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通用8篇)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 篇1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的差异
提到城乡差异,许多教师,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师有着自己的观点:什么信息闭塞,经济文化落后,教学条件差,留守学生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严重缺编,一个教师的工作,是城区教师的几倍等等。
诚然,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确实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如果走进农村语文课堂,就不难发现,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轻率,费时低效。
(1)、深钻教材不够,导致上课时随意性较强。当前,随着打造高效课堂和幸福教育的新名词的进入,许多教师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上课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或做做导学案上的检测题,还美其名曰:“自读自悟,以读为本”。其实这部分教师对教材根本不熟悉,写课案,照抄备课手册,以应付学校或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已,有的甚至在临近检查时用二——三个通夜不睡觉来赶写教案,这对教学有用吗?更不用说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了,连起码的的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都没有完成。何谈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何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深钻教材,是为了在课堂上教师胸有成竹,驾驭课堂,深入浅出地教学文本,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吸取文本的精髓,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如果教师忙于“读教参,抄教案”,不去思考怎样运用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的话,语文课堂教学肯定是一团糟,费力不讨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教学研讨流于形式,教研组形同虚设。本来教学研讨,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经,是为了使教师在研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期共同提高。然而,许多农村学校的教研组形同虚设,为了达到上级部门规定的研讨次数,闭门造车,网上下载,来应付检查。没有起到教学研讨的作用,使得教师们也懒于参与,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二、平时教学松散,结束教学草率。
有教师自叹:为什么城区教师的课上得那么快呀?殊不知自己平时上课节奏松散,进度缓慢;还有的教师一叹再叹,课上不走,占用了其它的课时还是一个样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没有抓住40分钟的有效教学时间。(2)、一节课总要利用20分钟去处理上一节课的遗留问题,以及纠正作业中出现的毛病。课前不作好准备,课堂上又疏于安排,有的连发作业本也要当堂发放,这样有限的40分钟时间得不到保证,甚至严重不足,正如朱自清所说,时间在教师的无意中就悄悄地溜走了。难怪有的教师经常说,一篇课文的参考教学时间是2课时,往往要3—4课时才能完成。
一到临近学期结束,教师们才紧张起来,还有一部分课文没有上完。于是,一天教学二篇,这样草草收场,总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在谈到教学质量时,又怎能不感到汗颜呢?
三、教学观念陈旧,难跟课改步伐。
在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很少,加之任务重,信息较为闭塞,了解新的教学观念与城区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近10年了,教师们要学习和了解自己所带学科学段的各种要求,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名师教学视频等来获取新的教育信息,充实尚有不足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有位领导到一所学校检查,听了一节语文课后,说这位教师的教学是“几十年如一日”,初听好像是褒扬,其实是说这位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老套,教书几十年跟才上岗的教师的教法差不多。这就证明农村教师要加强学习,紧跟课改步伐,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
总之,“城乡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只要教师们努力学习,取他人之长,来补已之短,关注课堂教学40分钟,向课堂要质量,我相信,农村语文课也会焕发出它特有的光彩。
杜雪苇
2013.6.15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 篇2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课开展得不彻底或开展较晚, 没有师资和良好的教育设备, 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差和方式落后, 以至于农村学生在英语上落后于城市学生。而中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关键时候, 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农村中学, 怕耽误自己孩子的学习, 纷纷将自己的孩子上中学时送到城市。所以我国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学校的建设, 这不仅仅只是在农村建设国家公共中小学, 而是更加鼓励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兴起, 开设“办农村民办学校”的学习课程和协助管理。现在城市的民办学校非常多, 发展也良好, 甚至比公共学校更有名, 更值得家长信任。而农村的民办学校很少, 管理和宣传也不到位, 更严重的是还有欺骗性的民办学校, 这也就让很多家长不信任或持观望状态。
另外, 教学资源也非常重要, 城市教学已经都转向多媒体教学, 这对语言学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可以影音、图文并茂, 让教学的方式更生动, 学生的学习更有乐趣, 便于更好地掌握听写能力。
二、提高城乡学生自主互助互学的良好习惯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可见,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要相互交流的事。英语是一门语言学, 就像我们的普通话, 重要的是相互交流, 而英语作为国际语言, 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就更显重要。所以让城乡学生相互学习英语有助于提高他们英文的口语能力, 也渐渐拉近了他们的差距, 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美国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就说:“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伟大的教学改革的话, 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可见在国外教育早就已经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虽然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理念下, 教学模式有所改变, 不再局限于老师高高在讲台上讲, 学生仰视着听, 也可以引导各小组课外活动, 比如找些英文报纸, 让各小组研习比赛。但这就进一步拉近了城乡学生英语的水平差距, 增加了他们的友好感。
三、教师教学备课要有针对性
教师教学都是要事先备好课, 这是每个教师上课的前提。教师备课的作用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把学习大纲内容分类备好, 使教师有层次地教导, 也使学生容易有所得。而英语教师就要针对城乡学生的差距, 分层的备课,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统一备课, 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备课。开始要了解自己班上各个学生英语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基础把他们分成几个层次, 要因人因材施教, 什么问题应该什么学生回答, 要考虑清楚。不要把很难的问题, 叫上基础都不好的学生来回答, 打击学生的自尊心, 从而失去信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的实施, 农村教学的力量反而更加薄弱,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城市的教学质量远远高于农村, 更多条件稍好的农村学生不像以前到高中才远离家乡去求学, 而是在初中就已经远离家乡来到城市求学。在这种情况下, 英语教学的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 很多农村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系统地学过英语, 家庭的教育也很缺陷。综合自己实际调查和了解到的情况, 谈谈差异性较大的城乡学生的英语教育教学问题。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育差异,城乡英语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寅鹤.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和批改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 2011.
消除城乡差异 和谐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城乡差异 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40-01
随着农村外出群体日益庞大,农村学生数量逐渐减少,乡镇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分散,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局调整政策,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这固然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但是随之出现了上学距离遥远、寄宿生问题增加等弊端,学生的组成也由单纯的城镇学生变为城镇与农村学生各占一部分。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由于阅读量差距明显、口语交际能力强弱不同、展示表达能力有高有低等因素,造成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育效益不能最大化。如何消除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差距,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知识的迁移能力上,城镇学生优于农村学生。
中学语文更加注重于对文章内涵的思考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来体验情感进而形成独特的认识和感受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农村学生由于接触到的事物、人际关系和阅读量等比城镇学生要少,文字敏感度比城镇学生低,从课文反观自身的局限性较大,而且农村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程度不如城镇学生,二者相比,农村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城镇学生。
2.问题探究能力上,城镇学生优于农村学生。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究学习方式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探究点大多偏重于对课文整体的理解、对重要句段的解读、以及结合文章的背景来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这就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之外,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正好是农村学生所欠缺的,这导致中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城乡差距。
3.展示能力上,城镇学生优于农村学生。
探究学习方式对于展示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将对问题的解答组织成为流畅的语言,而且对于问题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作答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要明确,中学语文课堂更是要求有流畅而且丰富的语言,能够准确而不失生动的将问题回答完整,或者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农村学生局限于阅读量较少以及展示自我的技巧缺乏等缘故,和城镇学生相比,明显的存在差距,造成展示大多由城镇学生完成,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4.课堂评价能力上,城镇学生优于农村学生。
新课程改革将课堂评价从全由教师进行改变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维形式,这给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评价就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分析和判断,对知识的摄入和生成进行衡量,阅读量和理解能力占优势的城镇学生在这个方面比农村学生更得心应手。评价群体的不平衡造成了课堂能力形成的不均衡,也会影响到中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消除中学语文课堂城乡差距对策
抛开地理位置和经济因素,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有效的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学生的差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语文教育的源头抓起。
语文教学的源头在于阅读,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在于阅读。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敏感度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课外都创设阅读时间和情境,鼓励学生多阅读、广泛阅读。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和批注,引导学生将感受和体会写下来、表达出来。尤其是要指导农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他们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内容的设计上,适当考虑农村学生的接受和思考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的思维含量较高,理解难度加大,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使之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在处理一些较难的问题时,也要给农村学生创造可以进行思考的阶梯和维度。同时,要引导城镇学生对农村学生进行帮扶,从外在因素上消除城乡差距。
3.课堂知识探究环节上,给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探究学习模式的广泛应用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另外一种可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教师要合理设置探究内容,让农村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在探究时能够让每个成员都能够思考和感悟,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给农村学生留下相对更为充分的时间,并且适当的调整发言的机会,鼓励农村学生更多的发表看法、回答问题。
4.展示和点评时,划分不同的难度等级,给农村学生搭建适宜的平台。
展示和点评是综合能力的高度体现,城镇学生的优势更加明显。教师要根据内容和课堂生成的难易等级的不同来分配展示和点评的机会,并且适当向农村学生倾斜。难度较小的问题交给他们来展示和点评,经过一定的过渡阶段之后,要逐渐拔高,提升难度等级,引导全体学生的能力达到统一,确保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益。
5.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内因上改变课堂分化。
语文学习的效果好坏与学生的自我认知以及学习态度密切相关,教师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来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改变对展示、点评和探究的羞怯、抵触心理,教会学生用于展示自我,能够大胆的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并且对别人的思考有准确的判断评价。只有从内因上改变了,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才会逐步改变,语文课堂才能够和谐起来。
三、结语
城乡学生的差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对中学语文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要客观的分析城乡差距的原因,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制定相应的对策。消除了城乡差距,中学语文课堂才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确保教学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谷岚.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度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林小云. 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黄世举. 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4]彭亚.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徐曼. 素质教育对当前中学语文课堂的影响[J]. 改革与开放,2011,10:174.
城乡教育差异调查报告 篇4
——以潜山县为例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投资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快,教育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发展势头大好的情况下,依旧存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城乡教育发展的差异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此次调查,走访了城区与乡村的多所学校,并与个学校的负责人就学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实地了解了城乡教育在硬件与软件上的差别,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对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差异;硬件差异;软件差距;教育资源配置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党和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每年的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我国的教育空前繁荣,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在全国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水平蒸蒸日上,但在我们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时,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必须被我们注意到并重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育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情况依然在大范围的存在,如何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保证接受教育的公平公正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查方式:
利用暑假时间,通过实地走访潜山县县城和各村镇的多所中小学以及询问多位老师家长的方式,并结合潜山县对于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对目前潜山县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作了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分析。
调查结果:
一、教学硬件的城乡差异
此次调查实地走访的中小学包括县城的三所小学以及源潭镇的两所小学,下面简单介绍下对于中小学实地调查的结果。
1、教学设施
城区小学:此次调查发现,位于城区的小学基本上都已经配备了适合于小学生的标准化课桌椅,各种教学所需要的工具一应俱全,教室的墙面张贴了许多名人事迹的宣传画,以及各种常识性的学习资料,整个教室显得明亮整洁,学习氛围浓厚。现代技术教学方面,走访的两所小学教室已基本上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已投入使用。
体育教学方面,这两所学校都拥有比较完善的体育设施,适合于小学生的单双杠,篮球架,以及缩小版的平整的足球场,器材室内各种球类种类齐全,基本都保持在五成新以上,可以看出,这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相当高。完全能满足小学生日常体育教学的需求。
乡村小学:在校舍方面,由于最近几年的建设,乡村小学与城区小学的差距已经不太大,但是在教室内教学设施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课桌椅方面,城区的课桌椅都是统一采购的适合小学生胜利特点的标准化课桌椅,但是乡村小学的课桌椅基本上有手工制木质课桌椅为主,高度参差不齐,许多课桌上还存在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伤害的毛刺,也没有专业的桌椅修理人员,课桌椅如果损坏,或者长时间得不到修理,或者有学校老师客串修理工进行修理,保证不了质量。由于近年来推行农村远程教育,两所乡村小学都配备了一件多媒体教室,并且由于资金,教室素质等各种原因,开放的次数十分有限,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需要。
体育教学方面,两所学校仅有一所拥有水泥地面的操场,另一所学校则还是原来的泥土地面,仅仅是简单的平整了一下,还能看到突出的石块,毫无疑问,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在这样的场地上活动很容易受到伤害。体育器材方面,除了拥有几副羽毛球拍以及已经锈迹斑斑的双杠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可供使用的器材。
2、文娱设施
城区小学:娱乐文娱设施方面,学校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操场上的空地上安装了跷跷板,乒乓球台,秋千等各种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课后娱乐设施,我们询问了暑假期间在学校值班的学校工作人员,学校的这些娱乐设施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保证这些娱乐设施时刻都保持在最佳状态,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除了这些供小学生们娱乐的地方之外,学校还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我们征得学校值班人员的同意后,进入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参观,学校的阅览室里摆放的图书种类比较多,有各种儿童读物,包括童话故事,画册,插图版名人传记,学生们可以在阅览室内阅读,也可以把喜欢的图书借回家阅读,学校还会定期跟新图书,以保证院阅读的质量。
乡村小学:在我走访的两所乡村小学中,只有一所小学拥有比较完备的娱乐设施,拥有包括跷跷板,滑梯在内的多种娱乐设施,对于教育设施都不大完善的小学拥有能和城区学校相媲美的娱乐设施我感到很奇怪,便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家住的离学校不远的这所小学的校长,据校长透露,这些娱乐设施来自于一位慈善企业家的捐赠,同时它还给学校的学生捐赠了许多课外读物。在校长的带领下,我看到了这位企业家捐赠给学校的各种少儿读物,但是其中只有一部分摆放在外面供学生们阅读,大部分都是摆放在一个类似仓库的房间里,校长解释这是因为学校的校舍有限,腾不出足够的空间来布置能够供恨锁学生同时使用的阅览室。另外一所学校娱乐设施非常简陋,只有两架简易搭建的秋千,图书虽然有,但是要不就是已经破损,要不就是已经过时,真正能够拿来阅读的书其实不太多,所以课外时间学生们都是以游戏为主,这就导致了学生们的阅读两与城区的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不足。对于这个问题,学校的老师也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够到达它们这些乡村学校的还是不足,尽管与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增加,但是由于学校的校舍等基础需要定期维修,所有并没有太多的富余资金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只能一直搁置。
二、教师素质等软件的城乡差异
城区小学:为了了解城区小学的教师组成,我拜访了其中一所小学的校长,另一所小学的校长犹豫去了外地,我们没有见到,下面是校长向我介绍的该校的教师组成情况。
该小学的教师主要有40岁以下的中青年组成其中30岁以下的占60%,80%以上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每个假期学校都会组织教师骨干外出培训,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以及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年学校都还会引进新人教师,新引进的教师一般以青年为主,“毕竟是小学,年龄差距大了代沟也就大了所以引进教师我们大多以青年教师为主”,校长说。就是因为学校的这种思想,现在这所小学聚集了一大批年轻能干、充满朝气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平均年龄不大,但是却能被小学生们最大程度的接受,因此,这所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
乡村小学:在拜访小学校长是,我同样询问了他关于学校教师组成的情况,据校长透露,他所在的这所小学因为地处山区,目前还没有比较通畅的公路。虽然汽车能到,但是路况不好,尤其是阴雨天气,所以很多年轻的老师不愿意到这所小学来执教,所以学校的大部分老师都还是原来留下来的老资格教师,近几年,县教育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下派了不少教师,但是这些教师除了少部分愿意留下来继续执教的外,其他的都;陆续转往了县城的小学或者其他条件比较好的小学,现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只能占到教师总数的三成,而且由于专制教师缺少,像体育,科学这类可都是其他教师客串上的,也因为这点,学校的英语教学根本无法展开,校领导多次向教育局反映这一情况,但是一直没有老师愿意过来,造成在这里就读的学生在英语上与城里的小学生们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城区与乡村部分小学的实地走访调查以及对相关人员的采访,我的厨艺下几点结论:
1、在硬件设施上,乡村小学与城区小学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随着教育投资的不断扩大,以及各慈善人士对教育的支持,这种差距在慢慢的缩小,虽然这是影响教育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只要下决心解决,这种差距缩小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却需要有关部门做出切实的努力,城区的教育很重要,需要发展,但是乡村的教育同样重要。
2、在教育软件及师资力量上,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更大,这集中表现在教师的年龄组成,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学校在教师培养方面做得努力。乡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的确吸引不了年轻教师的到来,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现在的很多教师对于自己看得比教育还要重要。从而忽视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导致了许多乡村的还在得不到现在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此问题上我觉得这些年轻一代的教师应当向他们的前辈学习,潜下心来教书育人,而不是整天考虑的是自己的待遇问题,这样才能教出最好的学生,才能发挥出一名教师应有的作用。相比于硬件问题,我觉得这才是影响乡村教育的最主要问题,只有解决好了教育软实力的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潜山县希望小学教师档案表 源潭镇中心小学接受捐赠记录表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 篇5
引领社会舆论,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幼儿园要加强民主管理,注重人文关怀,满足幼儿教师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并为幼儿教师提供充分的专业发展机会与条件。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生存;
差异研究
1问题提出
教师的生存状态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群体所处的物质及精神环境[1]。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要素,其职业生存对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具有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对豫中地区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以期描绘出该地区幼儿教师真实的职业生存图式,并探索幼儿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改善策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研究采用目的随机抽样,分别从许昌、驻马店市所属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样本园8所,其中许昌市、驻马店市各4所幼儿园;
城市幼儿园4所,农村幼儿园4所。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15名教师参与问卷调查。2.2研究方法研究采用自编的《幼儿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调查问卷》,问卷涵盖两部分容:第一部分为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职业生存状态调查,主要包括薪资福利、工作环境、专业发展、工作负荷等维度。研究对8所样本园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幼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情况3.1.1幼儿教师的工资调查显示,32.08%的幼儿教师的月工资收入在1000-2000元,50.94%的幼儿教师的月工资收入为2001-3000元。通过对城市、乡镇和自然村的幼儿教师的月工资进行卡方检验发现,χ2=13.044,p=0.11,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同地域的幼儿教师的月工资水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没有明显差异。3.1.2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幼儿教师拥有的社会保障情况如下:养老保险(38.68%),医疗保险(44.34%)、工伤保险(25.47%),失业保险(16.98%)与住房公积金(2.83%)。通过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地区的幼儿教师在住房公积金的拥有情况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而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与生育保险方面则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3.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情况3.2.1工作压力感总体来看,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感较重,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幼儿教师合计占比62.62%,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小的幼儿教师仅有3.77%。从区域差异来看,通过卡方检验发现:χ2=8.46,p=0.206,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城市、乡镇与村籍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感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3.2.2工作压力源在压力源方面,幼儿教师普遍认为“孩子的安全问题(78.30%)”“家长工作(53.70%)”“各项评比与检查(59.43%)”是主要的工作压力来源。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城市、乡镇与村籍幼儿教师的压力源在“孩子的安全问题(78.30%)”“日常教学任务(42.45%)”“同事间的人际关系(9.43%)”“领导分配的工作(36.79%)”“各项评比与检查(59.43%)”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然而,在“家长工作”方面,城市、乡镇与村籍幼儿教师却出现了显著差异(χ2=6.337,p=0.042*)。3.2.3工作时间调查显示,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集中在8-10个小时,占比43.40%,另外有34.91%的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从区域差异来看,通过卡方检验发现:χ2=30.843,p=0.000**,差异显著,这表明城市、乡镇与村籍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长具有显著差异。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比例高达90.00%。3.3幼儿教师工作物质环境情况依据调查,认为幼儿园所提供的教学设备、材料等物质环境对教育教学需要的满足情况非常好的幼儿教师占比16.04%,认为满足情况比较好的幼儿教师占比43.40%,这说明城乡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整体较好。然而,通过卡方检验发现:χ2=31.136,p=0.000**,差异显著,说明城乡幼儿园之间的物质环境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3.4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3.4.1专业发展渴望依据调查,19.81%的幼儿园教师非常渴望参加各类专业学习及培训,50.94%的幼儿园教师比较渴望参加各类专业学习及培训,29.25%的幼儿园教师对专业发展需求持一般态度。通过卡方检验发现:χ2=18.813,p=0.001**,差异显著,这表明城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渴望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渴望显著高于城市幼儿园教师。3.4.2专业发展机会调查显示,2.83%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所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非常多,24.53%的幼儿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机会比较多。而认为幼儿园所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一般的幼儿教师占比57.55%。通过对不同地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发现:χ2=8.19,p=0.415,差异不显著,表明城乡幼儿园教师所获得的专业发展机会具有较大的一致性。3.4.3专业发展途径调查显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主要为“园内教研活动(73.58%)”“参加公开课或教学比赛(54.72%)”和“外出观摩及学术会议(52.83%)”。而“请教专家或身边的骨干教师(44.34%)”“参加国培或网络远程培训(22.64%)”与“上网和阅读专业性文章(32.08%)”这三类途径则相对较少。通过卡方检验发现,除“参加公开课或教学比赛”途径具有差异之外,其他专业发展途径皆无显著的城乡差异。
4讨论与建议
4.1讨论。豫中地区城乡幼儿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存在以下问题:4.1.1幼儿教师工资福利处于较低水平。物质需要的满足是教师良好生存状态的前提[2],然而该地区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月收入水平维持在1000-3000元这个区间。通过对部分月收入2000-3000元的幼儿教师的访谈得知,他们更精确的月收入其实是在2500元以下。而这样的收入水平与当地商场保洁员、餐厅服务员、洗碗工的工资水平相近,甚至还要略逊一筹。另外,幼儿教师各项福利待遇的享有情况也更是不尽人意。4.1.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重相比而言,幼儿教师工作责任更大、时间更长、强度更高、要求更多[3]。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大都保持在10小时左右。幼儿教师每天在工作时间内都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和忙碌感。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频繁的环境创设任务、各项工作评比检查、复杂的家长工作,甚至每学期承担的硬性招生指标等都给予了教师太多的工作包袱,而包袱之重与待遇之差所形成的不对称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幼师群体较高的“流失率”。4.1.3幼儿教师工作物质环境城乡差异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幼儿园的办园条件都得以明显改善。然而,农村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相比城市而言较差。例如,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缺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活动区角设置不足,玩教具操作材料数量少、品种陈旧。因此,农村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水平还有待提高。4.1.4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欠佳。幼儿教师大都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渴望,求知欲强。然而,幼儿园为幼儿教师所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发展途径不够均衡,尤其是现代化的远程培训并没有得以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此外,“上网和阅读专业性文章”这类专业发展途径选择率低,表明幼儿教师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其专业发展主要依赖幼儿园所提供的支撑与帮助。4.2建议。4.2.1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明确与完善幼儿教师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相关保障体系建设。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监管,要求办园者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要求,与幼儿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五险一金”等[4]。12--4.2.2引领社会舆论,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当前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依旧较低,幼儿教师的社会形象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要提升幼儿教师在社会舆论中的整体形象,就必须着力于幼儿教师整体社会形象的修饰与升华。鉴于此,各级政府应强化政府职责,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引领全社会形成关心、尊重、支持幼儿教师的优良社会风气。4.2.3注重民主管理,杜绝幼儿园管理“家族化”色彩。部分幼儿园的管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化”色彩。而“家族化”的管理,必然会使教师以“打工者”的心态来对待日常的保教工作。所以,幼儿园管理者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尊重每一位幼儿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决策建议。切实引领幼儿教师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从而使教师成为幼儿园真正的主人。4.2.4注重人文关怀,切实满足幼儿教师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幼儿园应注重对幼儿教师日常生活的人文关怀,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此外,幼儿园还应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切实满足教师应有的物质需求,从而让教师能够体面有尊严的工作与生活。管理者应协调各方矛盾,努力克服各项困难,开源节流,切实使幼儿园的资金分配向幼儿教师倾斜。4.2.5注重专业成长,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学习机会。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5],幼儿园应关注幼儿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园方应不断拓宽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空间,切实为幼儿教师创造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提高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6]。因此,幼儿园要不断“引进来、走出去”,克服工学矛盾,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活动,同时主动在幼儿园开展一些专业学习活动,切实增强幼儿教师的自我价值感。
参考文献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 篇6
1951年,在《劳动保险暂行条例》颁布之后,城镇和农村采取两种不同的保障模式.城市社会保障主要经历了“企业+社会”、“国家保障”模式的不同发展阶段之后,实行了一种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模式.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成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及基金运营、增值保值也趋于完善,成为一种社会主导的保障模式.相对于城市保障模式的不断改革,农村的保障模式的转变似乎更加坎坷,但无论如何发展,保障模式仍以家庭保障为主.至今,实行的保障形式是家庭保障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由于资金挪用、管理不严等问题,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停滞不前,另外农村合作医疗还在初级阶段,现有的社会保障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从农村的发展进程来看,由于它的生产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从而决定了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1.2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发展不均衡
从保障项目来看,城镇建立了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险项目,同时还发展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相比之下,农村的项目种类就显得十分匮乏.在农村,只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了养老保险,而在个别地区开展的医疗及生育保险更因为缺少资金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失业和工伤保险更是处于空白阶段.从社会保障基金的量来看,这种城乡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以养老保险为例,的城镇居民人均年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待遇已经达到10325元,而农村仅为695元,城镇居民的待遇水平约为农村的15倍.从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家虽然对城镇及农村的社会保障发展都有所投入,可是保障基金投入的比例明显倾斜于城镇的发展.从筹集资金的方式来看,城镇社会保险资金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承担,国家投入比例最高;农民则主要由自己缴费,国家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可见国家资金投入水平的差异.
1.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差距
城镇社会保障随着国家的整改,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与这个情况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资金缺乏、覆盖范围小、覆盖率较低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调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28652万人;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296万人(其中职工21041万人,退休人员7255万人);失业保险的覆盖率达到了17043万人①.但是农村的覆盖率还很低,一些数据显示在非贫困家庭中还不达50%,在贫困家庭的参保率不及25%.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民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比例还不到五分之一,由此可明显地观察到城乡覆盖面的差距.1.4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分割格局在之前,根据社会保障的项目在劳动、人事、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下进行管理,管理内容经常交叉重叠,出现了比城乡二元化更为复杂的多元化管理模式.193月,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成立,这种多元化管理的局面正式结束,步入了统一管理的.新局面.在政府文件中规定,农村保障体系应该同城镇一样实施统一化管理,但是多年来农村仍沿用以前的管理体制,大多数社会保险项目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由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管理相应事务,合作医疗由地方卫生部门进行管理.农村管理体系的多元化并没有因为保障部的成立而结束,目前的管理格局仍然分割为城乡两部分,并未统一.
2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应遵循的原则
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早日完成城乡统筹,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统筹兼顾原则
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社会发展,因此在体制改革时应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一方面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与相关社会政策应该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地区上具有平衡性,还要考虑到政策执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等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到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地区之间的异化,有重点的进行统筹,以实现总体平衡发展,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2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还要依赖于经济发展的程度.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必须与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而不能采取全国均等化的政策.在改革第一阶段要实行“低水平,广覆盖”的政策.第二阶段就应该达到范围上的全面覆盖和水平上的小康水平.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是地区间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允许符合地区差异的社会保障水平.
2.3循序渐进原则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不仅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还因为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的差异等原因,成为一项任务艰巨并且任重道远的工作.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需要正视地方差距,逐步向城市平均水平靠近,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完善,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长期为居民提供保障的社会政策,具有刚性发展的特点,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只能提高而不能降低.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到制度的长期发展,在确定保障水平的同时考虑到政府的承受能力,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能够发挥其原本的功能,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3社会保障体制城乡差异化的消除途径
3.1调整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
改革城市社会保障体制,重点就在于项目的优化和水平调整.对城市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项目中交叉重叠的部分进行整合优化,减少因为项目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规范社会保障项目种类.在保障水平方面,社会保障水平超出或者滞后于经济增长都是不合理的,因此要控制其合理的增长速度.相比之下,农村改革的重点是要提高保障水平,加快业务增长和全面发展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加大政府的投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慢慢向城市保障水平靠拢;而对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则可以稳步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接轨.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我国农民经济实力薄弱,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是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早日完善的关键.
3.2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成立之后,开始对城镇社会保障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但是农村的保障体系却没能如政策规定一样,仍处在多头管理的模式之中.这种部门分散、管理失衡的模式成为阻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由此可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在统一的管理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经办机构.具体社会保障项目的办理则由经办机构来负责,在社保部门管理时由监督机构进行监督.这三个层次的机构相互制衡,各级政府则实行宏观调控的作用,以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经办、监督和管理机构共同构成的统一管理体系,不仅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保证了社保基金的安全,也使各社会保险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3.3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的进行
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政策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表现,成为完善这一制度的必要保证.相对城市居民较强的维权意识,农村居民由于自身维权意识薄弱,在法律上也处在弱者的地位.因此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对于弱势群体的农民而言就更具现实意义.首先,我国应迅速建立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的综合性法律,以明确保障体制应该遵循的宗旨、目标和管理办法等内容,提高制度的法律效力.其次要根据地方社会保障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基本法和法规,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必需的法律基础和途径.
3.4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
农民以前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思想的狭隘成为目前参保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社会保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和村里领导干部的宣传作用,不断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再者,印发关于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方面以及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流程方面的宣传册,让村民了解参保的好处和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毕竟农民自身有了参保积极性,国家后续的投入才是有意义的.
4结论
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二元化的产生与我国当时独特的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选择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又不断地增强了城乡之间的差距.面对日益加大的城乡差距时,进行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民比例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循序渐进,又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战略.从“低水平广覆盖”的目标开始,逐渐实现全面的社会保障;在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之后,再进行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并轨.
参考文献:
〔1〕江秀平.实践中的中国公共政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31.
〔2〕赵晓芳.中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危害与化解[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5):82-87.
〔3〕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3):12-19.
〔4〕李迎生.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J],教学与研究,(8):17-22.
〔5〕公维才.我国社会保障制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原因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8(3):51-51.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 篇7
关键词:大连市,城乡差异,城乡一体化
一、研究区域概况
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是中国的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5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之一,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大连被国家定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及国家级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核心城市。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十一位,金融竞争力全国第八,东北第一。[1]
二、大连市城乡差异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大连市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和城乡二元对比系数。
如图所示:2001~2005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比率曲折上升,由1.9:1扩大到2.03:1,略微扩大,此时城乡二元对比系数由16%上升到19%,上升了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差别减小,城乡二元性有减弱的趋势。而2005~2010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比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2.03:1缩小到2010年的1.73:1,但在此期间,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变化幅度并不大,且到2009年以后有下降的趋势,又回到了2005年的19%,这说明城乡二元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比率的减小并没有减弱。2011年,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又上升到20%,说明大连市开始注意调整策略,以缩小城乡差距。由此可推算,大连市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年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却没有呈现出与之同步的减弱趋势,长期下去,二元结构必将会影响到大连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三、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衡量指标
目前学者对一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测量研究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根据侯刘起、胡宝清等学者[2]对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的研究,可以得出,目前常见的指标大约68项,其中应用频率最多的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比率、城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城市化率。城乡二元结构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所以本文也将能反映城乡二元结构强弱的指标,即二元对比系数纳入指标范围。根据随佳佳、王铁岗和张静[3,4,5]等学者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的研究,本文也采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作为衡量指标。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其值越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二元结构越明显。
I=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2. 城市化水平(U)
城市化水平反映城镇发展对区域人口、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以后,城市文明逐渐加快向农村的渗透和传播;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4]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后,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将达到100%,即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6]
U=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3. 二元对比系数(R)
二元对比系数,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反映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水平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则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结构越明显。[7]
二元对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G为总产值 (或总收入) ,L为劳动力总数,G1为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R为二元对比系数。
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E)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穷;51%~58%为温饱;41%~50%为小康;31%~40%属于富裕;30%以下为极其富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体现了社会一体化的程度,其值越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越小,反之则越大。[5]
E=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二)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
根据相关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各指标的运行状态分为五个级别,[8,9]具体见表1。选取大连市2001~2011年的相关指标,对大连市城乡一体化的程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见表2。
基于指标的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综合以上各年份指标的测算结果,可以判断目前大连市城乡二元结构较明显,处于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后期。具体分析如下: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
2003~2005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处于城市化发展缓慢、二元结构状态,其他年份都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11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58.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76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42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71:1。
2. 城市化水平(U):
2001~2011年大连市城市化水平都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2011年大连市城市化水平为62.48%,年末总人口为58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67.7万人。
3. 二元对比系数(R):
2001~2011年的二元对比系数结果都显示大连市城市化发展缓慢,处于二元结构状态。2011年大连市二元对比系数为20%,生产总值为6150.1亿元,其中农业部门产值为395.7亿元,非农业部门产值为5754.4亿元。从业人员为252.6万人,其中农业部门从业人员为63.5万人,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员为189.1万人。
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E):
近11年间大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变化很大,其中2001~2002年和2004年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2003年和2008年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06年出现负值,2005年、2007年、2009~2011年间都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2011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为4.3%,其中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3%。
5. 人均GDP:
2001~2003年大连市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04~2008年大连市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2009~2011年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
综合判断,大连市城乡二元结构仍较明显,大连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中后期。
四、推进大连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与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大连市应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城市化为支撑,[10]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二)合理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目前大连“一个中心,三个集聚区”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11]今后要立足于大连的经济水平、农村现状和区域特点,制定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推进城市功能的延伸和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城乡设施的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要把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有机整体,统一布局、协调发展。
(四)城乡统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欠账太多,目前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12]特别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五)保护环境,注重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城乡差异及对策 篇8
关键词:教育差距;英语教学;原因分析;对策
尽管外语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农村英语教育和城市英语教育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办学物质条件差,教学设施简陋,英语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乡英语教育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农村英语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一、差异原因分析
(一)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城市里的大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也能切实提高学生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而农村的孩子在以前是上了中学才开始在课堂上接触英语;今天,虽然农村小学也开设英语课,但教学工作抓得不理想。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学科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上,大家都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这种起步上的差异,造成了农村的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初就感到陌生和吃力。这一点差异无疑也是造成学生水平差距的原因。
(二)课外延伸不同,听说能力有差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正发挥着信息技术在英语教育中的潜能,虽然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把一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但是在课堂上,无论是农村的英语教师还是城市的英语教师,都在尽可能地利用这些多媒体,让学生领略英语文化,训练英语听力及模仿表达能力。然而在课堂之外,英语学习的延伸就出现了巨大差异,首先,电脑的普及让城市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英语学习。在城市的现代生活中,电脑、互联网已经深入每家每户,成为必需的生活工具,这为家长帮助孩子学习提供便捷途径。但是多数的农村家庭是很难拥有这样的网络资源。即使少数家庭给孩子配备了电脑,但也因家长自身难以熟练操作,孩子又缺乏成熟的心智自控,致使电脑的学习用途被搁置,英语学习的课外延伸也就无从得来。其次,近年来,外企的纷纷落户,让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许多城市的中小学生有机会与他们直接交流,甚至成了朋友。这样,面对面的实际交流,让孩子更为鲜活地了解异国文化,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胆量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也帮助了他们真切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在农村学校,他们甚至平常连普通话都不怎么说,就更别提说英语了。而且,在农村学校是很少开展英语活动的。连英语老师之间的活动都很少。
(三)农村师资薄弱,教学不够规范
农村的英语教育未能很好地规范,一些英语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 教师自身没有经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不能熟练运用语言学的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教学中使用标准纯正的语音、语调和语感。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缩小城乡中小学英语学习方面的差异,必须向农村中小学补充大量优秀的英语教师,加强资源配备,均衡教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四)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以及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将会大大减弱。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非城市居民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如有些家长虽对子女的考试成绩很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最后农村留守儿童多。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不愿意学习,何况是一门外语。
(五)老师、学生的不稳定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那些条件稍好的家长就会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调到城市。所以在乡村学校基本上每学期都有学生的变动。老师亦是如此。新课改培养出来的一批老师都对城市的生活趋之若鹜,这就导致了有些老师对教学不尽心尽力。而待在农村的老教师怀揣着多年教学经验,根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致使一些英语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不愿意听讲。
二、缩小英语教育城乡差距的重要性
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但在英语这一学科中,差距尤为明显。由于农村资金较少,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很难留住优秀教师,直接导致师资力量的不足,并且由于农村缺少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农村在英语教育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所以,对城乡英语教育差距的调查与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三、缩小差距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教学质量,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资源
政府应加大英语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仅仅只是在农村建设国家公共中小学,而是更加鼓励农村民办中小学的兴起。另外,教学资源也非常重要,城市教学已经都转向多媒体教学,这对语言学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影音、图文并茂,让教学的方式更生动,学生的学习更有乐趣,便于更好地掌握听写能力。其次,吸引和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为农村英语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最后,学校和社会还应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舞台,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改善英语语言学习的环境。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传统的农村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英语课堂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更加强调它的交际和实用功能。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所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一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改变教学理念
农村英语教师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观念和教法落后。首先教师应进行角色改变,其次农村教师更应转变教学理念,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总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的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客观地说,城乡差距是绝对的,实现均衡是相对的。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工作的发展观,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任务,是我们始终都要遵循的准则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乐成.教师如何改变意识以适应新课程改革[J].教育论坛,2009.6.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
【透析城乡语文教学差异】推荐阅读:
从文学中透析中西民族生命意识的差异性08-19
城乡经济差异07-24
城乡消费差异08-01
文言文教学难点透析06-08
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论文05-10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0-01
xz(k)-1213A 当前城乡中小学美术的教育差异09-23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06-12
结肠透析07-16
透析护士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