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肠黏膜

2024-06-08

修复肠黏膜(共7篇)

修复肠黏膜 篇1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 是儿科常见多发病,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蜡样芽孢杆菌片、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修复肠黏膜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门诊就诊患儿86例, 均符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2例, 男性25例, 女性17例, 年龄6个月~2岁。对照组44例, 男性24例, 女性20例, 年龄5个月~2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脱水程度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抗病毒, 纠正脱水, 补充电解质, 维持水电酸碱平衡。治疗组加用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静脉滴注;口服蜡样芽孢杆菌片 (0.32g/片) 0.5~1片, 3次/d, 疗程3d。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无好转, 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显效36例, 有效5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显效25例, 有效12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42例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口服蜡样芽孢杆菌片可直接补充人体肠道优势菌群。人体肠道优势菌群一起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 形成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学屏障[3,4,5,6], 阻止致病菌的定植与入侵。蜡样芽孢杆菌为需氧芽孢杆菌, 口服后进入肠道, 消耗肠道内过多氧气, 产生厌氧环境, 促进厌氧菌生长, 调整肠道菌群失调, 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抑制其他致病菌生长。核黄素长期以来作为治疗口腔黏膜及眼角膜溃疡经典药物, 黄素辅酶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催化脱氢反应, 参与机体氨基酸和脂类代谢。而核黄素成分与肠上皮细胞增殖、黏膜发育关系密切[6], 具有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消化功能恢复的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蜡样芽孢杆菌、核黄素磷酸钠修复肠黏膜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显著, 无不良反应, 易于接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方鹤松, 魏承毓, 段恕诚, 等.1998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讨会议纪要 (J) .中华儿科杂志, 1999, 4 (37) :239.

[2]方鹤松, 段恕诚, 董宗祈, 等.中国腹泻病治疗方案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384.

[3]闫军, 郭信长.微生态制剂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 (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8) :626.

[4]王文建, 郑跃杰.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 21 (1) :70-73.

[5]陈洁.加强小儿慢性腹泻病的防治研究 (J) .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4) :241-243.

[6]王忠堂, 姚咏明, 肖光夏, 等.益生菌与核黄素联合对烫伤大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 (J) .中华烧伤杂志, 2004, 20 (4) :202-205.

肠黏膜生物屏障研究进展 篇2

1 肠黏膜生物屏障概念

肠黏膜屏障是指由机械屏障(肠上皮分泌的黏液、肠上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等)、生物屏障(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和免疫屏障(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吞噬细胞、s I-g A、防御素等)等组成的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立体防御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能阻止肠道内有害物质(如肠内的细菌及内毒素)进入体循环。肠黏膜生物屏障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它实质是由肠道常驻菌群组成的一个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目前,大量文献已经说明:正常情况下,肠内致病因子与肠粘膜屏障达到了攻防的平衡;病理状态时,由于致病菌大量繁殖,和/或缺血、缺氧、细胞因子的作用,肠粘膜屏障受到损伤,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引发内源性感染和/或肠道炎症性疾病。肠粘膜生物屏障除其本身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外,还可通过与肠粘膜机械屏障与免疫屏障的协同作用抵御有害微生物的入侵,调节肠道免疫功能。

2 肠黏膜生物屏障的直接作用

肠道内益生菌与致病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这构成了肠黏膜生物屏障。因此,目前对肠粘膜生物屏障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益生菌对人体的保护作用上。人的胃肠道栖息着1000多种细菌,数量约1012-1014CFU/g[1]。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90%[2]。在肠粘膜上,深层主要寄居着厌氧菌,中层为类杆菌、消化链球菌,表层是大肠杆菌、肠球菌等[3]。2001年,由联合国粮食和卫生组织及WHO组成的专家小组从功能上将益生菌定义为“数量适当时对宿主健康有利的活微生物[4]”。肠道生物屏障主要可通过多个方面发挥直接的保护作用。

2.1 通过分泌细菌素杀灭致病菌

专性厌氧菌可分泌短链脂肪酸来降低肠道的p H值以及抑菌肽均可抑制肠道兼性厌氧菌和外来菌的定植和生长。Spinler等[5]使用四种从人体分离出来的乳酸杆菌(ATCC 55730,ATCC PTA 6475,ATCCPTA 4659,ATCC PTA 5289),在体外试验中比较它们分泌罗氏菌素和抑制不同肠道致病菌的能力,并确定了分别抑制四种肠道致病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霍乱弧菌)所需要罗氏菌素的最小剂量。

2.2 益生菌对致病菌的定植拮抗作用

专性厌氧菌紧贴在肠黏膜表面,被糖衣包被,比较稳定,形成膜菌群,能阻止表层具有潜在致病性的需氧菌或外来菌直接黏附于肠黏膜细胞。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都能在肠粘膜表面形成生物膜,乳酸杆菌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抗菌和调节肠道免疫的作用[3,6]。有实验表明,益生菌乳酸杆菌Bar13表现出了最强的定植拮抗作用,分别将90%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68%的大肠杆菌H10407从定植位移除[7]。其他实验也证明了益生菌的定植拮抗作用[8]。

目前,有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将致病菌表面具有粘附作用的低聚糖基因转染到益生菌中,使益生菌表面表达相同的低聚糖。这种转基因益生菌既能很好的适应肠道内的环境,又能竞争性干扰致病菌或内毒素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9]。同时,亦有一些学者通过诱导益生菌粘附蛋白的上调来抑制致病菌的粘附作用[10]。

2.3 氧及养料的争夺

肠道内的需氧益生菌可消耗肠道内的氧气,抑制需氧致病菌繁殖。有学者认为[11],益生菌常驻于人体肠道,经过若干年的进化和演变其适应人体肠道环境的能力更强,在与致病菌争夺养料时占有上风,从而抑制其过度增长。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致病菌为摄取养料,穿过粘膜侵入到人体。

3 肠黏膜生物屏障与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协同作用

肠粘膜生物屏障与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大量的试验已验证,益生菌即有加强肠粘膜机械屏障的作用,又有调节免疫屏障的作用。目前系统的功能机制尚不清楚,可归结为多个方面的作用[12]。

3.1 肠粘膜生物屏障与机械屏障的协同作用

肠粘膜机械屏障由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与菌膜三者构成,能有效阻止细菌穿透黏膜进入深部组织,是肠黏膜屏障的结构基础。

3.1.1 通过调节紧密连接蛋白加强肠粘膜机械屏障

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是肠粘膜机械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连接蛋白-1(ZO-1)与紧密连接蛋白-2(ZO-2)是研究的热点。一方面,研究发现[13]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 N)可通过上调ZO-2的表达保护和修复肠上皮细胞形成的机械屏障。另一方面,Ukena等[14]则发现Ec N可以上调ZO-1的表达,从而减轻肠上皮的通透性。Mennigen等[15]研究一种混合益生菌VSL#3(VSL#3内含有八种不同菌种的混合物,包括4种乳酸杆菌、3种双歧杆菌和1种链球菌)发现,对于急性大肠炎的小鼠模型,VSL#3可通过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减少肠上皮细胞的凋亡保护肠道的机械屏障作用。在对乳糜泄患者治疗的研究中,Lindfors等[16]发现双歧杆菌可减少小麦醇溶蛋白引起结肠上皮细胞Caco-2的细胞膜皱折,并通过对ZO-1表达情况的检测,证实了其对结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保护作用。Putaala等[17]将双歧杆菌乳杆菌420,双歧杆菌(HN019),嗜酸性乳杆菌(NCFM)及乳杆菌33(LS-33)四种细菌的无菌上清液均可维护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完整性,对抗大肠杆菌O157:H7(EHEC)对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损伤作用。由此,他们指出益生菌主要是通过其代谢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抗致病菌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损伤,维护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完整性。

3.1.2 某些肠道益生菌可诱导肠上皮细胞表达多种不同抗菌肽

抗菌肽是肠上皮细胞分泌的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Caballero-Franco C等[18]研究结果显示,VSL#3益生菌配方能大大刺激结肠粘液(粘蛋白)的分泌和MUC2(粘蛋白2)基因的表达,但MUC1和MUC3基因的表达只有轻微上升。Schlee[19]等发现VSL#3与乳酸杆菌混合能通过诱导NF-кB、AP-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促炎途径上调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从而加强肠粘膜屏障的抵抗力。其他益生菌如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亦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被证明具有相同的作用[20,21]。

3.1.3 可调节肠上皮细胞的调亡

抑制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是保护肠道机械屏障的重要一环。Yan等[22]研究发现,鼠李糖乳酸杆菌GG(LGG)分泌的蛋白P75和P40可激活Akt途径,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抑制诱导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的细胞因子,并促进人结肠上皮细胞的生长;TNF导致的结肠上皮损伤亦明显减少。另有研究证明[23],LGG可以上调幼年小鼠的抗凋亡和促进细胞保护的相关基因,包括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基因调节蛋白激酶(MAPK)通路中促进细胞增长的基因也上调,并以此减少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3.1.4 其他

益生菌在肠道内可参与维生素代谢,产生生物素、叶酸、烟酸和泛酸等人体所需的B族维生素;厌氧益生菌代谢产酸还可使肠道p 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下降,有利于铁、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24]。此外,还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可通过产生某些酶来修饰毒素受体,阻断或减少毒素与肠粘膜受体的结合[25]。

3.2 肠粘膜生物屏障与免疫屏障的协同作用

肠道黏膜免疫屏障是区别于系统性免疫的功能发达的局部免疫系统.根据功能和分布,可将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分成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和弥散免疫细胞.肠相关淋巴组织主要指分布于肠道的集合淋巴小结,即Peyer结(peyer's patches),是免疫应答的诱导和活化部位;弥散免疫细胞则是肠黏膜免疫的效应部位[26]。这其中,肠道益生菌在肠道免疫的激活与调节上发挥着积极的协同作用,维护着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3.2.1 免疫激活

肠道益生菌可刺激肠道免疫系统,使其时刻处于“警戒”的状态。分泌型Ig 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 A)是机体内分泌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是肠黏膜表面主要免疫球蛋白,对消化道黏膜防御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以SIg A为主的体液免疫起主导作用,是防御病菌在肠道黏膜粘附和定植的第一道防线[3]。在一项对健康儿童的研究中,Lara-Villoslada F等[27]发现,在给予含有棒状乳杆菌CECT5711和加氏乳杆菌CECT5714的酸奶3周后,实验对象的粪便和唾液中的Ig A明显增加。

2005年,Scharek L等[28]通过用益生菌对母猪和仔猪的灌喂来研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益生菌不但能够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及活性,而且对CD8+T细胞数量的增多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表明益生菌增强了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

3.2.2 免疫调节功能

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大量研究证明,肠道益生菌在肠道炎症性疾病[29]、过敏性疾病[30]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的机制之一,就是肠道益生菌的免疫调节功能。其免疫调节功能可在多个环节发挥作用。

黏膜树状突细胞(mucosal dendritic cells,DC)作为特异性抗原递呈细胞是天然免疫和获得免疫的关键环节。树状突细胞通过经上皮树突直接吸纳肠道抗原,并活化天然免疫途径,使肠黏膜免遭致病性细菌侵害。Konstantinov等[31]研究了乳酸杆菌NCFM及其表面复合物与DCs间的相互作用,发现随着乳酸杆菌NCFM与DCs浓度比例的变化(高-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高-低),促炎细胞因子(IL-12p70)的变化则相反(低-高)。将乳酸杆菌NCFM的表层蛋白A基因敲除后发现,其与DCs表面特异性C型凝集素-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的结合明显减少;如将其染色体倒位,细菌表达表层蛋白B,这蔟变异菌与DCs相互作用,可产生大量的促炎的细胞因子,如IL-12p70、TNF-α以及IL-1β。由此可见,乳酸杆菌NCFM可以通过表层蛋白A与DCs结合,并根据菌量的变化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

NF-кB因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快反应转录因子。激活后,可启动和调控一系列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益生菌可通过阻断这一途径,抑制促炎因子的过度产生,减轻炎症对组织的损伤。O'Mahony等[32]研究了在感染情况下,肠道益生菌对调节性T细胞及NF-кB因子活性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小鼠感染沙门氏菌或注射LPS后,给小鼠喂入双歧杆菌35624,可以明显降低已被感染或LPS激活的NF-кB因子的活性。此外,促炎细胞因子、T细胞增殖亦明显减少。与之相反的是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 cell)数量却明显增加,调节性T细胞在体内具有抑制NF-кB因子过度活性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益生菌可以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抑制NF-кB因子,保护机体免受过度的炎症反应的损伤。

在其他的炎症影响途径上研究还发现[33],双歧杆菌breve(Bb C50sn)的分泌物可分别激活MAPK、GSK3、PI3K等其他的路径,从而通过调节DCs的功能来调节免疫功能。如:PI3K途径对Bb C50sn延长DCs存活时间起到积极的作用,而p38MAPK和GSK起消极作用;PI3K和p38MAPK对DCs的成熟起到促进作用,GSK3则相反;PI3K促进IL-10产生,GSK3则促进IL-12产生,p38MAPK对两者都有促进作用。

以上可见,肠道益生菌可以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或下调肠道的免疫反应。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不同的益生菌所具有的功能和影响路径是不一样的[34],这也提示我们在使用肠道益生菌时应注意使用的目的及菌种的配伍。

4 展望

修复肠黏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诊断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组 (观察组) 100例与正常剂量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100例。重症颅脑损伤诊断标准: (1) 急性起病, 临床症状、体征及颅脑CT证实为严重颅脑损伤; (2) 格拉斯哥评分<8分; (3) 未合并腹腔、胸部及四肢严重创伤。剔除标准为: (1)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8分。 (2) 既往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3) 其他影响或干预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的药物或治疗, 如胸腺肽等; (4) 同时合并其他系统严重损伤患者。观察组男56例, 女44例;对照组男53例, 女47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治疗方案获得患者或者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在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神经、防治其他脏器损伤基础上, 给予甘露醇脱水、止血、清除自由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水和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稳定等治疗。采用留置胃管, 鼻饲流质, 营养泵泵入营养液方式加强营养支持治疗。2组患者均在起病后48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方法:2组患者每天供给肠内营养液选用整蛋白型肠内全营养乳剂 (能全力, 荷兰Nutricia公司) 含多种膳食纤维, 蛋白质16%, 脂肪35%, 碳水化合物49%, 能量密度1.5kal/ml, 热氮比131kal∶1g。其中, 对照组患者每天热量供给30~35kcal/kg, 蛋白质1.5~1.8g/kg·d-1。观察组每天热量供给16~20kcal/kg, 蛋白质1.2~1.6g/kg·d-1。2组患者支持热量按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患者每日的基础需要量 (BEE) , 其中50%由脂肪供给热量, 氮入量0.17 g·kg-1·d-1, 热氮比120k J∶1g, 添加常规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成分。营养方式均采用鼻饲营养胃管注食方式, 鼻饲前后床头抬高30~45℃。

1.3 观察指标

(1) 血清炎性反应指标。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 检测二胺氧化酶 (DAO) 水平、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 、尿乳果糖/甘露醇 (L/M) 水平的变化。DAO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FABP,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M比值。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进行。 (2) 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发生率, 气管插管率, 胃食管反流率, 腹胀时间, 呕吐、胃潴留和腹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 结果

2.1 炎性反应指标

治疗前2组DAO水平、IFABP、L/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第7天2组DAO水平高于治疗前, IFABP、L/M水平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 胃食管反流、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 胃潴留、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腹胀时间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多伴有严重的创伤应激反应。巨大的创伤应激可导致继发性脏器功能损伤, 其中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是其中重要的一环[4]。IFABP是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的胞质蛋白, 在肠上皮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 其水平高低代表肠黏膜上皮损伤程度[5]。L/M水平高低与肠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DAO是重要的肠黏膜抗氧化酶, 损伤后其水平高低与肠黏膜修复能力密切相关[6]。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低氮、低热量、适度负氮平衡的理念在重型创伤患者正初步展开研究[7~9]。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低剂量的肠内营养支持是否会有利于肠内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 尚缺乏研究[10~12]。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治疗7d后, DAO水平提高, IF-ABP与I/M降低, 说明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功能, 减轻肠壁血管通透性。

既往研究表明[13]胃肠道在创伤应激时, 其黏膜对全身血压变化及缺氧变化极为敏感。研究表明进食不足, 可导致肠壁黏膜血流低灌注,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肠腔内异常寄生菌群增加, 细菌移位加重脏器感染发生[14]。然而早期过度给予肠内营养摄入也可加重肠道功能负荷, 加重肠道脏器功能衰竭发生。因此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方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目标。

研究结果说明早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严重应激状态, 细胞因子的释放及炎性介质的爆发反应可以导致明显肠道功能障碍。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增加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能力, 提高肠黏膜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减轻肠壁黏膜血管通透性, 减轻应激状态下肠道功能障碍, 降低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 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组 (观察组) 100例与正常剂量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100例, 起病后48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 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 (DAO) 水平、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 、尿乳果糖/甘露醇 (L/M) 水平的变化。对比2组治疗后7天内VAP发生率, 气管插管率, 胃食管反流率, 腹胀、呕吐、胃潴留发生率, 腹泻率。结果 治疗前2组DAO水平、IFABP、L/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第7天2组DAO水平高于治疗前, IFABP、L/M水平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VAP发生率、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 胃食管反流、呕吐次数、胃潴留、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腹胀时间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严重应激状态, 肠道功能障碍明显。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增加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能力, 提高肠黏膜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减轻肠壁黏膜血管通透性, 减轻应激状态下肠道功能障碍, 降低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 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组织块法培养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 篇4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7~19日龄鸡胚, 由东北农业大学鸡胚孵化场提供。高糖DMEM培养液, 胎牛血清, 细胞培养瓶。

1.2 方法

取19日鸡胚, 无菌条件下取出小肠, 放入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皿中, 用Hanks液反复清洗血迹, 干净后用小镊子剥除肠系膜, 用眼科剪将肠管纵行剪开, 平铺在培养皿中, 使内表面朝上, 浸泡于Hanks液中并冲洗干净, 移入加入1 ml培养液的培养皿中, 剪成约1 mm3的组织块, 将其移入培养瓶, 摆布均匀, 翻转培养瓶, 使瓶底向上, 组织块位于培养瓶上方, 加入4~5 ml含10%FBS的DMEM培养液, 旋松瓶口, 放入CO2孵箱培养。2~3 h后轻轻翻转培养瓶, 使组织块浸入培养液中, 绝对静置培养3 d。4 d后换液, 可见散在圆形细胞从组织块边缘长出。7 d左右围绕组织块向外呈放射状, 形成致密细胞层, 隔天换液1次。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

2 结果

2.1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原代培养于3~4 d可见组织块边缘有细胞游离, 不同组织块细胞游离时间略有差别;6~7 d细胞逐渐生长形成细胞晕, 相互接触形成细胞簇;10 d基本融合成片, 见图1~4。

3 讨论

与酶消化法相比, 组织块法经济、实用、污染机会少。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选择年幼动物以保证细胞的生长力, 鸡胚比雏鸡的效果好。大部分细胞耐酸不耐碱, 鸡的肠黏膜上皮细胞更是如此, 溶液pH值以7.0~7.2为宜。血清是鸡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应选较高浓度胎牛血清 (10%~15%) , 可使细胞活力较高。

3.2 取材要严格无菌, 力求迅速。

3.3 翻瓶过早组织块未贴住, 过晚细胞游离较晚甚至无细胞游离, 培养瓶中有液体以2~3 h翻瓶相对较佳, 无液体则1 h翻瓶较好。

3.4 组织块过密或过疏都影响细胞生长, 间距以0.3 cm为佳。反复贴壁的组织块几乎无细胞生长, 以1次贴壁生长情况最好, 未贴壁组织块可随换液弃去。

摘要:本试验采用组织块方法原代培养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 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圆形, 透明状, 成功培养原代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试验表明, 组织块法可用于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具有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 是肠道疾病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修复肠黏膜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0只, 雌雄不限, 体质量 (366.89±47.36) g, 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许可证号为SCEK (鲁) 2014-0007。实验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1.2 分组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只。采用完全夹闭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开放恢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方法制作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后, 治疗组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肠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建立前2h及模型建立后2h, 通过耳缘静脉分别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1次, 剂量为1.0g/kg。对照组同期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等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1.3 缺血再灌注模型

参照文献[3, 4]方法建立新西兰兔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 采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 兔仰卧位固定。备皮消毒后, 腹部正中切口, 钝性分离腹前肌, 钝性游离肠系膜上动脉, 无创动脉止血夹完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 观察粉红色肠壁颜色变淡, 变白。阻断血流时间为1h。取出动脉夹, 恢复血流重新灌注, 缝合肌肉层及皮肤。术后将新西兰兔放入有清洁垫料的饲养盒中饲养, 让其自由饮水、进食。

1.4 肠黏膜损伤评分

建模成功后, 小肠组织切片并行HE染色, 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组织改变。采用Chiu 6级评分法进行肠道功能障碍评分:0分:正常小肠黏膜绒毛, 无神经缺损征象;1分:小肠黏膜绒毛顶端上皮下间隙增大;2分:小肠黏膜绒毛上皮层与固有层中度分离;3分:小肠绒毛两侧也有大量分离及伴有部分绒毛顶端破损;4分:小肠绒毛顶端破损班伴有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5分:固有层破坏、出血、溃疡[7]。

1.5 检测指标

新西兰兔模型建模成功后4h, 空气栓塞法处死新西兰兔, 手术摘取距离回盲瓣20cm小肠约5cm, 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肠内容物, 刮取新鲜肠黏膜组织0.5g, 使用生理盐水稀释, 制备成10%的肠组织匀浆。3000r/min离心10min留取上清液。检测匀浆中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与白介素-6 (IL-6) 含量。TNF-α、IL-6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技术公司,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执行。

1.6 中性粒细胞分离及活性检测

取肠系膜上静脉抗凝血3ml, 3000r/min离心, 沉淀的细胞加入3%葡聚糖混匀, 弃上清液, 细胞洗涤后重悬Hanka液, 二次分加Percoll, 再次离心, 离心液收集白细胞, 台盼蓝染色后显微镜下计数活细胞>95%, 调整细胞浓度, 上机检测中性粒细胞 (PMN) 。化学发光法检测PMN呼吸爆发化学发光强度, 以计算机自动描记其峰值曲线代表释放自由基的活性程度。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黏膜损伤病理学变化

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建立后, 对照组肠道黏膜肉眼观小肠黏膜充血、肿胀, 可见斑点状糜烂, 部分见炎性渗出物, 光镜下肠壁组织间中性粒细胞浸润, 血管内皮肿胀, 基底层结构不清。小肠绒毛数量减少, 高度降低, 形态不规则, 肠上皮细胞大小不一, 排列紊乱, 黏膜层厚度变薄, 隐窝结构不清楚, 小肠腺体萎缩。治疗组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减轻, 未见点状或片状糜乱。光镜下小肠绒毛数量未见明显减少, 形态基本正常, 黏膜层厚度正常及基底层结构清晰, 炎性细胞浸润较少。

2.2 肠损伤程度评分

治疗组的肠损伤程度评分为 (2.15±0.93) 分低于对照组的 (4.98±0.85)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肠黏膜组织中TNF-α、IL-6及PMN计数变化

治疗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MN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肠道黏膜是各种炎性反应、创伤、休克后细胞因子及炎性递质产生的重要器官之一。创伤、休克、重症感染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是引起急性肠损伤的主要原因[8]。既往有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肠道黏膜急性炎性反应, 分泌或激活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递质, 介导肠道黏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改变[9]。TNF-α、IL-6是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重要炎性递质。有研究表明血浆中及肠道黏膜组织中的炎性递质的瀑布爆发可能与肠黏膜损伤及通透性改变关系密切[10]。谷氨酰胺是外周血液循环池中及靶器官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池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必需氨基酸, 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为体内核酸合成提供氮源, 同时也可被氧化释放能量, 是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物质。当严重创伤打击时, 肠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含量明显减少, 可造成肠道黏膜萎缩, 绒毛变短, 肠屏障功能下降。丙氨酰—谷氨酰胺是双肽功能物质, 外源性谷氨酰胺是否能对缺血/再灌注肠黏膜损伤提供保护, 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11]。

研究结果发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建立后, 对照组肠道黏膜肉眼观小肠黏膜充血、肿胀, 可见斑点状糜烂, 部分见炎性渗出物, 光镜下肠壁组织间中性粒细胞浸润, 血管内皮肿胀, 基底层结构不清。小肠绒毛数量减少, 高度降低, 形态不规则, 肠上皮细胞大小不一, 排列紊乱, 黏膜层厚度变薄, 隐窝结构不清楚, 小肠腺体萎缩[12]。治疗组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减轻, 未见点状或片状糜乱。光镜下小肠绒毛数量未见明显减少, 形态基本正常, 黏膜层厚度正常及基底层结构清晰, 炎性细胞浸润较少。治疗组的肠损伤程度评分为 (2.15±0.93) 分低于对照组的 (4.98±0.85) 分, 治疗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MN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原因与缺血/再灌注肠道黏膜可促进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及炎性递质释放, 激活组织中性粒细胞, 诱导外周循环中性粒细胞在肠道黏膜的趋化、聚集效应, 释放各种氧化酶及蛋白酶类, 破坏内皮细胞, 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改变。谷氨酰胺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能源, 是机体免疫细胞合成代谢的主要底物。补充外源性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有效减少炎性递质释放, 减少中性粒细胞趋化聚集现象, 降低肠道黏膜组织损伤程度。

修复肠黏膜 篇6

1 清洁灌肠所致肠黏膜损伤的原因分析

1.1 对患者护理评估不充分

1.2直肠解剖因素直肠在矢状面和冠状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在矢状面上, 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 形成一个弓向后方的弯曲, 称直肠骶曲。进一步直肠绕过尾骨尖, 转向后下方, 又形成一个弓向前的弯曲, 称直肠会阴曲。直肠在冠状位上还有3个弯曲:上方的侧曲凸向右;中间的凸向左;最后直肠又超过中线形成一个凸向右的弯曲。另外, 直肠腔内还有3个直肠横襞, 向腔内突入1~2 cm。最上方1个接近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位于直肠的左侧壁, 中间的1个是3个中最大的, 位置恒定。最下方的1个位置不恒定。操作护士如不熟悉这些解剖特点, 很容易将肛管顶在肠壁上, 导致直肠损伤, 特别是中直肠横襞, 位于直肠壶腹的前右侧壁, 向肠腔突入明显, 容易被肛管顶及, 引起损伤。

1.3肛管因素塑料材质, 管腔大、管壁厚、质地硬, 易损伤直肠。因此应选用质地较软的材质作为肛管, 不易导致直肠损伤。

1.4 灌肠操作不当操作时动作粗暴, 用力过猛, 也是医源性直肠损伤的重要因素。

1.5 患者心理因素灌肠时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 肛门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插入肛管, 阻力较大, 容易用力过度, 伤及直肠黏膜。

2 清洁灌肠所致肠黏膜损伤的护理对策

2.1 操作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护理评估护理人员在灌肠前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要做一次全面、准确的评估, 主要包括:年龄、饮食习惯、既往是否患有便秘、咳嗽等导致腹内压升高的疾患, 是否存在直肠息肉、痔疮、肠炎等可能导致肠道出血的疾病, 是否做过直肠手术, 是否在服用阿司匹林, 了解患者的情绪, 有无紧张、恐惧等心理, 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同时,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说明灌肠的目的、方法、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感觉及可能出血的不良反应, 告诉患者尽可能动作轻柔的为他操作, 最大程度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告知患者先排空小便, 让患者做好心理与身体上的准备, 做好屏风遮挡, 保护患者隐私。

2.2正确选择合适的肛管选择形态规则、表面光滑、无毛刺、管壁柔软透明、硬度适中的肛管, 对老年慢性咳嗽、便秘患者, 可以选择管径小的吸痰管等进行操作。

2.3 选择合适的体位取左侧卧位, 双腿屈膝, 裤褪至膝部, 臀部移至床沿, 臀部抬高约10 cm, 患者取这种体位灌肠时, 直肠在高位, 乙状结肠在低位, 形成一种压力差, 使灌肠液易流向结肠。

2.4 充分润滑在进行灌肠操作之前, 一定要将肛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 以便灌肠时肛管可以顺利进入肠道。在插入肛管之前, 护理人员需要用带有手套的食指指蘸取适量石蜡油依次按摩肛周、肛门, 轻重以不引起患者明显不适为宜[3]按摩至肛管括约肌松弛后, 再按压肛周皮肤, 使肛瓣分开后露出缝隙后, 再将润滑好的肛管延缝隙轻轻插入。

2.5 掌握直肠解剖特点护士应加强直肠解剖知识的学习, 熟练掌握直肠的5 个弯曲, 3 个直肠横襞的位置, 对操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有高度的警惕性和一定的预见性。

2.6 改进插肛管的角度、手法和深度插肛管时要按人体解剖特点及固有的肛直肠角度, 可减少肛管对肠腔的剌激。首先, 在持肛管的手法上, 采取食指抵住肛管前端, 用食指将肛管顺势轻轻带入, 然后以最短的长度最短的距离, 慢慢将肛管轻轻往患者肚脐的方向缓缓插入, 大约进入3 cm后会出现落空感, 然后操作者将肛管的方向调整, 将肛管头端转向后方, 朝着尾骨尖的方向进入大约5 cm时, 肛管头部到达直肠壶腹部, 选择一边灌入液体一边继续插入肛管, 直到肛管前端到达直肠后壁, 再沿着直肠后壁缓慢插入。插管过程中动作轻柔, 遇有阻力感, 切忌使用暴力, 应适当调节角度, 以免损伤肛周皮肤及直肠粘膜。

2.7 密切观察患者, 加强与患者沟通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灌肠的液体的温度、速度是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感, 如出现腹胀或有便意时, 可嘱患者深呼吸, 放松腹肌, 并降低灌肠袋的高度, 减慢灌肠液流入速度或暂停片刻, 如果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等, 应立即停止灌肠, 通知医师, 给予及时处理患者, 密切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 如便液中带血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压力, 或者是终止灌肠。

3 结论

清洁灌肠术是临床常见操作, 不仅需要熟练掌握, 而且还要加强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清洁灌肠前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评估, 选择合适的肛管和体位, 注重肛门的润滑, 改进插管角度、长度等护理措施, 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 仔细观察退出肛管头端是否有血迹, 追踪患者排便情况, 可以及早发现肠黏膜损伤及肠穿孔患者, 并给以适当处理, 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4]。

参考文献

[1]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1-141.

[2]李玲珠, 牟素芬, 卢兰琴, 等.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护理康复, 2007, 6 (1) :44-45.

[3]李玲珠, 牟素芬, 卢兰琴, 等.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护理康复, 2007, 6 (1) :44-45.

修复肠黏膜 篇7

关键词:胃癌,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病理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 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1]。胃癌的发生是由遗传、免疫、社会经济状况、饮食、年龄以及地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 相关研究表明, 胃癌的发生可能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病变有关, 但一直存在争议[2,3]。本研究为了探究胃癌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胃癌手术切除标本47例, 从病理组织发生、黏液组化和免疫组化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胃癌手术切除标本47例,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11例;年龄31~75岁, 平均年龄 (51.27±9.64) 岁。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

1.2研究方法

1.2.1病理组织学:应用显微镜对常规H-E染色片进行观察。

1.2.2黏液特殊染色: (1) PAS/ABp H2.5染色:黏液为中性PAS阳性细胞显示红色;ABp H2.5阳性细胞显示蓝色说明为唾液酸黏液;ABp H2.5细胞呈蓝色呈黄色说明黏液为混合性; (2) ABp H1染色:阳性细胞呈蓝色说明黏液硫酸。

1.2.3采用ABC法对胃癌MG7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根据细胞质及细胞膜颜色深浅分为强阳性 (+++) , 中度阳性 (++) , 弱阳性 (+) 以及阴性 (-) ;ABC试剂盒由Vector公司提供。

12.4 Ras癌基因蛋白P21免疫组化染色采用LSAB法, 细胞质为褐色表示阳性结果, 不着色即为阴性;LSAB试剂盒由Santa Cruz公司提供。

1.3肠上皮化生分类标准:肠上皮化生根据上皮肠化细胞结构与细胞形态将其分为单纯肠上皮化生 (simple intestinal metaplasis, SIM) 和不典型肠上皮化生 (atypical intestinal metaplasis, AIM) 两种类型。其中SIM的上皮细胞形态多为柱状和杯状, 有的柱状细胞刷状缘比较清晰, 有的并不清晰;杯状细胞形态多不规则;上皮细胞无假复层改变且片状居多, 广泛分布;AIM细胞构成同SIM, 其中柱状细胞质存在黏液泡, 且细胞刷状缘显示不清晰;杯状细胞的形态多为椭圆形, 细胞极性紊乱, 细胞核仁清晰可见;严重时上皮细胞可见假复层改变, 且伴有核分裂, 常与异性增生相连, 也可单独存在。

2结果

2.1组织学观察与分型:4 7例胃癌标本中肠上皮化生3 3例, 占70.21%, 其中11例为SIM, 占33.33%, 22例为AIM, 占66.67%;异形增生23例, 占48.94%, 其中SIM伴异形增生1例 (9.09%) , AIM伴异形增生16例 (72.73%) 。

2.2黏液特殊染色:不同两种类型的肠化上皮细胞进行黏液特殊染色后, 均含有中性黏液、唾液酸黏液和硫酸黏液, 且黏液均存在于柱状细胞空泡及杯状细胞内。

2.3免疫组化染色:对SIM和AIM标本行MG7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MG7结果显示11例SIM病灶均为阴性, 而22例AIM中有19例阳性, 占86.36%;同时发现33例肠上皮化生病例中P21蛋白阳性灶2例 (6.01%) , 且均为AIM。

3讨论

慢性胃炎时, 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组织, 称为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plasin, IM) ,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4]。IM常常合并于慢性胃炎, 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胃病检查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胃镜的广泛应用, 早期胃癌的大量发现与研究, 认为IM与胃癌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5,6,7]。

笔者从组织学形态的角度出发, 将IM分为SIM和AIM进行分型研究, 结果显示, 22例AIM中有16例伴异形增生, 提示AIM与异性增生关系密切;同时发现AIM中MG7单克隆抗体和Ras癌基因蛋白P21多为阳性表达, 而SIM中均为阴性。由此可见, 胃癌的发生与AIM病变高度相关, 应密切观察, 并采取积极治疗, 以预防胃癌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萍, 高柳成.胃镜检查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 2007, 29 (12) :753.

[2]王琳.p53和mdm2蛋白在单纯肠上皮化生、不典型肠上皮化生中的表达及与胃癌关系的病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1.

[3]Eun CS, Kim BK, Han DS, et al.Differences in gastric mucosal microbiota profil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gastric cancer using pyrosequencing methods[J].Helicobacter, 2014, 19 (6) :407-416.

[4]张丽娟, 李宝慧.70例胃癌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病变的临床病理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8 (4) :350-351.

[5]高泽立, 张成, 盛飞英, 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上皮内瘤变与胃癌的组织发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 (19) :1981-1984.

[6]郑优优, 左秀丽.共聚焦微探头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中的诊断价值[D].济南:山东大学, 2015.

上一篇:混凝土工程的发展前景论文下一篇:短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