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的应用

2024-06-06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的应用(精选5篇)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的应用 篇1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后行肠镜检查病人的依从性及对肠镜操作的影响。

方法 将68例病人随机分成药物组(35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和对照组(33例,未给予任何镇静和镇痛药物的常规操作),记录两组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5min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操作时间,是否完成肠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间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肠镜可增加病人的依从性,减少病人痛苦,但不能缩短操作时间及提高检查成功率。

【关键词】 结肠镜 异丙酚 芬太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因各种下消化道症状来我院行肠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42±15.48)岁,体重(59.80±10.53)kg;对照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37±12.69)岁,体重(60.73±10.85)kg。

两组年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人在检查前均要询问其有无心肺疾病,尤其是急性咽喉炎的病史(慎用全麻),有无腹部和盆腔手术史以及行肠镜检查的主要原因。

为防止因麻醉引起的意外情况,在肠镜室内备急救设备以及物品。

1.2 方法

药物组病人术前建立静脉通道,直至检查结束病人清醒为止,检查前静脉推注芬太尼0.5~0.75mg,2分钟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1.5mg/kg,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并睫毛反射消失后,肠镜医生开始进行检查,操作过程中根据病人情况(譬如病人清醒和因牵拉导致病人不自主动作增多)追加剂量,一般一次追加异丙酚20~30mg,以最小的剂量维持病人的睡眠状态,当肠镜到达回盲部时,一般不再追加剂量,检查结束时大多数病人可清醒。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操作。

对两组病人在操作前,开始及操作结束后5min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操作时间、是否完成内镜、病人的满意程度以及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

药物组检查结束后观察30min左右,确认病人完全清醒,并有自主活动能力,由家属陪同离院,告之24小时之内不能做精细操作,例如:驾驶机动车辆。

1.3 统计方法

t检验,并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标准。

2 结果

药物组共35例,除3例因大便太多,2例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1例因肠管粘连无法完成检查外,其余均顺利完成肠镜,检查成功率为82.86%。

对照组33例,完成检查28例,其中2例因大便太多,3例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检查成功率为84.85%。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均出现心率的减慢,药物组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检查时腹胀及牵拉肠系膜导致的迷走神经反射有关,另一方面异丙酚和芬太尼又加剧了心率的减慢,操作过程中药物组患者大多会出现血压的下降,给予阿托品0.3mg和/或麻黄素6mg后一般皆能恢复,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升高趋势,药物组患者心率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药物组患者在术中常规给予面罩吸氧,操作过程中氧饱和度基本可维持在99%~100%,3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自主呼吸抑制,2例患者出现呛咳,2例病人的氧饱和度下降到90%以下,停止操作加压面罩给氧后好转,完成操作。

氧饱和度在操作前、中、后无明显变化。

操作前及操作后药物组与对照组对比心率、血压及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的心率、血压及氧饱和度的变化(略)注:*有统计学差异P<0.05。

药物组操作时间为(7.8±2.4)min,而对照组为(7.4±2.1)min,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检查的满意程度上,药物组评价为满意34例,一般1例,而对照组为满意15例,一般14例,不满意者4例。

药物组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

药物组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因处于麻醉状态,无腹痛及恶心等症状,检查结束后患者通常感到轻微腹胀和头昏,休息30分钟到1小时左右后即可好转离院,有1例患者出现畏寒、发抖,观察数分钟后缓解。

3例患者出现兴奋症状,未给予任何处置自行好转。

对照组有4例在操作时出现剧烈腹痛、出汗、恶心等症状,其中1例因疼痛勉强完成肠镜,操作时间为45分钟。

两组均无肠穿孔等并发症。

3 讨论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静脉麻醉后进行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无任何痛苦,但是静脉麻醉并没有缩短操作时间,两组的检查成功率也没有明显差别,笔者认为静脉麻醉对于操作本身无太大的帮助,这主要取决于内镜医生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

文献报道在静脉麻醉过程中最常碰到的副反应是氧饱和度的下降,过去的数据表明有80%的患者在麻醉行肠镜检查时出现低氧血症[1],但在本组实验中,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方法,并且常规给予麻醉病人面罩吸氧,故未见明显的氧饱和度下降,有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自主性呼吸抑制,加大吸氧浓度以及托起下颌后好转,这可能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有关。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的应用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前无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复杂病理性肥胖、无药物过敏史,无精神、神经疾病史,48 h内未使用过心血管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无麻醉禁忌证,主要脏器功能正常,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Ⅱ级。按照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3.50±5.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15±3.53 kg/m2);对照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3.50±5.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78±3.26 kg/m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ASA评分等一般情况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 术前准备:所有受检者均常规禁食、行肠道准备并签署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麻醉知情同意书,为防止麻醉发生意外,胃肠镜室应准备供氧设备、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急救物品及药品等。入室后使用24G静脉留置针开放右上肢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患者左侧卧位,面罩吸氧5L/min;给予麻醉药物后受检者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达到1~2分时开始肠镜检查。 (2) 给药方法:a.观察组给予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浓度由1.5μg mL开始,以0.3μg/mL的梯度递增直至患者OAA/S评分1~2分开始结肠镜操作。同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设定为1.6ng/mL,到达回盲瓣后停止输注瑞芬太尼。b.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μg/kg,同时靶控输注异丙酚(浓度设置及调整同观察组)。到达回盲瓣后将异丙酚输注浓度调整为1.2μg/mL,直至操作结束。若术中患者出现影响操作的体动或有不适主诉时增加异丙酚输注浓度。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5

1.3 术中不良事件处理

术中收缩压下降值大于基础值的30%时给予麻黄碱6 mg;心率<50次/分时给予阿托品0.5 mg;脉搏血氧饱和度<90%时增加吸氧流量或辅助呼吸。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1)、结肠镜至乙状结肠(T2)、回盲瓣时(T3)和检查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SpO2),诱导时间(开始用药至OAA/S评分达1~2分所需时间)、肠镜操作时间(结肠镜操作开始至结束所需时间)、麻醉深度(OAA/S)评分、苏醒时间(结肠镜操作结束至OAA/S评分达4分所需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完成率为100%。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HR、MAP与基础值(给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T2、T3时HR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SpO2较基础值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操作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麻醉诱导时间、肠镜操作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深度(OAA/S)评分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T2、T3时OA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时间、肠镜操作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中观察组术中出现腹壁强直伴呼吸频率明显降低1例,经增加面罩吸氧流量,症状很快缓解,对照组出现术中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1例,经注射麻黄碱、阿托品等药物,抬下颌,辅助呼吸等处理,顺利完成检查。两组患者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无痛肠镜检查是在肠镜检查之前和检查过程中,给予一定量的短、速效镇静剂和(或)麻醉剂,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目的是解除患者痛苦并保证其安全,提高检查质量,使整个过程舒适、无痛苦、无一记忆,并可于检查结束后数分钟内苏醒。老年人由于衰老而发生的全身性退变及重要脏器储备功能下降,同时还可能合并循环、呼吸等系统慢性疾病,对肠镜操作和疼痛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增加肠镜操作的风险[1]。因此,老年患者需在无痛的条件下行肠镜检查,这样既可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恐惧,降低应激反应,又可提高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检查的质量。

目前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常用的药物包括异丙酚、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异丙酚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的静脉麻醉药,具有持续输注无蓄积,苏醒迅速,苏醒质量好特点[2,3],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消化道内镜检查。但是异丙酚也存在镇痛作用弱,对呼吸和循环有抑制作用,单纯异丙酚肠镜检查中异丙酚需求量较大,要达到理想镇痛要求,异丙酚用量需高达3.0 mg/kg以上,并且随着剂量增大,呼吸、循环抑制更为明显,与剂量呈正相关[4]。临床中要求与其他药物联用的较多。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半衰期极短,起效迅速,清除快,镇痛作用强,重复用药无蓄积特点[5],且其消除受年龄、性别和体质量的影响不大,甚至不依赖于肝、肾功能,被认临床中真正的短效阿片类药物。本药也不宜单用,即使较大剂量使用也不能保证意识消失,其副作用为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和心动过缓[6]。有报道[7]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大大减少两者各自的用药量,提高麻醉质量。为此,本课题研究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用药用于老年结肠镜检查。

试验中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HR、MAP与基础值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T2、T3时HR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可能原因为: (1) 结肠镜检查中肠管受牵拉,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反射亢进,而使内脏神经受刺激,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2) 药物对局部血管紧张度直接作用,引起血压大幅度降低和心动过缓; (3) 瑞芬太尼抑制心血管作用较芬太尼强,即其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分泌有关。

试验中观察组镇静、镇痛质量(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用药镇静、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药,且术后苏醒时间更快。这与陶晓三等[8]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虽同为μ受体激动药,但两者在受体亲和力、药物代谢、脂溶性,对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9]。瑞芬太尼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1.5~3倍。研究中芬太尼与异丙酚的联合虽也能达到镇静、镇痛的麻醉效果,但芬太尼的作用时间较瑞芬太尼长,且芬太尼与丙泊酚的镇静催眠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异丙酚的麻醉效能,致使检查结束后苏醒延迟。总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符合入组标准拟行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 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完成情况, 给药前 (T1) 、结肠镜至乙状结肠 (T2) 、回盲瓣时 (T3) 和检查结束时 (T4) 血流动力学指标 (HR、MAP、SpO2) , 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深度 (OAA/S) 评分、肠镜操作时间、苏醒时间, 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受检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HR、MAP与基础值相比均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观察组T2、T3时HR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麻醉诱导时间、肠镜操作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上,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好, 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 术后苏醒快, 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老年,结肠镜检查,复合麻醉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75-1458.

[2]王景英, 李云.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 2011, 32 (34) :7268-7369.

[3]Yuan J, Li XR, Zhang Q.Different dosage of mixture with propofoland Lidocaine reduce pain of injection[J].Chin Ansth, 2000, 16 (2) :58-59.

[4]解春艳, 秦再生, 古妙宁, 等.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时的靶控血浆浓度[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 11 (3) :45-47.

[5]黎必万.瑞芬太尼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13) :127-128.

[6]过伟, 胡毅平, 吴硕雄, 等.七氟烷吸入诱导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鼻内滴注用于小儿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21) :3984-3985.

[7]Hye-Jin Park, Jeong-Rm Lee, etal.Remifentanil Halves the EC50 ofPropofol For Successful Insertion of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and Layngeal Tube in Pediatric Patienis[J].Anesth Analg, 2007, 105 (1) :57-61.

[8]陶晓三, 邓捩根.瑞芬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江西医药, 2005, 40 (11) :747-749.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73-01

人工流产术是女性避孕失败后较常用的一种补救措施,随着该手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人工流产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因此对手术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1]。在人工流产术中最关键步骤是麻醉,可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手术效率[2]。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对其镇痛效果进行分析。下面将本组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3±3.4岁,体重40~69kg,平均体重58.1±3.8kg,妊娠时间30~61d,平均妊娠时间45.4±3.5d;对照组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7±3.3岁,体重41~70kg,平均体重59.4±3.6kg,妊娠时间31~62d,平均妊娠时间46.6±3.4d;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妊娠时间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禁水4h、禁食8h,在术前30min给予阿托品0.5mg进行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sPO2、RR、HR、NIBP,开放静脉通路,给予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进行静脉滴注[3]。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先给予芬太尼1~2ug/kg进行静脉注射,铺消毒无菌巾后给予异丙酚2mg/kg进行静脉注射,注射时间30~40s;对照组患者单用异丙酚麻醉,方法同上。待睫毛反射现象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给予患者常规吸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根据VRS疼痛4点法标准[4],术中安静、无痛为I级;无肢体活动、表情略显痛苦,轻度疼痛为II级;肢体欲活动、表情痛苦、中度疼痛为III级;肢体扭动、表情痛苦并呻吟、重度疼痛为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抑制、心率减缓)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等基本情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I级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II级、III级、IV级人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无呼吸抑制、心率减缓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呼吸抑制4例(8.3%)、心率减缓2例(4.2%),总发生率1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异丙酚属于非巴比妥类的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但镇痛效果较差,易出现呼吸抑制、心率减缓等不良反应。而芬太尼具有较强镇痛作用,但镇静效果不明显。在人工流产术中同时应用異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可实现优势互补作用,取得较好镇静、镇痛效果,其剂量相对于单一用药时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了药物副作用,使循环、呼吸、心率保持稳定状态。异丙酚具有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短、恢复快、副作用小等临床特点,芬太尼具有麻醉维持时间短的临床特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符合临床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要求,提高了麻醉、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缓麻醉维持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婉琼.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1 16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1,03(1):63-65.

[2] 沈进.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1):129-129,130.

[3] 朱莉嵘,李瑞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3):64-65.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的应用 篇4

关键词: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胃肠镜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胃肠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成为常见多发症。内镜检查是诊断此类疾病的必要措施。鉴于传统胃肠镜检查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刺激较大, 容易造成患者的痛苦甚至诱发其他脏器疾病, 无痛内镜检查技术受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医疗麻醉技术也日臻成熟[1]。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麻醉, 完成手术, 保证检查效果, 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次研究使用常见的两种麻醉药物进行比较, 评估单纯使用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作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消化科患者共140例, 女65例, 男75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47.27岁。随机选取70例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 (A组) , 其中胃镜检查42例, 肠镜检查28例。剩余为单纯异丙酚组 (B组) , 其中胃镜检查39例, 肠镜检查31例。A、B两组间样本性别、年龄、病史、身体素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保持禁食禁水3~6 h, 完成常规检查, 采用左侧卧前屈位, 开放右臂静脉通路, 给予常规导管吸氧及心电监护, 记录各例患者初始心率、血压等数据。A组注射芬太尼0.05~0.10 mg, 缓慢静脉推注, 随后静脉注射异丙酚, 剂量为1.0~1.5 mg/kg;B组给予22..00~~22..55 mmgg//kkgg异异丙丙酚酚静脉推注, 速度先快后慢。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检查, 手术中可酌情追加麻醉剂量, 为初始剂量的一半以下。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持续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注意患者体动状况、苏醒时间、呛咳、反胃等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分别记录A、B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5 min内的平均动脉压 (MAP) 、血压 (BP) 、血氧饱和度 (Sp O2) 。统计丙泊酚与芬太尼用量、患者保持麻醉状态持续时间、心律不稳、血压上升、体动、呕吐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等[2]。

2结果

2.1药物用量、手术及苏醒所需时间等比较A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手术整体持续时间更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患者清醒所需时间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康复速度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不良反应、体感比较A组患者存在4例呛咳呕吐, B组12例;A组无肢体不安抽动, B组8例;A组存在7例呼吸抑制, B组达21例;A组仅2例血压明显下降, B组多达17例。A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B组 (P<0.05) 。见表2。

2.3手术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比较两组血氧饱和度均有所下降, 幅度相当, B组患者HR、MPA上升或下降情况更为明显, 存在波动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用药药前前后后的的动动脉脉压压及及心心率率变变化化, , BB组组患患者者体体征征变变化化更更快快, , 幅幅度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作为目前最可靠的无创现代化医疗手段之一, 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中, 包括胃镜与肠镜在内的内镜检查长期以来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胃肠镜检查图像结果清晰, 分辨率高, 准确可靠。在早期消化道癌变的诊断和远程会诊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3,4]。但传统胃肠镜检查只进行表面的黏膜麻醉, 对消化道刺激较大, 患者极易对置入的内镜产生排斥反应, 出现呛咳、恶心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 心理上也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抗拒情绪, 极大程度上干扰检查的进行, 导致病情延误。个别患者甚至会受到心肺功能损伤, 循环系统紊乱。更为人性化的无痛内镜检查在手术过程中配合静脉麻醉, 使患者无需忍受痛苦, 在浅睡眠状态下接受诊疗, 消除了绝大部分临床上的不良反应, 检查质量从而得到了保证。

无痛内镜检查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即麻醉技术, 其中镇静类药物的选择与应用尤为重要。在临床操作上, 常见麻醉药物中, 应用于胃肠镜检查较多的为芬太尼与异丙酚。芬太尼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 其特点为镇痛效果好, 可迅速见效, 剂量适当时对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作用小, 安全性更高, 但半衰期长, 不易代谢。而异丙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剂, 可控性强, 代谢快, 不易在体内积累, 对人体伤害性小, 麻醉效果好, 舒适性高, 但容易抑制呼吸、引起心率变化、血压下降[5,6]。在检查过程中, 需要保证手术完成质量和适宜的苏醒时间, 只有同时具备镇痛与短时麻醉效果, 才能达到检查目的。异丙酚联合芬太尼, 使两种药物各自的不足得以弥补, 优势得以发挥, 减少了单纯芬太尼的用量, 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和认知能力恢复速度, 在保证镇痛作用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本次研究中, A组所需清醒时间短于B组, 不良反应、并发症也少于B组。可见异丙酚的使用加强了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使得患者能够在合理时间内尽快苏醒。对A、B两组心电监测结果的分析显示, 芬太尼和异丙酚对于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会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和血压降低, 但一般不会出现危险, 术后能够短时间内自行恢复, 无需医疗干涉。其中A组使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 周围血管受到抑制作用较弱, 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等体征波动较小, 血氧饱和度也并无明显下降, 足以证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抑制作用未超出安全范围, 与单纯使用异丙酚相比副作用更小。

单独使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均可避免患者产生抵触情绪, 降低手术难度, 提高可操作性, 有利于细微处病变的发现与排查。芬太尼具有较强镇痛作用, 但无法保证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 且半衰期长, 在人体内容易积累, 产生毒害, 故剂量不宜过多。复合异丙酚使得芬太尼用量减少, 伤害减轻。

综上所述,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内镜检查中比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更好, 副作用较小, 安全可靠, 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莉丽, 郑艳萍, 樊晓云.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1) :260-261.

[2]邓兆滨, 赵泐, 陈明雪.异丙酚与芬太尼在消化内科胃肠镜检查中临床应用体会.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8) :111-112.

[3]张晶, 张爱良, 陆金彪.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中国伤残医学, 2010, 18 (3) :114-115.

[4]刘燕洁.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胃肠镜检查的应用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9) :1385.

[5]曹军涛, 王秀岩, 王欣芝.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瑞芬太尼在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5) :188-189.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的应用 篇5

【摘要】目的:因我国计划生育国情需要,女扎术在各地的实施较为普遍,但传统的女扎手术都是在术者局麻下实行,往往给众多妇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手术的文明实施带来不便。方法:我们采用静脉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的方法于女扎的麻醉,观察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所有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苏醒快,不延长离院时间。 结论:静脉复合异丙酚, 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女扎术完全能满足手术镇痛要求,安全可靠,方便快捷。

【关键词】异丙酚; 咪唑安定;芬太尼;女扎术

我国是世界上人中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每年都有许多人因此而接受女扎术,女扎术时间虽短,但术中因内脏牵拉而带来的疼痛却让人苦不堪言,而目前却很少有除术者局麻以外的麻醉方式的临床报道,从减轻患者的痛苦出发,增加人文关怀,我们应用静脉复合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全麻用于女扎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影响。

1 方法

有绝育要求的妇女128例,ASA1级,年龄20~42岁,体重41~62kg,无相关麻醉禁忌征,自愿接受静脉全麻下行女扎术,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开放静脉通道并常规吸氧,消毒开始时静注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5mg,铺巾完毕时静注异丙酚2mg/ kg,推注速度为10mg/秒,注药完毕后30秒开始手术,如术中有肢动现象,追加异丙酚每次30mg并观察2分钟,决定是否再追加,直至手术结束,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2 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能在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出现肢动者皆未见有术中知晓和记忆,其中有12例出现舌后坠,经提下颌处理后未见有其它并发症状,相关临床数据如下表所示:

复合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静脉全麻下女扎相关数据

3 讨论

上一篇:中心小学鼓号操训练方案下一篇:罗汉果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