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

2024-09-30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精选8篇)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 篇1

谈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第10期

[2]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M].中国发展观察.

[3]郭春丽.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实现途径[M].今日中国论坛.2008.第6期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 篇2

一、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生物经济

通常认为, 生物技术就是与生物体或者生物过程有关, 并采用现代工程方法以获得对人类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以酿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生物技术;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近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为主要手段 (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微生物工程以及作为第二代基因工程的蛋白质工程) 的现代生物技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技术一般指现代生物技术, 它的产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在21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现在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技术产业将是继信息产业之后主导全球经济的核心产业, 有专家甚至预言, “在工业时代, 来自利用能源与生产技术所产生的经济回馈呈现等差级数式的增加, 来自信息时代则呈现等比级数递增。而随着生物科技研发资源的增加, 这项科技的商业成果将呈现指数式的递增。”, [1]“到21世纪中叶, 所有的公司都会变成生物物质公司。也就是说, 所有公司都会在制造、物流、消费等方面, 或是以其他形式依赖生物科技产品与生产方式。”[1]

1.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划时代进步及其影响

1953年4月25日, 英国《自然》杂志登载了《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 这篇论文不仅解释了双螺旋型结构的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而且揭示了基因的复制和突变等机理, 把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视野, 一下子从细胞水平提高到了分子水平, 标志着分子生物学从此诞生。在这以后的50多年里, 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生命的奥秘得到了更清晰更深刻的阐明, 这为人类社会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实现其经济目的, 解决“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62年, 文章的三位作者沃森、克里克和维尔金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1990年10月, 美国政府率先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 随后德、日、英、法、中等5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加入这一宏大的工程。2000年6月26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宣布, 人体全部基因的初步测序研究工作完成,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经绘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影响到我们每个人、改变世界的科学计划, 是人类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解读自身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终极目标是:识别基因;阐明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建立储存基因信息的数据库及其数据分析工具;建立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平台体系;研究HGP实施所带来的宗教、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建立的策略以及生命物质的一致性与技术的通用性, 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工农业甚至服务业密切相关, 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即生物技术产业。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就如同在发明电脑的年代, 没有人能想象到今天的计算机以及网络如此发展, 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时代, 将是基因的时代。”[2]

2.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与生物经济

第四届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于2011年6月26日在天津召开,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 “生物技术是当前最具潜力和最富活力的科技领域之一, 生物技术每前进一步, 都将对科技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引领着新的科技革命, 对推动全球经济走向新的繁荣、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3]伴随生命科学的进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生物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 生物技术产业化及集群化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与此同时, 由于生物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 推动其工艺水平和产业技术水平发生跃变, 从而进一步催生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型产业和高增长性产业, “当生物技术直接和它间接带动的产业, 能够占到GDP的50%的时候, 我们就说生物经济时代到来了。”[4]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形态。”, [5]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新经济形态。生物经济可以划分为孕育、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孕育阶段以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型结构为标志;成长阶段以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和出版发表为标志;预计到2020年左右, 生物经济将进入成熟阶段;预计到2050年左右进入衰退阶段。

生物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显著特征是生物技术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飞速发展。从2000年以来, 全球生物产业的生产与销售约每5年翻一番, 许多国家生物产业年增长率更是高达25%~30%, 远高于同期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率。[6]预计到2020年左右世界将步入生物经济时代, 届时生物经济的规模将10倍于信息经济。[7]今后15年是信息经济时代向生物经济时代过渡的转换期。

3.生物经济的主要特点与主要内容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生物经济具有差异化的个性, 特征比较明显, 内容更加丰富。

(1) 主要特点。

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 生物经济有如下主要特点:其一, 资源依赖性强。它必须依靠生物基因资源的支持, 谁拥有基因资源, 谁就拥有发展生物经济的先天优势;其二, 创新性强。它的基本推动力量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 预计今后最重要的创新约有一半依赖于生物技术;其三, 渗透性强。它几乎渗透到了农业、能源、环保、食品与保健等各个领域;其四, 通用性强。它不但在同种类生物内可以通用, 甚至对不同种类的对象, 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方面也有通用性;其五, 可持续性强。它是构筑生态经济的最重要内容, 具有可再生、无污染、可以循环利用等特点。

(2) 主要内容。

生物经济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生物海洋、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目前发展最快的领域是:

一是生物农业。农业生物经济是指农业生物技术经转化而进入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产业经济。过去10年, 世界各国在生物农业方面的投资增长了10倍。据调查, 跨国公司现已成为生物农业的主体。畜禽疫苗、生物兽药的发明使用, 将构筑动物防疫新体系, 使人类吃到更安全健康的畜禽食品。动物克隆技术为改良动物、培育新的动物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牛、猪、鱼等动物新型饲料的应用, 将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专家认为, 农业生物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带动性, 其产业链条长, 具备作为“领航产业”的条件。国外研究也指出,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带动作用为1∶2.3, 对相关行业就业带动作用为1∶2.9, 个人收入带动作用为1∶2, 具有市场需求规模巨大、高成长性的特征。

二是生物医药。生物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制药是运用生命科学理论及其先进技术, 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实现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药品的全过程。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运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从分子、细胞、组织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 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的人工材料、装置的工程技术总称。人类基因组计划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现代科学的结合, 促进了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发展, 为解决人类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 和6千多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必将给医药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有效提升人类对重大疾病的防御与控制能力。

三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指从生物质得到的能源。从广义上讲, 生物质是植物基于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有机物, 它储存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质, 而生物质能的使用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所以理论上二氧化碳的净排放为零, 属于典型的低碳经济。生物质能源具备多种属性, 它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又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 还兼具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如甜高粱, 不仅可以通过能量转换替代化石液体燃料, 保障能源安全, 同时还能食用, 而且加工过程中无污染, 原料得以物尽其用。因此, 积极开展以甜高粱、小桐子、木薯、文冠果以及植物纤维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液体燃料生产, 推动集中式生物燃气、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等生物能源的发展, 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

四是生物环保。一般来说,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体现在两方面, 一个是生物技术应用于环保产业, 另一个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产生, 实施清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 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最为重要的、应用最广的单项技术之一, 其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等各个方面,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生物环保技术直接作用于对象, 投资省, 费用少, 消耗低, 效率高, 副产物少, 操作简便, 因而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生态化或无废生产, 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 实现双赢。

二、生物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契合

早在1988年9月, 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靠尖端技术。”[8]“生物技术及其蕴含的巨大产业发展前景, 不仅能够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的动力, 也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3]。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经预言,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 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作用, 要远远超过信息技术。由于生物技术的通用性, 所以生物技术的任何重大进步都必然导致一次大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 从而推动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党的十六大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支撑, 以再生性资源为主要原料, 兼具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特征, 是创造绿色GDP的产业。生物经济在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推动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1.生物经济是统筹城乡就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物技术产品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需求广泛, 产业关联度高, 潜在市场巨大, 产业发展前景诱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物经济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 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等领域的应用。”[9]在工业经济时代, 生产决定了消费, 商业从属于工业, 生产什么就买卖什么。从后工业时代起, 商业反过来开始引导工业, 消费指导了生产。在生物经济时代,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界线渐趋模糊, 乡村与城镇的边界也趋于淡化, 消费对生产的影响更大、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消费拉动生物技术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从而扩大了就业, 有效推动产业互动和升级。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发布的“绿色职业”报告中指出,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创造2040万个就业机会, 其中生物燃料1200万个。生物经济不但能拓展农业生产新领域,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还能促进制造业、建筑业、汽车等行业发展。巴西的经验表明, 在石化行业1个就业岗位, 可以在生物乙醇行业创造152个就业岗位;石化行业产生1个就业岗位的投资是22万美元, 生物燃料行业仅为1.1万美元。生物经济还可推进农业工业化和中小城镇发展。因此, 生物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发展生物经济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2.生物经济为以“非农”手段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技术与产业基础

在生物经济时代, 农业将成为唯一的与其他众多部门或行业有着广泛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部门, 所以我们应当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民和产业工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用全局的、系统的、辩证的的思维考虑“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 实际上是涉及全局的综合性问题, 不能在“就三农论三农, 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中兜圈子, 必须在非农化进程中缩小传统的以种养殖为根本的“旧农”, 扩大在生物经济时代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新农”, 在“三农”以外的领域, 以非农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在生物农业领域, 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动物疫苗、诊断试剂、现代兽用中药、植物生长调节剂, 开发具有抗病和促进生长功能的微生物药品及其他生物制剂, 推进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产业化, 推广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 发展健康种养殖,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生物经济的创新性和生物技术的通用性特点, 加快城乡间经济、教育、科技合作, 行业间文化、人员、信息交流, 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 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 实现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体制, 统筹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3.生物经济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根本保障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抗盐、抗旱、抗涝、抗虫等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 使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 同时也降低了农作物对化学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依赖性。在生物经济时代, 以“小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民将“终结”, 其将转变成为新型农业体系中从事工厂化生产的“新型农民”。 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运用, 不断开发出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无污染的农业新品种, 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 不但缓解了人口增加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而且满足了人类对健康的需求。生物经济时代的农场可望成为超级生物加工厂, 许多农产品 (甚至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将出自这样的加工厂, 而不是来自农田。因此, 只有大力发展生物经济, 才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保障粮食供给与需求的总体平衡, 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与卫生, 从根本上杜绝饥饿的威胁。

4.生物能源助推一二产业良性互动

生物能源是唯一一种便于储存和运输的可再生能源, 依据来源的不同, 分为林业能源、农业能源、生产生活污水能源、城市固体废物能源及畜禽粪便能源等五大类。生物能源有“不与人争粮, 不与粮争地, 不与传统行业争利润, 不与发达国家争资源”的突出优势。利用生物高技术培育速生、高产、高含油、高热值专用能源植物新品种在荒山荒地、沙漠、滩涂、盐碱地种植, 实现生物资源的工农业互动, 能直接增加能源供给, 不但有利于改良劣质土壤, 更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拓宽农林作物转化的渠道, 保持农林作物市场价格的稳定, 还可以为城市资本下乡找到新的载体,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培育出生物能源利用领域的亦工亦农的新型农民。对生产生活及畜禽废弃物处理的生物能源产业能够变废为宝, 既有利于逐步改变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 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也是解决“人口、能源、环境”难题的最佳切入点。

5.生物环保有利于改善生态和城乡居住环境

生物环保经济是将现代生物技术融入环保技术之中, 开发和利用生物种群生态链的固有功能, 开展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抵御自然灾害、调节区域气候的相关产业经济。现阶段生物环保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为, 一是可持续生产使环保产业向经济领域渗透, 二是可持续消费使环保产业向生活领域延伸, 三是环境对贸易的制约推动环保产业向深度发展, 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环保产业进入高的层次。物质上的永续性、资源上的可循环性是生物环保经济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目前生物环保经济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修复和保护生态屏障林带、治理污染林地;防治对生物有害的杀虫剂、杀菌剂、天敌种群;抑制外来生物入侵;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回收处理;推广生物基清洁物料、生物添加剂的使用;开发生态检测制剂、生态处理制剂等。从环境效益上看,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可以实现CO2归零的排放, 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发展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发展生物环保经济不会遗留有害物质, 也不会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这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摘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划时代进步引发了新的科技革命。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的渗透日益广泛,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 生物技术产业蓬勃兴起并形成生物经济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的主要特点是资源依赖性强、创新性强、渗透性强、通用性强、可持续性强。生物经济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包括农业、环保、制造、化工、海洋、能源、医药等方面。生物经济在统筹就业与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以“非农”手段解决“三农”问题、助推一二产业良性互动、改善生态和城乡居住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促进生物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契合, 必能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均衡、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物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 (2) 理查德.W.奥利弗.即将带来的生物科技时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中国科学院.2005高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 (10) 刘延东.发展生物科技促进改善民生[N].科技日报, 2011-06-27.

(5) 邓心安, 王世杰等著.生物经济与农业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6) 邓心安.生物经济时代与新型农业体系[J].中国科技论坛, 2002, (02) .

(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编写.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8) 刘助仁.世界生物产业的现实与潜在市场[J].中国科技成果, 2005, (20) .

(9)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浅谈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篇3

一、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差异。这两者在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及规划部门、规划时间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资源供给为出发点,依照上级所下达的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为限制,按计划进行的土地规划编制,其指导思想是制约供给和引导需求,重点在于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上。城乡规划是对社会发展、经济状况、产业政策及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市场经济下城镇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进行编制的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以满足需求和方便生活为出发点,重在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是以规划期的耕地和其他主要农用地的保有量、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及控制规模、土地的开发,整理及复垦规模、总体布局要求及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的提高等方面为主要目标。城镇规划则主要目标则是在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确立的条件下,对城镇的规划区范围及拟定分期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确定。

二、 统筹两种规划的整体思路。

城乡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而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又是区域规划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两个规划要统筹编制,城乡规划的编制要兼顾土地规划,因为土地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发展,土地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规划也要兼顾城乡规划,城乡的土地规划是否有效要看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标准。在空间上,两个规划要互补互利,在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必须要坚持城市规划指导与土地规划,必须要坚持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即前者的发展是为后者的发展做铺垫,后者的发展是为了前者的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到弹性规划。无论是城乡规划,或土地规划都要具有可量化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弹性规划能够有效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适时调整,避免规划失灵以及出现重复规划。第二,做到协调规划。在整个城市区域规划中,不能片面强调城乡规划,也不能一贯重视城乡规划。第三,做到多元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具体编制中,对规划的目标要明确,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第四,做到效益规划。没有价值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规划,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效益高低决定市场成败,为此,在两个规划的编制中,一定要注重规划的效益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大一统。第五,做到整体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实施中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好整体布局,既要搞好物质方面的规划,也要搞好非物质方面的规划,既要做好整体规划,又要做好局部规划。第六,做到实用规划。任何规划都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所以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得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为城市的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三、 统筹两个规划,做到制度创新。

我国到现在都还没有为土地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在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城乡规划比土地规划更加严肃、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而从管理角度看,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两个行政级别对等的管理部门加以编制,这必然导致两个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行政指令措施无法进行统一,效率低下、浪费资源。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规划的行政属性 还相当浓厚,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 常常忽略市场经济规律,不考虑客观的供求状况,主观行事,造成规划与经济规律不服,与市场经济脱轨的严重后果。基于以上的种种制度诟病,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创新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土地规划法》来为土地的实际规划保驾护航,使得两个规划都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庇护,为统筹战略提供法律保障。二、要创新管理制度,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合二为一,统一政令,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经济效应,为统筹战略提供管理保障。三、要创新环境制度,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主导,市场为次的管理方法,坚持市场运行为基础行政干预为辅助的管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为统籌战略提供环境保障。

四、走集约型的城乡建设道路

城乡建设规划应从过去的粗放式建设方式转变为充分发挥城乡可利用空间的集约型建设方式。城乡规划要树立建设用地紧张的观念,对土地进行更加科学、精密、详尽的安排规划,对城乡空间充分利用,适当提高建筑的密度、高度及容积率。当前许多城乡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都比较低,有着很大的开发改造潜力。同时也可通过加强旧城改造,提高旧城用地在布局、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紧促性与合理性来提高旧城土地的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压缩农村的居民点及村镇企业用地,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标。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虽然在概念上各不相同,但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上,而这却是可以统筹的,它们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城乡规划离不开土地规划,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规划也离不开城乡规划,前者需要以后者为坐标,为其前进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统筹两个规划,不论是在发展思路上,还是在发展途径、制度创新上,都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共同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城乡规划兼顾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参照城乡规划。统筹两种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士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2]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1998,(1):29-33.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 篇4

应城市是一个以盐化工业和石膏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内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现辖十镇一个良种场,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全市总人口67万,国土面积1103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市不断加大村镇规划工作力度,多法并举,多途并进,村镇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006年,我市完成了一个省级重点镇(汤池镇)总体规划修编、11个省级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和20个市级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完成了4个市级示范村和61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我市委托孝感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40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正在紧张编制中。我市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计划明年对9个建制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届时,使我市镇、村庄规划全覆盖,为镇、村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定依据,促进村镇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是:

(一)科学规划,为村镇建设提供法定依据

村镇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规划是保证村镇建设持续推进的根本保证,村镇建设规划编制是个新课题,其包

1含的内容和深度国家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把握三项原则,突出“五定”,做到“五不”,增强村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1、坚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我们要求村镇建设规划要符合本地实际,与产业基础、功能分区、人居要求相适应,与农村能源、农田水利、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突出“五定”,即定性质、定集并点数量、定规划区位、定规划结构、定发展目标,做到“五不”,即不推山、不平塘、不填河、不砍树、不大拆大建,保留地方特色,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农村自然风貌。

2、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在合理的镇域体系规划指导下,坚持集中布局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自然湾为单元,因村制宜,确立村域体系,功能分区后,合理布局,形成包括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绿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在内的建设规划。同时考虑村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改造和新建的关系,科学确定中心村和集并点的规划选址,新村选址既要规模适度,交通方便,又要避免紧并公路两侧发展。逐步淘汰过于分散、规模较小、布局不合理、人居环境较恶劣的自然村落,适度规模地建设新村。并注重加强村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努力改善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

3、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我们要求,在村庄建设规划没有编制完成和报批实施前,原则上停止对所有农房建设的审批。对符合规划要求的村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和个人要向镇人民政府、场、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由乡镇审查后报市规划、国土管理部门审批发证,乡镇和村级组织应严格监管,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村镇建设规划编制的目标在于适用,我们在村镇建设规划编制中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农民看得懂。村镇建设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要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充分体现村民意愿,让农民在村镇建设中当主人、作主体、唱主角,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支持规划,进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二是村委用得着。村镇建设规划要结合地方特色,体现发展方向,又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村委会一班人能掌握运用,直接指导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政府管得住。村镇建设规划是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要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指导村镇建设。

(二)规范程序,提高村镇建设规划质量

我们在村镇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着力解决“五个问题”,即着力解决镇域、村域范围内用地布局的问题,着力解决村镇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着力解决村镇面貌和环境整治的问题,着力解决四线控制在村镇建设规划中

应用的问题,着力解决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的问题。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市基层特点的规划编制程序,从而使我市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具体操作中严格把好“三个关口”。一是把好技术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严把各项村庄建设规划技术指标关,并细化了村庄建设规划编制需达到的深度,提出“八图一书”的规划成果标准,即村域体系图、功能分区图、村庄用地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布局总平面图、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环境绿化布置图、农村住宅选型图和规划说明书。二是把好评审关。对村镇建设规划方案,聘请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乡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进行评审论证,进行修改和完善。三是把好批准关。我们依据审批程序将村镇建设规划文本、图册评审意见由乡镇提出请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增强规划的权威性。

(三)培训骨干,运用村镇建设规划成果

编制村镇建设规划的目标在于运用,我市每年定期分批次对相关村支部书记在市委党校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宣讲村镇规划知识、村镇建设的方法步骤、工作要求和工作切入点,基本理清了各村开展村镇建设的工作思路,我市还多次组织乡镇党委书记、部分村支部书记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谷城、老河口、神农架、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等地参观学习取经,通过学习看得见、学得着的典型经验,引导全市村

镇建设。如长江埠大普村、郎君镇东村、陈河镇梅岭村、城中保丰村,城北龚河村等村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严格管理,确保村镇建设规划顺利实施

1、建立城乡规划管理新体制。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将城区、镇、村庄纳入城乡规划区范围,实行城乡规划统一管理,由市规划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并成立了由市规划局管理的市村镇规划管理局负责村镇规划管理具体工作。各镇(场)、街道办事处明确一名领导,确定2-3名干部任规划专管员具体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各行政村配备一名村干部兼任规划协管员,形成了市、镇(处、场、开发区)和村三级规划管理网络,使规划管理覆盖全市城乡。

2、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行政许可。依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村庄内的建设项目应遵守依法批准的村庄建设规划,需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我市乡村规划许可程序为:由建设单位和个人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查,定期送村镇规划管理局初审,由规划局审批。

3、加大村镇规划管理执法力度。建立村镇规划执法检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规划检查活动,同时建立工作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强行政行为的责任性,加大对违反《城乡规划法》条例的查处力度,运用法律赋予市人民政府及其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执法权,坚决及时地查

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 篇5

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局长吕冠嵘

《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对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城乡规划法》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我市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贯彻《城乡规划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湛江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城乡规划法》规定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必须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也就是说城乡规划工作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协调城乡空间合理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湛江市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期,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就是要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科学布局,合理配置有利于湛江城乡发展的各种资源,为城乡之间、县(市)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优势互补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湛江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二,贯彻《城乡规划法》是履行市政府职责的要求。湛江作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实现省委提出的“把湛江建设成为粤西城镇群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省委书记汪洋视察湛江时提出的“要把湛江建设成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要求,迫切要求政府提供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共需要,如城市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绿化、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水、电、气的安全供应等。因此,我市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一定要从民生民意的角度思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通过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管理,满足城乡人民的公共需求,充分保护人民的公共利益,实施还权于民,为人民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认真履行政府的职责。

第三,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城乡规划法》是在总结原《城市规划法》和《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规划管理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颁布的,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加强了人大、上级机关和人民群众对规划部门的监督,强调社会公众充分享有城市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些方面的规定,是《城乡规划法》的新内容和特点。

关键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一)认真学习,广泛深入宣传《城乡规划法》

抓好《城乡规划法》的学习贯彻实施,有利于湛江市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

护等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工作。一是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活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我局先后三次组织近30人分别到北京、广州、桂林等地参加国家建设部等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二是积极宣传。2008年1月1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潘那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当日在湛江电视台发表了电视讲话;2月14日“法制宣传日”,我局在海滨公园组织了宣传活动,发放了《城乡规划法》学习宣传资料近2000份,2月28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部门主要领导300多人参加的学习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动员大会,我做了专题辅导;3月2日-9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了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图片资料展览;共购买《城乡规划法》单行本2000本发至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县(市)区政府机关、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3月初开始,我局先后到部分县(市)、大型企业进行了学习宣传辅导,4月22日,我到廉江市向该市分管城乡规划工作的近250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辅导。三是认真组织贯彻实施。一方面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职能,严格按《城乡规划法》要求进行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近期我局已制定了《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报市政府审批。

(二)构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的基本设想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天,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湛江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城市发展存在“二元”分治、区域不协调、城乡不协调、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等问题。

2007年12月23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湛江海滨宾馆对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提出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的战略目标。这是省委书记对湛江这块土地的厚爱,这是湛江人民的福份,在广东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湛江得天独厚,这说明省委书记独具慧眼。

要把湛江构建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必须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首先要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要把城乡规划列入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制,真正做到规划一条龙,管理一盘棋。同时,要将编制资金列入财政计划,加大规划编制的力度。其次,要制定计划和相关的配套政策。构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关系到方方面面,牵涉到各行各业,没有现成方案,要靠实践探索。尽管国家把重庆、成都两市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政策试验区”,可作借鉴,但不同城市也不同实际情况,一定要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组织专人开展工作。目前湛江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参与”的方式,组织省、市专家对湛江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开展调研,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意见和配套的政策指导湛江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第三,要对我市近几年的城乡建设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在城乡协调、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方面,哪些工作我们做对了,哪些工作还没有做好;做对了,应当给予肯定,没有做好,抓紧整改。

城乡统筹规划的做法 篇6

我搜索了一下材料,供大家共享。

城乡统筹规划是在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传统规划缺乏对城乡空间的协 调安排和快速城镇化造成城乡建设无序等问题,出现的新的规划类型,由于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方法、研究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城乡统筹规划研究成 果进行了系统总结,明确了城乡统筹规划的内涵、地位与作用。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归纳出指导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依据, 分析了影响规划的主要因素,系统提出了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内容、技术路线以及定量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与调控机制。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城 乡统筹规划相关案例,得到可供借鉴的经验与理念。本文选择十堰市作为案例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证研究。全文的主要结论有:

(1)城乡统筹规划属于区域规划范畴,是典型的空间规划。

(2)对城乡统筹规划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 包括城乡一体化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城乡融合理论、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系统”理 论、“核心—边缘”理论、圈层结构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等。

(3)规划应重点研究中心镇、农业产业化、城乡联系、城镇体系、城镇化道路、城乡发展模式、空间管制、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新农村建设等九大影响因素。城乡联系是城乡统筹规划的主线,中心镇是城乡统筹 规划的着力点,农业产业化是城乡产业联系的途径。不同经济水平下城乡互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城乡统筹规划必须从城乡发展所处阶段着手;要因地制宜选择发展 模式、制定发展对策。

(4)规划编制应侧重于城乡空间发展等宏观指引性内容,不涉及具体用地规划布局。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乡统筹空间发展规划(空间管制、空间结构、产业统筹、综合交通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和城乡发展制度统筹。

(5)一般地区都处于城乡二元结构阶段,应选择极化发展的城乡发展模式,走生态型、资源型、文化型的特色城镇化道路。

(6)实证研究通过选择中心镇,以中心镇为基础划分城镇经济区作为城乡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基本单元的编制思路,便于城乡统筹规划中的资源配置,有利于规划 编制中兼顾效率与公平,说明中心镇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着力点是可行的。本文提出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城乡统筹规划的方法和途径科学的规划体系本身就是由各种规划相互补充而成。有的从上而下编制,有的从下而上编制,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来编制,然后整合成一个合理的规划体系,从整体上来解决市场失效的问题,这样城乡统筹规划就应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一般而论,应有以下几类。

(1)扩大管制区域的城市总体规划。有的地方就提出要扩大规划区的范围,如江苏省的昆山市、张家港市把城市总体规划扩大到整个市域,因为昆山市地域本来就 很小;张家港市面积也才1000多平方公里,把总体规划范围一扩散,就可以对这个范围之内的所有空间资源

进行管制,再加上土地利用规划的配合,就做得比较 好。这种思路在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可以采取,但不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的省份。

(2)深化市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已经比较成熟,在编制深度上要进一步提高,增强它的系统性、预警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比方说要明确由小城镇 对村庄进行组合,以及由几个村庄围绕中心村构成村庄集群等。城镇体系规划也就可以延伸到村庄。这样,就可以对村镇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品进行更加合理的 布局,再加上土地利用规划的配合,就可以基本上从区域的角度对村镇的整治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3)把原有的区域规划空间化。原来的区域规划往往只局限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施,如何把它空间化并增加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保护内容,也是一种新的规划思路,对此应该在城乡统筹规划中来加以研究改进。

(4)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思路就是城市和农村应该一起统筹规划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当然这一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5)专项的城乡统筹规划。因为不同的地方,所面临的城乡关系和矛盾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抓住最主要的矛盾,来修编解决这些矛盾的专项区域 规划,尤其是经济欠发达、人口较为稀少的地区。随着条件一步一步地成熟,再把种类专业规划整合,比较成熟的城乡统筹规划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

总之,城乡统筹规划不能割断历史,要从历史教训和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并从我国的国情和变化的形势出发,切实遵循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并尽量在现有的规划手段、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新农村建设。如何评价城乡统筹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追求的核心理念。当前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是在快速城市化、国家对基本农田实施严格保护、城乡空间激烈变动重组的大背景 下展开的,所以在规划中出现了一些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如目前一些地方大规模地编制各种层次规划,但多是速成品,甚至成为农民失地的始作俑者。

首先,任务式的规划编制。很多规划没有详细的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在没有产业聚集、人口没有大量机械增长的前提下,想当然地确定在近期要聚集的人口数量,盲目地扩大城镇规模,而且这项工作已作为考核各级政府业绩的“政绩工程”。

其次,规划变成利益重新调整的工具与手段。城乡统筹规划实践中产生利益博弈和功利的倾向。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长期性与眼前发展需求的紧迫性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现实难题,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破解难题的“现实选择”。

现阶段土地问题已成为城乡规划建设中最核心的内容,编制的城乡统筹规划某种意义上被演变为掠夺乡村建设用地的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已经被异化为“建设用地 指标转移规划”,从乡村建设用地挖潜来保障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如何从乡村“挤压”出建设用地,却忽视了对乡村地区长远合理发展的整体考 虑,更忽视了对农民根本利益的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我解读《建议》的核心观点和目 的是希望利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来解决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城乡统筹”的目的是将农村的资源要素依然留在农村,而不是向城市转 移,造成新的不均衡。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否则有悖“城乡统筹”的目的。

第三,缺乏配套制度法规支撑的规划。编制的城乡统筹规划也面 临着实施难题。虽然“城乡统筹”以中央文件、区域发展指导意见等形式发布,但是目前尚未有一部正式的法规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促进乡村地区发展予以明确具 体的规定,更没有具有法定地位的实施计划。即使我们编制再多的城乡统筹规划,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难免在实施中受制于各种因素和利益关系的作用而不断地 发生偏差。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 篇7

1.1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2012年南沙区成为国家级新区, 定位为国家粤港澳合作和新型城市化综合示范区, 珠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枢纽性城市, 这意味着南沙新区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延续经济增长的同时, 城镇化必将改变南沙新区城乡空间格局, 改变人们的生活形态,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也将更加突显。此时最关键也是农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城镇化能否让农民的生活更美好?因此, 南沙新区迫切需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 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2 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

中共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中,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之时, 提出应坚持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从实际出发, 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突出农村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 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此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已经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南沙新区也以此为契机, 全面展开新一轮的村庄规划。

2 当前南沙新区乡村居住空间营造与现状存在的问题

南沙新区早在2008年就已经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 但是村庄近几年的发展效果却差强人意。村民的居住生活空间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缺乏、村容村貌亟需改善等问题, 这些都与南沙新区的发展要求极不相符。

2.1 村庄规划与现实需求的矛盾

早期村庄规划均有注重公众参与工作, 成果都是在开展了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座谈、规划公示等公众参与程序后完成, 但为什么规划仍是纸上谈兵, 无法落地?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规划成果更多的是充分迎合政府意图, 并没有很好的兼顾村庄发展需求及村民居住空间要求, 导致村民诉求无法落实, 引发村民对规划的反感;二是广泛征求民意, 在未全面摸清村庄实际人、宅、地等基本情况的前提下, 在完全不考虑全区发展定位的基础上, 一味满足村民诉求, 增加大量村建设用地, 超出了建设用地总规模。这些都导致村庄规划脱离实际, 难以落地。

2.2 忽视土地制度研究, 落地困难

农村土地利用粗放, 农民建房需求强烈, 建设用地规模持续扩张,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建设用地规模的限制导致面向落地实施的村庄规划不能满足村经济发展及村民建房需求。而传统的村庄规划只注重空间规划, 塑造空间整体形象, 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管理制度的研究往往一带而过, 使得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民建房、集体经济发展不符, 失去了空间营造的前提条件, 从而导致规划成为一纸空文。所以村庄规划已演变成为政府与农村有关集体土地如何开发的谈判博弈过程。它不再是技术上的争论, 而是涉及农村土地的一系列法律或政策上的反思与调整。

2.3 缺乏与相关规划衔接, 实施困难

目前的村庄规划大多缺少上位规划的指导, 更是通常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相符合, 这使得村庄规划往往脱离于城市规划, 导致村庄发展定位、村建设用地规模、村用地布局等与相关规划出现矛盾, 这不但使得规划落地困难, 更造成了村民住宅以及村留用地报建等行政审批的困难, 使得村庄发展杂乱无章。

2.4 忽视村庄体系规划, 缺乏分类指导

南沙区的城乡空间关系分异明显, 在现有建成区呈现破碎化且不成体系的城乡混杂、各自分散发展等状态。而在大部分未建成地区则仍然保留着景观十分优异的岭南水乡特征的条状农业村景观。因此南沙城市化过程更是形成了多样性的空间特征, 外部环境动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南沙新区整体空间格局的形成, 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乡村的发展。然而早期的村庄规划因缺乏上位体系规划的指导, 未分析各村特色及区位, 造成千村一面, 不但不利于城乡一体化, 更是限制了村庄的发展。

3 建设美丽乡村居住空间方法策略

如何做到既满足南沙新区的发展需求, 同时又保留岭南水乡“条村”特色, 成为南沙新区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使村庄在限制中求发展, 只有通过制定相关土地和建房政策,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合理布局空间资源、整治村容村貌、规范建房等一系列手段, 才能真正改变农村居住空间, 实现城乡统筹。

3.1 加强土地制度研究, 真正满足村民需求

南沙新区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低碳集约发展背景之下, 在有限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 为了城市的发展, 原有粗放的土地开发模式必须向集约高效型转变, 部分村建设用地将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这不可避免的与村民建房及村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形成了根本性的矛盾。本轮南沙新区村庄规划将采用以下方法解决矛盾。

3.1.1 采取建设用地规模镇 (村) 域内平衡方式

建议制定灵活的土地管理政策, 统筹考虑全区各村的经济发展用地需求, 在总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的前提下, 采取建设用地规模村域内或镇域内平衡的方式, 统一建设用地位置的调整, 从而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制。

3.1.2 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和改造, 挖潜存量土地, 控制增量

南沙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建设用地规模不足, 同时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又极为严重, 因此以盘活农村土地资产为手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首要目标。可以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置换政策, 结合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居民点改造等方式, 对散乱、废弃、闲置以及低效的村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复垦, 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促进城乡用地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 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见图1)

3.2 制定分类指导体系, 营造宜居乡村居住空间

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各村特点, 按照“分类发展, 分类管理”的思路, 在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编制村庄布点规划, 合理确定村庄分类、数量、发展目标等, 提出不同类型村庄差异化的发展指引, 统筹安排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村庄主要可分为城中村、城边村、远郊村和搬迁村。

城中村指位于城镇建成区内, 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城镇化的村庄。此类村庄受城市化影响较大, 建议纳入城市空间体系, 作为城市向乡村传递高标准公共管理、服务的基点, 以及乡村集中发展城市职能的空间。建设以新建、改造相结合的方式, 逐步推进基础设施水平、空间环境品质、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此类村庄不需单独编制村庄规划。

城边村指位于城镇建成区外、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内, 生产和生活方式半城镇化的村庄。此类村庄根据现状发展建设情况及受城市化影响程度, 可纳入城市规划或村庄规划范畴, 引导村庄逐步向城市发展。

远郊村指位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以外, 生产和生活方式尚未城镇化的村庄。此类村庄以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质量, 保护村庄风貌特色为主要目标, 单独编制村庄规划。

搬迁村指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存在严重洪涝灾害和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地区、重大项目发展影响区域内的村庄。南沙新区因城市发展的需要, 涉及8村庄整体搬迁, 都将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予以规划设计, 不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

3.3“五规”合一, 使村庄规划真正落地

充分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首先在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 提前谋划将村庄发展融入城市功能, 严格落实村域内用于城市发展用地的城市功能。而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下, 在不侵占农保用地的前提下,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南沙新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均在同步编制中, “三规”相互协调, 相互论证, 为村庄规划提供了一片真正落地的土壤。

3.4 强化村庄特色, 保护乡村自然景观和环境

南沙新区目前还处于半城镇化状态, 仍具有“山、水、村、田”融合良好的岭南水乡景观。因此, 在考虑城镇化进程中, 要强调从村庄整体布局、河涌水岸沿线设计、村庄建筑风貌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划控制, 对于沿河涌分布的村庄, 不提倡大拆大建, 保留传统条村村落肌理, 通过整治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村庄。

3.5 制定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推动村庄规划实施进度

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以符合村民实施意愿为前提, 制定实施性强的近期实施项目, 将村庄规划转变为实施行动计划, 统筹安排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民住宅建设、经济发展等各类建设项目, 同时根据项目实施可行性、难易程度, 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实施时序, 以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4 案例介绍——以南沙新区横沥镇新兴村村庄规划为例

4.1 村庄区位及现状

新兴村村域面积较大, 拥有围垦而成的丰富的耕地资源, 有利于形成规模集聚效益, 且具有能代表南沙地区特色的“涌、路、村、田”共生共存的空间肌理, 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耕型村庄。其位于南沙新区总体发展框架中的中心城区内, 距东部核心明珠湾区起步区仅4公里, 南部紧邻横沥镇区, 南沙港快速干线、京珠高速在其周边交汇, 水陆交通良好 (见图2) 。新兴村在南沙新区总体规划村庄分类指引中属于限制型村,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限制增量发展, 保护岭南水乡民俗文化和建筑风貌, 以生态培育、乡村旅游、现代化都市农业等为发展方向, 促进多元产业发展。所以, 本次规划将其定位为以现代化农业种植生产为试点, 带动以农业观光体验、农业科普教育为主导的休闲旅游业经济发展的都市农业型美丽乡村。

然而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侵占了村庄部分土地, 许多农民涌入城市, 村庄已逐渐失去原有的活力, 土地不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场所, 更是农民从城镇化中获取利益的资本, 由此导致河涌边出现大量违法住宅, 与此同时村庄人口却在不断下降。所以这种逐渐蔓延的涌边“宅基地”建设方式造成滨水岸线封闭, 传统水乡特色的生活公共空间正逐渐消失 (见图3) 。

4.2 五规合一, 加快落地实施

村居住生活用地和村留用地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内容, 在与相关上层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 合理规划村居住生活用地和村留用地, 以保障用地的落地。同时根据南沙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与周边产业集群相衔接,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产业互补功能, 实现村留用地与城市互动发展, 结合市场发展需求, 大力推进“一、三产业”相融的多元化产业经济发展格局。

4.3 村庄空间布局几大重要方面

由于城边村特殊的地理区位及受城镇化的影响, 生产方式将逐步转变, 由此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 从而将可能形成不同的居住空间。因此, 本规划不再是依照传统观念, 使村庄完全按一种发展模式生存着, 而是在充分遵循村民意愿的前提下, 营造两种不同的居住生活发展空间。近期建议以限制增量、征转土地为主, 远期结合城市空间发展逐步开展空间改造, 形成对城市发展的空间和服务支撑。

4.3.1 村民住宅建设模式

本次规划在充分征询村民意愿的基础上, 制定两种村民居住空间, 一是继续保留沿河涌边的现状村民住宅, 同时控制农村居民点生长边界, 不再安排插花地建房, 保持条村特色, 留给村庄呼吸的空间;二是新增分户采取集中居住方式, 考虑到新兴村未来仍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为延续农村地区农业特有的生产、生活关系, 以“非统建、独立式住宅”统一安排在紧邻横沥镇镇区的村域范围内, 使之与镇区共享公共服务设施 (见图4) 。

4.3.2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以改善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品质为目标, 主要包括建筑风貌整治、河涌环境改造、巷道空间整治、休闲空间营造、特色节点打造五大内容。利用河涌两岸空闲地、现状渡口、风水树、废弃小学等资源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改造成为滨水活动场所;在征得村民同意后, 对危旧房进行拆除, 拆除后腾出的用地用于村开放空间建设, 美化村庄环境, 不再新增住宅;开放空间用作小街头绿地、休憩场地、健身场地等用途, 最大程度满足村民日常文娱、康体需要 (见图5) 。

4.3.3 相关土地政策建议

建议采用的相关土地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将位于规划为公共绿地的现状居民点用地置换为务工地区的城镇住宅, 或执行增减挂钩政策实行集中居住, 将多出来的建设用地作规模化农业经营。 (2) 村庄手工业、加工业、畜禽养殖业等产业宜集中布置, 且尽量靠近镇区或者工业园区布置, 以集约利用土地。 (3) 对新增分户, 鼓励逐步推行公寓上楼集中居住方式, 将腾挪出来的土地作为公共服务设施、景观绿化等村民公共活动空间, 同时对腾出用地美化村庄的村民进行奖励, 以鼓励更多村民参与村庄美化活动。

4.3.4 近期行动实施计划

本规划根据《广州市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确定的考核项目, 结合村民实施意愿, 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制定近期实施的项目计划 (见表1) 。

5 结语

本文希望通过新兴村村庄规划案例, 为大多数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提供一个乡村居住空间营造的方法, 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和解决。乡村居住空间的营造涉及多方利益, 当前的土地制度似乎也在逐步走向利于农民的一方, 但我们一直鼓动村民集中公寓上楼的方式改如何推行?中国村庄传统和文化又如何与城市融合?这一切除了通过村庄规划手段外, 还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及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才能实现。“只有真正解决了城市化问题, 中国所谓的和谐, 才可能有一个开始。”

参考文献

[1]魏立华, 刘玉亭, 黎斌.珠江三角洲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辨析——渐次性改良还是彻底的重构.城市规划, 2010, 34 (2) :36-37.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25) [z].2013.

[3]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指引 (2013年) [z].2013.

论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 篇8

摘要: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机遇,也是挑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应是带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和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3—0045—04

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提供给成都和重庆加速区域发展、追赶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好机遇。中共重庆市委前书记汪洋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上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是改革,目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这就是说,试验要求审视不利于统筹城城乡发展的制度,探索和总结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并上升到制度的层面,用制度加以固定,使之成为保证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他还强调:综合配套带改革是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既是对改革内容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完成综合配套改革的任务。这就要求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整体是什么?全局是什么?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去进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才能统一全体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认识,才能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行动和做事。

一、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

(一)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与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社会形态包括城市和农村,其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因素问题,而是一个包括政治与文化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的问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际上是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的问题。人类社会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市县,从城市到农村无一不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矛盾统一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基本原理和一贯思想,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就揭示了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即经济、政治生活即政治、精神生活即文化三个方面,它们构成统一的整体,并且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因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实质就是“经济、政治和智力的发展”,就是“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应同时抓、同时发展的角度,表述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发展目标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里邓小平同志已经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总目标提了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于1991年在党的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构成的整体”;并提出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还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可见,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遵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全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看,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代表。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建立于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第一性的,政治是第二性的,政治来源于经济,经济对政治起决定性作用。政治包括国家制度及法律制度、国家政策等,总是体现和代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需要。这些制度、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总是受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所制约。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政治总是要与一定的经济相适应,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正如马克思指出:“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另一方面,政治不是消积地适应经济,它还对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和保证作用。政治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它是上层建筑中最强有力的部分,居于特殊地位,它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政治特别是政党和国家的活动,是实现和保证经济要求的基本手段。一种经济要求和经济利益,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借助于政治权力的支持保障才能得到实现,如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收、统筹城乡“试验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必须要依靠农村基层的政治权力的支持才能实现。因此,没有农村基层的政治权力有力支持的保证,必然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成渝统筹城乡“试验区”成功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

其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从本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传统的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发展上看,文化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智力源泉和精神后盾,即经济是第一性的,文化是第二性的。一般地说,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关系基础

之上的。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决定文化发展规模与水平。但是,文化也不是消积地被决定,当一定文化形态形成以后,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文化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智力源泉与精神后盾,而且“文化已成为我们文明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其能量超过了技术本身,……,也主宰着现代经济与现代技术”,并决定一个国家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这就是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的两类社会现象。

最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政治与文化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代表,因此它是上层建筑中最强有力的部分,居特殊地位,甚至是统治地位。因此,文化不仅被经济决定,也被政治决定,政治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政治的文明水平、民主程度决定文化的文明和民主水平。文化不是消积地、被动地由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形态形成以后,也会积极反作用于政治。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系统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社会创造性活动成果的长期积累和积淀。

综上所述,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政治与文化是在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被经济基础所制约和决定。但政治、文化都不是被动被制约、被决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代表并处于上层建筑中核心地位,制约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文化一旦形成稳定形态,也是经济与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社会的有机统一整体。

二、成、渝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策略

(一)经济发展策略

加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城乡工业,推动农村工业化,以农村工业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互动、城乡融合,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

1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

2稳步推进“三个集中”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方式,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现途径。(1)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县区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县区工业,促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2)以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动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促进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3)运用工业化思路,面向城镇,面向海内外大力发展规模化都市农业、绿色农业、花卉农业、创汇农业、效益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规模化经营基础。(4)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在二、三产业就业和增收。

(二)民主政治建设策略

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保证。

1为农民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组织与政治保障。

2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3继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发挥农村村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三)文化与社会建设策略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及其带头人为重点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后盾和社会基础。只要认真实行,必然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局面。

1实施农民文化、技术及管理知识免费培训工程。(1)力争5~10年将成渝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复员转业员的军人都提高到中、初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与管理知识能力水平,新增的青年劳动力提高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水平,并且都掌握2—3种实用技术。(2)建立政府扶植、面向市场的多元化培训机构,重点提高农民的应对市场的就业能力、科技兴农的技术能力、职业转换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大力培养各类适用人才。(3)农村教育实行农、科、教、管、普教、职教、成教相结合,一切农村学校应实行青少年与农村青壮年同校学习,农村初、高中增加实用性技能培训。(4)进一步提高中央、省、市、县财政分担的农民培训费用比例。(5)各级党校要免费培训农村乡镇村与合作社的干部。(6)实行一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制度。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3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各项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实行“三个集中”的重要保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主要包括:(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改水、改厕和农村道路等级化、灰黑化;(2)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低保面,建立农村居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健全覆盖全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增加财政向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农村各项改革主要有三项:一是积极探素农村股份合作制,包括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三大合作组织。按照合作与股份制章程,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社区合作股份制度改造,将资产股份量化到人。让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使农民长期持有土地不动产股份,长期享受土地开发收益分配。二是加快就业制度改革,用工单位对城乡居民一样签订劳动合同,做到最低工资标准一致、提供同等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建立农村受益的就业信息网络以及失业就业管理制度。三是构建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的机制,加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引导与控制;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机制,组织落后区县与大中城市内的中央企业、市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合作开发项目。加强城乡新型服务对接,特别是城乡金融对接,在各区县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信贷与农村“绿色通道”。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和农村联户贷款业务,为全国农民建立信用档案,发放农户贷款应达到农业贷款的50%,全国农业贷款年递增30%。

以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创新策略的整体实施,必将出现1+1+1>3的整体效果,即成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

上一篇:四川农村户口可以买养老保险吗下一篇: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