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肿瘤(精选7篇)
结肠肿瘤 篇1
结肠肿瘤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 好发于中老年人, 近年来, 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肠肿瘤无论良性、恶性, 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为更好的明确女性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采用结肠镜诊断的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65例女性结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女性结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 (62.5±3.5) 岁;病程7 d~1.5年, 平均病程 (2.5±0.5) 个月;其中良性肿瘤75例, 恶性肿瘤90例;全部患者均知晓本次实验的目的, 并在医生指导下, 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结肠镜检查, 并在结肠镜的指导下, 鉴别出结肠肿瘤的具体位置, 以明确患者发生病变的肠段。对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2、结果
经结肠镜检查后, 共检出良性肿瘤患者38例 (23.03%) , 恶性肿瘤患者127例 (76.97%) , 全部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乏力、消瘦、贫血、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血便等临床表现, 具体见表1。
3、讨论
结肠肿瘤是胃肠道中比较常见的肿瘤, 近年来, 其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仅排名在胃癌和食管癌之后, 大肠癌患者之中, 60%以上都是结肠肿瘤发展而成的[2]。40岁以后是发病的高峰期, 且男性多于女性。结肠肿瘤同其他肿瘤一样, 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但是, 无论哪种类型的结肠肿瘤, 对患者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而言, 都是严重威胁[3]。
一般情况下, 结肠肿瘤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病, 但多数都是中老年人, 临床相关资料显示,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尽管良性结肠肿瘤在临床之中并不常见, 但是同样会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临床表现[4]。在本组实验之中, 经结肠镜检查后, 共检出良性肿瘤患者38例 (23.03%) , 恶性肿瘤患者127例 (76.97%) , 全部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乏力、消瘦、贫血、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血便等临床表现。对这些临床特征, 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便做出明确诊断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5]。
女性结肠肿瘤患者和男性结肠肿瘤患者相比较, 临床肿瘤检出率较低, 分析其原因, 这可能和发病规律、病理特征、性别之间有一定关系。因此, 在给女性患者检查和诊断时, 应重点考虑这些因素, 避免引起漏诊和误诊, 影响治疗。
结肠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 这给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针对女性结肠肿瘤患者, 还应重点考虑是否为结肠恶性肿瘤的可能。结肠恶性肿瘤也就是结肠癌,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发病初期, 患者无明显临床特征, 但若能早起作出诊断和采取治疗, 不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还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改善[6]。
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结肠镜的应用范围逐渐广阔起来, 在诊断结肠肿瘤良、恶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诊断难以作出明确诊断的个别女性病例, 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同传统钡灌肠检查方式相比, 结肠镜有明显优势, 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结肠镜检查作为诊断女性结肠肿瘤的金标准。通过本组实验结果, 即可充分表明利用结肠镜检查, 清楚掌握女性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奠定坚实基础[7]。
摘要:目的 分析女性结肠肿瘤临床特征和结肠镜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女性结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均接受结肠镜检查, 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经结肠镜检查后, 共检出良性肿瘤患者38例 (23.03%) , 恶性肿瘤患者127例 (76.97%) , 全部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乏力、消瘦、贫血、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血便等临床表现。结论 利用结肠镜检查, 可充分掌握女性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肿瘤,临床特征,女性
参考文献
[1]王珍珍, 贾兴芳, 刘成霞等.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0) :1800-1802.
[2]邹亮, 周建洪, 张芸等.结肠透明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4, 30 (1) :91-93.
[3]王贵红, 夏荣龙, 郑兰东, 等.结肠癌组织survivin表达的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7 (2) :170-171.
[4]李景南, 赵莉, 郑威扬, 等.结肠癌近20年临床特点的变迁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 (3) :226-229.
[5]彭瑞清, 李春燕, 丁娅, 等.ⅢB期结肠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 36 (3) :281-286.
[6]蔡文哲, 陈伟君, 庄晓静, 等.乙酰肝素酶蛋白激酶2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 (3) :296-299.
[7]张东臣, 俞林.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2013, 53 (21) :65-67.
结肠肿瘤的彩超诊断及分析 篇2
1本院2007~2010年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肿瘤48例, 患者年龄19~79岁, 平均53岁, 其中男30例, 女18例。病程半月—半年,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血便等肠道症状, 部分伴有贫血。
术前均施行经腹彩超检查。采用东芝7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7MHz。患者空腹12h以上并排便, 必要时服缓泻剂清洁肠道后受检。取仰卧位, 沿结肠走行方向行多方位连续扫查, 观察各切面肠壁层次结构、连续性及结肠走行部位有无肿块、梗阻等异常改变。对可疑肠段, 测量其长度及肠壁厚度, 观察肿块所在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采用CDFI、CDE观察肿块内部周边血流特点, 脉冲多普勒 (PW) 检测血流频谱, 测定收缩期、舒张末期峰速及阻力指数 (RI) 、搏动指数 (PI) 。并注意探查有无脏器转移、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异常增大、腹水等。
2 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结肠癌45例, 阑尾周围脓肿2例, 盆腔混合性肿物1例。手术病理证实结肠癌44例伴阑尾炎2例、结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结肠神经纤维瘤1例、结肠系膜恶性间质瘤1例。超声对结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93.8% (45/48) , 误诊3例;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93.3% (42/45) , 误诊5例。
44例结肠癌的分布:回盲部5例, 升结肠12例, 肝曲5例, 脾曲5例, 降结肠2例, 乙状结肠15例;手术病理:隆起型15例, 浸润型7例, 溃疡型22例, 其中腺癌21例, 管状腺癌12例, 粘液癌9例, 印戒细胞癌1例, 未分化癌1例。伴发肠梗阻15例, 肠套叠2例, 肝转移3例, 腹腔广泛转移或盆腔种植、大量腹水7例, 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结肠癌声像图特征:病变区肠壁层次不清, 连续中断。瘤体大小4.0×4.8cm~15.5×19cm不等, 形态不规则, 多数表现为“假肾征”或“靶环征”, 探头压迫肿块局部或刺激肠蠕动时, 中心强回声区内可见小气泡与液体流动。CDFI可见大于5cm的肿块内部及周边部显示丰富但不连续的条状彩色血供>3条, PW测及动、静脉频谱, 其中动脉频谱峰速26~101cm/s, RI均>0.65;少部分瘤体显示为内部以低回声为主的类圆形实块, CDFI无明显彩色血供。
2例术前误诊阑尾周围脓肿的声像图特征:右下腹探及不均质低回声区, 中央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界限欠清。CDFI提示内部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诊断为右下腹低回声包块 (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 术后病理诊断回盲部结肠癌伴阑尾炎。
4例非结肠癌:2例横结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声像图均表现为右侧腹不均质实性包块, 范围约17.0×11.7cm及10.2×6.4cm, 内部回声紊乱, 中心见强回声光带, 周边为低回声, CDFI低回声内血供较丰富, 动脉峰速29cm/s, RI:0.84, 同时伴有右肾积水、下腔静脉癌栓、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腹水等。1例结肠神经纤维瘤声像图为大小15.0×7.3cm的回盲部低回声肿物, 无完整包膜, 内部回声不均匀, 可见散在的点状强回声。1例乙状结肠系膜恶性间质瘤, 声像图见盆腔偏左侧大小7.4×8.4cm的混合性回声包块, 界清形不整。
3讨论
结肠肿瘤诊断以往主要依赖纤维结肠镜、双重气钡造影, 不足之处是只能看到肿块表面结构, 且部分人难以耐受或对X线禁忌;而CT、MRI、DSA、PET等因费用昂贵及受病情发展阶段的限制尚不能普遍应用。分辨率不断提高的经腹彩超以其简便、无创、价廉的特点可弥补上述检查的不足, 在显示结肠肿瘤病变范围、形态特征的同时了解有无腹膜、周围淋巴结及实质脏器转移, 是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经腹彩超诊断结肠肿瘤中我们的体会是: (1) 检查前尽可能做好肠道准备。 (2) 应沿结肠作连续扫查以减小声像图对其节段判断的失误。 (3) 对怀疑乙状结肠肿瘤者, 检查前需潴尿, 便于观察。 (4) 当结肠肿块较大肠管发生移位时, 应根据肿块与脊柱、腰大肌等的关系, 与腹膜后肿瘤鉴别。 (5) 中老年人不应草率诊断阑尾炎, 应详细了解病史, 必要时行结肠镜、钡灌肠等排除结肠癌。 (6) 诊断结肠肿瘤时要特别注意肿瘤内部血流显示情况, 恶性者内部及边缘有明显血流信号, 良性者也可以检出血流信号, 但与恶性相比血流检出率有明显差异。 (7) 经腹超声见“假肾”征、“靶环”征时要注意与其他肠壁增厚性疾病如肠套叠、肠结核、克隆氏病等鉴别, 应结合临床资料和钡剂灌肠综合分析。
总之, 虽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肠道浸润程度的准确判断仍存在困难, 但经腹彩超作为结肠肿瘤的初步筛选方法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日常实践中应当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有效、准确的检查手段, 尽可能兼顾经济、创伤小的原则, 发挥经腹彩超的优势, 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肿瘤诊断中经腹彩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手术病理证实结肠肿瘤的术前经腹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对结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93.8% (45/48) , 误诊3例;结肠癌的符合率93.3% (42/45) , 误诊5例。结论 经腹彩超对结肠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结肠肿瘤,彩超,诊断
参考文献
[1]姬亚敏.二维超声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5 (5) :429-430.
[2]梁新梅, 程英升.结直肠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11) :1220-1227.
[3]李海平, 范忠林, 宁振川, 等.结肠癌所致症状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附7例报告) [J].临床误诊误治, 2006, 16 (4) :263.
[4]NI QJ, ZHU KS, ZHANG AJ, et al.Evalu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Colon tumo[J].China JMI, 2004, 5 (2) :138-139.Chinese.
[5]倪秋杰, 朱昆生, 张安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结肠肿瘤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 5 (2) 138-139.
结肠肿瘤 篇3
患者男性, 55岁, 农民。自诉于入院前半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 呈间歇性胀痛不适, 以脐周最为明显, 疼痛无明显规律, 无恶心、呕吐, 无嗳气、反酸, 食欲正常, 未予重视及治疗, 于入院前3月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次数增多, 便中带血, 偶有黏液血便, 在当地诊所按慢性肠炎给予口服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入院前1月患者腹痛加剧, 呈持续性胀痛, 伴腹胀、恶心、呕吐,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在外院住院治疗, 诊断: (1) 肠梗阻; (2) 横结肠息肉。经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此后因症状反复发作, 故来我院求治, 以“结肠肿瘤并不全性肠梗阻”收住。入院查体:营养中等, 全身一般状况良好,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左侧腹部轻压痛, 左上腹可触及6 cm×5 cm大小肿块。入院后行腹部CT检查示:结肠脾曲可见肠管壁环形增厚, 结合临床考虑降结肠脾曲结肠癌。钡灌肠检查:降结肠上段肠管狭窄, 钡过受阻, 黏膜消失, 诊断为降结肠占位病变 (结肠癌) 。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 术前诊断考虑结肠肿瘤并不全性肠梗阻, 经充分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手术, 术中探查见:腹腔无腹水, 横结肠中部偏左可触及6 cm×5 cm大小实质性肿块, 向肠腔内突出, 致肠腔部分狭窄、梗阻。病变周围肠壁柔软, 弹性好, 肠壁无明显僵硬及增厚, 结肠旁淋巴结及结肠系膜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术中诊断横结肠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行横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病愈出院。术后标本病检, 肉眼观察:横结肠肠腔内见一凸向肠腔的乳头状突起, 大小为5 cm×5 cm×4 cm, 包膜完整, 切面灰黄, 均匀一致, 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血管脂肪瘤。随访至今, 术后3年无复发, 患者恢复良好, 消化功能正常, 排便习惯恢复正常。
2 讨论
脂肪瘤 (lipoma) 是源于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 全身任何部位的脂肪组织均可发生, 通常是单个、圆形或分叶状柔软的肿块, 边界清晰, 生长缓慢, 极少发生恶变。临床常发生于肩、背和臀部的皮肤下面。如成熟的脂肪组织与异常增生活跃的血管组织混合形成的则称为血管脂肪瘤, 血管分布常不均匀, 属于错构瘤的一种[1]。脂肪瘤发生于结肠者罕见。发病年龄多>40岁, 女性多见, 可能与炎症刺激致结缔组织变性, 淋巴血液循环障碍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 或者与先天性发育不良、全身脂肪代谢障碍及肠营养不良有关。结肠、直肠脂肪瘤直径在2 cm以下者, 多数无明显症状;2 cm以上者, 常有便秘、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贫血、体重减轻、腹内肿块等, 常伴发肠套叠、肠梗阻、肠坏死等。有1/3的患者可发生肠出血, 临床多表现为黏液血便。大肠各段脂肪瘤的发生率由近向远逐渐降低, 多为单发。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 病理分为黏膜下型、浆膜下型、黏膜浆膜间型。脂肪瘤需与胃肠道间质肿瘤、肉瘤、结肠癌、畸胎瘤、血管瘤等相鉴别, 由于均为结肠来源的实质性占位病变, 术前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肠镜、超声内镜、CT、MRI, 内镜或超声内镜 (EUS) 对大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非常有价值[2], CT可进行肿瘤的密度测定及血供测量, 能基本区分肿瘤的良恶性, 明确和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关系, 有利于术前手术范围的选择及风险的估计[3]。术后病理检查为明确诊断的最可靠指标。
结肠脂肪瘤一旦被发现或出现并发症则应尽早手术探查, 术中视肿瘤位置和梗阻情况行相应肠段切除, 术后效果良好。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 可行结肠镜下检查, 对低位的结肠脂肪瘤, 特别是带蒂者可于结肠镜下行剔除术, 从而避免手术开腹切除和术中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然而, 临床上的结肠脂肪瘤常在有便血、梗阻、肠套叠、感染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多数患者不能在早期检查发现并行剔除术。因此, 临床上如有反复间歇性腹痛、腹部肿块、大便习惯改变及有黏液血便者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 从而提高结肠脂肪瘤的术前诊断率, 避免和减少结肠脂肪瘤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施钰岚, 闻丽, 章敏.1例颈部巨大纤维血管脂肪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5) :48-49.
[2]冯跃, 于恩达, 孟荣贵, 等.结直肠脂肪瘤13例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7 (4) :244.
结肠肿瘤 篇4
1 结直肠癌概论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 CRC) 的特点是癌基因的渐进性突变, 或是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科学研究证据表明至少需要4-5个突变才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这些突变中有些似乎经常发生在相同的序列, 并且在很多罹患这种肿瘤的个体中出现, 而另一些个体的突变则不同, 这些突变最终决定了肿瘤表型。引起CSC突变的大多数信息来源于肿瘤遗传形式的研究, 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5-10%。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 FAP)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RC综合征, 由腺瘤性结肠息肉病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 基因突变引起, 具有多个CRC特征。APC在名为wingless/wnt信号通路的底部。APC主要的功能是调节胞浆β-catenin的水平, 这是一种能迁移到细胞核并激活转录蛋白复合物TNA的一种蛋白质 (转录cmyc和cyclinD1) , 负责调节增生、分化、迁移和凋亡[1]。对于后续发展, 肿瘤需要更多的突变, 包括KRAS和TP53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18q的缺失[2]。
作为基因和/或遗传学改变的结果, 肿瘤干细胞可以来源于正常干细胞或前体细胞[3]。肿瘤干细胞通常能在传统治疗中存活下来;即使经过治疗原发肿瘤明显地完全地消除了, 而残余的CSCs仍然能够诱发最微小的残留性病变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 MRD) 。所以, 理解维持未成熟状态的机制成为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肿瘤策略的关键。
2 结直肠干细胞的存在
在成年人的结直肠里, 上皮层大约有14, 000个隐窝/平方厘米, 每个隐窝大约含有2, 000-3, 000个细胞, 结直肠干细胞就位于其底部, 周围有间充质细胞形成干细胞的niche。肠道中的每个隐窝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细胞组成:结肠细胞或称柱状细胞, 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所有这些细胞的产生都起始于结直肠干细胞, 通过不对称分裂能产生和其本身相同的细胞 (自我更新能力) , 成熟转型中的细胞在迁移到隐窝顶部的过程中发生增殖和分化。这种"一元论" (一个单细胞能产生所有的细胞类型) 最初在1974年形成[4], 并在随后的实验中得到证实[5,6]。在人的一生中, 这些干细胞对于结直肠上皮细胞源源不断地补充着肠道上皮, 正常情况下每2-7天更新一次, 在组织受到损伤时它们更新得会更快。
关于干细胞的定位有两种模式:一是“干细胞区域”模型, 描述了结直肠干细胞是位于深藏在隐窝底部的柱状细胞。二是与此相反的“+4部位”模型, 认为肠道干细胞位于隐窝底部潘氏细胞上的+4部位[7]。实际上还缺乏特异性的结直肠干细胞标记物来确认它们。
3 肠道Niche对干细胞的作用
Niche定义为负责维持干细胞的微环境, 它通过精确信号控制来确保干细胞的增殖。最具决定性作用的似乎是肠上皮下肌纤维母细胞 (intestinal sub-epithelial myofibroblasts , ISEMFs) , 它的作用是调节器官形成和组织修复, 它的生长似乎是由多种生长因子调控的。最近的研究显示维持干细胞niche是由Wnt,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Notch和Shh途径控制。
在niche调控信号网络中, Wnt途径绝对起着关键性作用:B-catenin在这其中起了中心作用, 在没有Wnt配体时它结合APC蛋白, 这个蛋白是糖原合成激酶3B (GSK3B) 和蛋白axin, 然后磷酸化、泛素化, 最后被蛋白酶机制降解。相反, Wnt信号的激活需要Wnt家族蛋白结合到它们的受体Frizzled信号家族 (Frizzled family , Fz) 后促进B-catenin积累到细胞核, 和TCF4结合, 这就激活了好几种基因的转录, 包括细胞周期调节和增殖相关的基因。B-catenin也诱导Ephrin受体EphB1和EphB2的表达, 它调节干性维持、细胞迁移和分化, 这些受体随后和ephrin配体相互作用, 扩增隐窝最上部区域的细胞增殖范围。有趣的是Wnt途径成员沿着隐窝轴的分布是不同的, 比如分泌出来的Fz相关蛋白 (sFRP) -5, Wnt-3, Wnt-6, Wnt-9b和Fz-5的mRNA可以在隐窝基底部发现, 它们的浓度朝向隐窝顶部方向逐渐减少, 而隐窝顶部驻留着更多已分化细胞。另外, 隐窝顶部的细胞似乎表达Wnt信号抑制因子[8]。
Notch通路是研究最多的细胞信号系统之一, 它包括四个不同的I型跨膜受体:Notch1, Notch2, Notch3 and Notch4。它的激活涉及结合五种不同的配体包括Jagged-1 (JAG1) , -2 (JAG2) , Delta-like (DLL) 1, 2 (DLL2) 和4 (DLL4) :这些配体的胞外结合触发细胞内区域 (intracellular domain, NICD) 的释放, 通过一些金属蛋白酶比如ADAM10或ADAM17介导的蛋白裂解进行。NICD移到细胞核内并在那里和一些DNA-结合蛋白形成一个复合物, 把它们从抑制剂转变成所有靶基因转录的激活剂[9]。
BMP蛋白是TGF-B超家族成员的亚型, 和它们的受体连接后能激发不同的生物学过程。这个途径使得Smad1, Smad5, Smad8/R-Smad磷酸化, 并和Smad4 (Co-Smad) 一起移到细胞核内, 并与其他转录因子合作能调节靶基因表达。BMP促进终末分化和凋亡, 增加传统治疗对肿瘤的作用, 但没有出现随之而来的SMAD4的突变和PI3K结构性激活。KOSINSKI等[10]报道了不同的因子沿着隐窝有着精确的分布:在隐窝顶部细胞高表达BMP1, BMP2, BMP5, SMAD7, BMP7, 和BMP受体2, 而在隐窝底部有可能是因为有肌纤维母细胞的存在, 细胞产生高水平的BMP拮抗剂如GREM1, GREM2和chordin样-1, 这有助于干性的维持。
Shh在肠道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激活需要Shh结合它的受体Patched (PTCH) , 它允许G耦联蛋白Smoothened (SMO) 释放, 连同GLI转录因子一起迁移到细胞核内介导靶基因激活[11]。另外, VERMEULEN等[12]报道了肌纤维母细胞和它们分泌的因子的重要作用, 比如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在维持肠道隐窝干细胞niche上的重要性。分化了的细胞能还原它们的表型, 能对外加的肌纤维母细胞或HGF产生反应从而还原成干细胞, 既成瘤性。
4 肿瘤干细胞理论
近几年, 肿瘤研究中新的见解认为, 在肿瘤实体中具有启动和维持肿瘤生长能力的是一小撮具备干性特点的肿瘤细胞, 被称为“肿瘤干细胞” (CSCs) 或“肿瘤起始细胞”[13]。这个发现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看待肿瘤的方式, 以前肿瘤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基因性疾病。有两种不同的肿瘤模式可以解释肿瘤的发展:第一种是由VOGELSTAIN[14]和NOWELL[15]假设的成瘤性“经典模式”, 描述了通过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序贯突变发展成肿瘤。照这个理论, 肿瘤由异质性的细胞群组成, 获得新的突变, 发生无法控制的增殖和侵袭。这种随机的模式认为, 在移植到免疫抑制小鼠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能形成一个肿瘤。与此相反的第二个理论, “肿瘤干细胞”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证据, 在肿瘤群系中仅有一小撮细胞--CSCs才能启动和维持肿瘤的生长[16]。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CSCs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肿瘤类型里分离获得, 仍然保有成瘤性能力, 并具有播散、复发和转移性播散的作用。CSCs可以从正常细胞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后获得自我更新能力, 也可以由前体细胞获得自我更新能力变化而来。已经发现肿瘤和正常干细胞之间的联系是基于共同的调节自我更新信号途径, 包括Wnt, Notch和Shh:这些途径调节异常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JAMIESON和同事们[17]在白血病干细胞播散病例中, 第一次确认了异常的Wnt/Bcatenin自我更新途径激活;Wnt途径后来也被认为在乳腺癌干细胞 (BCSCs) 中是很重要的。KORKAYA等[18]发现, Wnt/B-catenin增加的活性是由Akt信号激活介导的。Notch途径里的缺陷可以在结直肠CSC亚群中见到, 正常时Notch途径和干细胞生长分化有关。HOEY和他的同事们[19]用一种拮抗Notch途径的重要成分--DLL4的抗体, 观察到人结直肠癌异种移植的生长受到抑制, 因为这个抗体直接抑制了Notch信号。Notch途径在乳腺癌和胶质母细胞瘤CSCs模型里也被激活。在很多肿瘤里Hedgehog信号途径里的改变也有报道, 比如:白血病[20,21], 胰腺癌, 胃癌, 前列腺癌, 乳腺癌[22,23], 胶质母细胞瘤[24]和大肠癌[25]。
近年来CSCs的发现已经改变了人们对肿瘤发生和治疗方法的观点。即使有关化疗失败的分子基础仍然没有确定, 人们还是认为肿瘤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药物治疗引起的死亡信号。CSCs的特征是对药物和常规毒素的高度抵抗性, 这些药物和毒素是针对快速增殖中的细胞, 而慢分裂细胞是豁免的, 由于上调了几种ATP结合暗盒转运子, 激活了DNA修复能力, 抗凋亡分子的过度表达引起控制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信号途径发生改变。
5 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CSC的识别、分离与鉴定是基于对正常干细胞的认识, 且因CSC表面标记 (膜蛋白、黏附分子及受体等) 与一般肿瘤细胞不同, 可使用正常干细胞标记物, 采用流式细胞仪或免疫磁珠法进行分选。董强刚等[26]研究却发现, 在A549和SPC-AI肺腺癌细胞株中应用磁性细胞分选 (MACS) CSC时发现CDl33-、多药耐药蛋白 (MRCP+) 、CD2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IGF.RI+) 的细胞具备CSC特征。JIANG等[27]研究发现荧光活化细胞分选系统分离出的肺癌细胞高表达醛脱氢酶1 (ALDHI) 和CDl33在体外高表达CSC特征, 包括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分化和对化疗耐药的能力, 体外实验证明醛脱氢酶1阳性细胞可形成肿瘤, 具有与原来肿瘤相似的异质性。
CSC的鉴定主要有体内移植和体外培养两个方面。体内移植是将分离所得CSC和一般肿瘤细胞分别移植到非肥胖性糖尿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 (NOD/SCID) 小鼠体内, 因CSC仅需少量即可形成肿瘤;而一般肿瘤细胞需要大量细胞才能形成肿瘤。分选出的肿瘤宣布要具有以下干细胞特征:①具有巢蛋白, 干细胞调控因子 (Nanog) , 胚胎干细胞相关蛋白等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②有克隆形成能力;③有形成瘤球黏着力;④体外生长可分化为内皮和上皮细胞;⑤体外移植可形成干细胞标志 (+) 具有致瘤性的细胞群和干细胞标志 (-) 的非致瘤性细胞群。
第一个分离出来的CSCs是来自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CD34+CD38-白血病干细胞亚群, 正是这一小撮白血病细胞能够在体外形成集落生长, 将它们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会复制出其亲代的肿瘤表型。还有其他确认的CSC, 比如CD44+/CD24-细胞群[28]在乳腺癌干细胞 (BCSCs) 中特别丰富, 还有脑瘤[29], 结直肠癌[30,31,32], 头颈部肿瘤[33], 胰腺癌[34,35], 黑色素瘤[36], 间质肿瘤[37], 肝癌[38], 肺癌[39], 前列腺癌[40]和卵巢癌[41]中都发现了CSC的存在。
6 可选的结直肠癌干细胞标记物
很多研究团队发现, 只有在结直肠癌里的CD133+细胞能够启动并维持肿瘤生长。CD133+细胞能够在培养基中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不会丧失它们复制亲代人类表型的能力:CSCs用酶消化后, 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基本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里, 采用低粘附环境 (这种环境由于失巢凋亡能介导已分化细胞死亡) 培养, 可以在体外扩增成肿瘤圆球体。在分化条件下CD133+细胞能生成类似于隐窝的特殊结构, 另外, 在体内或体外分化期间, 这些细胞逐渐获得典型的结肠上皮标志物, 比如CK20, 与此同时CD133的表达呈下降趋势。根据这些发现, 许多临床数据确认CD133作为一个独立的负性预后指标[42];它的表达结合细胞核β-catenin对于确定病人很差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43,44]。
Msi-1是RNA-结合蛋白, 作为结直肠干细胞标记物, 是第一个被研究的分子之一, 它的作用在果蝇中可能是调节神经发育的非对称细胞分裂机制中所必需的物质, 定位在人和小鼠小肠的隐窝基底部, 使得它在结直肠干细胞特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β1整合素 (CD29) 作为高增殖性的标记物在隐窝的基底部有高表达水平, 可以同时检测干细胞和祖细胞。按照这些数据, EphB受体的表达有一个梯度组成:在隐窝基底部表达最高水平, 在隐窝绒毛连接处表达水平较低。
Bmi-1是一个polycomb组的受体, 为造血干细胞和成体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所必需, 通过抑制衰老相关的几个基因起作用, 它在小肠靠近隐窝基底部的地方有表达, 这和结直肠干细胞所处的地方相一致, 有Bmi-1过度表达的病人生存率很差[45]。
Lgr5蛋白 (Gpr49) 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 它的基因是Wnt信号调控靶点, 单个Lgr5+细胞在体外能够生成整个隐窝样结构, 生成结直肠上皮里出现的所有细胞类型。尽管它的功能还不明确但近来作为选择性的结直肠干细胞标志物进行研究, 有报道显示Lgr5在进展期CRCs里过度表达, 这种过度表达和肿瘤进展相关[46]。
7 现有疗法对CRC的效用
现在, 对于有转移到肝脏的CRC病人来说, 有两种有用的可选方案, FOLFOX (亚叶酸/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 , 以及FOLFIRI (FOLFOX加上VitB和伊立替康) 。在III期临床研究中, FOLFOX和FOLFIRI都显示出有良好的疗效, 而且这两种方案更多用于年轻患者[47]。在有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 可以用新辅助化疗结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进行治疗, 后者是一种针对血管上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VEGF) 的人多克隆抗体, VEGF在原发和有转移的人CRC中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很早就有人发现, 从恶变前的腺瘤到侵袭性和转移性病灶的进展过程中有VEGF表达。另外, 检测肿瘤尺寸、转移和病人存活率指标时发现VEGF的表达和结直肠肿瘤中增加的微血管量有相关性, 而VEGF和微血管量与很差的临床结果有联系。还有一种方案是FOLFIRI联合多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也称为爱必妥, 这是一种抑制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EGFR) 的单克隆抗体, 它还和细胞分化、增殖有关, 因此被批准用于EGFR表达的患者, KRAS野生型转移的结直肠肿瘤, 单独或联合FOLFIR进行治疗。最近, 两个西妥昔单抗大型临床研究-OPUS和CRYSTAL的结果已有报道, 证明西妥昔单抗能显著提高有转移的KRAS野生型CER患者反应率。
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是针对CSCs途径比如IL-4, 这是一种由CSCs自分泌方式产生的细胞因子, 参与活化的B细胞刺激, T细胞增殖和CD4+细胞分化成Th2细胞。在CCSCs中, 用抗-IL-4的中和抗体或IL-4受体a拮抗剂来抑制IL-4信号转导途径, 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cFLIP, Bcl-xL和PED使得这些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IL-4抗体治疗联合标准的化疗药物 (5-氟尿嘧啶或奥沙利铂) 能够减少肿瘤生长。近来有研究发现, 上调CD133+的CCSCs干细胞中IL-4细胞因子对于保护这些成瘤细胞不会凋亡来说是个重要的机制。
BMP4是另一个重要的分子因为它能在CCSCs里激活分化进程和促进凋亡, 通过抑制PI3K/AKT途径能减少B-catenin激活, 并上调Wnt负性调节。化疗药物比如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能增加BMP4的抗肿瘤活性, 同时应用这些药物能介导异种移植的结直肠CSC获得完全而长期的肿瘤消退。
大多数肿瘤能抵抗目前的治疗是因为其缓慢的CSCs细胞周期, 因为这些细胞栖息于缺氧的niches里而获得了这种能力。生存期临床研究表明:和单用化疗药物比较, 协同使用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是大有益处的。化疗药物也能够刺激肿瘤发生免疫细胞介导的杀伤, 通过T细胞分别交叉上调死亡受体Fas和TRAIL-R2 (DR5) 和它们的配体FasL (CD95L) 和TRAIL, 能增加肿瘤细胞对细胞毒的敏感性。
8 展望与挑战
在肿瘤发生过程中, 很多自我更新的途径发生“失监管”状态。CRC中CSCs的作用可能解释成瘤性, 有助于确定聚焦于肿瘤亚群的革命性治疗策略。CRC高度的预后不良是由于目前治疗在明确根除肿瘤方面的效率不足。因此, 肿瘤的生长/发展绝对需要针对清除CSCs, 这样才能防止最微小的残留病根引起复发和转移。
结肠肿瘤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8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2.5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
磁共振仪器为PHILLIPS Achivar1.5T超导型磁共振,采用腹部SENSE线圈对患者行屏气快速扰相梯度回波MRC(2DsshMRC、3DsMRC TE/TR 800/8000层厚40mm)、腹部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WBSDWI)单次激发SE-EPI NSA:6及常规扫描(FOV:AP 260mm RL 350mm FH 303mm层厚6mm层间距1mm)。
1.3 肠道准备
检查前一中午吃少渣饮食,晚餐进食流质,服甘露醇250mL,同时服多量开水,检查当日早晨禁食,检查前肌注低张药(山莨菪碱20mg),用2000mL生理盐水灌肠,同时训练屏气。
2 结果
MR结肠水成像(MRC):18例结肠肿瘤患者中,17例MR表现为腔内不规则或类圆形充盈缺损、肠腔狭窄,1例肠壁线条僵硬;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16例MR表现结肠肿块呈高信号,7例腹腔淋巴结肿大,2例腰椎及骨盆部骨转移,假阴性2例;常规扫描,在MRC和WBSDWI引导下定位,平扫:肿块呈等T1、稍长T2信号,2例肿块与腹壁分界不清;增强扫描:18例强化,5例突出肠腔外,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3 讨论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2]。病变表现为持续性的肠腔狭窄,并有不对称的或环状肠壁增厚,或表现为较大的息肉样肿块;肠壁增厚的边界变化突然,肠袋变形;结肠周围的脂肪组织受累时肿块的腔外边界可不规则,继而肿瘤直接侵犯肠外组织、器官和腹腔淋巴结,肝转移和腹水也较常见;结肠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腺瘤样息肉,包括绒毛结节腺瘤,易恶变。其危险因素与肿块大小密切相关[2]。
应用低张药物,既可抑制肠蠕动,消除肠蠕动伪影,又可降低肠壁张力,增加肠道内对比剂对肠管的扩张效果。
磁共振结肠造影(MRC)(图1、图2):目前,对结肠癌的筛选标准包括大便潜血实验,以及50岁以后定期内镜或钡灌肠检查。这个目标很难执行,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CT结肠造影,但使用MRC可使大部分人避免电离辐射。根据MRC检查肠腔内对比剂的不同,分亮腔和暗腔技术,生理盐水是最经济的对比剂且灌肠后不会对WBSDWI成像和常规扫描造成影响[3],生理盐水灌肠量可以大一些使结肠充分充盈且患者痛苦较小;MR表现:肠腔不规则或类圆形充盈缺损、肠管狭窄,肠壁僵直;MRC可以对常规扫描引导以定位。
腹部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图3):DWI是观察活体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它从分子水平反映人体组织的微观空间组成信息和病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水分子的功能变化,可以检测出与组织含水量变化相关的形态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的早期改变[4]。WBSDWI拓展了DWI的应用范围,且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和反转处理,WBSDWI敏感性好[5]。由于肿瘤组织代谢速度较快,含水量高且大多肿瘤组织水分子弥散活动受限,MR表现:可显示肿块形态、范围,腹腔淋巴结、腹部脏器及脊柱是否转移,使临床医生便于观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上述2例假阴性为结肠息肉,考虑:肿物较小或与肿物内水分子弥散活动受限程度有关;WBSDWI成像必须结合MRC和常规扫描判定,结肠炎性病变及部分盆腔囊肿同样呈高信号。
常规MR扫描(图4):可以观察肿瘤细节、肠管狭窄形态及腹壁受侵程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利于肿瘤分期。
增强扫描:能更清楚显示肠壁、肿瘤对肠管周围结构的侵犯、肿瘤血供情况,了解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笔者认为: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以上3种扫描方法联合应用,缺一不可;较科学的扫描程序是:先做MRC及WBSDWI对肿瘤定位,利于轴位、冠状面扫描层面的选择;WBSDWI扫描对肿瘤有一先期判定,必须结合MRC及常规扫描判定;常规扫描可观察肿瘤具体细节、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肿瘤分期有价值;与内窥镜检查相比,MR可观察肠腔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周围淋巴结是否转移,对肿瘤有较整体的判定。
综上所述,多种扫描方法联合应用,对结肠肿瘤定位、定性及分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诊断信息。
参考文献
[1]Leyendecker JR.,Brown JJ,Elmar M.Practical Guide to Abdominal&Pelvic MRI[M].张文煜翻译,廉宗审校.腹盆部MRI实用指南[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章士正.小肠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4]杨正汉,冯逢.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结肠肿瘤 篇6
关键词:结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 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开发和内镜诊疗新技术的发展, 内镜下切除消化道肿瘤的适应症越来越广, 并逐渐成为一种切除早期癌前病变的微创手段。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基础上使用内镜下专用高频电刀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消化道早期肿瘤进行切割、剥离的一项新技术。应用ESD可以一次性全部切除较大的病变组织, 获得完整病理学诊断资料, 并降低病变局部的复发率。目前, 国内应用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报告呈逐年递增趋势, 其中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操作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消化内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43例采取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结肠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 经我院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单、多部位良性肿瘤患者43例, 其中亚蒂15部位, 无蒂100部位, 标本最大30mm×35mm;其中男25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78岁, 年龄最小31岁;ESD手术部位:直肠39例次, 乙状结肠29例次, 降结肠22例次, 结肠脾曲5例次, 横结肠6例次, 结肠肝曲6例次, 升结肠6例次, 盲肠2例次。
2. 手术方法。
术前行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确定病变部位, 行活检病检, 制定手术方案, 对病理诊断良性肿瘤的患者, 术前行常规肠道准备, 选择全麻插管。按先治疗近端再治疗远端病变的原则, 首先安装透明前端帽进镜, 用冲洗泵选用0.9%的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清洁病变及周边粘膜, 然后用一次性海博水刀及泵, 用含2%美兰及0.5%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打造水垫, 在距病变约0.6mm处将粘膜局部环形切开, 边注水边结合凝切用前端帽顶起并切开粘膜, 完整剥离病灶, 术后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
3. 护理要点。
(1) 术前护理。a:术前评估。术前做好病情的评估及完善血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肺功能相检查。如有凝血功能不良的患者, 手术之前应停药1周, 并待PT, INR正常。b:肠道准备。保证肠道无粪渣、无泡沫是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手术治疗和常规手术对肠道清洁度的共同要求。给予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体饮用后一次性给予西甲硅油液5m L口服的方法适用于短时间内以口服大量液体的患者。本研究中肠道准备的方法为术前1~2天开始给予患者予沙比利片5mg, tid, po, 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 并给予乙二醇电解质。c:留置导尿。因为本研究中ESD在麻醉状态下进行, 预计时间超过3小时者, 因此给予留置导尿。d:禁烟。手术时咳嗽会影响插管, 且影响胃酸分泌而影响观察, 因此吸烟者行ESD手术前1天指导患者禁烟。e:静脉麻醉前准备。为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 手术前应详细告知无痛镜的优越性。指导患者术前1周内禁饮酒, 忌食西瓜等含籽食物。同时指导患者术前排空膀胱, 将义齿取出。f:心理疏导。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让患者接受此项治疗, 并减轻其精神紧张及恐惧等心理。本研究中心理疏导的方式有帮助患者了解ESD的全过程、手术手术优点及治疗后可取得的效果, 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 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事项。 (2) 术中护理。手术室需保持安静、舒适, 术中充分给予人文关怀闭。因部分患者操作时间长, 可能造成受压部位的皮肤和骨突处的压迫而发生压疮。本研究中通过在术前摆放体位时让患者卧于舒适的左侧卧位并在手术床上放置海绵垫或气垫圈等方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术中加强心电监护, 及时评估, 准确判断, 密切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如果血管损伤后喷血, 迅速准备止血附件并提醒术者出血具体位点, 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快速补液, 必要时配血, 输血。无法判断出血位置, 应建议术者用高渗盐水注射减慢出血速度, 便于找到出血位置再行止血。 (3) 术后护理。a:术后一般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持续心电监护4~6小时, 绝对卧床休息3~5天。1天后指导患者开始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卧床期间, 应做好床单位的护理及口腔护理,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鼓励患者活动四肢, 并预防便秘发生。b:术后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入院后可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 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产生疑虑。本研究中采取向患者发放护理小卡片, 帮助患者了解结直肠癌和早期癌的相关知识, 以及ESD术后转归情况, 使消除紧张、恐惧、疑虑心理。c:随访。出院时告知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紧张情绪, 规律饮食, 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出院6个月后应复查肠镜检查。同时指导患者出院后做好自我护理, 如有不适, 及时回院检查。 (4) 预防并发症。a:消化道出血。手术创面出血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是原因。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活动性出血征象。持续监测血压、脉搏, 注意有无呕血、黑便及其量、颜色、性状, 以判断出血的程度, 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体征, 立即报告医生, 并遵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以备输血、用药。若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应给适量冰盐水洗胃, 并可通过胃管给予止血药物或通过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并指导患者禁食、绝对卧床休息,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b:胃穿孔。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剧烈腹痛、腹胀,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如遇此种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未出现胃穿孔。 (5) 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出院后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进食粗糙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根据医嘱按时坚持服药, 保持心情情舒畅。1个月后回院复查胃镜;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嘱咐患者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结果
43例患者行海博水刀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115部位, 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 平均出血量50ml, 手术安全可行, 无严重并发症。其中2个及以上部位的有26例, 最多22部位, 标本最大30mm×35mm, 发生并发症气腹2例, 皮下气肿3例, 延迟出血1例;单部位并发症1例, 多部位并发症2例, 经保守治疗痊愈。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管状腺瘤14例;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4例, 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 增生性息肉2例, 腺瘤样息肉21例, 术后患者随访3月无不良反应。
三、讨论
随着结肠镜的应用增多, 结肠良性肿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 也易被早期诊断。海博水刀的使用, 增加了肠道良性肿瘤切除的机会及可行性。海博刀将精细水束分离技术和电外科技术有机融合, 不易出现出血及穿孔, 视野清晰, 可精细操作, 解决了因不易掌握凝切深度, 发生灼伤深层组织、出血及穿孔的问题;水刀切开过程中切缘相对较宽, 需要离切除肿块较常规的切缘稍远以保证标本的完整, 剥离后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 尽量用钛夹封闭, 利于创口痊愈。但ESD操作比较复杂, 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 手术并发症多, 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 尤其是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对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靖正, 姚礼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12, 卷缺失 (2) :198-202.
[2]孙会会, 陈莹, 许树长,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上消化道相关病变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12, 卷缺失 (8) :799-804.
[3]徐国良, 罗广裕, 林世永,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J].中国内镜杂志, 2010, 卷缺失 (10) :1013-1016.
[4]杨建民, 费保莹, 徐启顺,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卷缺失 (3) :255-259.
[5]练晶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评价[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6]刘爱斯, 黄曼玲, 王爱萍,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卷缺失 (14) :2368-2370.
[7]周平红, 姚礼庆, 徐美东,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巨大平坦息肉18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卷缺失 (8) :633-636.
[8]耿莉, 范秀珍, 李卫峰, 等.“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卷缺失 (14) :1245-1247.
结肠肿瘤 篇7
关键词:直结肠,黏膜下肿瘤,病理学特征,神经内分泌肿瘤,脂肪瘤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SMTs) 系消化科较为常见的一类肿瘤, 因肿瘤来源于黏膜层以下而得名。因肿瘤位于消化道内, 且分型多样, 包括多种良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浸润、转移, 良性肿瘤不断生长可阻塞消化道, 压迫临近器官、组织, 严重者可发生大出血、穿孔等,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1]。直结肠是SMTs的好发部位, 包括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但无论何种肿瘤, 早发现, 早治疗都是挽救患者生命, 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则[2]。该研究对143例直结肠SMTs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归纳直结肠SMTs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 以提高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143例直结肠SM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者均系单发肿瘤, 行内下诊断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且临床资料完备。143里患者中, 男性81例, 女性62例。年龄在12~76周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2.87±15.76) 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肿瘤切除术,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切除后将肿瘤立即送检, 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等情况。采用2010年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病变进行诊断及分级[3]。
2 结果
2.1 直结肠SMTs病理分型情况
143例患者中, 神经内分泌肿瘤80例, 占总人数的55.94%;脂肪瘤44例, 占总人数的30.77;平滑肌瘤8例, 占总人数的5.59;胃肠间质瘤4例, 占总人数的2.80;血管瘤4例, 占总人数的2.80;淋巴管瘤2例, 占总人数的1.40;神经纤维瘤1例, 占总人数的0.70%。神经内分泌肿瘤所占比例最高, 高发年龄为 (54.09±11.24) 岁, 肿瘤直径在 (7.46±3.26) ;其次为脂肪瘤, 高发年龄为 (62.65±11.43) 岁, 肿瘤直径在 (13.56±7.09) 。 (见表1)
2.2 直结肠SMTs直径情况
143例直结肠SMTs中, 肿瘤直径在3~48 mm之间, 平均直径为 (10.07±4.63) mm, 其中, 直径在10 mm之内者为92例, 占总人数的64.34%;直径在10~20 mm之间者为48例, 占总人数的33.57%;直径在20 mm及以上者为3例, 占总人数的2.10%。在直结肠SMTs中, 大部分肿瘤的瘤体直径在10 mm以内。 (见表2)
3 讨论
长期以来, SMTs存在着命名混乱, 分型不一, 症状复杂多变, 临床表现不典型等问题, 这无疑给早期的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4]。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 延误了病情, 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SMTs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且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5], 只能通过内镜检查发现, 鉴于此, 对直结肠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常见的病理类型, 以指导临床。
该研究选择143例单发直结肠SMTs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 143例患者中, 神经内分泌肿瘤80例, 占总人数的55.94%;脂肪瘤44例, 占总人数的30.77;平滑肌瘤8例, 占总人数的5.59;胃肠间质瘤4例, 占总人数的2.80;血管瘤4例, 占总人数的2.80;淋巴管瘤2例, 占总人数的1.40;神经纤维瘤1例, 占总人数的0.70%。神经内分泌肿瘤所占比例最高, 高发年龄为 (54.09±11.24) 岁, 肿瘤直径在 (7.46±3.26) ;其次为脂肪瘤, 高发年龄为 (62.65±11.43) 岁, 肿瘤直径在 (13.56±7.09) 。143例直结肠SMTs中, 肿瘤直径在3~48 mm之间, 平均直径为 (10.07±4.63) mm, 其中, 直径在10 mm之内者为92例, 占总人数的64.34%;直径在10~20 mm之间者为48例, 占总人数的33.57%;直径在20 mm及以上者为3例, 占总人数的2.10%。在直结肠SMTs中, 大部分肿瘤的瘤体直径在10 mm以内。提示临床上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 行内镜检查时需高度注意直结肠SMTs的可能性, 一旦在内镜下发现隆起性病变, 应引起高度重视。且由于大部分肿瘤瘤体较小, 因此, 在行内镜检查时需格外仔细。神经内分泌肿瘤为最常见的直结肠SMTs, 好发于男性, 系低度恶性肿瘤, 且肿瘤直径较小, 早期发现, 积极治疗, 患者一般预后较好。脂肪瘤的发生率次之, 为良性肿瘤, 一般瘤体较大, 为避免阻塞消化道, 可手术摘除。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行内镜检查中, 需高度警惕SMTs的发生,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的粘膜下不明肿块, 更需仔细排查, 避免漏诊。虽然在直结肠的SMTs病变中, 以良性肿瘤居多, 但仍需做到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以避免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必要时可行细胞学检查以确诊[6]。该研究是基于该院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的调查研究, 大样本数据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参考文献
[1]李清峰, 岳辉, 何锋坚, 等.内镜隧道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的价值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 :1502-1506.
[2]蔡世伦, 钟芸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失败病例[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4 (6) :68-69.
[3]Bosman FT, Carneiro F, Hruban RH, 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M].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4]谭玉勇, 周峻锋, 段天英, 等.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 14 (12) :1016-1019.
[5]辛宝宝, 楼文晖, 李剑昂, 等.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 (6) :53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