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2024-05-31

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精选8篇)

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篇1

“关注未来 关爱未成年人”

道德讲堂主持词

(播放“道德讲堂”背景和背景音乐,主持人上台)同志们,欢迎来到“道德讲堂”!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睦,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都要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县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经常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及时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仍然有缺失,发生了如校车事故、幼师虐童、留守儿童受侵害等等不该发生事件,关注和保护未成年人仍然任重而道远。

时值“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主题为“关注未来、关爱未成年人”的道德讲堂,期望进一步引导大家,为了明天的希望,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天的道德讲堂有七个环节。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听一个体故事,作一个承诺,谈一下感想,送

一个寄语。

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请大家起立,倾听并跟唱歌曲《给你一个拥抱》(播放音乐2~3次或者安排人员教唱)……。

请坐下。

现在进行第二项环节,请观看短片《未成年人的问题是谁的问题》……。

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学生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会被手机拍摄下来,然而,因为学生对侵犯他人隐私等相关法律意识不强,极易将拍摄内容上传到互联网,这不仅造成了对当事人的伤害,还可能因为涉嫌传播色情信息违反法律。我们应该看到,虽然事情的主体是未成年人,但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提醒我们如何示范?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如何把握好度?……这是我们的义务,这更是我们的责任。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诵一段经典(可安排人员领诵经典句段内容)……。

陶行知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爱默生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卢梭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请大家闭上眼睛,深思1分钟……。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请大家听《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极其重视,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等等手段,编制了一张未成年人保护网,对未成年人在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等权利方面给予特殊、优先的保护,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都予以很好的保护。我们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都应该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尽好自己的义务。

现在进行第五项议程,做承诺(字幕背景、主持人领诵):关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做到:关注未来、关心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关爱未成年人;在孩子面前思想积极向上,言行文明有礼,工作认真努力,生活自然简朴,当好表率,做好榜样。

现在进行第六项议程,谈一下感想,下面请XXX同志发言(请2~3名人员提前准备好简短发言准备)……。

现在进行第七项议程,请每人写一段寄语(每人发一张纸),送给自己(同事、朋友)的孩子们,祝愿他(她)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期道德讲堂结束,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

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篇2

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 全国0-14岁人口占16.60%, 也就是说未成年人人数在我国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具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 因此, 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 良好的学习环境, 浓郁的学习氛围, 还有专业的服务人员, 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 交流信息, 培养能力, 结交朋友, 娱乐身心的重要社会教育场所,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课堂。关爱未成年人, 促进其健康成长, 图书馆不仅有充分的条件, 同时也是图书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如何开展对未成年人服务呢?首先, 我们要认识到为未成年人服务, 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主动担负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 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阵地作用, 利用自身对未成年读者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优势, 积极开展各种读者活动, 包括社会阅读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行为和意识的积极、健康成长。再次, 还要注意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密切合作, 比如学校, 联手开展社会阅读与教育活动, 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的成长。

2 虎门图书馆开展十年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实践活动

青少年是公共图书馆一个非常有活力的读者群体, 也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对象, 特别是越基层的图书馆, 这一读者群体越活跃。如何为这一读者群体开展服务, 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的重要课题。虎门图书馆作为一个镇级图书馆和基层图书馆, 深切地感受到了青少年读者阅读的活跃性和对图书馆需求的热情, 于是我们便以青少年读者为突破口, 积极开展各种读者活动, 吸引青少年读者到图书馆读书、学习。其中, 有一项活动便是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系列活动。目前, 这一活动已经开展十年了, 成为虎门图书馆的一项读者服务活动的品牌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2.1 开展各类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以其互动性强、话题时尚、内容灵活多变、收效明显、反馈及时等特点, 颇受市民们欢迎, 早已成为市民们提升自身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良好选择。也成为了家长们培养子女的必选之地。因此, 自2002年虎门图书馆新馆成立以来, 虎门图书馆不断地推出系列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2.1.1科普知识讲座。为了普及科学知识, 鼓励未成年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用科学的方法思维和学习。2011年7月虎门图书馆利用暑假时间举办了“如何提高你的智商”的公益讲座, 科学地分析了未成年人提高智商的方法。2011年8月虎门图书馆又利用虎门镇第七届读书节这个契机举办了“完美假日, 亲子DIY总动员”的公益讲座, 把动手能力和提高智商的方法结合实例呈献给听众;把“亲子教育讲座”和“亲子DIY”结合起来, 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增进了家庭情趣, 增强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2.1.2快乐阅读讲座。为了提升未成年人的读书品味和文学素养, 鼓励未成年人多读书, 读好书,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1年1月, 虎门图书馆邀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卢红女士, 举办了题为“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讲座。2011年10月虎门图书馆特邀儿童作家晓玲叮当在虎门中心小学举办了题为“激发少儿阅读与写作兴趣”的讲座。讲座以深入浅出的事例与未成年人朋友们探讨了读好书的重要性以及怎样选择书籍;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读书与写作的关系等方面的话题。2.1.3道德礼仪讲座。为培养未成年人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讲文明, 有礼貌, 做到举止优雅、言语风趣、品德优良, 虎门图书馆分别在2010年4月聘请了深圳经典教育研发中心的讲师张九海老师主讲了“《弟子规》与儿童家庭教育潜能开发”和2010年7月虎门图书馆邀请东莞理工学院公共选修课《现代礼仪》的主讲教师伦丽青免费进行礼仪培训。两场讲座谈及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道德伦理和身边的礼仪, 结合肢体语言, 介绍日常生活中礼貌的行为和不礼貌的行为, 讲座风趣幽默, 形象生动, 让未成年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了礼仪知识。此外, 为家长正确引导子女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2.2 开展“雏鹰活动”。

为培养未成年人的交流能力、生存能力、互帮互助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003年开始, 虎门图书馆每年利用暑假时间, 面向社会招募雏鹰队员, 在虎门图书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雏鹰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一是通过整理书架和对阅览室的读者进行管理, 培养雏鹰们的管理能力;二是通过各种文体竞赛活动, 培养雏鹰们的策划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雏鹰活动集“读、写、画、讲、演”于一体, 既培养了队员们的团队合作和主人翁精神, 又使队员们在丰富多彩的雏鹰活动中尽情彰显新一代小主人风采。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 效果良好, 社会反响强烈。活动结束之际, 图书馆根据“雏鹰”组成员的表现评选出了“雏鹰奖”、“优秀管理员奖”和“积极参与奖”。并建立虎门图书馆雏鹰队员资料库, 对于服务表现良好者将添加入志愿者服务记录。颁发荣誉证书与奖励。这大大地鼓舞了未成年人参与的热情, 每年假期前来报名的学生络绎不绝。

2.3 招募义务馆员、文化服务志愿者活动。

为招募更多的义务馆员和文化服务志愿者, 更好地服务读者, 虎门图书馆特别邀请了被评为东莞市2007年度百名“社会环境监督员”之一的王华礼先生以其自己作为山东省第一位“保护藏羚羊”的志愿者和2008年度首批10名“东莞绿色家庭”代表的亲身经历, 讲述了“一名志愿者的环保心路历程”及从事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号召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之中来。

2.4 援助山区、手拉手捐书读书活动。

为深入开展虎门镇精神文明建设, 展现当代虎门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体现“阅读·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 虎门镇宣教办、团委、第七届读书节协调小组办公室精心策划组织了“心系山区传递文明牵手公益”虎门镇图书捐赠活动, 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爱心力量, 千方百计帮助改善粤北山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丰富山区孩子的生活, 帮助他们沐浴书香世界。此次活动总共收到捐赠图书7843册。其中4604册图书达到捐赠要求并被送到了粤北山区的学校, 解决了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缺少书籍的实际困难。

2.5 开展针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类比赛。

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书香校园, 引导未成年人多读书, 读好书。通过读书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虎门图书馆分别在2007年9月17日虎门图书馆开展了“阳光下的阅读”现场作文竞赛, 2009年暑假虎门图书馆又在中科数码城举办了“读书·成长·人生”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决赛。通过这些比赛, 选手们不但锻炼了自己, 增加了自信和勇气, 在比赛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3 未成年人关爱成长活动的发展与思考

虎门图书馆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已经开展了十年了,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何将这一项工作继续进深入地开展下去, 并取得更大的效果?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3.1 利用电脑、网络、微博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是把双刃剑。因此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利用网络, 合理分配上网时间十分必要。对于未成年人上网, 图书馆一方面应该“疏导”, 设立网络管理员或者网络指导员, 指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 健康用网。另一方面, 图书馆应对不良网络加以控制, 建设环保而绿色的网络通道, 让未成年人拥有健康的上网环境。

3.2 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公益讲座及各项适合未成年人成长的技能培训。

公益讲座可以为未成年人搭建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 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 根据不同层次的未成年人的特点设计并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吸引力强的公益讲座和技能培训活动。如“怎样有效利用网络”, “如何与他人沟通”, “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如何插花”, “如何烹调”等等。这些活动可以是未成年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

3.3 关注新莞人子女, 提供个性化服务。

虎门新莞人很多, 新莞人的子女的教育成为新莞人的头等大事, 因此, 在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要特别关注新莞人子女, 利用节假日开办读书、比赛、娱乐、写作和我是小馆员的活动, 丰富新莞人子女的假期生活, 提升新莞人子女的生活和学习质量, 为他们提供假期自我完善的健康场所。同时为新莞人解决父母上班, 子女无人照顾的后顾之忧。

3.4 开展图书流动站进校园活动。

有些青少年读者平时无法到图书馆来, 只有在周末或放学后才能利用图书馆,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该开展图书流动站进校园的活动, 与学校进行联合和互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利用虎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实和丰富自己, 以达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妍.承担社会教育责任关注未成年人成长[J].图书馆建设, 2008 (1) :12-14.

[2]刘洪镇, 梁丽珍, 张爱兰.图书馆阅读活动与青少年社会教育——以东莞图书馆为例.2009研究年项目研究成果选编:63-69.

[3]赵华.浅谈少儿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7) :61.

[4]王俭.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探讨[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9 (4) :66-68.

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篇3

现在随着打工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据统计,全国现有留守儿童约2000万,并且还有增长的趋势。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进而形成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帮助和教育,他们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孩子辍学流入社会,甚至违法犯罪,变成社会的负担。因此,如何呵护这些长在贫瘠土地上的“花朵”,就成了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现就我校留守儿童的一些工作向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留守儿童现状——留守,是孩子的痛

1.在留守的日子里期盼

留守,是孩子的痛。我们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反思中写到,开学报名,她班上的一个学生坐在位置上发呆。这位老师上前问她想什么,那位孩子说想爸妈,特别羡慕别的小孩能和父母在一起,希望能和他们一样。老师说:“你觉得自己和班里其他孩子不一样吗?”她说:“不一样,他们今天有爸妈陪同来报名,而我只能自己来;星期天他们有父母陪同逛街、上公园,而我却只能一个人玩。”老师又问:“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想爸爸妈妈回家。今年春节爸爸妈妈说的回来,后来说没有买到车票,又没有回来。初一看着别的小朋友牵着爸妈的手穿着新衣服逛公园,我真得很难受。”说这话时,那个孩子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始终忍着没有掉下来。

2.寂寞童年渴求特别的关爱

据我们调查,可以将留守儿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由于家庭贫困,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等原因,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这给他们本应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抹上了沉重的色彩,这类儿童一般性格内向,自卑、敏感。第二类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的,这样的留守儿童家庭相对富裕,加上临时监护人一般是隔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俗语说,隔辈亲,加上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就应该更加疼爱,于是娇宠溺爱。这些不正确的施爱方式的,不仅没有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等不良行为,这类儿童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霸道。其实这些孩子虽然貌视强悍,其实他们往往渴求特别的关爱。

二、让爱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延伸——教育,守望者在行动

(1)首先我们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在每学期初都要求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等,以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身体及心理状况和兴趣爱好等。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实施政府的两免一补政策,而且为及时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进行教育转化工作等做好了铺垫。

(2)设立了“爱心热线”,建立了家访制度,组织了“一帮一”帮扶小组。学校老师,每人帮扶一到三名留守儿童。每个班也成立了帮扶小组,一个优生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一般是住地相对较近的结成对子)校内一起学习,一起劳动;放学一起回家,有条件的回家还一起完成作业。班主任定期家访,或通过电话等方式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并记录在留守儿童工作手册上。把自己的工作心德或教育个案写成随笔或反思,以备别人借鉴。

(3)办好家长学校,着力培训“第二家长”队伍。在继续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召开了留守儿童家长会。通过因陋就简、群散结合、注重实效的方式,让“第二家长”了解照顾孩子的知识,掌握教育与沟通的方法,与学校老师达成教育的共识,增加孩子的监护力度,减少孩子独立的空档。

(4)逐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聘请心理教授到学校举办讲座,对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知识进行讲解,让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老师一道学习,帮助教师及时给予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

关爱未成年人活动总结 篇4

11月2日,XX县公路局积极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活动,鼓励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该局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引导、鼓励全体干部职工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当中,关爱未成年人道德讲堂主讲人带领大家学习未成年人安全预防与自救知识,告诉未成年人遇见类似家里进了贼、煤气中毒了、被反锁在家里了等16种突发状况应该怎么办?并对一些简单的安全小常识进行了有奖问答,讲堂气氛活跃热烈。小朋友趣味盎然的`进行了各种表演,三字经背诵得有板有眼,“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歌稚气蓬勃,小学生杨嘉媚的一首《村居》诗词朗诵把全场气氛点燃,一堂别开生面的关爱教育伴随着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次活动主要针对该局干部职工子女中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一步,该局将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关注残疾儿童、闲散青少年,引导未成年人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为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做出切实行动,并取得成效。

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总结 篇5

为全面提高我校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平安全运目标,做好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校区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管理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全局,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务必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在促进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每年为未成年人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

(二)坚持以人为本。

要尊重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了解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愿望,以体验教育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实践环节,精心设计和组织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育人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做好信息报送。

信息报送是单位工作的缩影,是领导机关判断形势的依据。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改进信息工作方式,提高信息质量,努力增强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信息报送工作。

(四)强化落实考核。

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注意将这项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之中,与团的其它工作有机结合。

(五)注重营造氛围。

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篇6

根据国务院未保办相关要求,为做好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保护工作,确保广大未成年人安全,现倡议如下:

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一是请家长们或监护人一定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二是青少年学生要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陪伴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危险、陌生、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遇到有人落水,要采取妥当方法施救、呼救和报警。

加强疫情防控。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按要求做好流调排查、疫苗接种、检测采样等工作。做到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积极宣传疫情防控常识,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科学的抗疫氛围。

注重饮食健康。夏季高温各种食品容易腐烂变质,要严防病从口入,做到饮食“四不”:不吃四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厂家、无卫生合格证);不吃垃圾食品和不健康小食品;不吃生、冷、硬食品;不采摘食用野果、野生菌类等。

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在道路上追逐、跑闹、玩耍。不乘坐无牌、无证和超载车辆。乘坐机动车时,不随意将身体伸出车外,不向车外抛洒杂物,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合理使用网络。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协商,引导孩子假期合理使用

网络,多发挥网络的学习功能,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教育孩子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沉迷网络游戏,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登录不健康网站,不与网友讨论不健康话题。

注意日常安全事项。提高预见、预判、预防意识,遇到台风天气,不接打电话,注意观察井盖、留心积水、远离电杆,不到大树、广告牌下避雨。掌握防火常识,注意用电安全,谨防高空坠物。不沉迷网络,不浏览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轻信陌生来电,防止电信诈骗等,学会保护自己人身和财产安全。

学会求助方法。教育未成年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拨打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通事故(122)电话,报警时要说清楚事发地点。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倡议新闻媒体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加强溺水防范及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教育部门要指导各类学校加强青少年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家长及监护人要积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及相关防范工作。同时,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随时留意,发现有人私自在池塘、河边、水库等地方游泳、戏水、玩耍,请您一定要及时劝导制止或向公安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家长及监护人要积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及管教防范工作,无论您工作多忙,都要全力做好暑假期间子女的监管工作,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避免孩子私自外出游泳或嬉水,防止意外溺水事故发生。

积极行动齐抓共管。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预防措施,各镇、办事处要加强重点水域安全管理,在河流、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和危险地段

设置安全警示标牌、隔离带、防护栏,放置救生圈、竹竿等应急救援设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或完善必要的预防溺水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巡防救援队伍,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公安、应急、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夏季暑期防溺水安全工作。

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篇7

一、周口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我通过采用问卷、座谈、观察和走访等形式对周口未成年人、家长、中小学教师及村镇干部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发现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是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作用得到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重要作用逐步得到重视,社会教育的整体育人氛围得以培育。同时周口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周口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不力。

一些乡镇党政部门的领导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特别是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只顾埋头抓经济工作,不够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农业税减免之后,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政治控制能力减弱,因而也放松了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特别是由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的改革和完善,农村两委组成人员的减少,村委会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缺少专职人员负责,因而出现了未成年人工作无人管的现象。

(二)农村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令人担忧。

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落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教育效果不佳。调查发现,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许多农村孩子害怕和父母沟通,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性格变得怪异,行为不羁。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位,导致农村留守孩子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周口每年有260多万农民外出打工,造成全市有60多万留守儿童。据调查,一些地方70%左右的孩子和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有效的监护和关爱,他们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农村留守孩子远离父母,在生活和教育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和危机。首先是一些孩子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如教育权、健康权等,祖父母等亲属因年长或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孩子的管理和监护权。据调查,在农村孩子发生的溺水、触电、交通等意外伤亡事故中,留守孩子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思想道德教育严重缺失,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有及时得到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其性格表现比较内向、孤僻、任性、冷漠,不善于与人交际、团结合作意识差、脾气暴躁等。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学习自觉性较差,甚至常常出现厌学思想、逃学、辍学等情况,少数孩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重智育轻德育,背离学校教育重心。学校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调查表明,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效果之所以不够理想,一是受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如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仍然停留在智育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学校教育一直存在德育失衡的现象,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衡量学校声望和地位的评判标准在农村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造成“德育说说重要,做做不重要”的局面。许多农村学校认为,德育和智育可以分开独立施教,一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德育教师,德育教师多由其他任课老师担任。学生的德育工作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来做。这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德育,脱离了未成年人的实际和社会现实,弱化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

当许多农村孩子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几乎得不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学校作为道德教育者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指出,“至于说到儿童的体罚,……我是无论如何不赞成的;因为那是最残忍的行为,实在是一种凌辱”。[1]虽然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遭到我国众多有识之士的抨击,并且体罚学生这种行为同样为国家法律所不允许,但是这种行为在我们某些农村教师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动辄把学生赶出教室,让学生回家请家长,不让学生上课。一方面,学生害怕家长的惩罚,不敢告诉家长,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学生请不到家长,学生只好选择辍学。更为严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精神虐待,如用“蠢”“笨”“傻”“呆”“混”等挖苦、讽刺、侮辱学生,并成为现在许多农村教师的口头禅。

(四)农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学校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教师,即使开设了心理辅导课,也是流于形式。社会上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而施以不科学的引导。调查还发现,农村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且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不用看医生,只有身体生病才是疾病,农村孩子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求治的占不到5%。同时,特殊家庭和留守孩童出现心理疾病的机率更高,55.5%的留守孩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相当多特殊家庭的孩童孤僻冷漠,有严重的逆反心理。教育部的一项跟踪调查表明,农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比例高达19.8%,远远高于城市的8%。在江西省农村,广大农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形势同样严重。在阳泉市,65%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有轻度心理疾病,15%的未成年人需要心理治疗。[2]因此关注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三、加强周口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解决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落实责任,建立长期有效工作机制,确立正确衡量未成年人的价值导向;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舆论宣传,净化社会环境;加大农村投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一)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1.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驿站,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根基。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生活。惟有家庭生活才能使儿童获得善良的心灵和有见解的、温和的性情,积极的、有力的发展和教养。家庭生活在儿童生活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3]但是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家长对子女所负的主要是养育责任,最多再加上管理的责任。因此,广大家长看不到自己教育者的责任,不管教育、不懂教育就成为普遍现象。其实,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极大的,“父亲的家———你是培养道德的学校”,[4]“可以有把握地说,如果儿童不能养成最理想的性格,那也不是由于他们的过失,而是由于管教他们的人和他们的父母对于人性缺乏正确的认识”。[5]

2. 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从小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只要他们的心智能够接受,可以及早教导他们,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像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样,乃是人类的天赋和本能,这样使他们在婴儿期就产生了对一切仁慈和友爱的萌芽”。“必须拟订这些计划,使儿童从最小的时候就养成各种良好习惯”。[6]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等封建残余思想干扰我们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的确立。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私有财产,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因此产生家庭教育中的各种偏颇:溺爱或惩罚;放任自流或不切实际的苛求;单纯重养而放弃必要的教育。家长必须破除那种违背科学规律的错误教育思想,再不能做那种“拔苗助长”、“恨铁不成钢”的蠢事,摈弃那些“树大自然直”、“不打不成器”、“棍棒下出孝子”等违背客观规律的教育方法,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家庭教育应积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配合起来,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整体教育网络,创造条件,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农村留守孩子和单亲家庭孩子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既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又有父母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存在偏差的因素。不少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钱,让孩子吃好穿好,让孩子有条件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就是自己辛苦劳动价值的体现。有条件的家长,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各级政府近期出台了不少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新政策,农民工“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酌情减免费用。……流出地政府要配合流入地政府安置农民工子女入学”。[7]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拿出时间或用现代通讯方式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家长要与学校和教师保持经常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思想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

(二)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1.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显得更为重要。要纠正和防止一些学校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重视智力教育、重视文化知识传授而轻视思想道德教育、轻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状况,纠正和防止把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当成“软”任务,常常被其它文化课挤占的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德育应该在教育中占首要地位,他说:“我们大胆地提出一个信念: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8]学校要改进德育评估方法,着眼于准确反映学生操守和行为表现,着重于日常督导和考察,提高评估程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单凭升学率、学生成绩评价教师能力和水平。有关部门不得单纯以学科成绩、升学率等评价农村中小学生和教师,不准给中小学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严禁以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座位和布置作业。农村中小学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障体育、劳动技术和艺术综合实践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 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效果。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未成年人的特点,搞清楚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德育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的育人功能,例如举行集体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民们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道德情操;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农村的历史文化古迹,自然风景,熏陶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

3.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德育作用。

农村学校是对农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德育工作质量。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谁要是自己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培养和教育别人。”[9]因此,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的教师只尽上课的义务,缺乏育人的责任,不注意学生思想行为动态;有的教师抱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过问少,对学生管教不力,甚至放任自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完全推给了班主任。有些教师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不能起到表率的作用,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农村教师素质普遍偏低,严重阻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进展。因此,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0]

(三)积极营造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1. 要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对那些危害未成年人健康

成长、不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及时予以批评,敦促改进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严禁地方新闻媒体宣传中考成绩,教育主管部门不搞中考成绩排名榜,降低单一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

2.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电视是农村未成年人接受新的信息的主渠道,地方电视台要严格控制含有凶杀、暴力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片的数量和播出时间。乡镇广播站开设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广播专题,宣传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利用乡镇中心宣传长廊和各村、社区的宣传窗口,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学校周边网吧的监管和治理,农村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每年的文化“三下乡”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未成年人的文化需求,各级各类文化单位和广大的文化工作者要排演适合农村未成年人需要的剧节目,定期组织送戏送节目到农村。在‘送书下乡工程’中,面向未成年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及时配送一定数量的文化科普类图书”。

3. 要加强法制保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针对近年来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且犯罪主体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我们必须营造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制环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结合“四五”普法,制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规划,并抓好落实。要大力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法制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有力地减少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设法制课,聘请公安政法人员到学校不定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发挥农村两委职能,严防本村未成年人犯罪,确保农村的稳定。加强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防线。加强对农村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净化社会环境。针对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多的主要原因,重点做好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的救助和保护工作。做好对有偏差行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心理、行为矫治工作,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参考文献

[1]任宝祥.外国教育家论德育[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37.

[2]http:jxwm.gov.cn/gzwcnr/xldh/2005-09-13/2674.html.

[3]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320.

[4]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63.

[5]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253.

[6]欧文选集 (第1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11.

[7]转引自任大鹏.农村政策与法规[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119.

[8]转引自外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252.

[9]任宝祥等.外国教育家论德育[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180.

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刍议 篇8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08—01

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另有16%的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增强家庭教育功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竞争加剧,新的问题不断凸现,未成年人在心理上经受着强烈的冲击,他们的内心常常充满各种矛盾,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面临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要特别关心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培育他们的健全人格:一是要注重培育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应从端正孩子的人生态度入手,从小给他们灌输正确的思想、信念和追求,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品德心理,帮助他们了解、完善自我气质,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二是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主能力。自主能力是健康人格的体现,现在许多未成年人生活在被家庭过度保护的环境里,他们要么被包办代替,要么被过分控制。有些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过分限制孩子,这样不但妨碍子女心理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他们自主能力和创造性的形成,并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影响。父母要爱护、正确引导子女的好奇心理和自我意识,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的进步,不可抓住一点小过失或小毛病就横加指责,设置障碍;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利和正确选择,珍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独到见解,保护他们的爱心和探究精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三是要关心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青少年随着生活环境的扩大、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等方面不断进步,需求水平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渴望,期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有了创造的欲望和冲动。父母应充分了解子女的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需求。当日常生活中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和耐心赢得他们的信赖,使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内心的秘密讲出来,为他们解疑答难,促使子女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一定要避免对子女的心理惩罚,不可在学业、升学等问题上施加压力,防止他们产生情绪忧郁、厌学、惧怕考试等心理障碍。

二、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首先,要遵循科学规律。教育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应遵循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规律。青少年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分辨能力、自控能力差,易冲动,他们需要形式各异的方法来感受新事物、接受新知识;而且他们往往兴趣转移快,喜欢追求时尚,对简单陈旧的教育方法容易产生厌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父母应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掌握其成长规律,捕捉孩子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开展互动教育。未成年人思维开放活跃,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较强。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采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互动式教育形式,让孩子主动参与教育过程,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知”、“省悟”,学会对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学会“自律”、“自强”,充实精神生活,提升道德境界。

上一篇:药学的论文下一篇:陇上独望,陇上独望马戴,陇上独望的意思,陇上独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