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2024-07-21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精选12篇)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篇1

摘要:众说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关乎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和价值观的形成, 甚至终身的成长。近两年来,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讨论如火如荼, 大有从教育领域扩展到公共领域之势, 处在教学最前沿的教师该如何应对是最现实的问题。本刊特组织专题文章, 欢迎大家就相关议题发表看法。

过去十年,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创造性地执行课程标准, 在兼容中国经典与西方现代精神的过程中,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质性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文本的“时代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全面体现了21世纪初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化、全球化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重视通过母语教育,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反映先进文化, 反映时代进步和时代精神;同时, 注重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新教材大大改变了以往教材的文化构成。注重教材的人文内涵, 改变了以往教材过于重视知识体系的倾向。重视具有时代特点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特别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是教材编排的“守律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遵循汉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认知的规律, 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生活经验, 努力贴近儿童生活。重视积累、诵读、语感, 重视熏陶感染, 重视扩大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尝试创新单元设计。好多教材都改变以知识点组织单元的方式, 探索以生活主题等方式组织单元。尝试创新练习设计。好多教材都努力探索创新练习设计, 使练习不仅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同时还努力改变简单的、枯燥无味的练习形式, 着力设计儿童化、活动化和互动性的练习。

三是教材呈现的“新颖指数”得到提升。体验性、探究性的综合性学习设计, 成为这一时期教材的鲜明特色。各套教材积极探索创新, 革新呈现方式, 努力形成自身的特色。各套教材除了在单元设计、练习设计、综合性学习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之外, 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方面也有很多新的突破。很多教材都重视编排、装帧的设计, 配有精美的插图, 真正做到图文一体、图文并茂, 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力求更加儿童化, 更具有现代感。很多教材还努力开发电子版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软件等电子光盘, 建设教材专门网站, 这也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当然, 新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实验教材, 有成功的探索, 也有不足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学味”还不够浓。既然是小学语文教材, 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童年养护等方面的因素。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小学语文”指数偏低。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游戏”指数过低, 需要增强童心的力度, 增添侦探故事的元素

小学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 成人立场仍然占主流位置。我们的教材, 无论是课文的编排, 还是习题的呈现;无论是单元练习的编制, 还是习作的设计;无论是知识的排布, 还是能力的培养, 都过于严肃、古板, 缺少活泼的童趣。也就是说, 现行的小语教材存在着与儿童文学化思维不合拍, 与儿童的兴奋点不吻合的现象。能维持一个人对学习与研究持久兴趣的正是他的好奇心。再好的东西, 只有为学生所喜爱才能使他们能接受。因此小语教材需要大幅度地提升“儿童游戏”指数。

(一) 语文教材要体现“故事教育学”原理, 增添“侦探故事元素”

儿童喜欢听故事, 如果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能充满故事的元素, 教师借助于教材能够经常给儿童“喂故事”, 这就会对儿童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可以说, 一套好的小语教材, 一定有好的故事。那么, 我们的小语教材如何来增强故事性, 激发儿童的故事感呢?不妨去看看美国高中教材《科学发现者》。它在美国的使用率达到30%至47%, 为美国目前高中的主流教材。原美国科学老师协会主席帕迪里亚认为:“从某种角度说, 科学家就像侦探一样, 把各种线索收集、拼凑起来, 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科学发现者》的编写者正是按照这一思想来再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介绍科学家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思想与方法。这使得阅读科学知识犹如阅读侦探破案故事一样, 由浅入深, 引人入胜。

有鉴于此, 对于低年级语文教材来说, 也可以尝试着借用侦探故事的模式, 甚至采用交互式写作的方式来结构各个主题单元。在单元和单元之间, 在课文与课文之间,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悬念与猜想的评书例话或文本勾连———来几个“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借助于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的魅力、侦探元素的引力, 学生自然会学得趣味盎然。

(二) 语文教材要多开发匹配的“游戏化学习软件”

语言是具有游戏功能的。小学语文学习应当激荡着浓烈的游戏精神。如果我们能组织网络游戏专家、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形成一个语文游戏开发团队, 分年级、分学期开发高质量、可选择、有交互的游戏型配套学习光盘, 让匹配教材的语文游戏化学习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视野, 快速地进入实然的学生生活, 一定会广受欢迎, 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在这个方面, 已有一些教育出版社作了很好的尝试, 有的甚至为小学语文的各套教材开发了配套光盘。如已开发的学习光盘设有“读一读”“写一写”“做一做”“玩一玩”以及“生字卡”等项目。“做一做”采用“宝贝小汽车”“机器人大战”“女娲补天”“小猪过河”“修理工扬扬”“快乐小青蛙”“左右开弓”等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复习了语文知识, 发展了语文能力。这些语文学习光盘, 由于交互性和游戏性较强, 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颇受学生欢迎。

(三) 语文教材要导入生态型的嬉游活动

儿童拥有玩的权利。如果把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考虑, 我们就应该真诚地规划好儿童的嬉游活动, 把儿童的嬉游活动导入到教材中来。我们有必要成为一种积极游戏的推动者。我们要带领小学生重拾地域传统游戏, 让儿童在10岁前完成应当做的嬉游乐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我们要让小学生充分地享受田园嬉游的快乐:放牧丛林, 享受树趣;走进村野, 享受农趣……我们还可以让儿童享受游戏化的课余生活:像俄罗斯那样让儿童接受“补充教育”, 像德国那样让孩子爱上“儿童大学”, 像美国那样让学生在“公民学校”里学技能。嬉游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合适的位置、合理的比例, 发生教育误用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二、小学语文教材“童诗化”比例偏低, 需要增加童诗容量, 加强第一学段童诗化改编力度

第一学段语文课程童诗化程度低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是语文课程建设理念落后、课程实施定位不准、应试性评价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低下等多种原因缠绕纠结的后果。通过统计, 笔者发现在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版本的课文中, 童诗所占的平均比例仅为14.56%;两个版本的练习或语文园地中, 童诗的平均出现率仅为15%。

那么, 我们该如何解决童诗学段的非童诗化问题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行教材, 经过选择, 对其进行适度的童诗化改编。

(一) 关联式识字, 串词拟境“网”童诗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 归类识字占相当的比例。此类教材在编辑时, 贯彻的是“字在词中, 关联成串”的原则。因此, 这些词一般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 且多有隐含的联系。由于编辑多选用奇趣自然类或儿童生活类的词语, 儿童喜爱和亲近指数高, 童诗的可生成性强。如果我们能够把词串中内隐的关系发掘出来, 让关联性的词语织成一张“意义的网”, 并发酵出比较浓郁的童趣, 就能把归类识字改编成符合儿童场境的童诗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 而且可以强化童诗的教学, 提升识字教学的童诗化程度。

(二) 整列式填空, 分行延展“补”童诗

低年级语文教材里面, 文后习题或者练习当中那种非常整齐的填空是比较常见的, 排比的形式比较接近童诗的行款。如果单句比较长, 我们可以重新排版, 适当断句分行, 从而在形式上进一步接近童诗, 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当然, 在语言表达上需要体现一种儿童化倾向, 引导学生回归儿童的想象世界, 运用儿童的智慧从童话的角度来思考、来表达, 恢复自然世界的童话色彩和情趣。如果能够适当补充拟人角色的鲜明特点, 并对句式作些微调, 使诗歌整齐而又灵动就更好了。

(三) 童话类课文, 凸显主节“洗”童诗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儿童文学类的文本占到一定的比例, 其中, 童话故事是“大户”。由于童话和童诗是亲密的邻居, 在“富含童趣”“拟人角色”“美好导向”等方面有着兄弟般的相似性, 因此可以说童话蕴涵着转化为童诗的最大可能性。

三、小学语文教材“实时更新”速度偏慢, 需要整合式“编辑”语文教材, 提升教材的即时应对性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适时的教育, 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要展开这种适时教育, 语文教材的编辑就必须有一种实时观照的意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有一种捕捉机遇的敏感, 一种灵活处置的智慧。为适时重组教材、补充资料, 调整教学预存资源。如此, 语文教育才是流动的、鲜活的, 才是真正触动学生生命的语文教育;学生的学习也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学习。

2008年, 汶川大地震;今年, 甬温7.23动车相撞事故……大量的相关信息冲击着学生的心扉, 抗震救灾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在这种时刻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特别想了解各种灾难, 也在思索着人类该如何面对困境, 走出困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预留了灾难类的文本, 教师就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的编辑, 生成“直面灾难”的主题教学。

(一) 重组文本, 建构灾难与拯救的主题

当我们的语文课程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气候相吻合时, 语文教育才是最有效、最人文、最本真的。这是保证语文学习是有生命的学习的重要前提。目前, 和学生的身心最匹配的教材就是“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文本。地震来得突然, 要全面新编这类教材不太现实。另外, 突破课标的框架也有违规的嫌疑。立足现状, 我们可以采取的较为稳妥的策略便是兼顾多种同层文本、同质媒体, 迅捷地组合“直面灾难”的单元主题教学文本。

重组文本的第一种策略就是实现现行版本的内部重组, 充分利用当地现行教材, 从十二册教材中提取出和“直面灾难”有关的课文, 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 适时建构, 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临时的主题单元形成之后, 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 适时地插入生命主题教学。打破以往的教学常式, 着重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来设计和实施教学, 不可偏离“生命的保全、关怀、尊严”这一主旋律。

重组文本的第二种策略就是实现多种版本的优化组合。目前, 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苏教版、浙教版等多种小语版本并行。有关“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课文, 大多不重复。可以说, 多个版本优势互补, 更丰富地展示了灾难爆发的不同侧面, 提供了更多维的生命视角。对于少数处于同一层面的课文, 我们可择优选用。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 适时建构, 就可以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

(二) 实时编辑电子版的活页文选

教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而稳定就必定会有一些滞后。要增加语文教材的鲜活度, 让文本和现实贴得更近, 更具现实的直播感, 我们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凝固文本”, 因为更现实的文本就存在于即时的网络、报刊和广播电视中。我们的教材编写组可以从中精心选择反映实时生活的优质文本, 编辑成电子版的活页文选, 发布到公共的网络平台上, 为教材注入新鲜的元素和强大的活力。另外, 还可以在活页文选中安排一些自己创写的实时类文章, 这些文章大多具有强烈的儿童幻想情趣, 对儿童的吸引指数较高。

四、小学语文教材“大地阅读”含量较低, 需要打开小学语文的生命气口, 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综观我们的小语教材, 不难发现, 大地阅读的文本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 不足以抵制童年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没有大自然的经验、田野的经验, 孩子就难以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作品。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地阅读和阅读大地对于童年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大地阅读”类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

(一) 大量导入绿色生态文本, 让儿童懂得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阅读, 就是以大地为主题的文本阅读。整本书形式的大地阅读, 主要以生态化经典作品为主。包括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梭罗的《瓦尔登湖》, 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 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篇章形式的大地阅读, 主要精选那些描述自然, 表现大自然的奇闻异趣、细节变化、生命启示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形式的, 我们可以从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主流版本的小语教材中, 也可以从港台或日、美、英、法、德等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教材中, 挑选和大地主题相关的文章, 加以重组, 形成最优化的大地阅读单元系列。然后在四季的天空下, 带领孩子去阅读这些大地系列的书籍与文章。由此引发儿童阅读大地的兴趣, 像徐霞客那样用脚丈量大地、用眼拍摄大地、用心感悟大地。

(二) 按时序编排大地阅读文本, 为“找课文、读大地”提供便利

(1) 顺查无字词典 (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 。所谓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 就是根据有“土质”的词句去找对应的“大地景物”。在理解和大地有关的词语的过程中, 紧密联系词语所反映的大地景物, 并建立起一一对应的真实联系。这种找课文的过程, 其实就是在大地阅读的同时去阅读大地。尽量找到所有有土质的词句段落的所指, 还原“大地语言”的“大地信息”, 从而将阅读课文转化为“阅读大地”。

(2) 逆查无字词典 (由“阅读大地”到“大地阅读”) 。所谓由阅读大地到大地阅读, 就是观察大地上的事物之后, 回想对应的课文或其他文章。在引导学生观察、体味自然现象的过程中, 密切联系大地阅读的文本资源, 让大地与对应的文本链接起来, 生动活泼地联系起来, 为大地上的事情, 在课文中、在书本中找到它表现与存在的确证, 让大地真正地活在学生心灵的大地上。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篇2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不要强加给学生观点,不要统一学生的认识。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思维。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然而在大多数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仍然还只是“学生”他们仍一味地苦读圣贤书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实际上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演员、老师是节目主持人、嘉宾。这样多样的课堂角色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才能成为知识的实践者、探索者。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传统的桎梏,克服新旧交替产生的误区,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其目的,使之自由地驰骋于学科教学之林实现教学目标的圆满达成。 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借鉴他人经验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之一。“为学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是我的工作态度。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在一所中心小学任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没有教学经验对教材吃不准、吃不透,在教学上遇到了不少困难。

为了少走弯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不耻下问,虚心向同年级的语文老师请教,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提出来认真聆听他们的见解,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我坚持每周一次进入到他们的课堂中听课学习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与之交流、讨论。一个学期下来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和我自身的努力下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要勇于承担公开课

一说到要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不少老师都认为那是一件苦差事要是上得成功吧,辛苦点儿也没什么,要是上砸了,那在他们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我认为老师们应该抛开这种思想顾虑。公开课是一种宝贵的校本研修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的教研文化的体现,使所有的参与者都受益。

首先对执教者是一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象。众多的名师正是在一次次公开课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走向成功的。当他们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时无不感到公开课的形式可以有效地“逼”着自己虚心学习来自学校和更广层面教师团队的智慧。

课前的反复琢磨、深度解读教材以及课后众人帮助的反思可以深入地、多视角地回顾教学流程、审视教学行为对执教者教学智慧的生成必将产生影响。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基于常态的课堂师生活动及非常态的学习环境对其胆量和能力是一种锻炼。再次观课者也能从公开课的教学研讨中获得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借观课之机感受上课教师的魅力风采学习借鉴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可以触类旁通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启示。

另一方面有效的研讨互动寻找组织课堂教学的最佳形式、最佳方案,每一位观课者从课堂教学现象、关键事件的观察把握中挖掘、提炼经过理性思考的教育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个体行为使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实施。既然要探索就会有失败,失败也有意义。

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探索就会有成功。实践证明“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因为很多成功都是在原来成功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敢于探索、发现、创新就一定会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教学能力是后天获得的教学能力是在实践中提高的。教师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获得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获得修正在实践中创新获得发展。

三、要在学习中升华

学习包括教学实际经验学习和教学理论学习。前者的特点是学得快,可以直接学习省心省事但学的成果不稳定很难持之以恒。后者的特点是学习速度慢抽象难懂有时“费力不讨好”耗费时间很多,但一旦掌握了先进理论就会使你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屡战屡胜”。

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能力教师既要学习实践经验又要学习教学理论两者兼顾突出后者。教师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认为学习理论太难太费劲得不偿失不如学点“现成的”经验学一点用一点日积月累就会成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它的效果和效率要差得很多。

一方面?因为它不成体系而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论做支撑而褒贬难辨。即使学到的一点东西是正确的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话那么也只能机械地照搬如果学懂理论而且能用理论去鉴别教学行为的正误那么它就会很容易再现和可持续发展。

理论学习的确耗时费力?影响了教师的备课和休息但“磨刀不误砍柴功”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所得春天的耕耘是为了秋天的收获。倘若有朝一日教师掌握了现代教学理论那么他将进入“自由王国”天马行空任其驰骋。

四、要勤于撰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在撰写教学反思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师生共鸣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更高层次。

2?写不足之处。 很难迁移。相反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教学创新。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一、让写作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很多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要么写几句生搬硬套的空话,要么废话连篇。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无物可写、无话可说,甚至对写作训练产生了抵触情绪。事实证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之后,他们写出的作文好多了。所以,教师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通过多种手段的激励及情感的激发和调动,使同学们打开思路,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

二、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写起作文来有畏难情绪,主要是因为提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他们有米下锅。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用到的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有:

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例如,班会课是学生捕捉写作材料的一个窗口,班会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每周一升旗时校长讲话的内容也是练笔的好素材;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說的话等等。 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2、引导学生多背诵经典文章。鼓励学生多背诵,这样学生就能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的信息,在脑中存储下来,长期以来会为写作奠定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积累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不能放手不管,那样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对积累保持长期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写出令人欣喜的作文了。

三、适度增加课外阅读,激发写作欲望

1、多读。①我在班级办了个“小图书馆”,添置了多种儿童读物,供大家课余时间阅读,并鼓励大家摘抄好的词、句、节;充分利用每周五全班去学校图书馆阅览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好书、看好书;节假日除了要求他们多注意在家里或者大街小巷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还要求用一小时时间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天文、地理到花草、鸟禽,从历史人物到现代英雄等等。通过培养他们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增长了知识。②每星期抽一至二节语文课,由老师或同学介绍一两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细细欣赏,从而达到学写作方法,品好词好句,练写作能力的目的。

2、多写。我们班的学生坚持每周两篇小作,两周一篇大作,写作程度较好的同学同时保持写日记的习惯。通过这种有效的写作练习,思路会开、笔头会活、文章会精。

四、重视对学生习作的指导

1、课内习作指导,唤醒写作灵感。人课内习作是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设计的,具有科学性、指导性,教师必须用好它。三至六年级每学期的课内习作有8次,每篇习作的内容要求紧扣着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写作技巧的要求则在中、高阶段循环进行,逐步提高,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2、每天写一点,记录幸福童年。进入高年级之后,日记成为学生记录童年精彩的主要形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写日记,对文笔的要求不要过高,以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为主,一个明媚的阳光,一次探险的经历,一种快乐的体验等都可以成为日记的素材。日记会成为学生幸福童年的珍藏版,快乐也在每天写一点的过程中拉长。

3、开展主题习作竞赛,点燃创作激情。为打开学生的思维,克服学生不敢下笔的畏惧心理,笔者尝试开展“主题”习作交流活动。如:二年级小同学以“一个半圆、一条线断、一个长方形”为基础进行想象,创作一幅画,然后想象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孩子们展现开想象的翅膀,仅仅40分钟时间,丰富多彩的画面及天真烂漫的写话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的画回老家乘坐的火车,写出了坐在车上的愉悦,有的画白雪公主居住的城堡,描绘了发生在城堡里的美丽的故事,有的画美丽的公园,表达了玩耍时的兴奋……在五年级则鼓励同学们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几个同学一组进行团队创作,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选材,共同完成一篇习作。在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中,学生思绪活跃,表达的欲望强烈,优美的语言在学生的笔下如溪水般涓涓流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也随之应运而生。

除了上述所说,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体会最深、感情最真的精品。总之,只要教师不断探索,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相信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作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别开生面。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篇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环节, 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知识来源依赖于课本教材, 阅读教学正好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够极大地拓展小学生的学习渠道, 对小学生的情感和德行的塑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

题, 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内在驱动力, 有了兴趣才能够让小学生的心安安稳稳地落在阅读上, 才能够集中精力阅读书籍。为此, 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天真无邪的心理, 给他们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 提供更多的书籍资源, 迎合小学生喜欢动画、卡通、童话故事的心理, 让学生们在图书之了解更多的童话故事和动漫卡通人物, 激发学生对阅读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图书种类, 让学生在图书中感受自然的美丽。为此, 教师要主动带领高年级的同学阅读内容层次比较高的图书, 比如阅读科技类书籍, 了解汽车的组织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发明过程和发展历史;阅读历史书籍, 理解感受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古代历史、遭受凌辱的近代史以及蓬勃发展, 阅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进的新中国的历史, 明确自己身上肩负历史使命;阅读文化书籍, 感受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风土民情, 感受人类灿烂的文明。

通过阅读积累知识, 了解世界,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校、教师还要定期组织阅读活动, 并且让长期的坚持下去, 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一旦养成, 就不用老师家长再督促、监督学生的阅读学习, 并且在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 让学生受益终身。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良好开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良好开端。

2. 将“读”与“写”、“读”与“说”结合起来, 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书是将别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研究中已经得到的成果、经历、知识以文字、图片的形式通过双眼映入大脑, 形成对前人知识的继承。既然是读书学习, 那最终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所用。将阅读书籍得到的知识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达到学习的目的才是关键, 书写和演说就是自己知识向外界表达的重要方式。将“读”与“写”、“读”与“说”结合起来, 能够将学生在读书中得到的领悟、知识、心得同别人分享。及时写下读书心得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作文提供很好的素材积累。与人交流阅读心得体会, 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写”和“说”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有欲望去读更多的书, 来填充自己。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此, 教师在班级内组织演讲比赛和写作比赛就很适合。学生将自己在图书中看到的知识、故事和自然现象等等,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书写在纸面上, 让后再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做演讲。班主任老师邀请其他教师来做裁判, 评选优秀选手,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表扬和奖励, 促进学生学习。

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文学读物, 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开拓学生知识来源。更多的学习古代诗词歌赋和文学巨著, 不一定让学生真正理解巨著中深邃内涵, 能够感受《三国演义》中描写赤壁之战的宏大场面, 关云长的英雄气概, 三国征战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就可以, 以提升小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阅读想象能力。

3. 加深理解, 获得文章深层次的内容、精神思想,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学浮于表面, 不能够深度剖析文章。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难得一见的经典, 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做为小学课文来讲也许有一些简单, 但是文章背后也不乏蕴含有很深的精神含义。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文章, 不能以只教会学生字、词、句。语言结构、段落划分为目的, 让学生领会文章精神才是重中之重。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提升教师的语文能力和教学能力。还要要求教师集中备课, 书写备课材料, 将讲课流程以书面资料的形式上交, 由学校领导评比选优, 组织教师、学生学习精品课程。

例如:课文《第一次拥抱母亲》, 全文内容简洁生动, 语言明快, 在朴实的语言中流动着浓浓的亲情, 让人读起来心生感动。教师在讲课时就应该利用这么一篇好文章来大做文章。教师在讲解完文章里的字、词、句后, 应该带上发自内心的情感, 为全班学生朗诵整篇课文, 并在恰当的时机配上深沉的音乐, 生情并茂地朗读感染学生, 让学生自身体会文章带来的亲情的感动。教师在学生在受到感染之后, 让学生写下自己得出的感悟和经自己的感动之情写在纸上, 请同学们自己将感想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这么一篇文章教学就会发挥最大的学习效果, 还能够让学生受到一次很好的亲情教育, 理解、爱护自己的妈妈, 每天回家都能够一个热情的拥抱, 让妈妈也感受到孩子在学校里, 在学习中带来的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方法 篇5

从心理学上来讲的话,一个人的习惯就是其行为的自动化,通过习惯支配的行动就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并且也就不需要在别人的监控下而行动。一句俗话讲得好“一个人的习惯就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一定还要强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处于学生启蒙阶段的小学教学,就更加要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引起重视。

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和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好坏成正比的,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通常他们的学习习惯也都是非常好的。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教师在课堂是不断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这个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来配合,不断的让学生认识到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的学习成绩以及今后的人生的重要性,就这样通过不断的强化,使得学生的一些良好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自然的动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语文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在教学中着重做好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互动性”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指的是通过文本为载体进行的教师、学生以及作者之间的那种双向多元交互。而本文中所要探讨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则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所有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理解也不断的加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尝试了许多非常充满想象力的师生互动模式。新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科学的创造一些良好的互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中尽量引入多媒体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多媒体教学指的是将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的多种展现形式,将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立体的展示,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印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图片和声音的兴趣大于对文字的兴趣,他们更乐意通过图片或声音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用来辅助课堂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对《草原》一课进行讲授时,教师为了更加直观的给学生一个关于草原的印象,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一幅幅美丽的草原图画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从身边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也一定要联系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不知不觉的学习到语文知识。比如在教授学生一些词汇时,类似与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等,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想象城市里的大街上那么多车的情形,一旦堵车时,每一辆车都动弹不得,这些场景不就是这两个成语的真实写照吗?

教师通过这样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熟悉的事情,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就能够将这类词汇应用得更加灵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坚持经常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一方面增加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也形成一种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知识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充分合理的联系生活实际,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非常重要。

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鼓励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鼓励,首先其自身就要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也都做些有创造性的改变,这样才能从更大层面上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并给予充分肯定。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程

现在,农村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农村的教育问题,国家领导人以及公众都给予了重点关注。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之一便是小学生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之所以将其作为重点问题,是由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过程中,都需要利用语言以及其他语文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尽自己最大力量,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学效率。

一、农村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1.读写方面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脱节问题

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而最重要的就是读和写,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是由于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对语文的教学方式研究不够深入,于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读写分离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二者之间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也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农村学生读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读的训练,而轻视写的培养。然而如果过分重视读而过于轻视写,就可能使得学生不能够将相应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与此同时,学生长时间没有进行写作,就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别字。

2.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灵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但是有些农村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利用定向思维,给予固定的答案及见解,这样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利用自己的创造能力去理解文章,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得他们本来就薄弱的创造能力更加薄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能力,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给出有新意的答案。

3.教学中对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培养不够

部分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以及道德素质并不高,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拥有比较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的相关内容,教育小学生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但是有些语文教师仅把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定位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其道德素质教育以及综合文学能力的培养不太关注,甚至置之不理。

二、如何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1.平时的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可以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将这四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让小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获得提升。

无论是先人的经历还是教师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就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小学生的学习经历及文学功底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需要让他们从优秀的文章以及伟大的作家身上,学到良好的写作技巧并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注重读书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读写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其学习环境有很多限制,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提出适合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否则不仅不能够事半功倍,还可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要想锻炼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可以让他们养成写日记或者随笔的习惯,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或者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运用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描述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有所提升。

2.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及提升

现在教育领域一直提倡实行素质教育,而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也包含良好的道德素质及较好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既愿意听课,又能够收获相应的语文知识或者做人的道理。

农村教育过程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也需要相应的专家学者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及经验,提出各种能够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建议,尽量早日达到提高其效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红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2012(04)

2.刘宗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篇7

首先, 教师要重视对文本的解读。阅读教学是一种课内教学行为, 它不同于课外的自由阅读, 因而教师不应该只重视学生阅读体悟的独特性、差异性, 还应该重视小学生对文本语义的基本认识, 亦可称之为“共识”。学生作为文本的读者与教学的对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文本语义与学生个性体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 学习“武松打虎”, 有的学生就说:“武松打虎立了功, 但是赏银应该分一部分给酒家, 因为店家的十八碗老酒功不可没。”面对这类学生的“独特体悟”, 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中去, 去解读文本的语义, 帮助学生正确感受文本的真正语义。“店家筛酒, 只筛三碗, 怕客官喝醉。”“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后出了店门, 店家叫他回来看景阳冈上有虎伤人的官司榜文。”从文本中的这些描写可看出, 店家高尚的职业道德, 他提醒着武松要注意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也体现了店家的人文关怀。小学生的独特体悟正是在教师的鼓励、指导、帮助下从幼稚走向成熟, 从褊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的。事实上, 这也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其次, 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尽管近年来我们都在倡导合作、探究、双主的学习方式, 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也逐渐成为了教学的主流, 但是这些新理念的执行还显得过于形式化, 往往只是新在表面。比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课堂仍然是教师组织、教师单方意愿设计的课堂, 缺乏学生的思考。而要改变这样的课堂,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例如:采取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至于如何分组,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机组合, 这样既能使各个组别之间的知识能力不至于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也有利于学生的协调合作, 相互帮助。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预设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 去合作学习, 积极讨论, 共同解决问题。在适当的时候, 教师也应该参与到讨论中,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 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 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再次, 要重视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阶段的教学, 教师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 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能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 提出问题, 并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题”:不仅要会提关于阅读文本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 而且还要会提文本涉及的词、句、段、篇, 词义、语义表达上的问题。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读、议练习, 才能真正让小学生掌握文本的涵义, 明白文本哪些地方好, 好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好, 也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 实现迁移与适用。此外, 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还需要强调一点, 即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从始至终引导学生如何去朗读、默读, 要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去读, 潜心地读。当然这种读是要有目的、有层次的。笔者认为, 衡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核心指标是学生能否把文本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 如果学生不能达到这一指标, 那么, 我们的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可以说, 不论是培养学生语感, 还是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 抑或是培养学生快速认知文本大意的能力, 都是需要教师对学生着力训练的。

最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要灵活。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的题材、体裁的不同, 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如“精读课”就可以分四个基本模块, 一是初读课文, 让学生整体感知阅读文本的大意;二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中心, 深入领悟;三是品读赏读, 揣摩阅读文本的表现手法, 词、句、段、篇的写法特点;四是要学以致用,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本积累语言, 并尝试运用。当然,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也可以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比如对于那些景美情深的课文, 我们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当然对于一些不需要精读的文本, 则主要是整体把握, 不宜肢解阅读文本。笔者建议可采取几遍读的方法。一是读对读通, 口诵心悟;二是画画批批, 明确大意;三是交流收获, 积累语言。

怎样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篇8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这对于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也是这样的, 怎样提升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兴趣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感兴趣的点, 这对于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是相当关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比较小, 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兴趣往往是比较强的, 怎样把握这点, 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们教践的首要任务。关于我在实际教学中的教践, 我认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之前, 我们根据我们课堂将要教学的任务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 然后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快速浏览一下文章, 再让学生去解答, 对于一些他们不能通过简单的浏览回答的问题, 就会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 这个时候我们再进行教学, 学生就能够保持着自己比较高的兴趣了。这样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解答自己的问题, 学习的效果就有了保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 小学生都是比较愿意表现自己的, 在合适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当一次老师, 我们教师在下面听, 这样师生之间交换的方式对于我们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实际的方法来帮助提升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兴趣, 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

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多数是与童话以及故事等相关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是充满趣味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 安安静静地在一堂课上老实的听课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在课堂的氛围上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更加愿意听课, 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课堂趣味性的激发有比较多的方法,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我们可以在进行教材文章教学的时候, 根据文中的内容,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这样我们的课堂在一定的程度上的趣味性就得到了很好的增强, 学生都会沉浸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也是比较爱好游戏的, 这样我们可以在教学的任务设置相关的小游戏, 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 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感悟, 这样无论对于我们的课堂的氛围还是教学的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在提升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了我们的教学的效率, 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三、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了。现代社会, 多媒体技术在学校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拥有许多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特点, 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优势特征, 对课堂教学进行辅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具有音效、图片等的小动画, 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多媒体播放的课件当中。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 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当中, 生动的课堂导入, 直观的课堂教学, 令人回味的课堂结尾, 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表现, 只要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就一定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变得更加轻松。

四、教师应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

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中, 很显然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现象了, 事实证明,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那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么样来增强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呢?

1.首先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多关心学生, 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要多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动作。比如, 看到认真听讲的学生皱了眉头, 这时教师就要细心记下来, 然后讲完课再对学生询问, 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小学生的天性本就调皮, 一节课40分钟, 难免有坐不住、偷懒的情况, 在这个时候, 教师就要想办法在不让学生伤自尊的情况下提醒他, 或者可以对这样的学生提问, 并给予鼓励和暗示, 让学生明白什么意思, 并且学生的心思可以立刻回到课堂中来;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出现了烦躁的表现, 这时教师就要反省了, 要换一种教学方式,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讲个小故事让学生放松一下, 这样学生得到了放松就能够更好进行下面的听讲, 这样的话不仅促进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之外, 也增强了学生们之间的感情, 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教师要增强耐心, 提高与学生互动和交流质量。教师与学生互动, 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怎么样去做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愿意接受教师与自己的互动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 耐心地和学生交流, 不能够因为学生不愿意互动和交流就放弃, 教师要坚持、努力用真心和耐心打动学生, 让学生看到教师的耐心和真心, 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学生才愿意让教师接近自己, 学生才会真正用心与教师去互动和交流, 从而就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了。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篇9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学习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很多个方面, 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影响着学生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笔者通过经验总结和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 总结了一些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不重视, 当前小学生学习压力大, 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特别少, 阅读能力提升不大, 虽然随着新课标的推行,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重视, 探究其中的研究方法, 并取得了相应的优秀成果, 然而很多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并不重视, 只是重视在考试过程中占分值高的汉字以及作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教学误区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就是教会学生对课本文章进行阅读以及理解, 并不包括对课外的读物进行教学, 对语文阅读教学范围的理解比较狭隘, 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误区。

3.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不高

在小学阶段, 学生正处于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 语文阅读这种需要静下心来的阅读课程很难提升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 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并不高, 对语文阅读学习缺乏动力。例如, 在很多课堂教学中, 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一旦外界有任何的动静, 就很容易转移注意力, 阅读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升。

二、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好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的兴趣, 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质量, 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笔者通过经验总结的一些关于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1.通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 进行提升,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接受一门知识, 更快地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然后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例如,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小学生特别容易走神, 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一些有趣味的故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2.通过一定的激励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在人生的任何阶段, 激励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激励能够激发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信心和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这样, 在阅读的过程中适当的激励能够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在课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的谈话, 激励学生学习语文。

3.鼓励学生阅读文章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创新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主要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所以, 在这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理解文字, 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理解能力, 同时创新自己对文字的看法,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4.设立一定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理解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针对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一定的教学环境来帮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小学语文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通过自身经验进行总结, 提出关于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以及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 希望与广大小学语文教学老师共同探讨, 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水平阅读能力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小学是学生逐渐接触知识的阶段, 也是对学习逐渐开始认知的阶段, 也是学生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以后的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工作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质量,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曾井泉.探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4 (04) :129.

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篇10

关键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效教学,提升措施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生字、生词的学习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为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各种练习提高小学生的这两种能力。然而,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还存在一些缺陷,下文将针对这些缺陷展开讨论,以便提出更好的提升措施。

(一)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足够重视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意识还不够成熟,总是认为小学教学不过就是领着学生读读背背,没有什么特别有深度需要教的,教师的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教会学生读书识字是很多年以前的小学教育要求,伴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代教育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种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教师的严格教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学重视起来,不断促进小学生这两种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知识相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繁多、复杂的,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的学习难度也得到了新的提高,为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材作出了新的改编,对小学生提出了更多的学习要求,也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实践教育的进行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以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

小学生语文学习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小学生这两种能力的提高,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促进小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才能使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促使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小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也能够增加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促进小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小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

二、提升小学生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小学生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能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要知道,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如鱼得水。为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提高小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下文将针对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展开讨论,希望能给小学语文教学一点启发。

(一)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

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需要良好学习目标的指引,学习目标的建立,能够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方向感,不会对这节课要学什么、学到了什么一无所知。良好学习目标的确立,会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会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每一次学习目标的完成,都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教师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良好的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沉稳,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良好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促使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显著提升。良好的学习计划会使教师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计划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阶段性,这样既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阶段学习中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围绕提高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展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使人进步,进行大量的阅读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促进语文学习的同时,提高个人素质。

伴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不断改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并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略论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自身素质 宽松和谐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8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来谈谈这个问题,期望能够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启迪。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关键的因素还是教师的综合素养。任何好的性格和情操,任何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离不开教师这个独特的个体。因此,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也是语文课堂体现其人文性特点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同时也能够很多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得到齐声否定后,笔者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望着笔者“抓起”“塞入”的手势,同学们会心大笑。进而笔者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课代表:“我的眼睛能把卢婉敏吸进去吗?”同学们开心答到:“能!”“对,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等等

三、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长期稳定的学好语文,有的学校或者老师也尝试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尽管我们在课堂上安排了一些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的合作成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如何克服呢?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把自身融入到其中去,把自己游离于合作群体之外,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和指导,不知道他们正需要什么,遇到了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自己要转换转换角色,蹲下身子去与学生交往,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一些示范,给他们一些切实的感悟和体验等等。其次是,缺乏得力的组织。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策略,能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组织好大家有序地开展活动,调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最后,我们还要不断地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还要学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引导下,自己思维、灵感等技能就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逐步的锻炼和提升,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从而学好语文。

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表达能力,兴趣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阶段, 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描写下来, 就可以称为作文。作文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运用的检测,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十分的为难。而目前很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中的作文, 要求学生背诵范文, 这使得作文教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 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照搬写作模式, 应付考试。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问题

1. 学生没有写作兴趣

学生没有写作兴趣, 知道要上写作课就有抵触心理, 望文生畏。虽然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 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会发现许多学生往往会考虑很久才下笔。由于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兴趣, 导致学生没有记录的欲望, 缺少对周边事物的观察, 使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 也不知道如何写, 从而使学生从根本上惧怕写作。

2. 学生缺乏观察力

文学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生活是文学的源头, 世界各国的文学名著都来源于对生活的领悟与思考, 因此教师要指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学生缺乏观察力, 无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感悟, 从而会使学生没有内容可写, 就算写出来也会因为没有经历而缺乏真情实感,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写作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3. 学生无法表达内心所想

小学生的写作功底还比较薄弱, 语言积累还不够, 对常识了解也还不够多, 所以有些学生会有心中有想法但无法组织语言表达出来的情况。因为表达能力的薄弱, 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 从而会影响学生的写作。

三、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1.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写作,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很丰富, 学生可以从许多地方了解知识, 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孩子有了各异的想法。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孩子写出自己的生活、内心世界和情感, 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在学校的行为, 还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他们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 比如很多女同学都很喜欢明星, 放学后都会谈论明星的话题, 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素材指引学生写作, 写他们喜欢的偶像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长大后要选择那种职业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变与不变之间徘徊, 而写作的素材就是来源于学生在变与不变之间的观察。教师要使学生多加入到活动中去, 从细节中感悟生活。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 如果漫无目的的观察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喜好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喜欢小白兔, 就可以让学生长期观察小白兔的成长变化; 喜欢植物, 就观察不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把所有观察到的信息都记录下来, 并总结分析。这样不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因为孩子是先学会说才慢慢学会写, 所以学生在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一般都优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情况, 加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练习, 让学生 “说作文”, 用说来优化写。让学生在多说细说的条件下写作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相应的课时, 由教师命题,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即兴演说。这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还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调节写作和说作文之间的进行程度, 注重说写相结合, 让学生在 “说作文”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4. 督促学生多加练习, 写评相结合

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写作文, 好的文章就是需要平时多加练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 我从来不布置作业, 唯一的作业就是每天写日记。他所教的学生语文成绩一直都是很优秀的。他认为写日记是一项道德长跑, 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笔, 又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对于高年级, 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写句子, 既可以练字又能为以后写作打基础, 一举两得。同样, 每天抄写自己感觉优秀的语句, 这也是积累素材的途径之一。

四、结语

想要改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枷锁, 运用新的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督促学生多加练习, 写评相结合。让学生不再讨厌写作, 使 “厌” 变为“喜”。

参考文献

[1]郑芳.关于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小学电教, 2012, (04) :126.

上一篇:道德问题下一篇:褶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