样化

在开展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展开多样化、丰富的教学;也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开展差异教学, 让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都可以有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 在相应的范围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知识。

(三) 应该对教学进行反思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因为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师想要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使每位同学都得到发展、进步的难度较大。在实施差异教学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每位学生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想法、思想都不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因此, 教师对问题进行处理时可能会有许多缺点存在, 但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 可以使其更加深入地分析、思考问题, 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 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例如, 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了《潜水洼里的小鱼》之后,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对其进行反思, 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对小鱼的可怜和小男孩的善良进行体会, 使学生们爱护、保护小动物, 珍爱、珍惜生命的相关意识得到不断提升。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有效的对策来对其进行处理, 进而使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断增强,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升, 为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学效率得到保证。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篇8

一、男女生语文学习性别差异探析

(一) 思维品质上的差异

从身体发育的整体上看, 女生比男生成熟早, 在智力发展上有一定的早期优势, 语言能力较男生更高。

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五项智力能力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方面, 女生有一定优势, 其中细小观察、机械记忆和想象能力稍强些;而男生分别在全局观察、理解记忆、逻辑推理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语文学习则需要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和记忆能力。这些智力品质正是男生较薄弱的方面, 这是造成男、女生语文成绩分化的重要原因。另外, 女生智力发展处于领先水平。一般都能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

(二) 兴趣、性格因素的差异

在小学阶段, 男女生在兴趣方面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兴趣的倾向性方面男生明显爱好科学, 喜欢各种科学书报, 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女生则多半对小说、电影、音乐、舞蹈感兴趣。而语文学科大多涉及到许多较为形象的内容, 因此女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 男生则反之, 这种现象也造成了男女生在语数学科的兴趣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女孩相对文静听话, 男孩相对好动顽皮。在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 女生比男生更有可能寻求教师的认可, 而男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情感欠成熟, 与女生相比, 男生有较多的不当行为, 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 这就使得男生的听课效果不及女生。

男生在守纪律、勤奋、认真、细致、踏实、学习兴趣等特征方面明显差于女生;而这几项性格特征恰恰是在解决难度较大的语文问题时极其重要的。所以男生在语文学习上就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三) 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对性别差异提出的教育问题研究不够。教师很少针对男女生不同情况进行深入的教育工作。教师往往喜欢女生文静、守纪、认真, 讨厌男生顽皮、违纪、马虎, 很少对男生进行针对性的弱项训练, 培养仔细认真的精神, 使得本来就存在的男女生语文学习差异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以致影响到男生后来的发展。

二、因性施教, 提高男生语文成绩

男女性别有差异, 教育的目的是发扬和完善学生的不同个性, 发挥各自的特点,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如何根据性别差异, 实施因性施教, 提高男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本人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严格要求, 培养男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男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常上课调皮, 作业不肯按时完成, 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 马虎潦草, 缺乏耐心, 上课不注意倾听, 作业草草了事, 更不愿意静下心了解一些课外的语文知识, 成绩的低下也就在情理之中。因此,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男生的语文学习尤为重要, 培养他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 一步一个脚印, 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帮助他们做到学习有针对性, 要循序渐进。

(二) 寓教于乐, 增强男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 男孩子大多顽皮好动, 他们缺乏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只凭个体本身的兴趣进行学习, 因此大多男生对数学学科发生兴趣。要扭转这种局面, 不仅要在理论上加以指导纠正, 告诉他们生活实践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更要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如在班队课或晨会课中多安排演讲、辩论、小品表演等语言类的节目, 鼓励他们参加小记者、小主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 经常性地开展优秀习作展评、推荐等活动, 让男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感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还可以用身边的榜样激励男生学好语文, 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 男女儿童学习的平均差异不大, 但成绩连续分布的两端, 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也就是说每一个班级中不乏语文特别优异的男生, 以这些男生为例, 鼓励其他的男生向他们学习, 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 多管齐下, 提高男生语文学习能力

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但由于男生形象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较低,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易发生困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男生创造机会, 让他们多读多讲, 发挥想象, 实践证明, 有感情的朗读, 能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与男生兴趣较为接近的内容, 帮助他们更为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该经常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如提供优美、动态的多媒体课件, 结合教师的生动描述, 激发男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帮助他们理解、想象、发展形象思维。

另外, 语文学习中有许多机械记忆的内容, 对男生来说不易记且不感兴趣记, 这时教师必须采用生动灵活的手段, 如小组比赛、限时争夺等能激发男生兴趣的手段,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语文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篇9

一、纵向贯通,基本形成区域作业设计的全覆盖

我区小学语文精准针对个体差异的读写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紧密依托市、区、校三级层面,以读写实践和表达为平台,在引导教师亲身实践、现场观察、实例考证、经验抽取等基础上,依托教材,贯通各类文本,呈现诸多平台,为我区语文教师的读写作业设计提供了借鉴。

我们充分利用包括学校校本研修、区域专题研修、读写作业研修、对话式培训、教师“下水”、市区校级共享课程等纵向渠道,为教师们铺路搭桥,形成一个年段性质的阶段型设计,并从实践平台、文本内容、个性化设计取向和写法思考等维度予以统整,为区域教师语文读写作业的设计提供可以借鉴参考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纵向贯通,我们基本达成了区域作业设计的全覆盖,其立足点在于个性设计的取向和写法设计。例如,语文读写专场的推出,使教师们认识到,对课本作业练习训练链的认可并非教研员的一厢情愿,而是在纵向的平台上设计、教学、展示乃至解读性地推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覆盖中让教师们走进课堂,按照自己班级的学情、教情去实施教学。

二、横向实践,操作层面进行深化研究指导

个性化作业练习设计指导紧紧依托文本的辐射力,在操作层面引导教师潜心研究和实践。所谓“横向”是指,一册教材中的几十篇课文要根据单元进度和课文类别,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实践。例如,读书笔记(读后感)中的读写训练的作业格式、具体题型,该如何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细化设计并深化实践研究呢?首先,要就近选取适合训练的文本内容予以安排;其次,要考虑不同的训练角度;再次,要对不同的文本内容,其读后感点、写法点等进行预设并思考单元的架构。

在各类培训活动中,我区语文教研员在指导教师借鉴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汲取本体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教师“下水”和相关教学技能等培训成果,同时还要将其融于各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业练习设计之中。其工作重心是让教师们在进行作业练习设计时关注对文本的理解、自身的读写感悟、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和练习知识点的把握等。

这样就为我区语文教师在教学策略制订、题型设计、反馈评价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学科理念和行为相结合的、可具体操作的、带有个性化色彩的读写作业练习题型,从而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强化教师的小学语文读写作业设计的指导力和执行力。

三、立足教材,紧扣作业训练难点示范引领

实施开展小学语文精准针对个体差异的读写作业设计,需要教研员时时引导教师抓住相关专题,借鉴、运用读写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关注“读写实效”,进行增值预设;运用读写链,进行练习题型层次设计;紧扣文本个性特点,找准想象训练点等。教研员只有立足教材,紧扣作业训练难点进行示范演练和操作,才能为教师释疑解惑。这样的示范引领只有高于教师层面,才能够基于受训教师的新起点、意识和行为进行不断改变,使不同读写作业设计和案例等真正适合不同学校和学生个体的需求。例如,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小学中年级起步年段与小学中高年级的读写作业设计表达训练之间的区别,尤其是要能抓住训练难点,使“教什么”和“练什么”两点一线牵。这都需要教师立足教材,针对问题进行示范、引领,用辐射的形式进行当堂的示范训练。根据学生的年段差异和认知程度差异,读写表达的作业设计可以向段篇延伸,向难点倾斜,向读写渗透。

四、个性应对,对难点读写项目的作业设计细化考量

有些读写作业设计有其自身的特征,如特定的看图作文训练项目“小鸭子得救了”等,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的应对,并细化设计。在小学语文读写作业的设计过程中,针对看图作文、拓展项目、作文后评价、想象思辨和文本理解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特点,教研员应帮助教师提炼出共同关心、各取所需的读写作业设计题型,并进行针对性的研修和讨论评价。

例如,看图作文训练项目有利于在激活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去感受和发现画面中的“新知”,这是小学三年级学生重要的起步训练方式。但是看图作文的难点在于教师需要花大力气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读懂图意,提供训练题型。作文前、后的读写练习设计若贴近学生,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其体验和感受学习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这些已有知识一旦被激活,学生就能够通过仔细观察、适度想象抓特点的方法寻求画面中的新知,并结合已有经验,在读懂内容的同时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精准针对个体差异的读写作业设计”作为区域推进的一个项目,它关注课程推进,整合教材中适合课内外拓展、积累的听说读写资源,从而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与意识,改变教学行为。本项目实施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小学语文读写文本和相关训练项目在课堂教学、研讨、培训、提炼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覆盖设计和层级研究,逐步形成设计文本和相关练习模式,为不同的学校、班级和个体所分享。※

农村与城市语文教学的差异 篇10

关键词:城乡语文教育的差异,消除差异,教育发展,方向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发展与改革, 学校教学管理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 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学校教学管理, 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趋势,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因此, 消除城市与农村的教学差异是必然的, 同时, 也是农村与城市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差异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萌发期, 教育与教学的差异会导致学生个人能力的开发与培养的欠缺, 以及对知识运用的不完全。由此, 可以看出消除农村与城市的教学差异也是当今主要谈论的课题之一。在这里我们主要就初中语文的教学差异来叙述农村与城市两者之间的教学差异。

城市教育。初中语文的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 城市初中语文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了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并且加强了语文基础知识与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是会学的根本, 具有科学思维素质的表现。

城市教育的教学具备完整的体制。城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分析思维的培养。城市教学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会学生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方式思考问题, 使其思维具有探究性、发现性和敏感设疑、探究原因、寻求规律的思维方式, 使思维过程科学化, 思路畅通活跃,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随着城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城市与农村的教学差距越来越明显。而初中语文教学的差异也体现了这一点。

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至于农村与城市生活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个差距致使农村教育教学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教学设备的不齐全、教学体制的不完整以及教师知识技能参差不齐, 致使农村教育跟城市教育相比有很多不及城市的地方。如在城市教育中,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个人技能, 学校组织多种公益活动, 如《汉字英雄》;以生活中的经历为题举行演讲会;还有各种语文相关的比赛。在城市学生看来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而农村这种活动几乎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方面的差异, 虽然, 这些问题不能代表两者之间的差距, 但这也是差距的一种体现。

二消除城市与农村教学之间的差距

城市与农村教育教学之间的差距, 根本原因在于两者之间的经济基础, 对信息来源与利用的差异以及教学中教学思维的差异。

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呢?笔者认为为了改变这个现状, 首先, 作为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应重视这些问题, 注重对农村的教育发展建设, 因为只有教育全面的进步, 我国才能摆脱教育“穷”国的局面。只有教育全面的发展, 教育才会更上一层楼。为了摆脱两者教育之间的差异, 农村教育体制的完善是必须。只有拥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制, 农村的教育才能走向正轨。其次,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提升教学的工作者的个人技能是有必要的。教育工作者的个人技能得到提升, 也是让学生增加获得知识的途径。最后, 信息的普及化, 信息的普及意味着学生将接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 只有了解得更多, 学生们走出大山才能更快地融入这个社会, 为社会作出贡献。

其实, 农村教育也有很多需要城市教育学习的地方。在农村由于环境的因素, 使学生更早明白一些城市学生无法理解的道理, 如责任、共享、坚强、独立等, 这些道理都是城市学生所欠缺, 需要他们去学习与理解。相信农村与城市教学教育的互补, 将会使我国教育得到深层次提升与发展。

三农村与城市教育发展的方向

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 不难看出我国教育体系的不完整, 以及不同地区的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 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消除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是我国的首要目标, 也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由于不同地区教育存在着差异, 所以在未来教育中我们应做到“聚百家之所长, 集于一身”, 以得出最完善最好的教育体系, 使我国在教育方面成为真正的强国。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中差异教学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差异教学 运用

隨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差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差异教学着眼于对存在差异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纵向提升,而不单单是横向对比。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及学习能力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前充分关注差异学生的层次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新课标,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即要充分考虑怎样才能在课堂中让优生吃好,中等生吃饱,让潜能生吃得着。语文教师要从新课标出发,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主体地位,灵活驾驭课堂,调整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一二年级要求潜能生读准字音,会写生字即可;中等生不但要会写,还要会组词造句;优生不但要会造句,还要能用几个词编一段丰富的小故事。

二、课中充分关注差异教学的实效性

记得有一段特别生动的话:“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看着他慢慢地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因此,教师要注重差异教学,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

(一)差异高度

通过差异教学,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设计一个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高度。课堂互动是开展差异教学的有效方法,它要求教师要有巧妙的调控课堂的能力。例如,我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用读、背、演的方法把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示出来?”鼓励潜能生流利地读出来,请中等生背一背,激励优生出来演一演,用肢体语言表达这一段内容。这样,不知不觉中,全体学生就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差异关注

语文课的宗旨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弹性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有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这类学生多关注,多提问,多赏识。特别是对于潜能生,要让他们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会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差异设计

语文教学实际就是通过读书感悟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修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领悟课文内容,还要掌握阅读的方法,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都各不相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如有的学生适合小组合作阅读,有的学生喜欢自读感悟,有的学生就爱有感情地诵读。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适的点拨。比如我在教学《山村的早晨》一课时,几个小节的描绘画面各不相同。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选择你喜欢的一小节,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读课文,然后跟大家说说你能感受到什么。在汇报时,我请绘画高手来作画,让其把自己感受到的美的画面画出来;让朗读高手给这幅画配上一首小诗;让喜欢跳舞的学生跳一段轻快的舞蹈来表达山村早晨的美。在这样的课堂上,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会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试想谁不喜欢呢?总之,语文教师要学会在阅读教学中放手,让不同的学生真正轻松自在地学习,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就好比一位放风筝的高手,既要让风筝飞得高,又不能让风筝线断了。

三、课后充分关注差异作业的多样性

作业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因此,作业既要有层次性和趣味性,又要有探究性和挑战性。作业形式应不拘一格,内容应丰富多彩。

(一)自主选择

自主选择的作业就好比“自助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教师根据不同的作业设置不同的奖励。这样的作业是学生愿意主动完成的,因为他们感觉有挑战性。

(二)合作展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在心情愉悦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快乐,这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实践探究

除了课内作业,教师还应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探究作业,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篇12

一、教学对象与目标的差异

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为教师预测教学重难点,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 教学对象的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在年龄以及学习背景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中学语文的教学对象主要是12-18周岁的中国学生, 每个年级的学生年龄基本一致 , 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了便利。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成年的外国留学生, 且相同水平的学生间年龄差距较大,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方面都存在差异, 给教师备课造成了一定麻烦。

在文化知识背景方面, 中学生从小就接受以汉语为母语的文化教育, 因此, 教学的重点在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留学生来说, 从小接受的是本国语言和文化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语言障碍、文化冲撞等问题。

(二) 教学目标的差异

吕必松指出:“一切正规的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都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目的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1]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文化能力的培养等。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汉语本体的语言知识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是学习汉语必须掌握的。在此基础上, 能够将所学语言知识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是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最后, 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提升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是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认定, 教育部于2013年下发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对外汉语教学不同的是, “知识”不是对语言技能的掌握, 而是对文章主要内容、脉络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中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阅读欣赏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法指的是讲解语言点、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方法, 注重汉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其中影响较大、应用较广的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情境教学法等等。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侧重传授语文知识和学习技能, 突出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 主要包括: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情境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有些方法同时适用于两种教学, 例如情境教学法和视听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由教师设定情境, 让学生融入其中。视听法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 这些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差异。例如,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 教师设定情境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情境设定往往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 如上学、看电影等场景。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的设定多采取不同的手段。例如, 在讲解小说时, 可以采取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设定情境, 学生在承担角色的同时, 会自觉地深度揣摩和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些方法仅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如听说法。听说法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更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由于中国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并不是如何运用汉语与他人交流, 而是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因而“听”并不会作为教学任务出现, “说”也与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完全不同。

有些方法仅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 如讲授法。讲授法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对于信息量的输入是其他教学法所不能比拟的。而此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尤其是在初级、中级的教学中并不适用。在外国学生汉语基础薄弱的情况下, 一味地进行知识点的灌输不仅枯燥无味, 而且学生很有可能听不懂。在高级班的教学中, 可以适度地使用该方法, 但在讲解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教学语言的差异

教学语言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 适用特定的教材, 在特定的场面和时间内为达到教学目标而使用的语言。[3]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作为特定教学类型中的一种言语表现形式, 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大差异。

首先, 受限程度不同。由于教学对象的知识储备和语言水平的限制, 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母语使用者, 并且具有统一的中国文化背景和民族认同心理, 因此,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教学对象在语言上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 教学语言也基本不受限制。相反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由于教学对象语言水平受限且参差不齐, 加之文化、心理因素, 教学语言在表达上受到很大限制。在语音上, 尽量避免自然语流中的弱化、脱落、同化等现象;在词汇的选择上, 要注意可懂输入, 尽量运用基本词汇;在句型结构上, 尽量使用学生较为熟悉的句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无论是发出指令还是进行解释, 都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保证教学语言的有效性。[4]

其次, 侧重点不同。对外汉语教学以讲授汉语基本技能和知识点为主, 文化因素和思想因素的教学为辅, 其工具性的侧重点是十分明显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教学语言承载了更多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更多地体现出形象性、感染性、新奇性的特点, 这样更易于取得发展学生内在思想与才智的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不仅是课堂中的教学语言, 而且是学生所要掌握的目的语。这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因此, 教师在解释词义、语法时所用的教学语言、例句等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目的语的一个自然的、重要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运用教学语言的双重性, 将语言教学融入课堂的每个环节。

四、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相互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存在很大差异, 但同属中文教学, 二者也有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

一方面,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有所渗透。对外汉语教学所要培养的交际能力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 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所以说, 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因此, 可以在中学语文课堂的经典传统文章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进入对外汉语课堂, 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另一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值得借鉴。首先, 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字源法对中学生掌握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丢笔少画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十分常见, 适当地利用字源法进行讲解能够促进他们对汉字的识记。其次, 要注重听说读写技巧的全面训练。现今的中学语文课堂, 仍以教师的教学预设讲授为主, 忽视学生的“学”。而对外汉语课堂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 能够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时间, 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也是大有裨益的。

五、结语

本文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几个方面出发将两者进行了对比, 并从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 总结了两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 希冀两者能互相借鉴、相互补充,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3.

[2]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上一篇:实时流媒体协议下一篇:单纯甲状腺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