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乙肝肝硬化

2024-08-12

早期乙肝肝硬化(精选7篇)

早期乙肝肝硬化 篇1

阿德福韦酯作为核苷类似物, 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抗病毒药物, 由于其价格便宜, 适用于基层医院乙型肝炎的治疗。但是, 阿德福韦酯在长期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 存在肝损伤、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疗效。近年来研究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 能够有效降低单纯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 提高整体临床疗效[1]。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用一贯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34例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68例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4例, 女10例, 年龄22.0岁~63.0岁, 平均年龄 (41.0±6.0) 岁;观察组男25例, 女9例, 年龄23.0岁~62.0岁, 平均年龄 (40.0±6.5) 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根据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排除其他类型肝炎所致的肝损伤、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 以及免疫性、遗传性、肾功能异常、精神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日口服10 mg阿德福韦酯, 每日1次, 12周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加用一贯煎, 方剂为当归30 g、生地黄10 g、沙参10 g、枸杞子10 g、麦冬10 g、川楝子5 g, 水煎服, 每日1剂, 分2次服用。12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HBV-DNA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复常率, 以及透明质酸 (HA) 、层粘连蛋白 (LN) 、Ⅳ型胶原 (ⅣC) 、Ⅲ型胶原 (PCⅢ) 等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2]

(1) 基本治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肝脾缩小或稳定不变, 无叩击痛, 肝功能正常; (2)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 肝脾肿大有所缩小, 肝功正常或比治疗前提高≥70%, 持续6个月肝纤维化指标中≥1项正常; (3) 有效:症状有所缓解, 肝脾肿大稳定不变, 没有明显叩击痛, 肝功能正常或比治疗前提高≥50%, 持续3个月肝纤维化指标有所好转; (4) 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2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2.3 2组治疗后HA、LN、ⅣC、PCⅢ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HA、LN、ⅣC、PCⅢ水平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阿德福韦酯作为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抗病毒药物, 能够显著抑制乙肝病毒HBV-DNA, 但由于乙型肝炎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 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中医认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是肝失疏泄, 肝郁脾虚等所致, 需要充实肾精、肾气, 清除乙肝病毒, 促进肝脏修复[3]。

中药一贯煎主要用于阴虚肝郁症状, 能够减少纤维组织形成, 发挥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方中生地黄、枸杞子具有补肝益肾功效, 沙参、麦冬、当归等具有滋阴养血功效, 诸药合用, 发挥抗病毒作用。一贯煎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 两者发挥协同作用, 能够减少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 抑制病情发展[4]。

本文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升高, 而HA、LN、ⅣC、PCⅢ水平均明显降低。总而言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68例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对照组予阿德福韦酯治疗, 观察组采取一贯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HBV-DNA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复常率, 以及透明质酸 (HA) 、层粘连蛋白 (LN) 、Ⅳ型胶原 (ⅣC) 、Ⅲ型胶原 (PCⅢ) 等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升高, 而HA、LN、ⅣC、PCⅢ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一贯煎,阿德福韦酯

参考文献

[1]李应杰.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8) :131-132.

[2]汤英.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 2012, 25 (3) :209-210.

[3]李爱芝.一贯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25例[J].中医研究, 2012, 25 (3) :28-30.

[4]王常松.逍遥清肝汤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应答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 (1) :53.

早期乙肝肝硬化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是进行科学试验研究的先决条件。我们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62例早期乙肝肝硬化病患选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区间为32~71岁, 平均年龄46.84岁。其中男性病患39例, 年龄分布区间为32~65岁, 平均年龄43.45岁。女性病患23例, 年龄分布区间为36~71岁, 平均年龄49.63岁。

所有纳入研究范围的病患须符合以下条件[2]: (1) 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规定的早期乙肝肝硬化标准; (2) 近期没有接受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治疗; (3) 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糖疗病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 (4) 病患及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正确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我们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62例早期乙肝肝硬化病患按照人1:1的人数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患在入院后的保肝和支持治疗上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3]。

试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 (商品名为银丁, 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 具体方法为每日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和拉米夫定100 mg。对照组病患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服药剂量与试验组病患相同。

1.3 治疗标准

我们在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患在入院前和治疗过程中均按时检测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 并将其作为试验疗效的重要评价依据。乙肝功能检测仪国产肝功能检测仪作为检测标准, 以PCR方法测定[4]。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 进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表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试验期结束后, 我们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患的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内的血清HBVDNA数据发现, 试验组病患的血清HBV DN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个月的数据分别为 (6.63±0.40) 、 (4.35±0.74) 、 (3.76±0.37) 和 (3.14±0.38) 。而对照组病患的血清HBV DN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个月的数据分别为 (6.59±0.87) 、 (5.94±0.48) 、 (5.24±0.64) 和 (3.74±0.45) [5]。可见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相较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体统计数据见附表。

注:经对比, 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

3 讨论

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3%, 据统计, 每年的发病人数在三千万左右, 如果乙肝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和治疗, 极易引起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乙肝病毒是导致乙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由于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肝脏疾病不断易发多发。肝硬化一般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是严重威胁病患身体健康的肝脏疾病之一。现在临床治疗肝硬化一般采取抗病毒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阿德福韦酯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治疗乙肝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出现了耐药性高和药物依赖严重的情况。阿德福韦酯能够在细胞内妆化为二磷酸盐, 这种物质能够从根本上逆转DNA多聚酶, 能够有效的对抗乙型肝炎病毒对肝脏的侵蚀。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有可能引起病患耐药性和药物依赖的并发症, 所以将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使用不仅能够有效的发挥阿德福韦酯在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中的作用, 又可防止药物依赖的发生, 最大程度减轻对病患身体的伤害[6]。

试验期结束后, 我们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患的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内的血清HBVDNA数据发现, 试验组病患的血清HBV DN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个月的数据分别为 (6.63±0.40) 、 (4.35±0.74) 、 (3.76±0.37) 和 (3.14±0.38) 。而对照组病患的血清HBV DN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个月的数据分别为 (6.59±0.87) 、 (5.94±0.48) 、 (5.24±0.64) 和 (3.74±0.45) 。可见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相较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相较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在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62例早期乙肝肝硬化病患按照人1:1的人数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患运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 对照组病患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试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病患的血清HBV DN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个月的数据分别为6.63±0.40、4.35±0.74、3.76±0.37和3.14±0.38。而对照组病患的血清HBV DN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个月的数据分别为6.59±0.87、5.94±0.48、5.24±0.64和3.74±0.4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相较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于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早期乙肝肝硬化

参考文献

[1]陈曙红, 何灿明, 谭正炳, 等.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 2011, 9 (10) :20-21.

[2]贾继珍, 赵淑芳, 汪雪琦, 等.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6) :77-78.

[3]Lee HJ, Eun JR, Lee CH, et al.Long-term clevudine therapy innucleos (t) ide-naive and lamivudine-experienced patients with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chronic liver diseases[J].Korean JHepatol, 2009, 15 (2) :179-192.

[4]李乃国, 徐迎娣.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0, 32 (21) :2980-2981.

[5]程全红, 陈川英, 易三水, 等.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09, 10 (8) :16-18.

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影响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我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 其中男39例, 女11例, 年龄36~68岁, 乙肝六项检查均有异常, 诊断肝硬化早期21例, 中、晚期29例, 经CT和B超检查确诊。

1.2 方法

采用询问调查和临床观察的方法, 对 (1) 病情复发出现并发症; (2) 缺乏根治手段; (3) 劳动工作能力降低; (4) 社交活动减少; (5) 经济状况差; (6) 影响婚姻恋爱; (7) 孩子无人照顾等内容进行调查, 分析其心理反应。心理变化采用自评法, 将心理问题分轻、中、重度和正常心理, 由调查者评定。主要根据患者的主观体验结合其表情行为来评, 评定标准如下: (1) 正常心理:患者毫无担心、忧虑的主观体验, 无敌对情绪, 表情行为、人际关系如常。 (2) 轻度:患者对目前和将来的处境有些担忧, 但不影响睡眠、活动等, 对社会有时产生敌对情绪, 人际关系有些敏感。 (3) 中度:患者对目前或将来的处境表现较大担忧, 并影响睡眠, 敌对情绪较重, 人际关系较敏感, 但对其它日常行动影响不大。 (4) 重度:患者对目前或将来处境表现极大的担忧, 整日坐立不安, 睡眠严重障碍, 日常生活受影响, 敌对情绪严重, 人际关系敏感。

2 结果

50例乙肝肝硬化病人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心理表现, 见表1。

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排除或缓解, 获得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3.1 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3.1.1 焦虑、恐惧

由于肝硬化目前是不可逆的, 部分病例可能发展成为肝癌。病人有较多的思想顾虑, 包括出现的意外情况、疾病的结果、巨额的医疗费用等, 都可能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

3.1.2 敌对

有些病人因为环境改变或接受不了突然得病而脾气暴躁, 将不快迁怒于家属或医护人员, 对别人有强烈的戒备心理和敌对情绪。

3.1.3 人际关系敏感患者担心遭到歧视、感到自卑, 产生

一些强迫症状, 造成人际关系敏感。

3.2 心理护理措施

3.2.1 对焦虑、恐惧心理患者

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 在治疗和护理时, 详细介绍目的和注意事项、告知相关知识。让患者注意休息, 合理饮食, 戒烟酒等,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2]。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自身疾病, 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 以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2.2 对抑郁、悲观心理患者

护士要采取鼓励、耐心疏导的方法, 分析患者抑郁的原因, 观察其情绪变化,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必要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或嘱其睡前饮热牛奶, 或用热水泡脚, 以改善睡眠。

3.2.3 与患者的家属保持有效的沟通

护理人员要引导家属正确的鼓励病人积极接受治疗,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3.2.4 缓解病人的人际关系敏感

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特点, 选择有效沟通交流技巧, 关心和理解病人, 人道地满足病人的需要, 即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需求, 让病人感受到护理中充满人性的温暖。

3.2.5 建立心理干预与临床治疗配合的治疗体系

心理干预不能与常规的临床治疗割裂开, 而是应当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患者在接受一种药物治疗的过程中, 治疗前、后要根据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处于急性期, 慢性期, 以及恢复期的患者心理各有特点, 要各自针对采取系统的心理干预方案[3]。

3.2.6 重视健康教育

将健康教育宣教融入在护理服务中, 介绍肝硬化疾病相关知识, 包括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用药知识、消毒隔离知识、饮食疗法及注意事项等。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项目, 如利用宣传栏, 健康手册, 座谈会, 电视录像等, 增强病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了护理质量。

4 结语

通过心理护理, 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排除或缓解, 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 实行心理护理, 拓展护理服务内涵, 使护士面临多方位的挑战, 促使护士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 训练操作技能, 丰富心理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专科业务知识, 从而在操作规范, 沟通技巧, 专业知识, 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 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资料, 进行调研。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排除或缓解, 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肝炎,乙肝,慢性,肝硬化,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开汉.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66:91~97.

[2]李德莲, 梁提纯.乙肝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1) :91~92.

早期乙肝肝硬化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且确诊的且仅患乙肝后肝硬化的病人224例, 诊断遵循2000年9月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156例, 女68例, 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 (49.36±12.16) 岁。排除标准: (1) 伴有其他类型肝炎者; (2) 患本病前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3) 入院后未经正规治疗即自动出院者。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入组患者的病历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严重感染、腹水、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 以确诊肝硬化的日期为随访起点, 以死亡或出院的日期为随访终点, 并根据出院时治疗结果或死亡分组, 以后者作为临床预后评价指标。其中将症状改善、并发症消失、肝功能指标好转的病例划分为A组 (好转组) , 共109例;症状无改善、并发症增多、肝功能指标变差或死亡的病例划分为B组 (恶化组) , 共115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而2组间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肝性脑病、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情况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提示影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疾病。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 乙型与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 但更重要的演变方式是经过慢性肝炎的阶段。在国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我国人群Hbs Ag阳性率为9.8%, 成年前感染易发展成慢性乙肝, 继之为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9%和71%。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 肝硬化预后因病变临床类型、肝功能分级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 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与肝功能储备功能密切相关,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并发出血、感染、血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并因此而死亡, 其5年病死率高达70%~86%[3,4]。谢章辉[5]报道肝硬化的预后取决于病因、肝实质储备功能和是否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显示,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和严重感染的患者预后差, 与钱林学、王吉耀等[6,7]的研究报道一致。周友发[8]研究报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预后呈负相关, 与本研究资料所统计的结果相一致。有文献报道年龄可作为影响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9,10], 年龄越大, 预后越差;对于性别与肝硬化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 有研究认为男性患者预后差[10], 亦有研究认为年龄和性别与肝硬化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11], 本资料统计显示年龄和性别与预后无相关性, 尚需进一步研究。

*与A组对比, P<0.05。

根据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分析病情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能早期评估预后, 预测病情发展方向, 从而及时积极预防和治疗危险因素,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有利于逆转和控制肝硬化的病情,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Child C G.Surgery and portal hypertension.in:Child CG, ed.The liver and portal hypertension[M].Philadelphia:SaunDers, 1968:49.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328.

[3]Chan HL, Tang JL, Tam W, et al.The efficacy of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B virus infection ameta-analysis[J].A linent Phamacol Ther, 2001, 15 (12) :1899-1905.

[4]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2) :162-170.

[5]谢章辉.肝硬化病人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 (2) :31-32.

[6]钱林学, 王宝恩.肝硬化预后因素和预后高危因素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1995, 34 (5) :338-339.

[7]王吉耀, 刘厚钰, 朱天难, 等.肝硬化预后因素的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1989 (9) :201.

[8]周友发.凝血酶原时间评估肝硬变患者预后[J].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5 (特4) :159.

[9]王吉耀, 易企龙, 刘厚钰.肝硬化预后分析中年龄因素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 1991 (30) :391.

[1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993.

早期乙肝肝硬化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2.26±9.18)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6年,平均病程(2.28±0.8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0.03±9.39)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5年,平均病程(2.15±0.36)年。100例患者中首次发生腹水者42例,再次发生腹水者5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

如利尿、补充白蛋白、使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其他对症治疗等,建议患者日常饮食以低脂为主,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等[1]。

1.2.2 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

具体如下:(1)内服中药组方:连翘20 g、丹皮15 g、陈皮10 g、豆根20 g、甘草10 g、白芍25 g、赤芍20 g、柴胡20 g、麦芽25 g、白花蛇草50 g。将以上中草药以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2)中药外敷组方:大黄、黄芪、厚朴、甘草、槟榔、沉香、大戟。将以上药物研细磨粉,取粉末12 g,以食醋调匀,待其呈糊状后敷于患者脐部,之后用纱布将药物覆盖并使用胶布固定,纱布上方置一热水袋以达到使药物热敷的目的,每次敷药时间为12 h,1次/d。(3)中药灌肠组方:枳实、大黄、芒硝、厚朴、桃仁。将以上中药以水煎煮,取100~150 ml汁液,以50~100 ml的食醋调至200 ml的总量,对患者进行灌肠,1次/d[2,3,4]。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阶段[5]。显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证实腹水消失;有效为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腹水较治疗前减少50%及以上;无效为患者治疗后病情无任何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中45例总有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中38例总有效,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比较,aP<0.05

3 讨论

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的疾病,是我国的高发疾病,主要原因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肝功能持续异常等症状。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且预后极差。临床治疗此类疾病主要以利尿、腹水排放、腹腔颈内进行静脉分流以及输注白蛋白等方法为主[6]。

西医西药因其较大的毒副作用使治疗有一定局限性,本文主要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对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治疗。肝硬化腹水在中医上属“鼓胀”范畴,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中医药针对其病因病机联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主要为患者疏肝、健脾、补肾,通过扶助人体的正气,恢复脏腹间的升降平衡及调整气、血、津的代谢而利尿。有效消除腹水,而无电解质等不良反应发生,其基本治则是:活血化瘀,理气健脾,降浊利水[7]。

在本文中,从内服、外敷、灌肠等多方面施治,并随症加减,如在外敷时,以食醋调节,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如鼓、行气利水、气水交结等情况,而灌肠时加食醋则可达到迅速消除腹胀的目的,两者结合可行气活血、峻下逐水、泻下消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陵,向淑珍,杨智海,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病4则.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81-82.

[2]艾力江,买买提艾山.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52-53.

[3]杨佼,陈兰羽,吕文良,等.中医“三阶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95-1796.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1年,海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2):1692-1696.

[5]彭福秀.中医为主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0):183-184.

[6]徐双林.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13(2):14-15.

早期乙肝肝硬化 篇6

关键词:五苓散,乙肝,肝硬化,腹水

乙肝肝硬化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长期反复作用而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乙肝肝硬化腹水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病死率较高[1]。我院采用五苓散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46例,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92例, 均符合乙肝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与精神性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6例, 女20例, 年龄31~65岁, 平均 (47.23±4.32) 岁, 病程5个月至9年, 平均 (5.12±0.85) 年;对照组男26例, 女20例, 年龄32~66岁, 平均 (47.19±4.29) 岁, 病程6个月至9年, 平均 (5.09±0.91) 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 qd, 嘱咐患者注意休息, 配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与低盐低脂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 中药组方:桂枝10 g, 茯苓15 g, 白术15 g, 泽泻20 g, 猪苓15 g;合并湿热者加大黄10 g, 茵陈10 g;合并气滞肝郁者加白芍10 g, 柴胡10 g;合并肾脾阳虚者减桂枝, 加淫羊藿10 g;合并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 g, 枸杞子10 g;合并瘀血阻滞者加赤芍10 g, 丹参10 g, 用法:水煎服, 早晚分服, 100 m L/次。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水平的变化,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4 临床疗效

参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文献[3]。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腹水消退, 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少量腹水, 肝功能指标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腹水与肝功能指标均无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用±s表示,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有改善, 观察组患者AST、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4.84,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腹水归属中医“臌胀”“黄疸”范畴, 由于湿热蕴结、情志蕴结、过度饮食、肝脾受损、瘀血阻滞等导致水湿蓄久不散。五苓散由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组成, 桂枝具有表邪外解, 促进膀胱气化的功效, 白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 泽泻性寒甘淡, 具有渗湿利水的功效, 诸药合用共奏水行气化、表邪外解、健脾补肾、利水化湿功效。五苓散加减方具有显著增加腹水患者24 h尿量, 且避免脱水与低血钾症发生风险, 长期服用五苓散加减方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4]。

总之,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五苓散加减方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恩替卡韦分散片。同时, 前者对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AST、ALT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患者。因此, 联合五苓散加减方治疗能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充分发挥五苓散加减方与恩替卡韦分散片对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协同治疗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志强.肾气丸和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8例[J].光明中医, 2015, 30 (7) :1502-1503.

[2]桑晓荣.肾气丸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53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15, 23 (8) :67-68.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 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S].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 11 (1) :56-60.

早期乙肝肝硬化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乙肝后硬化合并肺结核患者30例,对患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患病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的确诊都是在肝硬化疾病的基础上,具有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以上患者全部通过涂片检查以及影像学确诊,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42~75岁,平均(65.5±5.2)岁,平均身高161 cm,平均体重57 kg。30例患者的肝硬化病程一般都在2~8年,平均5年;其中患者的肝硬化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17例,患者的肝硬化是由酒精中毒引起13例。

诊断依据:①肝功能出现明显的减退;②通过检查发现患者的肝质出现坚硬并且伴有结节感;③具有病毒性肝炎等病史或者患者长期酗酒;④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出现阳性现象;⑤患者具有门脉高压的明显三联征;⑥通过患者肝脏活组织检查发现有假小叶产生;⑦咳嗽咯血;⑧长期低热;⑨血常规白细胞下降;⑩痰查抗酸杆菌。

治疗方法:30例患者在确诊住院后要及时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治疗,主要包括加强患者的肝部护理、督促患者多休息、加强患者营养,加强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炎症及并发症的监控等。对于患者的肝硬化采用肝复乐进行治疗,患者服药3 g/次,3次/d。对于患者的肺结核治疗使用对患者肝部毒性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服药,同时采用金水宝进行辅助治疗,剂量1 g/次,3次/d。患者的化疗使用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异烟肼以及利福平配合用药。2个月强化,4个月巩固,在患者治疗期间,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检查患者的肝功。同时,还要结合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果

治疗过程没有出现患者死亡情况,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出现痰菌转阴24例(24/30,80%),患者病灶出现显著吸收26例(26/30,86.7%);空洞缩小闭合23例(23/30,76.7%)。通过肝功能治疗后患者肝功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达到26例(26/30,86.7%),谷草转氨酶复常率27例(27/30,90%);总胆素复常率20例(20/30,66.7%)。检测发现患者通过治疗后各指标都明显优于治疗前。

讨论

乙肝后期肝硬化合并感染肺结核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治疗时间长的特点,一旦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1]。因此,选择正确的诊疗手段对保障的生命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2]。随着现代医疗水平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诊断肺结核的水平不断提高。当前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诊断方法主要有CT、超声波检查、痰涂片、生化检查、结核抗体等诊疗方法[3]。这些诊断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了较为有效、可靠的信息,使得有些药物的毒性不出现或者是出现时间延迟,使患者不适症状大大减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还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医护工作者在治疗患者生理疾病的同时还要注重患者心理健康的治疗,患者任何细微的病情变化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因此一定要加强患者的心理素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如若患者表现出负面情绪,例如焦虑和悲观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不断鼓励患者,使其重塑信心[4],积极配合今后的治疗。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时,要及时处理,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及时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安抚患者情绪,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提高技能,开展交流沟通会,加强医护人员的交流学习。除此之外,开展健康教育也十分必要。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醒患者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戒烟,督促患者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有利于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鼓励人们选择文明的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疾病的防预,对于患者及其家属也有积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探究了乙肝后期肝硬化合并感染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治疗过程没有出现患者死亡情况,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出现后痰菌转阴24例(24/30,80%),患者病灶出现显著吸收26例(26/30,86.7%);空洞缩小闭合患者23例(23/30,76.7%)。通过肝功能治疗后患者肝功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达到26例(26/30,86.7%),谷草转氨酶复常率达到27例(27/30,90%);总胆素复常率达到20例(20/30,66.7%)。检测发现患者通过治疗后各种不适症状都明显减轻。

总之,对乙肝后期肝硬化合并感染肺结核患者在治疗中实施联合治疗肝脏疾病和肺结核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彦晶,李琳.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32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74-75.

[2]杨光京.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与预防肝损伤的探讨[J].四川医学,2010,31(6):779-780.

[3]张玲霞.现代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90-808.

上一篇:剪纸艺术教育下一篇:建筑新材料