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问题

2024-07-21

道德问题(共11篇)

道德问题 篇1

随着国家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及3G网络的开通, 网民再次得到迅速增加, 互联网更深层次地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生存、学习及思维模式, 他们借助网络受益匪浅, 但同时凸显的网络道德语言、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等网络道德问题却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同时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 责任心、信任度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严重影响着青年群体的健康发展和文明网络的构建。

一、何谓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形态, 与现实的社会道德联系紧密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 网络道德要以现实社会道德为基础, 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延伸与拓展。网上行为的道德与否, 根源上取决于其自身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观, 决定着它本身在网上行为的道德与否。网络道德也属于社会性活动的范畴。上网行为既然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那么必然要遵守和履行相关的社会网络道德规范, 用以保证虚拟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我们将其定义为: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的人们通过电子信息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准则。一般认为的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 调节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象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给其发展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首先, 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 未经筛选直接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中包含的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对大学生产生巨大诱惑, 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性成熟阶段,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极易被网络中的色情信息诱惑, 甚至产生不良的现实行为。其次, 大学生追求刺激和新鲜, 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行为, 长时间玩网络游戏容易使大学生个人追求膨胀, 形成偏激的性格。再次, 电脑具有很大的辐射, 长时间暴露在电脑辐射之下, 不利于身体健康。

2、模糊的价值观

网络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使网络充分体现了世界发展的特征。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网络上主要表现为不同价值观念的传播和交融。网络已经成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观念冲突交锋的主战场。知识结构尚未完善的大学生, 对网络中充溢的不同价值观念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导致价值观困惑, 不利于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3、审美情趣的娱乐化

网络文化的大众化趋势在给人们带来文化消费极大繁荣的同时, 也对经典文化的审美意境和深度意义进行肆意解构网络文化多是以感性文化形态出现, 网络中的感官愉悦刺激成了审美的表现形态, 而价值理性、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却被拒之网外, 这种娱乐化倾向很容易使大学生在快餐化、平面化拷贝化、恶搞化的狂热追求中陷入盲目被动文化消费模式, 进而因感官的娱乐消遣而将思想的意义放逐。

4、人际关系的疏远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 把交往空间从现实社会扩大到虚拟的网络社会, 把人与人的现实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沟通, 把人与人的互动变成了键盘与键盘的对话。然而, 情感的维系是以人与人的现实交往为基础的, 这种新式的交往方式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 影响了人与人的情感互动。许多大学生把网络交往当做主要的交往方式, 与同学和他人之间交流很少, 导致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

三、网络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

面对网络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 不同的学科专家从不同的侧面追根溯源, 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法学家认为目前网络立法缺失, 网吧和网络市场管理混乱。心理学家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侧重分析学生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的原因。社会学家则从网络虚拟社会特征出发, 探究学生道德失范的社会文化原因。德育专家和伦理学者则从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和学生道德水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综合分析其原因。全面综合研究者的成果, 可以把这些原因归结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其中内因包括网络自身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因素, 外因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三个因素。

1、网络文化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之上的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信息文化。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载体, 以上网者为主体, 以虚拟空间为传播区域, 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 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法、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特征。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使世界任何角落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呈现在上网者眼前, 这些巨量的信息良莠不齐, 其中必然包含大量错误、虚假、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 这些信息很容易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失去理性, 可以说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2、大学生自身特点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和自我发现期, 自我控制能力和对事物的判别能力较差, 缺乏社会经验, 却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寻求刺激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网络迎合了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 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可能误导他们。另外, 大学阶段紧张的生活节奏、沉重的学业负担、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使大学生感到精神压抑, 他们急于寻求解脱, 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在网络面前完全丧失了自我控制能力, 充分暴露了人类的劣根性, 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3、学校德育滞后

学校德育滞后表现为:德育内容落后、空洞、抽象, 忽视现实矛盾, 脱离实际;德育途径单一, 主要靠课堂说教, 没有很好地利用家长和社会力量;德育模式单调, 主要是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关教育的缺失和缺乏。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目标, 具体到学校开展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存在一定偏差。我们开设学生信息技术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 而不是目前学生急需具备的信息素养, 使得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无从选择、不知所措, 误入歧途也不可避免。

4、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复杂

许多家长为孩子配置了电脑, 接入了网络, 网络也覆盖到了大学宿舍, 而家长自己却不了解网络甚至根本不懂网络, 孩子上网的情况无法了解, 也就无法对其上网行为进行指导, 互联网已经变成某些网络犯罪形式的滋生地, 网络空间这个虚拟世界里隐藏着许多罪恶。同时我国网络立法不够, 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力度不强, 网吧管理混乱;网络生态伦理观念缺失;社会上一些流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 如一些媒体、公司对黑客的炒作宣传, 使相当多的学生对黒客充满了崇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德育的问题, 它还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网络德育问题引发的行为必定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他们出现的网络道德行为必须引起重视, 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校德育要主动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调整学校德育目标, 以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为主, 培养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 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积极探索合理的德育模式, 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 如建立专门的学校德育网站, 班级、个人网页;再次, 不断完善和更新学校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关心学生的个人利益;建立一支适应网络化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 并吸收精通网络技术、心理咨询等知识与技能的师资作为网络辅导员到专兼职德育队伍中来。

2、社会各方共同实施网络德育

协同社会各方共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正如前面的归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德育问题, 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网络延伸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拓展了德育的渠道, 增强了德育的力量, 但也增加了德育的不确定性因素。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 但学校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如呼吁家长采取措施控制学生上网, 帮助孩子选择上网的内容, 限制上网时间;要求社会从技术、法律和制度上提供援助, 制定网络的相应规范。

3、营造良好氛围, 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数码技术标识为精神“绝对值”的崭新生活方式, 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 具有导向性功能、传承性功能、渗透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 我们必须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才能为网络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性功能。首先, 以校党委为中心, 开设宣传主流文化的网站。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等一些正确、健康、积极的思想文化, 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 积极利用微博、论坛、即时聊天等网上交流工具,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人格。再次, 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管理。对校园网的管理, 要严把“入口关”, 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的渗透, 努力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总之,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们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严耕, 陆俊, 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2]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李建, 谢泽源.网络时代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对策[J].江西教育, 2004 (13-14) .

[5]吴秀珍.对倡导网络道德、构建和谐网络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2) .

[6]宋元林, 陈春萍, 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7]韩茂胜.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沧州师专学报, 2008 (12) .

浅析道德意志薄弱问题 篇2

关键词:道德;意志;意志薄弱

中图分类号:B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29-01

考察道德行为和实践,有一个意志薄弱的问题。戴维森曾对意志薄弱的特点作了如下概述:“如果一个当事人不遵循自己的较佳判断去做事,并且是有意这样做的,那么我们说他的意志是薄弱的。”①

一、意志薄弱的存在

意志薄弱的存在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理性与非理性关系层面上的理性与意欲、情感、激情、情欲等之间的张力;第二,知行关系层面上的“知其当行却未行”和“知其当止而未止”;第三,形而上的层面,意志薄弱进而以可能性、偶然性的存在为其本体论的前提。

意志薄弱首先需要考察的就是理性与意欲的关系。人的行动受意识的支配,而人的意识世界既有理性的因素,同时也有意欲、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理性的判断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理由,而意欲的强烈有时会将理性分析驱赶到意识边缘。从现实的存在看,理性呈现出一种未来性,而意欲、情感等则呈现出当下性的品格。理性与意欲、情感力量的彼此消长,同时又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尽管意欲、情感所具有的当下性、直接性品格使之可能在行动选择中获得优先性,但在具体的行动情景中,意欲、情感是否实际地取得主导地位,往往取决于不同的价值立场。就形而上的层面而言,理性与非理性之辨,又涉及身心关系,“身”的本原性既使基于“身”的意欲、情感获得了优先性,又与意欲、情感的当下性相互关联,使理性判断的落实面临可能的限定。而且在这个层面上,意志薄弱具有以意欲的主导为前提,行动无法避免形式的自主性与实质的非自主性之間的悖反这一特点。

理性具有认知和评价功能。意志薄弱表现为“行动者虽然在认知与评价的层面达到了自觉的认识,并由此自知应当做什么或应当如何做,却未能将这种认识付诸实施”,这样意志薄弱与知行之辨形成关联,表现为知而不行。实际上“知道应当做什么”和“实际的做什么”并非相互耦合。而实际上道德行为中的意志薄弱就常常表现为“知其当行却未行”。

从形而上的视角看,从价值判断的完成到实践的实施中的时间间隔是意志薄弱存在的本体论前提。这样就可以产生两种形式的意志薄弱:行动的理由与行动的实际动机之间的不一致、个体做出行动决定但最终并未实施。个体做了行动决定,在实施之前的可供选择的境遇下,原来的行动决定才有可能不被实施,意志薄弱才得以出现,并把这种事件归结为黑格尔所说的“外在的偶然”②。所以这一生活中的偶然是意志薄弱存在的另一个本体论依据。“就此而言,否定意志薄弱不仅将导致忽略现实境域中的多重可能性以及个体意欲的可变性,而且在逻辑上意味着消解与可能性相联系的行动过程的偶然性”。

二、意志薄弱存在的内在机理分析

如上文所说,存在有三个层面上的意志薄弱:理性与非理性层面、知行之辨层面和形而上层面。意志薄弱的存在首先需要有意志活动的存在,而意志活动可以分为认知和价值判断两个层面,认知不会产生行为动机,价值判断则可以使主体认识到“某事当可为”。当个人做出了行为决定,在决定付诸实践之前的时间是意志薄弱得以滋生的时间本体论依据,而“外在的偶然”是其发生的另一个本体论依据。“外在的偶然”与人的非理性因素结合在一起大大催生了意志薄弱。“现实境遇的多重性”、“个体意欲的可变性”、“行动过程的偶然性”规定着意志薄弱的不可否定性。

三、意志薄弱的克服

首先,意志薄弱的克服需要涉及理性与意欲、情感之间关系的协调。这里要从康德和孟子那里寻求出路。康德曾将人心的机能区分为三种,即“认识机能、愉快与不快的情感和欲求的机能”③——从行为主体的视角引申来看——即“我思”、“我悦”、“我欲”。意志薄弱的克服则涉及以上这三方面的互动。孟子说“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④,其实,“心之所同然”相对的是“我思”,与“我欲”相对的是“悦我心”,同时以“我悦”为形式表现为情感上的认同和接受。在道德实践中,“行为既基于理性的明觉,又出于自愿的要求,并进而通过情感的认同而达到好善如同好色之时”,行为本身也将“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⑤。“我思”、“我欲”、“我悦”的内在互动统一“主要不是直接地克服意志薄弱,而是通过扬弃意识活动的单向性,以避免引发意志薄弱”。

其次,克服知与行脱节的意志薄弱需要扬弃知行分离。这主要需要化外在的口耳之知为内在的身心之知。王阳明说:“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⑥身心之知往往采取德性的形式,而在道德实践中,主体的行为往往以德性为内在依据:这种身心之知能够为从“德性(广义的道德认识或德性之知)”到“德行(广义的道德实践)”的过渡提供某种保障。

再者,在实践过程中既要重视克服意志薄弱,同时也需要注重情景分析。“行动中的意志薄弱主要表现为当行而不行或知其应行却未行,其内在根源则在于理性与非理性、知与行之间的紧张;克服这一视域中的意志薄弱,并不意味着否定或排斥行动过程中的情境分析。”

注释:

①(美)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M].商务印书馆,2008:402.

②参见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2013::300——301.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85:18.

④引自《孟子·告子上》.

⑤引自《孟子·公孙丑上》.

⑥转引自《王阳明全集》,第75页.

参考文献:

[1]杨国荣,论意志薄弱[J],《哲学研究》,2012年第8期.

[2]杨国荣,意志薄弱及其克服[J],《伦理与道德》.2012年第00期.

[3]杨国荣,我思·我欲·我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4日,第A05版.

[4]杨国荣,《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5](英)大卫·休谟《人性论》(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简介:赵前杰(1991—),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理论研究。

金融道德风险问题分析 篇3

1.1金融道德风险的概念

道德风险源于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的概念, 以后逐渐被制度经济学家和产权学家所使用。经济学家对道德风险的研究由来已久, 亚当斯密早在1759年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就表明了道德风险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道德风险就是指某些道德行为在实践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因此金融道德风险, 可以理解为市场参与人在从事金融活动的过程中, 交易的一方违反市场一般机制或道德规范、法纪约束, 利用各种便利条件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 作出对他人不利的隐蔽行为, 从而让他人承担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道德风险一般表现为投机取巧、偷懒、搭便车、欺诈、违约、违规、设置陷阱等形式。

1.2 金融道德风险的特征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道德风险的发生将对整个金融和经济系统造成重大危害。金融道德风险是道德风险在金融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既有道德风险的一般特征, 又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隐蔽性。基于道德层面所发生的风险有其内在的隐蔽性,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金融道德风险源于人们非道德行为带来的金融利益诱惑, 属于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和动机, 道德风险的触发是金融参与者在背离道德标准的前提下满足个人膨胀的利益需求的过程, 而这种动机和心理在转化为行动之前很难被人察觉;另一方面, 由于现代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行为人往往会设下重重障碍来掩饰其非道德金融行为, 经过层层掩盖, 这种非道德风险被发现的可能性越小, 这样风险就积累越深, 将来一触即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金融道德风险一旦发生, 便会给金融和经济带来长期的持续灾难。

(2) 传染性。金融已经贯穿了所有人的生活, 是一个“多边参与”的“信用网络”, 不仅涉及直接参与的团体和个人, 还涉及间接参与的团体和个人;不仅涉及金融信用体系本身, 还会扩散到非金融体系以及社会信用的各个方面。正因为金融行为已经关乎人们的生活, 所以, 一旦一方信用链条出现问题, 极有可能传染到其他的环节。同时, 金融活动有其特殊性, 信誉对金融行业的正常运行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一旦爆发金融道德风险, 必然会导致金融业信誉下降, 引起社会对金融的信心减弱, 产生金融信用危机, 金融信用危机又会波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网络的每一个连接点, 造成金融业和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 产生“雪崩效应”。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因为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冲破了道德的边界, 为了自身利益, 在信用评级机构的助长下, 将经过层层包装的次级债推向了美国市场乃至全世界的金融系统, 导致了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造成社会对金融业的信心大打折扣。

(3) 破坏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金融道德风险的隐蔽性, 表明其潜伏期长, 极有可能带来巨大损失;金融道德风险的传染性, 可能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 引起社会对金融的信心下降, 造成信用恐慌, 从而金融道德风险的破坏性已经显现出来了;同时金融道德风险的破坏性还表现在其无法通过风险转移等手段来化解和控制, 一旦发生就只能靠自身来化解和承担。至今为止, 保险业还没有将金融道德风险纳入可保范围。

2 金融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金融道德风险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1) 基于信息经济学角度, 金融道德风险属于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 是拥有信息的双方 (多方) 参加博弈的结果。要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 从事金融的各方就必须达成完全契约, 才能防止金融道德风险。但实际上契约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完全的, 这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 总有一些“隐蔽行动”或“隐蔽信息”是无法被契约的另一方所察觉。比如,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 不可能完全和全面了解贷款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等信息, 这样企业就处在了信息优势方, 当机会成本可控时, 企业极有可能违反契约规定, 产生道德风险行为;再如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受评对象与投资者之间的中介, 面临多方的不对称信息, 一方面, 信用评级机构无法透彻知晓受评对象的信息;另一方面, 投资者作为信息的弱势方, 无法预测受评对象的财务、经营等状况, 更加无法知道评级机构是否切实履行了市场“质检员”的角色。二是订立和实施契约的成本, 过高的交易成本会容忍一部分“道德风险”的存在。比如股份制公司如果不依赖外部资金, 公司就无法运行, 这是他们就会利用信息优势, 让投资者承担一部分道德风险。

(2) 基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 金融道德风险属于“经济人”伦理道德沦丧问题。伦理经济学认为, 人类活动具有两种约束要素, 一种是由制度、体制、成文法、规定、规制等因素构成的正式约束条件;一种是由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因素构成的非正式约束条件。金融道德风险的存在证明了非正式约束条件的重要性, 用伦理道德来防范金融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式约束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伦理道德是保证信用存在、交易顺利进行的基础, 是金融活动得以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 金融领域基本的伦理道德缺失会产生金融道德风险。

(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 金融道德风险属于金融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问题。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同时存在。一方面, 人总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但人的理性又是有限的, 这就导致了契约不完全性的必然。另一方面, 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即在非均衡市场上, 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 会导致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采取非常微妙而且隐蔽的手段。鉴于此, 在金融交易过程中,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 导致交易合约的不完全, 同时机会主义倾向的存在, 促使当事人采取必要的手段攫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 金融道德风险的存在就是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同时作用的结果。

2.2 金融道德风险产生的现实原因分析

(1) 金融参与者的自利本能失控是金融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

道德作为非正式约束, 是否遵循完全取决于行为人的主观本能。金融行业具有其特殊性, 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 金融参与者在从事金融活动的过程中, 由于其自利本能的存在, 很容易冲破内心的道德防线, 产生道德风险行为。

(2) 过度的官方保护政策加大了金融道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基于金融行业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金融风险扩散, 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各国对金融业的管制和保护相当严格。但是, 过度的官方保护同样会带来逆向选择问题, 引发道德风险。金融道德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金融参与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将其行为成本转嫁给别人, 从而造成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损失。因此, 过度的官方保护就建立起了非道德行为成本的转嫁机制, 这样的话, 行为人就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无所顾忌。比如建立金融安全网 (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等) , 对金融业提供的救助、担保和承诺等。这些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 也蕴藏着风险。金融机构存在一种“一人犯错, 全体买单”的心理, 特别是各国政府一直奉行的“大则不倒”倾向, 更滋生了金融道德风险。自2007-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以来, 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这种过度保护政策所蕴藏的道德风险问题, 甚至金融业的巨头都面临着倒闭。

(3) 内部控制不严。

金融道德风险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金融从业人员管理等把关不严导致的。金融业其实是集所有金融参与者的资金来通过金融媒介来运作的行业。金融机构本身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良好载体, 可以有效避免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 但由于市场参与者对其的充分信任, 却有可能引发金融机构本身的道德风险, 最终导致信用链条的断裂, 引发金融危机。另外, 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管的道德修养不到位也是产生金融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因内部控制不严产生的道德风险, 会导致金融腐败, 在本次金融危急中也有集中的表现。比如信用评级机构内部控制不严, 评级人员直接参与评级费的商定;雷曼兄弟、高盛等世界投资银行的高管为了自身利益, 置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中国近年来的金融腐败案件也层出不穷, 比如2005年中国银行哈尔滨支行的数亿元资金不翼而飞, 后经侦查是银行负责人与外部人合谋实施的金融诈骗大案;2008年, 时称“中国金融第一案”的海南华银国际信托公司金融案件, 其负责人被控贪污2.6亿元、挪用公款1.2亿、伪造凭证诈骗14亿元、非法集资24亿元;2009年6月, 融通基金经理“老鼠仓”事件等。

(4) 外部监管不力。

这主要体现在监管者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信任和保护,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及对金融案件的惩罚力度不到位等方面。

3 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

从根本上说, 前文所述金融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和体制的因素两个方面。不可否认, 通过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金融伦理道德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道德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若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金融道德风险, 有点过于理想化, 因为人的思维活动是很难控制的。道德是对人的欲求的一种规制, 而人的欲求是一种本能, 不可能完全根除。金融业巨额金钱的诱惑, 要靠道德规范来约束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 对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 我们能做的主要是基于制度的层面来安排, 增加金融非道德行为的成本。

金融道德风险的产生在其实是金融参与者的一种博弈行为。一方面, 每一个作出金融非道德行为的人在行动之前, 内心都会掂量该行为的成本与收益, 经过放弃 (非道德行为) 与接受 (非道德行为) 的反复博弈之后才作出的选择;另一方面, 金融道德风险的产生也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人之间的博弈, 以求转嫁风险, 由他人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所以应当建立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追究机制, 让收益小于成本, 震慑和遏制金融道德风险行为。

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机制包括金融道德风险行为责任和金融道德风险损失责任。违反金融道德的行为, 要么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等, 要么造成直接的经济和金融损失, 但无论是何种情形, 都造成了损失的“可能性”, 都应该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所以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追究机制, 主要在于加大对金融非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 增加其机会成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1) 完善法律法规, 明确金融非道德行为的法律责任。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都应该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明确界定金融违规、金融道德风险的范畴, 明确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追究, 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针对没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金融道德风险行为, 要处以罚款, 或者剥夺其金融从业资格;针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行为, 不仅要赔偿所有损失, 金额巨大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各国的进入管理当局要切实发挥监管职能, 不能过分依赖金融机构的信誉, 加强对金融道德风险的事前预警、事中制衡、事后追究。

(2)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道德风险的根本之策。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从业人员按章办事、依规办理业务等, 都是防范金融道德风险所必不可少的。如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稽查部门与小组, 专门进行金融业务的跟踪与稽查;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 给从业员工一定的权利, 甚至是持有股份等, 使其利益与金融企业利益相一致;实行金融企业内部职工大会制度等, 及时披露和揭示金融道德风险。

(3) 转变理念, 引入市场机制, 改变金融业的保护机制。如前所述, 过度的官方保护使得金融企业奋不顾身的追求自身利益。现如今随着金融道德风险的频发, 特别是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由市场来决定金融企业的最终命运显得格外重要。比如, 很多国家都有的存款保险制度, 以前很多国家都倾向于全额保险,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只救助那些存在暂时风险的金融企业、实行非全额保险, 而倾向于风险调整的存款保险制度, 以增强银行的道德风险防范意识。另外, 随着金融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 政府部门要渐渐收缩保护和救助的对象, 对于那些经营出现严重问题的进入企业, 要毫不犹豫的由市场来决定其生死;同时, “大则不倒”的理念和立场也渐渐被打破。传统观点认为大金融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一旦破产则给整个社会的金融系统造成巨大冲击。实际上, 大的金融企业利用其大的优势, 更有可能爆发金融道德风险, 并且一旦爆发, 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其破产倒闭。

参考文献

[1]张光华.论抵御金融道德风险——理论分析、国际经验及抵御对策[J].南方金融, 2001:10-11.

[2]曹元芳, 王若平.国外对金融道德风险研究的前沿理论及防范经验[J].国际金融研究, 2006:71.

[3]苗晴, 孔玉生.论金融道德风险及其防范[J].财政金融, 2007:180.

[4]刘时阳.金融道德风险浅析[J].企业导报, 2010, (7) .

教师职业道德问题 篇4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

三、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答:①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②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③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④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一般职业的示范性

四、教师道德教育的现代要求是什么?

答:①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确立以更新观念为先,以高尚师德为本的观念;②才学知识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③教育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教学、育人、管理、创新上具备过硬教育学生的能力;④心理素质现代化,就是要优化情感、性格、意志、心理调适,心理保健、心理体验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五、什么是教师职业良心?其具体的要求有哪些?

答: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具体要求是:克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六:填空题

1.教师师德的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有 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三种方式。2.教师的师德评价体系主要由 定性评价 和 定量评价 两种评价体系组成。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评价体系主要由职业道德、基本条件和 专业胜任能力三个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又由多个指标体系构成。

4.教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5. 至善 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根本标准。

6.终身教育的特点是主要体现在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7.敬业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乐业、勤业、精业。

8. 依法执教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七、教师关爱学生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教师关爱学生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教师要把热爱教育事业与关爱学生结合起来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三)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八、中小学教师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条件有哪些?

(一)心理品质

(二)创新精神

(三)学历和职称

(四)健康状况

九、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内容?

(一)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观

(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三)全方位发展的知识观

(四)为人文明、为人师表的行为举止观。

十、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师德建设的内容滞后于时代要求,二、个人功利意识浓厚,育人意识淡薄,三、心理健康欠佳,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心。提高中

十一、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狠抓落实,更新观念;

二、强化管理、严格考核、强化激励机制;

三、抓好典型,以榜样示范;

四、加强教师德性养成教育;

五、为中小学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制订师德规范,完善评价机制。

2.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一直强调先“育人”再“教书”,请结合你自己的教育经验谈一谈你对“教书”和“育人”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认识。

①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基本职责,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②为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反对三种倾向:一是“分家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分开,对立起来,二是“自发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用教书代替了育人,三是“代替论”,用育人代替了教书。③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④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⑤传授知识不单是为教而教,而是要深度挖掘知识中蕴含和渗透的思想和道德的教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以自己的师表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既是讲解书的“师者”,更是教人如何做人的“人”。

十二、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答:第一是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即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第二,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

第三,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十三、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有哪些?

答:一是热情主动;二是端庄大方;三是规范得体;四是宽容公正;五是沟通合作;六是双赢思维;七是关注细节;八是不断更新。

十四、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五、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答: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自觉在德智体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维护、使学生能够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十六、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答: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十七、教师道德教育的现代要求是什么? 答①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确立以更新观念为先,以高尚师德为本的观念; ②才学知识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③教育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教学、育人、管理、创新上具备过硬教育学生的能力;

④心理素质现代化,就是要优化情感、性格、意志、心理调适,心理保健、心理体验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十八、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答:第一是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即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第二,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

部队士官婚恋道德问题研究 篇5

关键词:士官婚恋道德问题

近年来,随着士官制度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士官队伍已成为部队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士官在各自岗位上都担当着班长、技术能手、训练尖子甚至代理排长等重要角色,对部队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他们婚恋情况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思想稳定和部队战斗力生成。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们婚恋观的影响,部队士官在婚恋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应对不当,不但会降低军人个人的家庭幸福感,削弱军队的士气与斗志,更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士官的婚恋道德现状进行实际调查,找出切实存在的问题,为寻求合理的对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最近,作者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形式,围绕士官婚恋道德情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投放问卷317份,回收问卷317份,获得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回收率为98.4%。调研对象中,男士官294人,女士官18人:年龄在18至23岁150人,24至27岁的126人,28至35岁的36人:下士100人,中士132人,上士68人,四级军士长12人;无对象的159人,已确定恋爱关系的84人,已婚未育的39人,有子女的30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3人,高中204人,大专63人,本科或本科以上12人。通过调查,总体感到,当前部队士官的婚恋主流良好,大部分士官能够正确对待婚恋问题、遵守相关法纪规定、处理好与恋人或配偶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及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1 恋爱目的呈现多元化

调查表明,当前部队士官的恋爱并不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有80.4%的士官其恋爱目的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但还是有一些非感情因素如“生理和心理需要”、“排遣寂寞”、“舒缓压力”、“随大流”等动机,使士官情感体验呈现复杂化,恋爱动机呈现多样化。这些非主流恋爱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从众型,指恋爱者心里没有以彼此倾慕的爱情为出发点,而是看到自己周围有人谈恋爱,受虚荣心影响,怕被别人看不起或是要验证自己比别人强,从而刻意去寻找恋人。调查显示,有3.6%的恋爱士官属于此类。第二种是慰藉型,指为了弥补自己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而去恋爱。有的士官服役地点远离父母、亲戚、朋友,时常感到空虚寂寞,渴求得到他人的理解,再加上部队管理和工作的压力大,于是想寻觅恋爱对象来抚慰心灵,排遣孤独,填补内心的空白,使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调查显示,有2.7%的恋爱士官属于此类。这种类型的恋爱是建立在精神需求不稳定的心态之上,忽视了爱情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是一种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恋爱类型。第三种是外表型,也就是没有把爱情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志向、气质和内涵上,而是把对方的漂亮、潇洒等外表条件作为恋爱的首选条件,往往是因为倾慕对方的美丽外表而动心。如某士官曾私下对作者提到:“漂亮是我追逐恋爱对象的唯一条件,其它都是多余。”属于这种类型的恋爱者不注重美的本质与内涵,不懂得内在气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忽视了内在价值的根本在于心灵的纯洁、思想的进步和品质的高尚。

2婚恋观注重自由和自我

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需要以及婚恋道德评判标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婚外恋不道德”、“网恋不靠谱”、“爱情服从事业”等婚恋观念在慢慢发生改变,变得越来越开放和自由,越来越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感受,部队士官也不例外。第一,在对待“婚外恋”、“一夜情”的态度上,虽然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应当谴责”和“对爱的亵渎,坚决反对”的士官占到了72.8%,但仍有23.4%的士官认为这是“一种开放社会的正常现象,无可非议”或者“是情感的补充,虽不道德但可理解”,甚至有3.8%的士官觉得“只要不影响与配偶的关系,可以赞成”,这对传统的婚恋道德评判标准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二,在对网恋、网婚的看法中,认为“是个人私事,别人无权干涉和指责”的士官占55.6%,认为“只是一种游戏,不用大惊小怪”和“排解寂寞,可以理解”的士官分别占12.1%和25.3%,更有3.8%的士官笃信“网上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由于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随意伪装自己,所以角色虚拟性容易使得网恋者在网上大肆调情,玩弄感情,一方面有可能给真诚的一方造成严重的情感挫伤,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游戏爱情的畸形恋爱心理。由此可以看出,网恋缺乏足够的道德约束,它给士官婚恋道德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昭然若揭的。第三,在“如何处理工作需要与恋爱或家庭需要之间矛盾”的问题上,选择“以工作需要为重”的士官仅占38.2%,而61.8%的士官则选择了“以恋爱或家庭需要为重”或者是“说不清”。这表明,军人婚恋道德历来提倡的“以事业为重”的婚恋观正逐渐被“事业与家庭兼顾”的新型婚恋观所替代。

3性观念日趋开放

当前,随着士官学历和素质的提高,对婚恋质量和品位的需求也不断攀升。由于现代大众传媒有关性观念、性知识、性描写的宣传铺天盖地,地方未婚同居、“一夜情”、“闪婚族”等现象较为普遍,对部队士官尤其是已婚士官婚恋观、性爱观的影响较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性与婚姻产生分离。问卷调查中,在“对婚前性行为持什么态度”的问题上,选择“喜欢就在一起,发生性关系不一定要结婚”的士官竞达28.7%,超过选择“很反感,觉得不负责任”的士官6.5个百分比,而且这还不包括选择“性解放是大势所趋”、“是个性成熟的标志”的18.6%。这说明部分士官并不把性与婚姻看作是一体的,他们从追求快乐的角度看待性,而不考虑性与生殖、婚姻、家庭的关系,更不考虑性与道德、精神、事业的关系,甚至表现出纵欲主义和不道德的性行为。另一方面,是贞操观念变得淡薄。调查显示,有72.5%的士官认为婚前同居“可以接受”,感觉“说不清”的占18.6%,认为“无法接受”的仅占8.9%,这表明虽然军人婚恋道德并不允许婚前性行为,但是士官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呈现宽容的趋势,这种行为已经越来越普遍。

4离婚观承载矛盾和问题

调查研究发现,部队士官在离婚观上目前有两种倾向需要关注。一方面,如果面临离婚,不少士官主要考虑的是自身感受。调查显示,持有“要照顾自己的感受,感觉不好就离婚”、“婚姻应当是自由的,夫妻如果感情不和就可以离婚”观点的士官分别占到4.9%和64.4%,这尽管表明了部队士官对自身价值和婚姻关系中感情因素的重视,但也可能蕴含着一种片面强调“个人感情第一”,视离婚为儿戏的错误倾向。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曾经深刻指出:“他们注意到的仅仅是夫妻的个人意志,或者更正确些说,仅仅是夫妻的任性,却没有注意到婚姻的意志即这种关系的伦理实体。……结婚的人既没有创造也没有发明婚姻……所以,婚姻不能听从已婚者的任性,相反地,已婚者的任性应该服从婚姻的本质。”由此可见,片面强调离婚自由的论点,是和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虽然部队士官对离婚的态度已有所缓和,在“如何看待离婚”的问题上,认为“离婚丢人”的士官仅占6.9%,但面对离婚,不少士官仍表现出较为矛盾的态度,其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产生着冲突。原因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有很多现实的考虑甚至是牵挂,使其不能轻易离婚。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为了孩子或顾忌别人评论,选择表面不离但名存实亡婚姻”的士官占23.8%,这表明他们为了负起社会责任而牺牲了自己的感情需要,在婚姻生活中将会承受更大的痛苦。

网络新闻道德缺失问题探究 篇6

一、网路新闻道德缺失

(一) 网络新闻的可信度较低

互联网时代, 人们会更多地关注新闻的时效性, 却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 准确性, 网络新闻呈现了这样一个态势, 许多媒体对一个新闻争先恐后地报道, 却疏忽了对新闻真实性方面的监督, 造成了信息虽然做到了时效但是却没有还原其本来面目, 也会影响网络媒体在公众眼中的公信力。

(二) 过分娱乐化

网络的娱乐化将一些普通人的照片经过处理, 加工成娱乐版本, 正是因为网络新闻环境的娱乐化, 许多媒体利用这种环境进行炒作, 最后赢得公众的关注。

二、网络新闻道德问题的成因

(一) 网络媒体其固有特点决定

网络新闻媒体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应运而生的传播媒体, 他自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播范围广, 速度快。加之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网络的监管还不够完善, 都导致了我国网络媒体市场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问题。

(二) 公众心理因素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人格是由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而本我是一种先天的性格, 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本我的性格会相当长的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 并会一直受到娱乐原则支配。心理学家查理·尼斯特同样认为, 人类在学习过程中, 接受新事物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对生动鲜明的信息的传输。因此, 网络上的一些娱乐八卦新闻正符合了广大群众的心理偏好, 网络新闻的娱乐程度日渐增长有其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三) 广告商的关注程度

在网站的运营模式中, 最大客户就是各种广告商, 为了保证网站的经营和发展, 他们必须赢得更多广告商的关注, 判断的标准就是点击率, 只有那些高点击率的网站才会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因此, 广告商的评判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站的运营重点, 即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博得更多人的眼球。

(四) 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不强

任何一名新闻工作者都应具备比较强的舆论导向意识, 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质和职业要求。但是, 在我国网络新闻媒体方面却时常出现一些内容低俗虚构或者有明显的偏差的新闻, 这些新闻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负作用。

三、针对网络新闻道德缺失的对策分析

(一) 完善法律及相关制度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新闻的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 配套的制度很难跟上其脚步, 造成监管的滞后。因此, 完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三个方面完善:首先, 要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内容进行界定, 要详细解释说明违规新闻的审查程序和一些关键点, 对新闻的判定做到有法可依。其次, 在发布程序上, 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审核程序方面要做到能制定具体的责任的人。最后, 对违法者的处罚上和对受害者的补偿方式上, 要进行明确的规范其界限和划分出不同的档次。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 对不同的违法行为要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处罚, 做到公正执法。

(二) 保证信息畅通, 增强网上舆论的正面引导

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保证公众对新闻的知情权对于将舆论往正确方向引导具有积极意义。第一, 对于重点关注的时事新闻做到及时公开, 更好地保证网民的知情权, 力求让公众清楚事情的真相。第二, 对党政新闻做到适度公开。公众对党政事务普遍比较关注, 尤其近几年领导的生活作风, 言论态度等问题, 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澄清。第三, 网络媒体可以邀请或转载发布知名专家学者或权威机构的意见来做到正确的引导。

(三) 引导公众正确选择信息来源和信息的再传播

网民是网络新闻的主要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 引导网民在收听收看这些信息的时候, 要尽量选择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官方网站等, 既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 又可以能够防止被骗;倡导网民在信息传播时要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思考, 尤其是一些涉及政治或者国家安全的新闻, 更必须要仔细阅读之后再做决定。广大网民在新闻的识别能力上得到提高, 对网络新闻环境的改善也有很大帮助。

(四) 严格审查新闻稿, 抓住源头

严格的审稿制度, 可以约束新闻记者、编辑, 端正其职业态度, 要他们认识到新闻要真实可靠, 从根源上把好新闻质量关。严格审稿就是要严格遵守审稿制度, 并贯彻始终, 提高了网络新闻的质量和可靠性, 也可以提高广大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信任感, 促进网络新闻媒体更好地发展。

摘要:网络媒体作为时下最流行的新闻传播承载体, 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其带来的巨大便利, 但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道德以及法律上的各种问题, 因为其的相对开放性, 让一些有不良企图的人有了散布不良信息, 不负责任的新闻的机会。因此, 对于自由的开放的网络新闻也存在一些道德规范的缺失, 全文从重点的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网络新闻,道德缺失,法律

参考文献

[1]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H].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明娟.从深度报道看传统新闻定义缺陷[J].新闻知识, 2009 (4) .

[3]刘寒娥.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形态的整合与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 .

[4]任媛.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J].高教论坛, 2007.

[5]黄瑚.新闻伦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6]宁克强, 何军, 魏茹芳.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 (1) .

[7]易鹰.浅析有偿新闻的危害及防范[J].长沙大学学报, 2004 (1) :66-67.

[8]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87.

[9]龚小平.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及对策[J].老区建设, 2009 (10) :37·39.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探讨 篇7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

当前,人们痛恨虚情假义, 倡导诚信, 呼吁从业人员遵循职业道德,但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利益驱动, 诚信缺失

会计人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妥协,违反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未能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有相当多的会计人员认为应作好“技术处理”,使单位负责人的意图得以“巧妙”实施。有的在面对外部监督时,甚至作好所谓“协调”、“配合”,使监督弱化以至流于形式。另外,在现实生活中, 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都要经过会计人员之手。还有发生在国内的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业面临着“诚信危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公司的曝光,牵出了相关的华鹏、华伦等会计师事务所,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的现状,是诚信缺失的表现。

2、会计法制观念淡薄,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折射出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如单位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但这种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弄虚作假之风。

3、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

我国1000多万财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20%,其余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1、单位内部的不利影响因素

(1) 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虽然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以往更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坚持职业道德,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当前突出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大都是会计控制者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操作者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2) 会计人员的总体道德素质偏低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以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大多只是走走形式,但实际很少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2、单位外部的不利影响因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差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 价值观念, 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 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 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

(2) 政府监督不力,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恶性循环

政府监督不力,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产生的土壤。监督不力,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

另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苍白无力。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与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因此,首先应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课。同时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保护会计职业的尊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具体来说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弥补“先天不足”

各类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责任感、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职业判断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能力。为学生未来成功的会计人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 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道德修养或道德自律的根本方法是“约束”, 自律机制的核心是“约束系统”,自律者只有按自律标准和范畴时时进行自我约束行所必行, 止所必止, 才能最终达到“制心”的目的。作为会计人员,其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境界高低,虽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 在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因此,是否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则是衡量会计人员“自控”“自律”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2、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奖惩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1)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

监管组织的建立,根据我国的实际,可以分两步走,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先在中国会计学会下组建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这一步近期相对容易做到。但权威性稍差,待条件成熟后,建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单独组建中国会计协会,权威性较高,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

(2)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

建议结合会计证的年度检查,对全国的持证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总之,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 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讲求会计诚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因此加强我国会计伦理道德建设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韩传模、郝景昭.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M〕.会计研究2002 (5)

会计伦理问题的道德探索 篇8

1 会计伦理的理论阐释

对会计伦理问题的研究切入点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辅以伦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经济学的概念支持来进行阐发的。

1.1“经济人”的理论假设

对于假设的方法论研究, 恩格斯曾有段至理名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 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在莫茨和夏拉夫的合著《审计理论结构》中也提出“假设对任何学科的发展均是不可缺少的, 假设是建立任何理论结构的基础, 同时假设又将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

古典经济学家率先提出“经济人”的理论假设, 之所以提出“经济人”的假设, 其目的是凸显“经济人”的特点是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两个世纪之前就已经言称, 屠夫、面包烘焙师、酿酒师傅之所以向人们提供他们的劳动成果, 不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和同情, 而是为获取金钱的心理所驱动。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 每个人在做各种抉择时, 首先将以个体所能获取怎样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贪图效用最大化的理论基础上, 新经济制度学者对“经济人”的行为作出进一步阐述, 提出了两个假设的理论观点: (1) “经济人”行为中的相对理性假设; (2) “经济人”投机取巧的行为假设。“相对理性”是指社会人有通向理性的思维意识, 但是是相对的。投机取巧的行为则是指在现实社会总会存在这样一群人, 在谋求个人利益的时候, 会采用一些为社会公众标准所鄙夷的手段, 如欺诈、偷盗、背信弃义和谎言等。

上面阐述的两个假设和之前论及的“经济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相结合就构成了新经济制度学者提出的对于经济人行为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是利益最大化。“经济人”是利己和逐利的, 在经济活动中谋求效用的最大化。这里所提及的效用包含了能用金钱计算的物质财富, 也包含不能通过金钱来计算的潜在物质消费, 如身份地位、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等。所以, 追逐效用也即利益的最大程度的获取是“经济人”无法抵制的财富诱惑。

第二是相对理性。“经济人”具有相对理性, 是因为他们在追逐效用最大化同时, 也要受到来自国家法律、行业法规和社会道德力量的控制和约束。“经济人”在为自己谋取物质财富时, 会绞尽脑汁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 换言之, 逐利的经济人都是狡黠的, 他们总是从现实社会中推行的制度中间寻求一切可能的追求物质的途径, 用不择手段形容这一行为是最贴切的比喻。但是, 再聪明的“经济人”也要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 他们的聪明智慧也有自身的局限。不可能存在超越自然的绝对聪明人, 因而, 每个生活在现实的人的理性都是相对且有限的。这表现在个体一生中可使用的时间和空间是受到限制的, 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可拥有的信息资源是屈指可数的, 再加上人们对自己对外部世界变数的不可掌控性。由此, 个体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程度获取时, 会时常陷入一种“无序和盲目”的尴尬窘境。

第三是投机取巧行为。“经济人”逐利的本性使他们一旦获得不可多得的机会, 就存在着利用扭曲事实、篡改数据和欺上瞒下的手段来取得物质财富积累的行为。因而, “经济人”在经济交易行为中很有可能会做出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业操守的选择。如企业领导人为了虚报企业利润, 逃避政府部门的税收等, 授意会计工作人员实施相关行为, 导致会计人员会受到自身利益和合作契约关系的限制, 无法做出公平公正的选择, 必将走向自觉或不自觉的道德沦丧的危险境地。

1.2“道德人”的理论假设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对“经济人”的假设理论进行深入的反思之后, 提出了“道德人”的理论预设, “经济人”理论的提出明显是先于“道德人”的。在这样的基础上, 亚当·斯密进一步提出大胆的理论假设, 他假设“道德人”是有善恶之分的, 而“经济人”的本性是排他和利己的。因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 由于社会机制也会对“经济人”产生相应的限制作用, 因而, 针对“经济人”理论假设中的漏洞,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正是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调控和制约使得“经济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道德人的特性。对社会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起作用的, 除了经济体制之外, 还会与整个现实社会的文化取向、价值伦理和政治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维持“经济人”和“道德人”在经济实践中的相对平衡, 马克斯·韦伯鲜明地提出了“道德人”的理论概念假设。

“道德人”的理论概念假设, 意指在现实社会中秉承一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传达一种崇尚至高德行的高尚情操的人, 简言之, “道德人”就是践行某一时期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的人。“道德人”的显著特征是:他的言行举止是贴合时代精神风貌的;相较于“经济人”的利己的本性特征, “道德人”的本质特征是利他的。当然“道德人”也有利己的一方面属性, 但是“道德人”最为根本的人性特点是不能对他人造成危害;“道德人”是以“人之初, 性本善”为其逻辑起点的;“道德人”是基于人性某种特质的抽象的假设。“道德人”把履行社会崇尚的道德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标准。他们推崇道德的力量, 注重经济交易的诚信守义, 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 依然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不盲从社会, 不趋炎附势, 他们对弱势群体始终保持着人性关怀和无私援助。“道德人”的缺陷在于其由于将道德的尊崇放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 以致忽视了经济在社会生活中运行作用。

1.3“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有效结合

通过前面的论述, 可以看出“经济人”和“道德人”是相互矛盾的两个理论概述, 这一点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已经有明确的阐释。《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承认“经济人”在社会交易活动中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而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也不否认人在道德威慑作用下所具有的恻隐之心, 难道“经济人”和“道德人”之间就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吗?

在当下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中, 把“会计人”解释成“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有效统一, 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是行得通的, 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二者有机的结合。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首先就是要满足自我生存的需要, 要获取最大化的利益所得, 这就导致了“经济人”的存在;而当人充当社会存在物的角色时, 他必须在要与社会和其他人群的交往中才可能继续延续下去, 所以, 他在必要的时候要承担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在关键的时刻还要具有奉献精神, 这就是“道德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担当。这样一种现实状况, 自古有之, 当下更无法回避。因而在会计的经济活动实践中, 要从经济和道德两方面的因素来平衡。会计人在谋求效用利益的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社会经济目的的实现, 并在会计实践工作中体现一定的职业道德情操。

2 会计的伦理学理论基础

2.1 会计的本质特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就曾提出“会计当而已矣”。“当”的含义是指会计核算时要严格按照财政制度办事, 实事求是地按原则履行会计职责, 该收多少就收多少, 既不能少也不能超过规定的金额。《说文解字》中对会计也有适当的解说, “计, 会也, 算也, 从言从十”。又解释到“言”字“直言曰言”, 就是实事求是。又说“十”, “十乃数之具也”, 指的就是根据现实情况真实记载会计数据, 准确核算。因而, 从对会计的历史文献梳理来看, 会计的实质是对社会经济运行活动的真实记录, 确保所记载会计数据信息的内容准确, 数字真实, 资料翔实。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对会计的实质一直存在两方面的理论观点: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是在1980年首先由杨纪琬、阎达五率先提出的, 其理论观点是将会计的实质理解为一种管理行为, 此理论对于激励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进取心, 鼓励会计人员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做出应有的努力, 提高改革开放后会计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 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信息系统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观点,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提交的报告“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就指出会计活动其实就是“在本质上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撰写的第4号报告也指出“会计是一项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马克思的长篇巨著《资本论》中也对会计的本质做出自己的判断, 指出“价值决定及与此有关的簿记”, 这句判断的主旨是认为会计的本质是对经济运行活动的“价值、过程和综合”的体现。马克斯·韦伯对会计的实质的观点是“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 并且是“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依据会计进行调节”。依据这种理论标准会计的实质“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亚当·斯密对这种观点进一步延伸, 真正的理性原则就是“道德人”对“经济人”的规范和引导, 其核心理念就是敦促人们在获取个体效用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2.2 会计的伦理学内涵

按照一般的推断, 人们会认为伦理学与会计学是毫不相关的两种领域, 但就究其本源, 会计活动其实是一种伦理行为, 是一种道德理性、道德训诫和道德行为的综合, 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

从远古时期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剩余产品分工开始, 就顺其自然形成了对物品的计数和统计, 自此, 会计与人的道德伦理就紧密缠绕在一起。人们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时候, 不可避免要有基本的数学计算的过程, 因此, 会计在财产清算的时候会有意识地从恪守客观真实的立场逐渐演变成为会计职业操守中的尊重客观规律的原则和会计财产核实中的账目和财物必须相一致的原则。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西方的会计鼻祖卢卡·帕乔则指出会计行业的原则就是诚实守信人的职业, 会计职业所囊括的有关账户清算和数据记录的整个过程都必须融入高尚的道德行为和没有任何利己之心的诚实。

从理论角度来审视, 人类所有活动都涉及伦理层面的内容。首先, 人们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自身物质生产的需要, 也同时要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 而精神层面的追求则是包含了道德的追求。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们在参与物质生产实践的时候, 必须把道德原则归入其自律的范围之内。因而, 会计人要成为为社会所接纳的人, 在从事本职工作时, 需要把会计个体效益和社会集体利益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采取科学真实的态度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 任何一种形式的会计主体的行为都是代表了主体的主观价值标准, 会计人员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能力、品德、信仰和道德精神投入到对象物上, 进行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衡量会计的行为和成果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内容和凭据, 以物的形式出现的财务数据, 必将被人们所精神对象化。会计人在审核财务数据和报表时, 会有意识地将自身的价值理念投入到整个财务工作流程中去, 由此得出相应的财务审核结果和数据评判依据。因此, 会计的实践活动中伦理的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伦理道德是会计职业实质性的、内在的需求。

3 国内会计领域的伦理问题分析

经济的繁荣发展, 必将带动会计领域的高速跃进。也正因为如此, 各国会计行业出现了自会计职业产生以来最为令人瞠目结舌的道德伦理失衡现象。为此, 有学者对此状况予以深刻细致的分析, 学者俞安畅在1987年就对会计行业中出现的十种道德危机进行了诠释。学者蒙丽珍等进一步总结了会计职业伦理道德失重的若干表现:虚增盈利、虚增资产、虚增成本、虚减负债、隐瞒亏损、隐瞒利润、账外设账、截留收入。在《会计腐败控制论》一书中, 作者更是指出了会计腐败的八种表现, 即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公物、集体私分公款公物、公款吃喝与旅游、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会计造假、严重失职等。

会计领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大部分的会计从业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社会道德原则和法律章程, 为国家的昌盛和人民生活福祉的提高身体力行, 甘于奉献。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对中国大地的席卷, 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推进,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现象出现了多元格局, 国内会计领域的道德沦丧现象甚嚣尘上, 主要体现在观念层面上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滑坡和会计领域的渎职犯罪现象的频发。

3.1 观念层面的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社会中存在的极端利己主义的人性扭曲现象作出了笔触犀利的批判, 并指出个人主义在资本社会中的畸形发展已经无法遏制地带来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分崩离析。个人主义坚信“单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或尊严”, 把个体的利益的实现看作是行动的目的, 而把集体和社会当成实现个人利益的方式和手段。极端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必定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他们的行为方式触及了社会所尊崇的道德和法律底线。

贪图享乐、金钱至上和本位主义是会计行业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三种表征。贪图享乐型把人的生物性本能需要置于人生意义的首要地位, 把享受生活, 躲避疾苦看作是人的本性使然, 把人的生理满足当作人活着的价值体现;金钱至上型就是为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惜一切代价, 所谓欲壑难填, 为实现对金钱的占有, 隐瞒、假造、毁坏会计数据资料和营私舞弊, 为了越来越膨胀的贪欲, 不惜铤而走险, 走上犯罪迷途;本位主义是狭隘的小团体意识, 缺乏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 为了迎合少数人的私欲而损害大多数的利益。

3.2 规范层面的问题

《国际会计职业道德准则》1980年对会计职业道德制定规范, 作出了“独立、客观、正直、保密、业务能力、技术标准和道德自律”等诸多方面的标准界定。会计职业伦理道德的提出是来自会计实践领域的指导, 它鲜明指出会计人在会计实践中应该执行哪些工作职责,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具备哪些工作作风、道德情操和职业态度。在国内当下的会计工作实践中, 存在着某些工作人员为了获取不当财富, 采取违背职业道德规则的做法。例如, 随意变更企业利润的核算方法、不负责任地改变企业成本和企业财政收入的确切时间、虚报企业的实际收入等。以致使企业的会计计算信息严重与事实不符, 假账现象频繁发生, 我国会计行业职业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3.3 行为层面的问题

行为层面主要是指道德行为方面的僭越倾向, 根据会计道德失范行为对集体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 可分为不当行为、较恶行为和极恶行为三种。

会计不当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方面。会计行为不当的作为是指会计人在具体的工作中并没有违反法规的行为发生, 而是窥见法律制度的空隙来编造与会计信息不相符的行为。这种不当的会计行为使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对于企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破坏性作用, 同时受到利益损坏的还有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整个社会。会计不当行为中的不作为是指一种与职业道德操守相悖的表现, 它的实际表现是放弃对会计行为作出相应的道德判断, 在需要作出择断的时候拒绝行使自己的道德评价义务, 用个人的喜好为托词躲避履行道德职责。

会计较恶行为是指企业负责人和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遵守相关会计法规章程的做法, 属于会计违法的行为。其明显的特征是: (1) 涉及金额有限; (2) 违法行为不恶劣; (3) 从对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利益造成的后果来衡量, 危害程度并不显著。

会计极恶行为就是指会计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指会计人为了获取非法财物, 在交易活动中凭借职务身份的掩护, 实施各种非法途径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触犯了国家制定的关于会计行为的相关法律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4 会计的道德教育建构

4.1 会计道德教育的理论含义

道德教育的内涵是指一定社会组织结构为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和伦理准则, 自觉承担相关道德责任和义务, 而有计划和有目的地向人们施加的道德训诫。会计道德教育是指依据会计实际工作特点, 有步骤、有条理、有计划地向会计人灌输社会道德规范, 以督促会计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自觉执行会计道德标准行为。会计教育具有整合性、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循序渐进性和实践性。

会计道德教育的整合性是指形塑会计人的职业道德情操是一项综合的任务。会计道德伦理是会计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所以, 会计道德教育工程不能单一机械地、孤立地完成, 必须是各个道德元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

会计人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性是指塑造会计人高尚的道德品德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的系统任务, 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 需要不断地向会计人进行道德感染和品行熏陶, 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会计人经年累月地接受道德洗礼和行为感化的结果。

会计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表明, 会计人的道德水平提升必须是从实际工作实践中获得的, 这意味着会计人的道德培养过程是“知”和“行”的有效结合。道德涵养的修炼是以实践为其基石的, 这一点是西方古典哲学家是早就洞察到的, 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品德的形成必须要经由习惯的养成和实践的积累两条途径得以完成。康德和黑格尔也认识到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如果不能经受实践的反复考验都不能冠以道德之名。所以, 会计人的道德伦理教育一定与会计工作实践和社会实际需求相一致, 脱离了实践这一重要的环节, 会计人道德的完善就是空中楼阁, 水中浮萍。

会计道德训诫的核心就是利用道德伦理的影响来引导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道德伦理教育就是要规范和训诫会计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 来激发其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做出优良表现。

4.2 会计道德教育的理念更新

会计教育是“塑造会计业未来典范的摇篮”, “造就会计道德楷模的圣殿”。会计道德教育如此强大的辐射功能必须在会计领域的经济活动中发挥其作用, 而目前国内会计道德伦理教育理念和活动都已经不适应会计自身发展的需求, 需要更新现有的道德伦理观念, 在会计人道德教育环节的制度层面、教育层面、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环节实现观念的科学创新和大胆尝试。

会计的道德教育观念创新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思维模式, 改变以往的直线思维和平面思维方式, 会计教育观念更新要以会计行业为保障, 要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为基本前提, 才可以制订出合乎科学规律的培养会计人才的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 使会计教育改革内容更具合理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会计教育实施过程中, 要转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强调专业业务知识的增长, 忽视职业道德伦理的塑造;关注会计人的学历资格认定, 忽视非学历持续教育;重视会计人在学校的道德伦理教育, 忽视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培育等的情况。

4.3 会计道德教育的过程创新

提高会计人职业道德水平关键的环节在于通过会计培训学校、各政府财政机关、公司事业单位和各个会计学会和协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这些道德教育形成的基地, 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伦理灌输和宣传, 使会计道德职业伦理标准内化为会计人的自律准则。

学校道德教育在培养会计人最初的职业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是其他培训机构无法比拟的。公司事业单位既是会计道德伦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部门, 同时也是会计道德训诫的主要群体, 会计人职业素养的形成是在实际工作锻炼中养成的, 因此, 对于财政单位负责人的道德引导和提高, 是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切入点。政府财政机构是各级会计单位的管理部门, 从各种渠道对会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给予指导和引领, 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对会计人员道德培养的协调、组织和督促。社会是会计人道德素养形成的又一有效阵地, 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和力量, 是深化会计道德素质的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4.4 会计道德教育的内涵拓展

世界各国所推崇的优秀会计道德价值观念理所当然成为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要强化会计群体中的楷模和标兵示范作用, 更要传播会计行业出现的道德沦丧和失重的“耻文化”现象带来的深刻教训。“耻文化”的教育观念深入日本人心, 对于日本社会的道德文化规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值得国内会计领域借鉴和学习的。

其次, 在学校的会计道德教育实践中, 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会计职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使学生养成恪守职业本分, 热爱会计事业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会计人所要面对的实际困难和要应对的各种利益诱惑。

再次,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 秉持会计人应具有的忠于职守、尊重客观事实, 以及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行。

会计行业的工作特点就是要经常周旋在各种物质利诱和金钱交易中, 尤其是在当下市场经济的整体氛围中, 人们对于利益的占有在商业时代被迅速发酵, 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很容易滑入欲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复次, 还要锻炼学生精益求精、不向困难妥协的性格秉性。最后, 会计人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 学会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并处理各种复杂的会计事物。

4.5 会计道德教育的理论更新

经济发展水平位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本国会计伦理道德教育已经走到关键的抉择时刻, 美国的经济学家们更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加强会计专业学校学生的道德伦理教育和规范。美国本土的注册会计师协会更是主张会计学专业的学校教育应“在会计学学生中发展伦理价值并且在课程中把伦理问题和技术知识整合在一起的重要性”。鉴于我国目前会计道德教育的现实情况, 西方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经验是值得我们吸收和学习的, 国内会计道德教育的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第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妥善解决道德教育与实际工作的关系, 把切实处理现实问题和传播道德信念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把提高意识形态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整合起来。

第二, 加深对会计道德职业素质的规范和教育, 借助多种有效措施向会计群体传播会计道德价值理念, 增强会计人的诚信服务意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高尚的职业情操。

第三, 树立模范会计人员的职业形象, 典型人物能够向其他的会计人员示范会计领域优秀的道德行为和令人折服的精神信仰。可使一般的会计工作人员以此为榜样, 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

4.6 会计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现实生活中违背社会准则的事件时有发生, 道德教育的作用既需要社会的他律作用, 也需要社会群体的自律束缚, 但是当道德教育不能遏制所有的不当行为发生的时候, 道德伦理法制化和制度化就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 具体说来道德教育制度层面的建设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 法律的社会功效就是约束和限制少数人手中权力的滥用。在完善国内会计行为的法律制定方面, 要增加关于会计违法犯罪的有关内容和加大刑法中对会计犯罪的处罚力度。

第二, 法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孟德斯鸠曾断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定理。”为保障会计信息资源权力在其合乎规范的范围发挥作用, 避免不必要的会计领域内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建立一个全方位、多立体和多监督主体的会计权力长效机制是势在必行的举措, 进而使各种监管措施在功能上互相促进、空间上共同存在和时间上的有效延续。

第三, 营造一个去恶扬善、奖惩分明的会计奖励机制是形成会计道德整体氛围优化的核心举措所在。只有在这样的科学昌明的机制, 全社会的会计道德水准才能大幅攀升, 会计道德价值目标才可能达到和实现。

第四, 由于国内会计领域的自律氛围并不透明, 是一些意志薄弱的会计人员利用机制的不健全违法犯罪, 因而, 在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控上, 要执行会计人员自律行为和政府机关统筹规划管理的协调、一致。

为了获得经济和物质上的极大充足和丰裕, 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发展经济和攫取财富, 却严重忽视了精神道德层面的充盈和提升, 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并没有使社会文明程度取得相应的进步, 适得其反的是, 人们曾经赖以依存的社会和谐氛围被无情破坏, 昔日被人们笃信不疑的道德原则和价值伦理遭到前所未有的践踏。毫无疑问, 不断加深的道德失范和人文观念的崩塌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大隐患, 像诚实守信这样的经典品性已成为商品过剩年代中的稀缺奢侈品。法国闻名的学者阿兰·佩雷菲特在其著作《论经济“奇迹”》一书中, 详尽剖析了美国、英国、荷兰和日本的经济崛起的诸多因素, 论证出四国经济繁荣的共同之处就是经济活动坚持诚信原则和自由竞争, 而竞争和诚信理念在经济领域中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货币自由交换与分配和自主契约”来完成的。信用机制的健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会计体系正是这一信用系统中的唯一方式。阿兰·佩雷菲特在详细分析四国的经济发达状况后, 宣称下一个创造经济奇迹的将是中国, 但是, 针对现阶段我国会计领域的现状, 应尽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会计道德规范系统, 改善目前存在的会计领域中的道德失衡现象, 这是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唐凯麟.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3]林浩著.会计的伦理意义——会计职业道德以外的会计伦理问题[M].当代会计前沿问题探索,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4]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5]蒙丽珍.会计职业道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选择,途径

1 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及其设立要求

1.1 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组织和财务关系的理顺所要达到的目的, 是评价企业的财务管理合理性的标准。企业确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有利于有效地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 以及科学地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结构, 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 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立要求

为了在理论上严格地把握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并有效地评价不同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 以及和当今的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互相适应,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立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符合层次性, 即先要确定能够知道多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总目标, 然后根据总目标, 并依照不同的所有制和经营形式, 分别制定不同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进而根据生产经营状况的不同, 采取适当的指标表示这些目标, 从而构成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2)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符合统一性, 即财务管理活动要符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时, 要使之充分地体现财务管理的本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

(3)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符合可操作性, 针对具体的实现目标以及量化指标, 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具体制定, 能够明确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 起到考核财务管理活动的作用。合理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当能够将总目标具体化和量化, 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2 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若干观点以及选择原则

最具代表性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2.1“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这种观点认为,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以盈利为目的, 利润是企业价值的体现。这种财务管理目标是客观的选择。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利润最大化表示着社会财富最大化。然而这种目标没有考虑到企业投入的资本, 也忽略了所得到利润时所承担的风险, 不适合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对比。另一方面, 这种目标会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2“资本利润率的最大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实践中显现了多种弊端。在我国和国外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中, 提出了资本利润率的最大化和每股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资本利润率, 是税后的净利润和普通股的股数的比值, 每股利润是净利润和普通股数的比值。这两种指标能够体现企业盈利的水平。但这种目标也没有考虑到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同时, 这两种目标也没有将时间价值的问题考虑进来, 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3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原则

2.3.1 利益兼顾

在选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时, 要确保每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都能保证最大化, 并应该全面兼顾这些主体的利益, 如投资人, 经营人, 债权人, 职工和政府等。

2.3.2 可持续性发展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当有利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能保证各个利益主体, 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 并做到有效兼顾和长短期配合, 同时, 应能克服企业经营上的短期行为,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

2.3.3 计量可控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应可以被有效地控制和可靠地计量, 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 并能有效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评价和考核。

3 有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途径

3.1 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基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 因此,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盈利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 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不容忽视。为了保证企业的增值能力, 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则要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并发挥决策、预测、计划、考核和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 控制财务资金成本和利润, 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3.2 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条件, 选择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 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体系通常包括紧密型、松散协作型和半紧密型, 即区别于公司财务决策的执行机构。

3.3 做好企业的财务计划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为要求进行的, 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根据总目标的要求, 做好财务预测与计划。企业的财务计划, 除了资金和利润等的计划和预测, 还应当包括对于企业经营中和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风险进行计划和预测, 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外, 企业应当对财务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 以适当的方法来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机构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4 结论

综上所述,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企业的稳定快速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确定了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才能引导企业财务管理更有效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确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时, 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特点, 并根据适当的原则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比选, 并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保证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陆建军.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市场周刊, 2004 (12) .

[2]马向利.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2) .

[3]张群.刍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会计之友, 2008 (5) .

[4]王志强.试论财务管理目标[J].科技资讯, 2008 (14) .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 特点 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35-01

1 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实践期间,通过开展绘画、书法、舞蹈等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到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原阳唯一一所留守儿童学校—丰华实验小学的一百余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心与心的交流。同时,借助于学校老师的指导帮助,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2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突出特点

(1)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研究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首先,必须从审视他们的心理角度出发。孩子的想法大都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舞蹈班有一个叫小雨(化名)的女孩,据了解她没出生时父母就在闹离婚,出生后一看是个女孩,双方都不想要,最后,她就跟着姥姥长大。在生活中,她时常把“不要”这两个字挂在嘴边,用抨击别人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和怯懦,防御意识特别强。丰华实验小学位于城乡交界地段,学校的孩子有来自县城的优越家庭,也有的来自贫穷的农村,经济和地位的不平等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冷漠等心理。

(2)各种不良行为频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普遍要比非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要强。但是,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即使他们外在的坚强也掩饰不了内心对家庭情感的渴望,他们需要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向父母倾诉自己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因此,当父母不在时,他们只有把这种情感需要转移到异性朋友、网友和游戏中虚拟人物的身上。长此以往,沉迷网游,打击斗殴,赌博偷窃等现象便时有发生。

(3)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虽然导致家庭和教育环境的改变,但却加强了子女和外界的联系,使他们视野开阔,与此同时也带给子女负面影响,让他们的思想变得功利化、世俗化。支教期间,由于我们的队员大多都是女孩,所以一个学弟就和孩子们睡在一起。第一天晚上他回去睡觉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已经把蚊香给他点上了,床头还放了一个雪糕。他当时为孩子们的懂事高兴,后来才知道,那只是一种贿赂的手段,只为了躲避以后的打扫卫生,洗碗等琐事。

3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况的成因

3.1 城乡差距,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近年来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农民工的一些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虽然肯定了他们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但却仍然无法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毕竟他们大多所从事的是工作环境差、负荷重、劳动强度大而又收入低的职业。农民工的辛苦劳动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城乡差距,因此,农民收入在地区和个体之间很难平衡。自古以来,阶级的差异都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对农民的轻视和践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事情。

3.2 情感的“空窗”期

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最为严重和现实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年龄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爱护和教育,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感的重要聚集地。但是实际情况是:多数农民工常年在外挣钱,与家人团聚甚少。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便成为一种特殊的“残缺”家庭,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无法得到父母的呵护和陪伴,致使孩子产生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等情绪,导致他们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甚至面对情感时十分冷漠。

3.3 渴求被关注的心理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发展理论认为,這个阶段的孩童一直在努力保持着积极地自我概念,认为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体。所有入学的儿童都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满心期望在学校里获得成功。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根据相关的标准被定了一个级。学生一旦被划入低水平组或被评为较差等级,就很快失去了对成功的最初期望,老师也不会多注意他们。此时,就出现了所谓的差生。他们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可能故意做出一些与道德相违的事情。

3.4 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既直接又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的。多数孩子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临时监管,他们在承担繁重的劳务之余,已无太多精力进行教育。此外,和孩子之间天然的血亲关系,使他们大多仅仅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这种较低的物质需求,而缺少对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此外,祖辈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承担起对孙辈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3.5 学校德育教育的弱化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智育,轻德育”已成为普遍现象。可是,很多留守儿童心灵比较脆弱,一旦教育方法稍有不适,就极有可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引发安全等问题,因此德育工作者通常也是比较消极的,在德育工作中追求“安全”也就成为他们的唯一目标。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大多数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因此,也就无法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4 结果讨论

通过这段时间和留守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支教生活,我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德育建议做出如下建议:

(1)政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构筑城乡孩子之间平等意识。同时,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支持力度。

(2)监护人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孩子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作用。

(3)学校加强孩子的德育建设,把德育融入现实生活,积极引导,从而消除留守儿童心中实用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

(4)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用爱心培育爱心,用责任培育责任。

参考文献

[1]范先佐.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浅析 篇11

一、学术道德及学术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力量和人们的内心信念, 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学术人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处理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道德失范是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背叛, 它的典型表现是“诚信危机”。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荣誉、职称或金钱等) 。

学术道德建设是目前高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而高校的学术道德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和重视。在职称评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专业重点岗位聘任及年度业绩考核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不正行为, 给高校学术界带来了不良影响, 使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诚信受到冲击。

当前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或抄袭剽窃, 或请他人代写文章, 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 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及学校评估、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中的弄虚作假, 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 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 影响学术声誉, 阻碍学术进步,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必须对此认真加以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术工作者个体职业道德水平下滑。

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样的学术环境中, 不同的学术个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 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1] (P301) 因此, 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 主要是由高校学术工作者忽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淡化道德认识和情感,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评价能力下降等引起的。

(二) 高校学术奖励和评价制度与利益联系过于密切。

现行的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与市场利益关系联系过于密切, 加薪、提职、住房分配及各种其它待遇都决定于科研成果的数量 (质量的标准往往是形式上的) , 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 为了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 急功近利, 重量轻质, 致使抄袭、剽窃等各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存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鉴定、评奖和职称评审之中, 严重败坏了严谨的学术风气。

(三) 学术道德法制不健全,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学术监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惩治。尽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表明了国家对学术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各高校还是都缺乏一套与之相配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道德规范, 缺少对有关人员进行学术活动加以约束和管理的依据。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 极易使一些学术人产生“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不良想法;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缺乏, 违规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守规者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鼓励, 从而削弱了守规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学精神, 形成了失范行为的恶性循环。

(四) 高校自身发展中存在浮夸风气, 学风教育弱化。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为了“发展”、“升级”, 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 获取教学资源优势, 不断争取重点学科、硕士生点和博士生点, 纷纷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为鼓励广大教师多发、快发论文专著, 还制定了奖励办法, 导致教师重量轻质, 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垃圾堆出的虚假学术繁荣。同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 一些高校对学术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还为造假者包庇说情, 更使得一些弄虚作假者有恃无恐, 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

(五) 学术成果刊登机构的审稿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性。

在审稿方面, 首先, 当今学术杂志和出版物多如牛毛, 为学术失范活动提供了条件。其次, 学术杂志及其编辑面对一些学术失范现象, 出于种种考虑, 要么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要么怕得罪人, 怕自找麻烦, 这些都成为一些学术人一再无所顾忌地弄虚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 为权者讳, 为尊者讳的现象严重。某些学官学长, 利用权职之便主持重大课题, 主编大型丛书, 成为一字不写的丛书主编, 自始至终不问课题的课题主持人, 名利双收, “官大学问长”。这种投机取巧搞出来的集体项目往往前后重复, 错误百出, 贻笑大方。

此外, 我国大多数期刊和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机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这些机构只注重论文刊登费的多少, 而不注重论文质量的高低。这些都为抄袭、剽窃的“学术垃圾”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三、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学术道德修养, 加强学术道德素质教育。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主体是人, 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首先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要求个体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 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2] (P127) 2001年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从科学态度、学术民主、成果署名、科学协作、科学精神等十个方面确立了院士行为规范, 其核心就是强调自律。因此, 学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深化学术道德认识和情感, 培养并形成自己的学术道德准则, 锻炼道德意志, 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维护学术尊严, 进一步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坚决抵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

(二) 应建立科学的学术奖励和评价机制。

1. 建立科学的学术激励机制。

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 改变与利益联系过于紧密的状态, 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 遵循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鼓励创新, 多出精品成果;对于重大的科研成果, 应加大奖励的力度, 扩大奖励的效应, 通过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

2. 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在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 应重质轻量, 注重学术的原创性, 同时要尊重各学科的差异性, 提升评审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社等单位, 应从促进学术研究水准提高的角度出发,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专业的稿件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的外部人审稿制度。

(三) 建立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纪法规, 建立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 坚持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学, 是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策。建议国家在现有法律中增加并完善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条款内容, 保证有法可依。就学校本身而言, 一方面, 应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另一方面, 应完善相应的举报制度,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 颁布处罚各种违规行为的条例, 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惩不贷, 有力地遏制学术腐败现象。

(四) 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学术风气,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高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 以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 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3]

(五) 净化学术道德, 出版媒体责无旁贷。

作为学术研究显现层的媒体, 首先, 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 不因权势、权威而滥发稿件;其次, 要充分掌握学术动态, 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改头换面之稿件;最后, 要对违背学术道德, 违反学术规范的书籍、文章进行无情揭露, 严厉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使优者胜劣者汰, 使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 使真知灼见之文名扬天下。

综上所述,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遏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更需要高校及学术界自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约翰.布普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2.2.

[4]国内学术界存在七大“不端行为”[J].科学时报, 2004.2, (11) .

[5]江新华.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6) .

[6]肖瑞峰, 徐斌, 袁亚春.构建学术道德遇制学术腐败[J].中国图书评论, 2002, (7) .

[7]王友良.学术道德的三个层次[J].云梦学刊, 2001, (5) .

[8]欧安欣.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9]专题研修组.对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0) .

上一篇:混合调制策略下一篇:提升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