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黏膜

2024-09-02

上消化道黏膜(精选7篇)

上消化道黏膜 篇1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和日常环境的改变, 消化道病变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活健康的重要疾病, 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指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上消化道段发生的病变, 包括早期食管癌、胃癌等, 患者往往症状不明显, 导致发现就诊时已属于晚期, 导致生存率极低。近年来, 内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为对消化道检查治疗的重要手段, 他可以通过内镜判断病情、取样确诊、切除治疗。内镜粘膜切除术 (EMR) 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都是临床上常见手段, 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产生, 在一些方面更具优势。为探究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病例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疗效。现对该院部分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采用ESD治疗, 效果显著, 现将64例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行ESD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64例在该院住院部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病例, 所有病患均符合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标准[1], 且经超声内镜检查确诊, 存在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 其表面光滑, 上端有溃疡, 周围有桥型粘膜褶皱, 无内镜使用禁忌, 无粘膜下囊肿, 无静脉曲张, 无心肝肾及凝血功能异常, 无腔外脏器压迫等, 均经患者签字同意手术, 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32例。其中, 治疗组, 女13例, 男19例;年龄44~67岁, 平均年龄 (60.6±3.1) 岁;部位:食管10例, 胃20例, 十二指肠2例。对照组, 女12例, 男20例;年龄45~68岁, 平均年龄 (61.2±3.5) 岁;食管12例, 胃19例, 十二指肠1例。

1.2 方法

仪器:日本Olympus电子胃镜 (注册号:国食药监械 (进) 字2012第3222872号, 规格型号:GIF-XQ260) 、内镜主机 (CV-260) 、超声微探头 (20MHz) , 注射针, 止血夹, ERBE ICC-200高频电刀、热活检钳、圈套器、三爪钳等。两组患者均行术前检查, 全麻下左侧卧位, 术前禁食禁水。

治疗组32例, 采取ESD:于病灶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1:1000 0) , 使病灶隆起, 用透明帽吸引法吸起病变部位, 沿病变边缘剥离, 电圈套切除肿瘤, 止血夹及电凝止血, 之后取样行病理活检, 观察残留状况, 若存在残留则切除干净。

对照组32例, 采取EMR:用高频电针电灼病变周围边缘进行标记, 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1:1000 0) 粘膜下注射, 隆起病灶, 把圈套器置于病变组织周围, 三爪钳将病变组织提起, 收紧圈套器, 切除病灶, 撤出内镜, 进行病理学检查, 确定残留状况。术后常规止血、抗感染治疗, 1 d内禁食, 给予胃粘膜保护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持续2周, 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 随访1年, 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

治疗组出血、穿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间手术时间对比

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对比两组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治疗组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消化道特别是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是消化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其发病部位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开始症状不明显, 往往被患者忽略, 一旦发现, 往往已经处于晚期, 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极大, 有研究指出, 对早期上消化道癌变及时切除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因此, 若能早期发现并给与相应治疗对其预后将起到重要作用[2]。随着医疗设备更新和内镜技术的发展, 临床上一般通过内镜对其病变部位进行探查, 观察其病变情况, 并对病灶进行切除, 相比传统外科手术, 内镜下切除术对患者伤害轻微, 术后并发症少, 治疗费用低, 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已经在临床上普遍使用[3]。

EMR和ESD都是上消化道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术, 由于是微创手术,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轻, 减轻患者的痛苦, 手术后机体脏器恢复较快, 减少住院时间, 避免各种外源性因素的影响[4]。ESD是在EMR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更先进的手段, ESD可一次性切除更大范围的病变组织, 为病理检查获取更准确的病理资料, 对癌细胞残留情况作出准确判断[5]。不仅能用于早期食管、胃癌的治疗, 还能用于切除溃疡性病变, 应用范围更广, 完整切除粘膜及粘膜下层病变组织, 减少复发[6]。虽然手术时间较长, 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 但能防止术后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产生, 提高患者生存率[7]。该研究中发现, 治疗组出血 (3.1%) 、穿孔 (0.0%) 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率 (0.0%) 明显小于对照组 (12.4%、6.2%、6.2%) (P=0.014, 0.011, 0.011<0.05) , 病变直径>3 cm与≤3 cm两种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20.0%、0.0%)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37.5%) 、 (12.5%) (P=0.006, 0.000<0.05) , 但手术时间 (67.8±14.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 (31.2±12.2) min (P=0.000<0.05) 。所以采取ESD治疗的治疗组, 治疗后其并发症及复发率更低, 对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学者王一卓等[8]报告中, 出血 (4%) 、穿孔 (0) 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率 (0%) (P=0.014, 0.011, 0.011<0.05) , 病变直径>3 cm与≤3 cm两种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21.43%) 、 (0.0%) 明显小于对照组 (37.5%) 、 (11.43%) (P=0.013, 0.000<0.05) , 手术时间 (68.6±13.4)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 (32.7±11.3) min, (P=0.000<0.05) , 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采取ESD治疗, 疗效显著, 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病例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该科室治疗胆囊结石的病例64例, 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32例, 两组分别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治疗后的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出血 (3.1%) 、穿孔并发症发生 (0%) 及复发率 (0.0%) 明显小于对照组 (12.4%、6.2%、6.2%) (P=0.014, 0.011, 0.011<0.05) , 病变直径>3 cm与≤3 cm两种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20.0%、0.0%)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37.5%、12.5%) (P=0.006, 0.000<0.05) , 但手术时间 (67.8±14.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 (31.2±12.2) min (P=0.000<0.05) , 均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有效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 效果明显优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值得推广。

关键词:黏膜下病变,内镜,上消化道,疗效,黏膜下剥离术

参考文献

[1]唐光华, 蒋丹斌, 单际平, 等.微探头超声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J].胃肠病学, 2013, 18 (12) :720-723.

[2]乔丽娟, 徐辉, 陈虹彬,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疗效及安全性[J].西南国防医药, 2014, 24 (12) :1329-1331.

[3]张卫国, 李胜保, 郜元军, 等.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学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 2013, 30 (8) :523-525.

[4]刘莹, 卢雪峰, 王亚楠, 等.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 (5) :334-336.

[5]孙圣斌, 黄曼玲, 刘爱斯,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 2014, 20 (3) :277-281.

[6]李会, 王飞飞, 谢郭豪, 等.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全麻管理[J].浙江医学, 2015, 37 (15) :1303-1308.

[7]易航, 牟一, 刘伟,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主乳头旁黏膜下肿瘤三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 32 (8) :562-563.

[8]王一卓, 李红, 张崴琪,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与并发症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 (5) :519-521.

上消化道黏膜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 我院通过胃镜及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SMT患者15例, 共18块病变, 其中男10例, 女5例;最小年龄28岁, 最大年龄75岁, 平均50岁。食管3例, 胃8例, 十二肠降段2例, 直肠2例。术后经病理活检发现, 病灶类型包括食管平滑肌留、胃间质瘤、十二指肠降段脂肪瘤及直肠类癌;其中两例超声内镜检查示病变位于固有肌层。

1.2 方法

1.2.1 器械

O l y m p u s G I F-V 7 0胃镜、O l y m p u s D-2 0 1-11 8 0 4透明帽、Olympus NM-200L-0432注射针、Olympus FD-410LR热活检钳、Olympus HX-110LR止血夹、Olympus钩形电刀 (hooking knife) 、二代IT刀 (insula-tion-tipped knife) 。

1.2.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告知ESD的益处及风险,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线等常规检查。无严重的心肺疾病, 血液病, 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长期服用抗凝剂。食管及胃部病变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静脉麻醉, 术前肌内注射654-2 10 mg;直肠病变的患者行普通无痛肠镜麻醉。

1.2.3 ESD操作方法

其中两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 采用EUS确定黏膜下病变的深度及范围, 其余用活检钳触观察SMT活动情况。ESD包括如下5个步骤:①标记:用hooking刀在病灶边缘外侧5 mm处点状标记。②黏膜下注射:靛姻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5 m L靛姻脂注射液、1 m L肾上腺素、100 m L生理盐水) 注射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 至标记部位黏膜明显抬起。③病灶环切:hooking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病灶外侧缘黏膜, 至暴露肿瘤组织。④黏膜剥离:借助透明帽, 术中反复黏膜下注射以维持病灶的充分抬举, 根据情况采用hooking刀或二代IT刀沿瘤体边缘逐步剥离, 直至完全分离肿瘤, 过程中避免伤及瘤体。⑤创面处理:对ESD治疗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 小血管或可能发生渗血部位以热活检钳处理, 较大裸露血管及创面以金属夹夹闭。食管及胃部病变切除后, 常规放置胃管减压, 并观察负压吸引袋有无出血。

1.2.4 术后处理

标本测量病灶最大长径和与之垂直的短径, 10%甲醛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确定病变性质。上消化道的病例术后第1天禁食, 常规补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及抗生素, 预防感染, 观察有无皮下气肿、胸闷及呼吸困难, 有无呕血、黑便、便血及腹胀、腹痛情况。术后第2天如无出血、腹痛, 可进低温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进软食、凉食。出院后每日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黏膜保护剂约2个月, 直至创面愈合;直肠病例术后当天禁食, 术后第1天开始流质无渣饮食, 术后第4天开始半流质少渣饮食, 7 d后正常饮食。所有患者术后1、2及12个月复查胃镜或肠镜,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病变有无残留或复发。

2 结果

2.1 内镜下手术情况

15例消化道SMT患者, 其中1例因病灶位于胃底且较大, 本院无M型胃镜, 转外科手术, 余14例经ESD一次性完整剥离病变, 手术时间30~60 min。切除标本病理诊断显示:食管平滑肌瘤3例, 胃平滑肌瘤2例, 胃间质瘤6例, 十二指肠降段脂肪瘤2例, 直肠类癌2例。病灶直径0.8~2.0 cm。

2.2 并发症及预后

其中3例术中因创面小动脉出血, 内镜下金属夹夹闭血管止血。无1例穿孔及迟发性出血。1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1例留下后遗症, ES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7 d。随访1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内镜下切除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癌前病变、早癌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EMR方法是通过黏膜下注射, 然后用圈套器整块或分块切除, EMR对于局限于黏膜内的带蒂的消化道肿瘤效果好, 但不易完全切除扁平病灶, 易复发。ESD技术由Hosokawa发明, 最初用于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5]。近年来, 该技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 ESD难易程度主要与病变大小、部位、是否合并有无瘢痕形成等有关。位于胃底部、中上部胃体大弯侧、幽门、距肛门<5 cm部位的病变操作相对困难, 而病灶位于胃窦、胃体中部小弯、胃体下部后壁时, 操作则相对容易。对本组2例直肠低位病变的ESD, 采用胃镜在直肠内进行操作, 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黏膜下注射的液体为生理盐水, 取材方便, 价格便宜, 但难以长时间维持病灶隆起的高度, 需反复多次黏膜下注射, 周平红等[6]报道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和靛胭脂不仅能满足ESD手术要求, 且并发症少。ESD有3个显著的优点:①可以一次性切除较大范围的病灶;②可以提供完整的标本, 利于病理医师对病变部位是否完全切除 (深度和广度) , 局部淋巴结或脉管转移等情况进行分析, 评估患者的预后, 并决定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术[7]。③降低了肿瘤的局部遗残率及术后再发率。但是ESD技术难度较高, 手术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率较高, 且手术时间较长。尽管如此, 我院慎重应用ESD切除消化道黏膜肿瘤13例。我们的体会:①严格掌握适应证, 可先选较小病灶, 如2.0 cm以下, 在没有超声内镜的条件下,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用活检钳触之有活动感方行ESD。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ES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出血, 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多, 经积极处理控制。

对于出血的预防有几点建议:①预防性止血:预防性止血比出血后止血更重要, 因为一旦出血则会影响操作视野。在剥离过程中, 随着黏膜下层的暴露, 一旦发现血管, 建议积极处理, 小血管可直接用IT刀电凝处理, 而较大血管可用热活检钳烧灼。②术中止血:术中一旦发现出血, 需积极处理, 不可盲目操作, 必要时终止手术。术中少量渗血可直接用2%的冰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冲洗, 对血管性出血可用IT刀或热活检钳治疗, 在操作未完成前, 尽量避免金属钛夹止血, 可能会影响下一步操作。③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当病灶被完整剥离后, 创面上所有可见的小血管, 均使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 或热活检钳烧灼, 出血明显者使用金属止血夹, 创面较大者使用金属夹夹闭创面, 达到术中止血及预防术后出血及目的[8]。术后静脉滴注止血药及抑酸药物, 可达到预防术后出血的目的。穿孔是ESD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文献报道食管ESD合并穿孔达到3.9%[9], 胃ESD合并穿孔达到3.56%[10], 十二指肠ESD合并穿孔达到22.22%[11], 姚礼庆等[12]的研究中ESD穿孔发生率为11.4% (4/35) 。本组未有穿孔发生, 可能与本院刚开展ESD技术, 对病患选择相对较保守有关。

穿孔的预防应注意:①术前应行超声内镜检查, 了解病灶深度、大小及来源, 固有肌层的病灶穿孔可能性大;②术中始终保持操作视野清晰;③治疗过程中及时进行黏膜下注射;④在剥离过程中始终保持刀与肌层的平行。虽然有报道用金属夹闭裂孔而免于外科修补手术[13], 但较大裂孔应随时转外科。⑤因我院ESD刚开展, 术前应积极争取内镜护士及外科医师密切配合,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⑥手术困难者, 特别是胃底或胃壁外大病灶剥离后, 穿孔无法修补及大出血无法镜下止血者, 应立即停止手术, 转外科治疗。故开展黏膜下剥离术 (ESD) 应非常慎重。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submucosal tumor, SMT) 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ESD方法治疗消化道SMT的内镜下手术情况、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 15例消化道SMT患者, 用二代IT刀及钩型刀剥离、切除病变, 并及时止血。结果 15例消化道SMT患者, 其中1例因病灶较大且位于胃底, 转外科手术, 余14例患者一次性顺利完全切除, 无穿孔及大出血, 随访1年15例患者复查胃、肠镜显示创面已愈合, 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ESD治疗消化道SMT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上消化道黏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4岁~73岁,平均59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食管病变16例,胃体病变5例,胃窦病变5例,贲门病变3例,十二指肠病变1例。30例经超声内镜检查,病变部位分别在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均符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适应证。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器材与药物

采用Olympus CF Q260电子内镜,Olympus CF Q240超声内镜,ERBE ICC-200高频电切装置和APC300氩离子凝固器,NM-L-1注射针,FD-LU-1热活检钳,HX-6 1 0-1 3 5钛夹,勾刀或IT刀等。黏膜下注射液用1∶1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0.5%亚甲蓝或1%玻璃酸钠+0.5%亚甲蓝,染色剂:胃和结肠黏膜用0.4%靛胭脂。

1.2.2 操作方法

术前常规行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评估,配备专职麻醉师,其中5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余常规行静脉麻醉,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1)标记:应用勾刀或氩气刀于病灶边缘0.5 cm~1.0 cm进行电凝标记。(2)黏膜下注射:将加美兰的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或玻璃酸钠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3)切开病变外侧缘黏膜:应用HOOK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黏膜,先切开远端,再切开近端。(4)剥离病变:应用勾刀或IT刀于病灶下方对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剥离过程中可反复黏膜下注射,保持病灶与基层分离。(5)创面处理:切除病灶时如发现出血及时用热活检钳止血,防治创面血管出血时,可采用钛夹缝合创面。(6)标本的收集:用网篮或圈套器取出切除物,标本取出后,黏膜面朝上拉开展平,用大头针固定在泡沫板上,用胃镜拍下照片后连同泡沫一同浸泡在4%的甲醛溶液内送检。

1.3 结果

30例病人的病变部位均在内镜下剥离,成功率100%,术后均带回胃肠减压管一根,接负压吸引器。其中4例术后引流管引出少许血性液体,未予特殊处理,12 h后引流液颜色正常;5例术后出现体温升高,不超过38.0℃,未予处理,24 h后体温正常;7例出现恶心、呕吐,予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后症状缓解;2例疼痛较甚,1例自行缓解,1例经肌注盐酸哌替啶后缓解。30例病人术后3 d~5 d拔除胃肠减压管,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7 d~10 d治愈出院,随访复查病变部位剥离彻底。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检查术前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

2.1.2 术前评估

对病人的各种状况进行评估,全面了解病史,包括内镜所见病灶部位、大小、组织学诊断、有无麻醉药品过敏史、高血压病及严重心肺病史,有无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有无服用抗凝药,长期服用抗凝药者,需停药1周以上方能行手术治疗。

2.1.3 术前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手术方法、效果、基本操作过程、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必要时观看图片,介绍成功典型病例,消除病人紧张心理,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

2.1.4 术前准备

术前8 h开始禁食、禁饮;更换手术服,不穿高领上衣,女性病人不穿文胸;在病人右手打留置针(术中体位为左侧卧位,所以留置针需要打在右手,麻药及术中用药需从留置针内注入);准备便盆和尿壶,并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排便;监测血压情况,如血压高者,遵医嘱予舌下含服降压药。

2.2 术中护理

协助病人采取左侧卧位,护理人员要熟悉手术步骤,严密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低流量吸氧2 L/min~3 L/min,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2.3 术后护理

2.3.1 手术当天

(1)病人返回病房时,责任护士应与内镜护士、麻醉师当面交接病人意识、生命体征、胃肠减压管情况。(2)交代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禁水。(3)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出血、穿孔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密切观察胃肠减压管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本组病人中有4例引流管内引出少许血性液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考虑为术后胃内残留血液,未予特殊处理,12 h后引流液转为黄绿色。(5)遵医嘱立即予抑酸、抗感染、止血等补液治疗,观察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

2.3.2 术后1 d~3 d

(1)密切观察有无呕血、黑便、颈胸部皮下气肿等情况,防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2)观察病人疼痛情况,ESD术后病人一般为上腹部疼痛,与内镜治疗造成的溃疡有关。本组30例病人中,有2例病人疼痛较甚,其中1例予心理疏导,未予药物处理自行缓解,另1例予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后缓解,其余病人疼痛能忍受。(3)遵医嘱禁食、水48 h~72h,避免食物与创面摩擦,创面大且并发出血者,延长禁食时间至72 h~96 h,胃肠减压管拔除后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脱脂牛奶。(4)术后24 h~72 h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抬高床头或协助左右翻身。床上排尿、排便,记录24 h尿量。(5)防止胃肠减压管扭曲、受压及牵拉导致导管移位或引流不畅,勿将负压引流袋提高高于头面部水平,防止引流液逆流,记录胃肠减压引流量,每日更换胃肠减压引流袋。(6)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口干时可用棉签湿润口腔,术后可有咽部不适,术后1d~4d可自行缓解。

2.3.3 术后3 d~7 d

(1)术后3 d~7 d可由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如粥、烂面条、蒸蛋等,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食物温度应适中,不宜太烫,随后逐步过渡到普软食,避免粗糙的食物,如坚果类、蔬菜根茎类。(2)术后72 h如无不适,可适当在床边活动,不要剧烈活动,如创面较大遵医嘱延长卧床休息时间。(3)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观察大便颜色,如出现黑便、血便立刻通知医生。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监测血压、心率情况,观察有无呕血、黑便情况。如出现呕血或黑便、心率快、血压下降等情况,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予止血、抑酸等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治疗,予吸氧3 L/min,持续心电监护,做好配血、输血准备,必要时予内镜下止血治疗。本组30例病人未出现出血情况。

2.4.2 穿孔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病人有无腹痛的表现,如果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痛加剧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应警惕穿孔并发症发生,立即报告医师,予腹部平片检查,明确是否有穿孔,对于无需外科手术的穿孔,遵医嘱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予抗感染、抑酸、保护胃黏膜、静脉营养治疗。本组病人未出现穿孔现象。

2.5 出院指导

(1)指导病人合理的饮食调养,少食多餐。食物选择易消化、高营养、富含铁、钙、维生素的食物,禁食油炸、硬、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2)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2周内要避免较重的体力活动。(3)注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4)遵医嘱用药,继续服抑酸和保护胃黏膜药,慎用或勿用胃黏膜刺激性药物;3~6个月复查胃肠镜,观察创面恢复情况。

3 讨论

目前,ESD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胃肠道黏膜肿瘤的有效手段,特别适合平坦型肿瘤(早期胃癌、结肠癌和息肉),或者巨大、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切除的息肉,是一项微创的新治疗技术[3],但ESD手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高、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发生率高,除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外,更要求具备由麻醉科、病理科、专科护士等人员组成的ESD协作团队,其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是ESD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4]。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检查、评估、宣教、准备工作,术中熟练配合医师完成手术,严密观察术中病情变化,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宣教、管道护理、活动指导及心理护理,积极做好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上消化道病变病人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结果]30例病人病变部位均成功剥离,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经精心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专业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上消化道病变,护理

参考文献

[1]耿莉,范秀珍,李卫峰.“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5B):1245.

[2]向葵,何燕,王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护理[J].重庆医学,2011,5(40):1551.

[3]邱成丽,栾琰,金茜.34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人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56.

上消化道黏膜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4例, 男21例, 女23例;年龄40~75岁, 平均 (54.5±5.14) 岁;肿瘤直径0.4~2.9cm, 平均直径 (1.19±0.44) cm;肿瘤位置在食管上段11例, 食管中段17例, 食管下段16例。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2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组在消化内镜下行食管黏膜切除手术, 具体的方法为:a.性气管插管麻醉, 然后取患者左侧卧位, 以2~3L/分给予低流量吸氧, 并清除患者的口鼻分泌物, 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b.手术过程中充二氧化碳气体, 并在消化内镜的前端安装透明帽, 进镜;c.在看见肿瘤病灶后给予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和靛胭脂在距口腔5cm处进行黏膜下注射, 再用HOOK刀纵向切开隆起的黏膜后将黏膜逐步分离开来, 直至肿瘤显露出来;d.采用HOOK刀分离肿瘤体及其周围的组织, 逐步将肿瘤剖离, 再通过圈套器完整的取出肿瘤。需要注意的是, 在手术中遇到小血管时, 将HOOK刀换成氩气刀, 当遇到大血管时, 需要采用止血钳钳夹后进行电凝止血[1]。 (2) 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行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手术, 具体手术方法:a.术前进行静脉全麻, 然后实施双腔气管插管, 在患者的健侧实施单肺通气, 并让患者取左侧卧位;b.在患者的腋中线7、8肋之间作一个胸腔镜观察孔, 然后在腋前线的4、5肋之间以及肩胛下脚线的第8肋间作一个操作孔;c.然后在胸腔镜的直视下采用电凝法将纵膈胸切开, 然后对肿瘤所在的部位进行全周分离, 并采用纱布包绕和牵引;d.采用电刀切开肿瘤表面肌层以及肿瘤的包膜, 在根基切开的间隙将肿瘤进行钝性的分离和摘除;e.将水注入到胸腔内, 然后行胃镜充气, 并对黏膜的破损情况进行观察, 然后缝合食管肌层, 引流管留置与腋中线第7肋间[2]。

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

统计学处理:文章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计量资料采用 (±s) 进行表示, 并采用χ2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统计学差异值用P表示, 当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 (4.51±0.79) 天、手术时间 (31.54±21.67) 分钟, 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 (51.75±14.63) ml也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具体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见表1。

讨论

食管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 其中, 在众多食管黏膜下肿瘤当中, 食管平滑肌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次研究的94例肿瘤均为平滑肌瘤。到目前为止, 唯一能够治愈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方法是手术, 但是传统的手术普遍采用开胸切除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的创伤比较大, 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也相对较慢, 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黏膜切除手术的选择逐渐向创伤小、恢复快的方向靠近, 其中消化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术就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 这种手术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完整切除黏膜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整的消化道功能[4]。

从手术过程来看, 在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手术中, 进行黏膜注射, 能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病灶的分离、降低了穿孔的风险, 同时CO2气体的填充保证避免了术中皮下气肿的出现, 且在手术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换刀等措施。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于术中出血量大的患者, 应及时停止手术。

总之, 从结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不管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 消化内镜下的黏膜切除均显著优于胸腔镜下黏膜切除, 同时手术操作也较为简便, 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2例, 对照组在胸腔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 治疗组在消化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消化内镜下进行食管黏膜切除手术有利于促进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更快恢复。

关键词:消化内镜,胸腔镜,食管黏膜下肿瘤

参考文献

[1] 王连英, 张明珠, 曹春香.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0 (6) :45-47.

[2] 宁琳洪, 王雷, 郭红.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4 (19) :78-79.

[3] 张小茜, 张红梅, 孙秀菊, 秀万胜.食管间叶瘤的内镜下切除法初探[J].临床荟萃, 2010, 14 (13) :78-80.

上消化道黏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消化道息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观察组中, 男27例, 女21例;年龄28~76岁, 平均年龄 (46.9±3.4) 岁。对照组中, 男28例, 女20例;年龄27~75岁, 平均年龄 (46.8±3.3) 岁。所有患者均为消化道无蒂息肉, 息肉直径0.5~2.0 cm, 排除存在心肺、凝血功能障碍及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开始前, 需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 进而确定开展手术。同时, 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凝血功能检查等[2]。以结肠镜检查结果为依据, 对常规内镜下息肉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 包括息肉大小、形态等。在上述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将高频电切术实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使用浓度为0.5%的美蓝水溶液染色, 基于内镜条件下对息肉腺窝的开口类型进行仔细观察, 通过黏膜注射之后, 观察息肉基底部能否抬起, 在明确息肉类型之后, 便可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1.2.2 手术方法。

使用EC-450MR5内镜和EG-450WR5内镜 (均由富士公司生产) , 找出患者的病变位置, 将注射针穿刺到病变位置, 然后将有美蓝溶液的15 m L生理盐水注入黏膜下层, 使病变基地能够完全抬起, 分离黏膜肌层和黏膜层, 进一步采取圈套器将病灶基底部套牢, 收紧之后采取高频电流电凝切除。切除之后需对患者创面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如果患者的创面出血量较少, 将万分之一的肾上腺素喷于创面上;如果患者的创面出血量较多, 可以利用钛夹进行止血。此外, 若对照组在使用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后, 有上述出血情况发生, 也采取同样的止血处理方法。

1.2.3 术后处理。

手术后, 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 术后需禁食1~2 d, 并采取常规抗炎、补液及止血等治疗。同时, 详细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对患者术后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此外, 告知患者手术后2个星期内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 以免影响术后疗效。随访半年, 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3]。

1.3 判定标准

主要判定指标包括三项: (1) 切除成功率; (2) 并发症发生率; (3) 复发率; (4) 术后息肉病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 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 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成功率100.00%;对照组患者经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切除成功率70.83%;观察组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 出现轻微出血2例, 并发症发生率4.17%, 基于镜下使用药物处理后达到止血, 无穿孔等状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 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18.75%;镜下使用相应药物处理后达到止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手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 观察组无一例复发, 对照组复发5例 (10.42%) ,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息肉病理结果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息肉病理结果分布主要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结果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属于一类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从形态角度分析, 可划分为三大种类:有蒂息肉、无蒂息肉和亚蒂息肉[4];基于组织学角度来划分, 消化道息肉有四类, 即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错构瘤性息肉。对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 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非常关键。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针对消化道息肉患者, 临床以往常采取高频电切术治疗, 但效果不甚理想, 主要表现为切除成功率不高, 在手术后期容易引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且术后复发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针对消化道息肉提到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这是一种在病灶黏膜下层内给予药物注射, 在形成液体垫之后将大块黏膜组织切除的新型手术方法, 内镜下黏膜切除与常规活检相比, 具备显著优势, 能够避免获取黏膜组织标本偏小进而造成误判的状况发生[5]。有学者研究表明, 对于消化道息肉患者, 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可提高切除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6,7,8];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中对照组4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 观察组48例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切除成功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无复发者;对照组切除成功率为70.83%、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复发率为10.42%。可知,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结果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发生, 进而提高手术疗效。所以,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钢, 李清清, 廖江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6) :104-105.

[2]安晓亮.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 2014, 35 (3) :584.

[3]傅春彬, 苏萍, 孔祥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 (10) :1061-1063.

[4]孙永刚, 杨小毛, 杜选峰,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70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 (12) :1216-1217.

[5]王华, 朱红敏, 汪朝惠, 等.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4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15, 22 (2) :187-188.

[6]何晓伟, 刘鹏飞, 项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86例临床疗效研究[J].黑龙江医学, 2015, 39 (7) :863-864.

[7]肖琳, 杨坚.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 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43-44.

上消化道黏膜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经结肠镜诊断的下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广基腺瘤息肉及黏膜下间质瘤),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息肉,经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占位者;共118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52.4岁。病变部位:直肠88例,其中腺瘤81例,早癌1例,黏膜下间质瘤6例;乙状结肠腺瘤10例,其中腺瘤9例,黏膜下间质瘤3例;降结肠8例腺瘤。横结肠7例腺瘤,升结肠5例腺瘤,病灶直径0.5~5.0cm,平均1.45cm。行ESD治疗,术前均行常规检查如:心电图、凝血功能、血常规、胸片等,术前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器械OlympusCF-H260结肠镜,IT刀(insula-tion-tipped knife),OlympusGF-UM2000超声内镜系统,OlympusNM-200L-0432注射针,Olympus D-201-11804透明帽,Olympus PW-5L-1喷洒管,Olympus FD-410LR热活检钳,Olympus HX-110LR止血夹,O-lympus钩形电刀(Hooking Knife),ERBE ICC 200高频电切装置和ERBE APC 300氩离子凝固器。

1.3 ESD操作方法

所有病例要全身静脉麻醉。黏膜下病变者采用超声内镜确定病变程度,下消化道黏膜隆起病变者采用美兰染色确定病变程度。步骤包括:①标记:用针刀或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在病灶周围做好电凝标记,黏膜下病灶紧靠病灶边缘,黏膜病变在病灶边缘外侧5 mm处。②黏膜下注射:将肾上腺素1 mL、美兰2mL、甘油果糖或生理盐水100mL混合配置的溶液,在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直至病灶明显抬起。③环形切开:钩形电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病灶外侧缘黏膜,一般首先切开病灶的远侧端。(对于黏膜下病变则从一侧切开至暴露肿瘤组织)。④黏膜剥离:在透明帽的帮助下,术中反复黏膜下注射以维持病灶的充分抬举,根据情况采用钩形电刀或IT刀将病灶从黏膜下层进行剥离,直至最终剥离病变组织。(黏膜下病变沿瘤体边缘逐渐剥离,直到在肿瘤过程中完全分离,以免伤害肿瘤)。⑤创面处理:对ESD治疗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小血管或可能发生渗血部位以氩气刀或热活检钳处理,较大裸露血管以金属夹夹闭。部分创面以金属夹缝合。

1.4 术后处理固定切除的标本

分别测量病灶垂直短径和最大直径,以4%甲醛固定后病理检查黏膜病变,2mm的串行部分,确定病灶及病灶边缘和基底无病变的性质,对早期癌病变的病理诊断无血管累及的进一步观察,如血管累及发生,建议额外的外科手术。对于是难以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现作CD117,SMA,S100蛋白,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第一天要禁食,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使用止血药物常规补液,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和穿孔。术后的第二天如果没有腹痛,出血等情况,可吃些流质东西。手术后的第三天可在吃些软食。出院后多卧床休息,直到伤口愈合。在3、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残留和复发病变。

2 结果

118例患者,全部成功切除,1例因瘤体过大(直径超过5cm)未能切除。ESD手术成功率99.15%(117/118)。手术治疗时间20~180 min,平均45.3 min。术中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均以热止血钳及APC等处理后止血,未发生大出血及穿孔情况,整块切除率为98.31%(116/118),完整切除率99.15%(117/118)。术后病理显示,直肠88例,其中黏膜病变82例,黏膜下病变6例;乙状结肠10例,其中黏膜病变9例,1例术前病理: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瘤体基底部分癌变,术后1、3、6、12月复查结肠镜,未复发。黏膜下病变1例降结肠8例黏膜病变。横结肠7黏膜病变,升结肠5例黏膜病变。

3 讨论

EMR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1],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于较大的病灶却不能整块切除,分次EMR切除较大的病灶,增加复发的可能性。文献报道分次EMF局部复发率15%[2,3],限制其的使用范围。

ESD优势:能整块切除较大病灶,得到完整的病理学资料及大大降低局部的复发的可能性。即便是溃疡型病变、疤痕的病变及EMR术后复发的病变者均能整块切除[4,5,6,7],文献报道ESD整块切除率约90%,而EMR的整块切除率约76%[8]。ESD对直径>1cm病灶的完整切除率明显优于EMR(EMR,51.5%;ESD,85.9%)[9]。ESD对直径>5 cm病灶的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EMR(EMR,59.5%;ESD,95.1%)[10]。本文ESD的整块切除率为98.31%(116/118),完整切除率99.15%(117/118),与文献报道相符。在这些方面EMR无法比拟。

本文118例术中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均经内镜下热止血钳及APC等处理后止血,无1例出现大出血及穿孔,1例瘤体过大(直径超过5cm)未能切除,未能完成肿块剥离送外科手术。ESD合并穿孔一般在术中多能及时发现,必要时及时胸腹部平片,可以明确穿孔的发生,作者体会:ESD术中,预防出血及穿孔非常重要,少量的渗血可用冰8%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小血管可直接用电凝或APC处理,而较大血管可用热活检钳烧灼、APC或金属夹夹闭。如有穿孔可能时可用金属夹夹闭。

综上所述,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黏膜病变及黏膜下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一种治疗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组结肠ESD病例较少,其治疗作用尚需大样本观察。本组总体疗效高于文献报道,与本组选择患者、术前准备、适应症准确把握、操作熟练,术中预防及避免出血穿孔措施得当有关,目前上消化道ESD文献较多,技术比较成熟,而结肠ESD文献相对较少,治疗上风险远高于上消化道。需临床进一步研究及不断积累经验,规避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短,且早癌病例仅1例,其对下消化道病变尤其是早癌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Tanabe S,Koizumi W,Mitomi H,et al.Clinical outcome of endoscopic aspiration mucosectomy for early stage gastric cancer[J].Gastrointest Endosc,2002,56(5):708-713.

[2]Muto M,Miyamoto S,Hosokawa A,et al.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n the stomach using the insulated-tip nee-dle-knife[J].Endoscopy,2005,37(2):178-182.

[3]Oka S,Tanaka S,Kaneko I,et al.Advantage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compared with EMR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4(6):877-883.

[4]Gotoda T.A large endoscopic resection b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procedure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3(7):71-73.

[5]Onozato Y,Ishihara H,Iizuka H,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s and large flat adenomas[J].Endoscopy,2006,38(10):980-986.

[6]Imagawa A,Okada H,Kawahara Y.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results and degrees of technical difficulty as well as success[J].Endoscopy,2006,38(10):987-990.

[7]Yokoi C,Gotoda T,Hamanaka H,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llows curative resection of locally recurrent early gastric cancer after prio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4(2),212-218.

[8]Kojima T,Parra-Blanco A,Takahashi H,et al.Outcome of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review of the Japanese literature[J].Gastrointest Endosc,1998,48(5),550-555.

[9]Watanabe K,Ogata S,Kawazoe S,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EMR for gastric tumors,historical pilot evaluation betwee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nd conventional mucosal resection[J].Gastrointest Endosc,2006,63(6):776-782.

上消化道黏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40例上消化道黏膜损伤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出来的, 其中男性有26例, 女性有14例, 他们的年龄在19~75岁之间。根据病发前有无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将患者划分成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相关性组与非NSAIDs相关性组, 其中前者为观察组, 后者为对照组, 每一组有20例患者。其中十二指肠球溃疡7例, 巨大溃疡有3例, 单一溃疡有1例, 胃部多发溃疡有20例, 胃黏膜出血糜烂有6例, 球后溃疡有3例。两组患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多个方面没有明显性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类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如说患者的自然资料、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史、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程度、临床病症、住院时间以及胃镜表现等。其中上腹隐痛就诊有10例, 黑便与呕血就诊有15例, 纳差与恶心就诊有7例, 体检有5例, 其他非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有3例。

临床患者所口服的非甾体消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双录芬酸、消炎痛、芬必得、安乃近等。在临床就诊的患者中, 服药至上消化道黏膜出现损伤的时间为2d~17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 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理论对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系统性研究, 具体见表1。

从表1中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 且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服药时间、服药种类、服药剂量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两组患者在内镜下的表现是广泛性的胃肠黏膜病变。

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在内镜中的特征是黏膜溃疡的面积不均匀, 以小溃疡为主且周围黏膜较光滑平整, 溃疡面和周围正常黏膜的境界清晰, 周边整齐, 呈现出凿壁形状的凹陷, 巨大溃疡面的周边具有增生的现象[3]。

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在临床中的特征包括:一是非甾体消炎药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且消化道出血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之一;二是非甾体消炎药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多消化不良与无规律性的疼痛等溃疡症状, 多是因为出血而就诊;三是非甾体消炎药的服用可能会引发胃肠道黏膜出现糜烂症状、消化不良、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其中不同剂量的非甾体消炎药对患者胃肠道黏膜的损伤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3]。

非甾体消炎药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症状中消化性溃疡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疾病之一, 其具有以下五点临床特征:一是非甾体消炎药引发的常见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反酸等;二是胃溃疡的病变部位是胃窦部与胃体大弯;三是大剂量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与加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出现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四是消化性溃疡极易出现穿孔与出血等并发症;五是消化性溃疡在内镜下的表现是十二指肠与胃存在多灶性或多发性的糜烂或出血症状, 黏膜受损的部位较浅[2]。

3 讨论

非甾体消炎药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病理机制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活性, 浸润黏膜上的中性粒细胞, 减少患者体内生子因子与血栓素A2的合成, 进而消弱上消化道黏膜对外界侵袭因子的抵抗防御能力, 导致溃疡、糜烂以及出血症状的发生。

在临床治疗中, 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患者以往的用药史, 有没有慢性疾病或者溃疡病史, 严格明确用药指征与适应证, 严禁长期大剂量地使用非甾体消炎;其次是对于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与非甾体消炎药类药物的患者, 要掌握患者的消化道临床反应, 定期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内镜、大便潜血检查;三是嘱咐患者餐后服用对上消化道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并尽量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肠溶片;四是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 具有针对性地使用抑酸药、抗酸药以及黏膜保护药等;五是根据药物的药性特征科学安排用药量, 剂量不能过大, 必要时可缩短联合用药的时间;六是对于高危人群需仔细权衡用药后的利与弊, 必要时可给予PPI制剂或者米索前列醇药剂, 以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4]。

摘要:目的 采取措施对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病例中随机选取40例, 其中男性有26例, 女性有14例, 他们的年龄在19~75岁之间。根据疾病病因将患者划分成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相关性组与非NSAIDs相关性组, 其中前者为观察组, 后者为对照组, 每一组有20例患者。利用统计学理论对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对比性分析。 (P<0.05)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服药时间、服药种类、服药剂量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两组患者在内镜下的表现是广泛性的胃肠黏膜病变。结论 在临床中合理规范化用药是有效预防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非甾体消炎药,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内镜,临床特征,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赵玲芬, 罗培元, 梁波, 等.非甾体消炎药致上消化道粘膜损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J].中国健康月刊, 2011, 30 (7) :58-60

[2]李军婷, 李乐申, 刘厚钰.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 25 (3) :151-152

[3]刘德萍, 史大敏.非甾体类消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内镜特征[J].山西医药杂志, 2007, 36 (7) :1679-1681

上一篇:糖尿病足早期下一篇:74HC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