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透析

2024-10-24

规律透析(共4篇)

规律透析 篇1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无处不在, 碰撞就是相互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型, 它能将力学的两大主干知识动量和能量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因此, 碰撞类试题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下面先分析碰撞的特点及遵循原则, 然后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应用“碰撞模型”解题.

一、碰撞的特点

1.在碰撞现象中, 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

2.由于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 因此撞击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极大.为此, 在碰撞现象中, 有时尽管撞击物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但合外力的冲量远小于内力的冲量, 若仅以相撞物体为系统, 则动量近似守恒.

3.由于作用时间极短, 作用力极大, 因此, 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不计, 即可以认为碰撞前后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 物体的动量有了显著的变化.

二、碰撞遵循的原则

在碰撞过程中, 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 如果是弹性碰撞, 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 如果是非弹性碰撞, 则有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 系统总动能减少.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后两物体结合为一体, 损失的动能最多.

在处理碰撞问题时, 通常要抓住三项基本原则, 即

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原则.

m1v1+m2v2=m1v1′+m2v2′. ①

2.碰撞后系统总动能不增加原则.

12m1v12+12m2v2212m1v12+12m2v22. ②

由动能和动量的关系式Ek=p22m可将上式转化为动量关系:

p122m1+p222m2p122m1+p222m2. ③

3.碰撞后状态的合理性原则:

碰撞过程的发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如甲追上乙并发生碰撞, 碰前甲的速度必须大于乙的速度, 碰后甲的速度必须小于、等于乙的速度, 或甲反向运动;如甲、乙迎面正碰, 则碰后至少有一个速度反向.

三、碰撞的特例

关于碰撞模型, 最常见的是碰前一个物体静止, 如 v2=0.接下来讨论这一特例的各种情况:

1.若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 (弹性正碰) , 由①②两式 (②式能量关系取等号) 可解得碰撞后的速度为

v1=m1-m2m1+m2v1, ④

v2=2m1m1+m2v1. ⑤

2.若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由动量守恒, 碰撞后的速度为

v1=v2=m1m1+m2v1. ⑥

结合1、2两种情况我们还可确定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范围:

m1-m2m1+m2v1v1m1m1+m2v1, ⑦

m1m1+m2v1v22m1m1+m2v1. ⑧

3.对于弹性正碰, 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 即 m1=m2, 由④、⑤两式解得 v′1=0, v′2=v, 即碰后两物体速度交换.

4.若 m2≫m1, 由④、⑤两式解得 v′1≈-v1, v′2≈0, 即碰后主碰物以原速率反弹, 被碰物保持静止.

熟练掌握这一特例的各种情况, 对于快速解题大有帮助.

四、碰撞模型的拓展

从物体的相互作用类型来看, 力的作用时间有长有短, 如打击、碰撞等是一种时间极短的短暂作用, 但更多的是力的持续作用.相互作用可以是接触的, 也可以是不接触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广义的碰撞模型:通过相互作用, 动量有显著变化的过程, 而不必区分它的作用时间的长短以及接触与否.这个模型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碰撞模型的应用

例1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条直线, 2、3小球静止, 并靠在一起, 1球以速度 v0 射向它们, 如图1所示.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 则碰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可能值是 ( )

(A) v1=v2=v3=13v0 (B) v1=0v2=v3=12v0 (C) v1=0v2=v3=12v0 (D) v1=v2=0v3=v0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碰撞问题.分析这道题不外乎采用以下的两种碰撞模型:将球2、3视为一个整体, 球1与球2、3发生碰撞;球1与球2首先发生碰撞, 然后球2再与球3发生碰撞.选择不同的物理模型,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两种物理模型究竟谁是谁非呢?第一种模型是错误的, 而第二种模型是真实的.因为当球1与球2发生碰撞时, 由于碰撞时间极短, 故可认为球2与球3之间尚未发生相互作用, 在球1与球2碰撞结束后, 球2位置不变但已获得速度, 之后再与球3发生碰撞, 由此可见, 整个碰撞过程是依次进行的.

三个小球完全相同, 表明发生的碰撞是正碰;它们的质量相同, 碰撞中又没有机械能损失, 故当球1与球2碰撞后, 两者交换速度, 球1静止, 球2以速度 v0 运动, 然后球2与球3发生正碰, 碰撞后两者又交换速度, 球2静止, 球3以速度 v0 运动.故碰撞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0、0、v0, 选项 (D) 正确.

评注:正确地建立碰撞模型, 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例2 图2是一个物理演示实验, 它显示:图中自由下落的物体A和B经反弹后, B能上升到比初位置高得多的地方.A是某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球, 质量 m1=0.28 kg, 在其顶部的凹坑中插着质量 m2=0.10 kg 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在凹坑中, 其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A下端离地板的高度H=1.25 m 处由静止释放, 实验中, A触地后在极短时间内反弹, 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B脱离球A开始上升, 而球A恰好停留在地板上, 求木棍B上升的高度. (重力加速度 g=10 m/s2)

解析:根据题意, A碰地板后, 反弹速度的大小为 v1, 等于它下落到地面时速度的大小, 由匀加速运动公式可知:

v1=2gΗ

A刚反弹后, 速度向上, 立刻与下落的B碰撞, 碰前B的速度为:

v2=2gΗ

由题意知, 碰后A速度为零, 以v2′表示B上升的速度, 根据动量守恒 (以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 有:

m1v1-m2v2=m2v′2 ③

令 h 表示B上升的高度, 则有:

h=v222g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h=4.05 m.

即木棍上升的高度 h=4.05 m.

评注:该题立意新颖, 能否把题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碰撞模型是关键的一步, A反弹后经过极短时间与自由下落的B发生碰撞, 碰后A静止, 属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例3 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质量相等, 假定它们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 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两球, 同时给A球以速度 v0, 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 B球初速为零.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 (两球未接触) 到刚恢复到原始值所经历的时间为 t0, 求B球在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解析:两球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 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所以优先考虑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来解题.

系统松开后, A球做匀减速运动, B球做匀加速运动.

设A、B间距刚恢复到原始值时, A、B的速度分别为 vA、vB, A和B球已运动了距离 sA和 sB, 如图3所示.由动量守恒, 有

mv0=mvA+mvB ①

由动能定理, 对A球有

-FsA=12mvA2-12mv02

对B球有FsB=12mvB2

又有 sA=sB ④

由以上②③④各式, 可得方程式

12mv02=12mvA2+12mvB2

mv0=mvA+mvB ⑥

由此解出 vA=0, vB=v0.

当两球速度相等时, 距离最小, 设速度为 u, 由动量守恒, 有 mv0=2mu

对B球有 vB=u+at0, 得 a=v0/2t0.

评注:这是一个广义的碰撞模型, 题中的两球既没有相互接触, 也不是时间极短 (瞬时作用) , 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碰撞”.由⑤、⑥两式可看出, 正是弹性碰撞的结论:碰前一球静止且质量相等时, 碰后交换速度.其实这种作用过程的特征与弹性正碰的模型完全相同, 从开始到相距最近相当于压缩阶段, 从距离最近到恢复到原始值相当于恢复阶段.如果分析能力较强, 可通过模型的类比直接得出上述结论.

湖北省仙桃中学

规律透析 篇2

一、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

概念是对各种零散、感性知识的系统总结, 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受到知识系统性、个体认知能力的限制, 学生在理解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这三个基本概念时往往模棱两可, 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此,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受, 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大兴安岭雪花飘舞, 而长江两岸柳树发芽, 海南岛鲜花盛开;西北地区“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 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而东北地区则是“林海雪原”。从这些感性的知识入手,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地域分异现象。然后将这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总结, 通过现象反映本质———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征的一致性, 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 因而发生更替的现象, 即地域分异规律。而引起地域分异现象的要素, 则称为地域分异因素, 如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貌等。地域分异因素是产生地域分异现象的根源, 而地域分异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深化就形成了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 学生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不清, 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地带性规律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的综合。而非地带性规律就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和某个要素的特殊情况, 如沙漠中的绿洲、回归线附近的雨林等。这些认识都是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 地带性规律

地带性规律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简称,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沿纬线方向延伸, 南北方向更替。热量的纬度差异是形成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基础。地带性规律虽在全球具有普遍性, 但它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 不包括干湿度和垂直分异规律。

概念理解得不深刻就有可能导致知识应用的错位。如对热带内部气候类型的南北更替, 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疑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的年均温差异不大, 而区域内自然景观差异巨大却是因为降水。但这三种气候的分布具有典型的纬向性, 那么形成它们内部差异 的主要因 素就应该 是热量而 不是降水 啊?”显然, 学生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纬度地带性的本质和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这三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差异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因为降水, 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造成这三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这三个区域受到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控制, 而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还是太阳辐射强度在不同纬度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如果剔除非地带性因素, 那么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将非常完整地呈带状分布。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影响下, 降水特点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二) 非地带性规律

由于海陆位置、地貌、洋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和其要素并非完全沿着纬线方向延伸, 而是与纬线斜交, 甚至沿着南北方向延伸的现象都是非地带性的。非地带性的两个基本规律是干湿度和垂直分带性。

干湿度分带性是指在热量大体相同的各纬度带上, 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递减, 从而造成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递变。海陆间的水分交换强度在沿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越靠近大陆的中心, 海洋气团的影响力越小, 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越弱。因而, 在水分差异的基础上由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植被类型也出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递变。干湿度分带性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典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为了与纬度地带性对应, 在很多的地理著作中, 甚至是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将干湿度分带性称为“经度地带性”, 这是不准确的。首先, 所谓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的简称, 所以地带性规律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 而干湿度分带性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其次, 干湿度分带性的实质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使陆地上不同区域与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出现空间差异, 这种差异只与海陆距离有关, 与经度没有本质的联系。

水分和热量是产生地域分异的两个基本条件, 而这两个条件都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当山地同时具备较高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 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先递增后递减。不同的垂直高度上水热组合各异, 首先使气候发生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进而导致其他地理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即垂直分带性。

总之, 地带性规律仅指纬度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规律则是指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 而地域分异规律则是这三种规律的综合。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 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的关系

不论是地带性分异还是非地带性分异, 水热组合的差异性是促使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更替的直接原因。当热量起主导作用时, 自然带表现为典型的纬向性, 如亚欧大陆东岸由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的热带雨林与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当水分起主导作用时, 水平地带性则明显地表现为干湿度分异, 如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随着降水的减少而依次出现的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当热量和水分的作用都很重要时, 自然带则与纬线斜交, 如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水平地域分异。因此, 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虽然互不从属, 但是它们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并且同时起作用, 使地域分异现象表现得极为复杂。

(二) 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的关系

垂直带分异本质上是非地带性分异, 但它与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垂直带的结构上。

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与当地纬度带所对应的气候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而后以气温的递减为契机, 垂直带谱中依次呈现由当地向高纬度地区所出现的自然带。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低的自然带, 山地处于高纬度时, 将排除中低纬度的自然带, 从而限制带谱的复杂性。故而, 山地纬度越低, 海拔和相对高度越大, 垂直带分异越典型, 垂直带谱的结构也越复杂。相反, 山地纬度位置越高, 垂直带谱的结构越简单, 而且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例如, 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地处热带地区, 相对高度超过8000m, 从山麓地区的季雨林带到5500m以上的永久冰雪带, 总共出现了8个自然带;秦岭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较喜马拉雅山小, 故而其垂直自然带的数量也较少, 从山麓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3400m以上的草甸带, 共6个自然带;大兴安岭北部位于寒温带地区, 山地垂直带谱更简单, 从山麓的落叶松林带到1300m以上的针叶灌丛带, 自然带减少为3个。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虽然可以将垂直分异规律看做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垂直方向上的浓缩, 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垂直带谱与干湿度分异的关系则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垂直带谱出现了海洋性与大陆性的区别。若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带时, 整个垂直带谱表现为海洋性特性, 带谱中森林带占主导地位;基带具有大陆性特性时, 整个带谱表也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特征, 整个带谱中荒漠带占据主导地位, 森林带较少甚至完全缺失。例如, 河北省小五台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 水分条件相对较好, 带谱中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只有在2500m以上的亚高山才有灌丛草甸带;天山山脉位于我国的干旱区, 带谱中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综上可知, 垂直带和水平带的关系极为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和干湿度带上水热组合各异, 形成的垂直带结构, 如基带、垂直带数量、各带分布高度、优势带等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语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总结,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准确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含义, 而且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 深刻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理清知识的脉络、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光和, 蔡云龙.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武吉华, 张绅等.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伍光和, 田连恕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刘华讯.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 1981 (36) .

[5]马堃.世界气候的纬向地带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 .

[6]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J].地理科学, 2003 (23) .

[7]宋兆谦.陆地上的气候类型与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2.

[8]景才瑞.论自然界结构的特征——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J].华中师院学报, 1983.

规律透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规律血透2年以上的患者共40例, 其中男18例, 女22例, 年龄29~54岁, 平均 (41.8±12.6) 岁。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18例, 高血压肾病12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 慢性肾盂肾炎1例, 梗阻性肾病1例, 其他1例。入选患者80%出现顽固性高血压, 使用降压药物效果不明显, 食欲差, 睡眠时间短, 易惊醒, 全身皮肤瘙痒, 背部及四肢有抓痕, 无负重行走20 min后感心慌、胸闷, 个别患者透析后半程出现不宁腿综合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20例, 一组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 (HD+HP) 治疗方法, 另一组仅进行血液透析 (HD) 治疗。治疗过程中HD+HP治疗组有2例中途退出 (1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偏低, 1例患者治疗后经期延长) , 故HD组随机挑选2例退出。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使用透析机均为德国费森尤斯4008B型, 标准碳酸盐透析液。透析器采用尼普洛130 G, 灌流器采用珠海健帆HA-130型树脂灌流器。HD治疗采用标准操作进行, 而HD+HP治疗时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器串联, 使用低浓度的肝素生理盐水 (500 ml生理盐水加入肝素5 mg) 2500 ml先后预冲灌流器和管路, 泵流速不大于100 ml/min。预冲过程中轻拍灌流器及管路以排尽管路及灌流器内的气体。然后用含肝素100 mg的生理盐水500 ml以低于50 ml/min的流速缓慢预冲, 并排尽管路、灌流器及透析器中的空气, 使灌流器达到充分肝素化, 最后使用一瓶无肝素的生理盐水500 ml冲入管路、灌流器、透析器中, 排出高浓度的肝素生理盐水时即可准备引血上机。穿刺动静脉内瘘或者连接长期导管, 建立血液通路, 在开始治疗前20 min, 根据患者体重给予首剂肝素0.7 mg/kg静推, 在治疗过程中追加肝素10 mg/h, 于结束前30 min停用。开始治疗后逐渐将血流量调整为200 ml/min, 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 进行HP联合HD时每隔30分钟用手揉搓灌流器, 2 h后待灌流器吸附能力达到饱和以后取下, 继续进行HD治疗2 h, 总治疗时间4 h, 每周HD 2~3次, HD+HP 1次, 此次调查时间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肾功、电解质变化;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及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尿素氮、肌酐情况

两组治疗后K+、Cl-、P2+、BUN、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说明两组治疗对降低电解质和清除肾毒素均有效, 而Na+治疗后数值升高, 分析原因可能与治疗后血液浓缩有关, β2-微球蛋白在HD治疗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HD+HP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减低。

两组治疗后各种电解质及BUN、C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血透联合血灌在清除以上物质与单纯血透组相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而两组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与HD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在HD+HP组中经过2个月治疗后, 18例患者血压由180~160/100~80 mm Hg普遍下降至160~140/90~65 mm Hg, 皮肤瘙痒基本消失, 全身无抓痕;18例患者中有3例在治疗前出现不宁腿综合征, 治疗后3例完全消失;夜眠时间普遍由治疗前平均5 h提高到8 h, 且夜眠不易惊醒;食欲明显好转, 胸闷症状基本消失。而HD治疗组患者, 血压由180~155/105~75 mm Hg普遍下降至165~150/95~80mm Hg, 皮肤瘙痒无改善, 背部及四肢有抓痕;18例患者中有2例在治疗前有不宁腿综合征, 治疗后1例完全消失, 1例较前稍减轻;夜眠时间仍维持治疗前的平均6 h, 但夜眠较易惊醒;食欲较前稍好转, 但胸闷症状仍同前。

2.3 不良反应

40例患者中, HD+HP组1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偏低, 1例患者治疗后经期延长, 故此2例中途退出, HD组随机挑选2例退出。

3 讨论

随着对慢性肾衰竭的深入研究, 现已逐步认识了尿毒症的毒素成分, 据初步统计, 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有200种以上物质水平比正常人高, 其中某些物质有毒性作用[1], 一此物质单独可能不起毒性作用, 但合并在一起时则可能会引起尿毒症效应, 或毒性效应增强, 根据其分子量可分为: (1) 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在600 D, 主要为尿素、胍类等。 (2) 较大的中分子, 分子量在300~12 000 D之间, 多为细胞和细菌的裂解产物等。 (3) 大分子毒性物质主要是血中浓度异常升高的某些激素, 如PTH、生长激素等。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 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 所以只允许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 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中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而中分子物质可引起多系统损害, 其代表物质为甲状旁腺激素 (PTH) 、β2-微球蛋白等[2],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会引起心肌损害, 发生尿毒症性心包炎;β2-微球蛋白也可引起皮肤瘙痒等症状。树脂灌流器采用的吸附剂是中性大孔吸附树脂, 对于疏水、亲脂基团或带有苯环等环状结构的物质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可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及中分子毒素。根据此次观察, HD+HP组在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方面优于HD组, 并且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中HD+HP组也优于单一HD治疗。心血管并发症是尿毒症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与体内中分子毒素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 、同型半胱氨酸 (Hcy) 等增高有关。HD只能清除部分Hcy, 而难以将Hcy降至正常水平[3]。HP吸附作用对分子量的大小选择更广, 对大分子的毒素清除更好, HD+HP治疗效果更明显。因此, 血透患者出现不宁腿综合征时, HD+HP应该是较佳的选择[4]。

通过临床研究对比, HD+HP组经过2个月治疗后, 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皮肤瘙痒减轻、食欲增加, 所以长期规律血透的患者, 采用HD+HP治疗可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空间得以明显提升。目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所以长期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治疗时建议用HD+HP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 (HD) 联合血液灌流 (HP) 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抽取长期规律透析患者40例, 分为两组, 每组20例, 一组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方法, 另一组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电解质及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HD与HD+HP均可清除尿毒症所产生的小分子毒素, 调整电解质的平衡。两组治疗后各种电解质及BUN、C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β2-微球蛋白在HD治疗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P>0.05) , 在HD+HP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减低 (P<0.05) ;两组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HD+HP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明显优于HD, 并且在改善由中大分子毒素引起的一些临床症状上也明显优于HD。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作为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尿毒症,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88-1389.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626-627.

[3]张德琴.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9, 16 (5) :368.

规律透析 篇4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的重要题型, 也是难度较大, 考生易丢分的题目。其实,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基本上都是从“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这三个角度来设置的。据此, 笔者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般主观题的设题规律作一些探索, 并总结出相应的答题特点, 以期对我们的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从“写什么”角度设题

主要从概念把握、句义理解、主题提炼、形象概括等方面设题, 有时和“为何这样写”结合设题;题目一般突出写作的“内容和情感”。

(一) 概念类

1. 典题选粹

(1) 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 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 (2012年北京卷《心灵的篝火》)

【答案】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人类所追求的精神顶峰;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

(2) 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2012年四川卷《柴火》)

【答案】生活物资, 家力的象征, 家的一部分, 传统生活方式, 精神寄托。

(3) “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 (2010年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

【答案】寓意: (1) 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 (2) 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品味语言、领悟文章中重要词语内涵角度设题。因设问角度是“写什么”, 答案回答“是什么”即可, 一般不涉及“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方面的内容。有时须借助表现手法来理解词语的内涵, 如第 (1) 题运用了比喻, 第 (2) (3) 题运用了象征。

3. 相关知识解析

(1) 明确“概念”的特点。是指该概念在上下文中产生的语境意义, 这个意义是临时性的, 而非它在词典中的规范意义, 因此理解概念应紧扣语境。

(2) 分清“概念”的类型。分清是褒义还是贬义, 是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还是指代义等;要考虑是否包含了表层义和深层义。如第 (1) 题的“绝顶”主要是比喻义, 第 (2) 题的“柴禾”就包含了象征义, 第 (3) 题则为指代义。

(3) 把握“概念”的位置。文中的概念一般包括局部性概念和全文性概念, 前者重点结合概念前后文内容概括, 如第 (3) 题的“渔翁”;后者则须紧扣全文内容提炼, 往往涉及文中的主旨。如第 (1) 的“绝顶”和第 (2) 的“柴禾”等。

(二) 句义类

1. 典题选粹

(1) 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 (2012年天津卷《掐辫子》)

【答案】 (1) 比喻句。“他”的讲述使“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 带给“她”温暖。 (2) “陆续”“一缕一缕”说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2) 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 然而, 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 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 (2012年重庆卷《太阳梦》)

【答案】 (1) 老刘的画中没画太阳, 却是以太阳照耀为背景。 (2) 画中蕴含着他对理想境界———“太阳梦”的追求。

(3) 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 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 (2011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答案】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 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 透支健康甚至生命, 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品味语言、领悟文章中重要句子内涵角度设题。类似“概念”类答案, 围绕“是什么”、而非“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来组织答案。解答此类题目, 应特别注意句子是否含有深层的含义。

3. 相关知识解析

(1) 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虽是对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但并非句中的每个词语都是“重要”的, 应抓住其中最关键的词语揣摩。如第 (3) 题, 只要抓住“沉静”和“啮碎”这两个关键词语, 就可以由表及里发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内涵。

(2) 明确句意的类型。一般分为表层义和深层义, 表层义即句子的基本义, 不难把握。深层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概括义, 即对某些文段或全文内容的概括; (2) 比喻义, 即采用比喻修辞手法而产生的句子的临时含义, 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如第 (1) (3) 题; (3) 哲理义, 即用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刻含意; (4) 象征义, 即象征的本体意义, 通过分析象征本体的特征去探求其背后隐藏的作者本意, 如第 (2) 题; (5) 双关义, 即包含表面义和隐藏义的句子, 隐藏义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三) 主题类

1. 典题选粹

(1) 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答案】 (1) 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 (或“赞叹”) 。 (2) 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与反感。 (3) 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4) 对贫困落后的农村生活的同情。

(2) 文章第 (11) 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年福建卷《走进腾格里》)

【答案】 (1) 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 (2) 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 (3) 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3) 联系全文, 概括本文主旨。 (2009年江西卷《木车的激情》)

【答案】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 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角度设题, 侧重考查概括文章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类答案, 语言要简洁, 层次要清晰, 有时可分要点作答;概括主旨类答案, 有时可采用“通过……抒发了阐述……”的模式。解题时应注意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这类句子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时能对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起重要作用。

3. 相关知识解析

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或主要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对段落感情或内容的概括, 如第 (2) 题, 一般可抓住主要语句、提取关键词语概括。二是对层次感情或内容的概括 (有时一段即为一层, 有时若干段组成一层) , 概括层意须以归纳段意为基础, 在分析段意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 简明扼要地进行归纳概括。三是对全文感情或内容的概括, 如第 (1) 题和第 (3) 题, 须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对全文核心内容和思想感情作总体提炼概括。

(四) 形象类

1. 典题选粹

(1) 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2年新课标卷《马裤先生》)

【答案】 (1) 颐指气使, 目中无人, 缺乏公德; (2) 斤斤计较, 爱占小便宜, 自私自利; (3) 不讲卫生, 不顾他人感受, 趣味低下。

(2) 综观全文, 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

【答案】 (1) 韦素园是一个“瘦小, 精明, 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 (2) 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 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 支持、经营未名社; (3) 他性格认真而激烈, 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3) 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 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答案】蒙铁尔:当地的财主, 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欣赏作品的形象角度设题, 通过欣赏作品的形象来揣摩人物的情感特征和心理表现。概括时宜选用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的词语或句子概括, 如形容词或动词 (或短语) 或包含有这些词语或短语的句子;如果题干没有要求分析或说明, 宜用最简洁的词语作出概括, 答案一般不涉及“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的内容。

3. 相关知识解析

(1) 散文中的形象, 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小说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因此往往是考查的重点;记人叙事类散文设题常常也会涉及人物形象的欣赏。

(2) 散文中人物形象的考查重点通常是要求考生透过形象来把握蕴含其中的情感, 其情感表现往往体现在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中;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则主要通过分析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来完成。

二、从“怎么写”角度设题

主要从文章的结构安排 (作者的写作思路) 和表现手法角度设题, 有时和“为何这样写”综合设置。题目突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一) 结构类

1. 典题选粹

(1) 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 请任选两处, 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案】 (1)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着眼点, 在结构上收束上文, 引起下文, 有贯通全文的作用。 (2)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结构上总结第一段, 意在和北地风光进行对比。 (3) “秋尽江南草未凋”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意在引出下文对扬州三月时节的景色描写。 (4)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结构上照应前文, 意在凝聚全文的审美意趣, 引出下文。

(2) 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 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

【答案】由秋天的表情, 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 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 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 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 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 并作简要分析。 (2008年江西卷《朦胧的敬慕》)

【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1) (2) 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3) ~ (10) 段分写:其中 (3) ~ (5) 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 (6) ~ (10) 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11) ~ (12) 两段总结全文, 点明主题, 照应标题。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角度设题。一般有三种设问方式: (1) 单纯分析文章结构, 要求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 如第 (3) 题, 答案特点一般是:总说 (简要概括) →分说 (具体说明层次大意) ; (2)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 (作者的写作思路) 来概括文章的主题, 如第 (2) 题, 类似于概括层次大意, 答案突出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 (3) 说明某句话或某段落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如第 (1) 题, 答案特点一般是:总说 (怎么写) →结合句子或段落前后内容分析说明 (为何这样写) 。

3. 相关知识解析

(1)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一是并列式, 文章的各部分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二是总分式, 可分为总—分, 总—分—总, 分—总;三是对照式, 文章两部分内容对比, 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四是递进式, 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解答时须先分清文章的结构属何种类型。

(2) 说明某句话或某段落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须结合该句或该段在文中的具体位置来分析:如果是在开头, 一般是开篇点题;或提示下文;或为下文埋下伏笔;或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或渲染气氛, 为下文内容作铺垫等。如果在中间, 一般是承上启下, 或承上, 或启下等。如果在末尾, 一般是照应前文, 或深化主题, 或卒章显志等。

(二) 手法类

1. 典题选粹

(1) 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2012年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答案】顺叙 (以时间为线索) 。与标题相呼应, 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或“能更好地展现农村一天的生活场景”) , 暗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

(2)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2011年浙江卷《第9车厢》)

【答案】第三人称。效果: (1) 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 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 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2) 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 更具有客观性。

(3) 从表现手法上, 选择一个角度对第 (9) 段作赏析。 (2010年上海卷《天目山》)

【答案】虚实结合, 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 (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和庄重的活动, 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 , 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 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角度设题, 要求指出文章的表现手法并作分析说明。解题时须先说出表现手法, 然后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明手法的具体体现。 (此类题目一般和“为何这样写”综合设题, 前一问一般回答“写什么”, 后一问回答“为何这样写”)

3. 相关知识解析

散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较为复杂, 我们只能选择某个角度大致把握: (1) 表达方式:记叙 (倒叙和插叙) 、抒情 (直接和间接) 、议论、说明和描写 (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 景物描写等) ; (2)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3) 其他:象征、抑扬、白描、衬托 (正衬和反衬) 、对比、铺垫、伏笔、设悬、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人称, 等等。 (注:“其他”表现手法有的是表达方式的“细化”)

三、从“为何这样写”角度设题

主要针对语句的品味, 形象的赏析和艺术的效果方面设题, 有时会和“写什么”综合设题。题目突出文章写作的“作用和效果”。

(一) 语句品味类

1. 典题选粹

(1)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

【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 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 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2) 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 (2011年山东卷《审丑》) (附赏析句子: (1) 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 每张脸都板硬, 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2) 心坠得他累。)

【答案】第一句:侧面描写, 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表现曾老头的貌丑。第二句:心理描写, “坠”字形象地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 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

(3) 第 (6) 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2012年四川卷《柴火》)

【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 层层渲染, 画面生动, 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 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角度设题。解答此类题目, 须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 侧重说明该句子的表达效果;所考查的句子一般含有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有时须借助相关的表达技巧知识赏析。

3. 相关知识解析

(1) “重要语句”一般有两种:一是在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二是内涵丰富包含作者情感或思辨的语句。对于有深层含意如哲理义、比喻义、双关义的句子, 应在纵览全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 (双关义还须根据语境和话者的用意来揣摩)

(2) “写什么”中的“句义类”题目考查重点是句子的内容;“语句品味类”的设问重点则在“为何这样写”, 表述重点在写作效果方面, 如上述题目。因此在回答句子基本意思或采用的表达技巧后, 须着重说明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丰富情感。

(二) 形象赏析类

1. 典题选粹

(1) 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 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2年新课标卷《马裤先生》)

【答案】 (1) 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 (2) 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 (3)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文意, 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2年北京卷《心灵的篝火》)

【答案】 (1) 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帮助作者超越困惑, 获得心灵的解放。 (2) 提供了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 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神。 (3) 凸显了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的主题。

(3) 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2011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答案】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 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角度设题, 有时跟“写什么”中的“形象类”设问相结合, 要求赏析作品中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解题时注意在把握形象特点的基础上, 侧重回答形象在小说中情节发展、主题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魅力。

3. 相关知识解析

(1) 形象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形象等;艺术魅力主要指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安排以及表达技巧的使用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能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一般来说, 这种魅力需通过欣赏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才能获得。

(2) “写什么”中的“形象类”设题主要要求回答形象“是什么”, 即形象的特点;“为何这样写”中“形象欣赏类”设题主要要求回答“为什么”, 即这样塑造形象的艺术效果。

(三) 写作手法类

1. 典题选粹

(1) 简析第3段中的“抓药”细节。 (2012年浙江卷《母亲的中药铺》)

【答案】 (1) 用白描手法, 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 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2) 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2) 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2011年江西卷《晚秋》)

【答案】 (1) 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 处境凄凉; (2) 照应标题 (或渲染氛围) 。

(3) 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2011年湖南卷《想飞》)

【答案】 (1) 运用第二人称, 如对朋友殷殷相告, 有一种亲切感; (2) 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 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2. 设题角度和答案特点

该类题目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角度设题, 设问类型一般有明问和暗问两种。明问:告知表现手法的名称或范围, 要求说明或分析其好处或作用, 如第 (2) 、 (3) 题。暗问:先要揣摩具体的写作手法, 然后再分析说明表现手法的作用或效果, 如第 (1) 题。

3. 相关知识解析

(1) 跟“怎么写”中“手法类”相比, 该类型设题侧重回答“为何这样写”, 即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如第 (1) 题的“表现了……”“再现……”, 第 (3) 题的“有利于……”等。

(2) 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对比: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主要方面的特征, 使形象鲜明。比喻: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比拟:生动形象,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衬托 (正衬和反衬) :突出本体的特征。抑扬:突出强调事物或人物的特征。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 情节紧凑。照应:使文章整体感强, 突出主题。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或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倒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使文章产生悬念, 更引人入胜。插叙:补充人物和事件, 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 结构曲折有致。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 能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上一篇:双学历模式下一篇:信息共享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