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黏膜切除

2024-10-01

结肠黏膜切除(精选5篇)

结肠黏膜切除 篇1

结肠腺瘤是临床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1]。从病理结构看, 有炎性增生、良性腺瘤, 区分结肠腺瘤的性质, 加强对结肠腺瘤诊断的重视对于结肠腺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2]。为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 本文特探讨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腺瘤的临床分析, 对本院收治的30 例结肠腺瘤患者进行研究, 以供临床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5 月~2014 年6 月收集的结肠腺瘤患者30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结肠腺瘤临床诊断标准。年龄24~60 岁, 平均年龄 (41.25±6.26) 岁, 女15 例, 男15 例。其中, 绒毛状腺瘤患者有7 例, 腺管状腺瘤患者有12 例, 绒毛腺管状腺瘤患者有9 例, 扁平腺瘤患者有2 例。

1. 2 方法所有结肠腺瘤均采用常规肠镜进行检查, 在治疗期间维持结肠腺瘤的静脉通道, 对患者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监护, 进镜后观察病变组织的位置及大小, 采用亚甲蓝对腺瘤进行染色, 观察其周围情况, 在结肠腺瘤的底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 待病变部位的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彻底分离后退镜, 然后将电圈套器放置在结肠腺瘤处, 将其收紧切除黏膜。术后观察切口部位是否出现穿孔、出血现象。将结肠腺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 3 观察指标观察所有结肠腺瘤患者的结肠腺瘤切除率、大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结肠腺瘤切除大小为 (21.25±1.20) mm× (15.45±1.20) mm, 其中, 病灶完全切除率为83.33% (25/30) , 残留切除率为16.67% (5/30) ;黏膜切除直径<3 cm的患者有23 例, 术后4周全部愈合, 黏膜切除直径≥ 3 cm的患者有7 例, 术后7 周愈合;术后2 例患者出现出血现象, 经肾上腺素盐水治疗后, 止血成功, 没有出现穿孔现象。

3 讨论

结肠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类疾病, 目前, 临床上常采用电子结肠镜下手术进行治疗, 可有效地防止其发展为癌症[3]。但是由于其在结肠镜下易发生穿孔、大出血等现象, 结肠腺瘤复发的几率较大, 易加重患者的痛苦[4]。

有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的风险率达80%, 糖尿病加肥胖可使结直肠腺瘤和更晚期阶段患者腺瘤的风险增加1 倍以上。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不断的成熟, 多数结肠腺瘤均能在内镜下安全切除, 操作较简便, 价格较低廉, 易被患者所接受, 在临床被广泛的运用。本文通过给予结肠腺瘤患者在内镜下进行结肠黏膜切除手术治疗, 采用内镜观察, 能够全面的观测到整个肠道、结肠病变位置及周围情况, 对其全面的了解, 对结肠腺瘤的部位及组织学诊断具有显著的作用, 并且能够减少术中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镜后密切观察病变组织的位置及大小, 对结肠腺瘤的情况进行了解。穿孔是黏膜切除手术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手术疗效及身体健康。术中通过给予患者注射适量的肾上腺素盐水, 可有效的减少大出血及穿孔的发生[5,6,7]。通过在内镜下进行结肠黏膜切除手术可有效的避免结肠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大出血及穿孔的现象, 能够有效的提高结肠腺瘤的切除率,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为进一步的降低穿孔及大出血现象的出现, 术前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 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及准备措施, 掌握手术适应证, 可选择注射适量的肾上腺素盐水, 因为剂量过多时会因此导致黏膜切除部位的增大, 穿孔发生的几率也较大, 剂量不足时也易导致穿孔的发生;在手术切除过程中, 仔细观察黏膜与黏膜组织的分离情况, 在黏膜未分离时不应进行黏膜切除, 防止出现穿孔及大出血。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 切除结肠腺瘤的切除率为83.33%, 残留切除率为16.67% ;黏膜切除直径<3 cm的患者有23 例, 术后4 周全部愈合, 黏膜切除直径≥ 3 cm的患者有7 例, 术后7 周愈合;术后2 例患者出现出血现象, 经肾上腺素盐水治疗后, 止血成功, 没有出现穿孔现象。

综上所述, 结肠腺瘤患者在内镜下进行结肠黏膜切除手术具有显著的疗效, 操作简便,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运用。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结肠腺瘤患者, 对结肠腺瘤患者的结肠腺瘤切除率、大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结肠腺瘤患者的病灶完全切除率为83.33%;黏膜切除直径<3 cm的患者有23例, 术后4周全部愈合, 黏膜切除直径≥3 cm的患者有7例, 术后7周愈合;术后2例患者出现出血现象, 经肾上腺素盐水治疗后, 止血成功, 没有出现穿孔现象。结论 给予结肠腺瘤患者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手术具有显著的疗效, 操作简便, 安全性较高, 值得在临床运用。

关键词: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结肠腺瘤

参考文献

[1]王珏, 刘邦伦, 王江红, 等.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68例临床分析.重庆医学, 2010, 39 (17) :2352-2353, 2356.

[2]刘定军, 陈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前病变的动态病理学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 :10-12.

[3]朱浩, 孙明军.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的诊断与治疗.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1, 23 (6) :343-346.

[4]王少军, 胡乃中, 石海, 等.结肠高危性腺瘤的临床分析及Decorin在腺瘤中的表达与意义.中国肿瘤临床, 2010, 37 (12) :685-688.

[5]赵毅, 陆志平.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临床体会.中国医药, 2011, 6 (12) :1534-1535.

[6]刘颖, 杨成.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体会.吉林医学, 2011, 32 (9) :1796-1797.

[7]郑礼雨.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体会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7) :100-101.

结肠黏膜切除 篇2

关键词:结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 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开发和内镜诊疗新技术的发展, 内镜下切除消化道肿瘤的适应症越来越广, 并逐渐成为一种切除早期癌前病变的微创手段。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基础上使用内镜下专用高频电刀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消化道早期肿瘤进行切割、剥离的一项新技术。应用ESD可以一次性全部切除较大的病变组织, 获得完整病理学诊断资料, 并降低病变局部的复发率。目前, 国内应用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报告呈逐年递增趋势, 其中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操作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消化内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43例采取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结肠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 经我院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单、多部位良性肿瘤患者43例, 其中亚蒂15部位, 无蒂100部位, 标本最大30mm×35mm;其中男25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78岁, 年龄最小31岁;ESD手术部位:直肠39例次, 乙状结肠29例次, 降结肠22例次, 结肠脾曲5例次, 横结肠6例次, 结肠肝曲6例次, 升结肠6例次, 盲肠2例次。

2. 手术方法。

术前行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确定病变部位, 行活检病检, 制定手术方案, 对病理诊断良性肿瘤的患者, 术前行常规肠道准备, 选择全麻插管。按先治疗近端再治疗远端病变的原则, 首先安装透明前端帽进镜, 用冲洗泵选用0.9%的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清洁病变及周边粘膜, 然后用一次性海博水刀及泵, 用含2%美兰及0.5%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打造水垫, 在距病变约0.6mm处将粘膜局部环形切开, 边注水边结合凝切用前端帽顶起并切开粘膜, 完整剥离病灶, 术后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

3. 护理要点。

(1) 术前护理。a:术前评估。术前做好病情的评估及完善血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肺功能相检查。如有凝血功能不良的患者, 手术之前应停药1周, 并待PT, INR正常。b:肠道准备。保证肠道无粪渣、无泡沫是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手术治疗和常规手术对肠道清洁度的共同要求。给予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体饮用后一次性给予西甲硅油液5m L口服的方法适用于短时间内以口服大量液体的患者。本研究中肠道准备的方法为术前1~2天开始给予患者予沙比利片5mg, tid, po, 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 并给予乙二醇电解质。c:留置导尿。因为本研究中ESD在麻醉状态下进行, 预计时间超过3小时者, 因此给予留置导尿。d:禁烟。手术时咳嗽会影响插管, 且影响胃酸分泌而影响观察, 因此吸烟者行ESD手术前1天指导患者禁烟。e:静脉麻醉前准备。为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 手术前应详细告知无痛镜的优越性。指导患者术前1周内禁饮酒, 忌食西瓜等含籽食物。同时指导患者术前排空膀胱, 将义齿取出。f:心理疏导。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让患者接受此项治疗, 并减轻其精神紧张及恐惧等心理。本研究中心理疏导的方式有帮助患者了解ESD的全过程、手术手术优点及治疗后可取得的效果, 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 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事项。 (2) 术中护理。手术室需保持安静、舒适, 术中充分给予人文关怀闭。因部分患者操作时间长, 可能造成受压部位的皮肤和骨突处的压迫而发生压疮。本研究中通过在术前摆放体位时让患者卧于舒适的左侧卧位并在手术床上放置海绵垫或气垫圈等方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术中加强心电监护, 及时评估, 准确判断, 密切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如果血管损伤后喷血, 迅速准备止血附件并提醒术者出血具体位点, 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快速补液, 必要时配血, 输血。无法判断出血位置, 应建议术者用高渗盐水注射减慢出血速度, 便于找到出血位置再行止血。 (3) 术后护理。a:术后一般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持续心电监护4~6小时, 绝对卧床休息3~5天。1天后指导患者开始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卧床期间, 应做好床单位的护理及口腔护理,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鼓励患者活动四肢, 并预防便秘发生。b:术后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入院后可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 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产生疑虑。本研究中采取向患者发放护理小卡片, 帮助患者了解结直肠癌和早期癌的相关知识, 以及ESD术后转归情况, 使消除紧张、恐惧、疑虑心理。c:随访。出院时告知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紧张情绪, 规律饮食, 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出院6个月后应复查肠镜检查。同时指导患者出院后做好自我护理, 如有不适, 及时回院检查。 (4) 预防并发症。a:消化道出血。手术创面出血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是原因。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活动性出血征象。持续监测血压、脉搏, 注意有无呕血、黑便及其量、颜色、性状, 以判断出血的程度, 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体征, 立即报告医生, 并遵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以备输血、用药。若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应给适量冰盐水洗胃, 并可通过胃管给予止血药物或通过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并指导患者禁食、绝对卧床休息,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b:胃穿孔。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剧烈腹痛、腹胀,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如遇此种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未出现胃穿孔。 (5) 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出院后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进食粗糙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根据医嘱按时坚持服药, 保持心情情舒畅。1个月后回院复查胃镜;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嘱咐患者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结果

43例患者行海博水刀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115部位, 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 平均出血量50ml, 手术安全可行, 无严重并发症。其中2个及以上部位的有26例, 最多22部位, 标本最大30mm×35mm, 发生并发症气腹2例, 皮下气肿3例, 延迟出血1例;单部位并发症1例, 多部位并发症2例, 经保守治疗痊愈。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管状腺瘤14例;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4例, 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 增生性息肉2例, 腺瘤样息肉21例, 术后患者随访3月无不良反应。

三、讨论

随着结肠镜的应用增多, 结肠良性肿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 也易被早期诊断。海博水刀的使用, 增加了肠道良性肿瘤切除的机会及可行性。海博刀将精细水束分离技术和电外科技术有机融合, 不易出现出血及穿孔, 视野清晰, 可精细操作, 解决了因不易掌握凝切深度, 发生灼伤深层组织、出血及穿孔的问题;水刀切开过程中切缘相对较宽, 需要离切除肿块较常规的切缘稍远以保证标本的完整, 剥离后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 尽量用钛夹封闭, 利于创口痊愈。但ESD操作比较复杂, 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 手术并发症多, 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 尤其是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对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靖正, 姚礼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12, 卷缺失 (2) :198-202.

[2]孙会会, 陈莹, 许树长,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上消化道相关病变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12, 卷缺失 (8) :799-804.

[3]徐国良, 罗广裕, 林世永,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J].中国内镜杂志, 2010, 卷缺失 (10) :1013-1016.

[4]杨建民, 费保莹, 徐启顺,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卷缺失 (3) :255-259.

[5]练晶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评价[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6]刘爱斯, 黄曼玲, 王爱萍,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卷缺失 (14) :2368-2370.

[7]周平红, 姚礼庆, 徐美东,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巨大平坦息肉18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卷缺失 (8) :633-636.

[8]耿莉, 范秀珍, 李卫峰, 等.“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卷缺失 (14) :1245-1247.

结肠黏膜切除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4例, 男21例, 女23例;年龄40~75岁, 平均 (54.5±5.14) 岁;肿瘤直径0.4~2.9cm, 平均直径 (1.19±0.44) cm;肿瘤位置在食管上段11例, 食管中段17例, 食管下段16例。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2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组在消化内镜下行食管黏膜切除手术, 具体的方法为:a.性气管插管麻醉, 然后取患者左侧卧位, 以2~3L/分给予低流量吸氧, 并清除患者的口鼻分泌物, 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b.手术过程中充二氧化碳气体, 并在消化内镜的前端安装透明帽, 进镜;c.在看见肿瘤病灶后给予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和靛胭脂在距口腔5cm处进行黏膜下注射, 再用HOOK刀纵向切开隆起的黏膜后将黏膜逐步分离开来, 直至肿瘤显露出来;d.采用HOOK刀分离肿瘤体及其周围的组织, 逐步将肿瘤剖离, 再通过圈套器完整的取出肿瘤。需要注意的是, 在手术中遇到小血管时, 将HOOK刀换成氩气刀, 当遇到大血管时, 需要采用止血钳钳夹后进行电凝止血[1]。 (2) 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行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手术, 具体手术方法:a.术前进行静脉全麻, 然后实施双腔气管插管, 在患者的健侧实施单肺通气, 并让患者取左侧卧位;b.在患者的腋中线7、8肋之间作一个胸腔镜观察孔, 然后在腋前线的4、5肋之间以及肩胛下脚线的第8肋间作一个操作孔;c.然后在胸腔镜的直视下采用电凝法将纵膈胸切开, 然后对肿瘤所在的部位进行全周分离, 并采用纱布包绕和牵引;d.采用电刀切开肿瘤表面肌层以及肿瘤的包膜, 在根基切开的间隙将肿瘤进行钝性的分离和摘除;e.将水注入到胸腔内, 然后行胃镜充气, 并对黏膜的破损情况进行观察, 然后缝合食管肌层, 引流管留置与腋中线第7肋间[2]。

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

统计学处理:文章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计量资料采用 (±s) 进行表示, 并采用χ2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统计学差异值用P表示, 当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 (4.51±0.79) 天、手术时间 (31.54±21.67) 分钟, 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 (51.75±14.63) ml也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具体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见表1。

讨论

食管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 其中, 在众多食管黏膜下肿瘤当中, 食管平滑肌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次研究的94例肿瘤均为平滑肌瘤。到目前为止, 唯一能够治愈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方法是手术, 但是传统的手术普遍采用开胸切除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的创伤比较大, 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也相对较慢, 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黏膜切除手术的选择逐渐向创伤小、恢复快的方向靠近, 其中消化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术就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 这种手术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完整切除黏膜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整的消化道功能[4]。

从手术过程来看, 在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手术中, 进行黏膜注射, 能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病灶的分离、降低了穿孔的风险, 同时CO2气体的填充保证避免了术中皮下气肿的出现, 且在手术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换刀等措施。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于术中出血量大的患者, 应及时停止手术。

总之, 从结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不管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 消化内镜下的黏膜切除均显著优于胸腔镜下黏膜切除, 同时手术操作也较为简便, 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2例, 对照组在胸腔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 治疗组在消化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消化内镜下进行食管黏膜切除手术有利于促进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更快恢复。

关键词:消化内镜,胸腔镜,食管黏膜下肿瘤

参考文献

[1] 王连英, 张明珠, 曹春香.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0 (6) :45-47.

[2] 宁琳洪, 王雷, 郭红.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4 (19) :78-79.

[3] 张小茜, 张红梅, 孙秀菊, 秀万胜.食管间叶瘤的内镜下切除法初探[J].临床荟萃, 2010, 14 (13) :78-80.

结肠黏膜切除 篇4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资料完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 女性40例, 男性36例;年龄19~72岁, 平均为 (39.2±8.51) 岁。其中慢性复发型36例, 慢性持续型29例, 初发型11例, 均无其他并发症, 病程1个月~16a;诊断标准和病情程度按2000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轻度12例, 中度47例, 重度17例;病变范围直肠炎15例, 直肠乙状结肠炎27例, 左半结肠21例, 全结肠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40例, 对照组36例。两组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人选病例均经电子肠镜检查, 经病理检查证实, 并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缺血性肠病、克罗恩病及结肠癌等疾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每天4g, 或美沙拉嗪每天4g, 并于每天晚上睡前灌肠, (庆大霉素8万、蒙脱石散6g、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50mg+生理盐水100ml) ,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参肠安胶囊 (由L-谷氨酰胺、甘草茯苓、白术组成, 每粒生药含量0.2g, 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6g口服, 疗程2个月, 疗程结束后复查电子肠镜

1.3观察指标

1.3.1症状学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 观察每天排便次数、黏液便或血便性状, 以及伴随的里急后重和腹痛程度, 以及血红蛋白、血沉等, 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率、体温、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结肠镜下表现, 确定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

1.3.2肠镜检查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全结肠镜检查。记录肠镜下所见的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等血管征象, 以及黏膜脆性、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黏膜糜烂、溃疡等观察指标, 分为轻中重3级。

1.3.3疾病活动指数 (DAI)

临床活动指数评价参照Rachmilewitz提出的标准计算。

1.3.4细胞因子的变化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肠黏膜中IL-10和IL-18的表达水平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IL-10和IL-18抗体购于斯迈特公司, 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改善, 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检查血、尿、粪常规, 大便潜血, 肝肾功能, 并观察有无皮疹、消化道反应等。

1.6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5软件。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个月后,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间比较, *P<0.05。

两组结肠镜下表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0.01) , 以治疗组改善较明显, 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两组患者DAI评分结果

治疗组用药前为 (8.13±2.65) 分, 用药后为 (2.14±1.28) 分, 对照组用药前为 (7.49±2.31) 分, 用药后为 (3.94±1.76) 分。两组用药前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降低 (P<0.05) , 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 (t=5.05, P<0.05) , 见表3。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 t=5.05, P<0.01。

2.3细胞因子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IL-10的含量上升, 而且治疗组IL-10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 (t=2.46, P<0.05) 。IL-18的含量治疗后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t=2.08, P<0.01) , 见表4。

注:两组治疗后比较, IL-10:t=2.46, P<0.05;t=2.08, P<0.05。

2.4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 对照组2例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如上腹部不适、恶心等, 对症治疗后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无白细胞降低, 未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3讨论

UC致病原因至今未明, 多数学者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异常的免疫反应或正常的免疫调节失衡造成结肠黏膜炎症、损伤及结肠动力功能的紊乱, 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 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谷参肠安胶囊是含有L-氨酰胺和增强肠黏膜细胞活力的多种中药成分所组成的复合制剂, L-旋谷酰胺是具有抗溃疡作用的条件氨基酸, 参与黏蛋白的合成, 能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 有利于胃肠黏膜的生长和修复, 减少肠内细菌及毒素入血, 从而保护肠黏膜[2]。中药部分主要由茯苓、白术、甘草等药物组成, 经提取后其含有皂甙类、黄酮、脂肪酸、多糖等, 有抗过敏及解毒作用, 从整体上调理肠道。茯苓、白术、甘草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的功效。因此谷参肠安具有增强肠黏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功能、抗肠黏膜萎缩的作用;能促进肠黏膜细胞的更新、修复, 增强糖、脂肪、氨基酸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 增强肠黏膜屏障防御功能, 减少肠内细菌及毒素入血, 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 谷参肠安胶囊能保护肠道黏膜, 促进损伤黏膜修复, 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而且为口服制剂, 使用安全、方便, 服用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 谷氨酰胺通过对白细胞介素IL-4、IL-10的调节增加肠道分泌型IgA的分泌, 从免疫屏障的第1环节减少细菌的黏附, 防止肠黏膜受到再次打击, 从而增加肠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3]。而且谷氨酰胺还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有益于恢复肠道细胞因子的平衡失调[4]。我们知道, 细胞因子在维持肠道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IL-18作为一种炎症前细胞因子, 在UC的免疫异常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10是炎性抑制因子, 主要抑制抗体产生和前炎症细胞因子如IL-6、TNF-α等的释放, 在维持细胞因子的网络平衡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5]。本研究结果发现, 谷参肠安可增加IL-10的表达, 降低IL-18的表达, 这与Coeffier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推测谷参肠安治疗U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和下调炎性因子IL-18有关。

总之, 谷参肠安是主要用于保护肠黏膜结构并能调节肠道功能的口服药物, 使用安全、方便, 服用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建议进一步扩大病例例数, 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谷参肠安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口服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UC) 的疗效及安全性, 并进一步探讨其对肠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活动期UC患者76例,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36例)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 (或美沙拉嗪) , 同时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蒙脱石散保留灌肠, 每晚1次;治疗组 (40例)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口服谷参肠安胶囊0.6g, 每天3次。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 主要症状和结肠镜变化情况, 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肠黏膜局部细胞因子IL-10和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均明显好转,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疾病活动指数 (DAI) 降低 (P<0.05) , 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t=5.05, P<0.01) ;治疗后黏膜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升高, IL-18降低,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谷参肠安口服并联合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只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谷参肠安胶囊,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组化,IL-10,IL-18

参考文献

[1]Olsen T, Goll R, Cui G, et al.Tissue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correlates with grade of inflammation in untreated ulcerative coli-tis.Scand J Gastroenterol.2007, 42:1312-1320.

[2]White JS, Hoper M, Parks RW, et al.Glutamine improves intestinalbarrier function in experimental biliary obstruction.Eur Surg Res2005, 37:342-347.

[3]Fukatsu K, Kudsk KA, Zarzaur BL, et al.TPN decreases IL-4 andIL-10 mRNAexpression in lipopolysaccharide stimulated intestinal lami-na propria cells but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preserves the expression.Shock 2001, 15:318-322.

[4]Coeffier M, Miralles-Barrachina O, Le Pessot F, et al.Influence of glu-tamine on cytokine production by human gut in vitro.Cytokine.2001, 13:148-154.

[5]Mitsuyama K, Tomiyasu N, Takaki K, et al.Interleukin-10 in thepathophys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ncreased serum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recovery phase.Mediators Inflamm.2006:268-275.

痔上黏膜切除治疗重度内痔37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Ⅲ、Ⅳ度内痔患者74例, 其中男39例, 女35例, 患者年龄29~68 (平均43±11.2) 岁, 病程4~36 (平均14.2±8.4) 年, 其中Ⅲ度内痔59例、Ⅳ度内痔15例。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7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内痔严重程度及痔核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入组后术前常规肠道准备, 手术在鞍麻下进行, 患者截石位, 扩张肛管探查痔核数目及位置。两组患者均采用外剥内扎法切除痔核, 在痔核表面做V字型切口, 采用痔核钳钳夹痔核, 肛缘皮肤下痔核采用钝性加锐性剥离至黏膜下位置, 采用止血钳钳夹痔核, 在黏膜下位置尽量提起痔核, 在痔核根部采用10号丝线结扎痔核, 黏膜创面间断缝合, 皮肤创面敞开, 治疗组在痔核切除的基础上采用1号丝线分别在齿状线上方1cm处10、3及6点位置缝前拉线, 2cm处缝合备用缝合线, 下拉前拉线下移肛管黏膜, 在前拉线两侧环形切除1cm黏膜, 备用缝合线缝合黏膜两侧切缘, 术毕肛管油纱布填塞次日取出。

1.3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普通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 术后观察术区有无出血, 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患者规律随访3年, 观察患者内痔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

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便时间比较, 无显著差异 (P>0.05) 。见附表。

2.2 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规律随访3年, 对照组复发7例, 复发率18.9%;治疗组复发1例, 复发率为2.7%,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64, P=0.006) 。

3 讨论

内痔是常见的肛周疾病, 其发病率在肛周疾病中居于第一位, Ⅲ、Ⅳ度内痔是内痔较为严重的类型, 痔核反复脱出, 严重者甚至形成痔核表面黏膜的糜烂、出血以及内痔嵌顿等, 药物熏洗等保守治疗效果多不理想, 需要手术治疗。内痔的形成与肛管的结构及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目前存在多种发病学说, 肛垫下移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学说之一, 在肛管内存在由结缔组织及血管网形成的肛垫组织, 具有维持肛管内压力及肛管承压的功能, 在伴有便秘及其它直肠功能异常时, 肛管内压力增高及粪便的推移作用, 能够引起肛垫的下移及肛垫内的静脉丛曲张, 并在黏膜下形成痔核, 因此在治疗时对肛垫异常位置的纠正对于内痔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手术方式能够对突出的静脉血管团形成的痔核进行切除, 改善内痔的临床症状, 但是对于肛垫位置的异常无纠正作用, 因此在治疗后如患者肛管内压力及排便功能等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内痔易复发[2]。在本组资料中随访发现, 痔核切除术后约有19%的患者再次发生内痔。痔上黏膜切除对齿状线上方的黏膜进行环形切除, 缝合黏膜断端后能够上提肛垫, 增加直肠下段黏膜的张力, 同时能够切断痔核位置的黏膜下血管, 减少残余静脉发生曲张形成痔核的可能性[3,4], 同时也减少肛垫内血管形成痔核的机率, 在对治疗组患者的随访中发现, 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不足3%,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在行痔核切除后进行痔上黏膜切除能够改善内痔的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率。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情况比较发现,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术后恢复排便的时间也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采用痔核切除结合痔上黏膜切除的方法治疗重度内痔在改善疗效的同时并不增加手术的风险,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摘要:选择74例重度内痔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7例, 均采用外剥内扎法切除痔核,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环形切除痔上结肠黏膜,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便时间无显著差异。术后随访3年, 对照组复发率为18.9%, 治疗组为2.7%,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痔上黏膜切除,重度内痔,复发

参考文献

[1]周俊成, 李铖聪.内痔2种术式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10) :64.

[2]朱子宜, 宋伟, 陈永胜.不同术式治疗Ⅲ、Ⅳ期痔复发率的比较[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17 (11) :715-716.

[3]贾振理, 付全航, 赵玉军.PPH与PPH加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脱垂痔的临床比较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 12 (6) :34-35.

上一篇:后还原论下一篇:音乐与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