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的社会学

2024-07-14

城乡规划的社会学(精选8篇)

城乡规划的社会学 篇1

社会学类在城乡规划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中,社会学提供了对于城乡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等进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关系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是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课程实践中更加科学地将社会学知识系统地融入专业本科教育体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社会学;课程体系

1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系统表现更加多元复杂,其物质空间的规划建设中涉及的学科知识也愈加全面,同时也赋予城乡规划专业更多功能与责任。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好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能力,还需要全面的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以应对城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现象与复杂关系。而城市社会学以其特有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基础,在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知识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社会学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关系

2.1社会学研究与现代城乡规划研究的结合

随着城乡规划学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的扩展,原有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的学科基础已难以满足对城乡环境的分析研究需求,社会学因其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城乡研究提供了多维与深度研究的可能性,能够从多维视角对人类社会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对城乡规划的研究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也弥补了城乡规划领域重空间设计轻人文内涵的不足。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与社会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历史进程,也有新时期与城乡规划学科新的结合与创新。社会学以其特有的学科思维一方面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深入剖析的路径与方法,另一方面则从社会行为空间角度研究更加人性化的城乡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学者们从社会学思维的视角下,分别对城乡规划的制度建设、规划内容与方向等规划实践、以及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等具体的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更加注重城乡规划中的社会平等与公平、公众参与的价值。

2.2社会学类课程对城乡规划本科教育意义

目前在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与社会学相关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查、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以及部分实践环节等,涉及的城市社会学知识包括社会学基础研究内容,如基础概念与理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问题等;城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则偏重于将社会学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方法引入城市空间研究;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则以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系统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技术等内容。此类课程多在本科专业三至四年级等高年级开设,以配合从建筑、街区的物质空间设计转向更加宏观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和乡村规划设计等学科思维转变过程,应对更加复杂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学类课程应用重点

3.1研究方法

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随着城乡规划专业成为一级学科,社会学在城乡规划本科教育体现中重要性更加凸显,《城市社会综合调查》课程是国家《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中要求独立开设的一门社会学调查方法类课程,以往则是社会学类课程作为相关知识体现在选修类课程中。该课程是以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为规划与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的社会调查方法。常见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该课程对于城乡的分析和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基础资料调查。在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实践中,城乡建成环境的现状调查是规划设计的前期,也是更深层次研究的基础。规划前期常见的调查方法如访谈、问卷、实地观察或勘探等,可从政府、居民等不同利益群体对城乡建设的不同需求出发,针对城乡建设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但往往由于城乡系统的庞杂性和调查范围及内容的有限性,如何选择适当的调查项目以及适度规模的调查范围则尤为重要。

(2)城乡建成环境分析。城乡建成环境的现状形成于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积淀与累积基础上,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不仅需要对城乡地域物质空间进行分析,亦需对长久以来形成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与社会运行进行深入理解,不仅要技术层面的分析工作,也需求对人文层面有着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将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后,需有适合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寻找城乡发展的规律性线索。

(3)人的活动行为的分析。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人的城市体验和感知,因此关于人的活动行为的调研分析,是校核城市空间设计成果的重要指标。社会学提供了人的行为方式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够从活动的类型、人群的定位、活动的个体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该方法能够从根源上理清人的行为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明确人的社会属性是城市规划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通过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整体联系满足城市人的多元、复合的活动要求,这也是城乡规划学科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内在体现。

3.2研究内容

(1)宏观层级的城乡系统与结构。城乡的发展不只是城乡物质空间环境的变化,也体现着城乡内在结构的系统性改变,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也是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做出的实时应对,城乡结构是整个社会宏观结构体系的重要部分,破解城乡规划的实施难题,必须从社会学的宏观视角进行社会结构的剖析,涉及的内容主要包含社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就业或分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基于上述社会学内容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领域给予充分的支撑和论证,使城乡规划在宏观层面能够发挥协调与解决城乡社会矛盾的更大作用,体现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2)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我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城乡建设后,新城建设热潮在逐渐降温,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存量规划”要求在已有的城乡建成区提升建设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从城市空间塑造转向城市行为的再造。应用而生的“轻规划”“微改造”等新的规划设计理念更偏重对于已有空间环境的提升与改善,激发城市新的活力,修正“大广场”“宽马路”等建设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或现象。社会学在其长期的研究中所关注的微观层级的社会个体、群体的行为活动以及社会问题等内容,成为建设宜居城乡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亦可对规划与设计实施的形成直接有效反馈。

4社会学类课程应用思考

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特点,多以土建类学科、地理类学科为主。由于各学校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开设城乡规划专业,丰富了城乡规划专业的内涵,形成了不同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各自办学特色。但不论办学背景如何,随着最新版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性规范的出台,规划设计类课程已成为教学体系围绕的核心,空间的设计表达是专业的特色及优势。但同样也会造成课程知识体系的`单一,不适应当前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现今专业发展趋势和实际,首先应从社会学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植入,体现出社会学对当今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影响。

4.1在理论知识基础构建层面

社会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的理论知识构建主要包括:社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思路与方法、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结构特征等内容,均应为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阶段要掌握或熟悉、了解的知识内容,具体的知识要求为:

(1)城乡人口与社会知识单元;包括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城市社会要素、城市社会的分析方法、社会阶层与空间结构等。该知识单元是宏观层级的城乡系统与结构的体现,关注城乡领域的社会学问题,利于学生从宏观的社会视角对城乡规划进行解读,落实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

(2)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知识单元;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社会调查类型与设计、社会调查方法、资料统计与分析。该知识单元属于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的内容,更多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突出社会学应用的实践技能,有助于学生在规划设计中调研分析方法的科学应用。上述两部分知识单元已包含社会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研究的重点,但内容较为综合且涉猎较广,如何将社会学类知识在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中合理构建是关键也是难点。基于规划设计类课程为专业教学体系的主线,以及学分制改革的趋势,教学计划中社会学类理论课程不宜占较大学时,为了更好地将社会学应用到教学中,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应注重课程的交叉与互动,使单一理论课程转化为一系列的知识体系。因此将社会学的研究思维与研究体系加入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中,则可以通过社会学的选题、调查、分析、结论等逻辑化的研究方式改善以空间设计为基础的思维局限,指导学生以循序渐进的研究方式和步骤完成对城乡环境的研究和分析过程,培养本科阶段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一步重视理论课程与设计环节的互助和支撑作用。

4.2对规划设计类课程的实际意义

城乡规划专业在以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为主线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学相关知识课程往往以理论讲授形式开设,教学效果受限于课时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认知程度与重视程度,往往难以形成良好的效果与反馈。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查》,相较之前的《城市社会学》课程而言更加注重社会学知识与方法在城乡社会研究中的意义,注重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并与城市社会学的基础概念、理论与调查方法、分析方法等相结合,将纯粹的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支撑以规划设计类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枯燥的课堂讲授与生动的社会调查大大提升了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设计类课程的资料整理与现场踏勘提供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调查和研究方法,为后期设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课程关系如下

4.3实践教学环节层面

城乡规划本科教学在专业实践方面体现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主要为认识调研,认识调研实践领域包括住区认识调查、社会调查、城乡认识调查、结合规划设计课程的调研四个实践单元,具体的内容如下:

(1)住区认识调查研究;包括住区空间结构、住区道路与交通系统、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住区绿化系统,该实践单元注重社区规划导向下的住区研究,内容以空间的类型和层次调研为主,强调住区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和设施的均衡构建。

(2)社会调查研究;包括问卷编制与调查组织、调研数据分析的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这一实践单元突出调研具体方法的实践应用,注重调研程序和调研成果的关联。

(3)城乡认识调查研究;包括城乡功能布局、城乡空间结构与形态、城乡道路与交通系统、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化体系,该单元的实践内容涉及城乡领域的空间和规划体系,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调研。

(4)结合规划设计课程的调查研究,包括调查研究的内容、调查研究的方法、调研成果的表达,这类调研是与设计课程并行的实践环节,注重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和真实性。上述认识调研环节作为拓展能力的培养,不作统一要求,可由各校自己掌握。基于实践环节的知识体系要求的自主性特点,如何将上述四个实践单元与实践课程体系相结合以及如何对专业教学起到支撑作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四个实践单元并非独立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对应的专业课程相结合,设计类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因此必须将社会实践与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关联,起到从课堂内的学习交流过程走向社会实践的真实体验和认知,能够更好地强化城乡规划专业本身具有的实践性特质。同时可以将.大学生暑期活动的实践结合到专业的实践当中,一举两得,会更加具有专业指向性。因此,依据实践教学的知识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提高对于实践环节的要求,从低年级的建筑设计阶段,至三、四年级的城乡规划设计阶段、以及毕业设计阶段均要求设置与设计课程相配合的实践环节,以辅助深化设计及理论课程。实践环节中的资料收集、调查、分析和统计等环节等均需与社会调查理论与分析方法紧密结合。

5结语

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历程中,社会学的影响如影相随。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至规划与设计实践,社会学类知识为城市与乡村从视角、方法和内容的研究都提供了更加丰富与多层次的思维与路径,并以更加具体化和实用性的知识点融入了城乡规划专业在理论基础知识构建、规划与设计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成为本科阶段树立正确的规划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知识领域。

参考文献:

[1]罗吉,黄亚平,彭翀,刘法堂.面向规划学科需求的城市社会学教学研究.城市规划,2015(10):39-43.

[2]黄亚平,陈静远.近现代城市规划社中会的思想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05):23-29.

[3]李浩,赵万民.改革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J].规划师,(11):65-67.

[4]梁玮男.浅谈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社会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2):46-50.

[5]王世军.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45-50.

城乡规划的社会学 篇2

1 培养方案编制方法的改革

从单一编制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传统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都是由基层学术组织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编制完成的。容易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离, 学生毕业后很难立即胜任工作, 需要就业单位进行一定培训, 毕业生角色转变周期较长。改革后培养方案编制应吸纳教师、设计师、房地产开发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充分征询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意见, 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不仅培养胜任工作的设计师, 更是要塑造可以引领行业发展的开拓者[1]。

2 培养方案编制内容的改革

从重理论教学到重实践教学的转变。城乡规划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对于学生来说“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在保障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的十门主干课程的基础上, 压缩其他理论教学的学时, 同时大幅增加实践类课程在毕业学分中的比重。这样可使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并重, 前瞻性的发现设计行业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需求变化新动向, 从而修正学校教育的不足。

从标准化培养到个性化培养的转变。如今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接近饱和, 设计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技术专长毕业生而非标准化的“产品”。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千差万别, 以标准化的固态培养模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非常不利。面向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制定应具有弹性化和模块化,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较大的可组合性, 以便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2]。这需要合理的确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目录。精炼必修课, 大幅增加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及毕业去向自主进行课程选择。

从高校培养到校企联合培养的转变。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时进行的方式。“走出去”一方面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设计实践, 并将其纳入考核和晋升职称的要求。这样可以使“教”和“学”的主体共同了解设计企业的诉求。“请进来”是指增加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对学校教学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学术报告、暑期夏令营、课程设计等方式引入学校教学环节, 从从业者的视角对大学生学习方法、技能训练、能力塑造等加以指导。

3 结语

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蓝图, 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培养的质量。培养方案的编制更开放, 更好的跟社会需求接轨有利于搭建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 是现阶段城乡规划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如下几个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索:一是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二是如何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角度实现校企全面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廷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高等教育究, 2010 (07) :50-52.

城乡规划的社会学 篇3

关键词:社会发展;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方向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137-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镇化规模的迅速增长使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高度,而且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发展观念被不断提出,传统老旧的城乡规划理念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对城乡规划方向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全面适应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1 当前城乡规划及转型背景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伴随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乡规划的主要建设路径是“大力增长”,也就是在统一蓝图的规划指导下不断扩大建设规模,此时的规划类型可以概括为“增量型”。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结构不断作出调整,城乡规划也面临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经济高速时代的终结预示着我国的城乡规划将面临全面的转型和调整。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领头羊,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经过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环境也随之恶化,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使人们更加期待新一轮的发展转型,从这个角度分析,传统的增量型城乡规划类型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单纯关注城市规划发展是行不通的[1]。

随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我国的城乡规划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社会各界也普遍形成了统一的发展共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城乡互促共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在使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融入了更多的生态文明理念,使我国逐渐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道路[2]。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本质和核心依然是城镇化,但是发展重点却从城市建设规模转化为合理协调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从而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从指导思想上可以看出,先前的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量的增加,忽视了人的本位作用,而新的城乡规划却转为“以人为本”,并强调通过城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原有的一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动力机制也转变为第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更加注重效率和品质的提升,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带动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城乡规划转型方向

通过上文城乡规划转型背景可以看出,规划转型方向的选取对于转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建设效果,因此,在城乡规划转型方向的确定上要谨慎对待。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正在从满足基本增长需求向科学转型过渡,因此,今后的城乡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为核心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并在政策及制度层面上加以保障。

2.1 城乡规划转型方向的确定原则

城乡规划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其转型方向的确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注重区域协调。社会在不断发展,城乡规划的视角也应当从中心城市发展转向区域协调发展,使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乡的协调发展。而且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镇之间的联系纽带应当更加多样化,资源配置方式也应当更加丰富,从而与传统的城乡规划体系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城乡规划应当更加注重城乡之间的多方面协调,包括功能、形态、结构等。

其二,注重城乡协调。传统的城乡规划体系过分关注城市的优先发展,认为优先发展城市会起到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的作用,但是实践表明优先发展城市而忽略城镇发展会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加剧贫富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上应当尽快转变优先发展城市的理念,逐渐改变为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将农村归为城市的一部分,合二为一,而是按照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包括空间结构的产业资源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城乡居民共同获得生活品质、风貌文化上的进步和提升[3]。

其三,注重城市内部的优化。城市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城市,注重城市内部的优化有助于为我国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越、功能完善的多元化人居环境。因此,城市规划重点也应当从单纯的空间扩张转变为综合提升层面上来,尽快解决城市功能不全、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 城乡规划转型面临的挑战

城乡规划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价值观、规划理念、工作方法等是城乡规划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渡过规划转型的艰难时期,最终实现城乡规划发展目标。下面,本文将对城乡规划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加以总结。

其一,价值观的转变。在经历了传统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之后,率先发展起来的部分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在环境、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特色也日益彰显。经过几年的资源掠夺式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暴露,这就需要加强生态管制,明确各个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水源地、生态敏感区等,将其纳入禁止建设区域,严令禁止在此地开展的一切建设活动,并从制度层面上对管制区域及要求进行细化和落实,指引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生态协调工作,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单纯追求空间结构增长的宏观规划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尽快转变发展路径,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价值观,注重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城乡规划转型的第一步以及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价值观的改变。

其二,规划理念的转变。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为了体现人的本位,为其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城乡规划规划需要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在规划工作中更加注重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关注人口结构及规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人的各种需求,将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内,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其三,工作方法的转变。随着城乡结构的日益清晰以及建成环境的日渐成熟,城乡规划的工作方法也将发展显著的变化,面对新的城乡发展问题,规划模式需要从粗线条规划转变为细致规划研究,对社会、文化、历史等进行再次的信息采集和重新认识,只有在再次梳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合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市的高水平发展和多元化包容。

3 结 语

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转型的挑战,面对当前发展的尴尬局面,只有重新确定城乡规划转型方向,并建立科学的城乡规划体系,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新时代下的社会转型奠定基础,促使我国尽快步入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全民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 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2] 李京生,周丽媛.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郊区农业三产化与城乡规划 浙 江省奉化市萧王庙地区规划概念[J].时代建筑,2013,(6).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篇4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福利权益,用制度来确保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由国家统管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转变,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由政策调整向法律规范转变,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进入定型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时期。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着力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加快制度建设。要在继续完善已有制度的同时,抓紧制定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未参保人员和无工作老年居民社会保障办法,并妥善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各项制度的衔接工作。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形成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法律政策体系。二是建立长效机制。要在继续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统筹层次,抓紧制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要着眼长远,抓紧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保资金财政分担机制和社会保障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

三是加强经办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加强社会保障经办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论文 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进而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对策,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公平

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如何能通过统筹来减小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巨大差异,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切实地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的健康并且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的重大课题。

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存在的差异

1.保障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目前我国城镇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以下几种:养老、医疗和低保等各种社会保险保障项目,同时还有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项目以及其他最低保障项目。然而对绝大部分的农村来说,却仅仅只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其保障,虽然在少数农村地区已经在试行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其他城镇已出台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却没有或基本没有在农村实行。

2.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巨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已经达到一百比一,同时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也产生了较大差距,人均支出金额已大于一千五百元。以20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基本养老保险支出为例,当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支出已经达到1.03万元,然而同期农村居民支出却仅仅只有695元,由此基本上可以推断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大约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待水平的15倍,这些数据完全可以表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差异是特别巨大的。

3.筹资方式的不公平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不仅仅只出现在社会保障的享有,在社会保障筹的资环节上城镇和农村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养老保险。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目前采取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并且,大部分费用是由企业承担的,同时我国的国家财政也给予了较多支持。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过程中,大部分养老保险费用是由农村居民个人承担的,集体相对仅仅补助其中的小部份,同时政府的`扶持更是微乎其微,这就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筹资水平的不公平。第二,医疗保险。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有四分之三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而城镇职工个人只需要承担其中的一小部份。但是在农村,虽然我国已经出台并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办法,但是相应地保障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是有较大得差异。第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的财政支出为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支持,然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却不同,其中各级政府承担四分之三,集体承担四分之一,但比较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总金额,城乡的差距仍然是极大的。4.管理机制的差异较为明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机制起步时间大大晚于城市,因此成熟度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同时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分头管理,导致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造成了当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统一,运行效率相对较低,运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二、缩小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的对策

1.制定统一社会保障政策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全国性的规章制度,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地区的农民工和农民在跨地区转移的时候,尤其是在进城务工时,其社会保障账户没有办法随之调动,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农民工根本没有办法享有可靠且稳定的社会保障。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全国性的基本规则得以出台,同时逐步实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2.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第一,必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从而改变当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多头管理和其他不规范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也必须加大监督力度,防止社会保障管理与执行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违法等操作。第二,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国家应该对社会保障的地域范围、缴纳标准、账户转移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统一做出高层次统筹性的规划。

3.调整改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优化现有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必须尽快对现有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对于繁多复杂的保障项目进行合并,从而可以加强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管理的规范化与可调控化。第二,加快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目前,对我国当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最迫在眉睫就是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同时加强并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三个最主要的社会保障项目。

4.更新并完善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需要尽快地更新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运用现代先进科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能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城乡规划的社会学 篇6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生活管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对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些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上已趋于完整,制度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均有重大突破,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跟国外相比,已经没有很大差别,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缺点与不足依然明显。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目前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的范围及程度,也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伴随着近几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但是社会保障覆盖面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制度覆盖面小、覆盖人群分类不明确等。部分人群被排斥在社会保障覆盖面之外造成了贫困和严重的社会不公平问题。

加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首要问题就是保障人群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是单独进行,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相关人群,这使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彼此孤立,有时造成重复,有时出现空白点,最终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效果。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还存在着明显遗漏的人群,例如,农民工、城镇非从业人员、儿童。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还存在重叠的问题。例如,政策未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可能出现重复享受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按户籍来划分的,分为城镇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项目又是根据就业来划分的。新出台的制度难免摆脱对旧制度的路径依赖,近些年的改革都可以称之为填补漏洞式的尝试。随着原有制度依托的环境的变迁,城镇非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就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也反映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缺乏事前整体设计,完全是被动地在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实践。近年出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都缺乏严格的精算,没有太多风险分散、互助共济的功能,更多的是公共财政支持,不具备社会保险的性质。

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遗漏了很多重要项目,例如,住房补贴,物价补贴。在当前房价、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完善这些社会保障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转轨的特殊性,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特殊群体,如农民工、失地农民等。对于这些群体,地方上有各自的政策实践,但是缺乏国家层面的改革试点。

(二)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包含的项目内容十分复杂,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彼此孤立

这集中表现在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三大主要制度自成体系,独立运行,难免出现相互抵触、相互重叠。其次,社会保障机构繁多,管

理混乱。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医疗保险归人社部和卫生部管理,社会救助归民政部管理。

(三)现行制度设计的障碍

1、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社会分层日益明显,收人差距也日益扩大 从收人水平角度来看,中高收入群体包含了绝大多数具有正式工作的全日制人员,而低收人群体则包含了绝大多数没有正式工作的下岗职工、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但是,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固定单位、需要自己全额缴费,他们无力承受20%的缴费率。城镇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策略是希望将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甚至是农民工吸纳进来,但社会分层导致这部分群体收人水平低,过高的缴费率为他们参加养老保险制度设置了门槛。由此可见,社会分层与收人分配差距过大是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社会与经济约束。

2、现行制度中对于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水平设计偏高

但实际上,个体、灵活就业等从业人员虽然只缴纳20%,但没有固定单位的人员只能自己承担社会统筹的12%缴费,也就是说20%的养老保险缴费全部要由个人承担。从辽宁试点的制度安排上看,个体、灵活就业等从业人员负担的养老保险成本明显高于城镇企业职工。

(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地方政府及企业认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会加大用工成本,减弱企业竞争力,影响地区投资环境,他们甚至把社会保险发展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社会保障水平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大调整,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受目前企业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青年难以就业,中年职工面临失业,老年职工需要养老,致使失业人员增加,参保人员减少,在这种现实的大背景下,社会保险工作步履艰难。因此,笔者认为,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尽快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1、统一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方式

为规范基金的运营,可以对各项社会保险费实行合并征收,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对合并后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的确定,要从考虑本统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就业率等因素出发,确定社会保险总支出水平和合理的费用分摊比例,并做到有利于向“纯积累”模式过渡。

2、社会保险待遇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干的人收入没有不干的人收入高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不能算对,因为退休职工待遇是职工退休后应享受的待遇。但是,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力等因素确定社会保险待遇,也是合情合理的。笔者认为,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一直较高,应逐步降低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另外,目前“个人帐户”中的利率大大高于银行同档利率,且推算的金额只是虚拟的空帐,没有基金保障,这样势必会加重企业和社会保险机构的负担,应加以改变。

3、千方百计地解决现有保险基金积累不足的问题

对于现阶段保险基金不足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筹集:⑴在国有资产方面,可以将国有资产存量变现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保险基金,这也是对当年低工资条件下工人劳动所得产权明晰化的体现;⑵在养老保险方面,可以通过制定指导性政策来鼓励、引导企业和职工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

险,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⑶在缴费基数方面,鉴借西方工业国的做法,可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方试行逐步取消缴费限额的做法;⑷在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里安排一块,或建立特殊税种,纳入财政预算;⑸在通过其他渠道筹资方面,可通过发行保险债券,或发行保险彩票等,解决临时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广阔性及地区差异,我国可逐步地、有选择地、低起点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从富裕的、接近城市的农村开始,逐步建立起农村自助性社会组织,在银行中开设储蓄保险账户及商业保险,开办保障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等与农村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基本项目,并给予其较高的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以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适时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作出调整

近年来,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已经采取了签定双边协议的办法,解决劳动者在其他国家从事工作遇到的社会保障问题。德国、美国和韩国也对中国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要求中国在这些国家设立的公司为其员工参加所在国的社会保险。还有的国家为了增强本国对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的经济竞争力,采取了削减本国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做法。我国为了更好的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必然要按国际规则办事,但我国的调整也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一较高低,只能站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与国际接轨。

(四)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

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着健全的司法机制,因为健全的司法机制是解决纠纷的法律武器,为法律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最终保障。当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也不例外,需要健全的司法机制。笔者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伤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在条件成熟后,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领域里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对拒不缴纳法定的社会保险费、拒不履行支付保险金义务,不正当使用保险基金、贪污、挪用、侵占保险基金的行为人,应当依法分别追究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现在,有些地方在人民法院已设立了社会保障法庭,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采取强制的司法措施,追缴社会保险费。充分运用司法机制在保证社会保障法律实施方面具有的强制性和震慑作用。

(五)国家应重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无论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司法还是其贯彻执行和广大公民的遵守都离不开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辛勤工作,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对现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宣传也很重要,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农村的农民想参加社会保障,但由于不知道相关法律与政策或对当前的政策持怀疑态度而望而却步。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也迫在眉睫。

三、结论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它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制度之一。社会保障制度是

城乡规划的社会学 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规划,社会调研,长沙县

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因而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的重点应该是探索如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解决三农问题, 这也需要规划人员对乡村实际有较全面、准确的把握。受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 我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强烈变化, 例如乡村人口结构、农民收入构成、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都已改变, 而这些变化很难通过官方统计数据反映。农民作为分散的个体又缺乏明确表述自身意见的有效渠道, 这往往造成规划不能准确把握乡村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难以实施。本研究结合湖南省长沙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在规划编制中引入社会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 研究农村的现实状况、需求, 总结其发展趋势, 为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特征

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县为案例。该县县域面积1997平方公里, 辖20个乡镇, 2011年总人口80.3万, 城镇化水平51.9%。长沙县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典型性。首先, 长沙县经济基础较好,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789.9亿元, 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53位, 雄厚的经济基础保证长沙县可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率先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其次, 长沙县的城乡差距较明显, 以县城和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县域中部地区发展迅速, 已呈现与长沙市融合的趋势;而县域南部和北部地区以农业为主, 在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与中部有明显差距 (见图1、图2) 。

1.2 研究方法

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研问卷围绕“进城居城”、“社区发展”和“支农惠农”三个主题展开。“进城居城”重点考量农民流动性、进城的门槛与意愿, 作为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的依据;“社区发展”重点研究农民需求, 探讨如何构建农村社区;“支农惠农”更多关注政策层面, 为国家政策的细化、规划实施提供保证。

鉴于县域面积较大, 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本研究采用分类多阶段抽样方法, 在县城、近郊地区、北部地区、南部地区按一定比例分别抽取了26个村, 每村内再抽取40个农户, 共计1040个样本, 收回有效问卷1027份。

2 社会调研的发现与启示

2.1 农户收入与就业的多元化

从农户家庭收入情况来看, 劳务性收入平均为12625.723元, 占总收入46%;其次是农业收入占30%;再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 (贸易、运输等) , 占15%。农户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 农业收入虽然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但劳务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见图3) 。

与收入构成对应, 长沙县38%的农村家庭有1人出外打工, 32%的农村家庭有2人或多人出外打工;而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 接近74%的农民表示“只要有其他的挣钱机会, 就不会去种田”。从打工地点来看, 基本是县内、县外各占一半, 有工业基础的乡镇农民外出打工比例明显低于纯农业乡镇。可见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普遍, 外出务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而就地就近打工是大多数农民的首选。

2.2 县城、近郊、远郊乡村差异明显

在调研数据分析中引入空间维度, 根据抽取样本与县城的距离, 将各村庄分为县城周边 (1) 的村庄、近郊村庄和远郊村庄分别统计, 可以发现县城、近郊、远郊村庄的很多主要经济社会特征, 如进城意愿、改善设施要求、人均收入等, 均存在显著差别。

2.2.1 家庭收入的差别

统计发现, 近郊地区的农户平均收入明显高于县城周边和远郊农户, 其中户均收入小于2万的家庭比例仅为15.4%, 而10万以上家庭的比例高达50% (见表1) 。结合深入访谈, 研究认为造成近郊地区农户收入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县城周边的乡镇有较好的工业基础, 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 使得这些地区农民就近打工的机会很多, 使劳务性收入较远郊地区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近郊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良好, 使得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高于其他地区。可以说近郊地区既能接受城市的带动、又具有乡村的优势。

2.2.2 进城意愿的差别

在问及“是否愿意获得城市户口进城居住”时, 县城周边有52.5%人表示愿意, 远郊地区表示愿意的比例最高为55.4%, 而近郊地区的居民只有44.3%的人赞同。在问及“是否需要改善住房条件时”, 近郊居民回答需要或很需要的比例高达84.5%, 明显高于县城和远郊的比例。

综合上述两个问题, 发现近郊地区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最强烈, 但进城意愿却最弱, 也就是说近郊农民更愿意在保留现有田园居住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农村环境美化、基础设施配套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 而不是被城市化。相反远郊农业地区的农民更愿意直接进入城市居住, 而对村庄整合、集中居住的意愿偏低 (见图4、图5) 。

2.2.3 公共服务需求度与满意度的差别

调查数据显示, 近郊地区居民对各类公共设施服务需求度 (2) 最高, 为4.39;远郊地区的需求度次之, 为4.00, 而县城地区最低。而不同区域农民对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呈现相反的结果, 县城地区的满意度最高为3.24, 远郊地区次之为3.04, 近郊的满意度最低为3.11。

从公共服务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分析来看, 县城周边的农户可以方便的获得城市服务设施的覆盖, 所以满意度较高、需求度较低。而近郊地区居民收入较高, 因而产生的需求也就更为多样, 同时近郊农民的市民化意识较强, 希望能够获得与城市同质的公共服务, 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最低 (见图6) 。

2.2.4 县城、近郊、远郊的“V”型社会空间分异

综上所述, 可见县城周边、近郊、远郊乡村的社会、经济特性差异明显, 呈现类“V”型结构。近郊的乡村形成一个收入较高、需求强烈, 同时城市化意愿较低的圈层。这种差异性提示规划需要分区制定发展策略, 特别重视近郊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在配建标准上应该尽量与城市相同, 从而满足农民日益成长的需求, 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传统的征地拆迁的城镇化模式在近郊区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需要调动农民改善住房和公共服务的愿望, 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和方法。而在远郊农业地区, 则可以采取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农民直接进城或镇。

2.3 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差异

农民希望获得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距离是影响村庄布局调整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调研中让农民分别选择希望到达幼儿园、医院、乡村超市、农资销售网点等各类设施的距离与现实距离, 并以居民选择各段距离的百分比为纵轴, 以距离分段 (0~1公里, 1~2公里等) 为横轴, 绘制各项设施需求距离折线图。折线斜率越大即跌落越明显, 说明该项设施距离敏感性越强, 折线越是平缓说明该设施敏感性越弱。

研究发现居民对于生活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高, 幼儿园、小学、医疗所、乡村超市等日常性服务设施距离很敏感, 希望在距离自家1公里以内的占比均在70%以上。对生产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低, 农业技术服务站、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设施的距离稍微远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见图7) 。

3 规划对策

3.1 总体思路:三化协调, 促进农民增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要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调查显示劳务收入、农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是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因此规划应从这三方面入手, 探索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

增加农户的农业收入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适度增加农业经营规模, 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劳务性收入, 就需要发展工业, 尤其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需要发展服务业, 而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城镇化的支撑。据此, 围绕农户增收, 规划提出协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大动力,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 并释放出剩余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为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支持;而工业化在创造就业, 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 也能带动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 (见图8) 。

3.2 总体布局:因地制宜, 分区指导城乡发展

综合考虑长沙县的生态本底与社会调查反映出的县城、近郊、远郊乡村的差异性, 规划将长沙县分为中部新型城镇化地区、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南部绿心创新发展区三个次区域, 制定不同的发展模式, 分类指导 (见表2) 。

中部新型城镇化地区包含县城及其周边的近郊地区, 这一地区未来主要的发展动力将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综合考虑城市、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要求, 在高效、集约地布局城市建设区的同时, 还保留一定数量的乡村地区作为生态隔离, 并赋予这些地区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等适宜的功能, 实现城乡功能协调与互补。并构建起网络式、全覆盖的城乡公共交通系统, 使乡村居民也能方便地获得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整个地区形成“多心、多片、网络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见图9) 。

长沙县北部地区农业基础良好, 且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 土地流转较普遍, 规划将其确定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发展动力。结合场地条件, 划分为杂交稻优先发展区、茶叶优先发展区、特色林果优先发展区等专业化的农业片区, 以土地整理和流转为重点, 引导农业产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在各农业片区的小城镇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与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整个地区形成以专业化的农业地区为基底, 主要道路为骨架, 特色农业镇为支撑的“点轴聚合、以点带面”的城乡空间结构 (见图10) 。

长沙县南部多山地, 自然环境优美, 且处于长株潭三市中心, 规划将其定位为服务三市的生态休闲绿心。在总体上加强生态环境保育的基础上, 结合主要交通线路和景观资源, 适当引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色服务业, 并以此类项目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空间整合, 整体上形成“面域保护、点状开发、城乡融合”的空间格局 (见图11、图12) 。

3.3 设施配置:服务均等, 分类分级配建公共设施

针对农民对生活性服务设施距离敏感, 而生产性服务设施距离不敏感的特点, 综合各类设施的建设运营成本, 结合不同等级的居民点, 规划提出按照基本生活圈、日常生活圈、基本生产圈和完善的生产、生活圈四级配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

在自然村组配建卫生室、小超市等, 形成基本生活圈;中心村配建小学、幼儿园、农村超市等生活性服务设施, 构建以中心村为核心的居民日常生活圈;在一般镇配建农资销售网点、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日用品超市等设施, 以满足农业生产服务要求;强化在重点镇配建服务质量较好的中学、养老院和农业技术培训站、农资销售网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业贷款保险机构等生产性服务设施, 形成以重点镇为中心的完善的生产、就业圈。规划希望通过在重点镇集中布局生产性服务设施, 提供更多非农就业岗位, 进而带动城镇人口聚集, 促进重点镇发展;而在中心村布局各类生活服务设施, 可以逐步带动村庄布局整合, 实现规划目标。

4 结语

长沙县的社会调研明确了农户的收入构成和就业情况, 为规划提出“协同农业现代化、农户多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大动力, 促进农户增收”的总体思路提供了启发。社会调查数据与空间的综合分析, 使我们发现了近郊、远郊地区的显著差别, 这为划定县域分区提供了依据。对于服务设施距离敏感度的分析, 为调整设施布局, 形成不同生产、生活圈提供了支撑。这些研究内容都使规划更符合乡村实际, 也更容易实施。从完善城乡统筹规划技术的角度考虑, 研究认为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增加乡村社会调研可以加强规划设计人员对乡村现状、农民需求的了解, 进而补充传统规划中被忽略的社会、文化等因素,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乡村社会调研的重点是发现问题, 而城乡统筹规划则有较强的目标性、政策性, 两者相互结合有助于发现更多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 2010 (3) .

[2]刘佳燕.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的社会规划策略研究[J].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7.

[3]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0.

[4]刘豪兴, 主编.农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马璇, 王红扬, 冯建喜, 等.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居民基本诉求调查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城市规划, 2011 (3) .

[6]张泉, 王晖, 陈浩东, 等.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7]陈宇, 赵明.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空间重构的规划探索[J].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1.

城乡规划的社会学 篇8

摘要: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地合理科学地规划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类型出发,分析土地规划对城乡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土地规划;社社会环境问题;影响;措施

我国是一个资源少、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土地又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土地规划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占有很大比重。土地是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但同时如果土地得不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也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土地规划不科学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的土地规划理论起步晚、基础薄弱,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土地主要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生态用地等,而不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会给社会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

1、制约农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多。农业的基础地位一直薄弱,加之越来越多的土地规划不合理导致农业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近年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大幅增长,致使农业用地减少,农用地大量流失。农村大量人员进城务工,使大量土地荒废,土地遭到严重的浪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更长远的影响是致使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导致城乡差异更加扩大,“三农“问题更加严峻。

此外,在1986年之前,我国的土地规划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后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开始了我国的土地管理规划。但是从实际的实施情况来看,管理法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它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土地规划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在正确的土地规划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開发利用土地,强化土地资源的管理与监督。

2、增加交通问题

经济社火的发展促使城市进程的加快,而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的交通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的出现,是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但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土地规划有着密切联系。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认识不足,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规划土地,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使得交通用地不足,交通拥挤越来越突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又一大交通工具,在拥挤的马路上排放着热气浓浓的尾气,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加重污染问题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还有土壤污染。由于对各种工业用地不合理地布局,造成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而土壤污染除了大量使用农药,还有就是对土地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在2003年之前,我国还未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只对大的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是无从评估各项项目对环境的作用与效应。从200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规定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从而使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有法可依。

4、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的地形以山区为主,山地面的占了总面积的2/3,生态环境本身脆弱不堪。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某些地区得到改善,但总体上却呈现恶化趋势。农业的发展大国,人口的居住大国,粮食的需求大国,这些都需要在土地上得以实现。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重视对土地的合理规划,或者规划了但没有有效实施,人们为了一己之利,去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湿地和滩涂,使环境变得更为不堪一击,一遇到洪水灾害,就出现泥石流、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土地板结、土地盐碱化等派生的自然灾害。而更多的土地荒漠化、沙化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人们对土地的破坏,严重影响到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遭到了自然的无情惩罚,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也是我国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5、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土地总体规划使得土地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从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土地资源在时空结构和产业结构上的合理配置,对土地的开发、使用、整治与保护进行科学布局。但是由于我国的规划是以行政单位为标准展开的。不同的行政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有利于本单位的规划策略,这样使规划变得分散,难以协调,使各个单位间产生明显的差异,加剧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土地合理规划的若干有效措施

土地规划对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环境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必须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下面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保护特色土地

特色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方或者区域的特色,是一个区域历史象征性的标志,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很多地方为了获得商业效益,在进行新的土地规划时,把那些具有地方和区域特色的土地排除在外,例如摧毁一些历史遗址、文物古迹等。作为一个地方标志性的土地,具有历史文化的内涵,这些场所、地形、地貌、遗址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后无法恢复。

2、保护开放空地

在农村和城市都有开放空地,很多城市里已经不存在开放空地了,因为开放空地已经被高楼大厦、公路铁路所占用。高楼林立、工厂增多,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也带来了人们精神上的压力。而农村中,则是缺乏对开放空地的保护,农民盲目开垦或者任意荒废土地,都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开放空地利用的指导与保护,促进开放空地的有效配置永久保护。

3、控制城市增长边界

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对土地的扩张而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确定城市的增长边界,把边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城市的发展来自于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防止盲目以地域面积为标准的城市发展观念。

4、完善土地规划制度和规划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土地规划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完善相关的土地规划制度,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检验制度的可行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政府是土地资源的最高所有者,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完善土地规划的法律法规,强化土地规划的监督机制。针对农村与城市的具体用地情况,办法具体适应的规定政策。

同时,正确的土地规划方法也至关重要。土地规划是对土地使用情况的提前预测估算,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采取详细可行的规划方法是实现土地合理规划的前提。土地规划除了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还可以创新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动态观测中分析而不仅仅采用静态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也能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三、结束语

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土地资源必须得到合理科学的规划,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土地规划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制定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土地规划制度,严格执行土地规划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华.关于土地规划对社会环境所构成的影响研究[J].华章,2012(35).

[2]袁顺全,李文利, 杨玲,赵烨.土地规划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

上一篇:灰雀第2课时下一篇: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