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2024-09-10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精选10篇)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1

在消化科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重病之一, 这种病随时会发生变化, 如果没有马上采取措施,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医生遇到这类危重患者, 在抢救的过程中, 要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作出快速而又准确的判断, 马上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止血, 以免产生失血性休克。对这种病情医护人员要做到早期诊治, 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这些都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途径, 患者能否安全脱离危险, 护理工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本文根据笔者所在科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5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探讨了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护理措施, 从而为这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提供了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消化科从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5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男32例, 女26例, 年龄39~67岁。病程最长22 d, 最短2 d。以呕血为初始症状的患者有23例, 其中15例住院期间出血, 35例门脉高压。出血量最多一次高达2000 ml, 最少500 ml。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头晕、呕血、黑便, 并且会感到上腹部不适, 体征表现主要为腹腔积液和贫血面貌。

1.2 观察和护理

患者在入院之后都给予吸氧, 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给予垂体后叶素和补液等药物治疗以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

1.2.1 观察

(1) 对患者的出血和再出血, 停止出血进行观察。患者如有发生急性出血时要在床边进行紧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 要安装心电监护, 24 h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通常情况下, 出血和再出血的临床表现症状为以下几方面: (1) 如果患者发生呕血和首次出血量比较大的一般很容易发生再次出血。 (2) 患者一直感到腹胀、肠鸣比较活跃和通过扩容处理而症状没有好转的, 就有可能会继续出血。 (3) 患者如出现出汗、心慌、易躁、神志不清以及四肢发凉等症状, 也有可能继续出血[2]。 (4) 如果患者大便颜色黑而又没有光泽, 少量发硬就表示是陈旧性出血。如果大便出现柏油样、量比较多、稀薄, 颜色呈暗红色或新鲜血液, 经过化验, 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而氮质血症又一直加重, 就是表明患者正在出血。 (5) 患者如果临床症状缓解之后而又发生呕吐、呕血, 并且从胃管抽出来的血液是新鲜的, 就表明继续出血[3]。如有发生以上这些情况, 要马上报告医生, 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要准备好一些急救药物和物品, 比如升压药、止血药、解痉止痛药以及镇静药等, 还要准备好吸痰器、氧气、输血器以及静脉切开包等, 要进一步准备好配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情变化, 要随时注意发生肝性昏迷的情况[4]。 (2) 对出血量进行估计并做好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治疗方案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 但要准确判断出血量多少有些难度, 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 要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 然后进行准确计算。如果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少, 在出血之后的15 min内不会感到不舒服, 若是超过500 ml, 就会感到心悸、乏力、头晕等症状, 还会伴有血压下降。医护人员还要观察患者的肢体温度、静脉充盈情况、皮肤和指甲的颜色以及每小时的尿量, 这样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多少可以更加准确做出判断, 综合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5]。

1.2.2 护理工作

(1) 精神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护理:这类患者如果神志比较清醒的, 看到大出血往往会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这个时候护理人员要保持冷静, 在处理问题上动作要娴熟, 给患者安全感, 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 避免发生反射性血管扩张而使出血加重[6]。如果遇到精神特别紧张、恐惧不安的患者可以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 平卧头要偏向一边。 (2) 要马上开通两条的静脉通路, 以便输血和输液使用, 在对输液量进行调节时要依照心电的监护情况而定。如果输血量大于1000 ml以上, 要小心枸橼酸中毒, 要准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 避免患者出现肺水肿、心衰或者由于高血容量造成再次出血。 (3)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勤于观察、仔细做好记录, 要随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发现问题马上采取措施。 (4) 加强对肠道的护理工作:特别对于重症肝炎的患者, 更要加强肠道的护理, 防止出现肝性昏迷现象, 根据具体情况适量使用倾泻剂和抗生素, 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7]。 (5) 合理饮食, 防止再次出血:患者在饮食时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定, 如果患者消化道严重出血还伴有恶心呕吐要暂时禁食;患者如果出血比较少又没有发生呕吐就可以选择比较温和的流质饮食, 出血停止之后, 就可以选用半流质饮食, 要选用高热量多餐少食的饮食方式[8]。

2 结果

其中有9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占15.5%。有4例是一次性呕血和便血量达到2000 ml以上而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总的抢救成功率为84.5%。

3 讨论

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因为病情危重、发病紧急,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 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医护工作者要认识到早期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 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切实为患者服务, 在工作中随机应变, 争分夺秒, 为患者赢得生命抢救时间。

参考文献

[1]余权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3 (13) :457-458.

[2]汪春莲, 任海英, 欧阳春晖, 等.198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 2006, 6 (12) :648-649.

[3]赵彤.老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0, 6 (3) :23-26.

[4]陈懿, 李巧菊, 张再伟, 等.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及防治[J].现代预防医学, 2000, 27 (4) :568-569.

[5]洪卫青.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1, 9 (12) :349-350.

[6]孙继华, 张秋艳.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21例的治疗体会[J].职业与健康, 2001, 17 (8) :105-106.

[7]蔡妮.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及临床防治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15) :100-101.

[8]冯继荣.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33) :166-167.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2

关键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症;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095-01

肝硬化(hepatic scler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病由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的发作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具有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特点,在内科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由干细胞坏死、结蹄组织增生、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与纤维隔形成,逐渐导致肝小叶的结构受到破坏,假小叶形成,进而使肝脏逐渐变硬、变形最后发展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病死率接近10%,上消化道出血多于下消化道出血,约占所有消化道出血情况的30%.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处于胃、食管、黏膜糜烂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医护人员在对待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应消除其紧张情绪,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侧卧的体位,密切观察病人的思维意识、脉搏和呼吸。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54例,男130例,女24例,年龄处于20~72岁间,平均年龄为40.6岁。这些患者中失血量达到1000ml以上有85例,占55.2%;反复的出血性患者有34例,占22.1%;周围循环衰竭有20例,占12.9%。患者曲张静脉破裂,按照Lapiace定律表示曲张静脉壁的张力=(P1-P2)×r/w,患者门静脉压高于2.65kPa,并出现胃粘膜合并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出血、炎症合并出血等病变

1.2处理原则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肢体皮肤的冷湿或温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脉搏、血压、每小时的尿量和出血量;对于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血红蛋白低于9g/dl的患者,应迅速输入全血,以提供患者的机体血量,以便保持患者静脉能测定中心静脉压。时刻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防患者呕血时引起窒息。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应禁食。大多数患者在出血病症后常有发热等不良反应,此时不可使用退热的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若非手术方法不能止血,则应进行紧急静脉曲张结扎术,与此同时作脾肾静脉分流手术,才能避免手术中失血量过多

1.3手术方法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较为严重时,根据患者体内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以及患者门静脉压力的状态,选择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断流术和分流术),进行断流术时是将胃底和食道下段易出血的周围血管进行离断结扎,以选择性断流加原位脾切除,此种手术的止血效果较为确切,能降低术后门静脉压力。分流术的目的是将门静脉血分流到下腔静脉,在不影响肝脏供血的情况下以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出血,如远端脾肾分流术。对于老年患者应避免由大量迅速输液和输血而造成的急性肺水肿,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注意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2.结果

经过临床的护理和观察,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54例中,未痊愈出院患者为10例,痊愈出院患者为138例,死亡6例。患者曲张静脉壁的张力低于2.65kPa,胃粘膜合并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出血、炎症合并出血等病变情况出现好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正常。医护人员主动关心、耐心安慰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沉着的应对患者的病情发展,使患者积极配合积极治疗。

3.讨论

引起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症,该病发生较为突然,患者一旦出现大量的呕血、便血直接会导致出血性的休克,严重的威胁生命健康,保证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前提保证: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娴熟的技术及时准确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和处理,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医护人员应安慰、体贴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同时应加强患者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自我预防意识,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该病的诱发因素,做到降低复发的可能性和尽早治愈性。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来合理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做到不一药多用,准确定位疾病的治疗方式。对于肝硬化合并呼吸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若在大出血时,应暂时性禁食,待24h~48h出血控制后给予冷半流质饮食,并根据病情逐渐向普食过渡。为了增强患者的体质,以少食多餐的形式可给少量富含营养、无刺激、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切勿空腹进食水果,切勿过热、过冷及粗糙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以免诱发曲张食道静脉破裂,使得出血加重和诱发新的出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较为重要的两点:一是保持患者的静脉通畅,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应使用留置针穿刺,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是抢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首要措施,能否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点。而对于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的患者可进行单管式输液,无论是大出血者还是少量出血者,都应迅速补充和恢复正常的血容量。二是建立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其紧张不安、疑虑重重、悲观忧郁的情绪,防止患者因紧张而引发继发性大出血,同时应增强患者的治病信心,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使患者时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教育病人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该疾病,积极配合该病的治疗。患者出院后4~6周需返院检查肝功能是否正常,定期做胃镜、肝胆B超的检查,及时控制再出血的情况和做好肝部保健。

参考文献:

[1]蒋秀丽.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护理体会.中国民间药2009,22

[2]姚娟,黄帅,胡大荣等.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30例[J].世界人消化杂志,2005,13:1693-1640

[3]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6

[4]薛晓燕,蔡淑娟.肝硬化患者护理措施.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8,5(20).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5.6±11.3)岁,病程3 d~1年,平均病程(54.3±12.4)d,其中男53例,女47例。患者入院后经过检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为呕血、头晕、胸闷等,尤其是患者会出现黑便的现象,排除有其他不可控制肾脏、血液、心血管、肾脏等疾病患者,并且排除研究者认为本次研究会使受试者置于不可接受风险的患者[3]。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4.3±10.3)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6.2±12.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以及密切的监护。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患者内科护理干预[4,5,6,7],具体的内容如下。

1.2.1精神和心理护理如果出现肝炎后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患者一般都会产生焦虑、恐惧以及担心病情恶化的不良情绪,护理工作者应该多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由于担心疾病的恶化从而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患者受到这些不良情绪影响,引起患者放射性血管扩张加重出血,鼓励并安慰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大出血时的急救患者出现大出血时,首先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者的下肢略微抬高,防止患者出现呕吐,可以将患者的头侧偏,给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需要给予患者气道内分泌物和血液的清除的处理,给予患者吸氧,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必要的输血、补液,还有各种止血药物的治疗,并且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出血与再出血,出血停止的临床观察: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再次出血、心慌出汗等症状提示继续出血、大便黑而无光泽、临床实验检测提示血红蛋白持续下降等现象,及时把情况反馈医生做出处理,并且做好急救措施,准备好药品、氧气、输血器等,并且观察患者的疾病进展。出血量的估计和记录:给予患者出血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出血程度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记录。如果患者出血量>500 ml,而且极速进入昏迷、出血、血压下降等,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患者的病情发生恶化,甚至发生休克,还应观察静脉充盈的情况、指甲的色泽及每小时的尿量等。饮食护理:防止患者再次出血现象,饮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如果患者的消化道严重出血而且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时候,需要进行禁食,患者如果出血比较少没有发生呕吐就可以给予患者比较温和的流质饮食,患者停止出血后,就可以选择半流质饮食,还需要注意热量的摄入,限制患者一些物质的摄入,建议患者少盐低脂肪饮食,以免蛋白质、脂肪、钠盐摄入后对机体肝脏产生过多的刺激和负荷,有利于患者的机体及早康复。在患者出院后给予6个月的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40例(80%),实验组为47例(94%);对照组满意度为86%(43/50),实验组为98%(49/50),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实验组出血次数为(1.4±0.7)次,住院时间为(11.3±2.3)d;对照组出血次数为(2.2±0.3)次,住院时间为(15.7±3.2)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4例患者有便秘的情况发生,3例患者后期发现患有肝性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为34.00%;实验组患者4例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硬化主要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临床特点是肝功能不全表现及门静脉高压症,部分患者还可发生各种临床并发症。还会出现食欲不佳、腹部不适等情况,严重时患者可能会有厌食、恶心及呕吐等表现。还有患者会有乏力、体重减轻及发热,肝硬化严重感染会引起自发性腹膜炎及败血症,消化道出血,肝细胞性肝癌等并发症[2]。消化道大出血是发生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般会发生在患者肝硬化晚期阶段,该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而且发展快,严重的大出血会引起患者的生命危险。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几率非常高,由于疾病发病急发展快,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根据患者的出血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给予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积极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排便护理[8]

综上所述,对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及优质的护理可取的满意效果。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给予患者优质的治疗以及护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究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给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0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度、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40例(80%),实验组为47例(94%);对照组满意度为86%,实验组为98%,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实验组出血次数为(1.4±0.7)次,住院时间为(11.3±2.3)d;对照组出血次数为(2.2±0.3)次,住院时间为(15.7±3.2)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以及优质的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优质的治疗以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王雪.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187-188.

[2]闫小英.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71-72.

[3]范建华.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当代医学,2015,21(18):116-117.

[4]马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医学信息,2014(3):94.

[5]胥静.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2):249.

[6]金雅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24-25.

[7]刘小红.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进展.当代医药论丛,2014,12(8):103-104.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篇4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85-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观察和护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0例,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8岁。其中肝硬化病史5年以上者60例,5年以下者38例;首次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者42例,2次以上出血住院者20例。

2病情观察

2.1观察呕血及排黑便次数、性质和量

如果病人大便潜血实验阳性者提示出血量在5毫升以上,出现黑便,呈柏油样,;表明出血量在50—70毫升,胃内积血达250---300毫升时可引起呕血。出血量在500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等症状,出血量在100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2.2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的观察

反复呕血,甚至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增多且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伴有肠鸣音亢进。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而未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

3护理要点

3.1 急救护理 迅做好抢救准备,严格执行抢救程序,提前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备抢救时需要,从而使各项抢救工作即使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有条不紊地尽快实施。对有出血史和出血倾向较大的患者提前查出血型,通知化验室备足血源,必要时抽血样备用,以便出血时及时配血,尽早输血。同时在抢救过程中,应超前进行预防性护理,避免因治疗和护理不当导致并发症,如补充血容量时,对血压、脉搏及尿量进行动态监测,防止因输液不足造成不可逆休克或因速度过快致血压升高发生再出血或心力衰竭、肺水肿。

3.2 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必要时用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及血块,保持呼吸道通 。

3.3饮食护理

饮食合理有助于止血。出血活动期应禁食;少量出血且无呕吐时,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后,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刺激性小的流质食物。无再出血可改为半流食,软食,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如瓜子,坚果类食物。应细嚼慢咽,少食多餐。

3.4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个人清洁卫生,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渣屑。在患者头部及臀下铺一次性中单,如有血迹及粪迹应及时更换。给病人漱口,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每次患者呕吐后均用生理盐水漱口。及时帮助患者翻身更换卧位,避免身体一个部位长时间受压而形成压疮。

3.5无痛胃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止血的护理

套扎治疗及硬化后患者应绝对卧床,限制活动避免兴奋激动,给予吸氧,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记录出入液量及排出物的性质、颜色及量。观察病人有无胸骨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症状。术后24h内可能有胸骨后疼痛,与套扎治疗及硬化剂硬化刺激有关。术后12内禁食水,12 h后可进温凉流食,勿吃过热、刺激、粗糙坚硬的食物。

3.7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史较长反复发作,多数患者性情急躁,焦虑,加上大出血的恐惧。我们要多关心患者,语言亲切,及时对病人进行疏导,解释和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不在患者床前讨论病情。告诉患者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解释各种检查治疗措,大出血时多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

4保健指导

4.1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过程及预后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异,应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

4.2 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合理饮食是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

4.3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役结合,保证身心休息。应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4.4 病人及家属应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呕吐时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以免误吸,立即送医院治疗。

5結论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但只要掌握好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饮食及心理护理,就能促进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蔡红卫。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及护理〔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19(2):178.

[2]朱桂芳。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原医刊,1995,22(9):39.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 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80例。观察组男54例、女26例, 年龄为23~63岁, 平均 (43.9±2.4) 岁;对照组男52例、女28例, 年龄为24~65岁, 平均 (44.1±3.2) 岁。本次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与《实用内科学》, 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对症护理与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并按照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 如下所示:

1.2.1 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立:由护士长、肝胆科专家与护理骨干等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仔细了解每一例患者的病症, 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定期对组内成员展开培训, 提高其护理技能。

1.2.2 护理内容:入院第1天:向患者介绍我院环境, 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 向患者家属明确陪护制度与探视时间。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 缓解患者的内心的恐惧感, 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对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需立即展开相应的抢救治疗, 预防引发呼吸道阻塞及低血容量性休克。向患者与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讲解病症知识, 包括疾病诱因、病程、传播途径、临床体征及目前主要治疗措施。入院第2天:当患者对病症知识有所了解后, 则继续深入性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 鼓励患者纠正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服药方面, 每次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时, 需向患者讲解药物名称、治疗目的及常见的不良反应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入院第3~5天: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询问患者是否逐渐熟悉我院环境, 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 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鼓励患者宣泄不良的心理情绪。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行为, 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临床干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在院内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是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及时指出不足, 督促患者改进。入院第6天~出院:要求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向患者讲解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的注意事项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此类传染病进行有效预防。了解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及时补充不足。患者病症逐渐康复后,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告知患者下次复诊时间, 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以便患者复诊时间遗忘以进行提醒。再次向患者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出现任何疑问可立即入院咨询。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 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相比较而言,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护理满意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医疗服务质量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有效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该种模式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及优质性, 其可科学性的对预期的结果及实际结果进行识别, 提高护理效率与质量, 既保障了患者自身的利益, 同时又提高了院方的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率, 具有一举两得的优势。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的基本工作流程得到了明确, 避免传统护理模式中的盲目性, 可利于护理工作更为有效的开展。同时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得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2]。在通过临床护理路径, 其对每一部分的宣教内容均进行彻底的阐述, 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得整个护理具有逻辑性、规范性与顺序性。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也明显加强, 既能增加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率, 又可使得患者对于自身病情更加的理解, 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临床护理。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中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美琦, 曾晖, 邹龙珍,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6) :34-36.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6

关键词:奥曲肽,门静脉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肝炎,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循环异常, 临床上常表现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腹水形成等, 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我国90%的门静脉高压症由肝炎后肝硬化引起, 其发病率高, 病死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对于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其中, 药物治疗是静脉曲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治疗手段, 常用药物有垂体后叶素、特利加压素和生长抑素等。对于各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各研究报道不一[3,4]。我院对212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 并与常规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疗效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 在我院就诊的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12例。入选标准为经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或内镜等方法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且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或B级的住院患者, 均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212例患者中, 男132例, 女80例;年龄为28~65岁, 平均 (48.6±12.1) 岁。212例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106例 (男64例, 女42例) , 对照组106例 (男68例, 女38例) 。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肝功能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在基础治疗 (禁食、输液、输血及对症处理等) 的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奥曲肽0.1mg首剂静推, 冲击治疗后, 给予奥曲肽25μg/h, 总量600μg/d, 有效者再连续使用4d。同时给予保肝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50μg加入5%GS 500mL中以0.2μ/min静脉滴注维持24h, 止血后以0.1μ/mim维持12h停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测定血压和心率, 记录呕血及黑便次数、再出血发生情况等,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血、头晕、恶心、腹痛、便秘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后24h内患者呕血和 (或) 便血停止, 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且稳定;好转:用药48h后患者呕血和 (或) 便血停止, 血压和心率保持稳定;无效:用药后超过72h仍有活动性出血, 血压和心率不稳定, 生命体征不稳定, 甚至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录入、整理及统计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珚x±s) 表示, 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8.7%,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n (%)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头痛、胸闷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和24.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表3。

[n (%) ]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门静脉压力过高会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严重改变[5]。而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则是其最常见的死因之一。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大部分为侵入性手术, 操作较复杂, 费用也较高。因此药物治疗往往为首选治疗方法, 有效合理地使用止血药是提供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成功率的关键[6]。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 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有类似的作用, 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抑制体内某些输血管因子的作用, 有选择性地收缩内脏血管, 降低门静脉血流量, 从而改善内在及全身高动力循环状态达到止血的目的。奥曲肽能使静脉侧支循环血量减少而不减少肝血流量, 对肝功能无影响[7]。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 就近期疗效来看, 奥曲肽止血疗效显著, 止血快, 副作用少,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筵庭.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4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8, 10 (4) :241-248.

[3]张昕, 谢杨新, 聂为民, 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门静脉高压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 32 (4) :331-334.

[4]彭国忠, 黄夺夏, 颜丽君.奥曲肽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22) :85.

[5]王宇.门静脉高压症的几个热点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9 (5) :379-381.

[6]田道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17) :53-54.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12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随机数字法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4例, 患者均应用胃镜、B型超声检查, 符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其中男70例, 女58例, 年龄34~76岁, 平均年龄 (45.2±4.2)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按照实际病情应用扩容、维持电解质平衡、输血及预防并发症等方法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40 mg+NS 20 ml静脉推注, 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0.1 mg+NS 20 ml静脉推注, 然后予以25μg/h静脉滴注进行维持。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3 d。对患者进行观察, 并记录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治疗48 h后止血效果理想, 血压及心率保持明显稳定, 血红蛋白水平恢复稳定;有效:用药治疗48~72 h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 胃管抽吸液恢复清亮, 显现淡红色, 血压保持稳定;无效:用药治疗72 h后依然有活动性出血, 存在呕血、黑便症状, 血压不稳定。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3, P<0.05) , 如表1。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输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研究组平均血红蛋白上升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2。对照组不良反应有心悸2例、恶心2例;研究组腹胀2例, 恶心2例, 均无需特殊处理, 可自行好转,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急症,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 常规止血药物无理想治疗效果, 采取单一药物治疗通常无法控制出血。奥美拉唑在临床中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一种常用药物, 能够选择性对胃壁细胞上H+-K+-ATP酶形成抑制作用, 阻滞胃酸大量分泌, 具有保护消化道黏膜效果;而且能够减少消化道黏膜内纤维蛋白溶解, 具有稳固血凝块作用, 提高凝血效果。一般血凝块在p H<5情况下会快速溶解, 正常凝血作用应处于p H>6状态, 所以奥美拉唑在对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产生凝血作用时间相对较长, 疗效欠佳。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八肽环状类似物, 具有天然生长抑素效果, 第1、4、8个氨基酸为非天然氨基酸, 故不易受酶破坏, 半衰期为天然抑素30倍左右, 应用到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具有较为明显止血作用, 主要应用机制为:对内脏血管有收缩作用, 选择性地降低门静脉及肝脏血流量和压力, 降低食管胃底静脉的压力, 减慢血流速度;缓解胃部运动, 防止胃酸、胃泌素大量分泌, 改善胃黏膜血液供应, 提高伤口愈合能力;避免血管活肽性、高血糖素等激素大量分泌, 缓解或防止诱发出血因素发挥作用从而控制出血。与奥美拉唑所具有的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基础胃酸等作用联合能够加强控制出血效果, 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以在24 h内达到理想止血效果[3], 降低严重继发疾病或死亡发生率。而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具有明显高效性, 减少临床治疗时间, 在本文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住院费用, 而奥曲肽和奥美拉唑无较高价格, 患者较易接受, 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匡大鹏.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山东医药, 2011, 51 (44) :96.

[2]郑银坤.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研究.山东医药, 2010, 50 (8) :97.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4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67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7例, 女30例, 年龄35~75岁, 平均年龄 (46.1±8.5) 岁, 呕血量800~960 ml;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 女28例, 年龄36~76岁, 平均年龄 (45.6±8.4) 岁, 呕血量850~1000 m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 主要包括合理禁食, 适宜补充维生素K和输液, 止血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静脉注射奥曲肽0.1 mg, 按照25~50μg/h速度经静脉滴注, 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80 mg, 每隔8~12 h应用1次。对照组单纯予以奥美拉唑, 剂量应用与研究组相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记录两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等。

1.3疗效判定标准[2]

止血标准:患者临床呕血、便血等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 基本生命体征保持正常平稳性, 出血情况均停止, 经大便潜血试验为阴性。疗效评价按照止血时间判断, 显效:1 d内完全止血;有效:1~3 d内完全止血;无效:3 d后依然存在出血现象或病情更为严重。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54%高于对照组74.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 (HGB)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输血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对照组不良反应患者5例 (7.46%) , 其中心悸3例 (4.48%) 、恶心2例 (2.99%)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者4例 (5.97%) , 其中腹胀3例 (4.48%) 、恶心1例 (1.49%) , 均不必经特殊处理即可自行好转,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肝硬化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病变, 具有较高死亡率。临床存在多种治疗方法, 但是传统急诊、止血药等均无较理想效果, 应用其治疗后通常属于暂时性止血, 具有明显复发几率, 而且患者往往出现心律失常、吸入性肺炎、窒息等病变,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因此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意义。奥美拉唑属于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可以明显阻滞胃酸分泌终端步骤, 能够达到完全无酸性质, 可以有效清除胃蛋白酶活性, 促使血小板凝聚, 对于壁细胞质子泵具有较为强大的抑制作用, 而且达到较高及时性与持久性, 可以降低胃酸分泌, 防止凝血块遭到消化溶解引发再出血症状, 具有持久止血效果[3]。奥曲肽为人工合成肽环状化合物, 通常无法被酶所破坏, 半衰期较长, 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存在显著止血效果。经本文研究可知,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54%高于对照组74.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时明显缩短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 治疗后HG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以缩短出血时间, 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匡大鹏.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山东医药, 2011, 51 (44) :96-97.

[2]郑银坤.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研究.山东医药, 2010, 50 (8) :97-98.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篇9

人们在感染了肝炎病毒或长期饮酒后,肝炎病毒或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肝脏,使肝细胞出现炎症和坏死,从而导致肝脏内的纤维组织不断增生,这叫做肝纤维化。此类患者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服用抗肝炎病毒药物、禁酒等),肝脏的纤维化改变就会逐渐加重,最终会引起肝硬化。肝脏变硬后,其内部的血窦、血管也会失去弹性,由门静脉流入肝脏的血液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从而可使门静脉血管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高,临床上将这种情况叫做“门静脉高压症”。此时,门静脉中的血液由于不能顺利地流向肝脏内的血管,只好另寻出路,从一些小静脉(主要是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流走,从而可使这些小静脉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的情况若没有得到改善,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内的血液会越来越多,其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也会不断增高就像气球内充气过多会发生破裂一样,这些静脉也会因充血过多而发生破裂,从而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这种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可在短时间内死亡。在临床上,医学家们为了更好地认识肝硬化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系,将该病患者的病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肝硬化患者,其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没有形成侧支循环和曲张,没有出现腹水,故死亡率很低,一般不超过1%。

第二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肝硬化患者,其门静脉压力逐渐升高,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出现了侧支循环和曲张,但此时静脉曲张的程度还比较轻微,不会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等情况,也不会出现腹水。此阶段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也不高,约为3%。

第三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肝硬化患者,其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了严重的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曲张,并可出现腹水。这一阶段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可达到20%左右。

第四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肝硬化患者,其门静脉压力不断升高,已严重曲张的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极易发生破裂和出血,并经常出现腹水。这一阶段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7%左右。

第一、第二阶段的肝硬化属于代偿期肝硬化,而第三、第四阶段的肝硬化属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发生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身上。该病常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往往令肝硬化患者猝不及防。但是,并非所有的肝硬化患者都会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上,不少肝硬化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能与肝硬化长期“和平共处”,最终也不会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而导致死亡。那么,肝硬化患者应怎样预防上消化道大出血呢?

所有肝硬化患者都要详细了解自己的肝硬化病情是属于哪一阶段,是属于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只有这样,对该病的防治才能有所依据。肝硬化患者在平时应高度重视对此并发症的预防,预防的措施可分为“首次出血的预防”和“再次出血的预防”。

一、首次出血的预防

1.应进行内镜检查:肝病患者在被确诊患有肝硬化后必须做内镜检查,不要怕麻烦、怕痛苦。只有进行内镜检查才能发现是否存在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曲张的情况,及发生曲张的程度。在做内镜检查时若没有发现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一般不会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但应每隔两年复查一次。若发现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已经出现了曲张的情况,则务必积极预防上消化道大出血。

2.应注意饮食:肝硬化患者不宜进食较硬的食物,因为较硬的食物可能会撞破已出现曲张的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当然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由于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的压力增高,形象地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因“血管爆炸”引起的。因此肝硬化患者即使完全吃软食、流食仍可能发生大出血。

3.应积极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患者常会因门静脉高压而导致胃肠道充血。此时,胃酸的不良刺激可使充血的胃黏膜发生糜烂,并常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这就是许多肝硬化患者患有胃病的原因。这种胃病可促使该病患者曲张的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发生破裂出血。因此,肝硬化患者若出现了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应及时服用抗胃酸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及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进行治疗。

4.应服用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肝硬化患者在出现门静脉高压症后,应服用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是目前预防该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硬化患者中,约有90%以上的人没有服用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这些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几率很高。在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中,肝硬化患者应首选普萘洛尔(也叫心得安)进行治疗。该药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价格较低,使用简便,预防出血的效果很好。普萘洛尔的用法是:可从每日服用2~3次,每次服10~20毫克开始,然后每日增加10毫克的用量,待患者的心率降低20%左右(例如某患者的心率为100次/分钟,服用普萘洛尔后心率降至80次/分钟)时停止增加用量。但肝硬化患者每日服用该药的剂量不可大于160毫克,在服药后其心率不可低于60次/分钟。一般情况下,该药可使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下降15%~20%。有研究人员通过对部分肝硬化患者的2年随访调查后发现,服用了普萘洛尔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几率可由24%降到15%,其死亡率可由27%降到23%。肝硬化患者若能早期发现胃底静脉和食管静脉曲张的情况,并及早服用该药,治疗效果会更佳。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普萘洛尔,不能随意停服。患有心动过缓、过敏性疾病、低血压、心肾功能不全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病症的人应禁服普萘洛尔。

5.可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肝硬化患者在服用普萘洛尔时,若同时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可增加预防出血的效果。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的用法是:每次服用20毫克,每日服2次。

二、再次出血的预防

肝硬化患者在发生第一次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很可能再次发生这种出血,而且此类患者一年内再次发生出血的几率可高达60%左右。因此,发生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更应注意对再次出血的预防。该病患者在预防再次出血时,可参考采用上述预防首次出血的各种措施。例如,也可服用普萘洛尔。若服用普萘洛尔,肝硬化患者可将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几率由63%降到42%,可将死亡率由27%降到20%。有门静脉高压并伴有腹水、浮肿等症状的肝硬化患者还可在服用普萘洛尔的同时服用螺内酯(也叫安体舒通)。该药的用法是:每次服用20~40毫克,每日服2~3次。螺内酯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利尿药。该药可通过其利尿的作用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循环量,进而降低门静脉压。螺内酯在与普萘洛尔同时使用时还可以提高药效。肝硬化患者若不宜服用普洛萘尔,还可通过实施“内镜下皮圈套扎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进行治疗。这两种疗法均属于介入治疗,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尤其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操作较为复杂。介入治疗对预防再次出血的效果虽然较好,但治疗费用较高。此外,有条件者还可通过实施内镜下皮圈套扎术加药物治疗,或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加药物治疗的方法来预防上消化道再次发生大出血。■

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50例患者, 男38例, 女12例, 年龄27岁~73岁。入院时已发生失血性休克2例, 呕血同时伴黑便或暗红色大便35例, 单纯便血13例。经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静滴, 凝血酶口服, 去甲肾上腺素胃管内注入及三腔管压迫止血治疗, 在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下, 24 h出血停止36例, 48 h出血停止12例, 自动出院1例, 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

2 护理

2.1 预见性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尽早发现出血先兆, 如喉部痒感、异物感、胃部饱胀不适、恶心等症状, 应考虑有出血的可能,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等, 预见性地判断病情, 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做好急救准备, 严格执行抢救程序, 提前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以备抢救时需要, 从而使各项抢救工作即使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有条不紊地尽快实施。对有出血史和出血倾向较大的患者提前查血型, 通知化验室备足血源, 必要时抽血样备用, 以便出血时及时配血, 尽早输血。同时在抢救过程中, 应超前进行预防性护理, 避免因治疗和护理不当导致并发症, 如补充血容量时, 对血压、脉搏及尿量进行动态监测, 防止因输液不足造成不可逆性休克或因速度过快致血压升高而发生再出血或心力衰竭、肺水肿。

2.2 出血活动期的护理

(1) 心理护理:患者见到呕血、黑便就会紧张不安, 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 尽快处理呕吐物或排泄物, 向患者说明安静、休息能消除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止血。医护人员在旁及时照顾, 使患者有安全感。 (2) 休息与体位: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注意保暖, 消除不良刺激, 可减少出血和促进止血。一般采用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血迹, 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3], 并给予吸氧。 (3) 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用9号针头, 尽快输液。根据生命体征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在心率、血压基本平稳后可减慢速度, 以免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物及抢救用药, 必要时输全血, 尽快输入足量全血是改善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关键。肝硬化患者宜用鲜血, 因库血含氮量较多而易诱发肝性脑病。善宁和垂体后叶素用输液泵维持, 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 (4) 动态观察出血量, 判断出血程度:轻度出血:成人出血量小于500 ml, 生命体征无变化, 临床表现仅有头晕, 中度出血:出血量在500~1 000 ml之间, 收缩压下降至12 kPa, 脉搏100次/min左右, 患者感觉眩晕、口渴、心烦、尿少;重度出血:出血量大于1 500 ml, 收缩压低于10.7 kPa, 脉搏>120次/min, 患者表现为意识恍惚、心悸、四肢厥冷、无尿、口腔及鼻腔血迹, 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3], 并给予吸氧。

2.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1) 每15 min~30 min测1次生命体征, 并详细记录, 有条件者给予心电监护。根据病情掌握输液和输血速度及量, 当收缩压在70 mm Hg (1 mm Hg=0.133 kPa) 以下时, 应加压输血, 当血压接近或恢复正常时, 输血或补液速度应缓慢, 以免血压过高导致重新出血。 (2) 观察并记录呕吐物、胃管吸出物及大便的颜色、量、性状, 用以判断是否再出血。 (3) 观察呕血、便血先兆。头晕、恶心、心率加快常为呕血先兆, 腹胀、肠鸣音增强常为便血先兆, 一旦上述症状出现应及时处理。 (4)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出血量, 当失血量达500 ml时, 患者表现为怕冷、皮肤苍白、头晕、颈静脉塌陷;当失血量达1 000 ml时, 患者表现为眩晕、口渴、尿少、血压下降至90 mm Hg, 脉搏100次/min, 血红蛋白100 g/L;当失血量达1 500 ml时, 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出冷汗、尿少、血压下降至60~80 mm Hg以下, 脉搏>100次/min, 血红蛋白降至70 g/L, 红细胞压积低于30%。 (5) 尿量的观察与记录。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 是观察出血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指标, 所以应当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当24 h尿量少于400 ml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4 饮食护理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饮食不当, 可诱发肝性脑病或再出血。出血时应禁食, 一般情况禁食1 d~3 d, 根据病情也可延长。出血停止后, 给予温凉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 防止过热过量诱发再出血。应避免给粗糙、坚硬的食物及刺激性的食物, 如酒、辣椒等, 进食应细嚼慢咽, 避免过烫。

2.5 健康教育

各类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的诱因, 如饮食不当, 受凉、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 均可导致溃疡出血的发生。指导患者了解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疾病过程, 治疗、护理原则, 减轻患者精神、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讨论并具体辅导患者的工作、活动、休息, 应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 以便降低发病率。一旦感到头晕、心悸、出冷汗、恶心欲吐、上腹部不适、甚至排黑便, 应立即到就近医院随诊。

2.6 出院指导

禁烟、禁酒、注意休息, 避免乘车震动、情绪过度紧张, 加强营养, 适当体育锻炼, 定期复查。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突然, 病情危重, 对此类患者医务人员应引起重视, 及时对因治疗、对症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秋菊.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 5 (7) :93~94

[2]贺全香.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21) :60~61

上一篇:粉砂土地基论文下一篇:五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