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2025-01-05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精选10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节着手,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作 者:宋金根  作者单位:永丰县西坑小学,江西,永丰,33150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1 关键词: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教育   对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 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新事物的产生具有两面性, 新媒体也是如此, 它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不良影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使其能够利用有效信息来服务于自身发展, 为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应的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 信息发布也更为高效便捷, 渠道多, 这也就使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的特点, 各种信息都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播, 一些不良信息掺杂在其中, 甚至西方消极思想也渗透到其中, 无形之中加大了引导工作的难度。

2. 新媒体环境下弥补了传统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大众媒体发生了巨大转变, 由以往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发展到电脑、手机, 出现了大批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 能够更高层次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的改革对策

(1) 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 以此提升其辨别能力。

大学生面对参差不齐的信息, 如何对其中出现的有效信息进行提炼, 摒弃一些不良信息, 这就需要高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从物质保障、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提升学生辨别能力。同时对社会热点新闻、网络舆论进行解读, 引导学生拥有正确价值观, 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为其更好辨别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奠定坚实基础。

(2) 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提升教育效用。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提升教育效用。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和僵化的教育内容产生了矛盾, 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欠佳。所以,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 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 以此提升其辨别能力。打造优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用,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久发展, 实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创新机制, 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稳步发展。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国高等院校作为人才输送和人才集结的主阵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形象。在新形势下,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强大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 而大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向往, 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方式、思维方式等。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飞快发展,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笔者深入研究当前形势下, 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找出相关的对策, 为教学者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1) .

[2]刘加勤.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关系研究[J].林区教学, 2011 (05)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3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育,父母、亲朋和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的参与非常薄弱。人们总认为思想道德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父母只负责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社会不到用人时刻不会去关心这个问题。诚然,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社会也需要得到有用的人才,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未成年人的成才过程是受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而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社会只注重未成年人学业成绩是否进步,很少关心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如何。

2. 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死板,导致社会实践技能无法发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前教育改革的理论百家争鸣,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更是强烈。可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根本没有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而是为了升学而仍然实行着填鸭式教学,而且不能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开展不同系统目标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病急乱投医”、“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什么都教育了,思想道德问题还是不断出现。

3. 学校教育偏重于强化智育,忽视了德育培养和思想宣传教育。当下的学校教育,都是只注重智育,只要成绩好、分数高,就是好孩子,“三好生”、“优秀团员”的评定都是以学习成绩来评定的,根本没有考虑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教育口号浮于形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都是一带而过。很多学校是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渗透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偏离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未成年人,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发展;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主导,增强德育在当前的价值和作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文化思想,培養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进取的社会精神。

2. 改革思想道德教育体制,采用新的道德评价体系和失德惩戒体制,落实思想道德教育实质。根据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改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从而制定新的德育标准、考核制度,让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熠熠生辉,进而使用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和失德惩戒制度,来制约和管理未成年人不合理的德育行为。失德惩戒标准的制定是对未成年人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管理行为,虽然是强制性管理,但是却能保证未成年人在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能对未成年人在失德这一问题上起到教育和制约的作用。充分开发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当前形势下、良好的社会背景下,形成良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循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关系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国家的稳定。只要形成良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循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制度,就能开创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体制:

(1)开发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潜在功能,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开辟出一片良好的新天地。

(2)开发亲情教育的功能。人们要转变重学习轻德育的教育观念,更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

(3)开发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是未成年人汲取知识的摇篮,不仅是学习的专业场所,更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环境。

3. 总结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采取多方面的渠道,从身心、社会实践、知识理论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培养,促进未成年人全身心的发展。

(1)让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提高未成年人依法保护自己的能力。

(2)让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得到增强,使未成年人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3)让公民社会意识观念得到增强,最终使未成年人知道并深入的了解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4)让未成年人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得到增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4

[摘要]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道德、法制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增强法制、道德意识的重要课程。笔者在农村初中任教十余载,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发现许多教学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与创新。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思想品德 教学现状 对策

我们大因镇位于河北省徐水县的东南方,是一个农业大镇,与其他乡镇相比经济相对落后,而在教育方面经过县教育局领导及广大教师的努力,这几年有了很大提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镇在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一、教学现状:

(一)受地方教育政策影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受重视程度严重下降。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从宏观和教材内容方面来看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也与以前“难、繁、偏、旧”的内容向生活化、社会化、现实化转变。新的思想品德课内容贴切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不像以前那样枯燥无味,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内容的减少,也相应造成思想品德课与其他科目的地位有了变化。随着中考考试的改革,我省思想品德课与历史合并为文科综合进行考试,总分虽为120分,但其中思想品德的分值从以前的100分变成了40分左右。而其他语数外科目都没有改变,这就造成了学校、学生、家长,甚至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有所轻视。具体表现在:

1、学校不重视,专职教师比例小,所占课时少。

众所周知,高素质的思想品德教师以及渴求学习、积极进取的学生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思想品德教学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加强思想品德师资建设,是推动思想品德课程开设的前提,也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然而,据调查,我县几乎所有初中学校存在着思想品德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而农村初中尤显突出。在安排师资时,学校往往把仅有的几个专业教师安排在九年级毕业班,而把那些学历不合格、专业不对口、兼职兼课的教师安排来教七、八面年级。初中三年下来,经常要换好几个老师才行。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初中学校中绝不少见,而且近几年我县农村初中没进过新品德教师,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品德教师缺编现象日益严重,师资严重不足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而且学校为了增加语数外的课时而减少思想品德课的课时是普遍现象。

2、家长和学生不重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性差。

因为所占分值少而且是开卷考试,所以家长认为无非在考试时翻开书找到答案抄上就好了,而学生也认为没有压力,内容简单,不需要费太大的精力就行。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较,往往学习主动性差,被动学习突出,对知识掌握往往缺乏理解。许多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思品课的学习中,往往习惯于教师叫怎样做自己就怎样做,不去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喜欢要求教师给自己指明考哪些,有几点答案,自己就花大力气去记笔记,不去理解,不会运用。甚至有的学生在思品课上做别科作业、睡觉、讲话等等。

3、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课堂教学质量不高。长期以来,由于是兼职或兼课,大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习惯于运用省事的“教师—语言—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思想较为守旧、对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缺

乏探索与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有些思想品德课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上课过程只是些不间断的“听”和“记”、“勾”和“背”的机械重复;有相当一部分思想品德教师依据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多,自己动手动脑精心设计教案的少,使用教材不灵活,只注重了课本范围内的备课、上课,很少考虑教材之外的教育内容;部分教师上课时缺乏情感,课上的较死板、枯燥,一切从书本出发,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不够;有些教师上课过程有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漠然无视学生的反映,无法捕捉到学生的亮点和疑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甚至有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忽视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忽视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观念的变迁,无法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和提升,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无法适应本学科的教学。教师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形成了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就是“听一听,写一写,翻一翻’’,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有些品德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教学资源缺乏,教学信息闭塞。

由于农村初中学校经费不足,导致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如我校品德组,教师上课除了课本与教参,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很多教师仅凭一本课本,一本教学参考书以及几套模拟练习开展教学活动,不少教师总是把教参作为教学的生命线,遇到什么问题都去“问”教参,以为有了教参足以走遍天下都不怕。同时,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信息闭塞,可供品德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多,许多学校网络不畅,缺少图书资料,思品教师自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而且由于专业教师人数少,平常教学各自为战,很少开展教研活动。一些学校虽然成立了教研组,制定了计划,但这些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没有专门的对思想品德课检测和对学生的考核。由于地域限制,农村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也缺乏上级业务部门及时有效的指导,更谈不上“送出去”与“请进来”,加强与外校交流,必然导致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落伍,成绩下降。另外,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培训指导与自学自研工作滞后,教师自学自研条件也较差。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片区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教师培训成果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运用与发挥,更不能内化和深化,从而制约了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对策:

1.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师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和最大希望在于农村教师。但长期以来,教师“进城热”居高不下,乡镇教师向城区流动的现象屡禁不止,乡镇教师普遍不足,特别是像我镇这样的偏远地区骨干教师更少,而思想品德教师尤为紧缺,这严重阻碍了思想品德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政府有关部门应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投入,逐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结构,改变教师的不合理分布状况。

2.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对本专业教师要加强新课改理念的灌输,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给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让他们多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观摩的机会,让他们在交流中体会差距,在学习中提高水平。对非本专业的和兼职兼课教师首先要求他们摆正心态,加强校本培训,依靠学科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来提高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水平。在校本培训中要慎重选定学科领头人,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引领本学科教学整体水平的发展。同时,农村初中学校要加强教学交流和合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思路。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开展跨学科听评课活动,学习不同于本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等,借他山之石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二是开展教研组经验交流活动,集体备课,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各自都有不同的提高;三是开展不同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论”,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思考,使其主动性、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解决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学的模式、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师资等问题。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一起努力,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品德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0)

2.2006年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5

龚静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小气候的共同作用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另一方面,学校改革的深化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教职员工的思想领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研究这些新问题,把握和确定引发这些新问题的重点群体,有利于增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高校青年教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青年,他们学历层次较高,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相当渊博的知识,对社会,对青年人,尤其是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力。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居于特殊的社会机构,担负着培养大学生这一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与一般的社会青年相比,职责更重,任务更艰巨,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更高。由于特殊的地位、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知识结构、自身职业的不同,高校青年教师有着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不同特点

1.1 思想开放

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知识面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而且广泛涉猎有关的新学科、新技术,思维敏捷,绝大部分人具有学士学位,有些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的教学科研常常跨学科、跨领域;对学术观点或现实问题能很快作出反应和判断。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求知欲强,勤于思索,思想开放,具有开拓精神[1]。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善于学习、善于独立思维,不盲从名人,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喜欢与人争论,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1.2 自我意识强

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开拓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常常成为他们中大部分人的主导思想和行为。但高校青年教师也和当代青年人一样,考虑和解决问题,想自己的多,想别人的少;想个人的多,想集体的少。面对利益,想自己如何实现的多,想别人如何实现的少;想集体如何满足自己要求的多。想自己如何满足集体要求的少。面对挫折,认为社会或集体存在问题的多,认为自己存在问题的少 一句话,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总是围绕着“我”字,以自我为中心。

1.3 忧国忧民

青年教师大都求学、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条件、价值观念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因此,青年教师政治热情普遍较高,关心政治,关心时事,具有忧国忧民意识。他们以社会、民族、国家大事的参与者的姿态活跃在高校校园中,积极为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1.4 奋发进取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作为青年中优秀的部分,大多数都有着远大的理想,总想成就一番事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些青年教师努力跟踪、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常常成为各学科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许多青年教师都积极主动地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奋努力,抢占知识制高点,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利益得到充分的肯定,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思想道德观念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下,身处其中的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也有了一些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2.1 物质利益至上,理想信念淡薄

有一些青年教师关心自身价值实现,关心个人业务发展情况较多,政治热情不高,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认识较模糊。许多青年教师虽然学习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但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人却不多,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真正掌握。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感到困惑和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思想上的准备;看到现实与在校所学理论不尽符合时,有的人就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萌生疑问。对社会主义道路,对邓小平理论产生怀疑,出现信仰上的困惑。

2.2 敬业思想衰退,利益意识浓厚

一些青年教师的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转向世俗功利,奉献敬业思想衰退,在付出与索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陷入误区。一些青年教师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见利则做,不利不做。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讲实惠,要讲物质利益,因此放弃长期开展的理论研究,转而花大力气和时间去搞见效快、能体现经济效益的技术和产品;有的仅仅把教学科研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无心提高学术水平,无力更新教学内容。

2.3 职业道德淡薄,外表形象欠佳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信念、品格、作风等传给学生。有的青年教师上课迟到或提早下课;有的青年教师没有深入钻研教材和资料,上课时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有的青年教师授课无教案,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上课就像踩着香蕉皮——讲到哪算到哪,下课铃声一响,就“潇洒走人”了;有的青年教师上课时无精打采,衣冠不整;个别青年教师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对学生成绩不能严格把关,甚至故意刁难学生,向学生索要财物等等。

2.4 职业满意度低,集体观念较差

教师职业收入稳定、工作时间自由度大、假期时间长以及发展空间宽广,使一些青年大学生最终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但由于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也有不少青年教师不太满意教师这一职业 有的青年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的关系.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凡事只考虑自己,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个别的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和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的人依靠学校的财力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旦学位到手,寻觅到更理想的单位,往往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有的人凭借高校教师时间支配自由度较大的有利条件,搞很多的社会兼职,精力分散,影响教学质量。对策研究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历史事实表明,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中一支生力军,不仅在数量上占有很大优势,同时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有的放矢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3.1 领导重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成立相关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和院系之间要互相协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二是要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立责任制和必要的奖惩制度,形成制度保障,使工作有的放矢;三是要学校上下共同努力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要加强校园人文

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建设,真正做到事业昭人、感情留人。

3.2 关心青年教师工作与生活

把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虚实结合、标本兼顾。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这是青年教师思想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如青年教师结婚购房,孩子入托、上学,赡养老人等都是他们所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他们参加工作时间短,收入低,待遇差,这些都是他们的后顾之忧。从最近学校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青年教师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住房条件呼声较高,所以,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完全停留在理论高度上,要尽力为他们多办实事,努力改善他们的教学科研条件和物质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能安心、专心、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敏才智和工作积极性。

3.3 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各高校应“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他们对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教学方面老教师能时时刻刻影响和带动年轻教师,让年轻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使其取长补短,以充实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思想上老教师可对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导,增强青年教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4 把握青年教师心理场,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1)掌握思想特点,使青年教师明确目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受市场经济和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价值趋向多元化,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思想方法显然已不合时宜。作为当代的思政工作者,必须掌握了解青年人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摈弃传统方法,采取交流、谈心、征求意见等互动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从而让青年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责,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他们在践行着这一价值目标,同时也是他们职业的自信心和荣誉心的呈现。当青年教师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就能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和承诺,就具备了回应这一目标的内在心理动力。这一内在动力是青年教师做做自身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不可或缺的巨大能量,它保证了青年教师能在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中体会意义和乐趣。

(2)因势利导,消除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负担

学校在青年教师心理场力的构建中不是被动的,学校应主动为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用外在的推力和引力使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得以张扬。学校应让青年教师看到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学校全局性工作巾的地位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和足够的认同并帮助他们获得这些信息,要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感受自已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减少青年教师忽视政治学习的盲目性,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学习兴趣。

(3)积极拓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

要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结合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用一定的标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表现、行为活动、能力水平以及工作业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给予正确的评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3]。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定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倾斜政策,激励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要加强在政治素质好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业务骨干、在业务素质高的青年教师中培养政治骨干的工作,把政治上的培养和业务上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党政干部选拔、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以及出国进修、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提出并落实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结论

作为培养高校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校青年教师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青年中最优秀的部分,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将影响着同时代的青年人,将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学生培养的质量,关系着高校和祖国的未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谁就会在未来的舞台上掌握创造一流教育事业的主动权。

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保证青年教师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青年教师大多数刚刚离开学生时代的生活,与大学生年龄相仿,在思想政治观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感情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因而,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大学生更具有示范性、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接触较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比较了解,容易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脉络。这为向大学生施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激发其思想政治上的进步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因此,搞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叶志雄.试析当代中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若干思想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2005,(2)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6

【 摘 要 】近年来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办学体制在改革完善。可目前农村的学前教育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认识,分析了存在的办园不规范、幼师队伍弱、教学内容针对性不明确等问题。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倡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寻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社会的最佳配合。达到学前教育的规范和有序。

【 关键词 】 学前教育现状对策

自上世纪末以来,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节省开支。先后将本地乡镇的公办、集体办幼儿园撒手推向社会,使得一度便于管理而且比较规范的公办幼儿园一夜之间消失于无形,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民办、社会力量办园。不可否认,社会力量为近几年的学前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综观近年来的社会力量办园现状,存在着许多不足,不能不令人担忧。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学前教育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 存在问题

一、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

近年来,一些社会力量办园目的偏重于谋利,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成长提供优越育人环境的为数不多。许多个体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差,租用一些民房或陈旧的闲置房,不具备应有的安全通道包暖、采光、通风均很难保障幼儿学习的需要,而且设备陈旧简陋,数量有限,向幼儿收取的费用很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收费标准逐年在提高,但幼儿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多大变化。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一人包班制,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班幼师、保育员的定额,而且大班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幼儿园一个幼师要管带40—50名幼儿,为教师管理造成许多不安全隐患。

社会力量办园大多是家庭式办园,为管理监督带来诸多不便。他们缺乏足够的运动器械和图书、玩具;缺乏饮水、消毒等基本保育生活设施,缺乏消防安全设施,给幼儿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当前的农村幼儿园说是为了方便家长,但也为了争夺生源,上下学基本上都用车辆接送。为了节省钱,接送的车辆少,从早上6点半左右开始一直接到上午九点前后结束,下午三点半前后开始送回家一直要送到五、六点以后才完,幼儿的在园时间相差很大,且不说早上6点前后接来的幼儿从睡眼朦胧中抱上车大多啼哭不休,1

不肯吃早饭或吃不饱早饭,不利幼儿的身体健康,更何况车辆接送幼儿基本上严重超载,各地时有事故发生,不能不叫人为这些幼儿捏一把汗,作为学前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整日提心吊胆。

二、幼师队伍素质尚需提高

在农村任教的幼师表现出业务能力较差。目前在职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虽然还行,但是原始学历为中专幼师专业的只是少数,大多数的合格学历均是通过函授、自考、电视中专等渠道取得的。并且在职幼儿教师中又一部分是1985年前后从社会上招聘的,岗前未受过任何上岗前培训,后来尽管通过多种渠道取得了中专以上合格学历,但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与正规幼师毕业生差距较大。还有,部分幼儿园由于经费不足,只好临时聘请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社会青年,这部分人员素质偏低,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工作。由于他们的工作是临时性的,而且缺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工资也是由业主敲定标准,所以,这些在农村幼儿园上班的临时幼儿教师没有长远的打算,更谈不上事业心与责任感。2001年,国家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目前幼儿教师现状来看,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到教师本身的素质距要求相差甚远,幼儿教师培训渠道窄,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各类幼儿园所需要,幼师队伍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幼师队伍素质尚需提高

三、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

农村学前教育受基础教育和义务普及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迎合这些家长的心理要求,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都随意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二是教学形式小学化,按照小学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教育活动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并且大多数教师素质偏低,教学不规范。使幼儿养成了一些到小学很难改掉的不良习惯;三是管理模式小学化,部分园长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幼儿提出要求,缺少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有效探讨。

四、学前教育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些人认为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从而造成随意降低政府的责任,以致出现撒手不管或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把学前 教育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学前教育投入少,管理

少,过问少,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撤并,管理人员少,教学研究力量不足等,学前教育的管理力量有削弱的趋势。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去管了,但缺少杀手锏,没有执法的保障。有的幼儿园对他有好处的听几句,对他不利的不当你一会事。照样我行我素,任意停课调课的事还经常发生。

★几点建议性对策

一、明确责任,提高认识,增加投入。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环节,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为指导,采取政府投入办园为主,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为辅;深化办园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以政府和教育部门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辅助的发展格局。在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同时向0~3岁托幼一体化教育延伸。

二、大力支持,正确引导,改革学前教育管理机制。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的“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的方针”,本着“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原则,鼓励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园,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办园体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强主管意识,真正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统筹规划管理。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制定0~6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和措施。并落实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措施。

强化社区责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区内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形成以实验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联系社区内多种早期教育形式的管理机制。

三、加强整改,规范各种办园行为。

坚持和提高办园准入制度,坚持和完善托幼园所登记注册年检制度。未经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举办幼儿园、托儿所。农村园所的举办、停办应由所在乡镇政府、乡镇中心学校负责登记注册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园所每年年度全面检查一次,对质量下降达不到办园标准的园所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要坚决取消其办园资格。对幼儿园实行类别评估挂牌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评估认定,要定期公布各类园所名单。经评估认定的园所应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对质量提高的晋级,对管理不善,质量下降的予以降级。

强化园所内部管理,推行园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建立园长、教师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理流动制度。

四、加强幼师队伍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1、要象管理中小学教师一样,建立落实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参照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和资格证书认定办法,对所有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幼儿教师取得教师资格后,才允许实行用人单位聘任制。

2、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每年对辖区内的所有幼儿园进行核编定员,确定幼儿教师编制人数。保障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设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要积极推行幼儿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较好的解决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

五、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深化教育改革,首先要从幼儿阶段抓起,所有幼儿园所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的环境场所。大力深化园内改革,全面提升办园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保障幼儿的伙食标准和饮食卫生。服从地方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建立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和幼儿食品24小时留样制度;建立幼儿食品采购发票、及采购人登记制度,确保幼儿的饮食卫生。定期添置和更新幼教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要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积极开展幼儿园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提倡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为明天的学前教育创造一片灿烂的天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7

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普及, 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校园文化, 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使作为校园网络生活主力军的大学生, 能自由出入各类网络空间, 并超越现实的种种约束, 发表观点、交流思想, 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网络资源。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信息文化, 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便利学生交流沟通,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网络世界还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 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甚至还存在反动、暴力、色情及网络诈骗信息。作为校园网络生活主体的大学生涉世不深, 社会经验不足, 其个人隐私、人身安全等很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他教育的基础, 应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价值观教育活动, 它的日常生活 (感性) 层次主要是指, 通过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经验影响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环境,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功能。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网络环境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足, 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 网络文化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便利学生交流沟通的同时, 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 网络上呈现的多元化价值观文化及虚拟文化等非主流文化, 已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具大的冲击, 使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迷失自我。此外, 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还存在有反动、暴力、色情及其他网络犯罪现象。网络文化的这些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严峻的挑战。

1、冲击主流价值观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 目前仍是西方国家进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工具。西方国家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优势, 积极推行伪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经验表明, 面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 我们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明显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面对以美国文化为主体的西方主流文化的渗透, 在资本主义民主、人权和自由理论等极具蛊惑的粉饰言论下, 受西方主流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生活阅历浅、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的大学生, 极易受到蒙蔽而动摇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滋生出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2、降低道德水准

大学生大多在二十岁左右, 处于自我道德判断力的形成阶段, 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再者, 相对于传统社会的管理和监督,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特征决定了网络空间的可控性很弱。作为校园网络文化主体的学生, 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学生误认为自由的网络生活可以规避道德舆论的约束, 进而滋生道德虚无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 不但自我道德不断弱化, 他律道德也难以形成, 导致校园网络文化的整体道德水准下降、法制观念淡漠。

3、影响现实人际关系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交往方式。90后的大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父辈的单向关爱下, 潜意识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大学后, 面对陌生的人际环境, 不知如何去和别人沟通交流, 心理上觉得茫然而无助。此时, 在现实生活中交际困难的学生往往会把目光转向网络, 希望在网络生活中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理平衡。网络生活中, 大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流, 虚拟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份和社会地位。这种虚拟的身份让学生不仅能产生一种快感, 也能让学生在网络世界构建一个现实社会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自我, 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

4、异化行为方式

大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后, 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 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 自律意识和发展意识均还有待增强。虽然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 但也存在良莠并存的现象, 认识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大学生, 面对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甚至是暴力、色情的内容, 很容易被诱惑, 从而危及学生的心理健康, 导致个别学生行为异化。调查过程中发现, 高达13.6% 的在校大学生曾“遭遇过网络欺骗”, 9.84% 的学生表示曾经浏览过色情、暴力等“非法网站”, 0.65% 学生表示曾试图在网上“偷窥或散布恶意信息”。特别是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后, 便更容易在网络世界中放纵自我。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面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既不要谈虎色变, 妄自菲薄, 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循守旧, 而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建设、管理与使用因特网, 并具有相应道德需要和能力、道德义务和权利的人”。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特征, 使学生在网上接收和发送信息过程中, 创造了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 充分体现自我的主体性。而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大学生道德思维和践行能力, 使其成为网络道德主体的重任。

1、提高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的普及已深刻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 然而, 人们在网络生活中所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不对称性, 决定了网络生活中人们依然要靠网络道德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作为大学生, 应当认识到网络道德对于网络生活的重要性, 主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自觉抵制西方价值意识形态的渗透, 远离色情、暴力及网络诈骗等不道德现象或违法现象, 享受网络带来的真正乐趣。

2、审慎对待网络信息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 决定了丰富的网络信息也是泥沙俱下, 良莠不齐。由于目前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管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主要还是依赖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来保证。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 我们又不能期望所有的网络主体都达到理想的道德状态。有些机构或个人为获取不法利益或误导舆论, 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 要告诫学生对待网络信息应该持有审慎的态度, 对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性信息, 在没弄清事实真相之前, 既不要轻信, 更不能妄加评论。

3、远离网络诱惑

网络文化, 能使青年学生获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感观刺激和成就感。久而久之, 在网络中所获得的刺激和冲动, 便会逐渐固化在行为模式中。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时候, 便很容易将大部分注意力都转向网络, 从而形成对网络的依赖性, 既俗称的网瘾。一旦染上网瘾, 学生常常会沉迷其中, 不能自拔, 不但荒废了学业, 久而久之, 还会导致学生的行为异化, 丧失现实的交际能力, 进而严重侵害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 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 远离网络诱惑,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以克服不良心理倾向。

4、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特点的网络教育专业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 不仅要求教育者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还要求其熟悉网络专业技术, 具备出色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高校可以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选派骨干, 从网络专业人才中挑选优秀人员, 组建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由专职教师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信息员队伍。了解和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 发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若干倾向性问题, 对一些消极信息进行处理, 积极传播健康信息, 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 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 网络环境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 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手段、新途径。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新课题, 困难和条件同在, 挑战和机遇并存。在网络的大背景下,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建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网络教育体系, 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尽量抵制负面效应,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近年来, 随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方面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但理论界对于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方面的研究仍有待加强。本文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进而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郭红霞.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4.

[2]侯丹娟.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9.

[3]李爱华, 曾秋菊.试论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与管理[J].陕西教育, 2009.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8

【摘要】在新形势下,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变得多元化与深刻化,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来。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大学,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进而才能取得教育的突破。文章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思想政治;社会主义;品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以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为前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显得十分必须,这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群体所受到的影响,既要充分其思想主流,也要分析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努力提升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未来竞争能力,使得大学生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解决实际尖锐的矛盾。

二、以新的视角,努力纠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对路现象

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一个坚持”、“三个贴近”、“四个提高”,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新情况,结合高校多年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新的视角,努力纠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对路现象。

㈠ 要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

“生本教育”体系,是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它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且其落脚点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全新理念。而“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则为这一理念的升华撑起了一片蓝天。教育要从长期形成的“师本”教育观念中走出来,走进“生本”教育的新天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关怀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在于为个体生命的自主发展创造所需要的条件,让生命自主、自由地发展。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终身学习的思想的确定,学校要逐步从对学生的单纯教育和指导过渡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及其评价,彻底改变以往只是评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倾向;要从原来的面向集体的教育转向为面向个体的全面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心理发展特征、基本社会特征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基础和特长、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携特长,在整体合格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与时俱进,针对学生多样化的特点,抓住其思想上的兴奋点及关心的热点,积极采用心理咨询、个别谈心、民主讨论、专题讲座及互相交流等办法,进行多样化的有的放矢的教育;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将外部强化寓于开发内在动力之中,尊重学生对个人“自我发展”的关注与追求。

㈡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要针对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人的思想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因此解决思想问题时就要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减轻人们由实际问题而产生的思想压力和思想波动,从而提高实效性。大学生的思想问题,除纯属思想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外,一般多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譬如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勤工助学等,解决这类问题就要从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入手,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巧妙地把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能动追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想热点及最大的切身利益主要体现在哪?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自己,如何塑造自己,如何发展自己,如何营销自己,为今后争取一个好的前途,找到一份理想职业。围绕这一点,引导他们在自我提高的同时,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认识善待他人,善于合作是成功的条件,帮助他们培养健全情感与利他观念,良好的风度与稳健态度,敦睦友情与互助合作的德性,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和谐众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社会化的自觉性。

㈢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院的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师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教书育人的理念、方法手段亟需更新,教书育人的能力亟待加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

1、建立良好的改革环境

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与学校改革脱轨,与学校整体改革没有保持在一个步伐。进行改革应当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自觉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学术建设和专业建设之中,营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2、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尽管公共理论课教材改革还在继续,及时有效地吸纳现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关于全人类发展的最新理念,但没有改变话语表达形式,教材中缺乏与其他理论的对比分析。促进公共理论课的教材建设,改变现有教材的“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教师在授课时强调学生思想的实际、课程的实效性发挥和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调整。

参考文献:

[1]毛国涛.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成人教育,2007,(1):123-124

[2]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课题组.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新疆社科论坛,2009,(1):73-76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9

一、犯罪现状透视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以下四个特点:

1、团伙犯罪增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他们往往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

2、暴力犯罪突出。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轻,可塑性、模仿性都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陷入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待到如梦初醒时,后悔晚矣!

3、犯罪类型多样。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足的类型也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一些新类型案件(如:绑架勒索、抢劫汽车、吸毒贩毒等)也有所涉足。

4、犯罪年龄下降。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生犯罪占据了相当比例,犯罪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初犯年龄越来越小。

二、犯罪心理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好奇心理。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由于好奇心理引发的犯罪类型主要是:吸毒、~暴力、网络等。

2、逆反心理。从生理学的角度讲,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时期,对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的一些不当做法不堪忍受,易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教育不当,表现为过于严格、过于溺爱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忍受不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反抗;三是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差生的教育,容易使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盲从心理。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共同犯罪中,一部分未成年人完全是在主犯的教唆、诱导、胁迫下,盲目地跟从,在不知不觉中涉足犯罪。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则盲目效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进行犯罪活动。如:潘某、王某和李某三个中学生在周末的上午,相邀一同到当地的一个刚发现的古墓群看热闹。结果,他们发现十几个村民正在哄抢古墓群挖掘工地上的文物,现场考古工作人员眼看刚出土的文物几乎被抢光,但束手无策。这时,潘某忽然产生了不抢白不抢的念头,随即招呼王某和李某将两只木箱打开,抢走了里面的十几件文物。潘某、王某和李某在古墓挖掘现场盲目从众,参与哄抢,其行为构成了聚众哄抢罪,最终受到了法律的追究。这是一起典型的由盲从心理引发的共同犯罪。

4、攀比心理。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贪慕虚荣,讲究排场,讲究吃穿,好逸恶劳,这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5、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心态不稳,控制力不强,报复情绪浓,受到一些委屈无法承受,遇到一些事情易生妒恨,继而进行报复犯罪,使自己的行为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如:某校初三女生黄某学习名列前茅,且多才多艺,家长、老师均对她寄予厚望。后来,一度时期经常听见别人在她背后议论爸爸与林某(女)关系密切,后来她想方设法证实了此事。她又气又羞,觉得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天天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经过几天思考,她决定报复。一天上午,她冲到林某办公室,将事先准备好的浓硫酸泼洒到了林某的脸上,致林某容貌被毁,黄某也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处徒刑,一名优秀学生就此沦为囚徒。这个结果完全是由报复心理导致的,报复的代价真是太沉重了。

三、预防犯罪对策针对种种不良心态,我们从挽救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寻求对策,从预防减少犯罪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切入点,做到错误苗头早发现,不良心态早矫正,加强防范,减少犯罪。

1、积极预防,正确引导。一些未成年人出现不良心态时,往往十分苦闷,常常会以吸烟、酗酒的方式来发泄,以旷课、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排解。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从细微入手,仔细观察,能够在尽早发现苗头,及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引导他们多学习社会知识、多参加社会活动,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增强辨别是非、辨别良莠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动之以情,克服逆反心理。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要加大感情投入,以情感之。学校对优等生和差生在教育上要一视同仁,不得因一味追求升学率而歧视差生。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孩子不要过分进行“管、卡、压”,也不要过于溺爱,要理解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情感上多与他们交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相处。另外,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期望值过高,要定准位置,顺势发展。未成年人在学校能够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在家中能够受到父母的疼爱,相信他们定会克服逆反心理。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篇10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领域的不断繁荣,对艺术类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类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给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艺术发展已经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层次发展。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更多以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为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大众还是艺术专业人才,都很容易将艺术的大众化理解为庸俗化,误解为迎合、迁就大众的品味。因此,在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不随波逐流且高水平的艺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倾向复杂,政治意识淡薄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状况是较好的,然而,由于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局限性以及教育引导的片面性,致使许多学生客观地存在着“实惠化、功利化、势利化、庸俗化”的倾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充斥着校园市场。艺术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长期集中接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论素质较为欠缺,“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中大多数学生中都不关心政治,虽然思想较为活跃,但缺乏深度;虽然热爱专业学习,但很少关心时事政治;一味的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轻视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两课”的理论学习。

2、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具有进取性,但理想信念相对淡薄,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艺术类高校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代就开始接受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其中很多学生参加过艺术比赛,获得较好的名次,故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之心很强烈,然而其往往会陷入追求名利的实用主义,对人生的理想目标十分困惑。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普遍有着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们能够满足多种自我需要。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情况,常常理想化,但思想深度不够,理想信念相对淡薄。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甚至所学技能已经能打工挣钱,这并非坏事,但因此会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使他们表现为思想偏激,遇事不冷静,情绪化较为突出,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当前艺术类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崇尚远大理想,缺乏理性思考;注重专业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忍受不了寂寞;认同纪律约束的必要性,但主观要求与行为放纵相矛盾,经常表现出不自觉地与纪律约束相对抗;自我意识突出,思想上依靠集体与言行上推崇个体相矛盾;文化基础薄弱,思考问题缺乏深度;思想活跃,敢说敢为,富有创造性,但过于理想化,易脱离现实;情感丰富,好恶分明,但遇事不冷静,情绪化行为突出;崇尚真知,追求个性,但在是非问题面前缺乏辨别力,易盲目模仿;社会活动能力强,参与活动机会多,但又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易感”人群,随意性和散漫现象时常在学习生活中发生。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的这些特殊现象和现实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所以为了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

加强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辅导员应该经常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做好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工作,使其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施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从而确立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提供个性舞台,增强个体信心和价值所在艺术类大学生都有很好的专业素养,他们大都多才多艺,专业优秀,但文化课成绩相比其他专业学生低很多,因此很多艺术类学生会有自卑感。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让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各类比赛或表演形式的平台,可以让艺术类学生提高自信心,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加肯定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走向成熟,帮助他们完善性格。创造更多有利于他们展现自己才艺和思想的平台,让他们在充分表现自我个性和自我创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建立规章制度,思政法并行

建立完善的校园规章体制,合理的奖惩措施,对学生的某些不合理行为进行约束,这对规范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很大作用。在对艺术类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除采用制度进行教育管理外,还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用心去换位思考,更好的从根本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此外,也需要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成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础工作和有效途径。加强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观看、学习先进事迹影片、文章和其他资料。要将德育教育同专业课教育相结合,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有保障、工作有计划、教育有成效。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不断引导艺术类学生自我成长,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合理地运用实践经验和心理学的知识,加强校园信息安全工作,防止网上有害信息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青年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及时有效的化解学生思想中矛盾。帮助他们加强自身约束力,转变思想观念,时刻提醒他们坚守道德准则,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境界得到提升;让艺术类学生多听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丰富其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上一篇:种群数量的变动教案下一篇:建党90周年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