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精选12篇)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1
一、大庆城乡差距的表现
1. 城乡经济方面的差距
大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区经济实力比较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弱,市区与各县尚未形成产业差异互补的经济格局。2006年,市区与辖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分别为20.2:1和4.1:1。2007年末全市在岗职工总数52.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680元,同比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17.7元,同比增长8.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3%和41.6%。
2. 城乡社会方面的差距
长期以来,各项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心放在城镇,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一方面,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基本社会保障起步早于农村,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另一方面,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仍在探索之中。例如,2006年末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7.3万人、71.5万人和18.2万人,而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5万人,而且,这也是近年来才开始在农村启动的保障项目,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3. 城乡人口方面的差距
从城乡人口数量及素质方面来看,2006年,在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者占到77.5%;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26.39%,在县外市(地区)内从业的劳动力占33.17%,在市(地区)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22.06%,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18.38%。大量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外,使得剩余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偏低,且外出劳动力大多在县内外转移,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也存在就业的不稳定性。
二、大庆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
1. 历史原因
中国城乡差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最直接的原因。城乡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长期遗留下来的人口、教育、观念、素质特别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大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油田发展鼎盛时期建市的,也是在油田发展鼎盛时期实行市辖县体制的,建市以来石油工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持续稳定增长,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在85%左右。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使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社会地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不断扩大。加之,这种传统城市化发展往往就城市而城市,把发展的视野局限于城市范围,因而造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
2. 现实困境
大庆以油田开发建市立市,多年来形成了以石油资源开采为主导的单一固化的产业结构。然而,目前大庆石油开采已进入高含水后期,近年来大庆原油减产了近1000万吨。大庆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与石油资源递减的矛盾和产业结构单一的困惑,急需加大城市产业的调整与改革。虽然大庆市在2005年已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开始积极探讨发展新的接续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但仍存在城市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矿区企业和城市政府各自为政,城市职能单一;多元经济发育不健全等弊病,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种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时期城市对乡村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三、大庆经济转型背景下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根据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某一时段,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矛盾,还会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为此,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大庆正值转型时期,一方面要大力改革城市产业及经济结构,另一方面要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积极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更好更快地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 从思想上,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
在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更要强调提高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仅要强调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更要强调社会经济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深度转型。要努力突破城乡界限,统一协调城乡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为此,在城市转型建设思路上,一方面要考虑到周围农村的发展,在规划和设计上做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农业自身潜力并与工业相结合,在发展设施高效农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城市型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其他农村地区的投资改革力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
2. 从制度上,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事业的体制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人才优势,建立城乡互补的教育、卫生体系,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逐步完善和健全统筹城乡的各项社会事业及制度。
3. 从产业转型上,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
在大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统筹城乡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发挥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化的区域品牌效应。在目前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替代产业的同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实施“农转牧”战略,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加大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并打造绿色产业。由此进一步建立大庆区域新的特色化产业集群,形成城乡互补互动的产业格局。
4. 从劳动力就业上,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就业机制
缩小城乡差距,关键是打破二元结构,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要从就地、就近转移,转向就近、就地转移与跨区域、城乡间的大范围转移相结合,转移渠道要从单纯的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到整个城乡二、三产业,转移方式从单纯自发的分散式转移转向有组织的、集群式转移,形成统一规范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体系。这样,既可以避免人口大量无序地向城市集中,又可以更好地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还有利于城乡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已发生根本性动摇,城乡差别的社会环境已发生根本改变,城乡统筹势在必行。大庆以油田开发建市立市,多年来形成了以石油资源开采为主导的单一固化的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从思想上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从制度上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从产业转型上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从劳动力就业上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就业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差距,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大庆市统计局.大庆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2008-05-29.
[2]张丽宾.我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46).
[3]刘云刚.大庆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9).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2
□ 马胞站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适应形势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县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历史进程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榆林市南部的绥德县,山大沟深坡陡,土地零碎瘠薄,自然条件较差。全县有5乡11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占总人口的84%,散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沟坡梁,基础设施难以有效改善,公共服务难以真正惠及,城乡差距较大。如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笔者通过深入全县有代表性的30多个村对近年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情况的调研,试图为贫困县如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目前绥德县农村与城区的主要差距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1年绥德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5万元,较2005年0.57万元增加1.38万元,年均增加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23元,较2005年1677元增加3946元,年均增加65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额仅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8.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3.48 : 1。
(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别明显。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很多村子出现了“空壳村”现象,即中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为儿童、妇女和老人。据统计:全县共661个行政村,其中三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262个,二分之一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51个,三分之二人口常年外出的村有111个,分别占39.6%、22.8%和16.8%。全县农户数为8.04万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有3.19万户,占39.7%。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农村的水、电、路、通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如城区自来水用户率为100%,而农村为65%;有线电视城区入户率95%,而农村25%;通讯网路城区全覆盖,而农村覆盖率仅为10%。
(三)城乡教育资源配臵严重不均。突出表现在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教学设备等三个方面。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5所,其中城区22所,农村123所。近年来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大多数被选调到城区,城区学校教师超编,生源爆满,而农村个别地方出现教师缺员现象,且多数学校无专职美术、音乐、体育、英语教师。同时,城区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及教学仪器等设备配臵也明显优于农村学校。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全县近90%的农村小学已经陆续转变为教学点,只办学前班或者少数几个年级。一名教师几名学生,或者几名教师几十名学生已成为如今乡村学校的景象。全县共有民办幼儿园8所,且集中在城区,农村的学前教育普及率基本为零。
(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臵悬殊大。全县30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县级10个,乡镇卫生院20个(7个中心卫生院和13个乡卫生院)。医疗卫生系统有在职职工848人(其中县级528人,乡级320人)。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共设床位616张,乡镇卫生院设病床216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72张。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严重不足,造成城区医院病人爆满,农村卫生院病人逐步减少的局面,极不方便农村群众就医。驻绥医疗卫生单位只有榆林市第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有职工720人,设病床600张,目前是绥德乃至榆林南部县区的主要支柱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五)城乡社会保障政策标准差距较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标准高,农村明显低于城区水平。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320元/月,而农村则为153.3元/月,人均差距166.7元/月。城镇职工在市级医疗机构就医,费用报付比例为85%,县级为90%,而农村则为50%和75%。
(六)城乡居民不同户籍所依附的法律政策不平等。受户籍等制度约束,农民工无法与城里人同等享受,甚至是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养老、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待遇。如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城镇居民有关廉租房政策,农村修村级道路、拉自来水要筹资筹劳等;还有因户籍不同,侵权赔偿的标准也不同。如在交通事故中,残疾的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根据审查确定的赔偿权利人的身份情况分别按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有关标准进行计算。同等条件下城镇户口(以2011年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1人)为31.39万元,而农村户口为8.21万元,城镇居民为农村居民的3.8倍。
(七)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差别明显。调研中明显的感受是现在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甚至个别村有邪教组织死灰复燃的迹象,社会治安还存在诸多问题,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成年人由于受教育少,综合素质都不高,眼光短浅,孩子在上完九年义务教育便找人带着外出打工。他们认为,即便是考上了大学,也不见得以后能有多大发展,而和省下那一大笔费用,再加上打工的几年收入比起来,已经足够为孩子安家娶妻。
(八)城乡发展人力资源配臵严重失衡。“打工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市繁荣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组织建设带来许多新的问题。目前乡村建设发展所需人才流失严重,村级组织建设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农村党员流动性较大,而且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也大量流失,多数村子由于找不到年轻的合适的干部人选,长期由平均年龄在5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担任。如义合镇,95%以上的村干部年龄都在55岁以上,“空壳村”更是达到了62岁以上。比较典型的有高石硷村,全村共有党员3名,最年轻的党员年龄也有60岁。年龄老化,思想僵硬,导致村级经济发展缺乏动力。而且,留守老人的赡养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日渐困难。
二、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
绥德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面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收入如何增、土地怎么办”等一些难题。笔者根据调查情况,结合个人思考,认为目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统筹城乡发展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绥德县虽然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民进城定居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步子不大,成效不够明显,主要还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广大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观念,以及就城抓城、就乡抓乡、就工抓工、就农抓农的城乡分治思想成为潜意识,形成了工农分割状态。甚至一些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定居是工业化以后的事。不少农民也认为,农村虽然落后一点,但有承包土地、房屋和林地做生活保障,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在外挣钱,加之国家“三农”优惠政策的持续贯彻落实,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及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不管收成好坏,衣食无忧,导致一些农民不愿“闯”。这些守旧观念势必影响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鉴于此,一方面要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切实解放思想,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城乡统筹、推进农民进城工作的意义、政策、典型事例,引导广大群众认识、支持、参与城乡统筹,使城乡统筹真正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形成全县上下共同推动城乡统筹的强大合力。
2、科学规划,明确目标,绘就统筹城乡发展蓝图。规划是提纲挈领,至关重要。只有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建设才能有条不紊进行。绥德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要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科学谋划人口布局、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臵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县域全局上推动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一是搞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从县域经济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城乡空间布局,按照“做强县城、做大集镇”的总体思路,合理规划全县人口布局,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进一步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集镇规划,突出不同乡镇地域特点和发展模式,形成以县城为核心、集镇为支撑、重点村为补充的空间格局。二是搞好农民进城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趋势,在认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搞好农民进城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三是精心搞好学校布点调整、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邮政通信、生态环境、贸易市场、个体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财政金融支持规划,使有限的财力尽可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促进城乡统筹早日实现。同时,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延伸,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有长足发展。
3、发展产业,保障收入,增强统筹城乡发展后劲。
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绥德虽然近几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各项基础仍然很薄弱,没有支柱产业,城镇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工业和城镇还无力直接反哺和带动农村,农民进城面临着无事可干的情况。基于这一实际,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心还是产业发展问题。一要着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突出基地建设、龙头带动、科技创新、市场培育四大重点,强力推进“一带两园三区四产”建设。要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强村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延伸产业链条。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二要不断壮大新型工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内聚外引、工业入园、企业集群、园区配套”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挖潜改造,新增一批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规模企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切实增加县域经济实力。三要努力繁荣第三产业。把红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探索完善旅游开发经营机制,进一步加快景区景点、接待能力和旅游文化建设,积极推进观光型、体验型、游乐型乡村旅游发展。围绕旅游服务,积极发展餐饮住宿、房地产业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为农民进城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保证农民进城“有活干”。
4、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夯实统筹城乡发展基础
健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绥德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也是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和集中体现。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必须加大投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一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服务于城乡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补齐城乡公共设施的“短板”。二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力推进“双高普九”、普及学前教育和十二年教育,改善农村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大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新农合制度,全面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形成满足农民文体需求公共文体服务网络体系;使广大农民与城镇居民共享更多的质优价廉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整合“人人技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强化对进城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使进城农民“有技能”,提高农民择业就业能力。
5、加强调研,深化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体系
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结合实际,在以下方面取得政策性突破: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剥离依附在户口上的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功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使进城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进而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市民。二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接替土地、农户承包地、宅地基、房屋、林地逐村逐户进行史册登记、确权、颁证,落实农民的财产权。积极开展农村闲臵宅基地退出、臵换,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把整理节约的农村建设土地指标平移流转到需要土地而无土地指标可用的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上,使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本。完善土地流转办法,积极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经济组织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土地集约化使用。三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3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长丰县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城乡二元结构是困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长丰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城乡统筹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破解我县城乡统筹发展难题提供一些参考性思路。
一、长丰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情况
(一)基本县情
长丰县是合肥市北邻的市辖县,1965年建,总人口80万。地处江淮丘陵北缘,自然资源比较贫乏,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过去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十二五”以来,长丰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坚持快抓实干,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先后成为全省十快县、十佳县、十强县、全国中部百强县。
(二)主要做法
1.统筹发展理念。作为合肥的近郊市辖县,在发展理念、发展意识上,始终与合肥市同频共振、全面统筹。
2.统筹规划布局。紧跟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合肥市“141”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后,迅速启动完成合肥北部组团发展规划,为北城新区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统筹基础设施。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统筹城乡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4.统筹项目推进。借助北城新区的地域优势,在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上主动融入合肥。按照合肥的产业分工,积极推进工业、农业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向长丰县转移。
5.统筹社会事业。教育上,按照“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大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医疗上,大力抓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上,加快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6.统筹资源使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各级财政安排的发展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在此基础上把资金集中投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形成“各炒各的菜,共办一桌席”的局面。
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二、长丰县城乡统筹发展存在问题
(一)城乡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配套服务落后
全县城乡建设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享受的公共服务明显低于城镇,一些偏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综合环境差。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难
2014年较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农民收入仍主要靠打工和传统种养业,增收渠道相对单一。特别是一些农村残疾、五包等弱势群体,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三)集镇规模小、发展不足,对周边农村带动能力差
长丰城镇规模总体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城镇发展相对缓慢。县城水湖镇常住人口不足8万人。现有的14个城镇中,除南部双墩、岗集镇以及中部下塘镇有一定规模,其余乡镇集镇规模总体偏小。一些小企业效益差,仅能维持生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小,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四)城乡居民市场化观念差异大,农民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我县目前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0%左右,46万农村人口(除去外出务工)的科技、文化等素质都不高,市场化观念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长丰县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对策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主动对接合肥市总体规划,坚持顶层设计、全域规划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北城新区总体规划,做到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空间。统筹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公共服务等规划多规衔接。
(二)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是抓主导产业规模扩张,通过稳粮、优果、强畜、扩菜,发挥比较优势,做大规模,提高效益;
二是抓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对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加以有效整合,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重点发展双凤、双墩现代建材、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产业,岗集汽车配件产业,吴山电力电器产业;加强与新站区合作,打造三十头新型平板显示产业。
(三)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着力推动城乡建设同步进行
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要求,抓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与国土整治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当前,要以项目为依托,重点抓好双墩、岗集镇等老集镇的改造,加快中北部乡镇小城镇建设。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体制机制障碍
一是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登记工作,推动农村产权要素实现市场化配置。二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村镇银行,小额担保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等作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搭建政策性投融资平台,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实践。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着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完善县乡财税管理体制。深化县乡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强县乡两级公共服务能力。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4
一、农村土地流转新特点
1、农村土地流转呈现规模化。
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由户与户零星流转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近年来, 随着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幅度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綦江县1996年二轮承包时流转土地的农户3513户, 流转面积9745.3亩, 分别占农户总数和耕地面积的1.7%和1.2%, 2006年底流转土地的农户35380户, 流转面积91057亩, 分别占农户总数和耕地面积的16.6%和13.1%。土地流转规模扩大, 集中成片几百亩至千亩的土地流转呈上升趋势。
2、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呈现多样化。
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由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形式发展。过去, 农村土地流转一般都是农户与农户之间转包形式, 但随着国家各项农业政策的落实, 以出租、入股、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呈上趋势, 愈来愈成为农村土地流转主流。
3、农村土地流转以流向农业产业化业主为主。
农村土地流转主体由农户流转农户向农民流转农业产业化业主转变。以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进行, 参与流转的主体主要是农户。现在私企老板、个体经营户、城镇居民纷纷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面积规模大, 土地集中流向产业化业主。如重庆南岸一个体户在打通镇向阳村租赁农户350亩土地种植百合, 并接纳农民务工发展了农业产业,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4. 农民法律意识强了, 社会稳定。
土地流转形式以口头协议流转向签订书面合同流转转变, 95%的土地流转都签订了土地转让合同, 农民的法律观念、维权意识增强了, 扯皮纠纷少了, 社会稳定。
二、农村土地流转对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 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 使农民集中精力外出务工、经商, 从事二、三产业。綦江县1996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9.5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24.9%, 2006年末增加到18.4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45.9%, 增长21个百分点。
2. 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近年来, 綦江县在基本稳定粮食生产的情况下,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6年的82.8%下降到2006年的67.9%, 下降了14.9个百分点, 种植收益水平相对较高的蔬菜、特种经济作物等的面积扩大了84.3%。粮食作物收入与经济作物收入比由1996年的32.2∶67.8调整为2006年的13∶87。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提高土地产出率, 促进土地向业主集中,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从该县6个镇的重点调查来看, 大部分业主租用土地100亩以上, 最多的达2000亩, 业主把土地主要用于发展果园、蔬菜、大棚、药材和农产品深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个体户赵小雨在古南镇浸水村租用农民100亩土地建立了生态葡萄园, 退休教师黄达森在隆盛镇租用农民土地150亩种植花木。愈来愈多的业主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建立了各种高效农业示范园, 建起了集休养、度假、高效农业为一体的精品园区, 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4. 促进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后, 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 发展优质农业产业, 使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业主效益好, 农民既获得了土地流转收益, 又获得了为业主务工收入, 从事二、三产业的经营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既快又大。
5、加速了农村城镇化建设。
农民把土地流转后, 转向从事二、三产业, 增加了收入, 农民富裕了, 在小镇集市建了新房, 在县城或城市购置了商品房, 成为城镇居民,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大幅提高了城镇化率。
三、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经营规模化程度低。
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形成, 缺乏中介服务组织, 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平台, 制约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 转出方找不到转入方, 种植大户和产业业主又难以找到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民, 因而集中成片流转难, 规模化程度低。
2、盲目注重当前利益, 随意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
由于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决定了土地流转后用途的多样性。有的借土地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基本农田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有的临时转用的耕地也未能落实相应的复耕措施, 掠夺式经营方式仍然存在。
3、平坝土地流转较好, 高山土地流转难, 撂荒现象又复出。
当前土地流转80%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势平缓的地区, 而对于高山、贫困、采空等特殊性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 土地流转难。全家长期外出务工农民和全家迁入城镇的农户, 他们目前不依靠土地为生, 但由于目前改革不配套, 进入城镇的农民没有按城镇人口对待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 担心生活无着落时回来无土地耕种, 有后顾之忧。加之又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 因而不愿意流转土地, 随意将土地弃耕撂荒。
四、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对稳定家庭承包制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入, 必然会有更多的农村闲置土地需要流转, 找到农村土地流转和统筹城乡发展结合点, 既要使农民走出农村, 成为城镇居民, 又不能浪费和撂荒土地,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1、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政府在农村土地市场准入、交易程序、权利义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把土地流转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土地流转平台, 建立土地流转交易网络, 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发布土地流转信息资料, 正确引导和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2、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积极推行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研究土地流转的措施和对策,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量化入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规模化生产。把成片集中的土地经营权流向产业化业主, 使农民享受土地带来的增值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3、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 城市相关的优惠配套政策应跟上, 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相同的待遇, 解除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的后顾之忧, 坚定进城的决心, 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探索实施“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换宅基地”模式和优惠政策。
4、土地流转与移民安置、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
綦江县涉及到坡度25度以上35度以下的土地有155821亩, 采空区涉及土地46432亩, 涉及农民约10万人, 农民只靠耕作几分或1亩田地致富是不可能的。必须解决这个难题, 把土地流转与移民安置、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起来。找到土地经营权流转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契合点, 以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城郊型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地的灵活性, 在注重保护基本农田和基本粮地的基础上, 采取“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等政策措施,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周边的工业化及城镇化建设。
5、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中来。
在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过程中, 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 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一方面, 引导和鼓励农村种植能手、种植大户转租土地;另一方面, 鼓励有能力、有技术、有资金的社会各方力量, 尤其是鼓励资金雄厚的业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土地流转经营, 推行土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
6、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篇5
谢筱勐
根据社科院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6:1,且还有增大趋势。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中进一步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一、我县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党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于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决定,并连续推出了系列举措。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培育“一主六优”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通过多措并举,全县上下真抓实干,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于都“一主六优”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新增4个万亩柑桔基地,柑橘总面积达15.3万亩,被评为全省果业生产十强县。油茶总面积达13万亩,被列为全国高产油茶示范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4.25亩,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25万吨,确保了粮食安全生产。生猪年出栏达30万头,农业总产值达24亿元,增长5%。培育农业产业化省、市级龙头企业8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启动并完成新农村建设点1400多个,占全县自然村的32.6%;受益农户达5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数的31.7%,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0座,完成水利工程5823座,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恢复灌溉面积4.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3万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益群众达14.5万人,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和渡改桥项目建设投资6.2亿元,修建通村水泥路1135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路;完成渡改桥18座,30万群众告别“摆渡过河”的历史。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县五年累计安排民生支出46.1亿元,每年均占全市的八分之一以上,其中2010年民生投入14.2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80.6%,增长17.4%。新农保参保人数达38.8万人,参保率达81.5%,发放养老金5585万元,发放率达100%,8.1万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提前享受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新农合参合率达97%,统筹基金使用率达88.6%。农村低保补差水平提高至每人每月75元。教育强县战略的实施,实现了城乡公立学校义务教育全免费,新改建农村中小学校舍23.9万平方米。
农村卫生事业跃上新台阶,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体系不断健全,被评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新建移动电话通讯基站306座,电信、移动、广电等网络覆盖率达97%。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仅县工业园就了吸纳了2.12万农民工就业,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均大大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72元,年均增长8.5%。
于都县统筹城乡发展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度较大。“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四点一个百分点,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5元,年均增长12.6%。城乡收入比为3.36:1。我县人多地少,土地流转较为困难,农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经济效益提高难度较大。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快。二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虽然覆盖面较广,但保障水平较低。三是我县是欠发达的县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自身财力还较弱,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缺口还很大,水利设施还相当破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扶贫开发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贫困人口基数仍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任重道远。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的主要问题
农村现行产权制度和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当前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性障碍。根据现行农村产权制度,农民目前几乎同产权无缘。对承包的土地,没有产权;对宅基地,没有产权;甚至对宅基地上的住房也没有产权,连房产证都没有。由于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房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所以他们既无法出售,也不能抵押,从而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这不仅不利于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阻碍城镇化进程。同样,现行的区分农业和非农的城乡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流动,特别是给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创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困难。
于都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我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自身财力较弱,难以承载巨大的发展建设压力。亟需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扶持。一是恳请上级有关部门在制定发展建设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和资金时尽量对于都实行倾斜;二是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多给予支持和帮助;三是请上级相关部门多来于都考察、指导改革发展和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都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三、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思路、模式与路径探索
于都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于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总纲,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为抓手,以培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为重要内容,以抓好“五个统筹”为工作路径,实现于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工作路径和模式是:
1、抓好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一是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二抓好规划的执行和落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不能视规划为儿戏,规划的变更必须严格按程序审议、审批。
2、抓好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积极推动土地、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针对于都人多地少的县情,要在农民自愿、并充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
3、抓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在抓好二、三产业的同时,农业产业重点抓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奶牛、油茶、光皮树等优势产业,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把生猪、柑橘产业打造成于都富民强县的农业先行产业。力争将生猪产业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全省争一流”的年产值超35亿元的产业集群。柑橘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20亿元以上。
4、抓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乡配套服务功能一体化。“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禾丰下堡河道治理,动植物检验检疫,造地增粮工程,贡江南岸城市防洪工程,应急水源建设,土地复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及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农机化技术学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新陂、黄麟、利村、葛坳等圩镇防洪工程,利村项目区崩岗治理工程,盘古山河流治理及防洪工程,梓山镇河堤除险加固工程,金溪项目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5、抓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合理布局科教文卫等资源,创新社会事业融资和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要重点抓好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在抓好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建立鼓励优秀教师、医生到农村学校、卫生院工作的奖励、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的教学和医疗水平。
四、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要建立健全财政支撑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农民创业就业支撑体系、农村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及农村社会保障支撑体系等。
1、建立健全财政支撑体系,形成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建立健全金融支撑体系,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3、建立健全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包括构造丘陵、山区型特色产业体系,培育新型产业化组织,发展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实用技术培训等。
4、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
5、建立健全农民创业就业支撑体系,如出台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统一管理,完善农民工培训和转移体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业等。
6、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一是城乡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高、中等职业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二是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以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人才结构,开放文化市场,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四是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支撑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五是城乡一体的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7、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支撑体系,一是在确保农村养老及医疗覆盖面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建立健全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
城乡统筹发展策划初探 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 城乡策划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源、内涵和实质
1、城乡统筹的起源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和农村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根据二元经济理论,城乡差距在经济发展中应逐步缩小,而在我国,城乡差距却逐步拉大,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缺乏健全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农民缺乏有效的合作组织。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基本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卫生差距、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前,中国的二元结构已成为影响国家整体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障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探索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一是要强调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二是要发展紧凑型城市,集约使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三是注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将终结长期以来的决策城市化倾向,并迎来统筹城乡差距的新局面。
2、城乡统筹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实质,就是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主要是统筹考虑和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过大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一般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城乡建设策划统筹,统一策划城乡建设布局;城乡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统筹,实行城乡统一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城乡财税统筹,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税赋,实行以工补农;城乡就业统筹,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用工制度和统一的劳动保障等;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实行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即社会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资源实行城乡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尽可能地消除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資源极其匮乏的局面;城乡管理(体制)统筹,统一的户籍制度。
3、实行统筹发展的实质
在城乡发展方面,要打破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策划建设、产业布局、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改变领导决策的城市偏向。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为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策划,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城乡策划编制的探讨研究
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城乡策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城乡策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编制和实施城乡策划是实现政府战略目标,弥补市场不足,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资源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城乡策划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形态问题,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体现,要体现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制度,要与相关领域的策划、政策相衔接和协调。编制工作要从注重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转向注重合理的环境容量、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完善城镇体系策划,重视基础设施共享共建,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阶段的城镇化是城市繁荣带动农村的过程,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市郊区化并存的阶段。城镇化战略的过程有两个基本转折,一是人口、资本、经济密度、二三产业聚集能力中心的形成,在空间上出现不同等级的城市,城乡间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格局。二是城市反哺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阶段,以降低二元结构系数、推进社会公平等为阶段特点。而中国目前城镇化战略的进程已到达第二个转折期,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城镇化进程的主流。
三、城乡统筹发展策划重点
城乡统筹发展策划应重点对城乡一体布局、形态进行深化、细化、量化,实现对郊区用地的指导和控制,并对各项用地、建设项目进行落位、落实,解决城乡的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1、明确目标与思路
为进行乡镇功能合理分工布局,空间要素重新组合,各乡镇应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结构。同时按此合理布局构建支撑体系,将各乡镇产业落位、落实,构建特色乡镇、村屯、产业基地等。明确郊区发展方向,为解决郊区的“三农”问题提供良好功能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交通网络便捷、产业特色明显、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风貌特色突出的新型城郊框架。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乡、村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明确布局及结构
策划郊区整体空间发展尊重自然河流、水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形成自然生态廊道,建设交区村镇体系,完善各功能组团,优化郊区产业结构。
3、明确产业布局
策划应符合工业企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乡镇自身发展情况策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的乡镇工业小区。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在各乡镇的策划工业小区内,完善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乡镇企业的集聚规模效应。乡镇企业加强产业结构重组,大力发展与城市配套的加工生产企业、高科技企业和结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结构层次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的产业结构体系。
4、道路交通体系策划
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构筑一个现代化发展相应的快速、低耗、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形成快速、便捷的四级道路交通体系的现代化公路网布局。结合郊区乡镇发展与城区道路系统建设,形成城区-近郊乡镇-远郊乡镇的放射式主干道路以及各乡镇道路网络状联系的道路格局。
5、生态环境建设策划
立足大生态系统建设,建成区与郊区绿地统盘研究,形成城乡一体化生态绿地系统。哈尔滨市郊区绿地系统策划为“环状一楔形楔入一格网”组合布局模式。形成郊区绿化环拥城区、绿地多方向楔入城区、农田林网环抱城区的形态。
四、结语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7
1 武汉市城乡经济差距的现状
1.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直接的反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一般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1978-2007年间,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基本情况见表1。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额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是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还是90年代和21世纪的近10年来,武汉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远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从近30年来的人均收入的数据分析,武汉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140元上升到2007年的5371元,增加了38.36倍,年平均增加额为290.6元,年平均增长207.58%;而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59元上升到2007年的14357.64元,增加了39.99倍,年平均增加额为777.7元,年平均增长216.63%。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加额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68倍。而且农民纯收入中相当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城镇居民不但没有生产性开支,还享受多种社会福利补贴。因此,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比上述比例还要大。如果把其中一部分非现金形式的收入给剔除,剩余的为农民现金纯收入,实际上城乡居民现金收入差距的扩大幅度会更大。如果考虑武汉市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其城乡居民的实际差距将会更大。
(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武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开始逐渐拉大,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2.67倍,远远超过1985年1.58的差距水平。随着武汉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武汉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而缩小,反而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1.58:1,扩大到2007年的2.68:1,扩大了169.6%。
(单位:元,%)
资料来源:武汉农村经济年鉴,2003-2008年
(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二者变动趋势看,1990年以前,增幅较大,但变动态势极不稳定,不利于差距的缩小。“九.五”期间呈急速上升,至1997年,急剧降低。
1.2 城乡居民财产差距
长期的收入差异必然要积累成为个人财富差距。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还反映在城市与农村家庭两者拥有的的财产状况。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情况目前尚无准确统计,但从近年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同时,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乡居民的财产状况。据统计,武汉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主要物品的拥有量,农民家庭除了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的拥有量多于城镇家庭,其它物品的拥有量都少于城镇家庭的拥有量,尤其是空调和摄像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城镇家庭的拥有量达到了农民家庭拥有量的十至几十倍,悬殊很大。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150.6台,摄像机6.0架,家用电脑68.4台,汽车3.4辆,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只有空调32.71台,摄像机0.86架,而家用电脑、汽车的拥有量基本上接近于0。在农村,由于交通不便,摩托车的拥有量很大,2007年每百户拥有34.86辆;而城镇每百户只有6.2辆,居民的交通工具趋向于家用小轿车,而不是摩托车。由此可明显看出,城乡居民在高档个人财产上的差异,农村居民明显少于城镇居民。
1.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差距。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去衡量。本文主要从物质层面上,选取具体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把武汉市自1998-2007年以来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列成表2,分析如下:
资料来源:武汉年鉴,2000-2008年
(1)武汉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绝对数差加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数由1998年的5264元上升到2007年的10600元,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由1998年的4313元上升到2007年的6403.67元。从支出的绝对数差来看,由1998年相差的(5264-4313)=951元上升到2007年的(10600-6403.67)=4196.33元,城乡绝对数差增大(4196.33-951)=3245.33元。
(2)城乡消费水平比值呈扩大的趋势。城乡消费支出水平差距由1998年的1.22倍扩大到2007年的1.66倍,在1998-2007年的9年时间里,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提高了38.54倍,说明近年来,武汉市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尤其在十五期间,这一差距快速拉大。自2005年,虽然开始有所回落,但2006年又继续拉大,这说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缩小是个艰难的过程。
(3)城乡居民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反映恩格尔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其一般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会逐步下降。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与社会生产力、居民的收入水平成反比关系。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确定了一个划分贫富的标准,即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表示生活绝对贫困;恩格尔系数在50%-60%之间,表示生活处于温饱水平;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表示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在20%-40%之间,表示生活富裕;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表示生活极富裕。
(单位:%)
资料来源:武汉市统计年鉴2000-2008
从武汉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表3)比较中可以看出,武汉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近年内均在40%左右,达到了生活富裕的水平,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在44%以上。可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总的变动趋势是缩小,但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十分明显。尽管武汉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均在不断提高,已经降到38.8%平均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富裕阶段过渡;而武汉市农村居民却仍处于小康水平,其农村恩格尔系数虽然在逐年下降,但与城镇相比仍然明显偏高,城乡居民支出差距明显,2007年全市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4.21%,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2 武汉市城乡经济差距形成主要因素
武汉市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并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逐年形成的。具体来说,主要是由下面几个因素影响造成。
2.1 历史的原因造成
武汉市城乡之间明显的经济差距并不是武汉市独有的现象,而是与其它省份城市一样,是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从古代中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就显得十分明显。无论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还是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城市,与农村比较起来,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都普遍高于农村。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措施,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1)“以农补工”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差距扩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照搬原苏联的发展模式,实施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特别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优先发展战略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为工业化发展筹集原始积累资金,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差悬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方面通过征收农业税直接参与农民收入的分配,另一方面通过统购统销政策,以指令性计划形式规定较低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和较高的工业品供应价格,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间接参与农民的收入分配。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扭曲虽有所纠正,农民也从农村制度创新得到了不少实惠,但政府的政策重心仍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生产上的效益收入的不平等,带来了城乡居民的收入上的差异,从而使得城乡差距不但没能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
(2)“重城轻乡”的城乡隔离政策形成了中国的二元城乡分治格局。由于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差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这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也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过程的一种解释。但是,在我国建国初期,为了确保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农补工”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防止大批农民流进城市给城市秩序带来混乱,国家人为地实施了城乡隔离政策,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僵化的二元城乡分治格局。这种格局不仅是一种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体系,更是一种市民与农民、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身份有别,等级森严的二元体系。虽然近些年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使城乡分割的局面有所缓解,但“二元”结构的完全消失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2 武汉市农业产值比例逐年降低
虽然近年来武汉市大力开展农村家园建设,使全市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然而从近年武汉市生产总值中一、二产业比例来看(表4),武汉市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2005年到2007年的比例都只有百分之四点多,2007年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是第一产业的11倍多。而且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已经由1999年的7.23%下降到2007年的4.1%。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近年内则小幅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可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单位:%)
资料来源:武汉市统计年鉴2000-2008
2.3 武汉市工农业反差系数逐年增大
判断城乡工农业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常用办法,就是测算武汉市的工农业反差系数,即二元结构强度。所谓二元结构强度,是指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相对国民收入,也称为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产值对总产值之比,与该部门劳动力占总劳动力之比间的比率。它反映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收入比重,可以作为二元经济度量的一种方式。一个部门的相对收入比重越高,劳动相对比重越低,比较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经济中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越大,二元性就越强。显然,二元对比系数越大,就表明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性越强。据此定义,在表5中计算了武汉市一些年份的二元结构强度。
资料来源:武汉市统计年鉴2000-2008
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武汉市的农业GDP相对生产率从1999年开始,呈现减小的趋势,由1999年的0.3249减小到2007年的0.2193,这说明二元反差还没有达到最高点,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还没有从低于1的方向向1接近。武汉市非农业GDP相对生产率总体上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两种GDP相对生产率的变化,使武汉市的二元结构强度处于一个较大的值。在国外发展中国家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极值4.09倍,但近几年,从2001年开始,武汉市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的值都高于4.09,到2007年,二元结构强度达到6.1346倍,是国外发展中国家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极值的1.5倍。这说明了武汉市农业的比较生产效率及比较收益率不断下降,农业发展速度太慢,或是武汉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对较慢,或是其农产品价格严重低于价值,间接的结果是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快,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来讲还很低,从而导致其消费水平不断下降。
3 统筹武汉市城乡经济发展的对策
从以上武汉市城乡产业和城乡居民的差距分析来看,武汉市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已经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极大不平衡。这种差距的存在势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和谐发展。鉴于此,武汉市在狠抓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统筹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尽快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1]。
3.1 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化,大力发展郊区农业
武汉市郊区农村应该把农业作为自己的基础产业来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郊区农业。近几年来,新洲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菜、菌、畜、禽、鱼、林为重点的六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正规化农业基地,全面推进六大优势产业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坚持以“特”当头,以“特”优先,以“特”取胜,全区逐渐形成了一街一品、一乡一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值得推广借鉴。
3.2 实施“科技兴区”战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充分利用武汉市在全省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较为聚集的优势,加强科技服务设施和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武汉市的科技成果在郊区农村的转化。首先抓好技术推广示范,围绕重点产业,加强高新技术、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其次要搞好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农业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对农民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创业技能。
3.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加强对城市的劳务渗透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渗透的主要渠道,一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以建筑业为龙头的运输业和建材业;三是大力发展以修路为重点的交通运输业,为商品生产创造条件;四是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高层次的三产项目,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
3.4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
武汉市郊区的农村城镇化一定要以武汉市为城镇体系的核心,以区政府所在地为次中心,以武汉市与区间公路为轴线,形成合理的城镇群。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首先要从交通、供电、给水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改造入手,使城镇的硬件条件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然后再下大力气抓好文化、教育等软件环境的建设,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3]。一方面吸引武汉市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解决下岗分流人员的再就业;另一方面促使更多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使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民摆脱传统的自然经济消费方式,走进城镇、走进市场,通过办厂、设店,发展民营经济,使小城镇人气旺、商机多、经济兴,从而形成实力强大的郊区经济中心,带动郊区城市化进程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3.5 着眼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积极推进规划布局一体化
基础设施分散重复建设,村庄布局散无序,城镇功能培育不足等问题曾经长期困扰郊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鉴于此,要迅速把郊区纳入武汉市一体化规划的理念,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强化武汉市市区和郊区的一体化规划和管理,制订和修编城镇体系规划、工业园区布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把武汉市区作为整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郊区的区政府所在地作为副中心城市,重点镇等作为特色小城镇规划逐个进行详化细化。同时,着手对村庄布局、产业布局、电力、通信、供气、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一盘棋专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搞好规划之间、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从而改变了规划上的城乡分割、滞后和各自为政状况,为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光碧,张成明.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86-88.
[2]王喜明.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J].理论导刊,2007(4):73-75.
[3]淮建峰.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咨询导报,2007(14):205.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8
关键词:淄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近年来, 山东省淄博市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 致力于打造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示范城”, 以项目建设为纲, 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入手, 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工程作为重点, 持续加大投入, 初步奠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 随着改革发展的持续深入, 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淄博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滞后。
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规划滞后。目前, 除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已基本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外, 村镇规划尤其是建制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还有不少差距, 其它涉及产业、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卫生、教育、文化等各类专项规划基本空白。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衔接。经济“空壳镇”、“空壳村”还大量存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存在断层。同时, 由于镇与镇之间、区县之间缺乏统筹规划, 资源整合度和共享度差, 局部领域存在“小而全”的现象, 标准不统一, 规划统一, 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
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据相关统计显示, 目前淄博市有相当部分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部分村级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 个别甚至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基本的办公经费也无法维持, 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现行土地政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制度框架下,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行为管理不规范, 有的土地转包困难大, 出现新的耕地抛荒;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 土地流转不畅;还有的存在短期掠夺性经营现象, 降低了土地质量, 既不利于农业生产上规模, 也影响了土地使用效率。三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就全市来说, 主要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价格较低, 附加值不高, 许多农民不愿向畜产品、有机蔬菜、有机水果、苗木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 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
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上财政投入不足。近年来, 淄博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年均增长大于GDP的增速, 但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却远远低于总体财政收入的增速。由于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在边远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二是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供给分布不均, 主要表现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高, 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很低。尤其是一些没有城镇户口的进城务工人员, 基本没有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范围。
二、淄博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一是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首先要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安全。要贯彻落实好三中全会精神, 在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继续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政策, 在征用土地、农地转移用途过程中, 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实际利益。二是进一步抓好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优化结构和布局, 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 减少面源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 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三是加快农村通信及信息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通信及信息设施建设力度, 使广大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 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使农民能够与国内外市场建立紧密联系, 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率。四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主要有: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 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 以工业反哺农业, 以城市带动乡村, 让农民享受平等待遇, 能够在城镇住得下。同时, 要采取多种措施, 实现转移农村劳力和提升农业劳力素质并举, 增加务农劳力收入。
2.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 夯实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 也是一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而投资回报率较低, 而且它的利用具有公共性, 难以确保每一个消费者按实际消费支付相应价格, 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力量。要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承担的主要责任, 整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性投入资源, 实施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工程, 尽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实施社区改造工程。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要整合各方力量, 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口, 以提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投入, 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 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搞好城乡对接, 加快推进城乡基设施一体化进程。三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围绕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提升粮棉、林果、蔬菜和畜牧四大优势基地建设,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 形成产业群和产业带, 加快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加强标准化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 开拓农产品市场, 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1)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部门都应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特别是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 应主要用于农村, 强化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公共卫生的职责。要强化人才支撑, 充分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 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确保农业农村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 人才素质大幅提高, 人才结构明显优化, 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升, 基本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新格局。要强化资金投入, 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 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市财政每年安排支农支出预算高于财政收入、支出预算增长幅度。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首先要建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 扩大社区民主, 实行社区居民自治。其次要积极推行建设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依据实际情况, 以镇为责任主体, 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实行定格、定人、定责, 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聚合工作力量、融合群众关系。 (3) 整合农村资源,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首先要整合乡镇农技、林业、畜牧、农机、种子、水产、科普等单位资源, 组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做到“一站式”管理, 实行“窗口式”服务。其次要提升农业科研和推广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市农科院、林科所等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建设, 加大对民营农业科研企业的扶持力度, 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入户工程,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旱作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秸杆生物反应堆等实用技术。再次要健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 建立市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 健全区县农业综合执法体系, 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最后还要加强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积极发展现代营销方式, 推进农产品物流和“超市+基地”试点, 发展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直供直销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
参考文献
[1]郭翔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2]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研究 (2009年卷上)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3]陈锡文.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J].改革.2004. (3)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9
当前,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只有进行城乡统筹, 深化城乡改革,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随着中国统筹城乡改革的不断探索和深入, 各省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着手试点推进, 并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选择了三个经济体量不同, 层次不同的统筹城乡试点为样本。一是云南省2008年确定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昆明市, 二是开远市, 三是临沧市国家级贫困县云县, 它们在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卓然的成绩。三个样本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 分别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云南省的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 是云南经济雁形中的领头雁, 是中国桥头堡战略中的重要节点, 其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对全省有很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因此把昆明作为一个不可替代调研样本。开远是一个云南省工业化程度较高、城镇化率较高的小县级市, 其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较好, 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对经济体量较小的县级市也有借鉴价值。云县是云南省的一个贫困县, 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 城镇化程度较低, 其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西部不发达的小县城有参考作用。
一、云南省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基本经验和做法
(一) 昆明统筹城乡的经验和做法
昆明作为云南省会、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 具有发展首位度、经济集中度、产业支撑度和社会集聚度较高的特点。同时, 昆明还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的特征,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城乡差距大。2008年开始, 昆明市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经历了从滇池流域一体化到全域昆明城镇化的过程。空前的招商引资力度, 多节点的工业园区建设, 在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现代农业的打造、新农村建设等等强有力的措施推进下,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不斐的成绩。2010年, 城镇化率从2008年的60.12%上升到61%, 昆明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幅受窄, 由2008年的4 610元上升到5 33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3.4∶1下降到2.5∶1。
总结昆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以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1. 着力点是把工业突破作为加快城市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昆明的主要做法一是把工业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主要突破口, 全面创新园区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二是高度重视城市化建设与三农问题结合, 因地制宜, 分类分层次推进, 第一板块侧重于以工业园区为重要的增长极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的构建, 通过招商引资, 加大资金引进力度, 引进有孵化效应的种子企业, 形成产业集聚。第二、三板块侧重于加大对三农的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力度, 建立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多渠道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2. 内在动力是发展现代农业。
以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的内在动力机制。一是确定了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市场化取向发展农业、城市化推进提升农业和“三化”化三农的方针, 创建了新的具有昆明农业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典范。二是依托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的交互融合平台, 充分发挥昆明作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东南亚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研发优势, 计划通过“十二五”期间五年左右的努力, 把昆明初步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西南、联结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促进三农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平台。
3. 载体是全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及其互补协调。
试点推进至2010年, 昆明成为最有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的地区。2010年是昆明市全域城镇化“重点突破年”, 昆明市实行“县区为主、市审方案、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运作的机制。以城镇化和新农村为载体, 提出加快形成“一板块一步城市化、二板块城乡一体化、三板块城乡统筹, 三个板块协调推进”的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实施主城品质提升、县城规模扩张、新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行动”, 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2020年达到80%以上, 让昆明统筹城乡走向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全域城镇化。
(二) 开远统筹城乡的经验和做法
开远是云南省红河州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县级城市, 是工商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个县级市, 其工商经济比重占到90%左右, 有着较为坚实的统筹城乡发展基础。开远文明发展程度相对西部很多地区而言比较高, 有支撑城乡统筹的基本条件, 基本具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开远曾是一个城乡差距很大的县级城市, 虽然总人口只有31.4万, 但是和中国大部分县级市一样具有城乡并存的典型特征。
开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 着力点是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两个方面突破。
(1)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交通基础设施。2005年, 开远市所有442个自然村有将近1/5不通土路, 90%以上村庄进村道路及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二是水利基础设施。2005年, 开远市有近5万人和1.7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从2007年开始, 开远市连续三年投入约1.55亿元资金狠抓水源工程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彻底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用水问题, 提前八年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三是电力基础设施。全面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大大改善了农村供电状况。开远市全面启动城乡同网同价及农村电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 (2) 社会事业方面:一是教育事业。开远除了在教育方面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以外, 还建立了从幼儿到博士的一条龙奖补体系。农村困难家庭幼儿入园每月补助35元;开远考生 (不论城乡) 考上大学者每人奖励2 000元, 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学子考上大学者每年再补助2 000元;考上硕士者每人奖励1.5万元, 同时每月资助300元生活费等。二是文化事业。开远为解决群众“文娱难”问题, 为每个自然村和社区免费安装了一套以上乒乓球桌, 并从2010年开始着力实施“四位一体”重大工程, 即在所有自然村建设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个篮球场、一个戏台和一个小公园, 市财政每年补助每个村委会和社区5 000元文艺经费, 近千支农村文艺队活跃在开远城乡。三是医疗卫生事业。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 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在所有乡镇建设了卫生院, 所有村委会建设了卫生所, 保证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63张, 远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远市对农村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生活用品补助, 制定和出台了失地农民生活用品补助政策, 补助比例为全省最高;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慈善机构———开远阳光济困协会, 重点解决困难群体就医问题;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居民医保享受同等待遇, 农民大病住院报销上限提升至15万元, 远远超出机关干部职工上限8万元的标准。
2. 开远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力图全方位地突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
“十一五”期间, 开远在统筹城乡试验中, 力图全方位地突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一是城乡财政投入制度的突破。针对二元财政, 建立城乡均等的财政制度。为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问题, 开远市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2008年开始, 市财政对农村的投入首次与城市“看齐”, 打破了二元财政制度, 全市“均等财政制度”基本确立。二是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突破。针对二元医疗保障, 建立城乡统一的医保制度。目前, 开远城市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实现“同比例报销”;而且在报销额度还向农村倾斜, 城市居民最高可报10万, 农村居民最高可报15万, 体现了自我保障能力较弱的农民获得稍多保障的实质意义上的平等特征。三是城乡户籍制度的突破。针对二元户籍管理, 探索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本市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 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制定出台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土地、计生、兵役、社保、就业、文教、住房等配套政策。
(三) 云县统筹城乡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云县是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县级市。总人口43万, 95%以上人口是农村居民, 95%以上人口在山区。云县是集“贫、边、少”为一体的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云县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抵抗灾害能力较低, 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 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农村公路等级低, 道路硬化率低, 部分贫困山区至今尚未通电, 农村生态状况局部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泥石、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从2003年至今,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城乡统筹成效显著。从前污水横流的草皮街转身为宽阔整洁的商业街, 昔日破旧低矮的土瓦房被高楼取代……2010年, 实现生产总值48亿元, 财政总收入4.6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 479元, 比2008年2 758元提高了721元, 增幅为26.1%。
云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 大力推进小城镇。如大多数西部贫困县一样, 乡镇之间产业结构雷同, 低水平无序的竞争, 直接影响到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中心镇的集聚优势难以形成, 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 从而影响统筹城乡的辐射能力。云县的做法是针对各乡镇的资源特点, 以产业为基础, 推进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五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 (2) 大力培植产业链深植于三农的“业系农业、厂系农村、心系农民”的产业, 发展小城镇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农业县, 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要依靠发展产业进行支撑, 因此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壮大龙头加工企业, 如何为农产品找出路。云县的做法是采取多项优惠措施, 扶持涉农非公企业做大做强。比如, 从2003年开始, 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与贴息相结合的方式, 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贷款贴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专项扶持。有了这些扶持, 许多民营企业在云县生根发芽, 有力地推动了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
二、西部不发达省份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是差异化统筹, 分类指导, 梯次发展
西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有很大差异, 因此分三个层次, 差异化统筹, 分类指导, 梯次发展是西部省份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较为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 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的地区, 社会经济基础较好, 统筹城乡的条件已经具备, 可以考虑全域覆盖, 重点是普惠式的一体化, 从六个一体化方面整体推进。
一般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 城市化率还在50%以下的地区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但面临的主要任务仍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 可以从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突破点的选择应以各个地区的特殊性而定。比如开远的突破点是从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财政均等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三个方面率先突破, 再逐步向其他领域推进。
较为落后的地区主要任务是城镇化建设, 加快奔小康的步伐、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这些地区如果没有资金支持, 很难在六个一体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因此, 这些地区需要在上级的支持下, 选择一到两个着力点重点突破。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是六个一体化
发达地区的着力点, 一是把加快城市化建设作为第一推动力, 以园区建设为主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指导, 调优产业结构,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品牌建设, 推广循环经济。二是统筹城乡全覆盖, 按照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的要求,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以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对接为手段, 加快促进城乡产业链延伸和融合, 不断夯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形成相互配套、全面对接的六个一体化体系。
一般地区的着力点是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滞后于城市的问题, 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两方面突破, 逐步把六个一体化向纵深突破。
较为落后地区的着力点, 一是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 以公路通达、电力扩容、用水安全为重点, 加大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自来水、电力、通信、公交、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二是是经济发展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联合与合作, 在欠发达地区组建一批富有活力的合作企业, 促进省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互为优化、升级, 推动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合理流动, 扎实推进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 努力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互赢共进、共同富裕。
(三) 统筹城乡的内在动力是现代农业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着力解决发展农村, 富裕农民, 积极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 应从不同的维度发展西部不发达省份的现代农业。
发达地区应该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市场化取向发展农业、城市化推进提升农业,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的体制机制平台。
对于一般地区和较为落后地区, 一是加强和完善市场机制, 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二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亦即教育培训, 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使农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得以更高效率的应用。
(四) 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应该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构建城乡互补协调关系, 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
发达地区主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互动, 应当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 要发挥资金、人才、区位等优势,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外向型经济的高科技产业园, 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般地区和较为落后地区属于工业基础欠发达、规模偏小的地区, 要以提升现有产业竞争优势为主, 积极推动小城镇的建设, 同时积极承接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
(五)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
1.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虽然近年各省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 但对三农投入的增长率还低于财政的增长速度, 与对城市的投入比较差距还很大。因此, 要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建议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指标化, 作为政绩考核重要指标进入考核体系。
2. 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
这是困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大难题。由于城乡户口有严格区分, 农村户口的居民在教育、就业、工资待遇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户籍改革作为一个综合性问题, 必须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3. 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
农村的落后源于农村产权的残缺, 由于缺乏完整的产权基础, 市场机制在农村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农民的贫穷和农村的落后, 进一步影响对农业的投入,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于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 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在农村充分发挥作用。
4. 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
事实上, 目前政府相对容易做的, 就是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更大的难题在于, 农民所缺的生产资金, 财政如何办?因此金融体制如何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是农村发展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开远的思路是筹备成立有乡镇、社区银行性质的开远统发银行。“统发”本意就是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准备成立农村资金合作社, 由不低于五户农户发起, 入股资金, 在金融部门的严格规范的监管之下, 搞金融业务、贷款业务。
5. 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的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
统筹城乡发展, 是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治本之策。近几年来, 旬阳县围绕统筹城乡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和城乡规划等方面, 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旬阳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
(一) 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十一五”期间, 围绕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 通过调结构、兴产业, 县域经济总量实现逐年增长。2010年, 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55.44亿元, 较“十五”末增长1.5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资本存量也得到较快速度的积累, 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1亿元, 分别增长1.8倍和1.9倍。全县金融存款余额达56.67亿元, 增长2倍多。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809元, 净增8 191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017元, 增长2.1倍,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有大幅提升。
(二) 城乡民生显著改善
近几年来, 借力国家重点项目和强农政策支持, 着力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建设, 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在质量不断提升。全县累计完成民生工程投入17.4亿元, 实现脱贫7.8万人。改造县乡道路677公里, 新修通村水泥路1 700公里;新建110KV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6座, 新建及改造高、低压线路2 269.8KM, 户表改造51 515户, 基本消除了无电户;通讯电视信号覆盖90%以上行政村;累计投资近亿元解决了城乡6万多人的供水难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70%,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96%以上, 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均衡发展。
(三) 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 立足县情实际, 通过开展试点探路, 创新发展模式, 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依托国家生态移民工程, 以城镇化建设为龙头, 以农村资源流转为突破口, 形成了具有旬阳特色的“贫户下山, 能人进镇, 资源流转”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实现万人进镇落户定居目标;抢抓国家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机遇, 以其为纽带探索形成了生猪养殖“121”、循环载体“八个一”和“畜、沼、园”三位一体等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了强农惠农资金县级兑付“一折通”模式, 近3年共兑付惠农资金3.4亿元, 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拉大
虽然纵向比较, 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逐年大幅增长, 分别较“十五”末的6 618元和1 859元增长了2倍多。但横向比较来看,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7.5%、16.7%, 相差0.8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倍, 且有拉大趋势。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所限, 农村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发展优势, 农民收入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种养业和劳务经济, 增收的后续产业不多, 渠道相对单一。
(二) 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仍薄弱
从现阶段的情况看, 社会资金等优质生产要素仍在加速向城市和二、三产业集中, 农村的投入仍然偏少。如农村道路虽然实现了通村到组入户, 而陕南属自然灾害易发区, 道路一旦因灾受损, 由于资金不足, 养管跟不上而导致恢复慢、畅通能力较差, 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另外, 由于山区农业生产投入大、回报低, 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仍很脆弱。
(三) 农村公共配套服务还落后
近年来, 虽然医疗、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向农村不断延伸, 但随着农村人口迁移和新生代劳动力就业方式的转变, 农村居民共享国家公益服务在客观上仍有一定局限性。如随着撤乡并镇、合村并组, 以及乡村教育、卫生等公益资源整合, 一方面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 另一方面也给部分边远村组农户生活带来一定不便和影响。同时, 城乡一体规划编制工作还相对滞后, 一定程度上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短板。
三、对策
(一) 着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当前, 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农民增收,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 应改变过去把农村资源“统”到城市发展的做法, 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建议在省级层面对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加以有效整合, 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 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应以城镇化为基础, 以工业化为带动, 围绕农村优势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引建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继续加大对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 推进转移就业, 实现在城镇化中转移农民, 在工业化中富裕农民。
(二) 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
城乡差距, 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在于基础设施, 弥补城乡这种发展差距就需要加大新农村建设。克服城与乡建设“冷热”不均现象, 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新要求, 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与国土整治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从县城、集镇再到社区都要有统筹合理的整体规划。当前重点抓好集镇和示范村建设, 让农民在土地整理和资源流转中得到收益、得到实惠。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 便于水、电、气、通讯网络等设施的集中配套。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 统筹考虑不同地域的产业基础、生活习惯、交通状况等因素, 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结合陕南移民工程, 重点做好农村新社区建设, 均衡配置公共服务硬件设施,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让农村居民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三) 着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11
一、加强城市老旧小区建设的实践
所谓老旧、改制小区,一般都是早期建设的那些设计建设标准较低、配套功能不全、设备过时老化、管理不善、人文环境差的居民小区。六角亭办事处辖区的老旧、改制小区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共有99个,涉及居民3233户、9135人,房屋产权大体为三种类型:有独家产权单位的75个,多家产权单位的21个,无产权的3个。近年来,办事处从改造居住环境入手,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对症施治老旧小区建设管理难题,收效良好。
(一)加大投入抓改造
针对老旧小区公共设施薄弱和老化问题,多方筹集资金10366余万元,对辖区62个老旧、改制小区院落和危房进行了统一改造;实施99个老旧、改制小区化粪池、下水道、室外墙体美化、院内场地硬化绿化等工程;新建和改造老旧、改制小区公厕17座;完成四维街、和平街、沙井街、薛家巷、学田巷等38条背街小巷的进出口道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新建老旧、改制小区停车场7个,“摩托车之家”3个,扩建四维街、人民路物资局大院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00多个;修建老旧、改制小区形状各异花坛40多个。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堰湾路下水道堵塞问题,投资70多万元予以整修;针对六角亭原菜市场破烂不堪的状况,收储私人建设的菜市场以及住房等,在原址上新建文物管理所和文化广场。通过改造和整治,所有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道路路面平整、路灯及管线布设基本完好、围墙墙面整洁美观、垃圾定点投放和定时清运、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的预期建设目标。
(二)突出环卫抓整治
针对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问题,结合恩施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办事处组建工作专班,按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要求对老旧小区环境开展综合整治,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巡查与整改不松手,突出解决小区道路破损、屋面渗漏、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贴乱画、乱扔乱倒、排污等问题,确保小区环境达到以下标准:道路无低洼积水;绿化树池内无杂草、垃圾、裸露黄土;公共设施设备完好,无乱扔杂物、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损坏花草树木等现象;围墙墙面无破损、无商业广告;垃圾箱整洁、无异味;化粪池管道通畅,无污水随意流放。整治过程中,突出“绿化覆盖”,投入50万元,在城市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修建树池花坛40多个;突出改造建设胜利街小商品市场、人民路农贸市场,创建“一街一路”示范工程;突出市民素质提升,开展城市管理“小手牵大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我爱斑马线”、“垃圾换鲜花”等系列主题活动,制作宣传老城文化、抗战文化的大型文化墙及社区文化长廊,让无声的古街、深巷诉说老城乡愁,汇聚老城人“热爱老城、维护老城、建设老城”的强大正能量。
(三)常态长效抓管理
针对老旧小区长期无人管的问题,推行三项新举措。一是建立“1+6+X”城区管理机制。“1”指由办事处城管办作为城市管理牵头单位,“6”指城管、派出所、工商、交警、环卫及所在村(居)委会各派一名行业管理联络员,“X”指多名文明劝导员和保洁员。每月由牵头单位组织对大街小巷、老旧小区、辖区机关单位“六城”同创工作进行巡查、考核并兑现奖惩,对连续6个月评为“优秀”的居民户和个体工商户优先纳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对象,追加“资金鼓励”。二是推行“四员”精细化管理措施。即对各老旧、改制小区都聘请网格管理员包干整治监督任务,选聘物业管理员做好物业服务,明确环卫保洁员对小区垃圾做到日日清运,从办事处、居委会抽调专人组成“创卫”督导员定期督导检查。全办干部职工分片进入55个网格小区,组建路段、斑马线、广场噪音等部位巡查值守志愿服务队,实行“站点守线、领导包片”责任制,带领和督促“四员”履职尽责。三是落实小区管理模式。根据小区产权性质和居民意愿,选择单位自管、居委会代管、委托物业公司管理、居村共管、房管部门管理其中一种方式,确保每个小区都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二、城市老旧小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
由于老旧小区在规划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和历史欠账较多,加之日常维护管理缺失,导致改造整治后的成果難以巩固,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主要表现为:违法建筑回潮;商贩随意进出小区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随处堆放杂物;绿地无人养护管理,加之人为践踏,猫犬的毁坏,机动车的碾轧,造成树木、草坪、花卉等枯死严重;环境卫生差等。
(二)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难以消除
与新建小区比,一些老旧小区房屋、上下水道设施、供电线路和消防设施陈旧老化,人为破坏和被盗现象严重。部分老旧小区的建筑较为分散,难以达到相对封闭和独立,有的小区还没有门卫值班室,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车辆失窃和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老旧住宅小区房屋出租率普遍较高,居住人员关系复杂,治安防范困难。
(三)小区综合治理难点需要破解。
一是物业管理难。因为企业改制,逐步形成了老旧小区多产权和无产权并存、管理职责不清的局面,建设初期引进的物业公司和多产权单位的小区各单位在公用设施、公摊部位和水电等设施维护方面互相推诿,致使有的小区长期无人管。二是小区改造缺资金。一些老旧、改制小区建设之初只是为了解决居民、职工住房困难,规划方案简单,致使房屋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齐全,需要大量资金改造,仅靠财政投入和老旧小区房屋公共维修基金难以为继。三是居民观念陈旧。老旧、改制小区多数居民习惯于“有问题,找单位”,缺乏“花钱买服务”的意识,还有一部分下岗工人、无业人员和农转居居民等低收入家庭业主交不起物业管理费。
三、完善城市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措施
老旧、改制小区的管理不是单纯的物业管理问题,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将其纳入社会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一)加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牵头对老旧小区后期管理加大协调力度,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对老旧小区整治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专项计划,按照政府组织、居民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进行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切实解决老旧小区的现实问题。
(二)加大物管进驻宣传引导力度
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居民的参与支持和理解程度至关重要。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扎实做好群众的思想转变工作,使广大居民群众真正明白,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居民,无论是物业管理还是居民自治,“花钱买服务”是理在其中。
(三)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
政府财政部门要建立房改房维修、物业应急管理等专项基金,用于解决小区公用设施设备维修及物业管理中的突发问题。要着力解决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程序繁琐、审批难问题,可通过审计部门,对小区实际问题现场调查证实实际需求,出具审计报告,确保正确支配维修基金。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除了政府补贴外,还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予以筹措。
(四)加快推进房改房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关系复杂,产权不明晰是老旧小区难管理的关键所在。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针对不同的产权归属,采取政府统一管理制度,将产权明晰化,消除有事找不到责任人的混乱现象。产权单位是住宅的产权人的,要对老旧小区的改造进行相应投资,且有义务承担维修管理费用;产权已归个人所有的,不再享受单位承揽一切服务的福利,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上交相关费用;产权单位已经破产的,则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
(五)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措施
老舊居住小区整治工作完成后,要通过解决管理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管理机制等问题,巩固整治成果,避免问题反弹。要按照符合老旧小区实际、尊重居民意愿的原则,落实后续良性管理措施。具体可以由业主选聘物业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也可实行业主委员会自治自助式管理,还可以采用社区管理、物业服务中心管理模式。社区要组织小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培养居民的现代素质,不断推进小区精神文明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 篇12
1 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有利因素分析
2007年重庆市GDP 4122.51亿元,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88亿元, 工业增加值实现1513.22亿元, 占GDP的比重达到36.8%, 工业纳税额占全部国税、地税收入的50.2%, 城镇化率达到48.3%, ,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居西部第二。这些都为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其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和担负的历史责任, 使其成为了政策覆盖的密集区。国家给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西部地区、三峡库区、老工业基地、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优惠政策等, 都惠及到重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延伸, 在定位、体制、政策、区位等综合要素的作用下, 特别是随着“五个重庆”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重庆将成为中外产业投资的热土, 经济外向化程度不断提高为重庆在更广的领域利用资源, 更好地整合城乡资源提供了条件。
2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不利因素分析
重庆2007年经济总量4112.51亿元居西部第七位, 经济实力不强, 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与反哺作用非常有限。城镇结构不合理, 城镇产业支撑弱, 城乡经济融合度不高, 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受到较大的制约。2007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为:46.5:20.1:33.4, 作为城市主要支撑的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众多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和农业领域。
城乡及区域二元结构矛盾非常突出。2007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9:1高于全国3.33:1的平均水平。市域的都市区、渝西和三峡库区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为3∶1.6∶1, 大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落差;最高和最低的区县人均GDP相差10.5倍, 大于上海和贵州的落差。
3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对策
3.1 建立“以工补农”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全市支农资金年均增长应保持在15%以上, 市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70%应用于农村, 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到2012年提高到50%以上。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增强工业支持与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 并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构建重庆工业新的增长极和农民就业转移的平台。
3.2 建立“以工强农“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充分利用重庆雄厚的工业优势, 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低, 购买力有限的实际情况, 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二是以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以现代工业的成果武装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各区域特色、西部著名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三是鼓励支持企业联村结对帮扶, 形成互动的促带机制。
3.3 建立“以工富农“的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重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应围绕农业抓工业, 依托工业建基地, 基地支撑加工业, 农业与工业发展相得益彰, 符合重庆的实际。二是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企业, 以解决农民就业。重庆市各区县有多种地方的、民族的手工业传统产品, 这些手工产品只需要在工艺上更新, 市场前景看好, 大有就业潜力可挖。
3.4 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一是做强城镇经济, 增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火车头”的拉动力。根据重庆的实际情况, 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及县城为“点”, 以长江流域、乌江流域及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为“轴”, 以“一圈两翼”三大经济区为“面”;“点”“轴”“面”各自立足自身优势, 遵循区域分工原则, 找准自己的发展优势, 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构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网络推动模式, 从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上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有序转移, 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最佳切入点。一是抓好培训促转移, 做到以培训促进就业, 以就业带动培训。二是加强外出就业的服务管理, 各区县应形成政府负责、部门牵头、各方配合、社会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坚持以品牌开拓市场, 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技能和工艺, 以特色输出树劳务品牌, 以规模输出树劳务品牌。四是建立完善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失业、养老、生育保险、就业培训、住房、子女教育等具体政策, 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 加快农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的进程。
3.5 建立“城乡共享”的长效机制
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的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重点抓好把农田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要把通乡通村公路纳入公共财政的投入范围, 合理布局农村客运站点, 建立城乡衔接的农村客运交通网络体系;切实加大财政投入, 有效整合部门资金, 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还要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民投资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办法;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可以尝试城乡互动、城市带动农村的模式;按照城乡统筹的方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 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广播电视数字化传输覆盖网。
二是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购筑城乡共享发展成果的平台。第一是构筑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将农村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从8.3年提高到12年;逐步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完善农村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特别是贫困女童平等就学和完成学业。第二, 加快构筑新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 健全农村三级基本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网络, 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之祸把他们带入贫穷的境地。第三, 构筑文化信息体系, 着力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平台, 提升农村发展的软实力。第四, 构筑社保体系, 各区县应根据各地实际, 渐次试点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可以先低后高、逐步提升, 最终实现城乡同样水准的保障水平。
三是深化农村土地体制改革, 确保农民取得应有的土地权益。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 以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为基础,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中心, 积极培育流转开发农村土地的市场主体, 建立健全流转服务机制;全面推进林权、水权制度改革, 建立林地、水利工程产权、所有权流转增值收益长效机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探索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占补平衡机制和跨区县占补平衡市场化机制, 确保全市3200万亩耕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改革征地制度, 建立征地补偿安置标准适时增长机制、征地补偿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四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盘活农村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
四是加大农村金融改革步伐, 逐步建立适应农村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推进新型中小型金融机构试点, 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小额信贷组织等新型金融机构;建立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 并开展以生猪以及相关农产品为主的商品期货交易, 建设具有准期货性质的中药材电子交易市场;建立覆盖县域的农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四是构建服务“三农”金融业务的补偿机制, 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 积极争取将重庆纳入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区, 择机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人机构。
3.6 建立“城乡共推”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转变职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城乡统筹发展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 制定政策, 整合力量, 营造环境, 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调整归并市和各区县部分行政管理部门, 推行“大委 (局) ”制, 赋予涉农部门农村工作职能, 承担既管城市、又管农村的工作职责, 强化城乡工作统筹协调, 统揽新农村建设。建立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要求的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城乡统筹发展的本领, 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保证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参与机制。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广泛发动群众, 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对乡村进行帮扶, 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拓宽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引导城市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 以形成城乡互动共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重庆市三届四次全委会《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
[3]王智勇:西部地区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对策分析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26卷 (4) .
[4]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验及其对西部的启示《经济研究》2007 (8) .
[5]赵勇:大力实施城乡互动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1期.
[6]尚娟申尊焕: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理论导刊》2008 (2) .
[7]李俊超:对江苏“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浅析及思考《江苏农村经济》2009 (8) .
[8]郑闯: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时代文学》2007 (5) .
[9]田永胜:统筹城乡重在以城带乡《光明日报》2004.3.8第3版.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对策】推荐阅读:
城乡商贸统筹发展10-10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05-30
经济社会城乡统筹论文09-13
统筹城乡发展试点讲话06-03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09-30
扛起城乡统筹发展大旗10-18
提升服务意识 统筹城乡发展07-06
统筹城乡建设服务跨越发展08-03
全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05-27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