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诊治(精选8篇)
结肠镜诊治 篇1
自70年代末国内报道用细径纤维结肠镜检查小儿患者以来[1],结肠镜在儿科的应用逐步得到推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治疗器械的发展和无痛内镜的推广,小儿结肠镜对于小儿结肠息肉诊断和治疗的安全和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笔者所在医院自2002年至2008年对105例因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结肠镜检查,诊断结肠息肉并内镜下治疗,结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5例,男61例,女44例,男:女为1.4:1;年龄10个月至14岁,其中≤2岁10例,3~7岁74例,8~10岁1 1例,≥11岁10例;病程10 d至4年;患儿都以便血就诊,表现分别为鲜血便、暗红色大便或便后擦拭带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凡菌痢、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不列入。
1.2 方法
1.2.1 术前常规
检查血常规、血凝4项、心电图、乙型肝炎五项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IV抗体等,术前1 d予以少渣半流饮食,检查当日晨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至排清水无渣样便。术前用药及麻醉:根据患儿的年龄给予静脉麻醉,进行无痛内镜检查准备,术前均建立起静脉通路。术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浓度。
1.2.2 器械准备
OLYMPUS GIF260系列或Pentax EC系列成人肠镜,Pentax CGI-4000高频电凝仪、西塞尔ARCO2000高频电外科设备或ERBE APC300氩气刀和ICC电切仪。COOK高频电凝圈套器,OLYMPUS钛夹输送器和钛夹。
1.2.3 操作要点
一般先取左侧卧位进镜,镜远端应涂润滑油,途中根据需要交换体位,如平卧位、右侧卧位,以利观察。术中发现有息肉存在的同时行肠镜下套圈电凝息肉摘除术,息肉送病理检查。笔者采用单人操作方法,通过钩拉法结合体位变换缩短法,循腔进镜,必要时腹部加压辅助进镜,切忌暴力,过脾区或肝区时尤需注意手法轻柔;退镜观察应仔细检查,操作内镜缓慢退镜,以避免遗漏小病灶,并且边退镜边抽气,减少检查后肠腔残余过多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息肉切术要点:适量吸气同时吸净周围液体,使息肉暴露充分,根据息肉大小、形态及蒂粗细选择合适切除步骤和工具,如扁平无蒂、大小<1 cm息肉采取电凝切除病变,对于有蒂息肉圈套器于蒂的近息肉处套紧并应回拉上提,尽量离开肠黏膜,使用混合电流进行切除;对于粗蒂息肉一般采用先于息肉蒂根部上止血夹后进行电切,以防出血;对于≥2.5 cm息肉可分次切除;对于无蒂广基息肉,内镜治疗风险较大的,不必勉强切除,可行手术室内进行内镜治疗;息肉切除后应仔细检查残端创面有尤出血,可留置止血夹预防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如有出血,可行止血夹、氩气喷凝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
1.2.4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休息1 d,注意观察腹痛和便血情况;术后禁食1 d,流食1 d,半流食并禁食蔬菜水果3 d,少渣饮食1周;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
1.2.5 术后随访
患儿均要求定期(一般为6~12个月)门诊随访,1~2年复查肠镜1次。
2 结果
105例患儿中75例到达回盲部,其余30例因肠道准备不佳或进镜困难而未达回肓部,其中到达升结肠2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2例,直肠2例。除2例P-J综合征息肉较多而未予计数外共发现115枚并切除,其中单发息肉104例(90.4%),多发息肉1 1例(9.6%)。镜下所见息肉形态分别呈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多为亚蒂或有蒂,息肉直径0.2~4.0 cm,以0.8~2.0 cm最常见。息肉分布按多到少为直肠52.2%(60/115),乙状结肠37.4%(43/115),降结肠3.5%(4/115),升结肠3.5%(4/115),横结肠2.6%(3/115),盲肠0.8%(1/115),息肉的病理分型依次为:幼年性息肉64.3%(74/115),管状腺瘤20.9%(24/115),炎性息肉14.8%(17/115)。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
3 讨论
小儿大肠息肉主要症状是便血,多因息肉表面溃疡或糜烂引起[2],以往对小儿结肠疾病的病因诊断主要靠X线钡剂灌肠,但漏诊率高,不易发现肠黏膜及血管的细小病变[3],反复出血导致患儿出现贫血,影响发育。本组病例全部经受电子结肠镜检查,不仅发现病变并直接进行治疗,之后便血症状消失。
小儿肠息肉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而且小儿肠腔窄、肠壁薄、黏膜血管丰富,检查时容易发生出血和穿孔[3]。本组病例中71.4%(75/105)完成全大肠检查,多发息肉病例仅占9.6%(11/105),所以不必每例都进行全大肠检查,应尽量减少反复插镜,若直肠、乙状结肠未发现病变,而又不能排除大肠病变者,必须进行检查全大肠。小儿大肠息肉病理类型以幼年性息肉居多,本组105例患儿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全部得到确诊并进行了内镜下切除,不仅终止了便血症状,也对肿瘤进行早诊断早治疗。
小儿大肠息肉在内镜下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造成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加重。在对小儿进行结肠镜诊治中要防治并发症,严格掌握高频电手术器械性能及操作技术。儿童肠壁薄,用电量要适当减少,通电时间宜短,以免因电凝肠壁过深发生穿孔,术后应尽量将肠腔内气体抽出。切除息肉后,嘱家属严格遵守医嘱,不宜随便活动或进食,一旦并发出血,均宜即刻采用内镜下止血,如电凝、放置止血夹等。通过本组病例的诊治得出成人电子结肠镜对于小儿大肠息肉而言,可以直观显示大肠内病变,提供可靠诊断,并能进行内镜下治疗,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镜对小儿结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105例小儿的结肠镜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发现病变115枚息肉,单发息肉104例(90.4%),多发息肉11例(9.6%)。镜下所见息肉形态分别呈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多为亚蒂或有蒂,息肉直径0.2~4.0 cm,以0.8~2.0 cm最常见。息肉分布按多到少为直肠52.2%,乙状结肠37.4%,降结肠3.5%,升结肠3.5%,横结肠2.6%,盲肠0.8%,息肉的病理分型为幼年性息肉、管状腺瘤和炎性息肉。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结论 结肠镜直观显示大肠内病变,提供可靠诊断,并能进行内镜下治疗,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息肉,诊治分析
参考文献
[1]冯福才,杨希山,陈村龙,等.小儿肠镜临床诊疗应用18年回顾.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6,1(2):147-148.
[2]Boukthir S,Mazigh Mrad S,Oubich F,et al.Colorectal polyps in children.A study of 34 patients.Tunis Med,2006,84(8 ): 496 -499.
[3]许圣献.小儿下消化道出血123例报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6,17(1):16.
结肠镜诊治 篇2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18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8例患者均经开腹手术,治愈15例术后死亡2例,均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改善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乙壮结肠破裂;自发性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24-01
Sigmoid colon 18 cases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EN Saofa
(Sin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Sinan ,Guizou,565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sigmoid col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18 cases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sigmoid colo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Results:The results have been 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15 cases of cure after two cases of death, died of infection toxic shock, multiple organ failure caused the death. Conclusion :Early diagnosis and surgery as soon as possible, reasonable approach i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gmoid colon key.
【Keywords】Sigmoid ruptured spontaneously
自发性乙结肠破裂是指结肠在无明显的病理改变或无外伤所致的突发性穿孔,病死率较高。好发于老年人。我院自2000年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18例,现就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分析。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31~69岁(平均55.8岁)。既往有8例有习惯性便秘史,心血管病史7例,糖尿病史3例,吸烟史7例。均为突然发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7例发病前有用力排便史,2例有突然屏气发力史,2例无明显诱因。8例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3例表现为左下腹局限性腹膜炎,伴便血1例,均有发热,2例血压低于12/8kPa,出现中毒性休克。9例白细胞总数均超过15×109/L,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6例,腹穿抽出粪性液5例,直肠指检指套染血1例。所有病例均剖腹探查,发病后3~72(平均6.2)h手术.破裂部位:乙状结肠破裂9例,直肠上部破裂2例,破裂口均位于结肠系膜对侧,穿孔直径1.0~2.5cm左右。穿孔周围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12例可扪及乙状结肠直肠内质硬粪块。
2结果
18例均行破裂口清创修剪,破裂口修剪组织送病理切片检查,术后病理未见特异性疾病。5例行破口修补加乙状结肠造瘘术,6例行破裂肠段切除远端肠管闭合近端结肠管造瘘术。所有病例均经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结果15例痊愈出院,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2例因就诊时间过晚,达72h,造成感染中毒性休克,术后难以纠正,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讨论
结肠自发性穿孔多见于老年男性,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其它部位较少见。自发性乙状结肠直肠破裂又称特发性乙状结肠直肠破裂,是指没有确凿临床证据证实乙状结肠直肠基础性疾病,也没有明显外伤史的情况下发生的破裂,临床少见,多见于老年人,常继发粪性腹膜炎,死亡率高。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血供差、习惯性便秘、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直肠机能失调、服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有关:①慢性便秘时坚硬粪块长期压迫使肠壁变薄,加上肠系膜对侧肠壁血供差,该处易形成疝和缺血,以致溃疡、坏死、穿孔。②坚硬粪块通过较细的乙状结肠时划破肠管,进而引起穿孔。本组6例术中见肠腔内有大量坚硬粪块,有的粪块嵌顿较固定。③一过性腹内压增高,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搬移重物用力不当时致腹内压骤然升高导致穿孔。本组因用力排便后突然腹痛5例,搬重物后突然腹痛1例。④长期口服强的松引起结肠穿孔,本组见1例,其机制可能与类固醇激素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相似。⑤局部肠管发育异常,如局部肠壁薄弱,肠管内压骤升时导致穿孔。
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常以腹膜炎探查发现。我们认为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该病:①有心血管疾患,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左下腹部疼痛且很快弥漫至全腹,腹部表现为腹膜炎体征;②有用力排便、突然屏气和导泻等诱因;③腹腔穿刺液有粪性液体、腹部X线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④肛检扪及直肠内干结粪块或指套染血;⑤除外阑尾炎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乙状结肠直肠破裂后,富含细菌和毒素的粪便进入腹腔,造成严重的粪性腹膜炎,极易引起中毒性休克,威胁生命。一旦发现有腹膜炎体征应尽早剖腹探查。
参考文献
[1]裴秋立,王秉松.26例结肠破裂的诊治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06):31-32
结肠镜诊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梧州市工人医院消化内镜室自2008年以来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153例, 其中男102例, 女51例;年龄17~79岁, 平均41.3岁。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302颗息肉中, 炎性54颗、增生性128颗、管状腺瘤104颗、混合性腺瘤10颗、绒毛状腺瘤6颗。
1.2 研究方法
回顾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53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息肉电凝摘除术前准备, 使用Olympus CF-V160I电子结肠镜、UES高频发生器、SDU系列圈套器及电活检钳进行操作治疗。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结肠镜下所见
多发性息肉82例, 单发性息肉71例。息肉分布在直肠61例, 乙状结肠59例, 降结肠20例, 横结肠13例。153例大肠息肉中共有287颗息肉, 其中息肉≤5mm 103颗, 6~10mm 127颗, 11~20mm 41颗, >20mm 16颗。息肉形态:有蒂息肉154颗, 亚蒂40颗, 广基息肉93颗。
2.2 电镜治疗
术前要按胃常规准备, 功率选择应根据息肉大小形态调效, 在20~40W, 对20mm以下息肉均一次性切除, 20mm以上者分次切除, 无1例大出血及穿孔, 其中10例息肉电切后根部少量渗血, 立即给予电凝止血成功, 治疗中所有患者无疼痛感觉。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临床上可引起出血、腹痛、腹泻等症状, 而且容易癌变, 特别是大肠腺瘤性息肉, 已被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故切除癌前病变, 预防癌的发生,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当前电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是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下治疗应以完整切除病变、彻底止血和不发生并发症为原则, 还应尽可能将切除物作病理检查, 以便定性诊断, 防止恶性病变的误诊误治[4]。在术前先对发现的息肉进行评估。如果病变较大而表面不光滑或分叶, 则取材活检, 待病理排除恶性病变后再行镜下治疗。如果病变小且表面光滑, 判断为良性病变立即行镜下治疗, 明显小的炎症性结节病变多能随着炎症的消退而消失, 则可不予处理。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几点事项: (1) 息肉要悬空, 防止电流分散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灼伤周围肠壁。 (2) 凝与切电流要适宜, 切割电流过大速度过快, 凝固不足引起出血, 相反凝固电流过大, 时间过长, 可造成息肉蒂部组织凝固过度, 造成较薄的肠壁穿孔, 在治疗升结肠息肉时尤其要注意。对于无蒂、细小的息肉予以微波或高频电或氩气刀烧灼。无论哪种手术方法, 术后均嘱患者卧床休息1~3d, 无渣或少渣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属于微创手术, 特别是对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的优势受到广泛的认可[5]。有蒂息肉用高频电圈套法以混合电流凝切;较大的宽基无蒂息肉可用黏膜剥离术 (EMR) 切除;较小无蒂息肉, 用热活检钳夹除或用电凝头烧灼[6]。本组287颗息肉, 其中对20mm以下息肉均一次性切除, 20mm以上者分次切除, 无1例大出血及穿孔, 其中10例息肉电切后根部少量渗血, 立即给予电凝止血成功, 治疗中所有患者无疼痛感觉。结果证明, 正确的术前评估可有效地保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综上所述, 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创伤小, 安全有效, 住院时间短, 患者容易接受且耐受性好, 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 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治结肠息肉的操作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3例经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现多发性息肉82例, 单发性息肉71例。息肉分布在直肠61例、乙状结肠59例、降结肠20例、横结肠13例。根据息肉大小选择切除方式, 无1例大出血及穿孔。结论作为微创手术的结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治疗, 其多样性可以成为临床的最优选择, 为患者减轻痛苦, 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结肠息肉,结肠镜,癌变
参考文献
[1]戴益琛, 陈文柳, 高区, 等.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及治疗随访[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 18 (3) :181-182.
[2]张东铭, 王玉成.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505-508.
[3]李凯, 周明欢.内镜下消化道亚蒂及有蒂息肉尼龙圈套扎治疗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 2002, 8 (2) :87-88.
[4]Paspatic GA, Vardas E, Charoniti I, et al.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vs conventional monopolar hot forceps in the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diminutiverectal adenomas[J].Colorectal Dis, 2005, 7 (2) :138-142.
[5]胡宝春.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218例报道[J].中国煤炭医学工业杂志, 2003, 17 (8) :324-325.
结肠镜诊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结肠镜诊治患者80例, 男43例, 女37例;年龄23~68 (43.36±2.19) 岁;体质量46~65 (56.82±3.16) k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检查前8h常规禁食、水, 麻醉前30min常规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常规左侧卧位, 对患者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血氧饱和度 (Sp O2) 进行常规监测, 面罩吸氧, 供氧流量为2~4L/min。观察组患者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5μg/kg, 停止1min后静脉滴注异丙酚1mg/kg, 对照组患者单独静脉滴注异丙酚2mg/kg。患者进入深度麻醉后接受结肠镜诊疗, 检查中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0.3mg/ (kg·min) , 诊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严密监测, 根据患者反应对异丙酚输注速度进行调整, 退回结肠镜时停止泵入。
1.3 观察指标
对麻醉前、后及诊疗结束时患者的HR、MAP、Sp O2进行观察, 同时记录诊疗过程中异丙酚使用剂量、患者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R、MAP及Sp O2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诊疗结束后HR、MAP及Sp O2相较对照组均比较稳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异丙酚用量及苏醒时间
观察组诊疗过程中使用异丙酚 (45.69±17.24) mg少于对照组的 (139.67±18.36) mg, 苏醒时间为 (2.32±0.65) min少于对照组的 (3.69±0.73) 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结肠镜作为大肠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手段, 在临床广泛使用, 为获得患者配合, 手术中患者多保持清醒状态, 而操作中牵拉等刺激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生理性应激反应, 不利于诊断、治疗, 严重影响预后, 因此在结肠镜诊疗中需采用有效的镇痛方法。舒芬太尼作为高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剂, 为芬太尼的衍生物, 药物镇痛、镇静效果更加显著, 同时药物镇痛时间长、起效快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较大影响[2], 安全性较高, 因此在临床麻醉中广泛使用。异丙酚作为可控性、起效快的镇静催眠药物, 具有较高亲脂性, 能快速由血液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3], 起效快, 同时药物代谢较快, 通过肝脏功能等能快速排出体外, 对机体毒性较小。临床研究显示, 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时, 能有效减轻血流动力学反应, 与舒芬太尼联合麻醉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高。然而异丙酚对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抑制作用随着药物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因此在麻醉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呼吸系统的严密监测, 减少麻醉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同时严格控制异丙酚的使用剂量。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诊疗结束后HR、MAP及Sp O2相较对照组均比较稳定, 诊疗过程中使用异丙酚少于对照组, 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在结肠镜诊疗过程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镇静效果显著, 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稳定, 安全性高, 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黎曙光, 张龙, 阮国永, 等.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在电子胃肠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3) :85-86, 88.
[2] 安素媛.佟凯.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诊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 :74-75.
结肠黏液性囊肿的诊治体会 篇5
结肠黏液性囊肿属临床罕见疾病, 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我们诊治1例, 现报道分析如下。
1 病例
患者, 男性, 70岁, 因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部长包块, 因无不适, 未引起重视;近日发现包块有所长大, 于2011年10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 心肺未见异常, 腹平、软, 右中下腹部可扪及10×5cm大小包块, 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 无压痛, 不活动。WBC 4.58/L, HB 150g/L, CEA 23.62ng/mL, AFP4.20ng/mL, CA125 8.20U/mL, CA19-9 6.05U/mL, 肝肾功正常, B超提示右中下腹13×6×6cm囊性包块, CT报告右侧结肠系膜区5×5×13cm囊性低密度影, 内见分隔状改变, 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 囊内未见强化, 意见结肠系膜囊性变。结肠镜检见结肠肝曲至回盲部见囊块表面光滑, 黏膜正常, 系黏膜下或腔外肿物压迫所致。手术发现回盲部至升结肠肝曲处系膜侧肠壁见15×6×6cm大小囊性包块, 包块位于黏膜下, 内为乳白色黏液, 阑尾5×0.5×0.5cm, 无充血水肿。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 术后病愈出院。术后随访3月体健, 病理报告回盲部升结肠黏液性囊肿。
2 讨论
结肠黏液瘤是一种潴留的囊肿, 临床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只有在囊肿长大时可扪及肿块, 术前一般很难明确诊断。B超、CT、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最后确认有耐于手术及病理切片检查。结肠黏液性囊肿可能与阑尾黏液性囊肿一样, 囊肿破裂, 污染腹腔, 囊内黏液及黏液上皮逸入腹腔, 具有分泌机能之细胞[1]种植于腹腔的上皮细胞, 不断分泌黏液, 引起腹腔脏器广泛粘连, 形成腹膜假性黏液瘤。因此, 术中应象阑尾黏液囊肿切除一样, 千方百计预防囊肿破裂, 污染腹腔是十分必要的[2]。一旦囊肿破入腹腔应用黏液溶解剂 (5%葡萄糖液500~2000mL) 冲洗[3], 已减少形成腹腔黏液。
参考文献
[1]张启瑜.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27-428.
[2]周文华, 王书霞, 丰小英.阑尾黏液囊肿诊治1例[J].西部医学, 2009, 21 (7) :1173.
缺血性结肠炎诊治分析 篇6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8年6月我院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IC的住院患者25例, 男9例, 女16例, 年龄36岁~80岁, 中位年龄63岁, 50岁以上20例 (80%) 。
1.2 方法
临床怀疑为IC的患者, 于入院后1 d~3 d内经结肠镜检查, 并取标本行病理活组织检查 (活检) 以排除炎症性肠病、结肠肿瘤及大肠结核等疾病。对确诊为IC的2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肠镜表现、手术所见及治疗转归进行总结分析。
1.3 临床特点
25例患者中, 于起病24 h内来院就诊者12例, 24 h~72 h就诊者7例, 72 h以后就诊6例, 其中最长1例为起病后20 d就诊。主要症状:腹痛25例 (100%) , 19例表现为脐周或下腹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伴阵发性加剧, 7例表现为发作性绞痛;腹泻18例 (72%) , 多发生于发病初期, 多数患者最初表现为稀水样便或黄色糊状便, 后出现鲜血便或血水样便;肉眼血便18例, 其中鲜血便6例, 暗红色血便8例, 黏液血便2例, 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2例;便秘3例;呕吐1例;发热1例。其中15例 (75%) 合并下列疾病中的一项或几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11例, 高血压4例, 高血脂5例, 脑血管病3例, 糖尿病3例。腹部手术史2例。
1.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除坏疽型的1例白细胞增高外, 余24例均正常。所有患者粪隐血试验均阳性, 镜下可见红细胞, 有5例粪便内有白细胞, 20例行粪细菌培养均阴性。
1.5 结肠镜表现
病变程度按Marston等的分型分为三型: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本组25例均于入院后72 h内行结肠镜检查, 25例均能进镜至回盲部, 病变发生于直肠1例, 乙状结肠及直肠2例, 乙状结肠2例, 降结肠4例, 乙状结肠及降结肠12例, 横结肠肝曲处1例, 同时累及横结肠末段、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近段2例, 全大肠1例。病变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其中一过型18例, 黏膜充血、水肿、增厚、糜烂, 充血水肿严重的可见黏膜呈暗红色或褐色、结节状, 病变处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 其中有7例见散在的片状溃疡, 11例病变呈环形侵及肠腔全周 (1例行手术治疗发现合并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腺癌) ;狭窄型1例, 黏膜明显充血水肿, 呈环形侵及肠腔全周, 糜烂明显, 有溃疡形成, 肠腔狭窄明显;坏疽型1例, 全大肠黏膜水肿明显, 呈紫色, 部分呈黑色, 有糜烂及溃疡, 有多发假瘤样隆起, 肠壁有僵硬感, 未见蠕动。
1.6 病理活组织检查
结肠镜检中20例行病理活检, 全部均见黏膜水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其中6例并出血, 3例并出血坏死。
2 结果
25例均住院治疗, 均予禁食、补液。分别使用右旋糖酐40、丹参、依前列醇等扩张血管, 抗菌药 (喹诺酮类等) 抗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坏疽型的1例出现持续高热、休克而自动出院 (于出院第3天死亡) ;一过型中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5 d腹痛及血便无缓解, 查B超见膀胱壁毛糙而转手术治疗, 术中见盆腔有一大小约10 cm×10 cm的肿物, 表面不平, 肿物浸润直肠、膀胱, 与髂血管紧密粘连, 余肠管及肝、脾、肾未见异常, 肠管未见有缺血的表现, 但未剖开肠管观察肠黏膜。术中取肿物组织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为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腺癌, 未能切除肿瘤而关腹后自动出院 (该例结肠镜检查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 部分呈褐色, 活组织病理检查见固有层水肿出血, 未见缺血、坏死及溃疡) 。余18例经内科治疗后腹痛及便血消失, 复查粪常规及隐血试验正常而出院, 其中起病后3 d内入院者腹痛消失及粪便检查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3 d, 而3 d后入院者为5 d, 因病例过少而未作统计学比较。
3 讨论
IC是由于结肠某段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的病变。1966年Marston报道了16例并将其命名并按肠缺血程度不同分为三型:一过型、狭窄型与坏疽型。由于一过型与狭窄型多数情况下预后较好, 1986年Marston重新将IC归纳为两型:非坏疽型与坏疽型。本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 最主要的是血管因素, 此外, 低血压、休克、便秘、外科手术后等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本文资料也表明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心血管病因素占首位, 冠心病11例 (55%) 。还有1例经手术证实有盆腔肿瘤, 术中见肿瘤浸润直肠及膀胱, 而结肠镜检查却见缺血性改变发生于降结肠及乙状结肠, 提示可能是因肿瘤血管转移或压迫血管引起肠壁供血不足。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本组25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3岁, 50岁以上者占80%。多数文献报道认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本组25例患者中女性16例, 明显多于男性, 提示IC可能好发于女性。但少数文献认为IC的发病没有性别差异[1~3]。
本病主要表现为突发腹痛, 多数为持续性的隐痛或钝痛伴阵发性加剧, 也可表现为绞痛, 随之出现腹泻及便血, 本文患者符合以上特点。以往多认为本病好发于结肠脾曲, 这是由于此段肠管的血供是肠系膜上、下动脉的移行部位, 与小肠的吻合支少之缘故, 而直肠因有肠系膜下动脉及直肠动脉双重供血, 故病变罕见。本组有3例病变位于或累及直肠, 与杨雪松等[1]报道的一致, 提示血管的解剖分布并非惟一相关因素。内镜下IC的突出特点为病变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晰。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非特异性改变, 张静等[4]报道认为活检组织切片中有大量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为本病的特征, 也是与其他肠病鉴别的关键。但此特征性病变的阳性率低, 其报道的于发病1周内经结肠镜活检17例患者中, 只有3例见含铁血黄素沉着, 其他文献报道只有8.6%的患者有小血管内纤维素样血栓形成。我院行黏膜活检的15例均未见此特征性改变, 可能与含铁血黄素沉着多见于慢性期, 而我院行黏膜活检的15例大多于急性期及病例少有关。
早期诊断是IC治疗成功的关键, 凡年龄超过50岁, 伴有上述基础疾病或诱因, 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便血, 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 应警惕本病, 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但如果患者有腹膜炎体征, 考虑为坏疽型则应为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 (本文1例因未考虑为坏疽型而进行了此检查) 。一旦诊断成立, 应及早给予血管扩张药和抗菌药治疗, 以避免肠壁进一步缺血坏死和穿孔, 从而降低病死率, 坏疽型需尽早行手术治疗。止血药可能加重病变肠段缺血, 应尽量避免使用。鉴于IC时易合并肠道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因此应常规应用抗生素。本文中于起病后3 d内入院患者腹痛消失及大便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比3 d后入院的患者时间短, 也表明了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 但因病例过少, 尚需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内镜及治疗等相关资料。结果本组患者50岁以上占80%, 女性多见, 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例 (48%) 。临床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及便血。内镜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 病变处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一过型20例, 狭窄型4例, 坏疽型l例。25例均予禁食、补液, 分别使用右旋糖酐40、丹参、依前列醇等扩张血管, 抗菌药 (喹诺酮类等) 抗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一过型及狭窄型中20例预后良好;另1例一过型经内科治疗无效而转外科手术, 发现并发肿瘤, 后自动出院;1例坏疽型患者死亡。结论缺血性结肠炎预后的关键是控制好其基础疾病、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治疗
参考文献
[1]杨雪松, 吕愈敏, 于长福, 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和转归[J].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 (5) :283~284
[2]李淑英, 李淑琴, 阎如中.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3, 12 (1) :7~9
[3]牟卫平, 李兰英, 尹洪民, 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滨洲医学院学报, 2006, 25 (6) :427~429
经肠镜诊治大肠息肉350例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本院普查的患者5500例, 共检出350例患有大肠息肉, 其中男210例, 女140例, 年龄18~73岁, 平均45岁。350例患者中检查单发240例, 多发110例, 多发息肉以2-4枚为多见, 少数患者息肉数可达10枚以上。共发现息肉496枚, 病理分析确诊良性息肉346例共398枚, 4例息肉恶变。本组患者有27例合并内痔, 10例合并混合痔, 2例合并肛瘘, 7例合并慢性结肠炎。
1.2 息肉分布情况
(1) 直肠200枚 (35%) ; (2) 乙状结肠150枚 (24%) ; (3) 降结肠70枚 (14%) ; (4) 横结肠50枚 (12%) ; (5) 升结肠26枚 (5%) 。
1.3 息肉大小形态及息肉性质
见表1、2。
1.4 手术方法
术前2d嘱患者进易消化食物, 手术当日清晨口服电解质聚乙二醇粉剂或番泻叶50g或硫酸镁80g, 随后适量饮水, 直至排出清水样大便。仪器设备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CF70电子结肠镜及爱尔博-200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活检钳、内镜注射针等。手术操作:单人操作, 进镜至回肠末段后退镜观察, 根据息肉大小以及有无蒂决定手术方法, 发现息肉后予以套摘或采用热活检钳钳除。直径≤0.5cm的小息肉, 一般采用活检钳咬除或电凝灼除, 0.5cm<直径<2.0 cm的亚蒂或无蒂息肉, 多采用圈套+电凝切除法;电灼切时间每次不超过1.5s。在息肉电切前, 应充分暴露息肉, 圈套器钢丝套在息肉基底稍上方为息肉切除的最佳部位, 或在基底部注射肾上腺素混合生理盐水, 使息肉隆起, 使得电切较为安全, 再切除有蒂息肉采用圈套+电凝切除法, 尽可能保留残蒂1.0m左右长短:直径>2.0cm的无蒂息肉可采用圈套器法, 但需先将高渗盐水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2~4点, 每点0.5~1mL, 然后再行圈套电凝切除;大的息肉采用分块分期切除, 2~3周后行第2次切除。息肉摘除后作病理检查, 息肉切缘癌变者需行剖腹手术治疗。
2 结果
本组496枚息肉, 其中完整切除390枚 (73.8%) , 分切除106枚 (26.2%) 。患者平均住院3~5d出院, 术后3~16个月内随访复查。整切复查103例, 无1例穿孔, 有2例患者发生出血。分次切除的患者40例复查, 发现3例有残留癌组织, 发有3例新生腺瘤再次入院治疗, 其余患者健康恢复较好。
3 讨论
大肠息肉是来源于大肠上皮面向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 无论有蒂与否, 统称为大肠息肉。按照其性质分为肿瘤和非肿瘤两大类, 肿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密切, 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 其癌变率约为10%, 近年来,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 大肠癌发生率逐年递增, 其主要癌前疾病—大肠息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对其筛查以尽早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成为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1,3]。
本院近6年间, 共筛查了5500例患者发现其中350例患者有大肠息肉, 检出率为6%。其中68.6%单发, 31.4%多发, 多发息肉以2~4枚为多见, 少数患者息肉数可达10枚以上。镜检发现, 有4例已发生恶变, 占1.1%。癌变息肉直接均≥1cm的, 提示癌变多发生于大息肉中。从部位看, 本次调查发现息肉主要存在于直肠、乙状结肠, 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相对少见, 与蔡芳钦等报道结果一致[3]。共有46例 (13.1%) 的患者合并了其他胃肠道疾病, 包括内痣、混合痔、肛瘘、慢性结肠炎。
所有患者均在肠镜下施电凝切除术, 其中整切除390枚 (73.8%) , 分切除106枚 (26.2%) , 对整切患者103例进行复查, 发现2例有出血, 其余恢复良好。分切除40例复查, 发现3例 (7.5%) 残留腺瘤组织, 另有3例出现新的腺瘤组织。预后提示手术成功率较高,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这与其他学者报道的结论相符[4,5]。
本调查显示, 肠镜筛查及肠镜下电切除大肠息肉对本地区大肠息肉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 分析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350例大肠息肉患者病理特点及经肠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肠镜, 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 分析其病理特点, 肠镜下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350例病例中, 其中男210例, 女140例, 共发现息肉496枚, 病理分析确诊良性息肉346例共398枚, 4例息肉恶变, 其中73.8%息肉完整切除, 术后2例患者发生出血, 无穿孔;26.2%息肉分切除, 3例有残瘤癌组织, 3例复发, 其余患者健康恢复较好。结论 肠镜诊治大肠息肉效果好。
关键词:大肠息肉,肠镜,诊治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85487.
[2]王一鸣, 高娟.大肠息肉内镜治疗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6, 25 (2) :176-178.
[3]蔡芳钦, 钟碧慧, 王锦辉, 等.大肠幼年性息肉及息肉病66例分析[J].新医学, 2006, 37 (8) :518-519.
[4]周杰, 周勇.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4) :794-795.
结肠造口旁疝32例诊治体会 篇8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 男19例, 女13例;年龄45~77岁, 平均62.5岁。29例直肠癌行乙状结肠造口, 其中Miles术27例, Hartmann术2例;3例乙状结肠癌行Hartmann术降结肠造口。单纯造口旁疝31例, 造口旁疝伴造口内疝1例。旁疝出现时间:术后1年内4例 (12.5%) , 1~2年内22例 (68.8%) , 3年以上6例 (18.8%) 。疝环直径:>10cm 8例 (25.0%) , 5~10cm 15例 (46.9%) , <5cm 9例 (28.1%) 。疝内容物为小肠者19例 (59.4%) , 小肠合并结肠者10例 (31.3%) , 结肠者3例 (9.4%) 。
1.2 临床表现
初期造口周围皮肤隆起, 有可复性肿块突出并不断增大, 21例 (65.6%) 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 9例 (28.1%) 患者出现腹胀、钝痛、大便习惯改变等不全性肠梗阻症状, 2例 (6.3%) 患者出现疝内容物嵌顿不能回纳伴停止排气、排便等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1.3 诊断
造口旁有可复性肿物;触及造口旁腹壁缺损, 即疝环;若体征及症状轻微者行CT检查可确诊。CT可以明确旁疝的位置及疝环的大小, 疝内容物的性质等, 对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本组有18例患者经CT确诊。
1.4 治疗
本组32例患者中2例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30例, 其中单纯张力性修补6例, 原位腹膜外无张力修补7例, 原位腹膜内无张力修补11例 (其中腹腔镜下修补5例, 造口移位重建加旁疝单纯修补1例, 造口移位重建加旁疝无张力修补1例, 造口还纳加旁疝单纯修补2例, 造口还纳加旁疝补片修补1例, 造口旁疝腹膜内无张力修补加内疝复位术1例) 。
2结果
2例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减轻。手术治疗患者中2例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后出现伤口感染, 经伤口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例传统张力性修补术后有2例复发, 7例原位腹膜外无张力修补术后有1例复发, 余手术治疗患者无复发。但是1例经腹腔镜修补术后1个月发生完全性肠梗阻, 急诊行粘连松解术, 术中见:复合补片与腹壁固定不严密, 小肠与补片边缘粘连严重。
3讨论
结肠造口旁疝是指与结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 由各种原因致使小肠或结肠从造口侧方脱出所致[1], 是手术切口疝的特殊类型。
3.1 结肠造口旁疝的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症状轻微、疝环<10cm且平卧位时肿块完全还纳及全身情况差的患者。主要措施有采用合适的造口旁疝腹带以加强腹壁强度, 改善便秘、慢支、前列腺增生等, 降低腹内压, 多可缓解症状并可预防其发展。
3.2 结肠造口旁疝修补的术式选择
传统造口旁疝修补术是用丝线直接缝闭疝环, 若筋膜缺损较大, 则缝合后组织张力大, 复发率高, 本组复发率为33.3%。故单纯张力性修补术只适用于疝环较小的造口旁疝。原位腹膜外无张力修补即外置法, 多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 适用于疝环较大、疝内容物粘连严重但无肠梗阻表现的造口旁疝, 术后复发率较单纯修补低, 本组复发率为14.3%。此术式切口离造口近, 容易污染伤口及补片, 本组有2例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原位腹膜内无张力修补术即内置法, 多选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或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的复合补片, 该术式有开放和腹腔镜两种入路, 适用于大部分腹腔内粘连不严重的造口旁疝修补。该术式的优点有: (1) 切口远离造口, 不易污染切口及补片, 本组无伤口感染。 (2) 复发率低, 本组无复发病例。 (3) 可以探查腹腔内是否伴有切口疝、隐匿性疝或有否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等, 如存在其他疝可一并修补[2], 本组有1例行旁疝修补时发现有造口内疝, 同时行内疝复位术。 (4) 腹腔镜下术野清晰, 可以更准确的测量疝环的大小, 补片覆盖能超过缺损3~5cm, 可明显减少术后复发率[3,4], 5例腹腔镜修补术后无复发, 但腹腔镜修补对医生的技术操作要求较高, 只有进一步提高医生的腔镜技术, 才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有1例因腹腔镜下补片固定不严密, 导致粘连性肠梗阻。造口移位加旁疝修补术, 主要适用于造口出现回缩、脱出、缺血等改变及修补失败的造口旁疝患者。若疝环较小, 可以直接缝闭疝环;若疝环较大, 应用无张力修补, 本组无伤口感染及复发病例。新的造口是否需要预防性放置补片是有争议的问题。
3.3 造口旁疝修补的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行肠道准备, 术中封闭造口, 切口应尽量远离造口以防止术野污染;分离粘连时不要损伤肠管及其血供;补片所剪的孔径大小要与造口肠袢的直径相适应;聚丙烯补片不要与肠管接触, 复合补片务必将e-PTPE面对向肠管;补片要与造口肠袢、疝环及其周围的腹膜严密固定。
3.4 结肠造口旁疝的预防
(1) 纠正营养不良状态, 改善糖尿病、慢性便秘等基础疾病。 (2) 应尽量选择经腹直肌或经腹膜外隧道结肠造口。 (3) 提高造口技术:腹壁造口大小应合适;造口肠段应与腹膜、腹壁筋膜、皮下分别妥善固定;腹腔内残留的乙状结肠不能太长, 否则易形成结肠滑疝[5]。 (4) 预防性放置补片等。
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式繁多, 及早发现, 及早诊断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旁疝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结肠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结肠造口旁疝患者中30例经积极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有3例复发, 本组复发率为10.0%。剩余2例保守治疗后症状减轻。结论:结肠造口旁疝是结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 首选手术治疗, 其中原位腹膜内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结肠造口,造口旁疝,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1]俞德洪.肠造口治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79-184.
[2] GuzmGn-Valdivia G, Guerrero TS, Laurrabaquio HV.parastomalhenia repair using mesh and an open technique (J) .Worla J Surg, 2008, 32 (3) :465-470.
[3]姚琪远.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要点 (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 (6) :525-527.
[4]姚琪远, 陈浩, 丁锐, 等.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可行性、安全性探讨 (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 (5) :40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