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差异

2024-07-24

城乡经济差异(共12篇)

城乡经济差异 篇1

一、引言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市场环境和区域经济条件的差异, 生产要素和资源习惯性地流向生产率高和生产条件好的地方, 从而导致了城乡差异成为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结果。区域空间结构均衡理论认为, 任何区域在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后的一段时期内区域差异会逐步扩大, 这是正常且客观存在的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当发展达到一定条件后区域差异将会减小, 发展水平将趋于均衡。由此可见, 城乡发展出现差距是发展阶段的必经过程, 城乡差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减小, 直至平稳。但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体系改革的深化, 城乡关系逐渐失衡, 城乡差距尤其是城乡经济差距不但没有减小, 反而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延安市域则更为明显。

延安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 是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市总面积为37349平方公里, 现辖宝塔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子长县、延川县、延长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共一区十二县。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延安沉睡千年的矿产资源得到了大规模开发利用, 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涌现出一批经济快速增长的县 (区) , 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主的矿产资源富集经济区和以农林牧为主的传统产业经济区并存的经济空间格局。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迅速, 实力提升较快, 但是隐患颇多, 传统农业生产区城乡发展稳定, 经济增长却缺乏后劲, 缺少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两者之间已形成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而且一些县的城乡经济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这些都将成为制约延安经济实现持续性、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因此, 缩小城乡经济差异, 保障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该区域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量图分析法是国内外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普遍采用的一种较科学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能基本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按一定标准将指标分成优、中、劣三等, 然后根据该地区所得优、中、劣个数及发展水平判断其经济发展水平类型。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选取反映区域内城乡发展水平的两类指标, 分别是反映城乡经济水平的纵向指标和横向指标, 先以量图分析法对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 再借助矩阵分析的原理以城乡经济差异水平为横向比较的标准对其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并以此为依据对延安现状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归类。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指标。研究中选取最能反映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异性的基本指标, 而每个地区的规模和人口基数不同, 会导致一些指标的总量大小的参照性下降, 故本次选用人均指标来进行判断分析, 最终选取人均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二三产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和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这7项基本指标。

2.确定各指标的数值变化范围。首先是运用公式xj=Σyij/ΣYij和σj={Σ (xij-xj) 2/N}1/2计算出延安地区第j指标的平均值与均方差;式中:i=1, 2, 3···N, N为所研究的地区个数, j=1, 2, 3···M, M为所选取的指标的个数, xj为区域第指标的平均值, σj为第j指标的均方差, xij为第i地第j指标的值。其次, 根据前两个结果, 计算出第j指标的中等组数值变化范围。计算公式为中等组上限=x+σj/4, 中等组下限=xi-σj/4。

3.根据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 将每一个指标分成优、中、劣三等。

4.确定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根据各县所得优、中、劣指标的数目, 并参照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 将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先进、中等和落后三种类型。

5.判断指标选取的可行性和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划分的可靠性。通常用判断系数来衡量, 其计算公式为:K=1-异常值个数/样本总个数=1-{ (S+T+|Si-Ti|) /样本总个数}。式中, K为判断系数。当K<85%, 说明评价可靠性不高;当K>85%, 说明评价可靠, 可根据所选指标进行评价和分类。S为先进类型的各县得劣等的指标数总和, T为落后类型的各县得优的指标数总和, Si为中等类型的第i县得劣等的指标数, Ti为中等类型的第i县得优等的指标数。

6.确定各县 (区) 的城乡发展类型。参照矩阵分类分析的原理, 以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横坐标, 以其他指标的评价结果为纵坐标, 将坐标系分为协调、问题、滞后和失调四大区域, 针对各县 (区) 的评价结果将其分布在四个区域内, 得出其所属的类型 (见图1) 。

三、延安市域城乡经济差异分析

(一) 量图分析法的纵向比较

根据量图分析法, 对延安市域各县 (区) 的各类指标进行计算 (见表1) 。依据表1的结果通过计算得到判断系数K=89.0%>85%, 说明本次指标选取合理, 评价结果较可靠。

(二) 矩阵分类的横向比较

参照矩阵分类比较的基本原理, 以分析评价的结果为纵坐标划分标准, 以先进、中等、落后三种类型将纵坐标分为好、中、差三类 (见表2) ;以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的中间组平均值为横坐标的划分标准值, 小于该平均值的分布在左侧, 大于该平均值的分布在右侧, 据此绘制出延安市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类型矩阵图 (见图2) 。通过上述分析目前延安市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可以分为四类 (见表3) 。

(三) 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1. 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量图分析法与矩阵分类法的综合比较, 可以看出, 延安地区现状经济水平好, 优势明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区域, 但这个区域的城乡差距较大, 属于经济基础优越、城乡不协调的类型;中部和南部大多处于经济基础一般、城乡差距小的低水平协调状态;东部的经济条件差, 城乡差距又大, 属于高度不协调的类型。整体上看, 除了洛川县, 区域内呈现西富东贫、北优南劣的趋势 (见图3) 。

2. 成因分析

之所以会形成以上的经济格局和城乡发展类型, 与当地的产业类型和资源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水平优越的西北部地区多为资源富集区, 如吴起、志丹都是延安乃至陕北地区重要的石油资源富集区和开采地, 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 但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 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 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富、农村穷”的两极化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区。

中南部和东部经济条件较弱的区域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资源贫乏区或者资源条件一般的区域, 该区域内产业基础薄弱, 二产发展竞争力不足, 是制约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原因。由于资源的相对匮乏, 二产发展较为缓慢, 对农业的带动力较弱, 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差, 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城乡差距大的失调区和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城乡差距较小的问题区。

在南部区域中洛川县的情况比较特殊, 洛川的农业基础良好, 第一产业实力强劲, 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市范围内位于首位, 加上其工业发展的加速,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和志丹、吴起等资源富集的工业大县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其整体经济水平在区域内处于较好的地位, 其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类型, 使其城乡经济差距在延安市域内最小, 属于发展相对较协调的类型。

四、延安市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途径的建议

由于滞后区与失调区经济发展水平都较差, 虽然城乡差距存在一定的区别, 但是在经济滞后的低水平发展状态中, 城乡差距的大小没有太大的意义。两种类型的首要任务都是如何使经济迅速发展, 改变其在区域中经济落后的局面, 故将两者放在一起考虑。

(一) 协调区的持续发展途径与对策

目前延安市域内属于这种类型的洛川县, 其现状的主要特点是:农业基础良好, 果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城市经济水平相比较农村略显滞后, 城乡经济的协调水平属于初级的协调阶段, 协调程度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从以下两方面对城乡协调发展途径提出建议和对策。

1. 实施城镇化战略, 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保障城乡协调的稳定性

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农业基础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好, 该类型现状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吸附力不强, 而且现状初级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发展较快、城市发展相对缓慢造成的, 因此该类型今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前提下, 加快城镇化步伐, 提高城镇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 在保证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的同时, 促进城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双赢, 将城乡初级协调发展转变为高级协调发展。

2. 发展工业经济, 扩大主导产业类型, 带动产业协调发展

该种类型的以一产为优势产业的发展模式关联度不强, 产业链也相对较短, “一木独撑”的发展局面不利于长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以农业优势为基础, 以苹果产业为主导, 大力发展以果品饮料、果醋、果脯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苹果产业的产前、产后服务发展包装材料、化肥、农药等涉农工业;同时利用区域内工业园区的建设契机和陕北红色旅游中心的地理优势, 延伸石化产业链, 发展石化工业、红色旅游、果园观光游等旅游产业, 以此作为新兴产业, 强化县域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 推动县域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区的集聚。

注:宝塔区处于问题区和失调区之间, 属于经济水平中等, 城乡差距较大的类型;黄陵县处于协调区和滞后区之间, 属于经济水平中等, 城乡差距小的类型

(二) 问题区的协调发展途径与对策

1. 依托矿产资源优势, 强化产业关联性

这种类型区域目前的主导产业多是石油资源型产业, 虽然现状的经济条件较优越, 但是该模式对资源的依赖性过高, 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 二产优势过于明显, 且产业链单一, 城乡产业关联性低, 资源粗放型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 要转变资源开发方式。由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转变, 改变目前很多中小资源企业由于开发方式简单, 技术条件差造成的矿产品综合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问题。

其次, 加强工农产业结合, 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源型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 工业从资金、技术方面加强对当地农业的支持, 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和教育环境, 而且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促进城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最后, 强化产业关联性。延长产业链, 强化能源产业对一、三产业的延伸带动作用, 达到扩大主导产业的类型, 协调城乡经济水平的目的。通过加强能源产业的前向、后向、纵向关联度, 带动当地的加工业、制造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终实现城乡产业经济发展协调一体化。

2. 加快城镇化进程, 协调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由于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该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攀升, 整体经济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也随之提高, 但是该类型地区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却无法与之成正比, 甚至明显滞后, 这说明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对城镇的核心集聚力影响不大, 城镇无法起到区域增长极的作用, 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弱, 城乡的关系正在朝着相互对立的方向发展。必须以现有的大型工矿点为基础, 鼓励、加强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以此作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和产业区转移的“低门槛条件”, 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同时强化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核心辐射作用, 为缩小城乡差距, 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条件。

(三) 滞后区和失调区的协调发展途径与对策

1. 强化城镇的核心集聚作用, 为城乡经济发展树立增长极核

这两类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发展乏力, 城镇无法发挥区域经济核心的集聚作用, 导致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经济水平整体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强化城镇的辐射力和集聚力, 实现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发展步伐, 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台和载体,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 形成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工业布局体系;三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四是加快新农村建设, 通过调整行政区域、村庄规划等多种手段, 促进农村住宅、人口向城镇、村庄规划点的集中, 提高农村居民点对现代文明的共享度。

2. 加快产业转型, 带动城乡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该种类型的地区在延安地区内往往属于资源贫乏或者资源一般的区域, 主导产业无明显的竞争力, 产业基础也较为薄弱, 如何协调产业化进程, 是该类型产业协调发展的难题。以延长县的产业发展情况为例, 目前已属于资源枯竭型城镇, 而产业发展策略依然以石油开采和石化产业作为主导方向, 这显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现实性, 在区域中也没有明显的竞争力。本文认为以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应该完成产业转型, 制定新的产业发展策略, 为城乡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首先, 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培育重点龙头企业, 提高企业素质, 优化发展环境。以传统的石油开采为基础, 重点推进原油产能建设、天然气液化、煤气盐气化工工业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产业化先导发展战略。

其次, 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围绕已有的优势农产品提升其品质, 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围绕果、粮、畜、菜四大产业, 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全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最后,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传统服务业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规模, 兼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社区服务、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以“两黄”风貌及红色旅游为发展方向,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 全面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城镇集聚辐射范围

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是城乡空间联系的纽带, 是实现城市资源和生产资料向乡村流动的联系平台和载体, 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了城乡之间联系不便, 城镇的经济优势无法扩散至周边的区域和乡村。城镇核心集聚作用弱, 间接加剧了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的落后,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应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 加强城乡之间的分工协作, 扩大中心城镇的辐射范围, 充分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全面发展, 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本文以延安地区为例, 通过对其现状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类型进行分类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发展特征和具体情况, 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发展环境和经济水平相仿的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对将来同类型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总的来说, 虽然延安地区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但其发展模式与发展情况在西部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中以一产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区和依赖先天优厚的矿产能源带来经济迅速腾飞的资源产业区, 在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具有很好的典范意义。对这些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地区的城乡经济协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有利于指导同类型区域内不同县 (区) 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城乡经济差异问题, 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针对这类地区的协调发展问题, 除了分类发展外, 在区域整体层面上, 更要化繁为简、去异求同的宏观把握, 从整体层面和各类型自身层面的双重协调, 加速推进城乡经济协调的持续稳定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区域协同, 以强扶弱, 培育特色城镇, 实现差异化发展格局

坚持优势互补, 以强带弱的原则, 发挥经济优越的资源富集区的区域核心带动作用, 扶持拉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再根据每个地区的自身比较优势, 确定城镇的产业特色, 培育特色城镇, 保证区域内产业经济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体系, 实现区域内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二) 加快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对于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人才支持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建设, 提供完善的保障体制, 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摆脱“经济落后—优质资源流失—差距扩大”的恶性循环, 为城乡协调发展营造较好的环境和技术支持, 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环境和制度一体化提供前提条件。只有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改变现状城乡经济差距大, 农村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

摘要:近年来, 延安地区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城乡经济差异扩大、城乡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制约了该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运用量图分析与矩阵分类的方法, 选取反映城乡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程度的代表性指标, 对延安市域1区12县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分类, 并针对这些类型从产业经济、城镇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赵保佑, 李军法, 完世伟.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朱国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策略、管理与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周春明, 师谦友, 常俊杰, 等.基于GIS的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4]高岩辉, 刘科伟, 赵西君.从陕北地区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5]罗迎新.梅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与开发[J].经济地理, 2006.

[6]王利光, 葛幼松.基于量图分析法的河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7]罗雅丽, 李同升.城乡关联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8]郝俊卿, 吴成基, 王雁林.50年来延安市县域经济差异发展变化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城乡经济差异 篇2

摘要: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推动我们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的发展地区间、城乡间教育差距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是教育公平问题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家庭的重要日常事务,而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教育的差异更加明显。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消除城乡教育不均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字:

一、城市教育和乡镇教育的界定 教育,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本次研究的城市教育是指丽水市区内的学校教育。乡镇教育,是指遂昌、缙云等县级市以及县级市下面的一些乡村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本次研究调查中乡镇教育主要锁定为县级以下个各个地区的学校教育。

二、城乡教育的现状

当代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广泛渗透城市、农村己联结成为紧密的一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国的教育是均衡发展的。我们认为受教育机会在地区之间、性别之间、民族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平等现象。特别是城乡之间,农村与城市由于经济、人文、地理等条件的不同,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对其也有着不同策略,城市和农村教育方面各自有着自身的发展。国家为了解决我国大部分农村教育问题,实施了免去农村义务教育学费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胡总书记在报告中的第八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针: 优先发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但是,长期以来的问题还是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师资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

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总体上来看,某些年级教师人数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在引进教师存在困难的前提下,学校常常从其他年级抽调教师。因此,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极大地印象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农村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资是否充足。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农村中学的物理化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血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收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2、乡镇学校相较城市学校教室条件差,资源分配落后

部分乡镇只有破烂不堪硬件设备和落后的软件设备。与城市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到资源分配的落后。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反在城市学校,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3、教师培训不够,福利待遇无法保障

由于缺乏费用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由于教研室的教育指导演员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也很缺乏,因此,难以发挥各教研室的在本教师培训的优势。尤其是民办教师由于编制的限制,他们的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常常没能得到按时的发放和保障。又由于农村条件较差,无法吸引教师留在农村,倒是教育资源被浪费,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三、城乡教育差异状况存在的原因

1.国家对乡村教育的经济投入十分有限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着重在城市教育,这使得很多农村学校缺少运转资金,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受教育机会,更无法使用比较一些先进的设备而城市学校有较多的资金,在保证配备各种多媒体设施之余,用多余的资金开展夏令营等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2.政府政策在乡村难以得到落实

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大部分乡村的家长想方设法送孩子去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长此以往,乡村学校的生源流失严重。

3.资源分配不公平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4.在农村关于教育的重要性并未深入人心

很多农村居民并未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上学问题也没引起重视,相反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劳动方面的能力,对孩子逃学、辍学等行为一味的纵容,这使得农村社会的“尚学”之风日渐低落。

四、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方法 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各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真正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思想上要关注农村,行动上倾斜农村,提高办事效率,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把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统一化、标准化,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先进的教学设施所带来的教育愉悦,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均衡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

2.壮大农村师资队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每年都选招新教师加盟教师队伍。

加在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下达农村。国家及相关政府在加在资金投入在农村教育上,就得坚持科学的法律程序来拔用教育经费,并时行规范使用,各地区要坚决执行财务部及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严禁截留、平调、挪用农村教育经费,并建立教育财务、审计的各种监督机制,明确说明滥用教育费用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才能有效保障教育经费有下达及投入,从而缩小城乡小学教育的差距。培养农村师范生。国家现在就在很多城市大学里设置了免费师范生保送计划,加大了知识青年对师范生的诱惑,并且培养了符合农村师范教育的人才,使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缺乏得以改善,减少优秀教师在农村的流失情况,并建立稳定高质的农村师资队伍,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改变农村居民的教育观点。在相比城市居民之下,农村居民拥有落后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意识,而怎样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意识,我们应大力宣传教育,利用多种途径。现在农村居民大多数人都喜欢看电视,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甚至是更好的方式进行宣传,在农村的经济文化资源士分有限的情况下,也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对后代产生影响。

3.制定激励措施,引入竞争机制随着中小学校长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

校长年轻化彰显着农村教育的生命活力和教育潜力,大多数校长工作热情高涨,严谨务实,理念先进,思路创新,是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力军,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家里手。但在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中,自身素质、管理水平和工作思路参差不齐,有些教育管理理念滞后,不懂教育规律,对自己要求不严谨,缺乏常规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经验,具有严重的守摊思想和小进即满意识,这些校长的办学思想无疑会成为制约教育健康发展的阻力。因此,应该加大考核力度和完善任用机制,能上能下,动态管理,通过有效机制,让懂教育、明白教学常规、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的一线骨干教师走上领导岗位。

4.搭建成长平台。

全面提升干部和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对农村教育面貌的改善起着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但社会形势、经济形势、教育改革不断发生着变化,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应对新形势下的教育管理方法。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大对教育干部的培训力度,请进来,走出去,拓展培训途径,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干训工作,为农村教育做好引领示范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均衡教育为导向,树立坚定的教育引导意识和服务意识;探究与时俱进、追求新知、切合实际的新的教学模式;搞好以教研带培训,以培训促科研,提高培训的多样性,全心全意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服务,卓有成效地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作用,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成长的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搞好调研,全面了解农村不同层次教师的训需求,掌握培训的第一手资料,增强各类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结合农村教育现状,探索符合农村学校特点的培训模式,尝试“订单式”培训、现场指导培训、长期培训等模式。加大对新教师的培训力度,制定《新教师三年发展目标》,确保新教师尽快成长。

五、结论

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教育问题是常见的。可教育是对孩子起关键作用,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未来,希望教育问题发生了,就能得到解决,特别是农村孩子,要给予农村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及教育公平的机会,能让农村孩子一样在基础教育上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国家发展的基础,而基础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关心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也让城乡小学教育小一些差距。根据贵州乡村特色,可以模拟制定几个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方法。总的来说,当前城乡教育资源仍是不均匀的分配,要想改善目前的现状仍需不断的努力。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政府要鼓励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这样,也许在几十年之后,农村的教育会得到良好的改善。

六、参考文献

[1] “乡村教师作答情况”用作答的乡村教师数占被调查乡村教师总数的比例来表示;“城镇教师作答情况”用作答的城镇教师数占被调查城镇教师总数的比例来表示

[2] 彭新实日本教师的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

[3] 薛国风《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示》 [期刊论文] ——日本问题研究2002(01)

[4] 韩延明;李春桥《教师资源配置的现行模式与改造》1997(01)

[5] 毕正宇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期刊论文] [6] 刘新凤《云南省义务教育城乡差异的经济分析》 [期刊论文] ——时代金融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篇3

关键词:滞后模型;回归分析;聚类分析

一、影响我国城乡消费差异的因素分析

由于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地理因素,又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且各因素间组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准确把握所有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本文旨在分析作用较大的主要因素。

(一)收入分配因素

由经济学原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消费行为必定也受到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因此考虑建立一个包含消费的滞后值和收入水平的回归模型Ct=α+β1Yt+β2Ct-1+β3Ct-2+u。

为减少或消除时序数据的异方差,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模型调整为:lnCt=α+β1ln1Yt+β2lnCt-1+β3lnCt-3+u

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函数进行估计:lnCu=0.29+0.80lnYu+0.37lnCu(-1)-0.22lnCu(-2)

(1)同理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函数进行估计:lnCr=0.77lnYr+0.50lnCr(-1)-0.30lnCu(-2)

(2)两个方程的系数显著性检验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P值都小于0.05,说明方程拟合的较好

比较式(1)和式(2)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城、乡居民消费均与收入成同向变动关系,但城镇居民消费的收入弹性(0.80)大于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弹性(0.77);(2)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前一期消费性支出的系数分别为0.37、0.50,两者都超过了0.35,说明了我国城乡居民具有很强的消费惯性,并且农村居民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消费支出系数分别大于城镇居民,这说明农村居民比有城镇居民更强的消费惯性。

(二)地区差异的影响

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日益拉大的同时,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也日益明显。定义Xl、X2、X3、X4、X4、X5、X6、X7、X8为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之比、人均衣着消费之比、人均居住消费之比、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之比、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之比、人均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之比,以其作系统聚类分析,为同等的对待每一变量,在作聚类前,先对原始数据进行Z分数的标准化处理,按Q型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选用欧式距离平方和聚类效果较好的离差平方和法作聚类分析,得出的聚类图可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例分为5种类型(按照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差异从小到大的顺序):(1)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2)天津、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3)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青海、宁夏;(4)内蒙古、甘肃、新疆;(5)西藏。

可以得出: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的地区,即第四、五类,大都是经济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差异最小的地区,大都是东部地区。②城市化水平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可以看到,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等,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均较小,特别是食品、日用品的消费差异很小。反之,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如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等,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均较大。

(三)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差异的影响

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镇和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的差别。首先,城镇的各种条件优越,居民的消费环境舒适方便优于农民。第二,当前农村的市场环境较差。长期以来,大多企业将生产经营的重点只放在了城市。活跃于农村市场的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小规模个体工商户,缺少对农村消费问题的研究,从而很少生产出与农民收入、消费观念和农村消费环境相一致的产品。

和城乡消费环境差异的形成一样,城乡消费观念的形成也是长期的。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使得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以及对未来消费的渴望都不如城镇居民强烈。而对精神文化消费意识的薄弱,又会使农民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从而更加大了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上的差距。其次,长期生活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农民的消费观念相互影响,这就表现为大多数农民的消费价值观念和消费信息趋于一致,而与处于城镇的那部分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农民靠农业生产和农闲时外出务工挣得的收入很不稳定,久而久之则形成了更加谨慎的消费观念。再次,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影响着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差异。

二、减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即要依托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化。

(二)针对不同地区农村发展水平,取长补短。不同地区有着农村居民消费特点不同。突出东部地区的主导作用,依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扩大农民生活消费市场。

(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教育可以改造农民的小农意识和保守心理,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对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基础设施重点投资,最为重要的是保障教育经费。

(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首先,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其次,加强农村市场机制建设,并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再次,应加强农村市场管理和监督,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城乡经济差异 篇4

关键词:大连市,城乡差异,城乡一体化

一、研究区域概况

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是中国的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5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之一,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大连被国家定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及国家级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核心城市。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十一位,金融竞争力全国第八,东北第一。[1]

二、大连市城乡差异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大连市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和城乡二元对比系数。

如图所示:2001~2005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比率曲折上升,由1.9:1扩大到2.03:1,略微扩大,此时城乡二元对比系数由16%上升到19%,上升了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差别减小,城乡二元性有减弱的趋势。而2005~2010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比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2.03:1缩小到2010年的1.73:1,但在此期间,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变化幅度并不大,且到2009年以后有下降的趋势,又回到了2005年的19%,这说明城乡二元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比率的减小并没有减弱。2011年,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又上升到20%,说明大连市开始注意调整策略,以缩小城乡差距。由此可推算,大连市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年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却没有呈现出与之同步的减弱趋势,长期下去,二元结构必将会影响到大连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三、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衡量指标

目前学者对一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测量研究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根据侯刘起、胡宝清等学者[2]对中国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的研究,可以得出,目前常见的指标大约68项,其中应用频率最多的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比率、城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城市化率。城乡二元结构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所以本文也将能反映城乡二元结构强弱的指标,即二元对比系数纳入指标范围。根据随佳佳、王铁岗和张静[3,4,5]等学者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的研究,本文也采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作为衡量指标。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其值越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二元结构越明显。

I=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2. 城市化水平(U)

城市化水平反映城镇发展对区域人口、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以后,城市文明逐渐加快向农村的渗透和传播;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4]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后,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将达到100%,即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6]

U=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3. 二元对比系数(R)

二元对比系数,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反映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水平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则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结构越明显。[7]

二元对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G为总产值 (或总收入) ,L为劳动力总数,G1为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R为二元对比系数。

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E)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穷;51%~58%为温饱;41%~50%为小康;31%~40%属于富裕;30%以下为极其富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体现了社会一体化的程度,其值越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越小,反之则越大。[5]

E=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二)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

根据相关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各指标的运行状态分为五个级别,[8,9]具体见表1。选取大连市2001~2011年的相关指标,对大连市城乡一体化的程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见表2。

基于指标的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分析,综合以上各年份指标的测算结果,可以判断目前大连市城乡二元结构较明显,处于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后期。具体分析如下: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

2003~2005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处于城市化发展缓慢、二元结构状态,其他年份都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11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58.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76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42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71:1。

2. 城市化水平(U):

2001~2011年大连市城市化水平都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2011年大连市城市化水平为62.48%,年末总人口为58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67.7万人。

3. 二元对比系数(R):

2001~2011年的二元对比系数结果都显示大连市城市化发展缓慢,处于二元结构状态。2011年大连市二元对比系数为20%,生产总值为6150.1亿元,其中农业部门产值为395.7亿元,非农业部门产值为5754.4亿元。从业人员为252.6万人,其中农业部门从业人员为63.5万人,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员为189.1万人。

4.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E):

近11年间大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变化很大,其中2001~2002年和2004年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2003年和2008年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06年出现负值,2005年、2007年、2009~2011年间都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2011年大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为4.3%,其中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3%。

5. 人均GDP:

2001~2003年大连市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2004~2008年大连市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2009~2011年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

综合判断,大连市城乡二元结构仍较明显,大连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中后期。

四、推进大连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与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大连市应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城市化为支撑,[10]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二)合理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目前大连“一个中心,三个集聚区”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11]今后要立足于大连的经济水平、农村现状和区域特点,制定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推进城市功能的延伸和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城乡设施的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要把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有机整体,统一布局、协调发展。

(四)城乡统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欠账太多,目前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12]特别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五)保护环境,注重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城乡教育差异社会实践论文 篇5

题 目:农村教育和城乡教育公平的调研 指导教师:赵翁琴

团队成员:++++++++++++++++++

摘要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我国人口农村比例很大,我国教育农村教育占很大的比例,因此看我国教育的现状,不能忽视我国的农村教育。目前,农村进行新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差异。农村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有教育问题。因此,我们团队,在假期中,深入农村,了解城乡差异,从教育这一方面上一窥,来看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异,关注农村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21世纪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城乡教育的差异正是我国在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障碍之一,调查城乡教育的差别,引起人们的重视,对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教育平衡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团队此次调查就是为了初步分析家乡城乡教育差别,并对全国教育资源进行初步分析,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项目看似很大,做起来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每个队员采集到的数据均有该地区的代表性,因此分析全国的城乡教育差别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调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的中学阶段,对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锻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的我们通过调查活动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也在对比全国教育差别的同时,从中体会到我们也能做大事,并想着如何去做大事,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电力工程系发电三班第七组

活动简介

团队成员:李星星,胡飞,秦宏远,张波,段翔,孙万博,杨辅佐,刘咸博 调查时间:2011.7.20—2011.7.29 调查地点:礼泉一中,礼泉实验中学,周至中学,周至三中 调查对象:各学校的工作人员及在校学生

调查主要问题:关注农村教育和城乡教育差别的调研

调查目的:实地调查家乡所在地的部分中学教育情况,并与在校师生和周围人员交流,收集有关中学拥有硬件资源设备师资力量生源及毕业情况等资料和数据,初步对比家乡教育差别及存在的问题。之后利用各团队成员分布在我国不同市区所收集到的数据,综合对比分析我国部分地区教育现状。

教育在农村的障碍

农村教育资金薄弱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问题,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出现在软件上。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这种乡镇中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期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农村对教育不重视

教育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会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

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城乡差异之城乡教育差异

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

教学方式也非常灵活,教师和学生在直截了当的沟通中交流思想、学习知识。不管在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美国教师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会使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美国,教师鼓励学生追逐兴趣而不是追逐“热门”。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教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我读书时,曾提出过与导师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术方案。当时,我的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他的鼓励最终促使我沿着自己的道路获得了成功。这种因人施教、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再好不过地体现了美国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农村教育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3.9%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79.3%

非常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2.3%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大连市内的望海小学挂职3天,跟人家

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

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

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学校是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硬件方面

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软件方面

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时间很短,只有短短几天;收获不多,却让人深思。从未感受过外面的世界,从不知道我们缺的东西原来这么多。

就像施奈德公司人事部经历说的那样:

1.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实愈发严重,但是要记住:梦想离我们确实很遥远,但只要坚定步伐,朝着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梦想智慧离我们越来越近。

2.社会中确实存在很多不公平,同样,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愉快,但是不管怎样,保持乐观,用乐观的心态去找寻阳光,找寻属于自己的乐园。

这不出校门的第一次就业,使我们人生的刚刚起步,每一次工作都是我们日后事业的一块铺路石,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积累的经验,不能轻视了任何一个丰富自己的机会,不要盲目地跟别人的脚步,冷静地对待自己的选择,走好自己的路才会让自己不后悔。要学会在逆境中磨砺自己,遇事先笑笑,用一颗灿烂的心去挑战一切。

附录

1.与父母联系的情况()

A经常联系 B偶尔联系 C很少联系 2.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A和父母在一起 B独自一人 3.是否思念父母()

A很想 B偶尔想 C从不想C 4.做错事被批评时是否顶撞父母()A经常顶撞 B偶尔顶撞 C从不顶撞 5.在学校是否拉帮结派、打架斗殴()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在学校朋友多吗()

A很多 B还可以 C很少 7.是否害怕陌生人()

A从不 B一般 C害怕 8.遇到困难如何解决()

A独自解决 B依靠朋友 C不想着去解决 9.是否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A在一起 B不在一起 10.感觉自己怎么样()A优秀 B一般 C很差

城乡小学课堂语言暴力差异研究 篇6

国外有关课堂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较为广泛的关注,而且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近年来教师失德事件被媒体频频曝光,而且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随着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与媒体大众的广泛报道,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国内外鲜有研究者以城乡课堂语言暴力程度不同为切入点对城乡小学课堂语言暴力行为程度的差异,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对城乡小学课堂语言暴力的差异研究,以期加强学校社会及教师家长自身对课堂语言暴力的关注,以提高学校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培养与监管力度和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

国内研究者对教师语言暴力内涵界定观点基本一致,是指诉诸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常见的教师语言暴力有挖苦式、呵斥式、孤立式、比较式、告状式、预言式和结论式等几种类型。

二、研究设计

(一)调研对象

就城乡小学语言暴力现象差异的原因,我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城乡小学课堂语言暴力差异为切入点,用横向地域维度和纵向时间维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同时,分别以学生和老师两个视角出发,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5年4~5月,取样于河南省新乡市的6所小学,选取这6所小学中的4~6年级学生和老师,以集体施测的方式,针对学生共发放了1400份学生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有1364份,回收率达97.43%,有效样本1364份,有效率为100%;教师共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1份,回收率为94.5%,有效样本191份,有效率100%。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调查城乡小学课堂语言暴力差异问题,主要使用调查问卷和访(座)谈法进行。首先,使用问卷调查法:我们主要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被调研教师的年龄、学历以及学生的受语言暴力现象等多方面进行。选取河南省新乡市城乡6所小学进行了抽样问卷调研和群体研究,了解语言暴力现象的共性问题。其次,采用集体访谈与分类访谈的形式,分别对校行政人员、任课老师、班主任、辅导班、学生及学生家长等不同人群进行采访。座谈、访谈人数按照4:1的比例进行,座谈按照一对多的形式进行,一次安排3~5人进行访谈。在群体调查研究问题的共性的同时,注重个性,体现个性化研究,可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种方式主要是将学生与教师两个调查群体分类总结分析,从中了解小学课堂语言暴力问题的最基本现状并总结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使用Office Excel软件作为辅助,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

1.学生调查问卷:从教师课堂语言最直接的受众——学生入手,以得到最真实、最原始的资料以及对现阶段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状况最直接的反应。

2.教师调查问卷:从教师课堂语言的发出者——教师展开,了解教师课堂语言发出的原因,加大对教师群体的关注。

3.家长访谈:从家长的角度,侧面反映出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影响的广泛性和持久性。

三、调查结果

2011年中国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九”,并在2011年12月12日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突出时代要求、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实践能力和体现时代特点这4个特点。其中,时代要求被放在首位,体现出了国家对教师师德的重视。

(一)使用频率的不同

城市小学教师课堂语言暴力现象较少。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81.81%的城市小学学生表示老师课堂上没有使用过语言暴力;10.79%的城市小学学生表示老师课堂上偶尔使用语言暴力;7.40%的城市小学学生表示老师课堂上经常使用语言暴力。然而,乡村课堂语言暴力现象却普遍存在。其中,20.32%的乡村学生表示老师课堂上没有使用语言暴力;36.24%的乡村学生表示老师课堂上偶尔使用语言暴力;43.44%的乡村学生表示老师课堂上经常使用语言暴力。

(二)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职业压力是导致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根本原因,现今的教育制度呈精英化形式,无形中使教师的工作与心理压力增大,生存状态令人担忧。其中,乡村教师状况更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思考。调研显示,城乡教师均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感到不满意。具体表现在:只有46.56%的教师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分别有35.54%、15.55%和 2.35%的教师表示“一般满意”“不太满意”或“非常满意”,主要原因依次是:工资待遇偏低(56.13%)、精神压力(39.45%)、其他压力(4.42%)等。其中乡村教师中现象更为严重。

(三)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

教师的传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这一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和思考。调研显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的传统师生关系深入人心,乡村小学教师传统文化观念更为陈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高达33.33%和72.92%的乡村教师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较多或一般;而城市教师仅有16.67%和39.14%;城市教师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远小于乡村教师。

(四)教师培训的级别不同

城乡教师培训,特别是如何培养教师成为孩子人生的导师和朋友,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在城市教师的调研中显示,只有8.33%的教师表示参加过国家级培训;88.54%的教师表示参加过省级教师培训;剩下3.13%的教师表示还没有参加过教师培训。在乡村教师的调研中显示,仅有1.08%的教师表示参加过国家级教师培训,19.35%的教师表示参加过省级教师培训,46.24%和22.58%的教师表示分别参加过县区和乡村级的教师培训,仍还有10.75%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教师培训。

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学校短期内培训次数过多,还存在不少重复培训现象,使教师的参训积极性下降。如表2所示: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差异

1.教师所处年龄段。一个人所处年龄段不同,其说话方式与处事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我们所调查的189名教师中,城市小学的青年教师(35岁以下)、中年教师(34~45岁)和老年教师(45岁以上)分别有:24人、42人、30人。然而,乡村小学在这几个年龄段中分别有:11人、32人、50人。乡村教师相对于城市教师,45岁以下的教师较少,出现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

2.教师的教龄。从教师的教龄来看,教龄越大的教师,其教学经验也较为充足,授课方式及其风格也较为稳定。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乡村的老年教师比例偏大较严重,教龄超过45年的教师,乡村小学高城市小学约3个百分点。而教龄处于15~25年的,城市高乡村10个百分点。由数据可得,乡村教师教龄总体偏高。

3.教师的学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的差别是造成城乡小学课堂语言暴力行为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在有效的96名城市教师和93名乡村教师的问卷中,中专学历的有1人和7人、大专有7人和40人、大学本科有70人和42人、研究生有16人和3人、其他有2人和1人。由数据可知,乡村小学教师学历偏低。如表3所示:

现阶段,城乡师资队伍差距仍然较大,乡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经验较足,相对应的是思想也较为落后、知识水平较差,教育方法也较为刻板,较为缺乏与学生的课堂交流。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教师的语言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如今,课堂语言暴力行为在教师和学生中屡见不鲜,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其危害性却远远大于体罚。尤其是对于人格初长成的小学生而言,不得当的教师语言会对其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乡村作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教师的素质和价值观有待加强,学生受语言暴力的影响也更为严重,因此,提高教师教学用语、改善校园语言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公平迫在眉睫。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篇7

近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认清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顺序和消费支出比例方面存在差异的现状, 从现象中深入分析出本质,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 城乡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存在明显差异。

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 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20世纪九十年代,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转变为食品、衣着、文娱、用品、居住、交通、杂项、医疗, 消费热点从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逐渐转向文娱、住行等领域;农村文娱支出上升到第三位, 是支出结构变化中最明显的部分, 其他各项顺序不变。进入21世纪, 城镇居民文娱、居住支出位次进一步前移, 消费结构序列转变为食品、文娱、衣着、居住、用品、交通、医疗、杂项。同时期农村居民消费序列为食品、居住、文娱、衣着、医疗、交通、用品、杂项。

(二) 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

1、居民食品消费比较。

在人均主要食品消费方面,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用2006年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3, 476.34元) 与1995年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3, 892.90元) 的食品消费进行比较, 农村居民营养性、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远不及城镇居民。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牛羊肉、家禽、鲜蛋及制品、水产品的数量分别是同一收入档次下城镇居民的75.5%、76.6%、82.1%和88%。

2、城乡衣着消费比较。

从支出额来看, 城镇低收入户衣着人均消费额为237.80元, 而农村高收入户同期人均支出额为231.71元, 城乡支出额相差悬殊。此外, 衣着消费质量档次上也有显著差别。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以中高档为主;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在向成衣化转变中, 也开始由低档向中档转变, 但总体上仍以中低档为主, 更注重衣着的结实耐用、经济实惠。

3、城乡居住消费比较。

首先, 从居住支出比重看, 农村远高于城镇。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明显偏低, 而农村住房支出比重有所偏高。这主要受城乡消费观念不同的影响。其次, 从支出额来看,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 农村居住支出额上升缓慢, 年均增长速度为9.8%;而城镇居住消费年均增速达到19.6%。再次, 从居住面积和居住质量来看, 农村居民面积大, 而城镇居住质量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97年的1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25.0平方米, 农村人均从22.5平方米提高到27.9平方米。但是, 城镇居民住房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内部装饰考究甚至豪华, 而对于农村居民, 住房建设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尚有近25%的草房、土坯房,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仅为砖木结构的1/2。

4、城乡居民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和文教娱乐支出都在逐步增加, 尤其是文教娱乐支出在城乡跃居第三位。但是,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以及消费环境的差异, 城镇居民这两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均高于农村居民。对于家庭设备用品, 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从1997年的4, 186元增加到2004年的7, 18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最高仅达到2, 185元, 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在文教娱乐支出方面, 农村居民2004年人均现金支出比例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基本持平。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原因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问题由来已久,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质是农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镇居民来说不合理, 他们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如果农民收入较多且增长较快, 那么他们在基本的生活消费上的支出比率就会大大降低, 他们就有实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

(二) 消费观念的差别是造成他们消费结构差异的又一原因。

农民消费观念的不优化是农民进行更高层次消费的思想上的阻碍, 影响着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文化素质的低下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 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文化素质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使得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强烈, 对发展消费的渴望也不如城镇居民高涨。

(三) 消费环境的差异也会造成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城乡居民所处的消费环境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城镇的建设基础好, 交通条件便利, 公共设施发达, 市场体系发育良好, 居民的消费环境舒适方便, 消费条件明显优于农民。农村大多处于地域条件偏僻的地方, 交通不发达, 公共设施建设不力。具体来说, 大多数农村没有自来水和煤气的供应, 电力的供应也不如城镇的及时方便, 而且电价偏高。农村很少有像城镇那样的大商场和超市, 医疗机构也没有城镇的发达, 文化娱乐设施更是离城镇有较大的差距。在目前的现实消费环境条件下, 农民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受环境的制约而造成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三、解决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对策建议

(一)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稳定农民农业收入。

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向农业倾斜,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并逐步增加对农业灾害保险的补贴;二是建立和健全主要农副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和储备调节制度, 以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将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三是建立农村信贷制度, 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比重, 增加农业投入, 扶助一些市场看好、风险较小、见效较快的产业;四是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国家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落实, 使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低于化肥、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

2、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目前, 农村二三产业欠发达, 农业尚有1.2亿余劳动力堆积在日益锐减的耕地上。今后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合理调整乡镇企业布局, 实行城乡一体化, 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业,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二是认真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 使城乡居民在户口管理、就业机会等方面真正平等和公平竞争;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培训机构,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

(二)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改善农民消费观念。

农村消费者教育, 是指对广大农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技能, 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 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我国现阶段,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消费者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不仅应该包括有关消费经济理论知识的普及 (如消费知识、信贷知识、法律知识、商品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等) , 还应包括农民现代消费观念的形成、农民消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等。

(三)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基本条件。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分析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保障成为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让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呈现出二元社会保障, 城乡社会保障的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扩大日益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何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 建设新农村, 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问题。

二、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及原因

1.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我国二元经济导致二元社会保障。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的居民都是自己负担为主, 国家财政扶持为辅, 而城市的发展水平高, 大多数社会保障是由企业支付、自己支付和国家三方来承担;资金运作方式也大有不同, 城市的是实行的现收现付制度, 农村的社会保障则是采取的完全积累制。可见,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导致了城乡间的社会保障相差甚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几个重点着手, 在很多方面如工伤、失业、生育等等, 但尚未形成规范性文件。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上也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 相对于城镇来说, 政府的扶持力度可以是还是远远不够的。

2.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水平比较。

从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来看, 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2010年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的总额为11110亿元, 财政补助的养老保险1954亿元, 加起来的自己一共是有13064亿元, 个人、企业、政府的筹资比例依次分别为24.4%、61.0%、14.6%。2010年新农保基金收入453亿元。个人、政府和集体的筹资比例依次为49.7%、50.3%, 其中个人缴费有225亿元。虽然新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转变为“政府补贴、个人缴纳、集体补助”, 但比较得出城镇地区的居民个人缴费比例24.4%远远小于农村地区的居民个人缴费比例49.7%。

3.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

随着我国普遍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乡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我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 少数人掌握大量财富。城乡实际收入和福利之间差距接近6:1, 相当于城乡平均20年的收入增长距离, 导致入城打工者社会保障得不到及时解决。若能很好解决这些困扰和阻碍的问题, 城镇中的社会保障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对策建议

1. 创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不论社会成员的职业和身份是什么, 只要他们有能力向社会尽了承担未来社会保障的责任和义务, 他便应同样享受这个社会给予的各类保障。

2. 完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地区间收入差距大、行业工资差距大, 城乡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 同时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两极化。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确保低收入居民和农村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3. 推动城乡产业互动发展。

提升农村经济实力, 推动农村地区发展, 其社会保障能力也会随之上升。要实现城乡产业聚集和融合, 形成城乡一体的产业组织体系, 使农村的工业化融入全国的工业进程中去, 可以在农村建设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开发区, 发挥农村优势, 促进农村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 能实现城乡劳动力互补发展。

4. 城乡财税金融制度进行创新。

城乡经济差异 篇9

(一) 地理位置。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 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 广东省的中南部, 珠江三角洲的北缘, 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广州是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 同时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 因此, 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二)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广州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 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后的调整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区划, 广州市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

(三) 广州市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10年广州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达10604.48亿元, 同比增长13%, 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105亿元, 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预计人均生产总值超10万元, 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万元以上, 比2005年增长74%。财政总收入3348亿元, 同比增长26%,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 同比增长24.2%, 分别是2005年的2.23倍和2.35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3953.96亿元和16284.31亿元, 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二、广州市城乡差异比较与分析

(一) 广州市各区县生产总值比较。

由于2005年广州市从新调整了行政区划, 所以本文采集的数据从2005年开始。

资料来源:广州市各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从表1、表2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广州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 各区县生产总值对于全市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相差悬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越秀区、天河区、萝岗区;第二阶梯:海珠区、荔湾区、白云区、黄浦区、花都区、番禺区;第三阶梯:南沙区、从化市、增城市。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二) 广州市城乡差异基本指标。

1.广州市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

从表2、表3、表4三张表格可以明显的看出, 广州市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 2008年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占到96.6%, 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微乎其微。这也与三产从业人数比例相互吻合, 2008年广州市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到总从业人数的88.82%。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通过横向的比较发现, 广州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第一产业相对广东省平均水平低很多, 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 广州市的一产从业人员比重为11.18%,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6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广州市分别比全省高1.22和16.4个百分点。这说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2.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2008年, 广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5488.6元, 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高出8.63个百分点。

3.广州市城乡基础设施概况。

2005~2010年, 广州市共投入2539.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是“十五”时期的2.35倍;新增就业人数341.6万人;城乡“五险”参保人数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建设保障性住房8.07万套, 惠及24万多城镇居民。2010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5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 分别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5658元和2876元, 比2005年分别增长67.6%和79%。

三、广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分析

(一) 广州市城乡一体化评定体系。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综合测度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各指标的实际意义, 将各指标的运行状态分为3个空间, 具体见表8。

U = 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 100%

L=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100%

设G为总产值 (或总收入) , L为劳动力总数, G1为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 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 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 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又设B1为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 B2为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很显然G1+ G2 = G, L1+ L2 =L。则,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数学计算公式: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E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二) 广州市城乡一体化测度结果。

(1) 城市化水平U。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广东省常住人口为104303132人, 其中城镇的人口为69027813人, 占66.18%。说明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化过渡后期。 (2) 城乡二元对比系数L。以2008年年末数据为准, 广州市总产值82, 873, 816万元, 为劳动力总数7, 145, 396人, 农业部门产值1, 691, 849, 为非农业部门产值81, 181, 967万元, 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799, 103人, 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6, 346, 293人。

B1=0.1825;B2=1.1029

L=16.55%<45%。

广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处在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以2008年年末数据为准, 广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5488.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为38.82%。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系数来看, 广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处在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2)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E。2008年, 广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33%, E=8.63%。同样说明了, 广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处在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参考文献

[1].随佳佳, 张铎.北部湾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1

[2].广州市统计局.2009年广州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省级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分析 篇10

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关注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 有助于我们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 积极寻找相关的对策和措施, 从而统筹城乡、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考察城乡收入差异时, 我们选择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作为计算指标。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指标, 一是因为数据便于获取;其次, 虽然这两个指标在统计口径上可能不一致, 但每个指标在同一年份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能满足分析要求。

二、省级尺度上的分析

所用数据为1990、1995、2000和2005年共四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据, 采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对我国除港澳台之外的各省、区、市进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析。数据来源于不同年份各省、区、市的统计年鉴。其中, 重庆1990和1995年的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结果见图1-4。城乡收入比等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图中括号内数值表示城乡收入比为相应比值的省份的个数。每个年份的城乡收入比划分为五个比值段:小于1.5、1.5-2.0、2.0-3.0和大于等于3.0, 这样, 不同年份的城乡收入比就具有了可比性, 颜色越深表示城乡收入比越大。

(一) 直观分析

根据图1-4, 直观上可以看出, 总的趋势是城乡收入比变得越来越大, 覆盖的省份也越来越多, 且多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1990年, 我国省域城乡收入比比较平和, 只有重庆与河南的比值超过了3.0。在1995、2000和2005年, 城乡收入比达到3.0的省份大幅度增加, 从1990年的2个迅速增加到了13个, 2005年更是达到了17个;而小于2.0的省份同时急剧减少, 从1990年的11个到1995年的5个, 2005年比值小于2.0的省份变为0。说明这三个时期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在迅速扩大, 相关统计见表1。而且在2005年, 城乡收入比大于3.0的省份也“扩散”到了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广东省, 而之前的3个年份, 该区域没有城乡收入比大于3.0的省份。

(二) 数量分析

我们分析了不同年份城乡收入比的最值、均值和变差系数, 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收入比的基尼系数, 以此揭示城镇、农村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空间差异。变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i为各省的城、乡收入或城乡收入比比, n为省、市、区总个数, 为不同年份城乡收入比的平均值。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

1. 平均值一直在变大, 说明城乡差异持续加剧。

城乡收入比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之比表面上看是在减小, 实际上是在急剧扩大, 它是城乡收入比都集中于高值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假相, 这在2005年尤为突出。从图4可以看出, 2005年城乡收入比大于3.0的省份达到了17个, 从而使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之比为2.01:1.38:1, 较之前几个年份, 似乎是城乡收入差距减小了。表2中城乡收入比的变差系数在2005年为0.21, 比1990、1995和2000年小, 也表现出同样的假相。

2. 城乡人均收入绝对值的变差系数, 以及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的比例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4个年份中, 农村与城镇人均收入变差系数的比值分别为2.25、1.73、1.53、1.53, 这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地区差异较城镇居民大。同时也说明, 相对于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异的变化随时间在缩小。

3.4个年份中, 近2/3省份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各自的平均值以下, 也就是说, 只有不到1/3的省份在平均值水平以上, 这1/3的省份基本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如北京、上海, 以及江苏、浙江和广东等。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数量有减少的趋势。

考查各省居民收入的空间差异, 通常有两种方法:Theil系数和基尼系数方法。我们选择常用的基尼系数作为考察指标, 它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得到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基尼系数的计算采用直接计算法, 公式为:

步骤是:把每年的城乡收入及城乡收入比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并等分为n组, n为地区总数, 每个地区为一组。设第i组的数据为Yi, 则该组占总体的比重 (yi) 为:

且有:y1≤y2≤……≤yn, y1+y2+……+yn=1。

我们用该方法计算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基尼系数, 结果如表3所示。

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在1990-1995和1995-2000年两个时间段增加, 在后一个时间段减小, 说明各省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省级尺度上是逐渐拉大的, 而后才略有减小。各省农村居民之间的基尼系数则呈现先扩大后减小, 又略微扩大的现象。城乡收入比的基尼系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平缓, 这不是说明城乡收入的差距在省级尺度上呈现缩小的趋势, 而是由于各省的城乡收入比都在向高值逼进, 从而掩盖了各省之间城乡收入比的差距。这说明基尼系数不适合用于分析具有相同量纲的比值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三、总结与讨论

本文从国家和省两个尺度, 以及时间和空间上对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 城乡差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较为平和, 以后迅速拉大, 省域城乡差异拉大的特点是从西部向中、东部地区扩散。城乡差异大的地区集中在西部和中部经济欠发达的区域, 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则较为缓和。从国家尺度看, 2002年以后我国的城乡人均收入比在3.11的高位上振荡调整, 整体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从省级尺度看, 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大于3.0的收入比例上, 其覆盖范围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之间的地区差异在缩小, 而农村居民之间的差异则有扩大的趋势。

摘要:本文从省级尺度, 以及时间和空间上,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我国1990、1995、2000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城乡收入差距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其特征是城乡收入较为突出的是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并且从西部向中、东部地区急剧扩散, 城乡居民收入比大于3.0的地区从1990年的2个, 发展到2005年包括广东在内的17个省区。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乡收入,GIS,空间分析

参考文献

[1]李仙娥, 杨勇.国内关于城乡差距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 2005 (3) .

城乡经济差异 篇11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财政支农;供给均衡化

中图分类号:F123;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1-864X(2014)08-0127-01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更重要的是使得城乡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更在宏观上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进行分析,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有利于加快建成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的根源。

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和经济实力有限的制约,我国不能采取先进国家循序渐进的按照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业的正常路径发展,而应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尽早实现工业化。“以农养工”、“重工轻农”的战略使得城市公共物品由制度内供给,而农村由制度外供给,农村人口无法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反而还承担着公共物品供给所需资金,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二)工业化过程中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安排加固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

在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从农村流向城市,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中国的资金转移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完成的,把一部分本应属于农民的收入强制转化成了发展工业化的资金和原料。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不断演化,最后成了城市公共物品优先供给的发展战略。

(三)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制约了有限财政资金对农村基本公共物品的投入。

财政资源分配上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体制,导致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份额长期严重不足。由于资金短缺,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和支撑体系,直接造成农村基本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进程。

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的现状

(一)城乡义务教育供给差异。

虽然目前城乡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差距缩小,但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发展很不平衡。城乡采取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城乡财力资源配置差距很大,城乡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差距巨大。

(二)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供给差异。

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资源严重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状况严重滞后于现代化进程。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失衡的不合理状况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城乡在医院数量、医疗设备、医生素质等方面差距巨大。

(三)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差异。

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城镇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为就业困难的城镇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而农村劳动力通常不被纳入城市就业规划和统一管理之中。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使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国家给予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在劳动力市场中仍处于边缘性地位。

(四)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供给差异。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严重滞后,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严重不足。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又将社会保障资源大部分配置给城市,小部分覆盖农村,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供给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城乡社会保障严重不均衡。

(五)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差异。

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必然导致现代化在一个国家中出现断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繁荣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停滞和退化。我国城市建设投资近万亿元,而农村建设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和农户自我积累。

三、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

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严重影响着农民增收,延缓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悖于社会公正。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明确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选择上的价值观念。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要正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其关键是要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在制度选择上必须有明确的价值理念。城乡公民有权平等地分享社会资源,有权在需要的时候获得社会帮助。政府的制度设计必须以公平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主导价值,使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从制度中得到实惠。

(二)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实现决策民主化、公开化。

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制定政策时,应该赋予每一位公民必要的话语权,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创造有利条件,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和以公民的公共需求为导向,实现决策民主化、公开化。同时,在农村基本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农民的参与,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在更大范围组织不同层面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农村的发展。政府对农业组织的支持,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合法组织渠道表达农民的心声,维护农民的利益。

(三)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机制。

从公共财政支出机制角度看,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差异很大程度上由公共财政的投入规模与结构决定的。因而,政府应将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在城乡都有所发展的前提下,公平合理的配置财政资源,并形成稳定的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不均衡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危机与挑战。清楚认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的原因和现状,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解建立.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演变探析[J]. 改革与战略,2009(33-35)

[2]楚永生,张来源.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聊城大学学报,2006(52-55)

[3]解垩. 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J]. 经济经纬,2007(27-30)

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篇12

一、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比较

1. 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水平比较

首先,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等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青海省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335.9元增长为2007年的10276.1元, 年均增长率为39.4%;农村居民1990年、2007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59.8元、2683.8元, 年均增长率为22.3%, 比城镇低了17.1个百分点。在收入迅速增长的基础上,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1990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117.0元, 2007年增至7512.4元, 年均增长率为33.7%;而农村居民1990年、2007年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74.8元、2475.8元, 年均增长率为24.8%, 城镇高出农村8.9个百分点。从2008年青海省统计年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 1990年、1995年、2000年、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9%、30.5%、28.8%、26.1%, 完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世界银行认为, 农村居民收入应为城市居民收入的66%或更多一些较为合适, 说明青海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由于城乡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比由1990年的2.4∶1扩大为2007年的3.0∶1。

2. 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收入水平的不同必然导致消费结构的差异。通过表可以看出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异如下:

(1)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较

居民的食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的高低来决定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反差, 所以在人均食品消费方面,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03.4元, 是农村居民的2.55倍;同时1995年~2007年间农村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年增长速度却与城镇居民的相当 (城镇居民7.2%, 农村居民7.1%) , 说明食品消费还是农村的主要消费;另外在主要食品消费量中,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鲜菜101.2kg、家禽3.9kg、鲜蛋7.3kg、水产品4.3kg, 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4倍、3.9倍、10.4倍、14.3倍, 城镇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质量明显优于农村居民。

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2008》

(2) 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比较

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在衣着方面的支出也逐渐增加, 但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一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是相同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898.5元, 比1995年增长2.2倍, 而其消费比重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2007年人均购买衣着支出191.8元, 比1995年增长2.2倍, 而其消费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下降的幅度大于农村居民。

(3)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额都在逐步增加, 但是城镇居民的该项支出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从消费支出比重来看, 城镇居民该项消费支出比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同期农村居民却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家庭设备用品在城市已基本趋于饱和, 而在农村则具有一定的潜力, 成为农村消费增长的主渠道。

(4)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较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绝对值远远高于农村, 但是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大于城镇居民。绝对数值的增加一方面说明城乡居民对自身健康倍加重视;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保健意识也有所提高, 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比例已经高于城镇居民。

(5) 城乡居民交通通信支出比较

尽管该项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低, 但增长速度较快, 消费热点已经形成。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大于城镇居民, 这主要还是与农村居民以前在这方面的消费太少起点低有关, 如1995年农村居民的该项支出只有22.5元, 而实际上从绝对值来看, 城镇居民的交通通讯支出额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并且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交通通讯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还将继续提高。

(6) 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消费的比较

自1995年~2007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消费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 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 在温饱基本解决后的消费顺序上, 城镇居民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而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生活还维持在满足温饱阶段, 对文教娱乐的支出很有限。

(7) 城乡居民居住支出的比较

从支出额来看, 城镇居民1995年和2007年的居住消费分别为102.7元和641.4元;而农村居民同一时期的居住消费分别为88.8元和359.7元, 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同时,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 农村居住支出额上升缓慢, 年均增长速度为25.4%;而城镇居住消费年均增速达到43.7%, 其次, 在总的消费支出中, 农村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明显高于城镇居民,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基本上一直是自建房, 住房建设须全部靠自己投资, 居住消费占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一直较高, 而城镇居民享受了房改政策带来的好处。

(8) 城乡居民杂项商品与服务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额都在逐步增加, 但是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该项消费支出增加的幅度都不大, 而且城镇居民的该项支出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的增长幅度。从消费支出比重来看, 城镇居民该项消费支出比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家庭设备用品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已基本趋于饱和。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目前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快于农村, 主要表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支出比重上升 (住、行、医) ;而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相比,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相对平稳, 食品和衣着支出的比重下降, 但总的变动不大。这一方面反映了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较慢,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青海省农村正处于由低消费水平向高消费水平过渡阶段。

3. 青海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较

研究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时, 必须引入恩格尔定律, 定律所揭示的对比关系称之为“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粮农组织在70年代中期提出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状态的消费结构;50%~59%为温饱型消费结构 (勉强度日型) , 40%~49%为小康消费结构;20%~39%为富裕状态的消费结构, 20%以下为极富状态的消费结构。

从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 青海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2007年间虽然个别年份有上升情况, 但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 2007年青海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3%, 比1995年的51.4%下降了14.1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95年的65.0%下降为2007年的44.4%, 下降了20.6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幅度大于城镇居民, 说明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以来存在较大差距, 从上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到, 历年来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远远高于城镇居民, 不过这种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1995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额为13.6%, 2007年降为7.1%。

同时从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到1996年青海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开始低于5 0%,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测算标准评价, 此时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了2002年才开始低于50%, 说明青海省农村居民2002年才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对策建议

1.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民的收入长期处于偏低水平状态, 且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水平。因此, 要加速农牧民经济发展, 提高农牧民收入, 当前提高农牧民收入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加大农牧业的科技投入, 对待农牧业要象对待发展工业的思路一样, 以市场为导向, 实行集约化经营, 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 只有农牧民收入切实提高了, 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得以实现, 生活质量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2.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改善农民消费观念

农村消费者教育, 是指对广大农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技能, 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 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现阶段,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消费者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不仅应该包括有关消费经济理论知识的普及, 还应包括农民现代消费观念的形成、农民消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等。

3.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基本条件

首先, 农村地区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 如果国家加大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将会快速增长, 可以消化掉我国家电产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其次, 目前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农村消费的特点和农民的偏好, 农村市场商品销售网络发展不健全。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农村市场的重视, 研究农民的需求发展趋势和特点, 并和供销商联手拓展销售网络,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连锁经营、代理制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入农村市场, 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摘要:本文以历年青海省城乡居民统计资料数据为基础, 对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纯收入) 、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进行定量分析;为优化青海省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 2008

[2]王德文:如何避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2)

上一篇:高原上的洗礼下一篇:关注学生从预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