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2024-09-28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共7篇)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篇1

近年来, 随着胃镜及肠镜的普及, 消化道SMT发现愈来愈多, 新的内镜下治疗器械不断开发及应用, 内镜治疗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opic mucosa resection, EMR) 的基础上使用内镜下专用高频电刀及其他辅助设备, 对消化道早期肿瘤及SMT, 进行标记、切割、剥离的一项新技术。ESD扩大了EMR的治疗适应证, 较高的整块切除率能显著减少病灶残留及复发, 从而达到对消化道早期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效果。目前日本已广泛运用ESD治疗消化道病变[1]。国际上对于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认识日渐深入, 其疗效和安全性已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成本低的特点, 其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充分体现了内镜手术治疗微创的优越性。但ESD切除范围较大, 耗时, 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较EMR高, 文献报道达10%~30%[2,3,4], 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尤其是县市级医院。我们自2010年11月始开展ESD手术治疗消化道病变, 到目前为止共完成治疗15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 我院通过胃镜及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SMT患者15例, 共18块病变, 其中男10例, 女5例;最小年龄28岁, 最大年龄75岁, 平均50岁。食管3例, 胃8例, 十二肠降段2例, 直肠2例。术后经病理活检发现, 病灶类型包括食管平滑肌留、胃间质瘤、十二指肠降段脂肪瘤及直肠类癌;其中两例超声内镜检查示病变位于固有肌层。

1.2 方法

1.2.1 器械

O l y m p u s G I F-V 7 0胃镜、O l y m p u s D-2 0 1-11 8 0 4透明帽、Olympus NM-200L-0432注射针、Olympus FD-410LR热活检钳、Olympus HX-110LR止血夹、Olympus钩形电刀 (hooking knife) 、二代IT刀 (insula-tion-tipped knife) 。

1.2.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告知ESD的益处及风险,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线等常规检查。无严重的心肺疾病, 血液病, 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长期服用抗凝剂。食管及胃部病变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静脉麻醉, 术前肌内注射654-2 10 mg;直肠病变的患者行普通无痛肠镜麻醉。

1.2.3 ESD操作方法

其中两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 采用EUS确定黏膜下病变的深度及范围, 其余用活检钳触观察SMT活动情况。ESD包括如下5个步骤:①标记:用hooking刀在病灶边缘外侧5 mm处点状标记。②黏膜下注射:靛姻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5 m L靛姻脂注射液、1 m L肾上腺素、100 m L生理盐水) 注射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 至标记部位黏膜明显抬起。③病灶环切:hooking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病灶外侧缘黏膜, 至暴露肿瘤组织。④黏膜剥离:借助透明帽, 术中反复黏膜下注射以维持病灶的充分抬举, 根据情况采用hooking刀或二代IT刀沿瘤体边缘逐步剥离, 直至完全分离肿瘤, 过程中避免伤及瘤体。⑤创面处理:对ESD治疗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 小血管或可能发生渗血部位以热活检钳处理, 较大裸露血管及创面以金属夹夹闭。食管及胃部病变切除后, 常规放置胃管减压, 并观察负压吸引袋有无出血。

1.2.4 术后处理

标本测量病灶最大长径和与之垂直的短径, 10%甲醛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确定病变性质。上消化道的病例术后第1天禁食, 常规补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及抗生素, 预防感染, 观察有无皮下气肿、胸闷及呼吸困难, 有无呕血、黑便、便血及腹胀、腹痛情况。术后第2天如无出血、腹痛, 可进低温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进软食、凉食。出院后每日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黏膜保护剂约2个月, 直至创面愈合;直肠病例术后当天禁食, 术后第1天开始流质无渣饮食, 术后第4天开始半流质少渣饮食, 7 d后正常饮食。所有患者术后1、2及12个月复查胃镜或肠镜,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病变有无残留或复发。

2 结果

2.1 内镜下手术情况

15例消化道SMT患者, 其中1例因病灶位于胃底且较大, 本院无M型胃镜, 转外科手术, 余14例经ESD一次性完整剥离病变, 手术时间30~60 min。切除标本病理诊断显示:食管平滑肌瘤3例, 胃平滑肌瘤2例, 胃间质瘤6例, 十二指肠降段脂肪瘤2例, 直肠类癌2例。病灶直径0.8~2.0 cm。

2.2 并发症及预后

其中3例术中因创面小动脉出血, 内镜下金属夹夹闭血管止血。无1例穿孔及迟发性出血。1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1例留下后遗症, ES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7 d。随访1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内镜下切除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癌前病变、早癌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EMR方法是通过黏膜下注射, 然后用圈套器整块或分块切除, EMR对于局限于黏膜内的带蒂的消化道肿瘤效果好, 但不易完全切除扁平病灶, 易复发。ESD技术由Hosokawa发明, 最初用于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5]。近年来, 该技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 ESD难易程度主要与病变大小、部位、是否合并有无瘢痕形成等有关。位于胃底部、中上部胃体大弯侧、幽门、距肛门<5 cm部位的病变操作相对困难, 而病灶位于胃窦、胃体中部小弯、胃体下部后壁时, 操作则相对容易。对本组2例直肠低位病变的ESD, 采用胃镜在直肠内进行操作, 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黏膜下注射的液体为生理盐水, 取材方便, 价格便宜, 但难以长时间维持病灶隆起的高度, 需反复多次黏膜下注射, 周平红等[6]报道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和靛胭脂不仅能满足ESD手术要求, 且并发症少。ESD有3个显著的优点:①可以一次性切除较大范围的病灶;②可以提供完整的标本, 利于病理医师对病变部位是否完全切除 (深度和广度) , 局部淋巴结或脉管转移等情况进行分析, 评估患者的预后, 并决定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术[7]。③降低了肿瘤的局部遗残率及术后再发率。但是ESD技术难度较高, 手术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率较高, 且手术时间较长。尽管如此, 我院慎重应用ESD切除消化道黏膜肿瘤13例。我们的体会:①严格掌握适应证, 可先选较小病灶, 如2.0 cm以下, 在没有超声内镜的条件下,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用活检钳触之有活动感方行ESD。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ES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出血, 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多, 经积极处理控制。

对于出血的预防有几点建议:①预防性止血:预防性止血比出血后止血更重要, 因为一旦出血则会影响操作视野。在剥离过程中, 随着黏膜下层的暴露, 一旦发现血管, 建议积极处理, 小血管可直接用IT刀电凝处理, 而较大血管可用热活检钳烧灼。②术中止血:术中一旦发现出血, 需积极处理, 不可盲目操作, 必要时终止手术。术中少量渗血可直接用2%的冰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冲洗, 对血管性出血可用IT刀或热活检钳治疗, 在操作未完成前, 尽量避免金属钛夹止血, 可能会影响下一步操作。③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当病灶被完整剥离后, 创面上所有可见的小血管, 均使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 或热活检钳烧灼, 出血明显者使用金属止血夹, 创面较大者使用金属夹夹闭创面, 达到术中止血及预防术后出血及目的[8]。术后静脉滴注止血药及抑酸药物, 可达到预防术后出血的目的。穿孔是ESD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文献报道食管ESD合并穿孔达到3.9%[9], 胃ESD合并穿孔达到3.56%[10], 十二指肠ESD合并穿孔达到22.22%[11], 姚礼庆等[12]的研究中ESD穿孔发生率为11.4% (4/35) 。本组未有穿孔发生, 可能与本院刚开展ESD技术, 对病患选择相对较保守有关。

穿孔的预防应注意:①术前应行超声内镜检查, 了解病灶深度、大小及来源, 固有肌层的病灶穿孔可能性大;②术中始终保持操作视野清晰;③治疗过程中及时进行黏膜下注射;④在剥离过程中始终保持刀与肌层的平行。虽然有报道用金属夹闭裂孔而免于外科修补手术[13], 但较大裂孔应随时转外科。⑤因我院ESD刚开展, 术前应积极争取内镜护士及外科医师密切配合,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⑥手术困难者, 特别是胃底或胃壁外大病灶剥离后, 穿孔无法修补及大出血无法镜下止血者, 应立即停止手术, 转外科治疗。故开展黏膜下剥离术 (ESD) 应非常慎重。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submucosal tumor, SMT) 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ESD方法治疗消化道SMT的内镜下手术情况、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 15例消化道SMT患者, 用二代IT刀及钩型刀剥离、切除病变, 并及时止血。结果 15例消化道SMT患者, 其中1例因病灶较大且位于胃底, 转外科手术, 余14例患者一次性顺利完全切除, 无穿孔及大出血, 随访1年15例患者复查胃、肠镜显示创面已愈合, 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ESD治疗消化道SMT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4例, 男21例, 女23例;年龄40~75岁, 平均 (54.5±5.14) 岁;肿瘤直径0.4~2.9cm, 平均直径 (1.19±0.44) cm;肿瘤位置在食管上段11例, 食管中段17例, 食管下段16例。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2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组在消化内镜下行食管黏膜切除手术, 具体的方法为:a.性气管插管麻醉, 然后取患者左侧卧位, 以2~3L/分给予低流量吸氧, 并清除患者的口鼻分泌物, 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b.手术过程中充二氧化碳气体, 并在消化内镜的前端安装透明帽, 进镜;c.在看见肿瘤病灶后给予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和靛胭脂在距口腔5cm处进行黏膜下注射, 再用HOOK刀纵向切开隆起的黏膜后将黏膜逐步分离开来, 直至肿瘤显露出来;d.采用HOOK刀分离肿瘤体及其周围的组织, 逐步将肿瘤剖离, 再通过圈套器完整的取出肿瘤。需要注意的是, 在手术中遇到小血管时, 将HOOK刀换成氩气刀, 当遇到大血管时, 需要采用止血钳钳夹后进行电凝止血[1]。 (2) 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行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手术, 具体手术方法:a.术前进行静脉全麻, 然后实施双腔气管插管, 在患者的健侧实施单肺通气, 并让患者取左侧卧位;b.在患者的腋中线7、8肋之间作一个胸腔镜观察孔, 然后在腋前线的4、5肋之间以及肩胛下脚线的第8肋间作一个操作孔;c.然后在胸腔镜的直视下采用电凝法将纵膈胸切开, 然后对肿瘤所在的部位进行全周分离, 并采用纱布包绕和牵引;d.采用电刀切开肿瘤表面肌层以及肿瘤的包膜, 在根基切开的间隙将肿瘤进行钝性的分离和摘除;e.将水注入到胸腔内, 然后行胃镜充气, 并对黏膜的破损情况进行观察, 然后缝合食管肌层, 引流管留置与腋中线第7肋间[2]。

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

统计学处理:文章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计量资料采用 (±s) 进行表示, 并采用χ2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统计学差异值用P表示, 当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 (4.51±0.79) 天、手术时间 (31.54±21.67) 分钟, 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 (51.75±14.63) ml也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具体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见表1。

讨论

食管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 其中, 在众多食管黏膜下肿瘤当中, 食管平滑肌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次研究的94例肿瘤均为平滑肌瘤。到目前为止, 唯一能够治愈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方法是手术, 但是传统的手术普遍采用开胸切除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的创伤比较大, 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也相对较慢, 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黏膜切除手术的选择逐渐向创伤小、恢复快的方向靠近, 其中消化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术就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 这种手术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在完整切除黏膜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整的消化道功能[4]。

从手术过程来看, 在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手术中, 进行黏膜注射, 能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病灶的分离、降低了穿孔的风险, 同时CO2气体的填充保证避免了术中皮下气肿的出现, 且在手术中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换刀等措施。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于术中出血量大的患者, 应及时停止手术。

总之, 从结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不管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 消化内镜下的黏膜切除均显著优于胸腔镜下黏膜切除, 同时手术操作也较为简便, 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2例, 对照组在胸腔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 治疗组在消化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消化内镜下进行食管黏膜切除手术有利于促进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更快恢复。

关键词:消化内镜,胸腔镜,食管黏膜下肿瘤

参考文献

[1] 王连英, 张明珠, 曹春香.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0 (6) :45-47.

[2] 宁琳洪, 王雷, 郭红.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4 (19) :78-79.

[3] 张小茜, 张红梅, 孙秀菊, 秀万胜.食管间叶瘤的内镜下切除法初探[J].临床荟萃, 2010, 14 (13) :78-80.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篇3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ESD治疗消化道疾病病人28例, 男15例, 女13例;年龄45岁~82岁;胃间质瘤12例, 食管平滑肌瘤8例, 胃神经纤维瘤1例, 异位胰腺1例, 早期胃癌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灶范围、大小、浸润深度, 确定病变仅局限于黏膜下层;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癌变者, 加行CT检查。28例均成功完整剥离肿瘤, 切缘阴性。手术时间30 min~90 min。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0.7%, 其中2例出血, 1例穿孔。1例穿孔术中发现给予钛夹钳夹, 2例术后出血均给予保守治疗治愈。随访5个月~32个月, 无一例复发。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肿瘤病人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往往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缺乏信心, 存在焦虑、沮丧、恐惧等心理, 同时ESD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 病人知之甚少, 担心新治疗模式是否比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等。因此, 护理人员应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承受能力等做好护患沟通, 说明ESD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详细讲解手术过程、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 必要时, 介绍成功病例建立护患、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协作关系, 提高病人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依从性。

2.1.2 术前准备与评估

配合医师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术前常规检查, 如凝血指标、血生化、心电图等。术前1 d做好皮试, 了解有无操作禁忌证。了解病人近期有无服用阿司匹林、非甾类药物及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如服用上述药物则需停用1周以上再行ESD。治疗前应与病人或家属签好治疗同意书, 告知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术前12 h内禁食、禁饮。

2.2 术中护理

保持左侧卧位, 固定好口垫, 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随时调整病人体位, 以利于医生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 防止窒息。同时护理人员要熟悉治疗步骤, 协助医生完成治疗, 熟知急救程序, 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术中应配合医生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或穿孔。术中需有意识地预防或避免出血, 对于剥离过程中发现的较小黏膜下血管出血, 可直接电凝止血, 对于较大的黏膜下血管出血, 可辅予冰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以明确出血部位, 同时配合操作医师尝试钛夹钳夹止血。另外, 始终保持黏膜下层剥离过程中视野清晰以及解剖层次是避免穿孔的关键。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穿孔, 但顺利给予钛夹夹闭。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术后24 h~48 h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注意胃肠减压引流液的性状, 禁食2 d或3 d, 给予抗感染、抑酸、补液等治疗。

2.3.2 饮食护理

禁食2 d或3 d后, 若无并发症, 可逐渐恢复饮食。先予流质饮食, 食物温度宜温凉,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诱发出血。以后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饮食, 持续1周后改为软食。

2.3.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出血和穿孔是ESD主要的并发症, ESD出血发生率为4.6%~7.0%, 穿孔的发生率为4.0%~4.6%[4,5,6,7]。出血主要是因手术创面出血所致, 术后主要表现为胃肠减压引流液性状的改变、呕血、心率及血压的变化、血红蛋白下降等方面。其中胃肠减压引流液性状的改变是护士早期即可观察到的变化。本组术后2例病人24 h内胃肠减压引流液变为鲜红色, 考虑有活动性出血, 给予冰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洗胃后胃肠减压引流液逐渐转为草绿色。另外, 也需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剧烈腹痛及有无腹膜炎的表现。若出现, 需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的可能, 腹部立位X线片可确诊, 若明确有穿孔, 需急诊外科手术干预。本组术后无一例穿孔发生。

3 小结

ESD治疗黏膜下层肿瘤, 能够完整地切除癌灶, 达到无肿瘤残余;较普通外科手术具有损伤小、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故ESD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ESD操作比较复杂, 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 手术并发症多。术前良好的心理干预为手术成功提供条件;术中、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合理的饮食指导、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的迟发性出血、穿孔的发生和预防需要护士严密观察病情, 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 尤其是围术期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摘要:对28例上消化道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病人, 针对性地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总结ESD围术期护理经验。ESD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良好、得当的围术期护理是ESD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马丽黎, 陈世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J].胃肠病学, 2008, 13 (8) :495.

[2]周平红, 姚札庆, 徐美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7, 10 (4) :319.

[3]Isomoto H, Shikuwa S, Yamaguchi N, et a1.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A large-scale feasibility study[J].GUT, 2009, 58:331.

[4]Chun Chao Chang, I Lin Lee, Peng Jen Chen, 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gastric epithelial tumors:a multicenter study in Taiwan[J].J Formos Med Assoc, 2009, 108 (1) :38-44.

[5]Kakushima N, Fujishiro M.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neoplasm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 14 (19) :2962-2967.

[6]Gotoda T, Yamamoto H, Soetikno RM.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J].J Gastroenterol, 2006, 41 (10) :929-942.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64例在该院住院部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病例, 所有病患均符合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标准[1], 且经超声内镜检查确诊, 存在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 其表面光滑, 上端有溃疡, 周围有桥型粘膜褶皱, 无内镜使用禁忌, 无粘膜下囊肿, 无静脉曲张, 无心肝肾及凝血功能异常, 无腔外脏器压迫等, 均经患者签字同意手术, 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32例。其中, 治疗组, 女13例, 男19例;年龄44~67岁, 平均年龄 (60.6±3.1) 岁;部位:食管10例, 胃20例, 十二指肠2例。对照组, 女12例, 男20例;年龄45~68岁, 平均年龄 (61.2±3.5) 岁;食管12例, 胃19例, 十二指肠1例。

1.2 方法

仪器:日本Olympus电子胃镜 (注册号:国食药监械 (进) 字2012第3222872号, 规格型号:GIF-XQ260) 、内镜主机 (CV-260) 、超声微探头 (20MHz) , 注射针, 止血夹, ERBE ICC-200高频电刀、热活检钳、圈套器、三爪钳等。两组患者均行术前检查, 全麻下左侧卧位, 术前禁食禁水。

治疗组32例, 采取ESD:于病灶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1:1000 0) , 使病灶隆起, 用透明帽吸引法吸起病变部位, 沿病变边缘剥离, 电圈套切除肿瘤, 止血夹及电凝止血, 之后取样行病理活检, 观察残留状况, 若存在残留则切除干净。

对照组32例, 采取EMR:用高频电针电灼病变周围边缘进行标记, 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1:1000 0) 粘膜下注射, 隆起病灶, 把圈套器置于病变组织周围, 三爪钳将病变组织提起, 收紧圈套器, 切除病灶, 撤出内镜, 进行病理学检查, 确定残留状况。术后常规止血、抗感染治疗, 1 d内禁食, 给予胃粘膜保护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持续2周, 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 随访1年, 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

治疗组出血、穿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间手术时间对比

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对比两组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治疗组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消化道特别是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是消化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其发病部位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开始症状不明显, 往往被患者忽略, 一旦发现, 往往已经处于晚期, 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极大, 有研究指出, 对早期上消化道癌变及时切除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因此, 若能早期发现并给与相应治疗对其预后将起到重要作用[2]。随着医疗设备更新和内镜技术的发展, 临床上一般通过内镜对其病变部位进行探查, 观察其病变情况, 并对病灶进行切除, 相比传统外科手术, 内镜下切除术对患者伤害轻微, 术后并发症少, 治疗费用低, 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已经在临床上普遍使用[3]。

EMR和ESD都是上消化道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术, 由于是微创手术,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轻, 减轻患者的痛苦, 手术后机体脏器恢复较快, 减少住院时间, 避免各种外源性因素的影响[4]。ESD是在EMR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更先进的手段, ESD可一次性切除更大范围的病变组织, 为病理检查获取更准确的病理资料, 对癌细胞残留情况作出准确判断[5]。不仅能用于早期食管、胃癌的治疗, 还能用于切除溃疡性病变, 应用范围更广, 完整切除粘膜及粘膜下层病变组织, 减少复发[6]。虽然手术时间较长, 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 但能防止术后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产生, 提高患者生存率[7]。该研究中发现, 治疗组出血 (3.1%) 、穿孔 (0.0%) 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率 (0.0%) 明显小于对照组 (12.4%、6.2%、6.2%) (P=0.014, 0.011, 0.011<0.05) , 病变直径>3 cm与≤3 cm两种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20.0%、0.0%)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37.5%) 、 (12.5%) (P=0.006, 0.000<0.05) , 但手术时间 (67.8±14.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 (31.2±12.2) min (P=0.000<0.05) 。所以采取ESD治疗的治疗组, 治疗后其并发症及复发率更低, 对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学者王一卓等[8]报告中, 出血 (4%) 、穿孔 (0) 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率 (0%) (P=0.014, 0.011, 0.011<0.05) , 病变直径>3 cm与≤3 cm两种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21.43%) 、 (0.0%) 明显小于对照组 (37.5%) 、 (11.43%) (P=0.013, 0.000<0.05) , 手术时间 (68.6±13.4)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 (32.7±11.3) min, (P=0.000<0.05) , 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采取ESD治疗, 疗效显著, 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病例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该科室治疗胆囊结石的病例64例, 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32例, 两组分别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治疗后的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出血 (3.1%) 、穿孔并发症发生 (0%) 及复发率 (0.0%) 明显小于对照组 (12.4%、6.2%、6.2%) (P=0.014, 0.011, 0.011<0.05) , 病变直径>3 cm与≤3 cm两种病变部位切缘阳性率 (20.0%、0.0%)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37.5%、12.5%) (P=0.006, 0.000<0.05) , 但手术时间 (67.8±14.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 (31.2±12.2) min (P=0.000<0.05) , 均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有效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 效果明显优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值得推广。

关键词:黏膜下病变,内镜,上消化道,疗效,黏膜下剥离术

参考文献

[1]唐光华, 蒋丹斌, 单际平, 等.微探头超声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J].胃肠病学, 2013, 18 (12) :720-723.

[2]乔丽娟, 徐辉, 陈虹彬,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疗效及安全性[J].西南国防医药, 2014, 24 (12) :1329-1331.

[3]张卫国, 李胜保, 郜元军, 等.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学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 2013, 30 (8) :523-525.

[4]刘莹, 卢雪峰, 王亚楠, 等.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 (5) :334-336.

[5]孙圣斌, 黄曼玲, 刘爱斯,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 2014, 20 (3) :277-281.

[6]李会, 王飞飞, 谢郭豪, 等.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全麻管理[J].浙江医学, 2015, 37 (15) :1303-1308.

[7]易航, 牟一, 刘伟,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主乳头旁黏膜下肿瘤三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 32 (8) :562-563.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消化道息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观察组中, 男27例, 女21例;年龄28~76岁, 平均年龄 (46.9±3.4) 岁。对照组中, 男28例, 女20例;年龄27~75岁, 平均年龄 (46.8±3.3) 岁。所有患者均为消化道无蒂息肉, 息肉直径0.5~2.0 cm, 排除存在心肺、凝血功能障碍及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开始前, 需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 进而确定开展手术。同时, 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凝血功能检查等[2]。以结肠镜检查结果为依据, 对常规内镜下息肉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 包括息肉大小、形态等。在上述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将高频电切术实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使用浓度为0.5%的美蓝水溶液染色, 基于内镜条件下对息肉腺窝的开口类型进行仔细观察, 通过黏膜注射之后, 观察息肉基底部能否抬起, 在明确息肉类型之后, 便可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1.2.2 手术方法。

使用EC-450MR5内镜和EG-450WR5内镜 (均由富士公司生产) , 找出患者的病变位置, 将注射针穿刺到病变位置, 然后将有美蓝溶液的15 m L生理盐水注入黏膜下层, 使病变基地能够完全抬起, 分离黏膜肌层和黏膜层, 进一步采取圈套器将病灶基底部套牢, 收紧之后采取高频电流电凝切除。切除之后需对患者创面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如果患者的创面出血量较少, 将万分之一的肾上腺素喷于创面上;如果患者的创面出血量较多, 可以利用钛夹进行止血。此外, 若对照组在使用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后, 有上述出血情况发生, 也采取同样的止血处理方法。

1.2.3 术后处理。

手术后, 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 术后需禁食1~2 d, 并采取常规抗炎、补液及止血等治疗。同时, 详细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对患者术后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此外, 告知患者手术后2个星期内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 以免影响术后疗效。随访半年, 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3]。

1.3 判定标准

主要判定指标包括三项: (1) 切除成功率; (2) 并发症发生率; (3) 复发率; (4) 术后息肉病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 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 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成功率100.00%;对照组患者经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切除成功率70.83%;观察组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 出现轻微出血2例, 并发症发生率4.17%, 基于镜下使用药物处理后达到止血, 无穿孔等状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 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18.75%;镜下使用相应药物处理后达到止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手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 观察组无一例复发, 对照组复发5例 (10.42%) ,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息肉病理结果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息肉病理结果分布主要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结果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属于一类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从形态角度分析, 可划分为三大种类:有蒂息肉、无蒂息肉和亚蒂息肉[4];基于组织学角度来划分, 消化道息肉有四类, 即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错构瘤性息肉。对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 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非常关键。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针对消化道息肉患者, 临床以往常采取高频电切术治疗, 但效果不甚理想, 主要表现为切除成功率不高, 在手术后期容易引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且术后复发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针对消化道息肉提到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这是一种在病灶黏膜下层内给予药物注射, 在形成液体垫之后将大块黏膜组织切除的新型手术方法, 内镜下黏膜切除与常规活检相比, 具备显著优势, 能够避免获取黏膜组织标本偏小进而造成误判的状况发生[5]。有学者研究表明, 对于消化道息肉患者, 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可提高切除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6,7,8];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中对照组4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 观察组48例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切除成功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无复发者;对照组切除成功率为70.83%、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复发率为10.42%。可知,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结果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发生, 进而提高手术疗效。所以,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钢, 李清清, 廖江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6) :104-105.

[2]安晓亮.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 2014, 35 (3) :584.

[3]傅春彬, 苏萍, 孔祥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 (10) :1061-1063.

[4]孙永刚, 杨小毛, 杜选峰,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70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 (12) :1216-1217.

[5]王华, 朱红敏, 汪朝惠, 等.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4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15, 22 (2) :187-188.

[6]何晓伟, 刘鹏飞, 项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86例临床疗效研究[J].黑龙江医学, 2015, 39 (7) :863-864.

[7]肖琳, 杨坚.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 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43-44.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4岁~73岁,平均59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食管病变16例,胃体病变5例,胃窦病变5例,贲门病变3例,十二指肠病变1例。30例经超声内镜检查,病变部位分别在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均符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适应证。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器材与药物

采用Olympus CF Q260电子内镜,Olympus CF Q240超声内镜,ERBE ICC-200高频电切装置和APC300氩离子凝固器,NM-L-1注射针,FD-LU-1热活检钳,HX-6 1 0-1 3 5钛夹,勾刀或IT刀等。黏膜下注射液用1∶1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0.5%亚甲蓝或1%玻璃酸钠+0.5%亚甲蓝,染色剂:胃和结肠黏膜用0.4%靛胭脂。

1.2.2 操作方法

术前常规行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评估,配备专职麻醉师,其中5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余常规行静脉麻醉,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1)标记:应用勾刀或氩气刀于病灶边缘0.5 cm~1.0 cm进行电凝标记。(2)黏膜下注射:将加美兰的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或玻璃酸钠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3)切开病变外侧缘黏膜:应用HOOK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黏膜,先切开远端,再切开近端。(4)剥离病变:应用勾刀或IT刀于病灶下方对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剥离过程中可反复黏膜下注射,保持病灶与基层分离。(5)创面处理:切除病灶时如发现出血及时用热活检钳止血,防治创面血管出血时,可采用钛夹缝合创面。(6)标本的收集:用网篮或圈套器取出切除物,标本取出后,黏膜面朝上拉开展平,用大头针固定在泡沫板上,用胃镜拍下照片后连同泡沫一同浸泡在4%的甲醛溶液内送检。

1.3 结果

30例病人的病变部位均在内镜下剥离,成功率100%,术后均带回胃肠减压管一根,接负压吸引器。其中4例术后引流管引出少许血性液体,未予特殊处理,12 h后引流液颜色正常;5例术后出现体温升高,不超过38.0℃,未予处理,24 h后体温正常;7例出现恶心、呕吐,予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后症状缓解;2例疼痛较甚,1例自行缓解,1例经肌注盐酸哌替啶后缓解。30例病人术后3 d~5 d拔除胃肠减压管,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7 d~10 d治愈出院,随访复查病变部位剥离彻底。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检查术前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

2.1.2 术前评估

对病人的各种状况进行评估,全面了解病史,包括内镜所见病灶部位、大小、组织学诊断、有无麻醉药品过敏史、高血压病及严重心肺病史,有无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有无服用抗凝药,长期服用抗凝药者,需停药1周以上方能行手术治疗。

2.1.3 术前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手术方法、效果、基本操作过程、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必要时观看图片,介绍成功典型病例,消除病人紧张心理,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

2.1.4 术前准备

术前8 h开始禁食、禁饮;更换手术服,不穿高领上衣,女性病人不穿文胸;在病人右手打留置针(术中体位为左侧卧位,所以留置针需要打在右手,麻药及术中用药需从留置针内注入);准备便盆和尿壶,并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排便;监测血压情况,如血压高者,遵医嘱予舌下含服降压药。

2.2 术中护理

协助病人采取左侧卧位,护理人员要熟悉手术步骤,严密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低流量吸氧2 L/min~3 L/min,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2.3 术后护理

2.3.1 手术当天

(1)病人返回病房时,责任护士应与内镜护士、麻醉师当面交接病人意识、生命体征、胃肠减压管情况。(2)交代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禁水。(3)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出血、穿孔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密切观察胃肠减压管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本组病人中有4例引流管内引出少许血性液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考虑为术后胃内残留血液,未予特殊处理,12 h后引流液转为黄绿色。(5)遵医嘱立即予抑酸、抗感染、止血等补液治疗,观察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

2.3.2 术后1 d~3 d

(1)密切观察有无呕血、黑便、颈胸部皮下气肿等情况,防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2)观察病人疼痛情况,ESD术后病人一般为上腹部疼痛,与内镜治疗造成的溃疡有关。本组30例病人中,有2例病人疼痛较甚,其中1例予心理疏导,未予药物处理自行缓解,另1例予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后缓解,其余病人疼痛能忍受。(3)遵医嘱禁食、水48 h~72h,避免食物与创面摩擦,创面大且并发出血者,延长禁食时间至72 h~96 h,胃肠减压管拔除后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脱脂牛奶。(4)术后24 h~72 h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抬高床头或协助左右翻身。床上排尿、排便,记录24 h尿量。(5)防止胃肠减压管扭曲、受压及牵拉导致导管移位或引流不畅,勿将负压引流袋提高高于头面部水平,防止引流液逆流,记录胃肠减压引流量,每日更换胃肠减压引流袋。(6)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口干时可用棉签湿润口腔,术后可有咽部不适,术后1d~4d可自行缓解。

2.3.3 术后3 d~7 d

(1)术后3 d~7 d可由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如粥、烂面条、蒸蛋等,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食物温度应适中,不宜太烫,随后逐步过渡到普软食,避免粗糙的食物,如坚果类、蔬菜根茎类。(2)术后72 h如无不适,可适当在床边活动,不要剧烈活动,如创面较大遵医嘱延长卧床休息时间。(3)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观察大便颜色,如出现黑便、血便立刻通知医生。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监测血压、心率情况,观察有无呕血、黑便情况。如出现呕血或黑便、心率快、血压下降等情况,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予止血、抑酸等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治疗,予吸氧3 L/min,持续心电监护,做好配血、输血准备,必要时予内镜下止血治疗。本组30例病人未出现出血情况。

2.4.2 穿孔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病人有无腹痛的表现,如果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痛加剧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应警惕穿孔并发症发生,立即报告医师,予腹部平片检查,明确是否有穿孔,对于无需外科手术的穿孔,遵医嘱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予抗感染、抑酸、保护胃黏膜、静脉营养治疗。本组病人未出现穿孔现象。

2.5 出院指导

(1)指导病人合理的饮食调养,少食多餐。食物选择易消化、高营养、富含铁、钙、维生素的食物,禁食油炸、硬、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2)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2周内要避免较重的体力活动。(3)注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4)遵医嘱用药,继续服抑酸和保护胃黏膜药,慎用或勿用胃黏膜刺激性药物;3~6个月复查胃肠镜,观察创面恢复情况。

3 讨论

目前,ESD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胃肠道黏膜肿瘤的有效手段,特别适合平坦型肿瘤(早期胃癌、结肠癌和息肉),或者巨大、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切除的息肉,是一项微创的新治疗技术[3],但ESD手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高、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发生率高,除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外,更要求具备由麻醉科、病理科、专科护士等人员组成的ESD协作团队,其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是ESD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4]。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检查、评估、宣教、准备工作,术中熟练配合医师完成手术,严密观察术中病情变化,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宣教、管道护理、活动指导及心理护理,积极做好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上消化道病变病人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结果]30例病人病变部位均成功剥离,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经精心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专业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上消化道病变,护理

参考文献

[1]耿莉,范秀珍,李卫峰.“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5B):1245.

[2]向葵,何燕,王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护理[J].重庆医学,2011,5(40):1551.

[3]邱成丽,栾琰,金茜.34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人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56.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篇7

关键词:结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 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开发和内镜诊疗新技术的发展, 内镜下切除消化道肿瘤的适应症越来越广, 并逐渐成为一种切除早期癌前病变的微创手段。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基础上使用内镜下专用高频电刀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消化道早期肿瘤进行切割、剥离的一项新技术。应用ESD可以一次性全部切除较大的病变组织, 获得完整病理学诊断资料, 并降低病变局部的复发率。目前, 国内应用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报告呈逐年递增趋势, 其中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操作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消化内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43例采取海博水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结肠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 经我院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单、多部位良性肿瘤患者43例, 其中亚蒂15部位, 无蒂100部位, 标本最大30mm×35mm;其中男25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78岁, 年龄最小31岁;ESD手术部位:直肠39例次, 乙状结肠29例次, 降结肠22例次, 结肠脾曲5例次, 横结肠6例次, 结肠肝曲6例次, 升结肠6例次, 盲肠2例次。

2. 手术方法。

术前行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确定病变部位, 行活检病检, 制定手术方案, 对病理诊断良性肿瘤的患者, 术前行常规肠道准备, 选择全麻插管。按先治疗近端再治疗远端病变的原则, 首先安装透明前端帽进镜, 用冲洗泵选用0.9%的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清洁病变及周边粘膜, 然后用一次性海博水刀及泵, 用含2%美兰及0.5%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打造水垫, 在距病变约0.6mm处将粘膜局部环形切开, 边注水边结合凝切用前端帽顶起并切开粘膜, 完整剥离病灶, 术后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

3. 护理要点。

(1) 术前护理。a:术前评估。术前做好病情的评估及完善血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肺功能相检查。如有凝血功能不良的患者, 手术之前应停药1周, 并待PT, INR正常。b:肠道准备。保证肠道无粪渣、无泡沫是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手术治疗和常规手术对肠道清洁度的共同要求。给予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体饮用后一次性给予西甲硅油液5m L口服的方法适用于短时间内以口服大量液体的患者。本研究中肠道准备的方法为术前1~2天开始给予患者予沙比利片5mg, tid, po, 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 并给予乙二醇电解质。c:留置导尿。因为本研究中ESD在麻醉状态下进行, 预计时间超过3小时者, 因此给予留置导尿。d:禁烟。手术时咳嗽会影响插管, 且影响胃酸分泌而影响观察, 因此吸烟者行ESD手术前1天指导患者禁烟。e:静脉麻醉前准备。为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 手术前应详细告知无痛镜的优越性。指导患者术前1周内禁饮酒, 忌食西瓜等含籽食物。同时指导患者术前排空膀胱, 将义齿取出。f:心理疏导。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让患者接受此项治疗, 并减轻其精神紧张及恐惧等心理。本研究中心理疏导的方式有帮助患者了解ESD的全过程、手术手术优点及治疗后可取得的效果, 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 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事项。 (2) 术中护理。手术室需保持安静、舒适, 术中充分给予人文关怀闭。因部分患者操作时间长, 可能造成受压部位的皮肤和骨突处的压迫而发生压疮。本研究中通过在术前摆放体位时让患者卧于舒适的左侧卧位并在手术床上放置海绵垫或气垫圈等方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术中加强心电监护, 及时评估, 准确判断, 密切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如果血管损伤后喷血, 迅速准备止血附件并提醒术者出血具体位点, 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快速补液, 必要时配血, 输血。无法判断出血位置, 应建议术者用高渗盐水注射减慢出血速度, 便于找到出血位置再行止血。 (3) 术后护理。a:术后一般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持续心电监护4~6小时, 绝对卧床休息3~5天。1天后指导患者开始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卧床期间, 应做好床单位的护理及口腔护理,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鼓励患者活动四肢, 并预防便秘发生。b:术后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入院后可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 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产生疑虑。本研究中采取向患者发放护理小卡片, 帮助患者了解结直肠癌和早期癌的相关知识, 以及ESD术后转归情况, 使消除紧张、恐惧、疑虑心理。c:随访。出院时告知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紧张情绪, 规律饮食, 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出院6个月后应复查肠镜检查。同时指导患者出院后做好自我护理, 如有不适, 及时回院检查。 (4) 预防并发症。a:消化道出血。手术创面出血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是原因。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活动性出血征象。持续监测血压、脉搏, 注意有无呕血、黑便及其量、颜色、性状, 以判断出血的程度, 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体征, 立即报告医生, 并遵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以备输血、用药。若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应给适量冰盐水洗胃, 并可通过胃管给予止血药物或通过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并指导患者禁食、绝对卧床休息,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b:胃穿孔。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剧烈腹痛、腹胀,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如遇此种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未出现胃穿孔。 (5) 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出院后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进食粗糙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根据医嘱按时坚持服药, 保持心情情舒畅。1个月后回院复查胃镜;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嘱咐患者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结果

43例患者行海博水刀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单、多部位结肠良性肿瘤115部位, 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 平均出血量50ml, 手术安全可行, 无严重并发症。其中2个及以上部位的有26例, 最多22部位, 标本最大30mm×35mm, 发生并发症气腹2例, 皮下气肿3例, 延迟出血1例;单部位并发症1例, 多部位并发症2例, 经保守治疗痊愈。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管状腺瘤14例;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4例, 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 增生性息肉2例, 腺瘤样息肉21例, 术后患者随访3月无不良反应。

三、讨论

随着结肠镜的应用增多, 结肠良性肿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 也易被早期诊断。海博水刀的使用, 增加了肠道良性肿瘤切除的机会及可行性。海博刀将精细水束分离技术和电外科技术有机融合, 不易出现出血及穿孔, 视野清晰, 可精细操作, 解决了因不易掌握凝切深度, 发生灼伤深层组织、出血及穿孔的问题;水刀切开过程中切缘相对较宽, 需要离切除肿块较常规的切缘稍远以保证标本的完整, 剥离后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 尽量用钛夹封闭, 利于创口痊愈。但ESD操作比较复杂, 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 手术并发症多, 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 尤其是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对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靖正, 姚礼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12, 卷缺失 (2) :198-202.

[2]孙会会, 陈莹, 许树长,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上消化道相关病变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 2012, 卷缺失 (8) :799-804.

[3]徐国良, 罗广裕, 林世永,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J].中国内镜杂志, 2010, 卷缺失 (10) :1013-1016.

[4]杨建民, 费保莹, 徐启顺,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卷缺失 (3) :255-259.

[5]练晶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评价[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6]刘爱斯, 黄曼玲, 王爱萍,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卷缺失 (14) :2368-2370.

[7]周平红, 姚礼庆, 徐美东,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巨大平坦息肉18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卷缺失 (8) :633-636.

[8]耿莉, 范秀珍, 李卫峰, 等.“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卷缺失 (14) :1245-1247.

上一篇:粘虫发生下一篇:电针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