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社会

2024-06-22

城乡经济社会(精选12篇)

城乡经济社会 篇1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只有统筹发展, 科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才能逐渐缩小城乡差别,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1 统筹城乡规划, 用城镇化理念引领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和科学规划。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树立城乡一体规划理念, 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 通盘考虑, 统一规划, 引导和调控城乡协调发展。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功能分区, 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科学编制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农田保护规划、产业聚集规划等系列分项规划, 有序构建城乡发展空间。要突出城市中心地位, 并用“城”的科学定位来引导和把握好新农村的建设, 切实解决农村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具体实践中, 应按照“以城融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定位, 以中心乡 (镇) 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 高质量推进乡村发展, 全面提高乡村规划档次和水平。同时, 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导组织协调机制, 统一组织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综合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城乡资源利用、生产力与生活居住布局、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配置、道路交通体系等, 协调解决影响发展的问题, 组织实施相应的发展规划。

2 统筹产业发展, 合力推动城乡经济有机融合

产业发展, 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应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积极构建城乡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和三次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 引导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向农村新区汇集, 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要突破城乡壁垒, 通过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深入开展城乡之间产业协作和产业对接, 形成联系城乡的产业互动体系和跨越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 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在农村应培育壮大一批有实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积极发挥相关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引导支持企业在规划区内进行规模化生产, 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进入企业工作等方式, 与企业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在企业提高农业规模化效益的同时,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应加强富民组织合作, 引导支持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应把统筹城乡产业布局,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作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重点, 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产业发展的链接和融合。要积极培育县域主导产业, 扩大规模, 延伸产业链条, 在产业内部发展布局上向乡镇延伸, 在产业员工扩充上优先培养使用农民工。并鼓励扶持乡镇发展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家政服务、餐饮等第三产业, 做大做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认真搞好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就业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合理布局龙头企业, 优化农产品基地建设, 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联接机制,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城乡经济有机融合。

3 统筹基础建设,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应以交通建设为重点, 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 逐步缩小城乡在硬件上的差别。要把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着力构筑内外衔接、城乡对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要因地制宜, 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 加大资金争取和投入力度, 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建设滞后问题, 提高乡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同时加快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建设, 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要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搞好水源地建设, 大幅度提高自来水入户率, 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加大农村泥草房改造力度, 促进广大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在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应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教训, 坚持统一规划, 统一布局, 资源共享, 分步分级实施的原则要求, 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4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通过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 解决农村公共资源分配少、农民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 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事业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和范围, 逐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完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管理体制,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增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和城镇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制度, 积极探索改革教育人事管理制度, 整体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突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尤其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 重点办好县级医院, 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 健全和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和药品监管, 保障农民医疗和用药安全。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快城乡卫生保障一体化进程, 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惠民文化工程, 加强县、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 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 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5 统筹生态建设, 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只有统筹抓好生态建设、保护和开发, 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 应突出强调对农村环境与生态的恢复与保护, 把区域生态保护和治理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把产业项目的选择与环境的持续优化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城乡区域之间、关联产业之间、各项制度之间可持续、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环境良性互动。加大城乡绿化力度, 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 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天然林保护、江河水源保护、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保护等生态保护建设。加大农村污染整治力度, 特别是农用塑料薄膜、塑料食品袋等白色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积极推广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 科学规划种养业布局,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从根源上减少面源污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生物发电、风能发电等项目, 提高绿色资源利用率。加大草原保护力度, 加快草原改良和建设, 支持种植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 减轻草原承载压力。大力发展城乡循环经济, 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责任编辑:宋义

城乡经济社会 篇2

一曲高亢悠远的陕北民歌拉开了主人公人生的坎坷经历;一把深深掘进地里的锄头却挖不倒隔住他通往城市生活的那堵无形的高墙;一双一辈子守在黄土坡上,朴实保守的父母;一个质朴单纯,只识土地却深深爱他到无怨无私的农村姑娘。

在当地的生活圈子里,他可以算的上是饱腹学识受邻里尊敬,那么又是什么使得这个有志,肯干的小伙子两次被迫放下笔杆又扎进黄土地里,而不能到城市中去大展宏图?是那些以权谋私的官员?是他保守怕事的父母?是那个过于体制化的时代?还是一直“与时俱进”的城乡差距?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更加是城市乡村社会方方面面差异的具体体现。而那种来自社会治理层面的城乡差距是造成他以及和他一样的乡土人生命运不断转换的直接且显而易见的原因。

一. 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现实表现

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经济活动活跃的社会区域共同体,客观环境使得这里的政府与居民形成更加平等的服务关系。政府政令就算是走形式也是做较完整的网上公示,相对比较透明,社会大事小情总是有个说法结果,这使居民的主人翁感觉也相对强烈,随着现代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城市政府对社会的治理也更加规范化程式化合理化。

而在农村,一乡一村的治理还比较主观化,也就是更受领导人的个人影响,上级政策下达后,具体的研究实施也是在一个相对小的乡或村领导集体内产生,村民对上级命令大多简单服从,很少加以探究。

一般来讲,农村居民遇到不公的事大多选择忍气吞声。就像电影中高加林父母所表现的,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儿子遇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村领导以权谋私毁掉大好前途的时候,不是义愤填膺,想据理力争公平待遇,相反的,母亲坐在床边唉声哭泣,父亲也只有一袋袋烟和叹息。当加林激动的要讨回公道时,母亲拦下他无奈的说,要是把村里的书记告了他们以后在村子里要怎样生活。这句再简单不过的话映射出的是乡土人社会生活的辛酸。

相反,城市居民要更有维护自己利益的意识,影片中张胜男的母亲因为高加林抢了他儿子的女朋友怀恨在心,所以告发了他利用关系走后门到城里工作的事,结果是高加林又被打回成了农民,前途再次毁于一旦。虽然说该名冠冕堂皇说为人们着想的政府工作人员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公报私仇,但是最其码她上告的意识,知道怎样利用自己作为公民,作为政府官员的权利,并且她清楚怎样是会成功的,也许这其中有受教育程度的差别,但是城乡两位妇女对待上级不公正待遇反应间的差异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原因探究

1.农村上对下的治理存在问题。

首先,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在法律规范上也远落后于城市,缺乏一整套涉及方面广,综合性强的管理规范。因为少了这样治理原则,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就无法可依,一些执行政策就多数产生于小集体领导的研究讨论,甚至个人意志。长此制定的农村社会治理方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偏差。制度不合理,造成恶性循环,不是一时容易改变的。

其次,农村社会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上,村乡镇三级大多没有真正系统化的管理沟通制度,在上下级沟通,政策传达上尚存在问题,在监督方面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还容易出现家族式的霸权,对上对下就更无监督而言了。

再次,农村社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管理专业人才缺失。在农村,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地区,基层管理人员学历不高,素质也相对较低,而且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性针对性的教育,由于经济发展落后,难吸引到专业高素质人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的缺失导致科学管理手段的缺乏,管理方法保守传统,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进而影响社会治理的质量。

2.农村居民乡土观念重,思想相对落后

社会治理实际上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城乡百姓观念的差异,这里主要指的就是法律观念,对政府官员权力的认识方面的差异。

首先由于乡村教育体制的落后,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较低。再加上农村的传媒文化不很发达,视野也较封闭,使得农民整体的思想素质也较低,而且总体来讲农民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前进步伐,尤其法制观念淡薄,对政府权力的认识存在偏差。

另一方面,农村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的观念是农村居民实际行事方式上也传统落后,长期恶性循环,形成了乡村自己闭塞的思想观念,缺少法律意识,崇拜“权威”,目光短浅,小农思想严重,并且这种长期形成的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村民种种观念的落后一方面减低了公民社会治理生活的参与度,另一方便也渐渐养成了村内负责人形成了“垄断专权”的行为习惯,这使极不利于乡村社会治理规范合理化发展的。

三.缩小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举措

1.经济发展是根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好经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是最基本的手段。

首先,通过因地制宜的利用农村社会资源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包括发展立体农业,集约化的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全面开发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潜力,利用科技手段,使农业不拘泥于土地,实现立体式向上发展,改变以往高耗能低效益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力求经济上的“利滚利”式增长。而且在政府引导发展这种新型农业的同时对农民消除小农意识培养现代生活发展观念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分配及剩余劳动力流动,善于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成了农村经济增殖的最有潜力因素,不忽视这大批生产力的能量,使周边城市乡镇他们提供平等而充分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发展型岗位,让农村可培养的劳动力脱离简单的体力劳动,促进他们全面社会化,在城市岗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进而推动其所在农村社会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展。

另外,要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在各个城市辐射范围内,要为农村积极的提供经济发展渠道,提供城市现代资源技术,利用农村潜在发展能力,扩展农村经济发展面,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平台,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双赢。

2.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在制度上“城市化”。

城乡社会治理的差异最直接明显的原因就是农村管理体制的落后,加快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有效力的解决办法。

首先,完善管理体制,形成更为系统的管理部门层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而且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发展增减各部门职能,使之能更好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向城市系统的系统化严密化靠拢。

其次,加强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注意系统内部职能分化的相互约束,防止某一部门包揽某项事务。另外,加强政务公开,增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透明度额,让百姓监督管理运行,在政府治理与自我管理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再次,要改革政绩考核制度,提高在职公务员的个人素质。加快有现代社会管理思想观念的专业人才的引入,改善农村社会管理阶层管理氛围,净化领导风气。

3.发展农村科学文化,提高村民素质,尤其普及法律知识观念。首先,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义务教育,对农民居民进行系统化现代化的科学文化教育,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转变传统腐朽思想观念,打好素质基础。

其次,改善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居民是在长期闭塞的生产环境中,在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渐渐形成的乡土法律观念,通过在农村社区定期进行实际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与社会发展有关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改善农村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转变农村居民传统观念,剔除落后思想,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意识。

城乡经济社会 篇3

【关键词】 吉林市 城乡经济一体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1.立足区情,抢抓机遇,超前谋划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使农民享受到真正的居民待遇。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过程还将比较漫长,这个过程不能等也不能靠,只能抢抓机遇,自己去创造。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提出“两村两镇”建设规划,并强力推进。

2008年9月,龙潭区委、区政府抓住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和创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历史机遇,从江北乡八家子村、棋盘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征占,大量失地农民需要安置的实际出发,积极提出了建设“江北农民新村”的规划构想,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项目地点位于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南区,江北乡棋盘区域内,北至徐州路住宅小区,西至徐州西路,南至吉林市金博化工有限公司,东至规划兵工大街。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2009年初,龙潭区委、区政府抓住吉林钢铁建设项目全面启动,金珠乡九座等村土地大面积征占的机遇,综合考虑吉林市工业区北扩,化工循环示范区规划及吉林钢铁未来发展的需要,将涉及到龙潭区金珠乡6个村及乌拉街镇2个村近23000人口搬迁安排。建龙集团正常达产后,按预计将会有产业工人及相关联带产业人员近2万人,需要解决医疗、教育、住宿、餐饮、娱乐等实际问题。同时北部工业区在规划上没有规划服务区及相关社会事业、商贸、宾馆、洗浴、饭店、休闲、医院、学校等服务业,这些都需要就近妥善解决。而且金珠乡驻地周围的村屯比较分散,一些村屯完全可以向乡驻地集聚,以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为此,又适时提出了建设金珠小城镇的规划。按规划,未来的金珠小城镇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容纳人口5万人,撤并8个村18个屯,涉及人口7000余人。按照功能分为生活区、商贸区、物流区和工业区四大区域。计划安排农民新村、商业中心、医院、物流贮运、高级宾馆、学校、基础设施、绿地、社会事业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金珠小城镇将会成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并将成为龙潭区区域性核心乡镇和龙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乡镇,进而跻身吉林省一流城镇之列。失地农民离土不离乡,由农民变为镇民。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绝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成城市,一味追求城乡一样化,而必须注重保持乡村特点、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等方面建设。龙潭区委区政府按照这一思路,立足区情,抢抓机遇,又提出了建设“一村一镇”的规划构想。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镇重点建设工程,龙潭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依托乌拉街镇丰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满族风情和发达的有机农业,全力支持乌拉街镇申报百镇工程,并且成功申报了特色旅游镇建设项目。现在乌拉街百镇建设的社会发展规划、特色镇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草案都已通过市级专家组论证,总体规划纲要已经形成,具体规划将由中国民族规划设计院承担。按照规划草案,未来的乌拉街镇,将以生态农业立镇,旅游业兴镇,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乌拉街镇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7万人。以现有镇区建成区为主,规划3.2平方公里,计划容纳1.4万人,为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餐饮及社会事业。另在弓通村规划1.75平方公里,作为新镇区,计划容纳5万人,这样乌拉街镇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同时便于农地集中、建设用地集约,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乌拉街镇阿拉底村是一个以朝鲜族为主的民族村,为了保护、传承和开发朝鲜族民俗、民居和餐饮,把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龙潭区紧紧抓住吉林市建设成为以旅游为主体的形象鲜明、品牌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具有獨特魅力的旅游城市的大好机遇,适时提出了建设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的设想。按照规划,通过大门景区、院落区、民宿区、商业街、文化广场、农民新村等9大景区的建设,阿拉底村中心屯将建设成生态和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朝鲜族文化内涵丰富、产业发展特征突出、带动能力强,并集朝鲜族餐饮、居住、民俗、生产等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具有朝鲜族民族风韵的国内一流的朝鲜族民俗村。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彻底消除城乡差别。

2.多方筹措,突破瓶颈,攻克难关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如金珠小城镇建设的九座农民新村项目,按照有关部门规划,那里本来是为九座村失地农民预留的宅基地,如果真的按原计划进行建设,只不过又新建了一个村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是原来的老样子。而且,随着吉林市工业重心的逐渐北移和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发展建设,会有更多的项目进区,也就会有更多的失地农民需要安置,因此,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是必要的。而且,如果按照原计划,目前在建的九座农民新村的位置,只能解决300余户、1000多人的安置问题,现在却可以建设楼房近20万平方米,可以解决近万人的安置问题,为日后园区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即使这样意义深远、效益巨大的项目,如果解决不了投入资金这个瓶颈问题,那么也是无法实施。经过多次的分析论证,龙潭区终于找到了突破瓶颈,攻克难关的办法,就是在各方面条件初步具备,但缺少某一项条件时,与能提供这一条件者进行合作,如招商引资和合资融资都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村两镇”建设都是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须垫资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垫资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垫资建设,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垫资近1000万元。乌拉街百镇建设启动以来,已经上报省发改委,道路、下水管网、自来水、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绿化等60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5200万元;古城街建设、打牲乌拉农史广场建设、雾凇岛、韩屯民俗村、三府维修与开发、乌拉街古城复原等1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需14亿元。现正在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接洽,隆鑫公司表示可以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3.上下一心,全力施实,强力推进

3.1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两村两镇”领导组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办公室主任,并把“两村两镇”建设列为全区重点工作,责成有关部门专项督导,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经常调度有关单位和部门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2设立独立管理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全区的新农村建设,区委、区政府在2008年末,成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两村两镇”建设是龙潭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因此项目全面启动后,新农村办每名副主任负责一个项目的综合协调和日常调度工作,而且制定了日汇报和周总结的管理制度,即每天都向主管区长汇报工程的进程,每周都向区委书记或区长汇报工程进展情况的制度。每项工程都实行了倒排工期制度,按工期计划对工程实行有效的监督,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职能作用。

3.3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每项工程都涉及规划、建设、土地、发改等多个部门,由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都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城乡经济社会 篇4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社会上体现为城乡分治、经济上体现为投资体制上的城市偏斜、政治上体现为城乡居民谁会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由此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等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公平秩序, 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社会政治权利、收入不平等;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不平等和城乡社会发展不平等。

问题的成因在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刚性。所谓结构刚性是指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呈现“凝固化”的特点。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业化转移速度慢且严重滞后于产值的结构转化速度, 最终导致城乡差距难以缩减的恶果。其成因主要有:

一是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数据表明, 从1978年至今我国三大产业产值都不断增长, 但涨幅却有明显差距。第一产业的产值贡献翻了39倍, 第二产业翻了107倍, 第三产业翻了198倍。而反观我国当前就业结构, 根据同期统计年鉴数据, 2010年底我国共有就业人口76105万, 其中第一产业占36.7%, 第三产业仅占34.6%。也就是说36.7%的人口从事着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比例的产业。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

二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根据1978年至今第三产业的增加指数变化, 虽然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发展的速度相对于国际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经济一般由三大产业协同带动发展, 而我国还处于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低效率模式中。劳动力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业化。

三是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而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呈现出人数基本均等的现状。数据表明1900年全世界的城市化率仅为15%, 到2000年这一比率达到48%。而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6.2%, 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城市规模还不够大, 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无法容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是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阻滞。我国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制度使劳动力流通十分不顺畅, 不能形成完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这是阻碍农业人口非农业化的最重要政策原因。

最后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寻找软化消解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方法。想真正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恶性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我国城市化水平,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 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解决措施与建议:

第一, 提升劳动力的自身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劳动力能否顺利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自身的综合素质。国家应加强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 坚持“规范、公平、效率”的原则,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 从根本上提升劳动力的水平。

第二, 重视农业发展。为了实现产业均衡健康发展, 我国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保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农业技术改革的根源, 也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技术, 促进我国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良性消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第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针对现存问题, 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推进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与平衡,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 达到产业均衡健康发展的效果。

第四,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二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大的就业容量和居住空间, 才能真正改变现在劳动力“钟摆式”的不稳定流动,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与城市先进的生产要素结合,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是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性制度。改革户籍制度, 消除无形壁垒, 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公平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软化消解此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罗军, 代威.《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2]林刚.《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

城乡经济社会 篇5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形成城乡较大收入差距的原因,既有改革前工业化战略剥夺农业剩余等原始因素,又有城乡在承担改革成本、占有公有资产上的`不公平等继续存在的亲城市、歧视农村的因素.这种不合理收入差距不但削弱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 者:叶文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 名:商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 EDITORIAL DEPARTMENT 年,卷(期): “”(15) 分类号:F0144 关键词:城乡分离   歧视农村   社会稳定   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  

服务城乡金融 助推经济转型 篇6

2005年8月,吉林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袜业园)成立。成立之初,园区内小企业自有资金大部分用于购置机器设备,流动资金短缺。面对这种情况,郊区联社理事长于涛带领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后,果断决策为袜业园提供信贷支持。然而,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场地均为租赁形式,没有足值抵押物及有效担保,只能以设备抵押。而设备抵押不利于贷款管理,可能造成贷款风险。面对困难,郊区联社积极拓展门路,寻求合作伙伴。通过多方努力,于2009年2月同吉林省东北袜业园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成功签订合作协议,由担保公司为袜业园内企业提供担保,郊区联社为袜业园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与担保公司合作,不僅解决了园区内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创新了郊区联社信贷业务品种,实现了银企加农户“多赢”的局面。

与担保公司合作成功后,郊区联社领导班子继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经营服务理念,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

(一)“园区+小企业模式”

郊区联社在与担保公司合作的基础上,采取“园区推荐、担保公司担保、风险担保金质押”的方式,满足园区内小企业融资需求。这种融资模式利用园区为驻区企业提供管理和服务、对企业比较了解的优势,由园区推荐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由担保公司担保,郊区联社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批量营销,实现小企业信贷业务批发,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截止2010年3月末,辽源市郊区联社已累计为园区内42户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3595万余元。

(二)“小企业+农户模式”

园区内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户缝袜头产业的兴起。但是,袜业园成立之初农户缝袜头多为单户经营,属小作坊生产模式,缺少设备,人员分散,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园区内小企业规模化生产需求。针对以上情况,郊区联社对袜业园区小企业覆盖和辐射周边的三个乡镇农户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降低利率,简化办贷手续,实行一次授信,贷款资金周转使用,不断加大为袜业园区小企业缝袜头农户贷款投放力度。截止目前,为三个乡镇专职缝袜头的750户农户发放贷款余额已达1852万元,园区外周边农户得到实惠的同时,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园区、企业、农户、银行多赢的局面。

(三)园区+小企业+大学生模式

2009年3月,东北袜业园开始实施“5232”计划,第一批大学生进驻袜业园区,开始了创业之旅。经过半年左右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数企业经受住了罕见漫长的袜品销售淡季,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然而,流动资金不足,成为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绊脚石”。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不让资金短缺问题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拦路虎”,郊区联社主动派人与园区领导协商:由园区牵头提供具备贷款条件的大学生企业名单,袜业园担保公司整理报送贷款材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并给予下浮10%的利率优惠政策,截止2010年3月末,辽源市郊区联社已累计为园区内14名大学生创业提供信贷资金280余万元。

创新发展方式服务城乡经济 篇7

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 既是农民的渴望, 也是政府的需要, 但一般的社会力量很难办到, 而供销社作为一个服务城乡的综合部门, 具有为农服务、为城乡居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是沟通城乡的重要纽带, 是党委、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平台。近年来,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努力开展“农超对接”和平价商店建设, 积极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在搞活农村经济、稳定物价水平和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坚持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实力、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都得到显著提升, 逐步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 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 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 逐步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系统的发展壮大, 已经成为推动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是有利于搞活农村经济, 供销社系统通过开展“农超对接”与平价商店建设, 将本系统符合条件的超市及经营网点纳入建设范围, 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既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 又提升供销社系统市场竞争力, 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活农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有利于稳定物价和控制通胀, 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大推手, 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在流通环节, 因此, 供销社系统通过加快“农超对接”和建设平价商店, 有效减少了农副产品的流通环节, 是平抑物价、控制通胀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办法。三是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供销社系统根据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主动参与和承接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需要的各种居民服务、社区服务, 充分利用各级社有企业的经营平台, 积极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多样、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 随着“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的不断深入推进, 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既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又面临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一是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把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狠下功夫, 不断拓宽经营服务领域, 加速提升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要继续抓好“农超对接”和平价商店建设, 通过龙头带动龙尾, 引导农民多种蔬菜和发展农副产品, 保证平价商店的供给, 进一步夯实“农超对接”的基础, 在数量增加的同时, 更要在质量上寻求突破, 要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 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三是要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销售终端, 进一步整合全省供销社系统网点资源, 既要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 提高对超市的配送效率, 更要调节好农产品淡旺季的供需矛盾, 要按现代连锁经营模式, 打造农产品销售网络终端。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 精心选配社有企业的经营班子,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 打造过硬的创业团队, 为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

城乡经济社会 篇8

1. 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够, 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是弱质产业, 但它在国民经济中却有着重要地位, 必须国家财政给予大力支持, 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 增强农业的竞争力。但是多年来, 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增长有限, 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近年来, 尽管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有所增加, 但仅是恢复性增加, 偏向城市的总体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2. 农村资金向非农业转移, 严重削弱了农业发展基础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 “以工补农”、“以乡养城”在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初始积累阶段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但是时间持续过长导致农村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已经影响了城乡和谐发展的进程。同时, 近年来国家政府大量征用农村土地, 搞土地财政, 利用垄断农村土地市场, 通过土地价格“剪刀差”, 从农民手里剥夺了大量资金, 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原始积累, 形成农村发展资金不足, 农民增收不快, 等于剥夺了农村的发展机会。

3. 公共产品的供给城乡有别, 农民的财政性负担过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 (服务) , 为私人产品的生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农村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为本区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上, 即便是诸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乡村道路建设之类的项目, 都是农民筹资金。在农村许多收费服务或经营性项目, 都应该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农村以微弱的经济财政收入却维持着远远重于城市的基本服务。

4.“城乡分治”格局没有

改变,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根深蒂固。

城乡二元结构指城乡之间因人口流动受到严格约束而出现的一种分割状态。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 农民到城市落户不可能, 资源又大量集中在城市, 这样就使城市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持续增加, 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停滞不前。征地导致大量农民成为无地农民, 大量农民无事可做, 导致劳动生产率的长期低下。

作为“城乡二元结构”政策长期影响的结果,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别广泛体现在经济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民在城市打工, 作为劳动者, 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作为经营者, 合法产权、投资收益法律不能有效保护;作为土地的经营者, 不能在土地上长期投资;作为生产者, 又到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的侵害;作为消费者, 大量的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农村商品市场。

二、消除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所应采取的对策

1. 统一城乡

税制, 加强对“三农”的财政扶持。

第一, 改革税制, 破除城乡不统一的税制结构。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但是还是大量存在着对农民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统一口径, 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处理。

第二,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财政体制,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统一由财政负担。第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扩大地方政府财权, 以保证其为农村提供基本服务的收入来源。;第二科学划分税种和纳税比例, 规范税制结构。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 力求各级政府在自有主体税种范围内合理征税, 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 以减轻农民负担。

第三, 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政府投资要向农村倾斜, 财政支农的力度要加大。重点应针对制约中国农业发展后劲的现实矛盾和薄弱环节, 通过建立农业灾害补助制度、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粮食补助制度、特殊困难农民生产补助制度等, 为降低农民损失、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 重点帮助基层政权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难题。必须强化中央和省级支持基础教育的职责和投入力度, 真正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摆在国家财政分配的重要位置。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的投入, 完善专项专项转移支付, 确保资金不被截留、占有。

2. 留住农村自有资金, 确保不外流

第一, 农产品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收益, 使农户能够积极地把资金用于农业生产, 而不是把资金投向农业以外的行业。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二,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建立去农惠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农村, 降低对农村贷款的担保条件, 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贷支持。

第三, 对现行农村

征地制度进行改革, 加强立法, 引入市场机制, 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保证农民生活有保障, 失地不失业。探索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的份额, 建立农业风险和发展基金, 保证农民经营农业无后顾之忧。

3.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 促进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现在迫切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 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使农民能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自由流动, 并保障他们充分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医疗服务权与福利服务权等逐步剥离, 使各种基本权利在“城里人”与“乡下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同等待遇。城乡分治的瓶颈是就业问题, 应该取消针对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限制, 保障他们在城市也拥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尽早实现迁徒自由。

4. 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把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好, 这是农村实际和谐的前提。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城乡之间、工农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农村社会保障必须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 不能照搬城市的做法, 在实际操作中, 应注意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渐进性原则;二是合理分担与量力而行原则;三是因地制宜原则。

5. 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扩大农民增收途径。

农业的高收益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因此, 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 也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 改革现有农村土地制度, 使农民在获得农产品高收入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4) .

城乡经济运行原理分析 篇9

城乡社会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 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产业, 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居民都是理性经济人, 影响其行为的仅仅只是收入的多少。

居民的纯收入由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和福利保障补贴三部分构成, 即纯收入=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福利保障补贴, 可见纯收入与自身能力大小正相关, 与其生活成本反相关, 与其所获得的福利保障补贴正相关。这里的生活成本主要指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生活条件所需花费的成本, 福利保障补贴是指同等条件的城乡居民所获得的国家福利保障等收入。其实, 如果把生活成本小看成政府的生活补贴大, 那么总收入=自身能力收入+政府生活补贴+社会保障性补贴, 这样就也可以把政府给居民的生活补贴和福利保障补贴统一为居民的政策性收入。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居民自身能力收入都是在市场中实现的, 因此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市场性收入。这样, 居民的总收入就是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

二、城乡经济运行原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区域, 所有的可流动的产品和要素都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动流动从而得到有效的配置。由二元结构和增长极等理论可知, 城市在整个大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 具有发展优势。基于外部经济、聚集经济等原因, 厂商、居民以及资本等可流动要素资源向城市集中, 以谋取最大利润和效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 实际上就是土地要素与其他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当实现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时, 可流动的要素和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达到供求平衡, 从而确定均衡的要素与产品价格;而土地要素则因空间聚集和其他要素与产品市场的均衡达到最佳利用, 从而实现租金收入——土地价格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居民成了生产经营的主体, 各种机制的运行最终要表现为居民的经济行为 (特别是生产经营行为) , 并要以居民的行为作为运动的基础。因此, 在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中, 最核心的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这种劳动力要素, 因为尽管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要素, 但是它们都是由人来支配的, 其价值都体现为其所有者的收入, 城乡经济差距主要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居民追求生产经营中的利润最大化, 按最优化原则在各种约束条件的作用下, 来配置家庭资源, 参与农外就业、科技进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因此, 在城乡发展过程中, 城乡居民会主动、自觉地把自己所拥有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因城市聚集经济的存在, 人口不断集中于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可是城市土地供给严重缺乏弹性, 因此, 导致城市土地价格不断攀升, 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 致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减少, 甚至出现聚集不经济。而另一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边远地区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机会, 降低了其与城市土地相比较的使用成本。由此可以预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聚集经济的下降, 城市的部分居民和其他经济活动主体可能会向城外 (农村) 迁移, 以减少成本, 增加利润。当然, 如果城市收入高于农村, 农村的要素自然会向城市流动、聚集。总之, 出于经济人的本性, 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 都会作出选择, 致使对于企业来说, 其总的利润达到最大;对于个人来说, 其总的效用水平到达最大。不然就会重新选择, 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迁移, 直至使其在城乡的收入达到均等。可见, 在城乡经济发过程中, 由于市场主体对收入最大化目标的追求, 会使主体在城乡空间上位移, 最终, 实现居民城乡收入均等化, 各种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 城乡实现协调发展, 居民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 只取决于主体的偏好, 与其经济收入无关。

当然, 实现这个目标是个漫长的过程。正如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所描述的, 发展初期地区差距会日益扩大, 从长远看地区间的发展将趋向均衡。这种设想也被稍后几年的威廉姆森的研究所证实, 并被概括为区域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字曲线”或“威廉姆森法则”。但是, 如果仅凭市场的力量, 没有人能知道, 包括威廉姆森本人, 那种使地区差距状况发生转折的倒U形曲线的顶点何时才能到来。

由于居民的总收入由其市场收入和政策收入两部分构成, 市场收入主要由居民的个人素质、知识、技能等决定, 政策收入则由国家对待居民所处区域 (城市或农村) 的公共产品投入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政策决定。可见, 居民的总收入取既与他们自己的能力有关, 也与他们所处的区域 (是城市还是农村) 紧密相关。因为相同条件的城乡居民的政策性收入不一定相等。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从事农业的市场收入低于城市工商业的收入。但是通过劳动力的区域间流动, 同一劳动者在不同区域将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 不然就会在城乡区域间迁移, 也就是说这样就会最终导致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和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一至。

三、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

如果生产要素, 尤其是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 那么,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有在政策性收入恰好能弥补城乡市场性收入之差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才可能不会拉大或缩小。如果城乡要素能自由流动, 那么,

1.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一至, 那么, 这时劳动者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 对其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影响, 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偏好不同罢了。因为居民不论是居民于城市还是农村, 或者说是从事农业还是非农产业, 其所获得的收入一致。

2.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至, 例如是居民在城市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农村时, 那么, 只有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 并且之差等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 城乡居民的收益差距才能缩小。如果是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 或者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 但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 那么, 从事农业的居民就会往城市转移, 但是没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居民与能力与其相同的城市居民相比则其收入可能要低, 城乡差距将不会缩小, 甚至有可能会拉大。

3.如果是居民在农村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城市, 那么, 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 并且之差等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 即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但是, 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 或者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 而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 则城市居民会往农村转移, 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而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 而之差大于其所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 则农村居民会往城市转移, 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

可见, 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条件下, 政府对待城乡区域的政策对于城乡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扩大或缩小城乡差距, 提前或延后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摘要:假定城乡居民区收入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 市场性收入主要由居民个人的能力决定, 而政策性收入则主要由政府对其所在区域的政策决定;通过对城乡经济运行原理进行分析, 得知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政策对城乡区域差距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劳动力可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政策性收入决定了城乡居民经济差距的大小和城乡差距缩小过程的长短。

关键词:城乡经济,原理,市场性收入,政策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9月第一版, P57

[2]陈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年:P80

城乡经济社会 篇10

关键词:城乡二元机构,城乡一体化,路径分析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尽管我国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征程中还布满荆棘和困难,但推动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合力作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伟大工程。

一、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征程上的一个坚实的壁垒,严重阻碍着我国农村及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剥夺农民农村的城市偏向政策所引起的制度内生的产物。由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就要从制度这个源头入手,强化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稳定党的富民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农村制度创新,调整好农民与市民,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1.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农村土地要素的合理规范是完善土地制度的重中之重。制定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在城乡一体化中发挥出最大效益,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均耕地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民的耕地大多零星散布各处,导致农民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强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规模经营主体有利于扭转农业分散经营的状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地流转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2.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纵观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之路,不难发现,城乡一体化是以农业现代化为必要条件的。农业,靠天吃饭,作为弱质产业,它的现代化必然伴随国家积极有效的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断问世而不断发展。“从最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来看,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的投入很低,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研成果到户困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现代农副业发展需要的保险手段;对市场流通基础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偏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不健全,价格总体水平偏低,有些农新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财政支农资金被层层分割,形成“天女散花”的局面,导致资金使用分散现象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投入效率”。要想改变农村的落后现状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搞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保证政府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设立农业专项基金,对土地改良和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金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为缺乏资金的农户提供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扶持农业科技发展,通过教育和推广培养能掌握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的劳动者,把先进科技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政府对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的资金支持,重视农业科研开发,注重对农业生产者进行教育和培训。

3. 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吸收的金融资金通过上存,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企业和大项目。农村邮政储蓄机构一度只存不贷,形成巨额资金漏斗。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和农村资金外流是窒息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物质支持。借鉴各国扶持农村金融的惯例,建立和完善涉农贷款统计数据,并根据农村金融机构在三农业务的信贷投放比例、农村网点的配备和提供公共服务功能等具体情况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从政策上引导和激励农村金融机构把吸收的资金流回农村,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活跃农村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农民。农村金融应在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扶贫开发、基础设施以及农民工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好服务。

二、农村的产业化和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动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改变农业现有的发展状况。

1. 农村的产业化要立足实际

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要立足本地实际,从当地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农村所在地市的总体功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所在市的建设进行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协调。立足实际就是要把握自己的特点,走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借鉴的是只是别人的理念,别人的创新意识,别人经验的精髓,切不可一哄而上。

2. 农村的产业化要注重农业“质”的提升

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要注重农业发展“质”的变化,即从传统农业向生态、科技农业、都市农业和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提升。调整、改造传统农业不等于不要农业,而是要使农业升级为现代产业,并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结合,多方面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世界各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趋势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3. 农村的产业化要加快工业化

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要注重农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的工业化就是农村的生产方式,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等重要的经济变量,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和动力。如何推进农村工业化?一是打好“特色牌”,以发展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二是打好“集群牌”,加速形成主导产业的集群。集群化应作为作强作大农村经济新的亮点,是农村改革的一个方向。三是打好“园区牌”,打造农村工业发展的载体。四是打好“互动牌”,促进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互动联合。五是打好“扶持牌”,为农村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企业服务好,为企业排忧解难。发展工业是吸纳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是推动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本质是增长问题,更是产业结构转换问题。是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变为“二三一”,再变为“三二一”的问题。实现农村工业化才能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4. 农村的产业化要以人为本

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农业发展的“以人为本”,农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广大农民。要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产业带动就业”,以产业调整安置农民就近就业,促进农民的非农化,使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切实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和好处。这样,自上而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才会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从而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农民富裕化农村现代化的载体,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法宝。前面所谈到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都离不开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说到底是农产品变成商品的流通化、加工化和市场化,而这些都离不开城镇化。城镇是城乡结合部,是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中的空间场所,是工农产品交换流通的重要阵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建在镇,市场建在镇,农业产业化能推动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城镇化滞后,第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因此,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小城镇,小城镇是它们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只有它们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使农村现代化构成一个和谐运行的有机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一是在就业上打破城乡分割,开放大中城市,对农民工给予就业保护。二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在产业、在经济,优势在劳动密集产业。应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我们宁要高就业的低增长,不要低就业的高增长。三是户籍改革的重点要与人口流动的方向相符合。四是使农民享受与城镇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巩固发展新型合作医疗,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城镇化进程迫切要求我国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探索社会保障异地接续办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五是改变城镇建设的税收税源分布不均的现象。现行税制的税收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主要来源于产业的聚集而不是人口的聚集。基层城镇政府难以从人口规模的扩大中获得税源,缺乏稳定的、能随人口增加而增加的财政资金渠道。这是城镇政府不愿意接受农民进城落户,热衷于盲目开发和经营土地筹措资金的体制性原因。

四、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智力支持

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不仅仅是以政策的大力支持、制度的不断创新以及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核心内容的输血过程,更是农民不断市民化的“造血”过程。

1. 农民市民化的含义

农民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Farmer或Cultivator)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Peasant)在向市民(citizen)转变的进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农民通过非农化和城市化不断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各种因子,发展相应的能力、培育相应的素质以适应城市和融入城市。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其实是一个农民超越传统、获得现代潜质的文化现代化过程。文化的现代化远远难于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它要求农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农民市民化可以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基于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传统文化必然会以极大的惯性阻碍农民现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农民的文化心理落后,再好再新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农民的思维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未受到转变,那么农村的发展便缺乏应有的后劲。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改变农民人际关系网络同质化的倾向,接受现代信息和资源,开阔眼界形成与现代文明相适宜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观念,如竞争、开放、法制、协作和理性等。文化教育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化教育来培养农民作为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农民深刻意识到他们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主体和推动者。

2. 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手段

推动农民市民化,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尽快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同时抓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架构农村远程教育体系,赋予农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水平。其次,推进文化惠民,如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而且把工作要做到实处,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有实效性。第三,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加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

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统一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伟大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任远.人口城市化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J].探索与争鸣,2004,(3).

[2]朱志萍.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与城乡一体化[J].战略与对策,2008,(6).

[3]姜燕.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

[4]赵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5]李生杰,蒋波.九星村: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N].解放日报,2008-10-12.

统筹城乡,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考 篇11

一、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动力

根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区旗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56%,国土面积占874%,国内生产总值占625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937%,工业增加值占3292%,固定资产投资占4740%,财政收入占353%。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旗县域内拥有我区可利用家畜产品、矿产、土地、草原、水利、能源的绝大部分。生态恢复和治理的主要任务也必须由旗县域来完成。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来看,没有1798万旗县域人口的小康,没有广大农村牧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区的小康。发展壮大旗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

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和重要的支撑点、落脚点。

今后发展我们面临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主要问题都与旗县域发展紧密相关,只有发展壮大旗县域经济,才能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才能提升全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二、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评析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旗县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的相关资料表明:全区现有82个旗县(市),域内国内生产总值108535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868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的474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95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53%。随着旗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共有220多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目前已有11个旗县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亿元。2002年旗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37元,比1998年增长48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61元,比1998年增长298%。

(一)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2002年82个旗县域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万元以上的有19个,其中最高的鄂托克旗达到191万元,不低于6000元的有23个,低于6000元的有40个,最低的只有人均2400元;人均财政收入450元以上的有19个,其中最高的满洲里市达到132542元;不低于260元的有23个,低于260元有40个,最低的人均财政收入只有807元;其中有4个旗县不足100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2580元以上的有21个,最高的东乌旗达到4879元,不低于2000元的有20个,低于2000元的有41个,最低的只有845元。

通过上述的比较,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区旗县域经济的现状。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万元的19个旗县划分为A类,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000元的23个旗县划为B类,其余为C类。可以看出:三类旗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A类和C类之间差距明显。40个C类旗县中绝大多数原定国贫县和区贫县列在其中,C类旗县占全区旗县域总数的488%。进一步分析,A类旗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6万元,是B类的086倍,是C类的19倍,三者之比为29∶155∶1,19个A类旗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82个旗县域239%。23个B类旗县占3762%,其余40个C类旗县占3848%。客观评价,旗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同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也同域内区位、资源、土地、交通、投资及其它社会因素有关,不足以完全反映旗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但人均经济总量是能够基本反映旗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旗县居民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牧区,这部分居民的收入从一个侧面反映旗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现实的情况是,我区旗县域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明显,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基础条件薄弱。2002年全区82个旗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出明显的差距。从总体来看,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有8个,占全部旗县的975%;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5个(全国平均水平为2476元),占全部旗县的182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11个(全区平均水平为2086元),占全部旗县的1341%;其余48个旗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部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占全部旗县的5855%,其中有21个旗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实力,不论是总体小康还是全面小康,总的着眼点都在于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城乡交融,谋求城乡统筹发展并共享建设成果的社会,而不是城乡分割发展的社会。我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欠发达状况尤其突出,这正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

(三)整体经济发展仍有差距

我区旗县域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但从现实和发展来看,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仍然不足。由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部门连续三年进行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区列全国第21位。全国县域经济100强中,始终没有我区旗县入选。目前我区旗县域平均人口规模为219万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居全国第28位;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23亿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69%,为进入百强县平均水平的935%;平均地方财政收入为057亿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9%,为进入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036%。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重要的是其整体经济实力,即经济规模。只有拥有足够大的经济规模,才能全面提升地区的经济竞争力,进而取得经济的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部分旗县“西部特征”明显

我区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从人均经济总量看,A类地区中,鄂尔多斯市有6个,占总数的2857%,锡林郭勒盟有5个,占2381%,呼伦贝尔市有5个,占2381%,阿拉善盟有3个,占1428%,上述19个旗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1万元,其总量占全区旗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64%,C类地区中,乌兰察布盟有10个,占总数的2273%,赤峰市有9个,占2045%,上述19个旗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低于6000元,有的旗县仅有2400元。从人均财政收入看,A类地区中,鄂尔多斯市有6个,占2857%,呼伦贝尔市有6个,占2857%,这些旗县人均财政收人均超过450元,比全区旗县平均水平高72%。C类地区中,乌兰察布盟有10个旗县,赤峰市有8个旗县,人均财政收入不足200元,有的旗县仅有80多元。县域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对我区而言,旗县域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全区县域人口占全区人口的比重比全国高4个百分点,旗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看,全区有49个旗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有38个旗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区旗县域平均水平。全区只有3个旗县人均财政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38个旗县低于全区旗县域平均水平。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相对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欠发达特征突出。

(五)提高工业化水平是未来旗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口

2002年,全区旗县域工业增加值完成18792亿元,仅占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292%。占全区县域国内生产总值的1731%,比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43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有37个旗县工业增加值不超过1亿元,占全部旗县的45%,最低的只有636万元。鄂尔多斯市只有一个没有达到亿元,其余均超过亿元,达拉特旗接近20亿元。锡林郭勒盟有9个旗县工业增加值没有超过亿元,占其全部旗县的75%。从全区82个旗县工业化程度来看,旗县整体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总华上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突出的表现为大多数旗县工业化水平还相当低。82个旗县中,只有18个旗县进入工业化阶段,占全部旗县的2195%,其余64个旗县尚未进入工业化阶段,仍处于农业经济时期,占全部旗县的7805%。在进入工业化阶段的18个旗县中,县级市有7个,占总数的389%。在地区分布中,鄂尔多斯市有6个旗县进入工业化阶段,占333%。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门槛。从现阶段看,内蒙古旗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迈入工业化道路门槛仍需加倍努力,任务十分艰巨。

三、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考

(一)全面推进小康建设,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县域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只有生活在全区82多个旗县域的占总人口756%以上的农牧民实现了小康,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壮大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但从总体上看,除旗县域的经济有一定的实力和规模,全区大多数旗县域经济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还有一部分旗县还未完全脱贫,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农民增收的难度还比较大。因此,迫切需要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

(二)壮大县域经济靠什么

自然优势。自然优势是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优势有两种: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自然优势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变得越来越小,由于产业布局的调整,单一非再生资源的长期使用,区位优势也有衰退的可能,并对经济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政府能动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旗县政府及旗县领导的能动作用非常大。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一个旗县有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能够比较强地动用县内外资源,比较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县域经济就可能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

产业竞争力。县域经济要有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在这个产业群中,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要有广阔的市场。

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一个县域拥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品牌企业数量是反映旗县域经济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方面。

人力竞争力。县域内人口总量固然重要,但人口质量更重要。要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留住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人才的培训,这是提升县域竞争力,壮大县域经济的基础。

外界互动力。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今后在国内国外两个大市场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定位,更要在国内和全球经济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

(三)跳出县域谋发展

一是解决好内与外的关系。在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随时都要面对内外两个资源、两个生产要素、两个市场,这既需要立足县域实际,采取积极和有效措施,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和结合,充分发挥县域内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作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经济发展集约化;又要眼光向外,通过优化内部投资环境,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按照市场经济效益中心的原则,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以及更高层次的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规模和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四)发展县域经济要有新思维

第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维。县域经济是充满着活力和蕴涵着潜力的经济,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说,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中的城市发展是第一层面的话,那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是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第一个层面的延伸和深化。第二层面可以利用非均衡的“势能”,并充分考虑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施县域经济的赶超和突破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第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的新思维。工业化、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是全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大特点。实践表明,凡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工作也走在前面。

第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农”和“非农”工作,把“三农”工作统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重”的这两大难题。

第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新思维。政府转变职能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分析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保障成为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让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呈现出二元社会保障, 城乡社会保障的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扩大日益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何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 建设新农村, 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问题。

二、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及原因

1.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我国二元经济导致二元社会保障。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的居民都是自己负担为主, 国家财政扶持为辅, 而城市的发展水平高, 大多数社会保障是由企业支付、自己支付和国家三方来承担;资金运作方式也大有不同, 城市的是实行的现收现付制度, 农村的社会保障则是采取的完全积累制。可见,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导致了城乡间的社会保障相差甚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几个重点着手, 在很多方面如工伤、失业、生育等等, 但尚未形成规范性文件。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上也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 相对于城镇来说, 政府的扶持力度可以是还是远远不够的。

2.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水平比较。

从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来看, 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2010年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的总额为11110亿元, 财政补助的养老保险1954亿元, 加起来的自己一共是有13064亿元, 个人、企业、政府的筹资比例依次分别为24.4%、61.0%、14.6%。2010年新农保基金收入453亿元。个人、政府和集体的筹资比例依次为49.7%、50.3%, 其中个人缴费有225亿元。虽然新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转变为“政府补贴、个人缴纳、集体补助”, 但比较得出城镇地区的居民个人缴费比例24.4%远远小于农村地区的居民个人缴费比例49.7%。

3.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

随着我国普遍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乡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我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 少数人掌握大量财富。城乡实际收入和福利之间差距接近6:1, 相当于城乡平均20年的收入增长距离, 导致入城打工者社会保障得不到及时解决。若能很好解决这些困扰和阻碍的问题, 城镇中的社会保障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对策建议

1. 创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不论社会成员的职业和身份是什么, 只要他们有能力向社会尽了承担未来社会保障的责任和义务, 他便应同样享受这个社会给予的各类保障。

2. 完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地区间收入差距大、行业工资差距大, 城乡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 同时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两极化。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确保低收入居民和农村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3. 推动城乡产业互动发展。

提升农村经济实力, 推动农村地区发展, 其社会保障能力也会随之上升。要实现城乡产业聚集和融合, 形成城乡一体的产业组织体系, 使农村的工业化融入全国的工业进程中去, 可以在农村建设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开发区, 发挥农村优势, 促进农村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 能实现城乡劳动力互补发展。

4. 城乡财税金融制度进行创新。

上一篇:科学越轨行为下一篇:会计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