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结肠镜检查(共12篇)
电子结肠镜检查 篇1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大肠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 医生可在直视下观察直肠、全结肠及回肠末端, 同时可通过镜下取组织活检, 进一步明确诊断, 还可做镜下息肉电切、取异物等治疗, 避免了手术之苦。
近年来, 随着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结肠息肉和结肠、直肠癌等下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电子结肠镜检查在常规检查和疾病诊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凡出现腹痛、腹胀、腹泻、黏液脓血便、腹部肿块和大便出血者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 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若有结肠癌、直肠癌的家族史者, 或者有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 最好定期到医院做结肠镜检查。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肠癌发病率的升高, 电子结肠镜检查在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愈显重要。现将我科开展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4月—2010年2月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582例, 男352例, 女230例, 年龄3岁~88岁;其中镜下电切息肉148例, 全麻下检查126例。
2 术前准备
2.1 为受检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检查环境, 以减轻其思想负担, 解除紧张心理。
2.2 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和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交待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解除顾虑, 乐意接受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 严格掌握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如急性肠炎患者、妊娠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腹水明显者均为禁忌证。腹部手术后有严重肠粘连者应慎重, 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慎重。检查前应签署手术同意书, 避免引发医疗纠纷。了解心电图结果, 查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2.3 肠道准备:
肠道准备是肠镜检查的关键环节之一, 肠道清洁与否, 可直接影响检查效果。详细交待肠道检查准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向患者交待检查前2 d少渣饮食 (稀饭、烂面条、面包) , 不要吃米饭、绿叶类蔬菜、水果, 术前6 h~8 h口服20%甘露醇250 m L或复方聚乙二醇散, 1 h内喝完, 紧接着饮温开水约1 000~2 000 m L, 至大便排尽呈清水样。排便不尽者, 予以清洁灌肠。检查前可进少量食物, 全麻检查前禁食水6 h~8 h.
3 术中配合及护理
3.1 术中护理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 全麻患者术前开
通静脉通道, 予心电监护、吸氧, 备吸引器, 以免患者痰液分泌过多引起误吸。
3.2 术中操作配合患者取左侧屈膝位, 如肠腔显示清
晰, 以此体位进镜, 进镜过程中如遇肠镜较难推进, 可变换为仰卧位或右侧卧位进镜, 如发现结圈, 助手宜按压患者腹部, 减少进镜长度, 由于进镜时注气或打圈拉长了肠腔, 内镜长度并不能反映结肠的真实长度, 不易判断内镜插入的部位。循腔进镜, 尽量少注气, 使肠管折叠在结肠镜身上, 充分利用肠镜, 在弯曲肠段尤其经过急锐角部位, 常不能见到肠腔, 此时助手可采用滑镜手法, 如遇到阻力, 同时滑行的肠腔由红变白, 血管由清晰变模糊, 黏膜不走, 患者感觉痛苦, 必须停止进镜, 需退镜重新找腔。
3.3 术中心理护理结肠镜检查过程中, 患者经常会感
到腹痛、腹胀、有便意感等, 这时需要护士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 与之亲切交谈, 嘱患者深呼吸, 全身特别是腹部放松, 问一些与疾病无关但患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4 术后护理
4.1 术后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如腹胀、腹痛、头晕、心
慌等, 嘱患者稍作休息, 然后去如厕, 并由右向左按压下腹部, 尽量排尽气体, 以减轻腹部不适感。
4.2 检查后嘱患者当日内宜进一些软质易消化食物, 以利肠道功能的恢复。
做活检和镜下肿物切除术当日进流质饮食。如无不适, 次日进普食。
4.3 检查术后嘱患者注意观察大便的改变, 注意有无血便。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腹部情况, 警惕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待患者一般情况平稳后, 方可离去。
4.4 全麻检查患者清醒后要留观30 min, 同时继续监测
BP、HR、R、ECG、Sp O2及意识的变化, 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的情况, 直至患者各种生命体征恢复至检查前水平或接近, 能正确回答问题, 定向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 步态稳健时方可离院。嘱患者及家属检查后3 h内要有人陪护, 检查后当天不能骑车、驾车, 不能从事高空作业或操作重型机械, 以防意外。
电子结肠镜检查 篇2
电子结肠镜检查及肠镜下治疗
检查地点:门诊大楼二楼内镜室
检查时间:星期四下午15:00-17:30星期五上午8:00-12:00下午15:00-17:30星期六上午 8:00-12:00
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前45岁以上患者、无痛肠镜检查患者均需做心电图,如有正规医院一个月内的心电
图报告可附入病历。
2、无痛肠镜检查当日要有人陪,不自己开车,携带本人身份证。
3、检查前一晚:无渣饮食(如:面包、稀饭、面条、馒头等),尽量少食或不食蔬菜、笋等
粗纤维食物;晚22:00时起禁食;
4、检查当日上午禁食早餐;如高血压患者继续服用降压药,来院检查时建议随身携带食物,以便检查后及时食用,避免过度饥饿造成低血糖现象;
5、导泻药种类与服用方法(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适合泻药)。服药后以泻至无渣微黄色液体为
理想效果。
6、当轮到您做检查时,请更换开洞裤;
7、由于操作过程肠道注入气体,医生尽量在结束退镜时吸出气体,若术后仍有腹胀、腹痛、不必过于紧张,可顺时针轻揉腹部,放松肛门放屁排气,必要时可去卫生间排便、排气。
8、检查后请在候诊大厅稍等30-60min(检查人员会将报告单交予您,无特殊不适可离院,住院病人可直接回病房,检查人员会将报告单交予您等经管医生。
9、饮食:检查后1小时进清淡易消化半流质,若有取粘膜活检,请在内镜检查后2小时进
食温开水、温牛奶等流质饮食。病理报告需等待2-5天时间。
10、若行肠镜下治疗,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要求您禁食1-2天,请配合,并留意是否有腹痛、便血等症状,及时告知您的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什么情况下可做肠镜检查?
1)不明原因大便带血
2)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
3)不明原因等低位肠梗阻
4)疑有大肠肿瘤
5)大肠息肉、肿瘤、出血等需做肠镜下治疗
6)行结肠手术后及结肠镜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者
7)排除原发病灶
8)大肠癌普查
什么情况下不能做肠镜检查?
1)妊娠、月经期
2)急性腹膜炎
3)大肠炎症急性活动期
4)急性憩室炎
5)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6)肠道大出血、血压不稳
7)高热、身体极度衰弱者
40例结肠镜检查病人的护理 篇3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01-02
结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对结肠病的检查方法中,结肠镜检查运用较多且效果较好?与一般的检查方式不同,结肠镜镜管能够弯曲,视野较好,盲区少,能够直接观察到肠道内部的病变部位,并且还能够形成相应的影像以辅助治疗,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1]?本研究以我院40例结肠患者为对象,探讨结肠镜检查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患者年齡为20-72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在2个月至6年之间,平均病程2.3年;结肠镜检查时间为15-35min,平均时间22min?
1.2方法
对40例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中护理?舒适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首先努力为受检者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通过环境方面来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结肠镜检查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出于对陌生事物的不了解,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恐惧?焦虑心理,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又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一些不好的变化,影响检查的效果?因此医护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温和亲切的预期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向患者讲解结肠病的治疗成功率,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2)询问病史:在检查之前,要熟练掌握与结肠镜检查相关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时排除不适宜检查的人员?因此,医护人员在检查之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对于心肺功能不全?急性肠炎?腹水的患者和妊娠妇女皆为不适宜人群,对于肠粘连患者和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也应排除?(3)肠道准备:行结肠镜检查前3 d,患者饮食以流食为主,检查前12 h时禁食?术前6 h饮用蕃泻叶泡的茶水,进行肠道清理?
1.2.2术中护理?对患者行注射麻醉,取左侧卧位,屈膝,将结肠镜和插管部位涂好硅油,减少摩擦,在术中适时变换患者体位,以配合手术需要,在患者出现不适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适时对患者进行言语的鼓励,与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在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痛苦时,医护人员可以握住患者的手,让患者放松精神,同时寻求一些方法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配合医生的检查工作?
1.2.3术后护理?检查后病人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等,这使得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穿裤?蹲厕,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嘱咐患者在如厕之后观察大便的情况并及时汇报?对于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在告知患者家属实情的同时,要善于采用善意的谎言鼓舞患者,树立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患者要多鼓舞,保持患者的心情愉悦,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指导患者一旦觉得自己的身体不适要及时按铃通知医护人员?
2.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中护理?舒适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结肠镜检查,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统计患者的满意度发现,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6例,满意21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5%?
3.讨论
结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结肠镜检查是当前环境下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一种侵入性技术操作,患者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因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2-3]?从原因层面来讲,焦虑心理主要是由于患者对自身情况不了解,对结肠镜这种检查方式不了解,同时在医院环境中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等心理问题[4]?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患者产生其他的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就是血压上升?心率变快等等,对患者的治疗十分不利[5]?
对结肠镜检查而言,肠道准备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检查的准确性,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在手术之前,做好必要的肠道准备工作,如向患者讲解结肠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注意好饮食,以配合结肠镜检查?据有关研究显示,结肠病患者在术前对手术检查知识的需求率在95%以上,因而在术前加强度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相关指导十分重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以我院40例结肠病患者为对象,探讨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护理方式?通过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中护理?舒适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发现,患者在经过这些护理之后,满意度较高,达到了92.5%?
综上所述,加强对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舒适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患者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结肠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光曦.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 91-92.
[2] 江月娥,张艳红,陈爱英,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17 (5A): 525-526.
[3] 宁秀娟,张玉琴.改良式清洁灌肠在结肠镜检查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5B):1285.
[4] 陈小华,夏韶华,邓卫萍,等.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suppl.1):24-25.
电子结肠镜检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结肠镜检查患者共870例, 根据患者自愿选取120例, 观察组60例, 对照组60例, 年龄24~76岁,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 其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OLYMPUS CF-VI电子结肠镜操作, 嘱患者穿上开洞的检查裤后取左侧卧位, 双腿屈曲, 对照组检查前10 min安定10 mg肌内注射, 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 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方法检查。观察组在检查前应用生理盐水250 ml输液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高流量吸氧之后, 由麻醉师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μg, 2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5~2 mg/kg, 医生即可开始插镜进行检查, 术中根据患者肢体活动反应酌情增加丙泊酚20~30 mg/次。
1.3 评价标准[1]
患者有轻度紧张, 稍有腹痛为Ⅰ级。患者有恐惧, 明显腹痛为Ⅱ级。患者出现出冷汗、血压低或高、四肢发麻痉挛为Ⅲ级。
2 护理
2.1 检查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检查前向患者详细说明在静脉麻醉下结肠镜检查的方法, 使患者了解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检查无痛苦、无记忆、麻醉时间短暂、成功率高, 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②检查前检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避免交叉感染,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病情、过敏史、心电图情况, 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是否正常;③指导患者肠道清洁法, 直至排出清水样无粪渣的大便为止, 达到肠道清洁;④按常规准备仪器, 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及物品。
2.2 检查中护理
按常规结肠镜检查配合外给患者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给予高流量吸氧, 观察患者是否腹痛、腹胀, 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观察麻醉药反应。
2.3 检查后护理
①做好肛门清洁护理, 给患者取枕平卧, 头侧向一边休息;②检查后了解患者是否腹痛、腹胀及排便情况, 如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③待患者完全清醒, 能正常回答, 步态稳健, 无头晕, 即在无特殊异常下, 并由陪同人员陪同休息30 min后离开医院, 注意安全;④指导结肠息肉用高频电切除患者, 进半流食和适当休息, 排便时不要用力, 观察粪便颜色, 定期复查。
3 讨论
丙泊酚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联合使用小剂量芬太尼, 使麻醉效果更完善, 减少了不良反应[2]。结肠镜检查难度较大, 患者或多或少均可引起腹痛等痛苦甚至因此终止检查, 但在静脉麻醉下结肠镜检查使患者在短暂睡眠中无痛苦、无记忆, 检查成功率高, 满意度高, 体现了现代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下电子结肠镜检查护理的有效性、必要性。方法将120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静脉麻醉下行结肠镜检查60例, 对照组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方法检查60例。结果检查成功率观察组100%, 对照组95%。结论在静脉麻醉下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无痛苦, 麻醉时间短暂, 检查成功率高, 满意度高。
关键词:静脉麻醉,电子结肠镜,护理
参考文献
[1]黄明宣, 罗秀壮, 蒙连新.静脉麻醉胃镜检查舒适效果的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8) :710.
结肠癌早期的检查诊断 篇5
结肠癌早期患者不知道需要做哪些检查,常常担心检查需要多少钱?检查确诊的怎么办,很是担心。其实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若果患者感觉不适或有结肠癌早期征象,最好到正规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诊断。杞人忧天是不可行的,即时确诊自己得得结肠癌争取早发现,早治疗联合人参皂苷RH2等都是可以的。临床治愈还是有可能的。如何结肠癌检查诊断那,详情本文介绍: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多不为病人注意,就医时也常以“痢疾”、“肠炎”等病处理,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或梗阻症状以及触及腹块时已非早期,因此,如果病人出现贫血、消瘦、大便潜血阳性以及前述早期症状时,需作进一步检查。临床上结肠癌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结肠癌早期的X线检查
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对结肠肿瘤病人以后者为宜。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对较小病灶的发现还可肠腔注气作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对有结肠梗阻症状的病人,不宜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因钡剂在结肠内干结后排出困难,可加重梗阻。
2、结结肠癌早期的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 直筒式,最长30公分,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纤维结肠镜 长120~180公分,可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查。
3、B型超声扫描、CT扫描检查
均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
4、血清癌胚抗原(CEA)
对结肠癌无特异性,其阳性率不肯定。值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故对判定预后意义较大。
结肠癌早期的鉴别诊断
1、结肠良性肿物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2、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
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3、其它结肠痉挛
电子结肠镜检查 篇6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最新资料表明,2015全国新发大肠癌患者37万人,19万人死于该病。相关研究提示,大肠癌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目前医学界认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关系最为密切,约30%的结/直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如果患有结/直肠癌,一般则认为本人属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大肠癌的发病有内外两个因素,外因是长期的不健康饮食作息习惯,内因则指遗传因素。在遗传因素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最为常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APC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体质”也发生改变,肠道比普通人更容易长息肉,而且数量都不少,严重者可达数千个。如果这些息肉处理不及时,到了中年以后,大多数会演变成肿瘤。患者年纪越轻,家族中一级亲属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年龄小于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风险是55岁患者一级亲属的6倍。
不过,多数早期大肠癌是可以治愈的,且5年生存率可达90%P2上。早期发现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并及时干预,能够有效阻断大肠癌的发展进程。同时,早期诊断大肠癌可以为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提供机会,减少患者的痛苦。
一项大样本、涉及16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提示,应把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作为高风险人群进行监控,对有一级亲属患病的家属成员制定有针对性的筛查方案:即在患者一级亲属中,只要有一人患上大肠癌,即可确立所有一级亲属为大肠癌和结肠肿瘤及结/直肠腺瘤高风险人群;≥2名亲属患有大肠癌及结肠肿瘤,则本人风险更是高达数倍。
因此,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普通人群到40岁时也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可以过3~5年再做结肠镜。
如果发现有息肉,要及时处理,消除癌变隐患。如果癌变发生在直肠,有经验的医生用指肛检查方法就能初步判断是不是癌症。
做结肠镜前,被检查者需要服用“肠道清洁剂”,以使肠腔内的粪便排出,避免遮挡病灶。对可疑的微小黏膜改变,腔镜医生会利用电子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进一步观察黏膜腺管开口和毛细血管走行,通过超声结肠镜还能明确病变侵犯深度及淋巴转移情况。
小儿无痛电子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1月~2014年4月共收治小儿无痛肠镜检查及治疗38例, 其中男25例, 女13例, 年龄3~12岁, 平均7.5岁, 多因便血等症状入院。
1.2 方法。
肠镜检查所需物品准备后, 给患儿建立静脉通道, 摆放体位 (左侧卧位) , 面罩吸氧2~4 L/min, 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由麻醉师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2mg/kg, 推注速度要慢, 约20~30s后患者进入深度嗜睡状态, 此时开始插镜检查。无痛电子肠镜检查需由内镜医师、1~2名麻醉师及护士的配合才能完成。
2 结果
38例患儿顺利完成无痛电子肠镜检查及治疗, 其中电子肠镜下切除息肉12例, 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检查结束后患儿很快清醒, 患儿及家长满意率10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无痛肠镜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说明手术的安全性、无痛性、息肉切除的必要性以及肠道准备的重要性和术后需注意的事项, 并介绍同类患儿治疗的效果, 以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1]。
3.1.2 肠道准备。
检查前2~3d吃无渣半流质饮食, 检查前1d早晨吃清淡常规早餐, 午餐为无渣饮食, 晚餐则进食流质或清汤 (不要喝奶制品, 浓紫或浓红色的汤) 。术前晚给予番泻叶冲服达到导泻, 手术当天禁食早、中餐, 予0.9%氯化钠溶液300~1000m L彻底清洗肠道, 排出大便为水样, 方可进行检查治疗。
3.2 术中配合
先将患儿取左侧卧位, 面罩吸氧2~4 L/min, 给患儿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建立静脉通道, 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当患儿进入睡眠状态, 做好肠镜润滑, 协助医生进行插镜检查, 协助医师插镜时, 动作要轻柔, 循腔进镜。治疗过程中应协助麻醉师观察小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如有异常, 及时处理。小儿息肉的患儿, 对细蒂息肉圈套时一定要缓慢收圈, 一经套住应立即电凝, 以免将蒂勒断。对短蒂或亚蒂息肉, 当套圈套紧息肉蒂部后要回拉、上提使圈套器尽量离开肠黏膜, 对于长蒂息肉套住息肉后, 宜轻轻收拢圈套器并调整镜端。稍稍上提3~4 mm使息肉蒂部呈尖幕状。息肉置于肠道腔内而不与肠壁接触, 可以有效避免灼伤肠壁, 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2]。退镜时尽可能吸尽腔内气体, 必要时用三爪钳回收息肉送病理[3]。
3.3 术后护理
3.3.1 病情观察。
术后置患儿于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和判断病情, 注意大便颜色、呕血、腹痛、不适感或体温升高等情况, 以便及时处理。
3.3.2 饮食护理。
肠镜检查患儿:禁食禁饮2h, 完全清醒后无腹痛腹胀可开始进食流质;息肉切除的患儿:当天禁食, 予静脉输液;3d内进食无渣流质饮食, 勿进食牛奶及豆制品以免引起腹胀, 可进食米汤菜汤、肉汤等;半月内无渣半流质饮食, 控制食量, 避免腹胀便秘;交代家长2周内要看护好患儿, 切勿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创面出血。一旦发生出血及时来院。
4 讨论
只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 术中密切的配合和严密的观察, 术后精心的护理和及时的健康宣教, 这样才能保证无痛电子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孙红英, 常勤征.内镜下切除小儿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代护士, 2012 (5)
[2]温金珠.电子肠镜下小儿肠息肉切除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6) :61-62.
电子结肠镜检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住院老年便秘病人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50例, 男31例, 女19例;年龄71.0岁±3.3岁。对照组50例, 男32例, 女18例;年龄72.0岁±3.6岁。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肠道准备方法
两组病人告知书面肠镜检查须知, 让病人更详细了解结肠镜检查术的注意事项, 完成必要的检查, 如心电图、X线片, 必要时进行出凝血时间的测定等。检查前3 d进半流质饮食, 当日禁早餐, 06:00~07:00服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2包冲温开水2 000 mL分次服。观察组10:00~11:00给予开塞露6支加入3 000 mL温生理盐水分3次灌肠;对照组给予开塞露6支分3次塞肛。两组中午常规禁饮食及观察病人末次排出大便呈清水样, 无粪块, 下午接受检查。均按常规操作进行。
1.2.2 观察指标
通过镜下观察, 将肠道清洁程度分为优、良、一般、差4级[1]。优:全结肠清洁, 视野清晰, 解剖结构清楚, 仅有少量清水;良:全结肠较清洁, 仅在一段结肠内有少量粪水, 不影响窥视;一般:肠道各段内有间断中量粪水, 通过吸收, 变换体位, 仍可窥视结肠段, 不影响结果;差:肠道不清洁, 大量浊水或稀便, 不能顺利进镜窥视。检查成功判断标准:肠道清洁程度优、良为成功, 肠道清洁程度一般为基本成功、肠道清洁程度差为失败。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频率逐渐增大。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改变, 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 (或) 排出干硬粪质。老年便秘可能是由于肠道病变或功能性的疾病所致[2]。便秘病人采用番泻叶行术前肠道准备有良好的效果, 但番泻叶用量较大时有较重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且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用药者夜间排便次数多而影响休息[3]。采用口服硫酸镁做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但硫酸镁约有 20%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口服剂量过大吸收过多可致高镁血症, 可降低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 阻断神经冲动的正常传递, 引起骨骼肌松弛、呼吸肌麻痹、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并可引起中枢呼吸抑制、心脏传导紊乱和心室停搏等[4]。因此, 采用硫酸镁及番泻叶对老年便秘病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 (其成分为聚乙醇、氯化钠、无水硫酸钠、氯化钾、碳酸氢钠) 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缓泻剂, 其通过肠道的高渗性脱水的作用促进肠蠕动, 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但对便秘病人肠道的排便效果不理想, 因而影响肠道的清洁。临床上常常采用开塞露塞肛促进肠道排便, 但老年便秘病人因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下降及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采用开塞露灌肠, 开塞露肛注插入较深, 使药液不易外溢, 较完全保留在肠腔。这样, 一方面药液可以较大面积及较长时间地接触粪便, 使粪便充分软化;另一方面药液进入肠道后刺激肛门的压力感受器, 能促进肠蠕动, 对清洁肠道更有效。
摘要:[目的]观察开塞露灌肠对老年便秘病人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 观察组采用开塞露灌肠, 对照组采用开塞露塞肛。比较两组病人肠道清洁程度及检查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优于对照组, 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塞露灌肠可提高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病人肠道清洁程度、提高检查成功率。
关键词:老年便秘,开塞露,灌肠,电子结肠镜,肠道清洁
参考文献
[1]王鑫.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前进食对肠道清洁影响[J].中华临床新医学, 2006, 5 (6) :440-441.
[2]唐艳英, 廖训菊, 邱立.3种灌肠剂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 2 (5) :544-555.
[3]李娟, 李坚.大黄用于术前肠道准备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 4 (1) :70-71.
电子结肠镜检查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行电子肠镜检查的患者, 男136例, 女104例, 年龄30~75岁, 三组在年龄、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 并排除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癌症晚期及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对检查不能耐受者。
1.2方法A组:患者78例, 检查前一日晚餐及当日禁食, 于前1日17:00给予番泻叶30g用1000ml开水冲泡后顿饮, , 检查当日晨口服33%硫酸镁100ml。B组:患者79例, 检查前1日晚餐及当日禁食, 于前1日5pm开始服用20%甘露醇250ml, 检查当日晨再次服用20%甘露醇250ml。A、B两组均可加服白开水。C组:患者83例, 检查当日晨禁食, 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包, 溶入2000ml温开水中, 首次服用800ml (40min内服完) , 以后每隔15min服250ml。
1.3疗效观察指标由高年资内镜医师对全结肠的清洁情况按文献[1]进行分级。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度、不良反应及排便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
2 结果 (表1-3)
注:三组之间满意率 (优+良)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96, P>0.05) , C组优级率与A、B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X2=20.16, P<0.01)
3 讨论
电子肠镜检查在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已普及, 理想的肠道准备应排空结肠, 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 对体质差的患者不会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番泻叶其药理作用是蓖醌甙水解为大黄素刺激肠肌丛, 使肠道蠕动增强并减少水和电解质的净吸收, 从而发挥导泻作用。硫酸镁为渗透性泻药, 口服不吸收, 在肠内形成渗透压, 刺激肠道蠕动而排便[2].本研究显示二者联用肠道清洁作用尚可, 但易造成脱水, 甚至电解质紊乱, 且不良反应多, 患者耐受性差。
甘露醇在肠道内不被吸收, 形成高渗状态, 稀释粪便, 促进肠蠕动和清洁肠道。但其导泻作用可致肠道内大量体液丢失, 水、电解质紊乱, 并且该药在肠道内经细菌分解后可产生高浓度的氢和甲烷, 若进行高频电凝治疗有引起结肠内爆炸的危险。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等渗全肠道灌洗液, 其导泻机制为聚乙二醇4000的渗透性作用, 因内含有与肠腔内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成分, 可补充因清洁肠道丢失的电解质, 维持内环境平衡, 在清洁肠道的同时不引起体内水电解质紊乱、乏力等。不被肠内需氧菌酵解而产生爆炸性气体, 避免电切引起肠道爆炸[3]。
综上所述,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是一种有效、快速、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肠道准备用药,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鹏程, 田晓娟, 周李平.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临床荟萃, 2007, 22 (22) :1648.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等.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97.
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本组行结肠镜检查患者185例, 男70例, 女115例, 年龄17~80岁。结肠息肉72例, 结肠癌37例, 痔疮135例, 大致正常18例, 经精心操作均顺利进镜至回盲瓣, 检查阑尾出口, 无感染及肠道穿孔发生。
2 检查前护理
(1)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及大致过程。 (2) 告知患者检查时配合的意义及方法:身体放松是检查顺利进行的保障, 检查过程中可通过与患者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 有条件可播放轻松音乐或做深呼吸使患者身体放松。 (3) 凡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或者年龄60周岁以上者行结肠镜检查前必须测血压和心电图。 (4) 检查前1d晚进半流质饮食, 检查日晨进流质饮食, 中午禁饮食。 (5) 清洁肠道:①甘露醇法:于检查前2~3h一次口服20%的甘露醇溶液250ml, 同时服凉开水 (或糖盐水) 1 500~2 000ml, 无需灌肠, 待患者排出清水样便后即可检查。此方法肠道清洁效果好, 也易被患者接受, 缺点是甘露醇可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 产生易燃气体, 当达到可燃浓度时, 如进行高频电凝手术, 可能引起爆炸, 故不宜用于电切息肉治疗患者。②口服硫酸镁法:于检查前1d晚和当日晨进无渣流质饮食后各口服50%的硫酸镁溶液50ml, 同时饮水2 000ml左右, 注意不要将药水混合于白开水内服用, 这样会失去药效。③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和爽) :该药具有效果好、时间短的优点, 适合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先将药冲入2 000ml水, 在检查前1d晚和检查当天各服1 000ml, 同时饮水2 000ml左右。硫酸镁和和爽须检查当日给药时, 必须最迟在预约时间4h前开始服入泻药, 同时饮水2 000ml, 检查前日晚进流质饮食, 当日早禁食。 (6) 指导患者服药和水后要多活动, 以增加肠蠕动, 促进排便。 (7) 肠梗阻患者禁用口服导泻药, 应用清洁灌肠。 (8) 口服导泻药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及排便情况, 儿童给药后密切观察排泄物, 确定肠道清洁即可停药。高龄患者生理功能低下, 给药时应减慢速度, 边观察边给药。 (9) 最后一次大便要求无粪渣、无纤维清水样便。
3 检查中护理
我院实行医护共同完成结肠镜检查, 护士负责进镜及观察护理患者, 具体护理操作如下: (1)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 膝部尽量向胸前屈曲, 臀部伸向床边, 镜端涂上肠镜润滑剂, 指导患者放松, 左手暴露患者肛门, 右手握持镜端, 示指平贴内镜, 将镜端侧面斜贴肛门一侧, 用示指轻按使镜端滑入直肠内, 循腔进镜。进镜过程应缓慢, 保持内镜轴呈直线状态, 边推进边使肠管短缩于镜身上。 (2) 在肠管充分短缩的情况下, 结肠镜端到达结肠各弯曲部时内镜插入的长度分别是:直肠-乙状结肠交界15cm, 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30cm, 结肠脾曲40cm, 结肠肝曲50~60cm, 回盲部70cm左右。若镜身无法短缩、取直, 镜端通过乙状结肠-降结肠移行部时形成襻, 此时医生尽量勾住、牵拉使镜身取直, 护士用左手轻轻按住襻区, 右手缓慢进镜, 尽量避免结襻。若未及时解襻, 则应在镜端到达降结肠后进行乙状结肠短缩操作, 使镜轴恢复直线状态, 尽量避免带襻进镜。 (3) 合适地变动体位也是防止结襻及使肠镜插入顺利的重要方法。如果操作过程顺利, 患者可以始终处于左侧卧位而将肠镜插到回盲部, 然后让患者平卧以便清楚地观察回盲瓣及阑尾开口。如镜端达降结肠而进镜不顺畅时, 可让患者转成平卧位, 左手摸到镜子前进方向按住腹部, 可有所帮助。如果脾曲折叠弯曲, 无法进镜, 可让患者改成右侧卧位, 脾曲则向右下坠而使弯角变钝, 能顺利通过脾曲。对于横结肠冗长下坠的患者, 可于肠镜通过脾曲后再让患者改成左侧卧位, 并用左手沿脐上方托起下坠的横结肠, 以利于肠管短缩至镜身上。 (4) 插镜过程中, 过度牵强与夸张的动作提示插入方法不当, 并预示难于继续进镜, 将给患者带来不适及操作危险, 此时应取出肠镜重新插入。
4 检查后护理
(1) 注意观察患者腹胀、腹痛及排便情况。 (2) 一般患者检查结束即可进食。
电子结肠镜检查 篇11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96-01
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kj2013-1-130
《危重病医学》中对于围术期的机体观察明确提出,水电解质平衡失常不等于疾病本身,它是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是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水电解质平衡失常可以成为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次研究就是观察国内目前常用的四种肠道准备方法对老年患者机体的影响,收集相关数据,以评估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安全性和对老年患者静脉麻醉风险性提供预判。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门诊或者住院行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120例,按肠道准备方法随机分为A组:口服甘露醇溶液、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口服硫酸镁溶液、D组:结肠透析机灌肠这四种肠道准备方法进行比较。每组30例,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65. 2±1. 7)岁。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肾、肝等疾病的患者;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或消化道狭窄的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严重抑郁状态、肺阻塞性疾病、以及不愿参加试验或配合的患者。4组在性別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检查前1 d流质饮食,A、B、C、D四组当日晨起禁食,于检查前3 h口服,要求1 h内分次服用完毕。A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水2 000 m,l冲服; B组予以20%甘露醇500 m,l另加水2 000 m,l依次口服; C组予以硫酸镁50 g,溶于2 000 ml水后分次口服。D组于检查前2h开始用结肠透析机清洁灌肠。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肠道准备前后,抽静脉血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磷离子、尿素氮、肌酐;并对四种肠道准备方式记录不良反应。所有数据列表记录。
1.4 统计分析: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四组电解质变化比较 甘露醇组、硫酸镁组肠道准备时K+,CL-,Na+,减少程度明显多于聚乙二醇组和结肠透析机组,即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结肠透析机灌肠相对平稳,K,CL,Na,减少不明显。项目甘露醇(n=30) 聚乙二醇组(n=30) 硫酸镁组(n=30) 结肠透析机组(n=30)准备前准备后准备前准备后准备前准备后 准备前 准备后K+(mmol/L) 3. 95±0. 263. 24±0. 323. 91±0. 273. 94±0. 363. 84±0.253. 30±0. 303. 91±0.283. 89±0. 37Na+(mmol/L)138. 9±3. 1130. 0±2. 91138. 4±2. 31135. 2±1. 9135. 8±. 32132.9±2. 96137.3±2.44136. 2±2.01CL+(mmol/L)104. 6±2. 6100. 16±3. 0104. 5±3. 3102. 1±3. 4104. 6±2. 6100. 1±3.0104. 5±3. 3105. 1±3. 4Ca2+(mmol/L)2.17±0.752.25±0.642.18±0.752.26±0.742.20±0.692.24±0.772.17±0.732.27±0.73P 3+(mmol/L)0.19±0.220.27±0.130.20±0.200.25±0.120.20±0.190.24±0.140.19±0.150.24±0.15BUN(mmol/L)3.17±0.454.76±0.803.20±0.464.56±0.773.20±0.414.23±0.793.19±0.794.22±0.81Cr(umol/L)55.79±4.7884.35±6.8054.21±5.0078.33±5.9256.00±4.6879.02±6.0355.44±5.3778.22±6.04表2:四组不良反应比较[n(%)] 甘露醇组、硫酸镁组肠道准备时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聚乙二醇组和结肠透析机组,程度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结肠透析机灌肠不良反应少,程度轻。
项目甘露醇组
(n=30)聚乙二醇组
(n=30)硫酸镁组
(n=30)结肠透析
机组(n=30)头晕2(6.7)1(3.3)1(3.3)1(3.3)乏力2(6.7)1(3.3)3(10.0)1(3.3)恶心8(26.6)1(3.3)9(30.0)0(0.0)呕吐3(10.0)0(0.0)4(13.3)0(0.0)腹痛3(10.0)1(3.3)4(13.3)2(6.7)腹胀4(13.3)1(3.3)5(16.7)3(10.0)不良反应程度无18(60.0)25(83.3)21(70.0)26(86.7)轻度5(16.7)2(6.7)5(16.7)2(6.7)中度5(16.7)3(10.0)3(10.0)2(6.7)重度2(6.7)0(0.0)1(3.3)0 (0.0) 3 讨论
老年人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常有心肺合并症的风险,老年人由于受衰老进程及各种疾病的损害的影响,对水、电解质失衡及心血管血容量变化调节能力是很有限的,一旦失去代偿,脱水后可能造成血容量不足、离子紊乱、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1]-[2]。因此药物选用上尤其要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口服甘露醇溶液、口服硫酸镁溶液肠道准备:K+,CL-,Na+,减少程度明显多于聚乙二醇组和结肠透析机组,而且甘露醇组、硫酸镁组肠道准备时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聚乙二醇组和结肠透析机组。甘露醇口服后17%可被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因此对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研究指出快速使用大量甘露醇后,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硫酸镁水溶液中的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均不易为肠壁所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体液的水分向肠腔移动,使肠腔容积增加,腸壁扩张,从而刺激肠壁的传入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肠蠕动增加而导泻,但是也会增加细胞内电解质的丢失,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及急性发作的青光眼患者对此法难以接受,心、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患者也谨记使用[3]。
聚乙二醇是一长键高分子聚合物,有研究认为其通过氢键结合点固定结肠腔内水分子,增加粪便含水量,增加肠内容物的体积,由于其在肠道不被吸收和代谢因而不影响水电解质平衡、不产酸、不产气,且温和无刺激,短时间不被肠黏膜吸收,老年人服用聚乙二醇肠道清洗液,可以改善大便的形状,减少胃肠通过时间,而不良反应极少[4]。
结肠透析是通过结肠灌注治疗机在结肠腔内建立起有效的透析系统,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肠腔内和黏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通过机械刺激引起肠腔内黏膜神经冲动,引起肠管运动。
本次研究发现口服甘露醇溶液、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硫酸镁溶液、结肠透析机灌肠四种肠道准备方法对体内电解质、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四种肠道准备方法疗效可靠,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根据患者经济条件,个体的差异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清肠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柏超. 和爽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生进修杂志,2006,29:60-61.
[2] 王军勋,刘玉华. 3种肠道准备方法清洁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3-54.
[3] 仝巧云,朱宗耀,周华福松.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749.
重视老年人结肠镜检查 篇12
然而临床医生往往不愿意予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 (1) 感觉有高风险; (2) 感觉完成检查操作的比率较低。美国消化内镜学会 (ASGE) 老年人内镜检查指南指出, 老年人进行结肠镜诊治的适应证同成年人一样广泛, 只是老年人病种更多见于癌症、肠道缺血等疾病。并指出其相对和绝对禁忌证不是考虑年龄的大小, 而是主要考虑是否存在年龄相关疾病。比如如果存在心肺功能障碍这样的年龄相关疾病, 就要提高警惕[1]。DiPrima等[2]已报道在老年人群行结肠镜检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但这些并发症与年龄相关疾病、药物治疗 (如抗凝药物的使用) 以及操作过程本身 (如盲目“滑镜”) 有关[3]。事实上, 一些研究表明对于>80岁的老年人进行择期和急诊结肠镜操作是安全的, 从而证实高龄并不是结肠镜操作的禁忌证[3]。最近, 在日本的一项连续>23月包含515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 所涉及的110例≥80岁患者与青年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完成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只是在结肠镜检查的指征、内镜检查结果有着明显不同, 指征方面直肠出血在老年人组更常见, 内镜检查结果方面在老年组大肠癌发生率显著增高 (P<0.05) [4]。提示我们予≥80岁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并且能更多地发现大肠癌。
老年患者往往不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最近在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显示, 在50~90岁的适合结肠镜筛查的患者中, 仅有4%~14%的人群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多因素分析研究显示相关的结肠癌医学知识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文章指出加强医学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人结肠镜筛查率[5]。
对于老年患者, 应考虑生理年龄和预后这2个因素。也就是说, 对老年患者进行结肠肿瘤的筛查应限于有可能因此而延长寿命的患者。大多数结肠癌筛查指南并没有提供年龄上限。因为结肠镜筛查相关的研究均排除了>80岁的人口, 所以现在没有这部分人口的资料[6,7,8]。鉴于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增加, 以及部分>80岁人群中结肠镜检查进展期肿瘤的高检出率, 有学者认为, 只要没有危及生命的合并疾病, 对该年龄段的患者应继续监测, 即定期进行结肠镜筛查[9]。
扫清了对老年人结肠镜检查的障碍, 下面对具体实施进行讨论。
首先是准备, 包括肠道准备以及一些针对老年患者特殊情况的准备。肠道准备方面, 由于老年性便秘的患者较年轻人增加, 对于这部分患者, 应提前几天进行无渣半流质饮食, 并使用缓泻剂清理宿便。对于无便秘的患者采用标准的复方聚乙二醇灌洗或磷酸钠缓泻剂均可。在耐受性和有效性方面两者并无差别。尽管在健康老年人的临床试验中并没有发现二者明显的不良反应存在, 但磷酸钠盐的应用还是有引起高磷血症、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的可能[10,11,12]。因此, 对患有心脏疾病或肾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用渗透性泻药肠道准备时, 应注意水、电解质的变化。另外, 老年患者认知能力容易发生障碍, 已经证实创伤、手术等可以影响老年患者认知能力。最近有学者研究肠道准备所致脱水对老年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 结果证实肠道准备所致脱水不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13]。
一些针对老年患者特殊情况的准备, 主要是针对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潜在的心脏疾病以及装有心脏替代装置。在结肠镜治疗过程中的电凝止血或切除术会对心脏装置产生电磁干扰, 如引起起搏器起搏障碍等[14]。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对带有起搏器以及置入式电复律除颤器 (ICD) 的老年人进行内镜操作的推荐意见。对有ICD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之前, 应该由心脏病科医生对病情及装置的功能进行评估。如有可能, 对这类病人尽量采用药物喷洒、套扎术等方法来进行止血及切除等操作。
镇静与麻醉, 在老年人中, 对镇静药的敏感性和危险性增加。随着年龄增长, 动脉氧合能力破坏, 而储备功能不足, 对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 麻醉药和非麻醉类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剂会产生更大的呼吸抑制作用, 发生呼吸暂停的概率也增加。由于使声门关闭的刺激域增加, 发生误吸的危险性也增加。
对老年患者, 应使用半衰期短、代谢产物活性低以及不良反应少的镇静药物, 同时药物剂量应比成年人标准剂量减少, 另外, 镇静时用药应注意做到种类少, 给药速度慢, 累积剂量低。原因如下:①随着年龄增长, 脂质在体内增多, 使一些脂溶性药物如安定在体内分布范围扩大。②肝肾对药物清除能力的降低使老年人在镇静后恢复清醒的时间延长。③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药物作用受体的改变、分布体积增加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 芬太尼由于其快速起效及较短的半衰期而优于派替啶。异丙酚在老年人中用药安全范围比较小, 但仍可应用[15], 剂量通常为正常成人推荐剂量的一半, 缓慢给药。尽管如此, 年龄并不是死亡的决定因素。年龄相关疾病、快速及过量给药是镇静时发生心肺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不给予镇静剂是尽可能降低危险的方法之一。最近, 在美国的一组涉及145名老年退伍兵非镇静结肠镜检查的研究显示, 在回盲部插入率、患者评价以及是否愿意接受另一次非镇静结肠镜检查等方面表明老年患者非镇静结肠镜检查是可以接受的。文章提示患者与结肠镜医师的充分沟通对非镇静结肠镜检查时有帮助[16]。
监护, 老年结肠镜操作期间应采用标准的监护。在镇静前和镇静过程中应给予低流量吸氧以减轻血氧饱合度降低的情况, 特别对于患有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的患者。
老年患者的监护设备、复苏设备以及所需药品与成人相同。内镜及附件也与年轻患者相同。老年患者的结肠镜, 其插入管应更柔软, 因为这类患者往往有腹部手术史、腹膜炎及盆腔放疗病史以及增加的憩室发病率, 致使肠粘连及部分肠壁较薄, 操作难度增加并易导致穿孔发生[17]。
操作过程, 应严格遵守缩短法的单人操作原则, 尽可能少注气, 轻柔地完成插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