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操作方法

2024-09-27

肠镜操作方法(共11篇)

肠镜操作方法 篇1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One Man Method of Colonoscopy)相对而言,结肠镜的插入要比上消化道内镜的插入困难得多。尽管有许多检查的手段,但结肠镜检查目前仍是检查结肠病变,尤其是早期病变最直观、最直接的检查方法,配合染色与放大内镜技术,能达到对早期病变进行诊断的目的,还可对可疑病变作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熟练掌握结肠镜的插入方法,是达到对大肠早期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前提。结肠镜检查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检查过程中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如何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将患者的不适感减至最小,并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准确的检查及完成确切而安全的内镜治疗,是消化内镜医生所应追求的一种技术境界,从而使民众更愿意于接受此项检查手段而使及时的结肠镜检查,甚至是结肠镜筛查成为可能。

在结肠镜的插入技术上,有双人操作法与单人操作法之分。结肠镜双人操作法(two men method of colonoscopy)由负责控制内镜操作部各旋钮及实施拉、退镜的内镜医生及负责将内镜向肠腔内送及把持、防止内镜外滑的助手(医生或护士)共同配合而完成。完美的双人操作法进行有赖于内镜医生与助手各自对结肠镜操作的技术水平,以及两者配合的默契程度。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one man method of colonoscopy),顾名思义,则是由内镜医生单人独立完成。术者左手司旋转上下旋钮、吸气、注气、注水及主要的旋转内镜镜身之职,必要时微调左右旋钮,右手负责进退镜身及辅助旋转内镜而完成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时内镜医生能更好地感知内镜进退、旋转的阻力等情况,能更协调地进行操作,并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使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利于细致地进行观察及进行各种精细治疗操作,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势。

基本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大腿尽量向胸前屈曲,臀部与床尾的距离以不少于50cm为宜,以便于操作过程中镜身的置放。

内镜主机及监视器可据术者习惯及内镜室条件等,选择置于与术者同侧的检查床头,或置于术者对面的检查床床尾侧,有条件者可从不同位置摆放多个显示器以便于操作者的观察。

对于试图从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变的医生来说,宜采用将主机置于术者对面的检查床床尾侧,以便于在试用单人操作法无法完成时可随时改回已经习惯与熟练的双人操作法而完成结肠镜检查操作。术者位于患者背部床边近床尾处,可站立位或坐下进行操作。左手握持内镜操纵部置于自然的位置,让左右弯曲钮处于自然状态(必要时可用左手稍调节,尽量不用右手操作),以拇指为主、中指或无名指为辅调节上下弯曲钮,以示指和中指分别控制吸引钮和注气/注水钮,或中指协助握持内镜及辅助调节上下弯曲钮,单用示指控制吸引钮和注气/注水钮。让镜身成“U”字形的自然状态,右手于距肛门20cm~30cm处握持镜身,负责进镜与退镜,并配合旋转镜身。主要由左手摆动及旋转镜身,利用杠杆的原理使被握持的镜身旋转而达到结肠镜端部旋转的目的,右手在旋转镜身时主要起协助和固定作用。术前先行肛门指诊以了解肛门及下段直肠的情况。镜端涂上润滑剂,以含有局部麻醉剂的润滑剂为佳,以减少内镜操作过程中被检查者肛门的不适感。术者右手先握持内镜端部,示指平贴内镜,在助手协助暴露被检查者肛门的情况下,将镜端侧面斜贴肛门一侧,用示指轻按使镜端滑入直肠内,或将内镜完全放于检查床上,象作肛检一样,术者以左手协助暴露被检查者肛门而完成内镜的肛门插入。在保证内镜不会滑脱的情况下(可借助略调高上弯曲钮),右手退至距肛门20cm~30cm处握持镜身,保持右手至患者肛门间的镜身成直线状态并与患者直肠同轴,向肠内少量注气并寻找肠腔走向,寻腔进镜。进镜过程随时调整、保持内镜轴不呈多余弯曲的状态(取直),边推进并在旋转镜身、感知镜身阻力来源的情况下对内镜进行反复的回拉,以使肠管短缩于镜身上。使内镜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充分的自由感是单人操作法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与关键。

一般而言,在肠管充分短缩的情况下,结肠镜端到达结肠各弯曲部时内镜插入的长度分别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15cm,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30cm,结肠脾曲40cm,结肠肝曲50cm~60cm ,回盲部70cm左右。在单人操作法插镜的整个过程中,应避免结肠镜插入过长,通过各弯曲部时能达到上述的适当距离,则说明整个的插入过程肠管都得到短缩、结肠镜都处于取直状态,此乃理想的操作境界。利用单人操作法能对镜身进行大幅度的旋转,充分发挥此一特性将使结肠镜插入更为灵活方便。内镜的进退与旋转操作必须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具体的旋转方向应据插镜时的肠腔方走向、回拉时镜身的阻力情况及肠腔走向而定,于大肠各大弯曲处通常需要较大幅度的镜身旋转操作。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内镜于相对自然的状态,勿进行过度的旋转。每一次旋转通过某一弯曲后应尽量回旋使内镜恢复自然状态,利于下一步的操作。旋转镜身的操作应利用杠杆的力学原理,充分将左手旋转镜身及摆动内镜的作用力传递至镜端,在右手的辅助下,轻松地完成对镜身的旋转操作。

乙状结肠是整个结肠镜操作的关键和困难部位。内镜在乙状结肠弯曲或结襻将使内镜插入变得越来越困难,带襻下的继续进镜将给被检查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应该尽量避免。若无法完全短缩、取直,镜端通过乙状结肠-降结肠移行部时镜身在乙状结肠处形成α襻或N襻,则应在镜端到达降结肠后进行乙状结肠短缩操作,解除已于乙状结肠上形成的肠襻,使镜轴恢复取直状态;如仍无法取直,不得已时可将内镜在带襻的状态下继续进镜(此时患者的痛苦是明显的,应尽量避免带襻下进镜),通过结肠脾曲达横结肠后,借力于脾曲,用旋镜、退镜及钩拉等多种手法并互相配合进行解襻取直。确实解襻困难时应将内镜退回至直肠,使肠镜恢复自由感后重新尝试取直状态下进镜,力求在内镜不结襻的状态下通过乙状结肠。仍不奏效时,将内镜退回于直肠取直后,让助手用左手托住患者腰部,右手掌自患者脐部向患者左下方推压,术者才进镜,或能阻止镜身在乙状结肠结襻而顺利进镜至降结肠。

合适地变动体位也是防止结襻及使肠镜插入顺利的重要方法。如操作过程顺利,患者可始终处于左侧卧位而将肠镜一直插到回盲部,然后才让患者平卧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回盲瓣及阑尾开口,并利于回盲瓣的通过,然后退镜观察。如镜端达降结肠而进镜不顺畅时,可让患者转成平卧位(平卧位时可让被检查者右腿搭在左腿上呈翘二郎腿状,以免被检查者右腿阻碍术者的操作)可能有所帮助,必要时可于镜端达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时便转为平卧位。如果脾曲折叠弯曲明显,无法寻腔进镜,可试让患者改成右侧卧位,脾曲则向右下坠而使弯角变钝,此时边吸气边进镜便能较顺利地通过脾曲。对于横结肠冗长下坠的患者,肠镜通过有困难时,可于肠镜通过脾曲后再让患者改成左侧卧位,以利于横结肠肠管短缩至镜身上。

若能自始至终将镜轴保持成取直状态,患者将能在没有明显痛苦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完成结肠镜插入,并能保证结肠镜较容易地通过回盲瓣进入回肠末段进行观察。在整个插镜过程中,不管被检查病例的难易,术者应始终保持对结肠镜操作自如的感觉。过度牵强与夸张的动作提示插入方法不当,并预示难于继续入镜,并将带给患者严重的不适及操作的危险。

注意事项

1.进镜过程尽量少注气,勿使肠腔过度拉长,力使肠镜在最短的距离内达到回盲部与回肠末段。进镜过程仅对肠腔进行粗略的观察,退镜时才充分注气对肠腔进行详细的观察。应充分利用吸气的作用而短缩肠管及将减少肠管的弯曲度,利于内镜的插入。2.明视下的循腔进镜能充分保证结肠镜检查的安全,尽量避免在盲视野下进行操作。

3.带襻进镜将使内镜的进入显得越来越困难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镜身拉直下进镜不仅使内镜的插入显得容易,而且不致引起患者的不适。

4.应时刻明了内镜所处的位置与状态,以便使改变操作手法、选择患者体位及推压腹部变得有的放矢。

5.进行辅助手法前应先将内镜取直后方开始按压被检查者腹部,在内镜运动过程中助手的手法保持不变。内镜运动过程中手法的变动将影响辅助手法的作用及可能带来额外的操作风险。

6.整个操作过程中左右手各司其职,右手始终不离开镜身(进行镜下治疗时除外)。

7.让左右弯曲钮处于自然的非锁止状态,必要时可用左手指进行微调,通过弯曲后即让其恢复自然状态。

8.回拉镜身,短缩肠管的操作主要借助于镜身与肠管间的阻力进行,勿使镜端钩住肠壁的情况下进行拉镜,以免引起黏膜损伤及穿孔等并发症。整个拉镜过程宜在明视野下进行以策安全及保证短缩肠管的效果。

9.回肠末段是肠结核及克罗恩病的好发部位,提倡常规进入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倒镜观察升结肠、直肠末段及肛门部。

10.我们追求的是在被检查者痛苦尽可能小的情况下,于镜身充分取直的基础上,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回盲部。速度固然重要,但应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过分考虑速度将可能增加被检查者的不适,并可能反而影响内镜的插入。

结肠镜单人操作目前是一种发展趋势,其学习是一个较为艰辛的过程,以书本为基础,个人的体会以融入操作中亦十分重要,不断总结以融入自己的操作体验中,个人感觉并不在于你单人操作了多少例,特别重要的是你是否每一例都去思考了其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所在!

大肠不同部位的通过方法

直乙移行部位的通过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是肠镜顺转180度,逆转180度,可复盖肠腔的360度范围,进入直肠后大约12--15cm 至直乙移行部位,这时逆转镜身(也就是左旋转镜身)一般可以顺利通过,右侧见的第二个皱襞也就是乙状结肠,这时可以再顺转(也就是右旋转镜身),调节头端进入,也可以在进入直乙移行部位逆转镜身的基础上再逆转进入(一般进入进入直乙移行部位逆转镜身大约为60--90度,在此基础上再逆转40--90度一样达到如顺转镜身的效果,因为从逆转镜身的状态转为顺转的状态其旋转的弧度一般往往大于90度),,这时下一皱襞通常又位于相反的方向(也就是你进入的是在右面,而下一个往往在左面),这时你可以顺利的在逆转的基础上大约顺转40--90度就可以进入下一个你所需要进入的皱襞,这就是工藤进英提出的回转穿行技术 ,但应该十分注意的是使用回转穿行技术应该时刻注意退镜拉直镜身,因为在使用回转穿行技术时镜子的头端一般是呈弯曲状态,你在进镜时就特别容易推长肠道而使肠腔转折处由钝角变为锐角而难以进镜,特别是在你使用回转穿行技术十分顺利通过几处转折时就更应该注意.降 结 肠

通过降结肠时会感到较为轻松,如果不进还退那肯定是在乙状结肠结襻了,这时就需要退镜拉直镜身,可以使用右旋短缩技术即一边退拉内镜,一边右旋内镜,一方面拉直肠道一方面又防止内镜滑出,脾曲通过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左侧卧位的情况下许多患者可以全程完成操作,但在过脾曲时如上说左侧卧位时横结肠下坠,使脾曲角度变锐,不利于通过,可改为右侧卧位,但一般绝大多数在转为平卧位就可以顺利通过,横结肠通过法

到达肝曲时,以左旋转镜身为主,与通过乙状结肠不同在通过横结肠应该尽可能左旋转镜身的状态插入 肝曲通过法

到达肝曲后,最重要的是:吸气和退镜,多数通过调角度向上并右旋镜身,可以进入升结肠。

尽可能的保持内镜自由度,也就是右手的推进的力能够准确传递到内镜前端,你进镜1cm,内镜前端也相应的进入1cm,手感镜子松,没有固定感,那么到达肝曲后应该多数通过调角度并旋转镜身可以进入升结肠

升结肠和回盲部

如只一步不能到达盲肠,尽量吸气可达盲肠,或按压腹部,或从仰卧位改为左侧位。

有不少时间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感觉过了肝曲以后再往前进十分不易,经常是明明都可以看到回盲瓣了,但就是不往前走,解决的方法; 1; 过了肝曲以后调节镜头将其置于升结肠腔中央,缓慢拉镜,我们可以发现镜子前端出现不退还进(如做ERCP时的拉直法),其原理就是,由于镜子在结肠内打攀,在外拉取直镜身的过程中由于肠道的缩短,在镜身取直中镜子前端反而前进。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通过旋转镜身或调纽始终跟腔,也就是在明视下拉镜,同时适当的吸气,多能使镜子前端到达升结肠下段,这时再略用力进镜均可达回盲部(如这时进镜感镜子前端不进,可让助手在拉镜后帮助按压左下腹或脐上防攀多可顺利到达)。

2;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变换体位,在体位改变后由于打攀处形成的“支点”的位置改变,有时镜子会感觉阻力感变小,有少数时候不拉镜也可再进镜了(前提是镜身在体外还有一段,患者在你进镜中痛苦不加剧,我个人觉的还是先拉镜好!)

进入回肠

一般我喜欢在镜子到回盲部后让患者转为平卧位,再将内镜头端插至回盲瓣略下,后缓慢退镜并调节镜头向右侧弯曲,边充气基本均可滑入回肠.实际上结肠镜单人操作个人体会十分重要,还有很多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但在肠镜操作中,角度钮不要过大以防镜轴的偏移,不要见腔就进以防镜身的打攀,尽量少的使用滑镜以防穿孔及拉长肠腔。拉进结合.是结肠镜单人操作的必须掌握的基本有领!

肠镜操作方法 篇2

(运城市中心医院, 山西运城044000)

结肠镜的操作手法目前分为两种, 一种是双人操作法 (two men method) , 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一种为单人操作法 (one man method) , 由美国学者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明, 也是近年来在国外被广泛采用的结肠镜检查技术。本文主要谈一谈笔者关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手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和大家分享。

单人结肠镜的操作技术较双人操作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单人操作在整个过程中是由术者一人控制着镜子, 手感比较强烈, 可以明显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并发症少, 安全性高。再者也可以避免由于双人操作可能带来的配合不佳, 甚至送镜者与操作者在检查过程中由于不顺利可能出现的互相埋怨, 使得整个操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

单人结肠镜操作的原则,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短缩肠管的意识, 简言之, 就是将肠管套在镜身上;其次, 就是在能看清前方肠腔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少注气, 因为大量的气体注入会导致肠管扩张、拉长;第三, 就是要懂得配合手法按压。笔者对于腹部按压非常重视, 因为按压不单单是为了防止袢的形成, 有时候在尝试了各种方法, 无奈之下带袢进镜的时候, 配合手法按压可以阻止更大的袢形成, 避免甚至于两个袢同时形成的难以处理的局面, 所以切不可因为进镜比较顺利而忽略了手法按压。

诸多资料对单人结肠镜的操作手法已有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笔者认为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认识误区有以下几方面:

1 循腔进镜。

双人结肠镜的操作手法影响了很多由双人改单人操作的医生, 循腔进镜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单人操作要求的是肠管套叠于镜身, 简单来说是肠管顺着镜身。举个例子, 当镜子进入到S-top点的时候, 即直乙交界处, 通常都会选择让患者由左侧卧位转向仰卧位, 在按压耻骨联合上2 cm~3 cm的时候, 会发现肠腔一般位于正前方或者右前方, 甚至有些会在左前方。这时候假如我们按照循腔进镜的原则一味地高歌猛进, 那么后果就是将直乙交界延长, 导致形成锐角, 为操作增加了麻烦。所以此时应该轻轻地向右捻转镜身, 再配合up键寻找肠腔, 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右下角找到肠腔, 基本可以确定直乙交界处。此时有一个问题, 到底是优先向右捻动镜身还是优先up键, 笔者的体会是两种方法都可达到目的, 但先up键会导致镜头弯曲度较大, 在后面的右转回拉过程中明显加大患者的不适感, 相信这绝对不是术者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规范的操作应该是向右捻动镜身为主再配合up键, 同时稍微回拉镜身寻找肠腔。

2 转动镜身。

单人操作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去捻动镜身以便能在不拉伸肠管的情况下前行, 将肠管套叠在镜子上, 一般来说, 与其向右转动270°, 不如向左转90°。但是受肠管阻力及内镜弯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旋镜的效率有时也会不尽人意;且在某些情况下确实需要内镜大幅度旋转方能通过一些弯曲部位, 关键是在通过这些部位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将镜身复位, 以便后续操作镜身保持直线状态, 也为后面的继续旋转提供必不可少的前提。

3 关于送气。

结肠镜检查需要注入少量的气体, 注气的目的是为了操作者能更好地判断前方肠腔的方向。但是对于一个初学操作者来说, 能不能很好地判断肠腔的方向是提高肠镜操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瓶颈, 于是有观点认为, (下转第1088页) (上接第1064页) 在进镜的时候即可以大量注气, 等通过这个部位以后再吸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通过这个部位以后吸走的大部分是前方的气体, 而后面因为刚才的气体大量注入, 导致肠管过度扩张、伸长, 即使吸气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 当不好判断前方肠腔方向的时候, 可以稍微退一点镜子来观察, 或者请教水平更高的内镜医师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4 敢于放弃。

如何实现结肠镜单人操作 篇3

关键词结肠镜;单人操作

中图分类号R7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122-01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重要方法。结肠镜检查的插入方法包括双人操作法和单人操作法。结肠镜双人操作法,是由负责控制内镜操作部各旋钮的内镜医生和向肠腔内送镜及把持内镜并防止内镜外滑的助手共同配合而完成。结肠镜双人操作需要助手的配合,操作者与助手各自的经验与水平,以及配合的程度共同决定了结肠镜操作的整个过程。双人操作的缺限在于,操作者无法感知进镜时的阻力大小,无法利用内镜镜身的旋转勾拉来短缩肠管,肠腔和病变不易控制在视野的中央,小的病变及病变微细结构容易漏掉,不易观察,治疗时控制病变能力差,且操作受助手的因素影响大。这种插入方式,由于传统习惯及教学方式的关系,使得目前仍在国内多数医院的内镜医生中应用。但随着结肠镜的不断完善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结肠镜操作医师的技巧和协调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双人操作的局限性和缺点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放大内镜和内镜下治疗时更明显。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由内镜医生单人独立完成。左手握持内镜操作部并控制旋扭,右手控制镜身的进退和对肠腔进行勾拉,并旋转镜身而完成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时内镜医生能更好地感知内镜的进退、旋转的阻力变化,能更协调地进行操作,并能充分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保持病变在视野中央,操作者对内镜的手感明确,可避免粗暴操作,病员痛苦少,安全性好,内镜医生能更加准确地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及进行各种精细的治疗操作,而成为当今国际结肠镜操作的主流趋势。现代内镜检查,特别是治疗内镜,要求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使手部动作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内镜的前端,随心所欲地进行操作并观察到肠腔内每一部位,如果不能随意地控制内镜的前端让其毫无阻碍地接近病变,这种内镜的治疗本身就存在着危险性。因此,熟练掌握单人操作的技巧极为重要。下面就结肠镜单人操作技巧介绍如下。

1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基本技术及技巧

1.1 基本姿势患者取左侧卧位,操作者站或坐在患者身后,监视器放于便于操作者观看的位置,一般放在操作者的对面便于观察。主机放于患者的脚侧,操作者左手握持内镜操作部用食指或无名指与拇指控制旋扭,调整肠镜先端的弯曲方向,一般用上下旋钮,左右旋钮少用。右手用浸有润滑剂的纱布在距离肛门20-30cm握持镜身,控制镜身的进退和勾拉肠管,并旋转镜身。一般肠镜在体外摆成“U”字形,先端向着患者肛门。在操作时强调两手各司其职,右手一般不要离开镜身,必要时借助左右旋钮微调循腔对位。

1.2各段肠管通过技巧

1.2.1 直肠与直-乙交界在通过直肠时,轻旋上下钮,循腔经过直肠横皱襞,到达直-乙交界,此处距肛门约15-20cm,不宜注气过多,必要时抽气和退拉肠镜,以取直和缩短肠管。

1.2.2 乙状结肠与乙-降交界通过此段肠管较难,是因为乙状结肠移动度相当大,有的甚至移到右下腹或右髂窝,肠镜在通过此段时,应反复抽气,退拉肠镜并右旋镜身,待肠管取直和缩短后再循腔进镜。助手可从脐下向左推压肠管阻止肠镜在肠管内过分伸展,然后再进镜。必要时退镜至直肠上段,使镜身尽量取直后再进镜。

1.2.3脾曲当内镜前端达到脾曲时,直线长度为40-50cm。如超过50cm,进镜时病人感到疼痛,有阻力感,一般为乙状结肠肠管结袢,常常不易看见肠腔,或看见肠腔进镜困难,镜身自由感消失。此时应尽量抽吸肠内空气,左旋内镜镜身,后拉退镜,有时还需退镜致直肠上段,或让患者改为平卧位后再进镜。

1.2.4横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的肠腔较宽大,呈三角形,可反复抽气和进退肠镜,使横结肠皱缩在肠镜上,并靠近肝曲。内镜达到结肠肝曲时可看见“蓝斑”。多数情况下肠镜在进入肝曲前可见多个弯曲,可多次抽气,反复退镜和旋转镜身,尽可能拉直肠管并循腔谨慎插入。

1.2.5 升结肠和盲肠当内镜通过肝曲进入升结肠时,应抽气或后拉肠镜缩短肠管,尽量将镜头调到肠管中央,进镜达到盲肠,此时一般镜身长约80cm,镜身自由,旋转镜身拨开回盲瓣进镜入回肠末段,一般进镜20-40cm。

2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

2.1 在结肠镜检查的过程中要想轻松快速地完成检查,以及受检者没有明显痛苦,关键是缩短肠管和取直镜身。在结肠镜检查的整个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带襻进镜,在进镜困难时,应尽量回拉镜身和抽气,尽量保持镜身呈直线状。

2.2 在左半结肠操作时尤其是在过直肠、乙状结肠和脾曲时,是整个操作的难点。进镜时动作要慢,旋转幅度要小。钩拉、旋转镜身、退镜都是在明视下进行的,尽可能不要滑镜通过,以减少肠壁损伤及避免袢曲的形成。左手不宜将向上或向下角度旋转至最大限度,不必要求肠腔调在全视野下进镜,否则容易偏离轴心方向。左右旋钮尽量不用,以左手摆动镜身和右手辅助旋转镜身取代左右旋钮的作用。在通过直肠上段时就要开始有吸气、钩拉、缩短肠管的意识。如果在乙状结肠将大旋钮向上旋至最大才能看到肠腔时,意味着前方的肠腔与镜身所在的肠管间的夹角变得很锐,可能为镜端将肠管过分拉长。此时强行进镜将会增加被检查的痛苦,并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需要通过旋转镜身,寻找镜身与肠管的着力点并后拉镜身,力求将这个锐角逐渐转变为钝角,取直后再通过。

2.3 保持镜身的自由感特别重要而取直镜身是保持内镜的基础,如果镜身起袢或钮曲,自由感就会消失或下降。

2.4 遇到在肝曲后不能前进,或盲肠可望不可达,镜身的自由感下降时,应考虑到乙状结肠或横结肠有襻形成此时需要抽气、退镜、循腔拉直镜身、消除肠襻再进,不可以带襻一直做到底。确实无法解襻者,将内镜退回至直肠上段,重新取直再进镜。

2.5 消除肠袢的操作需要助手配合改变体位及按压腹部来辅助完成,按压腹部可以缩小腹腔容积,并能阻止内镜在腹腔中过分伸展,操作时应让肠镜退出起袢段肠管后,让助手才按压,然后再进镜。一般按压部位在脐下向左下腹推压乙状结肠,阻止乙状结肠过度伸展,或向剑下推压过度下移的横结肠,便于通过肝曲前的弯曲。

2.6在通过弯曲的肠管后,要及时回直旋钮在较直的肠段,如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中应进行反复往返进退内镜,使冗长的肠管缩短和直线化。同时要抽出肠内过多的气体,使肠管恢复柔软和收缩功能。

田野调查操作方法 篇4

一、什么是田野作业

 田野作业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理论方法进入特定的文化群体中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人解释为“实地调查”、“实地工作”、“实地研究”。

 安乐椅式的研究方法——弗雷泽  田野作业的鼻祖——马林诺夫斯基

1、田野作业是成年礼

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通过仪式”,是每个学人类学的学生的必修课,自马林诺夫斯基在特洛布里恩岛的调查经历

田野调查是一种实地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是一项涵盖面很广的复杂的文化活动,涉及到调查研究者和被调查研究者得主观世界语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多方位、多层次的逻辑结构过程,涉及调查者在思想观念和心理上对异文化的认识和适应过程,调查者往往在两个文化相撞中经受考验,作为外来者被夹在中间。

2、田野调查被认为是一种在书本中找不到的实地经验,他直接是在另一种文化中亲身的经历,积累在了自己的文化中。

3、田野作业是一种知识

知识存在于文化承担者得意识之中,通过田野工作、田野工作者才可知道。--他者知识的行为过程--他者知识进程的产品

--他者通过内部知识进程所认识的事物

4、田野作业是一种视角

田野作业的能量表现为它能够从活态文化中,不断地提炼出新视角,它是视角的生长点,而现代田野作业的一个重要的新视角,是以自下而上的眼光解释民族志的性质和特征。(例如:民俗学、人类学家对女性的研究,重视女性的自我解释,“特殊的小婚”)

二、如何进行田野作业

1、调查点的选定

在原调查基地开辟新的调查点;对原调查基地进行回访调查;调查地方文献后选择调查点;实地考察确定地点。

2、前期准备

学术理论准备:知识、语言、提纲 精神思想准备:心态、挫折、吃苦

技术物质准备:资料、记录、设备、生活保障等 社会关系准备:社交档案、前期联系

3、进入田野调查的过程

① 建立田野关系:田野关系是根据田野调查研究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社会关系。它的基础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学术合作关系,是介于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的对话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田野作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田野关系,学者通过田野关系获得他者文化的新知识。A拟亲属关系:创立种关系的鼻祖是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其意思是田野工作者被当地人接受。如婚姻

B熟人关系:田野工作者有其亲人、朋友的介绍,与他者文化的成员接触,所结成的工作关系。如费孝通的成名作《江村经济》

C官方关系:有些田野工作者是在征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地方政府管辖的地点做调查工作,或者是以政府工作者的身份到当地居住。② 问题意识

不是一般简单的事象论述,思考我们田野作业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由一个最初的理论假设,然后在田野工作中不断地证实或修正,有时甚至颠覆最初的理论假设,最终根据田野作业得到一个基本正确的结论。

③ 田野工作的方法

A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田野作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含义是田野工作者在亲身体验他者文化的同时,直接去观察它。需要本地人接受自己,认同自己的身份。参与观察的结果是获得可靠的学术资料。(如秘密仪式)由于调查者分身乏术,因而,可以采用多人合作或者采用其他补充方法。B现场访谈

访谈是田野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访谈,能了解民众是如何看待他们周围的事物,接近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情感方式。访谈分为开放式的非结构访谈,以特殊问题为基础的结构式访谈。确定访谈对象 访谈技巧 重视对异文的搜集

4、以忠实为搜集的原则 要求观察必须系统,记录必须精确,力避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将整个调查研究活动建立在尽可能严谨的科学操作基础上,经得起客观事实的检验 按照以下规则:

A讲述人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文化、职业、出身、经历 B记录时间、地点、记录人姓名

5、田野报告撰写的准则 A报告题目 特定的地点 特定的主题 B报告的内容

调查地点的历史、地理、文化概述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活动名称、沿革、程序、组织、主持人、活动时间项目 C活动过程

“问题学籍”处理操作方法 篇5

(供参考)

学生的信息录入或导入学籍系统后,系统会后台自动查重,如果出现“身份证号重复”或“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重复”,将作为“问题学籍”来处理,处理的方式有三种:1.变更;2.佐证;3.删除。

操作步骤:

学籍管理→学籍注册→问题学籍处理→在“问题学籍处理列表” 内点选存在“问题学籍”的记录→进行“变更”、“佐证”或“删除”相关操作

1.“变更”处理:出现“身份证号重复”,身份证号错误的一方,须作“变更”处理。

操作方法:在“问题学籍处理列表” 内点选需要进行“变更”处理的记录,点击“变更”按钮,将学生的信息修改正确后,上传“变更材料”,上传完毕,点“保存”。

(1)如果是录入错误,修改正确后,可上传户口簿或身份证扫描文件(或这些证件的照片)等作为“变更材料”;

(2)如果不是录入错误,则需带户口簿或身份证到公安部门去核对,由公安部门修改正确,并上传正确的户口簿或身份证扫描文件(或这些证件的照片)等,作“变更材料”。

2.“佐证”处理:不同学生,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等信息相同而出现重复,或者由于别的学校错将本校的学生信息导入系统而与本校的学生出现重复,须作“佐证”处理。

操作方法:在“问题学籍处理列表” 内点选需要进行“佐证”处理的记录,点“佐证”按钮,上传“佐证材料”,上传完毕,点“保存”。

(1)不是同一个学生,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信息相同而出现重复。可上传户口簿或身份证扫描文件(或这些证件的照片)、学校出俱的证明材料(该证明材料的扫描文件或照片)等,作为“佐证材料”。

(2)由于学生变动等原因,别的学校错将本校的学生信息导入系统,出现与本校的学生信息重复。可上传户口簿或身份证扫描文件(或这些证件的照片)、学校出俱的证明材料(该证明材料的扫描文件或照片)等,作为“佐证材料”。

(3)在本校内,因模板没有查重,不慎把两个或多个相同的记录(同一个学生,在模板中重复填写)导入系统,出现“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重复”或“身份证号重复”的,必须将多余的记录删除,但最后留下来的学生须上传“佐证材料”。

3.“删除”处理:因重复采集同一个学生的信息并导入系统,出现“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重复”或“身份证号重复”的,须作“删除”处理。

操作方法:在“问题学籍处理列表” 内点选需要进行“删除”处理的记录,然后点“删除”按钮即可,无需提供证明材料。

(1)在本校范围内,因模板没有查重,不慎把两个或多个相同的记录(同一个学生,在模板中重复填写)导入系统,出现“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重复”或“身份证号重复”的,必须将多余的记录删除。(2)不同学校,因重复采集同一个学生的信息并导入系统,出现“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重复”或“身份证号重复”的,经核实,已不在本校就读的学生必须删除。

小结:有错→“变更”、无错→“佐证”,多余或不存在的→“删除”

提示:

在进行问题学籍处理前,可查看存在“问题学籍”记录的信息(如问题类型、本校学生信息与哪所学校的哪个学生信息重复等)。操作方法:在“问题学籍处理列表” 内点选需要查看的记录,然后点“查看”按钮,即可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查看。

“问题学籍处理”一些问题简答(供参考)

1.学生身份证号在校内重复或与区县内其他学校学生的身份证号重复,学校都未处理,不想作“变更”或“佐证”处理,如何操作?

答:重复的双方(或多方)在“问题学籍处理”那里,可全部作“删除”处理,然后,在模板内将有错误的一方(或多方)信息修改正确,正确一方不用修改,之后,再重新导入这些“曾经重复”的学生的信息。

2.本校学生的身份证号与校外学生的重复,对方已作“佐证”处理,本方学校未处理但有错想修改,又不想作“变更”处理,如何操作?

答:本方在“问题学籍处理”那里,作“删除”处理,再在模板内将身份证号信息修改正确,重新单独导入。

3.在区县内,本校学生的身份证号与校外的学生重复,对方已作“变更”处理,本方学校未处理,不想作“佐证”处理,如何操作?

答:先请区县审核对方通过,让对方“变更”成功。然后,本方在“问题学籍处理”那里,作“删除”处理,再重新单独导入。

4.本校学生的身份证号与区县外学校的学生身份证号重复,对方已作“变更”处理,本方学校未处理,不想作“佐证”处理,如何操作?

答:先等待对方区县审核通过(或请对方区县审核通过),让对方“变更”成功。然后,本方在“问题学籍处理”那里,作“删除”处理,再重新单独导入。

5.出现问题学籍时,对方已作“删除”处理,本方(学生信息正确)还要处理吗?

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处理。本方要作“佐证”处理,或者作“删除”处理后再重新单独导入。6.无身份证号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与其他学生的重复,怎么办?

答:核实,多余不存在的作“删除”处理。真实存在且不是同一个学生的,作“佐证”处理,上传“无身份证号学生在校就读证明表”材料作为“佐证材料”。

7.问题学籍已作“变更”或“佐证”处理了,但区县级未审核,还可以修改吗? 答:可以。请区县审核“不通过”,返回修改或重新处理。

8.问题学籍已作“变更”或“佐证”处理了,且区县已审核通过,还可以修改吗?

答:(1)如果区县内重复,经区县审核通过了,即成为正式学籍,如要修改,需按字段性质(受控或非受控)进行修改。①受控字段修改,以日常管理中的“关键数据变更申请”的方式来修改;②非受控字段修改,以日常管理中的“学籍数据维护”的方式来修改。(2)区县外重复,需双方区县审核通过,成为正式学籍后,方可修改(修改方法参照正式学籍的修改方法进行)。

9.区县级用户可以直接对“问题学籍”进行“变更”、“佐证”或“删除”处理吗?

加油机操作方法 篇6

1、将待加油的车辆引至正确的加油位前。

2、加满加油方式:将油枪插入车辆油箱并抬枪托,扣动枪机加油,当油箱加满油时油枪将自动停止加油。

3、加好油后放下枪托,盘好油管,将油枪放置到枪托上。

维护保养

1、加油员负责加油机外观的清洁卫生工作,每班交班时用清洁的湿布将加油机表面及油枪管擦拭干净,禁止用汽油等溶剂清洗。

2、当加油速度明显减慢时,应清洗过滤器。

(1)

卸下加油机下面板,并闭截止阀,用皮带扳手取下过滤器并卸下过滤网。

(2)

清洗过滤器,用清洁的汽油浸泡过滤网和过滤器半小时,然后用充气泵冲洗过滤器(压力小于3kg/cm2)。(3)

装过滤器。用手拧紧过滤网及过滤器,打开截止阀加油试验看有无渗漏(如有渗漏,用皮带扳手再紧上半圈试压,直到不渗为止。切忌用力过猛,损霈丝扣)。(4)

关上上下面板。

3、打开或关闭截止阀时注意不要硬敲硬扳,当油压力较高,截止阀难于打开时,应先用扳手拧开旁边的减压阀,再打开截止阀;此时应确保与该管线相连的潜油泵不在运行。

5、油枪、万向节的更换,当万向节或油枪渗漏严重时应更换,用两把管子钳扳住油枪或万向节两端接头,用力拧下,换上新的油枪或万向节即或,拧动过程注意不要损坏丝扣。

使用注意事项

1、当预置加油时应防止油箱溢油。

2、加油过程中应注意加油流量,如流量过低应清洗过滤器。

3、每周打开一次加油机下面板,检查油管、截止阀、过滤器、计量泵等部件有无渗漏,如有渗漏应及时处理。

4、清洁加油机表面时应防止水渍渗漏到各液晶显示屏内,影响显示屏的正常使用。

5、站内人员应注意计量泵的偏差情况,使计量泵计量偏差保持在0.3%内,站内人员严禁私自调整或修理计理泵,如发现偏差过大,应与当地计量部门联系处理。

肠镜操作方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与方法

我院消化科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单人操作技术进行全结肠镜检查1036例患者, 其中, 男620例 (59.8%) , 女416例 (40.2%) ;年龄8~86岁, 40岁以上患者有713例 (68.8%) 。

1.2 肠道准备

患者在术前3d进无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服用20%甘露醇500mL加水1000m L或33%硫酸镁200m L (需息肉摘除者服用) , 加水1000mL。如饥饿明显可饮糖盐水。个别患者检查前可进食面包等固体食物少许。

1.3 术前准备及内镜

术前口服地西泮 (安定) 及少量镇痛剂。不使用解痉剂。内镜采用日本Fujinon WC88-WN型电子肠镜, 有效长度1500mm。

1.4 操作方法

(1) 嘱患者放松, 取左侧卧体位; (2) 术者做直肠指诊, 用涂有润滑胶浆的右手食指肛门指检并润滑肛周, 注意指套有无染血, 是否有痔疮等肛肠疾病, 同时涂利多卡因凝胶于肛门口及直肠内行表面麻醉; (3) 镜身涂润滑胶浆; (4) 术者左手持操作部, 右手持镜身按照肠镜走向, 右手握住镜身前端10cm处, 食指贴紧镜身前端部与肛门成45度角, 用食指将镜头斜行压入肛门5cm。适当注气, 术者能够看清肠腔后, 调节旋钮, 循腔前进约15cm相继越过3处交错的Houston瓣后到达直乙移行部。稍向后退镜, 调节镜头, 使看清肠腔, 循腔进入乙状结肠, 保持内镜在肠腔中间位, 根据肠腔的走向, 适时钩拉、注气、抽气, 后退拉直镜身, 再循腔进镜, 到达降乙移行部。采用“右旋进镜法”[5]进入固定的降结肠。

抵达降乙移行部后, 旋转内镜角度钮调节镜头弯向降结肠, 吸气, 边钩拉边向右作镜身旋转或退镜。进镜困难时, 让患者变换体位 (平卧位) , 助手从脐右上方向朝左下腹方向腹部加压深压腹部, 防止内镜过分伸展, 镜身结圈[6]。循腔进镜可到达降结肠、脾曲、肝曲, 镜头到达回盲部后, 将镜头插至盲肠, 调节镜头弯向回盲瓣方向, 缓慢退镜, 当镜头退至瓣口时, 即可滑人回肠内[7,8]。

然后边退镜边观察, 记录下各肠段的情况, 同时抽气, 退至直肠后, 做直肠反转观察。复位前同样先将内镜置于较空旷的部位, 然后边退镜边将向上角度旋钮向下回位。直至退出肛门检查完毕。

1.5 临床评价标准

(1)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成功率的标准为镜前端到达回盲部或虽未到回盲部但发现病灶达到检查目的。 (2) 插入回盲部的时间。 (3) 进入回肠末端率。 (4) 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1036例结肠镜检查中1001例 (96.6%) 到达回盲部或回肠末端 (其中到回肠末端5~20cm达674例, 65.1%) ;未到达回盲部31例 (3.0%) , 其中肿瘤致肠腔狭窄不能进镜者13例 (1.3%) , 肠道准备不佳, 无法观察者13例 (1.3%) , 肠道痉挛疼痛终止检查3例 (0.3%) , 穿孔停止进镜2例 (0.2%) 。本组除肠道准备不当和腹痛者13例 (1.3%) 外, 单人成功率98.7% (1023/1036) 。操作熟练者平均到达回盲部时间为16min, 最短者6min, 一般进镜65~85cm即可到达回盲部。本组1例穿孔, 是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穿孔。

3 讨论

结肠镜检查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双人操作法 (two men method) 和单人操作法 (one man method) , 单人操作法病由美国学者于七十年代后期创立[9,10,11]。该法快速、安全、患者痛苦小、利于使用放大结肠镜, 发现微小病变[12]。目前双人操作法仍然是我国广泛采用的结肠镜检查方法, 单人操作法已经在国外广泛采用, 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4,13]。

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关键是取直镜身、缩短肠管。使用放大结肠镜进行放大观察时必须精密掌握镜头先端部与黏膜间的距离, 而取直镜身能将手中的动作准确地传递到内镜前端, 加快插镜速度。单人操作法中术者通过术者对镜身的感觉能掌握最佳的“着力点”, 使判断准确、全面及时, 能对滑镜旋转等插镜技术提供了可操作性、得心应手。双人操作法因操作者与助手间的配合很难达到一个人双手配合的迅速、精确, 而取直镜是放大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条件。因此, 单人操作法是是用放大结肠镜的最佳方法。

取直镜身的关键在于直乙移行部、脾曲、肝曲等弯曲部进镜的技巧。在通过直乙交界后, 稍向后退镜, 并旋转, 使肠管取直, 并缩短套在镜身上, 有利于进镜。镜头到达脾曲后, 往往有阻力, 看不到肠腔, 进镜反而可能有退的感觉, 应果断退镜。多数操作中通过横结肠不难, 偶有横结肠弯曲较大或横结肠下垂者, 嘱患者取平卧位, 助手于腹部加压, 术者抽气, 缓慢退镜, 可顺利通过而进入肝曲, 镜头到达肝曲后, 采用间接进镜法:旋转角度或旋转镜身有助于肠腔。有时看到肠腔而进镜时出现离回盲部越远, 此时抽气加上缓慢退镜, 即抽吸空气, 内镜便自动前进。先抽气退镜, 取直镜身, 钝化肝曲角度, 再调节角度向上, 右旋退镜, 再稍进镜后即可见到升结肠, 则能顺利进入升结肠直到回盲部。进入升结肠后抽气, 可吸气使升结肠变短, 稍进镜即可达回盲部。镜头到达回盲部后, 将镜头插至盲肠, 先认清回盲瓣的开口, 调节镜头弯向回盲瓣, 缓缓进行少许退镜, 调整角度并注气, 回盲瓣张开后镜头即退至瓣口通过回盲瓣滑人回肠末[14]。

术者走右手密切配合协调动作完成进镜全过程。进镜同时观察肠腔情况, 退镜时则认真仔细观察肠道各段, 特别是肠壁皱襞内应充气观察。病变部位做活检, 直肠下段可将肠镜作“U”型观察。为避免结肠检查后患者感到腹痛、不适, 退镜至乙状结肠时将多余气体抽出。

在单人操作法中术者右手随时感觉插镜的阻力控制进退镜, 术者通过对内镜自由感的感知可以确认镜身是否保持了直线状态。自由感是指在此法的操作过程中右手的操作动作与内镜操作一致的感觉[15]。如果形成袢曲, 或出现扭曲, 自由感会消失。应用Jiggling技术 (快速往返进退内镜) 可确认内镜的自由感, 同时可使肠管得以收缩套叠在取直的镜身上。双人操作时操作者无法感受进镜的阻力, 易造成穿孔。根据报道, 单人操作法回盲部到达率97%~99.3%[1,4,14], 本组插到回盲部成功率96.6%, 总的结肠镜成功率98.7%。一般情况达回盲部时间6~16min, 多数情况下进镜70cm左右即到达回盲部。

相对而言, 单人操作法是较为安全的方法。本组有1例穿孔, 穿孔率0.1%, 与报道相似[16], 可能原因为初学者对进镜的技巧掌握不够准确, 力量控制不当, 患者肠道存在粘连等因素有关。操作者需要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早发现病变。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结肠镜操作中如何快速、安全的进镜, 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进行全结肠镜检的1036例患者, 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结果 到达回盲部或回肠末端1001例 (96.6%) , 其中到回肠末端5-20cm达674例 (65.1%) ;未到达回盲部31例 (3.0%) , 其中肿瘤致肠腔狭窄不能进镜者13例 (1.3%) , 肠道准备不佳, 无法观察者13例 (1.3%) , 肠道痉挛疼痛终止检查3例 (0.3%) , 穿孔停止进镜2例 (0.2%) 。除肠道准备不当和腹痛者13例 (1.3%) 外, 单人成功率98.7% (1023/1036) 。操作熟练者平均到达回盲部时间为16min, 最短者6min。本组1例穿孔, 是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穿孔。结论 单人操作法是较为快速、安全的操作方法。

电脑鼠标的操作方法 篇8

2抓握鼠标的方法是用手掌心轻轻贴着鼠标,拇指和小指轻轻抓在鼠标的两侧,

3再将食指和中指自然弯曲,轻轻贴在鼠标的左键和右键上,第四个无名指自然落下跟小指一起抓在侧面,

4这时拇指、食指、中指的指肚贴着鼠标,无名指和小指的内侧面握住鼠标侧面,稍稍向下用力,

5胳膊的重量落在手臂上,保持手臂不动,左右晃一下手腕,鼠标前后不动、很平滑移动不跳跃;

移动鼠标

1左右移动时手臂不动,拇指和小指、无名指轻轻卡住鼠标,手腕左右晃动,鼠标就会跟着移动了,食指和中指轻巧贴着鼠标,别帮倒忙;

2前后移动要稍微难一些,拇指和小指、无名指还是要轻轻卡住鼠标,稍稍向下压住,

如果长距离移动,就用胳膊移动来继续移动鼠标,

3如果鼠标跑得太远了,拿回来的方法是:轻轻抓起鼠标让它悬空,提起来放回到原来的地方,由于是悬空,显示器上的指针就不会跟着动;

点击鼠标

1单击鼠标表示选择或者选中,操作方法是先稳定住鼠标,稍稍压住鼠标,然后食指轻巧的按下去,再松开,键会自己弹起来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2其他指头别动,一动就帮倒忙了,如果弄错了,取消的方法是在旁边空白处单击一下,再回来重试;

3双击鼠标是表示打开、运行,操作的方法是食指快速的按两下左键,速度要稍快,声音要脆,要领是按键点到为止,轻巧地连续点两下,

如果错了,也在空白处点一下,取消了重来;

4拖动是将一个图标拖到另一个地方去,或者画一个方框什么的,方法是食指按住后别松开,保持食指按住别松,然后向左或向右移动,

补领车辆号牌操作方法 篇9

准备资料:1.车辆行驶证的正证和副证复印件1份

2.公司营来执照复印件1份,盖鲜章

3.公司委托书一份,受委托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1份 5.车辆拓印发动机、车架号1份

收费:120-150元

小股票的操作基本方法 篇10

今天是周末天气很好,可是我只能赖在网吧独自享受虚拟的世界,心情不是很好,所以想起公司老板要求不准在网上乱说操作技巧的事情,今天正好本小姐不高兴,所以呢——我偏偏要总结一下哦!o(∩_∩)o...对于小股票的操作基本上可以大概归结为六种操作方法:

第一.下大手数刷单法。顾名思意,很好理解就是在一只成交量大且波动快的股票上摆五十至几百手的重单。快进快出,盈利范围在一个价位以内(一分以内),虽然价差很小但是倚仗股数大一样利润可观,切记进场时间尽量要短,因仓位过重所以一定要见利止赢,切忌贪婪,减少时间上的风险,而且此种方法尽量避开开盘时间,区间稳定时慎重进场,适用于(QTM,CTIC,LVLT……)有一定价差的股票。此种方法对交易员心理对仓位的承受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不适合新手操作。

第二.广做法。这是一种机械化的操作方法。对交易员的要求较低,很适合新手运用。在成交量十万以上,K线图基本为点点走势的股票上面摆单,摆单价位可以倚仗大单前面,也可以看K图的前期低点。一般从开盘开始就开始不停的摆单,用一手同时分别摆单上百只股票,进仓后在卖方当前价位摆单即可。如果进仓后发现已漏至下一价位,即在下一区间接近0.0099的价位摆单。这样冒着亏损几分钱的风险去挣几毛钱甚至更多,在概率上是非常占有优势的。此种方法同时有仓位的股票可达一百只以上,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哦!只要能够有条不紊,这绝对是种勤劳致富的方法,但是每天盈利多则两三百,此法盈利具有局限性,只能帮您尽快毕业而已。

第三.电子单法。有电子单存在的股票不多,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有些股票买卖两方价位差价很大,中间存在一两个的价位差。看time sale可以发现在两个价位的中间价位会有一个隐藏的卖单或买单在不停的刷,所以我们就可以摆这个价位试验一下。如果立即成交。且能够很快卖出。说明存在隐藏买方在底部吃货,那么这时就可以大量买进。反之则存在隐藏卖方,说明此只股票将会下跌。另一种电子单存在于买或卖方的一边,在一边进仓后可以去牵另一方的电子跟单,当牵到一定价位时打给他即可。此种方法可遇不可求,一般在行情好时,我不会刻意去寻找,但是一旦发现获利轻而易举。

第四.波段法.此种方法近似于大股票的趋势法。但是小股毕竟成交量没那么活跃。所以可以同时观察五六支波动较快,且有一定趋势的股票。因为小股的下跌毕竟是有下线的(不可能跌到0.0001吧)。而上涨却是没有上线的,所以小股做多还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如果遇到公司被重组或收够的信息,那么突然上涨百分之百一根柱子突破一元是常有的事情了。而且美股要求每只股票一元以下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所以做多时突然下漏平仓还来的及,而做空时突然上涨,真的是连叫都来不及的。此种方法可关注(GGP,PMI,MPG……)我比较喜欢此种方法的。

第五.坐庄法。坐庄如果一个人的话那只能叫做压盘,是短时间的。想长时间做好一支股票的庄,靠的还得是团体的力量。有人在上面来回牵单造势,有人在下面吃单。有人能够适当的做好掩护不被发现。虽然这种做法很容易被总公司认定为恶意操纵股价,但是还是有一些公司乐此不疲。因为小股票成交量小,容易操纵,所以很容易被我们恶意乱搞。据知北京石景山的富林公司是最早做小股的,也是一家专门做小股庄的公司。

第六.砍空单法。这种做法类似于我所介绍的第一种操作方法,只不过这种操作方法更为稳定,例如FNM,FRE,RAD等走势更为稳定的“木梳型”股票。当它预跌入下一价位前,会狂刷整数价位的大单。所以此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砍进当前价位的单子。当市价滑入下一价位时再摆单买回。同样用的是大手数挣一个价差。但此法相对稳定,适合LOSS权限较大的成手运用。

常有些新手很怕遇到突然下漏的情况,对于小股票,下漏时可以进行补仓,因为小股毕竟是有下限的嘛。总会能够补回来的。但是一元以下的多是绩效不好的垃圾股,当然补仓也要承担它会突然盘中停牌的危险哦。所以切忌去接狂涨后突然下跌的股票!因为这种异常波动很危险,百分之八十会被停盘的!

至从做美股交易以来,不得不赞叹中国人的智慧,真的很了不起。在美国每天能赚到一千美元就算是很了不起的交易员了,而在我们中国,每晚能够盈利一千的交易员已经屡见不鲜了。即便是小股我们也能自己发明研究出这么多种方法从中捞取美国人想都想不到的可观利润。好聪明的中国人!好聪明的中国娃!谁说我们八零后是堕落、自我的一代?我们身上流淌的依然中华泱泱大国五千的悠久血统。当年前辈们能用小米加步枪,用不起眼的游击战击败日本先进的飞机,导弹。所以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用我们稚嫩的双手,去挑战美国经验老道的交易员。

超声介入操作技术的训练方法 篇11

探讨超声介入操作技术的训练方法,掌握超声介入基本操作技术。方法分别用水、萝卜、冬瓜、肉类、凉粉及豆腐等材料进行超声介入操作练习;并尝试制作囊肿、脓肿、血管及胆管模型,进一步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囊肿硬化及胆管置管等介入操作;通过与临床操作对比评价训练效果。结果与水、萝卜及肉类材料相比,凉粉、豆腐为最佳的超声介入模型制作材料。利用该材料能制作有效的穿刺活检、囊肿、脓肿、血管及胆管模型,并且具备取材方便,价值低廉等优点。结论凉粉、豆腐是最佳的超声介入模型制作材料,能满足穿刺活检、囊肿硬化、胆管置管超声介入操作技术的训练要求,尤其适用于徒手穿刺技术,是超声介入初学者的有效训练方法。

高速发展的现代影像和穿刺技术,能够在极其微创的条件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实现过去只能通过创伤性手术才能达到的目的。在超声监视下可引导穿刺器械沿安全路径到达靶目标,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与CT引导下介入相比,超声引导价廉,无放射性。轻巧便携的超声仪器可移动到监护治疗病房、手术室等任何需要的地方,扩大了应用范围。超声介入属于有创性检查,医疗风险高,所以对操作技术要求很高。虽然可以利用水槽作为模型进行超声介入操作技术的训练,但因其探头位置不易固定、穿刺针在水里可以随意改变方向等缺点,与人体上的临床操作差异很大,较难达到理想的训练目的。因此寻找一个方便、经济、有效且易推广的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超声介入医师的操作技术具有重要的I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设备

超声仪,低频、高频探头及相应穿刺适配器。各种穿刺针;Tru—cut、PTC—B针、套管针、导丝及扩张管、Bard自动活检枪;各种管径的塑料吸管、安全套。模型基础材料:本实验取材要求为方便而且容易获得的材料,同时根据超声波特点,预计可能适合制作模型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

水;

植物类,如冬瓜、白萝卜等; ③

动物类,如无骨带皮肉、动物肾、肝、带骨肉等; ④

加工产品,如豆腐、块状凉粉等。

二、训练方法

分别用不同类型的穿刺针进行超声引导下定点目标穿刺,观察引导效果。穿刺活检,观察取材情况。

1、于模型材料内置入管状塑料气球,制作胆管模型,于胆管模型内置人导丝、扩张管及引流管;

2、使管腔内充满流动的液体制作血管模型(管腔接输液装置);

3、将乳胶手套指头部适量充入自来水(或掺少许超声藕合剂,以增加粘稠性,产生类似巧囊效果),制作囊肿模型,并进行“囊肿硬化”介入治疗操作训练;

4、将模型材料局部粉碎(可同上方法自来水掺少许超声藕合剂)呈黏稠液体状,制作脓肿模型,分别观察各种模型制作难度,并与临床超声介入操作对比来评价介入模型的效果。

5、带皮猪肉,内部据深浅位置不同放入猪肾及上方法中的模型材料来操作练习囊肿、脓肿、肾穿刺活检等,并且带皮肉有针感。

6、榨菜,可以把榨菜切成大小及各种形状,放入带皮猪肉内部,充当淋巴结等用以活检枪的练习。

三、超声介入内容:

1.使超声的二维断面与操作的三维空间有机结合起来。

2.一些活检针,如Tru—cut活检针,随操作时用力情况不同,穿刺后,穿刺针会发生偏移或深度的改变。训练时重点观察针尖位置改变情况,以便在临床操作中根据个人操作特点,避免损伤穿刺目标周围的重要结构。

3.观察囊肿消失后,再注入盐水后的改变情况,囊液抽空后如何防止穿刺针脱出。4.显示针尖的训练:

①轻弹针座,或以2~3 mm 的幅度反复快速提插穿刺针,牵动针周围材料运动,产生回声。②快速抽动针芯,用针芯运动产生回声来确定穿刺针位置。

③使用彩色多普勒监视,抽动针芯时或提插针体时可能显示穿刺针运动的彩色多普勒信号或者快闪伪像,能更有效地判定穿刺针位置。

④拔出针芯,向针鞘内注入少量含微气泡的液体常能显示穿刺针位置。

5.穿刺针进入组织一定深度后,是否能改变其方向。特别是细针,硬性改变方向,不仅使针弯曲,而且不能达到改变方向的目的。

6.血管、胆管内置入引流管的练习,PTC B针刺入管腔,置入导丝,然后顺导丝导入扩张管,最后置人引流管。

7.脓肿抽吸及置入引流管练习。

8、囊肿刺破后,可以查看针刺入囊肿的实际部位,并于超声观测时对比,找出差距。

四、模型效果判断指标 介入模型效果判断指标:

实时监视性,即实时全程监视穿刺针,包括目标组织、穿刺针道能否清晰显示。②

稳定性,即探头位置能否较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即完成一次超声介入所需要的时间。

固定性,即穿刺针刺入模型后,模型本身对其产生的位置固定作用。临床意义是穿刺针刺入目标后,操作医师可以暂时松手而穿刺针位置保持不变,另外一个作用表现在如果穿刺方向发生偏移,调整方向时需退回到浅表处重新进针。

囊肿、脓肿、血管及胆管等模型制作难度,能否基本达到临床介入操作要求,其判断级别分三级:①优,能满足训练要求;②良,部分达到训练要求;③差,不能满足训练要求。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

水,方便,无费用,且监视效果好,适合校正穿刺引导线,这与董宝玮等¨1提出的观点相同,但水的稳定性差,不具备固定性,不能制作有效疾病模型。

植物类,如冬瓜、萝卜等,实时监视性、疾病模型制作等方面均差,不适合制作介入模型。

肉类,如动物肾、猪肉等,适合练习穿刺活检,但费用高、油腻、易滑,实时监视效果差,不能制作有效疾病模型;不带骨肉类形态稳定性差,厚/长比值过低,不利于凸形探头的操作训练,带骨肉类使费用进一步增加。

加工产品,凉粉、豆腐等,操作稳定性、固定性、实时监视性及疾病模型制作均优,能够满足介入训练的要求。如果按照囊肿、血管、胆管、脓肿、穿刺活检的训练顺序,一套训练只需500 g模型材料,费用低廉。

加工产品凉粉、豆腐是最佳的模型制作材料,通过对介入模型的训练能有效提高超声介入操作技术。

超声介入技术在I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肿瘤的早期诊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超声介人引导装置有穿刺专用探头和穿刺适配器,穿刺探头昂贵且不适合普通超声检查,限制了超声介入的推广。穿刺适配器为附加在原有探头上的专有装置,能保证穿刺针严格按照预先选定的方向和角度到达靶目标。大曲率半径凸阵和线阵扫描探头体积较大,穿刺适配器通常固定于探头的一端,这样不但增加了穿刺距离,而且监视盲区增大。这就使部分超声显示清晰的病变,不能进行超声介入。另外一种超声介入操作技术为徒手穿刺技术,只需普通探头外套无菌塑胶手套即可,无需配置其他设备。同时徒手操作技术可以远离探头任意调整进针角度,使穿刺针与声束成很大的夹角,甚至允许穿刺针与超声束垂直进入,并可随意调整探头方向。徒手穿刺入路灵活多样,监视断面可随时改变,从而相对扩大了超声介入的适应证。徒手方法的难点是较难保持穿刺针与超声束在同一个断面,实时监视穿刺的全过程。徒手穿刺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必须经过严格训练,但未详细说明训练方法。

通过超声介入模型的练习,能够掌握超声介入的基本操作技术,尤其适用于徒手穿刺技术。本训练方法能有效促进超声介入技术的推广,使超声介入技术在各级医院中得到更普遍的应用。本训练模型的不足之处:无皮肤的韧性,虽然通过覆盖橡胶手套,可以产生一定的韧性,但与皮肤韧性区别较大。带皮猪肉的皮太厚,要适当用尖手术刀先划一小口,基本类似人体的感觉,但无呼吸运动或其他人体活动的干扰。希望在以后模型的制作中,能更好地模拟人体环境,创造出更合适的超声介入训练模型。

上一篇:建筑行业营改增时间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综合优秀教案《放风筝》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