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2024-05-30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共8篇)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篇1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刘立仁厅长回到南京的当天,一边处理繁忙的工作,一边接受记者的专访。

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是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农林厅厅长最为关注的话题。“江苏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突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来抓。”刘立仁说,这一战略举措,使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提高,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统筹城乡发展,江苏着力推行“一降两补一改”解决农业问题,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加快农村发展,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解决农业问题推行“一降两补一改”

“农业问题是个效益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关键是提高农业效益。”刘立仁说,近年来,江苏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一是降低农业税率”。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税赋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近年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江苏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去年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今年起,全省开始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争取在3年之内免征农业税,比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定的5年期限提早两年完成。全省农业税正税税率今年降低2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同比例下降,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免征农业税。仅降低农业税一项,农民从中就可得到10.9亿元实惠。

“二是实行粮食直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去年,省政府在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3900万元,对丰县、盱眙、阜宁、灌南、宿豫五个粮食主产县进行粮食直补试点,补贴对象为种粮农民,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今年省财政安排不少于40的粮食风险基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三是实施良种补贴计划”。去年,江苏组织实施了8个县市国家级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实施面积150万亩,每亩补贴10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为支持粮食主产区推广优良品种,省委、省政府今年在全省部分地区实施水稻良种补贴,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在苏中、苏北择优选择23个水稻主产县实施,总实施规模510万亩,补贴标准是常规粳稻每亩8元,杂交籼稻每亩15元。

“改革土地征使用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去年省政府出台颁布了《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在丰县、沭阳、江都、东台、常熟等县市开展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改革土地征使用制度,调整征地补偿标准,改变过去征地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偿的做法。今年进一步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明确国有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加快农村发展办好“五件实事”

“农村问题关键是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刘立仁说,针对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从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入手,省委、省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改水任务、基本完成农村草危房改造、农村乡村道路建设和改造,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整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这农村五件实事。

目前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吃上清洁的自来水、还有相当数量的草危房没有得到改造、农村乡村道路建设滞后仍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江苏计划用3年时间将农村人口饮用卫生水覆盖面提高到95以上,新增受益人口940万人以上;支持苏北地区16个扶贫县完成5万户草危房、2万户高危房改造任务;建设和改造农村乡村道路2.8万公里,实现县至乡村道路灰黑化、等级化,建设和改造乡际道路1.2万公里,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任务。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去年确定新沂、淮阴、盐都、赣榆、沭阳、高邮、海安、姜堰、句容、金坛10个县市、区进行试点,受益覆盖面达到85,实现了不低于60的预定目标,同时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没有能力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贫困农户给予救助。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省全面推开。

调整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去年我省通过加大农业税社会减免,切实减轻纯农户和种田大户的负担,通过增加省财政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确保农村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农民实际承担农业税、一事一议筹资、以资代劳总额为38.9亿元,比上年减少6.53亿元,下降14.4,承担劳务1.35亿个工日,下降26.4。

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劳动力转移

“农民问题核心是增收问题,增收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问题。”刘立仁特别强调,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

强,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当前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提出到2010年实现500万农村劳动力由农到工大转移,每年新增劳务输出50万人以上,力争达到70万人。

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江苏省农民工培训规划》,根据市场需求,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确保新增农村劳务

输出人员培训率超过50。加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设立省级农村劳务输出培训专项基金,今年省财政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资金增加到4000万元,培训并实施转移一人,补贴100元。

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大力兴办劳务中介组织,拓展职介服务功能,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推进南北挂钩,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取消对农村劳务输出人员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及歧视性就业准入条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通过农民工回乡创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向农村转移,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良性互动。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我省将取消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各类不合理行政性规费,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机制和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惩处机制,逐步把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养老保险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城市政府正常的财政预算。“好范文”版权所有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二元经济,经济转型

城乡二元结构, 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 也是由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经之路。它反映的是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 即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 也是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过渡形态。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仍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协调、平衡、稳定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而城乡差距的继续扩大, 也使打破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城乡“二元经济”的理论基础简介

典型的二元经济理论是由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 后来经过费景汉和拉尼斯等发展经济学家们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深化, 成为描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经济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明确指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即以主要为满足农村人口自我消费为主的传统经济部门与资本主义性质的以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现象,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模式, 进而研究发展中国家利用什么经济机制, 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 使城乡处于平衡发展状态, 最终使二元经济结构变为一元经济结构的规律性。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市场的分割, 阻碍了全国统—大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的巨大差异,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导致了消费需求不足, 制约了内需的扩大, 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组织的成长, 延缓了制度变迁的过程。由此可见“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居民之间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 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面临的—大挑战, 也就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根本阻滞。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这是对我国发展观、改革观的丰富和完善。我国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 都提出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作为科学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要解决的实质是在新的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作为全新的改革观, 其要义在于, 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宗旨, 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这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农村小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如果不能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保持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相互促进、均衡推进,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完善各项经济政策时, 综合考虑城乡而合理布局, 以及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就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就难以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现实选择。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 而我国在人均GDP不到900美元时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的低水平过剩, 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新阶段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因此, 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三农”问题, 实质是“三大三弱”。即, 农业比重大、农民数量大、农村幅员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 农村是薄弱社区。正因如此, 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 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 突破了传统的把“三农”问题与社会其它单元人为割裂的思维定势, 校正了把“三农”作为一个孤立系统单独研究、单独处理的政策取向, 通过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通盘考虑、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这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根本出路。

当前,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过渡”特征。从发展阶段看, 正从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过渡, 最终完成由“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变;从体制模式看, 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发展水平看, 正从初步小康到较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的过渡。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

农村改革三十年成就巨大。对于有着众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 改革和发展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彻底打破二元经济结构, 带领亿万农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迈向富裕文明的新时代, 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说:“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三农’问题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科学判断。三个‘最’令人印象深刻: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

目前城乡发展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基本上不断拉大。三十多年来, 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5 919元, 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 479万。特别是近八年, 农民人均收入增速由2003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10.9%, 被公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919元, 比前一年增加766元, 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10.9%, 在收入水平、增加额方面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而在收入的实际增长幅度上, 则创造了近13年首次高于城镇居民的记录。同时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 109.4元, 比上年增加1934.4, 实际增幅为7.8%。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为1:3.23, 绝对差距为每人每年13 190.4元, 而在改革之前的197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为1:2.57, 绝对差距为每人每年209.8元。显然, 三十二年过去后,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明显扩大。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城乡面貌、财政支出、信贷、投资等方面存在巨大反差。三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健康、社会保险状况等与城市居民相比也较差。

四、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一般来说,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平衡是相对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反差和失衡现象将会长期存在,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第一因素。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探索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既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消除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建立新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确立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 探讨政府对“二元经济”的解决对策是当务之急。因此, 政府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加大力度, 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消除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功能,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协调发展符合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符合促进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 研究城乡协调发展、二元结构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探索一套系统、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对策, 通过改造传统农业部门、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经济从落后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变, 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趋同和城乡协调发展, 这是中国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远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加快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 (6) .

[2]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 CEN论坛,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2005.

[3]孙开.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贺忠厚.公共财政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5]王军.中国转型期公共财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7]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李晓澜, 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2) .

[8]王朝才, 吴晓娟.“三农”问题及政府相关政策选择[J].财政研究, 2003 (6) .

[9]苏明.财政现实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篇3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项长期性和艰巨性任务,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要统筹规划。当前国家正在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以推动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和城乡统筹发展密切相关的规划主要有三类:第一是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二是城乡建设规划,第三是土地利用规划。如何做到这三个规划有机整体协调,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法律框架的约束下,制订统一的目标任务和明确的政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如何突出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发展阶段的特点,正确解决好当前本地区需要重点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合理安排重点项目和资金流向,如何合理布局我国的城市群和新农村建设,使城乡都非常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如何使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错位发展,自成特色,以及如何在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市场的力量等,都是需要我们充分考虑的问题。

第二,要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和二元结构相关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教育等制度,都带有一些传统的色彩,影响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当前,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非常重要的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有序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要深化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对于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农民工的待遇问题要特别关注。在深化改革中,还要注意行政区划的合理设置问题,对有的村、乡(镇)以及县的设置,需要根据新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新的格局下,还有一个如何加强行政管理和社区管理的问题,并且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需要挖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篇4

2007-11-23 信息来源:国研网 作者:姜晓亭

视力保护色:【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合理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因征地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成为当前涉农群体性事件重要的“导火索”,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发展越快、征地拆迁越多、贫困群体数量越大、矛盾越突出的现象。

一、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土地权属。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经过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这次改革没收了一切大地主、大官僚的土地并无偿分配给农民。第二次1952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后,农民个体所有的土地改变为集体所有,并实行集体劳动,统一经营。第三次是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民通过承包方式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我国城市土地的所有权一直归国家所有。

(二)土地使用制度。建国以来直至1986年《土地管理法》出台之前,政府高度垄断土地资源,土地使用模式只有行政划拨一种。1986年《土地管理法》出台之后,土地作为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土地行政划拨和有偿出让两种方式并行;国家行使土地征用权,所有需将农村集体土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必须依法先由国家征收或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再依法进行划拨或出让。2002年,国土资源部11号令明确规定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市场秩序逐渐得到规范,加快推进土地资源向资本转变形成共识。

(三)征地费用。征地费用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安置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用土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等四项。征地补偿安置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由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接受农业人口的用人单位收取后统一安置,或一次性发给失地农转非农民自谋职业,实行“人随地走、货币安置”。征地补偿安置费计算方式和标准为: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一定倍数补偿,青苗附着物按各地政府颁布的标准按实补偿。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用土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依法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部门收取。

二、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现状和根源

中国正在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大步迈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离不开农业的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也必须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被重新优化配置,利益格局被重新调整,部分农业用地、居住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变为城市居民,形成农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趋势。目前,全国失地农民保守估计约有40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亿人;1999年1月1日以来,四川省约有失地农民248万人,其中农转非156万人。

若干年来,部分失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失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不仅没有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受益,反而变相地作出了牺牲,承担了发展的成本,成为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这些农民普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住房问题导致部分失地农民返贫。由于补偿标准偏低,加上拖欠和建材、劳务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部分失地农民重置新房资金缺口多达50%左右。一些失地农民将大部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于必要的建房支出,短则3、5月,长则3、5年后就所剩无几。二是就业率低。受文化、技能、年龄、资本和政策性因素限制,部分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大、渠道窄,而现行制度不能保障被征收生产性用地按地平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一些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就成为城镇新的失业者,这个群体的规模正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而不断扩大。三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是空白。多数失地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没有被纳入“三条保障线”范畴,就业、社保等方面未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部分失地农民成了“三无”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处于退休年龄阶段的失地农民,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成为家庭的负担,生活最为堪忧。

部分失地农民之所以成为“问题”,有其特有的渊源。首先是征地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现有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不科学不合理,土地年产值定价偏低,以此作为征地补偿,既不能客观反映被征占地本身的产出价值,又不能体现不同地区和地块的级差地租,更不能体现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收入的永续性;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偏低,不足以让被拆迁人重置新房。在补偿标准偏低、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的前提下对失地农民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自然难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其次是由于认识滞后,我国还没有形成城乡统筹的体制和制度环境,部分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为追求经济发展,往往片面地向农村索取,而忽视了农民的利益。此外,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地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失地农民问题日积月累成社会问题的一个客观因素。总之,失地农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必然产生失地农民,但并不产生失地农民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农民正当合法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才是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而部分失地农民无地可种、无工可打、无保可依、无房可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发展和稳定大局,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构建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与农村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给失地农民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千方百计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和长远生计,让他们居住有房、保险有份、就业有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拥护者。

(一)提高补偿安置标准和资金保障能力。要按照“既确保失地农民不因失地而影响原有生活水平,又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调整征地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办法,提高土地年产值标准和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制定合理的片区综合地价,保证失地农民等面积重置新房和社会保障等支出的需要;可以考虑推行留地安置、集体土地入股、农用地依法流转等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办法。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来源主渠道为土地收益。在财政并不富裕的西部地区,提高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水平,必须在土地上做文章。要深刻领会落实“三个转变”的精神,积极挖掘政府可经营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经营性用地10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商业用地100%拍卖出让,用市场化理念和价格杠杆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价值,提高政府的土地收益,从而扩大征地调节基金规模。

(二)扎实抓好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要让失地农民“居者有其屋”,确保他们不因住房问题影响生活质量。一是要完善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和程序。按照“先补偿安置,后拆迁建设”的原则,用制度规范房屋评估、拆迁和安置行为,保障拆迁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可实行统建还房、划地自建、货币补偿、产权补偿等形式,供被拆迁人自主选择。无论选择哪种安置方式,都要超前进行拆迁安置,确保补偿到户、到人,严禁“打白条”,并确保被拆迁群众过渡期间的基本居住和生活条件。三是要改进还房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还房小区要纳入城镇规划,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努力达到既方便群众生活、又有利于增加就业、保障经营收益和加强管理服务的要求。

(三)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以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延续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免除后顾之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要包括三层内容:一是低保。要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失地农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养老保险。要采取政府补贴、征地单位代缴等方式,将被征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统筹用于解决农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等问题。不足部分应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摊兜底。三是失业保险。要建立失地农民失业登记制度,由征地单位为在劳动年龄段、已参加养老保险且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失业保险,由社保机构发放失业保险金。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由于西部地区财政保障能力普遍不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应纳入省级以上统筹,确保失地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积极扶持失地农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失地等于失业,要让他们心甘情

愿离开土地,必须实行劳动就业城乡一体化,努力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顺利转型成为城镇居民。一是统一就业扶持政策。要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范围,给予他们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税费减免、贷款等扶持政策,让他们免费享受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二是积极安置就业。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引导生产性企业按地平劳动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大量开发准入门槛低、适合农民就业的公益性或生产性岗位,通过用地企业安置、推荐就业、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进行就业安置,特别是要努力确保为“零就业”户提供一个就业岗位。三是鼓励自谋职业。要扶持引导失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对选择货币安置自主就业形式的失地农民,要给予其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要优先给予其小额贷款支持。四是划地自建(统建)保障其收入。城镇要统一规划失地农民还房小区,留出一块土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对选择划地自建(统建)安置方式的失地农民,要给予每人一定面积的商住建设用地,让他们通过自建经营门市和住房出租,获得比较稳定可靠的收入。

(五)大力推进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化利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适当减少失地农民增量,降低经济发展成本的战略选择。在努力保障建设和发展用地的同时,主要应采取三条措施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一是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密度,科学测算土地投资控制指标,合理限制工业和建设用地占地规模,全面推行工业集中发展,积极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土地进行改扩建,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批建低容积率高档住宅区,全面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二是盘活存量土地,大力清理和收储闲置土地,充分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三是做大土地增量,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合理配置和优化各区域土地资源功能;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发整理国有河滩地等未利用地,做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规模。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篇5

——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

前言

直到着手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对土地的制度和管理的确关注甚少。当我在网上查了诸多有关土地流转的资料时,才明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在土地流动上有所突破。才知道土地流转既是农村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民变居民、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学习,知道了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指承包土地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实现土地流转的方式通常有一下几种:

有代耕代种,这是指暂时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经自行协商临时把承包地交由别人(大多是亲友)代耕代种,原承包合同关系不变,时间、条件一般由双方口头约定。

转包、转让,以此种方式流转土地的主体一方是农户或农民集体组织.出租、反租倒包.出租是指农户或集体组织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让与他人的行为。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组组织先从农户或集体组织那里租赁土地,然后进行转租并从中谋利的行为。

互换:单个或者一部分承包户主动或在集体组织指导下与本集体中的其他承包户自愿调整地块,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贡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得到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根据08年资料显示,全市农村目前流转土地面积251806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29%,其中流转耕地面积209579亩,占耕地面积的10.8%,流转“四荒”面积42227亩,占全市“四荒”面积的24.32%。

据统计,目前自贡市城镇职工到农村承租土地已达378户,经营面积13950亩;单位承租土地56个,面积5159亩;合伙经营350户,面积1107亩。自贡市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蔬菜的面积12042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2%;水果9915亩、畜牧业10261亩、水产业5636亩、林业44580亩。

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农村土地流转的收益一般为每年每亩500—900元,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的农民外出务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而种植粮食每亩土地年净收入不会超过500元。所以,如果按一亩土地解脱一个农村劳动力计算,每流转出一亩土地会直接或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一万元左右。

具体实例:

自贡处于浅丘陵地区,人多地薄,基本上不可能依靠少量的土地致富。因此,在自贡推进土地流转是自贡农村发展的前提。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是产业选择,要突出区域产业特色优势,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

以下是了解到的做的比较好的几个村镇:

城市近郊的大安区董家村有人口近500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5亩。由于人均耕地太少,无论如何精耕细作,都无法让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从2005年起,采用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方法,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和土地使用权租赁的形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乡村工业、花卉苗木基地和现代观光农业。

五宝是贡井区的农业乡镇,五宝规划的是要建设农业产业大镇,当地农民是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的主要对象,当地的政策要求是流转的规模不一定要大,大多在几亩、10亩之间,让农民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力量,这样以保证发展高效农业、农民增收,同时因为规模适度,可相对降低种植风险。

仲权镇全胜村具备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的良好条件,凭借离市区仅12公里的区位优势,已经有上十家农家乐在此定居。其中某休闲庄就以租赁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形式集中了100亩水面开展垂钓、餐饮、观光等服务项目。把土地租赁出去的村民还可以得到一份稳定的土地收益。

存在问题:

1、部份农民认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就是土地的重新承包。同时,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土地收益,使广大外出务工者不愿放弃土地和农民身份。而城镇周边农民有了农业以外的就业渠道和经济收入,少量土地上的收益对他们已经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他们对土地漠不关心,由此导致大量土地荒废。随着非农职业周期性的调整,当处于阶段性失业时,种地会成为农民的首选谋生之计。大部分农户,哪怕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也认为土地是生活的基本保障,是今后的退路,不愿转让。

2、土地流转的行为不规范,纠纷隐患较多。从资料分析,土地流转存在未经上级机关审查、口头协议流转的现象,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缺乏依据。

3、土地流转范围较小,规模化经营的程度不高。事实表明,我市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同村村民之间,大多以村内流转为主,缺乏向科研单位、企业和村外人员等的流转。土地流转还处在一个自发的、分散的小规模状态。

4、农村医疗、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使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有后顾之忧。

解决办法:

1、让农民解决思想上的误区,认识到土地流转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主要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还要加大典型实例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2、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流转程序,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强化中介服务。政府应组建专门服务于土地流转的工作站,为农民土地的流转提供需求登记,发布流转信息,进行项目推介,指导合同签订。

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篇6

关键词:经济环境,二元结构,整体统一

正文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高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城乡统筹不能简单理解为工厂下乡,让城市不容的工厂搬到乡下去;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农民工进城,让农民变居民。还是要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去重新认识生产力要素的配置。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新技术在城乡的推广,去认识社会资金在城乡的重新配置。还是要从改革生产关系的高度去重新看待农民工进城和城市人下乡。现在的经济环境

统筹城乡规划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要想了解经济现象,首先要了解经济环境

2.1从国际形势看

21世纪的经济环境和过去的最大不同在于以下五点: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中国也很严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居民支配收入比例上的变化;来自全球化的经济竞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分离(政权有国界,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些变化对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世纪虚拟经济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趋势;21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知识型工作者。

2.2从国内形势看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即人口密度大;人口基数大导致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导致资源稀缺;中国疆土辽阔导致地域差异,造成了人文差异大;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导致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不完善相对固化的经济体制;财富流通的地域化不均衡;逐年上升的失业率是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城市进行城乡改革,但是城镇密集化程度高,城市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2.3再从国内产业现状看

中国的多数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常见的误区有: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发展规划;照搬西方经济模式,忽视国情差异;只顾自身利益,不顾行业发展前景。

2.4 总结形势

预测(仅供参考)

50年内,中国可持续性增长产业有:文化制造业,医疗卫生产业(人口老龄化),金融业(信用卡发放等),教育产业(不一定学历是重要的),房地产,信息产业等

由此可见,世人瞩目的统筹城乡这一宏伟工程,需要有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在规划.目标.战略步骤等方面因地制宜,用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保障实施.3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围绕“统筹”做文章,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要建立城乡互动机制,通过城乡有机融合,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要在“发展上”下功夫,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必须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致力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尽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大对城乡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重点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大病医疗、工伤问题,然后再逐步推进到养老、生育等其他项目,才能实现“城乡居民人人平等享受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实现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水平的均衡化发展,重点是在师资力量配备、完善硬件设施、城乡结对共建等方面寻求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

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文教卫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向市民生活方式转变。

统筹城乡制度改革。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保证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制度获得稳定收益。总结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篇7

1 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用地需求的不断增长, 大量农村土地需要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但是, 由于全国各地对于农民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城乡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存在很大差异, 很多农民土地被征收后得不到有效补偿, 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 农民在丧失土地资源后, 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从而产生了很多危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情况[1]。

1.2 集体土地产权与管理权不清晰

目前, 我国的农村土地多是集体所有制性质, 农民在土地上享有经营权, 却没有所有权, 这就容易造成农村土地产权以及管理权限划分上的混乱, 市场主体更是难以发挥积极的配置作用。在现有条件下, 农村土地受制于政策法规的限制, 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 城市进入障碍较多, 有时甚至会因个别人的意愿而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和效益。此外, 由于集体土地产权的不清晰, 存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的情况, 农村土地管理越位以及土地管理缺失的情况大有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土地的统一整理和合理流转, 这必然会影响到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

1.3 土地分散经营的生产效率低

目前, 我国基本还是沿用过去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虽然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制度优势在不断弱化。由于土地经营的过度分散, 限制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此外, 由于农业土地分层经营的经济效益偏低, 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和精力, 农业技术的推广也会存在很大限制, 这都会影响农村土地生产效率的提升。

2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管理对策

2.1 加强土地流转管理,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是必然选择。建立合理有序的制度体系对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及管理大有帮助。我国土地使用权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使用权流转方式有着不同的合同签订方法。在制订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中, 需要依据相应的土地流转程序制度, 严格把控承包人合同及转让抵押合同制订的流转过程, 并制订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合法、合理。同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还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规范土地流转应加快制订相应法律法规, 做到依法管理。再者, 要积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平台, 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 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2.2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为稳定社会秩序, 加快经济发展建设, 采取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进城务工人群逐渐增多, 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脱离劳动的农民工们却无法享受跟城市户口一样的福利待遇, 而在此时转让土地将会失去唯一的生产资源, 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得不到保障。因此, 改革户籍制度, 实现部分农民的城市化, 在子女教育、就业培训、农民养老等方面给予农民更多的社会保障措施, 消除农民在失地后的后顾之忧, 将会消除更多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障碍和不良影响。

2.3 合理管控农村建设用地

首先, 我国应逐步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城乡土地市场按照同等土地同等价格、同一城市统一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评估体系的建立, 促进基础性土地设施建设评估, 建立完整、准确的土地分级制度, 加大对土地流转农民的生活保障关注度, 发挥土地的资金作用, 建立合理高效的城乡土地市场统一制度[2]。其次, 要建立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完善保障制度。一方面保证地方政府依法收取土地税收, 另一方面确保被征地农民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建立市场分配机制, 政府要采取相应手段合理控制土地的使用方向, 通过建立土地财政分配机制, 有效调控土地收入分配。

2.4 对农村土地的征地制度进行完善

首先, 要把握好政府征地的适用范围。政府为获取公共利益开展征地, 应与农民进行协商征收, 不得采取强硬手段, 并在征用前进行合理公平的补偿。对于经营性目的的征地, 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农民进行补偿, 并严格监督土地征收过程, 两者要制订不同的处理方案, , 明确界定征地范围。其次, 在进行征地过程中要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 国家为获取公共利益, 造福人民群众, 在土地流转方面具有强制性, 但也要仔细聆听农民群众意见, 尽量合理公正地进行补偿, 在征地过程中各方面的规划要透明公开, 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征地, 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下降。最后, 要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 明确征地程序, 做到先补偿后拆迁, 严格监督被征地农民的补偿额度, 对被征地农民拆迁后的安置给予关注, 对征地程序也要进行依法监督, 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结语

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 是关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同时也是我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更是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加快制度层面的大胆改革与创新, 健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进而助推我国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中国乡村治理与变迁——基于中外城乡发展的比较与借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1 (5) .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 融入城市

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调查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人群。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指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调整其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以适应在城市社会中的继续社会化过程或积极地再社会化过程。从对永兴县在广东东莞和福建福州务工的820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情况看,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有如下特点: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模式较传统农民工融入城市进步明显。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观念较为现代,穿着时尚,贴近城市生活。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除满足基本开支外,还有1/3的收入用于休闲娱乐。表现在择业方式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间流动性较强,50%新生代农民工到过1—2 个城市打工,甚至有7.3%农民工到过5个以上的城市打工。他们工作耐受力低,换工作比较频繁。78%的人都表示有换过工作,而其中25%的人换过3-5次工作,9%的人换过五次以上的工作。工作动机也由单纯的赚钱养家向寻求自我发展的方向转变。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贴近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交往圈子也不再局限于打工老乡,主要以普通市民和外地打工者为主。新生代农民工休息日活动也不再拘泥于睡觉、打牌等活动,而是向上网、听歌、看电影等贴近城市休闲方式发展。

(三)自我定位模糊,农村认同下降,城市认同不强烈。调查结果发现37%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不明确,认为自己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当问到“假如因客观原因暂时找不到工作您会如何时”,有40%的被访者表示“无论如何,留在城市”。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土地依恋几乎很小,对城市生活却越来越熟悉和舒服,但是城市并没有敞开胸怀接纳他们、宽容他们,致使他们普遍是“落地未生根”的现状,成为城市与城市间流动的过客。

(四)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满足感低,对社会不公平反应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不公平反应强烈,对财富分配现状更表现出愤愤不平。

二、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分析

(一)自身条件的限制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遭遇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问题。二是技能不足、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最大障碍。三是消费无节制,未来缺乏规划,使他们失去了在城市长久安身立业的经济基础。

(二)制度缺陷使新生代农民工难以顺利融入城市。一是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二是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是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顺利融入城市不可忽视的因素。三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是其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城市居民对农民工潜意识偏见,延缓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

城市市民作为既得利益者,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表现冷淡,甚至抵触,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无法顺利实现城市化过程。城市政府作为市民利益集团的代表,出于对自身政治利益的考虑,势必会以保证本市市民的就业、收入和市民社会保障的完善为目标,从而在客观上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有“潜在威胁”的新生代农民工实行歧视性和排斥性的政策。

三、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一)新生代农民工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为融入城市创造条件。一要转变消费观念,勤俭节约。要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勤俭节约、自主创业致富,从而尽早摆脱打工生涯,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二要做好未来规划,提高自身素质。新生代农民工必须脚踏实地,或者努力打工,积累资金,或者学门技术,或者接受再教育,为自己“充电”。三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新生代农民工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坚强生活。

(二)创新制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一要改革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落户制度。对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创业而又放弃农村责任地的农民工,取消准入门槛;在稳定就业前提下,新生代农民工有条件进行投资或有不低于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住房,或单位提供相应面积廉租公寓的,准许转入城镇户口;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积极研采取积分制落户办法,将教育、技术资格、工龄、社保缴纳年限等作为积分内容,优先考虑将新生代农民工劳模、高级技能人才、人大代表等优秀分子转变为市民。二要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公共政策体系。各级政府要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发展目标、细化阶段任务、保障资源和措施、落实领导和机构分工、完善人员配备。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就新生代农民工最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制定专项规划,并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地方专项规划。多渠道多形式提供农民工居住场所,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农民工公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置夫妻房;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落实以输入地为主和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将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三要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以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城乡结合部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开展打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促进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与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督促企业改善管理,强化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使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以贯彻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为契机,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保护,搞好新生代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严格执行高危行业新生代农民工持证上岗制度,依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卫生和生产安全。

上一篇:会计实践报告-社会调查报告下一篇:单翅天使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