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透析治疗

2024-10-09

结肠透析治疗(共9篇)

结肠透析治疗 篇1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 又名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疾病, 其发病机理迄今尚未明确, 现代医学认为, 可能与免疫、遗传、精神及感染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及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炎性介质的增多存在密切的联系[1]。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 传统药物保留灌肠因其灌肠深度浅, 灌注面积小, 药液在肠道保留时间短, 疗效局限, 而结肠透析通过结肠透析机创造性地将肠道清洗、结肠透析、结肠给药序贯综合在一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范围可扩大至整个结肠, 利用结肠黏膜的半透膜特性, 扩大结肠黏膜吸收药物的面积, 大大提高疗效。故我科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采用结肠透析与传统保留灌肠比较, 效果满意, 现将方法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就诊并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120例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2], 所有患者均经电子肠镜检查诊断及病理切片确诊) , 男64例, 女56例, 年龄20岁-70岁, 病程6个月至20年, 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使用结肠透析机 (上海弗安企业有限公司生产, 型号JS-308E) 进行透析。首先, 向患者讲明治疗目的, 告知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并确保患者无治疗禁忌证, 如人工肛门;严重内痔、肛管黏膜炎症、水肿及溃疡面积深、大所致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肛门、结肠、直肠术后;孕妇;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严重肝腹水的患者;其次, 设置透析机参数:设置总灌注量5L, 灌注时间15s, 灌注间隔时间3s, 泵速180转, 温度38℃。最后, 结肠透析:患者穿一次性裤子, 取屈膝做左侧卧位于铺有一次性垫单的床上, 轻轻扩肛3-5cm, 操作者用石蜡油润滑过的专用插肛管 (含外套管及内探条, 外套管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 缓慢插入肛门约10cm, 取出内探条, 将一次性管路分别连于透析机的进水及排水口, 固定好后, 嘱患者放松腹部。先按进水键, 使调好的温水随进水管流入整个大肠进行清洗, 待患者有便意时按排水键, 粪便液自排水管排出, 根据患者情况, 循环5-7次, 确认肠道润洗干净后, 再经进水管注入我科自配溃结方 (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柳氮磺嘧啶肠溶片1.5g、云南白药胶囊1.0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 保留灌肠。整个透析过程患者未诉明显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 需时60min, 总用水量20L, 每天灌洗1次, 4周为1疗程 (注: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严重程度, 轻型仅予以保留灌肠, 中型在灌肠基础上口服柳氮磺嘧啶肠溶片1g/次, 4次/天, 重型加用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静脉输入48mg/天) 。

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首先嘱患者排便, 配置好灌肠的药液 (同试验组) , 并注意药液的温度, 然后患者取屈膝左侧卧位, 操作者用右手持石蜡油润滑过的插肛管缓慢插入肛门10cm, 左手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连接1次性吸痰管排气后润滑吸痰管10-15cm, 轻轻插入, 缓慢注入药物保留灌肠, 灌完后嘱患者取胸膝位, 以免药液溢出, 整个灌洗过程部分患者感腹胀明显, 予以按摩后可逐渐缓解, 需时30min, 每天灌洗1次, 4周为1疗程 (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加用药物同试验组) 。

1.3 疗程评价标准[3]

1个疗程结束 (4周) 后, 复查电子结肠镜并进行疗效评定。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镜下溃疡面愈合, 肠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镜下溃疡面基本愈合, 肠黏膜轻度炎症;无效:经治疗后, 临床症状、镜下溃疡面及肠黏膜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 (治愈+好转)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进行软件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附表)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3 讨论

通过上述结果可见, 结肠透析及传统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 结肠透析疗效明显高于传统保留灌肠。首先, 结肠透析在进行保留灌肠前, 先用结肠灌注治疗机清洗肠道, 将肠腔内的粪块、粘液、脓血、炎性细胞等有害因素清除, 在肠腔完全清洁状态下, 予以药物灌洗, 使药液与肠黏膜充分接触, 减少药液成分的损失[4], 从而促进肠黏膜溃疡面愈合, 明显改善患者因溃疡引起的腹痛、腹泻、解粘液便等症状, 而传统保留灌肠只灌不洗, 肠腔处于不清洁状态予以药物保留灌肠, 其肠黏膜溃疡面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大大降低治愈率;其次从解剖特点看, 直肠长度为12-15cm, 乙状结肠40-45cm, 结肠透析使用专业插肛管, 其内探条探头长, 插管位置可深至30cm以上, 药液可直接被灌注在容积较大的乙状结肠, 明显减少药液返流至直肠的量, 对直肠壁产生的压力刺激小, 患者灌肠后不易产生便意, 药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延长, 而传统保留灌肠插管深度仅为10-15cm, 插管前段到达直肠或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药液灌注面积小, 且到达直肠后对肠壁产生压力,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 (>7.3Kp) , 直肠壁压力感受器则兴奋[5], 加强降结肠、乙状结肠收缩, 肛门内括约肌舒张产生便意, 加快药液流出肠腔, 溃疡面不能有效得到药物治疗, 愈合则慢;最后, 结肠透析是使用结肠透析机进行结肠灌洗、结肠透析、结肠给药三步连续的序贯结肠透析法, 可事先进行数值化设置, 实现对灌洗液温度、压力、流量及治疗药物浓度容积等的自动化设置和测量监控[6];而传统保留灌肠时灌洗液温度受室温影响, 温度不适宜则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手工操作时难以掌握进入肠道的药液量, 若灌入药液过多过快, 则会造成患者腹胀明显、便意增强, 药液溢出多, 治疗效果差。可见, 结肠透析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较传统保留灌肠具有药物保留时间长、药液吸收好、患者不适感少、治疗规范化的优势, 疗效明确,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立春, 马鑫, 胡强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相关问题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 2001, (4) :195-199.

[2]胡品津.炎症性肠病.临床内科学[M].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07-412.

[3]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895-912.

[4]肖丽佳, 何玲萍, 曹娟, 等.结肠透析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4) :951-952.

[5]郝春艳, 刘芳, 郑欣颖, 等.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改进保留灌肠法的护理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5) :1302-1303.

[6]刘水平, 梁先宇, 马凌云.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结肠灌注治疗透析机[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5, 13 (8) :872-876.

结肠透析治疗 篇2

1、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2、饮食和营养: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关于结肠炎患者喝牛奶的问题,要看喝牛奶后有无腹泻加重,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对牛乳蛋白过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肠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泻。在我国,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为多,因此,对腹泻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对牛乳过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有时会起到止泻的效果。

由于腹泻便血、长期摄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一般可经口服或注射补充,运用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中药也可达增加体质和补充营养的目的,但不要滥补,要辨证用药。长期腹泻者,要补充钙以及镁、锌等微量元素。

二、用药原则

1、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乙和钙。服铁制剂和叶酸治疗贫血。病情严重,腹泻频繁,营养严重不良的病人,可给一时期胃肠要素饮食或胃肠外营养。

2、抗感染药: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对治疗各部结肠炎,防止并发症有较好疗效。有的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见效和有不良反应,可改用甲硝哒唑。新霉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现在认为应用范围较小,对于急性暴发性或早期发作严重的病人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效果并不满意;促皮质激素单位溶于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症状改进后改用肌肉注射。氢可的松静脉注射,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可给药。皮质激素对缓解症状比可的松效用较好,但维持缓解的效用不如可的松。这种治疗如症状无改进,不应继续超过2周。

4、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变病的进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加注意。6硫基嘌呤(6-MP)与激素合用可减轻症状。

5、止泻药:可减少排粪次数,减轻腹痛,常用复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和复方樟脑酊。止泻药物对急性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结肠,应慎重使用。也可给镇静药物和解痉药物。

6、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症状,促使溃疡愈合。

三、肠炎患者自我锻炼法

1、做时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姿势取仰卧式,双眼微闭,深呼吸,先提肛30次,向上提时吸气,向下放时呼气。一提一放为一次。

2、提肛时一定要意守肛门,做完30次后再揉腹200次,揉腹前要排净大小便,不宜过饱过饿。

3、揉时手心向下,右手放在肚脐上,左手放在右手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揉腹,力度适中,揉的幅度由小到大,即先从肚脐开始,再慢慢扩大,直到整个腹部,揉一圈为一次,揉腹时要意守丹田(肚脐下约5厘米处),在揉腹前心中默念“消炎、止痛、痊愈”六字。

4、做完运动之后,双手放在肚脐上,还是左手放在右手上,做深呼吸三次,平躺三分钟后起床。

此法要持之以恒,揉腹时如出现腹部温热感,肠鸣或排气现象均属正常。

四、治愈标准

慢性结肠炎的治愈标准,一般来说,必须是大便完全恢复正常,日行1次或隔日1次,粪便成形,不再出现粘冻和腹痛等症状,并经内镜检查,证实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已经消除时,这时结肠炎才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上有不少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消失,自己主张停药,这时未经内镜检查,其实疾病还没有完全治愈,这样停药就容易复发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并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五、结肠炎治疗误区

1.腹泻就是结肠炎——盲目服药

2.结肠炎应该消炎——滥用抗生素

3.用药见效后未能巩固——中途停药

慢性肾衰结肠透析病人的临床护理 篇3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衰人数也在不断增加。50%1型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5%~10%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慢性肾衰成为内科系统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近年来,虽然血液透析、肾移植术为慢性肾衰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但限于我国医疗资源紧缺,一时很难普及。

我院中医糖尿病科自1997年以来开展中药结肠透析法,对24例肾衰病人进行了结肠透析150余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根据病人临床表现辨证分为两型,分别研制了降氮1号和降氮2号结肠透析液,针对湿浊内停,湿久化热,瘀毒内蕴,腑气不通,宜通腑泻热、化瘀解毒,选降氮1号(自拟方:大黄,公英,生槐花,生地榆,煅牡蛎)。针对脾肾衰微,湿浊弥漫宜健脾补肾,通腑泻浊,选降氮2号(自拟方:生黄芪,仙灵脾,大黄,煅牡蛎),分别水煎至200ml为1个透析袋,每日1次灌肠保留30~60分钟,通过24例临床观察发现,随着结肠透析次数的增多,血肌酐、尿素氮值的不断下降,病人恶心呕吐、厌食等自觉症状也有明显好转,临床疗效满意。在护理实践中我们谈以下几点体会。

透析前的心理护理

入院初期多数病人表现恐惧紧张。入院时病人由于高度水肿、高血压、大量蛋白尿甚至少尿、乏力厌食、恶心呕吐,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表现为急躁和不安,这时要求医护人员尤其是责任护士,一定要向患者讲清灌肠的目的,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烦恼,并讲清透析液的作用是使毒素外排,鼓励病人坚定信心,消除恐惧心理,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透析中的护理

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病人,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

物品的准备:透析液、灌肠管、棉签、治疗巾、弯盘、卫生纸、橡胶单或塑料单、止血钳、润滑剂、清洁手套、水温计、小垫枕,温开水5~10ml。

透析方法:嘱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将裤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边,铺好橡胶单及小垫枕和治疗巾,使臀部抬高10cm,戴好手套,接好透析液,放出少许液体于弯盘中,排出管中气体,将灌肠管前1/3用棉签涂上润滑剂,然后将灌肠管缓慢插入肛门约20cm,将透析液缓慢灌入肠腔中,药液注入完毕,再注入温开水5~10ml,抬高肛管尾端,使管内溶液全部注完,拔出肛管,取下手套,嘱患者尽量忍耐,保留30~60分钟,并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①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②应选择稍细的肛管,插入要深,液体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要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药物能保留较长时间,利于肠黏膜吸收。③如病人紧张应分散其注意力,给予体贴和安慰,态度要和藹,以配合治疗。④如操作中病人有便意,应嘱病人深呼吸,减慢透析液灌入速度,减低腹压,以保证透析液的保留时间。⑤操作要轻柔,尤其是对有痔疮的病人,尽量避免给病人造成更多的痛苦。⑥透析液温度要适宜,一般在38~40℃,因过凉或过热均会刺激肠蠕动,缩短透析液的保留时间而影响治疗效果。

透析后的护理

要注意观察透析后病人的大便次数及性质,每日至少2次排便才能起到毒素外排的作用。

由于透析要反复进行,所以要求病人一定要注意肛门卫生,每日清洗1次,女病人要经常冲洗外阴,保持会阴部卫生,有痔疮患者用痔疮栓,痔疮严重者可暂停透析,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观察病人透析前后的病情变化,同时要注意实验室的检查,主要注意血中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的情况。

讨 论

我们根据病人辨证分型研制的两种透析液皆含有大黄,认为大黄有通腑泻浊的功效,使恶心呕吐得到控制,湿者浊邪从大便排出。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大黄可以抑制肾间质炎症,缓解肾小管受压,减轻间质水肿,还可以达到利尿的目的。临床观察体会,有大便秘结者可以选用。观察发现,此法对慢性肾衰的早、中期运用收效甚佳,而对中末期贫血较重的患者不宜应用,因为含大黄结肠透析液会使贫血症状加重。另外配合其他对症及支持疗法也是不可缺少的。

结肠透析治疗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28~50岁,经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本组患者都有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均有不同程度的脓血便或黏液便。

1.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结肠透析仪保留灌肠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疗法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灌肠保留的时间,症状变化以及疗效的变化[2]。

1.2.1用物的准备:灌肠袋1个,一次性吸痰管1根。

1.2.2灌肠的时间:均采用睡前行保留灌肠,因此时患者活动减少,有利于灌肠液的保留。

1.2.3操作方法: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灌肠的目的,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压力,增强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操作中两组患者均采取左侧卧位。因这种体位有利于腹肌及肛门括约肌的松弛,便于插管,而且使灌肠管插入达到乙状结肠,减少对直肠的直接刺激,而产生便意,使排便时间延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肠方法,使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将配好的灌肠液放入灌肠袋内,润滑前端缓慢插进肛门。灌肠的插入深度15~20 cm。灌肠完毕后,臀部垫一软枕,尽量延长灌肠液保留的时间。观察组采用结肠透析治疗保留灌肠,患者采取左侧卧位,臀部稍许抬高,将灌肠液置入结肠透析仪中,用吸痰管代替原来的灌肠管连接到机器中,插入深度为25~35 cm。灌肠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灌肠仪的档位,以调节灌肠的速度。操作完毕后嘱患者臀部垫一软枕,延长灌肠液的保留时间,使药液充分吸收[3]。

2结果

经结肠透析仪治疗的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26例治愈,3例好转,1例无效,总体有效率达到96.7%,采用传统的灌肠组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19例痊愈,4例好转,7例无效,总有效率76.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结肠炎中医病名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泄如水样。是一种病程较长,病因不明,病情反复的炎症性病变。中药灌肠疗法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是以中药溶液,从肛门灌入肠道,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灌肠疗法起源较早,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便有灌肠的记载。灌肠法应用方便,疗效快捷,它能使灌肠液直接接触病变部位,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注:与对照组对比*表示,P<0.05

结肠透析治疗仪有主机、显示器、及蠕动泵等组成,该机器有电脑控制。能够控制中药灌肠液的速度以及温度,肛管的排液段可以与污水段相连,可以直接将灌肠液和粪水排出体外。用结肠透析仪保留灌肠,使用的是一次性吸痰管,因吸痰管较细,能减少了对肠壁的机械刺激,使药液在肠腔保留的时间延长。有文献证明药液在肠腔内保留的时间的长短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保留时间越长,效果更好,预后更佳。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及时调节了灌肠管插入的深度,它能将插管的深度达到25~35 cm,使肛管的位置在乙状结肠中上段,不宜引起排便反射,延长了药液在肠道内的时间。结肠透析仪保留灌肠方法简单易行,也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4]。

灌肠能引起人们明显的应激反映,人的大脑会对插入的肠管,以及注入的灌肠液有排斥心理,加上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不全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紧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情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综上所述,结肠透析仪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透析仪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方法 对6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保留灌肠,观察组患者结肠透析仪保留灌肠。结果 经结肠透析仪治疗的观察组30例患者,总体有效率达到96.7%,采用传统的灌肠组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76.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结肠透析仪治疗慢性结肠炎较传统的灌肠法安全有效,且能使药液保留的时间延长,增加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结肠透析仪,慢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护理

参考文献

[1]周霞,王君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4(33):45-45.

[2]周桂清,钟芳萍.改良式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中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00(31):361-362.

[3]张楚君,刘少琼.应用不同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1,5(25):1183-1183.

结肠透析治疗 篇5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4]。

1.2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在21~65岁;病程3个月~3年;男女不限;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合并有严重心脏病、肝硬化、动脉瘤、严重贫血、重度低血糖、严重痔疮、肛裂、巨肠症、肠癌、肠瘘、妊娠期、疝气、结肠溃疡、肠道憩室症、腹腔和肠道手术未超过6个月者及16岁以下儿童,精神疾患及其他严重疾病者。

1.4一般资料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61±11.21)岁;平均病程(15.63±16.32)d。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9.22±10.53)岁;平均病程(18.63±14.32)d。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序贯结肠透析(采用华康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C肠道水疗机)治疗:1)肠道清洗:插管至降结肠(55~60 cm处),用清水(10~20 L)清洗肠道,有效清除肠内毒素及宿便.建立有效透析及药物灌肠环境;2)结肠透析: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停留透析液在肠道内的时间(8~10 min),反复更换透析液至透析结束;3)药物灌肠:透析结束后,尽量排空肠内透析液,最后注入肠炎方药液200 m L保留灌肠,嘱病人尽量保留>6 h,或更长时间。利用肠黏膜的吸收及排泄功能调节机体内环境[5]。对照组:在序贯结肠透析(同观察组)基础上用锡类散药液200 m L保留灌肠,2组病人治疗均为3次/W,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估2组患者治疗情况。

2.2 疗效标准

治疗结束后复查结肠镜,结合临床症状改善判断疗效[6]。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见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见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2.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在中药灌肠后保留时间;观察2组患者腹痛、腹泻、黏液便、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结肠镜检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医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本病属中医“泄泻”“痢疾”“便血”“肠澼”“脏毒”等范畴[7]。《素问·阴阳应象人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证治汇补·下窍门》云:“饮食小节,起居不时……闭塞滞下,为飧泄肠澼。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肠澼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之痢疾也,故日无积不成痢疾,痢乃湿热食积三者。”可见其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或七情不和,脏腑虚弱,致肠道湿热内蕴,清浊不分,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而致泄泻[8]。肠炎方由仙鹤草、败酱草、马齿苋、黄连、黄柏、黄芪等组成,有清热、燥湿、生肌等功效。若腹痛明显则加延胡索、枳壳;黏液明显加瓦楞子、防风;血便明显加白及、三七粉。方中仙鹤草、败酱草、马齿苋清热解毒以祛邪;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以祛湿;黄芪托毒生肌以促进肠黏膜恢复;延胡索、枳壳理气止痛;瓦楞子、防风化痰散瘀兼祛风胜湿以增强祛湿之力;白及、三七收敛止血加补血活血以改善肠黏膜血供。

传统灌肠方法,因其肛管插入深度有限而肠腔内保留水分有限,出现粪便不能全部排出等现象,需多次大量不保留清洁灌肠,反复插肛管引起患者不适,肛门水肿、疼痛,甚至有个别患者出现痔疮出血的现象;有的患者难以忍受,排便次数频繁,时间耗费较长,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耐受;同时护士工作强度大,患者接受程度差。结肠透析机具有压力保护和温度保护系统,自动加水、加温,电脑控制灌注压力、速度,有全过程数据监测报警系统,确保安全操作,具有自动清洗、密封清洗。通过水流对整个结肠进行分段清洗,可对直肠到升结肠1.5 m的长度彻底清洗。同时结肠透析治疗机通过加压灌肠,使药物能够到达升结肠,使溃疡面都能够有效地接触到药物,药物均匀地分布在全结肠,能够延长药物停留在体内时间,药物温度控制在4℃,减少低温药物对肠道的刺激,使患者感觉舒适,并能促进局部肠道血液循环,加快药物的吸收[9]。本文结果表明,序贯结肠透析联合肠炎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有效率。因此序贯结肠透析联合肠炎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2]刘轩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2,32(12):892-893.

[3]张宇梅.结肠透析的临床运用进展[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2):118-121.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1-413.

[5]梁海君,汤忠国.结肠透析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在临床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6):857.

[6]欧阳钦,胡品津,钱家鸣,等.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39.

[7]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6.

[8]王碧辉.溃结清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J].中医杂志,1992,38(3):30-31.

结肠透析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3], 24 h尿蛋白定量为30~300 mg, 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参照糖尿病肾病病程分期标准) ;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的原因;接受有效降糖药治疗, 并且方案固定3个月以上;了解研究目的, 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同意干预方案,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80岁;血肌酐明显升高已超过正常范围50%;近半年曾有严重感染、应激事件发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入选患者90例, 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 (62.0±17.0) 岁;病程5个月至17年, 平均 (7.2±1.7) 年。血糖6.7~12.7 mmol/L, 平均 (9.8±2.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6.5%~7.8%, 平均 (7.1±0.3) %;BUN7~9 mmol/L, 平均 (8.9±0.4) mmol/L;SCr133~186μmol/L, 平均 (153.4±7.5) μmol/L;GFR74~110 ML/min, 平均 (86.9±8.6) ML/min;尿微量白蛋白59~110 mg/ml, 平均 (90.8±10.4) mg/ml。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根据患者肝肾功能、血糖水平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如格列吡嗪、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比格列酮等) 控制血糖, 静脉输入肾康等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结肠透析机高位保留灌肠, 中药方剂大黄30 g、黄芪30 g、丹参30 g、红花30 g、蒲公英30 g等由我院煎药室统一煎制, 浓煎至所需剂量, 滤尽药渣即可。药液温度为39~40℃, 每次药量为100~150 ml, 每天2次, 20天为一疗程。

1.3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 患者血糖5.2~9.6 mmol/L, 平均 (7.3±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6.0%~6.8%, 平均 (6.4±0.3) %;BUN6.9~8.7 mmol/L, 平均 (7.8±0.3) mmol/L;SCr91~116μmol/L, 平均 (103.0±6.4) μmol/L;GFR70~99 ML/min, 平均 (82.1±6.4) ML/min;尿微量白蛋白50~101 mg/ml, 平均 (77.2±10.1) mg/ml。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

目前普遍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以减少蛋白尿的排出和GFR的下降速度。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宜按照糖尿病饮食原则并给予低蛋白饮食干预, 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为0.6~0.8 g/ (kg.d) , 选择牛肉, 鸡肉、牛奶、鱼等优质蛋白食物, 减少豆类食品的摄入;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热量, 以减少蛋白质的消耗;水肿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按照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 (6)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饮食管理, 做到科学用餐, 以减少饮食对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嘱患者多饮水, 保持每日饮水量在前一日尿量的基础上增加500 ml左右, 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

2.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需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 尽量使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注意尿量及性质, 必要时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 若尿量少于1000 ml/24 h应限制钾的摄入。观察患者腰背酸痛、倦怠乏力、视物模糊、贫血等情况有无改善;监测血糖变化并记录;密切观察肢体肿胀情况, 每周测量体重1~2次。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是降血糖的主要疗法, 应用降糖药时注意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及进餐时间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定时监测血糖;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本组患者均无异常情况发生。

2.3 中药结肠透析高位保留灌肠的护理

耐心向患者讲解结肠透析机灌肠给药的目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 减轻、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①结肠透析机清洁灌肠前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 臀部垫高10~15 cm, 插入一次性灌肠组件里扣肛管, 脉冲式冲洗肠道内粪便, 直到螺纹管内水清亮为止, 更利于药物吸收。清洁灌肠过程中如患者不能耐受腹胀可自行按压手柄打开电子钳排除肠道内液体。②肠道冲洗干净后, 脉冲式灌入中药后可取左侧、俯卧、右侧等体位, 嘱患者尽量保持药液30min以上, 使药液在肠道内充分接触黏膜, 利于药液吸收。③维持药液温度在39~40℃, 温度过高将刺激肠黏膜, 使肠壁充血水肿, 肠蠕动加快, 导致药液灌入后立即排便, 不利于药液在肠道内停留, 不仅影响疗效更加重病情。同时, 肠壁血管迅速扩张, 可引起脏器供血不足, 导致头晕等症状。④操作时关好门窗, 防止受凉, 中药保留灌肠后注意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 给予腹部保暖, 延长卧位时间等处理可改善, 灌肠可选择两次用餐之间或者临睡前, 以减少活动或者进食对肠道的刺激。

2.4 心理护理

糖尿病肾病为慢性病, 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 医疗费用高, 而且需长期进行饮食控制, 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部分患者存在负性心理, 甚至出现抑郁[4]。护理过程中应主动关心患者, 多交流沟通尊重照顾患者, 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2.5 健康指导

对于初次诊断或者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者可结合相关药物使用工具如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5]等进行用药知识的指导。嘱患者坚持服用降糖药物, 严格控制血糖, 三餐定时定量, 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多食新鲜蔬菜, 同时适量食用脂肪、蛋白质, 并以优质低蛋白为主, 如鸡蛋、牛奶、瘦肉等, 避免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指导患者根据血压及水肿情况合理运动, 选择非接触性、非竞争性的运动项目, 如散步、太极拳、有氧操等。

3 体会

结肠透析机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 现代研究表明, 药物在直肠的吸收效果和速度均优于口服和外用, 脉冲式保留灌肠, 可使中药在肠内得到充分的吸收。我科采用中药灌肠方中大黄、黄芪等中药按一定比例组成, 该方补可扶正, 攻可祛邪, 治本能补气血、阴阳之虚, 治标能通腑泄浊, 增加水分及氮质排泄, 达到标本兼治、祛邪扶正的目的。在结肠透析机高位保留灌肠治疗的同时, 加强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并能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 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 使患者的身心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方丽萍.四项尿微量蛋白定量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哈尔滨医药, 2012, 32 (5) :342-343.

[2]沈秀芳, 李江, 梁先念.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5) :352-355.

[3]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87.

[4]曹燕华.1例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高渗昏迷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 2015, 5:152-153.

结肠透析治疗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 男31例, 女21例;年龄18岁~76岁, 平均50.7岁;病程5个月至32年;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2], 且具备以下条件:①血尿酸>420 μmol/L;②无严重心力衰竭及合并感染;③无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近期无肠道内及肛区出血;⑤排除肠道内恶性肿瘤。原发病:狼疮肾炎3例, 缺血性心脏病4例, 2型糖尿病6例, 原发性高血压9例, 高脂血症11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19例。

1.2 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增高, 轻度血尿酸420 μmol/L~600 μmol/L, 中度血尿酸600 μmol/L~800 μmol/L, 重度血尿酸800 μmol/L以上。

1.3 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急性期口服秋水仙碱1 mg, 每2 h 1次, 一日总量不超过8 mg;口服吲哚美辛50 mg, 每天3次, 以消炎止痛;口服别嘌醇片每日200 mg抑制尿酸生成, 同时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 g以碱化尿液, 促进尿酸的排泄。②结肠透析治疗:采用JS-308D型全电子结肠透析机, 先进行肠道清洗, 肠道清洁后, 加过滤水16 L, 透析液A液460 mL, B液960 mL, 5%碳酸氢钠250 mL进行结肠透析。③药物保留灌肠。常规透析:每周2次或3次, 每次透析时间为1.5 h~2.5 h, 8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血尿酸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有效:血尿酸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无效:血尿酸无明显变化[3]。

1.5 结果

病人经结肠透析治疗后, 血尿酸均有下降, 其中显效12例 (37.5%) , 有效18例 (56.25%) , 无效2例 (6.25%) , 总有效率93.75%。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治疗前测体温、脉搏、血压;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及有无禁忌证;检查病人腹部有无压痛、肌紧张;了解近日大便颜色、性状、量, 有无大便失禁等, 如有异常应暂停治疗。

2.2 心理护理

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结肠透析的目的和意义, 交代透析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可能出现的不适, 并告知其治疗的安全性, 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 消除其紧张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2.3 饮食护理

限制高嘌呤食物, 每天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 mg以下。禁止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肝、肾、胰、沙丁鱼、肉汤、小虾、肉汁、扁豆等。可以食用谷类如白米、玉米、白面包、馒头、苏打饼干等;蔬菜类如包菜、胡萝卜、芹菜、卷心菜、黄瓜等;各种水果、干果及糖果。还要控制脂肪摄取, 每日50 g左右为宜, 少饮酒, 少吃盐, 每天限制在2 g~5 g, 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 应以牛奶、鸡蛋、谷类和蔬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多饮水, 每日2 000 mL~3 000 mL, 以促进尿酸排泄。

2.4 肠道清洁准备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 应嘱病人在治疗前排空大便或先对病人进行清洁灌肠, 或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保持肠道清洁, 并做好休息, 为透析做好充分的准备。

2.5 透析时的护理

2.5.1 插管的护理 插管前先进行肛门指检, 轻轻扩肛3 cm~5 cm, 用液状石蜡充分润滑肛管后缓慢插入。插管过程中动作应轻柔, 嘱咐病人张口呼吸, 使腹压降低, 以减轻不适。插管后妥善固定, 避免滑脱。

2.5.2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反应, 询问其便意及腹痛的程度, 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腹痛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如遇大便堵塞, 可轻轻转动肛管, 使用大水冲洗。并随时观察排泄物的色、量及性质。

2.5.3 透析过程中可围绕脐部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 以帮助灌入液均匀的分布于肠道, 软化干硬大便, 从而将体内的废物、毒素全部排出体外, 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和吸收, 改善临床症状。

2.6 透析后护理

透析完毕拔管后嘱病人左侧卧位, 尽量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1 h以上, 并不断更换体位, 让药液与肠壁充分接触, 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充分发挥治疗作用[4]。嘱病人勿立即起身, 应休息片刻, 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协助病人整理好衣服, 送病人回病房, 同时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观察病人腹痛、腹胀情况。

3 讨论

结肠透析治疗利用结肠黏膜面积大且血流量丰富可做半透膜的特性, 与结肠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序贯结肠透析治疗高尿酸血症是使尿酸从肠道分泌和降解增加, 促进尿酸的排泄, 从而改善高尿酸血症病人的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1]Culleton BF, Larson MG, Kannel WB, 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Ann Intern Med, 1999, 131:7-1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364.

[3]黄远航, 王海涛, 朱起之, 等.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 2005, 26 (3) :405-406.

结肠透析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 其中男40例, 女30例;患者年龄为21~76岁;平均年龄为 (53.8±1.5) 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 (4.7±1.1) 岁;原发病:慢性肾炎40例, 高血压肾损害20例, 痛风7例, 多囊肾3例。

1.2 方法:

本研究的70例患者采用中西药结肠透析治疗, 将中药透析液 (大黄30 g, 制附子15 g, 川芎15 g, 水煎取液200 m L) , 西药、传统透析液以及甘露醇250 m L加温到39℃, 然后保留灌肠大概3 0~4 0 min之后给予排出,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增加患者的透析次数。每周治疗3次, 每次治疗2 h, 连续治疗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2]。

(1)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其肾功能明显提高一级; (2) 有效:患者症状基本得到消失, 其肾功能提高小于一级者; (3) 稳定:患者症状得到减轻, 其肾功能没有发生变化; (4) 恶化:患者的临床成症状与肾功能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2 结果

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 显效43例, 有效17例, 稳定8例, 恶化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5.7%。

3 讨论

慢性肾功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入晚期而人体肾功能逐渐减退所诱发的以体内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出现失调、毒素在体内蓄积的一种慢性疾病[3]。当前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疾病的方法比较多, 比如腹膜透析、结肠透析、肾脏移植与血液透析等方法。其中, 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由于医疗费用比较高, 在我国尚不能普及。结肠透析则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 与其他方法比较药源比较丰富、治疗费用比较低, 并发症少的优势。结肠透析方法可由患者肠道直接吸收结肠透析液, 可有效防止由于口服所引发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可以进一步缓解患者肾功能出现恶化, 积极保护患者体内残存的肾单位。

本研究所使用的中药透析液主要是大黄、制附子、川芎等药材组成通过水煎而制成的。大黄这种药材一方面可以通腑泄浊、清热解毒,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体液与免疫等系统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 不断促进患者肠蠕动, 进而使得患者肠道能够很快地恢复至正常水平,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制附子是一种毛茛科植物 (乌头) 的子根经过加工而成的, 具有补火助阳、温补脾肾、散寒除湿、止痛化瘀等多种功效。川芎则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温阳活血化瘀等功效。

本研究的中药透析液与西药、传统透析液联合治疗可以通腑泄浊, 有效刺激患者大肠蠕动, 促进患者体内所累积的毒素向外排出, 并且起到活血化瘀, 有效延缓患者肾组织的纤维化[5,6,7,8,9,10]。

研究显示, 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 显效43例, 有效17例, 稳定8例, 恶化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5.7%。研究提示, 中西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临床疗效确切。

我们的体会是, 当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尚无确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情况下, 运用中西药结肠透析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可以有效地将患者体内的毒素清除、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延缓患者进入实施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的时间;也能明显地减少患者血透的次数, 也不会明显出现头晕与乏力等多种并发症, 同时对患者浮肿与高血压等并发症也有积极的疗效, 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

综上所述, 中西药结肠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 应用价值高, 安全可靠, 医疗费用比较低廉, 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借鉴与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肠透析方法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 采用中西药结肠透析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 显效43例, 有效17例, 稳定8例, 恶化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5.7%。结论 中西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应用价值比较高, 值得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中西结合,结肠透析,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魏金花, 张翠芹, 张树娟, 等.辨证分型应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3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 15 (3) :228-229.

[2]吕长鑫, 李小伟, 朱红柳, 等.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内科, 2012, 7 (2) :119-120.

[3]裘志成, 王娟, 陆清祝, 等.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9) :1335-1336.

[4]李玉, 熊国芳.大黄液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1) :110.

[5]赵翠, 丁芳, 林海英, 等.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 2011, 26 (15) :1310-1313.

[6]王亿平, 王玲, 朱敏.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近期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 22 (12) :1060-1061.

[7]柳德春.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传统饮片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 2014, 36 (3) :6-7.

[8]熊维建, 钟锦, 张玲.肾衰灵液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 (6) :1040-1041.

[9]周解玲.尿毒清颗粒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78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6) :297.

结肠透析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痛风性肾病患者80例,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 男25例, 女15例, 年龄43.5±6.7岁, 病程7.43±6.0年;对照组40例, 男30例, 女10例, 年龄42.1±6.05岁, 病程7.06±6.9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及西医诊断标准均参考卫生部1997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并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诊断标准[2], 选择 (1) 具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男>416umol/L, 女>357umol/L) 。并除外其他肾脏病、血液病、肿瘤放疗、化疗或噻嗪类利尿剂等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2) 至少有下列肾脏损害之一者: (1) 蛋白尿; (2) 血尿; (3) 白细胞尿; (4) 一项以上肾功能减退。 (3) 符合肝肾亏虚、湿浊瘀血阻络中医辨证标准。症见:关节疼痛、肿胀、重着、或关节僵直变形、或皮下结节、活动不利、夜尿增多、尿频、腰痛、舌质淡、苔暗有瘀斑、细弱。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本治疗:低盐低脂低嘌呤饮食, 多饮水, 碱化尿液。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片100mg, 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我院瓶装制剂排毒液200ml加5%碳氢钠针20ml灌肠治疗。给予结肠透析1次, 将排毒液加热至37℃, 加用5%碳酸氢钠排毒液20ml。排毒液组方:酒大黄20g、黄芪30g、煅牡蛎30g、蒲公英30g、红花15g、土茯苓30g、木香15g等。1次/d, 保留灌肠30min, 治疗14d。

1.4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参考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 显效:症状与体征消失, 血肌酐降至159umol/L、血尿素氮降至7.1umol/L、血尿酸降至3601.1umol/L以下, 24h尿蛋白定量下降1/2以上, 胱抑素 ̄C降至正常范围内, 血、尿β2 ̄MG降至正常; (2) 好转:症状与体征显著减轻, 血尿酸降至420umol/L以下, 胱抑素 ̄C降至正常, 24h尿蛋白定量<lg, 血、尿β2 ̄MG基本降至正常; (3) 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实验室检测指标未能达到“好转”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χ2检验, 检验标准α=0.05, 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4例, 有效10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显效.20例, 有效6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在胱抑素 ̄C, 血尿酸, 血、尿β2 ̄MG, 及24h尿蛋白。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痛风性肾病的主要发病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当血浆及肾间质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时、尿酸盐在肾组织沉积, 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 导致肾小管萎缩变性, 肾小球纤维化及硬化, 出现小管性、小球性蛋白尿, 最终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胱抑素 ̄C是一种非糖基化的碱性蛋白质, 人体内的有核细胞均可产生此物, 其生成不受感染、血脂等因素有关, 与性别、年龄、肌肉无关[3,4]。胱抑素 ̄C分子量低, 等电点高, 使其能被肾小球自由滤过, 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分解代谢, 不被肾小管分泌、重吸收。故是评估肾功较为敏感、特异性高的指标。血、尿β2 ̄MG为单链多肽低分子蛋白, 分子量较小, 不与血浆蛋白结合, 可被肾小球自由滤过, 99%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 并降解为氨基酸, 不以原形重吸收入血, 从而不影响血浓度, 亦不受年龄、性别、肌肉组织多少等因素影响, 血清β2 ̄MG增加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β2 ̄MG增加提示肾小管损伤[5]。尿酸可通过抑制NO产生和刺激肾脏内皮细胞增生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中度的高尿酸血症就可以抑制肾脏NO的产生, 血尿酸通过激活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可导致肾小球性高血压和皮质血管收缩, 即高尿酸血症导致肾血管收缩、肾小球内高压及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肾功能好转血尿酸可降低。蛋白尿是慢性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肾小球是肾脏发挥滤过和排泄功能的主要部位, 在某些病理因素的作用下, 肾小球的滤过屏障极易受损, 导致大分子蛋白质随尿液渗出而形成蛋白尿。肾小球的滤过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足细胞构成, 足细胞在肾小球滤过过程中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肾小球疾病主要的病理学改变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而导致的蛋白尿。现在研究认为尿蛋白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 蛋白尿可以通过损伤肾小管来加重肾脏损害和促进慢性肾病的进展, 故减轻蛋白尿等于保护肾脏的关键所在。中药灌肠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灌肠液在患者结肠中起到结肠透析作用, 碳酸氢钠为碱性药物, 能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 在体内释放出CO2, 维持小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 促进肠道蠕动, 10~30min进入人体后解离为Na+和HCO3-, HCO3-, 与H+结合生成为H2CO3-, 使体液中H+浓度降低, 提高血液的PH值, 同时增加尿中的碳酸氢盐的排泄而碱化尿液, 降低血尿酸水平, 防治痛风性肾病[6]。排毒液系我科自治药品, 临床已应用10余年, 疗效可靠, 由大黄20g、黄芪30g、煅牡蛎30g、蒲公英30g、红花15g、土茯苓30g、木香5g组成。大黄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保护肾功能, 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和增生, 降低细胞高代谢和肾小球高滤过状态, 并能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 降低血尿β2 ̄MG。丹参、红花活血化瘀之功, 又有养血之效, 改善肾脏供血;土茯苓可降低血尿酸、促进尿酸排泄[7];黄芪可利尿, 降低蛋白尿;木香有理气, 促进通便, 缓解碳酸氢钠对肠道的刺激[8];牡蛎入肝肾经, 平肝潜阳,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蒲公英有清热解毒, 利湿。采用肾康宁加用碳酸氢钠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 无毒副作用, 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减少蛋白尿, 改善血、尿β2 ̄MG, 胱抑素 ̄C指标, 从而保护肾小球、肾小管功能, 改善临床相关症状, 保护肾脏, 减轻患者痛苦症状, 阻止疾病向终末期发展, 今后灌肠方的组成及联合多种药物有待进一步开发和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新药 (中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一辑) [S].1993.153-157.

[3]罗长青, 王玉梅, 邓安国, 等.测定血清胱抑素C浓度判断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 2003, 20 (3) :154-155.

[4]任爱英, 王凡.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1) :32-34.

[5]俞伟男, 顾士芬.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改变[J]中国医师杂志, 2002.4 (12) :1337-1339.

[6]阎桂环, 洪莹彬.静点碳酸氢钠的时间对减轻环磷酰胺肾脏毒性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 (2) :3-4.

[7]杜兰屏, 张春崧, 王琳.陈以平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 39 (11) :27-28.

上一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下一篇:高中生物科“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