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4-05-15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共8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不断冲击着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从未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产生了,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共青团东莞市委审时度势,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市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市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于2005年2月召开的共青团东莞市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全市开始全面实施“重镇强村、活支兴团”战略,将团的工作重心下移,重点下放,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到支部,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带动基层团支部的全面活跃,从而达到带团、促团、旺团、兴团的目标。其精髓在于以人为本,提升东莞市民的综合思想道德素养,为东莞实现可持续发展做足人才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石。我校团委认真学习领会《意见》和《战略》的重要精神,就进一步了解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地依赖学校教育,家长、社会和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的参与严重缺失。传统思想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负责学生的生活,至于社会非到用人时刻否则根本不去关心。固然家长有望子成龙的愿望,社会也渴盼得到有用人才,可是他们就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人的成才过程是受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而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往往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社会只注重青少年学业成绩的进步与否,却很少关心他们思想的健康成长。

(二)过多的大而全的教育理论,实践活动表面化,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十年来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特别是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学校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至于其他方面教育几乎都没有实行。而且不能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开展不同系统目标的思想教育,往往“病急乱投医”、“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教育了,老问题还是不断出现。

(三)过多重视、强化智力开发,德育培养和思想宣传教育流于形式,被边缘化。目前许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还只注重智育的开发,只要读书好、分数高,那么你就是好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的评定虽然在一些地方有所改进,但更多的是被“一好”所替代。学校对“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教育,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大都进行过,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流于形式,失于空洞。很多学校是搞了活动,但却没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形式上的应付却在现实意义上损害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本身尚不完善。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逐步转化为能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履行社会义务的社会人的过程。随着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力的增强,青少年已不再盲从既定的思想道德价值和思想道德规范,甚至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性和抵触行为。在思想道德过程中,他们不再被动地受制于社会主流思想道德规范的束缚,而是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吸纳社会突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和思想道德规范,并根据青少年群体所特有的规则主动建构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目前基层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不健全、不系统,尚未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的教育、以“责任”为核心的为事之德的教育、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的教育、以“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生存道德教育等一整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更不要说贯彻执行了。

(二)思想道德教育本身的原因。社会转型客观上导致了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转型。现代德育已逐步向“学会选择的德育”、“主体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开放性德育”迈进,德育方式的改进促成了青少年德育主体的形成。他们能积极地作用于社会道德生活、评价现有的道德规范,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探索新的道德准则,从而形成青少年道德体系。但是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学校在升学率这个指挥棒下,抓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使学生缺少一个丰富有效的德育课堂。

(三)各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力量分散,各行其事,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思想教育工作,条块分割,系统隔绝,重复要求,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很难渗透到青少年的灵魂深处。目前许多地方缺乏统一的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基层陷于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局面。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建构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

怎样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积极建构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我们认为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通过“传授”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

通过传授可以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导向,教给他们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规范,抑制错误的、消极的行为意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的认知、评价和选择能力,这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当前,未成年人价值意识的主体性越来越强烈,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因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且日益迫切。我们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引导,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学校德育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为前提,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提高其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评判能力、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等等,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优化,使其道德认知健康发展成为可能。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在充分尊重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我校根据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结合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制订了《东莞中学学生手册》,使学生处事有准则、言行有规范,自律能力不断提高。

(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去“影响”未成年人

积极的文化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不断学习、进取和创新;消极的文化环境则易诱使学生消极悲观,不思进取。学生长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便会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它能给人以启迪,催人以奋进,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人说,要让校园成为一首诗,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发挥德育功能。这是对学校德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深刻理解。确实,一个给人美感的花园,一座引人遐思的雕塑,一条催人上进的标语等,都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我校文化积淀厚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广泛的影响。除了传统的文化项目如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之外,近两年学校又广泛开展以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和朝阳读书活动。开辟“每月一书”专栏,对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优秀书籍进行推荐和评论;在全校各班成立读书小组,配备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外名人传记、经典名著等书籍,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升华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通过道德实践使学生得到道德体验

道德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使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积极的实践体验中培养道德习惯。对道德实践活动我们要提出严格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计划性,避免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学生们严格按照活动要求去行动,不能放任自流,避免让受教育者获得反面的经验和体验,而应该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正面的经验和体验。校团委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由学生自主设计、全体参与的系列主题团会活动。开展如

“我与祖国(爱国主义教育)”、“做人之道,立身之本(诚信教育)”、“给老师的一句话(知礼教育)”、“怎样使用“压岁钱”(弘扬民族传统、知礼向善教育)”、“学习雷锋精神,做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等主题团会活动,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得到充分的道德体验。除此之外,还开展如参观东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戒毒所,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为希望工程捐款、募捐活动,定期到敬老院、孤儿院送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了道德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他们在道德层次上更进一步。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和各方面都要来关心支持。”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要不断拓展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不断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未成年人德育的关注程度,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另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考虑长远性。德育实践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2

1 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座谈和调查结果分析来看, 我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他们热爱祖国、关心政治, 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 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坚持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注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渴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1.1 政治上趋于成熟、理性, 信仰取向积极、进步

调查显示, 77.08%的学生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本世纪中叶能够实现现代化, 对党的领导高度认同, 充满信心;有92.69%的学生有入党的打算;87.35%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组织, 96.44%的学生入党是出于促进自身发展和为社会多做贡献的需要。

1.2 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普遍关心国内外大事, 对是非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调查显示, 97.62%的学生赞同构建和谐社会, 我校学生高度关注台湾局势, 通过各种途径表明自己的态度, 86.96%的学生明确反对台湾独立, 希望台湾问题能够以和平、外交手段早日解决, 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 体现了学生理智的爱国热情。

1.3 思想开放、活跃, 注重主体意识, 强调竞争和个人奋斗

调查显示, 91.90%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中, 52.17%的学生认为通过自我奋斗、自我完善来实现人生价值, 37.94%的学生认为人生价值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学生最看重的人生因素依次为:理想信念 (36.17%) 、能力 (24.90%) 、人格 (15.01%) 、健康 (13.64%) 、家庭 (5.30%) 等。调查说明, 理想信仰对人生有重要作用, 学生最为重视。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多元化, 注重自我, 关注未来。

1.4 表现出较高的政治关注度, 公众意识不断增强, 关注未来和前途

和前途学生对国内外一些热点问题普遍关注, 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在问到是否愿意参与志愿活动时, 积极要求参与的学生比例超过了77.67%;在问到学习的主要目的时, 47.83%的学生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1.03%的学生希望找到理想的职业, 19.56%的学生希望顺利毕业、提升自我。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对当今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 重物质、轻品行, 重自我、讲权利, 缺乏奉献精神

由于受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影响, 一些学生过于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 忽视思想品德修养, 缺乏进取心;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凡事以个人利益为重, 不热爱集体, 不关心他人, 讲权利却不尽义务, 团队合作能力差, 缺乏奉献精神, 诚信意识较差。

1.4.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学生的鉴别力和自制力下降

调查显示, 目前我校学生上网的比例基本达到了100%, 83.99%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广播电视了解外部信息;42.49%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 34.78%的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2小时, 36.56%的学生查找学习资料, 33.99%的在聊天、玩游戏和娱乐。由于学生年纪小, 自我控制力较差, 缺乏辨别能力, 致使少数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 对思想政治教育态度冷漠。

1.4.3 激烈的竞争使学生心理压力过大

社会的快速发展, 竞争的加剧, 使部分学生不能应对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 有的学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调查显示, 54.94%的学生认为自己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学习, 19.17%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压力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压力, 致使学生功利诉求增强, 这也导致学生更加关心专业课的学习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2 我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策

2.1 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切实抓好思想建设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职业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切实加强领导, 务实创新, 全方位地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狠抓落实, 务求实效, 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2 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学校要建立与中职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 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由校党委领导, 党委办公室主管负责, 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总务处分工管理, 定期研究部署, 落实措施, 协调力量,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 各部门密切配合,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3 发挥德育课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德育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 德育课任课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就必须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还承担着塑造学生灵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任, 其特殊作用是任何其他专业课教师无法替代的。要发挥德育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 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奖惩以及评优的重要依据。

2.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2003年我校经过竞争上岗择优任用, 选拔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生管理者和专职班主任。他们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 是我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另外,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校选拔出教学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校团委还从年轻的教师中选拔团委副书记, 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设立团支部,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学校建立了长效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结果与奖惩、职务晋升等挂钩。

2.5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为了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学校利用校内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电台等舆论宣传阵地, 播放优秀影视片和传唱革命歌曲, 并加强校内人文景观建设, 挖掘环境中的资源, 美化育人环境, 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积极推进学校校内电视网络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 制订规章制度, 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积极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 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 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网络伦理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2.6 树立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 人人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系统工程, 涉及学校方方面面, 这就要求全校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互相配合, 树立“全员育人”的整体意识, 形成“人人是表率, 处处是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要强化全员育人理念, 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职工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亲人, 主动地将育人和为人师表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上。

总之,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根据学生的现状, 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 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群策群力, 就一定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护人才。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是积极的、健康的, 但也存在不足。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必须加强领导, 完善各项制度, 发挥德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队伍, 使每个人都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3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育,父母、亲朋和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的参与非常薄弱。人们总认为思想道德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父母只负责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社会不到用人时刻不会去关心这个问题。诚然,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社会也需要得到有用的人才,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未成年人的成才过程是受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而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社会只注重未成年人学业成绩是否进步,很少关心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如何。

2. 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死板,导致社会实践技能无法发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前教育改革的理论百家争鸣,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更是强烈。可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根本没有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而是为了升学而仍然实行着填鸭式教学,而且不能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开展不同系统目标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病急乱投医”、“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什么都教育了,思想道德问题还是不断出现。

3. 学校教育偏重于强化智育,忽视了德育培养和思想宣传教育。当下的学校教育,都是只注重智育,只要成绩好、分数高,就是好孩子,“三好生”、“优秀团员”的评定都是以学习成绩来评定的,根本没有考虑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教育口号浮于形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都是一带而过。很多学校是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渗透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偏离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未成年人,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发展;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主导,增强德育在当前的价值和作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文化思想,培養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进取的社会精神。

2. 改革思想道德教育体制,采用新的道德评价体系和失德惩戒体制,落实思想道德教育实质。根据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改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从而制定新的德育标准、考核制度,让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熠熠生辉,进而使用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和失德惩戒制度,来制约和管理未成年人不合理的德育行为。失德惩戒标准的制定是对未成年人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管理行为,虽然是强制性管理,但是却能保证未成年人在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能对未成年人在失德这一问题上起到教育和制约的作用。充分开发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当前形势下、良好的社会背景下,形成良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循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关系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国家的稳定。只要形成良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循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制度,就能开创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体制:

(1)开发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潜在功能,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开辟出一片良好的新天地。

(2)开发亲情教育的功能。人们要转变重学习轻德育的教育观念,更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

(3)开发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是未成年人汲取知识的摇篮,不仅是学习的专业场所,更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环境。

3. 总结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采取多方面的渠道,从身心、社会实践、知识理论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培养,促进未成年人全身心的发展。

(1)让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提高未成年人依法保护自己的能力。

(2)让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得到增强,使未成年人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3)让公民社会意识观念得到增强,最终使未成年人知道并深入的了解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4)让未成年人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得到增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

根据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查询”数据库提供数据,2013年全国共有233所学校招生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①,这233所学校基本情况参见表1: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地域分布情况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省分布情况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233所院校分布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如图1所示):山东省14所,占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比例的6.0%;贵州省13所,占5.6%;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各12所,各占5.2%;河南省、广东省、云南省、陕西省各11所,各占4.7%;河北省、山西省各10所,各占4.3%;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8所,各占3.4%;吉林省、黑龙江省、浙江省、重庆市、甘肃省各7所,各占3.0%;安徽省、江西省各6所,各占2.6%;辽宁省5所,占2.1%;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各4所,各占1.7%;天津市、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3所,各占1.3%;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2所,各占0.9%;青海省1所,占0.4%。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地区分布233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分布于7个地区(如图2所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35所,占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15.0%;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19所,占8.2%;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53所,占22.7%;华中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35所,占15.0%;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22所,占9.4%;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45所,占19.3%;西北地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24所,占10.3%。港澳台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本研究未做统计。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办学层次与类型分布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层次分布在全部233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中,院校层次分布情况参见图3:“985工程”院校8所,占3.4%;“211工程”院校23所②,占9.9%;非“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普通院校202所,占86.7%。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办学层次对233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办学类型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大学91所,占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39.1%;学院139所,占59.7%;独立学院3所,占1.3%。

(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类型分布在全部233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中,院校类型分布如下(如图5所示):师范类院校127所,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54.5%;综合类院校77所,占33.0%;理工类院校19所,占8.2%;其他类10所,占4.3%。③

学生课桌椅

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学科建设情况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布对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如图6所示):在233所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22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院校总数的9.4%;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211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90.6%。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分布对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如图7所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36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院校总数的15.5%;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197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84.5%。

(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布对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如图8所示):在233所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77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院校总数的33.0%;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156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67.0%。

(4)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分布对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如图9所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95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院校总数的40.8%;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138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59.2%。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我们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依托单位进行了分析,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依托单位不一样,其人才培养方案在知识结构模块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二是对233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10%比例抽样分析,对校本高校培养方案情况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依托单位分析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所在专业院系进行归类分析(如图10所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50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21.5%;以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各11所,各占4.7%;以政法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86所,占36.9%;以政治与历史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14所,占6.0%;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22所,占9.4%;以社会发展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8所,占3.4%;以政治经济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10所,占4.3%;以政治与行政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15所,占6.4%;以教育学院为院系名称的院校共

4学生课桌椅 所,占1.7%;其他2所院校分别以青少年工作系、人民武装学院为院系名称,占0.9%。从上述分析数据来看,以政法类和政治类学院为依托的学校最多,有147所,占63.1%;而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1] [2] [3] [4] [5] 下一页

研单位为依托的有61所,占26.2%;其他依托单位25所,所占比例为10.7%。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大多以政治学类学科为依托学科,只有1/3左右学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托学科。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方案分析

根据开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校总体,我们按照10%比例进行抽样,考虑到有些院校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以达到小样本理论最小值基本样本,选择具有不同类型院校30所作为样本⑤,样本院校基本信息见表2。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开课情况对样本院校培养方案中列出的必修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全部统计,30所院校总计开设课程112门。⑥其中开课院校数量在10所以上的课程有24门(如图11所示),分别是:政治学原理开课院校30所,占样本院校总数的100%;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各27所,各占90.0%;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各26所,各占86.7%;教育学、社会学各25所,各占83.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各24所,各占80.0%;逻辑学、法学概论各23所,各占76.7%;写作21所,占70.0%;毛泽东思想概论19所,占63.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16所,占53.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5所,占50.0%;西方哲学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各13所,各占43.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思想史各12所,各占40.0%;中国哲学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各11所,各占36.7%。

开课院校数量在5—9所的课程有22门(如图12所示),分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行政管理学各9所,各占30.0%;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文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教师口语各8所,各占26.7%;西方经济学、中学政治课教学方法与技能训练各7所,各占23.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文化学、班主任工作、公共关系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微格训练、学科教学法各6所,各占20.0%;高等数学、现代科技概论、中共党史、比较政治制度、宪法与行政法学各5所,各占16.7%。

开课院校数量在4所及以下的课程有66门。开课院校数量为4所的课程有7门,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哲学通论、经济学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国际政治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书法。开课院校数量为3所的课程有12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研究概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当代社会思潮、中学政治课程与教材、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美学、青少年心理学、现代西方哲学、社会认知与思维创新。开课院校数量为2所的课程有18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世界文化、法理学、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德育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微观经济学、经济学

学生课桌椅 说史、自然辩证法、组织行为学、民族学概论、传播学原理、音乐基础、民法学、申论、教师道德与专业发展。开课院校数量为1所的课程有29门,分别为:中国政治制度史、外国政治制度、中国德育思想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专题、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世界近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传统道德概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社会管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学、政府经济学、财政与货币、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地球科学概论、民族政治学、青年学、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英语、学科导论、中学历史教学法、素质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公务员制度与实务、宗教学概论。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课情况根据1993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以下简称《办学意见》)[5]和2012年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专业介绍》)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规定和介绍[6],归并重复的课程后,我们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有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法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写作;专业课有6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基本思想政治观教育。以此为依据,对样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专业性评估。⑦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开设基础课和专业课情况。

样本高校对13门专业基础课开设情况(如图13所示):开设4门的院校1所,占院校总数的3.3%;开设5门的院校2所,占6.7%;开设6门的院校4所,占13.3%;开设7门的院校3所,占10.0%;开设8门的院校4所,占13.3%;开设9门的院校7所,占23.3%;开设10门的院校9所,占30.0%。

样本高校对6门专业课开设情况(如图14所示):开设其中2门的院校1所,占院校总数的3.3%;开设3门的院校4所,占13.3%;开设4门的院校5所,占16.7%;开设5门的院校10所,占33.3%;开设6门的院校10所,占33.3%。

样本高校对19门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开设情况(如图15所示):开设8门的院校2所,占样本院校总数的6.7%;开设10门的院校2所,占6.7%;开设11门的院校3所,占10.0%;开设12门的院校5所,占16.7%;开设13门的院校4所,占13.3%;开设14门的院校6所,占20.0%;开设15门的院校5所,占16.7%;开设16门的院校3所,占10.0%。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各门课程开设情况。

样本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必修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各课程开设情况(如图16所示):基础课中,伦理学开课院校最多,有29所,占96.7%;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开课院校次之,有26所,各占样本院校总数的86.7%;教育学开课院校25所,占83.3%;法学概论、西方哲学史开课院校24所,各占80.0%;中国哲学史、写作开课院校22所,各占73.3%;中国文化开课院校17所,占56.7%;科学社会主义开课院校14所,占46.7%;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课院校7所,占23.3%;世界文化开课院校4所,占13.3%。

学生课桌椅

专业课中,基本思想政治观教育开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院校最多,为30所,占100%;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开课院校有29所,占96.7%;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开课院校27所,占90.0%;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开课院校19所,占63.3%;思想政治教育史开课院校14所,占46.7%;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开课院校最少,只有3所,占10.0%。

(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统计样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开设情况(含选修)(如图17所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课院校26所,占样本院校总数的86.7%;政治经济学26所,占86.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4所,占46.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5所,占16.7%;国外马克思主义4所,占13.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5所,占83.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4所,占13.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3所,占10.0%;自然辩证法2所,占6.7%。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型专业地位已经获得认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量和办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现状来看,专业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着地域发展不平衡现象

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分布地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院校分布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院校数量较多的省份有山东省14所,贵州省13所,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各12所,河南省、广东省、云南省、陕西省各11所,河北省、山西省各10所,这12个省份共有139所院校,占总数的60%。而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3所,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2所,青海省1所,这5个省区仅11所,仅占4.7%。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较多的省份集中于中东部地区省份,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较少的省份主要集中于西北、西南边疆省份。与历史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对照,以新疆为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招生专业目录中,招生历史学专业的有5所院校,汉语言文学11所,均高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3所院校。在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华北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对比较偏少,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与地域高等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量虽然较多,但学校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类型来看,在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大学占39.1%,学院占59.7%,独立学院占1.3%。从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院校层次来看:“985”

学生课桌椅 院校8所,占3.4%;“211”院校(不含“985”院校)23所,占9.9%;普通院校所占比例高达86.7%。从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类型来看:师范类占54.5%,综合类占33.0%,理工类占8.2%,其他类占4.3%。从上述三个指标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在高校大部分为二本院校,二本学院和独立学院所占比例达61%左右;从学校层次来看,“985”和“211”高校比例为13.3%,而绝大多数为非“985”和“211”高校。从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校类型看,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主要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具有面向中学培养思想政治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教师的历史传统,1997年教育部将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合并,统一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但在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依然保持着较为强烈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特点。这些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现有历史传统,同时也是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转型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与哲学专业相比较,则呈现出明显差距(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哲学专业无论是在学校层次还是在办学层次上都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层次高,并且从学校的分布类型来看也更为合理。

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科实力虽然有所提升,但相当学校学科实力相对较弱

从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科实力来看,一般而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高校最具有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实力,但从233所高校学科实力分布来看,233所本科院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22所,占9.4%;不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211所,占90.6%。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36所,占15.5%;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197所,占84.5%。从总体来看,全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共计75个,在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中举办本科专业的学校有36所,占48%,不足半数的高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从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情况来看,233所高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高校有77所,占33.0%;不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156所,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总数的67.0%。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95所,占40.8%;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有138所,占59.2%。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中,接近60%的院校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大多数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力。

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建设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依托单位来看,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依托于政法类和政治类学院,占63.1%;而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单位为依托的有61所,占26.2%;其他依托单位25所,所占比例为10.7%。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主要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依托单位的学校占少数。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开设最多的为16门,而且样本中仅有3所院校,占院校总数的10.0%;且开课门数最少的院校仅仅开设了其中8门课程,有2所院校,占院校总数的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学生课桌椅

.7%;开课门数达到12门及以上的院校共23所,占76.7%;开课门数在11门及以下的院校共7所,占23.3%。而有些高校虽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而本科培养方案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法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文化、世界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必修课程均未开设。从各门核心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在专业课中同时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院校仅15所,有半数院校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史开设率为46.7%,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23.3%,世界文化13.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10.0%。调查发现,30所样本院校中竟有3所院校没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11所院校没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课程、16所院校没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建议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0年建设发展情况来看,经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规模较大的本科专业之一,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不能称为本科专业中实力最强的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以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4号文件为标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也面临着深刻的范式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同样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1.进一步认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目前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录下唯一的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仅面临着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而且还面临着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培养后备人才的严峻任务。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78个,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博士点324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22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211个,从理论上说拥有马克思主义各二级学科硕士点1579个。而目前我国高校共有233个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仅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后备人才需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量和质量也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但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来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硕士点、博士点逐渐增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建设逐渐得到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却逐渐被忽视,甚至在一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事实上,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概念,关于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前辈领导徐文良司长曾经明确进行过界定,他认为:“‘学科’是特定领域客观规律性理论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知识体系、理论体系;‘专业’是为培养人才设置的教学实体,是一种教学体制、教学机构。一个专业可以依托某一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的。专业的设置,可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因此,专业的名称并不是都能与某一学科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的。”[7]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情况来看,除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地位认识不足以外,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关系认识不充分,也是构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学生课桌椅 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

2.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布局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构布局调查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存在着地域分布、学校层次分布、学校类型分布及专业实力分布的不合理性,需要从总体上进行结构优化。鼓励高层次、实力强的高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办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同时从地域分布和学校类型分布上,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结构,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布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生源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在当前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办学自主权逐渐下放,教育主管部门不可能再像最初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一样直接布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但在从宏观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布局方面,依然可以通过政策杠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进行优化和调控,使之更符合社会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3.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归口和人才培养方案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依托建设单位较为混乱,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依托政法类专业学院,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形成较为开阔的知识结构是有利的,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曾经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进行专业建设,并授予过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但是,自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4号文件下发以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依托单位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8]。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号)指出:“规范学科建设组织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为依托,当前要着力解决学位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分离问题。”[9]这样,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依托单位继续保留在政法类学院,那么有可能会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相脱离的情况,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依托下,实现专业知识结构的转化。并且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来看,自从199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指出指导性意见以后,并没有新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台,从233所高校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差异性大,规范性较差。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归属进行说明,制定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

学生课桌椅 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4.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新型应用型专业,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已经有30年建设经验,但是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其他成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录下唯一的本科专业,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和明显的中国特色,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特殊专业,专业建设除了应该遵循普通学科专业建设一般规律以外,更需要采取特殊政策进行支持和指导,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管理力度。历史经验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初期,正是有教育管理部门强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才得以跨越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地位在高等学校得以奠定和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依然需要在招生政策、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和领导管理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管理,以指导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深入发展。

注释

①其中,丽水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为教育学类(文科、师范)(含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英语等专业);山东师范大学招生专业目录为政治学类(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菏泽学院招生专业目录为历史学类(含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济南大学招生专业目录为政治学类(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兰州大学招生专业目录为政治学类(含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

②“985工程”院校均是“211工程”院校,而“211工程”院校并不一定是“985工程”院校。此处计算“211工程”院校时,“985工程”院校没有计入。

③其他类包括:政法类、民族类院校各4所,语言类、农业类院校各1所。

④本研究培养方案的来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在院系的官方网站和各院系教学办公室。

⑤院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滨州学院;长江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吉首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长治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毕节学院;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宜春学院;河海大学;许昌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台州学院;扬州大学;哈尔滨学院;嘉应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⑥同一课程会有不同的表述,对相似课程进行归并,例如:关于“中国文化”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华文化原典选读、中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均视为有效记录,其中,中西方文化概论不再重复计入“世界文化”课程;关于“世界文化”课程,世界文化概论、世界文化专题、西方文化概论、现代西方文化专题均计入;对于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课程计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再计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关

学生课桌椅 于“写作”课程,培养方案中(含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均计入。对计算机课程未做统计。

⑦为了更准确地对样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专业性评估,此处对于《办学意见》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13门基础课和6门专业课的统计,包含各院校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5

曾西宁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不容乐观。作为教育者,尤其是思想品德老师,我们更应该想办法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健康向上的成长。

关键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但随着国内形势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都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描述这样一则镜头:74岁的袁隆平亲自到稻田中查看秧苗,穿着水靴,深一脚浅一脚,几个趔趄,险些摔倒……讲到这里,班级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我问学生:“为什么要笑?很好笑吗?你怎样看待这个现象?”学生的答案可说是众说纷纭,却又都是歪理 :“什么年纪大了就要待在家里享福,什么爱钱不要命,什么重视名利……”等等。不是全班,但至少有三分之一!本来,对这样一位老人,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是尊重,敬仰!我们十几岁的孩子的表现,让我们气愤之余不能不担心忧 1

虑!这,谁之错?仔细想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1.社会问题向学校延伸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进城打工人口增多,社会成分复杂。很多学校以盈利为目的且学校布局不合理,学校成为社会的缩影!

2.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成长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信息发达的今天,电视、电影、网络、录像、音乐、报纸刊物等,大众传媒不断传送着浩浩渺渺充满着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现象,各种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使未成年的孩子无所适从,失去判断力。

3.家庭问题日趋严重在未成年人的队伍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繁忙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时间日益减少,家庭内部亲情交流日益缺失,孩子们一些品行的变化父母也就不易察觉。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孤僻,缺乏同情心。同时,家庭教育也普遍缺乏正确导向,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从“德才兼备”向“学习成绩”偏移。

4.文化市场的审美错误,社会文化历来负有传播真善美鞭打假恶丑的责任。而今文化市场上出现了审美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誉庸俗贬高尚,二是誉感觉贬理智,三是誉调侃贬拼搏,四是誉奢侈贬勤俭。【1】

这些颠倒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的形式出现,又寓于求知求美的阅读和欣赏中,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5.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严重失衡,在中小学教育中,升学率依然是衡量一些中小学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这种现象还从高考向中考延伸。初高中升学也以考试的分数定录取。在以考试分数计成败的升学率面前,智商怎能不被抬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德育怎能不退居其后。教师们对这样的失衡并非心无疑虑,但又不能不服从于“以考试分数定成败”的指挥棒。家长们对这样的失衡更是常有不安之心,但又不能无视子女的前途而另觅成才之途。

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成才---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续有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今天的未成年人,明天就是党和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振兴中华民族,使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所以,全党,全社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民参与帮助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

【2】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将来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况且,从家庭教育的特点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都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所以我认为和谐的家庭应具备以下几点:

(1)、营造一个健康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有利于家庭成员平等的互动,有利于自主意识和责任心的养成,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求知欲。【3】

(2)、良好的家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提出“欲明德于天下者,失治于国;治其国, 失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所以,家长要努力做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要严格律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最后还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未成年人走向社会的桥梁,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说教的道德教育观念确立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六个层次: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自我监管、自我辨析、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其具体做法可采用大队活动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将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当然,也需要开放的精神民主的作用,以及实在的生活体验支持。其次,全面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责任,学校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也需要加强学生道德,法制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及如何做人,再则传授文化知识。

3、净化社会环境

现今的中国社会多姿多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可观,大多数人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电视、VCD、电脑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科技产品带给我们丰富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很多未成年人边看边模拟。他们可以整天整夜玩游戏,聊天或者看形形色色的影视,图片,不管网上好的坏的高尚的,腐朽的,科学的,迷信的都照单全收。还有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校园周边环境都令人担忧:网吧,美容院,休闲中心,农家乐等娱乐场所比比皆是。再者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在全民经商的潮流中,恭喜发财,赚钱光荣不再被中国人避讳,不读书照样可以赚大钱成为家长和学生的共识。这些都是导致未成年人无法正确的完美自己。

鉴于上述导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偏离的社会原因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净化社会环境。整治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坚决打击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法行为。还学生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加强社会法制教育。尽可能的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或者配备专职法制教员。运用实际案例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纪律法制教育。让未成年人能及时有效的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多开展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活动。

(4).应多开设一些未成年人的电视频道和网站,给

孩子们一版明净的蓝天。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需要党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在党和人民的关注下,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未成年人一定会将康向上的成长。如果,我们日积月累,几十年如一日,我们一定能让每个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我坚信未来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1]黄浩峰.邓云洲:《试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范式》.《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第9期

[2]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胡玉顺:《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导读》 2005年1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6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懂廉耻,知荣辱

(一)爱国主义教育

1、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意识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进行国情教育

4、开展民族精深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三)诚信教育

二、美丽的中国结

(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以前辈的爱国情结为榜样,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

(三)爱家乡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化

(四)培养承担起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三、美德与我行

个人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五、快乐的小鸟

六、生活处处需要礼七、一诺千金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你真行

环境激励;榜样激励;活动激励;评语激励;

二、谈话的魅力

三、情感的陶冶

四、心灵的抚慰

心灵抚慰方法有:

1、战胜自卑,积极进取

2、乐观的心态

3、经受挫折的锻炼

五、逃离网魔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7

开发人才的功能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含义包括两种, 即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 使其接受本阶级的思想, 进而用以指导人们行动的活动。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即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组织, 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人民群众, 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动员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

人才资源是当今时代各国的重要资源要素, 人才开发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即人才开发的主体、人才开发的客体和人才开发的内容和手段。开发主体通过教育、实践锻炼、环境影响等形式, 即人才开发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将蕴藏在开发客体身上的潜能挖掘出来, 人才开发的内容是人的内在素质和潜能, 不断提高人才开发活动的对象的综合素质, 采用一定的人才管理体制合理配置, 使其成为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作为人才开发基本形式, 所要解决的内容是即育才和用才。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是人才开发的特殊形式,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直接开发人的“德”, 间接提高人的其他素质, 将蕴藏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潜能挖掘, 其开发人才的手段主要是培养开发, 不断提高其素质, 对人才开发主要集中在其培养性开发阶段, 使其成为能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系统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内容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我们这里指的是狭义, 即参照客观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作用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其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活动的对象。要开发客体的先天素质及后天习得素质, 使其成为能从事创造性劳动, 手段主要是培养的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特征。其目标是促进开发对象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所以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 它对人才其他方面的素质开发是间接性的, 通过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来提升人的其他素质, 因此综合起来说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的特点;广泛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即具体表现为人才有个体人才、群体人才和社会人才, 当然会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 并能够继续深入的地挖掘出潜能的层次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的特点。这要求人才的开发要本着现实社会和人的客观实际, 使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具有超越性,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人才开发;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它的意义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贯穿于人的一生, 要经历不同的成长和成才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主要功能体现。引导功能。即引导成才者确立科学的成才目标, 引导成才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引导成才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们成才目标的确立, 使其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通过“行为导向”和“行为控制”来实现;激励功能。激发成才者求知的兴趣, 激发成才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励成才者对创造力的开发和运用。必须注意兴趣的指向性, 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和运用;塑造功能。塑造成才者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塑造成才者较高的智能素质, 塑造成才者健康的身心素质。积极引导成才者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对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引导人们加强身体锻炼, 促进身体健康。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意义在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育才理论,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育才方面的功能作用,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取得的成绩: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培养出了一大批建设人才,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人才的身心素质逐步提高;人才队伍的壮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括发展, 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培养出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 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存在缺陷, 思想政治教育对部分人才的开发效果不理想, 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滑坡, 创新能力缺乏, 身心素质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的开发针对性不够, 受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限制, 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投入不足。存在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 部分客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科学的人才开发规划的指导, 部分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认识不足, 消极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不良影响。

三、提高思想政洽教育开发人才实效性的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机制,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选聘机制,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机制,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养机制,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展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客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客体的观念,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吸引力, 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内容,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有效途径,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时代性。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针对性。制订科学的开发方案, .抓好开发方案的实施, 严格进行评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环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社会宏观环境,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社会微观环境, 即优化家庭环境,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加强单位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04-01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走进今天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学习领域,不难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出现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诸多问题。因此,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在中国的人口现状是农村胜于城市,农村未成年人数量庞大,覆盖面广。而农村人口的素质偏低,思想比较落后,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或一点不重视,至使农村孩子的思想道德的发展出现了偏轨。因此,农村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一、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障碍

1、家庭障碍——对未成年人监护无力

家庭是制造孩子性格的工厂。也是锻造孩子品质的熔炉。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在农村由于经济水平、文化程度、落后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十分无力,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1)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无人监护或监护无力

近几年农民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到在农村干活不管你怎么努力,始终不如在外打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来得实在、快捷。加上周围邻居、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走出山村,在较宽松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大批的农民大军随应时代潮流,纷纷涌向城市“淘金”,老人和孩子则留在了家园。

(2)父母农务繁忙,对孩子疏于或懒于管教

有一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农务,对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问题极少关心或不问津,遇到问题就粗暴地责打孩子,从不与孩子或很少与孩子沟通,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疏远。孩子毫无管束,为所欲为,养成任性、粗野狂暴的性格。这些孩子往往受不了学校的约束而辍学,成为流落社会的问题少年,同时也为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3)父母重成长,忽视心理沟通。

从本村的调查看,结果有百分之九十的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了,就是好孩子。有的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从不过问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孩子犯了错后,知道后臭骂或毒打,而不与孩子沟通,寻求原因。逐渐孩子从父母那儿得不到关爱和帮助,变得不信任父母,孤独的心理倾向,轻生的念头由然而生。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有的很少打电话关爱子女,或者不打电话。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严重缺乏,在孩子的眼里就根本没有父母,没有爱,也就导致他们自私自利的性格曲向。

2、学校障碍——重教学,忽视教育

(1)“教育功能天平称”失去平衡。我国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及和谐社会的创建者。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智育应该是同步提高,科学协调地发展。然而,在农村小学中,重教学轻教育的失衡状况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在这种局面下,智育至高无上,德育屈居于后,陷于“说起来重要对教学成绩意义较少”的尴尬境地。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书包重了,学习时间充分了,成绩提升了,道德滑坡了。教师们常发感慨:“现在的学生难教,脓包较多,一代不如一代了!”但又不能不屈服于“以考试分数定成败”的教学观!德智失去平衡。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何以推行,小学德育的首要地位无形中彰显。

(2)“优质教育”造成学生逆反,道德匮乏。近几年来,教育教学思路的转变,“培优转差”的教学新理念逐渐形成教育行风。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实施优异者,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由于广大教师追求教学成绩,片面地理解教学新观念,对优生“快马加鞭”,差生“走马观花”。优生的成绩上去了,道德水平却出现了滑坡;差生在教师的轻视下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觉得自己已经被教师放弃了,没有希望了,自暴自弃的性格日趋凸显。

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1、建立家校的沟通桥梁,加强家庭监管力度

(1)沟通是学校教育进步的动力。学校要利用全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发展近况。家长也要了解子女的动态,跟进教育。(2)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生命的港湾。作为家长应肩护起对孩子的抚养教育义务。发展家庭经济固然重要,但如果为挣钱而荒废了孩子的一生,实际是得不偿失。建议外出打工的父母,至少要留一方在家,担当起监护子女的义务。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卡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与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2、摆正学校德育教育的位置,提升德育的地位

农村孩子的教育很大是来自于学校。学校要把教学和教育摆在同一发展位置上,主抓教学的同时,狠抓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人师”,做心理健康之师。

(1)转变教育教学观。在精神的层面上,教师应该改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旧教育观。把教育教学看作是充满乐趣、快乐与幸福的过程,用积极乐观、向上、健康的心态与精神面对生活和学习,面对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解放。

(2)拥有健康的心理。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在交通不便的农村,教师的影响超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再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所以教师要做到“四个学会,两个培养”。

上一篇:接二手船流程下一篇:秋忆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